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16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学术性;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6—133—03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性的高等教育活动。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追求的是一种求真的活动。作为一种学科体系,它以人类的一切教育现象与教育中呈现出的问题作为其研究对象,探讨人类在教育活动与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基本的规律。对高等教育的解释也可以通过普遍性更高的理论作出进一步的解释。需要研究者了解高等教育,且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

一、传统范式下的高等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视阈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逐渐发展,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对高等教育实践不断进行解释。建设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不仅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自然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一方面,一个学科具有解释性,需要揭示、描述、解释事物的现象和过程,探索和揭示事物运动带本质性、普遍性的规律;另一方面,一个学科又是规训制度,以其特定的学科高等教育形式培养这个学科的人才,保证了学科的永久性。从学科史和科学史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经典学科由于范式的变换而产生思想断裂和逻辑的问题。“探讨出一套特定的学科概念和范畴,进而形成了一个逻辑性严密和凝聚性强的成熟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从而有了这个学科的标志和研究”。教育学科具有封闭分割性和专制自傲性。封闭分割性,是指学科是在世界分割和产生的片段的研究基础上产生的,这个学科和其他的学科之间没有联系,缺乏相互间的沟通,是封闭自守的。专制自傲性,指由封闭自守的形式造成的学科人员的盲目自信,只相信自己,轻视其他学科的观点。由此可见,独特的教育学科是在传统科学范式下,在其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高等教育学研究是在求真和求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在谈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时,是通过寻求独特的思维来维持高等教育学在社会科学体中的重要地位,这就迫切需要求真和求用的思路来帮助解决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因为在传统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每门的学科对世界进行划片存在着相应的客观现象,这是其专属领地和具有独享该领地的所有研究权。

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发展需要对其学科的本体性质进行审视。如果我们只把自然科学当做知识的唯一科学主义观念的框架,而不采用求真和求用的思维方式,就会把对科学主义的质疑变成对科学合法性的颠覆,这就会造成科学的统一性和人类的统一性只是相同一个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另外,对科学的研究和对人文的研究都是同自然和人有联系的,所以不要把对自然的研究和对人的研究对立起来,要在求真和求用的基础上将其相互联系起来。总之,科学的本性就是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存在的保障。有学者曾强调,不管是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的学者,还是研究自然的科学家,都面临着一项极其重要的共同事业,那就教育事业,这是世界可以理解的事业。为此,必须建构一个融贯的和有逻辑的高等教育观念系统,使我们经验中的每一个要素都能根据这个教育观念系统得到解释,它也因此成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高等教育学只有确立其基础理论学科地位,才能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并对高等教育实践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必须强调的是,高等教育学的对象和内容有其独特的性质,并在方法、原则等方面和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差异。一门学科只有在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个性和真正独立存在于其他学科时,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也就是说,一门学科之所以成为一门特别的学科,是因为其研究的现象是其他学科不能研究的。对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来说,必须把同关于社会、政治、经济、哲学、美学和文化等研究区分开来。高等教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有明确的研究对象,这样才有利于学科的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一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必须要有系统化的理论构建,要具有标志其学科理论体系的经典文本。囿于各自狭小的研究领域必然对学科的发展产生阻力。如果高等教育学理论不研究作为人类活动和产物的一个独特事物,那么,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学科就很难独立地确立,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就失去了其独特的有效性。

二、科学思维下高等教育学的学术性和实用性

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是高等教育实际存在的活动。作为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对象,高等教育活动是一种存在的事实,但高等教育的现象就不只是一种客观的事实了,因其有价值因素,所以和自然存在事实有很大的区别,这也就是实现了事实和价值的统一,这正是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对象的显著特征。面对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这种特别的对象,有一部分的学者因为自然科学对象没有价值性,就认为自然科学没有价值判断的意义;由于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有其价值性,就认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存在着价值倾向现象,并以此否定了科学是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依据。还有的学者认为,为了科学的研究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没有必要对其进行价值判断。事实上,现代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已经宣告,没有一定的纯粹客观科学,科学家永远不能脱离主观先见和前人的理解。因为理论在于观察之前,观察渗透着真理,科学的观察要有选择性和目的性。换句话来说,能观察到什么,取决于你拥有什么样的研究理论,理论是一种预设和潜在规定的科学研究。其价值性存在于一切科学的研究中,这是其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程度决定的。也就是说,一种脱离其价值判断的高等教育研究形成的高等教育学是无法成立的。尽管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有价值倾向性,但其重要的特点是,它不是体现出完全的个体的特征,而是通过结合有关高等教育学的原理、定理、一般的法则和规律来实现的。

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对象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性。对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是在高等教育的活动和现象中进行的,以大量的高等教育活动作为研究的对象,同时,由人们的认识活动进行思考的。普通教育学在客观上已经为高等教育学奠定了较为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际的表现中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目前,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根本目的与直接的指向是为了解决在教育发展与改革中呈现出来的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和一些面临的困境。波普尔也说,科学仅仅从问题开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紧扣时代的热点现实问题,当然还有一般性和普遍性问题、特殊性和局部性问题,正因为问题的交织,高等教育学必然处于特殊的位置中。因此,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对象处于主体和客体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和地位,这就会引起一系列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事实上,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的实际对象是主体间的活动相互共存和相互作用。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客体和对象,决不能简单地看做高等教育在其客观材料上的意义。此外。在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中,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活动是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谈话。由于面对的是高等教育的另外一个主体,所以需要了解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活动中的重大意义。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存在着其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问的涵咏和影响。

此外,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还要认识目标和标准。这不仅是要有认识的准确性,还要有认识主体的深度,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活动中的认识者既要和高等教育实现融合,也要和高等教育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保持其原有的位置,进而实现对高等教育学认识的超越和升华。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作为高等教育学学科建制分析的切入点,分析其构成状况对高等教育学发展的影响,并结合传统社会科学发展的过程和趋势对高等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进行论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是个长期而又艰苦的过程。

作为高等教育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是不同的。高等教育学是一种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的,所以高等教育学的理论研究需要把握住高等教育这一特殊对象的独特逻辑,这是高等教育学和自然学科的一个重要的不同。

三、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对高等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20世纪初,已经出现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转化的大潮流,其方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趋势是一体化。尽管如此,对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对其研究对象的研究途径、方法,还是受到了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另外,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问题还受其性质和特征的制约。若没有这些制约和影响,这种普遍化的研究方法就会损害研究主体的权利和客体的权利。

对现存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思考,是建立在研究其主体在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的,并利用相关的科学手段获得的某些特定社会客体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实践的生存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的真正实践者他们在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如一些办学者特别是一些校长在研究高等教育现象,他们的研究给高等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这个系统知识是运用一系列的相关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并且经过求真和求用的实践检验和逻辑证明得到的。另外,任何一个社会的科学理论体系都有三大基本要素,即基本原理、经验知识和逻辑方法。基本原理是研究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主干和精髓;经验知识是形成社会科学理论概念、判断和结论的根本依据,也是论证原理的基本论据;逻辑方法是各种经验和理论知识实现有序化,也是严密研究结构体系的基本方法,其作用非常重要。若没有逻辑方法参与研究,社会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就无法得到论证,经验知识就无法得到概括,整个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就无法建立起来。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篇2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纠纷问题解决策略

随着高校教育管理纠纷法律制度建设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解决高校教育管理纠纷解决已经迫在眉睫。高校教育管理纠纷具有多样性,面对性质不同和纷繁复杂的教育管理纠纷,单一的解决机制和方法已经力不从心,要求人们要加强理论研究工作,对国内外有效策略进行借鉴,改进解决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办法。下面,笔者就浅析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相关解决策略。

