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保险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1:59

固定资产保险价值篇1

[摘要]2001年财政部颁发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1998年财政部颁发的《保险公司会计制度》相比较,在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对新旧制度的比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会计制度的变革,为建立适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会计准则提供帮助。新旧制度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适用范围、资产的期末计价、长期股权的帐务处理、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等方面。

关键词:会计制度适用范围期末计价财务处理入帐价值摊销期限长期待摊费用借款费用资本化外币业务、

2001年11月财政部颁发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自2002年1月1日起暂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与1998年财政部颁布的《保险公司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相比,新制度集银行、证券、保险等会计制度于一体,在对会计处理的规定上有了新的突破,更加注意了金融企业的风险问题,谨慎性原则得到了较多的运用。虽然财政部规定新制度仅仅在上市的金融企业范围内实施,而保险公司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也就是目前尚无保险公司必需执行该制度,但财政部在《关于印发〈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中指出,鼓励其他股份制金融企业实施新制度。许多股份制保险公司酝酿上市已久,保监会明确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上市融资,保险公司上市应该说并不是遥远的事情,执行新制度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准备上市的保险公司需要按照新制度编制与报送相关的财务资料。因而,对新旧保险会计制度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会计制度的变革,把握保险会计制度的发展趋向,为最终建立适合我国保险业发展和各方需要的会计准则提供一些帮助。为此,将新制度与旧制度做了一些主要内容比较。新制度在以下几个方面与旧制度存在不同:

(一)资产的期末计价

旧制度中资产的期末计价均按实际成本,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可以提取投资风险准备。而新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旧制度中规定,保险公司如有经国务院特批对外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以前投出的目前尚未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增设“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但对于具体的账务处理没有做出规范。而随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逐步放宽,保险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乃至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都将成为其实现保险资金保值增值、链接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新制度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入帐价值、成本法和权益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当然这是针对所有的金融企业)。

(三)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

新旧制度对于购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规定相同,而对于另外几种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

1.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帐价值。”

2.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评估确认的原价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帐价值。”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帐价值。如果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4.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增加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帐价值。”

5.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所提供的有关凭据记账,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新制度规定“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1)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2)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3.如受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按照上述方法确认的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6.盘盈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重置完全价值记账,而新制度根据其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活跃市场采取与捐赠固定资产类似的原则确定入账价值。

7.新制度还规定:“经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还应当包括金融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这在旧制度中均未说明。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旧制度规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的,按不超过受益年限的期限摊销。”而新制度规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其他情况新旧制度的规定一致。

(五)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与旧制度相比,在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上有以下几点变化:

1.旧制度规定,长期待摊费用是摊销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摊销费用。新制度对于长期待摊费用规定的概念一样,但范围有所缩小,主要是不再包括开办费(在开始经营的当月直接计入损益)以及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发生时直接计入损益),并且明确指出:“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2.旧制度规定:“开办费应当从公司开始经营的当月起,按不超过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如开办费不大的,也可在开始经营的当月一次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应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在租赁期内平均摊销。”而新制度规定:“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单独核算,在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对于旧制度规定的开办费,新制度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金融企业开始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经营当月的损益。”此项规定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3.新制度增加了如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金额较大,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4.新制度规定,如果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对借款费用资本化做了详细规定,与旧制度相比,有以下变化:

1.旧制度规定,长期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等借款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之前发生的,计入有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除上述情况之外的,计入当期损益。而新制度规定,除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外,其他借款费用均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新制度规定,在以下3个条件同时具备时,金融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应当开始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

(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只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

(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

(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旧制度对此没有规定。

3.新制度还对资本化率、以非借款方式募集资金专项用于购建某项固定资产、某项建造的固定资产各部分分别完工、某项固定资产的购建发生非正常中断以及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情况做了详细说明,这些在旧制度中均无规定。

(七)短期投资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规定,短期投资的利息,应当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已记入“应收利息”的除外。而旧制度中规定,除已计入“应收利息”科目的以外,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一般应于收到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八)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方法下会计处理有很大区别,所确定的各期所得税费用也不同。旧制度规定,保险公司应当采用应付税款法计算缴纳所得税。而新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如果保险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那么,就需要增加“递延税款”科目。

(九)外币业务核算

新制度对外币业务核算的主要变化有:

1.旧制度中规定,采用外汇分账制的公司,应设置“货币兑换”科目,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有关外币账户的联系均通过“货币兑换”科目核算。新制度中规定:“采用外币分账制核算的金融企业,应按业务发生时的各种原币填制凭证、登记帐簿、编制会计报表。金融企业发生结售汇、外币买卖以及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账务间的联系均通过‘外币买卖’科目,并按业务发生时的汇率记账。‘外币买卖’科目应采用多栏式账簿,同时记录外币金额、汇率等。”

2.旧制度规定,对于采用外汇统账制的公司,月份终了,其按照月末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计入该项在建固定资产成本;除上述情况外,均计入当

期损益。新制度则规定:“采用外币统账制核算的金融企业,应分别记账本位币和各种外币进行明细核算。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3.新制度对外币报表折算作了规定,要求金融企业应将以原币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折算为人民币。具体折算方法如下:资产负债表,除权益类项目外,其他项目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人民币;权益类项目按照历史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不同汇率之间形成的差额,作为外币折算差额单列项目反映。利润表,按期末汇率折合为人民币。而旧制度中对此没有做出规定。

(十)增加了会计调整

新制度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做了详细规定: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会计估计变更时,不需要计算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会计报表,但应当对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估计进行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相关附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内容,但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正表)作相应的调整。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非调整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内容、估计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无法做出估计,应当说明其原因。旧制度对此均未涉及。

(十一)增加了或有事项的处理

新制度对或有事项做了详细规定,指出金融企业不应当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但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或有负债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如无法预计,应当说明理由),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旧制度对此未涉及。

(十二)增加了对会计报表附注的规范

固定资产保险价值篇2

【关键词】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缺陷;改进

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从1999年1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已历经整整20年,其会计要素和成本费用计算方法已严重滞后于医院经济活动的实际需要。改进医院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取消那些为对应而设置的科目,对新增经济事项、核算业务等可借鉴企业的核算方法,使医院的会计核算制度能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

一、存在问题及影响

(一)固定资产及固定基金的核算办法存在较大不足

第一,虚增固定资产资产总量。理论上说,购置固定资产,是医院的流动资产转化为非流动性资产,不引起实物资产的增减变化;固定基金的调整也只是净资产内部基金的一种调整。而现行医院会计制度中固定基金并不是由其他的基金转化而来,而是净资产的一种虚增。这样就将原本不涉及医院净资产内部转移,只涉及医院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内部转移的经济运动形式人为地在医院净资产内部进行了再次转移,导致医院固定资产净值不明,资产负债表中所体现出的净资产不能充分反映所有者权益,医院当期乃至全年的收支结余失实。第二,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购基金,虚增了净资产。按照规定,医院通过对固定资产提取修购基金的方式使固定资产的资本金额作为净资产的一种形式逐渐沉淀于医院之中,同时又将固定基金的金额保持不变,这样就使得同一笔固定资产对应的资本额同时在净资产项目中作了两次重复反映,并且计提修购基金时,只要不处置资产,即使所提修购基金的金额超过了固定资产原值,也会继续计提。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的固定资产规模越来越大,医院“专用基金――修购基金”人为地改变医院的成本,随意调节“收支结余”。第三,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目的在于对固定资产使用成本的分配和对其已损耗价值的补偿,现在在没有明确划分比例的前提下,规定修购基金也可用于固定资产的大型修缮,无形之中会侵蚀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基金。第四,不利于管理者了解资产实际损失情况。在医院发生捐赠、报废、转让、损毁等固定资产减少的情况时,全部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来进行核算。由于专用基金科目是按基金类别设置明细账,根本不能反映哪项固定资产取得的变价收入、保险赔偿等所产生的损益情况,当发生报废、毁损、盘亏等情况时,医院将无法知晓该资产的实际损失情况,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其价值不做调整,而当该资产由于各种原因而退出医院时却按固定资产原值作一次性减少处理,会使医院资产减少过快。第五,净资产的增减变化是经济效益完成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因固定资产核算方法造成的净资产忽增忽减,不利于考核单位负责人的业绩,也不利于固定资产实有价值的动态反映,容易导致单位家底不清;同时,支出的虚增,使医院当期甚至当年的收支结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二)资产减值

首先是固定资产减值,随着医疗设备的日新月异,许多医疗设备在逐年使用中早已贬值,有的已报废或接近报废,但只要未申报核销,资产总是在不断增加,造成庞大的账面固定资产数额与实际资产不符。其次是药品招标及国家降低药品价格政策的实行,使竞争加剧,未来市场的价格波动,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其它材料等库存物资存放在医院的减值风险加大。医院作为特殊行业,在物资管理方面不能完全实行“零库存”,相反,为了急救、维持医疗、教学和科研等特殊业务的需要,必须常年储备一定数量的周转物资,包括一些不常使用的、但存在有效期的物资。当这些变现能力差的存货账面价值低于市价时,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又不允许调整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上仍然反映成本价值,而非可变现净值,由此会带来存货的减值风险。

