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7:09

体育运动培训篇1

一、(略)

二、体育运动训练原则

运动训练原则是对运动员在进行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规律进行表现,也是组织和开展运动训练活动的基本守则。教练员在制定运动训练的目标、内容、方法等项目中,都要严格的按照运动项目的基本特征和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灵活的结合运动训练原则来开展日常训练活动。

(一)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在体育运动中,为了进一步的提升运动员的专业技能,并使他们获得良好的运动成绩,教练员就应该严格的遵守一般训练和专业训练相结合的训练原则。其中一般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采用多变的身体练习方法,从而提升运动员身体上的各种机能,并综合改善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增强身体的状态,为身体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全面提升运动员的技能和理论水平。在进行专项训练中,首先要根据专项训练的主要特点,并且应明确运动训练的手段和基本目的,例如在进行艺术体操、球类等较为繁杂的项目中,教练员应为运动员选择灵活性强、协调性好的手段来指导训练。

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主要在训练内容、手段和目标上具有差异性,但两者之间相通之处在于,一般训练是为进行转向训练打下基础;而专项训练则能创造成绩,两者在训练中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同时也是相互促进,不可分离的,有的时候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是很难完全分开的。运动员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由于运动会给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带来影响,促使身体上的各个器官产生相适应的联系性,并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一般训练中会采用多种练习和内容和手段,从而能进一步的弥补专项训练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升身体中的器官得到综合的提高,为运动员今后创设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区别对待原则在运动训练中,区别对待原则主要是针对不同的运动项目和不同程度的运动员以及运动状态等因素下,都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制定出相适应的训练方法,从而给予运动员相应的训练承载量。各个运动专项都有自身的决定性因素和规律性,但由于各个转向中的具体特点,能正确的反映出运动项目中存在的共同规律性,所以在进行集体运动项目中,个人训练是进行集体训练中的一个关键之处,例如在排球训练中,有些队员的扣球技术还不到位,而有一些队员的接发球还不够低,于是在进行集体训练中,教练员应该针对这些弱势,安排个人训练,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协调好和集体训练的程度比例。

学校的课余运动训练具有多个项目,而且训练的人数也较多,但是教练员则较少,在田赛训练中,由于各个小项都包含了多个不同的年级和性别的运动员,所以一个教练员就需要正确的处理好多种局面,在这种较为繁杂的训练中,教练员应采用小组形式来开展。在径赛训练过程中,由于短跑是由快速力量进而步频决定的;而中长跑则需要足够的速度和耐力;马拉松则需要耐力,所以在具体的运动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运动员的专项,例如全程、十公里等,来进一步的确定运动员进行转向运动的重点。例如运动员要跑马拉松,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运动员长时间坚持的耐力和腿部肌肉,其次是心肺耐力,这两种耐力都是相互作用,并相互影响。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特别针对运动员身上存在耐力不足的情况来进行转向训练,可以要求运动员长距离的跑,并通过山地跑、越野跑等形式来综合锻炼,同时还应控制住跑的心率和呼吸,尽可能的要求运动员应跑长时间。而对于心肺功能耐力的专项训练中,还可以采用间歇跑的方式训练,在跑的过程中还应控制好速度,尽量的提升心率,总之,这两种训练方法是相互推进的,都有各自的侧重点,进行长时间和长距离的跑能有效的锻炼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同时也有利于腿部肌肉的锻炼。在进行不同项目的运动先练过程中,在同一个课次的前后阶段,教练员需要针对运动员的身体进行有组织的训练,一般是在前部分注重身体训练,后期则侧重于技术训练。

三、体育运动训练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运动训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在从我国目前的体育教学情况可以得知,在体育教学中所进行的所有运动训练内容,远远不够达到其能代替全部体育训练内容的标准。现今的体育教学还沿用传统的方式。首先是明确教学目的、任务、方法等一系列教学顺序,虽然这与运动训练的过程存在很多的共通之处,但也存在差异性,它能有效的反映出我国目前体育教学中采用的教学内容只是使用了部分训练的方法,但从体育运动的实际情况出发,只需要采用得当的体育教学能从运动训练中总结和概括出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科学训练方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运动训练主要针对竞技运动来进行的,从狭义角度来看,竞技是一种高水平的体育活动,但从广义层次来看,它又是大众进行身体娱乐的一种形式,所以竞技本身不仅包含娱乐的作用,还能从竞技比赛中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只要人们积极的参与其中,并感受竞技活动中的整个过程就能获得身心的愉悦之感。当高水平的运动员在进行竞技比赛的时候,他们呈现出来的高超技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从而引发人们内心中的崇拜心理,从而产生体验的强烈愿望。虽然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是两个不同范畴的内容,并且在整个过程中也存在差异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健康的体魄,而其中的德育都是它的附属,这与运动训练是一致的。进行长期性的运动训练,运动员就能掌握好一套有效的锻炼方法和人体技能的规律性,并为人体进行锻炼提供科学的依据。虽然我国目前的运动训练体系存在缺失之处,但运动训练本身就是一项专业的训练活动,对体育教学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无论是从实践过程中还是理论上来看,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原理是一致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借鉴运动训练中的内容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成,并有效的解决在体育教学活动能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从互补原理和前人的运动经验出发可以得知,在运动训练中其实存在许多教学的因素,所以在进行某一种运动训练过程中,它的方法和原则与体育教学都存在相同之处,除此之外,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的总结,在运动训练中还吸取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运动训练过程中采用的语言法、演示法等,都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两者只是由于针对的对象不同,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差异性。在运动训练中所用的基本原则包括了直观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等,这些原则也是体育教学中的常用原则,这些原理都存在相通之处,只是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从中就可以得知,体育教学中采用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与运动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这也得益于运动训练中的“教育”性质。反之,在运动训练中所用的专业训练方法和原则与体育教学也是相通的,这也由于体育教学中具有“竞技”性质,所以,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之间可以相互的借鉴,并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指导日常的教学工作。#p#分页标题#e#

体育运动培训篇2

【关键词】学校传统体育项目运动队“StSe”校本管理与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19-01

前言

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是近年来指导和实施学科教育的新理念,学科教学各领域中都提倡加强“StSe”渗透。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体育教学和学校运动队的培训管理,学校体育运动队的培训与管理是当前学校体育管理的一大研究课题。本文以近年本校传统体育击剑项目运动队的“StSe”校本管理与培训实践为基础,探讨在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队管理中渗透“StSe”理念的现实意义和方法。

1.“S”(Science)——“科学”的管理理念

校本的管理与培训工作中要突出训练的科学性和注重管理的艺术性,学校运动队的管理与培训首先要树立一个科学的管理理念——就是要体现“科学训练、人文管理”思想。管理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管”重在引导;“理”重在发展。影响运动队管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有科学的协管意识,才能显成效;管理还与管理的对象有很大关系,所以选材不能只凭过往运动成绩和教练员直觉经验,要经过预测与评价才具科学性,如击剑的选材就要注重学生的可塑性;第三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如学习反馈与交流制度、生活作息规划制度、日常考勤制度、训练比赛制度、考核评比制度、选拔制度、奖惩制度、成长记录档案制度等。第四方面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量化的评价对学生会有激励和促进作用,如本校击剑项目运动队制定的是以下量化评价操作细则:

2.“t”(technology)——严谨的专业“技术”训练

首先训练的目标是运动训练的起点和归宿所以目标要确切。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把团队的远景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其次计划要严密。训练计划要结合训练对象、训练任务、竞赛日期、竞赛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如年、阶段、周和课训练计划等。既要有阶段训练目标任务、落实措施、训练方法和手段,要重基础,更重发展个人技术特点。第三训练要严谨,要严把考勤制度、严管组织纪律、严抓技术细节,挖掘运动员潜力,引导队员练就技术“绝招”。再次专项技术要向传承发展,要有一个传承发展的机制,如:大带小、老带新,男带女等,让已毕业了的优秀队员回校“现身说法”也是一个好方法。

3.“S”(Society)——加强社会适应、社会化教育

在当前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则往往被忽视。北京市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对近五年来所接受的六万多人次的热线咨询内容,作了深入的分析,发现学习方面问题占27%,“自我”及其他方面问题占30%,而人际关系问题占42%。所以体育特长生的管理和培训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交流、沟通技巧与能力的培养;二是注重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知道个人的行为、成功、荣耀与集体息息相关,个人成功与团体的成功同样重要就会主动合作;三是注重个体组织与管理能力的培养,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从培养学生骨干做起,多创设机会让学生当教练,分设不同的“官”去管不同的事,“轮值制”、“一对一”互教互学等。

4.“e”(environment)——营造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学校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传承和拓展的个性化气氛。首先要有推广特色文化,如作为校本选修教材、成为学校大课间活动项目、融进学校集体活动,如迎新、毕业、开学散学典礼、运动会开幕式等。其次营造趣味性特色训练与运动氛围,制定奖励制度,定期嘉奖等,另外来点“特殊化”管理,如利用课间操、卫生清洁甚至自习课加强训练等的形式学生都会很喜欢;第三增强团队的精神力量和群体凝聚力,让学生体会到成长中被关注,需要时有鼓励、无助时有扶持。第四是培养“环保训练”意识。“StSe”理念在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渗透主要体现在“环保训练”上,目的是利用最有限的场地、器材和时间以求取最大的训练效果。如击剑训练用“模拟剑道”——粉笔画的、东西围的、体操垫摆的等;在练出手灵敏度和直刺准确性时用报纸搓成剑用;在训练持剑的手部力量时,就地取材用学校现有的短旗杆、体操棒、装满水和沙的矿泉水瓶作剑练;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用竖立起来的体操垫、纸张、树叶、甚至跳高架杆上的某点作靶心目标刺等。

