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4:33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篇1

关键词:学校历史地域文化体现特色

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相对较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形式简单。一些农村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仿佛就是写几句标语,出一两块黑板报。特别是在比较偏僻的学校,除了一两句标语和口号外,基本上感受不到什么文化气息。二是内容陈旧。一些农村中小学尚保留着一些与现时代不符的理念。三是投入不足。现在的农村,适龄儿童少了,学校规模也越来越小。一所学校往往只有十几个学生,两三个老师,农村教师通常一个星期要上几十节课,一天到晚都呆在教室,他们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文化建设?其次是物力和财力投入不够。从前,随便找点石灰,用水搅拌,就可以用来刷写标语,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都面临资金难题。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在办学思路上,往往以赶超城市学校为自己的办学目标,而本身的“农村特色”却体现不够。人们往往习惯看他人的“有”和自己的“无”,而善于超越的校长却更注重充分利用和发展自己的“有”。

学校的本土资源中孕育着自身的优势和机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雅。”“孟母三迁”就是环境熏陶人成功的范例。具有生命力的环境文化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德育教育家汪广仁说:“环境无瑕点,处处能说话。”农村小学不同于城市小学的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校舍比较简陋等诸多因素,开发和利用我们身边的乡土文化资源,让学生走进生活,使校园文化生活化、形象化,提高校园文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

一、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因此校园文化具有历史性。

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不同,如若真正办出特色,就必须深入挖掘学校历史,对历史足迹进行回顾,进而提炼、整理,去粗取精。

让师生充分了解学校的办学历程,树立自豪感,“我以我的学校为荣”。以我任教的“英石小学”为例,我就曾与大家一起研究设计了学校的校徽:

“1924”为建校时间,这是学校的伊始和基础;中间的图案为“英石”二字拼音的首字母“ys”的组合成一个向前奔跑的人身,头为初升的太阳,红色寓意着激情与活力,诠释着我们的学生就如那初升的太阳,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追求不休。整个图案富有动感而寓意深刻,极大的展示我们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

同时,在校门两边的门柱写上富有地方学校特色的对联:“英才辈出桃李满,石山韬玉四海晖。”取“英石”二字作为这幅门联的首字,表示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就像那石山里藏着的美玉,一定会发出光芒,走向世界;一定会英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这种学校文化的自主整合和创造,既可以让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又彰显出学校的显著个性和无限魅力。

二、倡导从学校的所处的地域环境中汲取营养。

我国区域辽阔,地区之间社会风俗和文化相差很大,这种差异和特色的乡土特征就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名人故里、历史文化遗产所在地等。[1]

例如在我们家乡,就有古建筑黄田湖南会馆,其整体结构雄伟壮观,形式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湘桂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门面墙上镶有多幅石浮雕图案,内容是大禹治水故事和哪吒闹海等神话故事,还配以龙狮等陪衬图案;而国宝级文物青铜麒麟樽,更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商周文化的余韵,在岭南回响”;以及宋代的周敦颐是在贺州出生和长大,考取进士,写出了举世名篇“爱莲说”,后来成为了我国理学的开山祖等等。这一系列极具有地方代表性的著名历史文化资源,在校园内通过文化墙的形式展示出来,以及引导学生与家长利用节假日一起参观体验,开展乡土文化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和家长对自己家乡的深刻认识和了解,从而陶冶情操,激发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培养优良品德,提高精神境界,这也使学校具有显著的地方区域性特色。

三、视像文明中作逍遥游。

欣赏影视剧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它可以引领学生在视像文明中作逍遥游的同时把剧中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底蕴和风俗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学生心灵深处,给学生以心灵的触动。如香港著名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春蚕织梦》,电视单本剧《月光光》,电影《冰雪同行》等,这些影视作品都是在贺州拍摄,充满贺州元素的影视资料。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勾勒出别开生面的风土人情画卷,展现了贺州人民从命运多舛走向色彩斑斓的幸福生活、塑造富有典型区域特色的人物形象,渗透了异彩纷呈的本土民俗风情,再现贺州人们波澜壮阔的原生态的真实生活场景,折射勤劳朴实的贺州儿女的人生百态、风俗习惯,凸显其精神面貌,寄托作者的美学理想,彰显贺州的自然和人性美。这些丰富多彩的影视媒介资源是对学生进行地域文化教育的源头活水,作为贺州的莘莘学子,在熟读经典的同时还应该通过影视剧进行地域文化巡礼,一方面使自己了解所生活区域的历史渊源、人文景观、神话传说、名胜遗址、文人墨客、民风民俗等显性的传统地域文化,在培养人文素养的同时增进对家乡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与热爱,培养学生“走千走万,不如贺江两岸”的乡土自豪感和文化传承意识,另一方面使浓郁的地域文化浸润在学生心灵深处,积淀个体的文化知识经验。

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体现乡土特色。

在校园建筑、休息娱乐场所和校园设施设备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配备民族体育设施、乡土设备,悬挂乡土名人名像名言、乡土风景画等,展示家乡风土人情。贺州具有众多旅游名胜景点,如4a级景区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贺州玉石林奇峰突兀,石笋、石柱、地槽、漏斗、暗井密布,不但有多彩自然景观,而且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以及路花温泉等。通过在校园内设立宣传橱窗,把故乡图文并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习、欣赏。也如汪广仁所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让美丽山水与校园文化共塑良好的育人环境,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增强学生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自豪感。不但充实和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涵,拓宽了学校教育的途径,而且提升了学校的品位,师生们在课余很自然地融入到学校文化的氛围之中。

乡土文化是养育人的精神之水,涵养人的文化之源。一个人如果不知家乡的历史人文,无疑是一种教育上的缺失。因此,如何就地取材,把握特色,让乡土文化走进校园,引导学生保护和弘扬乡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激情,为构建和谐社会献策出力,是新时期农村学校文化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我相信,农村学校也会走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之路。因为,根植乡土,就会有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篇2

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素有“铜井泉水冠沂蒙”之美誉,有“沂蒙泉乡”之美称,这里群泉争辉,灿若明珠,其中的佼佼者当属铜井十八泉。有诗赞曰:“三潭印月嫌清幽,七十二泉又偏稠。秋波十八铜井水,荡漾一方赛锦绣。”除了有名的金波、玉液、大河、响鼓、竹泉、温泉六大名泉,因泉立村,村泉相依的还有龙泉、马泉、辉泉、南泉、曹家泉、两泉,等等,铜井泉出如筛,山河为之生色,人民受其惠泽。目前,积极打造魅力铜井,荣获中国最美村镇、山东逍遥游示范基地,铜井镇被定名为“沂蒙泉乡”来作为品牌来打造。结合泉乡文化,以沂蒙泉乡本土“泉”的特色,以“泉乡泉水”为内容的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学校建成以泉乡文化为特色的农村学校,提高教师的本土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内涵、有品位、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一、具有泉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设计

基于以上镇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尤其注重对镇域泉乡泉水文化和学校本色等两方面的资源进行挖掘开发,将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基于乡镇区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的成书系统在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的基础上,立足实际,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泉乡与校园的结合;二是文集与课程的结合。在选材方面,从“泉乡史话”、“名人泉乡”、“泉乡泉韵”、“本色校园”、“书香杏坛”、“师生依依”等六个方面来描述泉乡和学校的历史、发展和风貌;在材料编排方面,采用了教材的特点,每篇文章后面设计“实践活动”、“成长记录”、“阅读品味”、“赏读体味”、“爱心小贴士”、“生活链接”、“品读・有感”等形式,以更好地体现其教育和宣传功能。

1.关于沂蒙泉乡品牌资源。其一,以沂蒙泉乡的历史底蕴为内容,开发出“泉乡史话”单元。沂南县志载有“铜井泉水冠沂蒙”之美誉,铜井镇亦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沂蒙泉乡”的品牌特色而闻名于世。此单元收录的文章,将用不同体裁,从不同方面来描述泉乡繁荣、历史变迁及风土人情。其二,以铜井名人、名人与铜井为题材设计“名人泉乡”单元。铜井人杰地灵,以泉著称。有不少名人雅士留恋此地,引发了对铜井由衷的赞美。本主题单元用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章,从中让他们感受到活泼、晶莹的铜井三泉,欣赏到西汉元凤的凤凰石刻,领略到雄伟、壮丽的八角墓……其三,以“泉乡泉韵”为主线,开发泉乡“泉”的文化。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正是这山山水水,一村一石,为诸多的文人骚客提供了素材,写出了优美的诗篇。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也正是有了这甘美的泉水,才使得铜井人生活得滋润、幸福。让学生走进铜井,走近铜井的泉水,和他们的心灵相约,一起聆听她那优美的乐章,可以从中启迪他们的心灵。

2.关于学校资源。其一,将学校的本色进行充分挖掘,以学校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学校发展、变迁、风貌为内容,开发相应的“本色校园”单元。其二,根据教师的不同能力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单元――“书香杏坛”。其三,针对丰富的学校师生资源,开发体现生生、师生之情的“师生依依”单元。实践证明,教师、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丰富了学校特色,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学校和师生的真正融合,从中让他们充分了解课程、了解本土特色。

