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十篇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十篇

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39

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篇1

“我认为科技创新应该从娃娃抓起。”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张淑琴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们要建设的是创新型国家,那么就需要创新型人才,而我们做的是启蒙,是意识的培养,恰恰是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淑琴代表对自己的独到见解进行了解释: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认为孩子是最有创新能力的。我们现在教研过程中也提出了要加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也在落实这样的目标。创新不是凭空想象得来的,需要孩子有自己的时间和实践,做中学学中做,在这个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想法。有实验证明,人的创新意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减。所以,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多做。去年新修订的课标,除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之外,也有培养让孩子通过做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为了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组织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组织举行小发明、小制作比赛,比方废弃的易拉罐孩子就可以做成、吊篮等,有的孩子把拖把做成鞋一样,在走路的时候,就能把地面打扫干净了……我想这就是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体验观察、体验创新的实践。他们现在点点滴滴的积累,必定为他们将来在科技创新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国家全民的科技素养偏低,现在学校已经开了科学课,这就是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的,它是实践性最强的,好多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实验来得到结果的。其实就是在做实验中让孩子尝试到了失败的苦恼与成功的喜悦。孩子就是在成与不成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停实践,我想任何的科技创新一定是经过艰苦的不断反复、不断摸索才成功的。科技创新不是哪一代的事,是整个人类的延续。现在说得更多的是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说的是成果。而我们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从小体验、实践创新的环境,同样是很重要的。

同时我也希望在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上制定具体的措施,当前我们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也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学生素质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有益尝试。

作为山东来讲,山东是个教育大省,还是很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例如我在的校区,2010年底,有一次比较大的调整,我们城里的一批骨干教师都调到农村学校去,这样城乡有一个交流。再比方,我们学校联合6个学校,我们叫七校,组成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就是一个教学研究的共同体,也就是经常在一起组织活动,尤其是在组织新教师上岗时,组织了为期3个月的培训。我们请了专家来讲座,尤其是一线校长,还组织教师到各个学校去,有理论、有实践。从而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篇2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努力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孩子的个性差异、接受能力的差异,已有知识结构的构成差异、学习方法的差异等,对孩子设置不同的要求。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孩子,我努力的拓展他解题的思路,培养他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接受能力一般的孩子,则要求他扎实地掌握课本的知识。

但我依然觉得,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做好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待人热情、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心理素质。作为班主任,相较一般任课教师,有更多和孩子交流相处的机会。我总是努力的以身作则,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点滴的提高。

总之,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不能只把考试作为考核标准,应从德育、智育、体育等多个方面量化考核,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全面发展,当然也包括着孩子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的发展。

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或许我现在做的还看不到成果,但是我相信,我做的总会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所以,我努力地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首先,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我鼓励孩子能够用已有的知识结构扩展后去解决我们遇到的新问题,然后与教材比较,让孩子在比较之中拓展思维。

其次,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孩子提出的解题方法,我总是先给予鼓励,然后再讲解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再次,创新技能的培养。让孩子动手,能让孩子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解。在平时的课堂中,我总是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动起来,自己去发现规律,发现特点。

最后,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情感包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创新人格则包括勇敢、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等。

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语言教学有效整合

在现代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幼儿语言教学的整合越来越普遍。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幼儿语言教学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丰富语言教学内容,有效激发幼儿积极学习新知的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但是如果教师不能科学定位,有效领会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片面追求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视听效果,就会导致视觉喧宾夺主,本末倒置,使幼儿语言学习效果低下。因此,在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幼儿语言教学的整合过程中,广大幼儿语言教师要科学、有效地理解整合的涵义,力争使其整合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现代多媒体技术进入幼儿语言教学课堂,拓展了教学时空,为幼儿多渠道、多层次获得新知提供了可能,对教学过程中良好师生关系的定位,课堂和课外资源的新型关系等能够产生很大影响。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趣味性强、交互能力强和易于操作等特点,在幼儿语言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激发了孩子们积极探求新识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才能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进而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多媒体技术和幼儿语言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使多媒体教育教学平台的视听功能充分展现出来,它以随机性、灵活性、多层次、整体化的方式,把教学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孩子们,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求欲。通过现代多媒体教育教学课件,能够把以往传统、静止的书本知识转变为由音、形、像等有机结合的动态教材,丰富和拓展了教学内容,为孩子们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个性化学习,有效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