综上所述,从我校传统体育击剑项目运动队的“StSe”校本管理与培训实践来看,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队管理工作渗透“StSe”理念是可行的、有意义的。“StSe”理念的渗透首先要有科学(Science)的管理制度,严谨的专业“技术”(technology)训练和加强社会(Society)适应、社会化教育,在最有限的场地、器材和最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训练效果的“环保训练”是传统体育项目校本管理和培训的科学性最大体现,也是“StSe”理念渗透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杜文银学校是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途径「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08期

[2]张子民郭春熙杨东亮“档案制”,量化管理体育特长生的有效措施「J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05期

体育运动培训篇3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ssportseconomy,thesocietyhasagreaterdemandforathletictrainingprofessionals.Soitisnecessarytoresearchthestatusquoofathletictrainingprofessionalpersonneltrainingat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isarticlestudiesthestatusquoofathletictrainingprofessionalpersonneltrainingat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putsforwardconstructivesuggestionsforfuturedevelopmentstrategy.

关键词: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现状;策略

Keywords:athletictrainingprofessionals;statusquo;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264-03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与巨大的挑战。现代体育的发展对我国体育人才的思想素质、知识结构以及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设置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专业的体育训练人才。

虽然我国的体育教育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体育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体育经济的发展。如何培养、怎样加快高校体育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是我国各个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

1我国高校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1.1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于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学生的来源以及学生的基本特点直接影响着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该专业学生的生源和基本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找到人才培养在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1.1运动训练专业的生源情况随着运动训练专业发展规模的逐渐扩大,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生源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体育运动训练专业的生源主要来自于运动队,发展到现在,来自普通中学的学生比例逐渐上升,而来自运动队的学生比例呈现基本不变并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1.1.2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基本特点从表1中可以看出,认为运动学生能力强和一般的专家各占56.5%,表明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总体运动能力出现了分化。而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生源的变化,原来主要生源来自运动队,因此运动能力强,而目前来自普通中学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因此运动能力也相应的减弱。认为学生文化基础一般的比例为52.1%,文化基础差的占43.4%,这一数据表明我国体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还不牢固,有待进一步加强。有69.6%的专家认为学生文化基础差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爱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总体来说,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有以下特点:运动能力逐渐减弱,文化基础差,并且不爱学习,学习主动性不高。

1.2运动训练专业的师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是教学和训练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运动训练专业教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训练水平对学生的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运动训练专业的师资存在着很多问题。体育运动训练专业专业教师不多,大多教师是借用体育教育的师资,他们缺乏高水平的训练经历以及实战经验,在运动训练专业教学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大大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数不多的运动员出身的教师虽然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训练经历,但是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却相对缺乏,影响着学生基础知识的水平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因此,培养和组建运动训练专业教师队伍很有必要。

1.3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主要包括竞技体育领域、学校体育领域、社会体育领域以及其他领域三个方面。

竞技体育的主要目标是落实“奥运争光”的计划,所以该领域所需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竞技体育方面的人才,以便在奥运会中取得好成绩为国争光。目前我国的教练员需求已经基本饱和,但是高水平的教练员还有很大的缺口,并且随着我国奥运体育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新兴项目,随之需要大批的新项目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而这些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培养重任就落到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的肩上。因此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应继续发扬其优势项目,不断发展劣势项目,适时增加新兴项目,以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

学校体育领域所需要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包括业余体育院校的教练员、高等体育院校体工队教练员、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专职教师等等。在这一领域急需的是高素质的教练员团队。因此,我国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应提高办学层次,加强高级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

1.4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情况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单一的培养目标:专业人才,主要指培养教练员和专职教师;第二个层次是多目标体育专业人才和复合性人才;第三层次是是高级专业人才。现阶段我国各体育高校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大多还停留在第一个层次上。因为这一层次的培养目标的实现的成本相对较低,对生源的质量要求也较低,因此产出也会更高。目前我国开设运动训练专业的学校类型有所不同,有专业的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综合性院校以及其他院校,学校类型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会有所差别,同类型的院校也会在层次分布上有所不同,如表2所示。

1.5运动训练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自开设运动训练专业以来,其课程设置一直处于不断探索的过程之中。目前我国的体育院校在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很多问题,①课程门类零散单一,缺乏有利于培养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动态的、发展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发展趋势。②课程内容陈旧,前沿课程相对较少,不能反映运动训练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并且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被忽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③必修课程在课程结构中的比例过大,选修课程太少,片面的强调课堂教学这种组织形式,使得整个课程结构的有弹性不足,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由选课,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不高。④缺乏人文教育的内容,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底蕴不够。⑤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匹配度低。课程设置相较之培养目标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之间有着很大的差距。

2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

2.1根据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特点来实施教学管理上文分析了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有运动能力逐渐减弱,文化基础差,并且不爱学习,学习主动性不高等特点,因此应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及管理。作为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应具备的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是多方面的。在知识结构方面,应具备运动训练的一般基础知识、运动竞赛的基础知识、主修项目的专业理论知识、体育健身锻炼的基本理论知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体育组织管理工作的基础知识、营养卫生方面的知识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基础。在能力结构方面,应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和工作能力、运动竞赛活动的组织和裁判能力、运动训练科学研究的能力、交际能力以及适应能力等。在素质结构方面,应具备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创造性思维、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的沟通协调的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等等。

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作为依据调整培养目标,并合理安排课程,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2.2加强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师大多是借用体育教学专业的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上的兼职教练,虽然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但是他们缺少运动训练的经理和实战经验。少数的运动员出身的专业教师有缺少理论方面的知识。因此,应针对不同教师的特点加强他们的训练水平以及业务水平、科研水平和执教水平。针对来自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其专项项目的理论知识培训,更要加强运动训练技术技巧的学习和培训,同时还要组织他们去观看运动竞赛,或者去专业的训练对进行锻炼,亲自实践,已积累他们的运动训练经验。

2.3培养目标应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运动训练专业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所以,运动训练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必须要与时俱进,培养目标必须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单一的以培养专业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此影响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影响了专业本身的健康发展。因此,我国应确立培养运动训练专业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使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单一目标逐步向多元化目标过度,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拓宽运动训练专业的发展路径,能给出具备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2.4合理设置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体系合理的课程设置应与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相匹配,同时应将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作为参考依据,处理好专业特色课程与一般课程之间的关系,正确分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掌握课程的课时分配。同时合理的课程设置必须严格遵守教育部门指定的相关课程方案的方针政策和要求,充分考虑运动训练专业的就业情况和社会对运动训练专业的需求,充分考虑各个院校不同的办学特点。

3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运动训练专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我们早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到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出更多适应时展的优秀专业人才,推进运动训练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振国.我国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D].北京体育大学,2005.

体育运动培训篇4

关键词:体育教练员管理体系;教练员培训;职业特点;角色;执教特性

中图分类号:G808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4-0294-05文献标志码:a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教练员工作也随之发展。21世纪中国教练员的作用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于教练员适应竞技体育发展又将遭遇怎样的角色挑战?本文将从体育教练员在执教生涯中所扮演的角色、职责、执教特性、职业特点和教练员培训管理体系展开探讨。

1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关系

竞技能力与水平的表现形式是竞赛,竞技能力与水平的体现者是运动员,在这种表现形式与体现者中,教练员是起主导作用的。优秀的教练员是优秀运动员的培养者,在实施训练的过程中,还应该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教练员与运动员朝夕相处,运动员的年龄差异很大,有的甚至是儿童[1]。例如我国运动员很小就进入运动队,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半封闭环境中训练和生活。一般在18~20岁左右即可进入最佳竞技年龄区,其中体操、游泳和跳水等项目运动员较早些,足球、篮球与排球等项目运动员晚些,在20~35岁以后便不得不另谋出路,更换职业。例如,诞生过杨威等4位奥运冠军的中国“体操之乡”仙桃,李小双体操学校,在训练房内那些4~7岁的孩子日复一日地训练着跑步、压腿、倒立、弹跳、平衡,童年被简化为几个单调乏味的肢体动作。众多孩子被前赴后继地送来,然而9/10的孩子无法进入省队成为专业运动员,那些被“淘汰”的孩子则有可能无法再适应普通小学的正常生活[2]。在这样的环境中,不论男女运动员都把主教练作为自己在运动队期间关系最近的人,其次是同队队友,两者合计分别占男队员总数的90%和女队员总数的82.9%,占全体被调查者的88%[3]。由此可见,在中国,“教练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不仅担负着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教练员必须是一个教育者,他们要担负起教育运动员、培养他们成人的重大责任”[4]。