二、泉乡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应用影响及创新

1.校本课程内容上的创新。基于镇域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在目标定位问题上,结合镇域内泉乡文化的大背景,开发《泉乡杏坛》校本课程,实现了学校关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各自互补,填补了镇域校本课程的空白。其内容主要立足镇域实际,做到两个结合:一是泉乡与校园的结合;二是文集与课程的结合。在选材方面,从“泉乡史话”、“名人泉乡”、“泉乡泉韵”、“本色校园”、“书香杏坛”、“师生依依”等六个方面来描述泉乡和学校的历史、发展和风貌;在材料编排方面,根据教材的特点,每篇文章后面都设计“实践活动”、“成长记录”、“阅读品味”、“赏读体味”、“爱心小贴士”、“生活链接”“品读・有感”等形式,来更好地体现其教育和宣传功能,从而达到以校本课程辅助国家课程实现育人的目的。

2.校本课程形式体系上的创新。校本课程《泉乡杏坛》纳入学校课程表,确定开设各年级课程的名称和开设时间,编写校本教材《泉乡杏坛》,做到人手一册。在教材编写体系上,编辑出版低中高三册:低年级开设拼音版,中高年级开设普通版,每册共分四个单元,其中低段22篇,中段20篇,高段20篇,然后按四个单元共装订出一本综合样本。其内容以泉乡文化为背景,以“泉乡―校园―社区―自然”为主线,分层逐步渗透和实施主题教育,充分展示区域性、生活性、活动性、层次性、渐进性等编排特点。

3.校本课程应用评价形式上的创新。调查发现,建立比较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可以使学生评价多元化,促使学生、教师、学校实现协调发展。在评价过程中,校本课程的具体日常考核与评估由专人负责,任课教师根据学生上课表现和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评分,每学期期末由教研室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最后以评语的形式体现在《素质报告书》中。同时,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加强对教师实施校本课程的评价,重视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工作态度,通过评价,优化教学过程,激发教师的创造性。而对学生研修的学校课程情况的评价,则更多地采用作业或成果(作品)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笔者认为,要在学习活动的情境中评价学生,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背景进行个性化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4.校本课程课题研究体系上的创新。学校确定了一系列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的题目、研究编写校本课程、探究新课程改革下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同时调整、完善课程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实验,对校本课程实施综合评价体系策略研究,并研究确立实施推广的方案及校本课程指导用书材料的编写。在编写组织实施过程中,以“课例研讨”明晰开发内容,以实践活动拓展研究主题,以“实践应用、改进补充、形成系列”的思路,逐步完善教材的开发工作,促使学生、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总结、反思,发挥了其潜在的教育价值,探索、确立并比较、完善了校本课程的评价模式,使之趋于完整而又合理、具体并行之有效。

5.校本课程研究对学校核心文化的影响。借助沂蒙泉乡的品牌优势和学校整体建设规划布局的基础上,以泉乡文化为背景,以校本课程《泉乡杏坛》为依托,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泉乡文化氛围,同时充分挖掘校本资源,让生态校园成为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可持续发展。同时,努力打造新型农村生态学校,在校园文化上力争旧貌换新颜,建立了以泉乡文化为主题的教学楼文化长廊,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科学家画像、名人名言,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潜移默化地受到泉乡文化的熏陶,达到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的目的。放眼望去:“树泉乡形象,创杏坛品牌”;近处着眼,墙壁上点缀着一些精致的“铜井三泉”的诗句,在“红花绿叶”的簇拥下格外引人注目。“秋波十八铜井水,荡漾一方赛锦绣”、“玉液奇泉何所从,暗河一现闪明眸”、“秦时幽境汉时村,有凤来仪说到今”、“三潭印月嫌清幽,七十二泉又偏稠”、“垂柳碧波映山哨,香山湖畔乐垂钓”――活泼、晶莹的铜井三泉,西汉元凤的凤凰石刻,徜徉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品味着这些真诚而富有人文思想的诗句,学生定会为铜井小学塑造泉乡校园文化的绚丽多彩而陶醉。学校在临沂市教学示范学校验收时,专家评审团对有关本课题与形成的“泉乡”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体系有机结合的研究与实施中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赞赏。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篇3

议案是由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村人大代表议案范文,仅供参考!

 

 

村人大代表议案范文篇范文一

一、问题的提出

据调查我国现有盲人500多万,低视力人近千万,尤其是在儿童及青少年当中,患病率极高。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近视?仅仅是不良用眼习惯造成的吗?近视,与年龄有关系吗?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书籍并调查询问同学,了解近视的主要原因。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近视可能会引发的并发症。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四、结论

(1)近视的主要原因:

1看电视距离太近;

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

3所看电视的画面浓度太深;

4写作业时的姿势不正确;

5在光线太强的阳光下看书;

6在光线太弱的光下看书;

7长时间的坐在电脑、电视前;

8不合理饮食;

9在车厢里看书

10遗传因素

11不认真做眼保健操

(2)在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出几点建议:

1看书时作姿要端正,读书或写字时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不要在坐车或行走的时候看书,也不要躺下看书。(三)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3每天坚持做两次眼保健操。

4尽可能少上网或看其他辐射性强的东西。注意作息时间的安排,不能让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

为有效预防近视等眼病: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锻炼身体,保障身心健康;二要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三要定期到眼科医院检查眼睛,尤其是高度近视眼患者,及时发现眼病,以便早发现、早治疗。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

人大代表可以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提出提案或是议案,提案是一个代表或是10名以下代表联合提名的提案;议案是10名以上人大代表联合提名的提案叫议案。

其格式没有严格的限定,一般是有个提案的封皮,上面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一是题目,就是写上“关于****的提案”

二是提案人姓名

三是提案代表的所在代表团

四是时间

封皮里面是提案的内容,提案的大体格式如下:

关于解决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的提案

近来,国家公布的Cpi居高不下,全年平均预计达到4.5%,对于城市的低收入家庭影响不小。据本市公布的数据,全市平均人均收入为2400元,其中,人均收入低于800元的占24%,低于600元的占11%.

自从全市实行最低生活保障以来,低保家庭的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是,随着物价指数的上涨,特别是粮食和肉类价格大幅度上涨后,低保家庭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据初步调查(抽样调查了56户),低保家庭因物价上涨,使其家庭月支出增加了230元,而我市的低保标准是一年前制定的,并且一直没有调整,使低保家庭实际的生活水平下降。

低收入家庭关系到我市近8%的居民,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百姓人心的向背。

为此,建议提高我市的低保标准,同时将低保标准与物价指数挂钩,保证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不至于因为物价上上涨而下降。

同时,建议解决低收入边缘户的生活补助或是社会救助问题,以保证其基本的生活。

村人大代表议案范文二

案由: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建议提案人:***

据第二次农业普查,全县有19万人举家长年外出,分布在国内各地,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只有5.6万人。他们留在农村的“种不好,不愿种,种不了,管不了”的土地、林地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合理、有序、规范地搞好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加快农村人口内聚外迁的步伐,推进城市化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20亩以上种粮大户有146户,5000多亩,种蔬菜大户50多户,1000多亩,这些大户都是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起来的;全县水果面积14万亩,其中经过流转发展的有3万多亩,占20%以上。我县农村土地流转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式。目前在流转中存在认识欠到位,手续不完备,机制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具体来说:一是土地流转的总量偏少,特别宜开发山地、荒芫耕地资源丰富,但引导种植大户、工商业主开发为数不多。二是土地流转的层次较低,多数农田流转是口头协议、代耕形式,易造成农田抛荒。三是土地流转手续不规模,多数没有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易产生纠纷,土地流转期限较短,有的承租方采取短期行为,不愿作较多投入,未能很多落实保护耕地措施。同时,流转机制不完善,中介组织匮乏,出租方找不到承租方,只好请人代耕或无偿倒贴转让,而想扩大经营规模的专业大户,又难以找到有流转意向的对象。四是农业效益比较低,农民对规模经营积极性不高,制约着土地流转。为了继续推进我县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序流转,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建议:

1、提高认识。要把土地流转作为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充分认识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制定扶植政策,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

2、规范程序。建议成立县级耕地、林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专门指导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应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有序进行,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应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办理签约和登记手续,并报管理机构备案。

3、完善机制。首先要发展农业专业化经营,促进土地流转,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模式,促进农业结构合理调整,多方位多形式不断扩大规模种植,加大基地建设推动土地规模流转。二要积极研究把农户中经营粗放、土地效率较低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政策上和开发资金上给予适当的倾斜,采取多种形式鼓励种养大户发展规模经营。三要着力于发展二、三产业加快扶贫小区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下山脱贫农民在稳定的二、三产业中就业,在城镇安居乐业。同时对自愿长期流转土地的农户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臵换社会保障政策,让农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解决“离土农民”的后顾之忧。

4、加强服务。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有条件的乡镇可参照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做好流转土地的登记、咨询、评估,推介土地流转合同的签订、合同鉴证手续的办理、合同纠纷的调解等,依法保障流转双方合法权益。

