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1:50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篇1

8.浅议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沈边境

9.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谈谈英语快速阅读的技巧刘景云

10.多媒体手段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赵明

11.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万磊

12.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尚剑国,孙红波

1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杜华

14.浅谈如何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陈彬

15.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刘培相

16.浅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刘晓然

17.通过教学形式多变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谈广喜

18.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王雷

19."两位数大小比较"教材分析及教学思考徐伟

20.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新挑战——从近两年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看历史教学对策焦先玲

21.如何把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体现在思品教学中黄远清

22."争论"让学生更主动邹桂根

23.把握准度落到实处引向深处——例谈如何有效解读、深入挖掘文本胡晓清

24.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程莉

25.科学探究能力在化学教学中的培养李建来

26.浅议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张金英

27.新课程标准下的农村初中英语教与学王贞菊

28.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闫国霞

29.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课堂教学张燕艳

30.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与学陈卫民

31.浅析小学语文有效阅读教学中实践性的增强策略周建

32.合作创新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何立新

33.用主题图促进教学初探阎春阳

34.让写作文的感觉像春天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孙慧

35.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曾令学

36.让学生找到快乐写作的源泉胡彩侠

37.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孙平化

38.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初中体育课教法与学法的变革万里

39.创新理念,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转变陈文俊

40.让美术课堂充满诗意黄思法

41.初中数学教学与学习新思路探索吴恩建

42.注重主体参与,优化课堂教学韩经国

43.新课程下初中数学趣味性教学初探钱得海

44.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方法初探罗厚成

45.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构想李雷

46.关于体育课程标准的新思考夏永刚

47.谈谈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玩"的结合潘月明,张丽娟

48.体现新课程理念,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李长霞

49.浅谈新课改下的中学生物教学柴妮

50.浅谈小学语文有效性教学的思考王友才

51.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朱永贵

52.新课程理念下对初中社会学科教学之研究王鹏

53.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张扬学生个性刘洪刚

54.关于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卢秀芳

55.谈计算机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的整合魏占勇

56.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何胜泉Http://

57.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化处理教材陆元明

58.教师的充分预设要与学生的智慧生成相结合戴丽敏

59.乐学与真学齐飞——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金奇英

60.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胡珊

61.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打造新课程的新课堂钱小华

62.开展物理教学有效学习的思考刘宇新

63.情感引导留白打开学生心窗王徐

64.挖掘农村资源优势,优化科学课堂教学——基于《小学科学课堂探究与课外延伸有机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谢晓静

65.实践有效教学,构建智慧课堂厉月钗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篇2

(一)过度强化专业课程学习,弱化公共基础课作用在职业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由于对基础教学重要性认识缺失,加之就业形势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强化专业教学而忽视基础教学现象,以专业能力培养为由压缩基础课,使学生原本薄弱的文化基础知识更加贫乏,人文素养缺失。基础知识对专业知识的铺垫与支撑力度不够,最终会影响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再提高,影响学生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更降低了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可度,难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自成体系缺乏与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公共基础课改革滞后,教学未脱离学科体系,没有真正把高职教育理念贯彻到实际的教学当中,如数学、计算机、英语不能与各专业的教学做有效衔接与扩展支撑,教学内容未及时删减更新,造成教育资源与教学时间的浪费。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随着高职院校单招生比例不断增加,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普遍薄弱,而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定位较高,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其的认知水平不相适应,影响高职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随着wiFi全面覆盖,网络交流的更新与发展,反衬教学方式的单调,师生互动贫乏进一步加剧了讲台上与讲台下的距离。因此,教学方式与沟通手段的改革日益凸显。

二、公共基础课不同侧重点改革的思路与创新

(一)基础课程改革要有不同侧重点的结合专业任务需要做实践化教学以数学课教改为例,在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数学教改一直是难点。数学的教学体系应该由“理论系统”数学逐渐转化为“应用系统”数学,无论高等数学或初等数学,只要适应专业需求,就要结合专业特色与专业课老师作区别化的共同教学,以专业项目工作过程做背景,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软件优势,协助专业教师解决项目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使数学成为专业技术的支撑,既融入专业,又形成应用领域的实践教学,在应用中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数学不仅在理论研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型人才的实际工作中表现更为突出。一个只会焊接和调试线路的学生,与一个既会焊接调试,又能用数学软件快速解决必要计算,懂得其原理并能加以解释,甚至有创新想法的学生,质量和水平显然不在同一个档次。缺少了“必要的理论”“系统的知识”“必要的定量计算”,就不是高等教育。高层次的操作者和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数学水平。目前,高职院校间举办大量的技能操作竞赛,数学水平的高低是不可回避的内容。可以预见未来的高职院校一定会举行专业化的应用数学竞赛。因此,有条件、够水平的高职院校一定要率先重视数学课的改革与发展。

(二)基础课程改革要有专业特色、新颖实用,紧跟专业发展前沿领域以英语教改为例,针对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开展特色化行业英语教学,如汽车工程系做汽车行业英语,开阔汽车领域的国际视野,学习先进经验,先进销售策略等;经济管理系做涉外会计英语、国际贸易英语,紧跟专业领域世界发展变化。诸如此类,既可以锻炼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又开阔专业领域的视野,学以致用。以计算机教改为例,计算机应用日新月异,但多数高职院校教学依然局限于基本操作及获取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应试教育,教改严重滞后于其发展。因此,学生的职业背景来设计和规划计算机课程,依据专业领域前沿需求,讲授以应用为目的的计算机课程,如土木工程系需要学习的公路CaD,数学配合学习math-CaD,结合专业课及就业岗位需求,做新颖实用的前沿化教学改革。

