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7:10

医学遗传学笔记篇1

遗传学这一学科,是生命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同时也是师范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生物科学的范畴中,它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大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其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和基因的诊断、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优生优育、人类的身体健康、动物和植物的育种等方面联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遗传学这一课程对相关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是其能够真正“进入”生命科学这一领域的首要课程,也能够密切联系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因为研究的内容和范畴呈现大幅度的增加趋势,教学的内容也更加丰富,所以在教学任务的安排上会有一定的时数限制。

与此同时,遗传学也格外重视研究性以及直观性。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时的数量和内容的选择这两者之间有着比较严重的矛盾,因此既拥有较大教学信息量,又能保证不增加学时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又有助于具备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1]。两年以来,在教学过程中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引进多媒体课件这一教学模式,使得遗传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能够完成有效的整合,经过教学实践得以证明,取得很好的效果。

1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多种遗传疾病的基础理论,还包含了临床实践这一环节,其理论内容既复杂又丰富。以前的挂图加上板书这一传统教学形式,已经不再适应如今学科迅速发展的要求,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解大量的理论内容。教师为了追赶进度往往会表现得力不从心,而学生则因为需要及时地记大量笔记而十分劳累,课堂上思考提问和交流互动的机会明显不多。课后,学生则更加需要运用大量的时间去整理课堂上的笔记并对其加以消化,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在实行了多媒体教学之后,首先,因为课件都是经过反复的推敲、仔细的准备以及参考大量的资料等过程而制作成的,这样一来,有效地避免了板书由于字迹潦草或者过小等不好的效果。同时,展现给学生的是字迹清楚、文字简练且重点突出的内容,而且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学生提供最大化的知识信息量。其次,因为板书减少的缘故,教师的负担有所减轻,因而能够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理论知识的介绍与讲解中,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在以前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因为学时的数量比较少,板书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在进行较为深入仔细的讲解过程中,时间恐怕会不多,学生在课后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消化理解,但是结果却不是十分理想。但是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因为时间充足,教师能够较为详细地把事先经过精心准备的不同类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进而有助于计算方面的疑难问题的解决。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之一是灵活多变,根据其需要,可以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补充和更新,有助于克服传统教学运用文字讲稿修改的弊端,进而能够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2多媒体教学的缺点

多媒体教学虽然具有比较多的优点,但是,在遗传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2]。

1)不易把握课堂节奏。在利用多媒体课件后,教师不需要更多的板书,从而使得有效的教学时间得以大大增加,课程的讲解进程加快,讲课的节奏加快。有的时候,教师把一张幻灯片的内容讲完之后,学生还没完全理解或者并未记完笔记,如果等着学生记笔记,就会对课堂气氛造成一定的破坏,导致讲课内容的不连贯。

2)多媒体教学很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够清晰,而幻灯片之间的不同的层次不能够很好地突出出来。如果教师不对这些幻灯片进行有机的结合,很容易导致学生接收的知识比较零散,而不是形成一个层次较为清楚的比较系统的知识。

3)多媒体容易导致讲课方式单调,其操作需要计算机,再加上鼠标线和话筒的问题,可能导致教师站在电脑前面的时候对屏幕上的文字进行宣读,很少采用动作语言讲解和动态的教学方法,课堂的教学方法比较呆滞,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一定影响,使得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与课本知识的自学相近,多媒体课件将会变成一本“笔记式的课本”。

这些缺点抑制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能得以很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教学的改进

3.1确定教学目标,恰当选择课件素材

制作多媒体课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简单地把课件制作归结于文字和图片的罗列,使得教学内容条例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影响学生听课的效率和听课的积极性[3]。多媒体教学课件优美的意境依赖于所选的课件素材。选取时应依授课内容而决定,选择的声音应该是比较真实并能与演示内容相关的声音,如在讲解猫叫综合症患者时,课件中可加入真实的猫叫综合症患者的哭声;选择的图片尽可能是自然真实的图片,如果有多张图都适合的话,选择其中更具有代表性的,切忌出现多张图片的罗列。

3.2教学内容要不断更新

近几年来,医学遗传学的知识结构不停地进行更新,教学的内容通常不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翻阅与本学科相关的资料,通过互联网等不同的技术,随时掌握国内外有关本学科的发展动态,从而有助于对讲授的内容加以更新和补充,促进其不断地完善。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好地展示有关学科发展的研究动态和成果,从而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加及时地了解学科的前沿知识。

3.3做好课堂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为了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和接受情况,在讲解完每一堂课以后,需要及时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帮助教师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有效地判断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对其成功方面加以强化,不足的地方加以改进,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得课堂讲解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要求,有效促进师生互动,争取最大限度地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在今后的使用更加广泛,它能够把文字、画面以及声音展示得淋漓尽致,也能够把宏观的和微观的世界展现出来,有效地模拟实验现象,打破学生以往的认知世界,使用各种感官对信息进行感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学生的思维习惯,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改革,这也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陆一鸣,王凯慧,颜宏利,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4):491-493.

[2]高德富,张小莉.中医院校医学遗传学教学现状与课程改革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13):254.

医学遗传学笔记篇2

【关键词】新安医学医家史料遗误指归

在海内众多有志于新安医学研究工作者的努力下,近年对新安医学研究又上了新的台阶,特别是整理挖掘新安历代医家工作,更趋于完善,出版的人名(物)辞(词)典中充实了新安医家的记载和介绍,更有《新安名医考》等专著问世,填补了新安医学在研究医家上的空白。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转抄刻版之笔误,致使较多医家的姓、名、字之乱者有之,生卒年代之误有之,里籍不详有之,造成了张冠李戴之遗憾,给我们今后查阅史料留下隐患。现将笔者览阅中发现的部分遗误,指正道明如下,以供同好参考。

姓氏使用混乱

人类进入文字记载年代后逐步有了姓氏。由于汉字有同音字,以及笔画有多寡,故易造成误传。如“余”姓与“俞”姓虽为同音字,但在姓氏使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说文解字》对字义有不同的解释:余,“语之舒也。”而舒,“伸也。”俞,“空中木为舟也。”在《百家姓》中有“俞任袁柳”、“伍余元卜”之不同。据《新安名医考》载:“俞鹭振,字彩轩,清末婺源县人,享年36岁。……特著《瘪痧论》。”《中医人名辞典》[1]、《新安医籍考》[2]俱载:“余鹭振,字彩轩,清末婺源县人。……著有《瘪痧论》。”另《新安医学史略》一书转载民国十四年《婺源县志》卷四十九《人物方技》曰:“余鹭振,清,婺源县人。……著有《瘪痧论》,详述此病之发生理由及治法,上海《医学报》主笔周雪樵读后,函请入‘医学研究会’,日征医案登报。”[3]当遵后三部论述记载,特别是《新安医学史略》详细转引民国十四年《婺源县志》之记述,可判定为余姓矣。据考,余鹭振是旅居上海崇明的新安医家。

《中医人名辞典》[1]、《新安医籍考》[2]载:“俞有廉,字顽夫,号宅泉。清代江西婺源县人。……著有《医学辨真》一百五十卷,未见刊行。”又,“俞德乾,字利川,清代江西婺源县泗水人。……著有《麻痘科要略》一书,借抄者无虚日。”《新安名医考》载:“余有廉,字顽夫,号宅泉,清·婺源县城东人,……著《医学辨真》一百五十卷。”又,“余德乾,字利川,清·婺源县泗水人……著有《麻痘科要略》济人,借抄者无虚日。”[4]《新安医学史略》在目录中载称“余有廉”,而在书中却为:“俞有廉,字顽夫,号宅泉,清婺源县城东人。……著有《医学辨真》一百五十卷。(见:民国十四年《婺源县志·卷三十四·人物·文苑》)”又载:“施德乾,字利川,婺源县泗水人。……著《麻痘科要略》一书,借抄者无虚日。(见:民国十四年《婺源县志·卷四十·人物义行》)”[3]从以上引证看,二位医家名、字、里籍及著述皆相同,其姓氏差别显然,都转述源于《婺源县志》,何者为准,难下定论。俞姓乃婺源之望族,施更是俞之大误。

《中医人名辞典》曰:“汪之迈,字怀民。清代安徽祁门县十三都中涧人。精医术,有名于时。(见:《徽州府志》)”[1]《新安名医考》[4]、《新安医学史略》[3]曰:“江之迈,字怀民,清·康熙祁门十三都中涧人。”据查“汪”乃“江”之笔误,曾被推荐至太医院任太医。

名、字之混淆

古时文人在名、字、号的称呼上区分严格。名一般是供长辈或用作自称,字是供平辈朋友互作尊称。号是指人的名字以外的自称作谦称。因此,名、字、号在口语、书写使用中,极容易造成记载错位。

《中医人名辞典》[1]、《中医人物词典》[5]载:“许宁,元明间安徽歙县人,生平未详。著有《学理论是》(《新安医籍考》称之《医学理论》),未见梓行。(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又载:“许凝,一作许宁,字裕清,清代安徽徽州人。……著有《遁气符医》、《医纪黄游》诸集,今佚。(见:《徽州府志》、《江南通志》)”而《新安名医考》却相反地记载曰:“许凝,明末休宁医家,生卒年月不详。著《医学理论》。”又,“许宁,字裕清,清乾隆嘉庆年间歙县人,……著有《遁气符》,《医纪》等。”[4]《新安医学史略》载:“许宁,道光《歙县志·方技》和民国《歙县志·方技》载:明代歙县人,著《医学理论》(或作《学理论是》)。”又载:“许凝,字裕卿。清初休宁人。行医歙县、休宁,间有奇疾,以手代针,用推拿法,世罕其传。著《遁气符医》,《医记黄游》诸集,今佚。”[3]“宁”与“凝”虽然读音相同,但字义不一,不应当混淆。一为许宁,元明间歙县人,著《医学理论》。一为许凝,清初,休宁人也,善推拿之术,著《遁气符医》、《医纪黄游》(笔者注:《新安医学史略》原文为“医记黄游”,而经综析当为“纪”较合适)。