一、高校教育管理纠纷解决措施存在的问题

在解决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过程中,学生申述是主要的方式。在高校学生进行申述的时候,对其申述进行受理的部门不固定,无法对受理部门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这便降低了学生申述的有效性,无法解决学生申述,甚至有些学生的申述石沉大海。高校学生实施申述的目的就是为了对高校教育管理纠纷进行解决,改善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解决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学生申述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申述程序不明确,使得申述缺乏可操作性;学生在申述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导致申述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在高校学生申述的各个程序衔接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漏洞。在高校教育管理纠纷解决程序中,行政复议至关重要,已经成为有效的行政途径。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其受到相关法规限制,其功能无法有效、完全发挥出来,使行政复议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最后,在高校学生遇到纠纷的时候,诉讼是一种有效解决纠纷的手段。但是,在现实中,很多法院并不受理高校教育管理纠纷,这使得解决高校教育纠纷受到了限制。

二、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相关解决策略

(一)高校教育管理纠纷协商解决策略

协商解决高校教育管理纠纷需要高校学生和管理者持有相互尊重的态度,并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解决纠纷问题上意见达成一致,自觉履行约定义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高校教育管理纠纷中,不管是为了节省费用,还是为了节省时间,当事人双方都会首先想到并选择协商解决。如果经过协商以后最终没能解决问题,再采取其他的解决方式,例如申诉方式、调整方式等等。比如,有些高校在制定重要制度和采取重要改革措施前,都会采取听证程序。听证程序自身也是一种协商,学校会与学生进行协商,对于做出的管理决定争取民意,尽最大努力消除高校和学生之间的纠纷和分歧。通过听证协商以后,高校和学生之间经过合意、妥协以及沟通,疏解了高校与学生的纠纷,还可以对一些引发诉讼的纠纷加以规避。

(二)高校教育管理纠纷调解解决策略

调解是指第三者参与到纠纷事件中,对当事人进行排解疏导,使得当事人双方对争议进行沟通和协商,找到产生分歧的地方,使双方达成协议,将纷争消除。调解解决纠纷的第三方参与者可以是民间组织,也可以是行政机关,其中,民间组织包括教育社会团体、教育中介组织等,行政机关必须与高校相关。在调解解决的过程中,由持中立态度的第三方来进行组织调解,这样可以使高校学生与管理者尽快得到和解。在调解解决过程中,调解组织没有任何权利施加外部强制力,更不能迫使高校学生或者管理者在违背其意愿的情况下,接受任何预定。调解解决的优势就是其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调解解决具有很高的调解教育管理纠纷能力。通过调解解决,不仅能够尽早发现纠纷,还可以促进当事双方达成和解。

(三)高校教育管理纠纷仲裁解决策略

仲裁是一种十分传统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属于民间非讼诉解决范畴。人们对于仲裁比较熟悉,但是,还没有建立起高校教育纠纷仲裁解决的相关机制。为了有效化解高校教育纠纷实践,必须要建立起教育管理纠纷的仲裁机制,仲裁机制具有高效益、公正、专业等特征。高校教育管理纠纷仲裁解决是指高校学生以及管理者达成合意以后,向教育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由教育仲裁委员会来对教育管理纠纷进行裁决,仲裁解决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解决纠纷的方式。

(四)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申诉解决策略

在高校开展教学管理活动的时候,如果高校学生认为高校管理行为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和行为,和高校管理者产生了争议或纠纷,这个时候,学生便可以要求复查学校实施教育管理的行为,并且要求重新处理。高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高校学生申诉委员会是主要的申诉单位。申诉已经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解决纠纷的途径,有利于很好地解决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管理纠纷。通过申诉解决纠纷,当事双方在良好的环境中开展理性对话,都可以对自己的意思进行表达,有着充分、平等说理的机会,这样便可以缓解双方的分歧和冲突,通过对高校的教育管理行为进行重新审查,最终可以做出公正、公平、公开、客观的决定。

三、结语

在高校的日常教育和管理过程中,学校和教师之间、学校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虽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例如《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解决的过程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仍然无法得到保障,解决纠纷的效率也比较低。因此,高校必须要明确解决教育管理纠纷的策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胡天生,高峰.构建高校与学生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11(8):68.

[2]陆在春.我国教育仲裁制度的重构与完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166.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篇3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教育管理;纠纷;解决机制

1当前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现状

高校教育管理纠纷主要是指高校与学生、高校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的纠纷。本文主要是论述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也就是高校教育管理纠纷中最常见的一种。当前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解决机制主要是高校通过合法手段处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问题,合理对双方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与裁决,并给予公正公平的解决制度,即法律诉讼的解决机制。目前我国制定的高校教育法律法规主要有《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是专门针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制定的法律,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制度。另外,国家并没有具体规范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解决程序及相关处理部门的职责,因此我国现存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还尚不成熟和完善。

1.2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纠纷解决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虽然有一定的解决机制,但实际解决效果却并不理想。随着法治社会的建立,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也逐渐增强,一旦学生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就会通过一定手段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出现了学生把学校告上法庭的现象,这样双方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再加上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内容上都比较宽泛和原则化,并没有明确规定学生维权的程序、如何申诉、如何判断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受损等问题,所以学校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实际情况与相关规定有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结果效果也不太理想。

2高校教育管理纠纷产生的原因

2.1校园环境复杂,安全隐患多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由原来的封闭型教学转变成了社会型教学,大学校园现在也发展成为了一个小社会。学校除了教学楼、住宿楼、食堂之外,周围还有公司、超市、银行、医院、宾馆以及网吧、KtV、电玩城等一些娱乐场所,这样复杂的环境不仅使校内社会上的人口流量增大,还给高校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时常会进入校内进行盗窃、诈骗,甚至是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直接损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危害了学生的人身安全,而且还影响了学校的安全,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麻烦。

2.2交通事故多发,矛盾纠纷增加

高校人口流量大,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校教职工和部分学生买车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学校周围复杂的环境,所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2.3高校教育管理不完善

目前高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都比较陈旧,跟不上新的形势,而现在师生的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都比较强,因此高校当前的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不仅不能有效解决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反而还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比如说学分制的管理、校外人员进出的管理、对学生的处分管理、后勤管理以及学生人身安全的管理等方面,学校落后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的发展,因此导致各种纠纷矛盾逐渐发生。

2.4学生维权意识过强,行为过激

随着法治社会和民主社会的建立,学生的民主、平等、法制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但是有的学生自我维权意识过强,但又不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受损,如何申诉,也不知道受理的主体和程序等等,导致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有些过激,这样不仅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导致学校和学生双方的利益均受到损害。

3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完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1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的重要性

解决高校教育管理的纠纷是构建和谐、稳定校园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校园的稳定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教育管理、培养人才的基础保证,大学生需要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来学习,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学生只有在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氛围中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新形势下,国家要求高校应该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还要及时解决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以防产生更恶劣的后果。因此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不仅是落实依法治校的新形势要求,还是建立和谐、稳定校园的重要步骤。

3.2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的必要性

有一项完善的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的合法机制是高校与学生发展良好关系的根本保证,高校教育管理的纠纷主要涉及了学校课程设置、学分制教育、违纪处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是很有必要的。高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解决不仅有利于依法治校政策的推进和落实,还能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以及学校的和谐稳定。

4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的相关措施

4.1转变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和方式

随着人们法治观念的增强,“人权型”的价值观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是关注能否有效地规范和维护正常的教育管理秩序,而更多的注重学习的教育管理对学生公正公平,以及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和保障。另外,还要司法机构还要加强对高校教育管理的介入,这意味着高校教育的管理权力受到司法的制约,这样不仅实现了依法治校,还能有效对高校教育的管理进行监督。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很多诉讼案都是由于学校管理规章制度的缺陷而导致,司法机构应对高校教育管理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并作出合法的认定,以确保学生的权利保障有法可依,学校能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4.2确立正确的处理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原则