在提倡开放,尊重个体差异,大力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的今天,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张扬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幼儿语言教学的整合,为孩子们提供了这一契机,使孩子们的个性化体验得到有效体现。在幼儿语言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一直处于协作、表达和交流的主体地位,孩子们还能够互相提供信息,自由交流,表达情感。例如在让孩子们观察世界地图时,可以让孩子们勾勒各大洲轮廓,并把它们描摹下来。我还通过多媒体技术讲了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病房中的故事,向孩子们提问魏格纳在地图上发现了什么?又提出了什么想法?然后引导孩子们把描下来的大洲轮廓进行拼凑,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运用互联网查找教学资料,并有效加工处理,构建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尽量做到教学资源共享。在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要有效体现教学改革下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

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孩子们综合性、创新性心理品质的集中体现,是孩子们的创造力不断提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传统的幼儿语言课堂教学对孩子们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忽视的,而通过互联网环境下多媒体技术与语言教学的有机整合,可对孩子们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产生积极影响。正如前面谈到的多媒体的运用,激发了幼儿的情感投入,让幼儿真正融入到课堂情境中,并深入其中,进而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三、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拓展幼儿阅读空间,进而丰富幼儿的语言知识。

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1引言

创造更多的环境,打造更大的时空去培养人、发展人、塑造人,乃至于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扎实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目标,由“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家庭、社会教育承担的重要任务。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为孩子们营造创新的环境,让孩子们创新的种子播洒在创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实践探索活动和参加科技实践活动等,让他们从小养成创新的意识和习惯,这是每个与孩子成长相关联的育人群体需要共同重视的问题。

2要充分理解创新科技要从娃娃抓起的价值和意义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和这个国家的人文科技创新息息相关的,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做好和推动青少年的创新教育工作,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最大限度地争取到学校和家长的支持,要让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一旦孩子发现自己具有创新潜能,就会陡然增加自信和憧憬,精神状态和学习态度就会发生显著变化;一旦孩子具有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会影响他各科的学习,影响他全面素养的提升。创新,是学生成才、教师成家、学校成名的理想选择。创新型人才是未来国家和社会的急需的人才。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教育也已迫在眉捷。

3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创新大赛和实践活动,组建各个科技创新社团开展创新教育

3.1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是由教育部举办、旨在普及并促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紧密围绕当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激发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吸引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展示我国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实践成果的全国性评比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紧密围绕当地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内容,活动由电脑绘画、电脑动画、电子板报、健康教育、创新未来设计、手机动漫、艺术设计等组成,展示中小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实践和研究成果。针对这项活动,我们信息技术组的教师组建了电脑制作社团,主要招收高一、高二的对电脑绘画和动画感兴趣的学生,担任社长的学生一般是组织能力强,并且是本社团中非常优秀的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一般是每周两次,利用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进行,由教师集中授课,主要讲授pS、FLaSH和HtmL等软件和语言,然后由学生分组进行制作学习。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成一件作品。学生在制作作品时首先要确立一个健康向上的主题,然后要求学生先完成作品的创意说明书,再进行小组协作,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发现电脑制作社团的同学的在信息技术素养得到提高的同时,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情趣得到和极大的锻炼。

3.2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中小学机器人能力提升活动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我国传统的课堂和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和逻辑能力,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相对比较欠缺,因此我们的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在动手能力方面跟一些发达国家的学生是有一些差距的,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提出了要在中小学尝试开展Stem教育,即鼓励学生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培养其科技理工素养。机器人教育就是典型的一种Stem教育,学生通过学习《机器人创新教育课程》、《简易机器人课程实验教材》、《机器人编程基础教材》、《机器人电子与传感器技术》、《灭火机器人程序优化方案分析》等课程的学习,完成机器人搭建和编程,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很好的将计算机编程和技术、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很好的整合在一起。并且孩子在学习机器的搭建过程中可以利用机器的各种结构件搭出各种超酷的模型,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释放,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也得到了极大满足。这一学习活动,非常符合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让他们觉得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是乏味的,而恰恰相反,这样的学习活动,让他们觉得是非常有趣的。

3.3利用信息技术结合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创新大赛)是一项具有20多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和科学探究项目的综合性科技竞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质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在对学生的进行开展创新课程的活动时,笔者每次都会被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折服,学生的有些想法有些来源于学习和生活中,如创意“带电吹风的梳子”、“会上楼梯的行李箱”、“考试专用笔”,还有些看起来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脑洞大开,如创意“有翅膀的滑冰鞋”,“会自动折叠的被子”,但是若干年之后,也许就有可能实现,谁知道呢?

