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4:59

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篇1

通过对《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的学习、理解,我尝试在《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一课中运用大概念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

从概念教学的角度出发,《动物怎样保护自己》的教学内容可以在“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概念层次下,从两个方面进行设计――动物的行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

经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将《动物怎样保护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学生学习有关“动物的行为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分解概念的内容,如保护色、拟态、逃跑、硬壳保护等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n时的基础上形成有关分解概念“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的认识,如换毛、冬眠、迁徙,使学生螺旋式地形成科学概念――“动物能适应环境,通过获取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

我尝试通过探究,初步发展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学生课前收集、记录一些动物保护自己方法的资料,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让学生认识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篇2

这些年来,“动物保护人士”从一个充满正义感、有爱心的团体的称谓,逐渐变成部分吃瓜群众口中的“”的代称,笔者认为不是没有原因的,现在是时候弄清楚到底动物保护的边界是什么了。

动物保护“人人平等”吗

部分动物保护人士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因此,一切动物都应该被善待。笔者认为这很荒谬,即使是动物保护组织,也不会这么认为。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wFpa),在全世界有350个成员协会,在世界上76个国家开展活动,并在联合国设有代表机构,也曾推动欧盟的动物福利立法工作,算得上动物保护组织的“最高形式”了吧?

而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在其《世界动物福利宣言》中,将动物以其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分为如下六类:农场动物、伴侣动物、实验动物、工作动物、野生动物和娱乐动物。对于每种动物,世界动物保护协会认为保护的方法是有区别的,例如伴侣动物有生命权,而农场动物没有;野生游锟梢韵碛凶杂桑而伴侣动物、实验动物不能。

“最高形式”的动物保护组织都认为动物是不平等的,为何部分动物保护人士一意孤行,非要认为众生平等?真的不是某种教义不恰当的延伸?

动物自身尚难平等,人与动物就更不可能平等了。笔者不用引经据典,只用设想一个画面:你的母亲和你养的宠物同时掉到水里,你首先去救宠物,人们会如何评价?会说“众生平等,救谁都一样”吗?

“救鸡”事件中,家禽店的鸡毫无疑问属于农场动物,农场动物承担的社会功能主要就是食用,要实现这个功能,一定会发生圈养、屠杀等行为,动物保护人士针对农场动物被圈养、屠杀、食用做出的过激行为,明显是过界的、不合适的。

假如“救鸡”事件发生在中国合法吗

“救鸡”事件中,动物保护人士涉嫌违法的行为主要有非法侵入家禽店、干扰家禽店经营、强行抱走母鸡等。按照中国的法律,这些行为轻则评价为聚众闹事、扰乱治安,处以治安拘留;重则可以评价为寻衅滋事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如果该店铺也有居住功能)、抢劫罪等。

寻衅滋事罪:根据《刑法》第293条规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都构成寻衅滋事罪。非法侵入住宅罪:根据《刑法》第245条规定,“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家禽店是经营场所,侵入经营场所不构成本罪,但如果店主等人住在里面,也可以认定为住宅,构成本罪。抢劫罪:《刑法》第263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认定为抢劫罪,也就是说,要看动物保护人士有没有暴力、胁迫等行为,有的话构成本罪。

动物保护人士的行为时而跨越法律边界,往往也成了公众讨伐的一个原因。笔者在此呼吁,动物保护人士应当用法律允许的方法实现保护动物的目的。例如,发现某个家禽店有虐待动物之嫌,应当言语劝阻,行不通可以向主管部门投诉,或者报警处理,强行“解救”恐怕不妥。

动物到底有没有权利

国内直接规定动物保护的法律,目前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等,另外,《森林法》、《渔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也有零星规定来保护动物,例如禁猎期、禁渔期啥的。尴尬的是,列举了这么多法律,实际上规定动物权利的法律条文极少极少。

国内的许多法律中(例如《物权法》、《侵权责任法》),都将动物规定为一种“物”,“物”本身不享有权利,只在作为人的所有物时,“附带地”有一些权利。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护动物的权利,实则是举步维艰的。

据统计,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动物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各种动物从出生到死亡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以德国为例。2002年修改的德国《宪法》第20条规定,“同样作为对后代的责任,国家在宪法的框架下,通过立法和依照法规的执法和判决,对自然生活基础和动物加以保护”。德国还有专门的《动物保护法》对动物保护的各个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例如在饲养动物方面,不允许强迫动物进食;屠宰动物必须取得相关机构发放的屠宰资格,对脊椎动物,只允许在麻醉的状态下屠宰,对热血动物,放血之前也必须麻醉。

美国的动物保护立法也比较充分。在联邦层面,美国有《动物和动物产品法》、《人道屠宰法案》等法律,规定动物的各项权利。在州的层面,有些州立法甚至将虐待动物的行为上升为犯罪。

如何看待动物保护

动物保护,动因无非两种,一种是物质上的利益驱动,比如保护濒危动物,是为了维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进而保障人类的生存环境不受破坏;另一种是善与爱的体现,比如保护自己养的宠物,以及爱屋及乌保护这个宠物所属的整个类别的动物,是出于一种对宠物的喜爱。

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篇3

关键词动物权利道德权利法律权利动物福利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1-021-02

2009年9月18日,我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向社会公布,这是我国首部动物福利性质的非正式法律文稿,动物权利再次受到社会关注。支持动物权利的学者认为,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法律权利主体范围的扩展及监护或制度的设置等为动物法律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理由。但对这些理由需要深入考究。

一、道德权利不等同于法律权利

有学者认为,环境伦理学为动物的权利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道德上的支持,为其最终上升为法律权利提供了前提。①笔者认为,“动物权利”一词首先出现在环境伦理学领域,对其应作道德意义上的理解。我国著名环境伦理学者余谋昌认为:“当我们涉及生态伦理学时,可以认为它既包含科学,又包含信仰,因为它是作为科学的伦理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但又包含崇拜生命的敬仰。”②环境伦理学者将动物的道德权利上升到法律层面加以讨论,提倡赋予动物法律主体资格,并未考虑和理解权利的法学意义。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过渡关系,二者性质不同。首先,从产生方式看,道德权利产生于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约定俗成共同行为准则,而法律权利除来自风俗习惯外,很大一部分由人为立法产生;其次,从内容看,道德权利义务内容因人因地而异,衡量标准模糊不确定,而法律权利义务的内容是明确一致的;最后,从保护方式看,道德权利里被保护是通过舆论力量以及行为人内心的道德自省实现,而法律权利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www.133229.com在道德层面谈及动物,是依靠人们的道德自律来实现的,而法律强制力显然超出了道德自律范围。

二、动物作为权利主体—“主客二分”法律结构下之不能

有学者建议立法赋予动物法律权利主体(或类主体)地位,这在传统的“主客二分”法律结构下难以实现。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参加某些特定类型的法律关系除了要具有权利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行为能力。③而动物却不具有权利能力。首先,在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自然人、法人以及国家(特殊情况下),而物、人身利益、精神产品、行为等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指向对象。我国在理论与实践中一直都将动物当作“物”看待,例如,前些年出现的清华学生向熊泼硫酸的行为被定性为“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德国民法典》第90a条规定:“动物不是物。它们受特别法的保护。法律没有另行规定时,对于动物使用有关物所确定的有效规则。”有学者引用该条规定的第一句来否定动物是法律上的“物”而应是“主体”,这是对该条文的误读,即把条文肢解后的部分独立进行理解,而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条文的意义。作为私法,《德国民法典》的真正意图是说明,动物在私法的范围内是一个活物(livingthing),而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拥有的无生命“物”;作为活物,它应该得到符合法律规定的对待……必须保证动物被当作一个活着的物及具有一定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伙伴来对待,对待的措施不应不利于动物物种和感受的保护。④从此看出,德国法律仍将动物视为物,但将动物同传统的普通物区分开来,作为特殊的物,适用特殊的法律进行保护。当不存在特殊规定时适用一般物的规定。

