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十篇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十篇

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4:31

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篇1

关键词:保障性安居工程;问题;成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tU113.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现状

1995年国家出台了《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开始,保实施障性安居工程是解决中低收入居民住房问题的一种手段,作用是调控住房市场,调节收入分配,目的是逐步缓解居民住房困难、不断改善住房条件,加快城镇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进程,促进城镇住房建设。实行政府扶持、单位支持、个人负担的原则,要以大中城市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2011年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为标志,确立了逐步形成可持续的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机制,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安排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建设,加快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落实确保用地供应、增加政府投入、规范利用企业债券融资、加大信贷支持和税费减免政策方面的政策支持,对提高建设和规划管理水平及完善运行管理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将保障性安居工程纳入地方政府责任考核目标管理。保障性安居工程从试点到全面铺开,制度建设逐步完善、资金筹集渠道基本确立,改善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促进社会公平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存在问题及成因

(一)地方政府对保障性安居工程重视不够。由于现行住房保障政策都是以规范性文件形式的,虽有一定效力,但未形成法律制度约束。工作中,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法规建设相对滞后,地方政府未将保障性安居工程纳入地方政府建设规划,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目标和措施,大多是为应付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取得国家政策补贴,保障性安居工程缺乏在调查基础上的统一规划,地方政府对应保家庭、居住条件、住房需求,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有能力保障到什么范围、什么程度,基本上没有清晰思路和具体措施,缺乏利益调节和退出机制,导致保障政策不健全、保障对象不明晰、保障范围不确定。

(二)保障性住房缺乏管理主体,管理工作基础薄弱。据对某市保障性安居工程情况调查,没有具体的部门和机构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统一组织和实施,根据上级检查推动地方工作的开展,规划制订、建设审批、投资建设、监督管理等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分别实施、互不衔接;如某市由房产管理部门上报安居工程报表,负责审核申请准入条件,其中申请经济适用住房条件中有“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一条,由于该市共享信息机制不健全,加之职能和人力不足,保障性住房信息档案不完整,审查家庭收入等于一纸空文,缺乏可操作性。

(三)保障性住房资金保障不利。现有关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是国家通过转移支付安排的专项,二是地方政府预算安排,三是土地出让净收益和公积金增殖收益中按一定比例安排。经调查,资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挤占、挪用和滞拨国家专项资金,因保障对象不实或保障标准低致使国家补贴节余过大;二是地方财政资金配套不到位,国家专项大多需要地方政府配套实施,由于市县财政困难,大多是根据国家资金安排工程,配套资金很难到位。三是土地出让净收益和公积金增殖收益安排不足,国家为筹集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要求地方政府按当年土地出让净收益10%安排、公积金增殖收益在提取管理费和风险金后全部用于安居工程,经调查的市县普遍存在这两项资金安排不足问题。四是通过银行或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按规定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被挪用。

(四)保障方式单一,优惠措施不到位。据调查,发放廉租住房补贴是普遍的做法,大多是通过返还土地出让金形式市场化运作,经济适用住房和配合城市改造建设回迁安置楼,政府真正主导投资建设的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占很低比例,保障覆盖面较小,弱化了安居工程的保障功能。另一方面是保障性安居工程优惠措施不具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要切实落实现行建设、买卖、经营等环节税收优惠政策,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规定,地方政府多数土地出让金政策执行较好,其他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再就是超面积建设保障性住房,由于受用群体不明晰,导致部分单位团体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名义变相搞集资建房,致使应保未保和超范围、超标准问题并存。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健全保障制度,理顺管理体制。建议国家从法规层面对住房保障的计划实施、惠及对象、供应标准、资金运作方式等进行界定约束,地方政府将保障性工程的项目规划、土地供应、资金筹集等重大问题纳入政府工作目标,成立专门机构对此项工作实行统一管理,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责、权利、义务,整合低保和保障房的相关制度,使其有效衔接,使低收入群体切实感受到保障的温暖。

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篇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问题,近年来先后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将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改革征地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摆在了突出位置,提出了明确要求。最近颁布的《物权法》,对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作出了规定。许多地区开展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对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部分地区工作进展缓慢,亟待加快进度、完善政策、规范管理。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31号,以下简称国发31号文件)关于“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的精神,切实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责任

为贯彻国发31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保障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20**〕29号,以下简称29号文件)关于“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和“严格实行问责制”的精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负总责,劳动保障部门、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职能各负其责,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加强工作调度和督促检查,切实做好本行政区域内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

各地要尽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29号文件要求,已经出台实施办法的省份,要认真总结经验,完善政策和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市县工作的指导;其他省份要抓紧研究,争取在今年年底前出台实施办法。要严格按29号文件关于保障项目和标准的要求,尽快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并建立相应的调整机制。

二、确保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

各地在制订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中,要明确和落实社会保障资金渠道。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原则上由农民个人、农村集体、当地政府共同承担,具体比例、数额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根据29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20**〕100号,以下简称100号文件)规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从当地政府批准提高的安置补助费和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土地补偿费中统一安排,两项费用尚不足以支付的,由当地政府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解决;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

各市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公布实施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从其所得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中直接缴纳;各市县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公布实施后,要及时确定征地补偿安置费用在农民个人、农村集体之间的分配办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个人缴费部分在农民个人所得中直接缴纳。

三、严格征地中对农民社会保障落实情况的审查

要严格执行国发31号文件关于“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征地”的规定,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落实情况的审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项目、标准以及费用筹集办法等情况,要纳入征地报批前告知、听证等程序,维护被征地农民知情、参与等民利。市县人民政府在呈报征地报批材料时,应就上述情况作出说明。

劳动保障部门、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把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落实情况审查关。需报省级政府批准征地的,上述说明材料由市(地、州)级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审核意见;需报国务院批准征地的,由省级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有关说明材料和审核意见作为必备要件随建设用地报批资料同时上报。对没有出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施办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不落实、没有按规定履行征地报批前有关程序的,一律不予报批征地。

四、规范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根据100号文件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需费用,应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按标准足额划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专户”,按规定记入个人账户或统筹账户。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待遇核定和资金发放管理,具体工作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各地要制订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资金收支情况的监管,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和被征地农民的监督。各地要按照29号文件规定,确保必要的人员和工作经费。要加强被征地农民统计工作,做好对征地面积、征地涉及农业人口以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参保人数、享受待遇人员、资金收支等情况的统计;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考核。

五、加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

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篇3

住房保障制度是国家在住房领域内根据法律,利用国家和全社会的力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向低收入者提供实物援助或财政补贴,用来解决社会成员的基本居住问题以及改善其居住环境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保障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住房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保障性住房是一项民生工程,是低收入家庭享有基本居住权的体现,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和谐所必需的条件。因此,住房保障具有民生性和公共性,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其公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住房保障责任主体的公共性。住房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因此,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具有公共性。政府成为住房保障责任主体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住房保障制度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住房权利,具有社会功能,因此它的主体应该由社会的集中代表,即政府来担当;其次,提供保障住房的成本很高,任何一个社会阶层、社会成员或团体都不能单独承担,只有通过政府调动全社会资源才能有效解决;再次,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程序非常复杂,涉及到社会的很多层面,只有靠政府的权威才能加以实施。

2、住房保障价值观的公共性。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价值观包含了公平、公正、责任等方面,将低收入群体的价值目标和利益目标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协调起来,缩小贫富差距,目的是为我国弱势群体谋求最大的住房公共利益,因此,住房保障的价值观具有公共性。住房问题是事关公民生存居住权的重要问题,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导向,切实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利益。

3、住房保障对象的公共性。住房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是全体公民,主要针对低收入阶层,目的是使他们具有基本的居住条件,保障他们的基本居住权利,而公民是社会的主体,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群体,因此住房保障的对象具有公共性的特征。