《中医人名辞典》载:“黄启东,字日初,清代江西婺源县人。”[1]《新安名医考》载:“黄起升,字日初,清·婺源县璜川人。”[4]两说都明出自《婺源县志》,“启”与“起”音同字不同,“东”与“升”有笔误之嫌。古时文人的字与名有一定内在联系,《颜氏家训》说:“名以整体,字以表德。”就是字者表其名之义,是名的解释或补充。起升为名,意太阳初升,名与字相辅相成。

《中医人名辞典》[1]、《中医人物词典》[5]俱载:“王开(1278~1347年),字叔启,又字元启,号镜潭(一作镜泽),宋元间兰溪(今浙江兰溪县)纯孝乡王家村人……,撰《增注针经密语》一卷,《针灸全书》一卷,均佚。(见:《浙江通志》、《兰溪县志》、《补元史艺文志》等)”《新安名医考》将王开增附于王国瑞条目下:“王国瑞,元·婺源县人,……曾协助父亲王开增注《针经密语》一卷,惜已亡佚。”[4]此说源于《婺源县志》,为旅外新安医家。《新安名医考》将“增注”二字从书名中分列出来,“增”用于人名,“注”为动词意在注释也,注《针经密语》解,实际上“增注”有增补注释之双重内容,从中医较多书籍名称看,如有《增订医方歌诀》,有《增补脉诀》、《增注徐回溪古方新解》,还有“增释”、“增辑”等形式,因此,把“增注”理解成人名,显然是有误。

又《集古良方》作者,《中医人物词典》载:“江进,清医家,字可廷,安徽歙县人。”[5]《中医人名辞典》载:“江进,清代安徽歙县人。生平未详。(见:《贩书偶记续编》、《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新安名医考》载:“江兰,字进,清·乾隆年间歙县人。”[4]《新安医籍考》:“道光八年《歙县志·宦绩》曰:江兰,字芳国。”[2]在《集古良方》条载有自序署名为“古歙江兰谨书”。《中医文献辞典》载《集古良方》条:“方书12卷。清·江进(可亭)纂辑,辑年不详。……现存咸丰元年(1851年)重刻本。”[6]上述一医家名与字混乱现象较为严重,这样将给查找该医家增加难度,也可使疑误长期延讹下去。《新安医学史略》载《集古良方》为同名异书,一作者为江兰,另一作者为江进,俱为歙县医家也。从考据学看,有资料佐证,江兰著有《集古良方》。

《中医人名辞典》[1]、《中医人物词典》[5]俱载称:“程时卿,明代安徽祁门人。……晚年辑《太素脉要》二卷。”说法源于《中国医籍考》。《新安名医考》载:“程大中,字时卿,明·祁门人,生卒年月不详。”[4]《徽州府志》载:“程氏精擅医学,著有《太素脉要》二卷。”《新安医籍考》载有《太素脉要》序文,及康熙三十八年《徽州府志·人物志·方技》,曰:“程大中,字时卿,祁门善和村人。”[2]《太素脉要》序文为程大中亲授“方伯子维桢”,而李维桢在序文中称其字为一尊称,故见程大中,字时卿较合理。

《医荟》的作者,《中医人物词典》载:“毕懋衰,明医家,字君平,歙县人。”[5]《新安名医考》载:“毕懋襄,明朝歙县人,《歙县志》载其著有《医荟》一书。”[4]《新安医籍考》载《医荟》条:“明·毕懋襄,见康熙三十八年《徽州府志》卷十,《书籍》十八卷佚。”[2]同为一人,名字不同,襄本意为帮助,可见衰应是襄笔刻之误。

里籍不清

医家的里籍往往能反映出其学术渊源和学术流派(区域性)间关系,给旁证史料带来参考论据,对区别同姓同名医家,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医人名辞典》载:“汪汝麟,字石来,清代广东海阳县人,生平未详。辑有《证因方论集要》四卷,刊于道光庚子(1840年)(见:《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又见《新安名医考》载:“汪汝,字石来,清·休宁医家,生卒年月不详,著《证因方论集要》六卷。”[4]乃麟之误。《新安医学史略》载:“汪汝麟,字石来,清·嘉道间休宁海阳人。”[3]据查,海阳为休宁古称,建县于东汉吴永安元年(258年)。吾徽古人写籍贯亦喜用古称,现保留有海阳镇为休宁县城所在地,汪汝麟乃是新安医家休宁人氏。另《中医人名辞典》又载:“汪文绮,字蕴谷,清代广东海阳县人,著有《脉学注解汇参证治》、《会心录》等。(见:《贩书偶记续编》、《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新安医学史略》载:“汪文绮,字蕴谷。汪文誊之弟。”又载:“汪十洲,清初,休宁县鹤山里人。县名医,子文誊、文绮,承其学。”[3]从汪文绮《杂症会心录》自序中看有署名为“休宁汪文绮蕴谷氏识”看,汪文绮很明白无误为休宁人,同时也可佐证汪汝麟为休宁人。

《中医人名辞典》载:“李楼,明代江南人,……著《怪证奇方》二卷,传于世,今存抄本。(见:《医藏书目》、《国史经籍志》、《古今名医言行录》、《中医图书联合目录》)”[1]《中医人物词典》载:“李楼,明医家,字小山,祁门(今属安徽)人。尝集《怪症奇方》一册,……后由其友王校正,于1544年刊行。”[5]从上所述人名(物)辞(词)典介绍看,虽里籍不同,但书名生平年代相同,当是同一人。众所周知,王为祁门人氏,多年行医祁门。“常与李楼相互论医,后校正李氏《怪症奇方》(1544年),且于书后添加附承。”[3]而《怪症奇方》是由“明·李楼编,王校,见《全国中医图书馆联合目录》存”[2]。从他们生前密切接触论医看,李楼当属祁门人。

朝代不详

古时文人著书作序记载都以帝王年号干支表明,无公元年历记载之习,而各朝代帝号相似亦不少见,故易造成人为移位而错,有的记载可误差数百年之多。

《新安名医考》载:“王炎,字晦叔,清·婺源武溪人,生于雍正三年(公元1726年),卒于嘉庆十一年(公元1807年),享年81岁……,医著《伤寒论》编在《双溪类稿》中。”[4]而《中医人物词典》[5]、《新安医学史略》[3]载:“王炎(1138~1218年)南宋文学家,字晦叔,婺源(今属江西)人。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著作甚富,总题《双溪类稿》,其中有所注《伤寒论》等,已佚。……所辑《本草正经》三卷,为《神农本草经》最早辑本,今佚。”《中医人名辞典》载:“王炎(1138~1218年),字晦叔,宋代婺源(今江西)武溪人。(见:《徽州县志》)”[1]《中医文献辞典》载《本草正经》条:“本草著作3卷。南宋王炎(晦叔)辑,约成书于嘉定十年(1217年)。《神农本草经》最早之辑佚本。此书在明末尚存,今佚。惟其序文存《双溪文集》中。”[6]所著皆道明为宋人。综上所述,名字书目皆相同,而生卒年代则相距约六百年左右。

《中医人物词典》在介绍婺源医家朱日辉时称:“朱日辉,明医家,字充美。”[5]而《新安名医考》[4]、《中医人名辞典》[1]、《新安医学史略》[3]则明确称之为“清代婺源县沱川人”。惜所著《医学元要》、《加减十三方》、《试奇方闻见录》、《大家文翰》等书,均佚,是故确切年代,无处考证。

现代考古大家郭沫若先生曾经明确指出:“无论作任何研究,材料的鉴别是最必要的基础阶段。材料不够固然大成问题,而材料的真伪或时代性如未规定清楚,那比缺乏材料还要更加危险。因为材料缺乏,顶多得不出结论而已,而材料不正确便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比没有更要有害。”可见,在挖掘、整理、研究、提高祖国医药学文化遗产之时,考订史料的真伪同样是十分必要的。完备新安医家史料,纠偏历代医家的姓氏、里籍、生卒年代是项科学又严谨的工作,这项工作还靠广大医史研究者不懈努力,挖掘补正,还其真实的面目,方可避免讹错沿袭,不致贻误后学。

参考文献

1李云主编.中医人名辞典[K].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377,649,652,404,236,247,792,28,228,877,407,405,307,55,158.

2王乐主编.新安医籍考[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09,56,452,366,155,269,292.

3洪芳度主编.新安医学史略[m].安徽:歙县卫生局,歙县中医院,1990:237,187,111,246,211,231,220,207,134,106,168.

4李济仁主编.新安名医考[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0:74,76,77,102,127,40,80,63,41,102,24,139,67,69.

医学遗传学笔记篇3

实。本文试图从“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标准制定的必要性、明确方式和类型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有关法律法

规的制定和实施,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促进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

【关键词】医学;遗传;婚姻法;结婚;疾病

【中图分类号】13923.9:r5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297(20__)030180—03

ajudicialdiscussionon“diseasesmedicallyregardedasunsuitableformarriage”.wangdong-wei.medicalcollegeof

yananuniversity,yanan716000

【abstract】inourcountry,thepresentmarriagelawandotherstatutesstipulatethatthepeoplewith“thediseasescon—

sideredtobeunsuitableformarriageinmedicine”,areprohibitedfromgettingmarried.however,thisregulationisnotreally

appliedintheregistrationofmarriage.thispaperstudiesonthenecessity,thedefinitepatternsandthetypesofprovidingthe

standardsofthesediseasesinordertopromotetheformulationandapplicationoftherelatedlawsandregulations,upholdtheau—

thorityoftheselawsandregulations,andstimulatethehealthyprocreationsofournation.