动物成为法律主体,其权利和义务之间无法平衡。依法理,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无权利的义务和无义务的权利在平等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几乎不存在。如果动物是与人对等的权利主体,那么无论是人伤害动物抑或动物伤害人,侵权一方都应承担相应责任。然而要求动物承担行为后果却缺乏现实可能性。动物受其自然属性的限制,不能因年龄增长或接受类似人类的教育而形成意思能力,从而也不能形成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行为能力,这是动物不能实现其权利义务的先天性障碍。进而,有学者主张用现行法律监护制度,将动物作为有限的法律主体来保护其权利。⑤笔者认为,现行监护制度是为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设立的保护其利益的法律制度,要求监护人能够代表并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制度的本质在于通过人的行为使被人承受行为的后果,要求关系双方存在法定关系或以意思联络为基础的授权关系。然而动物与人之间,并没有监护关系以及关系的发生原因。人既无法承担起监护动物的责任和法律后果,动物也无法承受被行为的后果,动物与人之间也没有可相互理解的法则。人能够体会动物的感觉,只是人根据自身的体验所做的一种“换位思考”。人类永远都不可能证明动物的本意,人无论如何也超不出自己的视野来理解非人类存在物。⑥如果动物权利通过制度来实现,动物意志恐怕代表的是人的喜恶,其实质也仅在于动物被作为人之间意志较量的工具而已。

动物具有法律权利,在司法实践中会引发一系列难题。例如,动物如何参与诉讼?如果人损害了动物的利益,动物何以寻求救济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是否也调整同为法律主体的动物之间的“侵权”关系?如果动物具有法律权利,人类还能继续买卖、圈养、屠宰动物吗?除非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否则动物权利无从谈起。

三、法律主体范围的扩展能否及于动物

法律先后承认奴隶、妇女、儿童、法人、国家的主体地位,但动物并不必然被纳入法律主体扩及的范围。前述法律主体在本质上具有共同特征,即属于人的范畴。奴隶、妇女、儿童本属人类,只是在社会不同阶段其权利受到一定限制。随着人类文明和道德的进步,人类逐渐消去在人内部划分等级的观念。而法人、国家属于人的范畴因其是人类出于自身利益需要而创设的一种具有“人格”的拟人化特殊主体,能确实被人所控制,体现人的意志,并像人一样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虽然人是由动物演进而来的,人与动物的本源是一致的,但应承认,人经过不断地选择和适应环境,最终发展为一个高级物种。人与动物分离,也正因为人具有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能,有理性、能思考、善言语、会劳动、可直立行走等。在人类社会,人类有自己的行为法则。同时,动物世界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但两者很少甚至没有共通性,人显然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动物身上。例如,我们显然不能用“计划生育”政策来限制动物的生育,也无法使破坏人类财产的动物承担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正因为存在诸多“不可为”因素,才让动物法律主体地位难以成立。法律终究是人的法律,过分扩大权利的主体范围,可能会造成动物权利对其他权利的侵害。

四、建议——动物法律保护的可行出路

为更好地保护动物而颠覆现行“主客二分”的法律结构,把动物设为法律主体未必能得偿所愿。最明智也最可行的方法是用旧体制去解决新问题,应循序渐进地对现有动物保护法律规定加以完善,以满足动物保护的时代要求。人类保护动物归根结底也不在于是否赋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本质上是靠法律制度规制人的行为,强调人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

第一,修订、完善我国相关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扩大保护范围,增加保护内容。就我国而言,动物保护立法存在很大缺陷:一方面体现在保护范围过窄,主要限于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物种。而对普通动物如不加以保护,其将来也可能濒临灭绝。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立法应体现人类对更多物种的关怀,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适当扩大动物保护范围,并酌情施以不同的保护力度。这样做既符合道德要求,也符合法律要求,是法律和道德共存并逐渐融合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体现在保护内容单一,我国现有动物保护法律更多地将动物作为一种资源来保护,且只简单地保护动物生命不被杀害或身体不受伤害。应在有关法律中增补对动物福利的保护内容,更关心动物的生理状况和生存条件。

第二,在坚持原有法律框架内可进行适当的创新。我国著名民法学者杨立新创造性地提出:与法律人格对应,可以建立一种多层次的“法律物格”制度,使动物具有高层次的法律物格资格,相应地在法律上对其设置特别的规则,或许更能体现动物在法律上的特别属性以及法律对其所应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⑦

第三,保护动物也应成为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此举并非承认动物对人具有法律权利。奥地利学者凯尔森认为,“法律规范使某人负有对某一别人作一定方式的行为的事实,并不自然就意味着后者有对前者的这种行为的权利”,而“每一个人使个人有义务对另一个人作一定方式行为的法律规范,并不都授予后者以对前者的法律权利”。⑧因此,权利可引起义务,而义务并不可引起权利。在法律中规定人保护动物的义务,基于人类自我反省和自觉基础之上,是人类出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创设的义务。

第四,从长远看,应加快我国动物福利立法进程。动物福利立法的实质是将保护动物的义务法律化,使之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法则。前不久公布的我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就是一部保护动物福利性质的法律建议稿,站在维护人类社会总体利益的立场上平衡动物福利和人的利益关系。该稿如能最终成为正式法律文本,将有利于遏制虐待动物的不良风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社会公共卫生,在全社会树立关爱动物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风气,最终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五、结论

解决动物的生存现状最终有赖于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保护动物归根结底是人的道德意识问题,只有了解生命的意义,对生命体现足够的尊重,才会善待动物。赋予动物道德权利,旨在帮助人们形成尊重动物生命的道德意识,建立生态平等的文明意识。人类保护动物并非在于是否承认动物的权利地位,主要还是要解决人自身对动物存在的各种偏见,进行“道德洗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待动物的非道德行为,而法律规制只是一种辅助工具。

编辑整理

注释:

①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9.

②余谋昌.惩罚中的觉悟.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76.

③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7.187.

④常纪文.动物只能是法律关系的客体.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7).8.

⑤高利红.动物不是物,是什么?.环境法研究网.

⑥许健,沈展昌.动物“权利主体论”质疑.河北法学.2004(1).139.

