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5:40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篇1

[关键词]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商品经济

关于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学界普遍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仅存在于私有制商品经济社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并认为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矛盾便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部联合组织编写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列教材之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书认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由魏埙主编、北方十四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编写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2005年修订本)一书同样认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笔者认为上述观点不正确,并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就教于经济学界同行。

首先,笔者认为上述观点的表述存在着自相矛盾。就“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两句话来看,我们暂时姑且不管其观点的对与错,仅就其前后两句话的观点来说,存在着自相矛盾。因为,如上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指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不仅是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且也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然而,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得出如下的结论: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由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转化为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将不存在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之中,仅存在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产生之前的简单商品经济社会,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其次,笔者认为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并不能“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它是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具体体现。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当然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是商品本身所包含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的体现。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与私人劳动和利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同时并存于资本主义社会,这就如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同时并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道理一样,二者之间不存在一种替代的关系。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完全不同的两对矛盾。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不同。首先,二者的内涵及表现不同。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指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这里的私人劳动在不同的商品经济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如在简单商品经济中表现为个体劳动者的单个劳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表现为资本家企业里的群体劳动者的联合劳动。而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它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不同的表现,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不能全社会占有之间的矛盾。其次,二者产生的条件不同。商品经济基本矛盾产生的条件是社会分工与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它与商品经济共存亡,它只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而社会生产方式基本矛盾产生的条件是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它与人类社会共存亡,它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是永恒的范畴。再次,矛盾的解决方法不同。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通过商品的交换,商品交换成功,则矛盾得以解决;反之,则矛盾得不到解决。而社会生产方式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对社会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或根本变革即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最后,矛盾解决的后果不同。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的解决后果是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而社会生产方式基本矛盾根本解决的后果是社会制度的更替,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上述观点中所存在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就进一步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这一看法,是不正确的。这种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简单地混同于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观点,不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评价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

再次,笔者认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不仅仅存在于私有制商品经济社会,不仅仅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而是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既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也同样存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其原因如下:

1.从商品经济各种矛盾产生的基础来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各种矛盾,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的基础。而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不仅存在于私有制商品经济社会,也同样存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即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因此,作为这些矛盾产生基础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也必然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之中,既存在于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是一切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条件以及二者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来看,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条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在社会分工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社会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私人性质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矛盾的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性质。要求劳动产品在数量上和品种上符合社会的需要,但劳动的私人性质,却使生产的产品往往不能与社会需要相一致。可见,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都同样存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不同的是,私人劳动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表现为个体劳动者的单个劳动,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表现为群体劳动者的联合劳动。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那些非公有制经济(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不言而喻,同样存在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但是,公有制经济中是否也存在着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因此,笔者持肯定的态度。如上所述,产生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条件有两个: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分工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存在而且有了进一步发展。至于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个条件,则需要从一般意义上研究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不同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差别。笔者认为,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之间,以及集体企业之间的群体劳动者的劳动之所以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必须通过商品的交换来实现他们劳动的社会性质,是因为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之间,以及集体经济内部各企业之间,尽管有利益的一致性,但毕竟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不同的所有者,有着利益上的差别。因此,他们之间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另外,在我国现阶段,国有经济是以所属企业为单位各自进行经济活动的。虽然从社会层次的最终所有权来看,国有经济是一个统一的所有者主体,但从企业层面的产权关系来看,各个企业又是相对独立的产权主体,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因此,国有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既然公有制各企业之间都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那么,公有制各企业之间必然会把对方看成是商品的私有者。这样,各企业里的群体劳动者为生产商品而进行的联合劳动,对整个社会商品交换市场来说,就是一份私人劳动。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有制企业里的劳动者的联合劳动,也同样具有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这两重属性。公有制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调整生产结构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由市场调节。由于各企业生产条件不同,管理水平不同,劳动状况不同,有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有可能在数量上或品种上与社会需要不一致,部分私人劳动也就无法转换为礼会劳动。所以,公有制经济中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也存在矛盾,同样需要通过商品的交换来解决这一矛盾。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私人劳动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私人劳动,虽然都表现为劳动者联合劳动,但它们之间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业里的劳动者是生产的主人,是为自己而进行联合劳动;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里的劳动者是被资本家雇佣的劳动力出卖者,是为资本家而进行联合劳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

[参考文献】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篇2

鸦片战争前的两三千年里,炎黄子孙在神州大陆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封建帝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漫长的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有不同的关系及其亚种并存,也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寻见各种经济关系消长的轨迹。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封建始终是建筑在综合经济基础之上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在封建社会中起这种作用的生产是农业,它的关系则是地主制生产关系。地主通过出租占有的土地收取地租剥削佃农,是这种经济关系运动的轴心。在这种关系中,地主和佃农矛盾对立,相互依赖,各自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主经济、佃农经济以及与之并存的自耕农经济和各种小生产经济的总和,构成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体制,我称之为“地主制经济”。

地主制经济是人类历史上多种封建经济类型之一。这种类型的封建经济是否也象领主制经济那样,其本质属性是经济的,或者说它也是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为基础的,并可由此进而认为,凡封建社会必然是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为基础呢?这个既不应该教条式地肯定,也不可根据一些表面现象简单回答,最好考察它的基本经济单位——地主经济、佃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的运转过程,它的带有普遍典型意义的经营方式,以导找适当的答案。

先看地主经济。所谓地主经济是指地主自身的经济,它是地主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它制约着并存的其他经济,影响它们的。地主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非生产者——地主占有土地经营农业,其经营形式大体分为两大类,即地主经营制和地主租佃制。

所谓地主经营制是地主在自己拥有的地产上进行农业经营;一般以使用雇佣劳动为主,有的使用奴婢劳动或僮仆劳动;产品往往是出售的,当其种植经济作物时尤其如此。所以地主经营大多不是自然经济。实行地主经营制的地主是经营地主,这类地主到明清才逐渐增多;但即使这时,他们在地主中也是少数。因此本文在对地主经济进行质的剖析时以租佃制地主为主要对象。因为租佃制地主才是地主经济成熟了的形态。就让我们用解剖人体去理解猿体那样,通过对租佃地主的分析去认识地主经济一般吧。

地主租佃制就是地主将占有的土地分散出租给佃户经营;自己坐收地租。中国封建社会中绝大多数地主采取租佃制方式进行剥削。除一般民田外,族田、学田乃至王府庄田、官田屯田等等土地占有形式的经营方式的实质也都是地主租佃制,尽管它们的形式或有小异。所以说,租佃制是中国经济中大量的、有代表性的土地经营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制经济主要是租佃制的地主经济及与之相适应的、相伴随的农业经营制度。

租佃地主占有土地的面积大小不等。绝大多数地主占有土地量不是很大,而且往往没有草地、牧场、森林等多种类型的地产。有较少的地主土地占有量相当之大,特别是皇室、王府及缙绅。不论土地占有多少,他们把全部土地分割成小块招佃出租。有的地主留下部分土地自营。自营地的耕作不是采取令租佃土地的佃户提供劳役耕种,而是依靠僮奴、奴仆或雇佣长工和短工耕作。是为租佃地主兼经营地主。地主出租土地的目的是收取地租。有的地主要求佃农劳役,如为之看家护院,家庭服役等,但这是次要的;地主主要是从佃农那里收取实物地租。实物地租的是谷物。通常的地租量是佃地产量的百分之五十;或于年节之际索些鸡鸭之贡,不占主要地位。地主一般不干预佃农的种植耕耘。当其为佃农提供耕牛、农具或种籽时,或对佃农生产施加某种程序的干预。这是因为提供生产资料带有租凭、借贷性质,干预生产以便于秋后获得满意数量的谷物,并非监督种植计划以满足地主的多方面需要。大地主设总管或管家,其主要任务是催租,是单纯的索取,不是去干涉佃农的生产活动。可见,没有自营地的地主的经济活动内容不包括农业生产环节。这样的地主是不少的。

再看佃农经济。租地佃农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另一种基层经济实体。他与租佃地主相依,无此无彼。这种经济实体主要以夫妻子女(有时包括双亲)组成的小家庭为单位,依靠佃入土地,自备其它生产资料,依靠家庭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劳动。佃入土地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家中劳动力数量的制约。他们从确定种植品种直到收获的全部生产活动都独立进行。收获时把租地上收获的农产品的二分之一左右无偿地缴给地主作为地租。其余二分之一自留,用作籽种、农具等经济条件的补偿、扩大再生产的追加和全家生活消费。有的佃家家庭兼营副业、手作为补充。租种同一地主的各家佃户自行决定所从事的副业、手工业的种类和规模,地主不作统一安排。出卖劳动力,充当短工,往往也是佃农收入来源之一;再不敷时,借贷则是不可避免的了。佃农自负盈亏,跟地主只发生佃地偿租、借债还钱的关系,其经济条件的补偿和再生产不在地主考虑之内。另有一部分佃农自己占有少量土地,同时租入部分土地,都由自家耕种,是为半佃农,其经营方式接近自耕农,属于自有的那块土地上的收获物与地主无涉。

还有自耕农经济。与地主、佃农时存在的相当大量的自耕农,也是由小家庭组成的经济实体。他们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堵阳自有的。土地占有量大体是家中劳动力所能耕种的,或者雇佣少数短工协助即可耕种的。一般地说,自耕农的经济比佃农优越,家中的劳动力也比佃农较多、较强。他们兼营副业、手工业的规模可能比佃农的大。自耕农自负盈亏,在分配方面不与地主发生直接关系;但需向国家缴纳赋税,承担差徭。与自耕农经济地位相仿的是小手工业者、小手工业作坊主,也可包括在自耕农经济这个范畴之内,不另叙。

在讲座自然经济的条件问题时,我们曾经提到,严格的人身依附关系往往既是强制本经济单位内生产者为土地所有者提供劳役地租的有力保证,也是使劳动者按照土地所有者的需要进行分工的保证。这在领主制经济中表现得相当明显。中国封建社会中佃宵和地主的关系是因土地租佃关系才形成的。封建王朝也曾给予地主阶级某些特权,使之拥有对佃户的超经济强制力。例如,为保证社会治安稳定而将佃户的户籍编入地主户籍,为维护等级秩序而将佃户的地位置于地主之下,在人口稀少地区制止佃客离开租地他往,以保证劳动人手不致外流,规定佃户不交租应受刑法惩治,等等。这种超经济强制力使主佃关系带有等级特征。不过,由于我国封建政权历来实行中央集权制,朝廷赋予地主的权力,最大也没有达到准许地主拥有独立的司法权的程度。在生产方面,地主一般并不利用这些特权强制佃永按照他的意志进行分工。又由于土地买卖和其他原因,地主与佃户的关系并不长期固定,因此同一地主的各个佃户难以形成固定的内部分工。地主索来的地租只是清一色的谷物。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租佃地主家庭是不进行生产活动的全寄考消费经济单位。他们的需求却是复杂多样的。谷物地租的价值量足够支付地主一世所需物品的价格而有余,但从使用价值来看,单纯的谷物只能直接供给食物中的主食所需,远不能代其他食品、衣著、住房、车马以及精神方面的各种必需物品,也不能用以缴纳须以货币缴纳的赋税。实物收入的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靠地主经济单位自身无法解决。唯有和其他经济单位彼此发生商品货币关系,问题方能迎刃而解。他们只要出售租谷,就可得到货币,也可以得到一切。他们完全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因而没有必要强制佃户按照他们的需要分工生产各种实物。单一的实物地租丝毫不妨碍地主经济的发展,所以这种地租形态得以久存。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单一实物地租形态不具备自然经济平衡律的实现条件,租佃地主经济单位不能以自然经济为基础。有一种论点认为,对地主制经济而言,实物地租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的地租形式,或者说,实物地租长期占统治地位反过来又巩固了自然经济。这种看法是值的商榷的,因为这里忽略了单一实物地租和多种实物地租产生的后果是不一样的。

租佃制使佃农相对独立于地主经济之外,佃农既不被强制提供劳役地租,又不按统一要求提供多种实物地租,地主经济要想实现使用价值形态自给是不可能的;那么,地主占有土地和拥有其他资源的数量多少,对于是否自然经济已经没有意义了。尽管中国封建社会中有的地主集中占有的土地量很大,在资源方面为实现自然经济提供了可能,租佃制下佃农分散独立经营和缴纳单一的实物地租,使这种可能性再也不能变为现实。

佃农和自耕农有许多共同之外,其基本点是:两者都是以小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都是小农经济。他们耕种的土地面积大小,一般都与家庭劳动力(或加少量雇工)的负担能力相适应;他们的收获物都以农产品为主。作为一个生产型的经济单位,需要是多方面的。除去食盐、陶瓷器皿等生活资料外,要有锹、镐、锄、镰、犁等金属农具,磨、碾、碌碡等石器,乃至车、船等运输工具和耕牛、挽马等大牲畜;有些手工业更需另外一些工具,如织机等。这些都不是小农经济个体能够自给的。