首先,高校应遵循先急后缓、先大后小的处理纠纷的原则。对于高校的教育管理纠纷,学校应先对纠纷的急缓、大小进行评估,然后给予有效的处理。其次,高校应遵循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处理纠纷时,要注重以人为本,以情感人。对于较小的纠纷,进行一定的教育疏导,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再而,高校应遵循依法治校的原则。在处理纠纷时,要坚持依法办事,不能因为私人情感而偏袒其中的一方,要促进问题解决的公正性、公平性。最后,高校要遵循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高校应将教育管理的工作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不同的部门和人员管理不同类型、性质和规模的纠纷,一旦出现问题,将由主管负责的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

4.3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相关解决机制的建立及完善

4.3.1加强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风险评估机制

高校应联合有关部门对学校的教育管理各方面及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分析预防的相关措施,以降低纠纷的发生概率。

4.3.2建立高校教育管理纠纷产生的预防机制

建立纠纷产生的预防机制就是要防患于未然。首先,学校应向学生公开学校的改革发展、建设,学校的教育管理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项目等方面的内容,以便于学生对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和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次,学校应设置专门的学生事务机构,专门处理学生对学校公开事务的一些问题的咨询。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校园网、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向学生公开学校的管理制度、如何维权的程序及相关问题。

4.3.3完善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排查解决机制

对于管理纠纷的排查方面,学校要经常对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集中、定期、重点的排查,以及时掌握可能引发纠纷的因素并控制。学校还应加强校园内部的治安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等,以避免相关事故的发生。对于管理纠纷的解决方面,学校应设置专门负责学生申诉的机构,制定规范的申诉程序,以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将纠纷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另外,学校还应规范心理咨询机制和矛盾调解制度。高校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以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化解思想矛盾,减少纠纷的发生。发生矛盾时,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学工办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调解,通过沟通、协商,最终化解矛盾,从而也就制止了纠纷的产生。

4.3.4建立工作机制

高校应建立相关的工作机制和部门以处理学生的投诉和诉求,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严于律己,恪尽职守,以防止各种纠纷投诉无门或者迟报、漏报,导致纠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5结束语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纠纷成多发趋势,且日益严峻,迫切需要得到解决。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处理是构建和谐、稳定的高校环境的重要保障,也是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并且高校教育管理纠纷的解决机制不仅实现了新形势下依法治校的要求,还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构建和完善一套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的纠纷解决制度是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作者:肖艳红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曹扩青.仲裁制:解决高校教育纠纷的理想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3).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学;管理机智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范式的发展历程历尽沧桑,学术界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要重塑理论体系,整合现有机制中的优质资源走向整体和谐发展的本土研究。必须扎根实践,从高等教育管理者自身的管理实践出发,通过对管理学机智的发生,管理实践现场的理解,获得必要的认识信息来丰富管理者头脑,增强高等教育管理机智运行中的人文素养,不断扩充管理者得逻辑思维能力,让管理者在实践中丰富,在经验中反思,在过程中建构合理的管理学机智。

一、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含义与特点

机智是一个多学科、多视角的复杂概念。因此,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机智必须从复杂性视角着眼,深入分析机智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中的实践智慧。首先,从伦理学意义上分析,亚里士多德在《尼克马可伦理学》中将“有品位地开玩笑的人”称作是机智的,认为机智是一种人际交往间的实践智慧,是德性和理性完美结合的产物。这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机智的释义:“脑筋灵活、能够随机应变”相吻合。从这个释义来理解管理机智,可以将它解释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随机应变和灵活创造能力。从哲学视角出发,康德等人提出了机智的构成和发生都是从理论到实践的渐进发展过程。此外,在教育学领域,范梅南从现象学视角对教育机智进行了合理结构,并提出“机智是一种教育学上的机智和天赋,它使教育者有可能将一个没有成效、没有希望、甚至有危害的情境转换成一个从教育意义上说积极的事件”。这从一个层面上说明了现代教学管理机智的积极价值是一种管理必然,与顾明远先生编纂的《教育大辞典》中对教学机智的定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教育大辞典中机智作为一种善于根据情况变化,创造性地进行教育的才能被广泛接受。因此,本文选择从机智的伦理学、哲学、教育学分析比较中发掘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普适性在管理机智的共同性之上的独特之处,即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智慧性、适切性和互通性。首先,智慧性是机智运行中的基础和开端。要具备智慧管理者首先需要对问题敏感,包括不回避问题和主动捕捉问题两个方面,这是机智行动的起点,是在实践中丰富管理经验、管理手段、管理方法以及管理结构的的重要开端。其次,管理反思是对管理理念、经验和行为的跟进,管理反思可以帮助管理者形成良性的缄默循环,建构管理者的智慧管理结构。它起着一种判断、反馈和调整行动进程的作用,并由此决定着教师是否引发下一轮机智行动。此外,管理反思还是催生管理机智创新的“土壤”,是高等教育管理者超越实际的现象和情景,成为催生管理学机智的“源动力”,形成管理智慧的重要因素。其次,适切性是追求管理主体的受用性和普适性的需要。正如从现象学出发理解教育学一样,高等教育管理机智摒弃了管理理论上的成见和抽象的形而上学,倾注于个体真实的生活世界,力图发现管理真正的意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高等教育管理者能够厘清现实和理论的之间的关系,在智慧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学上的艺术,让现象背后存在的本质显现出来,将“虚假机智”从教育管理机智中分离出去,获得问题领域的直观经验表达,帮助管理者获得实践智慧的关照,从而充分体验学生的情感把握高等教育管理的时机,即时回应学生的生活表达,创造性地化解情境中的矛盾,培养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情感体验。总之,高等教育管理机智是管理者在作出瞬间判断和迅速决定的过程中自然展现出来的人文智慧,它依赖于人的情感和对情境的敏感性,既充满管理智慧,又表现的自然随性。同时,教师的管理机智也是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经过磨炼,运用教育科学理论逐渐形成的经验、才能和智慧的总和。

二、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现实困境

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价值和意义,必须突破传统价值理念的思想束缚和现代技术理论的控制性。站在现象界的表层深刻洞察蕴藏其中的教育管理机智。让管理者在管理学艺术中不仅表现出现有的管理水平和教育经验,更要充分挖掘管理学中的教育机智,来丰富高等教育管理机智。本文从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现实出发深入分析现存管理机智的真实困境。一方面,管理者运用管理机智必须有方法,能够灵活适度的运用管理学机智和教育学理论,并在方法上突破创新实现理论和技术的统一。众所周知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人,人永远都是一个既不能被管理分割也不能被重新制造的整体。所以,并不是教育的全部都可以被看作是可控制的事情。尽管现代技术革新为全盘的教育管理奠定了坚实的认识论基础,普遍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可以控制在人们所希望的发展为度上的。诚然,现代科技理性却忽略了最直接的因素即人的自由发展问题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些内在的驱动因素往往并不能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温顺的接受管理。因此,就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来说,认识永远不是对现实的完美反映,而总是在建构和复制的基础上不断认识和革新,也就是说这一过程对于管理者来讲有产生错误的潜在危机。因而,高等教育管理机智在认识的基础上永远都不可能达到人们自为的真理,我们只是在通往智慧的路上不断革新不断重构认识和思想,让管理者能与不确定性对话、与事实对话,在发展变化中不断获得新的认知,从而更新管理机智。另一方面,在技术逻辑统治下的管理意义是通过外部表达的,而未在情境中充分表达。这句话不仅提示管理者技术逻辑的应用有必然的缺陷,同时也预示着一种新的管理逻辑必须建立在真实的情境基础上。然而,事实是情境在生活当中被管理者视为一个随时可以忽略的概念。这就是我们讲为什么高等教育管理机智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反而将其隐藏在管理者的情绪背后,造成虚假的机智运行逻辑,使得真实情境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被量化方法排除出局。具体表现为:第一,情境成了展现虚假政绩工程的重要手段,而不是作为合目的和合理性而存在的现实依据。第二,情境成了一种统一战线上的数字指标和操练指标,导致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不能针对具体问题讲实话。第三,情境的完整性丢失了,用碎片化的情境和被肢解的故事讲述管理机智的有效运转是管理者逐渐丢失了管理机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人无法以适切性的眼光来看情境与管理之间的真实关系。我们知道高等教育管理不是纯粹的性技术问题,它需要管理者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机智,它更注重人文和情境的真实表达,追求的是现象世界的机智运转而非技术世界的机智控制。从以上分析中,能够发现高等管理机智并非不存在而是隐匿在技术和虚假情境的背后,并未走出技术理性和固化管理模式的牢笼。它真实的困境是对自身的否定和对现实的抛弃。因此,想要摆脱困境走向真实的管理维度,我们必须有效合理的解决现存的问题,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新变革。

