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十篇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十篇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6:24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酒文化,中西,差异

一.酒文化的内涵

无论中方或是西方,都存在着酒文化。酒最初是一种物质财富和精神享受的载体,随着时间的流逝,文化的集聚,酒本身也被赋予了文化层面的意义,酒渐渐演变成了酒文化。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酒文化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1.1中国的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上天造酒说”和“猿猴造酒说”酒在当时被赋予了神话色彩,由此可见,酒在中国人民饮食中的重要地位。后来,又出现了“杜康造酒说”,据历史记载,历史上确有杜康其人,甚至出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类的诗词,这使得“杜康”渐渐成为酒的代言人,酒的重要地位更加确凿了。

在经济繁荣的唐宋时期,诗人常常饮酒作赋,写下许多名垂千古的诗篇,其中,“诗仙”李白就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在他的生命中,酒不可或缺,于他而言,酒不只是饮品,更是抒怀的慰藉,也是诗作的灵感之源。同时代的杜甫亦是如此,他与酒也有着不解之缘,杜甫《饮中八仙歌》种曾吟诵道“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酒乃是情感的寄托所在。

此外,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万千,在民间,关于酒的名目繁多,也无处不在,比如,满月酒、生日酒、订婚酒、饯别酒、饯行酒、出师酒、庆功酒、欢聚酒、团圆酒、清明酒、端阳酒、中秋酒、重阳酒、腊月酒、除夕酒、……还有名目繁多的往来酒、答谢宴、节日酒、宴会酒。至于敬酒、劝酒、祝酒、行酒,酒趣、酒话、酒令,已成为各种礼仪、交际交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礼节。

1.2西方的酒文化

在西方,多产葡萄酒,随着葡萄酒工艺的成熟,西方酒业有了一定的文化含义。西方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将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以升华,尼采认为,酒文化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其中,欧美的酒吧文化就是酒神文化的一种典型表现。酒吧成为人们消遣娱乐,和释放快节奏生活压力的场所,同样,那也是朋友之间休闲聊天或聚会的好场所。酒吧文化是西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中西文化差异原因

2.1地理位置的差异。西方多为岛国,周围环海,以捕鱼业为主,谷物种植业相对不太发达,常以海上交通进行交流。而中国大陆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大陆中的长江、黄河、淮河等河流自西向东流淌入海,大量河流的存在非常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情况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

2.2历史传统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而出现不同的变化。中国是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因此经济交流相对较少,思想较为保守,追求务实的生活。而西方国家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自我中心观念,强调通过个人奋斗达到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西方又就出现工业文明,人们的思想也得以真正解放,因此西方人追求自由解放,具有冒险精神,思想比较大胆。由于历史的渊源不同,发展的经济基础不同,演化过程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造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2.3思想观念的差异。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主张个性的发展与自由,西方社会的人们喜欢创新、观点新奇、思想比较开放。我国作为一个受到几千年儒家思想影响的一个社会,人们重视道德修养,比较中庸,价值观念有别于西方国家。同时,这种传统文化不利于人们的理性思考,缺少对理性和科学的追求。正是由于中西方思想上的差异,也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三.融合中西文化差异

3.1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中国人表达常常比较委婉,是曲线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是指向的思维方式。另外,中国人多谦虚,讲求"卑己尊人",把谦虚看作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在听到别人的赞美、夸奖或赞扬时往往倾向于不接受或不正面接受,有时还使用"自贬"的方式等词来回答别人的恭维。而西方社会面对别人的恭维或赞扬,他们会人人方方地接受,习惯用"thankyou"来表示接受对方的赞扬。因此理解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交往习惯对于我们理解彼此思想交流沟通十分重要。

3.2培养文化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中国人和西方人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民族的文化,面对的是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迥然不同的人,在交往的过程中不可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要使交往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沟通以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最终达到文化融合。而酒作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必须要了解掌握。同时,了解西方的历史文化、文学、风俗习惯等也十分必要。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品品酒,以培养自己的文化敏感性,提高交际能力。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篇2

关键词:汉英语篇;意合;形和;文化差异

一、引言

比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自有交流以来,关于英语汉语的对比就层出不穷。早期两种语言的比较多着重于语音及结构上的比较。从结构上来看,意合和形和是汉英最主要的区别。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文化语言学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只有把文化和语言结合以来,剖析造成此种差异的文化根基才能真正了解语言。翻译决不能仅仅着眼于语言的转换,而是要透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文化涵义。(陈安定,2000)吕叔湘指出:往往人们很容易找到事物之间的异同,然而,要追究造成它们异同的原因就不是那么容易了。”而本文将不仅仅从语篇的角度指出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更会从文化角度阐释差异的文化原因。

二、意合与形合涵义

王力在《中国语法论》一书中率先提出意合和形合两个概念:“汉语里连接成分不是必须,多用意合法表达意义;而英语主要靠连接成分显示其意义,因此多用行合法。”。连淑能指出,“所谓形合,指的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汉语是综合性语言,不用连词而靠句词之间的逻辑关系体现意义,注重行文意义上的连贯,形散神聚,重意合。而英语是分析性语言,靠句词显性的连接词体现意义,重形合。

三、语言与思维文化关系

国外的学者也注意到这些差异,如奈达(nida,1982:16)指出,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莫过于形合和意合。由于语言和文化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想要探究一种语言,不能不谈到文化。在人类语言研究历史上,意大利哲学家维柯是第一个从语言的文化视角研究语言的。他认为,没一个民族都有带有自己特色的习俗文化,不同的习俗文化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形式。(申小龙1992)维柯的观点在当时虽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却开辟了研究语言文化关系的先河,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德国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威廉.洪堡特是继维柯之后又一个对语言和文化之间关系做出系统研究的学者。他认为语言是人们思维不断重复活动的结果,语言是思维表达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不同的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通过语言展现出来,所以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体现,民族的语言是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是民族的语言。”(姚小平,1999)在洪堡特看来,一个民族和文化的精神特征决定了这个民族所操持的语言。受洪堡特思想的影响,鲍阿斯,美国人类学家奠基者,进一步研究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他认为语言所透视出来的差异主要源于文化的差异。尽管表达形式不同,但认为思维文化影响语言这点是相通的。可见,文化和思维包含并影响着语言,而语言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合和形合是汉英两种语言的外在体现,文化则是导致此种差异的最根本的原因。那么文化是如何影响语言的,接下来本文将对此做一个全面的阐述。

四、意合与形合的思维文化阐释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这是两种语言形式表达上的差别,更是两个民族思维文化差异的展现。中国受道教影响,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应的中国文化求全、求圆满,重“心领神会”反映在语言上,则重意合。而西方主张“人物分立”,重在形式论证,崇尚个体思维,并认为整体只有在个体对立中才能存在。反映在语言上,则重形合。吴森教授在指出中西方文化有很大不同,西方文化有三大支柱:科学、法律、和宗教。中国的文化有两大基石,一为道德,一为艺术。中西方最显著的差异在于:中国文化是偏艺术的,要有整体的美得视觉体现,而西方文化是偏科学的,逻辑性外显。科学的精神目的是在于寻求真理,通常是借着抽象的符号,利用分析的方法,对事物作理智的了解,从而发现真理。相反,艺术的精神的目的是欣赏和创造,一般是借着具体的意象,传神活现,的来表达一己的感觉或价值判断,从而带来视觉的享受。下面本文将从语篇的角度分析中西文化思维的差异:

从初始语篇看,整篇语段主谓不是特别明显,没有显性的连接词联接上下文,但是却丝毫不影响理解读者理解语篇的意思。对《儒林外史》熟悉的读者会发现,语篇的意义体现在字里行间,高度依赖上下文。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悟性”、“了悟”。而目的语篇几乎每句话都有显性的主谓宾,整齐完整,句法的语法意义受到语言形式的限制,体现了英语是分析性语言这一特点。这是结构上的差异。从文化上分析,充分体现了东方人与西方人的基本分歧,即,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就如吴森教授所言,初始语篇整体来看,仿佛一个艺术品,看似毫无关系,实则形散神聚,并且给人一种整体的美感。西方人则重分析,重形式逻辑,总是把细微之处,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也符合西方的科学精神,试图借助抽象符号阐述事物。