村人大代表议案范文三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创业创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社会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尤其是工业的异军突起,使我县人口、产业得到了快速集聚,大批省内外务工农民涌入我县就业,在为我县经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等问题。虽然,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让外来务工子女同样享受到城区优质的教育资源,尽最大努力促进教育起点公平,出台了《青田县城区暂住人员子女就学招生办法》等一系列政策,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享受同城同待遇。但就青田目前情况来看,还需进一步去研究和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城区校舍严重不足,不能满足所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具体表现在:

1、城区校舍不足,乡级校舍闲臵。我县农村学校学生逐渐减少,逐步流向县城或集镇,给县城或集镇学校带来很大的招生压力,同时也产生乡校闲臵的现象。如吴坑乡、贵岙乡、小舟山乡三乡最多学生总数达1600余人,而今年吴坑乡等三乡学生总数不足200人。

2、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人数急剧增加,小学生就学难尤其突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剧增,如意尔康集团就有6000多务工人员,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自然就落在城区、集镇学校的肩上。目前,青田共有在校小学生29432人,其中外来务工子女有12679人。且绝大部分分布在县城或集镇。例如今年县实验小学、东山校区、城东小学、塔山小学、城西小学、水南小学共有学生7887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有5099人,占总人数的64.7%。温溪镇第一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第四小学、洲头校区、沙埠校区共有学生4848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有3268人,占总人数的67.4%。

(二)学生人均用地、绿化面积等指标低下,未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

在《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标准(试行)》中明确规定:“三类中小学校园用地面积指标36个班级为9.64平方米/生,18班级为10.43平方米/生”。青田县城实验学校校园用地面积11552平方米,36个班级,学生人均用地面积为5.89平方米/生;城东小学校园用地面积7453平方米,36个班级,学生人均用地面积为4.29平方米/生;温溪镇第二小学校园用地面积是2658平方米,18个班级,学生人均用地面积2.77平方米/生,温溪高中洲头校区校园用地面积675平方米,10个班级,学生人均用地面积1.42平方米/生。上述数字表明,我县部分学校硬件设施未能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要求。

(三)学校专用教室严重不足,跟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不相符

部分学校因缺少多媒体、音、体、美、计算机房等专用教室,无法开设最基本的课程,基本的课外活动得不到保证。到目前为止,部分学校的上课模式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学生一天六节课,除了教室上课,还是教室。多媒体、音、体、美教室、计算机房、400米环形跑道,这些本来是学校必备的,可对他们来说,却成了难能实现的美好愿望。就目前青田县各小学情况看,还有大部分学校专用教室严重不足,跟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不相符。

二、几点建议

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尽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效果明显,但要让每一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书读、读好书,相关部门还须进一步调查研究,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协调发展,统筹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使他们安心在我县工作,为我县的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

(一)统筹规划,合理利用,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

1、科学规划,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入学工作。根据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的趋势和城市建设的需要,以及和谐、两化一新等新理念融入同时,建议政府要充分考虑当地人口增减、城市发展、产业升级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趋势,较为准确预测每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人数,及时调整我县教育规划,适时新建、扩建校舍,合理配臵教育资源,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来考虑城乡架构、产业的分布、功能配套及教育布局。

2、充分利用闲臵教育资源,缓解城区、集镇学校的招生压力。我县部分乡校校舍闲臵,教育资源未能有效利用,建议将这些闲臵学校可以由城区学校实行“一拖一”的管理模式,统一招生,统筹安排教师和学生,以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如杭州、衢州均有成功的办学经验,值得鉴赏。

(二)规范管理,因人施教,让务工子女享受平等教育

1、规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实行“入学绿卡”制度,阳光招生,保证农民工子女方便入学。为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入学管理,建议申办农民工子女“入学绿卡”,有计划的接收农民工子女,如凡在本县务工就业的外来务工者,根据暂住地和施教区域,凭暂住证、劳动用工合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材料,到就近学校为子女申领“入学绿卡”。只要持有“入学绿卡”孩子,就能跟本学区的孩子同等待遇地到规定学校入学。为了保证学校接收外来学生的积极性,政府可设立相应的补助制度,对于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校,除了政府按学生实际人数拨足事业费和公用经费外,还实行一定数额的经费奖励性补助。学校凭“入学绿卡”结算。2、民工子女评优考学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实行混合编班教学。混合编班是“和谐共进”的基础。首先,我们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混合、统一编班,这是实现“和谐共进”的第一步,这同一个班级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本地学生朝夕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上相互照应,使外来民工子女在短时间内融入主流,让其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1、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有计划的预留标准化的学校教学用地,参照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标准建设高标准校园。把学校标准化建设纳入到了全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之中,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教育建设投入,通过完善教育资产管理、优化资源配臵等途径进一步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进度。

2、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学校布局新的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标准化校园:普通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等公共教学用房及其辅助用房,有一定比例的绿化场地。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篇4

一、如何实现学校的新跨越、新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在追求学校新跨越、新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追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能够成为学校课程的资源?学校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发展新的突破点在哪里?

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经过思考我们看到,红席文化、董家口建设等这些乡土资源,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对这些乡土资源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还可以让学生接受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

二、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在明确学生发展需求、学校育人目标以及社区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学校逐步开发与实施了30多门乡土课程,为保证这些课程能够实施下去,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章立制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乡土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了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家委会五级管理网络,群策群力,民主开放。建立并完善了《校本课程申报审议制度》《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管理办法》等。

2.组建团队,重视培训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教师是关键。我们成立了10个开发团队,分管学科干部为队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为队员。为了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开发团队,我们深化校本培训,引领专业成长。一是开展以“课程意识培养”“校本课程开发”为主题的培训。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走出去,学进来。四是举办论坛,思维碰撞。

3.合作探究,走出课堂

为确保有更多的合作探究时间,让师生参与乡土课程开发,我校确立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332、五环节、4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将每节课45分钟改成40分钟。

从2011年开始,每年九月份,学校乡土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历史、思品等学科教师30多人,带领七年级的6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或双休日时间,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探寻“红席”文化。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探究方向和任务,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老人、查阅资料、实地观察、拍照摄影、编席体验,并在筛选、分析、整合大量数据和材料的基础上,师生一起编写出了乡土教材《我的席乡,我的家园》,系统介绍了红席的发展历史。

4.学科整合,回归课堂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增强乡土课程资源的知识性和实践性,丰富教学内涵,真正实现课程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开展研讨活动时,要做好统筹规划,科学整合。集体备课时,坚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依据校本教材,充分利用《备课组工作手册》,精心钻研学科整合。如《我的席乡,我的家园》与《中国历史》《综合实践》学科整合;《崛起的董家口》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太极拳》《太极扇》与《体育与健康》的整合等。

5.家校携手,“选课走班”

我们按照以下流程实施“选课走班”:课程设置编制――开会动员――发放《选课指导手册》――指导教师选课――教师、家长指导学生选课――整理统计调整――确定课程、学生――调配任课教师。

为了给“选课走班”提供广阔的空间,学校投资千万元,先后建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室、舞蹈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功能室设施齐全。截至目前,我们共有30多门课程进行“选课走班”。校本课程指导教师大部分是兼职的,也有专职的。同时,还专门聘请民间艺人作为校外辅导教师,定期进校指导,拓展知识。

6.聚焦乡土,开设讲座

学校定期开展乡土文化专题讲座,介绍家乡的风光、风俗、风情、历史等知识。每年清明节之际,邀请本地的老革命者到校进行抗日宣讲;还邀请董家口相关领导为学生做家乡美专题报告――《青岛董家口港区托起“蓝色”发展之梦》,以此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爱国、爱家乡之情。

7.言情立志,组织竞赛

利用“海之韵”文学社平台,让学生说家乡、写家乡、赞家乡、畅家乡,抒情励志,刊登优秀作品;结合每年的读书节活动,举办“爱我家乡”优秀习作评选;定期开展“家乡美”“烽火岁月抗日情”主题演讲;还组织学生开展“董家口港杯”摄影比赛、“我手绘港口”创意绘画比赛、红席编织大赛、红席文化广告语设计比赛,等等。

8.阶段总结,考评激励

教导处每月对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成果等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其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每学期末,学校组织“优秀乡土课程”评选活动,颁发获奖证书和赠送一年的教育期刊。组织家长、学生调查问卷,满意度达不到半数的课程,下学期取消课程设置。

指导教师每节课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手段,对学生参与选修课程情况进行a、B、C、D四个等级的评价,评价结果存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和《学生感恩教育――社会大课堂记录手册》。每学期末举办“泊中达人秀”比赛,获奖学生被评为各类素质发展之星,如,剪纸之星、读书之星、科技发明之星等。

三、收获与反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课程建设和教育改革催生了丰盛的硕果。主要收获是:

1.课程开发成为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校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强了教师课程意识,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开发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好国家课程,又要做好学校课程,对各级各类课程的理解能力把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学校课程引发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理念等均发生重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师对国家课程的实施能力,也相伴着获得了各种奖励。

