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拓展课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17:58

篮球拓展课教案篇1

中山市黄圃镇对甫小学周迎

摘要: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拓展训练充分注重参与者的运动体验,强调团队间的配合,是一种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教学方式。以拓展训练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学生对于篮球的热爱不仅局限于电视机中,更体现在篮球场上,利用拓展训练完成小学篮球教学,也是对当前体育教学方式的完善。

关键词:拓展训练;小学体育;篮球

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教学手段,拓展训练使得体育教学兼具娱乐性与教学性。将拓展训练融入小学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能够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其意识到配合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拓展训练在小学篮球基础技术教学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一、拓展训练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一)什么是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是一种自我突破式训练,最早源于欧美等地,这种训练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受训者人格,实现受训者自我能力突破,帮助受训者克服对运动的胆怯与弱点,提高受训者合作意识,最终实现受训者运动能力的提升。相较于传统训练方式,拓展训练主要针对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及配合程度进行训练,而忽视了体能及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简而言之,拓展训练更注重提升团队配合能力,而非倡导运动竞技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一)拓展训练要领

拓展训练要求受训者在娱乐挑战中感悟运动的快乐,在进行运动训练过程中,有效结合各类娱乐拓展训练项目,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拓展训练是针对学生思维习惯而展开的教育,并非单纯的体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快速融入团队游戏或运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拓展训练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更新重塑,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结合多种教学手段,提升学生体育教育的体验。

(二)拓展训练基本特征

1.基础性

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时,拓展训练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其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质制定出合理的训练方案,在巩固已有训练成果之上实现对学生个人能力的突破,以达到取长补短的训练效果。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不会出现学生因过度训练而厌倦训练的现象。这种循环渐进的训练方式,实现了学生从巩固到优化再到学习的训练效果,实现学生训练量变到质变的转换。通过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并根据今后的学习做出相应的转变,寻找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训练道路。

2.趣味性

所谓的拓展训练,不仅单纯意味着过渡游戏娱乐过身体素质机能的训练,而是一种有益结合娱乐与训练的教学方式,是现代各种训练理论综合运用的结果,能够有效提升教学与训练效率。拓展训练通过各项运动实现学生能力上的突破,实现学生人格及自身品质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体验运动的乐趣。同时,在进行体育教课中结合多项拓展训练,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

3.放松性

拓展训练将体育教学与娱乐活动完美融合,大大提升了教学娱乐效果,增添体育教学的趣味性,使体育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而这些拓展娱乐项目,与体育教学内容息息相关,使学生们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成长,提高运动能力,培养学生运动习惯。不同于传统教学课堂的紧张严肃,拓展训练要求体育教学以轻松愉悦的氛围进行,通过各类相关游戏的开展,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

二、小学篮球教学的几个薄弱环节

(一)运动前的热身

常规小学篮球教学着重强调课前活动对教学的重要性,其以课前活动为教学铺垫,让学生不断练习伸展运动及慢跑,如此机械的运动方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导致学生篮球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运动中的协调

传统篮球教学强调学生篮球运作掌握能力的提升,并施加大量的投球、运球等训练,教学方式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忽视了学生身体机能协调能力的培养,无法使学生从篮球教学中获得游戏体验。很明显,传统的篮球体育课远无法满足学生对运动的向往,长期如此,很容易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理。

(三)运动后的放松

体育教师在开展篮球基础技术教学时,放松活未能做到有始有终,经常会出现忽视授课后放松活动现象的出现,部分教师秉承这样一种错误观点,课前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后续的教学任务,所以会开展课前运动。在完成设定的教学任务后,就没有必要采进行课后放松活动了。殊不知,学生在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后,肌肉处于紧绷状态,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运动加以舒缓,不仅会对其接下来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造成肌肉损伤。

三、拓展训练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一)通过拓展训练唤起学生的兴趣

体育课设置的初衷在于加强学生身体锻炼,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因此在开展拓展项目时,教师应本着提升学生篮球运动技巧为练习目的,将篮球基础技能训练灵活转变为趣味性较强的拓展项目,不断丰富授课方式,以多种活动方式完成篮球基础专业技能的训练。要想改变运动前热身枯燥乏味的现象,体育教师应将篮球教学与拓展训练有效结合,增强运动的团队效果,将运动回归到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嬉笑打闹中完成课堂教学。这样一来,为篮球基础技术教学平添几分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开展篮球基础技术教学前,不再以课前活动为开场白,而是以“十人九足”为拓展训练项目为课前小菜,带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将原本严肃无聊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们能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到教学任务中来。这样一来,教师在后续的篮球基础技能教学中也不必再花费精力维持课堂纪律。

(二)通过拓展训练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在篮球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一些运动幅度较小的活动,如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要求后面的学生为前面的学生进行肩膀、背部等部位的按摩,保证每个学生的身体都能够得到放松。这种团队性的放松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还能够达到放松肌肉,愉悦身心的目的,并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共同分享、互帮互助,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通过拓展训练提高学生自信心

篮球比赛的规则及运作是复杂的,由于小学生初次接触篮球,对于运球、投篮等基本操作并非短期间内就能够学会的,而拓展训练的有效利用,能够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体质等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众所周知,篮球作为一种复杂的高强度训练,不通过大量的训练很难实现对其真正的掌握,在反复训练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体格,磨砺其意志,实现学生身心共同发展。并且,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其意志进行磨炼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进行小学篮球基础技术教学时,辅以大量的拓展训练,能够培养出学生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师在进行篮球基础技术教学时,适当为教学添加一些“小佐料”。如,让学生进行“人体多米诺”的拓展项目,以竞赛的形式,将学生分为两组并围成一个圈,让学生将手臂搭在前一个同学的肩膀上。在教师下达坐下的指令后,看哪组同学能够快速整齐的完成指令,此时,要故意勾引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能够全神贯注于游戏中,然后再对学生下达起立的指令,看哪组学生能够在接到指令后快速整齐地站起来。而后,对输掉的那组同学加以小小的惩罚,如全组同学快速做出赢家说出的任意数字,或围着操场慢跑一圈。此类的拓展项目,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身体协调性,还能够通过有趣的活动放松学生心理压力,树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使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但就当前而言,我国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是为其他科目学习而服务的,这就给学生及教师带来一种体育课并不重要的错误认知。因此,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应打破固有的思维限制,并不断优化教学手段,使得体育学习娱乐性与教育性并重。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时,可适当结合拓展项目训练,完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使单调的体育课程也能变得生动多彩。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篮球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切实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锋.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2):142+131.

[2]高丽美.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内江科技,2017,38(12):155-156.

[3]陈友生.拓展训练在初中篮球基础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17):158.