三、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发展与改进

现行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智是一种表面繁荣、实质缺乏内容的运行体系,这其中我们追溯到的缘由在困境表达中最为凸显的因素就是管理体制的机械操作和技术表达的外部走向。不可否认现代技术为高等教育管理机智带来的高回报,但我们也不能完全信托于技术。这就需要我们探索一种属于高等教育管理者原发的机智来合理的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首先,立足现实从实践中不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中抽绎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学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科学的管理方法,充分发挥管理者的内在情感,学会与被管理者沟通对话,在现实中思考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发展对策。这就是高等教育管理机智在学会生存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机智,并将其转化为合理的理论帮助高等教育管理学建构理论体系。当然,最终的理想必须落实在实践中才能检验我们的行为机智是否运用的合理恰当。相反,如果我们脱离实践、抛开现实去思考、去建构科学的管理体系那对于高等教育管理者和理论建构者来说都是一种残忍。只有理论反复回到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一步步得到修正,才能建立起比较成熟的管理机智。这是学科体系发展的轨迹也是管理机智不断成熟的运行轨迹。其次,高等教育管理机智必须建立有效的问责制度。我们讲一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必须有合理的评价方法来考量它的实践功能,高等教育管理机智同样需要问责机制对其进行评价。问责制度正是对那些抛开现实情境,虚构管理政绩的一种有效对策。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提出了有效问责的四项原则,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学者对国外“问责”制度的研究和发现在我国政府部门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高等教育实践中也出现了部分问责的倾向,现实告诉我们“以顾客为中心”的时代,高等学校需要回应各种各样的利益相关者的问责要求,就必然要面对不同利益相关者所提出的利益诉求。诚然,高等教育管理机智所要面对的问责更为复杂也更为特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借鉴引进这一制度时,必须吸取英国高等教育问责制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立足现实从情境出发真实的反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问责制能更好地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展服务。最后,在高等教育管理机智的发展离路上,要剔除虚假机智在管理实践中造成的虚假景象。高等教育管理机智是一门行动的艺术,是真正走向学生的生活话语,是与学生成长同构的管理智慧。管理的目的直接指向孩子的发展和成长需要,致力于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帮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情境。这才是真正的机智所具备的特质,它不仅指向他人的真实实践也指向学生的成长。而虚假机智在意外发生时往往只注重表面的和平而忽略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也许解决了当时的冲突,但未能解开人与人内心的矛盾。因而,虚假机智并非我们追求的良性发展之路,教育管理机智必须发挥教育管理者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创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4.

[2]许长青.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现代大学治理的动力、特征与体系建构[J]教育学术月刊,2016,04:15.

[3]篓坤.公共管理视阈中高等教育管理范式重构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15.

[4]李俊.大数据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05:15.

[5]王洪才.论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使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06:30.

[6]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2.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篇5

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现状

有关教育人员认为,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对成人教育质量的标准的确立,来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控制,从而构建统一的、高效的成人高等教育信息监控系统。但是,就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质量来看,教育质量的监控体系尚不健全,不能有效促进其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当然就不能保证成人高等教育向社会输送较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就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在对高等教育的学分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在年限上的僵化、选择性和自主性不强、不能够充分符合成人发展特点等方面的不足。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还面临着教学成本过高、教学评估质量不高、学员管理、教学组织的管理难度大等相应问题。

二、利用网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进行促进

与传统的教育相比较,我国的成人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学生的分布较为分散,不宜进行集中管理,学生的学习时间不统一,学生的知识背景差异较大等问题性特点;易形成学习和工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具有不同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等优点性质的特点。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具有这些特点,使得在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中建立什么样的学习环境以及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机制,都成为了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问题。要实现对上述高等教育中相关特点中的优点的发扬和扩展,对其缺点进行摒弃,需要借助新型科学技术来辅助当代高等教育的教学工作。

互联网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优秀成果,其应用也可以在当代的教育工作中得到相应的发挥,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为现代化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

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务的管理。成人教育的学生群体大多是由社会工作人员构成的,工作背景差异大,住宿地点分散,管理工作复杂困难,学校的相关教学信息和管理信息往往难以顺利传达到这些学生中,使学校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而采用互联网进行管理,就解决了学生的沟通问题和学习问题,将学生按照年级、专业、班级编成多个集体,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起相应的群体网站,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管理,在入学前、学习中等过程中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及时的了解,学校将相应的课程课件放到网络上,学生注册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解决了成人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授课的弊端,对“现实”教学起着良好的补充作用,保证了学校相关工作的高效完成。对于学校的一些重要通知,学校还可以通过网络为学生及时发送,保持学校与学生的随时沟通,无论学生在那里都能及时了解学校的重要通知和其他重要情况,对各种学校活动、教学安排以及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规定新要求等内容都得到第一时间的获取,而且还可以和同学之间保持随时的联系,讨论学习、共同组织活动等,增进同学之间情谊等。

另外,通过对互联网的利用,还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通过上述的在网站上注册班级,让更多同学能够有一个班级集体意识,而不是对学习意识浅薄,对同学们的印象如同一盘散沙。刚刚开学,同学们互相不了解,同时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分散性特点,许多同学都很难见到面,不能和同学以及老师认识,更不用说熟知和有集体团结意识。而通过互联网的帮助,同学们可以在网上互动、交流,并及时了解有关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及时与同学相互交流学习内容和学校的有关通知,并可以就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和咨询老师,及时向老师反馈自己近期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状况。网上班级虽然不像现实班级一样可以随时见到人,但是仍然可以帮助人们进行随时的沟通交流,也可以使学生达到学习的目的,并增进其同学的情感和集体意识。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篇6

关键词主体间性核心价值观教育交往对话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5.10.001

applicationofintersubjectivitytheoryin

UniversityCoreValueseducation

wUting

(partypropagandaDepartment,Jiangs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angzhou,Jiangsu213000)

abstractasChina'seconomycontinuestodevelop,thelevelofmarketdemandforskilledpersonnelisincreasing,highlyskilledpersonnelofmanymodernbusinesseswelcome,thistrendmakesenrollmentmodernvocationalcollegesescalating.However,vocationaleducationinstitutions,thetraditionalmodeofeducationhasbeenunabletocopewiththedemandsofmodernsocietyfortechnicalskills,studentsinthelearningprocesscannotbeappliedwhattheyhavelearnedagoodpracticeamongtheskillstooperatealimitedrange,makingChinatherealemergenceoflackofskilledpersonnelphenomenon,andinforeigncountries,manyvocationalcollegeshavestartedimplementingmodernapprenticeshipeducationmode,thismodeofeducationcaneffectivelyimprovethevocationaleducationmodeldeficienciesforstudentsprovidemorepracticalapproach,thispapercarriesoutexplorationoneducationalmodelforvocationaleducationmodernapprenticeship.