地主和小宵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各自都有使用价值形态的收入单一(少样)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并且这个矛盾都不能在本经济单位内自行解决。地主制经济总产品中相当的一部分须经过如下的转化:使用价值形态(谷物及副业、手工业产品)卖价值形态(货币)买使用价值形态(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经过这形态的转化,生产循环必将发生危机。可见,中国封建社会中的地主制经济不具备实现自然经济的五个基本条件,不能满足自然经济平衡律的要求。商品买卖活动对于地主制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而是由地主制经济各个经济单位的经营方式所决定的。所以说,地主制经济的发展是以商品交换关系为条件的,商品经济在地主制经济的运转中不是附加的,不是外在的。地主制经济和商品经济有着本质的联系。

在分析中,人们有时认为,为了换了本经济单位使用价值的需要而生产部分产品出售,这不是商品生产,不属商品经济范畴。这个提法可以商榷。说为买而生产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当然是对的,但说它不属于商品经济范畴,值得重新。因为这实际是,为了论证某种经济单位的非资本主义性质,而简单地根据是否以使用价值为目的来确定经济单位的经济类型。

经济单位生产活动的目的性可有三种不同情况,即(1)为了获得直接消费需要的使用价值,简称为“为用生产”,(2)为了换得本单位需要而又不能生产的使用价值,简称为“为买生产”和(3)为了价值增殖,简称为“为利润生产”或“为卖生产”。经济单位的生产目的性跟它的生产关系性质、经济类型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生产关系性质生产目的经济类型

非资本主义生产(1)为用生产自然经济

(2)为买生产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3)为卖生产

从表中可以看出,(1)为用生产和(2)为买生产的经济单位,它们的经济类型不同但生产关系性质相同;(2)为买生产和(3)(为卖生产的经济单位。它们的生产关系性质不同但经济类型相同。(2)为买生产的经济单位虽是非资本主义性质,经济类型却是商品经济。经济单位的生产关系性质和它的经济类型,概括的不是同一层次的问题,两者虽有密切联系,但无必然的统一关系。这是因为商品经济并不专门存在于某种性质的生产关系之中,非资本主义经济并不必然是自然经济。因此,分辨生产关系性质时,考虑其生产目的是为了使用价值还是为了价值,分辨经济类型时考虑的却是达到目的的方式,即是否通过外部的货币交换关系。不要因为(2)为买生产是非资本主义经济就认定它不属于商品经济类型;也不必因为它是商品经济类型而认定它必是资本主义经济。人们为了说明(2)为买生产的非资本主义性质而只看到其生产的目的和(1)一样都是为了使用价值,就认为(2)也是自然经济。这种看法忽视了使用价值的获得是否通过货币交换;而通过货币交换与否,却代表着看不同的经济类型。把(20为买生产看成自然经济,在上是把商品交换纳入到自然经济范畴之中;而商品交换恰恰是自然经济范畴所要排斥的主要内容,否定为买生产是属商品经济范畴,实质也就否定了小商品生产的存在。

我们还应注意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买卖问题。地主兼并土地成为大地主,或破产而出售土地,自耕农出卖土地沦为佃农,或买进土地变为地主,佃农购入土地成为自耕农乃至上升为小地主等等现象,在中国地主制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千年田八百主”的谚语,生动地反映土地易手之频率。既然土地是商品,土地买卖当然是商品货币关系。在正常情况下,想买土地就得先积攒货币,出卖土地得到的也是货币。小农是存在购进土地的可能性的。经济上升的欲望总在刺激他们扩大土地占有面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尽量扩大(2)为买生产,以便得到多一点货币。由此他们与商品经济的联系更多了,而不是保持或发展自然经济。

如前所述,有与农业相结合和与之并存的多种手工业是自然经济的重要条件。地主制经济中的佃农和自耕农确有不少是经营家庭手工业的。为了增加产品、扩大收入,他们有必要这样做;在农业收入不足维持生计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他们也有可能这样做,因为家庭是由男女老幼不同的劳动力搭配组成的,便于内部协调分工;还因为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在一年内有许多闲暇,佃农和自耕农都可以自由支配劳动时间,一个小农个体同时从事的手工业项目毕竟是很少的,不可能经营多种手工业。他们选择哪种手工业,要考虑劳动力数量,原料来源、技术传统,更需考虑的是产品能否卖出支。通常的做法是致力于自家能够进行的手工业,尽可能多生产一些拿到市场出售。这也就谈不上家庭手工业是为了自给自足了。为了家用而制造一些手工制品,比如为扫地而自做两把扫帚,与其称之为家庭手工业,倒不如把这算做家务劳动更为贴切。自然经济必须有家庭手工业,但有家庭手工业不一定是自然经济。不能把有关家庭手工业的史料不加分析地统统用来证明自然经济,其中很多只是反映价值形态的自给自足而已。

许多著作认为男耕女织的耕织结合是自然经济的典型表现。乍看起来,小农自种粮食以果腹,自织布匹而暖身,衣食具备,无复有求于他人,也就与商品经济无涉了。其实未必。如前所述,自然经济是有特定含义的,首要的是经济条件的自足。很显然,衣食两项是很重要的,但远非全部经济条件。单一的家庭手工纺织,并不能使经济单位得到使用价值形态的全部自足。不可否认,家庭手工织品中会有一部分是自给性生产,但不能仅仅看到这一部分因而否定出售部分的商品性。再者,如果说“织”是自给,就意味着该户农民自己植棉,自己纺纱,自已织布,最后自己缝制给够全家所需的衣服。可是,种、纺、织、缝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是自家不愿解决或根本解决不了的;如果进而想到这一系列劳动所需工具的来源,就更复杂了。其实耕种这类经济作物以及从事一系列手工业生产的农户的产品,大都远远超过自己家庭的需要量。一般地说,桑、麻、棉等经济作物总是作为商品作物种植的。农村中出售棉花、纱线、布匹,以及买棉纺纱,买纱织布成衣的,从来大有人在。麻亦类似,丝织尤其明显。在这里,买卖双方尽管都是为了满足本经济单位所需的经济条件,但都是通过货币运动进行的,商人活动其间尚暂不论。“男耕女如何”农户的产品从价值形态说可能收支相符,但这不意味着满足了自然经济平衡律的要求。产品的使用价值形态对本经济单位来说,不论是自给不足还是自给有余,都将与商品经济发生联系;前者买进,后者卖出。可见,为了获得再生产必需的全部经济条件,耕织结合的小农也得藉助于商品交换。事实上,我国直到明清时期植棉织布的农户也从未达到总农户的一半以上,面织麻,织绸的更少,在考虑到大量农户的穿衣问题并不能依靠家庭自产解决时,可以设想其间普遍存在的商品货币关系。何况小农之家机杼之声达旦,无非是为了明晨拿到市场上的布匹稍多一些。这种耕织结合越发展,市场上的商品量就越大,是不说自明的。男耕女织现象只能反映地主制经济下男妇劳动力的充分作用,说明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而不能证明农户个体或更大的范围内必然是自然经济。

总之,对于地主制经济来说,与农业相结合的单一的家庭手工业除去可能满足本经济单位某一种物质需求面外,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补充家庭经济收入,而不在于因之实现自然经济;它不象在领主制经济单位中的多种手工业那样,是多品种实物地租的前提。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是自然经济的必要条件之一,但不是充分条件。在考察地主制经济时,不要看到哪里有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就认定那里必然是自然经济;事情可能相反,恰恰那种结合正是商品经济的表现,它跟商品经济的发展成正比,甚至可以说,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商品量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小农一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

说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有本质联系,并不排除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可能存在自然经济的经济单位。如前所述,凡具备平衡律实现条件的经济单位都可是自然经济的。魏、晋、南北朝、隋、唐都有大型的庄田,它们包括大片地产,拥有相当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足够的人身隶属于主人的劳动力,具备自然经济平衡律要求的条件。如果这类庄田是统计表的经济单位,很可能就是自然经济的个体。不过迄今对它们的组织、经营情况不甚了了,其中主人和劳动者间是否租佣关系,内部如何分工,所属店铺、店舍是什么状况,如此等等,史料语焉不详。我们姑且把它们看作是类似欧洲领主庄园那样的自然经济单位。不过这类庄田是中国封建农村经济的组织形式之一,一般来说,是不用它做中国地主制经济的典型代表的。

说地主制经济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自北而南沿海堵省,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及长江、珠江两个三角洲等地,经济水平提高,那里的区域间以及经济单位间的商品经济都比较发达。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很明显的。南方是北方、沿海和内地、中部和边疆、平原和山区、汉族和少数民族、近郊和远效、经济作物区和大田作物区,经济水平差别很大。有的地区生产水平极低,特别是地理条件决定的困难地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极少,呈相对闭锁状态。那里有的农民家庭自己生产所需的几乎一切物品,从而不依赖于市场和它以外那部分社会的生产运动和历史运动,虽然那里也是地主制经济。即使在一般地区,地主制经济各类经济单位产品的商品率也大不相同,他们之中有的绝大多数产品留自用或大部分自用。

是否可以由此认为自然经济是地主制经济的必然呢?不能。经济单位把部分产品留作自用,这和经济条件的自我满足是两码事,前者只是部分生产具有自给性,不能称之为自然经济。自给程度较高的现象并不是地主制经济运动方式内在决定的,而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与商品经济联系很少的农民家庭往往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不掌握较高的生产技能,缺乏原料,因循守旧,或者还有其他原因,他们只得以最坏的经济条件从事最供销水平的生产。他们的产品仅够维持起码的生存条件,没有多少产品能向市场提供,从而也极少右能从市场上获得较多的经济条件。这种经济单位再生产的经济条件低得和劳动力的生存条件极差而外,交通条件恶劣,运输工具落后,这是农民突破相对隔绝状态的重要障碍。这些都是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诚然,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一般地说是较低的,因而地主制经济的经济单位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自给性。但应注意的是,这种现象基至可能在比封建主义先进得多的生产方式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若就地主制经济的各种经济单位的经营方式看,它不但不排斥商品经济,而且以商品经济为自身繁荣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呈基本自给状态的地主制经济的经济单位,一量生产条件改善,产品有所啬加,商品经哜运动就会展开。生产力水平越高,商品经济就越发达,地主制经济也越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但没有破坏地主制经济,没有改变它的本质,反而使之繁荣;相反,地主制经济并不以生产的自给性为条件。谁也不会认为,地主制经济越发展,生产的自给性定然起高。可见,中国封建社会中有些经济单位呈自给现象,并非由于它是地主制经济。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说以自然经济占统治(或主要)地位是以庄园制为主要内容的西欧中世纪早期领主制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可以的;称它是以地主制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封建经济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不妥当的。

再有,所谓基础是指事物发展的根本。a是B的基础,意味着B离开a就不复存在,或者改变本质。自然经济和地主制经济全然不是a与B的关系。即使佃户完全进行商品性生产,只要和佃关系不变,它仍然属于封建的地主制经济范畴。既然地主制经济是中中国这样的大国中蹑在了两、三千年的封建经济制度,那么在研究整个人类社会封建历史阶段特征时,当然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加区别地统称封建社会经济制度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为基础的提法,也是不妥当的。

现在讨论一些有关的

先谈地方小市场的性质问题,我以为,地主制,也要把商品流通放在封建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整个经济运动过程之中考察。不能只看上农的商品率较低,便断言商品经济仅仅是地主制经济与之略有联系的身外之物。而应注意到商品流通是地主制经济的交换形式,没有它,分配所得与消费(包括生产消费)所需对不上号,经济运动难以继续。地主制经济依赖商品经济的根本原则,是私有制下小生产形成的产品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不能在本经济单位内自行解决,这个矛盾是由地主制经济的经营方式决定的。

地主制经济的三类经济实体,地主经济、佃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含小手者经济)是我国封建经济的基本细胞。出于细胞生存的需要产生了地方小市场,在地方小市场的基础上形成了区域性市场,区域间经济联系以及域镇商业(这里暂时舍象对外贸易)。这种情况,在以经济为基本经济单位特征的社会,例如欧洲中世纪早期建立在领土庄制基础上的封建社会里,是看不到的。

有同志认为,在地方小市场上进行的品种调剂,互相取得原料或成品完成再生产的交换是使用价值的交换,乃是劳动的直接交换,虽然往往也经过商人,但应属于自然经济的范畴。这个看法似可商榷。

市场是属于商品经济范畴的概念。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商业以来,市场也和商人,商人资本、贷币、价值、价格等一系列关系一样,早已存在。价值也是十分古老的规律,在一切通过货币进行的交换关系中,不同程度地发生作用。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市场为不同的生产关系服务,它的范围和性质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如果商品生产的目的是通过购买劳动力进行价值增殖,那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这种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时,商业资本从属于产业资本,市场就是资本主义市场,其规模扩展到空前的程度,劳动力普遍成为商品。这标志着商品经济的高度,进入新的阶段。不过,不能认为仅只这种市场才属于商品经济范畴。