篮球拓展课教案篇2

关键词:互联网+任务建构教学模式

一、教学现状

目前,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学的普遍现状是招来的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自觉性和自律性,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不相衔接,考核方式只注重分数而忽略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的考核和评价。究其原因,未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二、“互联网+任务建构”模式解决方案

1.解决方案

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职业技术教学课程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掌握专业技术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掌握相应实践操作,为此提出“互联网+任务建构”教学模式的专业课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在互联网资源库支撑下,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教学,将项目细分为任务,课程以任务为主线,每个任务在建构主义指导下采用“意义”建构的教学模式。

2.“互联网+任务建构”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任务准备。课前,教师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解项目任务,在“互联网+”教学平台“任务准备”通知,内容包含:下达任务书、分析并明确任务要求,提供素材、参考资源等。

学生根据任务完成课前准备,分析、研究工作任务,组建开发团队,进行角色定位,制定任务实施方案。同时,将方案上传学习平台,提交教师审批。

教师收到学生方案后,点评方案、指出要点,提供规范任务实施模板。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模板,完成任务前期准备,并预习任务,查阅资料,尝试任务;再次上传审批,审批通过,课前预习结束。

其次是建构任务。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教学平台中的资源,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式、支架式、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同化”和“顺应”知识和技能,建构知识体系;学生根据课前制订的任务计划,在教师指导下建构任务,采用类比、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项目设计,汇报项目设计思路,展示设计产品;教师点评学生设计方案,对于共性问题说明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演示其步骤。

最后是评价任务。教师布置与课程相关的同步拓展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提交到学习平台,教师收到作业后,进行点评、打分。实时评价学生拓展任务完成情况,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平台留言、发邮件等多种形式和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三、“互联网+任务建构”模式教学案例

以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的“篮球比赛计分器设计”任务为例,介绍“互联网+任务建构”教学模式具体运用。教学过程如下。

1.任务准备

下达任务,提供教学资源,美国nBa篮球队队员,号称“林疯子”林书豪篮球比赛视频,任务书、任务评价表等。

2.任务建构

一是任务情境。营造企业化管理的任务情景,检测“最邻近发展区”,确定“先行组织者”,为完成设计任务寻找“支撑点”;播放视频,采用情景式教学法,以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动机,还原真实情境。

二是任务建构。任务1,电路设计。搭建教学支架,对比“数显抢答器”与“篮球比赛计分器”电路异同,小组成员讨论和交流设计方案,以“数显抢答器”电路为“支点”,设计“篮球比赛计分器”电路原理图。

任务2,程序设计。动画演示数显抢答器流程图、数显抢答器程序设计课件,分析“数显抢答器流程图”。找出“同”“异”,组内学生交流、协作写出流程图;学生查阅资料、交流,完成篮球比赛计分器流程图中程序设计。教师注意应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策略;掌握引导的度,当学生发生认知冲突时,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回答。

任务3,任务验证。程序仿真与调试,布置任务并模拟仿真,体验设计乐趣。

任务4,任务拓展。介绍新技术应用,完成设计任务书,培养发散思维,融入就业教育、竞争意识,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3.任务评价

即填写任务评价表。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授予表现最佳的学生为“最佳设计师”。

篮球拓展课教案篇3

关键词:高职篮球课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设计

一、引言

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日常生活均离不开wifi、手机、网络、电脑等。与此同时,教育也在信息化,如多媒体教室、网络远程教育等。那么,如何在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对体育教学给予有效的根本性的提高呢?我认为重点应该抓教学设计环节。教育信息化的流行,拓宽了体育教学设计的思路。如何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教学设计,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运动,成为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的新途径,不仅符合新的教学理念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要求,而且符合以主动学习和运动为核心内容的体育终身化发展趋势。[1]因此,利用教育信息化这一发展契机,对体育教学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是对教师与学生的双赢之举。

二、篮球课程介绍

篮球是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中的一门必修课(专项选修),主要以课的组织形式,根据篮球的基本特点,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专项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增强现代体育意识。通过学习,学生了解锻炼身体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一)课程理念

1.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促进学生身心正常发展和技能发展,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2.通过学习,学生了解篮球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

4.认真学习篮球的基本技术,提高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及团结协作能力。

5.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优良品质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二)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篮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通过基本技战术的练习,掌握篮球课程当中的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提高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特指将文字、声音、音乐、图形、动画和声像技术中的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与计算机集成在一起,并在这些媒体形式之间建立逻辑联系,以传递更为生动、丰富和复杂的信息的一门综合技术。[2]它信息量大,并且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把一些老师也不太容易说清楚的,学生难以理解、不好掌握的知识点,通过各种形式,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动态地表达教学当中的重难点;并加以动画、图像、图片等多种可视听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弄懂、接受教材的重难点。

四、多媒体技术在篮球课程中的应用

(一)采用flas展现动作的特点,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掌握所学动作的技术要领,增强教学效果。

(二)通过制作相关课程的课件,在课件中设定编写相应的练习及答案,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把不同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融合到相关课件中并应用于篮球课教学,通过暂停、慢放、反复播放同时加以文字说明等手段,形成动静结合的多位一体的教学内容,实现视听结合、生动有趣、直观形象,便于观察和模仿。[3]

(四)对照分析,纠正错误。利用摄像机或平板电脑进行录像,找出学生技术动作的差异和不足,帮助学生纠正动作。

五、多媒体教学设计实施策略

体育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做好课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同时对课堂教学进行系统计划安排的过程。

本文以篮球裁判单元(违例部分)为例,通过采用ppt课件、视频资料、图片及Flash技术,分别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与实施、教学特色与效果六个方面进行课程单元的整体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篮球规则中违例的定义。

能力目标:掌握在实战中判断违例的能力。

素养目标:坚决果断,大胆判罚。

(二)教材分析

主教材: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职高专职业实用体育。

辅助教材:2012年的篮球规则。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理解四种违例(3秒、5秒、带球走、两次运球)。

教学难点:掌握四种违例的判定。

(四)教法与学法

通过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教法应用,使学生在看中学,学中练。另外,使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结合知识问答进行讨论和分析,加强对所学内容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与实施

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通过多种多媒体手段从五个环节由浅入深地展开课堂教学,分别是目标阐述、新知导入、讲授内容、教学实践及课后小结。

教学目标在之前已经做了阐述。

新知导入环节,通过导入一段nBa比赛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兴趣,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比赛中出现的违例情况,同时讲解违例的定义。

讲授内容环节,在现代篮球竞赛规则中,共有13种违例,本设计选取以下4种常见的违例情况进行讲授。分别是带球走违例、两次运球违例、3秒违例、5秒违例。每种违例都将从(定义、案例分析、判罚手势、知识问答)这四个不同角度逐一进行讲授。