2.乡土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森林十创”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战略,围绕建设鄱阳湖生态区,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突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紧紧围绕“两区”建设,在城乡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提升城乡绿化水平;突出“身边增绿”,把森林引进城镇,巩固和保护现有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切实改善人居环境。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县建成一批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管理规范的“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园区”、“森林通道”、“森林街道”、“森林单位”、“森林小区”、“森林校园”、“森林营区”和“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全县人民创造一个生态优美、空气清新、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创建活动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森林十创”是促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的主要手段,必须发挥各级政府在创建中的主导作用,把“森林十创”工程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创建工作目标责任,落实部门分工负责制,切实组织协调好创建工作。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开展认种、认养活动,营造青年林、婚庆林、成长林、“三八”林等各种纪念林,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重点,提升城乡绿化档次,改善城镇绿特别是人口密集地区生态环境。通过拆迁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身边添绿,大力营造以乔木林地为主的城镇绿地。搞好城乡大环境绿化,突出抓好城镇周边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充分享受高森林覆盖率所带来的好处。

三是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发展的原则。要依据本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条件状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森林十创”总体规划,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分步组织实施,严格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广大平原地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绿化工作,提升绿化水平,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

四是坚持植树为主、适地适树的原则。创建工作以植树造林为主,多栽树、栽大树、栽全冠树,在中心集镇、单位庭院、重要通道两侧要多栽植胸径15厘米以上的大树,树种选择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坚持做到乔灌结合、常绿与落叶结合、林相与季相结合、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结合,注重生物多样性,注重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管护责任。

二、创建活动的范围

“森林乡镇”:以各乡(镇、场)为创建对象,其范围包括创建乡镇的整个行政辖区,示范乡镇为六家桥乡和相山镇。

“森林村庄”:以各行政村为创建对象,示范村为六家桥乡方家村、石庄乡张家村、巴山镇塅上村。

“森林园区”:以工业园区所辖范围为创建对象,示范园区企业为万泰铝业;

“森林通道”:以国省道、重要县乡道为创建对象,示范路段为从山斜饭店到巧姐妹水库;

“森林街道”:以县城所辖的街道为创建对象,示范街道为迎宾大道;

“森林单位”:以全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庭院、厂矿企业生产生活区为创建对象,示范单位为公路分局;

“森林小区”:以县城各类住宅小区(有专门物业机构)为创建对象,示范小区为623厂及永胜社区;

“森林校园”:以各级、各类学校校园为创建对象,示范学校为县一中、东华理工学院行知分院;

“森林卫生院”:以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创建对象,示范卫生院为六家桥乡卫生院;

“森林营区”:以武警营区范围为创建对象;

“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所辖范围为创建对象,本县各筹建一个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

三、创建目标

到2013年,力争全县5个乡镇(约占33%)、30个村(约占20%)达到“森林乡镇”、“森林村庄”的标准,工业园区达到“森林园区”标准,规划区内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各1个,同时,在全县创建一批绿化标准高、生态质量佳、管理规范的“森林通道”、“森林街道”、“森林单位”、“森林小区”、“森林校园”和“森林营区”,以进一步改善全县城乡生态环境。

四、创建标准

(一)森林乡镇

森林乡镇主要参考指标

1、全乡(镇)森林覆盖率:山区70%以上,丘陵地区40%以上,平原地区15%以上;

2、乡(镇)所在地近5年来新栽胸径10厘米以上全冠常绿乔木1000株以上;

3、乡(镇)境内各级公路、河流可绿化地段绿化率90%以上,绿化标准达到省要求;

4、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以上,新建1个以上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的公共休闲绿地。

森林乡镇评分标准

1、组织领导(30分)

(1)党委政府重视,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有创建示范点。(10分)

(2)创建机构健全,配备有专职人员,落实了专项经费,档案管理规范。(5分)

(3)加强宣传,公民绿化意识较强,参与创建活动积极性高,知晓率、支持率达到85%以上。(10分)

(4)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适龄公民尽责率达90%以上。(5分)

2、创建工作(70分)

(1)有创建总体规划,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年度实施规划,有明确创建目标。(10分)

(2)森林覆盖率达到要求。公路、河流可绿化地段绿化率90%以上,达不到90%的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20分。(20分)

(3)乡(镇)政府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20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平方米以上,每少1平方米扣2分;全冠常绿大苗栽植数量不够的,每少100株扣1分;建有一个以上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的公共休闲绿地,未建的扣5分。(20分)

(4)无破坏绿化成果、侵占、破坏林地、绿地等情况,有举报核实的,每起扣5分;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建立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落实养护管理措施,未建立档案扣5分,未设立古树名木保护牌扣5分。(20分)

(二)森林村庄

森林村庄主要参考指标

1、全村(行政村范围内)森林覆盖率:山区70%以上,丘陵地区40%以上,平原地区15%以上;

2、村委会及各自然村所在地近5年来新栽各类乔木、经济果木林500株以上;

3、全村(行政村)境内各级公路、铁路、河流可绿化地段绿化率90%以上,绿化标准达到省绿委[2009]9号文件要求;

4、村委会所在地绿化覆盖率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7平方米以上,新建1个以上面积达到600平方米的公共休闲绿地。

森林村庄评分标准

1、组织领导(30分)

(1)村委重视创建工作,有创建示范点。(10分)

(2)加强创建工作的引导和宣传,村民绿化意识较强,参与创建活动积极性高,知晓率、支持率达到85%以上。(10分)

(3)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适龄公民尽责率达90%以上。(10分)

2、创建工作(70分)

(1)有创建总体规划,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年度实施规划,有明确创建目标。(10分)

(2)森林覆盖率达到要求。高速公路、公路、铁路、河流绿化率90%以上,达不到90%的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20分。(20分)

(3)村委会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20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以上,每少1平方米扣2分;常绿乔木、经济果木林栽植数量不够的,每少100株扣1分;建有一个以上面积大于600平方米的公共休闲绿地,未建的扣5分。(20分)

(4)无破坏绿化成果、侵占、破坏林地、绿地等情况,有举报核实的,每起扣5分;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建立了古树名木的档案和标志,落实了养护管理措施,未建立档案扣5分,未设立古树名木保护牌扣5分。(20分)

(三)森林园区

森林园区主要参考指标

1、园区公共部分绿化覆盖率40%以上,园区绿地以乔木林地为主,比例不低于60%,乡土树种比例不低于70%;

2、园区主干道两侧每侧栽植不少于2行行道树,行道树为常绿全冠乔木,胸径大于10厘米;

3、园区企业内绿化覆盖率30%以上;绿地以乔木林地为主,比例不低于50%,乡土树种比例不低于70%;每个园区企业栽植胸径10厘米以上常绿全冠乔木数不少于100株。

森林工业园区评分标准

1、组织领导(30分)

(1)园区绿化管理机构健全,绿化资金有保障,管理人员责任落实。(10分)

(2)绿化资料文件规范、图表档案齐全。(10分)

(3)积极组织园区参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10分)

2、创建工作(70)

(1)有创建总体规划,制定了详细可行的年度实施规划,有明确创建目标。(10分)

(2)绿化覆盖率达到要求。园区绿地以乔木林地为主,低于60%的,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20分。(20分)

(3)园区主干道两侧每侧栽植不少于2行行道树,少于2行的每条主干道扣2分,最多扣10分;行道树为常绿全冠乔木,胸径大于10厘米,绿化树种达不到要求的,每条主干道扣2分,最多扣10分。(20分)

(4)园区企业绿地以乔木林地为主,比例不低于50%,每低一个百分点扣1分,直至扣完20分;每个园区企业栽植胸径10厘米以上常绿全冠乔木数不少于100株,每少10株扣1分,最多扣10分。(20分)

(四)森林通道

森林通道主要参考指标

1、森林通道必须是县境内的铁路、国道和省道;通道总长度不少于30公里;

2、宜绿化路段绿化率达到95%以上,绿化标准达到省要求。

森林通道评分标准

1、组织管理(20分)

(1)落实经营主体,有专业管理人员,管护责任明确;(10分)

(2)绿化成效明显,无大的病虫害发生,树木保存率达到90%以上,每少一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10分;(10分)

2、通道绿化(80分)

(1)通道长度在30公里以上,绿化标准达到省绿委[2009]9号文件要求。全冠树比例低于80%的,每少一个百分点扣1分,最多扣20分。(20分)

(2)景观树种选择合理,乔灌结合。径级低于标准的,每少1厘米扣5分,最多扣20分;没有配置灌木的扣10分。(30分)

(3)景观效果好,绿化带保持连续不断带。宜绿化地段无100米以上断带,每出现1个100以上断带扣1分,最多扣30分。(30分)

(五)森林街道

森林街道主要参考指标

1、森林街道为县城主要街道,长度在1000米以上;

2、街道两侧绿化带宽度每侧不少于10米,每侧栽植有1排以上胸径15厘米以上全冠常绿树木,乔灌草搭配合理;

3、街道绿化以乔木树种为主,乔木绿化覆盖率不低于50%。

森林街道评分标准

1、组织管理(30分)

(1)有专业部门和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管护;(10分)

(2)树木生长茂盛,整型修剪规范,无土地;(10分)

(3)街道各项市政、环卫设施保护良好。(10分)

2、街道绿化(70分)

(1)街道长度在1000米以上,单侧绿化带宽不低于10米,每少1米扣2分;(20分)

(2)每侧行道树至少有一行胸径在15厘米以上,且为常绿全冠乔木,规格一致,长势良好。胸径每低于标准1厘米扣2分,最多扣20分;(20分)