原语篇表面上看只是几种事物的堆积,找不出主语谓语宾语,然后细细品味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境的画面。各个景物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副令人伤感的暮秋黄昏图。这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模糊整体的思维观。这种思维观注重事物内涵的横向联系,语言通常表述为非逻辑化,但是语言内部却表现为极强的逻辑性关联性,意义需要靠读者的悟性拿捏,这符合汉民族的思维特点。

目的语篇为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译,译文几乎把原文的意味译出来了,从形式上可以看出风格与原文极不相同。译文将原文的内隐意义通过形式的连接外显出来,主谓机制突出。这体现了西方民族分析性的思维特征。

五、结语

汉英语篇的差异,是汉民族和西方民族文化思维差异的具体体现。思维支配文化,并反映到语言中。汉语重意合,形散而神聚,以意统形。英语重形合,语言形式规范完整,以形制意,这是两种语言最显著的差别之一。因此要了解两种语言语篇,分析其文化思维差异是必要的。不管是学生考试,还是做翻译,都应该考虑思维差异并用此分析语篇结构。只有在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又能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才能更深刻了解语言。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a.traslatingmeaning[m].SanDimasCalifornia:englishLanguageinstitute,1982.

[2]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m].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

[5]姚小平.作为人文主义语言思想家的洪堡特[J].外国语,2003(03).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篇3

一、文化与商业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关于文化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提出过各种观点,但都无法形成统一的看法。a.L.Kroeber和ClydeKlukhohn就曾在他们1952年发表的著作《文化:概念与定义之回顾》(Culture:aCriticalReviewofConceptsandDefinitions)中收集了近300个有关文化的定义。著名学者胡文仲认为:1)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产。2)文化既包括信念、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也包括实物和器具。3)文化是人们的行动指南,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4)文化并非生而有之,而是后天所学会的。5)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可以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区分不同的文化。而商业是人们从事的经济贸易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商业也随之逐渐成熟,从最初的只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使用的需要,演变成越来越注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精神方面的体验。而要提高商品的体验价值,就要给商品注入一定的文化因素。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地变化,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追求实用,而是更看重商品的文化价值。所以,商业和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对商业的影响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商业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商业文化也就这样悄然地出现了。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商业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所创造的成果自然也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商业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上,商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进步。比如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承载了商业的繁华和文化的共融。所以,文化的进步始终离不开商业。商业不仅能把商品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播到其所到之处,还能把各种文化形式带到各个地方,并与当地的文化进行交流,使得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能取长补短,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恩格斯曾说:“商入对以前一切都停滞不变,可以说由于世袭而停滞不变的社会来说,是一个革命的要素。”“现在商人来到这个世界,他应当是这个世界发生变革的起点。”由此可见,商业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始终起着重要作用。商业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二、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用文化差异来解释国际商务中的所有问题是十分荒谬的,但如果否认真实和深奥的文化差异的存在,并否认它给全球商务活动带来了很大影响,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我们要正视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在各个方面存在差异,比如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同样,中西商业文化也同样存在各种差异。如果将人类的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那么商业文化也可一分为二,即商业物质文化和商业精神文化。商业物质文化即各种商品、商业建筑和设备等,比如茶文化和酒文化。商业精神文化即商业习惯、商业理念、商业思维、商业价值观、商业道德等。这里,笔者将主要分析中西商业精神文化的差异。

(一)商业习惯的差异西方商人通常把人际关系和商业关系区分开来,他们跟生意伙伴往往只谈如何合作,不管在正式场合还是休闲场合,所以他们就没有只跟朋友做生意的顾虑,商业关系比较简单。然而中国商人一般认为要跟人做生意就得先跟他交朋友,所以会通过饭桌,甚至人情来拉近关系,把对方变成朋友的同时也使他成为其商业伙伴。这种商业理念让外国商人很不习惯,但如果他们想在中国打开市场,也不得不入乡随俗,适应中国的人情世故。

(二)商业思维的差异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在商业上也有所体现:中国商人倾向形象思维,而西方商人则倾向抽象思维。中国商人侧重由面到点的叙述方式,而西方商人喜欢由点到面进行阐述。中国商人强调以联系的角度看问题,注重事物的整体关系。西方商人则会将事物分割,进行逻辑分析。比如在商务函电往来中,中国商人往往采用归纳式的表达模式,即先阐述问题再表述自己的观点。西方商人则通常采用演绎式的表达模式,即先提出观点再对其进行阐述。在商务谈判中,中国商人一般更注重对方的诚意和实力,强调在谈判中要随机应变,缺乏周密的安排。西方商人则更注重谈判的布局,即会事先明确目标,确定计划,收集数据等,对谈判的过程和要求非常熟悉。在公司管理中,中国商人认为一切要以大局为重,看重人际关系,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使业务更好地往来,所以要先处理好各种关系,强调彼此理解,相互支持。西方商人强调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工作中各人只要按章办事就可以了,职责清晰,互不干涉。

(三)商业价值观的差异西方商人以最求利润为唯一目标,任何活动都要以股东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按期公布公司的财务报表。一旦公司出现亏损,通常就要大幅裁员,甚至申请破产保护。中国商人注重企业效益的同时更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即使陷入亏损状态,也尽可能维护职工的利益,尽量避免破产。在企业经营中,西方商人注重个人利益,平等竞争。中国商人注重整体利益,讲究人情世故。在企业管理中,西方商人向往进取精神和创业精神,而中国商人则认为创业容易,守业难,因此向往领导才能和守业能力。

(四)商业道德的差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商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文明经商,礼貌待客;遵纪守法,货真价实;买卖公平,诚实无欺等。中国商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他们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真正的商人会通过赚钱来满足自身甚至是他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西方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在资本主义初期,他们会通过惨无人性的手段榨取他人的劳动来赚钱;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他们则会千方百计地从消费者身上赚取更多的利润。

三、中西商业文化冲突的应对策略

中西商业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冲突,这些不同商业文化间的冲突也属于跨文化冲突的一部分,因此要解决这些冲突就需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寻求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中西商业文化的交际也是跨文化的交际,因此合理应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对解决中西商业文化冲突有很重要的作用。1.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二战后,美国迅速崛起,成为超级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也面临着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交际问题,从而促使学者们进行文化差异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末,爱德华•霍尔(edwardHall)在其《无声的语言》(theSilentLanguage)中率先提出了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的概念,为跨文化交际学理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许国璋发表了Culturally-loadedwordsandenglishLanguageteaching,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的起步。2.跨文化交际理论戴晓东认为,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群体以及不同的文化成员互相交换信息、相互沟通、共同建构意义和身份的过程。一直以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拓展和深化,其中丁允珠和欧埃特塞尔的跨文化冲突管理理论比较有影响力。他们认为,跨文化冲突管理主要受到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定位因素,包括文化价值模式、个人属性、冲突规范和面子的关切;2)情景与交往范围的特征,包括群体的内外界限、关系参数、冲突目标的评判和冲突程度;3)冲突过程因素,包括冲突方式、维护面子的策略、情感表达以及冲突的节奏;4)处理冲突能力的特征,包括得体性、有效性、满意和成果。①它们的内在逻辑是交际冲突首先受到定位因素的制约,并影响到情境因素,且在过程因素中得到更直观的体现,冲突管理能否成功取决于得体性、有效性、满意和成果等因素;冲突管理的结果又影响到文化价值定位及其他各个方面。

