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十篇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十篇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5:31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篇1

[关键词]医护人员;急救演练;应急能力;综合素质

[abstract]objective:emergencysimulationexercisesdiscussedwaystoimprovethemedicalemergencyresponsecapabilities.methods:ondifferentsectionsofthemedicalstafftocarryoutemergencyplansandlearnfirstaidsimulationexercise,thatis,usingtodeterminethecontent,plan,developtrainingprograms,roleconfiguration,on-sitesimulationoftherealemergency,exerciseaftertheendoftheanalysis,summarized.Results:Simulatedemergencyexercisesistocomprehensivelyimprovetheoverallqualityofhealthcareworkers,firstaidandoverallcoordinationandeffectiveway.

[Keywords]Healthcare;firstaidtraining;emergencyresponsecapacity;overallquality

为了提高全院医护人员的应急综合能力和抢救技术水平,进一步规范危重病人救治流程,我院医务科、护理部组织科主任、护士长学习并参照临床护理应急预案与程序[1],结合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专科应急预案,组织培训,同时在各临床科室进行预案演练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培训与演练,医护人员的专业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自2009年8月~2011年3月,我院各科室共组织了11次模拟急救演练,每次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以及演练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医护人员全部参加。演练的病例为突发呼吸心跳骤停1例、药物过敏性休克1例、急性食物中毒1例、癫痫大发作1例、咯血并消化道出血1例、腹部外伤致脾破裂1例、颈椎及四肢严重损伤1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1例、产后大出血1例、复合性外伤1例、院内护送检查中突发猝死1例。

2方法

2.1由医务科、护理部统一安排部署,各科室成立应急预案演练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担任正、副组长,组员由科室的责任组长及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组成。科主任及护士长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演练内容、计划,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及人员角色配置,最后由科主任、护士长组织实施

2.2应急预案演练实施步骤

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培训。急救方案确定后,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与病例有关的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以及医护人员应急状态下心理素质的培训,以采取及时、准确的应对措施。确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教材,制定应急预案演练流程及考核标准,确保培训有效。第二阶段:演练过程。由科主任与护士长主持演练,整个演练过程、项目、内容、实景与临床抢救尽量一致。由工作人员扮演病人家属,模型人扮演病人。护士接到呼救信号后迅速实施急救程序,通常由2名护士、1名医生参与。方法:急救护士甲接听呼救电话后,通知医生及护士乙迅速准备抢救用物:如抢救车、除颤器等各科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床边定位放置,等待病人。病人入院后,护士甲定位于病人床头右侧,负责维护气道的通畅,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用药,协助医生胸外心脏按压等;护士乙定位于病人床尾左侧,负责心电监护、除颤、药物准备及记录等;医生按照aBCD法则[1]进行急救处理。整个抢救过程按预案演练步骤进行抢救,历时20~30min。在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以及科主任、护士长、科室医护人员全部参与现场观摩,以增加临床体验并查找存在问题。第三阶段:分析总结。演练结束后,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肯定成绩、查找问题,最后,由医务科长及护理部主任对医疗护理两方面的模拟演练进行总结。第四阶段:再次演练。在总结分析基础上,由护士甲、乙和医生再次演练,强调程序完整、定位配合,展示一个全面、完整、标准的应急预案演练过程。

2.3演练考核:应急预案演练结束后,由医务科长、护理部主任及科主任、护士长根据考核标准对参加急救演练医护人员的基本操作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综合能力进行评分。内容包括:①常用急救技术操作:气道开放、心电监护、静脉穿刺、电击除颤、徒手心肺复苏等技术操作,对其在急救演练过程中的正确程序与操作时间进行考核,以评价单项操作的熟练程度。②综合能力:对分工明确、定位合理、动作迅速、程度准确、医护配合、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进行评分,目的在于不断提升演练水平。

3急救应急预案实施的效果

通过对全院医护人员一年多的培训与演练,使各科室医护人员的专业急救技能和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拓宽了医护人员的急救知识,进一步规范了危重病人救治流程,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4预案实施后的体会

4.1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的作用是对抢救过程进行周密思考、果断应对、默契配合与协调,且依赖于各角色和各种技术整合为一体的行为模型,即aBCD法则行为模型[2],使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得以再现,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临床急救水平和能力。

4.2应急预案演练全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急救技能、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使医护人员能够系统地、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制性[3]。

