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29:36

文学的特征篇1

一、文化立场的市民化

李十年前说过:“王朔奠定了当代市民小说,不管将来的市民小说会不会写得远远超过王朔。”王朔作为时代的亲历者,运用自己的感悟和话语方式来创作小说,对传统的小说和文学形式发起了挑战。在对现实生活描述中,不管是爱情观的描写,还是对于政治的解读都体现它的独到之处,不再把文学放在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崇高地位,而是设身处地地为文学创作寻找灵感。他较好地把握了平民和市井的语言方式,深刻地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态,让读者感到王朔在一次次地揭开现实私密处,这种文学反讽和戏谑的方式使王朔作品的市民化倾向更加真实。所以说,王朔所创作的市民小说不仅对后来的文学创作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还深刻的变革了现代文学的审视角度,这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学创作的商业化

王朔文学相对于同时期其他文学的显著不同点之一便是文学创作与商业运作的接轨,用市场来检验其文学创作的价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来事物增多与现代化程度的提高,文学不再是人们生活中唯一的消遣方式,文学的影响力不断下降,已经失去昔日的辉煌,文学队伍已经不再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队伍和阶层。这就迫切要求文学工作者转型,要么放弃自己的职业,要么探寻文学的下一个出路,王朔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尝试文学与市场结合的重要变革。王朔曾经十分露骨地说:“我是一个拜物狂,那种金钱的东西我很难拒绝,我看有钱比什么都强。”在当时那样的独特的生存方式中,王朔开始运用市场规律,细心观察市民大众的需求,把劳苦大众作为其商品的销售的主要对象。于是他便“参与策划和编写了反映世俗性的基本伦理关系的电视连续剧《渴望》等作品。”这些作品对于当时人们的那种渴望温馨、安宁、平静生活的心理产生了莫大的慰藉,因此作品也一炮走红,成为了当年最火热的电视剧。

三、叙事表达的通俗化

王朔率真的批评个性,表现在对自己的解读上,对自己的戏谑、嘲讽、交底在我们的阅读经验中是不常见到的,因而也富有不寻常的意义。我们感受到了作家本身“也是个俗人”。王朔的小说其中所流露的正是一种很现实的情绪,一种绝望的情绪。用王朔自己的标准讲:“一个通俗的东西只要能感动我,你的目的就达到了,就是好东西。”此外,王朔电视剧和电影作品的主要特点就是市民化和对当下社会现实的反映。他的电视剧和电影作品的需求对象是普通民众,主要针对国内的消费市场,在创作时大多关注我国社会上的热点及大众文化内容,以此为基准来展开他的独特的民间话语,充分迎合了中国当时正兴起的民间社会文化及价值取向。由此不难看出,90年代文学与当代市民社会和市民文化的内在相通和契合是一种必然的现实存在,应引起人们的正视和思考,所以我们不可能回避。这就是王朔作品中叙事的通俗化这一鲜明特征。

四、文学创作的反叛性

王朔的作品存在着难以掩饰的反叛性的倾向,但却还能“走红”,并受到包括不少知识分子在内颇多读者的认同,原因复杂。评论家王野提到“王朔的存在似乎并不仅仅在于他向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无聊的生活中,依靠一种吸毒似的自我陶醉来求得人生的快乐。他的作品告诉读者,凡事不必太认真,既然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你根本无法改变,我们又不能枉来世上一趟,总不能哭着鼻子去见上帝,因此所谓的人生只能是戴着脚镣跳舞――苦中作乐,你可以对着镜子向自己做鬼脸,你可以朝蓝天撒娇,你可以拍着肚皮吐烟圈,但你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就不好,因为这样做除了自我折磨外一无益处。”这种反叛性的生活方式不断被王朔运用到文学的创作当中,如:非诚勿扰2中为离婚办一个隆重的典礼。

五、语言方式的调侃性

王朔文学中的另一个让人称道的特征就是语言方式的调侃性,这种调侃并不是蜻蜓点水似的点到为止,而是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贯穿始终。其实在我们接触的很多作品中都使用了调侃这种方式,但没有一个人或者一部作品的运用像王朔的作品这样丝丝入扣,他把市民阶层的口语词汇不断运用到作品当中,让调侃无处不在,让生活无处不在。调侃在王朔的笔下已经出神入化,成为了人们认识王朔,认识王朔文学的一杯必需品味的咖啡。当然,在王朔的作品中,调侃更是到了极致。如《玩的就是心跳》中方言对自己心爱的小女儿所说:“扣子,听爸的,街上全是坏人――他们都叫你学好,好自个使坏。”王朔的这种现实性的描述和真诚的批判让读者在王朔的文学作品中找到了一种归宿。王朔把市井小民放在了自己创作的主体地位,这些不被社会关注的人们的生存状态本身就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无情调侃,这也是王朔作品的另一个魅力所在。因此,调侃小说是王朔作品的另一名称,这种对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展示,一下子丰富了社会生活内容,打破了传统的创作手法,让王朔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发展中不能忽视的一朵奇葩。

文学的特征篇2

[关键词]红色文学苏区政治化革命化

在灿烂悠久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苏区文学是中国革命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孕育发展起来的。苏区文学的实践范式对以后的革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自身的一些特征不仅体现了文学本身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中华苏维埃革命文学所拥有的独特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加强对苏区红色文学的特征研究对研究当代中国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功能上的政治化和革命化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下,中国文学的主题主要侧重于政治和伦理道德。“经国之大业”、“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说法,一方面固然提高了文学的地位,但另一方面也不恰当地将文学视为政治的附庸,说教的倾向一直被当作一种无可厚非的倾向。苏区文学在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学精华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理论创造性地在苏区根据地的红土地上生根发芽。

为了避免出现概念上的歧义,本文所讲的苏区是指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四年红军北上长征以前江西苏区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学是指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者们所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因此,本文所指苏区文学是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四年红色苏维埃政权在革命根据地创作出的红色作品。苏区文学功能上的政治化和革命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现在苏维埃政府关于文艺问题的决议、决定及有关的章程中。1929年的古田会议《决议》中,论述了红军宣传工作中文学艺术的重要性,对加强宣传工作和建设作了详细的指示。“根据教育士兵和发动群众斗争的需要,争取敌占区群众的需要,要重视运用文艺的形式,要把各级政治部的艺术股充实起来,开展演剧、打花鼓、出壁报、收集和编写革命歌谣等活动。”①在苏区,文艺工作确实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为宣传土地革命和扩大红军影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时的文学创作主要是通过苏维埃革命政权的文化机关组织开展的。为有效地开展工作,苏维埃政府明令各个文艺社团制定组织和工作章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以及对文化为政治服务这一原则的高度重视。所有章程的主题只有一个,即强调文学工作的宣传教育功能和为工农兵服务的大方向。比如说《苏维埃剧团组织法》规定中央苏维埃剧团的任务是:“(1)研究并发展苏维埃的革命的戏剧运动,争取无产阶级意识在戏剧运动之中的领导权。(2)用表演戏剧等的艺术宣传,参加一般的革命斗争,帮助工农红军的革命战争。(3)发扬革命和斗争的精神,并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肃清封建思想、宗教迷信以及帝国主义及资产阶级的文艺意识的坚决斗争。”②这样的章程和规定处处都弥漫着阶级斗争的政治气味以及把文学作为整个政治理想有机组成部分的革命化、政治化认识。

(二)植根于红色根据地的特殊文学体系中。正如同志所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和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③苏区文学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战火硝烟的氛围中诞生并成长起来的,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

在文学的表现形式上也是处处保留着政治斗争的印记,比如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体裁的文学作品。在诗歌方面有很多脍炙人口、幽默诙谐的诗篇人们至今仍在传诵。未然的《战斗的夏天》,大冶的《月夜行军》以及没有署名的《红军又打了胜仗》、《乌龟战术》、《滚开,法西斯》、《铁拳等待着》……这些新诗,以饱含热情的诗句歌颂中国革命者的心声和苏区革命的残酷斗争现实,把五四以来中国的新诗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不仅将反帝反封建作为主要内容,而且把农民翻身闹革命等斗争过程写入诗歌。在诗歌的创作中也大胆借鉴民歌艺术中积极向上的东西,对革命红色文化进行充实。

、等老一辈革命家这一时期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旧体革命诗词。从一九二七年第一次来江西,到一九三四年离开,期间创作了大量的革命诗篇,诸如《大柏地(菩萨蛮)》、《会昌(清平乐)》、《重阳(采桑子)》、《广昌路上(减字木兰花)》、《反第一、第二次大围剿(渔家傲)》等。这些诗词从当时的革命政治斗争实践出发,抒发了广大革命群众投身土地革命洪流的豪情壮志。“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同山下红旗乱”,慷慨激昂的文字把残酷的军事斗争和苏区群众的革命热情描述得气壮山河,用夸张的语言把当时的斗争形势表现得淋漓尽致。的《梅岭三章》为我们所熟知,它是反映苏区时期军事斗争的著名的革命正气歌。他们的诗句字字珠玑、句句铿锵,是中国革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三)苏区文学较之当时的“左联”文学其政治化、革命化特征更加鲜明。左联是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一九三零年创建于上海,是一个政治化、革命化色彩浓厚的文学团体。背叛革命后,全中国处于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左联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毅然高举革命文学的大旗,英勇地反抗的专制统治,并在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鲁迅的杂感和历史小说《故事新编》,茅盾的《子夜》和一些短篇,就是这一时期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但是“左联”成立后,原先那种“左”的宗派情绪并未肃清,不少作品内容上有相当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意识,有些作品还有公式化、概念化的缺陷,在政治上属于“左”的盲动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左联居然能够将“武装保卫苏联”这样的口号用来发动人民,既脱离了实际,又为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提供了借口,这表明左联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与“左联”同一时期的苏区文学虽然在文学成就上的确不如它,但是在革命实践工作的理论探索上取得的成绩明显胜于它。由于苏区文学的创作依托苏维埃革命根据地,其作品完全响应苏维埃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能够体现劳苦大众特别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苏区文学与白区革命文学在创作路径和思路上是不同的,虽然二者都继承了五四以来新文学运动的成果,但此后苏区文学很快深入群众进行文学创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当时,一方面面临军队的军事围剿,另一方面还需抵制反动御用文人的文化围剿。在这样的斗争环境下,苏区文学所彰显出来的政治化、革命化特征尤其鲜明,在这一点上“左联”是无法望其项背的。