封建社会的国内商品流通曾经相当发达。城镇中的商品经济固不必说,地方的、区域性的乃至区域间的商品商场都早已存在。各类市场各有其主要的功能。其中地方集市墟场是整个商品流通的基层环节,它起着为大范围市场集中商品的作用,更重要提,通过它才解决了基本经济单位固有的产品单一性和需求多样性的矛盾。生产循环得以顺利继续。

市场,总是反映个人之间、经济单位之间的商品货币关系的概念;大小市场都是一样的。地方小市场的贸易有许多是商人的活动。也有许多是生产者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生产者主要是小农和小手工业者,他们的产品有一部分留作自己消费,蓁部分进入市场出售,就成为商品。不是为了出售的,即不是作为商品生产的物品,是不会作为商品进入汉通的。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物品生产出来不仅是为了供生产者使用,而且也是为了交换的目的。自发的社会分工使得产品具有商品的形式,商品的相互交换,即买和卖,就使个体生产者有可能满足各式各样的需要,既不应以小农产品中出售部分的性质决定自用部分的性质,否定这部分生产是自给生产。也不该以自用部分的性质决定出售部分的性质,否定这种生产是商品生产。尽管在一些情况下,个体小农的产品中进入市场的部分可能不是主要的,但在市场上,他仍以小商品生产者的身份出现。在生产过程中,小农根本无法分清哪一件是为了自消费,哪一件是为了出售而劳动。中交换中,生产关系性质、生产目的性以及购买者目的性都不问题的性质,都被商品这一共性掩盖了。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时说,产业资本是和各种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商品流通交错在一起的,只要这些生产方式同是是商品生产,不论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生产的产品,还是中国农民的,印度农奴的、荷隶东印度的公社的、俄罗斯农奴制国家的或者半开化的狩猎民族的产品,它们总是作为商品和货币同表现产业资本的体货币和商品相对立,作为它们来源的生产过程的性质如何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在分析封建社会市场进可以运用同样的。自耕农的产品也罢,佃农交租后自用有余的产品也罢,封建主利用奴婢劳动生产的产品也罢,地主收来的地租也罢。当它们作为商品出现时,共同构成市场客体,与货币相对立。地方小市场也不例外。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地方小市场上,确有许多生产者之间的交易是以物易物的。但不能把这看作是使用价值的直接交换、劳动力的直接交换。从所周知,我国很早就有货币,至少到秦朝已经统一了货币单位,通行启蒙及城乡了。我国封建社会中包括地方小市场在内的各级的以物易物只中表象,它不是直接的劳动交换,而是以货币价格为背景的。使用价值交换是不能离开交换价值。这里已不是一般等价物出现以前的以物易物,而是省略了货币转换过程的商品交换。这就意味着交换的产品不但有使用价值,而且也是交换价值的相当者,就是说,它是商品。

总之,中国封建社会中产品交换过程表现为商品流通过程,前者与后者相一致。地方小市场也和更大范围的市场一样,是流通的场所,不属于自然经济范畴。小市场不但和更大范围的商品流通市场是在同一体系之中,而且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不应把它们从性质上分开对待。

再谈谈经济单位的划分问题。所谓自然经济,是指一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条件通过内部的再生产补偿,而不通过与其他经济单位进行商品交换。因此,与地方小市场是否属于自然经济范畴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怎样确定经济单位范围。

有同志认为,在中国地主制经济中,单一的经济单位个当于一个乡或邑县,包括这一地区的地主、农民、各种工匠、手艺人,还有小商人,一家一户,包括手艺人户,只是一个“生产单位”而不是“经济单位”,他们联合起来才成为一个经济单位。边个意见也可商榷。“经济单位”范围的确定,可因研究的目的面异。例如:研究国际经济时可以国家或跨国公司算做经济单位;研究区域经济时可以经济区或行政区为经济单位。现在我们研究的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问题,经济单位划分的原则宜以是否能够发生商品交换行为为据。所以,所谓经济单位,应指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自负盈亏的独立体,也是最基本的经济组织。本文有时也称之为经济实体。它有经常性的比较固定的收入来源,能够自行决定本单位范围内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和规模,在交换中是买卖的一方。其内,有决定全部经济活动的实际上的权威;这个权威是生产资料所有者,或者是主要劳动力,在封建家长制下,往往就是家长本人。其收入如果是来源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生产活动,它就表现为一个生产单位;如果是经营商业,则表现为一个商业店铺;如果是出租土地或放高利贷,则表现为一个地主或高利贷者家庭。经济单位可以是一个消费单位,不一定是一个生产单位,而生产单位总是一个经济单位。所以,经浊单位实际只表现它在经济上的独立性而不反映其性质如何。中世纪早期西欧领主庄园中领主的自营地靠农妈的劳役地租经营,靠农奴缴纳多种实物地租满足经济条件。农奴虽有相对独立经济,他的生产却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领主的需求,农奴之间有劳动交换而不形成商品货币关系。领主和他的农奴们共同成为一个不可分的经济实体。他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地主佃农的经哜关系相比全然不同。因此,领主庄园作为一个整体是经济条件自我补偿和再生产的经济单位。中国地主制经济中的小农家庭(包括佃农、自耕农以及小手工业家庭)和地主家庭,则分别是独立的社会经济组织。一个地主即使占有大量土地,也是分租给许多佃户。佃户们用承担缴纳地租的义务换取土地使用权。地主如有自营地,并不靠佃户劳役耕种。佃户所缴实物地租是地主的经济来源,但不是再生产的物质条件。地主对佃农经济的盈亏不承担义务。佃户和自耕农一样自行决定生产内容,他们的经济条件补偿和再生产过程并不包括地主的活动。地主既不是自己的佃户们的生产计划者、组织者,更不是一个村、邑县的经济级织者。因此,地主和他的佃户们只相互依存,而不是统一为一个经济单位;村、县就更加不成其为统一的经济单位了,如果把许多自负盈亏的独立个体,臂如说一个县范围内所有的地主、农民、各种工匠、手艺人和商人等都放在一起称之为一个经济单位,无异于把肌体说成是细胞。那当然会认为地方小商场是经济单位内部的事,那些经过商人的货币交换活动,也都被划为自然经济范畴了,把商品流通活动归纳在排斥商品流通的自然经济概念之中,这在理论上是费解的。

最后谈谈地主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特征及其它。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生是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条件的。我认为,地主制经济的发展也是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条件的。中国商品经济很早就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一直未能促进资本主义关系产生、发展,就是因为这里的商品经济与地主制经济相适应。

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是以生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大生产。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使用雇佣劳动进行价值增殖。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得以实现,的产品必须全部出售,经过转化为货币这样一个产品运动阶段,否则,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都不得补偿,再生产循环中止,利润也不能实现。机器、原材料等不变资本也是货币资本通过流通五一节实现的。因此,商品流通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转中的必要环节。流通从属于生产;商业资本从属于产业资本。

地主制经济也以商品经济为条件,同样是在一定水平基础上的再生产过程的要求。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各经济单位的生产循环过程,使生产进一步发展。不过,这里的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小商品生产即简单商品生产基础之上的。佃农、自耕农、小手工业者等都是小商品生产者。他们是依靠家庭个体劳动的小规模个体所有者经济。商人资本独立于生产过程之外。所以小商品生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商品流通(它的公式是w-G-w1)显然不是资本主义的商品流通(它的公式是:

G-w…p…w′-G′);以小商品生产为特征的地主制经济,也完全不同于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大经济。尽管地主制经济以商品经济为条件,但商品生产总是停留在简单商品生产阶段,商品流通也总是人属于地主制经济,为地主制经济服务。这样的商品经济,其发展程度无法和资本主义的相比,其结果也只能是促进地主制经济繁荣。

小商品经济是十字路口的经济,它时刻在向两极分化。它本身没有导向性,其上升的方向明显地受当时主导经济形态的制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主要上升为资本主义企业,是谓小商品经济第时每刻产生资本主义。在封建地主制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中,小商品经济虽然有的也向剥削雇佣劳动式转化,从而产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单位,但它难以壮大为新的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其中绝大多数走向购买土地进行地租剥削的道路,向地主经哜蜕化。所以当小商品经济处于地主制经济的宽容度范围以内的时候,它的发展起不了瓦解地主制经济的作用。而地主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宽容度之大,可能大大超出了过去的理论设想的程度。因为实际上地主制度经济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宽容的问题,而是自身繁荣的必要条件。

在地主制经济中,土地自由买卖和诸子均分继承的制度使得大的地主经济单位往往会分为小的,又或瓦解地主制经济的作用。而地主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宽容度之在,可能大大超出了过去的理论设想的程度。因为实际上地主制经济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时宽容的问题,而是自身繁荣的必要条件。

在地主制经济中,土地自由买卖和诸子均分继承的制度使得大的地主经济单位往往会分为小的,又或瓦解为自耕农或佃农。但地主经济却同时有不断再生的能力。由于遗留或力量强制形成的带奴隶主义性质的经济单位,最终也被地主经济“同化”。如下图(按,图略)所示,

地主制经济就是在这样的循环中发展的。如果这个示意图是三维的、全息的,就可以是看出图中的大圈随历史前进越来越大,其中诸半径形成的夹角在不同时期是有变化的,但它的结构将基本不变。图中的双线箭头()表示的道路不被堵死,地主制经济的这个圈圈就难有重大的突破,建立其上的封建社会就当然地屹立不动。

由此而顺便谈及,解决中国封建社会何以特长的问题,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弄清地主制为什么能长存,而这一问题的契机,则在于找到地主经济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原因。地主经济受到上层建筑全力保护和意识形态的全面支持,出租土地坐食地租成为合理、合法、省心、安全的剥削方式。购买土地的欲望成为这个社会的主导投资意识,它对以各种方式积累起来的财富的投向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地主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太阳,整个封建经济在围绕着它旋转。对解决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来说,这里就是“罗陀斯”。

小商品经济和地主制经济的协调统一是因为,一则小商品经济和小规模经营相适应,二则小商品经济和适合分散操作的技术及低效能的工具相适应。小农、小手工业者都是依靠归个人所有的、只供个人使用的、小的、简陋的和数量有限的劳动资料进行个体生产。在那些小农能够买得起并且能使用的高效能机器工具和相应的技术出现、从而突破分散的小经营形式以前,小商品经济只能是小商品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证明这一点。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状况决定了生产关系形式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至于生产力之所以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有其经济的、上层建设的意识形态的多方面原因,不能企望用任何单一的因素解释清楚,而这超出了本文讨论的范围。

在看到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地主制经济繁荣的同时,还应看到它对小农的另一面的影响。地主得到的实物地租,一部分直接消费掉,一部分进行粮食投机,其余部分将投放市场换成货币,用于其化消费、缴纳捐税、购买土地、从事商业、开张典当,放高利贷以及入柜窖藏。商人和高利贷者用一部分资金购买土地兼行地租剥削,更多的部分用于通过商业渠道或放债、抵押、典当等活动剥削广大农民。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是地租的转化形态,也是地租的派生形态。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彼此相通,形成三位一体的结合。

小农生产的粮食自留部分中,除去一部分为了生产需要必须投入市场出售外,留作食用的部分,有时为了以细换粗品种调剂,也要通过市场。一些贫困农民则往往陷入如下的恶性循环:春耕时借贷,秋收后卖谷还债,春荒再次借钱买粮度日;自有粮食全得通过市场环节。这就出现了谷贱伤农、谷贵也伤的怪现象。农民明知两头吃亏,还不得不投入这种买卖关系之中;他们被卷入商品经济的程度不但很深,而且无力自拔。

由此可见,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一方面是地主制经济生产循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的层层剥削活动的前提;而三结合的剥削反过来又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某些方面的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生产水平有所提高,不一定反映农民经济十分兴旺发达,也不预示生产关系方面将有什么重大变化或突破。但我们却可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中看到了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三位一体结合的依据。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是地租的转化形态,同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这种转化。正是从这个特定的意义上说,在中国的封建经济中,商品经济是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联合对方大农业劳动者进行剥削活动的工具。不同范围的市场网与三结合剥削网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或者说,前者是后者的表现。上面只是粮食为例说明这个问题,其他所有经济作物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又何尝不是大同小异。如果认为小农纯属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基本无关,实际上也就是把他们排除于商人和高利贷者剥削对象名单之外了,那么,三位一体的剥削又从何谈起呢。

以小商品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为整个地主制经济服务的,它和租佃制度一样,是封建经济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地主、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将其根系盘曲交错、密密麻麻地深扎在封建经济这块沃土之中,通过租佃关系、商品关系和债务关系三条管道,尽情地吮吸一切养分以自肥自壮,资本主义之芽要在此地萌生成长,难矣哉!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篇3