讲解相关定义时,可分别采用不同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比方说,当讲解两次运球的定义时,可采用Flash技术,用动画的形式清晰地表现两次运球的定义,三秒违例的定义讲解同样采用Flash技术。另外,在讲解五秒违例和带球走违例的定义时,则采用视频直观讲解教学,有文字有视频,使学生能一目了然、直截了当地理解该违例的定义。

讲解完定义之后,点击案例分析的图标,就会出现一段原创的学生比赛视频,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对出现的违例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点击判罚手势图标,就会出现一位身穿裁判服装的篮球裁判员,在演示标准规范的判罚程序;学生通过该视频就能知道发生违例后应该如何处理。点击知识图标时,会出现相关的知识题目,经过讨论,如果想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则可以点击答案这个图标,就会有一个篮球出现在正确答案的旁边。

教学实践环节,可进行现场实践练习及师生互动。

课后小结环节,可提醒学生在课后熟悉规则,多加实践,以便进行裁判实习时,及时对出现的违例作出判断。

(六)教学特色与效果

1.教学特色:(1)理实一体结合;(2)简单明了、清楚易学。

2.教学效果:把本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应用到我院所有的篮球专项班,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规则的认识、理解是凌乱、模糊的,通过课堂的教、看,现场的学、练,使学生对四种违例有较为清晰和客观的认识,在实践中能作出相应的判罚,并在学院运动会的篮球比赛及校外一些篮球比赛中担任临场裁判工作。

六、结语

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通过图像、动画、声音等,直观地、清晰地把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技术动作的要点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使动作变得通俗易懂,印象深刻,另一方面可促使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自觉地投身于体育学习和锻炼。与此同时,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拓宽知识面,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建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学习设计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10):62.

篮球拓展课教案篇4

关键词: 高职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内容 设置 开发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决定了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要突出职业特点。根据职业特点开发出针对性强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的理念,这是当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本文试图通过对高职工科类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开发,为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的设置与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相结合开创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 

一、开展工科类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依据 

每个运动项目特点的不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不同,当前社会不同职业对人体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对高职学生的体育教学应考虑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的需要,选择与职业特点关系最密切、最能适应职业体能要求的运动项目进行练习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在编写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选择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运动项目的职业性、实用性、健身性的特点,如此才能真正地对高职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养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项目的设置应考虑职业工种的操作姿势的不同。分坐着、站着、走着,以及身体活动部位,等等。 

2.运动项目的设置应考虑职业工种的操作动作的不同。分快速或慢速、紧张或不紧张、大幅度或小幅度、对称或不对称。 

3.运动项目的设置应考虑职业工种的操作活动的性质的不同。分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的频率、反应速度、注意力集中程度、感觉器官的负荷、心理负荷和神经肌肉负荷、动作单调性、思想过程的紧张等。 

4.运动项目的设置应考虑不同职业病的不同防治方法。如保健按摩、矫正操、放松训练及编排专门的运动处方。 

二、开展高职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一)加强教师对学生职业特点的研究,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编写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案。 

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越来越多,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不同职业的人才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不同。体育教师首先要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职业特点,找出学生职业所需要的一般素质的内容,再找出能够提高一般职业素质的体育教学内容。其次要根据专业核心职业素质要求,定位体能素质和特殊素质的发展要素,设计教学手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根据每个专业编出相应的篮球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教材要有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制定科学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力求使学生通过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的教学,学有所得,练有所获,真正对学生职业技术和技能的学习提高有所帮助、终身受益。 

(二)加强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体育教师要了解高职学生的职业需要与身心特点;研究选用实效性强的篮球教学内容;了解职业病知识,预防与纠正职业病技能,养成牢固树立的终身体育的思想,等等,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高职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一)与传统篮球课程相结合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的选择。 

在实施原选项课教学大纲规定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篮球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与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所必需的身体姿态、一般身体素质、核心身体素质、篮球课程运动技能、拓展训练和意志品质的培养训练,如:形体训练有利于提高形体的美感,培养良好的气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劳意志品质;篮球运动有助于扩大视野范围,提高学生对空间距离的定向能力。 

(二)学习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的理论知识。 

理论课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与所从事的第一职业密切相关的体育知识,职业病的防治,以及适合自己职业特点的终身体育项目的选择,依据职业特点与身体条件的不断变化,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根据职业病的特点,掌握有针对性的医疗体育、养生保健的知识与方法和预防、纠正职业病的方法。 

(三)实践课的教学内容。 

1.形体训练,它既能全面锻炼身体,又能有重点地雕塑人体形态,培养良好的姿态。身体的姿态练习的主要内容有立姿的练习、坐姿的练习、行姿的练习、组合练习,使练习者在掌握形体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同时,提高形体的美感,培养良好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提高审美品位。 

2.一般身体素质练习的主要内容有各种跑、跳跃、投掷等练习。 

3.职业岗位核心素质包括特殊身体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根据不同职业体能的特殊要求进行训练。 

4.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运动技能训练。 

5.职业非智力核心能力的拓展训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探险,风险高,有专门的场地设备和培训师,收费昂贵,它面向个人高素质的培养。例如:越野识途、负重行军、攀岩、激流划艇、山地滑雪、高空绳索、伞翼滑翔、生存者竞赛等。另一种是体验性活动,其风险较小,利用较简便的器材,自行组织带有游戏氛围的活动,它更多注重团队精神,增强解决问题、决策和沟通的能力。例如:信任后倒、协力坐起、架桥过河、抢占轮胎等,比较适合在体育课、课外活动、运动训练、校运会、夏/冬令营中开展。 

6.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运动疗法。如站姿类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运动疗法:扁平足、下肢静脉曲张、腰背痛等。 

四、高职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核心技能教学内容的开发 

在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核心技能教学内容的开发中,教学内容必须满足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和趣味性的要求。技能的学习必须贯穿“终身受益”的理念。 

(一)篮球独门绝技。 

1.个人自娱自乐绝技,如用指尖转动球。 

2.个人娱乐表演绝技,如个人原地头顶球,头顶球走动、上下台级,等等;个人杂耍球:如一人随音乐节奏蹦跳运球。 

3.各种篮球技巧练习等。 

(二)适宜于自娱自乐的篮球游戏。 

1.一人原地、移动中杂耍两球。 

2.个人自娱篮球,如多角度投篮,不同距离的投篮,闭眼投篮,等等。 

3.依据不同人的身高升降篮球架的高度进行投篮、扣篮。 

(三)适宜于共同参与的游戏、娱乐表演和集体接力赛等篮球游戏。 

1.传接球游戏:两人两球传接球,多人多球传接球等游戏。 

2.运球对抗游戏。 

3.结合多种器械的篮球游戏:跳绳“传球”游戏,绕障碍“运球”游戏,等等。 

4.集体接力赛:运球接力赛,迎面传接球赛,绕障碍运球赛。 

(四)适宜于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的花式篮球练习。 

1.花样运球。 

2.花样传球。 

3.花样投篮。 

(五)适宜于展示个性、张扬自我的单项竞赛。 

1.单挑比赛:“一对一”单挑。 

2.冠名比赛:单挑王、得分王、三分王。 

(六)适宜于小团体组织的比赛。 

1.三人制篮球比赛法,即“三对三”篮球比赛。 

2.“3+1”篮球比赛法,即“三对三”篮球比赛后再加赛“一对一”单挑比赛。 

本文对高职工科类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有待于不断开发和完善。本文的研究有利于高职职业实用性篮球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敏.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必要性与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2):101-102. 

