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十篇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十篇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0:08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健康;快乐感;生活满意度

探究心理素质成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心理素质是一个包含认知、个性和适应性的三维品质系统,[1]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2]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但又有本质的不同。根据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理论,[3]心理素质为个体心理层面的体质,除对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外,[4]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等因素还通过适应性这个功能要素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作用,在心理健康机理中处于中心地位。[5]心理健康包括没有心理疾病症状的消极心理健康和拥有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健康。[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贾霍达(marieJahoda)于1958年在《积极心理健康的当解》一书中提出“积极心理健康”,认为其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状态,在积极预防各类心理问题中具有重要意义。[7]我国学者孟万金等人基于积极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呼吁构建以“预防和发展为主,修复为辅”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8]由于受研究工具和研究视野的限制,目前多数是从理论上对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阐述,并且集中于心理素质与消极心理健康关系方面。本文拟从积极预防的视角,运用实证方法研究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探寻起作用的心理素质因子,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被试对象

采用整班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科生中共发放调查问卷850份,最终获有效问卷676份,其中男性263人,女性413人;大一248人,大二220人,大三208人;年龄最大24岁,最小16岁。

(二)研究工具

一是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采用的是由龚玲等人修编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9]该量表由认知品质分量表、个性品质分量表和适应性分量表等3个分量表构成。其中,认知品质分量表包含反应的精确性等12个因子,共44个题项;个性品质分量表包含动力的求知性等10个因子,共37个题项;适应性分量表包含学习适应性等6个因子,共30个题项。本次调查量表各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0.939、0.867和0.913,总量表的a系数为0.958。此外,该量表还包含7个测谎题。二是积极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已有研究认为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构成的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10]快乐感表示个体正向情感多于负向情感,是衡量幸福感的情感指标。[11]它可用来代替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生活满意度是幸福感的整体认知,可作为积极心理健康的核心指标。[12]因此,本文选取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为积极心理健康的指标。快乐感量表采用“总的来说,您觉得您的生活快乐吗?”来测查受试者的快乐感。[13]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共5道题,从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七级评分,是一种广为运用的量表,用来评定近段时期的生活满意度。[14]本次测试中问卷的a系数为0.768。

(三)数据处理

对回收的全部问卷进行审核,剔除无效问卷。采用SpSS13.0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各因子与积极心理健康、快乐感、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素质总均分与积极心理健康、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01),r(表示相关系数,下同)分别为0.376、0.225和0.354。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诸因子与积极心理健康总分的r在0.174至0.306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01;除动力的求成性因子外,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其他因子与积极心理健康总分的r在0.118至0.337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1;心理素质的适应性诸因子与积极心理健康总分的r在0.192至0.286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01。结果显示,除反应的精确性因子外,认知品质的其他因子与快乐感的r在0.078至0.169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5;除动力的求成性、意志的坚韧性两因子外,个性品质的其他因子与快乐感的r在0.109至0.252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1;适应性诸因子与快乐感的r在0.130至0.178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1。调查显示,认知品质诸因子与生活满意度的r在0.171至0.317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01;除动力的求成性因子外,个性品质其他因子与生活满意度的r在0.092至0.289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5;适应性诸因子与生活满意度的r在0.167至0.277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01。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对积极心理健康的直接影响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素质总均分对积极心理健康总分、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β分别为0.376、0.225、0.354,所有p值都小0.001),调整的R2分别为0.140、0.049和0.124。心理素质诸因子对积极心理健康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诸因子中,反应的敏捷性(β=0.175,p<0.001)、实践的目的性(β=0.187,p<0.001)、创造的发散性(β=0.102,p<0.05),个性品质诸因子中情绪的体验性(β=0.390,p<0.001)、自我的认知性(β=0.224,p<0.001)、自我的调控性(β=0.171,p<0.001),适应性诸因子中社会适应性(β=0.204,p<0.001)和学习适应性(β=0.171,p<0.001)这8个因子均对积极心理健康总分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而动力的求成性(β=-0.312,p<0.001)对积极心理健康总分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等诸因子分别解释积极心理健康总分方差的13.3%、22.9%和10.3%。心理素质诸因子对快乐感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心理素质认知品质诸因子中实践的目的性(β=0.137,p<0.01)、反应的敏捷性(β=0.090,p<0.05),个性品质诸因子中自我的认知性(β=0.212,p<0.001)、情绪的体验性(β=0.287,p<0.001),适应性诸因子中学习适应性(β=0.127,p<0.01)和社会适应性(β=0.103,p<0.05)对快乐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动力的求成性(β=-0.157,p<0.001)对快乐感有负向预测作用。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等诸因子分别解释快乐感方差的3.3%、12.1%和3.7%。心理素质诸因子对生活满意度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认知品质诸因子中,反应的敏捷性(β=0.134,p<0.01)、实践的目的性(β=0.132,p<0.01)、创造的发散性(β=0.098,p<0.05),个性品质诸因子中情绪的体验性(β=0.322,p<0.001)、自我的认知性(β=0.169,p<0.001)、自我的调控性(β=0.131,p<0.01)、动力求知性(β=0.108,p<0.05),适应性诸因子中职业适应性(β=0.186,p<0.001)和人际适应性(β=0.155,p<0.01)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动力求成性(β=-0.318,p<0.001)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性等诸因子分别解释生活满意度方差的13.2%、18%和8.9%。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认知品质、个性品质通过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间接作用分析

认知品质诸因子通过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间接作用分析。认知品质诸因子中,实践的目的性(β=0.239)、元认知的监控性(β=0.184)、创造的开放性(β=0.158)、反应的敏捷性(β=0.155)、反应的深刻性(β=0.111)、创造的发散性(β=0.105)对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p<0.05),认知品质诸因子对适应性的解释率为52.7%。参考已有的研究,[15]将认知品质诸因子中对适应性有显著预测的相应因子(包括元认知的监控性等6因子)指数乘以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显著预测指数(控制了反应的精确性等12个认知品质因子的影响后,β=0.172,p<0.01),可求得认知品质因子通过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间接影响,例如实践的目的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间接作用为0.239×0.172。个性品质诸因子通过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间接作用分析。个性品质诸因子中动力的求知性(β=0.313)、情绪的体验性(β=0.254)、意志的坚韧性(β=0.147)、自我的认知性(β=0.092)、自我的调控性(β=0.218)对适应性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个性品质诸因子对适应性的解释率为56.4%。将个性品质诸因子中对适应性有显著预测的相应因子(包括意志的坚韧性等5因子)指数乘以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显著预测指数(控制了动力的求知性等10个性品质因子影响的后,β=0.229,p<0.001),可求得个性品质因子通过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的间接影响。

三、讨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16]在发展中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这与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相一致。[17]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素质总均分及其各因子与积极心理健康、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动力的求成性除外),实证表明心理素质与积极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紧密,可看作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具体来看,心理素质总分、认知品质和适应性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度较明显地高于与快乐感的相关度,这可能是由于快乐感作为主观的情感体验,存在随情境变化的不确定性,[18]而生活满意度则是幸福感的整体认知,较为稳定,受心理素质影响相对更大。回归分析显示,认知品质中反应的敏捷性、实践的目的性,个性品质中情绪的体验性、自我的认知性这4因子对积极心理健康、快乐感和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的预测效应;适应性中社会适应性和学习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和快乐感的预测效应显著,职业适应性和人际适应性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显著,这些研究结果为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理论提供了实证支持。[19]同时,认知品质中元认知的监控性等6因子和个性品质中意志的坚韧性等5因子除直接正向作用于积极心理健康总分外,还分别通过影响个体的适应性间接作用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总分。这一结果符合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模型的理论假设———心理素质的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等内容因素通过适应性这个功能要素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20]而反应的深刻性、创造的开放性、元认知的监控性、动力的求知性、意志的坚韧性等认知和个性因子仅通过影响适应性对积极心理健康产生间接作用。这些研究结果综合表明,心理素质中反应的敏捷性、实践的目的性、情绪的体验性和自我的认知性可能是最能预测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的素质因子。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动力的求成性因子对积极心理健康、快乐感、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与动力的求知性的作用相反,这与中学生中的研究结果一致。[21]这说明求成性与求知性虽同为动力特征,但是过于追求成功或成就的个性品质会有害于个体的心理健康,而带着兴趣追求知识掌握的个性品质则会让个体成为幸福的进取者,提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动力特征的培养需要注意求成性与求知性这两者之间功能的差异。

四、实践意义及启示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篇2

通过分析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辩证关系,表明心理问题是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只有通过提升心理素质才能从根本上防治心理问题。因此,提升心理素质而非防治心理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文章还分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四种典型表现,并指出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考虑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建立心理素质培养机制和完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三个方面。