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篇4

一、红山森林动物园教育功能的调查分析

红山森林动物园和其他动物园一样,把功能定位在教育和保护两大主题上,整合全部资源尽力参与社会公众教育和野生动物保护,使动物园成为公众教育和自然保护的课堂,引导、鼓励人们树立积极的生态道德观、自然保护观。幼儿园与动物园配合,充分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在和动物零距离接触中,能更好地感知动物、了解动物,激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积极引导幼儿从小树立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红山森林动物园在幼儿园动物课程的开发中可利用的资源

1.动物资源。园内汇聚着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和珍稀品种近300种4000余头(只),分为小红山鸟类区、大红山猛兽区、放牛山食草动物和灵长动物展区,共39个动物场馆。有亚洲象、长颈鹿、斑马、袋鼠等世界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丹顶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些动物都是幼儿喜闻乐见的,笼养与放养相结合,既利于动物的保护,又便于幼儿的观览。

2.人力资源。红山森林动物园有专业的保护教育团队,有专门从事保护、教育宣传的教师、讲解员、饲养员等。可开展以生肖文化节、动物狂欢节等丰富的教育主题游园活动,动物园探秘夏令营、我为熊猫栽竹子等品牌教育项目和趣味动物英语角、饲养员见面会等公益教育活动。我园与动物园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因此,他们的人力资源会竭力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支持。

三、红山森林动物园教育资源与我园动物园本课程开发的有机结合

1.动物园科普教育的目标与我园动物课程学习目标的结合。结合动物园里的动物以及动物园科普教育目标,我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把我们的学习目标重点定位在兴趣上,定位在参与过程中;定位在对动物的认知及保护上。具体表现为:初步了解动物园动物的名称、生活环境,能够用比较丰富的词汇表达对动物外形特征、习性等的认识,了解一些保护动物和研究动物的方法;喜欢参加观察、饲养等活动,充分感受动物的美,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对探索动物世界产生兴趣,能主动、积极地收集有关动物的各种信息,感受动物的奇妙,积极讨论与动物有关的问题,并主动参与交流;了解人与动物、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关心、爱护动物,关注动物保护,并乐于参与社会、学校的各种保护动物的活动,具有初步的生态环保意识。

2.学习内容的有机结合。结合动物园的动物资源,让幼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便于观察的动物进行学习。如大班选择的熊猫,小班选择的长颈鹿,是在幼儿的集体意愿中产生出来,并得到动物园专家支持下确定的。有系统有层次的学习,便于比较、归类、深入研究学习。

3.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幼儿和家长去动物园游玩机会很多,但真正意义上的观察学习却很少。我们与动物园的密切合作,让我们的动物课程组织形式更生动、丰富,主要有参观、小组活动、亲子活动、来园宣传等。我们进行了很多亲子活动,如参与我为熊猫栽竹子、欢送大熊猫、去种植基地为动物种红薯、玉米等。

4.方法策略的结合。

体验性方法策略。体验性方法策略是指我们在利用动物园资源开展幼儿主题活动时,要让幼儿在开放的、真实的情景中自由地探索、发现,获得感性的真实的体验,积累丰富的学习经验。孩子会有充裕的时间近距离观察动物,体验自己给熊猫、兔子喂食,体验为熊猫栽竹子,通过模仿体验熊猫走独木桥、长颈鹿同手同脚行走、长臂猿用手臂从一棵树攀到另一棵树的行走方式等等,加深幼儿对动物特征的了解。

适宜性指导策略。适宜性指导策略就是指我们在利用动物园资源开展教育的活动时,教育者应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引导者。自然界里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们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了解很多需要成人帮助。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敏锐的觉察幼儿的需要,并给予幼儿适度的帮助。在观察熊猫时,幼儿对提供在熊猫家里的独木桥产生好奇时,我们就耐心等待,让他们看到笨重的熊猫灵活自如地走过独木桥。

自主性探究策略。自主性探究策略是教师在利用动物园资源开展活动时,让幼儿在资源的探索中体验到大自然带来的各种挑战,并获得轻松、自由的心理氛围,有效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在探索猴山里谁是猴王活动中,幼儿自己观察、自己分析、自己置疑、自己解答,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道理,探索过程非常开心、非常快乐。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生活化迁移策略。教育属于生活,教育为了生活,而且教育要依靠并借助于生活。生活化迁移策略是教师在利用动物园资源开展活动时,孩子把从老师、家长、电视等媒体上曾经积累到的有关对动物零星经验、情感或态度迁移到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动物、研究动物,并把动物园了解的经验迁移到游戏中、生活中,有能力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动物的问题。

四、利用资源开展教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社区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幼儿园与动物园的合作伙伴关系。刚开始开展活动时,我们只是自己带幼儿到动物园里参观,靠我们老师和孩子自己去观察,更多的只停留在简单的认知上,难以深入。于是我们找到动物园教育部部长,与她的沟通中,发现动物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而且动物园更希望校园能与动物园携起手来共同为教育和保护承担责任。动物园的合作与支持,使我们的活动效果显著,更丰富深入。

2.正确处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动物课程学习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共存关系。利用动物园资源开展活动只是动物课程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幼儿一日活动中还有很多教育活动,我们在开展活动中,还应关注生活中更多的其他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多种资源开展丰富的动物课程学习活动,帮助幼儿获取更多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3.正确处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活动时家长资源的利用关系。利用动物园资源开展活动与家长参与是密不可分的,参观动物园时需要家长接送,反复的观察活动需要家长利用双休日带幼儿去观察,参与动物园的亲子活动需要家长参与。如果活动频繁,或者处理不好,不仅会给家长造成压力,还会有经济负担。

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篇5

摘要文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文明程度。文物承载了国家的历史,也是现代人们了解以前的时代甚至是远古时期的一个重要工具。文物有很多分类:按时间分类、按质地分类、按来源分类、按价值分类、按社会属性分类,从这些分类就可以看出如果要了解以前朝代的发展,熟知文物的性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就意味着文物的所有者需要很细心同时又要非常有爱心的保护这些文物,不让这些文物受到不该有的破坏。本文从相关部门加强对非国有文物所有人的思想教育和将工作联系实际,以期能够进一步推进文物的保护力度。

关键词加强思想教育保护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很多的家庭也都非常富有,这就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人收集自己喜欢的文物。一些人收集到自己喜欢的文物固然是好事,但是若不好好的珍惜爱护这些文物岂不辜负了自己对于文物的喜欢。所以,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非国有文物持有人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更加珍惜这些文物,推进对文物的保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思想教育力度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当地人民的教育力度,让他们了解到保护文物是自己分内的职责,而不是保持淡漠的态度。

(一)每个月都要安排政府干部、党员参加对人民群众保护文物的指导学习,除非有特别的情况,均要做到每个人都要到现场。只有干部、党员起到了好的带头作用,群众才能实心实意地学习,实心实意地做好对文物的保护。

(二)在指导人民群众保护文物时应该请一些自身的文物保护专家亲身示范,指导每一类的文物应该怎么保护,怎么清理,这样才能让非文物所有人的对自己拥有的文物有一个很好的了解,也知道自己应该怎么保护文物。

(三)由于学习的人民群众很多,这样就可以按时间按小组学习。将人们分好组,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时间是大家都能空出来的时间,这样既可以不耽误自己的工作,也能学习如何让保护文物,一举两得。将工作联系到实际

在开展对人民群众的教育活动中,应该牢牢的将工作联系到实际,而不是只会干巴巴的开一些会议,老百姓受罪,干部们也受罪。

(一)不走过场形式。会议的作用是能够使人民群众了解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只要他们知道了这些,会议的作用就起到了。剩下的就是党员、干部们的工作了。他们需要实地考察当地的文物所有人情况,将文物的情况如实汇报。有关部门则需要排除专业的文物保护专家上门对这些文物进行保护和清理,并且指导文物所有人如何妥当的保护这些文物。

(二)开展文物所有人思想教育的会议。文物,在一个国家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文物的意义也在一朝一代的更替中凸显的更加重要。文物,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了解历史的工具,也是我们现在对于古代一些技术的保护。不同类别的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以及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的状况。各种类别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反映了社会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变化。总的来说,文物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恢复历史本来面貌的重要依据,特别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人类远古历史,它成为了人们了解、认识这一历史阶断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依据。所以说,文物在一个国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非国有文物所有人能够很好的保护和爱护自己拥有的文物。总结

