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十篇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十篇

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19

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篇1

关键词:企业实践;高等教育;知识体系;人才培养;教育功能

一、高等教育在企业实践中发展

进入21世纪后,知识经济的前景正变得越来越明显,与教育有关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的结合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大学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主体,不断缩短着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过程。在一体化进程中,进行教育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生产单位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为企业实践提供了技术基础。从本质上讲,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实现教育、科研和生产相的结合。在教育、科研、生产、统一生产、传播和应用的知识的过程中,推动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符合知识经济的社会生产方式的要求。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是社会生产实践的基础元素。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的企业生产实践,也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来源。社会生产实践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职前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得到了充分发展。高等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是高等学校开展“教育结合生产和实践指南”的具体方法。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培训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个基本功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是社会生产实践的基础元素。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的企业生产实践,也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来源。社会生产实践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起着重要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专业职前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得到了充分发展。高等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是高等学校开展“教育结合生产和实践指南”的具体方法。这是现代高等教育培训人才,发展科技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个基本功能。

二、企业实践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知识元素的基础上,社会生产实践促进了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创新。高等教育系统的学科知识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高度分化细化深化专业、不同学科领域交叉出现,更加注重综合应用,强调协作创新。生产实践与学科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知识经济的应用价值,加强知识,加强学科的发展与创新的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实践在知识元素的基础上已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来源。此外,为了更好地满足生产实践的需要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多的从多年的生产实践。产品知识和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关注学科的逻辑。领域的一个主题在一定条件下抽象客观规律和普遍的基本原则是强调追求真理。侧重于生产实践和产品知识逻辑,强调根据具体情况在特定产品为载体,高度集成的应用多种学科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但产品知识是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基于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同时在具体实践有助于深化理解抽象的知识,有助于学科相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的学科。

三、企业实践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多元化

知识经济促进了职业教育的研究和发展。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专业分工就会越来越精细化。知识生产源于逐渐分化的服务宗旨、服务类型及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针对不同的职业和工作,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专业教育,专业研究体系就会越精细化。不同教育机构之间的交互和协作也就越来越紧密。更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使高等教育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专业化、系统化和多元化。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分为培养职教人才的职业教育和培养工程人才的高等教育。随着社会发展的外部需求,现代高等教育领域需要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个性化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质量要求、需求的数量和时间需求。随着知识的快速更新,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

四、企业实践促进了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的变化

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从事企业生产实践的劳动者大多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知识的工人。在企业生产实践中,作为骨干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得到了发展,其中高级专业人员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实现高等教育的广泛普及,才可以满足知识经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然而,高级专业人才培养仍需要精英人才,尤其是通过简单的教学活动的实践应用领域专家很难实现规模养殖。它需要长期专业研究和积累丰富的实践。和具体生产实践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在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创新将成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主体。注意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高等教育中,需要促进与生产实践密切联系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满足生产实践的人才的要求。通过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机制,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生产单位的知识资源,可以加强人员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进而促进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掌握和迁移,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进而适应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结论

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篇2

[关键词]校园教育;防灾减灾;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12-0017-0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且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分布广、地域差异明显等特征[1]。除了自然灾害之外还有人为灾害的发生,都威胁着学生的生命安全[2]。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但自上世纪末以来,由于政府和公众对防灾减灾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防灾减灾教育的研究逐步得到重视[3][4]。而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灾后一时大力宣传和集中教育的情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又放松了防灾减灾教育,“亡羊补牢式”的防灾减灾教育效果甚微。因此,分析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和改善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的对策建议十分必要。

一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的含义

校园防灾减灾教育是应对灾难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前,校园防灾减灾教育没有明确定义,但根据前人研究总结,本研究认为校园防灾减灾教育是指从行为、心理等方面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和忧患意识,丰富防灾减灾应对知识,提高防灾减灾应对技能,在此基础上,能够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方法来减少灾害带来的更多损失的一种特殊教育,也是确保学生在遇到灾害时能正确自救并实现救助他人的一种特殊教育[5][6][7]。

二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经历一些灾难后,政府和学校对于校园的安全问题更加重视,但校园防灾减灾教育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还很薄弱。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校园防灾减灾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防灾减灾通识教育方面,当前,大多数学校出台了关于校园防灾减灾的相关文件,对于此方面教育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但具体落实情况存在较大问题。中小学方面,由于迫于学生升学压力,普遍存在防灾减灾教育及演练开设不足的情况,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生对于防灾减灾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处于空白。高校方面,目前,部分高校并未开设防灾减灾相关通识课程;部分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也只是针对灾害相关专业的学生,与防灾不相关专业的学生很难接触到此方面的课程;部分高校设立了防灾减灾相关的课程,但大多数高校都将此课程作为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学校少之又少。

对学生防灾减灾教育的不够重视还扩展到对校园防灾环境的构建上。中小学方面,某些教学楼和宿舍楼由于建造时间较久远,防灾标准低,且对于此方面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提高教学楼和宿舍楼的防灾标准投入不够甚至不投入,抵御灾害的能力弱。2014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会同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京、沪等13个省区市168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了明察暗访,结果在检查中仍然发现了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35所中小学、幼儿园被发现存在问题。高校方面,当前,一些高校都有新旧校区,老校区消防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因为老建筑物内的消防设施难以达到现在的标准。如2008年12月南京市消防支队对南京地区47所高校开展安全大检查,检查了学生宿舍、图书馆、食堂、教学楼等建筑,共查出火灾隐患378处。

2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

我国学校对于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的整体规划。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在体系衔接、人员配置、投入经费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大多数中小学对于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的不重视,造成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对于此方面知识的空白,而学生进入到大学之后,由于生源不同,接受此方面教育的程度不同,造成高校此方面课程开展困难,此方面课程的起点和深度难把握。

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相关老师较少。在中小学,此方面课程没有专门的教师,多由其他科目的老师代为讲授,但其他科目老师在此方面专业程度难以保证。在高校,此方面课程多由相关专业老师开设,但是如果将此课程设为必修课,相关的人员配备还十分欠缺。但在英国,一般每个教师一次指导2名或3名学生,并利用网络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学生在学习之后,也会有相应任务,例如涉及“专属急救包”等。

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的经费保障不到位。中小学方面,学校对于此方面投入少之又少。在高校,经费开支主要靠政府财政拨款,而高校在重点保障教学经费支出及师资力量构建的情况下,对于校园防灾减灾教育设施经费有限,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每年需要防灾减灾教育经费也必然越来越多,但相关的经费仍然缺乏。而在日本,日本政府每年用于防灾方面的预算占整个日本财政预算的6%~7%。

3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内容匮乏和形式落后

目前,我国各阶段校园防灾减灾教育都存在着内容匮乏的现象。在中小学阶段,对于防灾减灾的内容只有政治和地理课程中粗略渗透,没有专门的教材,并且在这两门课程中,都没有深入讲述防灾减灾的内容。在大学阶段,因各高校相继开设相关内容的课程,内容较全面,但学校大多注重灾难基础知识的教学,理论性较强,对于实践的部分,内容较少,尤其是缺少一些针对校园灾难的应急、自救互救技巧,没有将教育内容从注重理论性向实用性转移。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园防灾减灾教育还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学校中大多采用教师讲述、宣传栏、主题班会、展览、参观和知识讲座等方式,形式落后。

4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和社会、家庭未能形成健全稳定的机制

在防灾减灾教育方面,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存在脱节的现象,没有形成健全稳定的机制。学校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学校中虽然能通过一些演练学习一些灾难发生的自救互救技巧,例如火灾演习等,但某些灾难如地震在学校演习中并不能让学生有切身体会与直观感受,大多数学生更是把类似的演习当玩闹。目前,我国只有少数一线城市拥有防灾体验场馆,像类似在学校中难以体验的灾难就需要政府建立的体验场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也未能很好的协作,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很少接受相关的知识,且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防灾减灾知识的误区,导致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混淆。

三加强和改善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的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加强和改善我国的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的对策建议。

1完善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的内容

校园防灾减灾教育作为学生获取防灾减灾知识的主要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加强和改善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完善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的内容。

建立防灾减灾教育体系。首先,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所以校园防灾减灾教育体系要根据地域特色建立适合当的防灾减灾教材。其次,校园防灾减灾教育要根据不同年级制定符合学生年龄的防灾减灾教育内容。在小学阶段,首要任务是打好防灾减灾知识的基础,要生动形象、由浅入深的传授防灾减灾知识。在中学阶段,学生课业繁重,并且承受升学压力,容易忽视对于防灾减灾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进行传统的防灾减灾教育的同时,应把防灾减灾知识深入到各学科中,潜移默化地传授防灾减灾知识,满足学生对于防灾减灾教育的需求。当前,学生在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地理”和“思想政治”等课程,学习防灾减灾知识,所以应当丰富“地理”和“思想政治”中防灾减灾相关内容,不应只是只字片语的提及,而应该是细化相关知识,并且加入事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防灾减灾知识。随着高年级“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开设,也可以把防灾减灾的教育渗透其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实验等方式丰富学生的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学生对于防灾减灾教育的理解深度,让学生学习更多的防灾减灾技能[8][9]。在大学阶段,由于大多数高校设有相关课程,但大多数为选修课。有能力的高校应把防灾减灾课程设为必修课,并且丰富防灾减灾课程内容,应涉及防灾减灾基础知识教育,校园安全教育,自救和互救知识教育,灾难心理健康教育及灾后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教育等。高校也可以根据防灾减灾教育其中的各个方面设立相应的选修课,更加细化内容。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防灾减灾教师队伍

当前,我国对于专门从事防灾减灾教育的教师少之又少,但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刻不容缓,首要就是要进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普及防灾减灾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并且可以组织聘请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或与教师进行交流座谈等,学习交流所在地区的自然灾害和常见校园灾害,了解处理方法,教师更要根据学生年龄层次,了解此阶段灾害和事故的多发种类,防患于未然,提高教师团队的相关知识素养。其次,师范类院校应当设立相关专业或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系统培训,使师范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储备,有利于构建专业化防灾减灾教师队伍,进而更好地向学生普及防灾减灾知识。

3丰富学生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的形式

学校采取多样化的校园防灾减灾教育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快速接受防灾减灾相关知识。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主要以“知识性”为主,“实践性”较薄弱,我们应该平衡二者,采用“知识性+实践性”的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形式。

在校园里,可通过校园媒体进行校园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除传统的课堂传授形式外,学校还可定期聘请相关专家为学生开展讲座,主题要有不同,学校要做好协调工作。学校还可与防灾机构、消防队、急救中心等合作,可请消防员或急救人员讲授事例,学习更多实用技巧,最好是让学生体验相关器材或技巧,增加实践的机会。也可通过校园新媒体宣传校园防灾减灾相关知识。