4.住房保障实施目标的公共性。我国住房保障的基本目标是满足社会低收入阶层具备基本居住条件,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保障人人有房住”,即满足弱势群体享受社会基本的、最低标准的住房需求。因此,住房保障实施目标具有明显的公共性。

我国保障住房制度中公共性流失的表现

1、住房保障责任主体的公共性流失,即政府责任的缺失。政府在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但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政府难免会存在公共性流失,其具体表现在: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我国现有的与住房保障制度相关的大多是国务院的通知或意见以及各部委出台的管理办法和条例,这些文件的法律效力远不及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导致不少人利用制度缺陷,试图牟取个人私利,非法占用保障住房资源,使本应受保障群体的住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资金来源不足,政府不够重视。自住房保障制度实施以来,政府的公共性流失问题一直存在,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不积极,保障性住房建设不力,市场供应严重不足,大量弱势群体的住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等方面。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问题是商品房价格太高,进而导致地价房价对飙,地方政府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缺少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积极性,资金投入不足。监管体系不健全。由于没有统一的住房保障法和监督体制方面的缺陷,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监管缺位一直存在,无论外部还是内部监管,其监管作用都十分薄弱,结果出现贪腐、公权寻租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建设滞后、监管手段落后、监管效率低下等。

2、住房保障价值观的公共性流失,也就是社会公平公正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住房保障覆盖率偏低。我国现有住房保障体系只把城镇部分弱势群体纳入保障范围,而不能满足所有弱势群体的住房需要,当前,“夹心层”、农民工群体都是缺失的住房保障对象,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适用、住房公积金制度都将这部分低收入群体排除在外。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住房公积金应缴职工人数为11184.05万人,实际缴存职工人数仅为7745.09万人,覆盖率仅为69.25%,不能参与公积金缴存的职工基本都是中低收入群体,这种状况造成了制度内与制度外的不公平,加大了社会贫富差距。第二,资金使用率偏低。以住房公积金为例,截止2008年底,全国住房公积金银行专户的存款余额为5616.27亿元,扣除必要备付资金后为3193.02亿元,占缴存余额的比例达到了26.35%,同比上升了3.59个百分点。而全国住房公积金使用率为72.81%,同比降低1.78个百分点。住房公积金运用率为53.54%,同比降低3.51个百分点。第三,政策非预期结果缺失公平。非预期的结果表明某一个制度设计的目的不仅没有达到,甚至出现了违反制度设计初衷的现象,目前,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非预期结果非常明显。例如,住房公积金制度设计的目的是“劫富济贫”,可是现实中却出现“劫贫济富”的现象;经济适用房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使够资格的家庭都能买得起,可是现实中却出现“买得起的没资格、有资格的买不起”的现象。

3、住房保障对象的公共性流失。首先,在目前的制度体系下,对于中等偏低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农民工等群体来说,他们既不能享受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又无力购买商品房,就形成了所谓的“夹心层”。这部分人口收入偏低或较低,是目前我国住房问题的主要矛盾之一,如果他们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足够重视,将会给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其次,住房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是特定目标人群,通过对低收入阶层的住房优惠补助,解决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总是不乏利用制度设计缺陷和信息优势试图牟利的投机者,道德风险极容易产生,目前我国各地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市场都多次发生申请人虚报家庭收入、对相关管理人员行贿以获得购房或租房资格的恶性事件,造成了住房保障的公共性流失。

4、住房保障实施目标的公共性流失。我国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的目的是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基本住房权利,但由于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责任主体、价值观以及保障对象等的公共性流失现象,最终会导致很多应该享受保障性住房的人群没有享受到,造成了住房保障的公共性流失。

我国保障住房制度中公共性流失的原因

1、责任主体的公共性流失导致保障住房制度中的公共性流失。政府作为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导致公共性流失的原因可以总结为政府的自利化、人治化和低效化。政府行为自利化。政府虽然代表着公共利益,但它也具有自利性的一面。近年来土地价格大幅上升,地方政府在出让土地方面获得的收益高、金额大,出于对GDp、政绩观等方面的考虑,他们更愿意大力发展商品房市场,而不愿意建设保障性住房。政府行为人治化。政府在制定实施住房保障制度的过程中带有人治化痕迹,目前我国关于住房保障制度的文件基本都是国务院的通知或意见以及各部位出台的管理办法等,这些文件明显缺乏合法性和法律效力,必然使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政府低效化。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也是造成公共性流失的原因之一。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导致政府低效率的原因在于缺乏竞争性压力、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和缺乏监督机制,政府的低效率使住房保障制度实施不力。

2、住房保障制度设计缺陷和运行不当导致公共性流失。(1)制度设计中的缺陷。我国目前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在内的住房保障制度在很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制度设计缺陷。当前,我国住房保障覆盖面窄,流动性差,准入退出存在障碍,同时,商品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断层,导致“夹心层”人群的出现。(2)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公共性流失。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力、缺位和越位等体制缺陷,出现了腐败寻租等恶劣社会现象。因此急需要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监管体系,防止有权势的人利用住房保障制度谋取私利。

3、信息不对称引发“道德风险”。住房保障领域中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例如,为取得住房保障资格,不符合保障要求的家庭便会通过隐瞒收入、居住状况等信息,争取成为制度保障对象。由于政府是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免不了让某些富裕家庭蒙混过关,而本应受到制度保障的那部分人却被排除在外,严重违背了制度设计的初衷。

我国保障住房制度中公共性流失的治理

1、保障住房中政府责任缺失的治理。治理住房保障中政府责任的缺失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快住房保障立法,二是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加快住房保障立法。住房保障制度是我国住房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众多家庭的基本居住条件保障,应该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其地位,规范其运行,也增强对各地政府的约束。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为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提供必要法律支持,从立法上规定住房保障的对象、保障水平、保障标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措施等,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建立健全监督体系。住房保障运行中的制度监管任务绝不能放松,要加快完善有关住房保障决策和管理机构的规则和标准,建立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并且要落实监管机构和专业监管队伍的职责,彻底解决住房保障管理系统在分散决策和管理之下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应该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加强对制度的监管力度,同时还应该鼓励社会舆论和群众参与监督,给住房保障制度创造一个公平公开的运行环境。(3)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政府积极性。中央及地方财政资金是住房保障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目前各地政府对制度建设的投入较少,制度运行资金不足,为此,中央应加大住房保障的财政资金投入,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增加财政资金,提高发展住房保障的积极性。

2、保障住房中价值观公共性流失的治理。住房保障制度应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突出重点,同时体现公平、互助原则。建立城乡统筹的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经济适用房、住房公积金和廉租房制度的覆盖范围,解决城镇居民“夹心层”和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可以在多渠道改善农民工居住环境和条件的同时,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中,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3、提高违规成本,防范道德风险。针对住房保障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道德风险问题,可以从提高违规成本的方式出发,当违规成本和风险增大时,人们便会在违法与守纪之间权衡,从而做出对自己更有利的选择。因此加大对违法违规人员的惩处力度,提高一系列恶的违规成本是降低住房保障道德风险的可行选择。

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篇4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现有农村低保制度基础上,实施扩面提标。年将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900元的农村特困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在省定人均补差标准基础上,年原保障对象提标23元,给予年人均补差460元;年新增保障对象提标23元,给予年人均补差200元。将市区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特困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在省定人均补差标准基础上,提标43元,给予年人均补差480元。所需资金,省补助人数的省定标准部分由省与县(区)财政按7:3比例负担,超过省补助人数的省定标准部分,由市与县(区)按1:1比例分担;我市提标部分由市与县按照7:3比例负担,市与区按1:1比例分担。

(二)建立覆盖全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督查,控制基金结余,进一步推进门诊统筹,提高参合农民受益水平,扩大受益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在年人均5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10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由20元提高到40元,省财政补助标准由15元提高到30元,县财政补助标准由5元提高到10元,农民个人缴费标准由10元提高到20元。