(二)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解决之道广义而言,只要两个对象之间的需求无法搭配或相容,我们就可以说,他们处于冲突的情境之中。由于中西方的商业文化存在差异,必然就会有各种商业交际的冲突。因此,要解决冲突,就必须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积极寻求有效的方法。1.提高对中西方商业文化的认同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文化积淀。东西方商业文化之间存在很多差异,甚至有人认为它们是背道而驰的。西方人在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本质驱动下,形成了一种完全靠剥削劳动力或吸引消费者来赚取利润的商业模式。对他人缺乏关爱精神。而东方人深受儒家提倡的道德观念影响,在利益驱动的现代商业社会往往仍会遵循有些道德准则,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不管哪种文化都有其利弊,西方人擅长用富有逻辑的理性思维来对待经济,缺少感情因素。而东方人擅长用感性思维对待经济,缺乏严密性。两种不同的文化需要相互交融才能焕发新的活力,任何固步自封的排他行为都会给自身带来不良后果,导致经济停滞不前,落后挨打。要进行良好的商业沟通必须要平等对待不同文化,具有开放的精神。2.进行适当的商业文化调整在实际商务活动中,要主动提高文化意识,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和对方文化,多站在对方文化的角度理解他们,探索有利于双方的交际模式,会有助于赢得对方的尊重,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商业文化的交流中,要包容不同的文化,互相吸取对方的文化精华,摒弃文化糟粕。比如中国人容易安于现状,讲究面子,缺乏竞争意识,应多吸取西方文化的长处。但西方人太强调自我,不利于家庭稳定和社会团结,也应摒弃,需要学习中国的集体意识。此外,还应该把西方的商业习惯及商业理念同东方的商业价值观相结合,取长补短,孕育出新的商业文化。

四、结语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篇4

【关键词】西酞普兰;舒必利;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971+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15-1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临床采用抗抑郁药物效果不佳,采用西酞普兰配合小量舒必利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4例患者均来自我院住院,符合中国精神障碍与诊断标准(CCmD-3)心境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1],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6例,年龄(15-63)岁,平均(33.25±5.34)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5.42±2.99)年,汉密顿抑郁量表(HDmD)[2][评分]>18分,平均(28.29±6.53)分,对照组男16例,女5例,年龄(16-62)岁,平均(34.12±5.66)岁,病程2个月-13年,平均(5.55±3.55)年,HDmD评分>18分,平均(28.22±5.76)分。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分裂症后抑郁,妊娠产后抑郁,严重躯体疾病以及药物所致抑郁障碍,治疗前2周内未应用过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物。

1.2方法治疗组采用西酞普兰配合舒必利治疗,日量分别为(32.12±5.24)mg,(391.46±82)mg,对照组单独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用量(31.79±7.12)mg.治疗过程中不再应用其他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但可根据具体情况,心慌者应用普茶洛尔,睡眠差者给以氯硝西泮治疗,疗程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末采用HamD进行评定。

1.3临床疗效评定临床疗效依据中华医学疾病4组评定标准及HamD量表减分率进行评定,痊愈为减分率≥75%,显进为50%-74%,进步为25%-49%,无效为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临床疗效治疗组痊愈12例(54.54%),显进6例(27.24%)进步3例(13.63%)无效1例(4.54%),总有效率81.81%;对照组痊愈8例(36.36%)显进7例(30.45%)进步3例(13.63%),无效4例(18.18%),总有效率66.81%,两组有效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

2.2HamD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它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评分两组比较治疗前后明显下降,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伴精神症状的抑郁症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组之间除第一周个显著性差异外,其余2.4.8周均有显著性差异(p

表一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比较(-x±s)

时间治疗组(n=22)对照组p

治疗前28.38±6.3428.28±5.79>0.05

第1周末23.30±6.2525.45±5.63>0.05

第2周末16.20±4.1918.89±6.32

第4周末12.50±4.1815.80±6.22

第8周末8.15±4.7713.80±4.29

3讨论

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由于受精神病性症状的影响,患者自知力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往往相对较差,治疗效果也较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差,临床单用三环类及新型抗抑郁药疗效不佳,如合用抗精神病药物则取得较好疗效[3]。本文采用抗抑郁药西酞普兰配合小量舒必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西酞普兰为高5-Ht再摄取抑郁剂,提高神经细胞突触5-Ht浓度,增强5-Ht能的神经传递,能有效控制抑郁焦虑症状。

而舒必利为多巴胺D2受体特异性高,为高选择性D2受体拮抗剂,对其他受体如D1亲和力小,能够改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同时具有较强的止呕作用,并能抑郁胃液分泌,小剂量又有抗抑郁作用。

本文结果提示,两组除第一周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外,第2、4、8周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两药合并增强临床疗效,提高治疗效果,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作用于Da系统,推测该类药物对CYp450酶的影响与抗抑郁药在药代动力学上产生交互作用,达到协调效果[4]。此外舒必利能够减轻抗抑郁药西酞普兰所致恶心、呕吐,改善患者的进食状况。

本文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均有效果,但西酞普兰配合小量舒必利治疗效果更好,既缓解精神病性症状,又减轻用西酞普兰所致恶心,呕吐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8-90.

[2]张明国.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2-127.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篇5

摘要:悲剧是世界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穿透感染力强,中国悲剧和西方悲剧作为悲剧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着许多相同之处和差异。本文就中西悲剧的起源、差异原因、主题、选材、人物、悲剧冲突、写法、结局,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中西悲剧;差异;比较;选材;人物

悲剧是世界文学史上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表现形式,它们内涵丰富,表达情感充沛有力,思想深邃。通过对一个个悲怆的故事的叙述,却能使人的精神和人的情感得到最真实深切的表达,有着极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作为世界上重要的两大文化,对悲剧的诠释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这很大差异。这和两个地区的地理风俗,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但中西悲剧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人类文学宝库中的精品。

一、中西悲剧的起源比较

中国悲剧起源于远古时期周朝时期的乐舞,屈原所写的《九歌》就是乐舞的代表作。著名的《九歌.湘夫人》按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是中国最早的爱情悲剧。

西方悲剧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典,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在平民中广受崇拜,之后雅典执政者为讨平民喜欢将酒神祭典引入城市,悲剧渐渐由此分离产生出来。

从中西方悲剧的起源来看,两者都起源于歌舞,从娱乐生活相对匮乏的古代,一直到科技发达的今天,歌舞一直以其不可替代的感召性和群体性,广受世人欢迎,尤其是在其他娱乐活动较少的古代。所以说悲剧起源于歌舞,是符合时代背景的。两种悲剧的起源又都和祭典有着重要联系,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中,祭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祭典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二、中西悲剧差异的原因比较

中西的地理位置、民族意识、人格价值不尽相同。中国悲剧和西方悲剧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究其差异,最根本原因是地理和文化的不同。

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即西方悲剧的起源地古希腊四面环海,商业气息浓郁。西方人崇尚冒险精神,热爱自由,具有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从西方文学史可以看出,西方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停的开发探索与怀疑否定,而与此相对应,西方的悲剧冲突也常常如此。此外,西方由于受到宗教的严格控制,其悲剧也往往带有较强宗教色彩。

中国地处中原地带,以农耕文明为主,生活安定,富足。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强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封建传统道德和“天人合一”,“中庸”,“中和”的思想,中国式悲剧也由此产生。中国悲剧的题材往往是人的个性和封建传统道德的冲突。

三、中西悲剧的主题比较

中西悲剧均以主人公对不公平命运的抗争为主题,这点是十分相似的。悲剧表现了人们在强大命运的面前,是十分渺小和无助的。但人们的抗争性使他们总是不甘命运的安排,而是极尽全力,与命运作抗争。悲剧通过描述主人公和命运的抗争,体现出了人性的光芒和对现实的无情控诉。

东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在“逼婚”这一矛盾下,最终选择自杀的办法来抗争命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则讲述了哈姆雷特王子在“先王被杀,母亲下嫁”的悲剧命运下,冷静沉着,奋起抗争的故事。

四、中西悲剧的选材比较

中西方悲剧的选材存在差异,这也是中西悲剧产生“不同悲情”的重要原因。

西方古代悲剧大多取材于神,或者和神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国悲剧取材于神的则相对较少,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物。神在中国戏剧中更重要的作用是辅助人情绪的表达。

西方悲剧的选材往往是高贵的人物,伟大的事件。而中国悲剧的取材具有十分广泛的特性,从皇宫到市井,各种大小人物,大小事件,均可作为悲剧选材的来源。这和中国和西方的社会制度有着紧密联系。

五、中西悲剧的人物比较

西方悲剧的人物大都社会地位高,有着显赫的背景,如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他们大都是男性,被描述成英雄式的人物,内心活动复杂激烈,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反叛性,这和希腊英雄史诗叙事传统的沿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悲剧的起因往往是人物自身某方面的弱点恰逢了不合时宜的苦命,悲剧的发展常常是由主人公自己主导的,主人公控制着剧情的发展,如哈姆雷特的复仇都是哈姆雷特一手设计策划的。