(3)树种选择科学合理,乔灌草合理搭配,层次丰富,未乔灌草合理搭配的扣10分;植物病虫害得到较好控制,长势良好,无病死株。(20分)

(4)注重季相变化与色彩搭配,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10分)

(六)森林单位

森林单位主要参考指标

1、单位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50%以上;

2、绿化以常绿乔木绿地为主,乔木为主的绿地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70%以上;胸径15厘米以上常绿全冠乔木200株以上;

3、绿化效果好,管护水平高,无病虫害发生。

森林单位评分标准

1、组织管理(30分)

(1)单位领导重视绿化工作,有专业绿化管护人员,安排专项绿化资金;(10分)

(2)有单位庭院绿化总体规划,文件资料、图表档案齐全;(10分)

(3)经常性开展绿化宣传活动,认真组织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10分)

2、庭院绿化(70分)

(1)单位总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50%以上,每低1个百分点扣2分,最多扣20分;(20分)

(2)树种选择合理,乔灌草搭配合理。绿地以乔木树种为主,以乔木为主的绿地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70%以上,每低1个百分点扣2,最多扣10分(20分)

(3)栽植15厘米以上常绿全冠乔木200株以上,每少20株扣1分;(20分)

(4)植物生长良好,造型美观,养护修剪规范;绿化层次丰富,无土地。(10分)

(七)森林小区

森林小区主要参考指标

1、小区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40%以上,绿化标准高;

2、绿化以常绿乔木绿地为主,乔木为主的绿地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70%以上;胸径15厘米以上常绿全冠乔木300株以上;

3、绿化效果好,管护水平高,各绿化树种有明显标志牌,无病虫害发生。

森林小区评分标准

1、组织管理(30分)

(1)小区有绿化领导和宣传机构,安排有专项绿化经费,小区居民绿化意识强;(10分)

(2)有小区绿化总体规划,文件资料、图表档案齐全;(10分)

(3)经常性开展绿化宣传活动,认真组织小区居民参加各种绿化美化活动,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10分)

2、小区绿化(70分)

(1)小区总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40%以上,每低1个百分点扣2分,最多扣20分;(20分)

(2)树种选择合理,乔灌草搭配合理。绿地以乔木树种为主,以乔木为主的绿地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70%以上,每低1个百分点扣2,最多扣20分;(20分)

(3)栽植15厘米以上常绿全冠乔木300株以上,每少15株扣1分;(20分)

(4)植物生长良好,造型美观,养护修剪规范,绿化层次丰富,无土地,各绿化树种和灌木有明显的标志牌。小区居民积极开展阳台、室内和屋顶绿化,对小区绿化美化和管理养护满意度高。(10分)

(八)森林校园(森林医院或卫生院)

森林校园主要参考指标

1、校区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卫生院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50%以上,绿化标准高;

2、绿化以常绿乔木绿地为主,乔木为主的绿地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70%以上;胸径15厘米以上常绿全冠乔木300株以上;

3、绿化效果好,管护水平高,各绿化树种有明显标志牌,无病虫害发生;

4、开设有森林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加强在校学生的绿化美化意识的宣传。

森林校园(医院)评分标准

1、组织管理(30分)

(1)学校(医院或卫生院)有绿化领导和宣传机构,安排有专项绿化经费;(10分)

(2)有校园(医院或卫生院)绿化总体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文件资料、图表档案齐全;(10分)

(3)开设有森林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加强在校学生的绿化美化意识的宣传,大力开展绿地认种认养活动,组织在校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10分)

2、校园(医院或卫生院)绿化(70分)

(1)校园总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卫生院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50%以上,每低1个百分点扣2分,最多扣20分;(20分)

(2)树种选择合理,乔灌草搭配合理。绿地以乔木树种为主,以乔木为主的绿地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70%以上,每低1个百分点扣2,最多扣20分;(20分)

(3)栽植15厘米以上常绿全冠乔木300株以上,每少15株扣1分;(20分)

(4)植物生长良好,造型美观,养护修剪规范,绿化层次丰富,无土地,各绿化树种和灌木有明显的标志牌。(10分)

(九)森林营区

森林营区主要参考指标

1、营区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50%以上,绿化标准高;

2、绿化以常绿乔木绿地为主,乔木为主的绿地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70%以上;胸径15厘米以上常绿全冠乔木300株以上;

3、绿化效果好,管护水平高,各绿化树种有明显标志牌,无病虫害发生;

4、注重官兵生态环境保护和绿化美化意识的培育,积极组织参与地方各项造林绿化工程建设。

森林营区评分标准

1、组织管理(30分)

(1)营区有绿化领导和宣传机构,安排有专项绿化经费;(10分)

(2)有营区绿化总体规划,文件资料、图表档案齐全;(10分)

(3)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宣传教育活动,积极组织营区官兵参加义务植树和地方各项造林绿化工程建设。(10分)

2、营区绿化(70分)

(1)营区总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上,绿化覆盖率50%以上,每低1个百分点扣2分,最多扣20分;(20分)

(2)树种选择合理,乔灌草搭配合理。绿地以乔木树种为主,以乔木为主的绿地面积占总绿地面积的70%以上,每低1个百分点扣2,最多扣10分(20分)

(3)栽植15厘米以上常绿全冠乔木300株以上,每少15株扣1分;(20分)

(4)植物生长良好,造型美观,养护修剪规范,绿化层次丰富,无土地,各绿化树种和灌木有明显的标志牌。。(10分)

(十)森林公园(湿地公园)

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参照省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标准,同时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1)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地点在县城规划区内;

(2)向公众免费开放,建设有生态文化和科普教育设施,经常性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宣传教育活动;

(3)大力开展认种认养活动,建设各种类型的纪念林。

六、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篇6

关键词:新课程;乡土资源;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253-02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敢问路在何方?

广东高考试卷上有一道颇具地方特色的题目,就是对“对子”――给出的上联是:“荔枝龙眼木瓜皆为岭南佳果”,请考生对出下联。显而易见,答案不止一个,考生可以回答的一个下联是:“丹霞西樵鼎湖均是广东名山。”专家称,如果熟悉乡土文化,回答好这个6分题不成问题。然而据传这道题很多考生都得了零分。出题者的本意是想了解学生对广东本土人文的熟知程度,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可见,乡土教育的薄弱,是学生失分的关键。

为此,广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从当年秋季开始将在全省普通高中开展新课程试验,要求高中学生三年内必须选修28分以上的地方课程(总学分144分)方可毕业,将地方课程正式列入学生考核范围内。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现在的学生天天忙着上课、考试,唯“课堂中心,分数唯一”和“智育中心,内容单一”,他们哪有时间了解家乡历史和风土人情呢?从这个角度讲,乡土教育的缺失不仅是乡土知识的缺少,更是乡土教育观念和乡土教育意识的缺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最好方法就是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地方人文自然资源,研发乡土校本课程。

(二)历史遗留迄待解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乡土教育一直都有提及,但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全国统一了教育教学体系,乡土教育难有立身之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地方课程被列入国家课程体系,为乡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迫于考试的压力和家长、学生唯分数论英雄的思想,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顾及考试以外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全国、省市重点学校,都把开设乡土教育等考试以外的课程当作是忽视升学率的绊脚石,只要没有上级部门的硬性规定,鲜有学校而为之。可以说“应试教育的罪过之一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乡土知识教育。”

(三)乡土教育难成气候?

我校和不少地方学校一样也开始了乡土教育的尝试,开设校本课。由于措施跟不上和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影响,尽管学校和老师们在探索,在尝试,但是承受着重重压力,而很少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教学,从根本上将乡土教育处于缺失的状态。乡土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少数教师的个人所为,如我校刘建兵、樊江峰老师编写的《镇江文化概要》,李金国老师编写的《山水镇江》,秦向荣教师主编《生活中的数学》已经出版,吕品老师撰写的校本论文――《镇江历史与文化》在省级校本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等。乡土教育只在各地部分学校零星存在,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在一次校本课上课前对学生作关于“人文奥运与民间文化”一项调查表明,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了解十分匮乏,关于地方历史与文化知识的调查中,800多名被调查学生得分平均为65分。有41%的学生不知道“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主要修建于哪朝”。因此对大中小学生开展乡土历史人文自然资源教育十分必要。

二、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理论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形式要个性化,教学途径要多样化,教学活动要丰富多彩,充分研发地方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石中英先生的本土教学理论

中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家乡观念和乡土意识;不仅要培养学生应该具有的个性特征,而且也要培养他们对本土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本土教学理论专家石中英先生在《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指出:要发展以本土知识学习和研究为主的地方性课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强对地方人文自然资源的了解,从而产生报效祖国、报答家乡的思想。