3.4利用信息技术结合社会调查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环保意识

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篇5

一、制造因素,激发热情

创新勇气是创新行为的精神动力,它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培养少先队员的勇气,特别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安全、自由的心理空间。队员身边的一些小事往往蕴含着培养志向和才干的教育因素,辅导员要善于从队员的一言一行中,从发生在少先队员身边的点滴小事里,捕捉创造因素,运用各种方法去激发队员们的创造热情,培养他们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创新勇气。例如队员们喜爱动画片、木偶剧,中队就开展我来演的活动,把课本上大家所熟悉的课文用木偶剧的形式表演出来,并通过文娱汇演的形式向全校师生演出。他们真正体验到:创造确实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二、捕捉好奇,培养创新

当少先队员们从家庭走向学校时,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他们所面对的人和事也更加复杂而多变。辅导员要抓住他们好奇好问的特点,因势利导,适当置疑,给孩子营造能够发挥其自由想象的宽松环境。要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变化多端的自然景观,是启迪队员想象力,激发其好奇心,开启其智慧之门,增强他们探索情趣的最佳教具。另外,还可有意识地组织队员开展游戏活动,如编故事、编谜语、听音乐、编舞蹈。在培养创新意识的过程中,辅导员对孩子的好奇好问,不能有厌烦情绪,因孩子多问而训斥孩子,甚至凡事自己说了算,这样很容易导致孩子们的依赖性,甚至扼杀孩子们创新的热情。辅导员应当认真耐心地回答队员提出的问题,多征求队员的意见,鼓励队员凡事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用商量的口吻和队员一起解决问题。

三、创设情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具有创新思维的人,就如同掌握了打开创新宝库的金钥匙。队员对新异、奇特的东西总是具有浓厚的兴趣,花开花谢,蚂蚁搬家都会引起他们的探索欲望,辅导员耍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能引起探索的情境,引导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可以给一些内容,例如可结合雏鹰争章的内容,放手让队员们设计活动方案,丰富自己的知识,锻炼创造的才干。由于队员们的生活视野、知识领域比较狭窄,他们的设想往往既新奇大胆,又不尽完善。辅导员要启发他们自己或发挥少先队集体的智慧拾遗补缺,促其完整,挖掘、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今年暑期,我校队员们以雏鹰假日小队形式,分组分类搜索问题,找寻知识原线索,让队员们真正体验到了生活之乐、创新之乐。学校小记者专刊和校园广播予以了报道,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赞誉。经修改后,向上级报刊予以了推荐。整个活动,各个小队选取不同的对象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并且都用文字记录下了自己所观察、调查、体验到的点点滴滴,从这些活动及调研文字中,队员们的创造萌芽清晰可见。

四、动手实践,体验创新

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篇6

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受创造欲望驾驭,以寻求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是建立在观察、想像、思维和操作等诸多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更高能力。据《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有创造能力者不足一成半。人类已跨入21世纪,在新的世纪里,高科技将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蓬勃兴起,人的创新精神更显得重要。因而,“重视创新能力培养,造就创作型人才”已迫在眉睫。培养新世纪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才成为启蒙教育者的一个重大任务。

一、剖析幼儿初始的创造性表现

科学研究表明,每一个发育健康的婴幼儿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创造潜力,而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力只能是初级层次的。这是因为受知识、经验、能力和条件的限制。这些创造力与其自身能力相吻合,对自己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幼儿创造性的萌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顽皮、任性、错误、缺陷等相联系,即常以钻牛角尖,提怪问题,不守规则,逾越常规等形式表现出来。我国有句流传在民间的谚语:“疯丫头出巧的,淘小子出好的”。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淘气孩子的经验性评价。孩子淘气,一般是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兴趣广泛,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他们善于动脑,打开思路,发散性地思考问题;更喜欢寻找多种或与成人不同的答案,表现出求异的思维的倾向。从儿童的发展来看,淘气孩子的思维力、想象力及创造力也正是在探索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应理解和保护幼儿的这些创造性表现,使之成为稳定的心理品质。