目前,大多学校已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号,而大多公众号主要为功能性公众号,例如图书馆相关业务、查询成绩等。可以在公众号中定期推送防灾减灾知识的文章;也可在公众号中加入防灾减灾知识有奖问答模块,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校也可以在组织相关体验时,采用在公众号报名的方式,提高防灾减灾教育出现频次。除微博微信宣传外,学校也可建立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网站,也可以依托于学校官方网站,在网站中另设板块,专门介绍防灾减灾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巧,更可上传视频,比如遇到灾难自救互救技巧视频等,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

学校也可定期开展灾难应对演习。学校在灾难应对演习准备阶段,要听取消防、学生等多方意见,制定符合学校自身情况合理的灾难应对预案。预案要具有全面性,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也要具有操作性,切合实际。灾难应对演习可选取新生军训时开展,要先让学生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和学习相关防灾减灾知识,然后再进行演习。也可一学期进行一次演习,每次演习最好场合不同,侧重不同,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实用技巧。演习可以是全校性质,也可以是针对部分学生,尤其是大学校园,大学校园人数众多,全校性质的演习较难实现,所以学校可以以学院为单位,分批进行。灾难应对演习不要形式化,要加入一定的考核机制,减少学生不认真对待的情况出现。

4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教学机制

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单靠学校很难发挥出最好的效果,还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努力和家庭的配合。

政府对于防灾减灾教育十分重视,我国已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国家的“防灾减灾日”,在此期间,政府应组织各种防灾减灾教育活动,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使防灾减灾教育形成热潮。政府也可以制定法律法规保障高校建筑物的抗震高标准,也要注重建筑的维护管理。政府也要加大校园防灾减灾教育经费的拨付。提高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大学校防灾减灾教育经费的投入,例如,购买相关教学用品、购买演习所需相关器材、聘请相关专家、防灾减灾教师队伍绩效工资等[10]。

校园防灾减灾教育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媒体要加大对于防灾减灾的宣传力度,可以每年定期在电视上播放相关公益广告,也可以在访谈节目中邀请一些相关人士,集中采访;报纸杂志也可以设置专刊专栏;网络更是要发挥特有的优势,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另外,学校可以邀请相关社会志愿者团体中一些有灾难救援的人员参与到教学中。

在防灾减灾教育中,家庭教育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应在孩子小时候就开始传授防灾减灾知识,教授防灾减灾相关自救互救技能。而家长的相关知识又是来自社会和学校,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培训或通过网络教学,让家长了解最新的知识,形成全面的防灾减灾教育。

总之,开展校园防灾减灾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既需要有专业素养的教师传授也离不开实战演习的技能训练。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会有一些新的问题产生,所以在校园防灾减灾教育上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早日探索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校园防灾减灾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王鑫.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170+249.

[2]田艳天,兰俊丽,刘利民.高校校园防灾文化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0(21):172-173.

[3]刘良明,李明,胡h.论我国新时期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06-108.

[4]黄萍.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模式探讨[J].防灾博览,2013(5):66-71.

[5]李洪香.我国中学生防灾减灾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6]黄萍.学校防灾减灾教育模式探讨[J].防灾博览,2013(5):66-71.

[7]兰俊丽.提升校园防灾教育实效性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4):61-62.

[8]梅.中学生防灾减灾教材开发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

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篇3

海洋意识既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建设海洋强国,必须首先从确立正确的海洋意识开始。针对海洋事业发展问题,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进行了深入的政策准备,如1996年制定《中国海洋世纪议程》,1998年颁布《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等。经过近20年的发展,虽然民众海洋意识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进展仍不容乐观。国家海洋局近日公布了一份由海洋出版社、深圳互通调查机构和中国民意调查网共同合作,于2010年、2011年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西北6大区域18个城市进行的国民海洋意识调查,反映出我国民众海洋意识概况。这份调查发现,知道中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受访者只占10.7%;知道中国海岸线总长约18 000公里的只有13%。从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正由于我国陆地面积广大,陆地大国所形成的“重陆轻海”的观念以及海洋环境知识缺乏普及等,导致了民众的海洋意识淡薄。海洋意识的弱化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在国际海洋局势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我国海洋权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海洋国土由黄海、渤海、东海和南海组成,除渤海属于内水不存在争议外,其他3个海区中有一半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之中,需要按《联合国海洋公约》与邻国重新划定。在我国广袤的海洋领土中,普遍存在着岛屿被侵占、资源被掠夺和渔民正常渔业生产受到严重威胁等现象。而这些争端问题的最终解决,无不依赖于建立在坚实的民众海洋意识基础之上的海洋实践活动。

二、开展海洋通识教育培养和提升海洋意识

对于海洋意识的培养和提升问题,很多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海洋意识的重要性、海洋意识薄弱的原因和海洋意识培养方法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的研究成果。关于海洋意识培养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政策法规导向、舆论宣传引导、科普活动推广和海洋文化教育等方面。在这些举措中,高校作为教育的重要基地,担负着海洋教育的重要职责。但是,由于开设海洋相关专业的院校有限,师资力量相对于社会需求存在短缺,所以海洋教育普及不能仅仅依靠专业教育解决。依据通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普通高等院校推广海洋通识教育,是培养和提升海洋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19世纪初形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教育,即全专业、全职业教育。通识教育是指一种使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广博的普遍意义的了解,形成内心统一的认识观和世界观,并通过理性和感性均衡发展,使之形成完善的人格,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须的解决问题能力、生活态度、道德和政治修养等广泛的教养要求的教育形式。时至今日,通识教育已在大学教育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国各大学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几大板块,但与海洋相关的通识课程少之又少,所以,海洋教育可以在通识教育中得以实现,海洋教育可以在高等教育中实现大众化。我国的通识教育建设方兴未艾,在课程设置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缺失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各类大学中,除了诸如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特色鲜明的专业性大学外,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大学数量极其有限。而且,开设有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高校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沿海省份的高校明显好于内陆省份。由于地理位置优势,厦门大学是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较早的综合性大学,通过多年的总结和营造,已成为国内开设海洋通识课程最全面、系统的高校,开设了多门与海洋知识有关的通识教育课程,值得其他高校借鉴。随着海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海洋的关注度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海洋相关的通识课程,如山东大学于2009年开设全校通选课“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并于2011年将该课列入首批设置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之一,充分显示了该校对海洋教育的重视。此外,南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也开设了与海洋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近年来各海域的争端不断,全民海洋意识也随之提高,我国的海洋发展和保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阶段是我国提高全民海洋意识,建立中国特有的海洋文化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寻求一种合适的海洋教育体系方法,安排专门的课程,进行海洋通识教育,培养大学生们正确的海洋价值观,从而激发大学生对海洋的研究与探索。

三、开展海洋通识教育的具体举措

1.在大专院校普遍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

海洋通识教育的开展需要政策的引导,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出台了部级的海洋教育规划。如中国台湾省非常重视海洋通识教育,在2007年就颁布了《海洋教育政策白皮书》。截至2011年开设了海洋通选课程的大学就有30余所。各高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应该充分认识海洋教育的重要性,把海洋通识教育放到与其他人文、社科和自然类通识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积极倡导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开设与海洋相关的课程,鼓励相关研究领域、专业的教师开设海洋通识教育课程。例如,可以开设海洋环境、科技、产业、法政事物及人文相关综合性议题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导引学生对海洋的关心与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海洋的认知与理解。绝大部分高校,不论是综合性大学、科技大学还是师范院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不是以海洋相关课程为主修对象。针对这些学生,可以引导其在大一、大二时选修一些海洋通识性课程,希望通过这种通识教育知识的启发和帮助,使这些大学生在未来的人生中能或多或少的与海洋有所交集。

2.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

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海洋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应有别于海洋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让广大学生对海洋各领域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海洋知识种类繁多,如海洋生物、海洋地质、海洋环境、海洋人文、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海洋战略及海洋政法等,要想让学生对海洋问题有清楚的认识,最好能在海洋通识课程中对上述内容加以介绍。要通过适当的简化和组织上述专业知识,构建一门让各种知识背景的学生都可以选修的通识课程。让文科的学生学习海洋生物、环境,让理科的学生学习人文、政法,这看似有些南辕北辙,但是,当真正从事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产业时,海洋政法方面的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同样,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了解,也有助于海洋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海洋生物、环境及政法等方面的内容专业性较强,在授课时力求点到为止,非相关领域的学生了解基本知识即可。海洋通识性课程可通过“海洋系统科学导论”、“海洋生命科学导论”和“海洋文化经济总论”等主要模块展开。在“海洋系统科学”中应力求让大学生认识洋流、海洋地形、海洋气象、环境保护等与海洋相关的基本科学知识;在“海洋生命科学”中,可以让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生物分类和多样性、渔业与海水养殖等海洋相关产业的基本特色。在“海洋文化”中可以介绍海洋发展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就法律与政治方面的问题,讲授其与海事活动的关系,让学生们了解海洋的重要性,亲海,爱海,利用海洋并保护海洋。在海洋通识教育课程上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活泼,开展多方位的教学展示活动。如充分利用现有的影音素材,如“走向海洋”,与同学们一起观赏讨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主获取海洋相关知识;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海洋教育资源,部分课程也可以移出教室,比如,把海洋公园、博物馆、海洋艺术馆、海洋水族馆、海洋生物博物馆、科学博物馆及海洋科技博物馆等作为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实践基地。教师带领学生亲自体验或参观以认识海洋、亲近海洋、爱护海洋。对不同的学生也可区别对待,对于那些对海洋知识特别感兴趣的大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专业特色,成立相应的兴趣小组,聘请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如海洋科技小组、海洋环境保护小组、海洋生物资源小组及海洋法律法规小组等。

3.加强海洋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海洋通识课程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是教师,以我国目前的海洋人才资源来说,专业海洋人才严重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海洋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我国的其他产业行业相比、与现阶段海洋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相比,我国的海洋教育人才队伍还存在许多问题,如高层次海洋人才短缺、海洋人才在地域和专业上分布不平衡等,远不能满足当前及未来海洋教育发展的需要。据测算,2010年我国海洋人才资源总量为160多万人,只占全国人才总资源的2%。海洋人才涉及海洋经济、管理、科研与服务、教育等几大领域,其中海洋教育人才所占比重更小,高等海洋教育的发展,是海洋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各个高校应该打破地域的界限,积极引进海洋教育相关人才,培育海洋教育的相关师资。鼓励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海洋科研工作者投身于海洋通识教育事业当中,使高等教育的海洋通识教育上一个台阶。国家相关海洋教育研究机构也可设立人才库,供从事海洋通识教育的老师进行咨询。就目前而言,海洋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应该打破专业的界线,由不同专业但具海洋研究背景的老师联合起来,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选取合适的模块进行授课,也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给广大学生传授海洋知识。海洋通识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亲海、爱海,教师就必须对所教的内容有精湛的理解和深切的信念。北京大学的王义遒教授就提出,通识课老师应该对其所授课程的学术领域做到“三真”:真知、真信、真行,这当然同样适用于海洋通识课程老师,这是对海洋通识课程教师的崇高要求。