(三)基础课程改革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需求及岗位需要为出发点展开狭隘、陈旧的教育观点认为基础课只为“为专业学习服务”,忽视社会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变更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就业指导课多为高职院校的新开课,是一门引自于国外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辅导课。正如一位改革者所言,“学校生活应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准备,而这种职业应该是经过认真选择的”,“学校必须帮助学生理智地选择职业,并使之有目的、有准备、有洞察力地开始其职业生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欠缺,开展较为零星,这一课程可作为基础课的延伸与实践,推进高职院校基础课的改革步伐,使课程建设趋于多元化。

三、结束语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篇3

关键词:《电路基础》维修电工工学结合项目教学

《电路基础》是高职教育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行业通用能力模块课程之一,是电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的理论基础,也是通信、信息工程、计算机、自动控制等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以电路理论的经典内容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电路理论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出发点,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会设计、可操作、能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为目的,主要通过对电气线路安装、维护、调试与维修等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使学生具有中级维修电工(电路部分)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框架由实践情境构成,以工作过程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充分体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要求。

传统电路基础课程教育通过对电路课程的学习,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定律和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及最大功率传递定理等,掌握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网孔分析法、节点分析法及用于分析直流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具备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等,与生产实践脱离较多,无法与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学习与生产无缝连接的要求。所以在今后的教育中,教师应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

一、转变基本观念,着眼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

1.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本课程强调让学习者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要采用引探法教学,设置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全面锻炼学生的资料收集、团队合作、与人沟通等综合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和学习新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培养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素质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2.教学内容与(中级)维修电工的国家职业技能(电路部分)要求相融通,便于学生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本课程对照维修电工的典型工作环境来设计课程的每一个项目,通过一个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职业的一个典型的综合性任务;通过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所有子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维修电工(电路部分)职业的从业能力和资格。

3.以职业技能为导向,采用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的结构,便于不同专业按要求灵活选择与组合。

4.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框架,融入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的项目课程理念。教师应将课程内容设计成模块化生产应用型项目,以情境教学为主,任务驱动,按职业活动顺序的每一个过程环节来传授相关的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实现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有机整合。教师在整个教学行动过程中,要扮演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勤于提供咨询、帮助,注重学生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的养成。

5.改革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完成学习任务的全过程,注重过程评价。因此教学评价要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并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

二、转变课程教学模式,变课本教学为工程实例教学

1.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引入企业工程应用实例。

本课程的教学项目以工程实例为主,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中心,采用任务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2.采用项目模块化的课程框架。

本课程全部在一体化教室组织授课,分几个项目模块,每个项目下设若干子项目。教师应以项目作为载体,在完成每一个实训环节中帮助学生获取经验性知识,并渗透理论知识的讲授,在完成数个任务的基础上,再拓展相关技术理论知识,最后以技术理论知识指导各项目的完成。

3.将职业技能与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资讯(教师布置工程项目任务、学生收集资料)决策(师生共同分析案例、讨论解决方案)计划(设计工作过程、确定工作步骤、拟定检查与评价标准)实施(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共同分析并解决问题)检查(工作完成后学生按照评价标准自检)评估(学生演示并介绍完成过程,教师检查并提出建议)等六个环节组织教学,拉近理论与应用的距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利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路。

4.改革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完成学习任务的全过程,注重过程评价。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对项目实施中的工作态度、协作精神、创新发挥、完成结果等进行成绩评定。教师对教学评价应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

三、本课程目标培养的目标

教师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对电气线路进行测量,能对交直流电气线路进行分析,初步具备中级维修电工(电路部分)的职业技能,具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严格的科学作风,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一定的电气技术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为后续的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打下扎实基础。

1.知识目标。

(1)掌握电压、电流、功率等电量的测量方法。

(2)理解交直流电路的基本知识,能使用KCL、KVL、戴维南定理和叠加定理等方法对交直流电路进行分析。

(3)了解电路的过渡过程,了解微分、积分电路的分析方法。

(4)理解车间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和参数测量原理,了解变压器维护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职业专门技术能力

①能使用万用表、电压表、电流表和功率表等电工仪表测量电气线路的相关参数。

②能使用示波器测量电气线路的波形。

③能调试一般的交直流电路。

④能安装车间照明线路和基本电气控制线路。

⑤能测量车间变压器参数,并合理选用。

⑥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各种问题,并能对问题进行独立判断,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职业关键技术能力

①能按项目任务要求制订工作任务方案。

②能对其他的分析与解决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

③能发现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技术性问题。

④能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对常规电气线路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和调试方法,完成工作任务,并对所采用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3.素质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2)激发专业学习兴趣,初步形成解决生产现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3)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追求实是求事、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

综上所述,《电路基础》在高职教育中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随时更新教学课件内容,改进教学方案,合理设计教学结构,强调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连接,以提高该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付玉明主编.电路分析基础[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2004.