4.3演练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做到:(1)快速:应用应急预案,规范和简化了急救流程,在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反应,缩短了发病至抢救的时间,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4]。(2)沉着:急救应急预案实施后,医护人员在急救状况发生时可以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有效利用能力资源。(3)果断:对病情定性要果断,行动要果断。(4)细致:突出一个细字,抢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看我们的急救应急能力是否经得起考验。抢救时对每个环节都要尽量做到认真细致,确保抢救成功。(5)全面:急救预案的演练是一个统筹安排的过程,需要有一个指导性和全面统一的安排,否则容易使抢救现场混乱,这是急救管理的重要部分[5]。

4.4急救预案的实施,加强了急救现场组织管理,使救护中物资充足,层次分明,任务清晰,有效地维护了急救环境,保证急救的有效进行。通过情景模拟培训,应急预案演练使医护人员系统地、全面地学习应急预案和模拟急救实践操作全过程。通过反复操作,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医护人员在抢救时训练有素,把模拟训练中获得的技巧充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极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4.5提高了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使护理应急预案得到持续改进

4.6急救预案的制定不论怎么周详,只有反复演练,医护人员才能熟练掌握,在演练中才能发现预案的不足并及时修改,模拟训练的形式多样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心理素质、反应速度和综合应急能力,保证了急救现场有序和患者抢救及时到位。这是提高急救质量的重要保障[6]。

综上所述,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应积极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池金风.临床护理应急预案程序[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57-64.

[2]邓秋迎.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素质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1):73-75.

[3]李何玲,胡宁娜,冉利.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43-46.

[4]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护理管理杂志,2004,4(6):17-19.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篇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在我院关节骨科、创伤骨科手术的223例且年龄≥14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110例,男78例,女32例,平均年龄(44.2±15.3)岁;实验组109例,男70例,女39例,平均年龄(50.4±18.4)岁。本研究均是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监护方案进行护理:护士将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告之医生,医生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开出医嘱,护士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护。实验组采用mewS评分方法评估病情(见表1)。护士对术后返回病房的患者进行mewS评分,根据mewS分值及术后患者程序化的监护方案对患者进行监护及处理。术后程序化的监护方案是参照英国Queens医院所使用的“呼叫标准”进行设计[3],主要内容为生命体征、意识的监测及呼叫医生的时间,但未纳入部分国外研究中报道的“专家组建议、风险应急小组”等管理措施[4-5](见表2)。

1.2.2评价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30d内病死率、iCU转入率、平均住院日、患者的满意度。意外事件发生是指术后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的病情变化,包括心跳呼吸骤停、急性呼吸功能障碍、休克、急性心功能不全、意识改变等。iCU转入率是指患者在术后因病情变化转入iCU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主要是从3个条目进行调查:护士的巡视是否及时、对护士的主动服务是否满意及医护配合程度,每个条目设为1~5分,1分为非常不满意,5分为非常满意,总分≥12分定为满意。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样本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实验组113例中失访4例,失访率为3.5%,余109例成功随访;对照组无失访情况。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t=8.6,p>0.05)。

2.2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30d内病死率、iCU转入率、平均住院日明显高于实验组,但患者满意率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对照组意外事件中,心跳呼吸骤停3例(2.73%)、大出血休克6例(5.45%)、急性呼吸功能障碍3例(2.72%)、栓塞2例(1.82%)、意识改变4例(3.64%),实验组大出血休克2例(1.83%),意识改变1例(0.92%)。

3讨论

3.1mewS评分程序化监护方案的建立能降低骨科术后患者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mewS评分设计程序化监护方案后,实验组的意外事件发生率、30d内病死率、患者iCU转入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也明显缩短。由此可见,基于mewS评分建立的程序化监护方案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有报道显示:意外事件的发生存在“预警信号”,在事件发生前的数小时内在临床上观察到某些病情恶化的症状,这些症状通常表现为某些生理参数的改变[5]。mewS评分由5个简单的生理指标构成,使用简单、方便,临床护士能够通过意外事件的“预警信号”早期识别潜在危重患者,从而触发相应的程序化监测,保证了患者的干预及时到位。与对照组常规监测方案比较,该方案避免了各种主观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降低了由于主观因素判断错误而造成的风险。