Keywordsvocationaleducation;modernapprenticeship;implementation

伴随着媒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等新媒体促使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方式日益多元化,教育者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弱化,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及时作出创新变革。主体间性教育理论顺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潮流,克服了传统的主体性教育模式的缺陷,为我们当前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范式。

1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经历了从“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沿革过程。传统的“主体性”(Subjectivity)教育模式过分强调主体的优先性和至上性,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高高凌驾于教育对象(学生)之上,教育对象(学生)是被改造的对象,其能动性、自觉性及创造性被无视,形成“教育者(教师)――教育对象(学生)”的单一模式,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模式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新要求,主体间性教育模式应运而生。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也称为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本位、主体通性,认为教育对象是有意识、有思想的能动的主体,坚持师生平等的主体地位,倡导互动交往和师生对话,增进双方沟通交流和信任理解。“主体间性”思想最早始于著名德国哲学家、现象学之父胡塞尔提出的“交互主体性”命题,经过海德格尔的“共在”理论、伽达默尔的“视域交融”理论、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等学者的发展和完善,我们对“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交往”是“主体间性”理论的核心。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主体间性理论为指导,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2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社会的到来,以互联网、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其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及由此带来的多元开放的媒介生态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随着网络的普及,单一的信息渠道转变为信息选择的自主性、多元化,教师的权威地位被弱化,同时大学生不断涌现出思想新动向,教师强制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主体间性教育倡导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平等的主体,双方在新媒体平台上开展平等的交流,适应了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其次,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往往忽视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把大学生视为教育工作的边缘人物,处于教育实践活动附属的地位。主体间性理论为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其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把大学生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把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着力解决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再次,主体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发展要求。在主体教育模式下,教育者是教育工作的主体,教育对象处于被动地位,教育实践活动片面强调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削弱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传统的教育模式采取“强制灌输”方式,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需求等考虑不足,导致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落入“一言堂”的陈窠,很难有效地激发教育对象学习的兴趣,甚至可能导致教育对象的反感。主体间性教育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尊重并鼓励其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3主体间性理论应用于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路径

3.1坚持平等相待,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都是独立的精神个体,双方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在互动交流中展开平等的沟通和对话,实现教育双方的和谐共识。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师生双方都是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平等的主体。实现师生双方的真正平等,就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被教育的被动从属关系,形成启发引导、互动交流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在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实践中,首要的就是坚持师生双方的人格平等,将平等原则贯穿于工作始终。要尊重教育对象,将其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平等主体,只有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和探讨,才能建立真诚、互信的师生关系;关注教育对象的价值选择和现实需求,通过丰富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满足其需要。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师生双方平等交流成为可能。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合力作用。要培养活动意识,深入挖掘活动资源,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活动形式和内容,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

3.2坚持互动原则,构建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教育实质上就是双方通过自由的交往活动实现协调一致、和谐共存。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平等、和谐、双向、互动原则的指导下进行自由、开放的交往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交往的分裂,容易造成主体与客体的对立:教师(主体)与学生(实践主体)之间的对立;也容易导致二者之间的地位上的不平等:由于教育者的主动性,容易导致教育者居于上位,受教育者居于下位,可能导致受教育者被边缘化,乃至‘人学空场’。”①

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树立主体间性思维,主动交往,教师要洞悉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需求,同时大学生要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二是要实现师生双方平等的互动交往。秉持师生双主体的平等原则,以师生双方互动交往、真诚宽容、相互理解的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三是交往的目的在于构建教师与学生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双方通过思想感情和信息内容的互动交流,维系师生良好的交往关系,有利于实现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最终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的。

3.3加强沟通交流,开展师生心灵对话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②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要“唤醒”同学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在主体间性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增进双方的沟通和交流。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对话应该以互相尊重、全面信任为前提,在动态、开放、自由的思想“场域”中,进行平等、民主、自由的沟通和交流。

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对话的过程,教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做真诚的沟通,在互动中对话,启发学生心灵,引领学生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者要善于研究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选择他们喜闻乐见并契合学生实际的话题为载体,将教育内容巧妙穿插其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观念和行为,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针对性;要畅通师生双方的沟通渠道,将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与网络等新媒体交流平台结合起来,发挥宣传教育合力;探索沟通交流的艺术,选择恰当的交流时机和地点,运用轻松幽默的交流语言,真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要关注学生的信息反馈情况,评价信息内容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促进师生双方沟通交流取得良好的效果。师生双方通过彼此的心灵沟通和交流对话,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和相互理解,实现师生双方情感的共鸣。一方面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中了解学生、认识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从而因人施教,开展差异化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和对话中,使自己参与到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是实现自我教育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3.4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文关怀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就是要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关心大学生、体谅大学生,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目的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人文色彩很浓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它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人文关怀内涵。”③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要站在大学生的角度,从大学生的立场和态度出发,了解并满足大学生的利益和需求,解决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宗旨,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生活实际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注重师生相互理解,加强人文关怀,并为大学生提供自由、平等参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机会,促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增加师生相互沟通,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释

①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66.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篇7

【摘要题】理论经纬

【英文摘要】Justlike

一切研究活动,无论是认识世界的科学研究活动还是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要想取得重大的进展,特别是要想取得重大的进展以至突破,都需要某种程度的创新,高等教育研究当然也不例外。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作为一个命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那么为什么今天重新提出这一问题?简单地说,一是因为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在指导当前改革实践时,创新还远远不够,需要研究者加以特别的关注;二是长期以来,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问题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

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进行讨论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这涉及很多问题,比如方法的创新、研究思路的创新、研究结果的创新和研究过程的创新等等,此外还要涉及研究者的自身素质。笔者这几年参与了高等学校的一些教学改革实践,有很多感悟,想从实践的角度对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做些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高等教育研究要重视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研究活动的复杂和研究者思想方法的多样,研究活动的创新是没有一个统一模式的。仅以学科和研究对象为例,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对象,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研究活动创新的路线和方式方法。美国学者贝尔曾提出:自然科学是根据一种有顺序的范型来组织的,社会科学是根据概念之间的关系来组织的,人文学科则是借助同一中心来组织的。(注:王伟廉.学术领域的特点对大学本科课程编制的影响.江苏高教,2002,(4).)哈佛大学普通教育委员会也有类似的说法,认为自然科学来自逻辑,社会科学来自关联,人文学科来自想象。(注:王伟廉.学术领域的特点对大学本科课程编制的影响.江苏高教,2002,(4).)学科研究对象的差异,必然会影响到研究活动本身。在研究活动中,这些不同的研究对象至少使研究者在处理题材的方式上有所差异。理工科研究者要在题材的逻辑上下工夫,社会科学研究者则更加关注现象之间的关联并极力寻找这些关联之间的规律,人文学科研究者则更多地借助想象和猜测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体味其中的奥妙。尽管不同的学科和研究对象在研究的结果上可能相同或相近,但它们所执行的研究活动的践线却大相径庭,创新的途径上也极为不同。

高等教育研究的对象相当广泛,既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一些逻辑性很强的问题,又涉及社会科学的很多问题,同时也涉及人文学科的很多问题。而且同传统的学科相比,它的成熟性很低,以致很多国家到现在还不承认它是一门学科。此外,高等教育也和整个教育研究一样,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早在20世纪初,美国哲学家杜威就曾说过:“教育科学的最终现实性,不在书本上,也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教育科学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目中。”(注:杜威.教育科学的资源[a].引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81.)