[2]王嘉毅.教学质量及其保障与监控[J].高等教育与研究,2002,(1).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篇4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我国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政策给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当今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形势对于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究成为很多专家学者探究的重点。高校数学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高校毕业生对于社会人才需求的切合程度。高校传统的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教育发展以及就业市场的需要,不断深化对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研究以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迫在眉睫。本篇文章立足于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结合相关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希望本篇文章可以带给相关人员一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院校已经逐渐步入大众教育的时代,相关教育部门已经开始重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数学学科是人类文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学学科不只是一个学科,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甚至是工具。高校数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人才培养计划不仅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更是提升人类综合文化素质水平的重要载体。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活动能够有效的提升高校毕业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激发无限的创造力。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在高等教育改革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延伸于社会的不同领域,关联着不同的学科,通过基础教育知识的灌输,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紧缺性人才。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更是国家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推动改革的整体成效。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注重高校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注重以人为本以及与时俱进,要正视教育改革下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更好的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一个完美的契合,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1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处于一个高速运转的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发展形势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对于人才的数量以及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综合素质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人才竞争过程中占据着主导性的地位。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不够明确,甚至存在着较为单一的情况。对于人才培养的计划变通性并不强,基本延续了高校过去老旧单一的培养套路,如此的培养计划虽然可以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吻合,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但是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升有着严重的阻碍以及局限性,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形态对于人才的需求。

1.2高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对于专业课程的设置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对基础课程设置的重视程度。高等院校的学者更倾向于将学术研究的焦点放在专业内容上,对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知识交叉缺乏研究,这样的研究模式对于学生的发展并无益处。甚至会在学术研究上呈现出一种坐井观天的局限形态,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有着很大的束缚和牵制作用。高效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需要以教育目标为导向,当下,我国大部分的高等院校没有根据学科的发展情况,与时俱进的设置专业性的课程项目,一般都在沿用过去的教材内容,使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与高校人才培养计划难以达到一个完美的切合,不仅限制了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而且束缚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

1.3高校数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法单一老旧

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参与主体是教师与学生,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知识接受来说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当前,传统的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育的发展步伐。不仅不能够满足学生求知的欲望和需求,而且难以满足社会对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一些高校的数学教育专业教学课堂上,高校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而且使得课堂教学失去了应有的弹性。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阻碍和压制。

2加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2.1明确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导向。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应该结合当前的就业市场形势需要,确立符合形势需要的高校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应该明确确立数学教育专业应该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在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始终秉承这一理念,改变过去单一的专业知识过硬即可的教学培养目标,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上日程,培养出复合型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2.2扩展高校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范围

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破除过去一味的关注学科专业纵向学术研究的模式,不应该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应该将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与其他学科联系在一起,挖掘不同专业与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之间的联系,比如数学教育专业与经济学之间,数学教育专业与管理学之间,数学教育专业与心理学之间等不同的联系,拓宽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知识交叉,应该认识到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作为一门社会性的学科,应该不断将学科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横向的覆盖,与此同时,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专家学者应该进一步细化教材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致力于培养知识面宽泛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2.3创新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也应该不断的进行创新。高等院校应该结合时展的需求,与时俱进,适时地对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并且应该有针对性的制定具有时代性的课程内容,让学生不再接受重复呆板的专业教学内容,而是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与时展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在学校里学习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高等院校还应该随时对现有的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定期的优化,根据教学的实践情况,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视野环境,接触到更丰富多样的综合性知识,这样不仅能够优化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还可以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断重组,创造出更加符合时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体系,呈现出一个体系完备合理的教学专业课程内容大纲,为高校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4丰富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对于教学效果的优良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相同且单一的教学方法,那么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教学效果的发挥。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以及学者应该根据教学活动的实践来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以及丰富,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特殊的教学情况,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和创新,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伙伴。在教学课堂上增加学生的启发式教学以及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方式,运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的教学提供更加完善的外部环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专业学科人才。

3结语

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不仅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更是一门专业性以及社会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各级教育部门都应该正确认识到高校数学教育专业的重要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在不断推进过程中,高校应该重视高等数学教育人才培养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协调配合,结合高等数学教育的学科特点,确立科学准确的教学思想,通过不断拓展高等数学教育的专业覆盖范围,增强高等数学教育的学科的广泛性,注重高等数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时代性,通过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的优化来增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校数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助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的解决人才培养计划中存在的问题,更加高效地促进高等院校数学教育专业对于学科教学水平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水平,最终来促进当代大学生数学学科基础的巩固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保障当代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王春月单位: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雨,刘学文.大学教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技和产业,2011(10).

[2]刘菊芬.改善数学提问方法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相关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

[3]李小梅.对高等数学教学课程实施研究型教学法的探析[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01).

[4]杜炜,许和乾,解大鹏.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分析教学研究与实践[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5(01).

[5]刘一帧,贾林鹏.国际数学课程演变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上旬),2014(01).

[6]田英国.拓展与延伸:新课改背景下高校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发展性策略[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9).