三、扎根于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我校地处长江与运河交汇的地方――镇江,经济发达,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有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园、历史文化遗址、集园林、书法、雕刻于一体的焦山,近代英国领事馆――镇江博物馆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众多的教育基地为校本课程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本课程研发必须扎根于家乡历史人文自然资源这片沃土。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校本课程研发以整合为开发方式,以尊重为开发原则,以发展为开发目标,逐渐形成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如通过主题“镇江区域旅游与未来经济发展”的校本课程研发,我校李金国老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山水镇江》,通过该课程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魅力,从而形成学校自身德育工作的特色。如通过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乡土考察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镇江旖旎的自然风光,众多的人文景观,丰富的物产资源,家乡社会和经济的建设成就,以及乡土发展优势。另外,还组织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对本市主要名胜古迹,如西津古渡、金山寺、北固山公园、焦山、南山风景区等进行乡土地理旅游;参观梦溪苑、赵伯先事迹展览、镇江烈士纪念馆等;通过乡土地理讲座介绍茅以升、赛珍珠、李岚清等镇江籍名人。通过乡土历史人文自然资源的利用、保护研发,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如通过主题为“近现代镇江的历史与文化”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我校刘建兵老师、樊江峰老师编写了校本教材《镇江文化概要》,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扩大掌握地方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地方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为家乡和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理想。如充分利用镇江图书馆、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馆藏资料,山炮台、焦山炮台等历史遗迹,赛珍珠故居、镇江英租界等遗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我校在开发和建设乡土校本课程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有利的“契机”,因势利导地对学生浸润思想教育。在镇江这片热土上,还形成了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忠义文化、山水文化、书画文化,所以乡土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要与语文学科、历史学科、政治学科、地理学科、美术学科等紧密结合,探索适合镇江地域乡土文化教育的新路子。掌握镇江近现代历史和文化知识不是校本课程唯一和终极目标,而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通过主题为“异域文化与乡土知识”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意识,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语言文化教学。如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团活动――英语角和外籍教师的有利条件进行口语练习,如参观英国领事馆,了解西方建筑与中国建筑的异同,再如参观赛珍珠故居和聘请专家对赛珍珠及其《大地》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说赛珍珠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座“人桥”。

四、实践与反思:走向校本天地宽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通过对地方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的研发和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不仅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会主动进行实地考查,如有些学生为了了解镇江西津渡的历史,或向爷爷奶奶打听,或查阅有关地方志,或实地考察,从而了解西津渡的发展变迁史。如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特意补充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中镇江之战”的材料:焦山古炮台抗英的历史图片资料;西津渡口激战的场景,特别是当英军攻打镇江城时,年过半百时任副都统的海龄高呼“保国卫家,与城共存亡”,在镇江浴血奋战,沉着、坚毅、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壮烈场景……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拉进了历史,实现了教科书中历史知识与地方人文历史的无缝链接。这样做,既活化教材,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乡土校本教材的研发倡导的是师生独立选题、独立研究、独立思考,从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实施研究、成果汇报等均由师生自行完成,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质疑、乐于探究的能力。

学校校本教材的研发实质是师生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升师生的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发过程中信息如何收集、处理、提炼?如何运用有效信息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研发成果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示?学生就在这很多的“第一次”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从中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篇7

[论文摘要]:校本文化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依靠师生,面向师生的自己的文化,是具有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的生命力很强的学校文化。浯溪二中把校本理念作为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根本,从地方文化、个性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入手,在校本文化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尝试。

什么样的文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文化,怎样才能避免文化建设的“千遍一律”和“千校一面”,怎样才能提高文化育人的实用性和长效性,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走自己的路,创造富有个性、特色鲜明的校本文化。校本文化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依靠师生,面向师生的自己的文化,是具有独特魅力和无限活力的生命力很强的学校文化。浯溪二中把校本理念作为文化建设的前提和根本,从地方文化、个性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入手,在校本文化建设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尝试。

一、用浓厚的地方文化充实学校文化,体现本土文化特色

本土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之根,要使学校文化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利用好、发扬好本土文化是应该优先做好的课题。

浯溪二中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将最能体现本土文化特色的人、物、景引进校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热爱家乡、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的志向。

首先,学校在醒目位置精心设计了一组主题为“知我祁阳、兴我家乡”的宣传专栏,使学生对家乡的基本概况、发展渊源、历史文化等有个较为详细地了解。

其次,每一幢建筑物最显眼的墙面分别张贴了浯溪公园、祁剧、文昌宝塔、潇湘古楼等本地最典型的历史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城市新貌的巨幅照片,向师生以及来宾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

再次,将全国四大碑林之一的浯溪公园的石刻文化全方位引入校园。在校园内布置了众多文化石,根据浯溪名称的起源赋予相应的文化内涵,例如,“吾镜石”注解为“吾日三省吾身”,“浯溪石”注解为“闻道浯溪水亦香”,既把每一块石头变成了会说话的生命体,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浯溪文化、学习浯溪文化、把浯溪文化发扬光大。

另外,还精选了省、市两组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配上相应的简介或诗词歌赋进行展示,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引导学生既立足于家乡,又立志走向四方。

二、用丰富的个性文化装扮学校文化,追求鲜明的校本特色

个性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之魂,要实现文化建设校本特色的最大化,必须先有文化个性的最大化。

首先,要用“只学思路,不走老路”的思想对待学习和借鉴,切忌简单模仿和复制。以给建筑物进行文化命名为例,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做法,如何才能做出新意,体现自己的个性?浯溪二中用“力”字将所有楼房的命名串起来,分别称为“活力楼”“潜力楼”等;用“吾”字将所有石刻串起来,“吾师”“吾镜”“吾真”等系列化的命名既具有深刻的内涵,又具有独到的新意。还有,“创新大道”“国球中心”“和谐花园”等场所的命名,充分结合了这些地方的地形特征、育人功能,又非常富有时代意义,具有较高的文化寓意,极大地提升了感染力和影响力。

其次,必须坚持以师生为主体,注重文化建设的过程。“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不仅要看它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更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浯溪二中校园内布置了大量文化石,但没请一个名家或专业人员参与,从书写到篆刻,全部由本校师生完成。在文化石布置过程中,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学习石刻艺术的高潮,无形中生成了一道新风景、新文化。单纯追求“让每面墙壁都说话”还不够,而是要让它说师生自己的话,说大家愿意听的话。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师生的个性作品、创意布置、温馨祝福等,跃动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千姿百态又各不相同,组成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文化场。还有,校标完全由本校师生共同设计,很多地方的命名是从老师和学生那里征集来的,每一处文化设施都是依靠大家的共同参与,反复推敲才定下来的。

另外,要积极创造可供师生表达个性、释放个性的文化空间。从“阳光体育”起源,浯溪二中提出了建设“活力校园”的理念。不仅添置了相当多的在一般校园看不到的新式文体器材,而且各种充满活力和激情,甚至是“非主流”的活动都可能在这里看到。最经典的当数“校园狂欢节”和“校园泼水节”,校长亲自为学生献歌,扮成圣诞老人给学生派送礼物,与学生一道肆意泼水等等,让学生深深为之陶醉,同时也是一道最为独特的文化风景。再比如,学校设置了“生日祝福台”“校园贴吧”“涂鸦文化墙”等可供随意张贴、涂写的文化设施,不但相当受欢迎,每一天都被师生自发地更新着,而且成为个性表达、即时交流的重要渠道以及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三、用独特的精神文化支撑学校文化,构建深层的校本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芯”,只有具备了与众不同的“芯”,才可能实现学校文化深层次的校本文化,以及整体的和谐统一与健康发展。

首先,要注重对文化积淀的继承与创新,确保精神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历久弥新。历史文化是每所学校最好、最独特的个性,一所学校个性是否鲜明,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注重对历史文化的提炼和继承。走进浯溪二中,一定会首先被一幅精美宏大、充满古韵的巨幅校志所吸引,一定会对集厚重与生动于一体的校史馆留下深刻印象,也一定会被一处叫“足印”的文化设施所震憾。这些无不时时刻刻向每一个师生和来宾用最生动的方式诠释着历史,用最有效的方式延续着精神财富,成为最富吸引力的文化名片。

其次,要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确保“血肉”与“灵魂”的统一。“物质文化也好,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也好,如果没有以学校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支撑和渗透,都将会失去灵魂,”成为空洞的“躯壳”或者杂乱的“碎片”而已。浯溪二中以“尊重生命活力,培植发展潜力”为核心理念,提出建设“活力校园”和“活力课堂”等系列目标,在文化建设过程中,随时坚持以“活力文化”为指南针和基本准绳,紧扣中心主题来展开和构建,因此,学校整体文化氛围给人最大、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整体协调,充满活力。

再次,要善于使精神文化“物”化和“活”化,从而促进内化和升华。在浯溪二中进校门最显眼的位置,以国旗为中心,以校标、校训为主体,校旗、团旗、队旗和40面班旗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规模宏大的旗阵,给人强烈的审美观感和视觉冲击力。学校还创新传统的升国旗仪式,增加了升校旗和班旗的内容。每个教室门口张贴有相应的班旗图案和班级名片,学校各种管理手册封页甚至是会议室的窗帘上,都印有校标。除此以外,学校还经常性举行以校训、校标、校旗、班旗等精神文化为主题的系统教育活动,使无声的静止物变成了鲜活的“生命体”,真正走进了师生心里,达到以物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篇8

【关键词】乡土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教育;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76-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大地,每一方圣土都有着成千上百年的文化积淀,这些文化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医药文化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它自然而然地渗透于每一寸乡土。乡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将乡土文化融入到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中医的实用中医人才。