【关键词】中间产品信息不对称内生交易费用纵向一体化

一、问题的提出

分散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市场经济运行低效率,从分散竞争转向寡头垄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结构演进的基本趋势。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市场结构而言,寡头垄断市场具有更高的效率(杜传忠,2002)。在产业内,很多寡占型的下游企业对竞争型的上游企业生产的产品有价格控制权,同时中间产品生产过程中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这让其质量成为私人信息。当外部竞争非常激烈时,这种信息不对称和上下游的市场结构相结合会产生中间产品严重的质量问题。下游厂商通过降低中间产品的收购价格来降低成本,上游厂商在管理水平无法提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降低产品质量来保证利润。

质量问题给下游厂商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很多厂商采用纵向约束的办法,通过加强合同条款对中间产品的生产进行控制。然而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下游厂商仍有中间产品低质量的风险。纵向一体化可以使上下游厂商成为利益共同体,消除这种风险,然而厂商一体化一定有利吗?在什么情况下一体化才是最优的呢?本文构建模型,分析并证明了下游厂商纵向一体化的条件。

二、相关文献回顾

杜传中(2009)认为厂商大批量生产过程和规模经济的实现与厂商内部纵向一体化而实现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直接相关。周勤(2003)应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一个产业或厂商内纵向一体化的趋势。徐斌(2003)认为厂商一体化选择是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之间的权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大小直接影响厂商边界的变动。

程宏伟等(2009)从产品质量问题引发的国家声誉、产业声誉、厂商声誉三个递进层次提出了声誉危机的治理机制。刘呈庆(2009)实证分析证明强制性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和激励性产品质量免检制度都没有发挥降低厂商三聚氰胺污染的作用。中间产品的质量问题造成了下游厂商的利润损失,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却不能进行有效的解决。

三、模型构建

假定在市场分工时,下游有2个厂商,上游是分散竞争市场,接近完全竞争市场,下游寡头厂商,当下游厂商购买高质量中间产品时,遵循库诺特竞争,下游厂商1、2的产量分别为q1,q2,市场容量为Q,厂商1纵向一体化之前的利润为?仔1,纵向一体化之后的利润为?仔■■,厂商2的利润为?仔2。

由于中间产品掺假的项目很多,下游厂商无法对其生产进行监督,由于检测技术有限,下游厂商也无法知道中间产品的质量,而中间产品的质量对最终产品的价格会产生影响。设下游厂商生产的最终产品价格为p,p=p1,m为低质量p2,p2>p1,m为高质量,其中m表示质量。假定一单位中间产品生产一单位最终产品,当中间产品为低质量时,最终产品的价格接近中间产品价格,c1为中间产品的价格,质量高和质量低的中间产品价格相同,当质量高时,最终产品价格为库诺特均衡价格,购买低质量中间产品则生产低质量最终产品,购买高质量中间产品则生产高质量最终产品。

产量q=q(p,m),假定产量等于销售量,质量和价格两个因素同时影响销售量,质量低时,销售量会随之下降,厂商为了卖出更多的产品,就会降低价格,而一些对质量没有要求而对价格有要求的消费者会选择购买,从而销售量会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增加。所以,■0。

当下游厂商纵向一体化上游厂商之后,会产生规模经济而使生产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降低,也可能不会产生规模经济,使生产高质量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上升,c=c(m)可能大于、等于、小于市场上购买中间产品的价格c1。因此生产高质量的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c=c(m),该函数关系具有两个性质,即■>0,■

假定函数c=c(m),q=q(p,m)为严格凹的,下游厂商的固定成本和生产最终产品的边际成本为0。厂商纵向一体化之后的边际成本等于其生产中间产品的边际成本,中间产品的生产是完全信息的,厂商以命令的方式组织分工,效率大大提高,其内生交易费用忽略为0。

厂商1纵向一体化之前其利润?仔1=(p-c1)q1(p,m),那么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q1(p,m)+(p-c1)■,整理得:q1=(c1-p)■(1)

(1)式表明质量一旦降低,最终产品价格就会接近中间产品价格,从而使下游厂商产量损失,从而使其利润受损。

当两个厂商购买高质量时,下游竞争遵循库诺特均衡,两个厂商的最优产量为市场容量的■,令-■=k>0,q1=q2=(p2-c1)k,Q=3(c1-p2)■,则Q=3(p2-c1)k,?仔1=

?仔2=(p2-c1)2k

假设上游有一家厂商掺假,造成中间产品质量降低,厂商1购买了低质量的中间产品,厂商2购买了质量高的中间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厂商1在销售最终产品之后通过市场反馈才知道购买了低质量的中间产品,销售量明显降低,为了能尽快弥补损失,厂商1采取降价的措施来销售剩余产品,那些对质量没有要求的用户会选择购买。厂商2此时会争夺厂商1的市场份额,提高产量,增加额外利润。

当厂商1购买的中间产品为低质量时,

q'1=(p1-c1)k,q'2=Q-q'1=3k(p2-c1)-(p1-c1)k,那么p2-p1>

p1-c1,?仔'1=(p1-c1)2k,?仔'2=q'2(p2-c1)=k(3p2-p1-2c1)(p2-c1)

厂商1的利润损失为?仔2=k(p2-c1)2-k(p1-c1)2=k(p2-c1)(p1+p2-2c1)(2)

厂商2的利润增加为?仔2=k(p2-c1)(2p2-p1-c1)

信息不对称使厂商1购买了低质量的产品,造成其利润损失。这种由于厂商决策后才能确定的交易费用,称为内生交易费用。由(2)式可知购买低质量的中间产品而产生的内生交易费用c0=k(p2-p1)(p1+p2-2c1)。

厂商2通过观察看到厂商1虽然受到了损失,可是其依然会有正常利润,只是失去了寡头垄断利润,而?仔1

低质量的中间产品使厂商1产生了巨大的内生交易费用,失去了寡头垄断利润。厂商1观察到上游其他厂商也会有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厂商1通过向上游其他厂商购买中间产品进行生产也有可能购买到低质量中间产品,这样一来厂商不仅要遭受经济损失,从长期来看,还要受到公众的谴责,品牌也会受到消极影响。所以厂商1采用市场购买是不利的。因此厂商1会考虑纵向兼并或者自建一个中间产品生产厂商。如果厂商纵向一体化,那么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纵向一体化后厂商1的利润:?仔2v(p-c(m))q1(p,m),那么纵向一体化后厂商1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为:■=q1(p,m)+

p■-c(m)■=0,整理得:q1(p,m)=(p-c(m))k,?仔1v=(p2-c(m))2k。

当c(m)≤c1时,?仔1v>?仔1>?仔'1,此时,纵向一体化是厂商1的必然选择。

当c(m)>c1时,厂商1纵向一体化的利润是?仔1v,如果不实施纵向一体化,依然从市场上购买中间产品,那么厂商1既有可能购买到高质量中间产品,也可能购买到低质量的中间产品,厂商1就会获得一个期望利润。依然假设上游厂商生产高质量中间产品的厂商比例是(1-?滋),提供低质量中间产品的厂商比例是?滋。如果厂商1不纵向一体化,其获得的期望利润e?仔'=?滋?仔1+(1-?滋)?仔'。如果?仔1v>e?仔',厂商1纵向一体化的利润大于纵向分解的期望利润,则选择纵向一体化;如果?仔1v

当厂商1纵向一体化后,对厂商2有什么影响呢?首先分析厂商1在满足c(m)≤c1的条件下而实施的纵向一体化的情况,在此条件下,厂商1为解决中间产品而实施纵向一体化后,厂商1不会再从市场上购买中间产品,厂商2对于上游厂商来说成为买方垄断厂商。如果厂商2纵向一体化后也满足c(m)≤c1,那么厂商2会选择纵向一体化,否则,在其是买方垄断的情况下,会对上游厂商实施冷酷策略,使上游厂商提供高质量的中间产品。这个分析过程类似上文论述的下游买方垄断实施冷酷策略的情况,此处不再赘述。再来看厂商1在满足c(m)>c1,且?仔1v≤e?仔'的情况。此时厂商1纵向一体化后其利润为?仔1v,而厂商2因为厂商1纵向一体化,而成为买方垄断后,其利润为?仔1,由于此时?滋=1,则?仔1vc1,且?仔1v≤?仔'条件的情况下,哪个最先纵向一体化,哪个就可能在最终产品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样两个厂商就会进行混合策略博弈,随机选择纵向一体化还是非纵向一体化。但事实上,厂商1和厂商2对关于对手企业特征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即彼此并不知道对方满足c(m)>c1,且?仔v≤e?仔',并且厂商1和厂商2并不知道彼此的利润情况,因而不会因为对方的利润变化而重新决策。当厂商1遇到中间产品质量问题时,选择纵向一体化,而不会因为厂商2的利润高而重新决策,等厂商2纵向一体化后,自己成为买方垄断者。无论厂商1还是厂商2在遇到中间产品质量问题时,都会选择纵向一体化,而不会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况。此外,模型中,双方的利润差异只是经济利润大小的区别,而不是一个盈利一个亏损的区别,这就决定了尽管双方经济利润有所区别,但双方还是盈利的。

总之,在下游市场结构是双寡头市场情况下,任何一个厂商在遇到中间产品质量问题时,只要条件具备都会选择纵向一体化。从上文以厂商1为例的分析发现,纵向一体化之后,中间产品的生产在厂商内部完成,消除了信息不对称,消除了低质量中间产品带来的内生交易费用,提高了纵向一体化厂商的利润。没有纵向一体化的厂商,也因为竞争对手的纵向一体化而成为买方垄断厂商,只要其不满足c(m)≤c1,就可以通过实施冷酷策略来解决中间产品质量问题。如果其满足c(m)≤c1条件,则可以实施纵向一体化来解决中间产品质量问题。

四、结论

厂商纵向一体化提高了产品质量,消除了低质量中间产品给下游厂商带来的内生交易费用,提高了厂商利润。当上游是分散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游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且在上游厂商中只有一定比例的厂商提供低质量的中间产品的这种情况下,厂商可以通过纵向一体化解决,纵向一体化的条件是:c(m)≤c1或c(m)>c1,且?仔1v≤e?仔'。如果是两家寡头,只要满足纵向一体化的条件,就一定能解决中间产品的质量问题。但是在下游厂商寡头大于2的条件下,只有在极其严格的条件下,纵向一体化才能解决行业中间产品质量问题。如果放松条件,纵向一体化战略只能解决个别下游厂商的中间产品质量问题,但无法解决全行业的中间产品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杜传忠:从分散竞争到寡头垄断:中国工业市场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J].人文杂志,2002(1).

[3]周勤:纵向一体化趋势和市场竞争力关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3(7).

[4]徐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厂商一体化选择――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2(2).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篇4

关键词:贸易条件汇率证实分析

贸易条件反映一国贸易状况,其改善或恶化将直接导致一国实际资源的流入与流出,反映一国实际福利的变动情况。反映货币比价的汇率变动会对贸易条件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贸易摩擦,改善贸易条件。

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不仅包括商品或纯易货贸易条件(n),还有贸易收入条件(i)、单边要素贸易条件(S)及双边要素贸易条件(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贸易收入条件和单边要素贸易条件。但由于贸易条件(n)最易计算,所以大多数经济学文献中使用贸易条件这一概念。在一个两国世界中,贸易条件(n)可以表示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该国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而在一个具有多种贸易商品的世界中,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用px代表出口价格指数,pm代表进口价格指数,其计算公式为n=(px/pm)100。显然用本币或外币衡量的进出口商品比价的贸易条件(n)与反映一国货币同国外货币比价的汇率存在着联系。事实上,汇率的变动将不仅通过价格的变化在短期内对贸易条件产生影响,而且将会长期通过对进出口商品的数量、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而对贸易条件发生作用。

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影响的短期静态分析

关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最常被引证运用的是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弹性分析法,该方法考察的是在汇率贬值情况下贸易条件是改善还是恶化。之所以用到弹性的概念,是由于货币贬值同时改变了以本币或外币表示的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而决定贸易条件改善与否取决于出口商品本币(外币)上升(下降)的幅度是大于还是小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下降)的幅度。一国货币贬值,该国出口商品可以保持本币价格不变,当然也可以上升。而进口商品由于货币贬值导致本币价格上升、需求下降,国外出口商为了维持一定市场份额,使得本国进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有可能下降。用ηDX、ηDm分别表示进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ηSX、ηSm分别表示进出口供给价格弹性,则在汇率贬值情况下有如下结论:

当ηSXηSm>ηDXηDm时,汇率贬值恶化了一国的贸易条件;

当ηSXηSm=ηDXηDm时,汇率贬值对贸易条件不起作用;