中国悲剧的人物以地位卑贱的小人物为主,其中女性占了多数,男性也往往带有了女性性格,他们善良柔弱,性格上往往并没有太大的缺点,却在这个社会上遭受强者欺凌,过着悲惨的生活,这也更能反衬出他们的悲剧是十分可悲的。他们没有什么反抗能力,悲剧的发展往往也不由主人公来决定,而是依照外界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元杂剧代表作《窦娥冤》中窦娥的不幸遭遇就印证了这点。

六、中西悲剧的悲剧冲突比较

中西在文化上具有很大差异,这在悲剧冲突的进行发展上有着重要体现。

七、中西悲剧的写法比较

中国和西方悲剧的写作思路大体都是“快乐—矛盾产生—悲伤”,但其在文字表达上还是存在着显著差别。

中国悲剧的写法和中国散文,中国小说的写法是不可分割的。悲剧的写作章节清晰,情感复杂曲折,对悲剧含蓄的描述也往往是做到使读者“感觉到悲伤的情绪渗入肌肤”。

西方悲剧的情感前后界线分明,情感炽烈,对悲剧的描述做到了“悲伤就在读者眼前”,直截了当。如《哈姆雷特》的大喜大悲,由喜及悲的描述。

中国悲剧有时还采用喜剧式的手法,即将悲剧用轻快的戏剧语言描述,反衬悲剧之悲,情感愈发浓烈。

八、中西悲剧的结局比较

西方悲剧的结局往往是激烈的冲突到了顶峰,立即收尾结束,属于大悲类型的结局,在悲剧的结尾,悲剧主人公的思想和灵魂得以升华。如《哈姆雷特》结局时死亡,《俄狄浦斯王》结局时流走他乡。

中国的悲剧则很少以大悲结尾,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大团圆”式的,这非常符合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如《窦娥冤》《长生殿》等。

有人认为中国无悲剧,因为悲剧的结局往往并不是大彻大悲。但我认为,中国悲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其结局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不能因此降低对中国悲剧的评价。因此,“中国无悲剧”的评价是不妥当的。

九、结论

每个国家的悲剧都是一笔财富,它和这个国家、地区的文化紧密联系。悲剧情感真挚深刻,蕴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力量,通过对中西悲剧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不仅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两个地区的文化和历史,对其差异进行思考,这在学习工作中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篇6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宗教文化差异教育差异

时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喜欢西方的文化和事物,其热度已形成了一股浪潮,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然这与二十一世纪政治气候和文化发展不可分割,中西方交流的密切,使得研究中西差异尤为重要。文化一词在词典中的解释为: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从这一解释来看,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即中西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与文化形成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正体现了这种差异表现的多样性。

总的来说中西方文化差异基本存在以下几点。

一、文化差异

具体而言在精神上,主要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中方的文化思想说到底,关键在于一句孔子的“谦、恭、信、敏、慧”,而西方的文化,正好相反,在于一个“争”字,在处理人事方面以己为先。有人认为,西方文化以结构細节分析居优;东方文化以结构整体综合见长。

文字上,中国由整体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会意文字,具有书画同源的特点,句法中主谓关系,修饰关系成分之间的性、数关系和时态,一般不作严格要求,强调以意会来把握。西方由个体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其句法对主谓关系、修饰关系成分之间的性、数、格和时态,则往往有较严格一致的要求。

语言上,中国在文章章法和文字描写方式上习惯于文章必须有头有尾,层次分明,起承转合,不可颠倒;来龙去脉必须交代清楚,注重整体的完整性;人物描写也以“沉鱼落雁之容,羞花闭月之貌”的整体刻画为特色,注重外在行为的描述。西方的文学作品则可由任意一个中间局部开头,整体时空感不强,倒叙、跳跃、意识流、片段,这些更是其作品之特长;人物描写则以从头到脚,直到睫毛颤动等細节刻画为基本特色,注重不可见的独白和内在心理描写。

二、教育差异

所谓教育的差异,就是两种民族之间不同的文化氛围的差异。两种不同的种族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教育体制。无论是从政策层面的实施到体制制度的建设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几近完备。在孩子们都接受高级的、良好的教育的大背景下,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就是有一些学生养成了不良的骄奢习惯。西方文化的教育主旨是培养孩子的自我能力和素质,在教育环境非常良好的情况下,西方孩子的这点缺点也显得不足一提。

相比而言中国文化的背景太深,政府经济负担能力过重,使我们的素质教育发展在目前来看还是不尽如人意。我们的素质教育虽然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仍然无法脱离应试教育的阴影。在这种大教育背景下,我们的素质教育忽视了对孩子自我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我们的学生在国际竞赛上的水平很高,但是在生活能力方面却则远不及西方学生。笔者认为,这只是两种文化及社会制度的产物,两种不同的国情,两种不同的教育制度,产生了不同的教育结果,这并不能只从表面来说孰好孰坏,他们各有各发展的优势和瓶颈,我们应该做到“求同存异”,使中西方教育在各自不同的土地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摒弃自我的不足,互相吸取对自我有利的方面。

三、上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体现在上,有些学者认识:中国并没有宗教。显然,这种说法过于草率,但也反映了一定的事实。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包含性的文化,只要符合中国文化的道德要求并有利于本土文化发展的,一律吸收。当然,宗教也是如此,因此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而且又有大部分的非教徒。而西方文化强调本体的神圣性和优越性,在宗教上采取的态度和做法与中国大相径庭,例如,多次的、长久的宗教仇杀、宗教裁判所的建立及兴盛等,所谓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也由此可以体现得出。相对于中国对外来宗教和文化的吸收和融合,西方更热衷于对外扩张和传播。

这种在宗教上的差异,其形成的原因也与形成时的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熟悉历史的都知道,佛教、道教的传入和产生是在东汉时期,当时的中国,封建专制已经形成,统治者急需一种能够安抚人心,利于安定的宗教以束缚人们思想,进而维护其统治。而泛基督教系则形成于西罗马帝国最混乱的时候,奴隶制的社会制度正在崩溃,斗争和对抗是当时社会的主题。

四、艺术上的差异

大家都知道中国画的大开大合、泼墨写意和欧洲油画讲究的人体比例和光学原理等完全是属于风马牛不相及的技术范畴。我们过于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让欧洲人不能理解,同样,我们有时也觉得欧洲人的艺术技术过于本分,呆板而缺少灵动感。看多了欧洲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的宗教题材画作,中国人有时在感叹其技法写实細腻的同时,也会感慨欧洲大师们想象力的贫乏:为了说明天使在飞,就非得给那些可爱的小精灵们加上一双翅膀。我们的祖先也画了几千年,为表现出仙女们飘逸、凌空而飞的感觉,在她们旁边加上几朵白云,也达到同样的艺术效果,而且更形象生动,也富有意境和想象空间。

综上所分析的种种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艺术是“求同”和“存异”同时存在的,只有取二者之长,才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灵感,如能从中找到一个准确的结合点,那不仅会给两个民族,而且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种更具包涵意义的和谐与美丽。

参考文献:

[1]谭立坚.交际及习得理论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国外外语教学,1997(2).