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学前期幼儿的创造力处在一个发生和初步发展的时期,这就为发展创造力的教育提供了充分的心理依据和可能性。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所有教育活动中,都蕴含着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教育因素。

(一)激发创造动机,挖掘创造潜能

创造动机是创造性活动的动力,它直接影响幼儿从事创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应善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动机,使他产生内在的、自主的参与创造活动的要求。教师可利用早谈或课外时间常常向幼儿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来解决问题。例如:“如果没有了太阳,这个世界会怎样?”“假如世界上没有时钟会怎样?”“如果你会飞,你会怎样?”等等。教师应鼓励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还可教幼儿学习查找资料,并作多样性、独创性的回答,创造力往往就是在瞬间产生的。

为了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教师应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启发幼儿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兴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唤起幼儿的兴趣,多提问,多操作,不能简单地教幼儿怎么做,而应多让幼儿自己考虑怎么做,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如在“会变的颜色”科学活动中,我让幼儿自己去操作,去观察,去发现: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后会变成橙色,而红色和蓝色混在一起后却会变成绿色……幼儿在操作中得出的答案胜过老师的简单讲解。幼儿有兴趣地在玩中学,创造力也在玩中得到挖掘和发展。

(二)创设学习环境,提供活动机会

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特别需要创设一种轻松、自由、愉快的心里环境。除此之外,还需要创设一定的物质环境,向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活动机会。如丰富多彩的文学、音乐、美术、游戏、制作等,都有利于开发幼儿的创造力。而发展幼儿观察力、想象力与探索兴趣最理想的大课堂却是―大自然。大自然中,万事万物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充满魅力。记得带大班幼儿到滨江公园春游时,孩子们对公园里的一草一木都很感兴趣。我引导他们去观察各种事物与现象:那变幻多端的云朵,各种形状的树木,形状奇异的假石山等,都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启迪孩子的想象,丰富他们的知识,从而加强创造力的培养。

这几年,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已引入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这是一种新的科学教育理论。StS教育活动是让幼儿了解科学小知识,回答为什么,然后动手进行科技小制作,学会怎么做,最后理解科技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这种教育活动,培养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我班教室旁边有一座后山花园,每年夏季山上开满了盛开的牵牛花,有紫的、白的、紫红等颜色,看起来很漂亮。一天早上晨练时,孩子们指着满山遍野的牵牛花赞叹个不停。我便抓住时机向他们提出问题:牵牛花为什么也叫喇叭花?为什么容易凋谢?我探出手去摘了几朵随茎蔓绕过来的牵牛花,让幼儿观察。到了下午,我有意引导孩子们再去观察山上的牵牛花,这时发现大部分的花朵都凋谢了。早上的牵牛花开得好极了,怎么到下午却凋谢了呢?孩子们边动脑边观察,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我告诉幼儿:因为牵牛花的形状很像喇叭,所以也有人叫它“喇叭花”。而牵牛花的花瓣又大又薄,并且花瓣中含有丰富的水分,当太阳照射到花上时,花瓣里的水分在较短的时间内便会蒸发干了,花儿也就枯萎了。幼儿通过观察、学习,大大提高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创造力得到较好的培养。

幼儿的创造活动是在不断的探索、尝试中完成的。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游戏,它能够发展孩子的创造想象,萌发创造性。如小班幼儿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我发现角色之间的对话都能由孩子们自己设计,而且扮得惟妙惟肖――上(下转第24页)(上接第22页)班前,扮爸爸的幼儿会跟扮妈妈的幼儿告别,并吩咐她带好娃娃,自己一下班就会回家。然后伸出双手做握方向盘动作,嘴巴发出汽车的叫声,表示他开车去上班了……在游戏中孩子不仅在人物及活动情节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创造性想象,而且可以凭想象使用代替物,如用一根小棒当注射器,用积木当肥皂等。而引导幼儿进行各种创编活动,如编故事结尾、编谜语、听音乐编舞蹈动作、幼儿自由作画等,都是发展幼儿创造性想象的有效活动。