[7]董丽华,刘艳琴.数学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德州学院为例[J].衡水学院学报,2014(07).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篇5

(一)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之理论基础纷争:课程学者角色思考之起因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新中国现代化的不同时期,大陆进行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从重视规模数量到关注质量效益的发展进程,教育部于1999年启动了最近的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及至2005年在我国基本形成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

在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关于新课程的著作、论文、会议纪要,已然极大丰富,一些新术语、新思想不断涌现,新课程在不断地成长壮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对课程改革背后的理论支撑、实施凭据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与探源确切来说是从2005年才开始的,学界自2005年开始了对新课程理论基础改革的纷争。

这里以自2005年以来,《中国教育报》刊载的几篇文章为例,加以分析。

2005年5月28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靳玉乐、艾兴的文章,《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005年8月13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高天明、马福迎、蒋建华的文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2005年11月28日《中国教育报》第六版刊登了一组文章,题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006年8月26日《中国教育报》第三版刊登了王本陆的文章《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之争》。在上述文章中,学者们将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分别解释为:1.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2.从课程与知识,课程与文化,课程与社会的关系维度去构架课程的理论基础;3.对新课程理论基础的理解应该从认识论层面展开;4.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教学论与课程论层面的问题;5.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实为理论基础创生过程;6.新课程的理论基础是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凡此种种论争出现之前,自新中国建国后的若干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至2001年开始推进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界对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从未赋予如此悉心的关照,和如此多角度的思考。例如:对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有研究者认为后现代思想是其理论基础;有研究者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是其理论基础;也有研究者认为建构主义是其理论基础,等等,不一而足,不同观点的持有者陷入不断地纷争,这种本质问题的纷争,说明对于新课程理论基础还在被浅表化的认定。蒋建华在《中国教育报》,《自序:让科学引导教育》中写到:“曾经有学者提出教育科学首先要在教育界普及,我甚为赞同,因为实践中不按科学办事的地方比比皆是。教育行为、教学行为、管理行为、行政行为中常常有违背科学常识的地方,其背后就是缺乏足够的科学精神。”“用‘让科学引导教育’来审视教育,我们也许会发现,科学能不能引导教育、科学愿不愿意引导教育,这些工作需要以教育实践界的心态为基础,更是需要教育理论界完成的任务……”的确,完成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论证,一定是教育理论界应该承担并完成的任务,由此,一个问题产生了:具体承担并完成此任务的课程学者在哪里?在大陆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二)台湾地区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之理论基础纷争:课程学者角色缺位之印证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进行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87年台湾“解严”后,开始了教育领域的又一次改革,在此次改革中,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是教改的主轴,学界认为其规模和深刻程度超过台湾历次课程改革。九年一贯课程大致来路:继1994年台湾“四一〇教改大游行”之后,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于1996年向行政院提出了《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台湾教育部”于1997年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成员共计三十一位,主要工作有:研订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修订基本架构的共同原则;订定国民中小学课程的学习领域、授课时数比例等课程结构;完成《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总纲》。

台湾“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成员情况委员职务林清江考试院考试委员杨国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陈永兴立法委员殷允芃天下杂誌发行人詹仁道泰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伯璋国立花莲师范学院校长陈昭地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王三庆国立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志朗国立阳明大学副校长沉清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建兴教育部常务次长吴清基教育部技职司司长卓英豪教育部中教司司长蓝顺德教育部国教司司长黄武镇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副厅长陈益兴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长黄孝棪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长刘弈权教育部教研会执行秘书周丽玉台北市中山国中校长李侣萩高雄市阳明国中教师林惠雯台中县长亿中学教师叶秀垔新竹县二重国中教师廖木泉云林县私立东南国中教师李珀台北市私立复兴中小学校长杨益风台北市三玉国小教师吕淑屏高雄市莒光国小教师陈思丁新竹市莒光国小教师李丽卿台中县东山国小主任包崇敏台北市仁爱国小家长吴明锦台北县私立及人小学教师王可非花莲县明廉国小校长欧用生在其著作《课程改革》中进行九年一贯课程检讨时指出“九年一贯课程决策层面过于狭隘”,并进而加以解释:“台湾教育部于一九九七年成立‘国民中小学课程发展专案小组’,成员共计三十一位,包括专家学者八位、教师(包括主任、校长)十二位、民意代表一位、企业界二位、家长代表一位、相关业务行政人员七位。小组会议均由台湾教育部长亲自主持,委员也由部长决定,因此台湾教育部长扮演主席裁决角色,而且决定邀请哪些人进入决策系统,是决策过程中最有权力的人。而教育部行政人员则透过职务之便,影响教育部长,因此整个庞大的教育部行政系统发挥极大的影响力。‘九年一贯’与‘课程纲要’等概念系由教育部内部决定的,并未经过任何讨论(洪咏善,民89)。与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教师代表显著增加,同时减少课程和学科专家的比例。但大幅降低专家比例,将使决策缺乏理性思考与理论基础,毕竟教育改革不能徒有热情,它更需要专业的引导。”2001年台湾颁布实施《九年一贯课程暂行纲要》,继而大力推进九年一贯课程,推进过程招致强烈反弹。2003年7月,台湾岛内100多位大学教授联名发表“教改万言书”,题为《终结教改乱象,追求优质教育》。万言书以终结教改乱象、追求优质教育为主要诉求,内容直指台湾教改12大乱象,痛陈教改是虚幻的理想,其实难以实现,硬要用政治力量逼它实现,就要付出惨痛代价。教改运动中出现的美丽口号,本质上是民粹主义,虽然激起了群众的热情,但注定要造成社会问题。同时指出为教改而教改,终将失败。台湾教育当局对“教改万言书”及时回应,在回应中提到,“对于教改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大体上都能获得社会的支持。问题主要是许多配套不足,或过于躁进。具体表现在政策规划与执行的落差;过度理想化而忽略社会现实环境及民众接受程度;对于基层意见未充分沟通;缺乏完善的配套措施。”台湾教育当局对“教改万言书”的回应,并未回避教改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予以承认。李远哲本人在其2004年3月的文章《对于教育改革的一些省思》中提到:“至于教改,在皂白不分、几经扭曲之下,世人早已难窥其原貌。”“教改会的成员有各级学校校长、教师、企业家、文化界人士、政府官员,连我在内一共三十一人,教改会在民国八十五年(1996年)十二月二日提出《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完成了既定的任务之后就解散了。”由此可知,教改会的职责仅