二、内容上的通俗化

苏区文学的通俗化是指内容、文字的通俗易懂。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强调,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要力求通俗易懂,倡导大众化、通俗化的文风,让艰深晦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人心,和劳苦大众溶为一体。加之当时苏维埃政权所在地的瑞金地处赣南,经济非常落后,交通不便,文化教育事业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群众的受教育程度极低。当时的最大任务是解决占人口80%以上的工农群众的受教育问题,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总体水平要求不是很高,主要目的在于宣传鼓动群众参加革命。在这样的形势下,苏区革命文学的特点逐步地走向通俗化。

内容上的通俗化这个特征主要表现在苏区文学对当地客家文化尤其是客家山歌的借鉴,从中央和地方的大部分刊物上发表的作品可以看出这一点。客家山歌产生于客家劳动人民中间,人们在山上砍柴、摘木子、伐木放排、铲松油、挑担及田间劳动时,或为寻觅同伴,以驱野兽强盗;或为消除疲劳对歌打趣;或诉幽怨;或泄愤懑;或表男女爱慕之情等等,都是以山歌的形式来表达。“唱戏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客家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情歌数量最多,也最富特色。正如山歌所唱:“自古山歌唱风流”,“山歌唔唱唔风流”。爱慕、试探、追求、初恋、热恋、拒爱、送别、相思、断情等等,均用大量形式各异的山歌来表达。如上犹的一首山歌唱道:“高岭埂上打呼咒,细妹屋家吃晏昼;细妹听到呼咒响,筷子一扔碗一丢。”这首山歌把姑娘思念情哥的急切心情形象地唱了出来。又如兴国的《生死缠》:“入山看到藤缠树;出山看到树缠藤;树死滕生缠到死,滕死树生死也缠。”用一种比兴的艺术手法把至死不渝的爱情用树和藤形象地描绘出来。歌随人走,这些表现爱情的山歌,不仅广泛流传于赣南,且在粤东、闽西、广西和台湾等客家地区都有传唱。兴国山歌,有固定的歌头格式:“哎呀嘞-哎”,音调既高且长,回荡山谷,意在引人注意。中间是字多腔少的数板性音调,然后再经过一个固定的句式:“心肝格”或“心肝哥(妹)”,苏区时期改为“同志哥”,不同的词用同样的旋律演唱,预示着歌曲将要结束。如:“哎呀嘞哎!打只山歌过横排,横排路上石崖崖;行了几多石子路,心肝格,着烂几多禾草鞋。”《十送红军》中的旋律和歌词基本照搬兴国客家山歌《送郎调》,反映出苏区的文学创作已经完全融入了当地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经过改编后的客家民歌终于走出客家村落,在中国国内革命时期跟随着红军走向了全国各地,成为风靡华夏的脍炙人口的美妙旋律。

当时中央和地方出版的刊物有《青年实话》、《红星报》等,发表的散文、通讯、特写居多,小说、杂文较少,内容多是反映战争的。这也是由于当时紧张的战斗环境所决定的,如《打开泉上土围子的经过》、《东方战场上的第一个胜利》、《洵口战役纪实》、《三溪圩战斗片断》、《新桥战斗中的英勇事迹》等。这些战地通讯,大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采用粗线条的描述,记叙了当时的战斗情形。其中亦不乏颇具文艺性的篇章,如罗瑞卿的《大雄关的战斗》,舒同的《矮子岭的战斗》,彭加仑的《三甲嶂上的英雄》等,都是描写战士们以少胜多,轻伤不下火线,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压倒敌人的英勇事迹。也有记述军民关系的,如《帮助红军家属秋收记》;有反映青年生活的,如《水边的青年》;有表彰英雄模范的,如《一个青年妇女的故事》;还有记述军民联欢文娱活动的等等,内容广泛而且丰富多彩。由于这些作者都是来自战斗、生产第一线的,取材真实、通俗,从而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很受读者欢迎。

苏区时期小说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小说内容庞杂,篇幅太过冗长,不利于红色苏维埃文化的传播,更不利于当时革命工作现实的开展与普及。同时,由于时间较短(1927年-1934年),人才结构等因素的存在使苏区当时的文学门类不够齐全,大多数的作品都是以革命口号或宣传标语的形式存在,以通俗化的表现方式体现出来。如部队中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讨老婆不要钱”④等。

在各种形式的文学体裁中,苏区文学基本上摒弃了杂文这种写作手法,总体上是以正面叙述为主。简单而直接的创作虽然会影响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但是这样通俗化的作品却为普通的劳苦大众所喜闻乐见。比如“墙头诗”、“街头剧”等文字样式的出现,体现了苏区文学快捷高效的实用主义特征。还把地方方言用到他的文告中去,无形中拉近了党群关系,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他在《告绿林弟兄书》中写道:“你们是一个活活泼泼的草泽英雄,千万不要上当受他们狗套的拘束。”“草泽”、“狗套”就是客家方言中常用的词⑤。

通俗化的苏区文学特征直接影响到以后延安文学及解放后革命文学的创作,比如说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作品,更多地接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革命的思想武装革命的文化队伍,教育群众。很多简单明了的口号进入了文学的艺术殿堂,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枪杆子里出政权”等,更突出的是自然、朴素、通俗、简单的特点,浑然天成。

三、形式上的小型化

苏区文学在篇幅和形式上的小型化集中体现在新闻报道、文艺评论以及言论口号等方面。当时苏区的干部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加之时间太短,创作大型文学作品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说篇幅短小的作品对于大多数目不识丁的劳苦大众来讲更容易接受。出于条件的限制和斗争的需要,创作小型化的文学作品不失为一个合理的选择。

(一)苏维埃政府当时的新闻机构所报道的作品类型主要以通讯、消息为主,很少有长篇报告文学之类的作品出现。如梦秋的《前线通讯:热烈的祝捷大会》仅千余字,鹤鸣的《苏区文化教育会议以后─瑞金下肖区团对教育工作协助情况报导》才不过三百字。上万字的长篇大作几乎找不到,甚至五千字以上的作品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都是几百字的通讯和消息,最多的也就一、二千字。

(二)比起新闻报道篇幅稍微长一些的是文艺评论,但丛总体上看还是以小型化为主。如微明的《〈谁的罪恶〉的演出及其脚本》通篇也就两千字,阿伪的《提高戏剧运动到列宁的阶段》不足一千字,还有《文化战线上的斗争─反对瑞金演封建戏》是二百多字的小评论。正是苏区这些短小精悍的文学评论为打破的文化压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从当时苏区政府的口号和宣传言论中也可以看出小型化的特征。危拱之的顺口溜“毛委员,好主张,牵着鼻子打老蒋;运动战,反围剿,战果辉煌捷报传”⑥简单明了又形象生动,为革命群众所喜闻乐道。“当兵就要当红军,处处工农来欢迎;长官士兵都一样,没有人来压迫人。”⑦既说出了阶级压迫的残酷,又指出了摆脱压迫的方式即参加红军投身革命,简单明了,老百姓一眼就能看明白。“红军强,红军强,千难万险无阻挡;行军路上揍老蒋,北上抗日打东洋……”⑧把国内的阶级斗争与反侵略的民族斗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助于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

四、结语

文学是一种倾向于表现的艺术,这可以从它的创作方法中看出来。不管是抒情还是写意,最终所要取得的结果是作品本身能够说明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关于苏区时期革命文学特征的分析,结合当时革命斗争的特殊历史环境进行研究学习,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苏区,真正的了解中国革命文学发展的规律。在这个前提下,学会用苏区文学的先进性革命思想武装自己,提高自己。

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⑨民族的文学表现民族的精神,苏区文学正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表现形式,是我们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注释:

①中国人民文艺史料编辑部.中国人民文艺史料选编-红军时期(上)[m]北京:出版社,1986.

②汪木兰,邓家琪.苏区文艺运动资料[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③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④⑤钟恒.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色文化[J]党史文苑(纪实版),2006,(11).