四、结论

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执教能力

高校体育教育过程就是一个培养健康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传输运动健身知识的过程,这对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及管理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代体育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不断深化和完善,这就意味着高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特征,然而任何一名体育教师都不可能完全掌握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所有知识。笔者认为,在高校体育教师所应掌握和具备的知识与能力中,实施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实践性知识是核心,合理运用实践性知识以不断提升执教能力是关键。

一、高校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概念及内容

高校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关于如何进行健康教育和体能训练的特定内容体系,是从事体育教育和体能训练工作所必须的专项理论,也是高校体育教师所特有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及其自身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和体能训练学相关知识,还须具备特定运动项目的组织和呈现、练习中的困难解决等丰富经验。

优秀的高校体育教师都应具备以下实践性知识,并能够将其转化为执教能力:一是高水平的体育专项技能,包括向学生传授体育专业知识、高水平协调指挥能力、渊博的体能训练知识和方法论。二是管理和领导能力,尤其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的能力。三是规划设计体能训练计划并对训练结果有效控制、临场指挥、专项技能迁移、个体化运动训练、享受运动健身等能力。四是记录、归纳、阅读教学及训练比赛文件的能力。五是与其他教师协调合作的能力,以及构建或参与学习型组织、研究型团队的能力。

二、高校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途径

高校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是在教育教学和运动健身实践中积淀、提炼而成,通过吸纳和消化相关理论,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日渐丰富。换言之,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积累的实践经验、同事间的互动与专业对话、教育科研人员的协助也都是实践性知识的获得途径。

高校体育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必须借助一定的表达方式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在实践中寻找理论依据并内化为自己的认识,进而转化为实践行动,以突破经验常识的困境,是高校体育教师扩展视野的方式之一。也就是说,高校体育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有的来自于经历经验,有的来自于对学生的认知和互动,有的来自于学校要求与相关的政策制度规定。其中有个人意义层面的自我实现,有集体主义层面的互动与协作,也有与周围环境及人员的相互影响与交流,所有这些方面不断交互作用,横向的合力作用与纵向的接力效应,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的不断发展。

三、高校体育教师执教能力提升策略

(一)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师岗位培训制度

建立健全高校体育教师岗位培训制度,是许多国家已经或正在研究实施的重要举措。制度框架大体由管理体系、教育教学体系及保障体系三方面组成。其中管理体系是关键,教务教学体系是核心,保障体系是保证。具体而言,对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应规定必修内容,例如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力学、数理统计与管理、动作学、心理学、运动医学、营养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信息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知识。应提高体育教师培训的时效性,关注教师的实际需要;针对其教学实践中的薄弱环节,开展定期不定期的技能性短训,借此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执教水平。

专题讲座是岗位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由于大部分实践性知识不可言传,培训者应切实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并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培训的出发点,这其实也是高校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原动力,他们总是有着自己的预期目标,常常带着问题参加培训,习惯于把培训内容和个人职业发展和内在需求相结合,更加注重的是培训的时效性和知识的实用性。因此,专题讲座应符合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实际和心理特点,使他们在参训后能把学习内容运用于工作实践,这才算达成了培训的目标,这样的岗位培训才有实际意义。

(二)不断学习专项教学训练知识和运动健身基础理论

如何通过专业训练以提高体育教师执教能力,现已成为了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和研究的问题。调查发现,我校体育教师全部认为专项教学训练知识(专项训练基本理论、训练计划的制定、内容选择与方法采用、过程调控与效果评定、大型比赛经验知识与裁判知识)最为重要,高校所有体育教师都应具备。大多数体育教师认为运动健身基础理论知识(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化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知识)也很重要,必不可少。超过半数的体育教师认为知识(计算机知识、外语知识)也比较重要,也应该掌握。由于体育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体育教师要从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必须将实践性知识转化为执教能力、进而提高体育教育水平。

(三)构建或参与学习型组织和研究型团队

高校体育教师应以教研室为基础建立学习型组织、研究型团队,彼此合作、互相促进,要经常外出考察学习,实现经验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尤应注意在赛与练的实践中学习,积极开展案例研究,升华实践经验。

积极扩展对外交流学习的渠道极具现实意义,然而高校体育教师很难有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笔者通过参考、学习有关先进经验,认为现实可行的模式是:教师可基于网络化学习,构建或参与体育学术论坛、体育博客(Blog)和体育QQ群等,与一线体育专家结成教育科研共同体。体育学术论坛的参与人群多样,区域无限制,凸显多元化。也可借鉴鱼化龙文苑的自媒体对接模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内在需求,选择适宜的博客圈、微信公众号和QQ群,使之成为在线学习的重要互动平台,其最大的优势是:迅速、便捷和互动性强。仅以QQ群为例,其类型有普通群、高级群和超级群,群友可以传输并共享文件和视频资源等,通过开展主题讨论分享经验。

另外,高校应不断完善体育教师评价制度,引导体育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档案,不断学习掌握实践性知识、提升执教能力和教育水平。提升水平与能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高校体育教师要懂得职业能力"嫁接",从各种渠道"嫁接"自己所欠缺的实践性知识,并善于应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从而促成实践性知识和执教能力的良性互动及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篇5

关键词:复合型教师;体育院校;教师素质;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1-0104-06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高校教师素质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也是高校师资队伍质量的前提。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科南特(JamesBryantConant)指出“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一代教师的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除了不断改革教育体制之外,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应是当下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党的十报告更是强调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高等体育院校不仅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力军,同时也是体育强国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而高等体育院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水平以及是否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专门人才,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成为体育院校永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在山东省有关基金项目和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对体育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复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与实践,逐渐形成了关于体育类院系教师发展和职后成长的基本思路:通过课程实践和教改,使体育院校的教育教学由“技术型”向“研究型”转变,师资队伍从“教书匠型”、“教练型”向“复合型”转变,这是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主动求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目前来看,这一基本思路在我们的教改与课改实践中已经逐步得到证实。

1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

1.1“复合型”教师的理论思考

什么是“复合型”教师,“复合型”教师观区别于其他教师观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这是教育界亟待明确的概念,同时也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不同的理解,直接影响着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及其措施,也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教改与课改的方向。一般认为,“复合型”教师的提法源于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复合”,是一种对“专家型”、“学者型”、“科研型”(研究型)、“创新型”等教师观的超越。当然,这种认识是基于对于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和思辨,还没有经过严格的实证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促进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形成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尽管这一提法并没有“复合型”的概念,不过也基本说明了“复合型”教师的要求,即以团队为基础,一方面要能做到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相结合,另一方面要跨学科、跨单位合作。前者是“复合型”师资的个人素质要求,后者则是群体的主要特征――首先立足于自己相对擅长的专业领域,再利用专业的优势与相近相关的专业、行业等相互渗透与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综合拓展与实践创新。

1.2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的理解

体育院校是培养最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基地,随着体育日益融入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体育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高等体育院校专业教学由“竞技性”转向了“健身性”、“休闲娱乐性”、“社会性”,凸显了培养单一专业知识(技能)型人才要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的积极态势。高等体育院校不仅要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专门人才,还应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科学化训练支持与服务、全民健身引领与推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机构,同时还应担当起弘扬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使命,这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传统的体育专业师资队伍侧重于运动技术的教学与运动成绩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技术倾向性而缺乏社会人文素养,在各自的运动项目领域纵深发展,忽视了横向的联合与发展,教学、训练、科研相脱节的现象成为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专业发展必须逾越的障碍。

就体育院校师资队伍而言,“复合型”教师的提法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以及当下体育院校师资教师的知识结构陈旧、学术风格单一,师资培养培训严重滞后等的认识,是对“技能型”、“教练型”等教师观的扬弃。之所以说是扬弃,是因为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建设的立足点还是在于体育的学科属性,即体育学科主体专业的技术特性。因此,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的理解要基于以下几点认识:一是既反映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又要体现体育院校的发展要求;二是“复合型”体育师资的提出不仅有明确的实践需要,也要有深刻的理论背景,不能凭空臆想;三是教学、训练、科研是体育院校教师岗位的基本职责,也就是体育专业的技术特性,“复合型”素质的理解要着眼于此;四是“复合型”教师素质不是简单的要素叠加或罗列,应该看到“复合型”素质是一个综合结构,其中包含着动态的、复杂的、相互影响的成分;五是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的理解既能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上提供理论指导,又可以在实践中为体育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训提供支持。可见,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善于教学、训练的教师,而应该是跨学科专业、知识宽厚、专业技能突出、整体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教师。在实践中,这种“复合型”素质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技能型复合,二是思维和理念高度上的复合。基于此,根据我们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成果,认为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是具有较强的体育研究能力,积极进行自我知识更新与跨学科专业迁移,胜任跨学科专业进行教学、训练和管理,能够在专业教学训练中复现和阐释体育学科理论、技术和原理的现代教师。相应地,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是决定“复合型”教师专业教学训练效果的,对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各种心理品质及其相互作用的总和。

体育“复合型”教师素质的结构分析

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哪些因素影响着“复合型”教师的培养与发展?从当前国外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相关成果来看,西方教师教育领域并没有关于教师素质结构的提法,对教师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性品质、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等4个方面。在国内的有关文献中,研究者从不同视角论及教师素质结构,由于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研究的焦点多集中在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结构,而且多是着眼于未来教师的人才培养,对于高校“复合型”教师的素质及其结构的讨论尚未有明确的定论。高等体育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专业素质及其构成的复杂性。从宏观的层面上来理解,我们认为,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的主要包括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三大部分。系统科学认为,结构与功能密不可分,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结构的功能应当主要体现在高等体育专业教学、训练和科研过程当中,体现在综合解决体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体育事业和传承优秀体育文化的问题过程中。

有学者研究认为,传统的专业教师的素质结构呈“金字塔”形状,如图1所示。“复合型”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决定复合型教师外在行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三个要素的地位不同,功能不同,作用也不尽相同,但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支持。我们认为三者外在地构成了一个“球型结构”,为便于表达,我们做出了剖面图,如图2所示。“复合型”教师的特点决定了三者的内在紧密联系,在具体的维度上又相互关联,形成了网状结构,如图3所示。

每个构成要素中有其内在的结构,比如能力结构,根据高等体育院校专业教学训练特点,“复合型”教师的能力结构既有层次性,又有关联性,比如“学科专业教学训练能力+跨学科专业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一般教学能力+学科特长能力”、“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等可以构成复合型能力培养体系,知识结构、非智力因素结构也具有相类似的关联,同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结构之间也有内在复合关联关系。可见,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的结构是一个多要素、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厘清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对于学科教师和术科教师的不同要求,同时有利于在师资队伍培训与建设区别对待。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调查对象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从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学科专业特点出发,对当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师素质基本状况进行分析,随机抽取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共计9所体育院校的学科和术科专业教师作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遵循社会学中相关的问卷设计原则,制定“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师资知识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问卷”,在上述9所体育院校的学科和术科教师中各发放100份,其中学科回收93份,回收率为93%,有效率为96.8%(90份);术科回收90份,回收率为90%,有效率为96.7%(87份)。