(三)坏账准备的提取

按照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医院应按年末应收医疗款和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科目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但医院在病人入院时实行预收医疗款制度,所以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并非实际欠费,而“应收医疗款”账户中包含了相当大的“病人欠费”数。虽然医院可以按会计制度计提坏账准备,但计提的坏账准备远低于可能发生的坏账,且坏账准备按国家统一的比例提取,已经发生的坏账损失须经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冲销,致使大量呆账、坏账长期挂在账上不能冲销,妨碍了资金的周转,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的严重不足,使医院的流动性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失真,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加之在年末计提坏账准备,会造成当月的管理费用支出增大,不能反映当月的费用支出。

(四)医院成本核算对象单一,管理费用分摊不合理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管理费用是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间接费用,按医疗和药品部门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这种分摊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因为医院除了开展医疗服务工作外,还担当着教学、科研的任务,目前医院会计制度简单将成本核算对象划分为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不利于准确核算医院的医疗成本。同时管理费用作为医院的一项期间费用,内容、含义相当广泛,除了医院管理部门的费用外还包括为医疗、药剂、管理等部门的间接费用。如果简单按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势必造成医疗收支亏损,而药品收支结余数较大的现象,影响医院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使报表使用者无法得知管理费用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当医院为谋求发展,而进行融资产生的利息费用被分摊计入医疗、药品支出中时,医院筹资费用将无法正常反映。

(五)医院财务报告不能完整反映医院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

计提“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反映在医院财务报表的净资产中,它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即折余价值。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医院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项目的金额只反映原值,不能反映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损耗,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实际价值的严重背离,无从体现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新旧程度,形成医院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越来越大,固定资产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出现账面上却无法反映的现象。

(六)医院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在抗风险方面欠缺

在当前的医疗纠纷的处理中,现行医院财务会计制度缺乏抗风险的内容,只有在经济赔偿发生时列入“其他支出”科目,未涉及抗风险的财务保障问题,未考虑医疗事故可能导致经济赔偿的财务风险,必然导致财务支出和净收入违背“会计稳健性原则”的会计反映。由于缺乏财务风险保险,一旦发生严重的医疗事故,导致巨大的经济赔偿必然会严重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从而使医院财务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恶化,同时也不利于反映当期成本支出。

二、建议

(一)科目调整

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不再通过“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和“固定基金”净资产科目核算。增设“累计折旧”会计科目,按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选择合理的折旧方法,每月增加计提折旧的会计核算。借记“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管理费用)――公用支出――折旧费”,贷记“累计折旧”。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增设“固定资产清理”,核算各种清理费用。对于固定资产减值,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合理预计各种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尤其是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当出现可收回价值小于账面价值时,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增设“财务费用”科目,把原“管理费用”中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和“其他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统一由“财务费用”科目核算,期末直接转入“收支结余”的“其他结余”。增设“医疗风险基金”科目,根据历史数据确定比例按月计提,并专款专用。

(二)坏账准备的提取

医院的坏账损失主要发生在出院病人欠费这一环节,与“应收医疗款”相关,提取坏账准备不能将“在院病人医药费”包含在内。但却应将除病人欠费以外形成的应收款项都计入坏账准备的计提基数中。即应以“应收医疗款”加“应收在院病人医药费”减“预收医疗款”加“其它应收款”作为坏账准备提取基数。对于一些无法收回而又数额较大的坏账,在不影响当期收支平衡的前提下,直接从支出中予以冲销。

(三)存货跌价准备

针对存货减值风险,可借鉴企业会计制度,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借记“管理费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贷记“存货跌价准备――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它材料”,并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四)改变现在财务报表结构,修订资产负债表和收支总表列报内容

无论从会计报表中资产的真实性还是资产管理的角度,笔者建议在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下方增设“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列示,两者相减,就是固定资产的净值。增加医院涉及到资产减值损失会计科目组的财务列报实用数据,如在累计折旧下方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以便真实反映医院当前固定资产可变现净值和市价情况,这样在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一目了然,有利于如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规模、新旧程度和实际价值。其次,增加“管理费用明细表”并在收入支出总表内增设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项目,月末将其直接转入“收支结余”,不再分摊。最后增设现金流量表,更好地披露医院运营资金流向和现金流入流出的情况。增加对或有事项的披露,如对借款费用、减值准备、账务调整、特殊事宜等进行完全披露,更好地提示医院可能面临的损失,提醒管理者尽早寻找对策,使医院的会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其资产、净资产以及收支结余的情况,真实反映医院的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以及当前医院资产的变现能力。

(五)按医疗风险保障的原理,增补建立医疗风险基金的科目

确定计提医疗风险基金的计提依据及计提比率,根据实际情况在弹性度内自行选择,但应遵守一贯性原则,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不得任意变动;规定“医疗风险基金”专款专用;允许医院使用“医疗风险基金”向保险公司购置相应的险种。

著名会计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会计思想史》中说: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也就是说,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任何一项制度在其最初实施时,都有其先进性,随着经济环境的变迁,就会显示出不足。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也是如此。当然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目的是和同仁们一起探讨,还有待今后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卫生部.《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固定资产保险价值篇3

   首先您必须了解:目前市场上的保险理财主要是投资连结险,集中在变额寿险、万能寿险和变额万能寿险三个保险品种上。这三种产品一般将投保者所缴纳的保费分到两个账户中:保单责任准备金账户和投资账户,前者主要负责实现保单的保障功能,后者用来投资,实现保单收益。

   银行理财和保险理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银行理财产品不带有保障功能,而保险理财则有死亡保险的保障功能。

   变额寿险的缴费是固定的,在该保单的死亡给付中,一部分是保单约定的、由准备金账户承担的固定最低死亡给付额,一部分是其投资账户的投资收益额。视每一年资金收益的情况,保单现金价值会相应地变化,因此死亡保险金给付额,即保障程度是不断调整变化的。

   万能寿险的缴费比较灵活,您在缴纳首期保费后可选择在任何时候缴纳任何数量的保费,只要保单的现金价值足以支付保单的相关费用,有时甚至可以不缴纳保费。此外,您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设定死亡保障金额,即自行分配保费在准备金账户和投资账户中的比例。因此,死亡保险给付通常分为两种方式:a、死亡保险金固定不变,等于保单保险金额;B、死亡保险金可以因缴费情况不断变化,等于保单的保险金额+保单现金价值。

   变额万能寿险的死亡保险金给付情况与万能寿险大体相同。但需要注意,万能寿险投资账户的投资组合由保险公司决定,它要对保户承诺一个最低收益;而变额万能寿险的投资组合由投保人自己决定,他必须承担所有的投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他又没能及时为准备金账户缴费,保单的现金价值就会减少为零,保单将会失效,保障功能彻底丧失。

   资金收益情况不同。银行理财产品采取的主要是单利,即一定期限、一定数额的存款会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收益空间。不论是固定收益还是采取浮动利息,在理财期限内,银行理财产品都采取单利。

   保险理财产品则不同,大都采取复利计算。即在保险期内,投资账户中的现金价值以年为单位,进行利滚利。

   在保险理财产品中,变额寿险可以不分红,也可以分红(目前国内大多属分红型的),若分红,会承诺一个收益低限,分红资金或用来增加保单的现金价值,或直接用来减额缴清保费;万能寿险也会承诺一个资金收益低限,通常为年收益4%或5%;而变额万能寿险则不会承诺,资金盈亏完全由投保人承担。您在选择变额万能寿险时要注意,某些人所出示的“资金收益表”只是保险公司以前的盈利情况,并不代表今后的“一定的”收益。

   支取的灵活程度不同。银行理财产品都有固定的期限,如果储户因急用需要灵活支取,会有利息损失。

   保险理财的资金支取情况分几种:

   一是可以灵活支取,如在合同有效期内,投保人可以要求部分领取投资账户的现金价值,但合同项下的保险金额也同时按照比例相应地减少,会影响保障程度。如果全部支取,要扣除准备金账户的费用损耗(因为你已经享受了一段时间的死亡保障),因此只返还保单现金价值,会造成较大损失。现实中,很多保险公司的万能寿险产品为了满足保户的理财需求,在账户管理上讲求“保障少、投资多”的策略,如你缴纳10万元的保费,其中只拿出2000元用作责任准备金即可,其余9.8万用来理财,并且可以灵活支取。

固定资产保险价值篇4

一、2007年《财务管理》大纲新增了哪些考核点

二、在理解理财目标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2007年教材的变化,考生对理财目标的理解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有关企业价值表述上的变化,即企业价值就是企业的市场价值,是企业所能创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反映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

第二,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的基本思想:在权衡企业相关者利益的约束下实现所有者或股东利益的最大化。这里强调相关利益群体的利益冲突的协调――力求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分配均衡,也就是减少因各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导致的企业总体收益和价值的下降,使利益分配在数量上和时间上达到动态的协调平衡。

第三,要了解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具体内容,即:(1)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2)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创造企业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3)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督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4)加强与债权人的关系。(5)关心职工利益,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福利待遇。