2教练员的职责

专职体育教练员随着1951年中国优秀运动员队伍的建立而诞生。从那时起,教练员就成为中国竞技体育训练中的关键因素[5]。而教练员的职责主要有2个方面,一是训练,二是育人。有研究者[6]对体育教练员的职责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其中提到:“从运动员选材到培养、输送,直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是一个复杂的、长时间的过程,而教练员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制定多年的、每年的、各阶段计划,以及每次训练课的教案,完成赛前各项准备工作,还要总结经验教训,最终的目标就是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和竞技水平。另外,教练员还要对运动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监督运动队作息制度和生活管理规定的执行,关心运动员的伤病和疾苦,组织运动员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协助文化教师抓文化学习,总之,教练员要对运动员的健康成长和一生负责。”

同时,教练员在育人方面不仅局限在对运动员的培养和教育上,还有对教练员后生力量的辅导和指引。原中国人事部和国家体委1994年颁布的《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第2章第4条对于教练员的岗位职责作了明确的规定:体育教练员的基本职责是完成训练教学任务,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全面关心运动员的成长,做好运动队的管理工作;参加规定的进修与学习,同时高等级教练员须承担对低等级教练员的业务指导、培训和辅导基层训练工作[7]。

3教练员扮演的角色

角色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以及由此而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8]。教练员的职责和工作特点决定了教练员扮演的绝不仅仅是单一的帮助运动员训练的角色,而是扮演着多重角色。这些角色包括:1)采购员。教练员要亲自“采购”最适合需要的运动员,要从成千上万的人选中挑选出有天赋的运动员。2)设计员。对“采购”回来的运动员,教练员要根据其特点和全队比赛的需要设计其发展方向。3)指导员。教练员要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进行指导,对运动员从技术、思想、道德等几个方面花大力气去教导,而不可能代替运动员训练和比赛。4)教师。教练员要像教师那样给运动员传道、授业、解惑,给运动员传授新的知识和思想。5)导师。教练员与运动员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运动员,是运动员人生的向导。6)训导员。教练员要对运动员的表现进行奖赏和惩罚。7)管理员。教练员要全面负责运动员日常生活的管理和组织,包括对行政和后勤的人、财、物、时间与信息等诸因素进行管理。各个运动队的项目特点不同,运动员的个性、年龄和运动技术水平等存在着差异,教练员必须针对这些方面,充分运用管理的理论知识进行设计、策划、创造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全面管理,从而促进运动员训练、比赛水平的提高。8)外交家。教练员要同新闻媒体、观众和外界保持良好的接触,妥善处理来自新闻媒体、观众和外界的压力。9)朋友。教练员也只有与运动员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把握运动员的所思、所想。10)学生。教练员还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善于倾听运动员的意见,时刻反省自己,不断自我完善。11)科研人员。教练员要不断地对自己和他人、对己队和他队的训练和比赛进行分析、评估并作出结论。而且当今和未来的竞技体育客观要求教练员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是其运动训练质量的关键。12)推销员。教练员要善于将自己培养的运动员推荐到国内外更高水平的运动队,推销到国内外赛场和再就业的岗位。

由此可见,教练员承担着比人们想象要繁重得多的工作。对于这些工作,中国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前任领导刘文雄有过这样的归纳:教练员是运动员竞技天赋的发现者,竞技技能的启蒙者,竞技体能的锤炼者,竞技智慧的开拓者,竞技心理的造就者,竞技灵感的点悟者,竞技潜能的挖掘者,竞技制胜的谋划者,竞技合力的组织者,竞技困难的破解者,竞技作风的砺练者,竞技陋习的终结者,竞技品德的雕塑者,竞技灵魂的铸就者,竞技失败饱受指责的承接者,竞技成功幸福享受的身后者,在役生活保姆式的管理者,喜怒哀乐的知情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引领者,学会做人做事学习自省和处世言行的教育者,成才目标的规划实施者,人生之路的阶段性铺就者,胜过养育自己子女的奉献者![9]

4教练员的执教特性

4.1面对面的领导

教练员的执教是面对面的领导,它需要把具有不同背景、天赋、经历和兴趣的运动员聚合到一起,鼓励他们承担责任和持续创造成绩,把他们当作全方位的合作伙伴和贡献者。从选材到训练,教练员始终伴随在运动员的整个成长过程,从管理到教育,从引导到交流,教练员无时无刻不在与运动员进行面对面的领导。

4.2关注人

教练员的执教并非只是懂得技术或者设计完美的比赛计划,它更需要关注人,真正地相信运动员,真正地关心运动员,真正地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由培育金牌向培育人转变,由仅注重抓运动项目制胜规律向注意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转变。运动员从启蒙训练至成为优秀运动员的过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相当长的过程中,教练员主导着对运动员能力发展的调控,解决发生在运动员身上的个性和社会冲突,营造运动队的和谐气氛,还要对运动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从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到为人处世的传授,无处不在关注运动员本身,越来越需要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来指教。

4.3管理的全才

教练员使用人才、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运动队有无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因素,是处理好各种关系、提高工作效率的可靠保证[10]。教练员不是按章工作的劳动力,不是按照既定设计与规定进行工作的纯粹执行者,不只是简单地执行高层制定的计划,而是根据运动项目或比赛特定需求制定任务、方法与进度;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参与深层次的互动;需要融合各自的专业技术,贡献自己的想法,才能完成工作。

5教练员的职业特点

5.1高风险与高挑战并存

由于竞技体育比赛中,冠军只有一个,这使得从事教练员职业的人冒着一辈子执教也未能培养出冠军运动员的高风险。这种高风险带来的是对教练员的高挑战。高挑战的存在往往会激发一个人的工作和创造欲望。高风险与高挑战并存则使从事教练员这项职业好比坐过山车,时而巅峰,时而低谷,人的肾上腺素随时飙升,“痛并快乐着”,往往也是教练员职业的魅力所在。

5.2高权威与低权威并存

其他职业的人随着阅历的增加,经验的丰富,职称的晋升,其个人在职业体系中的权威性也随之增加,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和权威,一旦形成,几乎终身不变。而教练员则不然,其所带弟子有成绩,拿到冠军,破了纪录,这时教练员就是镁光灯聚焦下的权威、专家,新闻媒体围着转,被民众百姓视为冠军背后的英雄;一旦所带弟子成绩下降,冠军被他人所得,纪录被他人所破,这个项目的权威专家也就随之易人。好比华丽的竞技舞台落幕,教练员则被遗忘在众人视线之外,这时等待教练员的可能是落幕之后难言的孤独和挫败感。

5.3高投入和低回报并存

教练工作非常艰苦,工作量很大,需要教练员全身心地投入。从早晨开始带运动员出操,一直到晚上熄灯,整天都要跟运动员在一起跌、打、滚、爬,没有节假日,没有上下班之分。上班时,需要在运动场上、比赛场上动手、动脑;下班后,需要分析当天的训练、比赛数据,寻找运动员训练、比赛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判断对手可能的行动,做好第2天训练、比赛的方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教练员,就必须付出超人的代价;然而,与许多其他职业工作者相对稳定的收入相比,教练员的收入与其所带运动员的成绩直接挂钩,而冠军只有一个,教练员的收入难以稳定,经济上回报有限。而当运动员获得冠军后,人们往往宣传和记住的是运动员,至于是谁造就出的这位运动员知晓的人则很少,使得教练员在心理上和身份上得到的回报也很少。

5.4产出含金量高成就感伴随终身

对于一名教练员来说,高投入之后一旦有了高质量产出,即所执教的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乃至世界性比赛、奥运会上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份产出无疑具有极高的含金量;因为成绩不仅意味着所获得的奖牌和奖金,往往还包含了国家荣誉和民族情绪等更为复杂和宏大的元素。当看见自己执教的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尽管教练员未必被大家关注,但是教练员自己内心的荣誉与骄傲是无可比拟的。

教练员职业的特点决定了选择教练职业的人必须具有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因为具备独特职业魅力,从而吸引了那些具有出色学识和技能、热爱教练员事业并且敢于迎接挑战的勇者。

6中国教练员培训发展历程

中国体育教练员培训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1987—1990年探索规划阶段。这一阶段开始探索中国教练员岗位培训的途径、方法及制定规划,从田径项目试点开始。1987年3月在国家体委科教司下成立了田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研究小组。1988年8月完成《田径教练员岗位职务标准及培训制度研究报告》。同年在北京、上海2所体育院校举办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

2)1991—1995年制度建立阶段。这一阶段第1届全国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会议召开,教练员岗位培训采用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练员岗位培训制度,在18个奥运会重点项目中推广,明确将教练员要取得相应级别的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列为各级教练员任职条件之一,在全国形成了条块结合、二级培训的教练员岗位培训管理体系。

3)1995—2001年制度实施阶段。这一阶段教练员培训工作被视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50个项目开展了教练员岗位培训,出版了27个运动项目教练员培训教学大纲,20个运动项目培训教材,使教练员培训工作成为体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体育事业的基础。从2001年1月1日起,实行“先培训、后晋升”的制度,要求只有经过教练员岗位培训并获得相应级别教练员岗位培训合格证的教练员,才可以申报晋升高一级教练员职务。