为检验问卷的效度,问卷发放前请对本课题熟悉的8位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评定,有效性认定率为100%。为检验问卷的信度,采用重测法对20位(学科10位、术科10位)专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相关性系数为r=0.89,p

2.2.2专家访谈法

借助第16届亚洲运动会科学大会和第9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召开之际,就有关问题与有关专家领导进行访谈,获取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师资知识结构的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奠定基础。

2.2.3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3.0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和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

3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解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师资的知识结构特点,本研究选取其学缘结构、专业知识结构、科研素质等进行调查分析。

3.1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师资队伍学缘情况

学缘结构即教师最终学历来源院校、所学专业等在分布、层次、类型方面的构成情况。多元化学缘结构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化大生产对高校教师的现实要求,有利于教师知识结构更新,学术思想优化,科研水平提升,可防止学术思维单一僵化、封闭保守,促进各学术流派的交流融合。表1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学科和术科教师的学缘结构并不理想:学科教师毕业留校和来自省内其他高校的占64.5%,来自省外高校的占33.3%;术科教师毕业留校和来自省内其他高校的占80.4%,来自省外高校的占16.1%。此外,在实地调查访谈中发现,很大一部分体育院校存在“近亲繁殖”现象:教研室尤其是术科教研室存在着严重的“师徒同堂”、“多徒同堂”现象,大部分教师是由同一老教授一脉相传下来的徒弟们几代同堂。目前体育院校这种极度单一的学缘结构极易形成狭隘的帮派体系,限制不同学术流派学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造成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学术风格和思想呆板沉闷,科研能力退化。

3.2高等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师资队伍专业知识结构情况

从调查结果可知,受调查的学科和术科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整体不错(表2)。高等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受调查的学科教师对常见体育项目的了解程度并不理想,除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游泳外,学科教师对其他项目的了解并不多(表3)。受调查的术科教师对体育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也不容乐观,除对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训练学和学校体育学了解相对较多外,其他科目了解甚少,尤其是对运动医学、运动处方、体育统计和体育科研方法了解更少。此外,实地调查访谈中还发现,无论是学科教师还是术科教师均对新兴学科和运动项目如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分子生物学、攀岩、定向运动、轮滑等的了解甚少。在课程和专业知识领域,学科教师与术科教师的相互学习、相互整合的情况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综合上述调查结果发现,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结构现状,与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一是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结构较单一: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体育专业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运动训练,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他知识,造成体育人才先天的知识结构匮乏。目前体育院校大多数学科教师对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较好,但运动技术掌握相对较差,大多数术科教师运动技术较好,但体育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足。二是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陈旧,知识再生能力差: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老化,很多教师深感“心有余力不足”,大学时所受教育现在已经基本过时,深感底气不足。同时体育院校的学科和术科教师主动学习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意识不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差。本研究调查显示经常利用网络查询或下载资料的学科教师仅为25.6%,术科教师仅为20.1%;经常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学科教师为53%,术科教师仅为28%。三是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科研能力相对较差:重竞技轻人文素养是阻碍和限制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运动技术水平再高,培养的学生再出色,但是由于自身体育科学知识匮乏、人文素养不高,无法把先进的技术、经验转化为研究成果,长此以往在职称、学识等方面就无法适应高校发展的需求。

4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复合型”教师知识结构基本内容

体育院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的提出,是以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以及新世纪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为依据的,它是在一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能体育教师标准。

4.1基础性知识

基础性知识包括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体育学专业知识及相关领域知识。一定条件下教师掌握的基础性知识越多越丰富,其教学有效性、创造性就越高。体育学院学科和术科教师的基础性知识体现在科学文化方面应该包括信息技术学、生物工程学等最新的科学基础知识,哲学、政治经济学、数理化、文学、艺术学等方面的文化知识。学科和术科教师的基础性知识体现在体育学专业知识方面应包括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体育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和价值等知识;学科和术科教师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应包括与自己专业有一定联系的各科知识:如学科教师应掌握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运动项目知识,术科教师应掌握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人文知识等。

基础性知识是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从事教学训练工作的最基本知识。每一个学科和术科教师在具备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应达到博、深,最终使自己能站在本学科的知识前沿,以达到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理论知识和训练的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4.2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体现在教育学知识方面应包括:体育教育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与人身心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体育教育目标、任务与内容;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国内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和动态知识;体育科学研究知识如科研过程、特点和类型,体育科研课题的选题、资料查阅整理,科研方法运用选择,科研成果表达等。学科和术科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体现在心理学知识方面应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与个性等体育心理学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工作成功的工具性知识,有利于学科和术科教师对基础性知识进行分析整合,以利于其进行创造性教学活动。

4.3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即教学实际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经验的整合。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不仅要从书本中间接获得,更要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直接获得,如教学策略选用、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格的培养等,体育教学的难点、重点、教学任务等,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等。

实践性知识是学科和术科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知识保证,掌握实践性知识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教学得法,学生才能在学习中学有成效。

4.4创新性知识

创新性知识即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学习、记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的知识。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如何利用条件性知识、基础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处理体育教学中具体问题的知识即体育学的创新性知识,包括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方法选择、指导学生创新行为和训练其创新思维、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使用等。

创新型知识是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结构中最高层次的知识,是建立在专业的基础性知识、教育学理论的条件性知识和教学中的实践性知识的基础上,将各种相关知识与当前的教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与其教学实际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创新型知识可帮助教师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相关经验分析认识当前的体育教学情境,实施符合实际情境的创新性教学。

5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复合型”师资建设对策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专家指出:新世纪教育应当让受教育者知道做什么、如何做、什么时候做、在何处做、找谁做和为什么做。这无疑对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从量到质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量要比过去丰富得多,得具备全面性和综合性知识,且必须具备创造性品格和实践能力。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结构要实现从单纯“知识型”、“技能型”向“复合型”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转变。

5.1实现复合型知识结构转变

知识一体化是当今知识发展的重要趋势,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逐渐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统一,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日益明显,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已不能固守一门学科的狭隘知识,应具备全面性的多学科知识。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结构的复合性和多样性并不排斥统一性和方向性,不同专业的教师知识结构仍有侧重点,体现“一专多能”,即“一”与“多”的辩证统一。

5.2实现厚重型知识结构转变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兴起,社会的信息拥有量逐渐呈现迅速扩张状态,贫乏单一的知识结构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势必要从轻量型向厚重型过渡,以便适应知识量迅速扩张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现代体育教育提倡终身教育,即终身学习,然而教育者与学习者并无绝对界限。此外,现阶段的师生关系已远不是单项传递关系,而是师生的双向交流,这势必要求学科和术科教师应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实现知识结构质的飞跃。

5.3实现开放型知识结构转变

体育院校学科和术科教师知识结构基本属于封闭型,即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来源基本局限于教科书中的内容,知识陈旧老化,根本无法适应当代社会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需求。

5.4实现创造型知识结构转变

影响人的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知识结构,知识深度和类型不同,创新能力的强度和方向就不同。目前,体育院校许多学科和术科教师的知识结构属于被动型,无法在创新活动中起应有的启发引导作用。学科和术科教师的大多数知识都是通过被动接受而获得,没有主动选择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的因素。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富有创新开拓精神的人才,而造就创新人才,教师自己首先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故学科和术科教师必须调整自身知识结构,从被动型向创新型转变,增加知识结构中的能力及方法方面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16-22.

[2]张华江,徐微.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再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2010(3):56-58.

[3]沈寅鑫.复合应用型教师的培养――“3+3”教师教育模式初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4]孙芙蓉,赵慈爱.从“金字塔”到“地面砖”:教师素质结构的反思与重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教育版,2005(10):30-34.

[5]刘兴.我国体育院校术科教师群体素质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0.

[6]佟庆伟,秋实.个体素质结构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刘宗杰,胥红艳.体育教师能力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33):79-80.

[8]陶郁,李继伟.复合型体育教师的培养与文化素质教育[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8(1):71-73.

[9]张宏成,仲云才,薛雨平.论新世纪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6):1-3.

[10]王锡群,王香春.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与培养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5-137.

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篇6

【中图分类号】R179G479R512.91

【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7-0631-03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学生保健服务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报道,截至2007年12月,全球aiDS/HiV感染者为3300万,其中15~49岁感染者为3080万[1]。至2007年10月,我国艾滋感染者总人数约223501例,其中艾滋病人约62838例,因艾滋病死亡人数约22205例,20~39岁HiV感染者占70.0%[2]。因此,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迫在眉睫。

1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必要性

1.1大学生成为艾滋病宣传教育重点人群在艾滋病宣传教育中,大学生成为重点人群之一[3]。(1)大学生性现状不容乐观。有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对婚前持赞同态度,且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有过[3-5];在一项对全国东、中、西部9所不同类型高校调查中发现,发生过行为的大学生比例达到13.4%,同性性接触达4.0%[6];另一项对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7]。(2)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相关调查[8-10]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不全面、缺乏系统性,心理防范意识薄弱,对艾滋病相关知识大多没有全面正确的了解,大多处于“广泛听说但缺乏深入了解”的表浅阶段,对艾滋病预防措施了解不够[8-10]。(3)大学生感染艾滋病对社会影响更大。大学生是特殊群体,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大学生感染艾滋病对社会带来的损失高于其他群体[11]。

1.2大学生是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主力军大学生是艾滋病宣传教育的主力军和生力军[12]。(1)大学生自身特点有利于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群体,他们热心公益事业,充满爱心,同时又有锻炼自己的强烈需求;(2)大学生同伴群体影响力强,同伴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在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方面起着强有力的作用[13-15];(3)大学生群体对其他群体影响力强,往往联系着多个社会群体,因此影响更加广泛;(4)延续性强。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会影响到他们现在的学习、今后的工作,在学习和工作中可以向更多的人宣传艾滋病的知识,其效果长久,延续性强。

1.3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2004年3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课时。2006年1月29日,总理签发的《艾滋病防治条例》中明确指出,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应组织学生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2006年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中国抑制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明确规定了校内外青少年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2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2.1领导及相关部门重视不够部分学校对开展艾滋病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学生从学校获得的艾滋病知识较少。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艾滋病的危害性以及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未能积极开展校园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16]。

2.2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内容保守高等院校中专门从事艾滋病教育的教师较少,大部分教师是中途转行,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教学内容保守,部分教师自己对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感到羞涩,不能达到艾滋病教育的目的。

2.3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教育不同步,活动形式单一调查显示,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较好掌握并不会必然形成正确的态度与行为[17],表明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与态度和行为的提升并不同步。在大学的艾滋病教育中,部分院校没有重视对待艾滋病态度和行为的教育,或者活动形式单一,对大学生艾滋病教育只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