【keywords】medicine;heredity;marriagelaw;marriage;diseas

所谓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是指从医事日程。如果不明确“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学的角度来看,某人患有某种身体或者精神上的疾病,在结婚登记时加以控制,不仅对提高现有人口的素质无

而这种疾病很可能在结婚以后影响到其配偶及后代的益,而且会产生更多的身体素质差、难以全面发展的人

健康。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者,禁止结群,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困难。

婚或建议暂缓结婚,这在我国现有的多部法律法规中都(二)是维护法律权威的需要

作了规定。然而,按照有关报道,《婚姻登记条例》颁布从法律层面上分析,我国现行婚姻法第7条规定:

以后,将强制体检该为自愿婚检,各地登记结婚人数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

少,但自愿实行婚检的却寥寥无几,接近“零”婚检,如果内的旁系血亲;(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

不对这些人员结婚、生育加以限制,我国“提高人口素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12条亦规定“男

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小康目标就会成为空谈。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

尽快制定“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标准已显得医学鉴定证明。”20__年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

相当必要。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16条规定“在实行婚前医

、明确“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必要性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从政治层面上分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

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

疗卫生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深化经济体

制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里讲的“素

质”、“全面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指人的健康发展。这

些都说明党和国家已经把提高人的素质提上了重要议

学检查的地区,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应当

查验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医学鉴定证明。”第13条规定

“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应当列明是否发现下列疾病:(1)在

传染期内的指定传染病;(2)在发病期内的有关精神病;

(3)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发现具有上述疾病

者,应当建议男女双方暂缓结婚或者按照婚姻法规定禁

止结婚,“应当”按照法律上的解释就是“必须”。根据法

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的原则,在《婚姻登记条

例》中取消强制婚检是违反有关法律的行为,应当是无

效的。法律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人结婚,是为了防止当事人所患的疾病传染、遗传,以保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ll卷(第3期)

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族的人口素质。新《婚姻

登记条例》取消强制婚检与自身第6条“患有医学上认

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的规定

也存在矛盾之处。

制定法律是一件非常严肃的工作,一旦制定就要维

护其权威,制定以后不执行无异于一纸空文,特别是在

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多部法律法规中制定的条文如

果不执行,势必会降低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对国

家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提高公民法制观念和法律

意识极为不利。

(三)是公民个人、家庭生活的需要

从公民个人生活层面上分析,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相当一部

分地区人民还不能追求生活的质量,医疗条件十分恶

劣,普通的当事人并不具备判断自身健康状况的能力,

严重的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精神病等是影响我国居民

生活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我们经常

可以看到遗传性疾病流行、早年丧偶等给家庭带来的灾

难,这些灾难已经不仅仅使一个家庭、一对夫妻遭受痛

苦,而是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这些群体中的个

体往往没有自愿体检的意识,不实行强制婚检会使得这

一问题更加严重。

综上所述,尽快明确“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

病”,并在婚姻登记时加以控制,是从源头上预防人口素

质滑坡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确定方式

按照民政部有关领导对《婚姻登记条例》的解释,目

前将强制婚检改为自愿体检是由于《婚姻法》所规定的

“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一直未能明确,导致婚

姻登记机关无法认定当事人是否患有不应当结婚的疾

病,从而决定是否可以办理登记。笔者认为,国家用法

律的形式对此作了规定,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应当有

部门来负责落实,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婚姻法》的立法机关,也

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制定“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

婚疾病”的标准,用对《婚姻法》条文进行解释的方式颁

布。

(2)由民政部牵头,组织卫生行政部门、全国妇联等

部门商定,最后由民政部以对《婚姻登记条例》解释的方

式出台,明确公布不应当结婚疾病的种类。

(3)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制定,以部门规章

颁布。

由于制定“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标准涉

·l8l·

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无论采取上述那一种方

式,都应当将草案公布,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确保所制定的标准科学、规范。

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类型探讨

男女结婚,须无禁止结婚的疾病。对此,现代各国

立法一般都有具体规定。对于何种疾病是医学上认为

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我国现行《婚姻法》未作明确的规

定。根据我国原有法律,借鉴外国立法经验,一般可概

括为以下3类:

(一)精神方面的疾病

例如,患有精神病、、精神衰弱等疾病的,应禁

止结婚。国外立法对此也有不少规定,瑞士民法第120

条规定:“结婚时配偶一方为精神病或因继续的原因无

判断能力者,其婚姻为无效”。原苏俄婚姻和家庭法典

第l6条规定:“双方中即使有一方因患精神病或痴呆症

经法院宣告为无行为能力的人”禁止结婚。奥地利民法

第48条规定,发狂人、疯癫人、,不能有效缔结婚

姻lj。我国在制定应禁止结婚的精神方面的疾病标准

时也可以借鉴这些规定:

(1)重症精神病。主要指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

症。这两种精神病之所以成为婚姻成立的障碍,是因为

其发病集中在青壮年时期,正值婚龄期,病人缺乏正常

的识辨力和自控能力,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

行为能力人,无法承担婚后夫妻间的义务及对子女和家

庭的责任。而且这两种重症精神病都属于严重的遗传

性疾病,有的虽可治愈,但遗传发病率仍然很高,对子孙

后代的健康和人口的优生造成很大威胁。因此,应将其

列为“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之一。

(2)先天痴呆症。患有这种重度智力低下的人,法

律上属无行为能力人,他们无法承担对婚姻、家庭和社

会的责任,且具有严重的遗传性,应禁止结婚。

(二)身体方面的疾病

一般来说,为法律所规定的,仅限于重大不治的恶

疾以及足以严重危害对方和下一代健康的病症。我国

原婚姻法第6条规定:“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患其他在

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疾病”的人,禁止结婚。这一规

定仍可借鉴:

(1)麻风病由麻风杆菌所致,是一种恶性传染病。

患者若与他人结婚,不仅会传染给对方,还会遗传后代。

它不仅具有直接传染性,如皮肤和身体相互接触传染;

而且具有间接传染性,如接触病人衣物,或受排泄物污

染的水源传染等。其传染力不仅及于对方,而且还会贻

害后代。为了男女双方和子孙后代的利益,应禁止未经

治愈的麻风病人结婚。但患麻风病治疗痊愈的,可依法

·182·

享有结婚权利。

(2)患性病未经治愈。艾滋病、梅毒、淋病等都属于

性病的种类之一,为恶性传染病。性病主要是因男女性

生活接触传染而得名。患者结婚后,直接传染给胎儿。

目前,我国性病例有所增加,已危害了人民的健康。有

的性病虽可治愈,但患病期间应暂缓结婚。治愈后不影

响婚姻关系的成立。

(3)正处于发病期间的法定传染病。目前,列入《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的法定传染病共

甲、乙、丙3类35种。去年上半年,卫生部又将sars

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这些传染病都具有极强的传染

性,允许结婚不仅会给配偶而且会给后代带来深重灾

难,应限制结婚生育;但有的传染病治愈后仍可结婚。

(4)其他严重的遗传性疾病。所谓“严重遗传性疾

病”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者部分丧

失自理生活能力,后代再现风险高,医学上认为不宜生

育的遗传性疾病。根据卫生部1986年颁布的《异常情

况的分类指导标准》的规定,男女任何一方患有严重的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包括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软骨发

育不全、成骨发育不全、遗传性致盲眼病;婚配男女双方

均患有相同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先天性聋哑;婚

配的任何一方患有多种基因病的高发家系患者(除患者

本人外,其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一人或多人患有同样遗

传病的)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另外,还有一些罕见的严

重遗传性疾病,能致死或造成生活不能自理,并且子女

能直接发病,又不能治疗的疾病,如结节性硬化、遗传性

共济失调、马凡氏综合征等。

(三)区别对待“有性生理缺陷者”

所谓性生理缺陷,指不具有能力,在传统的

亲属法学中被称为“不能人道”。有生理缺陷者是否禁

止结婚,各国有不同的规定。1896年德国民法第1568

条中的违反婚姻义务,包括拒绝及不能。瑞士

民法第142条中所说的紊乱婚姻关系,包括性病及

不能。依据美国统一结婚离婚法第208条规定,一方无

能力因而不能完婚,而另一方在举行结婚仪式时不

了解该生理缺陷,婚姻无效。意大利民法第123条规

定,不能人道而不能治,在结婚时为他方所不知,婚姻为

无效。奥地利民法第100条、第101条规定,履行婚姻

义务之不能,应为既存又永久时;如不能确定为永久或

仅为一时,夫妻尚应同居一年,如其不能继续存在时,婚

姻应宣告为无效。有的立法仅以不能人道而不能治为

婚姻无效要件,而不以结婚时为他方所不知为婚姻无效

要件。某些国家还规定禁止有生理缺陷不能发生性行

为的人结婚。_2j

法律与医学杂志20__年第11卷(第3期)

我国1950年婚姻法第5条曾经规定“有生理缺陷

不能发生者”,禁止结婚。我国现行婚姻法对此

未设明文规定,然而,笔者认为有生理缺陷不能发生性

行为者不同于传染病、遗传性疾病患者,可不可以结婚

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以不准结婚为宜;但只

要当事人没有故意隐瞒此种缺陷,对方在明知对象有生

理缺陷的情况下同意与之结婚的,可以结婚。比如,双

方均有性生理缺陷,彼此告知后仍然同意结婚;或一方

虽无此缺陷,由于年老、疾病等原因,同意与有缺陷的一

方结婚,以便在婚后相互照顾等。他们的行为对本人和

社会并无危害,应当准予结婚为宜。当然,在具体操作

时,应当向当事人讲明利害,要求他们慎重考虑,以免日

后发生纠纷。

四、对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者申请

结婚的处理

对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者申请结

婚的,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本着“尊重婚姻意愿、建议采取

措施”的宗旨,根据当事人的婚前检查的具体情况做出

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第9条规定:

“经婚前医学检查,对患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或者有

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

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该法第10条规定:“经

婚前医学检查,对诊断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

遗传性疾病的,医师应当向男女双方说明情况,提出医

学意见;经男女双方同意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施行结扎

手术后不生育的,可以结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

法》规定禁止结婚的除外。”