4)2002—2010年制度完善阶段。这一阶段逐步建立了以提高能力为核心的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学模式,同时,在认真研究国际田联、国际网联、国际足联教练员培训和认证系统的基础上,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培训体系。

5)2011年至今,中国体育教练员在职培训工作迈入正规化、系统化和制度化轨道。2010年12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成立,成为中国负责全国教练员知识更新、素质提高和岗位培训的专门机构。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水平教练员被提到实施体育强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的高度。

经过近25年的摸索,中国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练员培训体系,这一体系由管理体系、教学体系、保障体系3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

7中国教练员培训管理体系

在国家体育总局统筹管理下,以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为龙头,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为基础,体育院校为依托构成了中国体育教练员培训管理体系。

国家体育总局设全国教练员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全国教练员培训工作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及法规制度;对全国教练员培训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实行宏观管理。

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是体育教练员培训工作的领导部门,负责制定各项目教练员培训的法规制度、规划与计划;编制教练员培训教学大纲和教材;组织全国高级培训班、继续教育培训班;指导、督促、检查中级和初级教练员岗位培训班。

各省区市体育局是本地区体育教练员培训工作的归口领导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教练员培训法规制度、规划和计划;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教练员培训初、中级班、继续培训班和授课教师的聘用、审核与培训工作。

体育院校是体育教练员培训教学工作的承办单位,将培训工作列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培训班教学、教学管理、培训考核与证书发放等工作。

体育教练员培训组织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总局副局长、科教司司长、人事司司长组成培训领导小组;业务司、处,参与培训的部分教练员、教师与科研人员组成培训指导小组。这种管理系统满足了中国体育教练员培养工作的需求,有效地推动了体育教练员参加培训和有关部门组织教练员培训的工作,为教练员的培养提供了保障。

在管理上,各种类型的体育教练员培训班需提前2个月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培训申请报告,待批准后方可办班。上级主管部门随时深入到培训班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以确保教学质量。培训合格证需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审核后方可发放,并且各级培训班合格证的有效期限均为5年。如果在5年之内没有取得高一级别培训班的合格证,则必须参加原级别培训班的继续培训学习1次,并取得继续培训合格证书。同时要求参加高一级别培训必须持有低一级别的培训合格证书,任何人都不得跨级参加高级别的培训班。为加强管理,各种类型的培训在开班之前必须成立教学小组与考核小组,实行教考分离制度。

8中国教练员培训教学体系

1)教学原则。中国体育教练员培训施教的对象是在职教练员,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年龄、文化水平和资历却有着很大差距。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在职教练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使他们成为不同项目、不同技术级别的合格教练员。为此,中国教练员培训提出了系统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突出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基础与应用相结合,突出应用的“三个结合,三个突出”的教学原则。

2)教学模式。与大学学科教育不同,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打破学科的系统性、知识的完整性,主要强调活学活用,着眼点放在提高能力上,采取的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以提高教练员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能用”为主旨构建教学体系,以“会教、会管、会指挥”的能力评价衡量教学目标是否可以实现。

3)教学内容。中国教练员岗位培训围绕教练员指导训练、管理队伍、指挥竞赛实践能力的培训,形成了适合体育教练员需要的基础理论模块、专项理论模块、相关学科模块相结合的不同的教学模块。基础理论模块是补充教练员基础理论知识欠缺,主要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等知识。专项理论模块以专题形式进行,主要提高教练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相关学科模块是为了教练员的管理、科学研究等能力和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包括高水平运动员教育管理、关于禁用违禁药物的问题与规定、运动训练中的科学研究、思想教育与组织管理的理论方法、国际组织、国际竞赛等。

4)教学形式。由于在职教练员遍布全国各地,平时训练工作繁忙,经常把教练员专门集中进行培训显然不现实,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由此,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技术职务级别、不同培训内容,分别采取脱产、半脱产、函授、自学与面授结合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了多种形式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体系。

5)教学方法。中国体育教练员培训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授、课后自学、专题讲座、讨论式教学、观看训练或比赛录像剪辑与理论分析结合、案例教学、运动场边讲边练、课题研究法、训练和竞赛现场操作、社会调查法等。

6)教学考核。一般情况下,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考核学员自学笔记占10%,自学作业占30%,面授内容考试占60%。运用较多的考核方式有作业、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等;但学员们对考核方式需求较强的则主要是案例分析与对策运用、开卷考试、开卷与实践操作、实际操作等。因为这些考核方式具有思维与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能考查教练员正确、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7)师资队伍。中国体育教练员培训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教练员、科研人员、院校教师和管理干部所组成,这种“四结合”的师资队伍能够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9中国教练员培训保障体系

从中国体育院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其优势条件及重点学科,国家体育总局分别选择了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作为不同运动项目教练员培训基地,取得了较好效果。

1)培训经费。中国体育高级教练员培训经费采取的是政府为主,多方面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按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采取了以国家拨款为主,集体、个人承担为辅与多渠道筹措资金相结合的办法。首先,各级体育部门教练员培训经费能够单独立项,专款专用,包括从体育收益金中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教练员培训工作,以保证教练员培训基本经费的稳定来源。其次,遵循谁受益谁付费的方法,由教练员个人承担适当的培训费用。第三,积极争取、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和企业赞助教练员培训工作。

2)质量保障。在中国建立了教练员培训评估监督机制,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对教练员岗位培训主体和教育培训过程及其实际效果进行系统考察评估,对教练员岗位培训部门教育和教学管理情况,教学工作,以及人事、经费和设备等配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3)继续教育保障。中国国家体委办公厅的《体育教练员继续培训暂行办法》通知规定:凡在职教练员必须参加教练员继续培训。通过培训,拓宽教练员视野,使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运动训练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动态、新训练方法和手段及与运动训练专业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管理知识,不断增强教练员的敬业精神,引导教练员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运动技术、训练方法,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素质和科学训练水平,以及训练、比赛的指挥能力和管理能力。

10结束语

中国体育教练员培训工作已经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道路。有明确的各级教练员培训的等级目标和达到等级职业技能的标准要求;有各级教练员等级培训的资格限定;有较为周密的教练员培训计划与时间安排;有要求明确、富有实效、科学的培训内容定位,以及相应的培训形式和培训手段;建立了能贯彻实施“能力本位”教学培训的稳定的讲师团;具备专门的培训经费投入和条件保障;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包括科学制定培训大纲;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效性;严密的培训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并健全了符合“能力本位”要求的培训考核与评价方法;有培训与使用挂钩,培训与注册挂钩,培训与带队比赛挂钩,培训与晋升挂钩的系列配套的法规政策与制度,并能在相应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管理部门中得到有效落实;允许由各系统行政部门管理的各级各类体育教练员都能参加相应等级和类别的培训班;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练员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和方法与手段等;建立并健全了教练员培训管理体系,包括稳定的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和经费来源等。这些构成了中国体育运动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君侠,杨柳霞.论现代竞技体育教练员的模式及特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17(1):55-59.

[2]朱柳笛.大量4~7岁儿童进入湖北体操学校9成将遭淘汰[n].新京报,2011-03-01(a22-a23).

[3]钟秉枢.成绩资本与地位获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4]李富荣.继续积极推进教练员培训工作深入发展:李富荣副局长在全国教练员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3):2-4.

[5]刘鹏.在国家体育总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网站部,2008-10-09.

[6]张林,任建华,汝友国.浅谈体育教练员的职责、素质与职业道德[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4):37-38.

[7]人事部,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人职发(1994)17号关于印发《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和《关于〈体育教练员职务等级标准〉若干问题的说明》的通知[S].北京:人事部,国家体委,1994.

[8]孙永平.论21世纪我国教练员的角色定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24(2):80-82.

体育运动培训篇5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科特点;训练学;研究发展

针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口号的提出,中国的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增加学生体育的宣传力度,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人民对运动健康认识的深化,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据调查,现在中国的体育教育体系不是很完善,教学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整个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发展水平较低,一些大学更注重体育训练学的理论知识学习,注重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训练强度。另一方面,一些学校重视体育训练,加强学生的运动强度,但缺乏专业体育训练学的知识储备。最后,体育训练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很不协调,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训练学是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整个体育训练培训计划进行优化,培养出体育训练学的知识储备丰富,又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的学生,以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寻求。

1.中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1.1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内容

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体育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学科,这门学科在2003年提出并应用到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但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是传统理论对体育教学指导和运动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充满活力学术型研究生的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是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二级学科,它与体育学科的其他二级学科有显著的区别,它更注重体育训练的发展和体育教育的精神培养,更是体育科学的精髓。体育教育训练学不仅保留了传统体育教育学学科对体育运动理论知识的重视,也注重运动实践训练,研究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而去发掘训练和运动中的一些规律,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是一种综合科学与实践的体育教育学科,在社会的应用中非常实用。