(6)关心客户的长期的利益。(7)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8)保持与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

三、如何理解公司治理与财务监控的关系

公司治理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套法律制度以及文化的安排,涉及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等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有效实现是离不开财务监控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每一个层次都有监控的职能。从监控的实务来看,最终要归为包括财务评价在内的财务控制。

四、如何衡量单项资产的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又被称为市场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是影响所有资产的不能通过资产组合来消除的风险,这部分风险是由那些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所引起的。

Cov(RJ,Rm)是协方差,Cov(RJ,Rm)=rJmσJσm,协方差表示的各资产收益率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运动所产生的风险。

例如:已知甲项目的预期收益率为10%,短期国债利率为4%,市场风险溢酬8%,市场组合的标准差为6%,甲项目的标准差为12%,要求分析甲项目与市场组合的相关性分析。

首先,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式:因为:甲项目的预期收益率=10%=4%+β×8%,所以β=0.75;其次,由β=rJmσJσm,得知,0.75=相关系数×12%÷6%,所以相关系数=0.375

上述例题是对单项资产系统风险β计算公式的应用。

五、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之间有何关系

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下,资产组合的必要收益率为:Ki=Rf+β×(Km-Rf)

其中:(Km-Rf)是投资者为补偿承担超过无风险收益的平均风险而要求的额外收益,即风险价格;β值越大,要求的收益率越高。

套利定价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一样同是讨论资产的收益率如何受风险因素影响的理论,所不同的是套利定价理论认为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并不是只受单一风险的影响而是受若干个相互独立的风险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多因素的模型。

套利定价理论认为:同一个风险因素所要求的风险收益率对于所有不同的资产来说都是相同的,而不同资产之所以有不同的预期收益,只是因为不同资产对同一风险因素的响应程度不同。投资者可以通过调整手中资产组合中的资产种类和比例及通过所谓的套利活动,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获得额外的收益。

六、如何把握时间价值的计算技巧

第一,熟悉现值系数和终值系数在计算资金时间价值中的运用――求什么值用什么系数。

第一步,明确所求问题是复利问题还是年金问题、现值问题还是终值问题;

第二步,通过查表找到相应的系数;

第三步,用已知条件与系数相乘,便可求出结果。

[例题]有一项分期付款的购买计划,卖方要求买方从第四年末开始每年付10万元,共付50万元,贴现率为10%,买方如果现在一次付应该付多少?

该问题是递延年金的现值,所以要利用年金现值系数(p/a,10%,5)和复利现值系数(p/F,10%,3)

结果为:10万元×(p/a,10%,5)×(p/F,10%,3)=10万元

×3.791×0.7513=284817.83元

第二,掌握各系数之间的关系。

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与资本回收系数互为倒数;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的期数加1,系数减1为即付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期数减1,系数加1为即付年金现值系数。

七、如何正确把握股票评价模型中三阶段模型的计算

三阶段模型即:股利高速增长阶段现值+股利固定增长阶段现值+股利固定不变阶段现值

对三阶段模型的计算首先要画草图,以明确各时间点的股利;其次要根据不同阶段的股利特征确定采用何现值系数;然后采用分段计算的方法计算股票价值;最后将各阶段的股票现值求和,以确定该股票价值。

八、在估算现金流量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注意区分不同阶段的现金流量的内容。

在初始阶段,现金流出主要是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垫付等,注意资本化利息作为固定资产的成本,计入固定资产的原值,这部分利息最终以折旧方式作为非付现成本,并能够抵减所得税。所以资本化利息不作为该阶段的现金流出。

在经营阶段,现金流入为营业收入;现金流出为经营成本、所得税等。某年经营成本=该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该年工资及福利费+该年修理费+该年其他费用;(该式中其他费用是指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中扣除了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以后的剩余部分。)

经营期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属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不属于经营活动阶段的现金流量,即属于无关现金流量。

对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损失递减的所得税额是流入。

为了简化计算,调整所得税等于息税前利润与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乘积。

在结束阶段,除了和经营阶段相同的流量外所增加的项目是:现金流入为增加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垫付等,现金流出为清理费用。

第二,必须考虑相关现金流量。

计算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时,应正确判断哪些支出会引起企业总现金流量的变动。在决策时已经发生的现金流出(沉没成本),不应包括在现金流动之内。充分关注机会成本;不要将融资的实际成本作为现金流出处理,主要是由于估计经营现金流量时将筹资活动的利息费用作为非相关现金流量。

九、股票技术分析法和基本分析法有何区别

技术分析法直接从股票市场入手根据股票的供求市场价格和交易量等市场因素进行分析。只关心市场上股票价格的波动和如何获得股票投资的短期收益很少涉及股票市场以外的因素分析。通过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形式股票的成交量和投资心理等因素的分析帮助投资者选择适当的投资机会和投资方法,着重于分析股票市价的运动规律。

基本分析法从股票市场的外部决定因素入手并从这些外部因素与股票市场相互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不仅研究整个证券市场的情况而且研究单个证券的投资价值;不仅关心证券的收益而且关心证券的升值。通过对宏观形势的分析帮助投资者了解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和股票的投资价值,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股票的内在投资价值。

十、债券组合有何意义

债券组合是规避利率风险和再投资风险甚至违约风险和变现力风险的强有力的手段,常见的债券组合主要有:模式浮动利率债券与固定利率债券的组合、短期债券与长期债券的组合、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组合、信用债券与担保债券的组合。

另外在单纯的企业债券投资中还可以进行可转换债券与不可转换债券的组合、附认股权债券与不附认股权债券的组合。

十一、优先认股权的价值如何计量

优先认股权的价值有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和除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

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通常在某一股权登记日前颁发。在此之前购买的股东享有优先认股权或说此时股票的市场价格含有分享新发行股票的优先权,因此称为附权优先认股权。其价值可由下式求得:

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附权股票的市价-(为购买股股票所需的优先认股权数+为新股票的认购价)

除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是指在股权登记日以后,股票的市场价格中将不再含有新发行股票的认购权,其优先认股权的价值也按比例下降,此时就被称为除权优先认股权。其价值可由下式得到:

除权股票的市价-(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为购买股股票所需的优先认股权数+新股票的认购价)=0

十二、如何确定再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和安全储备

研究安全储备的目的:找出最佳的安全储备量,使缺货或供应中断损失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

最佳安全储备量的确定方法(需求量变化引起的缺货):计算出各不同安全储备量下的总成本,以总成本最低的安全储备量作为最佳保险储备量。某保险储备量下的总成本=年缺货成本+储存成本,有关指标的计算公式:

(1)再订货点=原材料使用率×原材料的在途时间

(2)订货提前期=预计交货期内原材料的用量×原材料使用率

(3)保险储备量=1/2×(预计每天的最大耗用量×预计最长订货提前期-平均每天的正常耗用量×订货提前期)

(4)储存成本=(经济订货量/2+保险储备)单位储存成本

十三、短期融资券筹资、应收账款转让筹资有哪些优缺点

短期融资券,又称商业票据或短期债券,是由企业发行的无担保短期本票。

优点:主要有短期融资券的筹资成本较低、短期融资券筹资数额比较大、发行短期融资券可以提高企业信誉和知名度

缺点:主要有发行短期融资券的风险比较大,发行短期融资券的弹性比较小,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条件比较严格。

应收账款转让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出让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获取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应收账款转让筹资数额一般为应收账款扣减以下内容后的余额:(1)允许客户在付款时扣除的现金折扣;(2)贷款机构扣除的准备金利息费用和手续费,其中准备金是指因在应收账款收回过程中可能发生销货退回和折让等而保留的扣存款。

优点:主要有及时回笼资金,避免企业因赊销造成的现金流量不足,节省收账成本、降低坏账损失风险,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缺点:主要有筹资成本较高、限制条件较多。

十四、杠杆系数的计量及与风险的关系

经营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指因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利润变动的风险。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产品需求、产品售价、产品成本、调整价格的能力和固定成本的比重。

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降低经营杠杆系数的几个途径:销售量、价格、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对于只存在银行借款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复合杠杆作用程度等于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它反映了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间的关系,即为了达到某一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可有多种不同组合。在维持总风险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选择不同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组合,从而为企业创造性地实施各种财务管理策略提供条件。

十五、股票回购及其法律规定和动机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出资将其发行的流通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予以注销或作为库存股的一种资本运作方式。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的。

在证券市场上股票回购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现金股利的替代、提高每股收益、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传递公司的信息以稳定或提高公司的股价、巩固既定控制权或转移公司控制权、防止敌意收购、满足认股权的行使、满足企业兼并与收购的需要。

十六、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与方法是什么

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检查。

内部控制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和信息技术控制等。

十七、如何进行标准成本差异分析

以成本习性分析为基础,按产品成本项目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变动成本差异分析原则一致,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有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变动成本各项目差异分析的规律: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价格差异=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实际产量×实际单耗×(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标准价格×(实际产量×实际单耗-实际产量

×标准单耗)