文物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高额的价钱,更体现在对于文物的研究。将文物研究透彻的话,能够说明很多个别方面的个别问题,更重要的是能把微观研究的结果与宏观的结果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在宏观上研究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社会关系,从而从不同的侧面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通过文物所反映的历史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状况,可以探索和揭示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演变规律,运用人们不断认识的客观规律自觉地、能动地协调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文物的价值也在一天天的变得更加重要起来文物是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具有时展的特点,现在的人们可以通过文物了解当时的情况。所以说,保护好文物是每一个文物所有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梁岩妍,薛晋锡.文物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公民对文物的文化权利需求为视角[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篇6

论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文化信托法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文化

从1972年签订《世界遗产公约》起,起初我们只重视我们所能看的到和摸的着的文化,例如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以及人类文化遗址等等,即有形的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我们人类的快速发展,周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突然意识到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正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谓看不见的文化就是指无形文化。

现今世界越来越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例如我们穿的衣服——西服、牛仔裤、鞋、饮食的西方化,以及我们使用的日常用语当中也有很多直接音译过来使用的外来语词汇。这些变化都在说明我们正在受西方发达国家强势文化的影响,慢慢的被其侵蚀。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在这样的趋势下,应该如何去保护自有的文化,及如何展现自己独有的文化魅力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情。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首次下的定义,其定义是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此之前,其名称曾使用过“民间文化(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墨西哥会议文件)”,“传统文化与民间创作(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传统文化与民间创作的建议》”,“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杰作宣言》”等不同描述。

(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对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下的概念,国内大多数学者持认同的态度,但是毕竟每个国家都有他特定的文化,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定义已经大部分涵盖了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对于我国来说完全的适用其概念来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做不到保护全面,于是我国从实际出发,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做出一些补充和修改,最终于我国2011年2月25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如下:“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有关的实物和场所。该法主要规定了政府对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该做的事情,例如通过确认,立档,研究,保存,宣传等行政手段加强保护。

(四)如何更好的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初国内的学者主张用公权力来保护(即保护工作应由政府来承担),也有学者指出要给结合公法和私法来保护,大家都各有各的主张和见解。但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历程来看,从最早开始关注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本开始,我们发现起初各个国家都是采用公法来保护,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呈现另外一种趋势,那就是公私相结合的方式,因为大家发现如果仅利用公法来保护是远远不够的,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太过庞杂,其每个不同的文化遗产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单一性质的法律是很难达到全面的保护的目的,尤其是像我国这样地域广,多民族的国家,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用浩如烟海来作比较也不为过。

对采取多样的方法去保护,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种类也很多,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认为我国也应采取以公法为主,私法为辅的保护措施,那为什么要这么做?在这一点上笔者很赞同黄玉烨教授的观点,黄玉烨教授解释说在保护方法上之所以需要这么做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如:传统的礼仪,节庆,民俗活动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等。它们具有一种公共属性,其具有这个民族或整个国家共同拥有的特征,所以这些就适宜用公法来保护。但是例如:传统医药,传统手工艺则更适合用私法来保护。公法为主,主要是因为对于确认,立档以及筛选传承人这些重要工作,由政府来做比起由民间团体来做这些庞杂的工作更容易建立完好的体系,如果这件事情交由民间团体来做则可能会导致易分散的情况发生。

笔者认为目前想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要建立一套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套有体系的法律,因为其所包含的种类太多且数量和涉及的领域太广,其不仅体现的是文化的多样性,而且还体现民族群体的物质权益,因其有些部分是涉及公有的,又有一些是涉及到私有的,很难建立一套法律来全面的概括和保护,既然不能,那我们可以换个方法,根据其多样性的特点,采用多样性的保护方法。

二、目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遇到的问题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目前有诸多问题存在,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的界定,保护主体,其保护期限,其客体的分类,是专门立法还是修改知识产权法来保护等等。

我国虽然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但是其不能涵盖和保护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是在其第四十四条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美术等的保护,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利用这条法律对一些适用知识产权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个衔接性的规定。

为了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必须要用知识产权来保护,但是知识产权法没有具体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定,于是在实际生活当中当非物质文化受到侵犯时,如何去适用和操作,一直都不是很理想,并且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

在这些众多问题中,如何才能做到更好的保护,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其保护主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随着21世纪世界化,情报化的急速发展,人们的意识和价值观发生多样的变化,在此始点上,如何扩大和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会产生的积极良好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国内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靠政府通过经济援助来保护的,随着我们挖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多,政府的压力会变的越来越大,毕竟政府提供的资金和物质都是有限的,而且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资金也不能完全的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外我们大部分人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政府的责任。其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体国民的责任,所以我们需要公众参与这项保护活动中。公众的参与将会起到积极作用以及制约和监督的良好作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世过程中,事实上存在着这样两个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息息相关的主体:它们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即传承人),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在某种意义上传承人也可以看做是保护主体)。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大致可分为:(1)政府职能部门;(2)学界;(3)商界;(4)新闻媒体。而笔者发现国外有些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护主体则更多样一些,有些国家靠国民自己,或者依靠非盈利组织来保护,这大大激起了国民的保护意识,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和保护效果。

(二)《国民信托》——第三方管理团体作为保护主体

笔者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早在1962年韩国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当中,制定了对所有者不明,所有者或管理者管理困难亦或认定为其主体管理不适当的时候,可以指定由第三方管理团体来保护的法律制度。像这样的公众参与方式当中有一个方式叫做“国民信托(nationaltrust)”。

国民信托是指国民信托法人利用从国民,企业,团体等寄赠或授予得来的财产及会费来保护那些拥有保护价值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资产并保全和管理,提高当前及未来生活质量的依靠民间自发性活动的力量来保护管理的行为。

这一概念来源于英国,自1895年创立,成立之初的目标是永久保护全国具有历史价值和自然美的土地与建筑。

与英国的国民信托成为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国民信托活动,英国是根据特别法制定的向全国推进且以中央为其国民信托的中心,连接其他地域信托活动的全国型活动。而日本则是以地域为主,地域和地域之间信托运动形成一种网的形状互相连接的方式进行的地域型活动。如今这一活动不仅仅在英国,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而且还发展到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亚国家展开。

(三)韩国的《文化信托法人》

然而这一概念到了韩国之后,则很好的用在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上。

在2007年3月25日韩国文化厅和环境部共同制定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资产的信托法》开始正式实行。其法律条文里规定了文化遗产国民信托委员会负责管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该法第三条第一项指出,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可以设立《文化遗产信托法人》。

而且韩国在实行这一法条之后,这些信托法人们积极的开展活动,展开许多宣传活动,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及保护作用。

(四)可适用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笔者觉得韩国的《文化遗产信托法人》这一概念可以借鉴,首先韩国和中国的文化都是亚洲文化,比起中国跟那些发达的西方国家比起来差异性不大。而且这样一来,公民也可以参与到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主动的作用,政府对此的财政负担也会减少许多。

如果引入《文化遗产信托法人》这一概念,我们也无需专门立法,直接可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增加有关信托保护的法条即可。在法律上规定这些法人的权力义务,例如有权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规定一段时间公布其财政支出的账目等。

在监督方面,可以让国民自己去监督这些《文化遗产信托法人》,此外我国的文化部也可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其进行监督。

如果引入了这一概念,关于在保护模式的选择上,因为目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经做好了确认,立档,研究,保存等建立体系等的工作基础,且我国中央政府具有较大的行政能力,这种权利结构的分配,可能不太适用于日本的国民信托概念,而英国式的以中央为信托中心连接其他地域的模式会更有利于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国的文化部在这里可作为这个中央信托中心,连接其他各个文化信托的法人,而这些法人和文化部可以互相监督。