教育研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需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而其他学科的研究结果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了作用,才能称之为教育科学研究自身的内容。虽然这些研究结果本身是科学的,但“在它们对教育的目的有所贡献之前,就不是科学的,至于它们是否对教育科学有所贡献,只能在实践中发现。”(注:杜威.教育科学的资源[a].引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81.)可见,教育研究并不存在什么纯学术研究,教育研究的真谛在于解决问题,即解决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需要解决的各种理论的、政策的和现实的问题。所以我们说,教育研究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教育研究如果不和教育实践相联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研究的创新。教育研究的创新与教育实践的创新是一个整体,是教育研究创新的两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侧面。

二、高等教育研究在解决问题方面的特点

无论中小学教育研究还是高等教育研究,要创新就要解决问题,但高等教育研究与中小学教育研究活动相比,在解决问题方面虽然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也有不少特殊的地方。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宏观方面,高等教育研究在解决问题时要更多、更直接地涉及到社会、经济、科技、政治、文化方面的研究内容,以解决高等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问题,因此需要更多地与社会接触。二是在微观方面,高等学校内部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的研究,在复杂性上比中小学教育研究要大得多。在高等学校,学科专业林立、课程复杂多样,而且高等学校处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特别是大学,云集了各类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这些特殊情况使得高等教育研究者比起中小学教育研究者来,在进行微观的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对教育实践者的影响力要小得多,进行高等教育实践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难度也大得多。

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不能只关注研究者自身在研究活动过程上的创新和研究活动结果上的创新。因为单靠研究者自身的创新,还远不能保证这些创新的研究成果能在实践中得到运用。这几年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高等教育研究者在进行研究的同时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式从理论思想上让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者和高等学校里广大的教职员工接受某种创新的改革思路,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调动广大的改革实践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将改革启动起来并推行下去。因此,在谈论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时,必须要关注在实践第一线的领导者和广大教职员工,使他们不仅参与到改革的实践中来,也同时参与到高等教育研究活动中来,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实践的创新。就微观层面的改革而言,大学里集中了大批的专家学者和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他们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源泉。他们的创造性一旦调动起来,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就会大大加快,高等教育研究的水平也会因此而大大提高。过去,我们的高等教育研究者仅仅考虑自身的研究活动和研究结果的创新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实践参与者的创新问题,特别是其他学科专家参与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从多学科视角带给高等教育研究的勃勃生机的可能性。实践也证明:忽视实践者的创新潜力,无论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还是对于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来说都是不利的。

若将上述的观点加以概括,可以这样来理解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不等于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创新;它包括高等教育研究活动的创新和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由此引申出的高等教育研究者自身研究活动的创新和高等教育实践参与者的创新的相互结合,是我们高等教育研究特点所决定的,也是改革时代对高等教育研究活动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教育研究的创新,只有在高等教育实践参与者的创新实现之后,才真正能够实现。

三、高等教育研究者的思想转变问题

对于高等教育研究者来说,要在研究活动中创新,除了应该调动广大实践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外,本身也有一个转变思想的任务。不仅仅要转变教育思想,也要转变研究思想。

从实践的视角来看转变研究思想的,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命题:关照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关照理论建设的实际问题研究的相互交叉和结合是高等教育研究创新的思想基础。

所谓“关照实际问题的理论研究”,就是在进行任何一项理论研究的时候,要树立起解决实际问题并付诸实践的意识。其中也包括如何调动实践参与者的创造性。在这里,理论研究在实践上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是衡量这项研究是否具有真正创新意义的主要标准。具体说,任何一项理论研究,无论是微观的还是宏观的,都应关照到实际的问题的解决。在理论品格上,都应具有实践含义。例如宏观的理论研究应具有政策含义,微观的理论研究应具有课程含义或教学含义。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篇8

关键词:山区;高中生;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是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山区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对闭塞,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校还未引起足够重视。虽然身处在山区,但山区高中生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成熟,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他们缺乏解决矛盾、应对挫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因此,在山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将结合本地区与本校实际情况,浅谈如何在山区高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领导重视

众所周知,学校的任何工作都是在各级领导的决策、计划和组织下进行的。有了正确的决策,周密的计划,精心的组织,成功就有了保证。因此,领导的重视是开展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不如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高,尤其是从事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领导更是如此。有的领导甚至认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不过是德育工作的翻版。在很多山区高中,为了追求教育教学质量与高考升学率,很少能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上学校工作议程。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高峰期,在这一阶段他们会显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如迷茫,耐挫折能力较差,厌学情绪较高,逆反心理强,异性交往困惑等,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在学习、身心等各方面影响着他们。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搞好山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加强领导的重视。唯有领导上的重视,工作才能更有序,更有效地开展。

我校位于广西西北极端,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五个民族学生,大约有90%的学生来自农民家庭。由于地理劣势所致,学生智商水平、学习技能水平普遍居于中等水平,以此水平要与城市学生相比,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学生必须肯于下功夫。基于此情况,我校领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全面规划,整体安排。副校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计划实施。心理教师为牵头,政教处具体布置,由全体班主任老师具体实施。各部门协调合作,齐抓共管,为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健全德育工作体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德育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拓展了传统德育的范围,而且由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预防、发展为主,在尊重、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与学生平等地沟通、交流,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然而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普遍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加上传统的工作模式,在山区学校,教师仍然处于紧缺状态,要政府腾出编制招聘心理教师是难上加难,学校的空间、时间、财力、物力和师资,几乎都被学校教学工作所占有,特别是为应试教育所占有。因而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班主任担任,只有小部分地方有心理学专业教师。这一严重失调的比例中我们可了解到如今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多仍是由德育工作者来兼职。根据目前心理学专业教师匮乏这一现状,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现象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德育工作者必是心理健康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搞好山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转变教育观念,真正使学校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健全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德育工作、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德育工作者在掌握德育的原则、方法等的同时,兼学普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心理学知识,并能经常与心理教师一起交流工作上所得的经验,分析研讨一些具有特色的个案,提出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顺利开展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条件。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解决烦恼与困惑

在高中里,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有专业教师的引领。

如果仅靠班主任与德育工作者来开展往往是不足的,因对相关知识与理论的缺乏,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会存在许多缺陷,有时引导不好,可能会促使学生问题更加严重。在山区高中,虽然高考科目任课教师处于紧缺状态,但身为学校领导,我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此,我校努力创造条件,在2003年起设立了心理咨询室,2005年先后聘请了两位心理教师,这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同时学校将心理课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心理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不同的主题或讲座,例如,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新生适应,悦纳自我,学习计划,人际交往辅导等主题;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情绪调节,应对挫折,异性交往辅导等主题;针对高三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了我的未来不是梦,放飞自信的翅膀,考试焦虑调节,如何应对压力等主题,通过这些主题或讲座让学生有所获,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我校还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灵有约”信箱,通过多种载体,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个体心理咨询和辅导,有效增进了学生心理健康。此外,心理咨询室还经常与政教处,班主任联系,共同组织开展课外团体辅导活动,让学生在创设的活动环境中完成社会认知,做出选择,从而自主和谐发展,从中形成了服务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系。

四、加大教师队伍培训力度,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由于财力,物力的紧缺,在山区高中,很多学校对教师培训力度仍然很弱,但我们应深知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

学生在成长中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光靠专职心理教师或班主任辅导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教师的参与。教师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尤其是班主任自身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加强心理教师、各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培训工作。为使工作有效开展,我校对政教处、班主任和中青年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帮助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方法,提高工作技能。我们既注重校本培训也注重校外培训,不定期邀请区内外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同时积极安排他们参加不同级别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经验。在培训中老师们了解和掌握了什么是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等级如何划分,遇到不同类型学生怎样去辅导,在课堂中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本学科中等方面的知识。在多次的培训中,老师们掌握了如何面对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学会了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并从中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健康不仅是自己的,更是学生的,因为只有老师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才有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才有愉快的心情对待自己的学生,才能冷静地解决发生在学生身上的问题。