仅是提出《总咨议报告》,其职责没有延续性。

及至今天马应九、萧万长的教育政策纲要中提到:“肇始於民国八十三年(1994年)的教育改革运动,方向正确,但教改运动的实施策略却颇多瑕疵,社会各界指责不断。教改策略中较为正确者,应继续维持,然而问题丛生者,则必须彻底检讨,如九年一贯、综合高中、多元入学、大学校院大量扩增等。我们主张组成‘教改检讨委员会’,以就事论事的态度,检讨教改成效,尽速修订不当之政策。”尤其提到“回归教育本质,尊重学术专业。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应由客观中立的学者专家主导。”

二、大陆与台湾基础教育课程政策中之学者角色面相:角色面相模糊不清

通过对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及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脉络梳理,一个明晰并深刻的问题悄然凸显,且不容回避:课程权利归为何处?一次课程改革的筹划、酝酿、设计、论证、实施、评量过程中课程学者于三教九流的课程代言人中将被赋予怎样的位置、完成怎样的功能、承担怎样的职责,这是一个需要很好探讨的问题。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的角色研究,无论对对大陆还是对台湾,亦或是更广范围的课程研究来讲,都是有价值的。课程学者的角色面相研究,是洞察课程改革的合理视角,但这个角度场域一直在被人们忽视着,至少没有唤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课程政策是依据国家有关的教育宗旨与法令,考虑社会不同团体的各自愿望,强调何种团体在何种程度上影响课程的问题,经由民主程序来确定课程目标、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学科教学标准,进行课程结构调整,选择课程实施策略的动态过程。此过程会以文本的形式形成相对稳定的、连续的行政部门或教育机构的行动指南或执行准则。文本形式存在的课程政策只是相对稳定的,因为课程政策本身反映了社会各利益集团间的冲突、协调、妥协的过程。课程政策的参与者将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带到这一动态过程中来,彼此交互作用和对话协商。“课程政策的变革,或者一个新的课程门类的形成,远远不是教育内部的事情,更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的问题,而变成各种意识形态、政治力量、党派团体、以及社会思潮、教育流派角逐的竞技场。”于是,课程政策问题实则演绎成为课程权力的分配问题,谁来领导课程改革?对此问题的无法清晰作答,说明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的面相模糊。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课程学者角色定位:做纯粹的专业引领者

(一)课程改革需要课程学者彻底的理论精神

专业化领导已成为专业发展的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加之教育活动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具有其本身的复杂性。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活动,具有影响范围广、传递时间长、损失不可逆、回馈不明显、成效难量化等特点,课程政策较之其他行政决策具有更显著的综合性,课程政策更应由专业造诣深厚的学者来充分参与、论证、指导、实施和评量,才能降低课程改革运行成本,减少其失误风险,保证课程发展的健康、稳步、持续、高效与和谐。对于已形成的课程政策更需要以专业性的眼光来加以审视、洞悉、评判与预见,为课程政策提供确凿的科学依据,为其给养新鲜的思想,使其不断臻于完善。课程改革需要课程学者彻底的理论精神、高超的理论水准和认真的角色态度。

(二)课程学者要做纯粹的专业引领者

对于学者角色,从来就不缺少美丽的赞词和殷切的期冀;学者常被赋予崇高的地位和艰巨的任务。以下几段文字摘自费希特的著作《论学者的使命》:“学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因为他是学者,所以他要比任何一个阶层都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为社会而存在。因此,学者特别担负这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和传授技能。”“学者现在应当把自己为社会而获得的知识,真正用于造福社会。他应当使人们具有一种真正需求的感觉,并向他们介绍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篇6

纲要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新的课程目标、新的课程标准,必然要有新的课程评价与之相适应。数学教育评价也随之提出了新的目标与标准。本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育评价进行研究,得出下列几点认识与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篇7

论文摘要:在中职会计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基础课程的掌握和理解是培养学生账务处理能力的重要前提。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作为中职会计的重要教学内容,已引起教师的重视。针对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展开论述。

中职学校侧重于培养技能型的人才,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需要有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尤其是当前中职技术学校中会计专业的学生,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他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其动手能力,加强对自己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在提高技能方面,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基础课程方面的教学,使他们能够真正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中职会计学生学习现状

1.学生基础较薄弱

中职学校的学生与普通的全日制学校学生相比,在专业知识方面有一点欠缺。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基础较差,难以深入理解所学的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厌学的情绪。由于学生主观上存在的问题,也给会计专业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缺乏实际的应用

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将会涉及到与会计专业相关的很多概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通过枯燥的理论知识切入到实际教学之中,导致学生在学习时要么因没兴趣而心不在焉,要不因听不懂而放弃。因此,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

3.会计术语较多,学生难以深入理解

在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将会涉及到很多的会计专业术语。比如,在《基础会计》这一科目中所涉及到的会计主体、权责发生制、复式记账以及会计要素等专业术语,对于初次接触专业课的学生而言,感到十分抽象,因而难以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会出现畏惧、退缩的情绪,而且由于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也会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4.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较单一