文学的特征篇3

通过陕西关中白鹿村清末至建国前近50年的世事演变,描写了近现代农民的生存状态,探究了中华文化精神、民族命运。作者写了宗法制家族文化对农民思想的浸染,写了在急剧变化中“风搅雪”的农民运动、国共的合作与分裂。通过变幻莫测的社会风云揭示历史的本真,展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阶级斗争交织中的中国特定时期的历史。陈忠实也描写了尚农重土的农耕文化,依附在土地上的农民深层的文化基因是儒家宗法制文化,白嘉轩就是宗法家族文化的代表。他身上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力量,坚守仁义道德,竭力维护宗法制度的存在、维护家族利益,与现实政治势力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制定乡约,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着乡村的既定秩序;他俭朴勤劳,重义轻利;为维护立身处世的纲纪,他鞭挞违反族规的儿子,不认不合理法的女儿。白嘉轩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精神上没有丝毫萎靡,陈忠实对仁义精神和白嘉轩都充满了礼赞。《白鹿原》完整地展示了宗法社会形态和家族伦理秩序,赞美了忠孝仁义等民族精神,也写了它的缺陷,白孝文、小娥人性的堕落,是正统文化压抑的结果。白嘉轩人格中包含了人性的善与恶、美与丑等多重矛盾,这种矛盾展示着宗法文化的两面性:传统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也有对人性的种种压抑与迫害。

二、建国后30年乡村史———政治话语下乡村的想象与反思

建国后30年的乡土文学最有代表性的是《创业史》,它是时代的产物,是政治话语下乡村的想象与重构。《创业史》采用了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模式,具有理想化色彩,人物具有典型性和阶级性。小说写梁生宝互助组与“三大能人”———富裕中农郭世富、富农姚士杰和新中农郭振山的斗争,政治理念过重,以阶级分析设置主题和人物,对人物阶级表述简单化,对人物的丰富性和矛盾性展示不够。但作家对农民生活和心理情感的熟悉,弥补了这种观念“论证式”的弊端。陕西作家写了一批文革反思小说,或正面描写文革的残酷,或写“文革”给人们带来的心灵创伤。贾平凹的《古炉》写了1965年开始的古炉村的“文革”动荡,村里所有人都投入其中,以往和谐的乡村充满猜忌、打斗。在反思文学兴盛之际,贾平凹就有描写“文革”武斗残酷性的《鬼城》:一派在俘虏身上绑上炸药点燃后任其奔跑,另一派将几十名对立者捆上石头投江。《二月杏》写女知青二月杏被权势者奸污,得不到同情,反而被污蔑、被侮辱。路遥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九六七年纪事》描写了“文革”中造反派整斗县委书记的故事,揭露了文革的残暴、野蛮。陕西作家直面现实,以乡村的“文革”细节来写国家和民族惨痛历史,具有鲜明的批判与反思色彩。

三、改革开放初期乡村史———多元渐变中的中国乡村

陕西作家书写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变革,写了开放中多元的乡村生活。有努力奋斗的青年、有价值观变革中迷茫的情绪、有人性与乡村权力相交织的乡村生活。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剧变,改变了传统社会秩序,以往靠政治秩序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开始解体,民间伦理重新确立,也由此引发了乡村社会的悲欢离合。作家们倾情书写了背负历史重负的农民在新时代的生活,书写了改革开放带给他们生活的新变化,书写他们奋斗中的艰难、积极向上的人格,书写了社会变革带来的权力和人性的角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着力写青年的奋斗史,获得了很多农村青年的共鸣。《平凡的世界》以改革开放前后陕北城乡生存境况为背景,展示了农民的生活变迁,概括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形态。土地所有制改变后,农民渴望过上好日子,相信通过个人奋斗可以改变命运。孙少平因家境贫困常遭受歧视,困境中他与郝红梅相恋又遭遗弃。毕业后回乡当民办教师,学生流失后进城打工,偶然成了煤矿工人,他不惧井下恶劣的环境认真工作。所爱的小霞也离他而去,事故险些砸瞎了眼睛,这些都不能打垮他,他用博大的爱笑对人生。路遥的小说揭示了陕北人生存的艰难,发掘他们坚韧的拼搏精神、豁达的人生态度,通过苦难来写人格、尊严、道德,写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热情。贾平凹书写了改革开放初期价值观变革中人们的迷茫与躁动。商州系列《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黑氏》《浮躁》描写的改革开放给封闭的山民带来的冲击,表现时代的精神与激情。作者说:“欲以商州这块地方,来体验、研究、分析、解剖中国农村的历史发展、社会变革、生活变化。”[1]《鸡窝洼人家》围绕创新和守旧观念冲突,写了价值观不同的两户人家婚姻的破裂和重新组合。禾禾、烟烽不满足“死守着土坷垃要吃喝”,回回、麦绒则留恋殷实平稳的小农经济。不同的价值观促使四人分离聚合。《腊月正月》写旧秩序的维护者———乡村退休教师韩玄子所具有的恪守土地、重农轻商的观念,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面临着解体,他与食品厂厂长王才的斗争,体现着守旧者与改革者之间的冲突。通过保守势力的失败,礼赞了农村的新变化。《浮躁》对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作了全景式的描绘,写出旧价值观的毁灭和新价值观的萌动。金狗复员回乡后,组织了河运队,带动群众共同致富,当地田、巩两大家族掌握着当地的各级党政大权,为己谋利。金狗利用媒体揭露田巩两家的违法行为,使他们得到了应有的处分。贾平凹写了改革开放初期各种机遇正在给人们带来希望和问题,也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具有的浮躁情绪。贾平凹不仅仅礼赞新生活,也看到了经济变革中的问题,《黑氏》写经济开放催生出信贷员这样的新权贵,他们利用政策空子,为富不仁,靠违法经营牟利。《商州》珍珍娘一伙的走私,《浮躁》田、巩两家的政治宗派,《废都》里制造假农药的黄厂长,《白夜》中的金矿总经理宁洪祥,《高老庄》里利用廉价原料和劳动力暴富的王文龙,莫不如此。冯积岐写出了上世纪80年代前后农村生活的真实性和残酷性,写了人性与乡村权力相交织的乡村故事。《村子》写农村体制变革后20多年来乡村社会的演变,透视出农村社会深层的复杂性。写了土地承包后权力弱化带给农民的精神解放,农民从权力的奴隶变成土地的主人,祝允达这个地主的狗崽子进了村委会,成为松陵村的强者。小说集中写松陵村的强权人物田广荣,从土改开始,他长期占据党支部书记职位,老谋深算,精于权术,又是人口最多的田姓的高辈分,“爱粮食、爱权力、爱女人”,他对上阳奉阴违,对下恩威并用。马润绪为了要回一亩六分一等地,被逼得自杀未遂发了疯。他家盖楼,石灰池淹死了小孩,他拒绝承担责任。他强占养女马秀萍,尽管内心充满自责和痛苦。田广荣也有人性善的一面,在村民生活困难时,挺身而出积极筹粮。随着土地承包制的实行,他失去权力后,精神垮掉了。

四、21世纪乡村史———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衰败史

贾平凹的《秦腔》以商州清风街为背景,描绘了当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和时代变迁,是作者对农村蜕变的感慨和痛心。作品描写了农民赖以为生的土地被抛弃,青壮年离开农村,只留下老弱病残,连抬棺材和挖墓道的人都没有。老支书夏天义痛心疾首,无可奈何,最后殉了他热爱的土地。原小学校长夏天智是儒家文化和秦腔艺术的守护者,一向以德服人,但儿媳遭到儿子的抛弃,给了他沉重打击,他一生恪守的伦理道德遭到挑战。淳朴的乡村情感在老一辈身上还在,夏家四兄弟的亲情让人感动,“夏家老弟兄四个的友好在清风街是出了名的,但凡谁有个好吃好喝,比如一碗红烧肉,一罐罐茶,春季里新摘了一捆香椿芽子,绝对忘不了另外三个。”[2]但下一代却没有坚守,夏天义的五个儿子常和父母闹矛盾,对老人的赡养相互推诿。作者以悲情的笔调,描绘了乡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繁荣下的道德沦丧,表现了农耕文化的一步步消失。他解读了中国农村20年来的世事演变,关注乡村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社会格局改变下的农村面貌,是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的深度思考。作者带着对当代农村的担忧,写了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物质和精神全面衰败,一些人信仰缺乏、传统道德被抛弃,又没有现代法律和新道德的约束,只有欲望在膨胀,物质上的满足成为他们的生活目标。小说写到了乡镇政权的权力争斗,村干部为电力增容宴请乡干部、乡干部贪污、官场跑官要官;农民离开农村后土地荒芜、村民因在退耕还林的地里耕种被罚款而自尽;乡政府的摊派和税收的沉重;村民成风、男女通奸不以为耻;因环境恶化村主任和原小学校长患癌去世。

文学的特征篇4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的教育民主思想下,现代教学文化的民主性体现在师生主体价值平等、主体精神平等、以主体性活跃为原则的教学等方面。教师不再处于对学生灌输、说教的权威地位,而是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处于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师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主体,在交往的过程中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无条件地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学生也尊重每一位教师,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宽容、理解的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学相长为主旨,改变以往的“一言堂”的单边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思考、表露心声的机会,凸显师生之间的民主开放性。

2.现代教学文化的创生性

现代教学文化的创生性体现在现代教学文化的创造性之中。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青少年必需的素质。在当今时代,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学校教育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则势必需要一种宽松、愉悦、具有创生性的氛围。教学文化的创生性或间接地给学生以环境熏陶,或直接作用于学生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创造力得以综合提升。在创生性的教学文化下,知识是在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中开放的、流动的、情境化的与建构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人类的传统科技文化知识,同时学生也可以将当下获取的最新科技知识等传递给教师。教师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主体,不再照本宣科,学生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作为知识载体的教材也不再局限在课本上,写在课本上的知识也不一定一成不变,它们或会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被淘汰,或因为人类文化的进步而被遗弃。学生对一些知识进行选择性地吸收,教师也将对教材上的内容加以删减或添加。