[2]徐成娟等.体育教学对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操作技能形成的作用[j].科教纵横,2007,(6):204-205. 

[3]陈功立等.对安徽省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j].安徽体育科技,2008,(29):71-75. 

[4]杨文革.从我院体育教学现状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1,(2):36-37. 

[5]张相林.试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实用性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6,(3):130-131. 

篮球拓展课教案篇5

摘要本文主要对体育游戏案例进行剖析,挖掘体育游戏的共性,以期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剖析挖掘体育游戏共性

游戏是以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以它特有的内容、情节、形式、规则及要求为特征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它为传统体育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想要在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利用游戏,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体育游戏内容,增加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在不断的体育游戏中得到有效的巩固和提高,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有效的发展。本文主要对体育游戏案例进行剖析,挖掘体育游戏的共性,以期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一、剖析体育游戏案例

案例1:一节小学的篮球高、低运球的学习课上,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运球的技术后,教师做了下面的游戏:学生围绕老师或分组成圆形或围绕篮球场地边线上,人手一球。游戏时,教师喊“高人”,学生立即进行在原地或行进间的高运球练习,教师喊“矮人”时,学生立即按低运球的动作进行原地或行进间的低运球,教师喊“超人”时,学生迅速还原高运球的动作原地或向前运球。案例2:同样是一节篮球高、低运球的学习课上,在学生初步掌握了运球的技术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高、低运球接力的游戏:比赛时,教师要求学生沿篮球场地的边线进行运球接力,前进时用高运球,返回时用低运球,课堂气氛极为的活跃,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但从场面来看,学生却经常出现球跑、使劲向前推球、抱球跑、低运球重心过高等现象,学生只一味的追求速度,对动作技术等都抛之脑后。首先案例一不能算是什么游戏,只是一个情境教学或者说诱导性的练习而已,学生与老师之间形成的一个默契而已。第二个案例教师如果将这个放在行进间高低手运球教学后面的课课练习部分未偿不可,因为到课课练习时,如果前面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有效的话,大多数的学生应该已掌握了行进间的高低手运球技术,在比赛过程中只是一个拓展,是激励学生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是本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案例3:比如贴烧饼游戏,改变单一的方式与方法,学生在跑动过程中充分利用反追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尤其是在一个跑速较慢的学生追一个速度较快的学生时,在保证其一定的运动量的前提下,做反追保证场上的竞争以及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贴烧饼还可以利用多人追逐跑,提高练习的密度,提高练习的兴趣,这个可以作为一些主教材教学中运动密度小时一个体能不足的补充教学方法:在一个跑动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要被追上,则可以扑打一名学生,则这名学生即起动追他,同时又被其他人追,根据情况限制拍打的人数。案例4:篮球运球教学中游戏的运用,学习篮球运球动作技能时,主要以游戏的方法进行。首先要熟悉运球时对球的掌控能力,掌握脚蹬地以及手运球的配合,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其次,可利用不同形式的运球进行个人练习和合作的练习,增加熟悉球性的机会。技术要点是篮球行进间运球时,对球的掌控能力很重要,眼睛要观察训练场上的形势,避免低头运球。

二、挖掘体育游戏的共性

(一)娱乐性:娱乐性是任何一种游戏的最大特点,通过参与者参与游戏活动,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感,并从中的到一定的启示,懂得一定的道理。体育游戏也具有相同功效。

(二)竞赛性:在体育运动中人的来之于活动内容的快乐、参与的快乐,但最大的快乐来之于战胜自己或者战胜他人而获得的快乐。人们为了寻求有趣的活动方式,并从活动内容中和活动方式中找到快乐,找到战胜自我和他人的快乐。

(三)公平性:社会有一定的规则,体育游戏来之于社会生活,所以也包含着一种规则,但体育游戏中的规则既不同于竞技规则所含有的法则行,也不包含娱乐活动中的随意性,它大多数是参赛者双方的一种协定。这种协定表现在竞赛双方的机会上的公平性。

(四)易行性:体育游戏源之于社会生活,带有一定的规则性,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又饱含着一定的情节和竞赛因素,富有思想性、生活性、直观性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因此,采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不会是学生感到批发和厌倦,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体育教学中,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可以编为体育游戏的内容,而且不受场地器材多少的影响。

(五)教育性:体育游戏规则除了规定的活动形式之外,还规定了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内的准行为,如判罚规则,一方面增加活动的气氛,另一方面又能够强化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因此体育游戏具有教育性。w育课中游戏的作用是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条件下,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有效促进和提高学生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课的一项隐形任务,因此,需要体育游戏包含育人元素,充分发挥体育游戏所具有的独特的教育作用,在游戏中,要求参与者遵守游戏规则,学会合作共赢,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在学生比赛时对遵守游戏规则、互相协作给予表扬,对投机行为给予批评,使游戏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

篮球拓展课教案篇6

摘要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篮球项目是大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高校篮球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进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发展其个性,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高校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所需要的。同时,对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需求,拓展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是高校篮球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篮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过程及特征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

(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准备阶段。这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收集和整理资料,储存必要的知识和经验,准备必要的技术、设备及其他有关条件。

2.酝酿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对前一阶段所获得的各种资料、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从而明确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与方案。

3.顿悟阶段。有人曾把这一阶段称为狭义的创造阶段或真正的创造阶段。由于前阶段充分的酝酿,在长时间的思考后,思维常会进入豁然开朗的境地,从而使问题突然解决,这种现象心理学上也称为灵感,灵感只有在上阶段的长期思考的基础上才会产生的,没有苦苦的思考,灵感是决不会到来的。

4.验证阶段。这一阶段也叫做表现阶段,也叫实施阶段,也就是把前面所提出的假设、方案,通过理论推导或者实际操作来检验它们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可靠性,从而付诸于实践。

(三)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强烈的求异性、奇妙的想象力、勇敢的开拓性、全方位的开放性、动态多变性。

二、篮球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作用

(一)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技术动作的改进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技术动作进行自我评价,发展了言语思维,头脑中建立了正确的概念,因此在学习技术动作过程中,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在探索动机下还能有意识地对自身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错误动作技术自觉地、及时地进行反馈、调节和改进。