(三)鼓励幼儿创造,培养发散性思维

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篇7

“妈妈,为什么天空是蓝的?为什么汽车可以在公路上跑?为什么我要去上学……”做为家长,你一定被自己的孩子问过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孩子从幼童时代起,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常常会不断地对身边那些在大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如果在这个时候,大人不会因势利导回答他们的提问,就会扼杀孩子宝贵的天性,影响他们知识的形成,甚至葬送天才。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对孩子的奇思妙想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引导,让孩子的异想天开持续发酵,打开孩子们的新奇世界,让孩子们脑洞大开。

但是现实情况是,我国对儿童科普教育的重视普遍不够,许多学校和家长更多地看重孩子的艺术教育。幼儿科普教育没有形成好的氛围,与幼儿科普教育相关的书籍和教材也非常匮乏。一些家长和老师受限于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没有在关键成长期对孩子进行科普教育方面的引导。面对这个问题,北京市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经过多年的实地调研,创造性地推出了“科普幼儿园”的概念,让孩子们从小接触科普教育,从小就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从娃娃抓起

2013年,经过长时间的调研走访,朝阳区科协首开北京市之先河,创建了“朝阳区科普幼儿园”。其优先选中了朝阳区机关幼儿园和雨禾幼儿园两家幼儿园作为第一批科普幼儿园试点单位。作为一项全新的工作,朝阳区科协没有可供参考的案例,也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只能是摸索着前进。

“科普幼儿园的建是朝阳区科协经过大量实际调研确定的,在这其中需要尊重科学规律。”朝阳区科协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幼儿科普教育的前提是一定要保证儿童的安全,在这其中科普教具成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社会上针对幼儿教育的科普教具几乎为零。

为此,朝阳区科协一边同科普教具公司进行沟通,对适合幼儿科普教育的教具逐一审核,同时积极调研幼儿园的需求,不断地调整各方的意见,在做了大量的调研后,为两家试点幼儿园选定了20多套科普教具,包括适合幼儿特点的无皮鼓、焚天塔等科普教具,并根据各园不同情况统一进行了调配,搬进了幼儿园的活动室。通过科普教具,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体验各种神奇的科学常识,学会“玩科学”,幼儿的科学思维就这样从娃娃抓起来了。随着几年来科普幼儿园的持续建立,朝阳区科协根据幼儿园的多元需求,不断考察新教具。截至目前,已经与三家资质合格的科普教具生产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制作了教具菜单,供各家幼儿园按照实际需求挑选购置。

引导孩子“玩科学”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将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与孩子们玩的天性有效结合,是幼儿科普教育的重中之重。朝阳区科协在工作开展中发现,要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首先应该从兴趣上培养。如何有兴趣,就是在玩中让他们发现问题,而老师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兴趣。从老师做起,才能形成幼儿园良好的科普教育的氛围。科技活动是科技教育的载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朝阳科协指导幼儿园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积极开展具有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创造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使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朝阳区科协要求已建成的社区科普幼儿园要定期对科普教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老师要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开会研讨,用合适的方式告诉孩子,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就这样,在朝阳区科协的引导下,科普幼儿园的试点单位通过自身实际情况和教师的特长开展了大量科技教育活动,不断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雨禾幼儿园通过科技教育活动与美术活动相结合。开展了科技绘画环保比赛,让幼儿利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幼儿园、家庭周边环境,结合自己的灵感和希望,用画笔畅想心中的美好家园。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保护孩子们可贵的好奇心与创造力,引导他们对科普知识的关注与传播,激发他们对科普探索的热情,进而帮助孩子们养成一种实事求是、无私奉献、批判与怀疑、团队合作的科学精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朝阳区科协科普部的工作人员指导幼儿园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细心点拨引导,并给予正确评价,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被无限放大。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科学不再是难懂的名词、枯燥的数字和干巴巴的定理。

“五个一工程”为科普幼儿园保驾护航

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篇8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课堂氛围