现代教学文化的创生性也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表达,促进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发展,重视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帮助学生在新知识、已有知识、跨学科知识、生活中的知识之间对话,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使课堂成为师生享受探究快乐的园地。[1]教师不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还要根据知识的类型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努力地把教材内容改变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学材”。

3.现代教学文化的开放性

现代教学文化的开放性体现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学已经不再以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练习贯穿整个课堂,整个教学活动呈现出新的气象,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学生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反应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及时调节,或是继续进行新内容,或是总结梳理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供教师遵循,教师完全根据自己课堂的情况安排教学进度。在这里教师的教是开放的,学生的学也是开放的,教师拥有开放的教材观,摒弃“教教材”的做法;学生的成长也呈现开放性,在品德、特长、知识等方面同时得到进步与发展。

教学内容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点,教师不仅仅从教学参考中获取教学的知识与技能,更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地完善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与策略。教材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课堂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地点。读物、网络、电视、广告等都是知识的载体,学生有意识地在这些地方接受多方面知识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也成为了学生受教育的众多场所,学生在与外界的接触中,无时无刻不更新着自己的知识结构,无时无刻不提升着自己的认知水平。

现代教学文化的开放性也体现在教学评价的开放性上,学校已不再以学生学习测验作为学生进步与否的唯一判断标准。学生学业测评、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将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关注。各个方面参与评价不仅将学生的发展得以更全面地展示,更将教师的教学效果纳入测评的范围之中,在这一开放性的评价体系中,学生已不再是唯一的评价对象,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得到了关注。

4.现代教学文化的合作性

当今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在这一社会环境下,合作普遍存在在各个角落,现代教学文化的合作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学校内部教师间的不同层次的合作。单个教师间的合作、科任教师小组内的合作、全校教师的合作,这是一个由少集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合作。单个教师间的合作可以解决一些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工作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科任教师小组内的合作可以解决本门学科的教学计划、教学模型、教学技巧等问题,全校教师的合作可以帮助全校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信仰等。

其次,是学生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体现在不同的过程中。在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讨论、探究、实验等活动;在课下,学生合作进行调查、探究等活动,以合作的形式完成部分作业;在整个学校生活中,学生合作实现其共同成长。

再次,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合作参加各种学科比赛。教师与家长之间也有了很多合作的机会,需要学生带回家完成的教学任务,家长要进行指导、监督。

5.现代教学文化的技术性

现代教学文化的技术性体现在教学中各种信息媒体与数字网络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电脑、录音机、幻灯片的应用已随处可见。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新技术已经应用到了教学和培训等活动中。信息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单调的文字、书本教学,字、声、图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对于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其理解认知新知识有着更为明显的作用。[2]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对以上各种教学设备进行应用,更加充分地整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认识并利用其优势,帮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重庆北碚,400715)

参考文献:

文学的特征篇5

关键词:网络文学水平接受美学特征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是以数码文本形式存在于网络上,具有原创性、即时性、互动性特征的文学。与20世纪兴起的影视文学一样,它迥异于纸质传统文学,在创作、传播、接受诸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品位和审美特色。就创作方面来说,网络作为一种高度开放的媒体,扬弃了传统的印刷媒体作者的身份和资格的论证――它不需要学历,也不需要所谓人生的经历。网络文学创作主体准入的门槛大大降低,出现泛化。正所谓“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黄鸣奋指出:“只要是在网络上,你就可以‘任意涂鸦’,‘打工仔、保姆都可以写作长篇,洋洋洒洒几大册不在话下,长篇小说这位文学宫殿的公主下嫁民间,电脑成了轿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网页上写作自己的作品,也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作品。

一、接受对象的美学特征

网络文学是依赖数码技术的应用产生的电子超文本,作为接受对象的文本是一种开放的、活的文本。网络文学在接受过程中,既是一种文本,同时也是作品。网络文学的接受者既是接受对象,同时,也是创作对象。也就是说,网络文学的接受主体同时又是参与网络文学创作的创作主体。

1.接受对象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网络文学作为电子超文本的理论形态存在,是数码技术与文学艺术的审美统一,具有“互文性”。文本打破了传统文学受时空限制较大的局限,一个文本和另一个或多个文本可以同时同地、或异时异地、或异地同时、或同地异时地进行快速地链接交流,利用超级链接和互联网虚拟空间,更自由地实现引用、借鉴、抄袭、模仿、合并、仿作……而且可以把不同艺术门类的“文本”贴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多栖性的超文本。例如:“网易”文学社区转载的《我的一生》运用了网络技术,说几句话就贴一张图,图文并举,文本的意思需从图文的结合中品味,却也精彩。2002年,《大家》第一期推出的林焱的传媒链接小说《白毛女在1971》也很有冲击力,作者运用注释、网络查找、链接、电子图片配置等手段,演绎了一出《白毛女》在1971年进行排编演出的虚构故事,被称为“一个醒目的文学事件”、“网络文学的革命”。如果这部小说不是在纸质的杂志上,而且是运行在网络中,那么,其动态效果和多栖功能则更明显,读者完全可以根据电子文本的标记符号随时点击共享资源库中《白毛女》影音的全部或片段,体验到小说、电影、音乐、舞蹈多种艺术种类所具备的美感。美国网络作者马修•米勒的《旅程》也是一部多媒体作品,它本身就是一幅美国地图,上面有纵横交错的公路和地名标志。随着故事的展开,主人公将走遍全国,为两个不是自己子女的孩子寻找他们的母亲。至于如何去走这旅程?则是读者自己的事。美国布朗大学超文本小说讲习班的学员鲍勒创作的“@itamont”,有两种读法:点击“幼稚”读到的是一对年轻人初吻的故事;而点击“老练”则会看到一起谋杀故事。两种情节在一个叙述框架内交织进行,用作者的话说,读者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在故事创造的空间里游走。”这很容易让人想起法国新小说派进行实验的扑克牌小说的排列组合读法,也会让人们联想到德国试验电视剧aBC多项选择式的三个结局的构思。如果说这种手法在传统艺术中还显得幼稚和呆板,那么在网络文学中则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网络文学的杀手锏。与传统文学的续写和改写相比,网络文学作为接受对象存在既具有相对的确定性但同时又具有不确定性,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2.接受对象的“第二本文”是对话与交流的体现。网络文学作品完成之后,在没有和读者发生关系之前,称之为“第一文本”。经由阅读以后,文学作品才能摆脱孤立的“自在”存在状态,成为“自为”的存在,即作为审美对象的“第二文本”而存在,“第二文本”是在“第一文本”的基础上,经由接受主体再创造的结果。

网络文学作为接受对象存在,是创作主体(作家)和接受主体(读者)积极互动、双向交流的结果。在网络上神交已久但素昧平生的朋友,可以仔细交谈,读者可以把最新的感受传达给作者。用“网入笨狸”的表述已表达得十分清楚:作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读者的反馈,并在原作品上直接修改,以最快的速度面对读者。网络作品电子化的这个特点本身就决定了网络作品有永远的可修改性。认真的网络创作者一有时间就可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进一步地思考和修改。在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文学作为接受对象存在,是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共同创作的结果。

二、接受主体的美学特征

1.接受主体的高度自由性。随着读者接受方式的改变,网络文学的接受主体拥有充分自由。传统文学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借助于印刷书籍,而网络文学则是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把文学传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一本书,你一旦拥有了,也就拿到了书的内容,你可以拿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曲径通幽的安静角落细细品味,也可以端杯茶躺在沙发里舒舒服服地慢慢咀嚼。读者主要是通过文字再加上插图来想象,在接受时是线性的阅读,通常有故事的开端就有故事的收尾。虽然同一部作品可以在同一时刻读到,但由于读者和作者双方都不能及时交流而使得传统文学的这种接受方式显得比较单一。网络文学则避免了传统文学这种接受方式的单一性。你可以一个人,也可以与众人一起共享同一部网络作品,而且还可以与众多接受者一起讨论,及时发表评论;甚至与作家面对面地交谈。你可以完全拥有一本书,但你不可能完全拥有一部网络作品,除非你将它从网上下载下来。这就是网络文学独特的接受方式。网络作者在创作的时候,有对读者的“期待视野”分类及预测,在预想的节点处为读者提供多种选择,特别是在其作品中嵌入超文本链接,它们之间既是独立的,又是有机交错的,它带有明显的多向性和非线性成分。网络文学的这种超文本性赋予了读者更多的选择自由。在超文本链接的网络文学作品中,读者可有多样的选择,这种低成本、便利的阅读和观赏使读者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有机会随心所欲。读者可以随意地阅读和改写,网上接龙小说就是最好的例子。读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要求在文本和文本间、网站和网站间进行快速转换。运用搜索引擎技术,读者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不同的文本空间,不同的文本顺序,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因此,读者阅读网络作品时,可以永无止境的阅读下去,也可以立即收尾。

2.接受主体的接受心境与参与创作冲动的统一。网络文学接受主体的高度自由性,使得接受心境呈现多样化。又由于网络技术对于交流的方便性,使得接受主体自由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网上接龙小说就是接受主体的接受心境在高度自由的情况下产生创作冲动所得到的结果。

网络的本来意义,是为了方便技术交流,网络商业和通俗化以后,更多的所谓交流变为人们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有话要说的冲动就让网络文学显示出那种清淡真挚的内在精神。从这个特点来说,回归生活、内心的人性真诚之处,在网络文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仅在这一点上,就违背了中国人2000多年来“慎言”的传统道德;但这也正体现了网络文学接受主体心灵的高度自由性,是接受主体的接受心境与参与创作冲动的统一的表现。