当ηSXηSm<ηDXηDm时,汇率贬值改善了一国的贸易条件。

这种弹性分析法建立在外汇市场稳定及其它条件不变前提下,是一种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所谓贸易条件的改善除了从分析中的弹性变化理解外,通常指的是该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其进口商品价格有所提高,反之则为恶化。其经济学的含义在于单位出口商品能否比原来换得更多的进口商品,若能则表明贸易条件改善,否则贸易条件恶化。汇率贬值无疑成为许多国家在一定条件下促进出口、改善贸易条件的手段。但是贸易条件提高了,也不能因此判定一国贸易状况得以好转。同理汇率升值在一定条件下会降低一国贸易条件,但也不能因此得出一国贸易状况恶化的结论。其原因在于贸易条件的变化是许多对该国和世界其余国家有影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仅凭单一的贸易条件的变化不能确定这些力量对该国净福利影响的结果,这也成为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影响的短期静态分析的缺陷所在。所以我们将在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的基础上分析其数量、结构等方面的效应,从而全面理解汇率变动对贸易收入条件、单边要素贸易条件的影响,如此深入揭示汇率变动背后的对贸易条件的一系列作用机制。

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影响的长期动态分析

如前所述,汇率变动的价格效应在短期内将产生直接快速的效果。然而作为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汇率已成为一国调控经济的重要目标变量,在贸易方面则不仅反映在谋求进出口量的变化上,还需考虑贸易结构、成本、福利及整体状况等许多方面。

短期内,由于信息传递、反应的时滞效应,汇率变动通过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数量效应并不会立即显现。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这种效应才得以全面展现。考察贸易收入条件(i),其计算公式为i=(px/pm)Qx,px与pm同商品贸易条件,Qx代表出口量指数,该指标意指以出口为基础的进口量。但是单纯从商品贸易条件(n)的变化上难以反映出贸易收入条件的变化,因为指标i的取值决定于n与Qx的乘积。此外,如果一国出口产业规模效益比较明显,出口量的扩大则会引致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进而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通过贸易换取了更多的国外资源,从而提高了本国的福利。但是对于大国或某种商品的主要供应国而言,其出口的增长有可能引起出口价格的大幅下降,一旦出口价格下降的幅度超过出口量增加的幅度,则贸易收入条件恶化,进而引起贫困化增长。

除汇率变动的数量效应外,由于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因而汇率的变动对贸易商品的进出口量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劳动力工资及其他要素成本也因汇率的变动而发生变化,使得进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同样发生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将对进出口商品的结构产生影响。显然这种影响因素较之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差异化的国内产业与对外贸易政策等决定因素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贸易商品结构调整的效果,从长期看,可能有利于本国贸易商品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有利于提升贸易及产业竞争力。考察单边要素贸易条件(S),其计算公式为S=(px/pm)Zx,px与pm同商品贸易条件,Zx代表出口部门的生产率指数。由于企业力图在汇率变动的环境中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从而增强竞争力,由此Zx的值可以得到较大提高,即使商品贸易条件下降,但是单边要素贸易条件依然可以上升。

以上分析表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存在多方面的作用机制。在假设汇率变动而外部世界一定的条件下,这种变动的影响在短期首先通过价格效应作用于商品贸易条件,其前提必须满足一定的弹性条件。而从较长时间来看,汇率变动的数量效应将发生作用,贸易收入条件将依赖于商品贸易条件及出口量指数而发生变化。此外,汇率变动还将因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生产投入及要素成本的变化而对进出口量及商品结构产生影响,国内企业生产率同样发生变化,进而单边要素贸易条件可能发生变化。即使贸易条件下降,贸易收入条件和单边要素贸易条件也可能上升。因此整体贸易状况与福利的变化需要综合考虑贸易条件的变化。

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条件影响分析

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民币汇率在较长时期内的贬值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出口量的持续增长不仅加剧了贸易摩擦,且自身的贸易条件也面临着恶化的危险,福利遭受损失,经济增长也受到影响。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等已成为经济中的热点问题。

依据分析,选取贸易条件为被解释变量,其影响因素包括汇率以及汇率变动产生的数量效应以及结构成本方面的效应。此处,为简单起见,贸易条件依据通常做法用商品贸易条件(n)代表,选取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说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直接作用,我国贸易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份额(Xw)说明汇率变动的数量效应,国内零售价格指数(Ri)说明汇率变动的成本效应,因此模型为:ψ(tot)=(ReeR,Xw,Ri)。实证选用对数模型,依据下表所列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结果如下:

lntot=3.4939+0.1474lnReeR-0.1030

lnXw+0.0959lnRi

(11.7109)(5.7788)(-2.9078)(2.1815)

R2=0.8470Dw=0.6316F=36.9013

查表并对比模型参数可知,该模型通过统计及计量经济学检验。从经济学意义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变动1%,贸易条件同向变动0.1474%;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份额每变动1%,贸易条件反向变动0.1030%;国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每变动1%,贸易条件同向变动0.0959%。由此可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较变量Xw与Ri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更大,说明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直接作用是显著的,而汇率变动的数量效应与成本效应则由于机制传递、调整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效果则较弱。其中Xw与贸易条件的反向变动说明当出口量增大时,我国的贸易条件是恶化的。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增加即人民币升值时,贸易条件得以改善,反之则恶化。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对贸易条件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一般商品贸易条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贸易收入条件与单边要素贸易条件非常重要,只有综合考虑多重贸易条件的综合效果,才能较为全面的判定一国贸易条件及贸易整体状况的变化情况。

汇率变动对于贸易条件的影响并非仅是直接单一的作用机制,而是多方面的,包括在价格上的直接反映与作用以及由于价格信号而导致的数量、成本、结构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从表面上看是价格连锁作用,但是从长期考察却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影响,从而在功能上改变或提升了经济实力,因而将进一步推动一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与好转。其有益的启示在于,由于存在诸多的前提与限制条件,因此探讨汇率变动对贸易条件的影响不能仅停留在短期静态上,需要从长期动态的角度进行全面的考察,同时需要注意分析的范围和条件,由此即使汇率调整在短期内可能造成贸易条件的恶化,但从经济发展长期看有可能是有利的。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篇5

关键词: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004-02

一、学术界关于按劳分配问题的几点争论

1.按劳分配与商品经济是否相容?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不会否定按劳分配。有人说:按劳分配存在的前提不是商品货币关系,而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另外,生产力不够发达,旧的社会分工依然存在,劳动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谋生的手段,这也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基本经济条件。另一种意见认为,按劳分配原则在商品经济中不能实现。按照这种观点的看法,按劳分配原则只能在产品经济中实现。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的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在社会范围内以劳动作为收入分配的尺度;二是在社会范围内提供等量劳动获得笃量报酬。然而中国现今的条件恰好不能实现这两点,这是由于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了在中国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有其他分配尺度。此外,由于全民企业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其盈利受种种客观条件的影响,提供同类同量劳动在不同企业必然得到不同报酬。据此认为,按劳分配的原则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不能实现。第三种意见认为,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规律仍然起作用,因为公有制和联合劳动这一按劳分配的前提没有质的变化。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是由国家通过计划作了各项社会扣除后统筹安排的,全民企业内部不存在商品关系,职工的劳动报酬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相当接近,至于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除了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作用外,也仍然有按劳分配规律的作用,如在企业净产值中尽可能剔除级差收益和其他非劳动因素带来的好处,其目的就在于计量企业劳动者集体为社会总劳动提供的劳动量要体现以劳动为尺度分配消费品的原则。

2.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征。一种意见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马克思所设想的产品化的按劳分配已经转化为商品化的按劳分配。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种转化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个人生活资料分配方式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二是分配的主体由国家变为企业;三是由劳动决定分配变为生产利益决定分配;四是分配成果的差异由单一的个人劳动量的差别变为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劳动量的双重差别。另一种意见认为,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征,在于按劳分配的尺度必须两重化。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讲量劳动要经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层次:一是解决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之间的关系,通常的认为是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二是解决个别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关系。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加以了说明;三是解决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与实现劳动之间的矛盾。解决第一层次的关系,必须抛开客观生产条件,用社会平均劳动尺度,这是产品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计量尺度,第二、三层次的劳动计量则要运用社会必要劳动的尺度。这就决定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必须进一步发展原来的计量尺度,即在运用社会平均劳动尺度的同时,还要运用社会必要劳动尺度,把两者正确地结合起来。当然,还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把应归国家的级差收入转移的物化劳动和某些非劳动的因素消除掉。第三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的按劳分配模式同马克思构想的非商品经济的按劳分配模式相比,具有不同的新特点:一是按劳分配的主体不是社会,而是集体或企业;二是按劳分配的劳动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三是不是采取劳动证书由劳动者直接向社会领取消费品,而是通过工资、奖金等形式向劳动者发放货币,再由劳动者用货币到市场上购买消费品。

3.社会主义对个人消费品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吗?一种意见认为,按劳分配实质上等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持这种观点的人理由为:第一,开放劳动力市场后,工资将受价值规律的调节,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态;第二,按劳分配的量与劳动力的价值量是同一量,二者与商品价值构成中的“V”都是同等量;第三,按劳分配与劳动力价值是同一量,都以抽象劳动为基础,二者在价值上相同,都是由劳动者自己提供的消费基金。另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的消费品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而不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不能将二者等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不能把劳动成果的商品化、价值化与劳动力本身的商品化、价值化混同。社会主义商品价值中的“V”部分,在内容上不是资本主义劳动力的价值,只是劳动成果的价值化。同时,也不能把物质资料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等同,社会主义制度下不具备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第三种意见认为,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虽然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二者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分配制度”,不能够混淆。首先,前者以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力不是以商品为前提,后者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其次,尽管二者“都是按必要产品的价值分配,但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必要产品数量界限在本质上是由不同的经济规律决定的”,所以“按劳分配”的界限就从资本主义限制下解放出来,如马克思所提到的扩大到一方面为社会现有的生产力所许可,另一方面为个性的充分发展所必要的消费范围,后者的最高界限,只能是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再次,“按劳分配”体现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劳动者个人所有权的经济实现关系,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更多地体现了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关系;最后,“按劳分配”的作用在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更大程度上做到公平,体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作用则主要在于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维护现有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二、结论

从前文所总结的围绕按劳分配问题所产生的诸多争议中不难看出,争议主要涉及如下两个问题:

1.应该如何理解《资本论》中关于按劳分配的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是这样论述按劳分配的,他首先设想了一个“自由联合体”,按恩格斯的说法,这种自由人联合体“也就是设想了一个按社会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联合体”(《反杜林论》),在这个“自由人联合体”里,一是人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做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也就是每个人的劳动按整个社会的统一计划分配于各个部门,直接作为联合体总劳动的一部分;二是“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三是这部分个人消费品按什么方式进行分配呢?马克思接着说:“这种分配的方式会随着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随着生产者的相应的历史发展程度而改变”。也就是说,采取什么分配方式是决定于生产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的状况以及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特征的这些论述,是当代所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必须遵循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诚然,现实的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经济,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在其实现的过程中当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但是,商品经济的存在改变不了公有制是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根本依据,它所能改变的不是这个按劳分配原则,只是这个原则实现的特点或者模式。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坚持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特征之一的按劳分配原则。

2.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是否可以兼容?这一问题是诸多学者争论的焦点问题,在争论中有人对此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并指出二者不互相排斥而是可以兼容的。他们指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二者可以兼容的基础,着重研究了商品的等价交换原则与按劳分配的等量劳动交换原则的关系,指出二者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有的学者还就计量问题作了某些探索,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对于按劳分配的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劳动时间就会起双重作用”的分析从理论上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积极有益的启示。显而易见,能作为“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的劳动时间,决不会是自然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这个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劳动中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个人在共同产品的个人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由此可见,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尺度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需劳动时间。但是,由于他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实现了单一的公有制和不存在商品经济,所以各生产单位的生产者的劳动报酬不会受到各生产单位的具体情况、益利状况、优劣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以同一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劳动报酬是可行的。这种观点是建立在已将构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组成部分的生产资料对个人收入影响的因素剔除的前提条件上,只以剩下来的生产者提供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报酬。

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同样可以运用,它所改变的只是等量劳动交换原则,而现在就必须借助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来实现。因此,实践的社会主义存在着商品经济,但与按劳分配的实现并不矛盾,二者可以达到良好的兼容。

参考文献:

[1]韩志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理论观点综述[J].中国社会科学,1988,(1).

[2]陈德华.评否定按劳分配的几个观点[J].求是,1990,(5).

[3]项启源.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按劳分配[J].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87,(4).

[4]卫兴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J].争鸣,1988,(8).

[5]宋涛.政治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6]何伟.通过劳动力价值实现按劳分配[J].中国社会科学,1988,(2).

[7]韩明希.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J].经济学动态,1988,(3).

[8]郭飞.按劳分配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劳动科学,1990,(2).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特质;民商法;品格;法律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法是将经济关系直接翻译为法律原则的,是以法律形式表现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准则。我国民法学界认为,这种经济关系或社会经济生活条件就是商品经济关系或市场经济关系,而这种商品经济关系则反映为社会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法乃商品经济社会基本法,因此要正确认识民商法的性质和品格特征,必须首先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法所要反映和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特征。但对市场经济的特质和民商法应当具有的品格,学术界并无系统之探究。20世纪80年代,我国着名民法学家江平先生在其所着的《资本主义民商法概论》中曾有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是证券经济的观点;至90年代后半期,我国理论界逐步有了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是信用经济的说法;但系统探究市场经济特质和民商法品格的文章尚未见到。本文的学术价值就在于首次比较全面系统地对市场经济的特质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民商法的品格作了全面论说,以期就民商立法的目标和理论思路提供整体的把握与参考。

直到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以后,才比较普遍地称之为市场经济。接着曾经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又说是信用经济。那么,还应当说市场经济是什么经济呢?