1.2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

体育教育训练学最初出现的时候,被定义针对体育教学与运动实践训练的基本理论方法的学科,换句话来说,体育教育训练学主要包含:“体育”、“教育”以及“训练”,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应该是体育学、教育学与运动实践训练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研究教育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伴随着教育和研究的深入,教育学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教育学是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吸收各个方面的自然科学教育研究的优秀成果,另外在实施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顺应时代的要求,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使教育更实际、更全面、更明显。高校体育学是研究体育项目、体育科学体系、体育教育以及体育发展的方向的学科,体育学非常注重体育的推广,完善体育科学体系,优化体育学科结构。综合体育教育,体育教育学的学科特点更侧重于教育学。通过体育等手段达到学生教育组织的目的,主要通过体育教学、专业课程指导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增强学生对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的目的。所以,体育教育训练学具体内容就是把体育学、教育学和运动学的理论知识和规律运用到体育训练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和偏好,设置适当的训练方案进行系统性的、科学的运动,以此达到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培养目标。因此,体育教育训练学是高校体育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的综合性社会学科,包含体育的本质。

2.中国体育教育训练的研究发展趋势

2.1为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服务

自从中国的运动员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获取成功以后,国家教育部门和广大观众回顾了国家体育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机制,更提出了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从“精英”向“大众”转变的战略目标。这个战略的核心是体育教育训练的机制、体育训练具体办法以及体育部门组织形式的改革。世界首号体育强国———美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奖牌很大一部分由大学生获得。这种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体育教育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在国家体育战略调整中,需要为高校运动员提供辅助训练服务和发展模式的一些学科,改变其服务功能是体育教育训练的主体。传统来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总体是为培养日常体育教学训练人员提供服务。但是伴随着国家对高校培育高水平运动员要求的提出,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研究发展将往辅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方向靠拢。纵观世界上的一些体育强国,比如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他们在高校中设置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的专业,主要是为了本国或者本校运动员服务,这些专业为体育训练提供了必要的科研支持。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美国春田学院以及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等,它们都发挥了本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优势,充分地为竞技体育提供了优质的服务。随着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的逐步转型,中国的体育教育训练学学科的发展趋势也将有很大的变化。中国体育教育训练学,从以前的单一培养体育训练员逐步转变体育科学和技术支持。体育教育与训练课程在转化过程中,首先是为科研人员提供必要的科研支持,提高运动员水平。体育可以转化为真正的表现,实现生产的同时。运用体能训练的各个环节对高校运动员进行学科教育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高校运动员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平台,在培养综合素质的同时,真正把体育训练学和教育学联系到一起。

2.2加强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性

作为世界教育的发展大趋势以及科学进步的重要表现,教育学科的综合化性越来越强。这种大环境对处于发展阶段、尚不成熟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综合化发展是由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自身优化和社会环境需求共同决定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可以与心理学、生物学等其它相关的学科结合起来、共同发展,它的研究发展将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体育教育训练学科其包含内容非常广泛,是其他体育教育学科不能比拟的。在中国各个领域全面发展、与国际紧密交流的今天,体育教育训练学必须要扩大自己覆盖的领域。综合延展的方法是强化学科竞争力非常有用的手段,对于本来就是综合其他学科而设置的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就要进行更多方面以及更深层次的学科综合,以增加自己的活力。

2.3强化关于生源选拔制度研究

生源质量直接影响体育教育训练学教学质量,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等均具有直接影响。在各高校均积极扩招的环境下,想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质量,则需要校领导及相关部门冷静面对扩招问题,学校在对自身师资力量以及就业需求等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切合实际制定相应招生计划,真正做到重质不重量。同时学校在关于学生入学选拔过程中,也需要提高选拔自由度,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将其作为是我国体育教学训练学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学生选拔过程中如果单纯的依照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入选标准,那么并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成才及就业。在目前招生考试过程中存在重文轻武问题,则需要结合考生及社会实际需求,对目前的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的选拔力度,在进行生源选拔过程中不但要加强理论知识选拔,同时也要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免出现“纸上谈兵”问题的出现。最后在实践能力中,运动技能则最重要,属于基础技能,不管是教学还是健身均属于是技能知识经验的传授,强化训练主要目的也就是提高竞技运动成绩,教学、训练以及指导均能够促进促进运动技能发展。所以在生源选拔过程中,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学生运动技能考核制度,以能够确保学生能够满足运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均具有真才实学。同时严格的学生运动技能考核,也能够为学生知识和技能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招生考试制度设计中需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核,真正做好学生质量控制,选拔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样突出的学生,提高生源质量,促进体育教育学的健康发展。

2.4强化培训方案研究

学校在进行人才培训过程中,必须要和体育事业发展、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以能够为国家及社会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基于目前社会发展现状来看,则需要对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及学分比例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免出现课程重复开设问题,合理提高选修课课程数量,以能够为学生选择提供更大自由度,提供更多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加大一些实践课程或实践培训课程,以促进理论结合实际,对学生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以及业务能力进一步强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观念。在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但要增加专业技术教学训练课程,同时也需要基于专业训练课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现代技术和比赛实践经验结合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技术训练课程,不但要进一步提升本专业水平,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他相关专业的技能水平。在选修课程开设过程中,其中需要加大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学习,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3.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人民对运动健康认识的深化,社会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体育运动也逐渐成为社会的潮流,体育教育训练学作为我国高校体育学的重要分支,它的培养方向以及学科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所以要不断加快对体育教育训练学科的优化,进而推动中国的体育事业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才华.河北省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

[2]李连伟.2003-2007年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现状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程庆山.上海市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四项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体育运动培训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美国;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020-02

一、美国小学SpaRK体育课程介绍

SpaRK课程的全称是“theSports,playandactiveRecreationforKidsprograms”(儿童的运动、游戏和体育活动课程)。1989年6月,一个研究小组从“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获得了一笔研究经费,开始改革、实施和评价小学的体育教学。该研究小组从当时美国已经比较普遍的学生肥胖问题入手,提出通过运动、玩耍和休闲娱乐活动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终身健康,由此便诞生了“theSports,playandactiveRecreationforKidsprograms”,其中文名字是运动、游戏和休闲娱乐活动课程。从名字中我们就不难看出,SpaRK不仅是一门体育课程,而且还是将游戏、休闲娱乐与体育运动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课程。也正因为这个特点,该课程才会让众多孩子在短短几十分钟的体育课上爱上运动。在SpaRK课程研究团队中,既有专门负责研发的人员,又有专门负责进行市场推广的人员,也有专门对实施学校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的人员。

二、美国小学SpaRK体育课程教师培训的过程

SpaRK课程的教师培训是以其教材为基础的,根据教材分不同的阶段进行。一般而言,SpaRK课程的教材共分为两部分,即K-2阶段和3-6阶段。K-2指的是小学低年级,而3-6则相当于小学高年级阶段。但总体而言,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教材,都比较注重于通过教学内容的变换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不断的进行身体活动。

在SpaRK课程培训团队针对一般小学体育教师的常规培训中,以两天为一个培训日程,第一天以培训K-2阶段的教材教法为主,第二天则以3-6阶段的教材教法为主。在每一天中,培训师又将时间分为了四个小的部分,而每个小部分都以不同的培训内容为主。比如,在第一天的培训日程中,主要包括舞台设置(SettingtheStage)、体能讨论(DisguisingFitness)、技能学习(LearningSkills)和综合(pullingittogether)四个部分。而第二天的培训则包括聚焦体能之一(FocusonFitnessone)、聚焦体能之二(FocusonFitnesstwo)、聚焦技能之一(SpotlightonSkillsone)、聚焦技能之二(SpotlightonSkillstwo)四个部分。在SpaRK的教材中,并非只包括这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只是培训师为了培训的需要,将教材内类似的部分集合在了一起。实际上,SpaRK的教材是由很多不同的单元组成的,而此次培训师只是在这些单元中选择了少部分的内容来对培训参与者们进行培训。

在培训开始之前,培训师首先会向所有参与培训的人员隆重的介绍培训的目的,共包括四个方面:亲身参与SpaRK活动、通过学习SpaRK课程的教学和管理策略来帮助达成教学目标、深度体验SpaRK课程团队的各种培训材料和享受培训这个过程。通过培训师提出的这四个培训目标我们可以看出,SpaRK课程非常强调参与和体验的感受。而国内的一些教师培训与其相比,可能更加注重对教学和管理策略与方法的学习与培训,至于培训参与者的感受则很少关注。在一个培训日程的活动中,参与者们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很好地体验了不同的SpaRK课程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既有基础性的体能锻炼,又有综合性的技能学习与小型竞赛活动。但无论是在何种类型的培训内容之中,培训参与者的普遍感受除了高兴与快乐之外,更多的还在于培训师对体育教学的灵活实施而给他们带来的思维层面的启迪。

三、美国小学SpaRK体育课程教师培训的特点分析

通过简单的介绍SpaRK小学体育课程的培训过程,以及观看其官方网站上的培训录像,我们可以发现其培训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引导教师让孩子们不停的运动起来。在SpaRK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强调最多的就是mVpa(moderatetoVigorousphysicalactivity),即中等至高强度的身体活动量。也就是说,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求体育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不断的运动起来。至于多长时间才是合格的,SpaRK课程团队认为至少50%的mVpa才是合格的,这其实也就意味着在一堂课上,在同一时间内进行运动的学生至少要有一半以上。其实,真正要达到这一目标并不难,关键在于体育教师如何分组以及如何进行引导。而从培训场景来看,培训师在组织培训参与者的活动过程中,始终通过各种分组练习、队形变换等方式让参与者们保持着50%的mVpa。

体育运动培训篇7

关键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2-0069-03

abstract:Competitivesportsisthemostimportantcompetitionofacountry,andtalentedreserves’isbasisofcompetitivesports.now,talentedreserves’trainingsystemhasmanyquestionsinChina,asfollow:thelevelofstudyisverylow;lackingofscientifictraining;thefactionofcompetitivesystemisalittle.inthiscase,weshouldbettercompetitivesportstalentedreserves’trainingsystem;foundamechanismthatcultureiscombinationwithtraining;establishscientifictrainingsystem;perfectathleticsocialsecurity;bettercompetitivesystem.