关键词:

心理问题;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1]樊富珉和李卓宝则强调“心理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2]。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强调预防与解决心理问题的背景下,明确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辩证关系,对工作的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辨析

从原则上讲,我们都赞成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取“教育”的模式,而不是“治疗”的模式,但现实中,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倾向却始终存在[3]。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防治心理问题还是提升心理素质(包括适应能力、心理潜能和健全人格),这取决于我们持有什么样的健康观。

1.1心理教育目标与健康观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卫生组织》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性上健全安好的状态[4]。即只有一个人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处在良好状态才是真正的健康。积极心理学更是强调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非消极地预防、矫正心理问题。显然,以防治心理问题为目标实际是将“没有心理问题”等同于心理健康,这正是陈旧、落后的健康观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反映。

1.2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

尽管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现源于防治学生心理问题的实际需求,但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完全是为了防治心理问题,若仅仅为了解决心理问题只需称其为“心理咨询”即可。“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不仅是学术上的慎重选择,更是对学校教育实践的准确反映[5,6]。《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也强调:“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升和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其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及心理疾病的防治[7],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只能是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需要说明的是,把提升心理素质作为根本目标没有取消心理健康教育防治心理问题的任务,相反,只有通过提升心理素质才能从根本上防治心理问题。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就是“本”与“标”的关系,心理素质是心理活动之本,而心理健康是一定心理素质的反映(标)[8,9]。心理素质高的人,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心理素质低的人较易产生心理问题。

1.3心理健康教育的“成人”与“成才”

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另一种比较普遍的误解就是区分基本目标与最终目标,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学生的顺利发展,最终目标是素质的提升”,这种观点本质上还是混淆了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这种目标划分其实已假定“顺利发展”不等同于“素质提升”。如果将“顺利发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那么它在实际工作中必然表现为:学生在发展中不出现心理问题或不出现发展性心理问题。实际上,将顺利发展还原为“不出现心理问题”也就是只强调心理适应,而相对忽略了心理发展。石国兴也认为[10],心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不应“仅仅满足于受教育者心理上的适应”,而应该“优化全体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发展”。显然,基本与最终目标的划分不仅反映出教育者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观念,还表明其没有意识到问题解决与素质提升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以顺利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强调学生“在当前阶段”顺利发展,实际上,学生在小学顺利发展并不必然表明其进入中学不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学生在大学阶段顺利发展并不必然表明其进入社会后也能顺利发展。也就是说,当前顺利发展不等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良好,而直接以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为目标实际上就是着力于学生的自立,为了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刘宣文也认为[11],学校心理辅导应重视发展性,不仅要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现时的生存,更要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如果说促进学生的顺利发展是一种“成人”的教育,那么以心理素质提升为目标则是一种“成才”的教育,它不仅确保学生当前顺利发展,更为其今后的顺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也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这是一种将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扩大化的观点。尽管心理素质是其他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只能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而不能作为其直接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整体性)教育的目标,每一种具体的教育(如思想政治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等)都是为这一总目标服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只是其中之一。

2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表现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中,存在以下四种主要的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表现:突出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价”,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维持学校稳定的手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心理问题为中心和用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2.1突出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身价”。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普遍难题就是学生的误解。很多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治疗心理问题,“我没有心理问题就不需要上心理健康课”。不少学者认为其原因是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不到位。然而,这一问题实际是部分教育者以突出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来抬高心理健康教育“身价”的必然结果。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最大误区[12]。很多研究者在谈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时,往往通过列举令人咋舌的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率,以突出心理问题严重性。这一做法的潜在逻辑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很严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即可解决心理问题。以此观念来指导工作,必然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这种做法,导致学生认为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表明自己心理不健康,继而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采取回避态度,最终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尽管强调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对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会产生消极影响,但它却能引起尚未开展心理工作的学校的充分重视,促进其尽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说,对未开展心理工作的学校来说,强调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具有积极意义,一旦开展起心理工作就需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层面上。

2.2心理健康教育是维持学校稳定的手段

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一些领导单纯从“不出问题”的角度来理解和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误解为维持学校稳定的重要手段。这种观念必然导致领导者把“不出问题”作为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的唯一标准。尽管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能有效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减少“问题”的发生,但心理素质的提升并不等同于心理问题的杜绝。反过来说,心理素质低也不一定会立刻表现出心理问题。较低的心理素质加上某些外在环境刺激的诱发,才可能使心理问题外显出来。以“不出问题”作为衡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唯一标准会产生两种消极影响。一方面,很容易因为极少数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而抹杀一些学校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单否定了心理健康工作者的辛苦劳动。另一方面,迫于上级的压力与评估标准,心理工作者不得不优先关注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解决,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则受到持续的忽视。

2.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心理问题为中心

有学者认为,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的角度来说,仅传授知识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因而主张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存在问题为出发点”[13]。正是在这种急功近利的认识下,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首先摆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其次,举例说明并分析这一“心理问题”;最后,给出消解此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讨论[14]。我们赞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但若据此认定心理问题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则偏离了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这一根本目标。我们认为,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健康课程的实际效果也值得怀疑。首先,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课程假设所面对的学生都是有(或可能发生)心理问题的,但大多数是没有心理问题的正常的学生,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很容易使心理正常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反感。其次,对真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言,这种做法实际上混淆了心理健康课与心理咨询的功能。举例来说,尽管都是情感困扰这类心理问题,不同学生的具体原因和表现方式可能截然不同,因而各自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也会大不相同。考虑到心理问题的特殊性,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言,课堂传授心理知识远不如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因此,心理健康课侧重一般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咨询通过具体心理素质的提升来解决心理问题,似乎是相对合理的定位。

2.4以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心理问题为中心,试图指导学生解决具体心理问题,有代替心理咨询的倾向。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更为常见的误区是以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课。教育部思政司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总人数仅为3453人;而2007年,教育部统计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已达到18848954人,每万名学生仅有专职人员1.8人[15]。在目前专业心理学工作者极为缺乏的条件下,优先开设心理咨询室还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每个学校必须抉择的实际问题。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20~30%之间[16],也就是说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如果选择心理咨询室而放弃心理健康教育课,必然要牺牲70~80%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的需要。鉴于此,优先开设心理健康课似乎是理论上的最佳选择,然而不论从历史发展还是当前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学校都是以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发展来看,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初是从心理咨询工作开始的,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17]。从现状来看,不论是心理健康课还是心理咨询都更强调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而不是心理素质的优化和提升。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用心理咨询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是坐等学生心理问题的激化,这样,心理咨询总是在做事后的补救工作。相反,如果以心理素质为中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不仅缓解了师生比例的矛盾,而且学生可以学习解决常见发展性心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减少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发生。

3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建立心理素质培养机制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体系。

3.1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在当前没有对心理素质进行明确考核的情况下,学校能否正确开展(甚至是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取决于教育领导者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北京市教委的调查表明,凡是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得好的学校,学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在经费、人员、机构、场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18]。李小鲁对广东省77所高等院校的调查发现,许多学校虽然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基本上将其作为学校其他教育行政机构的附设。他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些学校主管领导重视不够,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19]。可见,教育领导者的高度重视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还需进一步提升各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使其深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自觉将这些规律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又能为学生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3.2建立心理素质培养机制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那么教育决策者就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体系中,建立并完善心理素质的培养机制。樊富珉等人认为,与德智体诸方面的教育相比,我国大学长期忽视心理素质教育[20]。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因此她主张增设心理学课程,系统传授心理学知识,例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适应”作为新生的必修课,使学生一进校就能接受系统的心理教育。将心理健康课纳入教学体系中与当前以心理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健康课有本质的区别。以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健康课只关注心理问题的解决(或避免出现心理问题),仅处于心理适应的层面;而将心理健康课纳入教学体系中则是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重视心理素质在全面发展和成才中的作用,真正达到心理发展的层面。钱铭怡认为[21],大学中可考虑设置以下两类与心理学有关的课程。第一类为心理学课程,目的是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加深其对自己、他人及各种心理现象的理解,如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这类课程可作为常年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第二类课程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3.3完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

评价指标对工作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它往往决定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通常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几乎完全忽略了心理素质。沈健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进行教学评估时,只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升格为评估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指标大项,才能使其得到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真正重视[22]。然而社会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完全不评价,学生若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由心理原因导致恶性事件,则必然会引起社会的关注,领导的重视。可见学校和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是一种只见“问题”不见“素质”的评价。王晓刚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往往是长期的,难以立竿见影,因此不能以心理问题作为评价指标[23]。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或许是造成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为中心,心理素质培养机制不健全的主要原因。实际上,当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只看重心理健康课、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档案以及专职心理工作者的数量,但这些“外在”评估指标不仅缺乏科学性和发展性,也难以发挥评价的导向和调节功能,还直接导致了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功利化。可见,完善评估体系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走出各种误区。任其平认为,评估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有适应性指标更要有发展性指标;既要评价教育结果更要考察教育过程;既要注重暂时效果更要考虑长期影响[24]。因此,如何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转化为科学的评估指标,应该得到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重点关注。心理健康是学生接受其他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樊富珉认为人的素质是有层次的系统结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基础层次,而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是心理素质的外化[25]。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意,更是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作者:刘翠翠高良郑雪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1〕1号.