五、注重家长的培训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要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三方共同努力。尤其是家庭方面的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对于高中生来说父母的理解、尊重是他们最渴望的,他们渴望父母能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尊重他们的人格,然而很多家长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高中生已具有的强烈的成人感,以及他们要求独立,要求受尊重的需要,从而在家庭教育方式上陷入了误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健康心理的形成。在我校,留守学生站了很大的比例,家里能送子女接受高中教育并非易事,他们为了孩子都外出打工,因而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急望孩子高考升学,告别农门,因此只注重尽力给孩子提供舒适的物质条件,只关心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有的甚至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给子女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家长对子女不信任,常无端猜疑指责;有的家长实行棍棒教育等,再加上两代人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很多高中生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愿与父母交流,双方彼此不了解,造成了关系紧张,隔阂拉大,从而导致学生对父母一系列说教产生抵触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注重家长培训,利用每学期家长会对家长进行相关的"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引导家长如何为孩子创设宽松、健康的成长环境,让父母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培训,家长能了解和掌握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形地势及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山区高中学生承载着父母的期盼,承载着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梦想,基于此,他们必将承担重大压力,面临严峻挑战与激烈的竞争。因此,山区高中学校更应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调试心灵,增强意志品质,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使他们走上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健康之路。

参考文献

【1】郑雪: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2】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篇9

国际理解教育,是基于全球化发展而产生的教育准备与适应。从外延上看,国际理解教育包括全球视野教育、人权教育、民主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从内涵上看,国际理解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视角和对多样化的世界观的认同;帮助学生认识到全球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当代世界的重大课题,认同和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作为全球成员的自觉意识,并通过在认知、情感及社会技能方面的训练,使其获得在公共事务中自我决策判断和行动的能力。

国际理解教育近年慢慢突破了专家研究的范畴,被许多国家直接列入了国家行动计划,包括其在幼儿阶段的启蒙教育。因为,儿童需要从根本上重新评价世界观以及重新思考在这样的世界里该如何看待自己、理解别人和自己,为在未来全球化社会中应对不同问题而做准备,并最终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行动者。而相应视野和能力的缺乏将带来国际竟争力劣势。

发达国家对于国际理解教育的关注由来已久,这使得他们在当前的国际事务当中更能占尽先机。早在1948年,全美教育协会(nea)就提出了美国学校中的国际理解教育报告,强调美国需要培育对人类有义务意识和觉悟的良好市民,联邦政府拨专项经费开发国际理解教育课。克林顿政府直接把“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参与世界事务的能力”写入了美国教师法。奥巴马政府提出“在教育当中实现基于共同利益、分享价值观并互相尊重的国际关系”,以“邻居相处”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与各国打交道,学习别国的历史、价值观及看问题的方式,是“唯一的摆脱贫因、克服不利背景、文化差异与特权限制的途径”,从这个高度上论证出“教育是对未来唯一的保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美国从幼儿园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浸润着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比如,在哥伦比亚大学,学校将教室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以全球虚拟课堂代替传统课堂,使原有课堂直接能够连接、放大与增强现有资源,直接给予学生国际理解的体验。

而我们国家的东亚近邻,也早已紧跟欧美国家的国际理解教育步伐。早在1989年,日本文部省就了适应国际化信息化背景的教育方针。提出21世纪日本教育从幼稚园到大学都要贯彻的一个理念:培养世界之中的日本人。具体表述为“要站在全人类、全世界的视野中,培养能够在艺术、学识、文化、体育、科技、经济等各个领域上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的日本人”。韩国也紧跟其后,提出了“韩国教育要培养面向世界的韩国人”。

二、幼儿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及现状

关于幼儿教育的特殊意义,随着多学科相关研究的推进其重要性日益彰显。许多国家纷纷将其放到事关社会全面发展甚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2010年9月的联合国首届幼儿保教会议,各国一致同意将大会主题定为“构筑国家财富”,中国政府的发言也将幼教称为“促进昌盛与人类进步的关键所在”。关于早期启蒙的重要性,有一项研究有较为直观的指标。美国的高瞻-佩里幼儿教育项目对贫困黑人儿童进行的长达40年的追踪研究显示:在实验组被试对象27岁时对早期教育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可以发现对幼儿教育每投入1美元就能够获得7.16美元的收益;到实验组被试对象40岁时,幼儿教育的投入回报率更是大幅增长,对幼儿教育每投入1美元就可获得17.07美元的收益,其中4.17美元是对个体成长的回报,12.9美元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回报,体现在社会福利、补救教育、预防犯罪方面投入的降低以及纳税的增加。所以美国历届政府都投放大量资源用于幼儿教育,而奥巴马总统就直接说“我要投资幼儿教育”。

我们可以预期:如果我们需要培养国际理解视野的公民,在启蒙时资于教育是性价比极高的一件事。国际理解教育,不仅是一些国际化的教育内容,更是一种国际化的方法、视角、价值观,广泛关涉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在幼儿教育阶段奠基的国际理解素养,不仅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极大地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式、素质结构、师生互动方式,也将直接决定学生未来与世界的互动方式与能力。

2010年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显示出我国政府发展学前教育及国际理解教育的决心。《教育规划纲要》专章对教育开放进行了阐述,明确提出,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与国际上的国际理解教育发展运动的目的与内容是完全一致的。而对于学前教育,《教育规划纲要》首次将学前教育专章阐述,明确了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教育规划纲要》给予了学前教育前所未有的关注立场和改革力度,这给学前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同时,《教育规划纲要》对于国际理解型人才规格的诉求,也对幼儿教育的教育启蒙提出了人才规格方面的直接要求,这为幼儿教育大力发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目前,我国的幼儿国际理解教育较之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理解教育走在前列。直至2010年,普教段仅有少量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在一些私立学校出现。而我国的幼儿教育阶段由于不是义务教育,具有更为市场化的操作方式,大量的涉外教育机构的出现,大量的涉外课程的引进,本土课程也加入了许多国际元素,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幼儿教育的国际化,许多课程与制度带有一定的国际理解教育色彩。但是,由于市场化操作规范的缺乏,以及课程改建中专业指引的缺乏,使得许多的机构、课程、理念等被戏称是“披着国际马甲而已”。

作为现代教育乃至未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理解教育的地位已经日渐凸显,而学前教育的特殊意义与价值使得国际理解教育的早期启蒙显得极为重要,我们宜从目标、课程及方式上促进幼儿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

1.提高认识,明确幼儿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

幼儿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近况固然与我国社会发展现状有关,但是同时,认识决定高度,若是不能够从认识上明确幼儿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性,这样的认识也将决定我们未来的高度。

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当中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要求为,“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这样的教育目标更多地是对于“异国文化”的旅游式欣赏与体验,较多地集中于美好风光、英雄人物、生活习惯等方面浮光掠影的猎奇,将国际理解教育窄化了,这对于“培养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深入细致地体现在幼儿园生活与课程的多个方面。比如,不仅仅将国际理解教育理解为一类基本的教育内容,如外国节目的介绍与体验,更应该将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视角,一种基本的方法论,如,不仅要自然而然地融入国际风光、国际人物,也要融入国际规则、国际思维方式,不仅要体现在社会领域,也要体现在科学领域、语言领域、艺术领域、健康领域等多方面。

2.改进课程,加强幼儿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实践应用

所有的教育改革,只有落实在课程上,落实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教育改革,所以,课程始终是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核心。加强幼儿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改进与实施是教育实践的主体部分。可以从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

笔者以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为例进行说明,我们可以对已有内容进行国际化视野的丰富。比如,《各行各业》的主题,是否可以追溯到古代已经消失的行业,是否可以延伸到美国农场上新型的现代农民,是否可以呈现一个电影明星在40度的高温天气下要拍一部冬天的电影要度过的艰难时刻。比如,《蔬果舞会》的主题,里面可以不仅有儿童平时可以看到的蔬果,不仅有异国他乡的蔬果,还有平面设计师所创造的想象中的蔬果,有基因工程科学家培育出来的超乎想象的蔬果。在方法的国际化视野丰富方面,以信息化为主要特色的网络应用类给我们很多便利,用ipaD即时“谷歌”所需要的东西,大班小朋友齐心协力建一个“教小班小朋友养蚕”的app,用SKipie与结成友谊幼儿园的地球另一端的小朋友在线交流,使幼儿置身于国际信息流通与互动,不同文化自然而然的了解与理解当中。这将使得幼儿的生活空间、制度空间、交流空间当中国际化元素增多,在潜移默化当中增强国际理解。