长期以来,中职会计教育受传统教育方法以及教学条件方面的限制,课堂教学模式依然需要依靠教师被动灌输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缺乏实践性的模拟教学,对学生也难以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学生长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难以激发其创造性的思维,使学生永远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难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中职学生对一般基础知识的学习决定了单纯采用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也不利于他们的理解和吸收,我国大部分的中职院校在会计教育中没有将案例教学方式提高到一个有效的阶段,有些学校只是流于形式,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

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很多院校广泛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中职院校在这一方面却没有广泛地应用,除对会计电算化培训采用较多的计算机教学外,其他课程教学依然停留在教材、粉笔与黑板这一层面上,落后的教学手段也是影响其基础课程的重要因素。

二、中职会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1.加强基础性知识的技能练习与培养

中职会计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这一技能的培养并不是瞬间就能学成的,需要一定时间的过程练习和实践。但是在此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无论是珠算的看法、计数、指法和算法,还是传票算的翻页、找页等,都应该让学生重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培养相关的技能时,也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学习和练习,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能有效地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在今后的实践中有效地运用。

2.明确界定重点与一般的教学方式

基础课程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基础知识都掌握不好,更不用谈今后的学习情况了。在基础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应该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与难点,明确必须掌握与一般掌握的相关知识,有些理论虽然重要,但是也并非是教学重点,对于这些理论知识可以暂不作过高的要求,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中自然会得到补充。与会计核算直接相关的内容,比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和复式记账等基础知识应必须重点掌握好,而对于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则需要作出一般性的要求。通过分清楚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使同学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更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

中职会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应加强实践性的教学,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今后的就业中能够顺利的适应相关的需求。在会计基础课程教学阶段,概念性的知识相对而言比较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觉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训课的讲授,既能够巩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能够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对基础课程的教育中,应改变传统的偏重知识的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好积极的引导工作,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4.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教学所涉及的概念性、记忆性的知识较多,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也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注意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我认为可以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1)实施模拟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此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科内容与教学的进度,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模拟活动,既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通过案例教学,提高课堂的活跃性。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学习基础课程时,也应该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定义,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引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容量,提高其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教学阶段,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首先,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演示各种的业务流程,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相关会计知识的理解。其次,充分利用相关的财务软件进行教学,在讲授完相关的理论知识后,通过软件进行模拟实践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中职会计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又有助于对后续知识的学习,进而为其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中职院校真正培养出应用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飞.浅谈如何上好中职会计基础实训课程[j].科教导刊,2009,(14).

[2]董书俊.提高中职会计课堂教学质量探讨[j].考试周刊,2008,(17).

[3]李建红.优化《会计基础》教学,提高课程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0,(17).

[4]何洪.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研究初探[j].中国经贸,2009,(20).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篇8

[关键词]开放教育模式会计学基础教学对策

[作者简介]晋淑惠(1973-),女,山西夏县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进出口贸易。(陕西咸阳712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26-02

一、问题的提出

开放教育起源于英国,我国从1978年开始筹办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到目前为止,远程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以邮政通信和印刷技术为代表和特征;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主要采用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电话电传和计算机等媒体开展的远程教育;第三代是现代远程教育阶段,突出特点是教育对象更为广泛,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学资源更为广泛,教学形式以学为主。开放教育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分析研究开放教育的教学方法,寻求最佳的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如何研究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开放教育模式对教学方法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入手,合理定位开放教育下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方式。

二、合理定位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

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同时又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要求高等会计教育具有素质教育、创造教育及终身教育的特征,培养适应复杂多变的各层次会计人才。开放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合理定位会计专业教育目标,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会计人才,才能在高等教育行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前,开放教育中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从事会计管理专业能力的高级会计专门人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高等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位应考虑以下三个因素:一是教育对象的特点。成人的知识基础、学习环境与普通学生不同,因此学习目标差异较大,就开放教育的学生而言,其学习目标主要是岗位工作或更换工作种类需要,实用性强。二是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会计专业作为世界性的商业语言,其核算方法、报告信息方法必须向国际靠拢,高等教育培养的会计人才必须具有相应的知识。三是我国经济发展及就业情况。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企业界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是:90%的单位选择了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其中40%愿意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对创造能力的要求则排第三位。综上所述,在开放教育过程中,我们以培养学生各种专项技能和会计拓展能力、具有创造性和分析能力为主要目标。

三、“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施

1.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开放教育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要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二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时通过网上讨论和电话答疑等方式,促进远程教学的开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要求在两个方面有所提升:首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不断学习会计、审计的最新准则、制度和处理方法,寻找机会参加会计实践,想方设法搜集现实中的会计案例。其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案例教学的目标。

2.注意因材施教,兼顾各种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要分析学生对会计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注意因材施教兼顾各种层次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可将会计法规制度上传到网上,帮助对此知之甚少的学生;把一部分讲稿如“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等课程内容上传到网上,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材案例中的难点。在课堂讲授中,注意补充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先让学员分析讨论,再由教师进行点评。还可选择某些案例,请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多年的注册会计师讲解,帮助大家把握会计的整个流程。通过有差别的课程设计,满足开放教育学员的个性化需求。