2樊富珉,李卓宝.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1996,(7):16-18.

3石文山,陈家麟.维列鲁学派活动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启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83-90.

4林崇德,魏运华.试论学校心理学的未来趋势.教育研究,2001,(7):30-34.

5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概念辨析.课程•教材•教法,2001,(6):64-68.

6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10-116.

7樊富珉.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高等教育的新课题.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3-7.

8樊富珉.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青年研究,1997,(10):28-30.

9张大均.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22-28.

10石国兴.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结构.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2):88-92.

11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教育研究,1999,(3):42-46+57.

12万增奎.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错位透视.现代教育科学,2003,(4):115-116.

13姚本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中国教育学刊,2000,(4):26-29.

14曹新美,刘翔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积极心理学取向.教师教育研究,2006,(3):65-69.

15田德勇.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10,(5):598-599.

16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17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21-25.

18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宣教处.北京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调研报告.思想教育研究,2005,(3):28-31.

19李小鲁.从英国牛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看广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高教探索,2006,(2):12-17.

20樊富珉,李卓宝.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研究,1996,(7):16-18.

21钱铭怡.借鉴国外经验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国高等教育,2002,(8):18-20.

22沈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教育与职业,2009,(26):68-70.

23王晓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教育与职业,2008,(30):118-119.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篇3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结构。

分类号B848.9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既是我国方兴未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追求又是中国特色健康心理学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有许多理论问题亟待探讨。其中界定“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相关概念”,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结构”是该领域研究的理论前提,本文拟对此问题发表一管之见。

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与其相关概念的关系

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必然涉及到与心理健康素质相关的如下概念:素质、人格、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对这些概念之间关系的辩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心理健康素质的涵义。

1.1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素质

概括地讲人的素质包含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方面。从抽象的角度看,人(作为整体)的心理素质一经形成便是一种存在“物”(结构),其功能是中性的(不作正负或积极与不积极之分),但教育是针对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化的整体的人开展的。就个体来说,心理素质存在正性的(积极的或健康的)和负性的(消极的或不健康的)两种功能区分。心理素质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素质中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那些方面。我们常说的培养或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主要指的培养其心理健康素质。

1.2心理健康素质与素质

关于素质概念,从先天―后天的角度理解,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都从各自学科的性质作出了解释。生理学强调先天遗传特征,心理学强调先天和后天的交互作用,教育学则强调素质的发展性和可塑性[1]。为了进一步明确素质的含义,我们尝试从结构―功能的角度解释素质的内涵。所谓结构―功能角度,就是解释事物的内涵时,不仅要从事物的本身要素去理解,而且要从事物与其外在环境的关系去理解。

关于素质概念,传统认为是指由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2]。近年来随着教育领域对素质概念的频繁使用,自然引发了对素质概念的重新分析和界定。如果从素质教育角度分析,素质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内化的身心沉淀,而且是学生自觉挖掘自身优势和特长,主动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恰如其分地发挥自身潜能的一种适应能力。因此,素质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内部的身心特质,即所谓的内在的心理内容,二是个体的适应能力,即所谓拟合环境的功能价值。教育实践领域对素质概念的完整理解应该是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3]。

从根本上讲,人可以解剖成生物人和社会人两个层面。作为生物人,其生物和生理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清楚区分开来;作为社会人,其行为和心理的结构与功能却很难严格区分。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行为和心理的内容结构也与生物和生理机构的功能密不可分,比如心理就是大脑的功能。而心理学和教育学使用素质一词,则主要是用来描述社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内容和特征。因此,此时使用素质一词解释和评价人,一方面是描述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结构内容,另一方面是解释行为和心理的功能价值。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文化素质很高,不仅指他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指他能够把自己的文化知识恰当地运用于生活及工作实践中去。可见,科学地理解素质,应强调内容结构和功能价值的整合。再来看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的关系:素质与心理健康素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心理健康素质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前面对素质概念的结构―功能分析同样也适用于心理健康素质概念。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心理和行为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价值的统一。

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内容要素,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根据其对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实践的作用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健康认知和健康个性两个内容。所谓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价值,就是以一定的心理品质要素(健康认知要素和健康个性要素)为基础,通过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选择、适应和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适应能力。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中。如果一个人能够作到正确地评价和接纳自己,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同周围的人关系和谐,能够正确地认识环境并良好适应,那么就表明他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反之,则表明其心理健康素质较差[2]。

1.3心理健康素质与人格

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和人格的关系,根据我们和其他同行的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健全的人格是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卫生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4]。在人格维度下,还可以分出认知风格、情绪调节和平衡方式、意志品质、人格动力特点、性格倾向和自我意识等次级维度。具体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5];而心理健康素质则是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内容要素和功能价值的统一体。人格的基本内涵可以用人格特质来描述,人格研究的基本任务也就是探求决定人们外显行为的内在根源性人格特质;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内涵却包含基本心理和行为结构内容与外在的心理和行为的功能价值两个方面。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基本任务不仅要探求其心理和行为的内在依据,而且要揭示其外在的适应性的心理和行为功能。人格的基本维度在特质上是同质层面的;而心理健康素质的基本成分则是根源特质与适应特征等不同层面的整合。因此,在结构层次上,心理健康素质比人格更复杂。其二,人格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的稳定的个别差异,而心理健康素质则表现为内在稳定差异和外在适应、健康功能的整合。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以人格为核心内容且兼容其他心理品质而构成。

1.4心理健康素质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是两个紧密联系的概念,也是个体心理现象两个重要的侧面。从根本意义上说,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心理上的完全康宁状态,在此状态下,一个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有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从心理健康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健康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关系。心理健康素质高的人,不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相反,心理健康素质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素质的社会和心理功能。从心理测量和评定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素质的测量常常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的指标,比如情绪方面的测量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测量;而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也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素质的成分,比如健全的认知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正常的人格特征等[6]。我们考察心理健康素质不仅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内源性的基本人格层面,而且要考察心理健康素质的体现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而达到和谐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层面即心理健康层面。所以至今为止的大多数研究者都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因子。

1.5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

社会适应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能自由地选择其所从事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以顺应环境、调控环境或改变环境[7]。社会适应有三种状态:一是不适应状态,既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也无法顺应环境,于是处于与环境相互排斥、相互孤立的状态;二是顺应状态,即个体无法调控或改变环境,却能够顺应环境,从而保持和谐状态;三是控制状态,即个体凭借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人格潜能,可以比较恰当地调控或改变环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8]。在这里,心理健康素质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具有良好心理健康素质的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人格的优势,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达到社会适应状态,即顺应状态或控制状态;而那些心理健康素质欠佳的人,则可能无力顺应或调控社会环境而处于不适应状态。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社会适应也是心理健康素质的心理和社会功能。

综合上面的理论分析,我们从结构―功能的角度,将心理健康素质初步定义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含教育)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心理和行为,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

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结构的理论构想

在探讨了心理健康素质概念的基础上,下面将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问题。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我们试图从心理健康的几种不同的标准出发,探讨为了达到这些标准一个人需要具备什么心理品质;通过对青少年心理障碍内在原因的分析,寻找他们欠缺的心理品质。尔后对这些需要的和欠缺的心理品质进行归纳,来确定心理健康素质包括的因素和维度。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总是表现在他对自我、他人和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过程当中。

2.1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认知合理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关于认知合理性素质特性,或者说情绪智力,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从广义上看,可以把它纳入人格范畴进行探讨。美国个性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是聪慧性。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首先,人们的认知活动表现为对现实世界的信息反映,集中表现在对问题的知觉和分析;其次,认知活动表现为对信息的加工以创造出新的信息,集中表现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认知活动表现为信息加工的行为延伸,集中表现为解决问题方案的具体实施。另外,元认知活动始终是与上述三种认知活动相伴随的一个独特的认知活动,对认知活动中的反映、创造和实践三个环节起着评估和监控作用,可以说是认知活动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9]。那么上述认知活动四个环节就表现了认知活动中的四种认知特性,即反映性、创造性、实践性和元认知特性[2]。