因此,在实行婚前健康检查的地方,申请结婚登记

的当事人,必须到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婚前健康检

查,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提交婚前健康检查证明。婚姻

登记机关应当根据医疗保健机构为当事人提供“积极治

疗、照顾患病方、暂缓结婚、不宜生育、限制性生育等”建

议,做出禁止结婚或暂缓结婚的决定。一方面可以为保

障夫妻双方婚姻、家庭幸福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对

优生优育提供参考。这是结合我国国情的、具有现实意

义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大文主编.婚姻法学.第2版.法律出版社,1993.124

[2]黄德鹏,黄新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释义及典型

案例评析.第1版.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__.59~

60

[3]章晓霞.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婚姻自.法律与

医学遗传学笔记篇4

经过了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河下古镇,走进了一个充满历史文化起的乡镇,感觉心灵仿佛都得到了净化。我们受到了居委会的热情接待,他们对于我们此次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对于此次实践调查起了很大的协助作用。居委会主任详细的和我们介绍了河下的历史,我们跟着他的话语穿梭了一段历史,了解了河下古镇的变迁,渐渐的迷上了她。我们跟随着居委会负责人走遍了古镇,感受到了淳朴的民风,他们的热情让我受宠若惊,之前还对于调查有些担心,但是看到他们那张张笑脸,我被感动了。我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增加河下的影响力,尽量改善河下居民的生活质量。希望政府能够大力的开展河下古镇的保护和发展工作。

我之前做了一下河下古镇的了解工作:河下位于淮安城西北三华里,是淮安近城的一大集镇。河下一度取代末口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大概河下这个名字即在此时开始孕育诞生于居民口头上的。河下还有一个古老的名字叫“满浦”。周世宗(955—960)伐南唐以后,即于河下建满浦关以通水路,县志有此记载。后又建坝筑闸,更将闸子改为软坝。宋隆兴中(1163—1164),魏胜与金人打仗,即由此调兵运粮,这事记载于宋嘉定(1208-1224)年间编的县志(嘉定县志已佚,仅见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转引)。在元朝时,山阳县儒学就建在满浦,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才迁入县城。明朝嘉靖年间大学士李春芳上京赶考时,常经过这里,他与吴承恩有过多次交往他的《贻安堂文集》中记载了河下这个地方,称这里叫满浦。看来满浦与河下二名,一官一俗曾并行了若干年,满浦后来成为河下一个坊的名字,河下之名便单独存在下来了。

三、调查情况:

(一)调查目的:

古村落的保护规划研究刻不容缓:

古村镇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古村镇的保护不仅仅是一栋栋单体建筑的保护,而更应是对古村镇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全面保护。不仅要保护古村镇遗产本体,同时要保护遗产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不仅要保护物质遗产,也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访问,去居民家中探访,请居民填写调查问卷,与社区居委会了解情况。

(三)现状与问题: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具有极大价值的古村镇,正在经历着社会前进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正遭受着非理性规划、过度的经济开发所带来的极大破坏,不少古村镇在社会变化和大量建设过程中,要么忽略了对历史环境的科学保护,要么一味拆旧建新、营造假古董,要么单纯将遗产保护活动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其村民生活割裂对待,这些做法都不同程度地对历史村镇的传统风貌造成了破坏,将很多遗产变成“遗憾”。所以保护河下古镇是件迫不容缓的事。河下虽然早就被定为国家保护单位,但是并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和大力发展。

(四)解决方法

1、重视河下小景点的开发

近几年区政府对河下古镇小景点开发了不少,但还有不少尚没开发,如市河上的“殷家码头”,藏兵洞口遗址(相家湾),松竹草堂(市河码头),二帝阁,汪氏大院,左宝贵墓和祠堂,新城西门口古城墙遗址,章湘侯老宅,谭继安老宅,玛继宗老宅等。

2、对河下小景点保护的建议

很多河下古镇小景点都沒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如古枚里遗址,御码头,两淮批验盐引所等都出现乱刻,乱贴,乱画和杂草地面无人打扫的现象,游客站不下来观赏。笔者建议:在每个小景点旁设一个小公用电话亭,安排一个低保户去就业,在电话亭内再卖些报刊杂志和介绍楚州及河下古镇方面的书籍,小景点卫生由他负责,继利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又小景点的卫生又有人打扫和看护。

3、加大河下宗教场所建设、扩大人气

河下历代宗教场所多,解放前有大小寺庙55座。场所多,人气旺,这几年虽恢复了闻思寺,慈济奄迁到中街,回民清真寺的修复。但河下小学的道教古天兴观,又称三官殿,还没有修建,如能在茶巷中段东再建个耶稣教堂等。都能增加游客和人气。

4、创建人力车旅游公司

河下古镇,街道老,道路狭,汽车无法进出。游客自己走,有些人体力也吃不消。笔者建议成立河下人力车旅游公司,购买或造些有河下旅游标志的人力车和人力三轮车(仿古式)。在河下竹巷街东边(中山门.吴承恩牌坊)处,河下牌坊处,程公桥处,河下罗家桥西巷两淮批验盐引所(河下国医馆对面)处,河下大桥东处等设点,每处放5~~10`辆车(也可用电话来回调度,每处也可设几名导游人员那更好)。继解决了游客行路难问题,也增加河下的地方收入。

5、倡导河下古镇游客常观光处居民家中多种花养鸟

河下古镇有着二千多年历史,历史上河下大小私人园林有106处。多种花养鸟继陶醉河下人的情志,改善了居住环境,又增加了古镇的风景。如河下湖嘴大街张凤山先生家,就种植了百种花草盆景。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对沿街.沿景的居民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指导他们种花养鸟,对有贡献特殊户,应给予奖励。

6、建议在茶巷建一所戏院和几家说书茶馆

戏院和说书茶馆都是古人休闲地方,现楚州城区老年人休闲地方也特别少,文化生活枯燥,古淮戏,说书.评弹都无发挥之处。如果在河下古镇中心建一所戏院(晚上也能放放老电影),几个茶馆。即可增加河下人气,也能为地方经济作出一点小贡献。

7、建议沿街和景点居民要多为游客服务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对河下居民多宣传教育,倡导我爱我家,我为河下添光彩;游客多,河下才能有发展等宣传。多建些为旅游服务店铺.服务业。如河下特色传统小吃,工艺品,字画,古董等。如笔者的门诊招牌是“中国淮安山阳(民间)医学河下国医馆”。很多游客一看便知,“山阳医学”发展地是河下,有不少游客还进门聊聊“山阳医学”概况。又如笔者在百度网站贴吧中创办“河下古镇贴吧”。每天有百多名全国网友游览贴子。如上海一学者在为河下古镇规划设计时,还不断的上网询问河下古今情况等等。

8、加快恢复河下“状元楼”等河下重点景点

这几年由于楚州区委和区政府重视和不断的投入,河下景点恢复了不少。随着宣传不断传播,河下古镇在全国知名度越来越广,旅游人数不断增加。为了留住游客,让游客有处可观,有处可赏。建议区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力度,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尽快恢复“状元楼”、“古天兴观(三官殿),”“二帝阁”“程公桥”“左宝贵祠堂”“汪家大院(汪筱川宅)”等。笔者在回民中了解到,外地很多回民愿意对“左宝贵祠堂”恢复进行赞助。这不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吗?

9、凸出河下特色建景点

河下有五大特色:文化重镇,军事重镇,盐商重镇,中医重镇(山阳医学的发源地),美食重镇(淮扬菜的发源地)。建议有关部门景点应向这五方面发展建立。

1.文化重镇:河下已建成吴承恩故居和猴王世家陈列馆,还计划建状元楼。笔者建议应在河下筹建一个“河下进士陈列馆”,如果该馆能建成,目前在全国还是首家。也凸出河下是全国进士第一镇。

2.军事重镇:已建成韩信钓鱼台和漂母祠,左宝贵墓。计划恢复有状元楼,梁红玉祠和公园,左宝贵祠堂,程公桥。笔者还建议建二帝阁,市河桥(建议从河下古镇牌坊市河向东挑到文具厂大门东引水入护城河,在二帝阁对直建市河桥),藏兵洞口遗址,新城西门口城墙遗址,玛长安故居(玛继宗祖父)等。

3.盐商重镇:已建成“两淮批验盐引所”,计划复建有程公桥。笔者还建议恢复“殷家码头”,“松竹草堂”,汪氏大院等一些会馆遗址。即可说明明清时期河下盐商在国内地位。

4.中医重镇(山阳医学的发源地):已建好吴鞠通中医馆,对许氏中医老宅挂牌保护。如能在吴鞠通纪念馆再建一个“山阳医学陈列馆”,“河下历代名中医陈列室”,在大门两旁开个国医堂诊所和药店,并对汪氏大院(汪筱川老宅),章湘侯老宅,谭继安老宅,玛继宗老宅进行保护,那就更有特色。

医学遗传学笔记篇5

提出关于遗传平衡定律的一种数学分析模式,并据此对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实际的推算。

【关键词】遗传平衡定律;数学分析;应用

英国数学家哈代于1908年和德国医生温伯格于1909年分别证明,如果一个群体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则群体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可以逐代保持不变,这就是遗传平衡定律或哈代温伯格定律[1]。

根据这个定律可以知道,尽管显性基因有掩盖隐性基因的作用,但是各种基因型的比例保持平衡,所以隐性变异不会因此而逐渐消失。等位基因频率的平方项,就是平衡的基因型频率。下面我们分别从一对等位基因和复等位基因的情形出发,应用数学方法分析群体中基因频率的变化,导出该定律,并通过实际应用加深对其理解。

1遗传平衡定律的数学分析

1.1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平衡定律的数学推证

设一对基因a和a在群体中的频率分别为p和q,即某基因a的配子出现的几率为p,a出现的几率为q。p和q都是0~l间的正数,而且p+q=l,群体雌雄分配是完全随机的。这样,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如表1所示:

表1一对等位基因型频率计算(略)

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应为:

aaaaaap22pqq2

而且p2+2pq+q2=(p+q)2=1[2]

这一代产生的配子,有a和a两种,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只产生配子a,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只产生配子a,基因型aa的个体将产生半数配子a和半数配子a。