(三)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年农村义务教育免学杂费资金、免费提供农村学生国家课程教科书资金、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按照省政府政〔〕3号文件执行。市区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资金由市、区财政共同负担,其中:市属学校学生免学杂费资金由市财政负担,区属学校学生免学杂费资金由市、区财政按1:1比例分担。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市属学校由市财政承担,区属学校由区财政承担。享受城市低保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其中:市属学校免书本费、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经费由市财政承担,区属学校免书本费、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经费由区财政承担。

(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年,完成全市60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到年底,全面完成全市170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任务,使农民能够收听收看到中央和本省的4套以上广播节目和8套以上电视节目。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省市财政、省发展改革委、省广播电视局共同承担。

(五)建立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提供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解决全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补助资金按照省政府政〔〕3号文件执行。所需资金地方分担部分,市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市财政负担,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中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由省与市(县)财政按7:3比例分担。

(六)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自年7月1日起,20年内对大中型水库移民每人每年补助600元。年,基本解决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等突出问题。所需资金,由中央统筹安排。

(七)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年,开工建设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400公里,同时做好年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所需资金,中央和省级财政每公里补助12.5万元,市财政每公里补助8万元,其余部分由县(区)财政配套安排解决。

(八)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年,全市所有县、区要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的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年末,全市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由住房困难的城市低保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方式以发放租赁补贴为主,“”期间,各县(区)实物配租户数占廉租住房保障户数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30%。廉租住房保障所需资金,主要通过市、县财政预算安排、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净收益(10%以上)及争取中央财政补助等方式安排,省财政适当予以补助并实行以奖代补。

(九)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加快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进程,解决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的迫切需求。年,全市完成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1000例,所需资金,主要通过省财政预算安排和省、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及社会捐助解决。

(十)继续实施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保障机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艾滋病病人生活救助保障机制、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等9项民生工程。具体办法继续按市政府合政〔〕1号文件规定执行。

二、切实实施好市政府新增十项民生工程

(一)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从年5月1日起,对市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被征地农民每人每月发放260元保障金,以自由职业者身份选择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被征地农民,按照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给予不超过15年的社会保险补助。所需资金,年10月8日至年底的被征地农民,市、区按照3:1的比例分担;年1月1日至《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办法》实施前的被征地农民,各区将已筹集的保障资金缴入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后,由市财政统一承担。

(二)实行特殊群体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对我市符合政策规定的优惠乘车对象实行乘坐公交车优惠政策,免收或减收乘车费用。优惠乘车对象范围主要包括:70周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中小学生、城市低保人员和低保家庭学生、劳动模范等。所需资金,由市财政承担。

(三)实施行政村通班车工程。年新建农村客运站13个,省交通厅每建一个新站补助15万元,市财政按1:1配套安排。至年底,各县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95%,市财政安排资金对农村客运班线实行以奖代补。

(四)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按照市级统筹、区级组织、政策支持、统一规划、项目打捆、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工程项目由各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五)实施“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程。对我市“零就业家庭”中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自主创业或组织起来就业以及给予社会保险补贴、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方式,实施就业援助,所需资金由市、县财政分别承担。

(六)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515”工程建设。从年起,用5年时间,力争筹资1亿元,加快农村“五保老人之家”和敬老院建设,整体实现我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集中居住率达到50%以上。资金主要来源为省补助资金、市级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和福彩公益金、县(区)财政配套资金及社会捐款。

(七)推进农村中小学建设工程。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统筹实施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加快农村中小学建设。中小学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同步规划,优先建设,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所需资金以县为主,市财政实行以奖代补。

(八)实施农村村庄综合整治与改造工程。年安排9个宅基地整理项目,其中首批启动5个项目。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年改厕7000户,以改善农村居民居住环境,改厕资金补助主要是针对三格式卫生厕所,市财政每户补助100元,县(区)财政配套补助100元,其余农户自筹。

(九)实施通乡公路工程。年我市开工建设通乡公路174.6公里。所需资金,除省、市定额补助外,不足部分县自筹。

(十)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以改善低收入家庭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宗旨,积极进行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年对新村、小区、铁路二村和市路215号小区进行综合整治。所需资金,市、区财政按6:4的比例分担。

三、强化措施,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建立科学高效推进机制。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是推进和谐建设的重大举措,对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民生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实施民生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健全民生工程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统一领导,加强协调落实,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协调解决民生工程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地民生、财政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增强主动性,强化责任感,及时掌握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协调服务到位、资金到位、监管到位。

(二)细化实施方案,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要求,抓紧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具体实施意见和方案,实施方案要细,政策措施要实,要向基层和群众公开。有条件的地区,可在确保落实省市确定的各项民生政策基础上,提高保障标准,扩大实施范围,但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攀比,层层加码。要按照民生工程筹资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保证配套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各级财政部门要准确统计基础数据,科学测算资金需求,确保各项民生工程配套资金不留缺口。对因政策目标调整预算安排不足的,应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实现财政超收等方式,千方百计挤出资金,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要根据工作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保障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三)夯实基础工作,规范民生工程资金使用。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创新机制、强化措施,整合基层管理机构和人力资源,充实一线工作力量,推广和完善惠民资金管理“一线实”做法,切实把基础数据核实、把发放对象搞准、把惠民成效落实。要健全管理制度,严格审查核实补助条件和补助范围,严格资格确认程序,加强人员信息和资金管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对发放或补助到人的项目,要抓好调查摸底、审核评议、公开公布三个重点环节,切实做到政策公开、程序规范、支付到人。对工程类项目,严格审查配套资金安排、项目建设管理制度、工程质量、资金管理情况。进一步加强执法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财经纪律,坚决查处截留、挤占、挪用民生工程资金行为。

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篇5

关键词:农民工;工资拖欠;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D42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7-0047-02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我们应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本文试就农民工资拖欠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大意义

农民工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农民工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在加工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及环卫、家政、餐饮等服务业中已占从业人员半数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外出务工,为城市创造了财产,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有效形式,同时推进了市场导向、自主择业、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同时,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进一步做好农民工作,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

三、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工权益和改善农民就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农民工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被拖欠现象严重;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四、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办法

最近几年来,在我国的各行业、特别是在建筑业领域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相当严重,少则拖欠几个月,多则拖欠长达几年之久,全国累积拖欠工资总额达几个亿。有的农民工从年初到年底,一分钱工资未拿到,基本的生活无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

建筑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原因是:

1.开发商、建设单位实行“三边”政策,即边设计、边施工、边办手续。其开发、建设行为是违法的,建筑是违章建筑,开工手续不完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就建设施工。而且建设资金未到位或未全面到位,导致农民工工资被拖欠。

2.开发商、建设单位虚报注册资产所投入的资金达不到施工建设所需要的数额,资金严重短缺,造成农民工工资被拖欠。

3.开发商建设单位建筑施工没有资金,或自有资金数量不足,而是全部靠向银行贷款搞施工建设“空手套白狼”,没有及时还贷,没有资金,导致农民工工资被拖欠。

4.开发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恶意串通,有钱但就是不给农民开工资,欺负、歧视农民工,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这种行为是最恶劣的,也是当前打击的重点。

1.在建筑业、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体系,开发商,建设单位在申办开工手续时,向社会劳动保障部门交纳建筑造价金额1%~2%的工资保障金,不交保障金不允许施工。

假如开发商、建设单位不给农民工开工资,则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动用工资保障金直接给农民工发放工资,只有这样农民工的工资才有保障,才能杜绝被拖欠问题。