3.接受主体的情感还原与异变的并存。网络文学接受主体的美学特征还体现在接受主体的情感还原与变异的问题上。接受主体的情感还原是指接受主体对接受对象(网络文学作品)所隐含的文学情感的再现与还原,是创作主体赋予本文的思想内涵的显现,是本文隐含的思想情感向现实的思想情感的转化。但是,接受主体的千差万别使得接受主体情感也千差万别。接受主体情感产生异变,接受主体同时又参与创作,从而导致网络文学隐含的思想情感的异变。接受主体的参与创作,对于网络文学的丰富多彩的姿态,有着某种积极的意义。这也正是接受主体情感还原与异变并存的体现。

三、接受过程的美学特征

网络作家逆传统而行,他们在键盘上敲打出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文字,在BBS中贴出,很快不胫而走,网络无限辽阔的空间使他们创作的文字被更多人接受,并且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读者群。网络文学接受过程体现出独特的美学特征。

1.接受过程的审美差异性与统一性的互补。网络文学接受过程有其独特的接受群体,接受主体情感的千差万别,体现出个体的审美差异性。接受主体的个体审美差异性,同时由于接受主体又参与创作,接受主体美学观念的差异性又统一到接受对象即网络文学的文本上。接受过程审美的差异性受到网络文学文本的制约,呈现出审美取向的大致的一致性,从而体现出接受过程审美的统一性。所以,接受过程是审美差异性和审美的统一性的互动与互补。

2.接受过程的个体性期待与集体性期待的同一。国际互联网络的最大意义就是:资源共享和言论自由。这决定了网络文学得到的是更多的读者。一个作者真正用心的艺术创作,所希望的应该是更多的欣赏而不是更多的稿费。自由、宽容、理解这是网络文学得以存在的土壤,而且,相对于传统媒体空间而言,这也是网络文学可以得到更大发展空间的潜力所在。网络文学接受过程由于接受群体的审美差异性,呈现个体性期待的多样性。同样,由于网络文学文本的规范,接受群体的审美趋向的一致性,呈现出接受群体在接受过程的集体性期待。所以,接受过程是个体性期待多样性和集体性期待一致性的统一。

3.接受过程的接受动机与接受延留效果的一致性。接受主体尽管带着不同的接受动机来接受网络文学文本,但是在接受的同时参与着创作,把他(他们)的接受动机融入创作中,从而使其接受过程由发生而至高潮,产生共鸣,达到净化,以致延留在脑际。这一系列接受过程的连贯性,并且由于接受动机的融入创作,使得接受动机和接受延留效果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网络文学文艺美学研究”(编号:2006C01)。]

参考文献:

[1].黄鸣奋:《网络时代的许诺:“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文艺评论》,2000.4。

[2].南帆等:《传媒链接小说:网络文学的革命》,《大家》,2002.1。

[3].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文学的特征篇6

[关键词]学校;和谐文化;基本特征

学校文化是学校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是学校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师生员工在长期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团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发展性和校本特征。学校文化随着学校的诞生而产生,它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具有较大的相对稳定性,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学校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校的形象、质量和生命力,这已经成为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共识。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是构建和谐学校的重要媒介和途径。正确把握和理解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建设和谐学校文化,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既重视传承,又重视创新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令人“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灵魂。它是民族精神的教科书,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给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深深地烙上了龙的传人的印记。学校是人才的摇篮,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授与发展的纽带。学校文化积淀了人类几千年的智慧,而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今学校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帮学生树立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在今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多一分厚重的文化积淀,就会少一分轻浮的言行举止;多一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就会少一分对于多元价值体系的迷茫与困惑;多一分对于传统文化中惰性因素的清醒认识,就会添一分在教育改革创新中寻求突破和超越的勇气。因此,学校要重视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底蕴。

文化本身就是历史积淀的产物,学校文化同历史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这里所指的历史,不仅包含国家民族的历史,还包括学校的历史。从学校历史来看,一所学校,不管历史的长短,其走过的时间历程都是一笔财富,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①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体现着学校文化的厚重和活力;校风、教风和学风,折射着学校的精神风貌,推动整个学校的繁荣和发展。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办学传统,则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血脉,是这个学校的精神记忆。学校文化就在传承校本文化中得以发展。学校文化的品位,正是因为历史的积淀,时间的锤炼,才具有感染力。

“学校文化传统是学校师生在教育实践中长期创造积累形成的,但是学校文化不是静态不变的,不是消极地接受前人创造的传统,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的形势创造的新的学校文化。”②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创新才有时代的积累。“学校和谐文化建设只有秉承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才能保持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学校精神的创新,就是要培养师生形成一种视野开阔、博大恢宏、兼容并蓄、勇于创造的治学思想、学术传统、教学风格和学习风气”。③在继承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有创新,注入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活力、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让文化底蕴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彰显学校的独特魅力。

二、强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科学与人文的合力推动的。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人文的研究对象有关人和社会一切事务。科学以物为尺度,推崇工具理性至上,追求严谨和真实;人文则以人为中心,推崇价值理性至上,追求善良和美好。有人说,假如把人类文化看作一枚硬币的话,科学与人文就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即对立又统一。从文化的层面看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科学文化的精髓是客观、求实、理性的科学精神;人文文化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二者同源互通,共生互补;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不仅利于两者的发展,而且根本在于有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共同构成了社会整体文化,促进人的自身完善,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对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播,都不可偏废。科学教育对科学自身、个人和社会的物质和精神层面,以及社会、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有着重要价值。⑤它在开发人的潜能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校环境下,加强科学文化的传播,主要体现在强调知识的传授,把培养科学精神和智力开发作为教育最根本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科学认知功能、客观求实的理性精神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放在突出的位置,实现科学理性精神人格化。人文文化在促进师生员工人性境界的提升、理想人格的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学校文化的角度来看,学校内外一切活动都应是以人为中心的。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和完善人,注重师生员工人性的养成与人格的塑造,树立仁爱的伦理价值观,冷静客观地看待社会上“对物的崇拜”,形成有利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校文化,是学校人文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从根本上讲,学校文化是一种以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是一种和谐的、完整的文化,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协调融合的文化。

三、尊重个性,和谐宽容

个性在学生的求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尊重个性,在学校教育中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长期以来好学生的标准不外乎听话、听教,在此基础上,若能学习成绩优异,则在教师眼里就完美无缺了,而有棱有角、有突出个性的学生不仅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反而被想方设法放进“熔炉”,“打磨”成标准件。因为有了这个无形的标准,所以很多学生都朝这个标准方向努力发展自己,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处于一种“听话”的状态,泯灭了自己的思维与个性。这种“只讲统一,不讲差异,不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不重视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是“中国教育当前最大的弊端”,“这样的教育培养不出顶尖人才”。⑥

“人是有差异的,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记差异性的教育。要为不同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于他们的教育,才是最大的公平”。⑦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学校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学生个性的张扬需要一个发展的空间,需要学校文化的宽容。“宽容的深刻含义就在于: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也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信赖的事物又能假设它确有合理之处。”“宽容,最重要的是对富有个性的人与富有个性的思想的宽容。”“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它对于造就健康人格,培植宽容、真诚、信任与正直的品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⑧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摈弃那种不顾学生个性发展的做法,赋予个性教育以丰富的内涵。应该创设和谐人文环境,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回归到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灌输的客体;教师应该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使“失败者”不再成为学习困难者的同义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差异,接纳学生的个性,包括其个性中的不足;关注每一个学生,因学生不同的天分而教,因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佳学习期而教,因学生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而教。学生有多少需要,学校就提供多少服务,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充分、和谐的发展,使学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成为教师施展才华,激扬人生的沃土。这是和谐社会语境下学校文化建设的立足点。

四、旗帜鲜明的多元化特征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差异性。多元文化是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所存在的多种文化的总称,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重要资源。多元文化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出现与多元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所有学校都是多元的。”“多元化包括许多方面,如年龄、性别、性倾向、政治信仰、社会经济地位、、智力水平、语言和民族等方面的不同。”⑨学校文化之所以深邃而博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多元化特征。学校文化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融过程。在学校,不同的文化广泛交流、碰撞、借鉴、吸收,推动着学校文化的发展。和谐社会背景下学校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主要表现在:(1)文化的多样性影响着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多元文化教育体现维护教育机会均等的精神;(3)学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养;(4)推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渠道是渗透性的,“多元文化教育渗透进学校所使用的课程和教学策略,渗透于教师和学生及家长之间的互动,以及学校解释教学和学习本质的方式”。“由于多元文化教育以批判教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并将知识、反身、行动(实践)作为社会变革的基础,它因此促进了社会公正的民主原则。”⑩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建设和谐学校文化,应该充分考虑多元文化对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培养师生的多元文化素养和文化批判力,“警惕文化帝国主义的威胁,重构学校的文化形象,为建设一个多元共存的文化世纪作出贡献”。“不仅应该认识到外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而且更应该认识到学校内部学生群体基于性别、种族、阶层、地域等的文化多样性,从而为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打好基础。”“应该从文化多样性视角出发,审视课程内容的文化价值取向,努力从多种不同文化传统中吸收丰富的课程资源。”{11}应该给弱势学生群体更多的关爱,推进教育机会均等,促进社会公正公平。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必然受到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以主流文化为主导,重视和发挥非主流文化的积极作用;以主流文化引领多样化的非主流文化,在弘扬主流文化的前提下提倡多元文化的融合”{12}。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崇尚和谐,追求和谐。