(二)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心理活动的积极性

将创造性思维始终贯穿于篮球教学过程中,促进了学生思维活动的不断加强,不仅激发了学习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动机,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创造能力,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这种良好的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热情和主动进取的基本素质,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如何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篮球教学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二是让学生在比赛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所掌握的动作技术。一般地说,篮球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是通过教学与训练过程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刻苦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而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是通过学生对动作技术的感知、思维、练习来达到掌握动作技术的。可见,在篮球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启发诱导,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和收敛型思维能力

从哲学的观点看,发散型思维和收敛型思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思维品质。发散型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收敛型思维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逻辑思维。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就拓宽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发散辐合法:发散思维是追求多样性的开放式思维;辐合思维是通过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从中寻找一个最佳答案的集中式思维。两种思维各有所长,发散思维有助于推陈出新,产生许多奇特的构想,被认为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成分,但如果没有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就会漫无边际,无目的,我们可以通过集中思维对发散思维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做出最佳选择。

(二)强化对思维定势的突破,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思维定势是指思维在形式上常常采用的、比较固定的甚或是相对凝固的一种思维逻辑、思维推理、思维内容。思维定势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说思维定势是思维的惯性,或思维的惰性。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实施创新教育首先破除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法即抛开问题所提供的条件和习惯的思路导向,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一种方法。它的关键在于鼓励和引导学生放手打破思维定势而启发创新。

(三)重视学生的直觉思维的拓展

直觉思维是在早已获得的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凭思维的“感觉”直观地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心理过程。直觉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具体研究活动中,一般都是从粗略的思索中寻找明智的思路,从模糊的印象出发导出清晰的思维,进而从含蓄趋于明朗,从紊乱归诸条理,这主要是靠直觉思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的决策往往不是完全依据准确的知觉和严密的思维做出的,因此,直觉思维经常在体育运动中发挥作用。

四、小结

在篮球教学中,要使学生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仅仅依赖教师给其现成的知识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鲜活的思维方法,大力培养和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向成.点击学生的创新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

[2]艾志兵.浅论开放式体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及要求[J].体育教学.2000.3.

[3]叶国雄,陈树华.篮球运动研究必读[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篮球拓展课教案篇7

关键词:考级评价;校园;花式篮球;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410(2013)09-0071-02

校园花式篮球是我校的校本教材,活动初期,首先在笔者所教授的五年级各班实验推广。课上,孩子们对于这个新项目充满着好奇,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跃跃欲试,学习兴趣、练习热情都很高,教学效果很好。但如何让学生保持这种热情,克服审美疲劳,并能长期的坚持下去,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一技之长,笔者在参照了前几年体育课堂实行的“金、银”卡评价方法后,制订了校园花式篮球“考级”评价的方法,经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效果很好。

一、动作分类与考级标准

通过教学实践把教学内容进行归类,归纳为“单球技术”“双球技术”及“三球技术”三大类(表1)。

按照表格中技术动作分类,结合学期教学计划的安排,考核内容分为1~10星级,也就是从基础的一星级到最高的十星级,每获得一颗星就授予相应的“星级标兵”称号,星级考核评价如表2所示。

二、考级奖励制度

带着目标去练习,在前五颗星的内容安排上考虑绝大多数同学的接受能力,让大家经过自己的认真练习都能够完成的动作,属于“大众平台”。学生考级时,1~5星级的考核可以打破顺序,可以先进行其中某颗星的评价,合格后再进行其他星的评价,前五颗星全部评价合格,颁发“五星级”标兵证书,同时获得加入校园花式篮球表演队的资格,颁发队徽。

经过努力获得“五星级”标兵称号,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很多的孩子在家里向父母炫耀自己的球技,把父母都“打败”了。从家长的反馈意见中我能感受到家长与孩子同样快乐。而“五星级”标兵的获得并不是“休止符”,可以继续升级考核,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学生思想上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懈怠想法,攀登“金字塔”顶峰的向往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追求。

“五星级”的后面还有五颗星,每完成一组动作的考核即增加一颗星,其中获得“八星级”标兵称号后,获得两项权利:1.授予“小考官”称号,有资格考核“五星级”标兵,“小考官”的使用既能体现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2.周末及节假日有优先“借球”的权利,不用使用班内的“借球卡”,达到“十星级”时,颁发“十星级”标兵荣誉证书。

三、登记存档制度

我把考核结果进行严格的登记,一方面便于日后查阅,储备人才,为以后组建花式篮球表演队做准备;另一方面,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期末整体评价学生阳光体育成绩及评选“阳光体育少年”提供依据。

考级评价制度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练习的积极性,许多孩子由被动观望变为主动练习。各班五星级标兵的人数与当月本班的阳光体育成绩挂钩,这样就调动了班主任的积极性,由消极应付变为积极的鼓励、支持孩子们练习,同学之间结成“一帮一”的对子,互相帮助,协作共赢,达标争优,每天早晚追着老师借球的孩子数不胜数,我们累并快乐着。

四、搭建展示舞台,让每个孩子享受阳光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我们定期组织花式篮球“校园吉尼斯”比赛,以提高水平,促进交流,在学生中产生自己的“明星”,获奖者颁发“校园吉尼斯”证书,比赛场面火爆,扣人心弦。

校园花式篮球“考级制”评价的推行,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教育的公平,深刻体会“努力就有回报、成功源于勤奋”的道理,每个孩子都能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以前的“小胖墩”“小眼镜”不再畏惧考试了,成了阳光体育的积极参与者。

校园花式篮球的开展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通过练习,孩子们的身体素质比以前提高了,健身的主动性增强了,多人竞选“小器材管理员”,自主管理学校体育器材,爱护学校公物,主动捡回丢弃的篮球的学生越来越多,提高了孩子们的道德水准,而花式篮球训练的全面性促进了学生大脑的均衡发展,真正做到益智又健身。2012年11月,我校的《校园花式篮球》荣获全国阳光体育案例评比入围奖,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同时,也充分证明我们在教学中采取的考级评价机制是卓有成效的。法乎其外,其理自通,相信任何项目的开展只要采取合理的评价来激励,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雁飞,潘建芬.阳光体育运动校本教材拓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2]陈雁飞,刘海元.阳光体育运动理论实践解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3]陈雁飞,周志勇.阳光体育运动学生锻炼指导[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0.