注意:①计算价格差异时,使用实际数量;计算数量差异时,使用标准价格。②计算成本差异时,产品产量都必须使用实际产量。

第二,由于固定制造费用不因业务量而变,所以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分析具有特殊性。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二因素分析法

a.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B.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三因素分析法

a.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B.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实际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C.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第三,二因素分析法与三因素分析法的区别。

三因素分析法将二因素分析法中的“能量差异”进一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实际工时未达到标准能量而形成的闲置能量差异;另一部分是实际工时脱离标准工时而形成的效率差异。

十八、如何运用因素分析法进行每股收益分析

每股收益=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每股净资产

该体系作为一个综合财务分析体系,它包括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分析,在分析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每一指标,都要从含义、计算、分析过程、影响因素、注意问题等全面把握。

第二,在计算指标时,要注意分子分母的可比性:分子为时期指标时,分母也应为时期指标;分子为时点指标时,分母也应为时点指标。如果分子分母不匹配,应将时点指标加以平均,用平均数计算。

第三,在分析指标时,要注意由大到小,层层深入,直到找到问题的最终症结。

第四,要在固定顺序下依次顺序替代,进行因素分析,这是由于各项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

十九、业绩评价主要的内容都包括哪些

固定资产保险价值篇5

旧制度中资产的期末计价均按实际成本,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可以提取投资风险准备。而新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对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的部分,应当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应当在期末时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账务处理

旧制度中规定,保险公司如有经国务院特批对外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以前投出的目前尚未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可以增设“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进行会计核算,但对于具体的账务处理没有做出规范。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而随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逐步放宽,保险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乃至直接进入证券市场,都将成为其实现保险资金保值增值、链接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新制度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入帐价值、成本法和权益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当然这是针对所有的金融企业)。

(三)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

新旧制度对于购入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规定相同,而对于另外几种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

1.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全部支出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入帐价值。”

2.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评估确认的原价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帐价值。”

3.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入帐价值。如果租赁资产占企业资产总额比例等于或小于30%的,在租赁开始日,企业也可按最低租赁付款额,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4.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建、扩建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增加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记账,而新制度规定“按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由于改建、扩建而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支出,减去改建、扩建过程中发生的变价收入,作为入帐价值。”

5.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所提供的有关凭据记账,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新制度规定“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本论文由整理提供2.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入账价值:(1)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入账价值;(2)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3.如受赠的系旧的固定资产,按照上述方法确认的价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

6.盘盈的固定资产,旧制度规定按重置完全价值记账,而新制度根据其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活跃市场采取与捐赠固定资产类似的原则确定入账价值。

7.新制度还规定:“经批准无偿调入的固定资产,按调出单位的账面价值加上发生的运输费、安装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还应当包括金融企业为取得固定资产而交纳的契税、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等相关税费。”这在旧制度中均未说明。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

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旧制度规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的,按不超过受益年限的期限摊销。”而新制度规定:“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受益年限和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者。”其他情况新旧制度的规定一致。

(五)长期待摊费用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与旧制度相比,在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上有以下几点变化:

1.旧制度规定,长期待摊费用是摊销期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开办费、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的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摊销费用。新制度对于长期待摊费用规定的概念一样,但范围有所缩小,主要是不再包括开办费(在开始经营的当月直接计入损益)以及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发生时直接计入损益),并且明确指出:“应当由本期负担的借款利息、租金等,不得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

2.旧制度规定:“开办费应当从公司开始经营的当月起,按不超过5年的期限平均摊销;如开办费不大的,也可在开始经营的当月一次摊销。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应在大修理间隔期内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在租赁期内平均摊销。”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而新制度规定:“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单独核算,在费用项目的受益期限内分期平均摊销。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当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其他长期待摊费用应当在受益期内平均摊销。”对于旧制度规定的开办费,新制度规定:“除购建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金融企业开始经营的当月起一次计入开始经营当月的损益。”此项规定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3.新制度增加了如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其他单位发行股票支付的手续费或佣金等相关费用,减去股票发行冻结期间的利息收入后的余额,从发行股票的溢价中不够抵销的,或者无溢价的,若金额较小,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金额较大,可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在不超过2年的期限内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4.新制度规定,如果长期待摊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六)借款费用资本化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对借款费用资本化做了详细规定,与旧制度相比,有以下变化:

1.旧制度规定,长期借款发生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等借款费用,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在固定资产尚未交付使用之前发生的,计入有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除上述情况之外的,计入当期损益。而新制度规定,除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外,其他借款费用均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新制度规定,在以下3个条件同时具备时,金融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而借入的专门借款所发生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和汇兑差额应当开始资本化,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的成本:(1)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只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以支付现金、转移非现金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形式发生的支出);(2)借款费用已经发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3)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旧制度对此没有规定。

3.新制度还对资本化率、以非借款方式募集资金专项用于购建某项固定资产、某项建造的固定资产各部分分别完工、某项固定资产的购建发生非正常中断以及所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情况做了详细说明,这些在旧制度中均无规定。

(七)短期投资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新制度规定,短期投资的利息,应当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但已记入“应收利息”的除外。而旧制度中规定,除已计入“应收利息”科目的以外,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一般应于收到时确认为投资收益。

(八)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方法下会计处理有很大区别,所确定的各期所得税费用也不同。旧制度规定,保险公司应当采用应付税款法计算缴纳所得税。而新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用应付税款法或者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如果保险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那么,就需要增加“递延税款”科目。

(九)外币业务核算

新制度对外币业务核算的主要变化有:

1.旧制度中规定,采用外汇分账制的公司,应设置“货币兑换”科目,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有关外币账户的联系均通过“货币兑换”科目核算。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新制度中规定:“采用外币分账制核算的金融企业,应按业务发生时的各种原币填制凭证、登记帐簿、编制会计报表。金融企业发生结售汇、外币买卖以及各种货币之间的兑换及账务间的联系均通过‘外币买卖’科目,并按业务发生时的汇率记账。‘外币买卖’科目应采用多栏式账簿,同时记录外币金额、汇率等。”

2.旧制度规定,对于采用外汇统账制的公司,月份终了,其按照月末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与原账面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开办费;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计入该项在建固定资产成本;除上述情况外,均计入当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期损益。新制度则规定:“采用外币统账制核算的金融企业,应分别记账本位币和各种外币进行明细核算。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属于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借款产生的汇兑损益,按照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原则进行处理。”

3.新制度对外币报表折算作了规定,要求金融企业应将以原币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折算为人民币。具体折算方法如下:资产负债表,除权益类项目外,其他项目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人民币;权益类项目按照历史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不同汇率之间形成的差额,作为外币折算差额单列项目反映。利润表,按期末汇率折合为人民币。而旧制度中对此没有做出规定。

(十)增加了会计调整

新制度对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处理做了详细规定:对于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会计估计变更时,不需要计算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会计报表,但应当对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估计进行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应当如同资产负债表所属期间发生的事项一样,做出相关账务处理,并对资产负债表日已编制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其相关附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内容,但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正表)作相应的调整。资产负债表日以后才发生或存在非调整事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其内容、估计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如无法做出估计,应当说明其原因。旧制度对此均未涉及。

(十一)增加了或有事项的处理

新制度对或有事项做了详细规定,指出金融企业不应当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但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或有负债形成的原因,预计产生的财务影响(如无法预计,应当说明理由),以及获得补偿的可能性。旧制度对此未涉及。

(十二)增加了对会计报表附注的规范

旧制度规定,公司的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没有对会计报表附注进行规范。而新制度规定:“金融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不要求编制和提供财务情况说明书的金融企业除外)。”

固定资产保险价值篇6

关键词:保险;资金运用;偿付能力;资产认可

随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规模逐步扩大和保险资金运用渠道、比例逐步放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转向,更加注重通过偿付能力等相关监管制度来实现其风险管理。

一、偿付能力和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关系分析

偿付能力与保险资金运用具有内在的对立统一关系。对立的一面体现在,严格偿付能力监管也就会严格保险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必将会通过资产认可等规定限制保险资金对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投资,从而降低资金运用的收益;反之,若要提高资金运用的收益,必将提高保险资产的风险,也势必会影响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其统一的一面表现在,充足的偿付能力需要建立在高效的资金运用基础上,而高风险资金运用也必须以充足偿付能力为前提。如何不断地优化二者之间关系,寻找其最优的平衡点,是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重要任务。

二、中外偿付能力和资产认可相关监管制度比较

(一)中外偿付能力监管比较

1.美国风险资本(RBC)监管方法

RBC方法以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风险资本的比率作为指标,通过指标值的变动,决定应采取的监管措施。其中,风险资本的衡量考虑了影响偿付能力大小的主要风险类别,得到各类风险的大小之后,再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计算出最低风险资本要求的大小。影响偿付能力大小的主要风险有:关联企业风险、资产风险、定价风险、利率风险和经营风险,其中和资金运用最直接相关的风险就是资产风险。资产风险指保险公司持有的资产,包括对股票、债券、抵押贷款和房地产等资产的投资,所面临的违约或市价下跌的风险,但不包括由于利率波动造成的资产损失[1]。资产风险影响资产价值,但不影响负债,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各种投资风险的特性,将大部分资产投资于高质量证券以保持稳健的投资策略来控制资产风险。通过考虑各公司的具体风险构成,风险资本方法不再拘泥于对保险资产与盈余的固定要求,而是针对风险状况确定最低资本要求。