[2]邢东.中美文化差异管窥.全国优秀英语学术论文集,1997.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篇7

关键词:东西文明观;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74-02

一、三大思潮代表人物之东西文明观

1.梁漱溟的东西文明观

梁漱溟先生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他的东西文明观是“东方精神文明、西方物质文明”,认为中国文明在根本上高于西方文明,中国缺少的是物质文明,应效仿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但中国在精神方面则远胜于西方,要保存和发扬中国的精神文明。在他看来,西方文化的成就是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中国文化的成就则在于解决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上。他认为西方文明在精神上存在很大缺陷,它的文明仅限于物质的文明。虽然西方人的理智活动很旺盛,开创了科学哲学,掌握的知识、思想数量以及深奥、精细的程度都远超于其他民族,但过度的追求使他们“精神上也因此受了伤,生活上吃了苦”[1]。

2.胡适的东西文明观

胡适先生作为自由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指摘东方文明,颂扬西方文明,认为东西文化的区别是人力车与摩托车文明的不同,而非精神与物质的不同。他认为东方文明建立在人力上,而西方文明则建立在机械上,人力车代表东方文明,摩托车代表西方文明,东西方文明的界线只是人力车文明与摩托车文明的界线。摩托车代表人类的思想智慧和西方精神文明的发达,从而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先进,并为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他由物质文明的差距,揭示了东方文化的落后,并推及了精神方面,强调了物质差距所隐含的精神方面的差别,实际上也暗指了东西方精神文明的差距。

同时,又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了形成东西方物质文明差距的原因,即西方近代文明充分承认物质享受的重要性与合理性,所以开发和奖励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艺术之高雅、社会之安定、政治之清明等。相反,东方人则轻视人类的基本欲望,提倡“乐天”、“安命”、“安贫”、“知足”的人生理念,从而“必至于养成懒惰的社会,多数人不肯努力以求人生基本欲望的满足,也就不肯进一步以求心灵上与精神上的发展了。”[2]因此,在胡先生眼中,西洋近代文明不是唯物的,是精神的、理想主义的。

3.的东西文明观

先生是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认为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东方文明之特质,全为静的;西方文明之特质,全为动的。”[3]针对东西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差异的表现,认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溯诸人类生活史,而求其原因,殆可谓基于自然之影响”[4]。他认为东西方文明的区别是自然的与人为的、消极的与积极的、依赖的与独立的、安息的与战争的、苟安的与突进的。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分析,认为东方的南道民族与西方的北道民族是定住与移住的区别。生产方式进而影响社会组织形式的不同,它们共同构成了东西文明的差异,即静的东方文明与动的西方文明。在他看来,东西方文明各具优势,既不过度颂扬,也不强烈抨击,而是提出第三文明观即社会主义文明观。目的是洋为中用,即通过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引用西方文明来优化东方文明。

二、三大思潮代表人物的东西文明观比较

1.基于人生观、世界观的东西文明观比较

人生观的不同决定三人西方文化观的差异。梁漱溟先生站在人类和社会的高度上,是一种文化的人生观。他从意欲出发,根据意欲的不同取向,将中国、西方、印度文化分为代表人类文化三种“路向”的文化类型。认为东方文化是意欲调和、持中的精神,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的精神,印度文化是意欲反身向后的精神。

同梁先生站在人类和社会高度上的人生观相比,胡适先生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认为只有努力现在,发展个人,追求真理与科学,摆脱宗教的束缚,才能真正建立物质和精神兼备的优秀的东方文明。他推崇美国、法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主张“往西去”,强烈地反对国粹派、东方文化派,强调中国要向西方学习。同时,针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强调中国应该以西方资本主义为学习目标。

相对于梁漱溟先生的宏观的、文化的、社会的人生观和胡适先生反对束缚、追求自由的个人主义人生观,先生的人生观更加积极乐观,是一种努力奋斗的、自强不息的、没烦忧和恐怖的人生观,又叫“青春的人生观”和“今的人生观”。在东西文明的比较中,先生全面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揭示了东洋文明的各种弊端,如惰性太重、厌世、不尊重人权等。从客观辩证的角度指出东方文明的弊端,并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肯定,指出中国古代文明曾对于世界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应对世界做出第二次贡献,即“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3]

梁漱溟先生和胡适先生在东西方文明的选择上都偏向一方,一个站在文化人生观的角度,崇尚中国传统文化,坚持“往东走”。而另外一个则受个人主义人生观的影响,颂扬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主张“往西去”。与二人相比,先生的人生观更加积极乐观,从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角度分析东西方文明,指出二者各自的优势与缺陷,提出第三文明观,即以当时俄罗斯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观,运用西方文明来优化东方文明。

2.基于东西方文化观的比较

三大文化思潮在东西文化路向的选择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为代表的梁漱溟先生,其东西文明观来源于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针对中国文化路向的选择问题,他果断地站在了东方文化的行列里,拥护中国文明、世代相传的礼教以及伦理和思想,坚持“往东走”。而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熏陶的自由主义思潮代表人物胡适先生则义无反顾地站在西方文化的行列中,高度颂扬西方文化,抨击东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的东西方文化观与二人各不相同,提出了“第三文明观”,肯定东方文化的价值,指出西方文化的不完美,选择站在社会主义文明观的队伍中。

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充满了自信与热情,坚持东方文化且承认其存在的不足,肯定西方文化在政治民主和自然科学中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学习西方的重点应该在于弥补没有完成的文化路向的学问,中国未来文化的发展势必要解决人对物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学习西方的制度。但同时也必须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转向第二问题的处境和要求,因此必须协调和改变能够决定文化因素的人生观,将人生观由西方式转为中国式。重点指出中国文化的根本出路不全在于学习西方文化,而应该吸收自身传统文化的精神,走适合自己境遇的人生道路。在他看来,儒家的生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西方文明过于物质化,只有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儒家的生命文化,才能发展东方文明。

胡适先生颂扬西方文化,抨击东方文化。认为东方文化不如西方文化,因此才导致东西方“人力车与摩托车”的文明程度的差距,主张“向西走”,学习美国、法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但他却不是真正的全盘西化,因为他一边全面抨击传统文化,一边又赞扬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其真正的意图实质上在于肯定和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好的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大力学习西方优秀文化,借鉴西方的文明来优化东方文明。

认为东方文化总体上落后于西方文化,但东西文化都各有所长。针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问题,认为有全面输入西洋文明的必要,应大力汲取西洋文明的特长。但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认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都是推动世界进步的机轴,世界未来文明应当是东西文明的融合体。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他指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第三文明观”,即以当时俄罗斯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观。

三、三大思潮代表人物东西文明观的共性

尽管三人对东西文明的认识都各执己见,互不退让,但他们在东西文明的态度上有一个共性,即都承认东方文明在某些方面落后于西方文明,肯定西方文化在自然科学和政治民主领域取得的成功,肯定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肯定和坚持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优秀成果来发展和优化东方文明,并致力于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先生对东西文明的认识同梁漱溟先生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承认西方文明的物质化。梁漱溟先生认为东方文明是精神的,西方文明是物质的,先生则说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

胡适先生虽然不赞成梁漱溟先生的文化主张,但是在某些根本问题上,又与其有着类似的思想。例如针对东西文化差异本质问题,二人都列举东西文明的种种差别,东方人鄙视物质享受、西方人追求物质享受,东方人懒于求知、西方人热心探求真理等等。

一战后,先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文明的“堕落”,将希望寄托于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胡适先生主张“往西去”,推崇美国、法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但对苏联的政治表示过好感,称赞其是一个“有理想、有计划、有方法的大政治试验”。

由此可见,尽管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各有信仰,对东西文明的观点也各不相同,差异很大。但都有一个共性,即都致力于发展东方文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寻找一个更好的出路,使中国在近现代化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胡适.胡适文存[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篇8

[关键词]《阿甘正传》;中西方;宗教观差异

《阿甘正传》是个典型的美国电影,这部电影见证了横跨美国5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它见证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越南战争、尼克松总统水门事件,和开启中美外交新纪元的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比赛;在流行文化方面,阿甘启发了约翰·列侬最著名的歌曲,在长跑中发明了80年代美国最著名的口号。阿甘的所见所闻、所言所行不仅具有高度的代表性,而且是对历史的直接图解。电影是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镜子,是反映并传播本土文化的一种主要形式,电影《阿甘正传》通过对一个智障人阿甘“奔跑的一生”的讲述,使观众体会到了深深的美国文化内涵,感受到了美国人民崇尚个人奋斗,崇尚自由,诚信善良,忠于友情和爱情,乐善好施,能够追逐财富,但又能平和面对的心态和行为。这部电影被称为当代美国的文化经典,因为它包含政治、历史、性别差异、种族歧视、“美国梦”等丰富的主题。通过对这部影片的欣赏,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美国社会生活,认识美国文化,同时也能体会美国浓厚的基督教文化传统,本论文通过描绘美国人的宗教思维方式,从而对比分析中西方宗教观之差异,进而分析这些差异在两种文化中产生的原因和对各自文化的影响。