3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困境

3.1活动形式与活动内容的困境大学的学习生活和其他阶段不同,在学习内容上重视实践,注重动手,在学习方式上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18]。因此,对大学生的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增加参与性、自主性和趣味性。目前,在大学校园的艾滋病宣传活动中,为了增加活动参与人数,部分院校不断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忽略了活动内容的本质性;也有一部分活动只注重了知识宣传,内容显得枯燥无味,参与人数少,同样达不到目标。因而,大学艾滋病教育应将活动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

3.2活动范围与活动深度的困境在大学生艾滋病宣传中,要不断拓宽宣传范围,让更多的大学生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同时也应在宣传教育内容上有所深入和扩展。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多数活动不能兼顾活动的范围和深度,大部分艾滋病教育的组织或个人也不明确,以致在开展中目标性不强,效果不佳。

3.3多方带头、重复宣传和延续性的困境在大学生艾滋病教育中,经常出现多个机构或组织开展艾滋病宣传,特别是在世界艾滋病日,各个相关机构都争相开展艾滋病宣传,而且多年对同样的内容反复宣传,大学艾滋艾滋病宣传病教育缺少了延续性,变成了片面性、间断性和重复性的教育活动,使得校园艾滋病教育出现混乱的场面。

3.4兼顾积极和不积极参与活动的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中部分大学生积极参与,也有部分大学生不愿参与艾滋病宣传活动,这使得历年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可能是同一部分学生,而另一部分学生一直没有接受艾滋病教育。

3.5积极轻松与消极可怕的宣传氛围为了更好开展艾滋病教育,引起更多学生关注,部分院校不断地宣传艾滋病的残酷性和危害性,使得艾滋病教育成了宣传艾滋病的残酷与危害的教育。但如果不重点宣传,大学生又不会重视艾滋病,也不会有更多的学生接受艾滋病教育。

3.6艾滋病是否变成一门课程艾滋病教育是否变成一门课程已经成为一个争论的热点。但不论结果如何,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艾滋病严重的流行形势却不容等待。

4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模式探索

大学生艾滋病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决定了必须探索更加有效的宣传教育模式或方法。笔者认为,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可按照以下模式开展。

4.1以学生自主教育为手段大学生自主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同伴教育。大学生在艾滋病宣传教育中,自我策划、自我组织、自我开展。自我教育就是主动学习艾滋知识、防治技能;同伴教育就是把所学知识教给同伴,再由同伴教给其他同伴的形式,形成点到面、面到体的辐射式教育。自主教育既符合大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成长的特点,也锻炼了大学生多种能力,解决了部分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更多的大学生投身艾滋病宣传的队伍中。

4.2以多种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社团文化是大学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丰富着大学生生活,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19]。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应以学生社团为依托,以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载体。原因为:(1)主动性强。学生社团活动多为学生自主开展,从而增强了目标人群参与的主动性。(2)接受面广。大学生更乐于接受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社团活动有其独特的优势,因而拓宽了大学生的接受面。(3)灵活性强。为了达到同一个目标,学生社团可以采用各种形式的活动,其灵活性强,更益于知识的传输和接受。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要结合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把艾滋知识融入大学生愿意接受、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去,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

4.3以科普教育为目标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中国遏制艾滋行动计划(2006-2010)》明确提出:至2007年,在校青少年艾滋病知晓率达85%以上,校外青少年达65%以上,至2010年,知晓率分别达95%和75%以上。艾滋病宣传教育属于科普知识教育,因而应尽量拓展宽度,在宣传中避免知识的过深、过专、过偏,争取让更多大学生参加,让更多大学生受益,以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养成正确的生活、行为习惯。

4.4以知识教育与态度和行为教育同步进行为基本策略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应是知识的掌握与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同步提高,这要求对大学生的艾滋病宣传教育不仅要加强对知识的宣传,还要加强对态度的教育、行为观的培养,组织大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以达到知识―态度―行为同步改变。

4.5以积极轻松的氛围为基调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以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避免或减少高危行为、降低艾滋感染机率和树立正确伦理观为目标。因而需要更多学生关注,更多学生参与,营造一种关心、关爱、无歧视的环境。如果艾滋病宣传教育单纯是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而一味宣传艾滋有多么可怕,结果只会使大学生们更加恐“艾”、谈“艾”色变。因此,艾滋病宣传要以积极向上、轻松愉快为基调,应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大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学习艾滋病知识,在积极环境中关心、关爱艾滋病人。用爱防艾,用爱心筑起关艾长城。

4.6鼓励大学生整合资源,加强交流学习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志愿做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但校方领导往往不支持,最后因无支持力量只好放弃。对此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寻求并整合可利用资源。就此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寻求从事艾滋病宣传教师的支持,二是寻求相关机构的帮助,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委员会、共青团等;3三是从社会上寻求资源,如一些爱心慈善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要做好艾滋病宣传教育,除了整合资源,大学生们应积极向有经验的人士请教和学习,主动与同龄人交流。

4.7学校及相关机构应加强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大学生艾滋病教育的督导机制艾滋病宣传教育应是全民皆动、全民参与,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更应负起祖国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成为我国艾滋病宣传的主要力量。学校和相关机构应做到:(1)相信大学生有能力做好大学生自身艾滋病宣传教育,而且很可能做得比其他任何机构都好,有调查显示,在预防aiDS教育中,应以学校为基础制定预防艾滋病策略和措施[20];(2)加强对他们的支持,包括资金和技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让大学生可以独立自主地去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学生放手做,大胆做;(3)完善评估与督导,加强监督。

5大学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具体策略

在大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中,必须融知识、态度与行为教育于一体。大学生首先应掌握必须的艾滋病知识,尤其是医学相关学生,作为未来医务工作者,更是应该系统学习aiDS/HiV相关知识[21],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其次,应该加强大学生正确对待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态度培养;另外,大学生应从行为方面与艾滋病毒作斗争,遏制艾滋,关心关爱艾滋病人。具体从以下方面进行。

5.1知识普及活动主要向大学生宣传、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培养正确生活技能,具体活动包括:(1)科普讲座,向大学生讲述艾滋病科普知识;(2)同伴教育,是一种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艾滋病宣传技能;(3)安全套普及,向大学生普及安全套的用法,培养正确的生活技能;(4)知识竞赛,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艾滋病知识,关注艾滋病;(5)图片展、宣传册等,以形象生动形式展示艾滋相关知识。

5.2态度改变活动主要树立大学生反歧视的态度,关心、关爱艾滋病病人,具体活动有:(1)电影课,以艾滋病相关电影的形式向大学生展示艾滋病知识和伦理;(2)演讲赛和辩论赛,以目标人群为中心,激发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态度;(3)角色扮演、小话剧等,以生动形象展现艾滋病伦理态度相关问题。

5.3行为培养活动主要鼓励和组织大学生参与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向周围、社会宣传艾滋病知识,主要活动有:(1)社会宣传活动,组织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积极向社会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2)暑期“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到农村、乡镇开展艾滋病宣传。

6对大学生的2点建议

6.1提高大学生自主教育的技能在大学生自主教育模式中,所有宣传教育活动都是由大学生独立完成,这要求大学生全面掌握艾滋病及相关知识,有较高的自主教育技能,能组织和动员学生参与艾滋病教育活动。因而大学生应不断学习,经常同有经验的人士交流,在实践中不断练习、不断提升[22-23],把自己锻炼成一名优秀的艾滋病宣传教育骨干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接班人。

6.2加强自主教育的灵活性自主教育是自我教育、同伴教育的过程,教育的主体和客体都是大学生[24]。在具体开展中,要针对不同院校学生的特点,通过不同的宣传渠道,采用不同的宣传形式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不生搬硬套,盲目模仿,以形成一套适合自己院校特色的艾滋病教育模式。

7参考文献

[1]UnaiDS.aiDSepidemicUpdate[eB/oL].[2007-11-19].省略.

[2]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eB/oL].[2008-8-12].省略.cn/cn/index/

[3]陈乐,扬戎.重庆医科大学学生生殖健康行为与知识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45-246.

[4]张红霞,常春,吕姿之,等.北京市中专学生行为危险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4):310-312.

[5]段信美.山东省2所建筑类高校师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491-492

[6]兴春,刘电芝,莫秀锋,等.大学生及性道德观发展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5):333-335.

[7]黄有梅,李德.当代高校大学生性心理特点分析及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4(9):85-86.

[8]范红敏,田立民.部分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113-1115.

[9]杨秀丽,方为民,沈敏,等.武汉市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3):180-182.

[10]曾琳娜,廖碧珠,靳利军.广州2所高校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46-647

[11]赵建玲,陈萍,李宁.大学生是预防艾滋病的生力军.中国学校卫生,2006,11(11):988-989.

[12]田华伟.艾滋病的同伴教育.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505-1507.

[13]叶利贞,徐秀芝.师范类大学生性病艾滋病同伴教育近期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50-451.

[14]蔡泳,施榕,顾维雄,等.文科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安全同伴教育的近期效果评价.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13(5):214-216.

[15]李艳,章伟芳,陈天辉.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分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4):42-43.

[16]周玲,王莉,齐建国.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49-850.

[17]肖欢.现今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心理与社会原因分析.黑龙江教育,2006,(6).

[18]宋之帅,潘轶山.大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8(4):62-64

[19]孙志凤,王婧,冒荣,等.1874名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问题认识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3-64.

[20]王荣,王小玲,闫莉,等.医学生艾滋病教育与反歧视教育策略.中国学校卫生,2008,12(29):1134-1135.

[21]段信美.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大学生防治艾滋病性病干预效果的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3,19(9):698-700.

[22]张美英.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效果跟踪评价.中国校医,2004,18(6):522-524.