[4]毛振明,于素梅.体育教学评价技巧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篮球拓展课教案篇8

一、关注体育教材重点,着重技能技术难点

体育教材的重点是指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教材的重点是客观的,是不以学习对象的不同而改变的。难点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生难以解决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容易出错或混淆的内容,教材的难点具有主观性,它不仅与教材有关,更与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有关。如何确定体育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和体育教学任务紧密结合,把增强学生体质同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和思想教育贯穿起来,这也是确定教材重点难点的主要依据。就是说同一教材在不同的学时,目标要求不一样,重点难点也不一样,体能素质补偿要求也会不一样。

案例一:水平一(一年级)。教材:篮球:左右手拍球;游戏:传球比快,拍球比多。

教学重点:手指按拍球,掌心空出。

教学难点:拍球的力量(怎样才能控制住球)。

为了解决重点:手指按拍球,掌心空出,设计的练习手段:①用手指的相互低压、双手五指相对做弹压动作;②为了掌心空出,在学生的掌心做一个小标记:用粉灰或在掌心贴一标志,在拍球时有意强调不能触及粉灰或掌心标志。为了更好的解决难点,让学生有意的模仿大象行走、海豚爬行或青蛙跳,以此强调支撑的方法和行走的要求,先练习全掌撑地行走,也可将掌心贴上标志的行走,这样的补偿既有利于技术的改进,也有利于体能素质的提高。

案例二:水平一(一年级)。教材:篮球:行进间运球;游戏:运球接力赛

教学重点:运球时的触球点和用力方向。

教学难点:手指拨动方向与行进间方向相吻合。

设计此练习手段时,为了尝试手的触球部位,可让学生坐在地上单人、双人、三人或多人用手指拨球给对方,让其领悟接触球的部位不一样,球行进的方向和路线也不一样,为了补偿手指手臂力量,可用实心球让学生弹拨;为了更好的解决难点,可让学生原地体前变向拍球或两脚左右跳动、平滑跳跃用手拨球让球同时变向和移动将球快速抛出让学生追逐并运回。这两个案例虽然都是小学一年级的篮球活动,但由于重点难点不同,对身体练习的要求也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选择体能素质补偿时,选择的练习方法就不相同,因此根据重点和难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技能和体能的练习方法应有所甄别,不可一概而论。

二、关注学生年龄特点,着重身心健康发展

“纠歪必须过正”,但必须有度,讲究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才是改革与创新的新观念,我们现在面对的是正处在生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在耐力素质与力量素质方面较差。不少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儿童虽然可以进行耐力和力量练习,但不宜过多,必须严格控制练习的时间及力量的强度。少年儿童的耐力、大脑皮层对呼吸的调节机能较差,往往出现呼吸与动作不协调现象,考虑练习比较单调枯燥,因此增加竞赛气氛或运用游戏方法将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案例一:水平二(三年级)。400~600m自然地形跑;游戏:跑向北京2008。

教学重点:用前脚掌着地跑与呼吸节奏配合的方法。

教学难点:蹬摆的协调与跑动的节奏。

在设计此教学过程时,采用原地跑步:注意三步一呼,三步一吸,为了强调摆臂的重要性,让学生两手放在背后体会没有摆臂的跑,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习惯摆臂的动作进行练习,再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练摆臂动作,再次尝试400~600m的慢跑,最后安排游戏:跑向北京鸟巢。这看起来似乎是游戏性的、激励性的,但给学生的感觉还是枯燥,也不太合乎学生的心理特点,如果我们将游戏跑向北京2008改成跳短绳(30″~45″,1′~1′30″)或跳短绳接力比赛来替代或改变练习形式:采用追逐跑、往返跑、结伴跑及键盘法和定向越野法等,或将开始的400~600m自然地形跑改成由各个小组长带队,利用学校的地形、花园、草坪、球场、楼前屋后等进行慢跑,学生的练习兴趣很高,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案例二:水平二(三年级)。跳跃:蹲踞式跳远;游戏:猜拳跨跳。

教学重点:踏跳时蹬地迅速有力。

教学难点:踏跳后保持一定的高度及稳定性。

为了踏跳时蹬地迅速有力,开始进行单、双脚前后左右跳,再进行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练习,这个过程看起来很实在,但如果没有手臂相应的摆臂动作的配合,完成动作的难度非常大,技术也难以形成。如果将教学重点、难点改成学生自制的纸炮放置在脚的前面一步,然后让学生猛踏纸炮并一手夹紧上提,另一手触悬垂物,这样引领性的练习可能会给技术的形成与体能素质的补偿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关注挖掘体育设施资源,着重拓展课堂练习方法

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如何根据所给的场地器材资源,设计出便于合理掌握技术技能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的补偿技能与体能,是我们选择的第一捷径。

案例一:水平三(五年级)。教学内容:韵律球操;各种姿势的抛接球。

教学重点:学会篮球韵律操。

教学难点:几节绕环动作的熟练性。

本堂课的主教材是篮球韵律操,搭配教材是各种姿势的抛接球(江苏省省编教材的参考内容),为了更好完成主教材,开始将篮球熟悉球性的练习进行自主练习、合作交流,为更好的完成主教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主教材教完之后,接着安排的各种姿势抛接球,将球抛出之后腿脚要做一些相应的跳跃,如高抬腿、原地大步跳、跳转等,这里教者为了迎合篮球技术的教学,又不失搭配教材的作用,选择了用脚跳的双人“石头”“剪刀”“布”的自抛自接球比赛,这既是对球性的熟悉性练习,又是体验身体姿势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如何接住球,同时又是一个上下肢的协调能力的有机结合,这在篮球技术教学中,特别是篮球技战术教学中尤为重要。

案例二:水平三(五年级)投掷:原地双手向前抛实心球;游戏:袋鼠跳。

教学重点:上下肢协调用力。

教学难点:由下而上的用力顺序。

教者开始安排了实心球操,之后安排了仰卧姿势的抛接球:就是一个同学仰卧地面双手持球头上向前面站着的同学抛球,再进行仰卧前抛球,上体坐起成坐姿将球抛给对方,然后变成跪姿的抛接球到站姿的抛接球,反复练习,让学生体会理解上下肢协调用力的重要性。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安排了一个袋鼠跳抛接球,就是一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用双脚夹住一球跳过一定距离之后,双脚夹球收腹上抛,用双手接抛起的球传给对方后返回原地,对方接球之后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可以分组比赛,这既是发展学生连续跳跃的爆发力(通过夹球收腹举腿跳,要到最后终点时将球直接抛给对方,这样对腰腹力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也是多次体验上下肢协调用力的过程,又是合理利用器材,发展体能素质的一次拓展性补偿。

四、关注学生运动负荷,着重学生身体变化

运动负荷是指身体练习所给予人体的生理负荷。合理的安排一次课和课中每项教材的运动负荷,使学生的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并与休息合理的交替,以便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更有效的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而强壮的体质、良好的体能素质绝大多数不是天生的而是靠不断的身体练习产生的结果,这就是合理增加运动负荷的理念所在。