2.2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个性完整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看,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特征和自我意识特征[10]。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是推动个体进行心理活动的动力成分中所表现的个体差异。个性倾向性特征包括需要、动机、人生态度、健康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卡特尔也认为心理动力成分可以看作与其它心理特征成分一样,是构成个性心理结构的重要成分,并稳定地反映在人们的典型行为倾向之中[11]。自我意识特征即自我特征,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自我的大量研究都显示,自我特征是个性结构中活跃也是核心的成分,是个体把自己作为心理活动对象的心理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是个体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结合自我特征的含义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自我特征包括自我统合、自尊和责任感等。因此,个性完整性维度由个性动力特征因素、个性倾向性特征因素和自我特征因素组成。

2.3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健全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特征就是个人在意志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0]:第一,是否具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如目的性、独立有主见等;第二,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如主动性、自制力等;第三,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如沉着镇定、果断勇敢等;第四,在经常的和长期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如有恒心,坚持性等。我们结合已有的心理素质中有关意志因素的界定和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把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意志方面分析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独立性,在学习和生活中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地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不易受暗示,有自己的主见,包括自主意识和独立行为等。②坚持性,学生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自觉组织行为,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不断地克服内外困难,直至实现目标,包括行为的持久性、对待困难的态度和反应等。③自制性,对自己行为的监控和调节,包括执行该做的行为和抑制不该有的行为两个方面。

2.4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情绪协调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情绪特征就是个体在情绪活动时,在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此可以分解为情绪效价和情绪调控两个方面。所谓情绪效价就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体验到积极情绪还是经常体验到消极情绪,或者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中的比例。有研究表明[12],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并非积极情绪的另一个极端就是消极情绪。所以,情绪效价可以分别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个方面进行测量。情绪调控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程度和调节的灵活性能力,由此,情绪特征可以由以下两个成分构成:①情绪效价,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及其比例。②情绪调控,包括情绪控制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情绪控制又可以分为控制过多和控制不足;情绪调节性指情绪控制的自我弹性。

2.5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适应良好性维度的理论分析

适应性就是个体在基本的能力素质(认知维度)和人格潜质(个性维度)的基础上,在自己特定年龄阶段所规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中,通过与社会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对外在社会环境进行学习、应对和防御,对内在心理过程进行控制、理解和调适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倾向。在这里个体内在的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内在条件因素,外在特定性质的社会生活环境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产生的外在条件因素,而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是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正如张大均、冯正直等所认为的,适应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表现,是最具衍生性的心理素质成分,是个体生存和发展所必要的心理素质之一。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认为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的形成,在个体与社会生活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具有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外在社会环境的学习、应对和防御等适应过程,二是对内在心理过程的控制、理解和调适等适应过程[13]。当然,在很多情形下,这两个过程是同时出现的。但是,在个体的社会适应过程中,根据个体心理和行为在个体自我和外在环境之间的指向性程度的差异,我们还是能够把个体的适应性习惯行为倾向解剖成自我定向适应性和社会定向适应性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譬如,享受孤独就是自我定向适应性,积极参与社交团体就是社会定向适应性。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品质系统,上述理论构想是否科学,还有待进一步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中修正、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冯正直,郭成,陈旭.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6(3):56~62

2林传鼎.心理学词典.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86

3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研究.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硕士论文(导师:张大均).2002.11~12

4张大均.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1):17~23

5黄希庭.人格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1998

6王卫.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论.青年研究,1994,6:45

7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论文.2001.16~18

9冯正直,张大均.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4,27(4):890~895

10伯文La.人格科学.周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CattellRB.theScientificanalysisofpersonality.Baltimore:penguin,1965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正常大学生,有心理问题大学生,比较。

分类号B848.9

1引言

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的工具――《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在其编制的过程中就不断进行着信、效度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工具,“心理量表的效度指标可以不断增加和完善,效标检验的工作本课题还将不断进行。”[1,2]。本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一方面考察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实证效度,即探讨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的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被试相比,在心理健康素质上是否存在差异,从而进一步验证《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对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差异的鉴别力;另一方面,分析这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差异,使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便于找到学生素质方面的原因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

2方法

2.1工具

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课题组编制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量表的编制课题组研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的四量表之一――《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作为研究工具[3]。

2.2被试与研究程序

在天津市范围内选取大学生共计425名完成《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剔除21份无效问卷(主要为漏答项目太多和具有明显默认反应方式的问卷)后,获有效被试404人。其中一年级100人,男61人,女39人;二年级103人,男55人,女48人;三年级102人,男62人,女40人;四年级99人,男53人,女46人。被试以教学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主试为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研究生,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

在天津市范围内选取参加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并经《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筛查(筛查标准即建议约谈的标准)出的115名一年级大学生。要求他们在接到约谈信或主动前来约谈前填写《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问卷。剔除14份无效问卷后,有效被试101人,其中男54人,女47人。

把上述被试中的404人作为本研究的正常被试,而由《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筛查出的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101人作为有心理问题的被试。测验结果用SpSS进行统计处理。

3结果

3.1信度分析

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α)一致性系数对404名大学生《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测验结果进行信度计算,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534~0.886之间,除认知风格和归因风格两个分量表外,其余分量表的信度值都较高。这与以往研究结果类似[1,2]。

3.2效度分析

3.2.1适应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6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适应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极显著,各维度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总体适应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个体容易因环境及身心变化引起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从适应的角度讲,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的确在情绪、人际、学习、生活及生理、社会等方面存在适应不良。

3.2.1人际素质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3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人际素质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总体人际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其中人际交往和人际调控等维度的差异显著,而人际知觉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人际心理健康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的能力较低、品质较差。

3.2.3个性素质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7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个性素质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总体个性素质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其中乐观―悲观、意志、内外倾、耐挫折差异显著,而在冒险、责任、独立3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3.2.4动力系统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7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5。

由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利他性利他动机、成长性动机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和利他性需要引起的动机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除这两个维度外,在动力系统分量表总分及其他5个维度上的差异都不显著。

3.2.5自我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自我分量表》的总分及自我认知(包括学业自我、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4个方面)、自我评价(包括自尊、一般自我效能2个方面)、自我调控3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6。

由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自我分量表总分上的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总体自我心理健康素质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大学生,自我较为消极。其中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自我调控差异显著,而在学业自我、自尊、一般自我效能上的差异不显著。

3.2.6认知风格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认知风格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5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7。

由表7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认知倾向(冒险―稳重)上差异显著,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具有较为稳定的认知倾向,喜欢任务和情境适于已有的程序和规则;正常组大学生则具有较为创新的认知倾向,喜欢面对不熟悉、不确定的环境。在认知风格总分及认知决策(场景―自我)、认知方法(灵活―单一)、认知加工(整体―局部)、认知行为(独立―合作)4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3.2.7归因风格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4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8。

由表8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两组大学生在归因风格分量表总分及4个维度上的差异均不显著。

3.2.8应对风格分量表

对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应对风格分量表》的总分及其所包含的8个维度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9。

由表9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组和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应对风格分量表总分上差异显著,可能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通常采用较少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在应对方式的选择上缺少灵活性和变通性;正常组大学生则经常采用多种多样的应对策略和方法处理面对的问题及其相关的情绪困扰,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其中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差异显著,而在其余7个维度上差异均不显著。

4讨论

4.1关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信度和效度

心理健康素质概念自2003年由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课题组提出以来,已引起了心理学、教育学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以“心理健康素质”为关键词和题目在中国期刊网(CnKi)上检索的结果表明,本课题所引发的相关研究与思考大致有四类,其一是调查研究,如关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其二是关于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研究;其三是关于在整个研究中贯穿的积极心理学思想所引发的心理健康相关研究;其四是心理健康素质的拓展研究,如关于军人、教师等人群的心理健康素质的思考与研究。而这些研究大多都会涉及到心理健康素质的研究工具《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那么工具本身的科学性及特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使后续研究中实证研究更能科学地反映被研究对象的心理实质,理论研究更有根据、教育措施更符合对象的特点,有必要进行此项研究。

研究发现,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适应、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应对风格5个分量表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归因风格3个分量表得分略高于一般群体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即经“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之《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测量,并依据标准一(即部分维度测验的分较高,可能有心理问题,建议专家约谈)筛查出的超过全国大学生常模的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素质显著低于正常组大学生。本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总体上来说是科学的,能够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有问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差异。