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篇7

[论文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现状对策

一、知识产权教育相关概念的厘定

1.知识。知识在知识产权中称为知识产品,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创造的智力劳动成果。与民事权利的其他保护客体相区别,知识产品具有其特有的自然属性。其一,无形性。知识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性,依赖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存在。其二,非消耗性。知识产品一旦被创造出来将具有永续性,永远不会消亡。其三,可共享性。知识产品作为信息,可以被无限制地复制或再现。

2.知识产权。英文是intellectualproperty,翻译为智慧成果权。根据通说,它是指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劳动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根据tRipS协议,其范围包括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记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这是广义的知识产权范围。而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只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本文所指的知识产权是指广义上的知识产权。

3.高校知识产权教育。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根据受教育者的不同层次和教育的不同目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如授课、讲座和培训等,向大学生传授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相关法律知识以及知识产权发展的最新动态与研究成果,培养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主要任务包括两方面,一是以全体高校学生为对象的以提高大学生知识产权素养为目的的普及教育;二是以培养知识产权实务人才和教学研究人才为目的专业教育。

二、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必要性

1.知识产权教育是当今国际竞争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知识产权竞争。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并提高到国家战略地位。如美国建立了以各法学院教学为主导,管理学院、工学院研究为辅助的知识产权教育培养体系。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内容之一;在英国,小学、中学和大学已广泛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我国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是主力军,但在知识产权普及与专业教育方面,仍处于启蒙阶段。

2.知识产权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高等学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和主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总体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知识产权教育明显滞后,科技创新人才严重匮乏,科技创新历史重任受到阻碍。

另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固然有专业不适应社会需求、社会经验欠缺等多方面原因,但关键症结还在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因此,高校应从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探索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新机制,研究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新理念,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智力储备和知识支持。

三、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十多所高校设立了知识产权学院(系),招收知识产权本科生、研究生,开展知识产权专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根据教育部规定,知识产权法作为14门主干课程之一是法律本科生的必修课程。课程一般在第五或第六学期开始,共开设50~60学时。除知识产权专业教育,我国部分高校开设知识产权选修课程,但效果并不理想。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北京等地的12所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学校选修过知识产权课程的学生不到所在学校学生总数的5%,知识产权普及程度非常低,效果也不理想。目前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高校对知识产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知识产权教育意识。进入21世纪以来,以美国、日本为首的西方国家普遍推崇知识产权战略,重视知识产权教育。我国党和政府也重视和关心知识产权教育,教育部于2004年11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技[2004]4号),其目的在于加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但在微观层面,知识产权教育并没有统一的目标,从国家到社会到高校,都缺乏一个系统的知识产权教育思路。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全国12所重点高校进行的知识产权教育情况调查的数据中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高校领导、科技管理人员和学生对知识产权教育普遍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认为知识产权是法律概念,知识产权法是法学学生修的课程,与其他学生关系不大;没必要现在就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等工作中需要时再学习也来得及等。在这种意识主导下,学校往往就忽略知识产权教育,或者将其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

2.知识产权教育理念落后,内容肤浅。教育理念落后是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中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目前高校知识产权教学中普遍存在对创造性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的倾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的设计。知识产权教育不仅包括著作权、专利权等法律规范的传授、讲解,更应注重知识创造、管理和运用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产权意识的熏陶。当前,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学内容过于偏重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教学,知识产权法又偏重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传统知识产权教学,而对现代工业产权关注不够,对于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创造等内容更是忽略不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育内容,知识产权教材选用也大一统,不注重学生的特殊性。

3.知识产权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不足。据调查,目前高校知识产权教学只有少数知识产权教育基础比较好的高等院校采用多媒体、英美案例法教学,其他大部分都采用原始课堂灌输式方法,教学效果不理想。除少数高校采取知识产权竞赛、学术论坛等形式外,大多数高校学生仅仅通过“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程或媒体新闻等进行学习,实践性教学环节更是近乎空白。

4.知识产权师资力量匮乏,质量难以保障。据笔者调查,总体上看,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稳定的教学团队,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需要。据统计,在我国已经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的十多所高校中,专业教师总体数量不超过500人,其中接受过系统知识产权教育的很少,具有知识产权专业硕士、博士学历背景的更是凤毛麟角。现有教师精通法理,研究能力较强,但普遍缺乏实践训练。知识产权整体师资力量薄弱,流动性大,缺乏既懂法学又懂科技和经济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成熟稳定的专业教学团队。

四、强化我国知识产权教育的对策

在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当前我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明确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基本思路,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健全培养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教育新体系。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应区分培养通识人才的普通教育和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笔者建议,就通识教育而言,除了法学类专业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外,应为所有专业的本科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开设知识产权课程。课时可以因校而异,但国家应规定不低于16学时为宜,开课学期可安排在大三之后。就专业教育而言,笔者建议在法学学科中增设知识产权二级学科,增加知识产权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点,提升知识产权法在法学中的地位,加速培养各种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

2.加强师资培训,建设知识产权教学团队。第一,组建中国知识产权师资培训中心,对现有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教师有步骤地加强培训和提高;第二,高校应引进大量高素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如知识产权专业海归人员或具有知识产权硕士、博士学位专业人才,使其成为知识产权教育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第三,引进具有丰富实务经验的兼职教师,如校外优秀的专利机构人员、知识产权律师法官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以弥补专职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缺陷。

3.注重高校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高校是实施知识产权文化的重要主体之一,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是我国知识产权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颁布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提出来。所以,可以按照知识产权文化构成要素、文化来源以及外生变量,采取综合性措施,如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数字网络以及会议等方式开展知识产权活动;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参加“挑战杯”等课外发明活动;举办知识产权专题活动,展示校内知识产权成果,从而发展和繁荣校园知识产权文化。

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篇8

【关键词】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大众化;国际化;专业化;内容;途径

一、继续教育与教师发展

继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成人教育的一种类型,主要教育对象是成人,即在职人员。继续教育针对已经具有一定学历的人员开展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需要(顾明远,1991)。继续教育是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继续教育可以使人不断学习、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曾把继续教育作为衡量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教育形式包括远程教育和面授教育等。在英语教师职业活动中,教师不仅仅要讲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所以高校教师的学识水平、学术能力、价值观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对于已经具备较高学历的高校英语教师来说,学习活动没有在获得学历后停止,反之,关于如何进行英语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教好书和育好人,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要不断开展和进行的一项课题研究。对高校英语教师来说,不仅要不断完善英语知识,还应具备从事高等教育所需要的教育学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通过接受继续教育,可做到吸收新知识,整理更新原有知识,提高教师素养,完善自我,实现自我发展与成长。高校英语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是不断求知、不断发展的过程。

二、高校英语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缺乏英语教师

我国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扩招,大学生数量从1998年的643万人到2005年已增至2300万人,至2015年,我国大学生已有4018万人。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学生数量最多的高等教育大国。2005年毛入学率为21%,2011年毛入学率为26.9%,2012年毛入学率为30%,根据国际比较通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临界指标(毛入学率达到15%以上),我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教育大众化使得高等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变成大众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大学英语教育的质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也随之产生一些问题。其中之一是教师增长比例落后于学生人数的增长速度。1998年的生师比为9.73∶1,2005年为17.14∶1,2011年为17.42∶1,2012年为17.52∶1。高校开设的英语课程大多为公共英语课程,在大学公共英语的实际教学中,生师比例远远超过了17.52∶1。而一些大学的实际情况更是超过这一比例。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使得英语教师师资严重缺乏,高等英语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迫切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精炼的英语教师队伍,英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提高授课能力、科研能力和抗压能力。作为现代教育重要组成成分的继续教育,则在满足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教育发展国际化需要英语教师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大学联合会(iaU)将高等教育国际化定义为“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可以将其理解为:立足本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本国高等教育置于跨地区、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全球化大背景下,与其他地区、其他国家或多国的高等教育相互对话、彼此交流与互利合作的全球化趋势和发展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性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主要原因在于全球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交流的大幅提升与影响。(赵蒙成:2000;王一兵:1999)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化趋势表现为开放教育市场促进教育贸易、转变交流主体提升高校国际交流主体地位,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加快并向深层次发展。(赵蒙成:2000)重视外语教学、提高外语授课比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主要表现。高等教育国际化具体可以表现为:课程国际化、师生国际化、交流与发展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很多高校根据本校实际,在教学手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访问学者、科研交流等方面进行提升,扩大了国际交流。同时,大力加强外语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到两门甚至三门外语,加大教学中跨文化知识与交流的比重,重视双语教学与专业外语教学。(廖志红:2011)与其他语言相比,作为国际交流通用语言的英语在国际化交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在国际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一教师群体不仅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还具有丰厚的跨文化交流的相关知识。英语教师不是交流的主体,而是培养具备外语交流能力的人才的主体。所以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需要高等英语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在英语语言知识、跨文化交流方面对已有知识进行巩固、强化、补充,进一步提升教学实力,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大背景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国际化实力的一大要务。

(三)高校英语课程改革专业化促进英语教师发展

国内很多学者在讨论大学英语改革方向时,提出当前我国外语教学的模式主要为两种:一种重视语言技能的培训与提高;另一种则重视语言技能的应用,尤其是语言技能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两种模式可以简化为语言知识模式和语言运用模式。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已经成为很多从事大型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工作者认可的一个方向。受此影响,在大学外语改革的不断开展与深入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从对语言知识的重点讲授,转向越来越侧重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很多相应的教学理念被重新思考,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课程名称出现。如英语通识教育、特殊用途英语、专业英语、学术英语等。这些教学与专业学科知识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学科化、专业化,大学英语教学在朝专业化英语教学方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大学英语公共课程的教学比例被压缩,教学课时被减少。暂不讨论压缩公共英语课程是否科学合理,但不可否认,提升专业英语授课比例,对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表达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具备跨学科知识的英语教师受到欢迎,但这样的英语教师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师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公共英语课程减少,专业英语课程比例提升,无疑给大学英语教师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高校英语教师需要学习、补充、提高相应的非英语的学科专业知识。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英语教师为例,有一些教师出于兴趣爱好,也有一些教师则是在面临工作挑战与生存压力的情况下,开始学习中医或西医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英语能力。在此情况下,高校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变得更加迫切与重要。继续教育可以发挥其系统教育、专业教育、补充教育、成人教育等特点,对高校英语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教学与培训,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促进高校英语教师的发展。

三、高校英语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内容与途径

(一)高校英语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内容

高校英语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具有深远意义。在继续教育的内容方面,涉及知识比较丰富、广泛,可以概括为两大主要方面:一是关爱式继续教育;一是发展式继续教育。关爱式继续教育主要针对教师内心进行培训,目的在于关爱教师,培训出自信、健康、心理强大的高校英语教师。面临压力与挑战的高校英语教师应该先在内心和身体上强大自己,所以,关爱式继续教育将从心理、健康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例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曾举办过高校教师科学用嗓的培训,收到良好反响。发展式继续教育主要针对教师大脑进行培训,以期在教育知识、语言知识、学科知识方面培养出卓越的高校英语教师。教育、语言、学科知识涵盖广泛,可根据教师所在院校特点,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对上述方面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学习,或者整合学习,达到教学受益、科研受益的目标,促进高校英语教师职业成长与学术发展。

(二)高校英语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途径

高校英语教师在学习时,具有成人学习的基本特点,又具备教师的职业学习特点。成人学习的基本特点包括感知力减弱和记忆力减弱。但另一方面,成人思维更加缜密,学习主动性强,生活与学习经验丰富,自制力强,注重实用性。针对具体继续教育形式有如下建议:

1.同伴继续教育

同伴继续教育指在英语教师之间形成继续教育学习小组,有些类似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与教师间结成学习伙伴,针对心理、教学以及科研等方面,共同讨论、解决问题、互相帮助、分享经验。这种教育形式还包括同领域专家或督导对教师进行指导,即通过向同一领域的同行、专家进行咨询、学习,获得同行的教学经验,提升英语教师的相关知识与能力。