五、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

行为文化紧密相连,四位一体

学校文化是整合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从文化的层次结构上看,学校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制度文化反映学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精神文化凸显学校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诉求,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对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具有灵魂和生命力的作用;行为文化是师生文明素质的表现,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从育人的视角来看,物质文化层次侧重服务育人,制度文化层次侧重管理育人,精神文化层次侧重教书育人,行为文化层次侧重实践育人。这四个层面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育人这个主题。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一些学校往往见物不见人,重物轻人。实际上,学校文化不是靠物质包装出来的,而是人与物相作用的结果。学校文化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生态,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学校文化建设应坚持“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务虚与务实”和谐统一的原则,统筹兼顾四个层面,实现学校文化整体内容的发展,包括从内核到表层、从硬件到软件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13}学校文化需要通过点点滴滴的渗透,无声地影响师生员工的思想,形成独有的学校精神,内化为师生的性格,并最终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文化力的作用。

注释

①苏令:《学校文化:在传承中创新》,《中国教育报》,2006年10月31日(5)

②{13}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8,69页

③邱伟光:《科学把握和谐学校文化的精神内核》,《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5期,第42页

④杨叔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兼论全面素质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0期,第11页

⑤瞿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200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⑥⑦张建新,薛飞:《专家指出不讲差异是我国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中国青年报》,2007年11月2日(6)

⑧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89,190页

⑨⑩[美]威廉·G·坎安宁,保罗·a·科尔代罗:《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方法》,赵中建主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2,107页

文学的特征篇7

   锺嵘的赋比兴审美化的阐释,是第一次赋予了赋比兴传统理论崭新的审美内涵。汉代关于赋比兴的阐释都是从政教、伦理的角度,强调的是美与刺的对诗歌的利用。到了《诗品序》中第一次对赋比兴作出了审美性的阐述。锺嵘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结合后面“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的文艺情采论,锺嵘已将赋比兴第一次正式定位在艺术表现的手法这一理论上。其值得注意的理论价值有以下四点:①强调诗歌言外之意的艺术张力;②强调创造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的重要性;③强调了审美特征和审美效果的一致性;④总结了赋比兴运用的方法论。

   二、追求“自然英旨”的审美趣尚

   锺嵘所处的时代骈文盛行,讲究辞采雕琢的风气很盛。在这时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趣尚,有强烈的针对性。所谓“自然英旨”,就是追求一种自由抒发思想感情,运用既富于艺术情味又通俗易懂、清美自然的表现手法,以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效果。围绕这一命题,锺嵘主要论述了如下的理论内容:①反对过度用典,认为诗歌“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②提倡直接、真切反映现实生活的“直寻”主张;③针对当时的“永明体”诗歌,锺嵘明确表现了带有矫枉过正色彩的反对写诗讲究声律的态度。在《诗品》里,锺嵘认为用典过多,以知识入诗,会使得诗变得晦涩难懂,枯燥乏味,从而使得诗歌的抒情性质大大削减。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对这一现象有所描述:“......或全借古语,用申今情,崎岖牵引,直为偶说,唯睹事例,顿失精采。”那些在诗中大量引用典故的人,显然不知诗之为诗的审美抒情特征。《诗品序》说:“夫属词比事,乃为通谈。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撰德驳奏,宜穷往烈。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罗根泽教授在他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说道“:自锺嵘看来,用事用典,宫商声病,繁密巧似,都违反自然,矫正的方法,当然也就要提倡自然。刘勰也提倡自然,但不以自然为根本观念;锺嵘《诗品序》里深深慨叹‘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可见他所标榜的准的———即根本观念———是自然。”

文学的特征篇8

[关键词]学术论文标题语类修辞结构特征

[中图分类号]H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45-02

引言

尽管标题在学术论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研究并没有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在前期的标题研究中,大部分讨论很短并且是基于直觉的。学者们对好标题的观点并不相同:有的说好标题应该简短,不应该超过文章的两行;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好标题长短均可,这取决于学科的不同。Day的表述更为模糊,他说学术论文的标题应该“用尽可能少的词汇来充分描述该文章的内容”。anthony指出如何“充分地”描述文章的内容则是新手撰写时的难题。

意识到基于直觉性对标题进行研究的不足后,少数学者开始对学术论文标题进行以语类为基础的定量分析。anthony[2]从长度、单词频率、标点用法和介词用法角度分析了计算机领域学术论文标题的典型特征;Yakhontova对会议摘要的标题进行了分析;Soler从语篇分析的视角对学术论文和学术综述论文进行了比较和对比;Haggan[3]对文学、语言学、科学三个学科的三种基本标题类型进行了分析;wang和Bai[4]对医疗学术论文标题的句法结构进行了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分析;Soler[1]以生物学和社会学为例,研究了综述论文和学术论文两个语类标题的结构特征。

上述量化研究都把标题看做是学术语类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不同学术语类的标题具有不同的特征。而作者认为标题不是学术语类的一个方面;不同学术语类的标题共同构成一个语类,有其自身的语类特征。

一、学术论文标题作为一个独立的语类

学术论文标题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语类呢?首先要确定什么是语类。语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学者对它进行研究的角度不同,解释和分析也不同。本文借鉴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语类研究成果,主要代表人物有Hason和martin等。

Hason用语类结构潜势这一范畴来强调某一语类中语篇结构的可变和不变特征;即结构成分的可选性和必选性以及它们之间的顺序关系。

martin以该理论为框架进一步发展了语类理论,把语类定义为分阶段的、以目标为导向的社会过程,在特定语境下为了达到不同目的文化所采用的结构形式。martin对语类的定义做出了明确的阐释:分阶段的,因为达到目标我们通常要采取不止一步;以目标为导向的,因为如果我们完不成最后步骤的话会有挫败感;社会的,因为作者所写的语篇有其特定的读者。也就是说语类是意义的反复组合,而这又体现了特定文化的社会惯例。

由上述语类标准可以看出,不同领域的学术论文标题可以独立构成一个语类。首先,尽管大部分标题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更称不上是超出句子范围的段落,但标题可以算做是一个语篇。Halliday明确指出“语篇是一个语义单位”,“在语言学上,语篇指可以构成一个整体的任何部分,口语或是书面语均可,不受长短限制”。“从即时的‘救命’求助一词到委员会进行的全天讨论都是语篇”。其次,学术论文标题符合martin的语类定义。它是在呈现学术研究结果的特定语境下产生的,其表达有自己独特的结构特征;需分阶段完成,有不同的语义组成单位;是以概括文章信息和向读者推销的目标为导向的社会过程。

如果学术论文标题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语类,那么该语类应具有什么样的结构特征,或者说它的结构潜势是什么呢?哪些单位是其必选成分和可选成分呢?下面就以数据库为基础,探讨学术论文标题语类的结构特征。

二、本研究描述

(一)数据库的构成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在国外专业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标题,所使用的语料来自于自建的一个小型数据库,包括599个学术论文标题。由于作者把学术论文标题看做是一个语类,所以所选标题的出处既包括文科类期刊,又包括理科类期刊;所选标题源自的论文既包括实证方面的研究,又包括理论方面的研究;但不包括书评和综述性论文标题。所选的标题均来自于其领域的国际核心权威期刊,其中247个标题来自于2007年23种文科类期刊的第一期,各期刊的影响因子在该年度排名中居于首位;另外352个标题来自于2009年22种理科类期刊的第一期,各期刊的影响因子在至2009年的五年内排名中居于首位;包括医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化学、生物、物理、数学和地理等相关科技领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对数据库中各个标题的语义组成单位进行切分,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既然学术论文标题是分阶段的,那么对标题的组成单位进行切分则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借用Halliday的级阶概念,不过切分的标准是语义的,即以标题各个组成单位所体现的交际目标为切分标准。

语义切分标准使得标题的各个单位可能由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来体现。如论文的“主题”语义单位可以由名词性词组来体现,也可以由句子来体现。如在标题“Collectiveactionforsmallholdermarketaccess”(选自杂志Foodpolicy,iSSn:0306-9192),“主题”由名词性词组“collectiveaction”来体现;而在标题“HowDoamericanStudentsmeasureUp?makingSenseofinternationalComparisons”(选自杂志thefutureofChildren,iSSn:1054-8289)中,“主题”由句子“HowDoamericanStudentsmeasuresUp?”来体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名词性词组包括由名词构成的低于句子级阶的任何结构,如名词、动名词、名词词组、名词短语、动名词短语等。

其次,把切分后的各个标题的语义组成单位进行数据统计,按照范畴对数据进行归类。根据该切分标准,结果显示,学术论文标题的语义组成单位可分为“主题”“目的”“条件”“对象”“范围”“结论”和“研究方法”。

最后,依照数据结果,找出学术论文标题语义组成单位的必选项和可选项,确定学术论文标题语类的修辞结构特征;确定学术论文标题各个语义单位之间的组合模式以及各个单位的语言体现形式。

(三)学术论文标题语类的修辞结构特征

按照语义标准,即在文章中的交际目的,对数据库所有学术论文标题进行分析,借用Hason的语类结构潜势表达法,作者把学术论文标题的构成单位潜势用下图来表示:

[主题+(主题)+(…)…]*(目的)*(条件)*(对象)*(范围)*(结论)*(研究方法)