4.2正常组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特点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中,适应分量表是状态量表,其余为心理健康素质分量表。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分析的结果看,完全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筛查的结果一致,说明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的大学生适应是不良的。在其余的7个心理健康素质分量表当中,有4个分量表,即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和应对风格,有心理问题组的大学生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大学生。

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确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他们在生理适应、情绪适应、人际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诸维度上与正常组大学生均呈现出显著差异。本研究中《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测验的主要是大一学生,从个体内外原因上分析,他们生理上处于青春期末期,易兴奋,情绪易产生波动,性生理趋于成熟与性心理尚不完全成熟有矛盾冲突,这是内在原因;外部原因上,因受到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师生及其交往方式的更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无法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问题突出表现为适应不良。生理与生活上不适应,直接导致时间管理不善和学习效率低下,引起情绪不良,也造成学习、人际、社会等方面的不适应。由于不健康的心理素质,加上各种适应不良交织在一起,如果疏导不及时,个别学生则会发展为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人际素质分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在人际交往、人际调控2个维度上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与正常组大学生的差异显著。健康的个体都有人际交往的需要,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更为强烈。他们在面对全新的环境和交往对象时,都希望受到关注,有机会展现自己,进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满足自身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往往因为人际关系问题而进一步引发出心理障碍。如果心理异常组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及交往的技巧和有效方法,不愿或不敢主动与人交往,就会使自己陷入孤独和寂寞之中,出现冷漠、孤僻、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从而也体会不到自身的成就感,对自我价值就会产生怀疑,体验到挫败感,自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心理矛盾加剧。本分量表的测验结果表明,有心理问题组与正常组大学生的人际知觉没有差异,而有差异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调控。因此,有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素质,尤其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提高的方面主要是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调控的技巧。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个性素质分量表》的结果表明,正常组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乐观―悲观、意志、内外倾、耐挫折4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个性特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影响显著,良好的个性素质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在个性的养成上逐步完成向成人的过渡与转变,但成长过程中的生活事件和矛盾冲突若处理得不及时或不得当,就可能导致大学生个性素质低。个性素质较高的大学生通常能够以乐观的态度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意志力、耐挫折能力、接纳性与包容性、独立性和冒险精神等,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个性素质较低的大学生面临压力时,易产生焦虑、烦恼、困惑、愤怒等负面情绪,表现出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那么健全个性的培养应该从达观的人生态度、愉快的情绪、坚强的意志等方面入手。

从《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自我分量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自我认知(其中身体自我、社会自我、情绪自我3个方面差异显著)、自我评价、自我调控上的差异显著。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个体的总体自我概念及各个特定方面的自我概念都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大学生对自我的看法不但影响其行为,也与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自我分量表得分较高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形象、人际关系、情绪状态有较为满意的认知,对自我的评价积极,自我调控能力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反之得分较低的大学生,对自我不满意,甚至不能接受自己,害怕失败,计划性较差,出现自卑、抑郁等消极心境,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提高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自我水平,自我认知方面应注意社会自我和情绪自我,提高自我评价和调控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和求助,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倾向于使用不成熟型或逃避、否认等应对方式。应对风格分量表的结果表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在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理智―合理化策略、针对情绪的身体策略、否认―压抑策略、躲避和求助策略、针对情绪的行为策略的得分低于正常组大学生,尤其在注重问题的应对策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通常以“退避”、“自责”和“幻想”等应对方式来应付困难和挫折,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于一体,较少采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等积极的应对方式,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神经症或两面性的人格特征,在情绪和行为上均缺乏稳定性。

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动力系统分量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认知风格分量表》、《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归因风格分量表》3个分量表上,正常组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总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动力系统分量表的维度上,正常组大学生在利他性动机和成长性动机上得分都较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得分高。大学生动机系统已基本确立,但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应从利他和追求自己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方面进行培养和教育。认知和归因风格两个分量表两组大学生无差异,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5结论

(1)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正常大学生的人际素质、个性素质、自我、应对风格和适应等分量表得分都高于有心理问题组大学生且具有显著差异,而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归因风格分量表得分差异不显著。

(2)《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在区分正常和有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可靠、有效。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107~111

2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信效度再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4):241~245

3郑日昌,邓丽芳,张忠华.《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102~108

DiFFeRentiateDVaLiDitYoFCHineSeaDoLeSCentmentaL

HeaLtHDiatHeSiSSCaLe

LuQian,maHuixia,BaiXuejun

(academyofpsychologyandBehaviorintanjinnormalUniversity,tianjin300074)

abstract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健康乃是身体上、心理上与社会适应方面良好而完满的状态。”可见,健康即包括长期以来为人们更多关注的生理健康,也包括被我们忽视的心理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感情、意志、人格、行为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身体、智利、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重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尤以心理素质为甚。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人际关系不够融洽等。究其原因,恐怕与传统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完善培养做得不够,且往往把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以德育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等不无关系。特别是近几年的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从小学开始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家庭的宠爱,亲友的过分呵护,使他们长期处于一种“人造环境”之中。进入大学后,远离亲友,生活环境突变,学习中的竞争对手比之中小学时更强,由此带来的理想的困惑、考试的焦虑、择业的迷惘以及交友的失败等,加上社会上某些不良风气的存在,使他们的自我优越感逐渐消失,心理失去平衡,有的甚至导致某些心理疾病。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

第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力,进而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会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在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时,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第二,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大多数学生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和传授而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调适方法的。应结合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这些课程要依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开设,在内容上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各高校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构筑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第三,加强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培训。对大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必须有一批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合格教师。有了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增强教师心理教育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并提供多种教育实践的机会,让教师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心理教育能力,才能将自身的优秀素质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篇6

围绕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教育称为心理健康教育[1]。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学科研究,还是在教育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尽管目前对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理解不甚一致,但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地位达成了基本认识,即心理健康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1-4]。

近年来,课程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并日渐受到重视。首先,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建设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在组织机构、课程、师资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焦点。学者们不仅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诸多具有实效的教学模式。再次,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比如,李静等人调查发现,75.14%的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知识很重要,68.57%的学生认为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学习心理学知识[5];刘海燕等人调查结果显示,近75%的大学生都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6]。最后,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调节学生心态、优化心理品质、开发个人潜能、预防心理疾病等方面[6]。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1-4],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途径的课程教学也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也就是说,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切实健全、提升、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在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回顾以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总结其中的基本心理现象和规律,以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实效,真正达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初衷。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

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机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文件都是按照中小学、大学进行分类指导。鉴于此,下文分别从中小学、大学两个方面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从现有文献来看,“教”的研究聚焦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基本途径(学科渗透),而“学”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1)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在教学方法的研讨方面,提出适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比如,庞彬提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特点以及案例选择的标准,并阐述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包括“案例编撰—阅读—讨论—假设—总结”五个阶段)[7];苏宇燕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游戏、电影、心理剧、辩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8];陈夏妮认为,适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教学方法包括故事法、表演法、比赛法、辩论法、游戏法等[9]。蔡文丰等人探讨在农村小学实施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并介绍了该教学方法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10]。

另外,不少学者还提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模式。比如,宋铁莉等人提出活动课程的教学程序由课前准备、课程导入、活动展开、建构知识、总结与反思5个环节构成[11];段康提出课程教学应该遵循“体验—了解”的要求,采用“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12];赵学文提出一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应包括“激情—体验—自省—内化”4个基本的教学阶段[13];赖志群等人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感受、感知、感悟”的教学模式[14]。总的来看,这些教学模式都是通过案例、故事、活动等设定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和认知冲突,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节,提高改变的意愿,并通过行为训练活动加以强化。

(2)提高教学效果的策略

不少学者从教学构成要素的角度,提出促进教学效果的策略。比如,陈道明提出,一是发挥学生主体性;二是教学目标要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三是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四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体现非指导性、体验性和活动性;五是使教学评价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15]。吴文菊则认为,应该注意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年龄特点、心理需求、本地区与本校的特点合理安排教育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供必要的课时、教学设备、经费等外部条件[16]。

当然,也有学者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提出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播放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争论雄辩中明理、模拟生活情景、从小品中获得感悟、在反思中纠正旧我、捕捉时机进行真情交流等有效的教学策略[17]。

(3)课程的教学评价

如何评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这是监控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主要在教学要素、课堂特点两个方面开展研究。

从教学要素来看,可以从教师、学生、教学三个方面构建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李翔等人认为,在教师方面包含教态、共情程度、关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材料、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评价、课堂气氛;在学生方面则涉及行为参与程度、情感体验、认知观念[18]。