一、分析《阿甘正传》所体现的中西方宗教观之差异

宗教是观察一个民族文化的标志,有着区别于不同文化的标志。《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体现了美国人根深蒂固的宗教意识,有宗教色彩的词语在影片中曾多次出现,其中富于浓郁及宗教特色的用词如God、Jesus等词多次出现,尤其是带有独特美国基督教特色的“destiny”(命运)一词前后出现很多次,这显示出了宗教在美国文化当中的重要作用。影片通过阿甘命运的转机,这部电影揭示了上天注定美国人的强烈的上帝使命感,体现出了美国人宗教价值观的核心所在。这些宗教观与中国的宗教价值观大相径庭,本文通过两个方面来对比分析中西方宗教观之差异。

(一)中西方人民有无的对比分析

在影片中,大家都会记得,当阿甘代表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归来答记者问时,记者问他中国内地是什么样子的,阿甘回答:“在大陆,人们几乎一无所有,在周末人们从来不去教堂。”美国记者回答:“真是难以想象。”从这里我们看出,在美国,绝大多数人是有的,因此他们对中国人的无这件事感到很不可思议。为什么会这样呢?在美国这样一个竞争很激烈、人际关系很紧张的社会,如果人们无,就没有一种归属感、一种社会的认可以及和群体相处的满足感。比如阿甘和丹中尉屡次捕虾失败后,他们来到教堂,每天做祷告,唱颂歌,后来真的成功了,阿甘和丹中尉都认为这是“主”上帝的魔力,是上帝给他们带来了好运。这些现象都表明了美国人的“上帝至上观”和强烈的宗教价值观,在人类发展漫长的历史中,宗教对美国民众的生活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美国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万事万物,同时也选择美国这样特殊的国家,把特殊的使命赋予给它,希望美国能像救世主一样把世界上所有的人从苦海当中拯救出来,这种思想在美国白人文化当中根深蒂固。他们心中永远有信仰,有上帝。然而在中国,没有在人们眼里是件很正常的一件事情,没有人对一个无的人嗤之以鼻,我们的学校里不开宗教课,我们的老百姓在周末不去做礼拜,虽然有一些人信仰佛教、基督教和其他教,但是在中国,好多人是唯物主义者,他们认为信仰“主”上帝应该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绝大多数人还是无神论者,“什么也不信,只相信自己”这种观念很强。还有好多中国人对于中国人过圣诞节很不理解,说是基督教徒的节日,我们为什么要过?另外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好多人在追逐物质享受的同时,忽略了精神世界里的东西,忽视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在中国,有好多人认为只要我们能有足够的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是他最高的人生目标。好多人成为大款、富翁之后,把资产投入房地产、股票或者能够赚更多钱的产业中,很少有人把钱投入教会和慈善机构,部分原因是他们心中没有,没有一个时时刻刻看着他的万能的“主”。因此笔者认为这是中西方宗教观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中西方人目的和形式的对比分析

在影片中,我们多次能听到阿甘的妈妈和阿甘说“God”一词,如阿甘的妈妈看到儿子做任何事都能有一贯地坚持直到成功,她说阿甘把上帝赋予他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过圣诞节的时候,阿甘和丹中尉去教堂唱颂歌那种热闹的场面更是让人难忘;当阿甘看到他们第一次捕捉虾成功的时候,丹中尉兴奋地跳入水中,阿甘说丹中尉与上帝和好了;还有当阿甘成为亿万富翁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一种清静简朴的生活,把自己绝大部分财产捐给教会和慈善机构。所有这些场面让我们感觉西方人对于上帝是真心的、虔诚的、直接的、卑躬屈膝的,是持之以恒的。西方人对于神和宗教的信仰的目的是单纯的,希望神保佑他们做事成功,他们的信仰不具有利用的特点和拿来的特点。在西方人的眼中,上帝是最仁慈的,是全知全能、无所不知、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他创造了一切,包括人的智力,潜能,他们对上是虔诚的,他们认为上帝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因此他们做事无论成与败,都会真心地相信上帝会保佑他们。在中国,有一些人信仰佛教还有其他教派,然而中国人对于宗教是功利的、圆融的、拿来的,是浅尝辄止的。现在我们分析一下中国人信仰的特点,之所以说中国人具有拿来主义的特点,就是因为中国人很聪明,很功利,只要对自己有利的,统统奉为神明。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中国人是没有固定的信仰的,只是秉承着功利的心态,只要对自己有利的,就把它摆上去;但是西方人眼中,世界上只有一个神,名字叫做上帝,西方人对上帝的狂热,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人对神明的功利,也是不言而喻的。无论你是中国的佛教徒,或者道教信众,人们还是功利地去信仰,很少有人会下大力气研究宗教学,因为我们无须去了解,只要烧香拜佛,神灵自会保佑;但是到了西方,尤其是古代西方,教徒是必须到教堂接受宗教培训的,这被视为是成为教徒的标志之一,并且基督教强调洗礼。在中国,我们只是磕头许愿,对于宗教知识知之甚少;在西方,每一个信徒都会头头是道地说出很多基督教的知识,一旦成为基督徒,你就会心甘情愿地去查考《圣经》,真心实意地去教堂听神职人员讲经说法,因为主是耶稣,在每日的学习中显露出他慈悲的面容。中国人的信仰流于形式,西方人的神明匿于心底。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好多中国人去山上或者庙祀烧香拜佛,其目的是保佑他们升官发财,生意兴隆,全家平安,他们可能一年或隔断时间拜一次佛,烧一炷香,但是很少有人每到吃饭前做祈祷,每周末去教堂或庙祀做礼拜,当他们的目的经过多次烧香拜佛之后没有达到,他们心中可能由于佛祖不灵而停止再次的烧香拜佛活动。而西方人会永远像阿甘和他的妈妈一样一如既往地虔诚地尊重上帝,谁也不能说一句触犯“主”的话,这会让他们觉得是冒犯了他们。以上这些方面也是中西方宗教观差异的重要方面。

二、中西方宗教价值观差异产生的原因

从电影《阿甘正传》中所反映的中西方宗教观念的差异我们得知,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人们具有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些不同的观念会受到双方的与所处的宗教环境影响。中国这一古老的文明古国,由于长期受到农业宗法的影响,在比较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环境中,逐步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庭为主位,以忠、孝为核心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从中国传统思想史的角度来看,这些价值观均未超过封建主义价值观,它们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因此中国人对于宗教是功利的,圆融的、拿来的、是浅尝辄止的。而具有哲学特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宗教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在西方宗教文化中,人们扬弃基督教教义的许多具体成分,形成拯救与博爱精神的核心价值。这样的基督教价值核心维系着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秩序,加强人们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和共存感,同时也形成了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中西方价值观与宗教观的不同。

三、中西方宗教观差异对各自文化的影响

(一)中西方宗教观念差异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就会对交际模式产生影响。许多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崇尚自我和个人奋斗等,这些思想同时影响着他们的语言交际模式。而中国人从古至今一直深受儒教的影响,重视集体主义,这些思想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的语言交际模式,也决定了两种语言中许多表达方式的不同。英美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传统。《圣经》中的典故和比喻、习语也被人们广泛接受,也成为英语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中西方宗教观念差异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在人类发展的慢慢长河中,宗教和文学应该是历史上最能影响大众心灵的两种形式。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交织。更重要的是宗教的一些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欧美文学来源于两大系统,即罗马文化系统和基督教文化系统。西方人通过向上帝忏悔去呼唤人们追求道德完善,追求最高境界的心灵的和谐。在西方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中,作者会经常地贯穿浓郁的宗教思想和意识,这种宗教意识感染着我们中国人,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默认了上帝的存在。而中国的儒道思想中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仁道精神。中国人通过自省与教化去希望人们与自然、社会达到和谐,并培养一种博大的人格修养。中国文学史上的许多作家一直到现代、当代的许许多多的作家们都是在立言之前先立德。除此之外中国人复杂的宗教观念在中国古典名著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种宗教意识的影响是广泛并长久的。

四、结语

电影《阿甘正传》的时代早已经逝去,然而影片留给我们对宗教的认识却是永恒的,我们永远都会记得这部电影呈现给我们的美国人的宗教价值观和由此而联想到的中西方宗教观的差异。《阿甘正传》展示给我们的中西方宗教观的差异能让我们在跨文化中成功地交际,避免由于宗教观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陈建新.论中西方宗教的本质差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2]刘承华.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3]道德精神的回归——从《阿甘正传》看美国公民宗教[J].电影文学,2009(01).