所以,基因a的频率=p2+2pq2=p2+pq

Θp+q=1

p2+pq=p(p+q)=p

同理,基因a的频率=q2+2pq2=q2+pq=q(p+q)=q。

可见,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基因a的频率还是p,基因a的频率还是q。3种基因型aa、aa和aa的频率也将保持不变,以后代代如此,也就是使群体在遗传上保持平衡。

1.2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平衡定律的数学推证

仍然考虑一个无选择、无突变、无限大的随机交配群体。a1、a2、a3为群体某一基因座上的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p、q、r,则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如表2所示:

表2复等位基因型频率计算(略)

在《医学遗传学》[2]中给出了求复等位基因的基因型频率的原始公式为:

1=p+q+r=(p+q+r)2=∑3i=1faifai+∑i

此公式过于繁复,不便于学习理解,笔者认为可以用简便的数学分析其过程,得出相同的结论。

上面6种基因型的频率应为:

a1a1a2a2a3a3a1a2a1a3a2a3p2q2r22pq2pr2qr

而且p2+q2+r2+2pq+2pr+2qr=(p+q+r)2=1[2]

转贴于

通过数学分析可以得出:

等位基因a1的频率=p2+2pq2+2pr2=p2+pq+pr

=p(p+q+r)=p

等位基因a2的频率=q2+2pq2+2qr2=q2+pq+qr

=q(q+p+r)=q

等位基因a3的频率=r2+2pr2+2qr2=r2+pr+qr

=r(r+p+q)=r

可见,基因频率还是没有改变,基因a1的频率还是p,基因a2的频率还是q,基因a3的频率还是r,6种基因型a1a1、a2a2、a3a3、a1a2、a1a3、a2a3的频率也将保持不变,故一旦达到遗传平衡后,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不再随世生改变。

2遗传平衡定律的实际应用

2.1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推算

如果在一个已达到了遗传平衡的群体中,当一对基因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p和q时,则aa的基因型频率为a基因频率的平方(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a基因频率的平方(q2),aa基因型频率为2pq;同时aa,aa及aa这3种基因型频率的比例关系为p2+2pq+q2=1。反过来符合这两个条件的,群体在遗传上也就达到平衡了。根据这个定律可以通过调查某种遗传性状的表现型频率算出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例如某一遗传性状w的表型频率为0.008%,这一遗传性状是由隐性纯合子所决定的,求其杂合基因型的频率。

w基因频率q=q2=0.00008=0.0089。

p=l-q,故p=l-0.0089=0.9911

2pq=2×0.0089×0.9911=0.0176

故w的杂合基因型频率为0.0176。

2.2复等位基因的频率推算

复等位基因的情况则稍为复杂,但也可以通过表现型频率推算出来。如aBo血型表现型有4种,由3个复等位基因(ia,iB,i)所决定,如果调查10000人的血型,发现a型占41.72%,B型占8.58%,o型占46.68%,aB型占3.02%,如表3所示:

表3aBo血型基因型频率计算(略)

设ia频率为p,iB频率为q,i频率为r

r=0.4668=0.683

B型与o型频率相加恰是q2+2pr+r2=(q+r)2

Θp+q+r=1,q+r=1-p

(q+r)2=(1-p)2=+(和分别代表B型和o型的表现型频率)

p=1-+=1-0.0858+0.4668=0.257

同理q=1-+=1-0.4172+0.4668=0.060

这样3个复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p=0.257,q=0.060,r=0.683

3小结

遗传平衡定律是群体遗传中的重要内容,作为长期从事第一线遗传学教学的高校教师来说,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把它弄懂弄透,而遗传平衡定律的掌握自如,是建立在对其数学推导的深刻领会的基础之上的,笔者通过对遗传平衡定律进行数学分析与实际推算相结合,把过于繁复的内容简单化,使其浅显易懂,便于掌握。

参考文献

1赵寿元,等.现代遗传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291~293.

医学遗传学笔记篇6

我们正以一种“久违”的方式来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也恰恰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争议”。

尽管政府、民间正在以各自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是,联想到韩国成功将“端午祭”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及近来的种种争论,这让人扼腕不已。我们不得不怀疑,在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上,我们是否存在着问题?当我们的传统文化遭遇现代科学之后,它的命运又究竟会是怎样?带着这些困惑,笔者采访了著名儒学学者、《原道》主编陈明博士。

西医为什么不“申遗”

记者(以下简称记):继韩国将中医改韩医申遗产之后,网络上又出现了“韩国人发明汉字”的论调。韩国在历史文化领域对中国频频发起挑战。有论者认为这是韩国“开始有计划地篡取我们的文化遗产来证明自己的伟大”,您是否赞同这种说法?

陈明(以下简称陈):不是有有关专家出来澄清这是一场误会么?他说中医药也要“申遗”,并且“充满信心”。这才使我真正沉思起来:为什么韩医想到“申遗”,中医想到“申遗”,而没听说西医说什么“申遗”?

韩医、中医是遗产,西医难道就不是遗产?它为什么不需要申请保护?究竟是因为它有更久远的传承还是因为在现实里气息奄奄命悬一线?如果是这样,那么是不是在申请保护之外还有更加急迫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我不认为存在什么“韩国在历史文化领域对中国频频发起挑战”的问题,“韩国人发明汉字”云云,更像是越来越流行的网上恶搞。中韩之间在有些问题上可能存在一些认知差异,本没什么,但网络有一个放大器的效应,媒体关注是必要的,但上纲上线则大可不必。

儒家文化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对立

记:有论者根据网络上消息说“韩国人已经在准备拿祭孔大典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下一步就是把孔子彻彻底底地变成韩国人。而中国的论坛上却还在为应不应该祭孔吵个不停,很多人对孔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并由此认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您看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否存在问题?在这一点,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位研究者,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陈:是的,我们对儒学的态度太奇怪了,意识形态部门把它当成威胁,激进主义者把它当成自由民主的敌人,保守主义者又把它当成教条。这可能是目前社会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吊诡吧?

我个人以为,韩国将祭孔仪式等申遗对中国文化来说如果不是一件好事,至少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首先这说明人家认为儒家文化这些东西是有价值意义的好东西,并且要保护它。其次有利于儒家文化的跨区域发展,这又不是排他性的专利注册资源争夺。每个民族都把孔子说成是自己民族的人才好呢!再次,这对于转型期思想观念尚处于模糊混乱之中的中国社会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冲击刺激,使我们关注文化的问题。对于激进主义者来说,拍摄《商道》、《大长今》的韩国人把传入的儒家文化实实在在当成了自己的传统,而他们的社会已经完成了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的过程―这应该可以说明儒家文化的生命力,说明“五四”以来主流知识分子那种将儒家文化与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对立起来的预设实际是不成立的。

孔子标准像是的蠢招

记: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问题上,前段时间一直争吵不休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孔子标准像的问题。我记得您很早就对此事发表了您的看法,对这种做法进行了批评。请问这是否同样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的偏差问题?以通过某种“标准”来“集中”或者“统一”弘扬传统文化,是否是百害而无一利?

陈:是的,这事太荒唐了!真的孔子谁也没有见过,孔子形象是一个文化符号,主要是一种意义象征和情感表达,所以他的成型是社会和历史选择的结果。这就决定了所谓孔子像具有公共性和权威性的二重属性,事实上吴道子的版本正是如此。

自封标准则说明操弄此事的人用自己对孔子的理解、想像和情感代替社会对这一文化符号的理解、想像和情感,并且利用行政位势强加给社会。这一行为完全可以用愚蠢、狂妄和来评价或描述。

作为精英文化的儒学是植根于社会基层结构和百姓伦常日用之中的,“圣人学于众人”,这也正是它屡仆屡起在经历种种的摧折之后今天又显露出一阳来复的势头。行政手段、制定标准等等对于这一势头的发展当然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但愿这些人迷途知返,“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情感的需要也是理性的

记:事实上,在传统文化的发扬过程中,除了我们前面所讨论的认知、态度等问题之外,可能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传统文化遭遇现代科学的命运问题,比如同样是备受关注的“中医保卫战”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请问您是怎么看的?

陈:中医我是外行,但却一直非常关注有关讨论。我曾跟中医界的朋友讨论过用西医的方式对中药进行分析以将“经验合法性”(有效)转换成“知识合法性”(有理)的可能性的问题。就是说,按照西医的概念和方法对中药进行描述和解释,因为世界只有一个,两种关于它的理论应该是可以翻译的,先假设西医为真以验证中医,再假设中医为真验证西医。如果药的问题可以“翻译”,那么“医”的问题应该也是可以的。

医学遗传学笔记篇7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遗传学;教学

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我国的医学院校接受医学教育。做好医学留学生的教学工作不仅对促进医学的国际交流及提高各国的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提升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国际形象及影响力起到积极的构建作用]。

徐州医学院对留学生的培养工作已有10年左右的历程。为满足国际社会对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医学人才需求,结合学院留学生语言、文化、生活习惯及对知识接受能力的特点,我们对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做出积极调整,首次在留学生中开展果蝇杂交实验,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以期为医学留学生实验教学工作的改革与优化提供参考意见。

一、充分考虑课程特点,优化实验课内容设置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其理论性强,涉及的医学基础知识面广,对于某些概念的讲解往往要结合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而实验课不但可以进行直观的演示、操作和解析,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的遗传学规律,而且还能够训练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我校一直比较重视留学生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的开展,但是过去由于教师队伍建设及实验教学条件等存在不足,未能充分的结合课程特点,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比如过去开展的Dna电泳及染色体观察等实验,虽然总体上属医学遗传学内容,但与生物化学及细胞生物学实验有一定重复,而且教学基本上以教师讲解和学生观看教学素材为主,未能紧密联系理论课内容,充分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针对这种情况,教研室对实验课内容做出积极调整,引入果蝇杂交实验,设置了单双因子杂交实验、伴性遗传杂交实验及三点测交实验,以便让学生亲自动手发掘探索遗传学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理论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X连锁遗传病等的理解,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除了在实验内容上进行更新,课程的时间分配也做出了相应调整:由于果蝇的繁殖需要一定时间,而且亲本的去除和子代的观察往往要间隔一周左右,因此实验课的时间需要根据果蝇的繁殖规律进行重新分配。过去的实验课通常是三节课连在一起上,一次完成。而加入果蝇杂交实验后,则要根据实验需要,将三节课分割开来,分布在数周内,安排学生在不同的时间点来进行相关实验操作,这样既能保证总课时量不变,也能满足实验的需求,保证其顺利实施。