宋铁莉、刘颖丽则提出应该从课堂的形成性、情境性、情感性三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与学两方面开展评价;情境性评价是指对学生在与生活相关的活动场景中的心理成长状况进行评价;情感性评价则是指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评价[11]。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研究

中小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学科渗透。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方跃伟等人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学科渗透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19]。

之所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因为学科课程本身以及教学过程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20]。学科教学渗透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内隐、间接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回顾已有文献,学科教学渗透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挖掘适合学科教学渗透的课程教学资源,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堂心理氛围等;二是学科教学渗透的途径,包括教学过程、学习过程等。

此外,有学者提出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比如,富安利提出可以采取体验法、评价法、发现法、教师语言等方法进行学科渗透[21]。还有教师探讨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22]。

(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的研究概况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受到高度重视。在《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将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建设的七大体系之一,同时,《教学基本要求》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做出详尽地说明。既往文献表明,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研究包括“学”与“教”两个方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习心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从学生受教需求的角度展开对学习心理的研究。学者们试图在了解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内容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大学生的学习目的

大学生参加心理健康课表现出明显的工具性目的,没有从提升自身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课。比如,刘海燕等人调查发现,通过学习,想达到调节心态、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改变不合理认知、适当的行为表现的大学生分别占26.5%、22.3%、15.7%、11.5%、6.2%[6][23]。

(2)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既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持欢迎的态度,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对自己有帮助,在生活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运用到所学的知识[24]。但是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和兴趣程度存在学科的差异。相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文科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相对较高[25]。

(3)大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

黄希庭等人通过对全国5058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和谐、事业发展和学业进步的需要更为明显[26]。另一项调查研究表明,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认识、压力应对是当前大学生最需要的教学内容[6]。另外,有研究证实,大一学生集中在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适应问题;大二学生关注恋爱和情感、学习和生活问题;大三、大四学生则聚焦在职业规划和定位、自我探索[27-28]。

2.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研究

教学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估五个方面。

(1)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经验表明,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团体训练法和心理测验法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29]。近年来,不少学者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考察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第一,体验式教学。吴耿安通过连续3周的素质拓展训练表明,在训练后,76名大学生在SCL-90量表的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因子上有明显地改善[30]。高飞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发现,采用“引入—创设体验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分享和点评经验感受—体验内化应用”的五阶段体验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地降低大学生在SCL-90量表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因子的得分[31]。银星严也通过一学期的教育实验后发现,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要优于讲授式教学方法[32]。

第二,团体辅导教学。邱小艳、唐君随机抽取3个班的大一新生进行教育实验,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心理讲座开展教学,结果证明团体辅导的教学效果要优于专题讲座与团体辅导结合的教学方式[33]。裴利华在大一2个班中分别使用团体心理辅导和非团体心理辅导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4]。

第三,参与式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弥补教与学的沟壑,促进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的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35]。李景华的教育实验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法比讲授法更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36]。

第四,视频教学。视频教学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视听觉和体验,有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内隐学习。张媛媛等人通过问卷法与实验法证实,视频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37]。

第五,专题教学。卢秀安等人在师范生中开展了心理素质、创造力、情绪等七个主题的专题教学,一学期的实验结果显示,接受专题教学的大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学的满意度方面显著高于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大学生[38]。

从上述研究不难看出,常见的教学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这几种常见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方法更为有效呢?周婧、李昊彤同时在5个班进行教育实验。结果显示:在教学内容方面,专题讨论法最能让学生清楚教学主题,综合法教学方式最能让学生产生学习内容重要性的感知;在教学方法方面,团体辅导教学方法最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而综合法最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教学过程方面,专题讨论和团体辅导能增进师生互动,团体辅导和专题讨论最能让学生融入课堂,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39]。这表明,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

(2)有效的教学模式

不少学者结合学校的实际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模式。有的学者立足于教学过程构建特定教学方法的教学程序,比如,尧国靖提出,视频教学应该包括准备、实施、结束三个阶段[40]。有的学者基于课堂教学流程提出教学模式,比如,赵冰洁提出包含认知、活动、体验、分享、评估五个基本阶段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适当调整教学的顺序[41];岳素萍提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构建主体教学模式[42]。有的学者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渐进性和内化性特点,提出“判断鉴别—策略训练—反思体验”教学模式,并以此构建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环节[43]。有的学者通过教学实验,构建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面上集中释疑、线上互相解疑、点上个别辅导”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咨询、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健康学生与困扰学生有机地整合起来[44]。

(3)教学内容的安排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关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同的[27-28]。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大学生的现实和心理发展需求。比如,对大一新生注重环境的适应性教育,大二的学生则要侧重人际关系、恋爱、学习技能的培训,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则侧重于就业和考研的指导。

(4)教学设计

田澜、张大均提出应该考虑教学目标和情境体验式课程的要求开展教学设计,采用“提高兴趣”、“提高参与”和“加深体验”的教学策略,确保课堂心理素质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45]。

(5)教学效果的评估

王淑敏、张大均提出对心理素质训练课应该以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标准[46]。但是刘海燕等人则认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选择评价的方法,而大学生认为能有效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包括日常行为观察、心理测验、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生面谈等[6]。

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现状的反思

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观点。但是考虑到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衷,反思当前的研究现状,其实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还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

第一,众所周知,“学”与“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离开“教”的“学”,也没有独立于“学”的“教”。“学”居于中心地位,“教”是为了促进“学”。尽管心理健康课的“学”与“教”两个方面都受到关注,但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学”的研究聚焦于学生的需求,“教”的研究则落脚在教学方法本身的有效性。这偏离“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初衷,需要重新聚焦于在有效健全、提升、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的规律和教师“教”的规律。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落脚点是心理素质,而不仅仅是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2-3][47]。心理素质的内隐性决定了不能简单地从学生的语言和外显行为来直观地判断其心理素质的状况。课堂教学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正因为如此,需要结合心理素质的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

第三,忽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教学胜任能力的考察。提高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效益,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不能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48]。不少学者开始了对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研究,但是遗憾地是尚未有研究专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课任教师的教学胜任能力和学科教师实施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胜任能力。当然,还应该包括对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和重塑。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现状以及不足,提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倡议,凸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达到在理论上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学习规律与教学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有效性与学习效益的目的。

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初步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不足,使我们看到加强这方面研究和探索的紧迫性。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不仅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与“教”研究的反思,而且也是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为今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在反思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从学科构建基础、概念内涵、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方面,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第一,教育心理学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提供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机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的学科[49]。实质上就是探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心理学已经突破传统的研究领域,延伸到德育、美育、体育等领域,形成了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以专门探讨在这些领域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理所当然应该使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揭示其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也必然会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发展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取向上,主要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两种发展取向[50-51]。教育学取向的研究以教育学体系为框架,探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原则、理论、课程、教育模式、途径与方法等基本原理;心理学取向的研究强调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个体的心理规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而且还要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无论是教育学取向的研究,还是心理学取向的探究,都是在探索一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效提升心理素质的教育思路和模式。无论哪一种研究取向,都不否认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为了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落脚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学生、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呼唤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首先,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不少学校结合本校的实情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认识到开展课程教学、学科渗透教学的重要性。在教育部相关文件中明确要求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对课程教学提出了要求。其次,目前中小学都普遍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高校则普遍设置系列课程。课程教学已经成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再次,为了探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不少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展开了研究,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热点。这直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构建。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养和发展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技能,避免课堂教学空洞地成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理论的教育。这都需要我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的研究。

综上所述,有必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揭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和有效促进策略。

(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与教师心理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以提升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这个定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含义:(1)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作为研究范围。以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学情境作为研究的视域,聚焦于“学”与“教”。当然,“教”不仅仅指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情境,还包括心理健康学科渗透的教学情境;(2)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探讨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明确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视域中学生学习的本质、特点、过程和条件;二是根据学情和学习规律,探究如何设计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3)研究“学”与“教”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以及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健康的内源性因素———心理素质;(4)从“学”与“教”两方面回答从课堂教学的视野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生成,增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促进策略。

(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交叉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聚焦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是教育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与德育心理学、美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教育心理学分支学科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也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核心任务在于揭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教师的基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这就决定其研究范畴应该限定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心理学问题。通过揭示在心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增强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现实生活中的迁移能力。同时,提高增进心理健康的自我意识;通过揭示符合心理素质特点的教学规律,增强心理健康课教育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当然,也要重视“学”与“教”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四)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和教师在学与教双向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在分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认识。一般来说,对教学活动的分析主要立足于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此外,需要明确的是:“学”与“教”分布在同一时空中,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因此,分析教学活动,其实也是在分析学习活动;“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的。