[3]陈静.从《阿甘正传》看美国文化[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篇9

[关键词]魔幻电影;文化差异;分析

21世纪以来,魔幻电影的发展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以《哈利・波特》系列、《指环王》系列等为代表的西方魔幻电影不断涌入中国电影市场,创造了一个个票房神话,而且赢得了中国观众和评论界的好评。然而,比起西方魔幻电影的叫好又叫座,中国魔幻电影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近十几年来,从《无极》《新蜀山剑侠》的惨败到近期《画皮》系列、《西游・降魔篇》的成功,中国魔幻电影在探索中艰难前进。因此,了解中西方魔幻电影之间的差异,尤其是文化差异,有助于中国电影走上一条良性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文本差异

中西方魔幻电影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它们二者的文本基础上。纵观中国的魔幻电影史,其文本基础比较纯粹,多选自我国自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神鬼志怪小说或民间传说。如明代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从20世纪20年代初次登上大银幕到2013年初的《西游・降魔篇》,历经近百年而不衰,仍然是电影人和观众津津乐道的热门题材。甚至在美版《功夫之王》中也借鉴了孙悟空这一经典形象。与《西游记》这样的长篇神怪小说相比,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更为编剧和导演们所喜爱。《倩女幽魂》系列和《画皮》系列的成功把中国魔幻电影带入了发展的小高潮。此外,中国民间传说也是银幕上的常客。如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就被多次搬上大银幕,由它改编的《青蛇》《白蛇传说》等影片也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西方魔幻电影的文本基础比起中国要复杂得多。好莱坞魔幻电影喜欢借鉴神话和宗教题材。然而美国短暂的历史使其缺乏本土神话,因此在西方魔幻电影中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埃及神话、玛雅神话等神话故事和基督教、犹太教等宗教故事比比皆是。随着电影技术的进步,20世纪出现的奇幻小说也成了好莱坞编剧们的大爱。作为西方魔幻电影代表作之一,《指环王》将原著中描绘的庞大的架空世界和穿梭在其中的诸多生物成功地搬上银幕,呈现在世界观众的眼前。同一时期推出的《哈利・波特》系列也受到了全世界影迷的喜爱。

二、背景差异

中西方魔幻电影文本基础的不同也造成了它们故事背景上的差异。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志怪小说多有着现实的年代背景和地点,并时常穿插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因此,改编自神怪小说的中国魔幻电影也多建立于现世之上。如《西游记》发生在唐朝,而故事中的唐僧等也是中国历史上真实出现过的传奇性人物;《聊斋志异》虽没有写明故事发生的朝代,但是在对人物出生地介绍上却极为详细,如《聂小倩》里的宁采臣是浙江人,《画皮》里的王生是山西人等;四大民间传说的年代背景更是非常明确,《孟姜女》发生于秦朝,《梁祝》出现于两晋,《牛郎织女》是南北朝的事,《白蛇传》则起源于宋朝。究其原因,中国神怪小说的主要作用是借机对世人进行讽喻,所以把时间、地点、故事的前因后果讲清楚是十分必要的。

与中国魔幻电影多建立于现世之上不同,西方魔幻电影更喜欢架空世界。其一,奇幻小说大多发生在架空世界。奇幻世界从本质上讲是以魔法或其他超自然力量为基础构成的幻想世界,所以作者杜撰一个世界作为奇幻小说的故事舞台是一种常见的手法。如《指环王》的故事背景是中土世界,《纳尼亚传奇》的故事背景为纳尼亚大陆。除了架空的故事背景,作者还要为奇幻小说出现的非人智慧生物或种族创造他们的特长、社会、历史、文化及演化分支,比方说精灵、矮人及兽人等;同时为了避开影射现实中的宗教所带来的麻烦,作者甚至还需要一个捏造的神话和宗教体系。其二,取材自神话传说的西方魔幻电影,有时也无法交代清楚时间地点。西方魔幻电影中涉及的神话传说来自多个国家和民族,有一些神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口头文学,甚至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空白,很难与真实的历史联系在一起。因此,银幕上出现了希腊、北欧神话中的诸神操着一口流利英语的奇怪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西方魔幻电影在营造历史时的茫然。

三、主题差异

东西方魔幻电影除了文本和背景的差异,表现的主题也各有不同。当下的中国魔幻电影倾向爱情主题。在众多题材中,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本就是爱情故事,因此由它们改编而来的电影也毫无悬念地以爱情作为主题。如以《白蛇传》为原型改编的电影《青蛇》和《白蛇传说》。还有一些电影借用原著的外壳,弱化原有的讽喻意味,实际上则是完全颠覆原著情节,打造了全新的故事内容。如电影《画皮》系列将原著中王生、女鬼、陈氏非常简单的三角关系延伸出去,通过对人物的再创造,突出表现人与人之间,妖与妖之间,人与妖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恨纠葛;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则弱化了原著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以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爱情为主题,是典型的披着魔幻外衣的爱情故事。

西方魔幻电影更加注重彰显救世主般的个人价值和小团体的英雄主义,多是描绘在战争、种族或宗教争端背景下,某些英雄人物的传奇成长故事。在西方魔幻电影中,最吸引观众的就是英雄历险:影片的主人公大多一开始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出众的小人物,在奇幻的世界里拥有了超自然的能力,然后经历重重危险,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寻找和自我救赎,最终回到现实世界。《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哈利・波特和《波西・杰克逊与神火之盗》中的波西・杰克逊都是英雄成长主义主题的代表人物。

四、道具和武器

如果说文本和主题是中西方魔幻电影的内在差异的话,那么电影道具和武器就是其外在差异。魔幻电影吸引观众的除了奇幻境界和人物,还有绚烂的法术和精奇的武器。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因此在《山海经》《搜神记》《西游记》等神话中对神兵利器的记录远超西方。除了神话传说中流传已久的神兵,东方魔幻电影在兵器创新上也不遗余力,如《蜀山传》中出现的日月宝轮等。中国魔幻电影中出现的武器有两大特点:第一,神兵利器多为持有人量身打造,往往具有灵性,会择主而栖,并且会随着主人一同成长,最终达到“人器合一”的境界。换句话说,神兵并不只是一件兵器,而更像一个朋友。这是因为中国古典美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人”是核心,“物”是有灵性的“人化”之“物”。因此,中国魔幻电影中对武器和主人的“人器合一”再现了中国哲学中阴阳合一的终极境界。第二,中国魔幻电影中宝物的使用并不拘泥于宗教派别和种族,且普通人也可以发挥其巨大作用。如《倩女幽魂》中出身道教的燕赤霞可以使用佛教法宝,而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宁采臣也可以靠法宝消灭黑山老妖。

与东方众多历史久远的神兵不同,西方魔幻电影中的武器多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物品,而且持有者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如《哈利・波特》中出现的魔法书、魔法棒和飞行工具扫帚等。西方虽然也有神兵的传说,但基本上还是更看重人自身的力量。如《龙骑士》中的龙骑士伊拉贡,即便是普通的剑,只要他能在其上赋予龙的魔法,就能够克敌制胜。此外,西方魔幻电影也在魔法修习和武器使用上针对不同的种族作了限制。一般来说,矮人身体强壮擅长锻造,多使用斧头等重型武器;精灵体态轻盈行动迅速,多用弓箭;法师则多是精神力强大而身体瘦弱,物理攻击性差而魔法加持能力强的魔法杖、魔法棒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五、电影特技的运用