二、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做好充足课前准备

果蝇具有繁殖力强、饲养方便等特点,但使用果蝇进行遗传学实验,依然需要对其饲养和实验条件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因培养基污染、温度控制不佳等原因造成果蝇的死亡或生长迟缓。因此,我们利用形态学实验教学平台,开辟出一间房间,购置专门的果蝇培养箱、果蝇培养瓶等仪器耗材,制作无菌果蝇培养基;在果蝇品系上,购置了野生型及多种突变型果蝇,聘请专门的实验员进行培育和管理。

由于留学生的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需采用全英文教学,教师不但要用英文向学生讲授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还要在学生操作时进行即时的指导,这对教师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的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家。其中一些留学生英文水平较高,但他们的发音与教师通常接触的英式或美式英语有较大差异,特别是在重音的选择上常常会含糊不清,使整句话听起来甚至有些不像英文,沟通上有一定难度。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系列教学录像带提前发给学生,使学生课前即对整个实验流程有详细了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避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因语言问题无法掌握基本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这样教师可以将精力集中在对具体问题和现象的解析上。但是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留学生的带有英文配音的果蝇杂交实验教学录像。为此,教师就积极开发网络资源,经常浏览国外大学网站,搜集相关的教学视频。此外,教研室还组织英文发音标准的教师,对已有的中文教学视频进行英文配音,向学生形象地展示实验原理和详细的操作流程。自行制作的录像带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使教师在示教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为了方便学生在课前预习实验课的内容,并在课后能够及时复习加深印象,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参考国内优秀的医学遗传学实验教材,通过翻译和内容重组,编写专门供留学生使用的英文讲义课前发给学生,督促其提前预习;并在最后附上需要填写的表格,方便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进一步明确此次实验的目的。

三、结合留学生特点,优化教学过程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的培养对象是大学三年级的留学生,虽然他们已在本校度过了两年半的学习生涯,但跟中国学生还是有明显差异,因此实验课教学过程中还得充分考虑这群学生的特点,并有针对性的优化教学过程。

首先,留学生纪律观念淡薄,上课时随意走动、说话,甚至打闹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说理论课上课没认真听讲,下课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等方式还有机会补救,那么实验课中的某些操作步骤要是被忽略了则可能直接导致实验的失败,无从补救。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深有体会:有些学生在教师示教的时候未认真听讲,导致自己操作实验的时候反复向教师询问一些示教多次的操作步骤,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必须在示教的时候拿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维持课堂秩序。针对上述问题,教师逐步尝试将学生平时表现与成绩挂钩,取得一定的效果。

其次,这个年龄段的留学生正值青春年少,对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知欲。比如在介绍果蝇突变性状的过程中,当学生观看到果蝇的白眼突变、残翅突变和檀黑体突变的时候,表现出高度的关注和兴奋,并在随后自己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时积极记录;而且不断有学生前来与教师讨论交流,询问这些突变性状的来源和意义。这时教师可以一边回答学生问题,一边结合理论课讲过的某些单基因遗传病规律反问学生其发病的基本遗传学原理,帮助学生回忆复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再次,有些学生由于信奉伊斯兰教、佛教等原因,在移除亲本、处死果蝇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常消极的情绪,有的甚至直接说“no”。针对这种情况,既不能急躁,也不能直接大声批评,而是应该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向学生讲解医学实验对人类健康事业的积极意义,并告诉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医学人才必须要学会在实践中探索,将来才可能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亦师亦友,转换教师角色

实验课中需要及时与学生互动,即时沟通,为其分析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那么怎么才能解决口音差异,突破语言障碍,做到流畅对话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平时多接触这些留学生,做他们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多交流。一方面可以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适当在课堂中穿插有关内容,增加师生间的亲切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尽快磨合口音差异,使相互交流更加通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与学生的亲近还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考虑到学生应适当建立对教师的依从性,则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威严。过分的与留学生亲近,不但不利于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而且有时还会助长一些学生投机取巧的想法,像“套考题”就是一个典型表现。因此,教师既要转换角色,做到亦师亦友,又不能不考虑失度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一切贵在恰到好处。

参考文献:

[1]张永红,张洪平,艾来提・米吉提.医学院校留学生教学管理

的体会[J].大学教育,2015(1).

医学遗传学笔记篇8

几多“无奈”在婚后

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我还是一个住院医生。在我经治的病人中,有一位8岁左右的女孩,她的腭部出现了一个肿块,并日复一日地增大。我的上级医生诊断为“纤维骨瘤”。由于病变较为广泛,当时只做了部分切除手术,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证实为纤维骨病。女孩10岁时,双侧面部开始出现对称性膨出,X线摄片证实原来的病变在继续扩大。此后我们多次为她做了整形手术。她成年以后,有一次来我院复查时告诉我,她的表妹也得了类似的疾病。那时我已晋升为主治医生,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我顿时想到这病可能是“家族性颌骨肥大症”(也称“巨颌症”),于是,我告诉她:“我建议你最好不要结婚,若要结婚,也千万不能生育。”当然,这只能是建议和劝告,因为在婚姻法上没有相应的规定。几年过去了,有一次,她来我院复查时给我带来了喜糖,并告诉我,她已结婚并怀上了孩子,幸福之感溢于言表。我除了向她表示祝贺外,又向她提出了建议:“孩子生下后别忘了带来检查。”她点头同意了。后来她生了个儿子,果然被我言中――儿子也患了与妈妈同样的病……

也是在20世纪50年代,我当住院医生期间,曾经遇到一位“英雄妈妈”(这是当时社会对多生子女妈妈的美称),她带着第五个患有唇腭裂的儿子来我科就诊。我在询问孩子家族史时,发现她的五个子女中竟有三个患唇腭裂。她自叹命苦。可见遗传基因已使这位母亲陷入困境。对她来说,恐怕是生育越多,唇腭裂子女就越多。幸好后来她自觉终止了生育。几年以后,我们还专门为这五兄妹照了一张集体照,至今仍保留在我的科研资料里。

实际上,与口腔颌面部有关的遗传性疾病远不止这些。概括说来有三类:第一类是先天性畸形疾病(如上述第二个病例)。最近,据我国对围生期出生缺陷疾病的调查,先天性出生缺陷疾病的患病率为13.7‰,排列前五位的分别是无脑儿、开放性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和唇腭裂。第二类是肿瘤及类肿瘤疾病,如牙源性颌骨角化囊肿综合征,该病常有明显家族史,也包括前面第一个孩子的纤维骨瘤。第三类是一些全身性遗传性疾病在口腔颌面部的表现,如石骨症(一种全身骨质钙化过度的疾病)、神经纤维瘤病等。这三类又以前两类为多见。

为女子少留些遗憾

遗传性疾病是一种基因缺陷或基因突变性疾病,顾名思义,它有很强的遗传性。近几年来,科学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排序,这是现代科技史上一项重大的贡献。目前,对疾病基因的研究也已启动,上述这些遗传性疾病都与基因异常或基因突变有关,因此,也将成为今后遗传医学攻克的目标。当然,人们要弄清楚这些基因疾病,特别是多基因疾病还有很大的难度,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这种情况,医务工作者还必须加强科普宣传,让广大读者知晓遗传性疾病的一些特点:

1.遗传性疾病并不是后代个个都发病。不同的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和外显率(指出现临床症状的概率)也不一样。如神经纤维瘤病的外显率可达70%以上,而牙源性颌骨角化囊肿综合征的外显率只有3.2%,两者相差甚远。

2.即使前辈没有遗传性疾病,后代也可能出现基因突变或基因缺陷。如近亲婚配容易使下一生先天性缺陷。

3.遗传性疾病主要是直系遗传。我们曾调查过1409例唇腭裂患者的家族史,在有遗传性因素的患者中,一级亲属(父母子女)的发生率为1.35%,明显高于二级亲属0.33%(兄弟、姊妹)与三级亲属0.40%(姨表、姑表)。

4.除了有畸形或肿块等明显症状的遗传性疾病外,还有少数无显著症状的遗传性疾病,必须经过医生检查后方能发现。例如有些是因为乳牙迟脱、恒牙不萌出或牙齿发育不良前来就诊,实际上,这些都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如乳光牙、锁颅发育不全综合征等。

5.不同的遗传性疾病对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尽相同。其治疗的难度与效果也有差异。如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唇腭裂患者完全可以治愈,而像神经纤维瘤、着色性干色病等遗传性疾病不但难以治愈,而且还存在着癌变的危险。

6.现代医学还证明,环境因素可影响遗传基因。某些遗传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如污染空气中某些致癌因子、吸烟、饮酒等)的影响。患者遗传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的易感性。因此,研究遗传性疾病的基因时,还应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遗传性疾病的发生,笔者提出下述建议:

1.从尊重公民权利角度来说,不强制进行婚前检查是正确的;但从医学角度来说,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应该提倡优生优育,婚前检查还是必不可少的,适婚青年应当自觉地接受婚前检查。

2.尽量避免近亲婚配。

医学遗传学笔记篇9

陈伯坛(1863-1938年),原名文伟,字英畦,“伯坛”是其乡试时所用名,广东省新会县外海乡人(今江门市郊外海镇1。陈伯坛行医50余年,著有《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和《麻痘蠡言》等,是近代岭南伤寒学派的鼻祖,为广东四大名医之一,与赵鹤琴、黎卑流、陈月樵齐名。