2.学科专业知识继续教育

专业知识继续教育指对英语教师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相关教育培训。根据授课内容相关性,可以邀请学科专业教师、专家及企业或机构专业培训者担任。学科专业教师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社会企业与机构则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更加客观、更贴近实际的认识。学科专业知识广博高深,如何选择具有代表性、广泛性的知识进行讲授及如何寻找社会机构的专业知识培训者成为教育的难点。

3.语言继续教育

语言继续教育是对英语教师语言能力的培训与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语言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另一个是对语言相关文化背景的学习。语言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包括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语言教育特点、语言教育方法、教学模式等。这种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英语教师的基本语言能力,强化其语言知识,巩固其跨文化理解与跨文化传播能力,使得教师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开展语言继续教育的难点在于,如何对英语教师开展既有深度又有宽度的语言教育。

4.专家继续教育

青年教师指导教育: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担任导师,建立“一帮一”责任制,指导新的专业英语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成长汇报:这种教育形式注重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由青年教师就自己在教育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方面的成长进行汇报,分享成长经验。就近学习:这里指除了进修学习等正式的继续教育手段,英语教师可以从身边寻找学习机会,向周围具备专业知识背景的同事、学生、亲属学习。这种学习手段灵活,人性化程度高,但学习比较零散,需要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与自制力。此外,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学、进修与访学、研修班与研讨会、学术讲座、网上学习等方式开展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在社会经济、科技、教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向大众化、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大学英语教学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高校英语教师面临着挑战与机遇。为了面对这些挑战,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与成长,开展高校英语教师继续培训极为迫切与重要。

【参考文献】

[1]袁平华.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0,(6).

[2]赵蒙成,周川.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2000,(3).

[3]王一兵.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趋势与战略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1999,(2).

[4]陈思,王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科技信息,2010,(7).

[5]刘黛琳,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2012,(4).

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篇9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2.016

室内理论课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有的内容与形式,不同于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室外体育课,也不同于其它文化学科的课堂教学。针对这一特殊的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采用什么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这是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有效实施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而教学方式主要包括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方式两个方面。在此,本文从高中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方式来分析与探讨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方式。

一、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思维方式

不管何种体育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当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作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方式时,主要体现在师生对教学活动的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两方面。教学活动的认识方式是师生反映“教”与“学”的存在方式,主要通过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来完成对学习活动过程的认知,其核心是教学思维方式。对于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操作而言,教学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等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方式

如何选择室内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需要正确的思维方式。基于目前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特性,需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来看,高中阶段的教学要求,需要完成1个学分(18学时)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教学。多年的课程标准实施经验得知,有很大一部分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内容,是不能进行室内理论课教学的,这些内容必须与具体的动作技术、运动技能、练习方法相联系,在具体的身体练习过程中进行体验,才能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技能。但有一部分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内容,由于体育学科的特点,加上学生对体育学习存在的一些思维定式问题,需要在室内进行系统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第二,通过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能让学生系统地认识和了解高中的体育学习,能从中领悟到体育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对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积极的影响。其内容主要是为完成高中阶段体育学习,达成学习目标所必须具备的进行体育学习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能够对学生锻炼身体、科学健身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和价值。第三,室内理论课内容的系统性要强。也就是说在室外身体运动的技术、技能和方法教学中,很难采用渗透策略进行教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内容,再就是需要通过以系统讲解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活动才能完成的内容。在此前提条件下,依据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框架,确定“以形成学生健身知识技能为主线,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目的,考虑高中学生高考实情的内容框架。”[1]在具体的内容选择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以“科学健身”为教学内容的主题线索

高中学段是在初中学段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一个特殊阶段。就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而言,高中教育是从国民教育阶段转入专门人才培养阶段的关节点;从知识技能教学上讲,高中阶段是从一般知识技能走向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转接点;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高中生正处在抽象思维发展成熟和道德伦理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教育恰好处在人的认知发展和道德发展的重要环节。高中教育具有“基础加选择”的基本特性。因此,对于高中室内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来说,需在初中所学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增强体育意识,能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健身方法,提高体育文化素养,树立终生体育意识。因此,在确定体育室内理论课内容的主题时,以“科学健身”的主题,所有的内容都围绕这一主题进行选择与按排,以健身知识技能学习为主线来串联所选择的内容。

2.以“全面发展”为教学内容的结构布局

基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特殊性,体育室内理论课内容选择与设计的结构需要包括:其一,有利于学生自觉主动进行体育与健康知识的阅读,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能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理论知识对锻炼身体的意义和价值,并能进一步认识自己身体发展与生命存在的关系,依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锻炼。其次,有利于使学生明确身体锻炼与健康的关系,能知道营养和能量对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以身体练习的体育学习对身体的完善和发展的价值。第三,能使学生关注健身知识技能,了解健身知识技能的内容与方法,学习我国传统的养身健身理论方法,并能指导身体锻炼的实践活动。因此,以健身知识技能为主线,选择“如何把身体运动、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自然力(空气、阳光和水)、心态调适等作为健身的手段,及如何使身体运动与其它健身手段协调配合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定量为主进行健身效果评价的相关知识。”[2]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的结构布局。

3.以“考前调节”为教学内容的操作策略

高中阶段学生大都需要面临来自高考的压力,如何缓解,需要进行相应的考前身心调节,这为体育学科如何为学生的高考服务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为此,在体育室内理论课内容选择时,需要考虑整个室内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进行“高考前身心调适”主题活动内容。让学生能在考前的身心调适活动中,针对自己高考前身心紧张的问题,依据身心调适的相关原理,用健身知识技能进行高考前的身心调适。主要内容分别从身体运动、营养卫生、生活制度、自然力、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选择。

(二)教师教学的思维方式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3]教师对于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思维,主要是通过自身所形成的体育思维方式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室内理论课这种特殊的体育教学内容与形式。体育思维方式“是指使用体育思维工具(体育语词概念)对体育素材进行装置,以形成素材运用时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对人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4]在进行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体育及相关的“运动”、“竞技”、“娱乐”、“健身”、“健康”等名词概念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教育过程中,需要随顺人的生命本源,尊重个体实情,以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为前提。因此,需要教师在正确体育概念的思维下,选择健身知识技能为主线来串联各种对身体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形成室内理论课内容,结合学生身体发展的阶段性,选择恰当的时机传授给学生,能够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应的健身知识和方法,为自己的身体发展和完善服务。

(三)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

在高中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中,对于学生体育学习方式而言,主要是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的思维方式是学生大脑活动的内在学习程式,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5]而思维方式的基本元素是概念,正确概念的生成源于对体育正确认识。在体育室内理论教学实践中,需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体育概念。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并选择和运用相应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活动。对于高中生而言,需要认识这样一些与体育相关的概念。如,知道体育是发展和完善人类身体的教育,主要包括父母对孩子的身体教育,学校对学生的身体教育,社会团体对成员的身体教育,国家对国民的身体教育;竞技是以获得名次和物质利益为目的的竞技运动,主要是培养运动员、教练员,开展竞技比赛,提高竞技水平,为个人、团体、地区和国家所争得利益;身体娱乐是以满足人在心理上获得最大快乐刺激为目的的身体娱乐,主要包括:在娱乐、文化、教育中的游戏、消遣、解闷、散心等活动,与工作生活相关;健身是从人的身体出发,又归结于人的身体,是以人的生命发展为逻辑起点。体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健身,是发展和完善人的身体,需要采用身体运动、营养与卫生措施、生活制度、自然力(空气、阳光和水)、心态的调适等多种健身手段,才能达成健身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体育课堂教学概念,明白和清楚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是做什么的,需要做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做。

二、室内理论课的教学行为方式

从教学的功能上讲,“教学思维方式深刻地制约着师生对教学存在的选择、整理、评价等过程。”[6]教学思维方式使师生有选择地接受有关教学存在的信息,并以一定的知识去同化、整理这些信息,并转化成能具体表现的行为方式。对于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而言,在选择和设计了教学内容,并在适当的教学思维方式基础上,如何采用适当的行为方式进行教学活动,需要在教学时段的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的选择等方面来进行思考。

(一)教学时段的安排方式

室内理论课的教学时段安排,要从自身的特殊性出发,注重体育室内理论课的灵活性特点,针对高中阶段的不同年级的特性进行安排。

1.相对稳定的时段安排

高中阶段分为高一、高二、高三等阶段,在安排体育室内理论时,可进行如下分类。新生入学(最好是新生军训时);第一个学期的中后期(天气冷时);第二学期开始,高二的第一个学期,高三高考“一模考试”前。这些阶段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需要在固定的时段完成。如,“走进高中体育学习――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指导”,“健身跑(耐久跑)与生命发展”,“身体运动与高考前的身心调适”等。

2.顺应天气变化的安排

南方地区天气变化大、雨天多,而室内体育场地有限,难已满足雨天体育课场地的需要。为此,可利用这些时段来进行室内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其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可以分散进行。如,“健身与‘饮’”,“健身与‘食’”,“健身与生活制度”,“健身与‘自然力’”,“利用‘徒手操’进行健身的知识技能”,“借助器材进行健身的知识技能”,“学习生活中的健身知识技能”等。

(二)教学组织的形成方式

体育室内理论的组织非常重要,其组织形式与室外体育课和其它文化课不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教学地点的多样性,如,有时在行政班的课室,有时在室内运动场馆,有时在“电教室”,有时在会议室等。其次,学生人数的随机性,会因不同的课次情况有多有少。因此,在思考教学组织形式时,需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选择适合的理论课教学地点

选择适宜的教学地点,是进行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的首要条件。特别是对于因天气原因需要进行的室内理论课,如何就近就快地选择教学地点非常重要。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对体育室内理论课的地点选择,主要有这样三种类型。其一是,自然行政班课室,主要是对于相对稳定的教学时段安排的教学内容。第二是,在学校会议厅或较大的电教室,主要是教学内容需要全年级或多个班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第三是,在体育运动场馆附近的室内场地,主要是针对室外课中突然遇到天气变化而需要进行室内理论课教学的情况。

2.“年级体育课”的组织形式

“年级体育课”是对于同一年级的全体学生,“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汇集于自然行政班、运动选项教学、体育能力差异分组、多个自然行政班组合的一种组织形式。”[7]在进行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组织时,要从全年级的整体出发,采用“年级体育课“的组织形式,用全年级、多个自然行政班、自然行政班、选项教学班等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相应的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活动。在授课时,依据同一年级体育教师的学识特点,安排适合于每个教师自己的内容进行教学。

(三)教学手段的选择方式

要上好体育室内理论课,得到学生的认同,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室内理论的价值和意义。就需要进行室内理论课的准备,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的准备不同于室外常规课的准备,也不同于其它文化课的准备,因为这种课在很多时候是不定时的,大多需要随天气变化而定。为此,需要采用如下的教学手段。

1.每次体育课都要备好理论教案

如果不考虑进行室内体育理论课的事,对于大多数体育教师来说,体育课备好一个教案已是常规,无需考虑什么理论课的事。但要想保证每次体育课不受天气因素和场地器材的影响,都能正常进行,就需要一次体育课准备两个教案,特别是准备好室内理论课的教案,以便在天气变化这种特殊情况下,能进行体育室内理论课的教学,确保体育教学的课时。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

“要上好室内体育理论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储备足够的室内体育课教学资源,已便教学中及时调用。”[8]这其中需要做好:年级组的教师要作好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准备,特别需要依据本校的教学资源条件,建立开放式的软件系统,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虚拟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法库和教学策略库。

3.做好体育室内理论课教学记录

很多的体育室内理论课不是在相对固定的时段进行的,同一年级,有的班上了某一内容,有的班还没有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为了不使教学进度出现错误,需要进行体育室内理论教学的随课记录。这一点非常重要,体育教师需要施教多个班,而天气的变化是不定时的,难以预测。因此,要将不同教学班上课的时间、地点、教学人员、讲授内容、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记录。

参考文献:

[1]庄宏远等.高中体育室内理论课内容的选择与安排[J].体育教学,2012(11):45-46.