3.改进方式,师资培训、家长工作、政府支持与幼儿园教学共同行动

幼儿的国际理解教育,如同其它类型的教育一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个工程当中,不仅需要幼儿园的直接努力,师资培训的跟进,家庭的理解及行政部门的帮助,都是必不可少的,协同努力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首先,教育改革的落实需要直接体现到教师的行动上,而教师的行动一方面受到教育目的与实施课程的规约,更直接受到自身的观念与经验的影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对熟悉的内容的教学已形成了一定的套路或教学模式,这对他们面临的改革不一定全是有益的”,所以,怎样帮助教师澄清他们已有的观念,分析自己的习惯和行为,是改进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环节。完善相关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相关的培养、培训规划,提高教师在相关内容方面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对高等教育的理解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理论分析

0引言

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即在出现内外部变化时,高校学生可以主动调整个人状态,尽量适应所发生的变化,降低由于外部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从而避免引发心理崩溃现象。但是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并且问题越来越严重,当下大学生正处于扩大视野、学习知识、提高心理素质的关键期,然而为数较多的大学生出现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学业压力大、感情受挫、人际交往难度大等,由此造成心理发展偏离正确方向,甚至消极面对人生。针对该情况,若不落实一系列有效措施,势必对大学生产生严重影响,阻碍其个体发展。为此,我国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文件,在高等院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发展过程中,将其作为重要理论基础,并充分发挥指导思想作用。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具有显著的国情特征。那么在高等院校中,应该结合特殊国情,全面开展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另外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新方向。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首先,在高等院校心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由此导致教育效果得不到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以学生为对象,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同时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全身性融入教学中,由此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当下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味传授心理教育知识,尚未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然后,高等院校与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普遍性,二是多样性。主要原因是,当利用传统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时,较为忽视学生素质与思想,始终侧重于提升学生专业水平。近些年教育部门虽已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将其作为大学教育教学的一部分,但是许多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仍旧存在不少问题,即便可以适当指导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然而无法真正促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面对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寻求帮助的方式也十分单调,通常在学生向心理健康教师寻求帮助的时候,他们仅仅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而这无法真正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2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对策

2.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在高等院校中,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采取教育手段让学生心理状态发生转变,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这是其主要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可以强化学生人格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高校应当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清晰了解教学目标,以各个层次的学生为对象,深入分析他们的差异性,保证可以对各层次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基于这一点,当高校心理健康教师举行教学活动时,需要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首先,倘若学生已经患上了心理疾病,那么就需要第一时间选择并应用有效的措施,实现有效控制,缓解他们的不良心理,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理教育。再者,在学生尚未患上心理疾病的条件下,应该在第一时间选择并应用预防措施,保证他们的心理可以长时间保持健康。在此期间,需要制定恰当的预防对策,从而真正帮助学生预防心理疾病,保证他们可以远离这些心理问题的困扰。此外,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合理地对学生心理和精神状态进行优化,比如学生的恋爱问题、毕业规划问题等等。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后,可以改善与调整大学生心理,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提供重要保障[1]。

2.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当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最关键的教学模式便是课堂教学,那么大学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加大教学方法的创新力度,完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可以自主反思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传授给学生心理调节理论方法,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提高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效果。首先,专项心里训练相当重要,教师需要做到足够重视,并设为选修课,以各种心理问题为对象,比如恋爱问题等,给与学生正确辅导。然后,结合以往教学实际情况,优化授课模式,积极开设实践性显著的课程,从而在心理实践以及经验等的基础上,参与各种实践性课程,确保学生能够在职业化的环境内进行更为有效的心理知识学习。随后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心理学案例进行合理丰富,指引其利用典型案例实现自我剖析,适当发挥对他们的诱导与启发作用[2]。除此之外,应该适当增加心理健康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他们解决个人心理问题的有效性,并且强化他们的创新型,使其可以积极探究心理问题。

2.3科学建设校园文化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团队辅导等活动极易造成时间与人力的严重消耗,并且如果活动次数比较多,容易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弱化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另外,大学阶段不容小觑,对学生十分有利,在此过程中他们可以自由探寻与研究,但是所开设的课程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具有较强复杂性,因此对学生产生较大限制作用。针对该情况,高等院校需要对隐性课程加以应用,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以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心理素质。首先,在思想素质与社会人文活动中,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载体,在建成优秀的校园文化之后,能够更为服务学生,改善与优化其思维与学习环境,强化他们的归属感,另外校园文化的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可以促使学生敞开心扉,面对老师、家长以及其他同学倾诉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大幅降低新生入学压力,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第二,在对我国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通常校园文化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利用校刊、校园板报以及校园广播等,全方位宣传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能够提高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程度,从而加深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额理解,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3]。

2.4强化心理咨询培训

针对心理咨询而言,指的是通过运用心理学方法,结合文字、语言等不同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当学生询问的时候,教师给予他们相应帮助。那么在此期间,教师应该更加深刻地与学生沟通,探析他们为何出现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寻求问题症结所在,进一步对他们提出处理方法。在这一前提下,在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水平、高素质咨询师队伍必不可少,那么高校应当积极开展组建工作,确保其中的每一名成员都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以及过硬专业能力,并且责任感强烈,如此方可取得更好教育效果。所以,高校需要以全体专职咨询师为对象,按照相应周期开展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其专业技能,最终实现教育目标。

2.5合理建设课外教学

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当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确保他们能够自我培养。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无法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为从根本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教师应当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引导,使其合理调整个人心理,更为清晰地认识个人所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独立处理,学会寻求他人帮助[4]。当前,一种利用率较高的课外教学模式为,教师适当为学生提供帮助,使其及时准确了解与掌控个人心理,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当进行实践的时候,教师应当合理引导学生,使其自主组织活动,基于此,能够在培养其组织能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使其在更大程度上此类教育,由此真正融入课外教学。通过有效采取课外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可,自由融入其中,进而促进群体教学活动开展,比如,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可以确保保证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对其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更为深入的认识与验证。除此之外,以心理健康为中心进行课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人生态度,加深他们的自我认识,提高他们对自我的接受程度,增强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

2.6改进教师队伍建设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倘若要高效创新教育模式,一定要合理创设教学体系,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在此基础上才可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革新。在此期间,第一步应该针对辅导员队伍,不断提高他们业务水平,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他们与高校学生沟通的有效性。同时,应该定期组织这部分人员,使其参与到考试中,增强他们的心理教育技能。并且高等院校应该严格甄选导师,他们一定要接受校园专业培训,保证在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的时候可以确保指导有效性,由此针对全体学生增大心理建设力度。另外,应该科学运用互助教学模式,结合班级内部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心理委员制度,利用多样化形式,比如讲座、培训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工作水平,实现心理委员作用最大化,加强学生心理宣传,大幅提高心理教育有效性[5]。

2.7加强心理健康宣传

针对全体大学生而言,为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高等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宣传工作,建立健全宣传机制,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团体。首先,围绕各种心理问题,比如恋爱问题、就业问题等,举行专题讲座,以此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然后,科学合理利用微信平台,围绕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开设公众号,并且借助校园网络全方位宣传一系列心理知识,以此有效引导学生心理教育。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融入校园网络环境,在此基础上成立心理咨询师,并保证咨询师的专业性,能够在心理层面与学生沟通,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

3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学校的建设发展中,科学合理制定健康教育的目标,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建设校园文化,加强心理培训,有效开展课外教学,优化教师队伍,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高效心理健康教育,革新以往教育模式,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重要保障,促进现代教育发展,充分满足现代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金倩.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J].国际公关,2020,(1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