Keywords:CompetitiveSports;talentedReserves;trainingSystem;Curr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

1前言

竞技体育是一国体育的核心竞争力,而竞技体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可以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建国以来,我国按计划经济模式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如何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竞技体育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体育工作者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2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采取的是国家集中管理的体制,从业余体校到省、市体工队,再到国家队的“一条龙”的训练和管理体制。在这种机制下,运动员从进入业余体校开始就成为国家的正式职工,退役后的工作也由政府统一安排。

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人事制度的改革,我国竞技体育体制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也相应的采取了应对措施。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目标培养体制采用的主要是“四级训练”体制,它是一种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在塔的最尖端是国家队;其次为省、市、自治区专业队;再次为各类体育运动学校、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专;最底端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俱乐部、普通业余体校等。

在这个目标培养体制中,最底端和第二层主要是以各类学校的培养为主,其主要目标是培养为学校争取荣誉的高水平运动队,毕业后一部分学生流向高校,一部分输送到省、市体工队以及国家队。

3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现行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是“四级训练”体制,这种体制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竞技体育改革的产物。它的指导思想是:即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自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竞技体育新体制[1]。它的目标是将原来由国家“包办”的形式逐步部分地“分解”到学校、企业、社会团体,使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逐步学校化、社会化。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仍然带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绝大部分还依赖国家,没有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

3.1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国家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和各省、市、自治区全运战略的实施,为确保金牌,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时间越来越长,可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精力与同龄人相比严重不足。普通学生全身心的学习尚不能保证优异的成绩,更别说花了三分之二时间在训练上的专业运动员,再加上一部分运动员主观缺乏对文化学习的兴趣,以及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教学方法、手段没有针对性等,造成绝大多数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低下,再升学或就业的渠道狭窄。

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21世纪我国竞技体育是否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运动员的文化提高了,智力才能得到开发,才能使竞技体育更好的与科学有机的结合,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2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

3.2.1选材方面

运动员选材是指根据各个运动项目的特点,以科学测试和预测方法,从众多运动员后备力量中准确地选拔出那些在先天和后天条件方面均较优秀的运动人才,这一过程在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训练成绩的取得[2]。我国目前大多数教练员为退役运动员,对选材的科学性把握不够,特别是基层的运动员选拔很少根据运动员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的选材,出现“有苗就收,有苗就养”的现象。选材的这种目的性不强,使得一些有潜力的苗子不能入选,而一些没有潜力的运动员又出不了成绩,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给国家、社会、家长和运动员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3.2.2训练出现“时间战”、“消耗战”的情况

我国竞技体校、运动学校的队员一般都是每天早操训练加下午半天训练,专业运动员甚至是全天候的训练,这种训练体制是造成“时间战”、“消耗战”很重要的原因。相比之下,美国全国高校体育协会就明文规定,其大学生运动员每周训练不得超过六天,周训练时间不得超过20小时[2]。“铁榔头”平曾回忆道“我26岁那年就退役了,主要是因为我的膝伤再也承受不了那样的训练了,一跳膝关节就积水、肿得老高。现在国外选手每天只训练2-3小时,但她们到36岁也还照样能跳。我们练10年的运动量可能是人家练20年的运动量,但我们10年就耗尽了”。这种情形不仅让运动员感到身心疲惫,而且也让教练员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总结自己。有人曾提及到,国内教练员在训练场上的时间多于法国教练员,法国教练员在训练场外用于专业的精力和时间多于国内教练员,他们必须查资料、看录像、观看其他队的比赛、分析数据,以数据来指导训练[3]。“时间战”、“消耗战”所引起的运动员运动生涯“早逝”和不暇顾及其它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人们加入竞技体育的热情,造成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

3.3竞赛杠杆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国现行的竞赛管理体制是以国家体育总局管理为主,发挥体育总会、单项体协、行业体协等社会体育组织的辅助管理作用,实行分级比赛,分级管理的结合型管理体制[4]。它是以奥运战略、全运会战略为主要目标的多元化竞赛体制。这种体制有利于调动政府、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易于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拓宽竞赛资金的来源渠道,将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拨款、社会投资的多渠道运作方式。其中,与我国后备人才有关的竞赛有两大系列:一是由教育部门及其领导下的中学生体协、大学生体协主办的各类竞赛或教育部门与体育局等政府部门联合主办的各类竞赛;二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及下设的各项目管理中心、地方体育部门主办的各类竞赛。

这种运作方式对我国的体育后备人才来说,为他们提供了较多的竞赛机会,增强了他们的比赛经验。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却出现以下的弊端:一是全国综合性的运动会的体制有缺陷,面对各类的运动会,一部分运动员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改变身份参加各种比赛,造成不管什么类型比赛,经常参加比赛的就是那些人。这种现象,对那些还在基础训练阶段的选手来说,频繁的参加各种比赛,容易造成早期训练专项化,不利于竞技能力的长远发展。二是对于不同的项目观众的态度冷热不均。很多项目的竞赛资金来源单一,竞赛质量与社会效益不高,竞赛招标还没有很好的与市场接轨,造成经费严重不足,竞赛市场规模狭小,不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发展对策

4.1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推进体制的创新

在培养体制的完善中,应该推进体制的创新,把过去的单轨制改为多轨制,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体制。调动全社会都来发展竞技体育,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改变过去业余体校的单一培养模式,建立“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运行机制;实行良好的人才开放、人才交流政策,各级部门要有整体的观念,不要因为局部地区利益而贻误人才,努力创造团结、和谐的训练大环境。

4.2建立文化素质学习与技术训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促使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首先,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树立训练与文化学习并重的观念。不仅注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还应注重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从而增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其次,要加强管理及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运动员克服困难,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搞好基础训练体系的建设。争取每个市都有有一所体育中学和体育小学,最好争取政府的支持,让体育部门办教育,掌握基础训练的主动权。

4.3建立科学化的训练模式

由于教练员多来自于运动员,属“经验型人才”,因此,在提高他们思想政治素质之外,还应引导他们自觉加强科学理论的学习。定期组织集中培训、外出进修与交流等继续教育活动;改革和完善训练激励机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加强教练员队伍的人才流动等。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教练员的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竞赛、科学管理的水平。

4.4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运动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与此相符的社会保障体系。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竞技体育的行列。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以及福利与优抚[5]。我们应在每个方面都充分考虑,不断完善。从而充分调动优秀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得到运动员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为竞技体育贮备更多、更有潜力的后备人才,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4.5完善竞赛体制,充分发挥竞赛杠杆的调节作用

现行的竞赛体制调动了政府、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了竞赛资金的来源渠道,将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拨款、社会投资的多渠道运作方式。同时,也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提供了较多的竞赛机会,增强了他们的比赛经验。但所暴露出来的弊端让我们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弥补措施。首先,应完善运动员的注册制度和比赛身份的核实制度,组织专家研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制度和核实制度;其次,加强现行竞赛体制的宏观管理,各项竞赛计划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同类竞赛体系内的衔接,又要考虑到不同竞赛体系间的连接,使各项竞赛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金玉等.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体育与科学(南京),2006,(9).

[2]钟秉枢.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3]祝娅,唐吉平.湖南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5,(4).

体育运动培训篇8

【关键词】退役武术运动员再就业培养制度

由于我国运动员培养制度“体教分离”的弊端、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武术退役运动员面临严峻的再就业困难。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武术退役运动员的自身利益,也关系到我国武术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退役武术运动员再就业的现状

当前我国退役武术运动员的再就业途径主要有三种:政府安置、自谋职业和推荐上大学后再就业。政府安置是指运动员籍贯所在地政府安排其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由于各地人事编制及人事管理制度的约束,通过这种途径就业的退役武术运动员凤毛麟角。自谋职业是指退役运动员通过自身努力在社会中寻求就业机会。当前绝大部分的退役武术运动员都是经过这一途径就业,然而其自身的文化知识和其他技能的缺失也造成了自谋职业的困难。推荐上大学可以说是缓解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压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国家关于退役运动员推荐免试上大学的规定只为一小部分成绩优秀的运动员提供了机会。即便如此,由于上大学后教育的内容形式化,一纸毕业证书仍不能解决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这些途径从计划经济时期延续至今,在解决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人事制度不断变化以及全社会的整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退役武术运动员再就业的方式也有了一些新变化:

一是执教。成绩优秀的运动员退役后可以选择留队执教或进入各级学校从事教师职业。这也是退役武术运动员再就业的首选职业,但是现实中只有极个别的优秀人才可以获得在专业队执教的机会,而进入各级学校从教也存在诸如要求高学历等限制,这就把大部分专业突出、文化水平较低的运动员挡在了就业大门之外。