市场经济还有哪些特性呢?我们不禁设想: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究竟具有何种特性?市场经济又究竟具有哪些特质?如果对这些最为基本的问题我们都没有认真讨论并取得比较全面清楚的认识的话,肯定难以构建出科学的民商法法律体系,我们将难以把握由市场经济决定的民商法的应有品格,民商法将难以体现其应当具有的精神和生命力,也将难以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应有的科学调整作用。本文着意探讨的即是由市场经济特质所决定的民商法所应当具有的品格。推荐阅读:如何写好教育硕士毕业论文的方法

曾几何时,我们视市场经济①为魔鬼经济,为剥削经济,视其为洪水猛兽,称我国所处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为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的经济、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相结合的经济。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篇7

[关键词]贸易条件;“贫困化”增长;贸易效益;出口商品结构;进出口价格指数

[中图分类号]F74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2-0145-03

[作者简介]张宏建,湖南商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跨国经营与国际贸易。(湖南长沙4102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规模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76万亿美元,进出口顺差0.18万亿美元,增长74%,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大国。但我国外贸依存度保持了较高的水平,2005年高达60%,导致我国国内经济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和冲击越来越大,且随着国外贸易壁垒不断加强,出现了贸易效益低下和贸易条件呈现不利趋势等问题,已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是亟待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出口商品结构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出口商品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的各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对外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出口额与整个贸易额的比,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结构状况的重要指标,对该产品的出口将拉动国内的生产,形成规模经济。虽然我国工业制成品1981年首次超过初级产品的出口,但是直到1986年,出口商品结构才真正实现了从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则主要表现为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与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分别所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1年以前。主要是出口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促进了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在这一阶段,由过去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轻纺类半制成品、中间品转变,特点是较低技术含量,粗加工、简单加工。

第二阶段:1992年-2003年。1991年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所占出口总额的比例达到了62.2%的顶峰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速强劲,所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从1990年的15%上升到2000年的47.4%。因此,这一时期是以出口轻纺产品为主向出口机电化工、高新技术产品等重化工产品转变,其特点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口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精加工、深加工程度提升。

第三阶段:2004年及其以后。2004年,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出口份额首次超过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44%的份额,达到49.4%,使其成为促进工业制成品持续稳定增长的最主要动力,顺利完成了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出口商品结构(轻纺产品等)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重化工、电子产品等)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结构的转变。根据海关历年公布的数据,从我国出口商品构成情况来看(按SitC分类),2004-2006年初级产品分别为405.5亿美元、490.4亿美元和475.5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5%、20.9%和7.8%;工业制成品分别为5528.2亿美元、7129.6亿美元、8274.9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7%、29%和28.8%。

但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依然是低附加值、低工资、低技术密集度、高竞争强度的产业和加工环节,基本上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末端。我国现阶段的出口产品相对集中在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和食品等,多属价格敏感性商品,这类产品一般技术含量不高或产品开发、生产技术已经成熟,大多出口企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在贸易快速增长的前提下,表现为出口萎缩,进口增长而导致的贸易收支逆差。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潜在危险在于:在贸易条件下降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长与国家净福利增加的背离,陷入贫困化增长的困境。因为初级产品或劳动密集型产品是需求弹性小的产品,在国际价格下降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出口来弥补损失,因而有可能出现出口规模越大,国家净福利损失越多的现象。

二、近年来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动态

商务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1993-2000年,以1995年为基期的中国整体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3%,其制成品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了1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指数则下降了2%。

(一)价格贸易条件。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出口与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了14.2%。造成的负面收入效应在2000-2003年相当于当年GDp的1%-1.2%,这表明我国近年来贸易条件不断下降,必须出口更多的商品以换取同样数量的进口商品,对我国的经济产生负面的收入效应。

2000-2002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连续三年有不利的态势,虽然总体下降程度不大,但有些商品情况已经比较严重,如2002年,棉花的价格贸易条件=(92.4/100.7)×100=91.76,蔬菜的价格贸易条件=(93.4/104.1)×100=89.72,蚕丝的价格贸易条件=(79.3/108.1)×100=73.36,且严重地影响到这些行业的贸易效益。其中,价格贸易条件不利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出口农产品、矿产品及传统大宗出口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进口原油(主要局部冲突和战争威胁导致)和进口农产品(主要是自然灾害导致)价格上扬。通过表1可知,在2004-2006年期间,海关统计的18种主要进口商品中,天然橡胶等12种进口商品的价格处于上升,占到66.7%,且基本上是数量和价格同步上升,价格增幅大部分超过了2位数,特别是未锻造的铜及铜铝材同比价格增幅高达63.1个百分点,谷物及谷物粉等3种进口商品的价格基本稳定,只有大豆等3种进口商品的价格有所下降。

首先,随着我国出口产品中制造业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的比重有很大下降。而初级产品的国际价格近年来涨幅大大高于制造业产品价格,部分因为我国经劳动力成本调整后的劳动生产率较高,某些产品的大量出口压低了国际价格。从进口的构成看,近两年经济的高速增长,特别是重化工业的生产和投资增长导致初级产品占进口的比重大幅上升。其次,最近原油价格的飙升和我国对原油进口依存度的提高,目前我国原油进口占消费的38%,使贸易条件进一步不利。第三,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投资的迅速扩张,导致我国进口需求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原材料价格。中国新增的铁矿石进口量占2003年全球新增产量的51%,新增原油消费占全球新增量的35.3%。原油需求在过去的2年中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平均3%的增长速度。

(二)收入贸易条件。近年来,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逐步改善,表2所示,在1995年-2004年,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呈现良好的优化态势,贸易条件指数出现了加速上升的趋势。

通过对近年来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贸易条件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贸易增长主要是依赖大规模的数量扩张来实现的,我国外贸已进入结构调整阶段,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不能靠单纯的数量扩张,只能靠结构的转变。只有进行外贸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逐步由非熟练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乃至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化,才能进一步加大外贸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确保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三、调整贸易战略、改善贸易条件的思路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最优关税理论指出,当一国的进口需求足以影响国际价格时,关税的提高将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但是,中国需要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提高关税显然是不可行的。改善贸易条件最终将依靠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即提高高附加值商品和服务的出口比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制定长期能源战略,等等。

(一)近期的工作重点是抑制投资的过度增长。具体政策包括全面加息和能源产品的合理定价。第一,由于原材料国际价格的上升受我国投资需求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将有利于抑制贸易条件的进一步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针对经济过热进行宏观调控是极为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调控经济过热应从根本上抑制投资需求。第二,国内能源价格受政府管制或干预,油、电、煤、运价格的变化没有充分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加上近来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这种价格扭曲人为地降低了重化工业的投资和生产成本,在某种程度上鼓励了这些部门的投资扩张。尽管经济过热,可电价调幅极小。而某些产品(尤其是耗电量大的产品)由于需求的上升其价格的涨幅远远高于电价,给这些行业带来了暴利,加剧了投资的大幅增长。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或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相比,电价远落后于这两者的上涨。这意味着剔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电的实际价格近期一直在下降。政府早就应该大幅提高电价,依靠市场和经济的手段来筛选真正有效益的企业和调控行业间的平衡发展。对电价的控制,可以说是造成电力瓶颈的原因之一。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指出,廉价的生产要素(包括能源)价格、劳动力价格和极低的科技含量,使中国始终背负着沉重的成本负担,为他国提供经济“补贴”。但中国外贸的高速增长却带来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因此,他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取消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逐渐减少这类产品的加工生产出口,将重心移向高端产品;二是提高汇率灵活度,采取真正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体制,不排除进一步升值人民币的可能。

(二)从长期来看,应加快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新兴部门和行业不断涌现,各个领域和行业的竞争水平都在不断提高,拥有和保持竞争优势不能单纯依赖于低成本和大规模,要逐渐过渡到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其国际分工地位,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要改变这一局面,“科技兴贸”是当前的重要工作。我国明确提出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路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必须建立一套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开发创新机制,引进先进的符合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技术,提高自主开发、设计和研制能力,打破原来重引进、轻开发的格局。在引进开发、推广的基础上,逐步加大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为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必须从全球产业发展的高度部署我国的产业发展战略:一是要制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财政金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限制低水平建设,解决落后企业退出市场的障碍问题,把资源集中配置在对中国产业有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上,加快这些产业的发展,促进其竞争力的提高。二是要立足于自身条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发挥高新技术产业扩大出口的效益。三是要制定产业技术政策,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技术和专利,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开发,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整体产业素质。四是要研究制定组织政策,促进企业组织优化,提高企业的集中度,形成必要的产业群效应,形成优势产业与相关产业、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良性互动关系,树立名牌产品和支柱产品。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改革,使中国的出口企业贸易条件得以改善,维护国内的传统市场。

参考文献:

[1][英]沙加亚・劳尔.中国对亚洲制成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02,(1).

[2]胡乃武,等.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

[3]马凯.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eB/oL].http://rednet.com.cn,2003-08-11.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篇8

[关键词]劳动价值自然价值非劳动要素价值

价值规律虽然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但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本文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理论要素,结合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形成与分配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正确认识商品的本质属性

传统劳动价值论是从分析商品的“二因素”开始的。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探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形成与分配问题,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商品的本质属性。传统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具有两个属性,即:“用于交换”和“劳动的产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的范围早已突破了“劳动的产品”这一范畴的外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用于交换的商品不仅有劳动产品,而且有稀缺的天然物品;不仅有物质产品,而且有智力产品。理论与现实的差异,说明我们对商品本质属性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

从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来考察,“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1]土地这一天然的财富,在它没有成为私人占有物之前,它仅仅是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一般劳动对象。但是,土地一旦成为私人占有物之后,这种天然的劳动对象就由生产的自然条件变成了社会的生产条件,从而成为能够与劳动产品进行等价交换的商品。天然的劳动对象之所以成为商品,这是因为:一方面,作为商品的购买者,它所需要的并不是商品的价值,而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无论是天然物品或是劳动产品,只要物品具有使用价值,它就能够满足购买人的消费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在数量上有限的天然劳动对象被私人占有,那些在竞争中失去劳动对象的劳动者要获得天然的使用价值,就必须用自己的劳动或劳动产品与之交换。这样,未经劳动协助就客观存在的天然使用价值就与劳动产品一样具有商品的社会属性,从而由天然物品变成了商品。由此说明,用于交换的“劳动的产品”必然是商品,但商品不一定是“劳动的产品”。一切在数量上有限(经济学上称之为稀缺规律)的天然物品都能成为商品。

在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时,需要澄清一种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在分析商品的使用价值时,只认识到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质的区别,却忽视了同一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数量不同而具有量的大小。使用价值是指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的效用。不同物品的效用当然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但不同数量的同一物品的的效用却有量的大小。按照商品的物理计量单位来计量,100公斤粮食是10公斤粮食的10倍,因此,100公斤粮食的效用也是10公斤粮食的10倍。

从商品的社会属性来考察,商品是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范畴。在社会分工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条件下,每个生产者只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满足各方面的消费需要。因此,商品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交换”。这一本质属性不仅使商品与其它物品相区别,同时反映了商品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根据这一本质属性来表述商品这一概念的内涵,那么,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物品或效用。换句话说,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使用价值。

二、财富的生产、分配与交换

财富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物质实体,是社会物质资料的总和。“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2]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财富都可以通过价值来表现。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3]由此说明,商品是财富在市场经济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商品经济实质上是人类财富生产的一种表现形式或社会过程。

(一)财富的源泉

从财富生产的自然过程来考察,“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要素构成财富的源泉,或者说,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共同创造财富。”[4]在财富生产的过程中,劳动对象的物质内容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劳动使这个物质内容具备了对人类有用的形态,两者之和构成效用,劳动资料使劳动能够有效地进行。因此,马克思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5]例如“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它未经人的协助,就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而存在。”[6]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借用古典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弟的话来阐明这一问题:“劳动是产品的父亲,土地是产品的母亲。人们不能说,在生产一个婴儿时谁是最重要的——是父亲还是母亲。因而一般不能说,究竟有多少产出是由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单独产出来的。各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相互发挥作用。”[7]正是居于这一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才明确提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二)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

1、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生产力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通过与劳动资料相结合而产生的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能力。”[8]生产力由三大要素构成,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是生产力的主体,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客体,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媒介。生产力反映的是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综合能力。构成生产力的三大要素中的单个要素不能独立创造新的财富和实现价值增值,只有在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形成生产力,并创造新的财富。