2.由开发商或建设单位直接给农民工发放工资,取消中间环节,防止人为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要与施工单位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约定工资发放时间、违约责任。施工单位农民工的工作量,商定是日工资或计件工资,由施工单位做工资表、报送开发商或建设单位,然后按工资表由开发商或建设单位直接给农民工发放工资,以防止农民工工资被施工单位或包工头拖欠,从制度上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期足额发放,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3.我国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要及时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行政法规,把解决农民工工资被拖欠问题落实到实处,确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打击,惩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个人和单位的力度,情节严重的、开除公职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4.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人。做到工资发放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内容执行。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

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篇6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现状;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905X(2013)02—0077—03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对农村贫困人口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救助的新型社会福利救助制度,是一项保民生的重要制度。此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维护农村贫困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对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分析农村低保制度实施取得的成效,总结农村低保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而为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提供合理化的参考与建议。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成效

(一)制度本身:投入力度逐步增强,受益面积扩展迅速

我国从1992年在山西省开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历时十几年的探索与努力,政府逐步加大对该制度建设的投入力度。2007年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当年6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会议并于7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2007]19号,以下简称《通知》)。这一历史性的举措标志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正式建制,从此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被纳入保障范围,几千年来广大农民“生有所靠”的梦想正在逐步实现。2007年底,全国31个省(区、市)均出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2777个涉农县(市、区)全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境界,农村政策走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辐射效应:农村救助政策得以规范,农村社保体系更趋完善

中国农村现行的主要社会救助措施包括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济、临时救济、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政策等。表面看来,救助体系覆盖范围广,制度丰富全面,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因社会救助名目繁多,救助对象重叠,相互缺乏衔接和统一规范,致使社会救助功能非常微弱。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建立健全了各项农村救助规章制度。此项制度一方面规定了具体的操作程序,规范了管理,克服了农村传统救助中管理落后粗放的弊端;另一方面扩大了保障面,将保障范围由原来的传统救济对象扩展到所有的贫困人口,从而缓解了救济标准低、救济面窄的问题,提高了救助工作的管理水平,使农村救助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较为稳定与规范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广大农村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也为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健全产生了示范效应。社会转型期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亟须制度创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较之传统的社会救助措施能够更为直接及时、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村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该制度的完善使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趋成熟,也为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低保对象难以达到应保尽保的目标

提供资金支持是确保农村低保工作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而资金问题也正是制约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发展的核心问题。根据《通知》的精神,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以地方为主,中央财政适当补助。随着投入力度的增强,2010年底中央的补助资金达260.9亿元,占总支出的60.4%。但由于资金来源是由中央和地方各级共同承担,这种资金筹措机制缺乏相关政策法规的约束,渠道单一、狭窄,地方的资金缺口依然很大,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由于存在财政压力,农村低保求助面过窄,部分符合条件的贫困村民未能纳入低保范围,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以钱定人”供养模式,从而导致所谓的“应保尽保”目标只能视资金情况“能保尽保”,进而影响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程度和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农村低保对象确定困难

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确定流程是先由个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经核实提交村民委员会讨论通过,继而交乡政府审定,最后报县政府批准。在实际操作中农村居民收入界定困难和在确定对象过程中出现的人情保、关系保等不规范、不公正、不透明的现象,使得农村低保对象的确定工作受阻。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制定低保标准是以农村居民收入为基础的,而农村居民收入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使得在收入界定过程中产生一定困难:第一,实物性收入难以货币化;第二,农户收入不稳定;第三,人户分离导致老年人口赡养费无法准确核算。因此,各地基层反映在审查、审核农村低保对象时,相关部门虽提供了对贫困农村家庭收入的计算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准确把握和计算还有相对的难度。同时,目前农村低保对象确定难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存在“人情保”、“关系保”现象。让农村居民难以接受的是,在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个别工作人员和村干部优亲厚友,没有按照政府规章制度办事,没有坚持原则,反而,没有让村民参与评议,直接把亲朋好友列为低保对象,使得一些不符合低保对象资格的人能轻易坐享低保,而实际需要接受救济的贫困户却享受不了低保待遇。另外,一些村干部不按照低保标准认真审查核实,草率估算,随意填报,将不属于低保对象的人确定为低保对象,使一些人钻空子、占便宜。“人情保”、“关系保”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社会效果,造成了一部分群众对低保政策的误解。

(三)低保制度宣传不到位

生活困难者享受政府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为生活困难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是政府的义务,政府有责任向群众宣传有关低保政策以及相关知识,群众对此享有知情权。在农村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上述的“人情保”、“关系保”等不公正、不公平、不规范的现象,是因为农村居民对低保制度缺乏了解,甚至“无知”。这样,一些人尤其是少数村干部才可以暗箱操作,从而滋生腐败现象。如果农村低保不宣传、不规范、不透明,群众对此完全没有权利意识,“应保尽保”的目标就永远无法实现。当然,信息传播方式的限制、自身文化素养不高等都会直接导致农村居民对新闻和政策缺乏认识。但对群众宣传有关低保政策及相关知识同样也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一定程度上,村干部的宣传工作影响非常大,他们熟知政策制度,必要时应挨家挨户传达告知。

(四)基层低保工作力量薄弱

近年,随着政府社会救助职能的转变,社会福利救助事业蒸蒸日上,不断拓展,任务量倍增。除了传统的救灾救济、优抚安置外,还新增加了城乡医疗保险救助、教育救助、大病救助以及其他配套社会救助工作,民政部门工作任务量随之增加。社会救助全面实施后,由于政策性强、需要救济对象愈来愈多、覆盖范围十分广泛,乡镇、村屯的社会福利救助工作量及工作难度空前扩大。但面对如此的压力,民政机构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致使已经是满负荷运行的各级民政部门和乡镇的相应管理服务机构力不从心。基层现有农村低保工作人员不足、力量薄弱问题比较突出,难以做到专职专用。“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大量的人户调查、核实、公示、上报等工作落在寥寥几人身上,往往是以点对面,工作负荷重,为了完成工作,只有采取应付的方式,造成农村低保工作不到位。而缺乏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培训不足,工作硬件设施落后,主观工作技能和客观配套环境的差距,都会影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运行。

三、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议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农村低保工作是保民生的迫切需要。为弥补以上不足,完善该项制度,笔者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出发,结合对本国国情的认识和对国外经验的借鉴,进而提出如下建议。

(一)多层次筹措资金、推进应保尽保

资金是做好城乡低保工作的财力支撑。没有资金,低保就无从谈起。按照中央的要求,农村低保资金以中央和省级财政为主,应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不能把资金缺口留给基层。所以,一方面应积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中央低保资金的分配以低保人数、补助标准和地方财政投入为重要依据。因此,地方必须先拿出资金把未保人员纳入保障范围,作为基数向中央争取补助资金。另一方面,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对农村低保资金的投入。各市和各县也应该根据本市、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财政收入状况,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农村低保投入力度,保证低保资金足额到位,为实现应保尽保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此外,多元化的农村低保资金筹措机制也应该着手建立。一是积极寻求社会捐赠。向社会各界大力宣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建各级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捐赠委员会或者捐赠基金会。二是开征社会保障税。这点可以借鉴国外的有效经验。三是发行最低生活保障专项福利。我国在发行福利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发行最低生活保障专项福利可以很好地发动群众参与到社会保障的分担中来,缓和国家的财政风险。