二是读书深造。“赛而优则学”是现在创造再就业机会的另一个主要方式,成绩优秀的可以保送或特招到高校学习,获得学历为退役后的就业取得敲门砖。然而,也是只有小部分的运动员可以有机会读书深造并获得就业机会。对大部分没有参加过各级大赛,或是成绩不突出的运动员来说,退役后的就业选择并不多,自谋职业是必然的结果。于是,投身影视界做武行,或可被人包装成武打明星、或者成为明星的武打替身等等,而这些几率很小。更有被生活所迫,从而选择了保镖、保安等职业。也有人分流到其他行业,从此告别武术。

退役武术运动员再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我国武术运动员培养制度进行分析。近年来,虽然我国运动员培养模式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目前仍实行专业化训练程度很高的举国体制,即从小进入体校或专业队接受训练,然后根据运动水平被更高水平的专业队逐级选拔,接受进一步的培养。

运动员培养过程中“体教分离”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所谓“体教分离”是指我国竞技体育运动员专业训练和文化教育的分离和脱节。由于运动员多是从小就被选拔进入地方体校进行专业训练,因此,在其最佳学习年龄段时没有得到良好的知识、能力培养,这就使很多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较低,缺乏除专业运动技能以外从事其他职业的技能。同时,由于从小从事高强度的训练,这些项目的运动员一般都带有职业伤病,他们往往运动寿命较短,也为退役后无法适应社会竞争埋下隐患。此外,“金字塔”型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规律以及武术比赛的特点决定了在比赛中夺得金牌的运动员人数有限,更多的运动员则因比赛的失败而被推向边缘。当这些在竞技体育舞台上占绝大多数的“边缘人”带着专业运动留下的伤病,从竞技体育的“幕后”走向社会,必然面临再就业的种种困境。

第二,从我国现行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等体育法规和文件中明确规定:国家对优秀运动员在就业或者升学方面给予优待;并要求体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非职业化运动队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的政策措施,同时建立对优秀运动员的激励机制和伤残保险制度。这是国家对退役运动员就业困难问题建立政策性保障的开始。但是,不难发现其关注的重点仍然是优秀运动员。

新世纪退役武术运动员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加之武术一直是“非奥运项目”,家长更不愿意让孩子从事没有生存保障的武术运动。无法解决退役后的生存问题甚至已经开始影响我国武术运动后备人才的储备。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又陆续制定了一些政策法规,如《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等。2006年,为了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劳动和保障部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保障工作的通知》,规定将运动员的社会保障纳入到国家的国民保障体系中,由此运动员保障工作开始进入社会化、法制化的轨道。

虽然这些新制度缓解了一部分再就业矛盾,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赢得了持续发展的空间,但是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要改善这一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我国退役武术运动员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加快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体教结合”培养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推进,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已逐步开始。当前的武术运动员培养体制应与社会协调发展,以运动员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改变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的落后状况为着力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体教结合”的培养模式。

加大力度将青少年运动员专业训练与中小学教育紧密结合。除了许多民间团体积极培养武术人才,教育部和团中央还联合在学校推广武术“段位制教程”,立足各省、市竞技体育发展的现有基础和条件,结合素质教育的优秀教改成果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培养其成年后接受再教育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使武术运动后备人才真正做到文武兼备。

积极探索在高等学校中进行“体教结合”的实施路径。借鉴清华跳水模式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武术的发展历史以及武术运动自身的特点,以各地高校为基地建设“体教结合”的武术运动员培养体系。中国传统武术运动员进行专业训练的年龄较小,从6岁左右起就开始,而这个年龄段正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黄金年龄,借助高校从附小到附中的优越教育资源,可以使运动员从参加训练起即开始接受优秀的教育,从而达到训练、学习两不误的目的,使其真正成为“文武全才”,退役后有足够的智力储备来应对职业选择。

建立完善退役武术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帮助退役武术运动员主动就业。退役运动员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当务之急就是对其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这就需要有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来保证。

在我国,武术运动员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荣誉,退役运动员曾为祖国的荣誉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国家也有义务和责任帮助这一群体获得更好的生存保障。因此建立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机制,需要国家政府机构去主导完成。

这种机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运动员对培训内容的适应性和选择性如何统一;职业技能培训是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否能够对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因此,要建立完善退役武术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就必须兼顾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和退役武术运动员个性发展的需要。这要从培训的体系和培训的内容两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完整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应当包括培训目标评测、职前培训、职中培训和转岗培训四个部分。培训目标评测是指在培训前应做职业倾向及能力评测,确保退役武术运动员接受的职业技能培训是“量身订做”的;职前培训是指针对评测结果进行培训,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以取得就业机会;职中培训是获得工作后有平等机会接受在职培训;转岗培训则是指在不适应现职时做出的转换性适应培训,确保退役运动员彻底地解决再就业困境。

其次,职业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基础性培训内容、应用性培训内容和提高性培训内容。基础性培训内容有基本权益保护、就业指导、挖掘自身潜力等方面的知识;应用性培训内容是指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以各种职业技能要求为主的内容;提高性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提高其自主创业能力的一系列知识和技能,这种内容主要是对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退役武术运动员进行的。总之,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和手段目的是使武术退役运动员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以确保其能适应新的职业需求。

结语

体育运动培训篇9

摘要:从高校体教结合的目标及观念的转变和羽毛球项目体教结合的形式与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实行灵活多样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构建多元化的业余训练培养体系及规范管理,建设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促进校园竞赛的开展是解决羽毛球业余训练"体教结合"的有力保障。通过体教资源的深度融合,建立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一条龙”青少年羽毛球训练新体系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羽毛球;体教结合

中图分类号:G808.1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4.010

1前言

“体教结合”是当前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体质、为国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新举措,它是整合体育、教育资源,实现体育、教育事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推进体教结合向纵深发展,既是促进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成长,也是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有力保障。青少年训练工作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结合点,它既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也是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重点。羽毛球项目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但是羽毛球项目投入大、运动员的成材周期长,因此我们要借助“体教结合”的契机,建立青少年羽毛球业余训练的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管理和措施的落实,为培养更多体育优秀人才作出贡献。

2高校体教结合的目标及观念的转变

1987年原国家教委确立了普通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学生的政策,从此拓宽了体育人才的培养道路。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的根本目的,是推动“体教结合”的落实,通过自主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并带动高校体育的全面发展。高校的体教结合模式是以“培养既有较高体育运动技能,又有良好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目标,它依托高校优越的体育基础设施、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极强的科研能力,既可以完成大学体育必修课的传授工作,又可以为学校乃至国家培养一支优秀的体育队伍。

由于我国体育体制的原因,运动员在成长过程中过早地失去了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设立正是国家为优秀运动员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运动员文化教育荒废的缺憾。另外,高校可以通过优秀运动员的国内外比赛成绩来提高知名度,运动员在大学期间所学到的知识和获取的文凭也有利于自己退役后谋求一份职业或者提供一份就业保障,这本应是一种“双赢”的局面。但是很多高校为了快速地提高运动成绩和提升学校知名度,开始争抢退役或现役的省队、国家队运动员和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因此,运动员被视为了学校扬名立万的工具,社会民众对运动员以运动成绩换取大学文凭的现象也提出了质疑。在国外,优秀运动员以体育专才的身份招进大学的例子不少,但是学校对运动员的学业要求并没有降低。而我国的一些现役运动员挂着大学生的头衔,常年在外训练和比赛,完成学业几乎不可能。这种情况下应该保留学籍,等他们退役后再进校完成学业。但是一些高校以所谓的单独授课方式为运动员“开小灶”,实际上却是大幅度降低对运动员的考试和学业的要求,使其顺利拿到毕业文凭。这种现象既损害了高校学风也背离了国家为优秀运动员提供高等教育的初衷。

其实大学追逐冠军与体教结合无关。著名的“清华人才培养模式”和“胡凯现象”已不再是个例,而是作为中国体教结合的代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体育的新形象,越来越多真正的大学生运动员在不断的涌现。当下,高校的体教结合工作应该转变观念,由过去侧重于体育后备人才的输送和培养,转变为促进体育特长生、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成长,因为高水平的竞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比拼的不仅是技能,更重要的是心理承受能力和心智较量。大学里的运动员毕竟是学生,然后才是运动员,他们只是通过运动来锻炼自己,并保持身心健康,他们的最终目标也不是成为职业运动员。

3羽毛球项目体教结合的形式与保障

3.1实行灵活多样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模式

高校建立高水平运动队是落实“体教结合”的有效措施。因此,各省市教育厅要积极辅助当地条件成熟的高校创办高水平运动队。对已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竞技训练和学习质量的双向提高。针对运动员训练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实行重大比赛停课,赛后补缺,考试前停练,考后补训等形式或者由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补缺,对于常年在外训练比赛的现役运动员可保留学籍,以学分制的形式逐步完成学业。要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率,缩短训练时间,摒弃传统的长时间训练方式,让运动员像普通大学生一样拥有正常的学习时间,以有效解决学训矛盾的突出问题。完善激励机制和责任共担机制,通过以奖促训、以奖促教、以奖促学,激发广大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高水平运动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教练员和运动员思想工作教师的责任意识,共同承担对体育人才的管理和教育任务,切实解决运动员行为习惯差、文化成绩低、训练时间少等瓶颈问题。