1中医药高专以培养“乡土中医药人才”为己任

中医药高专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当地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培养专科层次的实用中医药人才[1]。中医药高专院校的多数学生从故乡来,学成后又回到故乡去反哺于故乡。所以,中医药高专教育主要是培养愿意到基层去,能为本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乡土中医药人才”,简称“下得去、用得上的中医人才”。

2中医药高专应加强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

在高职高专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影响下,加上学制短,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交叉教学,生源素质较差等原因,中医药高专院校很少注重给学生喂养优秀传统文化的食粮,易使当代青少年学生错误地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产生功利主义思想。尤其是在“就业就是一切”指挥棒的指挥下,有些中医药院校更是舍弃了“人文”传统,“把大学降低到市场经济的附属地位,市场需要什么,大学便做什么,一种产销对路,短、平、快的人才培养模式悄然形成”[2]。

医学是对生命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人文精神[3],脱离人文关怀谈医学,学生就会成为医学匠人。中医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脱离传统文化谈中医,学生很难真正理解中医,也就学不好中医。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4]。乡土文化的地域范围放大到全中国,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学习乡土文化入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易于接受。所以,不论课时有多么紧张,不论技能是多么的重要,传统文化和乡土文化教育对中医药高专来说是必需的。

3中医药高专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

乡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乡土文化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于教学之始终,分阶段实施是一条有效途径。由于中医药高专教育学制短、课时紧张,乡土文化教育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形式可以灵活安排,可通过开设课程,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专题网站进行辅导,举办学术讲座、文化节和知识竞赛等多种途径实现。如我校在中医药类各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列入《三峡文化与三峡中医药》这门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之中,前4个学期均开设,每学期32学时,教师和教学时间不固定,灵活安排,重在营造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生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

3.1入学教育普及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乡情教育,强化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每个学生对家乡都有或多或少的认识,但由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对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多数是零碎的片断,不够系统全面;多数是直观的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在新生入学前两周,学校结合军事训练的理论教学时间,用4―6个学时向学生讲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未来规划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历史,强化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如我校地处长江三峡库区,学生入学时就对学生讲长江文化、三峡文化、讲三峡库区沿线城市未来的发展,顿时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对家乡产生了自豪感、认同感。

(2)开展本地中医药历史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医之情。中医药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地方乡土文化中富含中医药文化。学校通过系统研究整理后,在新生入学时开展1次本地中医药历史与来来的讲座,安排1―2次参观,如参观学校中医药博物馆、中药园、中医药专业实训室等,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药在治病救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如我校每年均安排中医药类专业新生参观校内富有特色的中医药实训中心、中医文化陈列馆、中药科技馆、生命科学馆、药用植物园,并讲解长江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学生一开始便对中医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3.2深入探究乡土文化,提高学生职业素质

(1)以典型乡土文化为例,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要通过对本地的神话传说、民间习俗、知名人物、文化古迹等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去思考、发现其中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如以“长江三峡地区是亚洲人类的发源地”[5]等三峡考古发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华民族繁衍昌盛的秘密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巴文化、蜀文化、楚文化等。又如处于长江边,以“水文化”为切入点,从“大禹治水”、《易经》论水、五行之水、人体之水、自然之水等方面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去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去思考中医、去理解中医。

(2)扎实开展乡土中医药文化研究和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中医药高专院校要发挥学校人力、物力优势,对本地区中医药历史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对老中医学术思想进行总结,并将这些成果应用于教学之中。如我校从2005年开展《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发掘与中医学术经验整理研究》,形成三峡地区中医历史文化发展概论、老中医学术经验集成等成果,2009年获得了重庆市万州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我校利用这些成果开发了《三峡中医药》校本特色教材开展教学,并邀请三峡有名的中医药专家到校开展学术讲座,一方面通过介绍名老中医高尚的医德、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修身养性之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通过传授医家的学术经验,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苏绪林.浅论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方向[J].卫生职业教育,2007,2(23):13.

[2]仪垂杰.当代大学人文精神的反思与重建[n].光明日报,2006-11-07(6).

[3]张宗明.高等中医教育应促进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06.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篇9

关键词:校园;生产性景观;乡土植物

0引言

随着中国高校的飞速发展,校园景观建设也有明显发展,而且日趋成为特色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校园景观建设中,雷同或者照搬的现象严重,体现不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高校特色。随着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兴理念,如生产性景观、景观生态性等,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的发展,这些新兴理念将会开辟一个全新的校园特色景观时代。“生产性景观作为一种新兴的城市景观型态,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值得研究的科学。把生产性景观的设计理念与思想应用到高校校园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使在校师生切身感受到生态自然的力量、四季的变化和自身存在的价值,还能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也展现了一种特殊的高校校园景观文化。[1]”

1高校景观建设中优劣问题的分析

“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负担者积淀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重任。[2]”因此,根据校园性质的不同,其设计上也应因地制宜,做到校园规划的多元化,发展的多元化。但在实际建设中却出现了以下问题:

(1)创新性不强。校园景观设计中没有透彻全面的了解校园特色文化、历史,将其孤立,化为单独的领域,没有融会贯通到校园景观的设计中,更没做到独树一帜,开拓创新,这也影响了满足设计的实用性、适宜性和符合满足人们要求的舒适性的原则。

(2)优秀案例的带头作用。虽然高校景观有较多负面现象,但也不乏有好的校园景观设计,如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景观,就较好的解决了上述两点校园景观的不足。“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农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社会的独一无二的非物质的利益,认识到乡村和农业景观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体验的价值。农业不仅作为生产的对象,而且作为审美的对象,作为景观呈现在人们眼前。[3]”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中使用“生产性景观”这一新型设计理念,为高校景观建设提出了一条探索之路。

2浙江工业大学发展生产性景观的优势

(1)首选与优势。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与体育场之间有27620m2的原行政楼空闲地块,地块大小适中,种植作物的位置也较为集中,对于后期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先天性的便利条件。

(2)效益与成本。杭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等自然条件,有水稻、油菜、枇杷、橘树等乡土作物、果树,选用这些乡土植物作为景观的苗木,可以减少成本造价和后期的维护费用,同时作物的果实等副产品可以加工为食物或工艺纪念品,带来较好的经济价值。

(3)生态与自然。野草、经济作物、果树的种植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改善,相对于大量的铺装、构筑物、建筑的建造,前者的大量运用会形成一个优良的小气候,同时有利于水土的保持。这种景观模式不会破坏自然生态链,使得从微生物、昆虫到鸟类和人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4)参与与交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很快提高,大学生中有较多沉迷于网络,不经常参加集体活动,与同学、师生的交流也越来越少。我校这种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但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良好的氛围,并且学校注重高质量的景观的营造,原行政楼地块中现有的向日葵、油菜花、蔬菜田等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场所,通过组织师生对地块的耕种、养护、收获,组织班级、社团等团体来此拍摄照片、举行植物科普活动等,对师生对集体活动的参与性大大提高。

3生产性景观在实际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3.1项目陈述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积极推进校办产业规范化建设,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道路。[4]”在这种方向的指引下,结合现有地块,进行原行政楼的生产性景观设计,是一次大胆创新,为后续的方案改造实施提供一次可行的理论探索。经过探究得出初步成果,将地块进行系统的改造。

3.2问题与解决方案

设计中如何利用乡土植物和农作物代替常规的景观植物,同时营造一种不失于常规景观植物的景观效果,这是我们这个课题首先遇到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从植物细胞的形态中得到启发,如下图,把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看做设计红线,而其中的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等都是看似无序实际是有美感的存在。把液泡的形态演化组合为农作物的种植形态,其中细胞核、叶绿体等演化为硬质与构筑物形态,利用大片的统一机理为合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空间。

同时,设计理念“细胞”的加入,象征着欣欣向荣、活力四射的校园师生的面貌。见图2

原有地块景观手法单一,单纯的利用香樟、草地、向日葵等单一植物营造,没有其他构筑物来丰富场地,使人不能有图2演变过程图,更多的视觉享受,达不到场地功能多元化、游赏鲜明化。

因此,在设计中以细胞、花瓣、常用颜色中的大红色为设计元素,设计出不同的广场、铺装纹理、景观雕塑小品等。在此之前通过对场地的分析,将地块分为五大区块,运动区、景观游赏区、广场集散区、阅读区、滨水景观区。

这样的分区是以便捷和统一的原则划分的,各个区块与周边的教学区、体育场、图书馆等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景观群落。规划后的地块,可以满足师生对游赏、展示、集散等需求。

生产性景观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在作物收获后需要以哪种植物作为轮歇的作物,若只是单纯的种植一种作物或者同季的作物,在收获后地块露出翻耕的土地便使观赏性大打折扣,基于对植物景观学的学习和调研乡土植物,我们利用向日葵、油菜花等低矮作物与桃树、橘树等果树结合的手法,丰富场地观赏视觉要求,同时种植不同季节作物,达到景观设计中“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需求。

生产性景观带来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是,收获的果实、种子或作物秸秆如何处理,对此我们的设计中也进行了处理,我们将作物的果实、种子秸秆等,加工成纪念品,在场地设计的地下购物展示中心出售,购物展示中心即提供休憩场地又带来经济效益,把纪念品赠与或出售来校的游人与访客,这样还能带来更好的宣传效益,同时有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原有场地中空间交流的场所较少,因此在设计中更多的营造便于不同人流互动的场所,经济型作物所围和的空间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场所,同时设置的阅读、集散区也起到了便于交流的作用。

4基本结论

高校景观的发展必将依靠于特色景观的成熟,在对校园景观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不能片面的对其提出个人的主观改造方案,同时景观设计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的学科,这也是生产性景观能运用于高校景观的重要因素,“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也逐渐成为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理念,因此在设计中,要以人为中心,同时在景观营造中不违背基本的景观设计原则,加以全面系统的对当地自然、文化等信息的消化吸收,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好的校园景观。

注释:文中图片均摘自本人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赵雯婷,王科奇.浅说高校校园生产性景观[J].科技信息,2011(35):687.