(二)合理界定低保对象,加强低保工作的管理与监督

保证低保对象的合理性,应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摸清贫困农户的致贫原因。根据贫困特点分类别划定低保对象的范围,分情况对贫困农户进行救助。二是准确核算贫困农户家庭的人均纯收入。根据农民收入的特点总结出相关规律,制定收入认定标准。三是建立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制度。为更大限度地发挥低保资金的社会效益,随着农村低保对象的收入变化,应该半年或一年对其收入情况进行一次核查,加强管理。农村低保工作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应该加强监督,推进规范化建设,防止“人情保”、“关系保”等低保金腐败现象的出现。首先,要严格按规定程序规范操作,预防和杜绝弄虚作假的“人情保”、“关系保”等问题发生。其次,要完善金融机构直接发放低保金的办法,强化资金社会化发放,确保低保金及时、快捷、足额发放到低保对象手中。再次,要切实加强民政内部的自我监督,建立有效的低保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督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和宣传舆论的监督作用,完善各项监督制度和措施,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抽查等有效方式,把监督贯彻于农村低保申请审批工作的全过程。探索村委会设立监督员的民主的社会监督方式,对村级低保操作程序和低保户家庭收入、家庭人员变化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农村低保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加大农村低保制度的宣传

在现代社会,获取最低生活保障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民主和法制社会的产物。社会救助是一种政府行为,作为政府行为,它表现为政府在相应的立法规范下,通过实施社会救助政策为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政府对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负有直接的财政责任,也负有直接的管理与实施社会救助的责任。。在我国农村低保制度的贯彻落实中,应该加大农村低保工作的宣传。一方面,相关管理者应深刻领会政府为农村贫困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是政府的法定责任。因为,在现代社会,把个人的安全建立在邻里和家庭的帮助之上是根本不行的,他们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抵御社会变动的冲击,只有政府才能为人们提供保障,并借此减缓巨大的社会变动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应知晓在困难时接受政府提供的低保待遇是他们的一项法定权利,而不是丢脸的事情,鼓励与激发他们在贫困时申请政府的低保救助的积极性。只有通过加大农村低保制度的宣传,才能使低保工作的管理者与受助对象在认识储备与观念上达到一个有机的互动局面。

(四)加强基层建设

加强基层建设是做好农村低保工作的关键。加强基层建设,主要是解决乡镇和村委会有机构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和有条件、有能力办事的问题。首先,应建立乡镇民政办事机构。设立乡镇民政办公室,主要负责农村低保工作和承担社会救助等基层民政业务,它属于乡镇政府的内设机构,充实农村低保工作的工作人员,业务由上级民政部门指导。各乡镇应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并进行定期培训,完善有关的硬件设施,不断提高农村低保工作的管理水平,以保证农村低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应安排低保工作经费。可按照低保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安排低保工作经费。各市、县应该把基层低保工作经费列入预算,确保基层低保工作有人办事,而且有钱办事。再次,应该解决乡镇民政办配置基本的交通工具、计算机等办公设备的问题。给予乡镇村委会低保工作人员一定的工作岗位津贴。

(五)建立健全综合性的低保制度体系

农村低保制度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救助制度。它应该包括生活救助、教育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以及其他必要的救助项目,并使之形成一个系统的农村低保制度体系。目前农村的低保制度主要通过发放现金救济实施,缺乏其他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保障贫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导致低保对象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单纯的生活救助并不能使他们走出贫困的境地。应该建立一个涵盖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的综合性救助体系。实行低保制度系统化,构建长效救助机制,不但可以使农村贫困人口更快地摆脱贫困,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不再依赖政府的救济,变被动为主动,确保其享有基本的生存、教育、医疗等权利,使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计和发展权益得到保障,并逐步与城市社会救助接轨,最终形成社会救助体系城乡一体化。

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篇7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税;社保基金账户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的大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喻为市场竞争中弱者的“第一道社会安全网”及社会稳定的“减震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目前社会保障基金以费的形式征收、软收硬支导致社会保障基金缺乏稳定性,不能适应改革时期隐性失业显形化趋势和我国进入老龄化时期剧增的庞大社会保障费用开支的需要,更难以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此,我们以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费改税”为研究重点和突破口,对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推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一、社会保障税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选择

社会保障税又称为社会保险税和社会保障缴款,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征收的用于社会保障体系所需资金的一种税或税收形式的缴款,它主要对薪金和工资所得(即劳动所得)课征,除了具有税收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强烈的累退性、有偿性、再分配性和总偿还量不断扩大的特性,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得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目前世界各国的情况看,社会保障筹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征收社会保障税;二是缴纳社会保险费;三是强制储蓄形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改社保费为社保税,对于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资金筹资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增强社会筹资的强制性,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力度

社保税的征收、管理和支付都有严密的法律规定,税比费更具有法律约束力和法律规范性,促使社会保障基金有稳定、及时、足额的收入保证,有利于增强社会筹资的强制性,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力度[1].

2.有利于减轻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

国家后给企业和国家财政带来的巨大的养老金负担至201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将达到12%,超过国际老龄化社会10%的临界点,只有开征社会保障税才能够逐步缩小社保资金缺口,才能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走出社保支付的困境[2].

3.有利于实行全国统筹制度

国际经验表明,只有全国性的社会保障基金才便于政府在更大的空间内调剂余缺,平衡地区差距。目前的省级统筹只能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过渡形式,全国统筹才是终极目标,毫无疑问,社会保障税的开征将为全国统筹创造有利条件。

4.对社会保障税实行收支分离原则,进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

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有利于社会保障税的健康运行和廉政建设,有利于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监督机制,增强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形成社会保障的收入、支出、管理分别独立的科学管理系统。

5.有利于与国际的税制惯例接轨,促进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进程的发展

目前,社会保障税在国际税制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经济杠杆作用,成为了各国除所得税外的第二大税种,我国依国际惯例开征社会保障税,在国际税收协议中可以相互抵免,有利于协调国家之间社会保障支出的负担,有利于维护国家及本国居民的权益,促进国际间的开发与交流。

二、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条件分析

经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逐步建立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和能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为开征社会保障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税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1.社会保障税实施有立法依据和制度基础

费税改革已成为我国当前财税乃至整个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方面都非常关注。我国政府决策机构和理论界对开征社会保障税已做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呼声很高,形成了广泛共识。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其目的、内容、方法、措施、征收对象、征收环节、征纳双方的规定都具有税收法规的特点,这为社会保障税法律条文的制定提供了立法依据。

“九五”期间,社会保障各项改革措施稳步推进,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方面的条例和决定,进一步扩大了社会保险覆盖面,规范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加强了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征缴力度,基本上实现了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社会保障制度的这些改革和实践,为社会保障税的实施提供了制度基础。

2.社会保障税实施有国际经验借鉴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德国,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是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来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世界范围内70%的国家都开征了社会保障税,其中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荷兰等社会保障税还是头号税种。这些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税税法,各国的社会保障税制呈现出以下共同的几个特点:社会保障的法制健全,立法规范,实施规范化、制度化,依法筹资,依法保障;社会保障税的课征范围比较广,纳税人包括本国有工薪收入的人,也包括不存在雇佣关系的自营人员和农民;社会保障的项目由少到多,逐步增加;税率是从低到高,其税负随生产发展而调整,并与政府、雇主、职工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社会保障税的征收与管理分开,税务机关征收,纳入财政部门预算范畴,集中到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使用,保障资金收、管、用相分离,形成相应的制约机制。目前凡是实施了社会保障税的国家,政府基本解决了无法支付国民安全、保险资金的困扰,人民对缴纳税收也有了更高的透明度和防病养老等方面的更大的安全感,如今社会保障税占全国税收总额的比重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已逐步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由于国情的差异和所实施的社会保障模式、保障范围的不同,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可以深入地总结西方国家征收社会保障税的理论和实践,汲取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做法,设计出优良的税制,使我们在费改税过程中少走弯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税收体制[3].

3.社会保障税实施有社会基础保证

一方面,社会保障税具有很强的有偿性,能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而能被纳税人普遍接受,而且,城乡居民市场意识和法制观念已经基本形成,收入普遍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社会成员的抗风险能力和自我保障意识逐步增强,因此开征社会保障税具备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独立于用人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筹资渠道进一步明确,同时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增强,也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坚实的财力基础。当前是我国人口负担系数较低的时期,尤其在“十五”这一关键时期,为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做好物质和制度准备提供了机遇。此外,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社会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进一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保证[4].