案例:水平三(四年级)。教材:民族传统项目:跳橡皮筋;游戏:诗情画意。

教学重点:学会几种跳橡皮筋的方法。

教学难点:协调、流畅的跳橡皮筋。

这是江苏省新课程改革的展示课,教者以民族传统体育跳橡皮筋为教学的主线,在合作

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各种跳橡皮筋的练习,学生们非常乐意接受,观摩的人也深受启发。可接下来安排的搭配教材游戏“诗情画意”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如何利用橡皮筋编织组成像‘五角星’‘海星’‘山水’等一系列图案”,其创意非常明显(为了调节身心、激发兴趣),可是给观摩学习的人带来一种困惑,这就是体育课?这就是课改后提出的体育内容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这种没有一点身体负荷的练习到底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体能锻炼价值?“愉悦就能健康”?可别忘了体育教学的本质。如果教者考虑从学生身体练习、体能发展出发,选择另一种对学生锻炼身体具有一定价值的游戏,如用各种姿势的过障碍,有固定的、有活动的,学生跳过、跨过、匍匐前进、甚至打虎跳等多种形式,利用不同姿势越过不同高度障碍,那么这堂课不就更合乎“深入研究”“体育乐趣”“体能补偿”理论,把体育乐趣的原理搞清楚,让每个运动项目的学习都能体现该运动的乐趣特点,让学生体验到乐趣和成功感的同时,学到了技术,掌握了技能,身体素质又有所提高,这不也就是想吃桃,跳一跳才能得到的愉悦之感吗?一堂体育课学生汗都不出,心率没有明显的变化,它对学生锻炼的价值有多大、体育课的意义又何在?课程改革还是一个有节奏(急缓有度)的过程,是要有科学实践的改革过程。“课改不能是式的、长官意志的、急功近利的、业绩工程般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课改怎么改[J].体育教学,2010.7.

篮球拓展课教案篇9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的实施环节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导学案”

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体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根据教学项目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前置性的自学。但是如果只是笼统的让学生先学,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科学的学习目标,那么学生的自学过程就会变得漫无目的、随心所欲,以致先学的效果不理想。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前置性自学之前,应首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编写合理的“导学案”,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前置性学习。

另外,要想编写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体育任课教师不仅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还要在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全面的了解了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体育学习习惯和体育学习特点,把握好他们的学习起点,才能结合教学内容编写出理想的“导学案”,才能为初中体育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设置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前置性的学习

根据设置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前置性学习,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体育学习兴趣。例如,在初中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老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反馈纠正错误”的模式。而引导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先进行前置性的自学,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搜集和了解篮球的历史、nBa史上的篮球明星、我国的篮球明星,现有的篮球基本规则等等,而在课程正式开始时,让学生对自学的内容进行汇报讲解,然后再开始篮球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通过预先对篮球历史和篮球明星的了解,充分了激发了对篮球学习的兴趣,而对篮球基本规则的了解也加速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提高的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根据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课堂教学

学生通过课程开始之前的前置性自学,已经获得了对教学内容的一些直接经验。但是学生通过自学和自我尝试得来的这些经验,通常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甚至是错误。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在正式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应该根据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学生片面的认识做进一步的拓展,将学生表层的认识做进一步的深化,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获得的零散的认知系统化。例如,在篮球教学前置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基本的篮球规则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些了解很多都是片面的、局部的、一知半解的,因此体育任课教师就要通过了解学生在自学时对篮球规则的学习情况,有针对的进行拓展、深化,对学生遗漏的内容进行补充强调,并进行系统的教授和讲解,从而巩固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实施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有选择的进行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时,并不是指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根据“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进行自学或前置性的学习。而是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进行,如果对体育教学内容不加思考、区别,盲目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不仅不利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还容易出现教学事故。

首先,体育教学不仅涉及理论的内容,而且还更多的偏重于实践的内容。一般来说,文化课的教学相较于体育教学来说,理论的东西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进行前置性的自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这一点在体育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同样适用。但是,在体育技能教学的过程中,情况则有所不同,前置性的自学并不适合某些教学内容的教授。比如,一个复杂的体育技术动作,通过学生自行研究教材来理解的话,通常需要阅读和理解几页教材,但是由于教材缺乏直观性,学生还经常无法准确领悟。而要是体育任课教师直接进行点拨的话,学生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的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技术要领,进而节约教学时间,提升教学效率。另外,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旦形成错误的技术动作,将会很难改正,甚至纠正一个错误的动作比学习一个新的动作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还要更多,因此,在技术动作较为复杂的教学内容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并不科学,体育任课教师应该在教学伊始就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要“先教后学”如跨栏、体操等课程内容的教学均应如此。

其次,在体育技术动作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体育项目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即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基础,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很好,在自学的过程中,由于对技能动作理解的偏差或不到位,也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一般来说,体育教学内容的技术性越强,学生先尝试自学的危险性越大,也容易出现事故。比如,体操教学过程中的“大回环”,这样的体育教学内容在运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体育教学理念时,一定要慎重。

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的体育基础,正确的选择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内容,通常来说,初中体育教学适合采用此种教学方式的多为基础体育理论知识和部分简单易懂的体育技能知识,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体育基础对教学内容做出科学的调整。比如,在“跳远”的教学设计中,体育任课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层次,基础层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是教学的最低要求,而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还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提高层和发展层。在练习开始时首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标准,而在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如果学生在完成自己所选的标准后,可选择下一标准的练习,练习结束后,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再进行相互的评价和补充,以此提高练习质量。

(二)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获得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途径通常只有两个,一是通过他人的讲授来获得,二是通过自主的学习来获得。而通过自主的学习获得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往往会比通过他人的讲授而获得的知识技能更为牢固。而且,学生在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时,会产生成就感和愉悦感,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十分有利。因此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实施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学习信心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而良好的体育学习能力又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体育学习信心,进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有效的促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体育任课教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可急功近利,操之过急,因为初中体育教学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学习能力刚刚开始发展的初中生,他们的自学能力仍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体育任课教师应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自学的乐趣,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琦.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06).

[2]邓斌.新时期初中体育的教学改革[J].才智.2008(11).