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组织该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开放教育“三环互动”教学模式,在远程教育平台下组织实施。“三环互动”教学模式,即“自学—导学—考核”教学模式。自学环节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教师主要借助BBS、电子邮件、电话、QQ,或几种媒体组合的形式进行指导。在有必要的情况下,采用专家在线辅导、小组讨论、课题答疑等方式进行互相交流。“基础会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较紧密的课程,在导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堂进行直播,或通过多媒体教室的形式实现教学,增强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教师可通过课堂讨论、在线讨论、总结评述等模式进行辅导。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采用网络考核的方式,学生在系统中直接输入学号和密码进入测试,完成后直接得到成绩。

4.注重实践环节中的教育。会计实践操作可采用会计软件和手工操作相结合的形式。电脑模拟虽然是在电脑上进行,但也是把手工操作的流程做成软件,在实习的时候,我们把学生集中到学校实验室,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对于实践教学可以采用软件也可以手工记账:采用软件模拟实践,要在计算机上完成软件的五大模块: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编制、明细分类账与总分类账的登记、成本核算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学生仔细地完成工作,可以熟练地对会计模拟实验系统进行操作,并熟悉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的原则和规范,掌握企业会计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基本环节。对于手工账套,把学生按照企业财务人员的职责分成小组,给出企业一个年度真实的业务,由他们共同完成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通过真实的模拟,学生也可以熟悉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体验企业的工作内容。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提供一定的教学支持服务:第一,开通会计模拟实验网上课堂,把会计凭证填制的基本规则、登记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会计报表编制时应遵循的原则提供给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指导。第二,在网上公布指导教师的联系方式。教师通过e-mail、QQ、电话、BBS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业务指导。在会计模拟实验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素质,还需要耐心与细致,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要通过业务活动总结一般经验,并将之传播给全体学生。教学的节奏来自于学生,但又受制于教师,这其中尺度的把握,需要教师多费一分心思。

5.力争做好教学服务工作。在教学服务中,要力争实现书本知识电子化,授课教师将本门课程讲授的知识点做成电子讲稿或ppt上传到网上;在典型课程设计时,要利用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内容,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总之,通过加强教学和教学服务,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和知识的理解,使之掌握一定的会计技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目标。

四、结束语

在远程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下,在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谋求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构筑终身学习的理念。计算机、网络、通信、超文本与超媒体、数字电视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生存的数字化空间,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天网—地网—人网”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空间,培养出“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篇9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伦理

中图分类号:G40-05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6-0011-02

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本质

从伦理学的基本矛盾“善与恶”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探寻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的矛盾。其实,不论课程改革的“善与恶”如何体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造就完整的学生而服务的,而造就完整学生则需要以和谐的社会背景为基础,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构建更和谐的社会,进一步促进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人的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本质是“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出现的善与恶”,而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则是解决善与恶的矛盾,更好的促进学生通过体育新课程的学习而成为和谐的人。

二、为何: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原因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层面的笼统原因,但为何要这样,其精确的原因又是什么,则需要我们探究。

1.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一切领域体现和促进公平与正义。在基础教育领域,要保障和促进公平、正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科学的课程改革观,将公平与正义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取向,将促进、满足每一个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需要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支撑点。但在体育新课程推行之前,反观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始终把持着整个体育课堂,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将各种运动项目高深的运动技能毫无差错的传授给学生,而且学生还必须要老老实实的接受,不允许有任何的花样与创新。在这样没有区别的教学背景下,且不说不同基础的学生接受相同难度的运动技能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学生除了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其它接触很少也是一种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会对学生自身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也会将他们培养成不知道什么叫做公平和正义的所谓的人才,那么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还从何谈起呢?

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而体育新课程则要求教师将运动技能当做是体育学习的载体,但绝不是体育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除了学习运动技能之外,还必须要关注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必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得他们成长于一个公平正义的体育学习环境之中。

2.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公平正义的目的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准备,而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将公平、正义要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而且要在课程改革的结果中加以体现,作到“课程改革为人人,人人共享课程改革的成果”,课程改革不仅应当增进人民的福祉,而且要努力缩小客观存在的社会差距,保障不同族群、阶层的人群能够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从而扩大社会民主和平等,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从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就可以看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颠覆了传统“体质健康”的单维健康观,形成了“三维健康观”,而三维就意味着更加全面充实,旨在从里到外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提出,更是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要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作为。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部分师生的误解,比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将学生始终放在首位,任何事情都以满足学生为主,但这显然是不对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该也是有所选择性的,不能盲目的迁就学生,而应该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客观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三、何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实践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个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而获得参与公共生活、相互尊敬和明智判断的美德,使他们成为社会体系的合作者、社会正义原则的遵守者以及优良美德的践行者,成为和谐、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从而很好的规避那些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毕竟还只是一种理想的层面,如何实现这种理想还需要我们不断的从伦理层面探索实践途径。