2.英国偿付能力额度监管方法

英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属于比较宽松的监管体系,它考虑的因素比较简单,操作起来很简便,但其保险监管对行业自律及保险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要求很高[2]。英国对偿付能力额度的监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保险公司必须维持与其承担的风险相一致的法定偿付能力额度。二是寿险业务的风险由其准备金和风险保额来计量,非寿险业务的风险由其保费收入或赔款支出来度量,每类风险的系数通常在精算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经验修正确定。三是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为其认可资产与认可负债的差额。在英国,一方面,通过立法严格规定资产和负债的评估办法,即规定最低法定责任准备金的计算和认可资产的估值;另一方面,对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进行科学谨慎的评估,以合理、科学、准确地评估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额度[3]。

我国2003年颁布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在偿付能力监管方法上,主要借鉴英国的最低偿付能力额度方法,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监管作了具体规定。主要内容分为偿付能力额度规定和偿付能力额度管理两大部分。

(二)中外资产认可标准比较

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额度等于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因此,保险资产认可是确定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保险资产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1.应收保费资产认可标准的比较

美国纽约州对应收保费资产认可的标准是,非寿险公司没有超过到期日90天的,扣除应付佣金后的收取过程中的保费。除寿险公司保费外,按有关规章规定的期交保费。英国和应收保费资产认可的相关规定是,应计利息和租金,其他应计收入和预付款。我国规定应收保费指长期人身险业务以外的保险业务,按保险合同规定应向投保人收取而暂时未收取的保费。账龄小于1年的应收保费为认可资产,账龄等于或大于1年的应收保费为非认可资产。

固定资产保险价值篇7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风险会降低企业的价值。纳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方面,应与财务目标具有协同性,而不应仅仅以降低税负作为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只有当纳税筹划取得收益而不会引发更大的财务风险时,方案才是可行的。

案例一、某企业与某国外大公司联合出资成立中外合资企业,假设其投资总额为人民币5000万元,注册资金为人民币3000万元,在注册资金中中方占40%投入资金1200万元,外方占60%投入资金1800万元。中方企业打算以自己使用过的机器设备(评估价值1200万元)和房屋建筑(评估价值1200万元)投入。在选择投入方式上该企业做了如下两个方案:一是以机器设备作价1200万元作为权益资本投入,房屋建筑作价1200万元作为实物债权投入;二是以房屋建筑作价1200万元作为权益资本投入,机器设备作价1200万元作为实物债权投入。

(一)两个方案的税负分析

方案一:企业以设备作为权益资本,参与合资企业利润分配,同时承担投资风险,不缴纳增值税和相关税款及附加。房屋建筑作为新企业的实物负债,不参与利润分配,不承担风险,此种行为应视同房产转让,依照相关税法规定应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及契税,其各种税种具体数额为:

营业税为1200×5%=60(万元);

城建税为60×7%=4.2(万元);

教育费附加为60×3%=1.8(万元);

契税为1200×3%=36(万元)由受让方承担。

方案二:房屋建筑作为权益资本投资,参与利润分配,承担投资风险,按相关税法规定,可以不缴纳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但需缴纳契税。另外,税法规定企业出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其售价不超过原值的,不缴纳增值税。在方案二中企业把自己使用过的机器设备作为实物债权投资给另一企业,视同转让固定资产。由于其售价一般达不到设备原值。因此可以不缴纳增值税。其最后的税负负担为:

契税1200×3%=36(万元)由受让方缴纳。

对照上述两方案可以看出,方案二与方案一相比,税负减轻66万元,扣除所得税影响,实际税负减轻66×(1-33%)=44.22(万元)。

(二)对纳税筹划方案的财务风险分析

1.经济内涵分析:(1)商品内在经济价值:机器设备价值最终取决于特定的生产经营,并随着经济和技术折旧转移、损耗其价值。由于缺少活跃的交易市场,其变现价值往往不等同于评估价值,且变现将承担较多的交易费用;而房屋建筑可以脱离生产经营体现其价值,并且只承担经济折旧,通常增值超过折旧。(2)投资方式经济价值:方案一,房屋建筑以实物债权投资方式投入企业,资产价值得以保全。方案二,房屋建筑作为权益资本投入,取得合资企业份额的同时,资产价值作为新合资企业价值的一部分而被虚拟化。

2.财务风险分析:(1)资产贬值风险:作为新成立的合资企业,一般来说,经营风险较大。而在宏观经济环境较好的情况下,房屋建筑作为区别于在生产运营中体现价值的机器设备而具有独立市场价值的商品,有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和稳定的资产升值率(只承担系统风险)。在方案一中,房屋建筑作为实物债权投资参照市场增值率约定投入资产报酬的情况下,当房地产市场增值率超过合资企业资本报酬率时,很显然,方案二面临更大的资产贬值风险(同时承担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2)价值变现风险:新成立的合资企业作为非上市公司,缺乏资本转让的畅通渠道。通过企业经营收回房屋建筑投资在创业初期具有较长过程,使其承担较大的机会成本。而作为负债,企业则具有刚性的偿债义务。因此,方案二比方案一具有更大的价值变现风险。(3)资产保障风险:从投资者角度出发,实物债权对企业剩余财产有比普通债权更优先的受偿权而比所有者权益更有保障。因此,方案二比方案一承受更大的资产保障风险。

结论:一方面,如果仅从税收负担来看,方案二优于方案一。但从财务风险管理的角度分析,则应视情况而定:如果新合资企业所从事的是低风险或成熟行业,同行业平均资本报酬率高于房地产增值率,则无疑选用方案一。但如果新合资企业所从事的是高风险行业,则以多纳税44.22万元的代价换取1200万元房屋建筑资产的保全,并且将机器设备连同所承担的风险一并转移给新合资企业以获取股份,是完全可行的;另一方面,如果案例一的实物债权投资改为普通债权投资,无疑应采用方案二。因为在此情况下,债权投资的实物风险已提前被“货币资金固态化”,选择税负轻的方案是必然。但如果把这看作独立纳税筹划方案(即方案三)的话,仍要考虑方案一与方案二的财务风险比较。

案例二、甲公司欲将一幢房产出售给乙公司,双方约定的售价1200万元。

方案一:甲公司按出售方式交纳营业税:

1200×5%=60(万元)

方案二:甲公司前期以该房产对乙企业投资,后期再将其股份按比例全部转让给乙企业股东。

根据税法规定,以房产对企业投资,并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在投资后六个月内将投出房产过户至乙公司的情况下,不需缴纳营业税。

方案三:甲公司以该房产对乙企业投资,投资时私下签订合同,在约定时间内将其股份按固定价格全部转让给乙企业股东。表面上参与接受投资方的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同样不需缴纳营业税。

对纳税筹划方案的财务风险分析:

前两种方案比较:从税收负担来看,方案二少纳税60×(1-33%)=40.2万元。从财务风险角度看,如果被投资企业近三年平均资本报酬率较高,资本结构适宜,企业产品市场反应较好,在可预见的将来无亏损的风险,则作为投资的房产无较大幅度贬值的风险,应采取方案二。如果被投资企业近三年平均资本报酬率不佳,而且企业正处于成长期,则可预见企业风险较大,最好采用方案一,以保证房产资产的安全性。

至于第三个方案,因投资时签订了某个时点的固定转让价格的合同,投资企业并不实质承担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属于对税收政策的恶意规避,极易遭致国家税收权力严厉的反避税制裁,导致企业财务资源加倍流出,是纳税筹划的高风险区域。纳税筹划的财务风险高于纳税筹划的收益,违背了风险控制的财务目标。

结语:以上两起案例给我们的启示为:

(一)正确理解税收内涵

作为利益博弈的强势一方,国家作为税收主体之一,对企业的纳税行为始终处于导向地位。企业应善意利用税收政策,降低纳税筹划风险。

(二)正确实施纳税筹划

纳税筹划要求行为人在经营中寻求企业行为与政府政策意图的最佳结合点。成功的纳税筹划既能使经营者承担的税收负担最轻,又使政府赋予税收法规中的政策意图得以实现,对政府、对企业都有利。

(三)纳税筹划应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固定资产保险价值篇8

从很多当前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型以及特大型煤矿企业的特点:一般其固定资产就占据了总资产的大半壁江山,固定资产的折旧费就高达吨煤生产成本的六分之一。所以煤炭企业很有必要强化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控制,避免发生固定资产管理漏洞失误不准确的情况,保证国家拥有的固定资产的合理安全的利用,从而相对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其拥有更广大的发展前景。

一、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的现实管理状况

煤炭的固定成本包含着煤炭企业的固定资产,然而在企业使用固定资产时,一般不会将固定成本列入考核中。所以,使用资产的那些部门不能时刻感受到使资产不贬值以及增值的必要性,他们就会将购置和管理力度分配得很不合理,重视买不重视保养利用,造成固定资产的过多使用。[1]因为没有控制好资产的形成、使用、管理以及一些不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导致了很多本不该发生的问题的出现。总结为下列2条:

第一,固定资产管理不合理。

煤炭企业的高层很多都着眼于加强煤炭安全控制、盲目追求产量、在意可控成本费用等不确定的成本及生产的收入和成本的差值这方面的内容,大多数企业也确实得到了暂时的部分收益。其实还有很多成本可以降低。作为特殊行业的煤炭企业,管理起固定资产不那么容易,管理者并没有在考核范围内加入管理固定资产的具体成效,从而管理者松懈了对固定资产的强化管理,导致煤矿企业固定资产无法良好管理,造成很多不该发生的问题。

第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一些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存在漏洞,固定资产的购进以及后续一系列工作核算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无法实现规范的管理、奖惩制度不当或者有部分漏缺。即使有了好的标准制度,也无法保证其执行的力度和强度。

从根源上加强固定资产内部会计控制

对于在管理煤炭企业固定资产产生的问题上,只有增进固定资产里的会计控制才能真正做到解决这个问题。固定资产要把业务做到循环,要进行的流程包括对固定资产做初步估计、增加、验收并且移交、日常保养、大修、转移和使用、处置及盘点等众多环节。不仅如此,在管理固定资产的价值问题上,还不得不考虑折旧和减值准备计提等事情,企业盈利和会计信息质量就取决于这些因素。

第一,优化公司法人结构,严格把关固定资产管理企业法人负责制。

公司法人是企业当中的最高责任人,要对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营运效果负很大的责任,所以最好把完善和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当做考察的重要内容。因为这么做会把责任更具体的分给个人,更切身的联系起了个人利益和公司发展。公司法人会更积极地去管理固定资产,更有责任感,担起更沉重的责任,拥有更良好的态度,投身于整个管理运行活动中去,使企业变得更好。

第二,固定资产的控制程序挂钩业务程序,每一个业务程序,要有相应的具体控制点。

一是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因为固定资产价值较大,增加固定资产很有可能会影响企业资金运转,因为固定资产会随着使用而减值,使利润相对减少,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还有,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很长,电子技术发展迅速,电子产品类的固定资产技术淘汰较快,所以应合理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盘活现有资产,充分利用闲置资产,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第一步管理资产的部门应和财务部门对现有的资产进行检查,计划部门就应该重新规划一些切实可行的规划蓝图。生产使用部门就要依照着运输方式、采掘工艺、计划安排等诸多因素来确定固定资产的关于满足需求的计划,将其给资产管理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把现有资产盘活,不重复购置同一固定资产。进行充分理论试验后检验固定资产实际需要量,指定好资本的初始估计,上报上级公司审批。上级公司根据全公司的发展规划、生产任务,盘活企业的现有资产,以防没钱去购置固定资产而耽误生产工作,部分公司由于各种不利因素从而造成固定资产被过分闲置无法转手的问题,最终是靠调拨、租赁的办法,降低了公司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资。

二是购建控制:根据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管理,从固定资产预算的编制、调整、审批、执行等环节加以控制,合理购建固定资产。按照购建的资金来源可分为基建资金购置、专项资金购置和生产资金购置。按照购建的方式可将其分为:直接使用的不必安的机器设备;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建造的工程项目。第二种机器设备经过生产急需和基建项目根据不同的工期来进行选择,防止出现货源不足的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资产得到更充分地使用。由上级公司的采购部门人员经过招投标后去建立合理的在预算范围内的合约,再统一购买。如果机器设备的预算资金已经不在原本预期的范围内,采购部门就要联合众多子公司去讨论分析情况,再决定去签下购买该机器的购销合同,安装机器设备所需要的资金得由技术部门、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事先进行估计、确定后由企业自己来进行安装或找生产厂家来安装。建造工程项目时建造方式的确定是很不容易的,经过多层验证后,再由集团公司去招投标,才能做成案子。工程负责部门要做到开票结算,照实报告进度;财务部门控制工程成本要依靠着资金事先的估计和建造的合同。只有中介机构提供了工程报告后工程竣工决算才能够被完成。

三是验收控制:固定资产验收时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成立固定资产验收小组,验收小组人员由资产对口管理部门、实物管理单位、资产使用单位、基建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和技术部门等相关部门业务人员组成。资产验收前,验收小组需了解和掌握与资产有关的合同、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做好验收资料和验收工具的准备工作。验收时根据各种获取方式例如在外购买、自主制造、被给予、引进外企业的固定资产等方式,查看实物和资金预先打算、打算购买的货物的相关合同、供应商的发货凭证和捐赠等获得的资料证据是否一致,资产验收合格后,办理固定资产验收手续。财会的工作者根据验收的数据将其他的资料记载下来,做好关于固定资产的卡片。专门登记好经营性流出企业的固定资产,做一个新的备查记录,与之有关系的部门验收时无必要说明弄清固定资产属于哪方,比如房屋产权证、运营证等权属证明文件一定要检查,如果弄不清固定资产的权属时,就应该马上补办证明的手续或证据,知道弄清楚归属后才可以验收并且将其入账。

四是保险控制:对于企业效益较好的单位,对相关资产进行投保商业保险,保证企业资产在受到意外损失时,使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就得对需要投保的固定资产建立固定资产的投保制度,避免或减小固定资产的意外风险或者是在有状况时尽可能少的遭受损失,降低企业损失。当对固定资产进行投保时,一部分成本得由企业支出,并且要严格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去选择其相应的保险种类。选择保险应该注意:保险的种类,楼房应该投火险,综合险,如果是运输的器材设备就最好投保综合险、盗窃险、意外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他的看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办理;投保的资金要与其所投保的固定资产的价值相匹配,根据固定资产的价值大小,选择投保的资金多少;固定资产能使用的年限越长所需投保的时间也越长。所以,明确打算投资保险的固定资产的范围和标准是公司单位需要第一考虑的。起初,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和财务部门去拟好选择怎样去投保,让企业负责人审核批准后便去办理手续进行投保。在投保期间如果因为投保公司没有正常行使义务而使被投资产的价值减少,财务部门汇同资产使用部门、资产管理部门人员去做现场的调查,向保险公司申请进行赔偿。如果资产保险到期,需要续保时,应及时办理手续申请续保。

五是转移使用控制:因为煤炭行业与其他行业很不一样,采掘设备类固定资产价值较高,经常在各矿井之间调拨共用,是各个矿井共享设备,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经常变动,使得对设备的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公司内部资产的调拨与转移,必须经资产管理单位同意后办理资产内部调拨手续,进行帐、卡、物交接,财务部门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账实相符。公司对外出租的资产由资产管理部门根据设备的原值、使用年限、成新率及市场行情进行定价,并报相关部门和领导同意方可实施对外出租。

因人员调动需带走办公用固定资产,需办理固定资产调拨单,资产移交调入单位管理。财务部门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保证资产账、卡、物相符。

六是维护维修控制:使用部门需要提出日常维修,组织实施则需要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后才能进行,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入公司的生产成本中。固定资产大修根据公司年初预算执行,固定资产经过大修后如果延长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或者使产品质量实质性提高,或者使产品成本实质性降低,则应当将发生的支出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反之则将大修支出列入生产成本中。

七是处置控制:固定资产的处置分为使用期满的正常报废和使用期未满的非正常报废。使用期未满的非正常报废必须经有关部门技术鉴定并报上级部门审批后方可报废,严格加强这方面的控制,能够做到固定资产流向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保证资产的循环不减原则。

第一,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等的一系列活动要做必要的可行性论证,提出申请,让公司领导审核同意,才能向上级公司上报申请审批。经过批准后的固定资产要在财务部门的控制下核算其账务,并对相关信息充分披露最终显示在财务报告中。

第二,固定资产报损:企业需要在固定时期对固定资产开展检查活动,如果有因毁坏、技术淘汰、特定事故而不能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经企业负责人同意后可以将证明文件等情形上报上级公司审批。对资产损失须经注册税务师事务所鉴证出具资产损失鉴证报告后,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资产报废原因必须清楚明了。但是如果是因为工作人员错误的操作或没有好好保管,则要要求直接责任人对损失进行赔偿;如果是非人为力所造成的无法避免的损失,对已投保的资产保险公司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投保情况对投保单位做出赔偿。

八是清查盘点控制:对于这点,主要需要做的以下两点:

一要账务清查,财务部门应对固定资产的总账、明细账和卡片账进行核对,已保证账账相符、账卡相符。

二要实物清查,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人员应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固定资产卡片明细账与实物一一核对,保证资产账实相符,对账实不符的资产说明原因并报资产管理部门。

九是账务处理控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变动属于会计估计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处理其账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要求,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三、总结

固定资产保险价值篇9

张先生36岁,从事车辆维修个体经营,固定投资150万元左右,有20万元库存配件可用于变现。目前有50万元现金,年收入30万元。有两处房产,城市房子价值100万元,农村有房价值60万元左右,没有银行负债。