三、结语

目前各个国家开始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保护方法上,每个国家都有其保护上的优点和缺点,对于那些适用于我国的优点,我们可以拿来使用并完善我们的保护制度。

并不仅仅是在我国,其他国家也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主要靠公法来保护,但是仅仅靠公法是不够的,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我们身边很多东西都会有权益的纠纷,有些需要知识产权法的保护,需要私法的保护。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但是其对私权保护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仅仅做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衔接性规定,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长大的,所以我们每个国民都具有责任去保护他,所以这并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篇7

一、教学分析

1、学生分析: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保护环境,已有初步认识,但还不够全面和清晰,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教学方法上要适应初一孩子的特点,采用活泼灵活的方式。

2、教材分析:通过学习,能够关注身边的环境,使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懂得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落实环保行动,关注身边的环境,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为家乡环保出作贡献;小手牵大手,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共同保护好环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知道破坏环境,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知道保护环境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资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提高环保意识、落实环保行动

四、教学策略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情激趣,设疑引思

今天,咱们一起聊一聊有关“环境”的话题。

板书:环境

我想知道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觉得什么是环境?举个例子来说明。

*演示文稿2

学生1:我们自己的家庭、学校。

学生2:森林、草地。

学生3:公园、广场。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秀美的山水、蓝天白云、茵茵绿草等等,我们身边的这些具体可感的事物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环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环境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小到一个家庭、一条街道、一个城市,大到一个国家、一个大洲乃至整个地球都是我们生存的环境。那么,环境和人的关系究竟有多么密切呢?

(二)营造环境,观察分析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短片,看过之后想一想你能从中明白点儿什么道理?

演示文稿3《地球家园》

学生1:地球是人类唯一能够生存的星球。

学生2:是地球给了我们生存所必需的空气、水等条件。

师:同学们分析地很透彻,由于地球所处的空间位置,使得她能够形成生命生存所必需的空气、水等自然条件,为人类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是地球养育了我们。因此,有人说,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不能没有地球。

(演示文稿5)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从目前人类认识宇宙的能力看,地球仍然是我们能够生存的唯一星球。所以说,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是人类共有的家园。

(三)交流操作,同化顺应

演示文稿6(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

既然地球对于人类来说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她呢?

学生1:保护好地球。

学生2:保护好我们生活的环境。

师:是啊!地球就象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善待她,保护好自己的生存环境。

板书:保护环境

师:一说到保护环境,我想大家一定有好多的感觉和想法。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破坏环境后果到底有多么严重?保护和改善环境又会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呢?

(四)构建获得,强化记忆

咱们先不忙着回答,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组图片。

演示文稿7—13(破坏环境、保护改善环境方面资料)

学生1:环境污染损害人和其他生物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学生2:环境污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学生3: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学生4:合理地改造环境,可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让人们生活得更好一些。

学生5:改造环境,可以造福一方。

师:同学们说得好极了。各种中毒、生物死亡和物种灭绝、沙尘暴、水土流失造成的泥石流、滑坡等现象,都是由于人们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恶果。因此,

破坏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危害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演示文稿14)相反,

保护和合理地改造环境,就会使环境变得更加适合人们生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比如,我国一方面北方地区淡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南方地区又有大量的淡水得不到充分利用而白白流入大海,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调集了大批专家学者经过几十年的考察论证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这一工程现在正在进行中,预计完工之后将大大缓解沿线地区的城市用水紧张状况。(演示文稿15)保护和改善环境,是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

一次次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什么时候重视了环境保护,人类就会享受到环境的恩惠,什么时候放弃了环境保护,人类就或受到环境的惩罚。”正是人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开始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

请同学们看图片(演示文稿16)

人们主要通过三种形式进行环保活动。

制定各种环保纪念日。

自从1960年世界地象组织为了提高公众对气象问题的关注制定了世界气象日以来,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经有14个环保纪念日。其中世界环境日,每年都要确定一个主题,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这些环保纪念日的目的是通过这些纪念日的宣传活动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醒人们进行积极的环保行动。

除此之外,世界各国都制定了各种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使破坏环境的行为得到制裁,强迫人们的行为必须规范到保护环境上来。比如:我国现在已经十几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定、条例等。;美国通过机动车排放立法来控制尾气污染;等等。

另外,由于环保宣传地深入开展,使得各国纷纷推出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具体措施。如:我国政府加强了河流和空气治污管理,定时河流的水文、水质和空气质量状况公告;英国推出“零碳社区”;美国则建成了“零能耗社区”。

由此,我们可以说,人类已把保护环境看作了一切工作的前提。

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地球公民应尽的义务。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五)迁移拓展,发展智力

为了确保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要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同学们,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演示文稿

我这里有几组资料,咱们来分组讨论一下。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好记录,再选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做总结发言。

合作探究活动

四人一组,把学生分六至八个小组,确定每个小组的学习任务。

第一小组:阅读:《德国人的环保意识》

小组探究:想想从自身做起,我们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请写出三——六条建议

学生总结:a、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

B、随手关紧水笼头

C、不踩踏草坪

D、不攀花折枝

e、主动对垃圾进行分类

师:说得很能具体,实在是个不的主意。

第二小组:阅读:《生活中如何减少“白色污染”》  《垃圾分类回收》

小组探究:1、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管理好垃圾,保证环境的清洁?

2、根据我校、我市的实情,提出处理垃圾的可行的一两项措施。

学生总结:a、在家里帮家长进行垃圾分类

B、在班里,放置两个垃圾桶

C、管理好自己产生的垃圾

D、建议学校设立分类垃圾桶;建议给市民发放垃圾袋;建议制定措施限制市民使用一次性方便袋。

师:有见解!课后可以写成书信发给环保局。

第三小组:阅读:《历年“世界环保日主题”》《“环保纪念日”》

小组探究:1、即将到来的6月5日是环保什么纪念日?

2、今年的环保日主题是什么?并试着写出相关的环保宣传标语3~5条。

学生总结: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中国宣传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为了那满眼的绿色,让我们一起来吧!

让蔚蓝色的天空永存!

爱布制手提袋吧!

师:大家创意好极了!希望同学们就从现在做起,当一个环保的宣传者。

第四小组:  阅读《禁食野味》《野生动物的路》

《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自然区》《环保图库》

小组探究:1、如果你去饭馆就餐,发现了用野生动物做的菜,该怎么办?

2、请你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设计一个徽标。

学生总结:a、拒食这个菜

B、告诉老板他们的做法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是一种违法行为,不能这样继续下去。

C、向到餐馆就餐的人宣传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告诉他们野生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是地球的子女,我们要象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们。

D、徽标:

师:保护野生动物,就要和人们的陋习作斗争,这需要勇气和毅力!让我们坚持、再坚持!

第五小组:  《水的故事》

小组探究:1、你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2、根据自己的观察,给家长和学校提几条节约用水的意见建议。

学生总结:a、实现水的多次使用,如:用洗菜水浇花、浇地;用洗手、洗脸水冲厕所等等

B、养成随手关紧手笼头的习惯

C、小件衣服尽量用手洗

D、建议学校给每个班级发一只水桶,用来涮拖把,这样比在水管上要节约水

e、建议家长洗碗、洗澡要用盆。

师:同学们观察地十分细致,让我们把这些好的习惯保持下去,把这些好的建议尽地告诉学校和家长吧!

第六小组:地球之肺——森林

小组探究:1、平时你见到过那些破坏植被的事情?