上图中的方括号表示该组成单位是必选的;圆括号表示该组成单位是可选的;(…)…表示(主题)的重复出现;*表示位于其两边的组成单位的顺序是可变的。作者发现学术论文标题的构成单位潜势包括文章的“主题”,与主题相关的“目的”“条件”,主题所针对的“对象”,主题适用的“范围”(包括时间、地点等),文章的“结论”和“研究方法”。其中“主题”是必须出现的单位,并且可以出现多个“主题”;其他各个组成单位则是可选的。几乎所有的“主题”都位于标题的起始位置,占99%;只有1%的“主题”居于标题的末尾。

学术论文标题各个语义单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模式。数据统计显示,数据库中的599个标题共体现出42种表达模式,有的出现频率仅为一次,但有几种出现频率相对较高。下表展示了居于前十位的学术论文标题表达模式: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学术论文标题的拟定过程中,作者在确定文章讨论的主题之后,一般会对其进行扩充和限定:或是阐明文章的结论,限定主题所产生的范围;或是明确主题所针对的对象,点出所采用的方法和目的。当然,文章的标题最终以何面目展现给读者,要不要对主题有所修饰以及如何修饰,从哪几方面入手,这要参照研究的背景。

通常情况下,之所以要对文章标题的“主题”从“结论”“范围”“对象”“方法”和“目的”等角度进行描述,这是由标题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首先,标题可以使读者透视文章的核心内容,所以从上述几个角度对文章标题的“主题”进行描述可以使标题更具体、更丰满,这样就能使读者一下子抓住研究的要点。其次,由于标题是文章的门面,好的新颖的标题可以对文章起到宣传的作用,从而吸引读者。而研究内容是否新颖、是否具有高质量的学术价值则恰恰要通过上述所说的“结论”“范围”“对象”“方法”和“目的”来体现。

三、对英语准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启示

科研能力是优秀英语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他们反思能力的体现,以上研究结果对培养英语准教师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启示。在学术论文写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标题的写作,不仅仅要告诉英语准教师标题在论文中的作用,什么是好的标题,还要能够为他们具体讲解好标题的结构特征和其相应的语言体现方式。

也就是说,教师要熟悉该语类的结构特征和相应的语言体现方式,这样才能够指导英语准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撰写出好的学术论文标题。好的学术论文标题一定要包含“主题”语义组成单位,然后再根据具体的研究情况辅以“目的”“条件”“对象”等语义组成单位,以此来说明相关的研究细节;并且要注意各个语义组成单位的语言体现手段特征。所以在撰写学术论文时,研究者首先要根据相关的研究背景确定自己的研究主题;并且要进一步明确该研究的目的、实施条件和研究对象等,以此来突出其新意和价值所在;最后以恰当的词汇语法表达来体现标题所蕴含的语义。

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英语准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教师可以以权威期刊上学术论文的标题为教学材料,在讲解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分析归纳使其了解掌握什么是好的标题以及如何拟定好的标题。总之,本研究能够为培养英语准教师的反思能力提供一些启示。

四、结语

本研究把跨学科的学术论文标题看做独立的语类,而不是把不同学科的学术论文标题看做是其所属学科语类的一部分,这对语类理论的界定,语类理论研究对象的范围等问题有一定的意义。

研究发现:(1)学术论文标题的修辞结构特征可用下图表示:[主题+(主题)+(…)…]*(目的)*(条件)*(对象)*(范围)*(结论)*(研究方法);(2)学术论文标题各个语义组成单位之间有不同的组合模式,常见的有十种。

当然,本研究所选样本大小有限,按照语义标准来划分学术论文标题的语义组成单位具有相对性,这是今后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Soler,V.writingtitlesinscience:anexploratorystudy[J].engl.Spec.purposes,2007,26(1):90-102.

[2]Laurence,anthony,CharacteristicFeaturesofResearcharticletitlesinComputerScience[J].ieeetransactionsonprofessionalCommunication,2001,44(3):187-194.

[3]Haggan,m..Researchpapertitlesinliterature,linguistics,andscience:dimensionsofattraction[J].J.pragmat.2004(36):293-317.

[4]Yanwang&YongquanBai.acorpus-basedsyntacticstudyofmedicalresearcharticletitles[J].System,2007(35):388-399.

[5]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m].London:edwardandarnold,1985/1994.

[6]Hasan,R.waysofSaying:waysofmeaning:selectedpapersofRuqaiyaHasan(openLinguisticsSeries.editedbyC.Cloran,D.Butt&G.williams.)[C].London:Cassell,1996.

文学的特征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特征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4-0042-03

一、问题的提出

把握住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好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广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狭义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专题研究活动,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研的方法主动地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更多的是将广义和狭义的研究性学习相融合,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对待,即研究性学习是以研究的方式开展的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相对应,着眼于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发展,而非学生的考试分数和甄别选拔的一种学习方式。

所谓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它是相对的。在职教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虽然可以借鉴基础教育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但我们还应从职教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加以改造和利用,使之既具有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职业教育的特色,从而使研究性学习顺利地在职教语文教学中广泛地开展,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特征

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专题性。现代语文教育的研究性学习基本形式包括两方面:教材的课内研究性学习与课题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研究性学是围绕某个课题(对学生而言更是一个专题,对初始阶段的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围绕某个问题)开展的研究,那种无专题的泛泛而谈的讨论不属于研究性学习的范畴。

阶段性。研究性学习是借鉴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开展的。无论哪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都有这样几个程序:确定选题——制订计划——课题论证——开展研究——形成成果——成果汇报——资料归档——拓展研究。开展课题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时,研究的各个环节比较明显,而以教材为对象的课内研究性学习则相对宽松些,不必完全遵守这个程序,只要是以研究的方式开展的学习即可。

探究性。研究性学习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每一个学生围绕研究专题,不再满足于接受现成的答案,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各种研究方法,自主学习,自主研究。与接受式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学习时间、空间、进程等各方面不再完全受教师的控制,不受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可以是学生个人研究,也可以是学习同伴相互间的合作研究,但带着问题探究总是贯穿在其中。

指导性。研究性学习虽然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研究为主,但并不排斥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作为研究的主体,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方法、经验、心理等方面还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只不过是教师不能再以权威、师长的身份命令学生做什么、不做什么,而是参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平等的对话者,是平等者中的“首席”。

开放性。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使得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变得更加开放,再也不可能完全按预期设定的程序来安排整个教学。如在学生选题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大方向,但具体选什么就要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确定。再如学生在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时,可以选取论文、演讲、作业、作品等多种形式,不必限定于某一种形式。

三、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个性特征

相对而言,职业教育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各方面与基础教育有着不同的特点,我们只有从这些特点出发,认真研究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才能使职教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产生预期的效果。

(一)选题的文本性。在职教语文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应以教材的课内研究性学习为主,选题围绕教材文本开展,使学生研究有依据,教师指导有依据,成果检测有参照,这样可以使得师生逐渐熟悉研究性学习,逐步使研究性学习成为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此基础上,再向课题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方向拓展。

这里就涉及如何使用教材文本的问题。在传统的职教语文教学中,我们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迷信于教材的权威,在教学中不去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在评价中,也是以教材为主要对象,一学期学完,学生只是被动地学到一点死的知识,学了就忘,不能学以致用。为此,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把自己作为课程的主体,以现有的语文教材为依托,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开发语文课程教学新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从教材文本中选题,可以有多种方式。一是以教材中的单篇课文为研究对象选题,二是以教材中的单元为研究对象选题,三是将教材中的相近题材、相同作者、相同文体等方面的课文为研究对象选题,四是以课文和课外文选组合的单元为研究对象选题,五是提供参照,增加生活素材,提高教材的可研究价值。只要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一定会成为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一个新亮点。

(二)方法的实践性。在学科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以“研究”为手段,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这过程中,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必须突出实践性。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会实践,对职教语文教学而言尤其如此。首先,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实践的过程,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往往是以教师的教学代替了学生的“学”,学生整天围绕书本转,更多地只是进行了读写的训练,学习兴味索然,能力培养往往落空。其次,是缘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学生经过三年的职业高中语文学习,绝大部分人将直接走上社会用语文,必须要有相应的语文实践能力。再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就为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听、说、读、写的平台,比如在准备阶段,就有听——听老师讲相关要求;说——学生相互讨论确定课题;读——学生自主阅读相关材料;写——写研究计划等。因此,在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着专题(课题)研究训练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突出各种方法的实践应用性,使得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其综合素质形成的过程。

(三)指导的层次性。笔者在“职教语文教育现状调查”中的一组数据很耐人寻味:对“你认为学习语文应怎样学”没回答的占12.1%,对“你认为语文应教什么”没回答的占24.2%,对“讲读课文、自读课文在教学中应怎样区别对待”没回答的占28.1%。这么多的“沉默学生”意味着什么?至少能说明一点: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体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学习习惯需要改进,学习态度需要端正,学习方法需要更新,他们的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确实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认真指导。

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少量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按规范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和学习;对于学习基础中等的学生,教师要通过榜样的示范,引导这些学生投入到研究性学习实践中,让他们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增长才干;而对于那些占了相当比重的学习基础较薄弱的那一部分学生,教师要从这些学生的实际出发,立足于他们参与研究性学习实践,通过保护这些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地对他们提高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根据实际进展予以指导,切忌草率从事,将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一布置就等着收取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实践证明,有了详细的过程指导,即使我们过去认为是基础再薄弱的学生,也能从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增强学习的兴趣,学有所得。