张先生妻子没有固定工作。有个孩子在读初二,有两个老人需要赡养。家庭年支出共15万元。最近考虑买块1-2亩的土地建厂房,想通过理财来实现。

张先生从未接触过股票、基金之类的理财产品,属于风险厌恶型。

如何盘活资金,达到资产增值?如何构建家庭完善的未来保障体系?这是张先生现在考虑得最多的事情。

资产分析

1、家庭资产状况分析

从张先生家庭资产负债表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家庭资产结构单一,资产总值为380万元,固定不动产占比为82%,18%为流动性强的资产,暂时没有负债。张先生一家的资产流动比率较高,家庭未来出现财务透支的风险较小。流动比率=流动性资产,每年支出=700000/150000=4.67。

2、家庭收支状况分析

张先生属于个体经营,目前年收入30万元。有1个小孩上中学,2个老人需要赡养,妻子没有固定工作,家庭年支出为15万元,支出收入比为50%。家庭每年可用于财富积累的结余为15万元,收入与支出比较为适中。

3、家庭保障状况分析

张先生从事的工作具有不稳定性,而且妻子没有固定工作,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他的经营利润。因此,家庭收入来源单一,万一出现经营风险,则家庭的收入有中断的危险。二人没有购买任何保险,家庭抗风险能力较弱。

4、家庭投资状况分析

张先生经营稳定性不太高;家庭资产结构单一,未购买股票、基金之类理财产品,起不到分散风险、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现有资产的利用率不高,金融资产中的存款和固定资产中的农村房产有待盘活;家庭的风险管理尚不完善,尤其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的保障不够充分。

理财目标

1、考虑买块1-2亩的土地建厂房,想通过理财来实现。

2、盘活现有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抵御通货膨胀。

3、加强家庭的风险管理,构建完善的家庭风险保障体系。

理财建议

1、购买土地建厂房,可以用固定资产抵押贷款。

按本行业简易厂房的造价估算,建厂房前期要投入40万元左右,后期的资金可通过边经营边追加投入,因此后期的资金需求无太大压力。前期的资金可利用库存配件变现筹集20万元,从家庭现有现金中支取10万元,剩下10万元可以利用银行贷款。

建议张先生以现有150万元的固定投资资产作为抵押,贷出10万元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光大银行的“阳光个贷”、浦发银行“轻松贷”、兴业银行“乐业贷”、宁波银行“白领通”、交通银行“展业通”等均是专门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张先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之一。

张先生农村房产价值60万元,按照目前银行有关规定暂不能抵押贷款,但可适当改造出租,预计每月可获得租金收入1500元。

通过以上安排,可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调配,在不抵押城市房产的基础上,实现买地建厂房的目标,同时适当增加负债,有效增强资本的张力。

2、盘活现有资产,合理投资,提高资产利用率和收益。

张先生从未接触过股票、基金之类的理财产品,流动性资产均集中在现金部分,资产难以实现有效保值增值。建议张先生做好合理的分散投资,适度增加投资范围。

从每年30万元的收入中留足家庭3-6个月支出,作为紧急备用金,剩下的可以进行金融资产的投资。该部分资金存放形式可以为:通知存款、货币基金或日日金等。既有一定的灵活性,又享受较高的收益。自动通知存款,分为1天通知和7天通知两种,目前大部分银行均有此项业务,存够一定天数就自动结息,复利计息循环收益。

指数型基金。目前中国股市处于较低点位,但近期大盘有积极向上的冲力,投资指数型基金正是时候。建议重点关注沪深300指数型基金。

大盘蓝筹股票。近期大盘回暖迹象明显,根据张先生的职业及工作性质,建议长期投资绩优大盘蓝筹股票,例如石化、金融、地产等板块。可静待大盘回调时择机入市。

银行理财。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特别是近期创业板块ipo的可能启动,新股市场可能会再次迎来一轮高潮,因此新股类理财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信贷类产品大多属于银行转让优质信贷资产,风险和收益相对比较平衡,也是不错的选择。

3、构建完善的家庭风险保障体系。

张先生夫妇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建议首先考虑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年保险费支出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为宜。

投资型保险。利用家庭现有现金,购买一份20万元的投资型保险。该险种属于稳健型产品,一般都有保底收益,同时兼顾部分疾病、身故保障,而且到期还能领取账户价值的满期保险金,可作为养老金的补充使用。

重大疾病保险(健康险)。建议张先生与妻子各买一份期缴型重大疾病保险,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张先生买一份6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年缴保费2.4万元,20年缴清,保额为60万元;张太太买一份30万元保额的重疾险,年缴保费1.2万元,20年缴清,保额为30万元。重大疾病保险在保险期间若没有发生意外,则到期退还保额,该笔资金足可以作为张先生夫妻二人的养老金使用。

固定资产保险价值篇10

关键词:资本结构;资本成本;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24日

资本结构优化总是与特定的财务目标相联系,西方财务理论界研究的财务目标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选择哪一种最大化目标作为资本结构的优化目标,更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多年来一直是资本结构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资本结构优化的标准及资本结构优化模型的构建

资本结构优化标准,也就是确定最优资本结构的标准。从理论上讲,最优资本结构是指能使企业在一定时期最适宜其有关条件下,使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讲,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能使企业财务杠杆利益、财务风险、资本成本及企业价值之间实现最优平衡的资本结构。在理论上,把这个最优资本结构作为企业目标资本结构,但在实践中很难找到这个最优点。

企业价值等于企业股权价值与企业债务价值之和,即:V=S+B。

假定企业持续经营,未来各期息税前利润为eBit(t),所得税率为t,期望报酬率(考虑风险时资本成本)为K,负债为D(t),平均利息率为r,企业第t期税后收益为[(eBit(t)-r・D(t)](1-t)+r・D(t),其中:[(eBit(t)-r・D(t)](1-t)代表股票的净收益;D(t)表示负债的净收益。企业第t期税后收益的现值为:■,则企业总价值为V=■■。

从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以下分析:

其一,企业价值受企业利润eBit(t)、期望报酬率K、所得税率t、债务总额D(t)、时间t、利率r等因素综合影响。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即eBit(t)、K、t、t、r与D(t)无关,则负债越多,企业价值越高。实际上企业负债多少对其他因素是有不同程度影响的。企业负债越多,破产风险越大,财务亏空成本越高,期望报酬率K和利息率r都会相应增加,因此就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即最优资本结构。但是由于影响企业价值的各因素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样使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复杂。

其二,假设企业价值影响因素中eBit、t与债务数量D无关,r、k只是债务数量D的函数,记为r(D)、k(D),其中r(D)为单调递增函数,则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V=■

对上式求导,便得到:

■=■

若是企业价值达到极值,必然有:

K(D)[D・rt(D)+r(D)]t-K′(D)[eBit(t)(1-t)+r(D)・D・t]=0,或K(D)[D・rt(D)+r(D)]t=K′(D)[eBit(1-t)+r(D)・D・t]

从理论上说,r(D)、k(D)函数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最优资本结构确定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最优资本结构的实际可操作性。

其三,以上只是证明当所有的关系为确定关系时,企业价值最大化或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过程。实际上,期望报酬率K与D的关系、利息率r与D的关系以及企业价值与eBit、r(D)、k(D)的关系都是不确定的。比如,r(D)、k(D)取决于对破产风险的估计,这本身就是不确定或随机的,这也给最优资本结构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使理论上资本结构的评价标准受到现实的挑战。

综上分析,使得以理论上的“最优资本结构”作为资本结构优化的目标值变得非常困难,而且也不现实。

西方国家常用负债率作为资本结构优化的评价指标。从投资者角度,若负债水平在适度范围内,随着负债率提高,节税利益增加,权益资本收益率增加。如果超过这一范围,负债率提高,会使破产风险显著增加,财务亏空成本显著增加,从而削弱或抵消甚至超出节税所带来的利益,这时随着负债率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是递减的。因此,只能说负债率在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内应尽可能提高。

对于给定的时期,每一个企业都存在一个最优负债率(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优化应具有动态目标,在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去研究。

根据资本结构理论,判断企业资本结构优劣的标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对股份公司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每股净值最大化。这里以每股净值最大化为理论基础,构建资本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以im表示权益资本的收益率,eBit表示息税前利润,D表示负债总额,rd表示负债利率,t表示所得税率,S表示普通股本净值,p表示优先股资本净值,rp表示优先股固定股息率,V表示资本总额。由于优先股有类似于负债的性质,因此,在计算权益资本收益率时,将优先股当作负债性质处理,则权益资本的收益率为:

im=■

假设:资本总额V=S+D+p,负债比d=D/V,优先股比p=p/V,营业利润率i=eBit/V,将以上V、d、p、i代入权益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则有:

im=■

假设营业利润率服从正态分布,其期望值为i,标准差为δ(i),则权益资本收益率im也服从正态分布,这时权益资本收益率期望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im=e■=e[■]

=■=■

因为,?啄2im=D[■]=D[■]=(■)2?啄′2(i)

所以,?啄i■=■(上式计算过程中的e和D分别为期望值和方差的计算符号)

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权益资本成本,得:

Rm=Rf+?茁m(■n-Rf)

其中,Rf表示无风险报酬率,■n表示平均投资报酬率,?茁m表示企业的投资风险系数。一般情况下,企业的投资风险系数可以通过下式计算:

?茁m=?啄(m)/?啄(n)或?茁m=?啄(i■)/?啄(n)

其中,δ(n)表示平均投资报酬率的标准偏差。由普通股每股价值的计算公式:V=imb/Rm(其中,b为每股净值),将相应公式代入其中,则有:

V=■

当V达到最大时,企业价值最大,此时资本结构为最优。

二、资本结构调整效果评价

企业资本结构优化调整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企业的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保持一个合理的动态比例,以满足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变动对企业资本结构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状况,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那么如何评价调整后的资本结构的效果呢?下面将结合资本结构调整对企业财务杠杆利益、资本成本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对资本结构的调整效果做以下分析:

1、财务杠杆利益无差别点分析法。现代企业利用负债的目的是为了筹集所需资金,更重要的是利用负债的杠杆作用,以获取节税利益。因此,企业对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可以作为评价企业资本结构优劣的一个标准。

财务杠杆利益是指由于利用负债的抵税效应而给企业权益资本收益率带来的增减值。具体可以通过下式进行分析:

R=[i+■(i-r)](1-t)

其中,R为权益资本期望收益率;i为期望息税前资本收益率;r为负债资本利率;D为负债资本总量;S为权益资本总量;t为所得税率。

上式中,p=D/S・(i-r)(1-t),p=D(i-r)(1-t)/S为负债给企业带来的财务杠杆利益。若R>i(1-t),则有p大于零,这时随着负债D的增加,权益资本期望收益率R随之增加,说明负债给企业带来的杠杆利益增加;反之,若R

2、综合资本成本分析法。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取决于负债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以及负债与权益的比例关系(即资本结构)。其计算公式为:

K=Ke×S/(S+D)+Kd×D/(S+D)

其中:K为综合资本成本;Ke为权益资本成本;Kd为负债资本成本;t为所得税率;D为负债总额;S为权益总额。设负债率d=D/(D+S),则综合资本成本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K=Ke×(1-d)+Kd×d

图1说明了负债率与综合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当d较小时,K值较大,随着d值增加,K值会逐渐减小,达到d0点后,K值最小;之后,随着负债率d继续增加,K值将逐渐增加。(图1)

假设资本结构的调整为存量调整,负债率调整的百分比为d,调整前的资本成本为:K0=Ke0(1-d)+Kd0×d,调整后的资本成本为:K1=Ke1[(1-d)-d]+Kd1(d+d),则资本结构调整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值为:

K=K1-K0=[(Ke1-Ke0)(1-d)+(Kd1-Kd0)d]+(Kd-Ke1)d=w+m

一般情况下,当调整幅度较小时,权益资本成本和负债资本成本相应变化不大,可以忽略不计,此时可认为ke1=ke0、kd1=kd0,调整影响数则为d(kd1-ke1)。当企业资本结构进行较大幅度调整时,将会引起负债资本和权益资本较大幅度的变化。一般地说,企业负债资本成本要低于权益资本成本,即:kd

(1)当存量调整使负债率增加时,则权益资本比例相应降低,由于财务风险的加大,债权人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增加,负债资本成本提高;同时,由于股东承担较大的财务风险,对公司的要求加大,权益资本成本也相应提高。此时因为d>0,Kd1>Kd0,Ke1>Ke0,w>0,mm,则K>0,说明资本结构调整使综合资本成本提高;反之,若相反,则K

(2)当存量调整使负债率降低时,则权益资本比例相应提高,由于财务风险的降低,债权人对企业提出的要求降低,负债资本成本减少;与此同时,由于股东承担的财务风险减少,权益资本成本也相应降低。此时,由于d

上述分析说明了资本结构存量调整时对综合资本成本的影响。当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的增量调整时,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就不能按综合资本成本分析法做出简单的比较分析,应该采用无差别点分析法比较选择最优的资本结构调整方案,这方面可参照前述的财务杠杆利益无差别点分析法。

3、企业价值分析法。现代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的理想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股份公司来说,即指每股净收益最大。因此,可以利用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来评价资本结构调整的效果。

根据权衡模型,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VL=Vu+tD-Fa

其中:VL为有负债企业价值;Vu为无负债企业价值;tD为负债节税利益;Fa为财务危机成本及总成本。

假设资本结构的调整为存量调整,这时资本结构变化会使tD和Fa发生变化,而且负债节税利益的变化量为tD,财务危机成本及总成本的变化量为Fa。

资本结构调整前:VL0=VU+tD0-Fa0;资本结构调整后:VL1=VU+(tD0+tD)-(Fa0+Fa);企业价值的变化量为:VL=VL1-VL0=[VU+(tD0+tD)-(Fa0+Fa)]-(VU+tD0-Fa0)=tD-Fa。

由图2分析可知,当企业原始负债率D0/(D0+S0)达到D*/(D*+S*)时,企业价值最大,此时若继续调整资本结构增加负债率,会降低企业价值;当D0/(D0+S0)

三、资本结构优化模型的财务分析指标

从企业现实出发,资本结构优化标准主要是看企业资本质量所达到的水平,它可通过一整套财务评价指标来反映。

1、资本结构类别比率分析。所谓资本结构的类别比率分析,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大类别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分析。主要有负债对总资产的比率、所有者权益对总资产的比率和负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

(1)负债对总资产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总资产中由债权人提供的比率有多大。对债权人而言,负债对总资产的比率越小,表示股东权益的比率越大,则企业的资金力量越强,债权的保障越高。反之亦反。但对股东而言,则希望以较高的负债比率扩大企业获利的基础,并以较小的投资即可控制整个企业。但负债比率很高,若企业状况良好,当然通过财务杠杆作用可使股东获得较高的报酬率,但是当企业状况不佳时,利息费用将使之不堪重负,得不偿失。

(2)股东权益对总资产比率,又称权益比率,或净值比率,是公司股东权益与总资产的比例关系。其计算公式为: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即负债比率+权益比率=1,权益比率是负债比率的反面,两者表达相同的状况,实际应用时仅求其一即可。

(3)负债对股东权益的比率,指负债总额与股东权益总额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这一比率还表明了股东对企业乃至债权人承担的义务的大小。对债权人而言,此比率越低,则表示股东对债权人承担的责任越大,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则债权人的权益越安全。在实际分析企业资本结构的时候,权衡三个比例,得出资本结构的优化与否,从而做出定性的判断。

2、资本结构项目类别比率分析。上述三个比率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总额为基础计算的。有时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健全、长期偿债能力是否充分,可能更有意义。

(1)固定资产对总资产比率,也称固定资产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它一般不直接用于偿还企业的债务。固定资产比率过高,将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并将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2)长期负债对总资产比率,也称长期负债比率。其计算公式为: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资产总额。这一比率表明了企业长期全部资金来源中,长期负债形式占多少,也表示企业的总资产对长期负债的负担能力。此比率越高,则总资产对长期负债的负担越高,企业经营依赖外来资本的程度越深。但若该比率过低,则说明企业可能缺乏举借长期资金的能力,或不擅长利用长期借款的杠杆效应或原有资金的利用程度可能不高。

(3)固定资产对股东权益比率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对股东权益比率=固定资产/股东权益。固定资产是供企业经营中长期使用的物质基础。为使企业能长期稳定经营,固定资产一般由企业长期资金形成,特别是由股东权益部分形成。对企业而言,短期借款购入固定资产是否有可能全部由股东权益提供,或者股东权益中有多少用于或可能用于固定资产,股东权益扣除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后还剩多少可用于其他资产。固定资产由于长期使用,市场价值有很大不确定性。因此,若该比率过高,则企业负债缺乏充分的保障。

3、纯益为利息倍数分析及扩展。纯益为利息倍数,指企业一个会计期间内获得的利润与固定利息费用的倍数关系,表明了企业盈利能力与利息费用支付能力间的关系,一般又称利息保障倍数。

前述的各种比率有一共同的缺点,就是未能就企业每期支付固定利息费用的能力做出分析,而仅提供一些结构性指标。企业负债比率越高,则支付固定利息及到期偿还本金的负担越重,因此必须有足够的利润作为支付利息的正常来源。利息保障倍数是以动态的盈利能力角度判断企业借债是否适当、资本结构是否优化的重要指标。

计算利息保障倍数时,首先应确定企业纯益的数额。纯益并不等同于净利润。企业可供用于支付利息的纯益,包括:税前利润、特殊损益项目、优先股股利、利息费用;其次,计算利息保障倍数时,还要确定企业的固定利息支出。这一项目通常包括下列内容:长期负债的利息费用、已资本化利息、未资本化长期租赁负债的隐含利息,其他因长期负债或承诺而产生的具有固定性的利息费用,及所有归属当期的负担的已支付或应付未付利息,均应包括在内。企业每期不仅有利息费用,还有许多其他的固定支出。因此,可以将利息保障倍数予以扩展,计算纯益为固定支出的倍数,以衡量企业支付各种固定支出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汤姆・科普兰,蒂姆・科勒,杰克・默林.贾辉然等译.价值评估:公司价值的衡量和管理[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