一、提升共同体验,调控课堂氛围。

新课程中强调学生对音乐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强调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生成新的音乐体验。正因为此,我们才应该更清晰地理解教材,灵活地运用教材,避免“生吞活剥式”的教学。对于音乐学科的教材内容,我们提倡学生的聆听丰富多彩,富有个性,我们希望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个莫扎特,这些都是对的。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精细地“研听”教材,要对教材有自己的独特理解,这样可以在课堂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更为恰当的引导,以此帮助学生提升共同体验。音乐中也难以得到答案。因此,自然就归结到一个共同的体验,乐曲本身不可能明确告诉我们音乐具体表现的是什么。教师只有把自己视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对所学内容好好尝试,认真体验,有了认识后,才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更好地互动,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引领者,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新课程理念中,要真正实现学生的健康和谐的发展,调控好课堂气氛是实现这一理念的基础。要重视课堂生成的东西,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引导。

二、关注美感享受,调整课堂进程

音乐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我们音乐课的律动中孩子们忘我地展现自己,不求整齐划一。他们的歌唱与表演相结合,音乐与律动相结合,相得益彰,饶有情趣。孩子们通过律动体会音乐,表现音乐,这是一种充满乐趣的感受“美”的活动。他们尽力地舒展着自己的头、手、脚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虽然他们的动作显得那么幼稚,有的甚至很不协调,可他们毕竟在认真地做,他们在尽情享受着律动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节奏是旋律的骨架,试唱、创作旋律,首先必须认识节奏、创作节奏。利用音乐课教给孩子们一些节奏知识,逐渐让孩子们在排排打打中学会组合、创造节奏。要想让孩子牢固地掌握节奏,必须根据孩子们平时的生活中的见闻来巩固、来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组织创造一拍、一小节、一个乐句的节奏谱,根据不同课题的需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节奏型等,让孩子们在拍拍打打中认识节奏、创造节奏,充分感受音乐课中的节奏美。有时教师让孩子们看着画面,听着音乐,他们情不自禁地轻轻哼唱起来.在美妙的旋律中,他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他们似乎也看到了歌曲中的美丽景象,在动人的旋律中,孩子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那是情的熏陶,美的享受。

三、注重能力培养,提升课堂效率。

课改后的音乐教育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重视人的素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了想上音乐课和更想唱歌的情感和欲望,特别是孩子愿学、乐学。因为有感才有受,有感才有智。课改对学生素质、能力、个性的培养,要求把素质教育落实到音乐教学。因此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科教学来完成的。原来的各科教学中较多的是只重视本学科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对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并不重视。以音乐教学来说,多少年来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音乐是一种技术课,它是传授音乐技能的技巧课。音乐教学方法也以“教音乐”为宗旨,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停留在“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材规定的内容”,教师的注意力必然集中于唱歌、识谱、乐理、欣赏等技能技巧的传授和训练,而忽视了对人的素质、能力,特别是个性的培养。而教改后的教材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包括智力素质的开发,包括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灵敏反应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协调合作能力、审美能力等因素的训练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达到教人的目的,通过教人来更好地学习音乐。否则再简单的技能技巧训练,也只能成为机械的操练,呆板的重复。这种比较有新意的课堂教学,不仅在形式上灵活、多变、新颖,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创新精神

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能力的最好土壤。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创新机会。整合课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已有的信息进行组织和归类,支持有创新的推断和结论,创设环境让学生进行有创新性的实践和发挥。除了让学生可以提出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尝试去创作音乐,利用一些miDi电脑软件改编乐曲、改编配器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进行一些创作性练习,按照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师要将学生创作节奏、旋律,依次写在黑板上,既繁琐费力,又杂乱耗时。而计算机的引入,轻而一举就将此事避免了。计算机容量较大,课前教师可将创作题出现的几种情况事先存入软盘内,然后根据课堂上学生创编情况依次显现,既节约时间,又可引起学生兴趣,练习结束时,再给予完整出示,做个小结,给予鼓励,还可激发学生创作热情。仍以《金孔雀轻轻跳》一课为例,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合作意识,我设计了根据所听音乐,用指定音符创编节奏,再用打击乐器选择节奏,为音乐伴奏这一环节。播放完音乐后,我击动鼠标,首先在屏幕上展示给学生预先存入的四个小音符。然后请学生根据音乐把这四种小音符自由组合即创编节奏。课前,我已把能出现的九种情况存入电脑中,所以课上我自然就能自如的根据学生创作的顺序,依次出示学生所组合的节奏。待九种情况学生都创作完毕,我再给予学生完整的展示。最后请学生根据打击乐器的特点,从九种情况中选出相应的节奏,为音乐伴奏,由于学生一目了然,因此选择速度相对较快。这样的教学环节,如果靠教师用手来“演示”,可想而知,可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则节时省力,既降低了老师的劳动强度,软件制作一次,平行班还可反复使用,可谓好处多多!