4.社会保障税实施有充裕的税源支撑

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分配杠杆逐渐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经济货币化程度不断加深,私人收入积累也有了一定规模,物价相对稳定,,工薪收入规模不断扩大,工薪阶层已具备了一定的纳税能力。另外,国有企业通过改制、改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已完成了三年脱困目标,基本上具备了纳税能力。而且开征社会保障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都成为纳税人,使得国有企业的税费负担相对以前有所减轻,有利于改善其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竞争地位,再者,从自身长远利益考虑,全体公民都希望被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排除将来的养老、医疗、失业等后顾之忧。因为只有现在缴纳了社会保障税,将来才能享受到社会保障福利,所以在目前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前景广阔的情况下,他们也有能力负担社会保障税[4].5.社会保障税实施有较成熟的征管条件

(1)征收机构和人员已经到位。国务院1999年颁发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社会保障基金可以由地税机关征收。这就为开征社保税,移交税务部门征收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直至今天,地方税务局有着几年的征收社会保障费的经验积累,拥有遍及全国、组织严密的征收机构和一支专业较强、素质较高、善打硬仗的征收队伍,保证了社会保障税开征的运作筹备工作顺利进行。

(2)税收征管水平有保障。税务系统通过长期的实践,初步构筑起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税收监管网络,加强了对参保单位缴纳社会保障税的征收管理和纳税检查,有效防止申报不实和逃、避税现象。

(3)成功的实践经验可借鉴。自2000年采取税务机关征社保费以来,全国已有19个省市的社保费由地税部门征收。地税部门通过长期基础性管理工作,探索出一套“征、管、查”一体化、运作有序的社保费征管模式,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开征社会保障税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并积累了征收经验。

6.社会保障税实施有配套的工作准备

(1)新的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管理费用包括为劳动者缴纳的各项劳保费用和税金等,已实行从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企业所得税规定,基本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允许税前扣除。上述规定为社会保障税税金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作税前扣除提供了法律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保障税的开征。

(2)我国从2002年开始,实行社会保障号码制度,即每个公民以其身份证号码作为社保号码,以新发的iC卡身份证作为社保号码的载体来记载公民的社保信息,并在条件成熟时采用社保号码作为公民银行个人账户的账号,使个人收入真实化和显性化,这一措施将有效地从源泉上控制和减少社会保障税的流失,并且使人们无论流动到何处都可以凭卡受到社会保障,建立全国统一的、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可能。

三、开征社会保障税亟待完善的问题

1.加快法律制度的改革

尽快制定《社会保障税法》、《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全国人大进行立法,这是费改税的前提。立法后,全国企业、事业单位依法缴纳社保税,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社保税,改变目前依据行政“决定”“条例”征收社会保障的状况,彻底取缔各种乱收费现象。

2.加快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的改革

对企业财务制度进行必要修订,建立养老金会计准则,明确社会保障税作为费用成本,并对有关会计信息的披露进行规范;建立健全审计、统计等各项财经制度,将社保基金的管理和营运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政府和企业的审计范围和内容应及时做出调整。

3.健全个人社保基金账户管理制度

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发放个人缴费记录信用卡,使职工个人可以了解自己账户的情况;二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个人账户转移,避免职工缴税记录因就业地的变动而中断;三是必须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及时足额发放,提高企业和职工对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和信任度。

4.大力推进信息网络化建设

健全的社会保障税征收管理体制必须要以一个覆盖面广、功能齐全、规范透明的社会保障税信息网络作为载体。社保税的征收管理需要接受和处理大量的信息资料,在征缴过程中,地税、财政、社保各个部门还要共同使用有关资料。改革必须加强统筹规划,按照软件开发统一、硬件配套统一、网络信息统一、数据传递统一的要求,加快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把社保税登记、缴纳、申报、核算、支付及查询服务等都纳入计算机管理,并逐步实现全省联网、全国联网,大力提高社会保障税的科学管理水平。

5.多渠道开辟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在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上,可以不局限于利用社会保障税筹集资金,利用一般税收形式在一定情况下也是可以的,例如可以将对存款利息征收的个人所得税用于补贴社会保险计划,扩宽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源;我们也可以利用除税收以外的途径为社保筹资,如减持国有资本,政府通过减持、转让、变现等方式补偿社保资金缺口,还可以发行社会保障债券,通过发新债偿旧债,国家可以掌握一笔资金应对支付高峰期。

在基金的管理上,要逐步市场化,满足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要求。我们可以借鉴国际经验,组建一些专业化的社会基金管理公司,由法律规定基金管理公司的行业准入及其目标责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政府不用直接经营社保基金,只需在资金的安全性方面通过法律进行干预。同时强化会计、审计等部门及社会舆论的监督,完善有关基金营运、监管管理,规范基金市场参与者的行为,提高基金营运的透明度。

总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都应该认识到加快社会保障“费改税”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持社会的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保证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刘颖。关于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研究[J].湖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3-5.

[2]焦东瑞。我国社会保障费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5,(4):18-19.

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篇8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成本核算;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2

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开发,是应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的要求,在更高的程度上解决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但是,在保障性住房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因为管理上的不到位,屡有资金违规使用或者挪作他用,使政府投入资金效率低下,不能发挥投入资金的预期效果。因此,要提高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效率,发挥建设资金的作用。除了依靠政府支持,开发建设单位要结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加强成本核算,重点控制与资金相关的风险环节。从实际出发,争取不断提高管理效果。

一、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的特点

作为任何一个房产开发项目,建设资金就是“血液”,在资金管理上都要求必须安全使用、成本效益原则,有效实现成本控制,以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当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各级财政、政策性银行贷款、政府出资的企业自有资金等。无论是各级财政资金、还是贷款资金或者企业自有资金,均要求专款专用。各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在申报时,即要求明确该项资金只能用于什么性质的房屋建设,如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省市级专项补助,明确用于项目直接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对于资金的使用,财政会进行全程跟踪、绩效评价。又如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项目贷款,对于资金使用,必须严格执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列内容,并按实施项目自有资金配比严格拨付。因此,项目实施单位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资金的专项核算、专户存储、按规定用途专款专用。由于保障房建设资金强调专款专用,故对于保障性住房项目而言,单位收到的每笔资金均应视为“专项资金”管理,因此建设单位收到的每笔款项必须在账上分类明细管理,否则根本无法或无法高效应对整个建设过程中及竣工后各级财政、金融及税务等的审计机构对单位的监管。

二、保障性住房开发项目成本核算与资金管理方法

(一)细化项目成本核算

1.开发成本设置辅助核算。保障房开发与其他房地产开发一样,建设周期长,成本费用多而复杂,如何客观、真实、准确的核算成本,科学的核算方法是关键。由于保障性住房开发项目资金管理的特殊性,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除项目前期共同承担费用及整体打包共同承担的贷款利息,列支在公司开发成本(前期费用)、开发成本(利息费用),此开发成本待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后根据投资比例进行分摊确认计入相应项目。对于项目直接发生的费用,采用国有建设单位基本建设会计(以下简称基建会计)进行辅助核算,将每一个开发项目作为一个核算单位。基于基建会计投资按照建筑安装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分设,能较清晰地设置投资明细。如对于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对应的配套基础设施的投资部分,可在一级科目建筑安装投资下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基础设施配套,下设三级明细科目(道路、绿化、给排水管网、等等)进行分类核算。按照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及时准确反映工程投资完成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对于项目设计费、各类建设规费、工程管理费等,按实际支付款项记入待摊投资;对于购入土地支出,按照实际购地价及与之相关的税费计入其他投资;项目主体建设投资,按由监理确认、咨询公司出具的跟踪审计价款,增加建安投资和应付工程款。期末将基建会计上相关的科目与公司账进行并账,公司将基建会计中建筑安装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转入开发成本(**项目),同时减少资金科目或增加应付账款(**项目);将收到的各级财政专项补助转入专项应付款(**项目),同时增加银行存款。基建会计同时冲销由公司各银行账户收支的款项,并将冲抵的资金支出作为对公司账的往来处理,该往来数也即公司投资该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待项目竣工审计结束并完成财务决算,基建会计将投资转入交付使用资产,同时公司账结转开发成本,形成开发产品。分项目辅助核算,能较清晰地反映每一个开发项目的直接投资成本构成情况及资金流向。