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来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继承性,后代人可以在短时间内直接继承前代人通过长期努力取得的成果,加上后代人的智慧,取得同样成果所花的时间会越来越短,这就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加速度的特征。由于生产力具有能动地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各种生产要素一旦组合形成生产力,就能创造新的财富和实现价值增值。

2、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从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各种生产要素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者的劳动,劳动对财富的生产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传统农业社会,土地虽然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但劳动者的劳动仍然在财富的生产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业社会初期,资本成为生产要素的新成员;在知识和信息经济时代,知识、信息和科技都已成为生产要素家族中的新成员,出现了生产要素的多维结构。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生产要素的构成结构还会发生新的变化。但是,在现代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劳动者的活劳动仍然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他通过劳动工具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使劳动对象发生对人类有用的形态变化;劳动对象以其自身的物质内容和存在形式构成劳动作用的对象物,在劳动作用下,成为对人类需要的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劳动能够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在与劳动者结合的前提下,使劳动对象原有的使用价值在质上得到提升(扩大产品的用途)、在量上得到增加,从而创造新的财富。特别是通过改进生产工具,可以使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劳动者在同一劳动时间内能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我国经济学家何新曾经指出:“我们可以把机器与电脑看作是价值的第二次创造能力。因为他们并非简单地把自己的成本转移到生产物中。在与人相结合的前提下,它们本身确实也成为具有生成新价值的创新力量。”[9]

以上分析说明,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财富并不单纯是某一生产要素独立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是生产力的各种构成要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晶。各种生产要素在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中不断追求财富的增值,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所在。

3、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贡献。

既然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那么,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如何计算呢?我们知道,虽然财富不可能分割为各个要素独立创造的部分,但是,在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量既定的条件下,存在着一个可以获得的最大的产出数量。这就是把产出和投系在一起的技术规律: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一种技术关系,它表明每投入一组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量。根据边际产品递减规律,即: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是在其他生产要素保持不变时,由于增加该生产要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产品或产出量。按照这一规律,我们就可以运用生产函数计算出每投入一组生产要素中的任何一种生产要素对增加总产品所作的贡献。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统计部门就经常运用这一技术规律来分别计算每一年度投资、消费、出口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在确定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比例时,不仅要考虑劳动要素的贡献,同时要考虑非劳动要素所作的贡献。

(三)财富的分配与交换

任何一种消费资料的分配实质上都是对财富的分配。既然各种生产要素是财富创造的共同源泉,那么,对新增财富的分配就应当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贡献进行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的分配并非直接对物进行分配,而是通过交换来实现的。商品交换的过程,既是社会财富量的分配过程,也是社会不同产品的分配过程。因此,财富的分配过程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社会财富量的分配,即在各种生产要素内部按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确定的比例对新增财富进行分配;第二个层次,是不同产品的分配,即不同产品分配到社会各部门、集团和个人之中。通过交换,财富的交换价值转化为商品的价值。

三、价值的内涵、外延与交换价值的构成因素

既然商品是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那么,对财富生产、分配与交换的分析同样适用于对商品范畴的讨论。通过考察财富的生产、分配与交换过程,使我们对商品价值的内涵、外延以及交换价值的构成因素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一)价值的内涵与外延

价值一词的本义是指买卖物品的所得,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含义和解释。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那么,价值不过是商品交换统一的尺度或计量器。这种统一的尺度或计量器必须能够客观反映不同使用价值(财富)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如果从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和价值构成的因素来考察,价值的外延应包括劳动价值、自然价值、非劳动要素价值、交换价值四个层次:

——劳动价值,是指劳动者在财富生产过程中创造和分配所得的使用价值通过交换以后形成的价值。劳动价值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劳动价值的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劳动价值在财富分配过程中表现为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自然价值,是指被私人占有的天然劳动对象在自然力作用下创造的使用价值(包括土地及土地上生长的天然食物),在与劳动者的劳动或劳动成果进行交换后形成的价值。在农业经济中,自然价值表现为地租。

——非劳动要素价值,是指以劳动资料为主的资本要素在财富生产过程中创造和分配所得的使用价值,在与劳动者的劳动或劳动成果进行交换后形成的价值。非劳动要素价值表现为债权人的利息或投资人的利润分红。

——交换价值,是指不同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马克思指出:“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10]

(二)价值的转化过程与交换价值的构成因素

财富通过第一个层次的分配以后,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在新增财富中得到了相应份额的产品。新增财富按照各种生产要素的贡献在要素所有者内部分配之后,如果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所得财富除了满足个人及其赡养对象的基本消费之外还有剩余,而劳动者所得财富不能满足劳动者及其赡养对象的基本消费需要,那么,劳动者就得用更多时间的活劳动(这部分劳动就是马克思所谓的剩余劳动)与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消费剩余的财富进行交换。从财富分配与交换的过程来看,劳动者付出这部分剩余劳动可以从非劳动要素所有者那里换回由非劳动要素创造的等量使用价值。因此,劳动者的这部分剩余劳动并没有被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无偿占有,它们之间是一种等价交换的关系。

天然劳动对象创造的使用价值在与劳动者的活劳动交换过程中,天然物品的价值可以比照劳动者生产同类劳动产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进行换算。例如,假定劳动者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1吨食物需要耗费100个劳动日,那么天然劳动对象创造的1吨天然食物的交换价值就等于100个劳动日。其他非劳动要素创造的使用价值在交换过程中都可以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换算。这样,非劳动要素创造的那部分使用价值在与劳动者的活劳动进行交换之后就转化为与劳动价值等同的价值。这就是非劳动要素创造的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的过程。

既然非劳动要素创造的使用价值在与劳动者的活劳动交换之后能够转化为商品的价值,那么,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由劳动要素创造的那部分使用价值在交换过程中就形成商品的劳动价值,由天然劳动对象创造的那部分使用价值在交换过程中就形成商品的自然价值,由非劳动要素创造的那部分使用价值在交换过程中就形成商品的非劳动要素价值。三者之和构成商品的交换价值。

以上分析说明,非劳动要素虽然不是创造价值的直接源泉,但通过财富的分配、交换和价值转化,非劳动要素仍然是价值形成的重要因素和具有价值增值的潜能。土地要素的增值表现在土地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创造的使用价值在与劳动或劳动产品交换后,土地所有者能够从中获得地租收入;资本的增值表现在生产过程结束后,在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本要素的价值之后,债权人或投资人可以获得利息或利润分红;劳动的增值表现在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收入随生产力的提高而增加,除了满足劳动者及其赡养对象的基本生活消费之外,还能够不断满足劳动者及其赡养对象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四、非劳动要素的价值增值与利润的构成因素

(一)土地要素的增值与地租的来源

马克思认为:“地租只能以真正的垄断价格为基础,这种垄断价格既不是由商品的生产价格决定,也不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而是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11]在这里,传统的劳动价值论第一次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农产品的价格不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而是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这一观点与现在流行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惊人地相似。当然,马克思提出的地租理论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土地所有权的垄断。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事实告诉我们:土地所有权除了国家垄断之外不可能由土地所有者垄断,尤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的使用权早已成为可以依法转让的商品。既然不存在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农产品的价格就应该由价值来决定;可是,农产品的价格如果由价值来决定,土地经营者投资经营土地产生的利润在交纳地租后就不可能达到平均利润的水平。这样,平均利润率规律在地租问题上又失灵了。传统劳动价值论在地租问题上之所以遇到如此难解的题,是因为在传统的劳动价值论中,土地这一天然的劳动对象不属于商品的范畴,因而不能把天然存在的土地视为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实物资本。如果按照自然价值的概念来分析地租的来源,传统劳动价值论在地租问题上遇到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从前面对自然价值这一概念的分析中已经知道,天然物品具有自然价值,被私人占有的天然物品的自然价值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可以转化为交换价值。土地这一天然的劳动对象,在不需要任何资本和劳动投入的情况下也能为其所有者创造使用价值。这种完全依靠自然力的作用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就是土地固有的自然价值。人类增加对土地的投入,不过是运用新的生产手段不断开发和提升土地的使用价值(增加土地产出),从而增加土地产品的交换价值。如果土地所有者自己投资经营土地,土地产生的自然价值(地租)自然归土地所有者占有。但是,当土地所有者将土地出租给土地经营者使用时,由土地固有的自然价值转化而来的那部分交换价值只能以地租的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就像普通的生产者向银行贷款要定期支付利息一样。土地经营者除了补偿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成本以外,只能获得由于追加投资使土地原有的使用价值在新的生产力作用下得到提升而产生的那部分新增价值。如果我们把土地视为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实物资本,那么,地租就是这种实物资本借给他人使用获得的利息收益。土地的自然价值虽然数量很小,但是,只要我们把土地视为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实物资本,在社会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下,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收入仍然能够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的水平。

(二)资本要素的增值

土地等天然劳动对象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能够产生自然价值,并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转化为交换价值,这似乎已经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但是,资本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价值增值呢?要弄清这一问题,必须深化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范畴的认识。

我们知道,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在这里,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本来应该包含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因素,但是,由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以劳动者平均或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前提,因而,传统的劳动价值论在考察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时,通常只有质的比较(生产工具的先进与落后)而不考虑量的因素(生产资料占有量的多与少)。但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者占有的生产条件不仅有质的差异,而且有量的差别,因此,对社会正常生产条件的分析,必须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假定两个生产者占有的生产条件在质上完全相同,那么,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条件占有量多的生产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将多于生产条件占有量少的生产者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包括由于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而产生的规模效益)。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生产条件占有量少的生产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要获得生产条件占有量多的生产者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多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必须用自己更多的劳动或劳动成果与之交换,从而使生产条件占有量多的生产者多生产的那部分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马克思曾经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12]在生产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经济制度下,由于非劳动要素创造的那部分财富归全体劳动者共同享有,因此,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可按劳动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进行分配,即“按劳分配”。但是,在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特征的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生产者占有的生产资料数量差异较大,因此,社会新增产品的分配既要考虑社会生产过程中各个劳动者付出劳动量的大小,同时要考虑生产者占有生产条件质和量的差别。假定全体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劳动量相同,那么,对社会新增产品的分配将按生产者占有生产条件的质和量来进行分配。这样,生产条件在质和量上达到社会正常生产条件要求的生产者,在社会新增产品的分配中应得的产品数量就等于按社会平均分配的产品数量;生产条件在质和量上超过社会正常生产条件要求的生产者,在社会新增产品的分配中所得的产品数量将超过社会平均分配的产品数量,这部分超过社会平均分配数量的产品通过交换所实现的价值就表现为生产者的剩余(利润);生产条件在质和量上低于社会正常生产条件要求的生产者,在社会新增产品的分配中所得的产品数量将低于按社会平均分配的产品数量,这部分生产者不仅不能获得利润,反而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由此说明,利润是由于生产者占有生产条件的不同而在社会新增产品的分配中形成的差额价值。

(三)利润的构成因素

如果按照前面对交换价值的构成理论来考察企业的利润,那么,企业的利润主要由以下因素构成:⑴由于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在质和量上超过社会正常生产条件的要求而在社会新增产品的分配中获得的超过按社会平均分配量的那部分产品通过交换实现的价值。这部分价值构成企业利润的主要部分。⑵承担市场风险的收益。当资本所有者将自己的资本投入社会生产时,他必然面临两种风险:一是不能履行契约的风险。因为在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将会破产,从而给资本所有者带来损失。因此,资本的总收益中必须包含一部分风险收益,以便补偿企业的风险。二是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产生的风险。由于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而产生的经济周期波动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在经济波动的萧条时期,利润实际上是负增长(近几年有些部门和地区出现全行业亏损就是最好的例证),而这种经济风险又不可能向保险公司投保。因此,当投资者不能对他们的风险加以保险或分散时,投资者必然要求在正常的资本收益之上增加一个风险酬金,以便抵消由于经济的周期波动产生的风险。⑶扩大再生产的必要积累。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是整个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总产品分配也曾提出要扣除“用来扩大再生产追加的部分”。如果在社会新增产品的分配中,资本不能获得扩大再生产的追加收益,整个社会就只能在原有基础上重复简单的再生产。因此,资本所有者必然要求在正常的资本收益之上增加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收益,以便企业在这一阶段的生产结束后继续扩大再生产。⑷创新收益。如果没有创新,社会就不能进步和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每一项技术或管理上的创新都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创新者获得超额利润。

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方式

根据现代企业理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初始资本将共同形成企业新的法人财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运用企业的法人财产能更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企业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合作效率与效益的提高,进而促进要素更大地增值。在企业合约的履行过程中,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形成的要素使用权已经不为要素所有者个人所具有,而是无形地融入企业的法人财产之中被企业经营管理者所支配和使用。因此,“企业价值(企业剩余)是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加上组织资本及相应资产共同创造出来的。”[13]