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篇9

关键词:素质教育幼儿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说:“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在大力提高全民素质的今天,幼儿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素质教育就是把每一位孩子都培养成热爱祖国、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使孩子们得到全面的发展,最终将孩子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幼儿素质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幼教工作者必须对孩子们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不断探索适应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教育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材。要搞好幼儿的素质教育,除知识能力的培养外,尤其必须注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会孩子学会做人

一个人具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健壮的体魄、高强的本领,这对于成就一番事业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他不懂得怎样做人,就不会正确地做事,就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才,那所有这一切都等于零,这首先要归结于我们教育的失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里面涵盖了许许多多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养身心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起步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的智力开发在孩子的成长中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其人格、情感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则更为重要,因为孩子们的思维、观念特征一旦养成,就会影响到其一生的行为,所以,幼儿教育除要教会孩子们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审美外,尤其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培养正确的观念,教孩子们学会怎样做人。所以,培养孩子们具有美好的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明辨是非、学会做人,是做好幼儿教育的前提。

由此可见,在教会孩子知识、技能、健身、美育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对孩子的做人教育。要教会孩子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教孩子们说真话,教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做一个具有责任感的人,教孩子做有益的事,不做伤害社会、他人、自己的事,教会孩子们懂礼义,教会孩子们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等,总之,要教会孩子们掌握做人的基本准则。

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和人际关系等。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社会上很多不良现象甚至犯罪的出现无不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人一旦发生心理障碍,就会出现孤僻、自私、忌妒,还有暴躁、易冲动、易走极端、自控能力差等现象。科学家通过研究大量的成功者得出结论:许多杰出成就者,都和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关。科学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智商,更取决于情商的高低,这已为许多实践所证实。由此可见,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往往会影响到他一生的成败。

一个人具有健康的心理,就会表现出求知欲强,对新事物有出浓厚的兴趣,意志力强,不怕困难和挫折,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情绪稳定,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很少焦虑不安和忧郁,人际关系和谐,能积极与人交往,能与人和睦相处。幼儿园是孩儿们第一次步入陌生的集体生活环境,幼儿园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起着决定性作用。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十分关键。因此,幼儿教育必须注重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就必须了解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细致地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性格、情绪和行为,像妈妈一样呵护每一个幼儿,让孩子们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因为只有快乐的孩子才是积极的、健康的,因此,幼儿园应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此外,尤其要注重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使儿童明白挫折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事情,教育儿童要正确地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挫折承受力。在这方面,可以综合地从观念、情感、能力等方面加强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在认识方面,教育儿童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战胜困难,取得成功;在情感方面,要让儿童体验挫折,消除其恐惧心理,帮助孩子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能力方面,教给孩子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体验战胜困难的乐趣。教育孩子们,挫折打造成熟,困难成就人生。

三.培养幼儿具有创新素质

创新就是与众不同、不落窠臼,敢于独劈奇经、推陈出新。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会勇于尝试,敢于实践,会不怕失败,创造出新的天地。在当今这样一个时代,社会竞争加剧,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一个人、一个民族要跟上时代的发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具有创新力,创新能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在我们所实施的素质教育中,关键一条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创新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科技创新能力篇10

【关键词】幼儿美术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03-01

笔者在幼儿园观察时发现,现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已不像以前一样让孩子们“依样画葫芦”只知道临摹了,而是让孩子们按照自己所想的,所喜欢的去画自己想画的,不再束缚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这样对于幼儿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同样,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让孩子们自己创作,对于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

董跃彩说:“幼儿美术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心理、思想、情操和人格的教育,是全面育人的教育。它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借画画来表现、舒展自己的内心的意愿和情感,培养美的情操,陶冶完美的人格。”由此可见,幼儿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的美术教育,它不以幼儿掌握扎实的艺术技能为目标,而是力求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美术活动过程中逐渐喜欢美术,学会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幼儿美术教育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们对美术的兴趣,让孩子们用美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幼儿美术教育的特点