2、就保护植被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学生总结:a、有人在草坪上打闹玩耍

B、有人攀折树枝

C、还有人为了自己方便把污水倒在树旁,致使树木死亡。

D、也有人在树木上刻字

e、建议:不在草坪上玩耍打闹;不随手折树枝;不在树木上乱刻乱画;学会种花种草;坚持每年种一棵树。

师: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努力,绿化美化我们的环境。

第七小组:阅读《零碳城市》、《法国的第一座绿色学校》

《合理利用能源,保护自然资源》

小组探究:1、节约能源,我们平时能做些什么?

2、在节约能源方面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学生总结:a、在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

B、尽量少空调

C、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D、外出时,尽量步行或坐公交车

e、我们想做的第一件事是:尽量步行做事

师:我赞成大家的做法。

第八小组:阅读《美境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

小组探究: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讲,你打算采取点儿什么行动?

学生总结:a、我们想把节省下来的零花钱捐给保护母亲河组委会

B、我们主动购买有绿色环保标志的商品

C、向家长和亲朋好友宣传绿色消费

D、从自身做起,积极宣传和参与环保活动。

师:大家的想法太让我感动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相信蔚蓝色仍属于地球。

(六)反馈调控,提升经验

把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些总结一下,可以概括成三大项:

演示文稿

1、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2、爱护山林绿地和动物。

3、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具体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我们应该从以下小事做起:

演示文稿

爱护环境,改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参加环保宣传,参加环保公益活动,带动全社会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是一项保护人类自己,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提倡高尚的消费理念,提倡绿色消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篇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实际生活中,孩子们经常被路边草丛中的小蚂蚱、小蝴蝶所吸引,流连忘返。中班幼儿对昆虫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根据其年龄特点及生活经验水平,我引导幼儿以了解昆虫的保护色为切入点,在游戏中观察了解、大胆体验,激发他们探索发现动物世界无穷奥秘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螳螂、枯叶蝶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幼儿一起收集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

2.昆虫图、背景图。昆虫保护色课件。幼儿装扮材料(和活动室内物品颜色相似的各色塑料袋、包装袋)。

活动过程:

一、模仿昆虫自然进入活动室

引导幼儿随儿歌模仿小昆虫,引起活动兴趣。

小螳螂,穿绿袄,

举着两把大镰刀,

苍蝇蚊子跑不了。

小蚂蚱,学跳高,

腿一弹,脚一翘,

一跳跳上狗尾草。

小蝴蝶,穿花衣,

飞到东来飞到西,

快快乐乐采花蜜。

二、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一)引导幼儿把几种小昆虫放到相应背景图中

1.教师提问:“爱吃虫子的小鸟快来了,我们来帮这些小昆虫藏起来吧。到绿绿的草丛里?黄黄的草丛里?还是树上呢?它们藏哪儿不会让小鸟发现呢。你能想出好办法吗?”

2.幼儿操作。

(二)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1.利用课件,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通过观察辨认图片中的昆虫,使幼儿进一步加深对“保护色”的认识。

3.教师小结。

哦,原来这些小昆虫是利用保护色的方法,让自己的身体颜色和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同,自己的身体绿绿的,就藏到绿绿的环境里,自己的身体黄黄的,就藏到黄黄的环境里。

(三)利用了解到的“保护色”知识点,积极思考,重新验证刚才帮助小昆虫的行为是否正确

1.教师:“你们刚刚是利用了它们保护色的本领吗?如果不是,请你快帮它更换地方。”

2.让幼儿“思考―学习―验证―思考”,在操作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

三、游戏:保护色真好玩

游戏玩法:幼儿模仿昆虫,选择一种包装袋颜色披在身上。教师扮“小鸟”,谁能让自身颜色与所处环境颜色相匹配,“小鸟”就不会找到它。

游戏规则:没有找到合适颜色的“昆虫”会被“小鸟”捉住。

四、初步了解动物其他自我保护的本领。

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说说所观察到其他动物的自我保护本领。

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篇9

论文关键词盗窃罪占有不动产入罪

甲某是乙家的住家保姆,某日趁乙出门旅游之际盗取了乙的身份证、房产证、户口本等证件,伪造了乙的授权委托书,对不知情的丙谎称自己受乙的委托,出售乙居住的房屋。丙验明了所有证件为真实有效证件后与甲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丙依照市场价格支付甲房款45万元,并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乙回家后发现此事,逐案发。

在本案中,第三人丙在购房时为善意,且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基于《物权法》所规定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丙作为善意第三人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权,显而易见原房屋户主乙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那么甲背着乙将乙所拥有的房屋出卖的行为是否可以评价为盗窃?也就是说甲的行为侵犯了什么样的法益,不动产可否成为盗窃罪的对象。

一、对盗窃罪所侵犯法益主要学说的厘清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盗窃罪所侵犯的法益,首先要正确理解“法益”一词。刑法的任务是保护法益,违法的本质是侵害法益。所以我们对违法构成要件的解释就必须以法益概念为指导。关于对法益概念的界定有许多学说,笔者认为法益就是由法所保护的在客观上会受到不法侵害或威胁的人的利益,由刑法所保护的人的利益就是刑法上的法益。犯罪就是侵犯刑法保护的法益。那么盗窃罪是侵犯了什么法益而受到刑法的规制?围绕盗窃罪侵犯的法益,主要存在着本权说和占有说。

(一)本权说

本权说认为盗窃罪侵犯的法益是所有权和其他本权。但是在现代社会,物权除表示为自物权(所有权)外,还有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他物权(比如担保物权、抵押权、留置权、租赁权),这些权利在市场经济中对权利人有着重要作用。而本权说只注重保护所有权,即自物权,强调对财产秩序的静的状态的保护。那么,根据本权说,行为人甲采用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不法手段取回自己所有而他人不法占有的财物不成立犯罪但是如果是行为人乙将自己的汽车抵押给丙,后来乙又将该车偷偷取回行为依照本权说不构成盗窃,因为该抵押物汽车所有权仍然在乙而丙只是占有,乙偷取回车不可能侵犯自己的所有权。此外,根据本权说盗窃违禁品的行为认定为盗窃罪存在问题。因为占有违禁品的人对违禁品并无所有权,因此盗窃违禁品的行为并没有侵犯所有权。有人提出国家所有权概念,认为国家有查处没收违禁品的权利,因此盗窃违禁品侵犯了国家所有权。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国家在对违禁品没收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违禁品的存在,又何谈对其的所有权呢?因为所有权说明显不当的缩小了盗窃罪的处罚范围,现在已被学界主流淘汰。

(二)占有说

占有说认为盗窃罪侵犯的法益是他人对财物事实上占有的本身(一种事实状态)。就是财物占有人基于某种原因(不论非法还是合法)占有财物,行为人侵害了该占有就构成盗窃,这可以解释行为人非法窃取自己所有而由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构成盗窃罪,但是根据占有说,行为人窃回自己所有而由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盗窃罪,这就明显存在不妥,因此单纯的占有说存在扩大盗窃罪处罚范围的嫌疑。

财产犯罪侵犯的法益是财产所有权及其他本权。笔者认为,在这里对“财产所有权”的理解应结合民法上的概念,其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刑法当然要保护财产所有权,但又不能只是保护所有权本身。在实现自物权的权利时,占有财物是实现这些权利的前提,没有占有就无所谓这些权利的行使。“作为所有权的一项权利,占有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给非所有人,占有依照法律规定或是所有人之意思表示而与所有人分离事,非所有人所获得的占有又叫他主的合法占有”。所以占有是实现其他权能的前提,因此对占有必须进行保护。