3.2有利于医护之间的沟通,加强医护之间的协作,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既往的临床过程中,医护之间的病情沟通并没有特定的科学的、客观的评分标准作为依据,因此,病情信息的传递难免会受到知识、经验、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造成信息传递或理解错误而延误病情。有报道显示:一些年轻的或工作经验缺乏的护士在判断是否需要寻求医生支持时往往缺乏自信和确定性,对于病情的直觉感受比如“不太好”或“感觉有点糟”以及既往的经验构成了寻求支持的主要决定因素[5-6]。mewS评分程序化监测方案的建立直接为临床护士寻求医生支持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指标,降低了低年资护士和医生对潜在危重患者病情的误判率、误处理率,加强了医护之间的配合、协调,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3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能力mewS评分程序化方案的建立使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判断和处理有据可依,护士在规范化执行监护流程时也促进了工作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使护士从被动服务转为主动监测和处理患者,提高了其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也训练了护士的批判性思维、预见性思维及判断能力。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篇3

关键词:护士;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

护理突发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范畴内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基层医院由于医院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停电、火灾时有发生;还有患者由于不堪忍受病痛折磨,心情抑郁,自杀行为防不胜防[1]。还有如患者摔伤、坠床、醉酒后暴力事件、媒体突如其来的采访等随时有可能发生。一旦出现突发事件,需立即正确应急处理,否则不仅会增加医疗纠纷的隐患,甚至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文献[2]报道显示,在我国各级医院不断增加的医疗纠纷中,护理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涉及护士在对临床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方面的问题占了较大的比例。如何有效地应对护理突发事件,笔者参考近年相关文献[3],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护理应急预案处理流程,做好防备准备,一旦发生,即刻启动,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安全,保证护理措施有效落实,将负面影响和损失降至最低。

1意外停电

1.1流程意外停电了解危重患者及仪器运转情况安抚患者和家属情绪启用电力仪器替代方法或简易呼吸气囊通知总值班组织抢修增加人力,加强巡视做好解释注意防火防盗。

1.2操作要点

1.2.1病区通道内有应急照明设施,应急灯和电筒电量充足。带有蓄电池的仪器,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处于饱和状态。

1.2.2意外停电后,及时了解危重患者及各种仪器运转情况,启用电力仪器替代方法,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立即将呼吸机脱开,连接简易呼吸机维持呼吸。

1.2.3及时汇报总值班组织抢修。

1.2.4加强巡视,确保安全,告诫患者减少活动,尽量卧床休息,安抚患者和家属情绪,做好解释,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2突发火灾

2.1流程发现失火火势小针对起火原因,利用消防器材或就近取水灭火,并切断电源报告保卫科。火势较大119报警,通知总值班调动在岗人员疏散患者切断电源消防车到达时配合灭火保护贵重仪器及资料。

2.2操作要点

2.2.1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发现隐患及时通知有关科室维修。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2.2.2发现火情立即呼叫周围人员,组织人力开展自救,如火势大、无法扑灭时,马上拨打119报警,告知准确方位。

2.2.3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有计划疏散患者,优先疏散老、小、重症患者及离火源最近的患者。

2.2.4疏散时不能乘坐电梯,要走安全通道,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最低的姿势摸墙,快速从安全通道撤离。

2.2.5灭火时首先要确保人员安全,并尽可能切断电源,抢救贵重仪器设备、资料等财物。将火灾引发的损失降至最低。

3意外跌倒、坠床

3.1流程发现患者意外跌倒、坠床就地处置安慰患者,评估伤情妥善安置患者汇报医生、护士长通知家属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协助医生处置患者执行医嘱病情观察记录做好安抚解释适当照顾安全指导避免矛盾激化。

3.2操作要点

3.2.1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制定护理安全防范措施,鞋底防滑、使用有护栏的病床、保持地面干燥、平坦,提示标识明显。

3.2.2发现患者意外跌倒、坠床后,立即就地处理,倾听主诉,先检查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四肢活动度,再根据病情妥善安置患者,严重的应积极配合医生协助抢救,吸氧、建立静脉通道。

3.2.3通知主管医生,正确及时执行医嘱,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发生经过、受伤部位、伴随症状及体征及相关处理措施等情况。

3.2.4给予患者必要的照顾,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安慰、解释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和冲突发生。