1.进一步强化政府对落后地区体育教学的支持力度。平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诉求,只有通过平衡才能抑制两极分化,才能达到共同前进的目的。但是,教育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滞后,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落后,办学质量较低,这不仅长期困扰和制约着这些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阻碍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体育教学领域,不平衡现象非常之严重。比如,在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学校的条件堪称豪华一流,但在西部边远地区,很多学校不仅基本的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器材没有,就连正规的体育教师也都没有,很多体育教师都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体育课能够开展得好吗?学生的体质能不下降吗?因此,我们的政府应该要大力支持这些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积极筹措资金解决经费问题,向这些地区派遣优秀教师支教,等等,努力提高落后地区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关注课程改革发展的不平衡并努力解决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和各自的发展需要关照不周,在制定课程政策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发达地区学校、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为依据与标准,缺乏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注。其结果是,基础教育课程一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比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2001年颁布以来,已经推行了十年的时间。在推行的过程中,无论是主管体育的政府行政官员,还是从事理论研究的高校体育专家,还是从事基层体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和一线体育教师,都对课程标准对不同地区的非适应性本身提出了很多问题,希望国家能够尽快修订课程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体育新课程标准制定组在修订课程标准方面似乎没有任何的动作,而且面对这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没有发表任何导向性的意见。很显然,这种沉默的态度毫无裨益,只会伤害广大关心基础体育教育工作者那颗热情的心。因此,我们要努力关注不平衡发展并相反设法去解决。

3.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公平开展。无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多么繁荣,但其最终落脚点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否则一切都是徒劳。在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实践者,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承担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使命,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就必须保障“课堂公平”,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全纳”的观念,平等、公正地对待、信任、评价每一个学生,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生命价值得到展现,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四、结束语

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进而探析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伦理本质,是体育新课程健康顺利发展的内在要求。伦理责任与义务是藏于体育教师内心的一种潜意识,我们只有充分激发广大体育教师的这种潜意识,才能为通过体育新课程的开展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才能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全面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杨万铭

参考文献: 

[1]高嵘,张建华,毛振明.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4-78. 

[2]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J].体育学刊,2010,17(12):52-56.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篇10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建设改革

现代社会是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是提倡素质教育的高度文明社会,只有基础教学专业化、规范化,才能使学生将来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在学前教育中,艺术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钢琴基础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必修课,音乐理论与键盘技能相结合是钢琴基础课的基本特征。钢琴基础课的教学与训练,能使学生系统掌握钢琴演奏的正确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并初步掌握不同体裁、风格的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音乐修养。在此基础上,加入即兴伴奏课程,能使学生获得实用的伴奏技能,并使其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一、钢琴教学大纲的建设

近年考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文化课较好,而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技能相对薄弱,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一份符合专业特色的钢琴基础课教学大纲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因此,在教学大纲中既要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特色,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体现出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针对学前教育学生步入社会后工作的特点,开展特色钢琴教学,以区别于普通音乐教育的钢琴教学。

二、教学内容的制定与改革创新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强想象力和促进完善的人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学过程应以普及、提高并重为原则,同时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以素质教育为教学宗旨,多使用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现代化应用型人才。我们试从课程的设置创新和教学内容的拓展入手,进行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创新试验。

(一)钢琴教学法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为目的的,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将担任幼儿园的钢琴启蒙老师这一重任,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好钢琴这门专业学科的演奏技术和技巧,更要掌握能够保证其作为一个钢琴教师所具备的钢琴理论教学知识。为学前专业学生所开设的钢琴教法课,不仅要涵盖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和理论常识,钢琴技术训练等,而且要开设学龄前儿童常用的钢琴启蒙教材的教法课,通过曲目的讲解和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逐步意识到教授学龄前儿童将会遇到那些教学法上的问题。

(二)即兴伴奏课程的设定

学龄前儿童年龄为3―5.5岁,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与感知大多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儿童歌曲,如《小星星》、《生日歌》、《我爱北京天安门》等,这就对学前专业的教学内容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还要学习即兴伴奏课程。即兴伴奏课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儿童课外活动和文艺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着重要而广泛的用途。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入即兴伴奏的有关内容,特别是针对儿童歌曲的编配和伴奏能力的掌握。对于不同风格、不同特点的儿童歌曲,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旋律、配置和声、分析伴奏织体,使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伴奏音型、织体、和声、调式、曲式风格等,通过多听、多练、多唱、多积累,最终掌握即兴伴奏的能力。

(三)教材的使用与确定

1.教材的实用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钢琴的实用性更多体现在歌曲的伴奏上,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上,应加入大量的即兴伴奏作品,通过对一定数量作品的分析和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以此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为即兴伴奏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材的贴切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数并不具备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与知识储备,因此,教材的使用特别要注意与音乐教育专业区分开来。在教学中可以多采用由儿童歌曲改编的钢琴曲,这样既能突出钢琴技巧的练习特点,又能使学生保持较高的热情与兴趣,投入到这门相对较难的课程的学习中来。

3.教材的民族性

在教学外国作品的同时,教师应在钢琴教材中加入一些民族性的作品,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这不仅可以影响学前专业学生本身对民族音乐的了解,而且可以通过这些未来教师的双手,向传递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达到传承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改革

在钢琴基础课中,如何充分发挥和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硬件建设

利用电脑技术开发和组建miDi示范曲库,我们可以利用电钢琴教室现有的设备,如音序器建立一个miDi回放系统,使学生和教师同时可以在回放系统中找到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时解决。

(二)软件建设

我们可以在作曲大师等作曲软件中,将教学曲目制作成miDi格式的文件,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电钢琴集体课教学miDi示范曲库系统。

(三)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材制作

多媒体课件和教材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并已渗透到多种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为钢琴基础课编写一套和文字乐谱教材相同的多媒体课件,并利用学院校园网的优势,形成课上与课下学习互补,随时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的一个强而有力的手段。

四、改革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念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增强创新意识,更新教学理念,加强中青年教师对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掌握,时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音乐文化的整体素质,研究教学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发展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提高整个学前专业钢琴教学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颓.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