2.科目设置体现功能分类。专项资金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即是项目支出专款专用,这就要求随时能动态了解当前不同性质的不同来源的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当多种来源渠道的资金都进入一个企业银行账户时,如何才能有效实现专项管理的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公司应对明细科目进行设置,如资金明细科目,常见的做法是按照不同银行帐号分设明细,而保障性住房项目属于专户存储,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按不同的资金来源渠道设置三级明细科目,如:“银行存款---农行××户---中央预算内基础设施配套”、银行存款---国开行××户---棚改一期贷款资金、银行存款---国开行××户---公司自有资金”等等,基建账户将与之相关的资金同时设置资金明细科目,列支时在基建账上按明细支出一一反映,以每月末冲销资金账户并入公司。

(二)加强项目资金预算

分析项目建设各环节的风险控制点,理顺、优化业务流程,建立严格的资金授权、批准等相关管理制度。如项目建设中每月的工程款支付,未经工程监理人员、工程项目负责人的签字,财务人员不得提前确认,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明确各方责任。同时财务人员审验资料时要求承包单位提供足够的工程成果证明资料,并实地考查工程形象进度,确保资金安全使用。加强资金预算管理,项目的实施进度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执行中与资金预算会有出入。因此,财务人员应及时了解各项目资金状况,并根据各项目具体情况,分析变动原因,按规定程序调整预算,及时与银行联系确认,或与业主单位沟通进行资金调剂等,有效避免因资金链断裂而影响项目建设的正常进行。

(三)建立项目沟通机制

一是财务部门应当加强与工程部的沟通,准确掌握工程进度,根据合同约定,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支付工程进度款;二是加强与工程部的衔接,及时统一对各项专项资金的理解,如对于财政拨入的一笔基础设施的专项配套资金,要求该项资金仅能用于电力、绿化、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如何界定“基础设施”范围,如何在“主体工程”与“基础设施”费用之间区分,则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正确认识,相应的每月的进度资料也要有正确的反映等,否则就违背了资金的专款专用原则。三是财务人员还需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配合金融机构的监管要求,规范贷款资金支付程序,确保资金的正确使用。

三、结束语

保障性住房项目对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成本核算和资金管理是保障房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搭建科学的财务核算体系、做好全面的资金预算,加强有效的沟通,才能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如期优质完成,以充分发挥保障房建设资金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霍雪梅.关于加强代建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探索与建议(金融金济),2013(13).

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篇9

关键词:住房体系改革 保障性住房 制度改进

随着住房体系改革的深化以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我国建立了一套以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期间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保障公民享有居住权利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政府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以保障公民享有的基本住房权利。近年来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政府又大力推进了多层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拟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保障性住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 住房体系制度变迁回顾

我国的住房体系顶层设计经历过三次较大的政策转型:1980年以前以福利分房为主,1980年到2007年住房市场商品化程度逐渐加深,2008年至今开始大规模的建设保障性住房,详细的制度变迁过程如下:

1980年,邓小平提出了住房商品化的基本构想,以“提租补贴”为代表的一系列制度标志着我国住房体系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模式过度。之后的十余年间,我国家庭主要通过房地产市场逐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1998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①提出了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的货币化分配的目标,并要求“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而对高收入者,则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体制建设开端由此发源。

然而随着房地产价格的迅速上涨,很多低收入甚至中等收入家庭都无法负担房价,居住状况恶化。面对这样的情况,国务院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②,将经济适用住房由“住房供应主体”换为“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提出“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2010年国务院又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③实施了严厉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提出“要切实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全力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国逐步构建了包括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四个部分的住房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将“立足保障基本需求、引导合理消费,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廉租住房制度。对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中高收入家庭,实行租赁与购买商品住房相结合的制度。”

2. 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及存在的不足

我国以政府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建立,加强了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方面的作用,有效地缓解了因市场机制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等问题,但这其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2. 1 取得的主要成就

我国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初步建立起住房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统计,2009年至2011年,全国共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100万套,加上之前建设的廉租住房,全国累计通过实物保障方式解决了2650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占全国城镇家庭总户数的11%。另外,还为450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发放了租赁补贴。通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改善了近1亿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贫民窟”现象的出现。

第二,加速城市化进程,形成新的居民聚居区。由于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建立,很多城市提高了综合竞争力。住房保障政策有效地解决了住房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改良了整个城市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另一方面也促进新的居民聚居区域的形成,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而创造了更稳定的投资环境,改善城市的整体竞争能力。

第三,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近年来初步完成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与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医疗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等一起,全方位构筑社会保障网络,有效地缓解城市贫困现象,体现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减少社会矛盾,提高社会安全系数,稳定经济发展。

第四,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引导城镇居民合理住房消费。房地产领域投资过热、房价上涨过快是目前我国经济问题上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保障性住房的推出,有效地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部分解决住房的刚性需求问题,从而引导我国居民的合理住房消费,而不再是盲目地购置高价商品房,成为房地产行业过热的推手。

2.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最近几年政府民生工作的重点之一,虽然取得了诸多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改革过程渐进,发展不平衡;顶层设计不足,总体规划滞后。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整体上虽然有明确的规划、蓝图和指导思想,但由于担心增加成本影响经济增长和落入“福利陷阱”,实践中比较强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避免做出过高的社会承诺。这种做法的缺点是产生社会共识有限,各地在操作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体系。首先,保障性住房定量不明,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占比不明确,后续的工作途径和方法也难以优化选择。其次,保障性住房定性不明。保障性住房除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之外,同时肩负了“保民生”、“稳房价”甚至是“促增长”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保障性住房的含义。再次,各地对保障性住房结构理解不尽相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结构性省际差异明显。就省际结构而言,2010年全国31个省市中经济适用房用地面积占比仍超过50%的有5个省市,而经济适用房用地占比低于30%的省市为18个。

二是住房保障城乡有别,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省际有别,行政区域差异很大。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是在“城乡有别”的前提下进行的,城乡、省际之间的具体政策安排不同,保障程度和福利水平也各不相同,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而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主体之一,城市并没有提供相应的住房保障体制包容他们(杨翠盈,2004)。这不仅造成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和社会排斥,还成为束缚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羁绊。在解决住房保障等问题之前,简单的宣布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是不现实的,需要切实通过制度安排消解社会保障体制中的城乡差距问题。

三是建设过程分头治理,政策效能不高;管理过程主体性质单一,潜力未充分挖掘。住房保障体系的管理体制施行多部门分头管理,管理职责不清,部门分割严重,缺乏有效整合,效率不高(沈卫平,2009)。除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涉及各级发改委、财政和国土等部门,行政审批繁复,居中协调困难。管理主体性质过于单一,民间组织、企事业单位鲜有参与,可能带来“政府失灵”的问题。此外,资金来源于政府,鲜有民间资金投资,对资金的动员潜力并未完全开发。

四是资金缺口明显,财政压力加大;土地供应不足,缺口大。我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现有的资金分配方案中,30%靠财政,70%靠各渠道融资的资金,融资压力极其巨大。保障房本身的公共物品属性造成了保障房建设难以吸引外部资金,另一方面,经济状况较差的地区需要保障的对象多于经济发达省份,加剧了当地的财政负担。就土地而言,受土地指标的限制,东部地区土地收储、拆迁成本逐年上升,另一方面我国保障性住房土地使用方面还存在问题,例如限价商品房的用地方式并不明确。