4发现患者自杀

4.1流程发现患者自杀通知医生,备急救物品赶赴现场实施现场急救有生命迹象,将患者安置在安全环境及时正确执行医嘱,积极配合抢救观察病情,详细记录稳定患者情绪,24h专人陪护。已死亡,保护现场通知院行政总值班、保卫科、医务科、护理部、通知家属由值班医生、科室领导解释事件发生原因详细记录事件经过安抚其他患者,维护病区秩序,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4.2操作要点

4.2.1发现患者有自杀倾向时,立即报告护士长和床位医生,并通知家属,针对性的做好心理疏导,加强看护,做好交接班。

4.2.2联谊室友间的交流,检查病房、病床,尽可能消除自杀隐患。

4.2.3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急救物品及药品,一同奔赴现场,评估患者的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并立即现场急救。

4.2.4通知院行政总值班、保卫科、医务科、护理部、通知家属,将患者安置在安全环境,及时正确执行医嘱,积极配合抢救,观察病情,详细记录。

4.2.5稳定患者情绪,24h专人陪护,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避免医患纠纷,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患者再次自杀。

4.2.6安抚其他患者,保证病区工作正常进行。

4.2.7如已死亡应保护现场。

5其它

5.1发生醉酒暴力行为

5.1.1流程发生醉酒暴力行为联系保安,汇报总值班,必要时报110控制局面治疗护理不中断言语不过激做好自我保护。

5.1.2操作说明醉酒有暴力行为者,不听劝阻时,避开暴力行为者,及时与保安或110联系,避免局面失控,造成医务人员受伤。急需的治疗护理不中断,及时采取有效、可行的治疗手段,给予留置针输液,妥善固定,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理智。在患者失去理智时,尽量少说话,不要言语刺激,避免激将,做好自我保护。加强看护,保证患者安全。

5.2新闻媒体采访

5.2.1流程有记者突然来访礼貌接待,安排适宜地点稍等报告护士长,夜间报告总值班报院领导由医院新闻发言人接受采访。

5.2.2操作说明有媒体来访,以礼相待。维护医院声誉,不讲假话,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言多必失。严格执行汇报制度。单位有指定的新闻发言人接受媒体的采访,护士应婉拒媒体的采访要求。

6结论

提高护士对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水平和技能是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率和医患纠纷的根本[4],建议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或应急流程,组织学习、培训,并可根据流程组织情景演示和模拟训练,以锻炼护士在突发事件情况下,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积累应急经验[5-6]。同时,还应加强护士“三基”知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并实施强有力的业务学习考核与奖惩制度,以全面促进护士对临床护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能力的提高,使其成为具有快速、敏捷的应急应变能力和水平的高素质护士。将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降至最低,避免医患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参考文献:

[1]HaggertyJL,RobergeD,FreemanGK,etal.experiencedcontinuityofcarewhenpatientsseemultipleclinicians:aqualitativemetasummary[J].theannalsofFamilymedicine,2013,11(3):262-271.

[2]徐同巧.强化急诊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65-66.

[3]施雁,唐玲玲.护理安全路径与应急处理流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4]吴晓莲.护士掌握临床护理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杂志,2008,25(3):14―16.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篇4

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化解医疗危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务科将一如既往的在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疗工作发展全局,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扎实的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提高医政水平,不断将各项医疗工作推向深入。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质量

1、完善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实施、考核及改进措施。

(1)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即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病历书写规范管理制度、会诊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护理分级制度、死亡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同时规范落实转院转诊制度及院外会诊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使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有章可循,服务过程程序化、标准化。

(2)逐步推进临床路径工作,修订完善临床路径相关文本。达到或超过区卫生局要求我院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要求。

2、医疗技术管理。

(1)医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以维护人的健康利益、促进医学科学进步、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为工作目标,兼顾医患双方的利益。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全程追踪管理与随访评价。定期监督检查,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价值、社会价值、应用能力、临床疗效、综合效益、不良反应、伦理道德、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存在的缺陷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反馈改进,对改进情况追踪检查。

(2)医疗技术风险及突发事件预案。医疗技术风险及突发事件预案工作要遵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达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警示责任人,从而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要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医疗技术损害,保护患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减轻医患双方损失,防止严重后果发生。

(3)对实施手术、麻醉等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授权”制,定期进行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评价。按照我院手术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对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评价。

(4)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按照新技术建档制度对新技术的技术原理、实施方法、质量标准、操作要求、场所等条件,运行情况、评估、中止,患者例数、病情、并发症、记录在案,及时整理归档。