1.以培养兴趣为主

帮助幼儿喜爱美术,让他们有较丰富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也就是说,成为未来的画家并不是其目的,让他们有生活和艺术的兴趣才是其真正的目的。

2.以想象力丰富与否为判断优劣的标准

幼儿美术作品的评判标准并不是孩子们画得像不像,而是看他是否有拟人化的想象能力,是否有新奇的表现力,能否运用鲜艳的色彩进行多样搭配,是否有稚气十足的韵味,是否有丰富的画面表现等等。

3.教育场合无处不在

幼儿美术教育还影响着其他教育的发展,它不仅增强了幼儿的作画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还促进了其他能力的发展,像幼儿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我们应该把幼儿的美术教育贯穿到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中去。

三、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忽视幼儿绘画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和性别差异

刘志红、李运萍说:“儿童绘画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涂鸦阶段,图式阶段和写实阶段。”图式这个阶段的幼儿在绘画中具有明显的“以自我为中心”按照个人主观经验来反映对象。另外,幼儿个性和性别的不同,对绘画对象的兴趣亦不同。一般而言,男孩子多喜欢画汽车、飞机、机器人等,女孩子则多喜欢画花、小鸟、房子等。我们有些教师不去分析研究幼儿绘画的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和性别差异,一味的强调统一,强调成人化,强调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灌输法,使儿童画失去了自然和童真。

2.忽视幼儿在美术教学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一部分教师急于求成或顺应家长要求,强制幼儿学绘画,不管孩子的兴趣如何,也不管孩子是喜欢画小猫、小狗,还是愿意画汽车、飞机……张小红说:“大量运用‘简笔画’培养出来的几乎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式样,它代替了孩子的感觉、思考或想象,使他们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敏感性,失去了孩子自己的绘画语言和个性风格,最重要的是对孩子潜在的创造力的扼杀和自我创造意识的摧毁。”

3.忽视幼儿美术教育中教师的启发引导

有些教师按照幼儿要自主作画的教育模式来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可是教育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且教育活动也不成功。究其原因,在于幼儿毕竟还小,我们虽然要让孩子不按照一个磨子去作画,但是有些幼儿还不能直接进入状态去画画,或者说还不能独立去想自己到底该画些什么,这时老师就不能完全放任孩子,应该在旁进行引导,提供帮助来让孩子完成创作。

四、如何开展幼儿美术教育

分析了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后,接下来笔者主要侧重于探讨如何开展幼儿美术教育。

1.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苏次娥说:“兴趣往往是做事情的动力,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兴趣是幼儿发展思维的巨大动力,我们应该让幼儿感觉在涂涂画画中能获得乐趣,在玩泥巴或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能获得成就感,在剪纸片、折纸条的时候能获得愉悦感。”孩子天生就具有好奇心,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来培养他们对于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孩子们天真活泼的观察能力

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后,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因为敏锐的视觉感受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幼儿绘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进行美术活动之前,应该先调动全体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有步骤、分层次地仔细观察,并对绘画的布局、颜色、明暗等规律性的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幼儿观察。

3.独立思考,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幼儿美术教育不但是满足幼儿审美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而且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发展的操作教育,更是一种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因此,美术教学不只是教给幼儿绘画知识、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教学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培养其创造能力。

4.在进行美术教育活动时,要尽量注意循序渐进

在进行美术教育时,不可以急于求成,要按照步骤一步一步进行,先从简单的、容易的开始学起,逐渐过渡到难的、复杂的,若只顾完成教学活动,不管幼儿的能力,不按步骤,这样只会导致教学活动的失败,对幼儿和教师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五、总结

幼儿美术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它使幼儿的人格得以塑造,智慧和创造力得以培养。它还可以增强幼儿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幼儿美术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理性学科,它主要是靠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创美”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美术教育中要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出发,以启迪创造意识为目的,在此过程中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和主体性的培养,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志红、李运萍《浅议幼儿美术教育》幼教天地(基础教育研究)2004年9月第45-46页

[2]董跃彩《幼儿美术教育的思考》安庆科技(交流与探讨)2006年第1期第4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