从构成要素来说,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是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习规律、教学规律就是探究这五大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这意味着学生与教师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学习风格、教学风格等)、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案的设计等)、教学媒体(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资源等)、教学环境(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等)应该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视野。从教学过程来说,“学”和“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学活动的核心就是学习的过程和教学的过程。当然还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反思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堂课中包含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反思过程。当然,一节课绝不是单单由教学要素或教学过程组成的,还需要教学要素和教学过程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具体划分为对教学构成要素的研究、对学习和教学过程的研究以及教学要素与教学过程相互作用的研究。

(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一门学科的内容体系根植于研究的对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要明确几点: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而展开。其次,考察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不能脱离教学构成要素和教学过程。再次,揭示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离不开对学与教主体的研究。

具体来说,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这是构建心理教育心理学学科最基本的问题。首先是基础理论问题。除了包含对人性、教育本质乃至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理素质的认识。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理论建构的依据。其次是学科理论。这主要是回答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基本问题,包括概念内涵、研究范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科学学问题。再次是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其他心理学理论问题,比如,不同发展阶段,学生心理的基本特点。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围绕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学”与“教”的基本现象及其规律而展开。这至少包括三个板块: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与教师心理。在学习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学习实质、过程、条件和影响因素;在教学心理板块,主要揭示健全、提升和优化心理素质的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要素的设计与安排等;在学生与教师心理方面,则主要探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动机、态度的转变、价值的塑造以及心理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探究教师教学胜任能力及其成长等。

(六)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和教育心理学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两门基础性学科,是这两门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澄清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上,尽管这两个学科都是为了健全、提升、优化受教者的心理素质,但两者的研究视角是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局限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任务;无论是教育学取向,还是心理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关注于有哪些途径、方法以及实施哪些教育内容可以实现这一任务。课程教学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与“教”。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上,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都关注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但是在具体研究对象上存在差异。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一般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学与教的规律,指向的是一般性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则限定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领域(包括学科渗透教学),解决在把握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课堂健全、提升和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问题。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篇7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多种多样,其中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各科的教学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利用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自觉、积极地履行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义务,已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教育目标又称教学目的,是指教师打算通过教学引起的学生心智和行为的变化。教育目标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多维性和层次性的完整的体系。一门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这一体系由学科教学的总目标和各单元、各章节的具体目标构成。各个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是为总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体系还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认为,教育目标由三个维度构成:其一是认知领域的目标,由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及智力发展诸目标构成;第二个维度是情意领域的目标,由兴趣、态度价值观、判断力、适应性的发展等目标构成;第三个维度是技能活动领域的目标,由动作技能诸目标构成。每一个维度的教育目标,又由低到高分为若干层次,低层次的目标是掌握高层次目标的基础,高层次目标则是低层次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新的课程标准把教育目标表述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自然也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其教育目标也应该是由上述三个维度和若干个层次组成的目标体系。但是,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从横向构成的角度应由认知教育目标、情感教育目标、意志教育目标、个性意识倾向目标和个性心理特征教育目标五个方面的子目标所组成,每项子目标又都包括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的教育要求;从纵向构成的角度又可以分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每一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个性教育四个方面都有在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预防心理疾病三个层次上的要求。

在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科性质和特点不同,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在每节课教学中的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同时准确把握与达成学科教育目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呢?笔者认为,在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尚未完整构建完善,特别是在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刚刚起步的现实条件下,只要我们充分完整地体现了学科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可以说我们也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做到了学科教育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整合。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有强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明确本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独特任务,又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紧密与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既要防止把学科教学变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忽视学科教学目标和任务,又不能只重视学科的知识教学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甚至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

二、既要体现学科教学中全方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又要突出学科特点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改变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是对所有课程教学的共同要求。各科教学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并非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补充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它们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完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的。比如,任何一门学科都承担着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坚强的学习意志、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育学生相互帮助协作,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等共同的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但是,在各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是要体现各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独特作用和所承担的独特任务。

1.语文学科中的语言学习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具有独特的作用。词汇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书面语言的掌握有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语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加工处理信息并加以传达的能力;口头表达需要思维的敏捷性、直觉思维与灵感等非逻辑的创造性思维品质。语言文字同时也是形象思维的工具,学生通过典范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其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能力得到锻炼;语言文字作为一种载体,必然渗透着人类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的心理因素,语文教学同样承担着培养学生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任务。因此,语文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全面促进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的发展。

2.数学学科教学是使学生掌握抽象的概念、法则和定理,并运用这些概念按照一定的法则、定理进行逻辑转换的复杂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品质。这里的逻辑思维与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还有所不同,语文中的逻辑思维是以语言的形式进行的,而数学中的逻辑是数学符号的逻辑,因此它的抽象程度更高。

3.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的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去把握自然规律。其中涉及到许多认知能力,如观察力、想像力、归纳与演绎能力等,但自然学科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所以它与数学纯逻辑的推理不完全相同,它更注重观察与归纳。自然学科特别有助于促进观察与归纳能力的培养,同时它也有助于促进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品质的结合,形成科学创造思维的品质。自然学科教学还涉及到现代人的一个重要品质即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培养。所以,自然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任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和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4.社会学科是关于社会的、关于人的知识,它更关注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情感、人性的完善及社会在道德生活中获得的和谐。与自然科学突出的科学精神相对应,社会科学突出的是人文精神。因此,社会学科在促进学生的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唤起学生的精神需求,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类的美好情感和责任心。

5.艺术学科的内容是艺术形象和关于艺术形象的知识。它涉及的心理品质是对艺术美的感受力、创造力。艺术学科教学的独特任务是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及美感与道德感的发展。

6.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动作技能发展的同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超越自我以及平等竞争等的品质的培养有独特的作用。

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因材施教,教学民主,注重体验,使每一名学生的特点得到关注,潜能得到开发;培养自信心、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创造性;培养意志力,养成良好习惯等等,其内容十分丰富,而一节课不可能涉及到所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一方面,各科教学在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提问、教学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可以采取比如创设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等方式,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紧扣教学内容,从课程内容的特点出发,发挥教学内容自身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比如,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对字音、字形的辨认和记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方法;结合组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培养学生相应的心理品质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教学内容,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形成渗透序列。

三、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发掘方法

进行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是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各科教学的自然组成部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其《教学与发展》一书中,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所谓“发展”,赞可夫指的就是各种心理因素即各种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他把教学与心理发展看成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发展要在掌握知识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心理水平提高了又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在精心选择和编制的教材中,一般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实现新课标要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比较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对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因素发掘得比较充分,而对过程和方法因素特别是对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因素的发掘和利用显得十分不够。其中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教学的影响外,还在于它不是由自身的、明显的结构体系构成的,而是蕴涵在认知因素之中并通过认知因素而发生作用的。因此,比起挖掘认知因素来讲,更为困难。

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科学性因素。它与认知因素联系最为明显甚至就是认知因素本身。它主要是影响学生的世界观、科学态度和分析判断的价值标准与科学标准。

其二,情感性因素。它是渗透在知识因素之中,能够引起学生肯定或否定情感体验的因素。它是靠感染—体验发生作用的。

其三,哲理性因素。它是指教材中有关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在教材的认知体系中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对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却十分有力。

其四,示范性因素。它是教材中对学生有示范性影响、可以引起学生模仿的人物和事件。

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体系,主要表现为性质和方向的一致。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以尝试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切己体验法。教师认真体验教材的情景,凡是对自己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因素,也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2.对比法。把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与学生的表现进行对比,凡是对学生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内容,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篇8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二者都是育人,在统一育人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心育对德育有一定影响。心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育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整个教育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内容来自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一项对475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较智商预期为高)、普通成就者(成绩与智商预期相当)、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商预期)差别的产生,与性格特征有关。高成就者工作习惯较佳,对学业兴趣较浓,按时完成作业,关心学习成绩,做事认真负责且有计划。低成就者难自律,难自我规范,较冲动放肆,喜好玩乐,贪图近利,与同伴关系欠佳,较不合作,较自私,较不尊重权威与传统,较不合群,在校在家较不快乐,常为己辩护,愤恨他人,对挫折和压力不知所措,较悲观。普通组介上下之间,尚属正常。由此可见,培养积极的情感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能促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本文转载在之家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篇9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逐步转型与快速发展,人们的利益需求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也不断出现碰撞与交融,使得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扰和冲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疾病比例日益增高,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单纯是政治问题、思想问题和道德问题,相当多的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心理问题。这不仅需要我们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解决,还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我们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宗旨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对大学生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高校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在大学生各方面基本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无疑居于核心地位,它决定着大学生的政治方向和行为方式。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展的现实需要。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协调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自身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指导和咨询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使学生增强自我心理调试能力,增强克服困难经受考验和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较大的隐患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栋梁、祖国的希望。作为跨世纪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健康及由心理健康引发的诸多问题正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有关资料标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愈发严重的态势,它涉及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使众多的莘莘学子在学习领域、人际关系、自我方面饱受抑郁、焦虑、自卑、恐惧、压力和适应不良等情绪问题的折磨。因此,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到了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时候,而高校作为培养未来国家建设人才的摇篮,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大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