陈伯坛之后人

据陈伯坛外孙袁举雄所述,陈伯坛娶一妻一妾,陈伯坛正妻赵氏去世较早,育有一子一女,侧房生育四子。

子女中:长子陈万驹(号晓沧)、次子陈万鹏(号里天)、三子陈万骝(号京轺)、四子陈万鸿(号聪雪)、五子陈万骧(号昂宇)、女儿陈坤华等,均已故去。其中陈万驹、陈坤华为正室所生,其余出自侧室。

孙辈有:孙子陈宝祥(已故)、陈宝瑞、陈宝琰、陈宝徽(已故)、陈宝颐、陈宝桐(已故),孙女陈帖云(已故)、陈婉薇,外孙袁举雄、外孙女袁衍翠等。

陈伯坛的长子陈万驹对医学没有兴趣,只做过一些伯坛中医专科学校的教务工作,后来不再从事与医学有关的工作。陈伯坛在世时,二房所生四子年纪较小,故均未从父学医。

陈伯坛之女陈坤华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在伯坛中医专科学校学习,是陈伯坛子女中唯一从医的后人。陈坤华婚配留德归国的农学博士、中山人袁开。陈伯坛去世后,陈坤华原本有意继承父亲医馆,因夫家不同意而作罢。解放前,陈坤华回广州宝华路开诊行医。1958年起到广东中医药研究所工作。陈坤华擅长治疗内科和妇科疾病,曾在广东省中医院、157医院等处出诊,还在临床带教实习,学生来自广州中医学院,但她并未在学院上过课。陈坤华为整理、研究陈伯坛的医学遗产做了大量工作,于1986年8月去世。

陈坤华生有6个子女,其子袁举雄两三岁时见过陈伯坛,但对其印象不深。据袁举雄回忆:自己的名字是陈伯坛取的。当他出生后父亲去信向陈伯坛报喜,说“幸举一雄”,故陈伯坛为其取名“举雄”。袁举雄中学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工科,没有从事医学工作。

陈坤华的5个女儿中,袁衍翠自幼亲聆母亲讲授医学,后曾在广东省中医院跟随陈伯坛高弟程祖培出诊。结婚后到广州无线电集团医院门诊工作,以中医诊疗为主,现在也已退休,子女中没有学医的。袁衍翠曾根据母亲口述整理出《追怀先父陈伯坛》一文。

陈伯坛之孙陈宝瑞现已80多岁,年迈多病,需坐轮椅,连说话都非常吃力。据陈宝瑞回忆:小时候是见过陈伯坛的,但那时年龄还小,印象不是很深。1985年,陈宝瑞伉俪捐资在故里江门市外海镇建起“陈伯坛纪念学校”,以此追念祖父陈伯坛。

据陈伯坛另一孙子陈宝琰口述:陈宝琰在陈伯坛逝世时已有13岁,对其祖父稍有记忆。曾记得陈伯坛在香港的医馆坐诊,每人次收诊金1元,出诊费用是10元,对穷人有时还免收诊金。

陈伯坛之弟子

陈伯坛一生扶掖后进,桃李满门。他壮年时期曾任“广东陆军医学堂”总教习,继而担任“中医夜学馆”主任一职,晚年独力创办“伯坛中医专校”,亲自参与讲学授徒,培育中医人才数以千计。其弟子散在粤、港、澳各地,其中很多成为当地医界名流。

例如:在香港行医的,以陈甘棠、陈遂初、陈仿周、陈柳一、陈鉴人、陈子石、陈习之、陈瑞甫、陈昌萍等影响较大;在广州以程祖培、钟耀奎、区励庵成就最高;在江门有赵景明、陈仲明、吴味范、邓义琴、林清珊、旭日华等。其他还有周之贞、李达三、陆梓昌、余赞初、麦慕君、林清珊、邓曦琴、张仲玑、鞠日华及彭泽民等。他的很多门人在行医时,常常标榜“陈伯坛授徒某某”字样,以示“高徒出自名师”,以此招徕患者。

据广东名老中医陈耀沛回忆:“香港广华医院医师陈仿周是先生的得意门生,日寇陷港时回乡避难,适值外滩乡人陈波第三子患肠炎症,自顶至踵,一按即痛。西医认为病者肠已灌液难治。仿周引用先生葱白四逆散加川练(楝)子、延胡索给病人服十余剂而愈。”

在广州行医的程祖培本是匿医出身,曾在“广东陆军军医学堂”、“光华医学堂”等处学习西医。由于仰慕陈伯坛而投其门下,在“中医夜学馆”学习,后在中山石岐以中医名世,有“程阔斧”之称。解放后,受邀到广州中医学院任教。1966年去世,有《程祖培先生医学遗著》存世。

“广东外海乡人陈鉴人是陈伯坛的人室弟子。鉴人引用先生之方治愈乡人不少,引用桂甘龙牡去桂加生竹茹汤(即生竹茹、生甘草、生龙骨、生牡蛎各五钱)治愈幼童急惊抽筋症50余人。”

彭泽民为爱国民主人士,少时随伯父学医,毕业于“中医专科学校”。1927年曾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到香港,以行医为掩护,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当时,陈伯坛在港开办中医学校,彭泽民拜其为师,入校学习并随侍诊病,得其悉心传授。新中国成立之后,彭泽民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国务委员、农工党副主席、全国侨联副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务,并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第一任名誉院长。1954年,他把珍藏的陈伯坛医著上交卫生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刊行。彭泽民亲撰《重刊(读过伤寒论)》后,总结了陈伯坛的医学成就。彭氏于1956年10月18日病逝。

鞠日华为“广州医学卫生社”的发起人,曾整理陈伯坛的医学成就,撰述《伤寒门径》一书,又名《陈大剂伤寒门径读法》,作为广东“光汉中医专科学校”的讲义,于民国年间刊行。

陈伯坛之故里

据《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六辑的记载,以及陈伯坛之孙陈宝琰、外孙袁举雄口述,陈伯坛在世时,曾在江门市新会外海乡的平安里修建了一座府第,为青砖大屋,均以名贵的坤甸木为,到处都是满洲花窗。为显示他系有科甲功名的读书人,自题门联:“紫气东来青锁宅,黄云西接白沙乡。”但是,陈伯坛由于医务太忙,未得空闲回乡居住。该宅至抗战前尚无人居住,不过是门庭虚设。为此,陈伯坛又曾口占一诗,曰:“我欲闲时闲不得,皆因年少学行医。”抗战时期香港沦陷时,陈伯坛长子陈万驹携眷返乡,因家境窘迫而将旧屋出卖予乡人陈万鳞,解放后曾改作幼儿园。

陈伯坛之孙陈宝瑞在新会有一座两层楼的别墅,现由其弟媳之妹谢丽

华一家居住着。

1985年,陈宝瑞夫妇捐资20万港币,在陈伯坛故里――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外海镇,建起“陈伯坛纪念学校”,学校内保存有陈伯坛遗像、座像、生平资料等,校园的一面院墙绘满了中草药。陈氏后人常到此纪念,学校每年定期举办纪念陈伯坛的仪式,以此传扬陈伯坛的精神。该校是现知国内唯一的一所以医家姓氏命名的学校。在该校会议室正前方的墙上,有一段陈伯坛生平简介,其中有“陈伯坛,字英畦,外海人,莘隐公二十一传裔孙”的记载。正因为有这段生平记载,以此为重要线索,课题组之后才能找到陈氏宗祠、陈氏家谱及陈氏始祖的墓地,

陈伯坛之家谱

在新会外海事务办公室,保存着陈氏家族15世以前的详细家谱。通过该家谱可知,陈氏始祖陈莘隐自元代的至正十年(1350年)从福建迁到外海定居,至今已有660多年历史。因此,外海陈姓后人均以陈莘隐为自己的始祖。陈伯坛则是陈莘隐的第21世裔孙,

陈氏宗祠

位于赤岭山下的五大连祠,是外海陈氏宗亲的祖祠,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依次排列着朝列莘隐陈公祠(始祖)、泉石祠(4世)、桃溪祠(5世)、定息祠(6世)、筠轩祠(3世),统称五大连祠。五大祠堂紧密相连,面积约4100平方米。2000年9月,五大祠被江门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五大祠内的朝列大夫祠作为陈氏纪念馆,将桃溪祠建为外海发展史展馆,定息祠建为民俗风情馆,筠轩祠作为外海文化展馆,泉石祠建为爱国主义教育展馆。

在朝列大夫祠堂的正面,供奉着陈氏历代祖先的牌位,居中的即是陈伯坛始祖陈莘隐的画像。

陈伯坛遗像

据袁举雄回忆:袁家原来保存有陈伯坛的相片,都捐给了广州近代史博物馆,过去曾公开展出过,但袁家人并未得见,现在家中只存有几张复印件。

在“陈伯坛纪念学校”的会议室里,墙壁正中镶嵌着陈伯坛的遗像,附有其生平简介。此外,在“陈伯坛纪念学校”的教学楼前,立着一尊陈伯坛的塑像。这些大概就是世上所存陈伯坛为数不多的遗像了。

陈伯坛手迹

据陈坤华回忆:“陈伯坛使用小柴胡汤达到了出神人化的地步。小柴胡汤中的主药柴胡成人重用八钱,大大超出一般的医生用量,故药店多不敢配药。后来,陈伯坛就在处方的左上角画一个特殊的符号代替签名,药店见符号便知是‘陈大剂’的处方,就不再怀疑而大胆配药了。父亲书写的处方,字体流利,是一幅好书法,直到今天,每当我翻看父亲昔日的亲笔处方,在赞叹他高明医术的同时,又欣赏他的书法。”本次调研采访袁氏兄妹时,二人特意赠送课题组6张陈伯坛的处方手迹照片。从这6张陈伯坛亲笔手书的处方笺中,可见其下笔如行云流水,犹如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令人爱不释手。