3.2构建多样化的业余训练培养体系及规范管理

在羽毛球业余训练中,后备人才匮乏是制约羽毛球项目发展的一个瓶颈。在生源方面,目前,体校的渠道已经很难招生,普遍存在着生源缺、经费少的问题。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教育水平和学历相对较低,毕业生出路困难,家长不太愿意送孩子就读。相反,通过学校的渠道,可以在学生中进行大范围的选拔和培训,学生既不影响文化学习,又扩大了优秀运动员的选材面。所以,要明确构建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一条龙”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小学期间的羽毛球业余训练是“龙尾”,是人才培养体系的普及和打基础阶段。省、市级示范中学或者体育特色学校以及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龙身”,是开展专项技术训练,发现输送体育后备人才的提高阶段。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训练体系的“龙头”,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龙身”和“龙尾”,高校要更多地对口招收特色学校、传统项目学校的羽毛球特长生,以解决特长生的上学问题。同时,也可尝试通过当地体校与学校合作办学的模式,在教练员和场地、器材,生源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相互支持、责义共但、成果共用”的原则,以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共同建立后备人才基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升学和个性化发展需求。有条件的省市,可以成立一所集体育训练资源与教育教学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特色学校,采用集中训练、集中学习、集中住宿的管理方式,实现竞技训练和文化教育的统一、有效结合,推动“体教结合”模式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在管理模式方面,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办学办训,校长、教练、行政后勤保障人员由体育部门委派,文化教育副校长和文化教师由教育部门委派,经费由两者按照隶属关系和职责分别拨付。另一方面,通过将羽毛球俱乐部引进校园来吸引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还可以寻求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帮扶,设立运动基金,以保障羽毛球队师生的日常训练和比赛等开支。

此外,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社会办业余训练的进程,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农村乡镇和个人开展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业余训练,逐步形成业余训练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局面。或者,由部分省政府,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之间牵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建设集“训、教、科、医”于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全国性羽毛球学校。[1]

各地的相关部门首先要明确和制定当地青少年羽毛球项目发展的总体规划,并结合实际进行布局,落实好政策措施。以建立“一条龙”青少年训练体系为重点,通过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建立一体化的体育后备人才库,对学生信息、教练员信息、运动员每年的测试数据、文化成绩和运动员输送情况等都作好详细记录,有效地跟踪运动员的成长轨迹,为后备人才的科学训练和培养提供依据。

3.3建设高素质的体育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证羽毛球项目“体教结合”可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训练水平的关键。大学有高水平运动员,却少有高水平教练,很多体育特色学校或者开设有体尖班的中学,教练班子大多也是本校的在职体育老师,羽毛球专业水平也不高。因此,在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体育、教育部门要密切合作,共同培养。一是体育部门要舍得把优秀教练派到学校。体育部门要打开大门积极吸纳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到运动队任教,实行教练员和体育教师的双向交流,引入竞争机制促进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是“体教结合”的要求,也是今后青少年训练管理的趋势。二是要加大投入,加强对体育师资的培训力度,并努力构建一个教练员培训体系,以学历教育为基础,突出岗位培训和短期进修制度。三要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基层羽毛球教练员、体育教师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长期坚持青少年羽毛球训练的积极性,比如:对长期从事青少年羽毛球训练工作和有突出带队成绩的体育教师及教练员,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培训学习、工资晋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此外,鼓励教练员多参与科研活动,加大力度对业余训练的科研攻关。

3.4校园竞赛的保障

中国体育的未来在校园。“羽毛球项目的根”要深深地扎在校园里。校园的羽毛球发展要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要建立共同办赛的平台,通过竞赛的杠杆来调动各级学校办羽毛球队的积极性,根据不同年龄和训练水平设置不同要求和不同类型的比赛,以此来调动校园羽毛球业余训练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羽毛球项目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校园里的氛围也很浓,因此鼓励学生组织羽毛球社团,鼓励学校之间的比赛交流,让更多的学生因此得到锻炼和体验羽毛球的乐趣。

4结语

体育回归教育是未来的趋势,也是“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现。北京奥运会之后,人们的视线除了关注金牌之外,更多转向对运动员群体的关注,关注运动员的长远利益和全面发展。多年来,学校在推动学校体育、吸引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意识以及在发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体教结合之路承载了更多的意义,群众基础较好的羽毛球项目更需要多元的发展模式,希望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可以从校园里涌现,这才是一个健康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广西2010年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编号:2010JGZ022)

参考文献:

[1]羽毛球业余体校大胆开拓推崇“体教结合”[n].中国体育报,2003-01-13.

[2]“欧美模式”难复制中国高校走体教结合之路不简单[n].新晚报,2011-8-26.

[3]体教结合困难重重专家谈体育特长生[n].重庆晚报,2009-04-03.

体育运动培训篇10

【关键词】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一、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概念的界定

“高校高水平运动”属于竞技体育的一个范畴,是竞技体育在高校中的一种体现,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遵循我国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行政法规,符合国家对学校的各项基本要求,开设文化课程,进行文化知识学习,进行高水平的运动技能训练。它的培养对象是青少年学生,有高水平竞技能力的运动员。“高校高水平运动”最终目的是在高校中培养具有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性人才,以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为国家培养全面的综合性人才,逐步实现由在校大学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目标。因此,我们认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应称为“高校竞技体育运动”。其定义为:在高校通过培养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提高知识文化水平,学训并重,推动高校竞技体育运动技术水平发展,为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的一种教育和社会活动。

二、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学业设置存在很大不足,学生就业困难。竞技体育人才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高校进行文化课教学难度较大,学生大都被安排在普通专业学习,学习压力特别大,专业能力过低,做教练又因为专业是非师范类,很多竞技体育人才因无法正常完成学业所以就业时学生出路非常不乐观,“教体结合”之中“教”的作用没有很好的体现,竞技体育人才文化素养低与就业出路窄仍然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大学生体育社团与专业性体育组织联系极少。目前,大体协单项分会大都不是专业运动协会的成员。这种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做法,造成了大多数大体协单项分会无法参加相应的专业运动协会的活动,无法得到专业运动协会会员应该有的服务和帮助;导致高校系统教练员、裁判员培训与等级认证不配套,教练员、裁判员交流、调配使用冲突,运动员重复注册,资格审查不统一,赛事系统不衔接等等的矛盾和冲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水平较低,运动员的训练与生活管理较为松散,教练员学历水平较低,培训不足。

三、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措施及建议

(一)加强高校学生群体性体育竞赛

高校应该将学生体育活动与素质教育有机衔接。成立体育运动委员会和学生阳光体育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制度和学生体育先进单位评选制度,阳光体育运动落实有力学生体育俱乐部和学生体育协会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率高:学校每年有十项制度化的全校比赛,并以此为龙头,推动各个学院广泛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此外,每个学院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运动竞赛,包括项目较广。并由校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带头参与其中,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二)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实行目标管理

(1)编制与结构。教练员均是体育教学和运动队训练两头兼的体育教师。选拔具有较高专项水平、较强业务能力和丰富训练比赛经验的教师担任

(2)建设与管理。高水平运动队实行公开竞聘和目标管理,由部门教练员招聘领导小组进行公开面试后竞聘上岗,每届教练员任期两年,期满后进行业绩考核。在训练和比赛工作中认真实行教练负责制,并建立了教练员业务档案。

(3)教练员素质。注重教练员思想教育,广大教练员表现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高度的责任心、勤奋的工作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政治可靠、工作认真、业绩突出:在搞好训练竞赛工作的同时,教练员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

(4)培训与提高。为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提高教练员队伍素质和水平,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广大教练员各类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

(三)完善竞技体育人才管理制度

(1)制度建设。为了促进高水平运动队规范、健康发展,针对招生管理、学籍管理、训练竞赛管理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运动队管理条例》、《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实施细则》、《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高水平运动员测试办法与评分标准》等

(2)训练竞赛管理。竞技体育人才的训练竞赛管理工作应该由运动队管理中心具体负责,为规范运动队的管理,从实际出发对训练及竞赛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要求教练员严谨、科学地从实际出发制订训练计划,不搞形式主义。每周训练次数固定,教练员根据实际需要可调整训练时间、训练内容,节假日增加训练要有书面申请报告。此外,还要求教练员每次定期上交训练总结,每次比赛结束后认真总结并需上交比赛相关材料

(3)日常管理。高水平运动队配备了长期的领队及辅导员。同时,充分发挥运动员所在学院和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从思想、学习、训练和竞赛等方面对运动员进行综合管理,使运动员们训练、竞赛、学习“三不误”

(四)高校领导应该重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在国内想做和做成一件事,至为关键的条件是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学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用心投入,倍加关心,全力支持。重视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表白和态度,而是把重视工作落实到具体实处,这样的重视才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以西华大学为例,该校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自2006年招生建队以来,基本完成了从原创到逐步成形成熟阶段的艰难历程。如今,乒乓球队建设有序、规划合理、发展健康,目标定位符合学校实际,正以前所未有的饱满信心和办队业绩步人可持续、稳定、和谐、健康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