(四)过程的合作性。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主选题,自我解决,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个人独立研究是研究性学习最基本的形式。但对于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而言,过程的合作研究的意义远远大于学生个人研究。首先,高中阶段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方法、研究经验很难支持他们独立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他们必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伴的帮助下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其次,对于职高学生而言,由于前文所述的学习基础,使得他们的研究性学习更需要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互学共进。因此,在职教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中,除了极少数学有所长的学生可允许他们单独开展研究外,对其余的学生,教师应通过组建3至5人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计划,在合作学习中掌握研究性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此外,教师还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小组间的研究性学习交流、竞赛活动,及时交流得失,发现问题,取长补短,更大限度地发挥研究性学习的教育作用。

文学的特征篇10

关键词:现代主义想象象征主义黑色幽默表现主义荒诞

“现代主义”(modernism)这一术语在鲁迅译著中,有时也译为“新浪漫主义”,是19世纪末叶以来新产生的文艺流派和倾向的总称。其中有存在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达达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未来主义”等,名目繁多。麦克法伦在谈到现代主义根源时,就直接指出“现代主义同19世纪的两个基本的思想和艺术运动――浪漫主义与实证论的自然主义――相联”。鲁迅青年时期一直信仰进化论,在《文化偏至论》里介绍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存在主义哲学,1924年后又翻译过日本文艺名著《苦闷的象征》,翻译介绍了日本学者片山孤村、有岛武郎、山岸光川等人关于“表现主义”的论文,可见,现代主义的驳杂面目对鲁迅并不陌生。

一般来说,学界认识到鲁迅小说具有惊人的现实主义精神能够达到共鸣。况且,如果拿《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中的观点衡量,鲁迅的小说完全可以认为是一种优秀的现实主义。但是鲁迅的小说为何独立于其同时代的许多作家,成为一座至今树立在上的丰碑,这并非历史的偶然,不是一般的现实主义文学规律可以涵盖。这和鲁迅身上的现代主义文艺精神密切相关。本文试图以他的小说为例,勾勒鲁迅小说中一些惯用的现代主义美学原则和写作手法,从而把鲁迅的小说界定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现代主义。

想象的艺术构思原则。文学史上大作家重视想象的原则可以说是他们有所成就的法宝。古今中外,无论中国的先秦泛文学时代和盛唐诗歌时代,还是古希腊的悲剧时代和19世纪滥觞于欧美多个国家的浪漫主义思想文学运动,作为一种本体论的想象原则之运用,是这些人类优秀文学和文学家年代得以诞生和不朽的一个根本规律。而与浪漫主义时间最近的现代主义思潮,实际上是浪漫主义的延续和裂变,其对西方工业文明以来的物质主义批判和人的个人主体性之张扬,与前者一脉相承。只不过现代主义文学中抒写的人,危机四伏,置身人类精神的“荒原”中。现代主义文学对想象的重视,甚至到了不以艺术目的论为圭臬不罢休的地步(如早期象征主义波德莱尔的“感应”论、后期象征主义瓦雷里等人的诗歌写作理论与实践,其实都是一种极致的浪漫主义)。鲁迅早年就提倡天才的文学家和“摩罗诗人”的个性精神,对拜伦、雪莱、普希金、莱蒙托夫、密茨凯维支、斯洛伐斯基、克拉辛斯基和裴多菲这“罗曼宗”、“摩罗派”的诗人进行了介绍,推崇其“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之个体自由之精神。自康德至尼采的西方哲学思潮,实际上与卢梭一致,构成浪漫主义的领袖人物。鲁迅对尼采的情有独钟,足以说明鲁迅受浪漫主义影响严重。鲁迅为了突出那些反压迫者和走在民众前的觉醒者,小说中塑造狂人、《孤独者》中的魏连殳、《长明灯》中的疯子、《药》的主角夏瑜等人物形象。这些形象的立意,高度体现了强烈的直觉、想象、表现、赋形的能力。《故事新编》中《复仇》、《起死》等篇目的艺术构思,与作者《野草》集中《过客》一样,体现了存在主义的焦虑意识和无根蒂感,但是其想象作为构思的结构原则,和西方代表性的现代主义文学佳作一样,非一般文学作品可比。

象征主义的艺术思维。中国古诗词的意象原则,中国古代传奇、笔记体小说对鲁迅的影响,无疑决定了鲁迅小说在美学上的“以薄喻厚”、今古杂糅。谓之象征主义,一点都不违背鲁迅小说的艺术思维本质。《狂人日记》的象征主义普通读者都不难察觉,茅盾以批评家身份也曾用象征主义评论该文“使人一见就感着不可言喻的悲哀的愉快”,是因为“这奇文中冷凭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含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的色彩”。鲁迅阅读过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安特列耶夫的《红笑》、迎尔询的《红花》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个荒唐的人的梦》,这些都有狂人的身影,而且他们都先后对鲁迅的文学创作施加过影响。足见象征主义作为鲁迅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的艺术特征,表现了鲁迅思想发展及个性气质所形成的美学趣味。

狂人的象征性形象一直为鲁迅的艺术思维所关注。如果从整体性艺术思维上看,《长明灯》是个好例子。作品描绘了吉光屯里一个敢于破坏传统的疯子,他孤立、决绝、似疯非疯,坚决要吹灭据说自梁武帝时代未曾熄过的长明灯――长明灯象征了屯里乃至封建社会愚昧、守旧、盲目、顺从、从众等旧道德和文化心理,而疯子就像《狂人日记》的主角一样,代表鲁迅式的试图打破封建旧秩序的启蒙先锋,代表类似尼采式的超人意志和群氓意志的对立。《药》中敢于冒死去做革命工作的夏瑜也是“狂人”,“药”的象征意味更加强烈:启蒙的革命者被迫害,本来是治疗大众的文化之药,结果成了老栓家治疗儿子痨病的人血馒头,拯救者的意义发生了错乱,“药”象征的启蒙意义几乎破灭。几乎是存在主义小说揭示的荒谬,幸好小说结尾以“一圈红白的花”象征希望,以表明作者对先觉者的同情。夏瑜牺牲就义甚至成了他欲拯救的大众在茶馆里的谈资,因生前在狱中说“阿义可怜”,被“花白胡子”的老人断定为“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使得夏瑜在他者眼中的“狂人”形象更为真实,从而一同和《狂人日记》、《长明灯》的主角形成“狂人”系列,共同组成鲁迅启蒙题材小说的母题。联系到《孤独者》中的“狂人”魏连殳、《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中的傻子、《过客》中的过客,可以推想鲁迅一生的文学创作,有一种明显的“狂人”情结。“狂人”情结贯穿于这些作品的整体艺术思维中。

下意识心理描写和黑色幽默。《白光》以实在的变态心理、幻觉为主要描写对象。陈士成作为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对升官和发财都有许多幻想。作者主要写出陈士成财迷心窍,十六次科举落榜后,出现变态心理,产生幻觉,在家里和上山去追踪代表有地下金银的“白光”,终于摔进万流湖里成为一具浮尸。悲剧的揭露之余,读者产生欲笑而难得一笑的心理,谓之冷幽默或黑色幽默,均为现代主义一些文学流派的特征,如法国存在主义代表作家加缪之的《局外人》和俄国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再有《故事新编》之《采薇》、《出关》等篇,经典文本中的经典人物如伯夷、叔齐、孔子、老子、庄子,被戏仿得失去经典之光环,而显得滑稽可笑。其黑色幽默之效果,实为鲁迅对冷酷之世界采取“笑”之姿态,嘲弄和反讽之,暴露存在的荒谬性和历史的某种真相。而反讽之写作美学原则运用,庶几与20世纪60年代才产生的约瑟夫・赫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媲美。

表现主义手法的运用。从鲁迅对于日本文学理论家翻译文章可看出,鲁迅对表现主义尤其是德国作家卡夫卡、托勒、凯撒等人的表现主义有所了解。鲁迅翻译的山岸光宣在文中说:“表现派的人们反抗自然的结果,是轻视自然主义所尊重了的环境……在他们,即使运用历史上的事件之际,是也没有一一遵从史实必要的。例如凯撒的《加莱的市民》里,就可以说,几乎没有环境的描写。那结果,则不独戏剧而已,便是小说,也常被样式化。”“表现剧的人物,往往并无姓名,是因为普遍化的倾向走到极端,漠视了个性化的缘故。”鲁迅《彷徨》时期的小说,均是1924年以后写作完成的。《故事新编》除写于较早时间(1922年)的《补天》,其余7篇都是1926年以后持续近10年写作的小说。在这些小说中,作品人物的符号化、戏剧化明显,尤其《故事新编》。如《铸剑》中黑衣人、眉间尺等主要人物,没有过多的背景交代,作品时代背景模糊,故事的情节奇异诡谲,复仇的主题寓意含蓄暧昧,可视为表现主义的表现作者主观精神,而对于中国封建王朝作出鲁迅的循坏历史观之确认。《起死》直接使用戏剧体裁,庄子时代的人物的死而复生,庄子则使用现代人的警笛,汉子干脆是个无名无姓的莽汉,赤条条的没穿衣服,完全可以视为中国表现主义的经典文本。

参考文献:

1.《鲁迅译文集》的《壁下译丛》与《译丛补》两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罗杰・加洛蒂(法):《论无边的现实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雁冰:《读〈呐喊〉》,《文学周报》,第91期。

4.朱寿桐主编:《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