二、盗窃罪犯罪对象和行为要件再论证

(一)盗窃罪对象简述

对于盗窃罪的犯罪对象和行为要件,学界对此分析、阐述的文章多如牛毛,本文在此只做简单叙述。通常认为,成为盗窃罪犯罪对象的财物须存在三个特征:(1)财物具有可支配性;(2)财物必须具备财产价值;(3)财物被盗时正有他人所占有。笔者想说的是,“财产价值”不可以单纯的金钱衡量,其应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金钱价值),因为《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行为也成立盗窃,所以作为盗窃罪对象的财物已经不限于数额较大的财物,数额较小但是对被害人有重要作用的物也可称为盗窃罪对象。

(二)盗窃行为不限于秘密窃取

通说认为构成盗窃罪的要件就是秘密窃取,这“秘密”不是针对任何人的,而是针对窃取时财物控制人而言,若行为人实施窃取行为时被第三人知晓,但没有被财物控制人直觉,不影响其秘密性,第二秘密窃取中的“秘密”是行为人主观上的自我认识,是行为人自以为秘密就行。这种观点早已不妥。行为人主观上认为是秘密的而客观上表现却是公开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内容不一致,违背刑法中主客观相一致的准则,在现实中也显得不可思议。例如,行为人甲在路上行走,不小心掉进街边的施工的深坑中,但是其手上所持的手机、钱包掉在坑边。行为人乙路过时,甲请求乙将自己从深坑中拉出,但行为人乙却当着甲的面将手机和钱包拿走。对这种行为如何评价?有观点认为,盗窃行为必须具有秘密性,因此该行为不构成盗窃罪。又因为行为人乙当着甲的面公然取得财物,因此构成抢夺罪。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直接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所以抢夺罪须对财物实施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的暴力行为(一般可能性即可),是要对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实施有形的暴力。盗窃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平和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人占有的行为。因此完全存在公开盗窃情形。

三、不动产盗窃行为应受刑法规制

上文已经对盗窃罪的基本概念做了论述,那现在本文讨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盗窃不动产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笔者在此肯定盗窃不动产的行为应当构成盗窃罪,理由如下:

(一)刑法条文中的概念应结合民法概念理解

从行为对象上分析,刑法从性质属性上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其特殊性表现在:内容具有特定性、法益保护的广泛性、部门法律的补充性和其他部门法律的保障性。在此可以知晓刑法具有对其他部门法律实施的最后之保障力,在法律体系中处于保障法的地位。我国刑法规定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的犯罪,盗窃罪对象为“公私财物”,那么对财物概念和范围的理解,就必须借助民法的相关规定。《物权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动产或不动产的安定状态受到侵权行为侵害,且该侵权行为已经明显“过度”,超过了一般民事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刑法作为保障法的地位就凸现出来。盗窃动产的行为成立盗窃罪这早已众所周知,那么盗窃不动产的行为也严重侵犯了权利人的财产所有权,这种行为在保护法益的评价上与盗窃动产是一样的,刑罚是双刃剑不可轻易发动,但民事法律的规制手段不足以救济时刑罚就应当发动以维护、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因此,对“公私财物”要结合民法的相关概念理解。既然动产是属于盗窃罪的对象“财物”,那么与动产并列同属物之范畴的不动产为就应当是盗窃罪的对象。

(二)刑法条文概念不可随意做限缩解释

从刑法的解释上看将盗窃犯罪中的“财物”理解为包括动产和不动产,这是刑法的文义解释。文义解释是指按照法律条文的用语以及通常使用方式来阐述、解释法律的意义内容。采用文义解释方法,财物的概念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不可对概念做不适当的限缩解释。所以将不动产排除在盗窃罪对象外面就有违立法者对财物法益予以保护的初衷。

(三)窃占不动产行为符合盗窃罪构成要件

从对盗窃不动产行为结构上分析,因为完全存在公开盗窃。所以传统学说中以“秘密窃取是盗窃罪要件,动产可以被秘密窃取,不动产只可被窃占”为由否定不动产是盗窃罪犯罪对象的观点已不成立。笔者认为,在传统学说中的“窃取”与“窃占”其本质含义是一样的,都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了控制和支配他人动产和不动产之行为。

(四)不动产变更登记不影响该行为成立盗窃罪

传统学说以“不动产所有权变动须公示登记,单纯的窃占不动产行为没有破坏原权利人的支配与控制,在没有取得合法手续之前行为人对不动产虽然已经实现事实上的控制,但不能排除原所有人在法律上对不动产的控制”为由反对不动产盗窃行为构成盗窃罪。案例中甲将乙的房屋盗卖给第三人丙,丙善意取得了该房屋且甲给丙办理过户登记,此时乙所有权消灭,因为不动产所有权变更以登记公示为生效要件。乙已经失去了对房屋的所有权,虽乙在法律上仍然有对甲拥有返还原物请求权,但房屋已经不被乙所占有,其对房屋的占有状态已经被完全破环。上文已分析,保护所有权的前提是要保护占有。乙已经失去了对房屋的占有,其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受到侵害。虽然还有民法上的返还原物请求权,但原来的合法占有已经被侵害。有人认为:在此情况下,乙可以通过民法上的返还原物请求权来救济,所以乙对自己房产的权利无论在法理理论还是实践中都可以得到恢复,就不需要科处刑罚。笔者认为,盗窃罪的成立与否与受害人的权利是否可以恢复没有关系,盗窃行为破坏了原来圆满的占有状态,恢复权利也不可否认原占有被侵害的事实。财产犯保护占有,要保护所有权就必须先要保护占有,刑法所保护的占有重在事实上的支配控制,维护稳定的占有关系,保护法秩序。甲的行为已经对占有的圆满状态造成了破坏,破坏了法稳定的秩序,妨害了原权利人乙对房产的占有,其行为已经上升到值得刑罚科处的程度,所以甲倒卖房屋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五)不动产盗窃行为入罪符合社会一般认知

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篇10

关键词盗窃罪占有不动产入罪

作者简介:先懿,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刑法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刑事法学研究。

甲某是乙家的住家保姆,某日趁乙出门旅游之际盗取了乙的身份证、房产证、户口本等证件,伪造了乙的授权委托书,对不知情的丙谎称自己受乙的委托,出售乙居住的房屋。丙验明了所有证件为真实有效证件后与甲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丙依照市场价格支付甲房款45万元,并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乙回家后发现此事,逐案发。

在本案中,第三人丙在购房时为善意,且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了过户手续。基于《物权法》所规定的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丙作为善意第三人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权,显而易见原房屋户主乙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那么甲背着乙将乙所拥有的房屋出卖的行为是否可以评价为盗窃?也就是说甲的行为侵犯了什么样的法益,不动产可否成为盗窃罪的对象。

一、对盗窃罪所侵犯法益主要学说的厘清

要正确理解和把握盗窃罪所侵犯的法益,首先要正确理解“法益”一词。刑法的任务是保护法益,违法的本质是侵害法益。所以我们对违法构成要件的解释就必须以法益概念为指导。关于对法益概念的界定有许多学说,笔者认为法益就是由法所保护的在客观上会受到不法侵害或威胁的人的利益,由刑法所保护的人的利益就是刑法上的法益。犯罪就是侵犯刑法保护的法益。那么盗窃罪是侵犯了什么法益而受到刑法的规制?围绕盗窃罪侵犯的法益,主要存在着本权说和占有说。