篮球拓展课教案篇10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案例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并归纳总结本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给出建议,也可供同类学校参考交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总结了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最后给出建议:提高体育教师人文素养,在体育课、课间操、训练中渗透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和社团的作用,协助学校宣传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保证足够的体育场地给师生开展体育活动,增加体育标识、标语、挂画,增加体育文化氛围;上学期开展体育节,体育活动已十分丰富,在下学期也可以合理开展一些体育比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继续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体育书籍和视频等资源通过宣传可以更好的支持体育运动技术,促进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

关键词高中校园体育文化东莞

一、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介绍该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优秀案例,给其他学校提供参考和交流,并对该校体育文化活动现状进行总结和提出建议,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了2000―2016年间有关校园文化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校园体育人文等内容的文献资料;通过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领导、老师的帮助搜集了该校有关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文档、图片、视频等资料,并进行了归纳总。

(二)实地观察法

本人作为体育教师,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学校体育教师的角度,对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进行观察。

(三)访谈法

对学校领导、老师、学生进行访谈,记录他们对我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看法,总结归纳。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课

高一高二的体育课按选项教学上课,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毽球、健美操,根据文科班理科班男女生人数不同结合他们感兴趣的项目来安排体育项目。高三按班上体育课,开展拓展活动,例如:跳大绳、竹竿舞、挑战大魔王等,通过有趣的拓展活动,让学生一起运动,并调节心情、释放压力。

(二)创新课间操

我校课间操并不是做广播操,而是跳街舞。10:15分铃声响起,各班同学在走廊排好两列纵队,下楼后小跑到自己班级的位置。整理好队伍后开始跳第一遍街舞,第二遍街舞还是同样的音乐,但是高二高三的班级每个班都跳不同的动作,此起彼伏精彩纷呈。在高二上学期的时候,会举办高二年级自编操比赛,由各班的同学创编自己班独特的一套动作,全班同学都要学会,并且一起编排队形和开头结尾的造型。这个活动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班级的团结和凝聚力。

(三)运动队、第二课堂

我校有体育老师12名,分别带领8支运动队,包括:男子篮球队、女子篮球队、足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健美操队、田径队、网球队。第二课堂开展了这些体育项目:篮球、足球、网球、健美操。

(四)体育社团

我校社团共有28个,体育类社团有9个,分别是:篮球社、拳击社、跆拳道社、乒乓球、拉丁舞社、羽毛球社、足球社、街舞社、啦啦队。校团委学生会社团部对这些社团进行管理,每个社团都有一位指导老师,每个社团创立时就要求有10名以上成员和社团规章制度。要求每个星期至少开展一次活动,并有社团部的同学进行监督管理。在体育节的时候,体育类社团会协助相关项目的比赛做好裁判工作,充分发挥体育类社团的功能,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

(五)体育节

1.体育节项目安排

我校体育节前后历时一个半月,除了运动会是在周五一整天,其他项目开展时间都安排在周一至周五下午第八节课下课后16:45―18:30。

学生项目包括:高一级男女子定点定时投篮、高二级女子定点定时投篮、高三男女子定点定时投篮、高一级乒乓球单打、高二级羽毛球单打、高三级夹排球接力赛、高一高二高三级跳大绳比赛、高二级男子三人篮球赛、高一级流行健康街舞比赛、高二级自编操比赛、田径运动会。田径运动会项目包括:1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跳高、跳远、铅球、4*100米。

教师项目包括:教职工乒乓球单打比赛、教职工毽球团体对抗赛、教职工跳大绳团体赛、教职工羽毛球双打比赛、教职工8*50m接力比赛(在运动会开展)。此外,还会在下学期开展教职工排球赛。为了形成教职工参加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学校工会组织了各种运动小组,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毽球、瑜伽、拉丁、跑步等等。为了促进教职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学校制定了鼓励教师运动的《教职工为健康加分积分奖励方案》。教职工参与校内外体育活动或比赛、与校外交流体育运动、在学校做体育活动的工作人员或裁判都可以获得加分,每个学期末进行分数统计,并根据分数向教职工发放纪念品,包括日用品和运动器材。运动小组的形式和健康加分方案有效的提高了学校教职工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2.奖励办法

运动会的项目在运动会当天进行颁奖,比赛完成绩结果出来后在田径场中间设置的颁奖台进行现场颁奖,奖励前八名,前三名可以获得具有本校特色的金银铜奖牌,并由校领导现场颁奖,广播通知班主任老师前来一同拍照留念。其他项目也是奖励前八名,在课间操时间进行现场颁奖。现场颁奖的形式、领导老师合影、让学生登上领奖台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荣誉感和满足感。

体育节是一场健康的、团结的、友谊的盛会,充分展示了师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良好素质和精神风貌,对进一步激发师生对体育的热情,丰富广大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体育节中贯穿人文体育

1.体育文化宣传

体育节期间会在体育馆和运动场地挂横幅,在教学楼楼下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内容包括:体育节开展的项目安排、体育节成绩公布表等。宣传途径还包括:学校宣传栏、校园广播、学校图书馆、学校微博、学校微信推送号。

2.体育讲座

邀请体育专家、大学教授、专业运动员等人士来学校报告厅做一场体育类文化讲座,学生们自由参加。会提前制作海报对讲座进行宣传。

3.与图书馆合作推荐好书和视频展播

体育节期间图书馆推出体育节推荐书目:六中体育节人文体育系列之图书馆体育专题书目,张贴在高三教学楼一楼宣传栏,列出了六中图书馆目前馆藏中一百多种体育专题的书目,这些图书在体育节期间将集中放在图书馆二楼公共阅览室的体育专题书架中,供师生阅览外借。

选取优秀体育明星视频在报告厅展播,播放时间安排在17:00首播、17:45重播,学生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自由参与观看,视频内容丰富多彩,例如:第一期:网球明星李娜,破茧而出――李娜的故事;第二期:篮球明星科比;第三期:足球明星内马尔――变换自如的至宝;第四期:百米飞人博尔特。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我校校园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体育节项目丰富,历时一个半月时间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但是体育节过后,参与体育运动的学生减少,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够。

2.体育宣传也只在体育节期间,其他时间的宣传不够,并且体育场馆和校园内缺乏体育类的标识、标语和挂画等等。

3.体育项目发展不均衡,有些项目发展的较好,喜欢的同学众多,例如篮球、羽毛球。有些项目参与的学生非常少,例如:排球、毽球。

4.体育精神的教育和宣传不够,从课间操和跑操中渗透体育意识教育。

5.样样运动都想发展,但是特色的项目没有形成,没有突显出来。

6.与图书馆合作效果好,体育书籍与体育运动结合,文化与技术融合。

(二)建议

1.提高体育教师人文素养,在体育课、课间操、训练中渗透体育精神、体育文化。

2.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和社团的作用,协助学校宣传体育精神、体育文化。

3.保证足够的体育场地给师生开展体育活动,增加体育标识、标语、挂画,增加体育文化氛围。

4.上学期开展体育节,体育活动已十分丰富,在下学期也可以合理开展一些体育比赛,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5.继续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体育书籍和视频等资源通过宣传可以更好的支持体育运动技术,促进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任莲香,刘晚玲.CUBa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02-105.

[2]杨晓捷.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w版).2002(4):96-98.

[3]葛丽华,列刚.校园体育文化概念之辨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6(4):49-71.

[4]何黎明.浅析校园体育文化的定义与分类[J].体育科学研究.2005(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