魔幻电影最吸引观众的就是导演和编剧们对场景、人物、法术和道具的创造和想象。然而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想要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眼前并得到大家的认可,就必须通过电影特技的巧妙运用。在这一点上,中国比不上西方。早期的中国魔幻电影从打斗方式和特技上多带有武侠片的特点。在对待特技的态度上,一部分电影过多彰显炫目的特技效果,却削弱了影片的故事性,如《新蜀山剑侠》;而另一些影片则把重点放在了故事情节上,对特技效果并不重视,如1987年版的《倩女幽魂》。进入新世纪,中国的电影特技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如《画皮2》中狐妖和公主两度换皮的镜头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人们也看到了国内与西方的差距。因此,一方面加强技术革新和自主开发,另一方面借用好莱坞的技术力量也是不错的选择。

西方魔幻电影的发展与电脑数码特技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特技效果的运用最大限度逼真地呈现了影片想要表现的种种荒诞离奇的想象。如《哈利・波特》系列中魔法学院的学生骑在扫帚上进行的魁地奇球赛和瑰丽炫目的斗法场面都让观众目眩神迷。《指环王》系列运用了上千个特效镜头,充分展现了中土大陆上各种族的特点,战场上千军万马的恢宏气势和斗法中的诡谲场面。尽管西方魔幻电影的特技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但它却没有停滞不前。每一部大片的制作都会伴随着很多新软件的开发。这些新软件被使用在下一部电影的制作中,同时又会有新的、更好的软件被开发出来。也就是说,观众永远都无法确定哪部电影的特效最好,大家对电影特技的期待永远都在下一部影片中。这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正是中国魔幻电影想要赶上西方所必需的。

六、结语

总之,通过对电影文本、背景、主题、道具和特技技术等方面的比较,我们加深了对魔幻电影本质的理解,看到了中西方魔幻电影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从而对中国魔幻电影今后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最近几部较为成功的国产影片可以看出,想要做好中国的魔幻电影,我们必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树立正确的“剧本意识”和“文化观”。即在挖掘电影商品性的同时,注重电影的文化性和叙事功能;重视观众的欣赏力和辨别力,防止出现电影视觉奇观化、故事空洞化。第二,树立良好的“市场观”,即找准电影的市场定位,确保电影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不断创新电影特技技术,在借用好莱坞的技术力量的同时,加强技术革新和自主开发。

[参考文献]

[1]白莲.当代西方魔幻电影与欧洲文化语境[J].艺术百家,2007(05).

[2]巩杰.美国魔幻片现象初探[J].电影文学,2007(01).

中西方人文精神的差异篇10

【关键词】文学审美差异以人为本宗教思想

【中图分类号】G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08-01

现代文学观念以及文学理论学科的生成发展,无疑与“审美”有着难以斩断的密切关联。在文学属性的系统中,“审美性”是一个不断受到重视的因素,并且在很多时候被泛化为一种批判和质疑的思想力量而参与到文学理论的历史演绎之中。“审美”要素在文学中日益膨胀。文学的审美具体又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童庆炳)“审美”是文学区别于一般意识形态的特征(1981)由于不同环境与差异文化的影响,西方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和文化内蕴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必定也存在着审美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不仅富有独特的民族审美命题与范畴,而且也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在这种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文艺创作,无不充满了对人的关注、对人之生命价值意义的关切与肯定。在西方,宗教思想自古希腊起就是审美文化的一个支点,甚至有研究者指出,卢梭“对宗教的重视”乃是托尔斯泰小说中所张扬的宗教思想的源泉之一。可见西方审美文化中的宗教思想对西方文学名著有着独特的影响。

(一)《封神演义》与《荷马史诗》

虽然《荷马史诗》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就已出现,而《封神演义》写于明代,并非同时期的作品。但二者描写的却是差不多同时代的事情,因此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首先,都是关于人类文明之初,较为久远的故事;其次,都描写了关于战争的故事;最后,战争都有神灵的参加。

《封神演义》与《荷马史诗》都描写了战争,而且两场战争皆因神灵而起。《封神演义》中,纣王亵渎女娲引来灾祸;《荷马史诗》中,女神故意让帕里斯拐走海伦,引发战争。两场战争都有许多神灵推波助澜,甚至亲自参与。但在《封神演义》中,神与人界限并不是绝对的,神是由人修炼而成的,而人也可以杀死神。《荷马史诗》中,神灵高高在上,操纵人类。既使其中的人类英雄,不是具有神的血统,就是具有神所赋予的力量,使他们能够在历史发展的紧要关头决定历史的变化方向。人类所谓的智慧,在神灵面前不过是一个笑话。

两部作品表明,东西方民族早在幼年时期审美就有着巨大差异。直至今天,东西方审美都拥有着截然不同的思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始终对人的生命与价值有着执着的关切。对比中国,我们会发现,西方文学中审美最开始就受宗教思想的束缚。西方一方面试图向神表明人类理性的力量,一方面却无法摆脱上帝的束缚。

(二)《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爱与死,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东西方审美倾向的共同指向。欧州文艺术复兴时期英国的大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中国宋朝以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所选择的就是这样一个超越时代、超越国界、超越民族的共同的主题。

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两部不朽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审美所存在的巨大差异。首先,东方“爱”的含蓄与西方“爱”的直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所描述的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是那样火热和大胆。罗密欧和朱丽叶不管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多深,也不管世俗的看法多么顽固,一见钟情后便迅速敞开心扉,向对方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情。他们爱得狂热,爱得象火山爆发一般喷泄而出。这种直率的表达“爱”的方式,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摆脱宗教思想的束缚。宗教思想的束缚与反抗成为文学作品中的根源。

在中国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在哭祭完毕梁山伯之后,一头撞裂坟墓,钻进去以死殉情。他们化为两只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在人间的万花丛中。死得不仅悲壮而且美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这其实就是东方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表征。在我国的其他民间传说及文学创作中,这种浪漫的结局俯瞰皆是。死的美丽,是东方古老哲学中关于“好人必得好报”、“得道多助”的认知结果,是关于相信“涅盘”和人有“来世”的一种响往的具体表现。尽管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但是中国文学中的审美一直更关注于人本身的美好结局。

(三)女神和序曲

诗歌文本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于一体,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宝藏。诗歌的审美文化就是为激发审美兴趣、培养审美心理,提高审美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无论是审美形式还是审美意象,都有客观的现实生活或社会文化背景为基础,都是人在清醒状态之中形成的审美心理形态。因此中西方诗歌在审美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郭沫若的《女神》和华兹华斯《序曲》同是抒发自己的感情、反映诗人心灵诗集。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重视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首先表现为强烈地要求冲破封建藩篱,彻底地破坏和扫荡旧世界的反抗精神。《女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大胆地反抗的叛逆者,一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尊崇自我的战斗者。是诗人郭沫若对中国对民族对自我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审美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对人的自我追求和关切。

和郭沫若的《女神》类似,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序曲》就是一部反映诗人心灵成长的哲思长诗。他的诗歌对于人、上帝以及人所生活的世界都有深入的思考。华兹华斯的宗教观点及其在诗歌中的体现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研究的困难就在于华兹华斯的诗歌中很难找到直接描述宗教主题或宗教教义的诗句;他的诗歌语言也避免使用宗教词汇和形象;他总是巧妙地把宗教与其它诗歌主题融合起来,将自己的宗教思想传递于字里行间。他的宗教语言的模糊性使评论家们对他的宗教观点有了多种阐释,他是否是一个宗教诗人也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

在《序曲》中,华兹华斯特别阐释了他对想象的观点,延续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总体特点,但是和《女神》最大的不同就是诗中总是渗透宗教思想。这就是东西方审美差异的具体体现。尤其是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在批判现代专制主义的同时,也表现出以“人”为中心的现代人文主义,关心人,表现人的内心生活,探寻人的深层意识,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又与其时关于人性、人情、人道主义、人的个性、人的本质力量等。而在西方特别是整个中世纪,宗教思想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里居于独尊地位,教会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虽然文艺复兴以来一直都对其进行着反抗,但宗教在西方社会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西方众多文学名著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体现着西方审美中的宗教思想。

小结: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清晰的看出,中西方在审美意识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正是这些差异性导致中西方在审美态度、艺术追求等多方面显示出极为不同的特点。正是这些不同的特点导致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审美差异,无论从古代到近代的文学作品、从国内到国外的文学作品都渗透这审美这一主题差异。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第一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