(一)本权说

本权说认为盗窃罪侵犯的法益是所有权和其他本权。但是在现代社会,物权除表示为自物权(所有权)外,还有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他物权(比如担保物权、抵押权、留置权、租赁权),这些权利在市场经济中对权利人有着重要作用。而本权说只注重保护所有权,即自物权,强调对财产秩序的静的状态的保护。那么,根据本权说,行为人甲采用盗窃、诈骗、敲诈勒索等不法手段取回自己所有而他人不法占有的财物不成立犯罪但是如果是行为人乙将自己的汽车抵押给丙,后来乙又将该车偷偷取回行为依照本权说不构成盗窃,因为该抵押物汽车所有权仍然在乙而丙只是占有,乙偷取回车不可能侵犯自己的所有权。此外,根据本权说盗窃违禁品的行为认定为盗窃罪存在问题。因为占有违禁品的人对违禁品并无所有权,因此盗窃违禁品的行为并没有侵犯所有权。有人提出国家所有权概念,认为国家有查处没收违禁品的权利,因此盗窃违禁品侵犯了国家所有权。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国家在对违禁品没收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违禁品的存在,又何谈对其的所有权呢?因为所有权说明显不当的缩小了盗窃罪的处罚范围,现在已被学界主流淘汰。

(二)占有说

占有说认为盗窃罪侵犯的法益是他人对财物事实上占有的本身(一种事实状态)。就是财物占有人基于某种原因(不论非法还是合法)占有财物,行为人侵害了该占有就构成盗窃,这可以解释行为人非法窃取自己所有而由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构成盗窃罪,但是根据占有说,行为人窃回自己所有而由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盗窃罪,这就明显存在不妥,因此单纯的占有说存在扩大盗窃罪处罚范围的嫌疑。

财产犯罪侵犯的法益是财产所有权及其他本权。笔者认为,在这里对“财产所有权”的理解应结合民法上的概念,其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刑法当然要保护财产所有权,但又不能只是保护所有权本身。在实现自物权的权利时,占有财物是实现这些权利的前提,没有占有就无所谓这些权利的行使。“作为所有权的一项权利,占有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给非所有人,占有依照法律规定或是所有人之意思表示而与所有人分离事,非所有人所获得的占有又叫他主的合法占有”。所以占有是实现其他权能的前提,因此对占有必须进行保护。

二、盗窃罪犯罪对象和行为要件再论证

(一)盗窃罪对象简述

(二)盗窃行为不限于秘密窃取

通说认为构成盗窃罪的要件就是秘密窃取,这“秘密”不是针对任何人的,而是针对窃取时财物控制人而言,若行为人实施窃取行为时被第三人知晓,但没有被财物控制人直觉,不影响其秘密性,第二秘密窃取中的“秘密”是行为人主观上的自我认识,是行为人自以为秘密就行。这种观点早已不妥。行为人主观上认为是秘密的而客观上表现却是公开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内容不一致,违背刑法中主客观相一致的准则,在现实中也显得不可思议。例如,行为人甲在路上行走,不小心掉进街边的施工的深坑中,但是其手上所持的手机、钱包掉在坑边。行为人乙路过时,甲请求乙将自己从深坑中拉出,但行为人乙却当着甲的面将手机和钱包拿走。对这种行为如何评价?有观点认为,盗窃行为必须具有秘密性,因此该行为不构成盗窃罪。又因为行为人乙当着甲的面公然取得财物,因此构成抢夺罪。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直接夺取他人紧密占有的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所以抢夺罪须对财物实施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的暴力行为(一般可能性即可),是要对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实施有形的暴力。盗窃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平和方式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者第三人占有的行为。因此完全存在公开盗窃情形。三、不动产盗窃行为应受刑法规制

上文已经对盗窃罪的基本概念做了论述,那现在本文讨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盗窃不动产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笔者在此肯定盗窃不动产的行为应当构成盗窃罪,理由如下:

(一)刑法条文中的概念应结合民法概念理解

从行为对象上分析,刑法从性质属性上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其特殊性表现在:内容具有特定性、法益保护的广泛性、部门法律的补充性和其他部门法律的保障性。在此可以知晓刑法具有对其他部门法律实施的最后之保障力,在法律体系中处于保障法的地位。我国刑法规定盗窃罪是侵犯财产的犯罪,盗窃罪对象为“公私财物”,那么对财物概念和范围的理解,就必须借助民法的相关规定。《物权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动产或不动产的安定状态受到侵权行为侵害,且该侵权行为已经明显“过度”,超过了一般民事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刑法作为保障法的地位就凸现出来。盗窃动产的行为成立盗窃罪这早已众所周知,那么盗窃不动产的行为也严重侵犯了权利人的财产所有权,这种行为在保护法益的评价上与盗窃动产是一样的,刑罚是双刃剑不可轻易发动,但民事法律的规制手段不足以救济时刑罚就应当发动以维护、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因此,对“公私财物”要结合民法的相关概念理解。既然动产是属于盗窃罪的对象“财物”,那么与动产并列同属物之范畴的不动产为就应当是盗窃罪的对象。

(二)刑法条文概念不可随意做限缩解释

从刑法的解释上看将盗窃犯罪中的“财物”理解为包括动产和不动产,这是刑法的文义解释。文义解释是指按照法律条文的用语以及通常使用方式来阐述、解释法律的意义内容。采用文义解释方法,财物的概念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不可对概念做不适当的限缩解释。所以将不动产排除在盗窃罪对象外面就有违立法者对财物法益予以保护的初衷。

(三)窃占不动产行为符合盗窃罪构成要件

从对盗窃不动产行为结构上分析,因为完全存在公开盗窃。所以传统学说中以“秘密窃取是盗窃罪要件,动产可以被秘密窃取,不动产只可被窃占”为由否定不动产是盗窃罪犯罪对象的观点已不成立。笔者认为,在传统学说中的“窃取”与“窃占”其本质含义是一样的,都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了控制和支配他人动产和不动产之行为。

(四)不动产变更登记不影响该行为成立盗窃罪

传统学说以“不动产所有权变动须公示登记,单纯的窃占不动产行为没有破坏原权利人的支配与控制,在没有取得合法手续之前行为人对不动产虽然已经实现事实上的控制,但不能排除原所有人在法律上对不动产的控制”为由反对不动产盗窃行为构成盗窃罪。案例中甲将乙的房屋盗卖给第三人丙,丙善意取得了该房屋且甲给丙办理过户登记,此时乙所有权消灭,因为不动产所有权变更以登记公示为生效要件。乙已经失去了对房屋的所有权,虽乙在法律上仍然有对甲拥有返还原物请求权,但房屋已经不被乙所占有,其对房屋的占有状态已经被完全破环。上文已分析,保护所有权的前提是要保护占有。乙已经失去了对房屋的占有,其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受到侵害。虽然还有民法上的返还原物请求权,但原来的合法占有已经被侵害。有人认为:在此情况下,乙可以通过民法上的返还原物请求权来救济,所以乙对自己房产的权利无论在法理理论还是实践中都可以得到恢复,就不需要科处刑罚。笔者认为,盗窃罪的成立与否与受害人的权利是否可以恢复没有关系,盗窃行为破坏了原来圆满的占有状态,恢复权利也不可否认原占有被侵害的事实。财产犯保护占有,要保护所有权就必须先要保护占有,刑法所保护的占有重在事实上的支配控制,维护稳定的占有关系,保护法秩序。甲的行为已经对占有的圆满状态造成了破坏,破坏了法稳定的秩序,妨害了原权利人乙对房产的占有,其行为已经上升到值得刑罚科处的程度,所以甲倒卖房屋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五)不动产盗窃行为入罪符合社会一般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