既然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创造的新增价值是由非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和其他相应资产共同创造出来的,那么,企业的新增价值在扣除社会公共需要(表现为国家税赋)和企业扩大再生产追加的部分后剩余的部分,就应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过程中对增加产出的贡献进行分配。简单说,就是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实质上是“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大小或贡献的大小,依据市场价格为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相应的报酬或者说是生产要素所有者依据市场供求状况向生产要素使用者索取的报酬。”[14]具体说,就是由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及其他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这种由企业所有者和职工共同分享企业利润的分配方式就是企业利润分享制。这种企业利润分享制,在我国50年代初的公私合营企业中就已经实行过了。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企业利润分享制在某些发达国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法国,1975年时参加企业利润分享制的人数达475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2。5%,但到1990年时参加企业利润分享制的人数达到1400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60%。从1987年到1999年间,在《财富》杂志评选的1000家企业中,采用利润分享制和其他以业绩为基础的激励性工资方案的企业由26%上升到50%以上。[15]由此说明,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或企业利润分享制,有利于化解资本所有者和企业职工之间的矛盾,把两者的利益和风险捆在一起,从而充分调动资本所有者的投资积极性和企业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47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48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47页。

[4]白暴力:财富劳动与价值〔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月1月第1版,第70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5页。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202——203页。

[7]〔美〕保罗·a·萨缪尔森等: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第1版,第961页。

[8]赵振华:劳动价值新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9月第1版,第174页。

[9]何新: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m〕。时事出版社2001年第1版,第166页。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版,第49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86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版,第13页。

[13]谢德仁:企业的性质:要素使用权交易合约之履行过程〔J〕。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篇9

关键词:能源约束;经济增长;开放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008-02

引言

能源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能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经济学家开始将自然资源纳入主流经济增长模型中。其中的代表人物主要有Barnett(1963),Solow(1974),Stiglitz(1974),王海建(1997)、马利民(2005)、崔玉泉(2009)等,他们将不可再生资源引入到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证明了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综观上述国内外研究,均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来研究经济增长与能源的关系。为了试弥补这一理论研究的不足,本文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一个包含能源及能源的国际间交易理论模型,分析一个开放经济体在能源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一、模型描述及基本假定

基于Solow模型,加入能源变量,则产出模型中所包含的变量为资本(K)、劳动(L)、技术(a)与能源(e),假设技术进步为哈罗德中性,采用CD生产函数形式,则生产函数为:

Y(t)=K(t)αe(t)β[a(t)L(t)]1-α-β(1)

其中,α>0,β>0,α+β

二、开放条件下的能源约束分析

(一)模型求解

由假设2可知:在开放条件下,最终产品与能源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自由流动,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交换。令能源商品与最终产品的相对价格为=,假设εe(t)的能源商品需要用λY(t)的最终产品来交换即εe(t)=ωY(t)。其中,ε能源进口率,ξ为能源消耗率。则能源的运动方程为:

(t)=-(ξ-ε)e(t),ξ>0,ε>0,(2)

又资本的运动方程为:(t)=s(1-)Y(t)-σK(t)。根据Solow模型的均衡条件,在均衡时资本K的增长率不变,则知不变,则有(1-λ)g*Y=g*K则对式(1)两边取对数并对时间求导可得:

=α+β+(1-α-β)+(3)

则可解得:总产出增长率=g**Y(t)=,人均产出增长率:=g**Y(t)/L(t)=

(二)开放条件下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从总产出增长率g**Y(t)来看,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对经济总量增长均有推动作用。其作用效果分别为:>0、>0。则可得结论1:技术进步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从能源的角度来看,其对经济总量增长的促进作用为,如果0

从人人均产出的增长率g**Y(t)/L(t)来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且技术进步g越大,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越大。如果已知g外生给定,则当α,?茁一定时,λ越大,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越小,即用于能源商品进口的投资额越小技术进步对人均产出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从劳动的角度来看,劳动对人均增长率的影响效果为。则可知人口增长率n越大,其对人均产出增长的阻碍作用越大。如果已知n外生给定,令=τ,则有=,由α(1-α-β)>0可知:>0即劳动对人均产出增长的阻碍效果随着能源商品进口投资额λ的增大而增大。故可得结论3:在开放条件下,如果人口增长率已外生给定,则能源商品进口投资额越大,人均产出增长率越低。从能源的角度来看,能源对人均产出的影响效果为,则可知能源对人均产出的增长既有正的促进作用也有负的阻碍作用,其综合效果取决于能源消耗率ξ与能源进口率?着的大小。如果0

结论

从上述理论分析可知,开放经济体中能源对经济增长依然具有约束作用,但由于能源商品的国际贸易,使得这一约束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化解。又由于能源商品的进口需要消耗国内总产出,因此,开放经济对能源商品的进口具有一个最大的投资限额。为保持经济体的长期经济增长能源进口要适量而止,过犹不用。

参考文献:

[1]KRaFtJ,KRaFt,a.ontherelationshipbetweenenergyandGnp[J].JournalofenergyandDevelopment,1978,(3):3-401.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篇10

【关键词】假定条件关联性市场均衡

经济学的通常分析方法是先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建立一个参照系,然后以此参照系为基准,对不满足这些假定条件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到对市场均衡问题的分析,其思路是先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然后以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参照系对其他非完全竞争市场进行考察,比较两者在市场假定条件之间的差异,进而分析市场均衡的形成。市场均衡的分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局部均衡,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中考察单个产品、单个行业的市场价格和产出量的决定;二是一般均衡,从各个市场的相互联系的角度来研究全部产品的市场价格是如何同时决定的。本文所讨论的市场均衡是指局部均衡,试图说明这种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一个似乎必然的推论:市场均衡的假设条件具有非关联性

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的基本假设条件有四个方面。一是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总需求和总供给量而言,每个买者的需求量和每个卖者的供给量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对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均不具有影响力。二是市场上每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这里的商品同质是指商品完全无差异,不仅指商品的质量、价格、商标等完全相同,还包括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完全相同。这意味着厂商之间的产品是完全可替代的,因而导致市场的完全竞争。三是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里的资源是指所有的资源,包括原材料、土地、劳动力等厂商生产所需要的资源。这意味着厂商进入和退出市场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四是信息是完全的。即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一切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从这四个假设条件出发,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完全竞争市场能达到一般均衡,且均衡是帕累托最优,是有效率的。

这四个基本假设条件是从不同的方面来刻画经济环境的特征。市场上有大量买者和卖者的这一假设条件界定了交易双方的数量,从而决定了市场竞争的充分性;信息完全假定刻画了交易者初始信息禀赋特征,是交易双方进行有效交易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商品同质假定界定了交易对象的特征,这一特征排除了可替代商品的存在性,从而排除了产品关联性的影响;资源完全流动性假定是指生产交易对象时资源的可获得性、进行生产与退出生产的自由性,也即产品供给的充分伸缩性。正因为这四个假设条件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经济环境特征的,从每一个条件或从其他几个条件出发并不能必然推出其他任一条件的存在,故假定条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因此,对市场均衡分析时,一般认为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假设条件是非相互关联的,由此可以推断其他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条件也一定具有非关联性。

二、市场均衡假设条件关联性的分析

对市场均衡假设条件的非相互独立性分析,以两个具体的特殊市场均衡形成进行说明。

1、以柠檬市场为例。akerlof的《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逆向选择的形成问题。套用前文的分析框架,可视柠檬市场的假设前提为: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产品不同质,信息不完全,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对此作如下说明,第一,在本文中,旧车的质量具有不确定性,其质量服从均匀分布,可视为是产品不同质假定。第二,买者不能确定旧车的质量,而卖者则完全了解,可视为是信息不完全的假定。第三,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的假定可能有些牵强,资源的完全流动性该文也并未作说明,但这两个假定与该文的核心分析关联不大,因此作这样的规定是可行的。由以上分析可见,柠檬市场的假设条件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只是在信息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假定存在不同。因此,可以认为这两个假定条件是导致柠檬市场逆向选择的主要原因。

为了下文分析的方便,先对akerlof文的分析思路和框架作简要的说明。该文的分析分为两层,首先,从效用最大化出发分析买者和卖者的最优行为,得出交易双方进行交易的充要条件,然后分析市场均衡的形成。其基本结论是,信息不对称导致了旧车市场的逆向选择。

由于信息不对称,买者对旧车的质量不确定,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他将用期望质量?滋来代替对旧车质量的评估,因而他的效用函数也就相应变为期望效用函数。在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

由于卖者对自己旧车的质量确定,因而他的期望效用函数与原效用函数相同。在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下,卖者的交易条件为:q≤p(q指旧车的质量)。

(1)假定信息不对称而产品同质或不同质。产品不同质这是akerlof讨论的典型情况。对卖者来说,,与买者的交易条件相结合,可得到市场的均衡解:p=0,q=0,?滋=0。这一均衡结果的涵义是:在价格p给定后,好车逐渐退出市场买主出价越来越低次好车又进一步退出市场买主出价更低二手车平均质量更低……,最后市场没有交易,市场彻底萎缩,逆向选择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失灵的根源在于价格充当了双重功能:一方面,价格决定了供货者产品的平均质量;另一方面,价格又决定了二手车在供求之间的均衡。

产品同质信息不对称且产品同质,这一情况在akerlof文中没有讨论。现假定存在这种情况,分析市场会形成怎样的均衡结果,这又分为两种情况。若只进行一次交易,这时,虽然旧车同质,但买者不知道旧车同质的事实。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买者仍会依据自己估计的平均质量来代替对所有旧车质量的评估,逆向选择会发生一次。但市场的交易不会停留在一次交易上,因为这既不符合前文对旧车市场有大量买者和卖者的假定,也不符合旧车市场存在的事实。

若进行多次交易,虽然在第一次交易时,市场上的买者依自己估计的平均质量来评估旧车的质量,但只要买者满足理性人的假设条件,有理由认为在经过多次交易后买者最终会知道旧车的真实质量,从而在以后的交易中依实际质量p而非平均质量?滋来进行交易,这样逆向选择就不会产生。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假设前提条件下,若产品不同质则必然发生逆向选择;若产品同质则不会发生逆向选择。由此可见,在柠檬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假设前提不具有独立性,它只有与产品不同质的假设条件并存且相互作用时才会必然产生逆向选择。

(2)假定产品不同质而信息对称或不对称。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的分析与上文信息不对称时产品不同质的分析相同,市场同样会产生逆向选择。信息对称,在这种情况下,akerlof的分析是:虽然旧车不同质,在质量上存在等级的差别,但买者和卖者都知道旧车的真实质量。因此,

,买卖双方都会有净的收益,达到双赢,价格机制就能正常运行,形成非逆向选择性的均衡价格。

但akerlof的分析不具有现实意义。首先,与经济学的基本假定相冲突。经济学有两个基本假定:一是人是利己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人是有理性的,包括理性预期和有限理性。在这两个假定条件下,拥有不同质量旧车的卖者就会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即隐瞒自己旧车质量的真实信息,以获取机会收益,信息对称向信息不对称转化,从而使信息对称假定在产品不同质假定存在的情况下难以成立。若信息对称与产品不同质这两个假定同时存在,且又与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不相违背,那么只有在监督费用为零的情况下才会成立,而假定监督费用或交易费用为零是不符合现实的。因此,在产品不同质假定存在的前提条件下,信息对称假定若仍能存在,那么这势必与经济学总的基本假定相冲突。

其次,与现实相违背。akerlof解释了不发达国家商业交易为什么是困难的。他认为,有大量的证据可以证明在不发达国家地区商品的质量差异要比发达地区的大,正是由于不发达国家大量商品质量差异的存在才导致了商业交易的困难。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这里并没有提到信息不对称问题。实际上,在柠檬市场上质量的差异必然导致信息不对称,质量的差异性才是导致不发达国家商业交易困难的主要原因。

2、以保险市场为例。保险市场是一种特殊的市场,其交易双方为保险公司和购买保险的人或组织;交易对象为保险单,保险单依保费率和保险额度划分为不同的保险品种。rothschild和stiglitz在《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论不完备信息经济学》一文中对保险市场的均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根据前面的分析框架,保险市场的基本假定为:有大量的保险公司和购买保险的人或组织,信息不完全,资源可自由流动。与柠檬市场不同的是,保险市场产品不同质的条件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在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保险公司的一种必然选择。rothschild和stiglitz通过构建保险市场的模型,论证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混同保险合同(产品同质)不可能是一个纳什均衡,有可能存在的均衡只能是分离均衡(产品不同质),即向低风险和高风险的购买者提供不同的保险单。由此可见,在保险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假设条件必然导致产品的不同质,产品不同质是内生的。因此,从完全竞争市场这一参照系出发得到的相应假设条件在保险市场上也不具有相互独立性。

三、结束语

本文阐明了以完全竞争市场作为参照系来对其他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时,为分析对比的清晰以及对市场更全面的刻画,有必要适当拓展假定条件。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是:引入一次行动假定后,在其他不同假定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的均衡结果会是怎样;市场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时才会使得假定条件产生关联性,这种关联的内在机理是怎样的;市场的假定条件发生关联性时,均衡的经济效应会发生怎样相应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安德鲁、马斯-科莱尔等: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罗斯.m.斯塔尔:一般均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