1.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但是,他们不太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民情,不懂得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缺乏清醒的认识和辩证的思考,容易出现心理困惑,产生不满情绪,导致对改革开放缺乏信心,甚至表示怀疑。

2.大学生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但毕竟缺乏社会实践,思想易脱离实际,有时好走极端,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甚至有时会受错误思潮的影响,缺乏分辨能力。

3.大学生感情丰富,对于理想的追求往往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自我设计愿望较为强烈,往往却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使得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巨大的差距,从而影响自身的行为。

4.大学生要求独立,但又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进入大学后,脱离了父母的管束和高考的压力,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使得学生们普遍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准备,当生活、学习上碰到问题、遇到困难挫折时,他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家,表现出较大的心理依赖性,有的则采取逃避、抱怨的态度,严重的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正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不停地在思考、选择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差异,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

(二)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落实环节上出现诸多问题,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总体上来说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够,落实不力。心理问题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渐进性,而我们常常错误地估计“有心理问题者毕竟是极少数”,所以,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地疏导,导致问题积蓄越来越多。有一些高校领导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力度不够,认为只要保证学生别出事、别走极端就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做的多与少都无所谓。这势必为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留下隐患。然而,即使很多高校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也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但实际运行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度不高,主要问题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单调,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跟踪不及时,针对性不强等。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制定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不断提高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素质,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些实际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来自三方面:心理学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德育工作者。相比较而言,德育工作者所占的比例较大。在德育工作者的行列中,每年都有一批年轻的力量加入进来。他们的加盟,自然壮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队伍,增强了工作活力。但他们大部分是非心理学专业毕业的老师,不仅自身的心理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而且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也不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就如何区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关系存在难度。这些问题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给予解决。

1.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人格,打造一支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专兼职队伍,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是关系到民族未来、祖国兴衰的一项艰巨而迫切的任务,是十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坚定工作信念,感受工作乐趣,为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贡献力量。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摆脱传统德育观念的束缚,正确处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要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真切地贴近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正确把握教育对象、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的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全社会健康的心理,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心理基础。同样,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只有处在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才乐于接受教育。因此,心理问题不能简单地施以大道理,而需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来加以解决。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一性。两者在本质上都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用反映本阶级或政治集团利益和愿望的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其思想行为向着符合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目标和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引导和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反应特点,预防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活动。两者在工作内容上也有同一性。健康的心理使学生更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心理条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合理扩展和延伸;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又会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性。两者在理论基础、具体任务、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又要帮助大学生优化心理素质,使思想政治素质与心理素质相互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政治觉悟、道德品质问题,而且要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关注因思想问题而引发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解决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且要努力解决思想问题,使大学生在努力为他人服务、为社会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学生的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1.必须注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坚持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注重教育的层次性、实践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必须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

3.必须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4.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兼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队伍,使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融入到自己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来,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朋友;

5.必须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利用课堂,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

构建和谐社会,高校有着培养和谐人才的重大责任。和谐人才的标准应该是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而心理和谐是和谐人才的基础。面向21世纪的教育,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知识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我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未来民族的素质好坏和祖国的兴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其不断深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不仅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迫切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3]孔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徽人民出版社.

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篇10

[论文摘要]文章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意义,探讨高师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现实意义,以声乐演唱与教学为例,对在高师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师音乐教育结合声乐

一、在高师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关于心理健康的含义,目前尚无定论。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环境能高效而快乐地适应;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还有人认为心理健康表现为积极性、创造性、人格统一,有行动热情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所说的在高师音乐教育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除以上的作用外,还在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更好地完成高师音乐教育中技能课的训练,从而达到服务社会的目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当前社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提倡人的全面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是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是指人在生活、工作、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身条件,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其他教育的同时,必须关注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培育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的功能。当今社会,体制交替、观念冲突、文化碰撞,人们的思想困惑越来越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际关系的紧张,人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感染和冲击着高校的大学生们。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培育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能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

2.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的功能。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的功能能够引导人们从全局出发,珍视历史机遇,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中去。

3.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功能。当今社会,竞争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功能不仅能够引导人们加强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还能引导人们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排除心理障碍,积极看待人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及时排解其心理障碍,增强生活信念,启迪认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他人、社会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排除人格障碍,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格是人际关系的产物,人格障碍是指人受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偏离常态发展产生人格变异,导致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一系列心理障碍和疾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使这类人认清自身的人格偏差,逐步修正人格偏差,最终形成健全人格。

3.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辩证地看待问题,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当今社会的青年一代在顺境中长大,承受生活打击的能力不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生活的磨难,掌握生活中的辩证法,恢复心理平衡,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4.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处理好人际关系。要想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就要正视不和谐因素的存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看待他人,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在交往中完善自我,提高整体心理素质。

(三)高师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结合的现实意义

要想做好新形势下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不仅要深入研究教育与音乐教育的规律、特点,还要深入研究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研究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对做好新形势下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有很大的益处,需注意以下两点:

1.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中除智力因素外的一些心理因素,它起着牵引人们思想发展的方向和深度的作用。当今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较高的智力因素,也需要较高的非智力因素,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

2.个性型与合作型的统一。高师音乐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同时又要兼顾音乐教育的规律,针对特殊音乐人才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与社会的需求和群体组织需求相结合,有正确的合作观和群体创造意识。

二、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培育心理和谐,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一)心理和谐的表现及其规律

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其次表现为人与事的心理和谐;再次表现为人际关系的心理和谐。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是对外适应和对内协调,能够客观看待社会和自我内心世界,愉快接纳自我,承认现实。

(二)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培养心理和谐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整体素质。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培育人的心理和谐,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塑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健康素质等。二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高师音乐教育要注重培养和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培育尊重他人独特个性、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和情趣的意识和感受。

三、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心理素质培养的内涵

(一)智力品质培养

智力品质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操作系统。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的能力的大小主要看其智力结构的质量。高师音乐教育者智力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影响教育的各种因素和问题进行加工能力培养。高师音乐教育者要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影响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二是传递教育影响的组织管理与语言能力培养。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包括确定集体目标和计划的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和思想教育能力;语言能力培养要培养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二)情绪情感品质培养

情绪和情感是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动力成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具有自发性因素,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加以控制。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情绪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懂得情绪情感产生的机制、特点、功能及表现特征,了解自己情绪情感发生发展的特点、水平和规律,注重理智感、美感、道德感等高级情感的陶冶。

(三)需要与动机品质培养

需要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意识到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对一定的客观事物的追求;动机是激发或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的心理动力。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与动机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是使其了解需要与动机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自己的需要层次、需要结构、动机水平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影响自身的需要与动机水平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掌握运用需要与动机理论来努力提高自身的需要层次与动机水平。

(四)自我意识培养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自我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懂得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机理与过程,了解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提高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修养能力的提高,善于利用自我意识,实现自我调控,保持心理健康。

四、高师音乐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以声乐演唱与教学为例。声乐课以及由声乐课派生出的声乐作品赏析课、声乐教学法等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主干课程。在声乐演唱与教学中,人们重视歌唱中的各种技能技巧,往往忽略心理因素对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影响。

(一)生理心理学原理与心理健康在声乐艺术中的应用

1.歌唱时对声音的感知。声音是听觉的艺术。人对声音的感知取决于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量、音色、音值。人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是凭借听觉器官接受声波刺激所形成的整体听觉印象形成的。听觉印象有两种:一种是普通听觉,是指听觉器官对外界声音刺激的直接感受;一种是内心听觉,是指音乐家在想象声音或各种声音的配合时在音乐概念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听觉印象。初学声乐的人在歌唱时自己听到的声音往往与别人听到的声音有很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声音传导的路径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有经验的教者会耐心鼓励和引导自己的学生学会分辨好与坏的声音,进而建立自己的内心听觉。

2.歌唱中的音乐想象。音乐想象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与感知觉、意象、联想、思维、情感及意志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主观积极的心理活动。歌唱者在演唱一首歌时首先是在头脑中把歌声和具体音调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清晰明确的意象,通过思想上预想的活动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连续贯穿的表情。

(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歌唱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