3. 住房保障体系的制度改进——基于滇、川、渝及周边国家的观察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可以视为一种公共产品,制度的供给是有限的、稀缺的。当制度的供给和需求基本均衡时,制度是稳定的;当现存制度不能使人们的需求满足时,就会发生制度的变迁或改进。纵向和横向观察不同地区关于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制度安排,可以为我们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借鉴。

3. 1 做好顶层设计,明晰总体规划

政府作为保障性住房的政策的制定者和推动者,应当做好顶层设计,就是需要对保障性住房的性质、结构、总量问题加以明晰,要定结构,先要定性;要定性则必须先定量。新加坡政府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政府下属的建屋发展局根据组织调研以预测人口发展规模和所需用地量,分析历年来建设与销售、各区域的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状况和就业机会,明确保障性住房的性质、数量、结构,并将建屋计划公布于众,实施预购政策,以此提出新加坡保障性住房建设短期、中期的计划蓝图。

3.2 拓宽融资渠道,完善融资体系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公共物品的供需矛盾激烈,要推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资金成为重要的瓶颈。现阶段以政府资金为主的投资方式不可持续,要改善这一问题就要拓宽融资渠道,引入民间资金,完善融资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公积金制度。完善的公积金制度是各国筹措保障资金的重要制度安排之一,新加坡完善的公积金制度为其保障房的修建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公积金平台通过购买政府债券或贷款给建屋发展局的方式支持保障房的建设,保障房售出后回收的利润再偿还公积金局。我国公积金制度虽已确定下来,但是公积金的利用效率不高,适度放宽公积金的贷款和使用,会有更好的效果(贾康等,2007)。

第二,积极引入市场,公私合作。公共物品建立方式主要有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和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两种,本质上都是允许政府与私人机构之间订立合约,引入民间资金,加速资金回流速度。云南省的一个重要制度创新就是“政企共建”,即政府主导,政企共建。政府提供土地和三分之一左右的资金,企业来承建,开发建设保障性住房与普通商品住房混合型社区,开发建成以后,商品住房部分归企业所有,保障性住房按投入比例享有相应的股份,以开发保障性住房的收益来弥补保障性住房的部分缺口资金。”④就实际情况而言,这样的建设方式吸引了当地企业的资金,降低政府财政配套支出,同时又解决了企业员工居住的问题,实现了过程中的双赢。

第三,租售并举,回笼资金。在重庆市的制度安排中,公租房租期为5年,每个入住公租房的市民都要经过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公开摇号、签约入住⑤,租赁期满后,租住者可以提前三个月重新续租,可以退租,还可以选择申请购买居住的公共租赁房。购房后,居民获得的只是有限的使用权,公租房不得上市交易,购买人需要转让的,要由政府回购。有限的产权和封闭式的管理砍掉了公租房上市的利益来源,使得公租房能够循环利用,对于承租人违规使用公租房的,将取消租赁资格,记入信用档案,并在5年内不得申请公租房。

第四,土地竞拍,合理配建。在土地竞拍方面,成都市也做了一次富有特色的尝试,即“双竞”制。当所拍土地的即时竞价达到该宗土地的上限价后,将停止对土地价格的竞价,转为在此价格基础上对该宗土地的公租房配建面积进行竞拍,竞建面积最大的为该宗土地的最后竞得人,称为“限地价、竞公租房面积”的双竞规则。“土地双竞”是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在保证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同时,引入了商业资本参与,并实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形成了多重目标的兼容,并大大减轻了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3.3 打破户籍限制,重视边缘群体,加快城市融入

在社会融合方面,2011年,成都市出台《关于建立农村住房保障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旨在“将在2012年内全面建成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城乡居民人人都能居有定所的目标。”云南省的做法是:把农民工作为公共租赁住房的重要保障群体,实施“四三二一”工程(农民工的住房40%由用人单位解决,30%由市场租房解决,20%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租赁住房解决,10%由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和普通商品房解决)。积极配套基础设施,保障生活便利;引入物业管理,加强社区管理。

建立保障性住房体系,体现了尊重人权、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执政理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13年经济政策信号之一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如何实现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的目标是未来几年亟待解决的任务,只有通过良好的制度供给,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贾康、刘军民.

我国住房改革与住房保障问题研究 [J].

财政研究 ,2007(7)

[2] 沈卫平.

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经验、问题与发展 [J].

改革创新,2009(10)

[3] 杨翠迎.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 [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3)

注释:

①政策编号:国发(1998)23号

②政策编号:国发(2002)18号

③政策编号:国发(2010)10号

④新闻资料来源:http://special. yunnan. cn/2008page/lincang/html/2012-07/24/content_2317736. htm

⑤有一个普遍的担心:既然房屋在被购买之前产权是属于国企的,这样在分配公租房时,是否以国企员工为先?这种严谨、公开、透明的申请流程,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者简介:

修晶(1977—),女,辽宁沈阳人,中国青年政治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金融。

文明施工资金保障制度篇10

一、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8年我县农村低保实施扩面提标。全县保障人数由14332人增加到21490万人,低保线由人年均683元提高到860元。原纳入低保范围的14332人补差标准由人年均380元提高到437元,人年均增加57元;2008年新纳入低保范围的7158人补差标准为177元。扩面提标所需资金仍按《**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促进和谐**建设的意见》(皖政〔2007〕3号)执行,即省财政承担70%,县承担30%。

二、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其中:中央财政人均补助40元,省财政对所有建立新农合制度的地区人均补助30元,县财政人均补助10元,农民个人缴费20元。

三、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国家课程教科书,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资金由中央和省财政共担;补助农村贫困寄宿生生活费所需资金,中央按照落实基本标准所需经费总额的50%给予奖励性补助,地方财政应承担的50%部分由市、县(区)承担。

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国家核定2007年—2010年我省20户以上“盲村”30404个,按照每个“盲村”1万元的补助标准共需投入资金30404万元,我县没有项目。

五、建立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高校(高职)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高校(高职)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中央省和地方按6:4的比例分担,地方分担部分,根据财政供给渠道实行分级负担,即省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省财政负担,市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市级财政负担,民办高校、高职(含独立学院)由省财政承担;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中央和地方按6:4比例分担,地方分担部分,根据财政供给渠道实行分级负担,即省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省财政负担,市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市级财政负担,县级财政供给的学校由省级与县(财政按8:2的比例分担,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由省级与所在、县财政按7:3的比例分担。

六、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规定,所需资金,由中央统筹安排。

七、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根据**省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关于提高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设补助标准的通知》(皖农〔2006〕1号)规定,国家和省对“村村通”工程建设补助标准由原来每公里10万元提高到12.5万元。所需补助资金来源为:中央省按每公里12.5万元补,县自筹资金每公里12.5万元,筹集资金主要来源是,地方财政在预算中安排的农村公路建设补助资金,地方交通规费收入(或分成收入),个人捐资或通过农民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其他等。

八、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实施意见》(皖政〔2007〕106号)、财政部印发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财综〔2007〕64号)、省财政厅印发的《**省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财综〔2007〕1658号)规定,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所需资金,按照保障范围和保障方式进行筹集:

租赁补贴所需资金,由中央和省财政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解决。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通过“以奖代补”专项补助县,同时省财政继续将此因素纳入一般转移支付范围,对困难县给予支持。

实物配租所需资金,由县政府多渠道筹集:1、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全部余额;2、从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3、县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4、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的补助资金;5、社会捐赠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6、其他资金。

九、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县计划统一实施500例。所需资金,由省财政预算安排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