[2]陈尚玲,陈科东,徐敏.校园景观与文化共融——桂林旅专新校区景观设计构思[J].中国农学通报,2010,23(26).

[3]张敏.农业景观中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J].湖南社会科学,2004(03):1.

乡土文化进校园方案篇10

一、农林高校培育特色校园生态文化具有现实意义“生态文化”是以生态学为基础的文化,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中的具体表现,是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1]。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培育,是一个以对外提升改造农村人居生活品质、对内建设服务生态大学、传播倡导低碳生态理念、培养发展生态型人才的综合系统工程。(一)农林高校校园生态文化培育的现实意义作为农林高校,它包含了众多林业专业及学科,如生态学、森林保护、林木遗传育种、风景园林、生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等[2]。因此农林高校理应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的发展,在加速农业、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全面的技术和人才支持。建设农林高校优秀的校园生态文化,不但有利于自身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建设生态和谐的大自然,而且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促进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对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传播生态科技、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弘扬生态文明;对内培养具备“三干”品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掌握一定的生态学知识的生态人才,更好地服务“生态浙江”、“低碳杭州”建设,这就是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二)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培育依托的力量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宣勇教授认为,农林大学要根据现阶段的发展实际,紧扣“生态性”与“创业型”,办出自身的特色。据此,学校确立了三级培育平台:第一级以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为主体,各二级学院配合落实的主体平台;第二级以校学生会、青协、社联及二级学院团学组织为抓手的活动平台;第三级以班级团支部、各社团为基础的实践运作平台。除此之外,学校相关学科专业教师也积极开展参与各类生态学术活动,学校还定期邀请校园文化建设、生态学方面的知名教授、学者来校进行宣讲、学术交流,进一步强化师生对校园生态文化的理解。以此至上到下,由点及面,覆盖学校每个层面,真正做到全校联动、全校参与创建培育。二、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培育过程(一)倡导“低碳生活”———培育校园生态文化的社会职能近年来,以“打造生态校园、宣传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校园内陆续开展,学校每年都举办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化节,开展废品艺术展活动,举办“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大型宣传活动,举办“爱木节”,开展“绿眼睛”环保月、“绿化自行车”、“虚拟图书馆”、“红绿文化”交流和“共创生态家园”环保签名等活动。同学们深入社区,免费发放环保袋,开展旧电池、旧塑料品、旧书籍等物品回收交换活动;大四毕业生将文具、体育用品、书籍捐献给欠发达地区的孩子;大一新生们将军训结束后不再使用的军训服,捐助给学校附近的民工;学生们还制作了宣传低碳生活传单、工艺作品,在广场、社区等地向市民发放、展出,号召大家注意环保。在新农村的规划设计中,学生们尽量使用乡土树种,提高植物的存活率,降低运输成本;使用现成的环保、生态材料,减少资源的浪费,避免污染环境;积极使用屋顶绿化技术,平衡室内温度,降低空调使用率;安装使用太阳能产品,使用无污染能源,减少能源消耗。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师生的生态意识,使更多的人关注“低碳杭州”的建设,履行校园生态文化的社会职能。(二)培养“生态人才”———培育校园生态文化的育人职能在“生态人才”培养中,以教育生态化理念为指引,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全面发展”的“生态人才”培养原则,将生态化教育理念深入贯穿在教学管理方案、人才培养、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各方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生态人才”[3]。积极组织相关专家编写完成了近十五万字的《生态文化概论》课程教材,并在2011级文化学院新生中率先开设《生态文化概论》课程,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学习生态文化的基础知识;制定《师生生态行为规范》,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制定公共选修课标准,要求所有在校学生必须获得2个以上生态环境学的公选课学分才能毕业[4]。如摄影系开展的“我的低碳生活”摄影大赛、园林系开展的生态景观设计大赛等。再如在教学中引入生态学的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建筑设计时,能够考虑自己的设计会不会破坏环境,建筑的废弃物该如何处理。(三)规划“生态农村”———培育校园生态文化的服务职能从2007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就与临安市政府共同合作开展了规划“生态农村”活动,由学校400余名师生组成的规划“生态农村”服务团,为临安乐平乡、玲珑街道、横路乡、藻溪镇、岛石镇、锦城镇6个乡镇的农户提供免费农居庭院设计。考虑到农民的需求更偏向于实用,在获得需要设计的面积以及尺寸的同时,师生还主动和农民进行交流,了解农民的想法和相关的信息,在设计中使用乡土植物、生态材料,节约庭院建造成本。2008年,本着以“深入农村,服务社会,锻炼自身”的宗旨,服务团与江山市政府开展了以“服务新农村,规划‘生态农村’”为主题的活动。服务团主要对江山市於头镇永兴坞村、清湖镇和睦村、碗窑乡等3乡镇进行了村落景观规划设计,师生们从园林专业的角度对莲心湖的景观提升提出了自己的改造意见,并对多条道路进行景观提升设计。除此之外,服务团还为磐安、嘉兴、余姚等县市乡镇规划新农村。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一行还实地参观了嘉兴市五店镇建林村,对建林村的规划建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p#分页标题#e#(四)传播“生态文化”———培育校园生态文化的引领职能前期摸索:从2004年起,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临安、舟山、江山等地区开展了传播“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对生态文化传播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早期的探索,服务团首先对服务农村的人口结构、文化层次、基础建设、文化底蕴等情况进行前期调研,了解服务农村的基本情况、农户的基本需求;通过生态建筑模型、乡村常用植物图片、生态庭院设计方案图片、常见农作物病害防治等科普材料在农村乡间的展示,提高农户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中期输血:在搜集到服务农村的基础数据后,服务团根据学生专业特色分组进行现状分析、讨论,提出合理的、生态的解决方案。服务团通过现场讲座、技术指导,传授农户苗木、盆景种植技术;通过在农村建立科普、教学实践基地,定期为农户提供指导帮助,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定期为农村寄送植物种植设计材料、苗木价格信息资料、新农村规划设计方案集等为新农村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后期造血:在前期与服务农村建立合作的基础上,分批安排村干部、农户来学校进行农业技术、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培训考试合格后颁发相关证书;学校还积极参加浙江省“扶千名人才,促千村发展”计划,安排来自省内欠发达地区的青年农民大学生入校就读,进行为期两年的园艺技术培训学习。三、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反哺作用(一)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显性作用首先,构建了“二园合一”的生态化校园。在生态大学办学理念指导下,学校东湖校区按照“崇尚自然,优化环境,因地制宜,特色鲜明,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进行规划建设,成为目前国内第一个植物园与校园“两园合一”的生态化校园[5]。截至目前,园内植物已达2188多种,将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阔叶与针叶、木本与草本进行合理搭配,其中还有大量珍稀植物。校园植物园规划为景观林木区、定向培育区、森林游憩区、自然演替区和生产实验区,建成观赏植物栽培研究中心、绿色科技研究基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和植物品种基因库,由于环境优美,学校还被推选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其次,推动了相关学科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如周国模校长领衔研究的“森林炭汇”项目,不仅为我国在国家炭交易中取得更有利的地位,对于建设生态低碳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赖齐贤教授研究的植物幕墙系列产品,在室内外墙上种植出各种植物,既节约土地,又可以绿化室内环境;张齐生院士领衔研究的竹炭产品对循环处理污水、净化空气效果明显。(二)浙江农林大学校园生态文化的隐性作用首先,实现了学生向“生态人”的转变,助推就业工作开展。通过参加各类生态主题活动,学生们体会到生态文化的真正内涵,培养了肯干、实干、能干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服务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了自身农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自觉主动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以提升自身服务实践能力,参加规划“生态农村”活动的学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参加学生当中仅园林学院2009年就有23人考取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研究生,2010年有28人考取浙江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其次,强化了学校与地方的交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校园生态文化的另一隐性作用在推进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得以体现。以规划“生态农村”活动为例,自2007年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服务农户168户,共完成设计图纸365套,有效地为浙江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帮助,临安乐平乡、横路乡还以赠送锦旗等形式表达感谢之情,学生服务的乡镇遍及全省各地。截至目前,浙江农林大学先后与全省40多个县市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与地当政府、企业合作完成开发项目500多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0多亿元,带动20多万人脱贫致富,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了一批集科学研究、成果示范、推广转化、生产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基地,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供了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