陈氏墓地

根据陈宝琰口述、袁举雄整理的资料:陈伯坛迁港之前,在广州白云山为父母修建了墓地,也预留了自己和正室夫人的墓位。这是一个较大的墓园,含陈伯坛墓、陈伯坛正室夫人赵氏之墓及陈伯坛父母合葬墓三座。1992年9月,陈伯坛之孙陈宝瑞、宝琰、宝徽、宝颐、宝桐等重修陈氏墓园,并向广州市文化局申请在白云山公园保留其祖坟。1996年12月,经广州市文化局鉴定后认为该墓虽不符合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但鉴于陈伯坛在粤、港、澳一带的影响,建议作为人文景观予以保留,故该墓得以保留至今。

此外,在白云山公园的宋代姑嫂墓附近,还保留着一座陈氏始祖陈莘隐的墓地。这是一座元代墓葬,于1978年经“新会外海旅港同乡会陈族子孙”重修,2008年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伯坛是近代岭南伤寒派医家翘楚。他穷究仲景之学,对《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的研究均有深厚造诣,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和临证风格;其医著《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麻痘蠡言》自成一家之说,尤以《读过伤寒论》在岭南影响最大;他先后在广州、香港创办中医学校,亲手培养出数以千计的学生,其中不乏各地名医。作为岭南最具代表性的医家,正如著名学者左霈的题词(袁衍翠提供)所赞:

恂恂其貌,休休其容,

壮领乡荐,文坛之雄,

精研方术,救世为衰,

伤寒金匮,阐幽发蒙。

继长沙之绝学,开百粤之医风。

医学遗传学笔记篇10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医药;综述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3-0093-03

彝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长期生活在药物资源极为丰富的凉山、金沙江、乌蒙山、哀牢山和无量山一带,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彝族医药。彝族医药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后,我国学者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出发对彝族医药展开研究,形成了一定研究成果。

本文以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为线索,兼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云南省文化厅主管、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等官方网站进行资料收集、整理。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展开的彝族医药研究,可以归结为以下5个方面。

1彝族医药概念研究

彝族医药概念在我国相关学者的研究、阐述下日臻完善。王敏从民间传说、古籍文献记载、考古出土文物和民间民俗流传4方面论述了中国彝族医药历史源流,认为彝族医药源远流长,其伴随着彝族先民的生存斗争与生产实践,发端于神话传说时代,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形成与成长,并发展成为内容丰富而独特的彝族医药学。钱韵旭等从地理环境的视野探究了彝族传统医药,认为“彝族医药基础理论受到地理位置临近的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彝族医药与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尤其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密切相关;彝族医药擅治生活环境的多发疾病或者采用一些适应当地环境的治疗方法;由于地理的隔绝,彝医多用单方或者简方”,说明彝族医药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罗艳秋、徐士奎通过对彝汉文史资料和田野资料的系统研究,认为彝族医药是根据彝族先民所创制的先天八卦太阳周天历法测度日月运行规律,结合气候时节推算生物的首萌长遍退藏,在此基础上形成以阴阳疗疾理论为核心的医学理论体系,保留着中华上古医药理论的源头,对中国传统医药的发展与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彝族医药概念的阐述,有助于我们理解彝族医药的历史源流、地域特色、理论基础等,明白其医疗保健作用及文化内涵。

2彝族医药“非遗”特质研究

国内学界撰文阐述彝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揭示其人员锐减等的濒危状态。秦国政认为彝族医药至今在我国云南、四川、贵州及广西等地区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服务于当地人民群众的重要卫生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卫生事业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颜晓燕、童志远认为彝族医药同其他少数民族医药一样是我国传统医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医药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国本从民族医药的医学范畴、人文因素;卫生事业、经济产业;自然文化、人文文化;民族文化瑰宝、文化交流口岸;地方、中央共同规划,全面协调保护五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民族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赵富伟等通过大量实地调查,以第一手数据从民族医药传承人“非法行医”、女性在传承人中所占比例偏低、传承人队伍老龄化问题突出、潜在传承人数量锐减、传承人受教育程度低5个方面,揭示民族医药传承危机。崔箭等认为由于受到全球化、现代化的冲击,目前民族医疗机构治疗的病种日益减少,许多知名的老民族医生由于年龄偏大相继离开了工作岗位,现存的民族医疗服务阵地越来越小,盲目的用西医和中医填补不足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在民族医药的人才伍方面。

无论在学界还是在普通民众中,人们已经形成一个共识,彝族医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其加以保护、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开发其医疗药用价值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民族物质与精神财富的需要。面对彝族医药的传承危机,如不加紧采取措施给予有利帮助扶持,彝族医药的传承将面临急剧的流变和消失的风险。

3彝族医药传承人研究

面对当前彝族医者中出现的年龄断层问题和“技在人身,技随人走,人亡技亡”的特点,对彝族医药传承人的认定与培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2011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具备的条件,这对彝族医药传承人的认定,特别是申报国家、省、地、市级别的项目传承人具有指导意义。秦阿娜等在其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论述“从广义上讲,凡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彝医知识治病并将其告知于他人的人,都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彝医文化的传承。而从狭义上讲,只有掌握丰富的彝医知识,直接参与诊治活动并乐于将其传授于他人的彝医从业者,才能称得上是彝族医药的传承人。民族医药传承人培养模式,包括3方面的内容:申请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鼓励民间传承;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传承。”诸国本认为对于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培养目标及教育方法上应考虑“在现有的中医药院校或专业内开设‘非遗’课程,加强‘非遗’教育;对省、地、市级非遗项目中已经确定的传承人,利用举办培训班、专题学习班的形式,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水平;对可能入选的‘非遗’项目,特别是民间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医药人员,通过集中办班、分散实践观察等办法,提高他们的文化、专业水平。”有学者从“活态传承”角度阐释民族医药传承人的重要性,认为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特征,区别于文物的定点保护、博物馆式的实物收藏、古籍整理等的“静态”保存,强调传承过程中人的重要作用,传承人集中体现了活态传承的内容、形式与手段。胡芳梅等认为彝族医药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彝族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应对当前彝族医药面临空前的“断档”危机。李佳川等认为需要建立民族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从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民族医药教育体系多形式多层次发展等方面,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助力民族医药的发展。

对彝族医药传承人概念的阐释还不多,然而彝族医药传承人作为彝族医药传承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已有的对彝族医药传承人的培养探讨有理有据,为具体彝族医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提供了思路。

4彝族医药传承路径研究

学者们主要从两种不同的思路出发探寻彝族医药的传承路径。思路一,通过寻找民族医药传承的渠道或方式,描述民族医药在传统或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的内在传承机制。王志红、向芯慰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指出,民族医学医技的传承基本上都是以“口传身授”为主,强调个体经验的积累和体验型的学习方式,其“秘方”和医技大多也只有记忆相传,没有文字记录;有些专家“保密”意识较强,有“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倾向,传习人基本上是在子女亲属之中选择。梁正海等在对湘西苏竹村个案研究基础上,总结出地方性医药知识的传承机制和特点,认为纵向承继(祖传、师传),横向交换(自由式交换和当地政府干预下的交换)都是其内在机制。沙学忠认为毕摩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也是诊疗疾病的实施者。毕摩经书上有部分彝医药方面的记载,彝族医药理论基础来源于毕摩的部分理论,毕摩对彝族传统文化(包括彝族彝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吴道显等将云南民族医药文化的历史传承模式总结为文献传承、言传身教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和产业化发展传承。思路二,学者们在总结区域彝族医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为保护、传承、弘扬彝族医药非物质文化献计献策。徐士奎等在总结云南省彝医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彝族医药的对策:梳理彝族传统医药基础理论、建立彝药临床研究基地、开办彝医药专科服务窗口;组建彝医药知识传承的主线型团队、彝医药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团队;集中打造“彝族医药”品牌,用品牌统摄与培育各品种品牌和各产业链;对彝族药实施分类管理,对面临枯竭的部分药材尽快开展驯养种植,提升其资源储量和质量;重视技术创新,使彝药质量工作有效促进彝族医药产业的发展。许嘉鹏等在调研楚雄州彝族医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条件开展彝医药执业资格考试。在开考之前,依据一定的办法认定部分彝医药系列专业人员、乡村彝医,解决其合法行医的身份问题。杨祝庆认为收集、整理和挖掘第一手资料建立档案,是云南民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

彝族医药的传承路径是彝族医药研究的核心议题,学者们从不同思路出发,指出彝族医药的内在传承机制及就当前彝族医药发展现状指出保护、传承、弘扬彝族医药的可行性办法,已涉及传统理论梳理、医疗研究与运用、药品研发与种植、彝族医药品牌打造、合法行医身份认定、建档保护等,思路开阔、具有启发意义。

5彝族医药申遗研究

由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级名录的申报对彝族医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早在2010年秦阿娜等就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彝族医药――探索动态保护的可能》一文中指出“彝族医药尚无国家或省级名录项目,这种状况是与彝族医药丰富的内在价值和亟待保护的现状不相符合的”,并提出彝族医药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具体努力方法。以云南省为代表,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彝族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被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彝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有7人,其中国家1人,省级2人,州级4人;7人中除省级1人的申报地区或单位在四川外,其余6人都在云南。截止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其中的彝族医药代表性项目共有2项,分别是部级1项――彝医水膏药疗法,部级扩展项目1项―一拨云锭制作技艺,申报地区或单位都在云南省楚雄州。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当前我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管理工作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缺乏行业特色评审标准、申报主体模糊等问题,应从政策制度、资金保障、传承人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传统医药非遗保护措施。

对政府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四级名录的研究,有助于确有代表性的彝族医药传承项目、传承人尽早达到申报条件,尽早成功申报。同时,学者指出当前我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这些研究都是围绕彝族医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的。

6结语

综上所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出发对彝族医药展开研究,已经形成了新的研究热点与研究方向。就研究方法而言,已从早期的文献收集、整理发展到现在的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从区域、个案、专题研究切入,总结彝族医药传承现状、传承机制,探讨传承办法,使得彝族医药传承得到全面而深入的讨论。就研究学术领域而言,已经涉及医学、药学、化学、图书情报、历史学、教育学等。不同研究方法的运用、不同学术领域的关照,使当前彝族医药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也反映了当前彝族医药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紧迫性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