[2]邓若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与健身知识技能[J].中国学校体育,2012(11):40-43.

[3]中国社会科学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5(6):1290.

[4]邓若锋.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有正确的思维[J].中国学校体育,2013(1):40-43.

[5]邓若锋.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三个基本维度[J].中国学校体育,2012(3):39-42.

[6]李森,王天平.论教学方式及其变革的文化机理[J].教育研究,2010(12):66-69.

[7]邓若锋等.“年级体育课”教学组织形式及其有效性[J].中国学校体育,2010(8):40-43.

[8]邓若锋等.雨天不让体育课被随意占用的三点做法[J].中国学校体育,2012(6):50.

高等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篇10

在现代知识观的影响下,大学思想产生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分歧。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转移,两种不同的大学思想因此面临共同的冲击与挑战。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秘书长陈解放教授认为,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下,两种大学思想应寻找相互间的统一性,高等职业教育也应与博雅教育协调发展。如果高等职业教育仅仅局限于传授技能和追求技术效率,排除理智和审美的因素而不考虑职业的全部理智背景和社会意义,这种狭隘的职业教育思想将被时代所淘汰。理想的高等职业教育既要鼓励学生“做”与“制作”,也要强调理论教育,使学生学会思考,从而使职业兴趣接近科学的观念世界。

陈解放,1949年生,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员。曾担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学院教务处处长、院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特聘副所长。他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尤其在产学合作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成绩突出。他曾经赴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习合作教育的管理,并担任我国第一个合作教育试点项目CCULp(中加大学合作项目“在中国建立合作教育计划”)的中方项目负责人;曾主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等多项重大课题研究;出版了《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上海高校的合作教育理念与实践探索》等多部专著,以及“‘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等几十篇学术论文;曾获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他还兼任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上海产学合作教育协会执行副秘书长、世界合作教育协会理事,为我国合作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国内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是该领域知名专家。

一、两种不同的大学思想

大学思想受现代知识观的巨大影响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现代知识观对知识的性质、产生与增长有不同的看法,分属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基础,大学思想也因此产生分歧。美国教育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认为高等教育哲学有两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一种是以认识论为基础,另一种是以政治论为基础。认识论教育哲学认为,知识的唯一坚实基础是严格的客观性,因此必须摆脱价值影响;而政治论教育哲学则认为,知识若要离开现实,保持价值自由,摆脱价值判断,那么它将毫无意义,有无人问津的危险。反映在知识观和大学思想上,前者强调知识的客观性,表现为理性主义大学思想,而后者则强调知识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表现为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大学思想。两种思想在大学教育的目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教育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

在大学的教育目的方面,前者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掌握理性权威的社会精英和纯学术人才。知识是通过特定的概念和命题进行描述的,知识的产生和增长是天才和智慧的结晶,追求深奥知识是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后者认为,知识是人们在试图以探究的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认识或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因此受教育者在大学应得到人文关怀,提高获得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丰厚薪俸的能力。

在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前者认为,知识是客观的,具有价值无涉和文化无涉的性质,知识产生的过程不能也不应该受社会和国家意志的影响,因而大学应该是独立于社会的,为知识精英探求知识和真理的科学城堡。后者认为,很多过去根据经验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今需要大学提供的人才和知识才能解决,大学已经成为它们所服务的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教育和教学方法方面,前者推崇思辨推理、理性自觉和演绎,认为“为知识而知识的教育才是最有价值的教育”;后者反对先验的理性,坚持实证主义方法论,奉行实验、观察和归纳,甚至用经验分析和行为指导的方法来规范人文科学。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知识观的影响下,大学思想产生了两个极端,一个是以追求博雅为主要目的的理性主义大学思想,另一个是以追求职业为主要目的的功利主义大学思想。前者认为,教育是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应由知识本身决定范围与内容,并由此与心智发展相关联。正如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p.H.Hirst)在《博雅教育与知识的性质》中所言,“这种教育的定义以及对这种教育之合理性的证明是以知识本身的性质和重要性为依据,而不是以学生的偏爱、社会的需求或政治家的各种奇怪的念头为基础的”。显然,它是一种为了知识而学习知识的教育,是一种为了心智的完善、解放和自由,发展人的理解和判断力的教育,与职业或功利的目的无关,与实际事物关系不大。后者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获得物质与经济方面的成功,满足个人或社会经济与物质方面的需要。追求博雅固然目标十分崇高,但没有一种价值可以崇高得不依赖经济的支持。美国教育哲学家布劳迪(H.S.Broudy)在他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写道:“如果博雅教育仅仅是为了自我修养,而不是出于经济和社会的必要,那就很清楚,现代的青年没有时间学习博雅学科。有钱的退休人员似乎是学习这类学科最为合适的人选。”

很显然,上述两种大学思想相距甚远,各自走向了极端。追求博雅的理性主义脱离经济的需要,不能为年轻人进入工作世界提供充分的准备,因此在为国家提高经济竞争实力上显得软弱无力;追求职业的功利主义依据急需程度来定义价值的高低,将物质或经济方面的利益作为终极目的,注重现实而忽视了未来。

二、后现代知识观对大学思想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知识观也从现代知识观向后现代知识观发展。后现代知识观在对现代知识观的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产生了超越。

首先,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它存在于实际情境中,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结果。知识不是认识主体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和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而只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解释或解决问题的一种假设。知识也不是对客观法则的精确抽象和概括,在性质上具有相对性、个人性、文化性和情景性。知识的生产不仅仅是个体理性劳动的成果,也是社会的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产物。社会因素是促进知识生产的积极因素,当今重大知识的产生无一不是跨学科群体行为的结果。在知识生产的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等重要,两者密不可分。

其次,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理解性,认知不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直观的、理性的反映过程,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理解与合作,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与对话。认知对象不是独立存在的,无论是一种事物、一种关系或一个问题,一旦离开认知主体的知觉形式,它们便是不存在的。它们与认知者的兴趣、利益、知识程度、价值观念、生活环境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认知活动需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与学习共同体相结合,以达到对事物的合理解释。

第三,后现代知识观认为,认知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的过程。个体的认知发展始终处于一个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动态过程之中。知识包括结构性知识和非结构性知识。前者是规范的、拥有内在逻辑系统、从多种情景中抽象出来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后者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形成、与具体情景直接关联的、不规范的、非正式的知识和经验。认知者必须同时掌握结构性知识以及非结构性知识和经验,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第四,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有多种类型,科学只是知识的一种。从人类学来看,知识可分为言传性知识和意会性知识。现代知识观不重视意会性知识,而它恰恰是人类科学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从知识的来源看,知识可分为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具有同等的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不难看出,后现代知识观是对以现代知识观为基础的两种大学思想的共同冲击,面对这一冲击,二者似乎都应该有所清醒。

三、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反思

今天的职业教育反映的主要是现代知识观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虽然在早期由于社会阶层的等级分化而带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意识形态,使得职业教育仅仅是一种实践,在教育理论体系中并没有地位。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实科和技术课程为核心的职业教育逐步在教育体系中确立了自身的位置,形成了与追求博雅的理性主义教育思想相抗衡的功利主义教育思想。

从一般意义上说,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在类型特征上,它与“工作世界”相联系,与实际事物和谋生关系紧密;在教育目的上,“理解”与“欣赏”被“技能”和“胜任能力”取而代之,“会话”和“沉思”被“适应”和“做”取代;在课程设置上,通常是根据有用、能清晰地加以界定且易于测量的具体目标加以规划,该目标往往不是产生于学科本身,而是产生于对经济或某种职业需求的职业技能的分析;在评价准则上,质量建立在符合来自外界“行为指标”的基础上,关键在于成功地完成工作,关注的重点是达到某种结果的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以及知识的具体应用。

如今,后现代知识观的兴起告诉我们,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追求博雅的理性主义和追求职业的功利主义之间应逐步寻找统一性,以符合人们对知识的重新认识。

首先是在目的和价值方面的统一。理性主义教育应该加深对经济活动的理解,更多地关心知识的应用,而且认识到,大学教育面对现实,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谋生,是如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十分合理的事情。没有生存这一前提,一切价值都无从谈起。而功利主义教育则应该认识到,在科学和人文高度发展的今天,就连木工技能的获得也有可能要引入科学的因素和审美的鉴赏,从而使心灵面向进一步的探究。职业再也不是仅限于物质和体力劳动之中,而是与精神和脑力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离不开博雅内容的学习。把它局限于仅仅传授技能和追求技术效率,排除理智和审美的因素,不考虑职业的全部理智背景和社会意义,这种狭隘的职业教育思想将被时代所淘汰。

其次是知识内容和知识结构方面的统一。理性主义教育不应仅仅与理论的、命题性质的知识相联系,而也应该与熟练的行为要求相联系。不能仅仅把理智的完善作为受教育的标志,而也应该将获得有用的知识作为标准之一。功利主义教育则应该认识到,实践活动本身也渗透着理解。明智的实践包含着“雏形的理论”,一旦它在实践中被明确和系统地阐述出来,就成为供人检验和指导实践的理论。“想”与“做”、理论与实践之间有一种逻辑关系经常被忽视,从而损害了对道德生活和工作世界来说至关重要的“理智的实践”。也就是说,要在实践的同时进行思考,将镶嵌在实践中的观念明确化,挖掘植根于其中的科学内涵。因此,理想的高等职业教育既要鼓励学生“做”与“制作”,也要强调理论教育,使学生学会思考,从而使职业兴趣接近科学的观念世界。■

【参考文献】

[1]布鲁贝克JS.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2]陆有铨.现代西方教育哲学[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5]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智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