3、坚持文书质控各项举措,提升医疗内涵质量

病历质量管理。加强环节质量的监控,定期或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病历质量,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病历中查房、病例讨论、医嘱病情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注重提高终末病历质量,每月对抽查的终末病例进行点评,不断提高病历质量。

二、医疗安全管理

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医疗安全工作长抓不懈,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切实做好医疗安全工作。

1、继续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规范行医,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及技术准入,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适时在院内举办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讲座、培训。

2、加强医疗安全防范,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对于给医院带来重大影响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不良事件,要进行责任追究,着重吸取经验教训。

3、做好疫情常态化工作。加强对新冠肺炎的学习培训,要求每位临床医护人员做好流调工作及排查工作,不放松警惕。

4、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强化疑难、医源性损伤、特殊、危重、严重并发症、纠纷病人等的随时报告制度。

5、加强医疗安全院内巡查,每周固定周二至周四汇同护理部及院感办分别对三大临床科室进行医疗安全检查.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会议,通报医疗安全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总结经验。

三、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

1、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继续加强业务学习管理,并进行考核实际学习情况。积极派人参加州市组织的各种培训及讲座活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及医疗质量。每年要邀请州内、市内知名专家来我院进行技术指导、学术报告。

2、继续强化“三基”培训,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范,加强考试考核内容,以“三基”为基础,加强医务人员应知应会知识培训和考核。同时加强对《抗生素使用原则》、《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及《医疗核心制度》的学习,要求全院人员都能够掌握。

3、根据目前医务人员现状,尽可能的选送医师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对外出学习返院医师增加科室考核环节,写出学习体会,在科室内组织医务人员听取学习汇报。涉及多学科时,可在院内举办讲座。

四、临床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非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加强环节医疗质量监控与管理,强化核心制度落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3)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落实医院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

(4)加强重点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2、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除了类同非手术科室管理外,重点监控。

(1)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2)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及时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

(3)严格执行卫健委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指南。

(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3、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加强医疗文书书写及质量监控。

(2)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处理预案,落实各种预案与措施。

(3)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4、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落实首诊负责制,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科间配合密切,保障患者医疗服务连贯性。

(2)保障急救设备、药品处于备用状态。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篇5

(一)n0级护士培训(暂无)

1、培训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常规。

(2)每月进行应急预案培训,临床工作中能够灵活应用。

(3)进行核心制度培训,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工作。

(4)熟知科室相关疾病健康宣教知识。

2、培训方法:

(1)积极参加医院、科室的业务学习,及护理部组织的新护士培训。

(2)进行床旁教学及晨会提问,高年资护士可结合病人进行指导或示范操作,并利用晨会结合临床实际有计划地提问有关专科知识。

(3)定期参加护理查房,以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修订护理计划及护理查房活动,以巩固和提高医学及护理知识。

3、培训重点:

(1)专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诊治原则、护理常规;

(2)肝胆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3)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4)常见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5)专科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计划。

(二)n1级护士培训(李佳微、郎咸芳、朱莹莹、魏明莹、黄博、侯姝弛)

1、培训目标:

(1)熟练掌握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抢救技术。

(2)定期进行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培训,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3)每月进行应急预案培训,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加强处理突发状况能力。

(4)进行核心制度培训,能熟练运用护理程序工作。

(5)培训健康宣教的原则、方法、充实教育内容,提高教育能力。

2、培训方法:

(1)积极参加医院、科室的业务学习,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技能培训。

(2)进行床旁教学及晨会提问,高年资护士可结合病人进行指导或示范操作,并利用晨会结合临床实际有计划地提问有关专科知识。

(3)定期参加护理查房,以解决危重病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修订护理计划及护理查房活动,以巩固和提高医学及护理知识。

(4)参与临床突发状况的应对,将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科室护士应急反应能力。

3、培训重点:

(1)专科常见疾病临床表现、诊治原则、护理常规,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重症监护技术;

(2)肝胆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3)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4)护理文书的书写;

(5)常见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6)专科常见的护理问题及护理计划;

(三)n2级护士的培训(李欢欢、孙丽娜、韩静宜、王媛、卢春颖、田欣宇、刘宇、谭璐、李林)

1、培训目标:

(1)有临床带教能力,能组织本科护理会诊,护理查房。

(2)加强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掌握对重、危、急病人的抢救和处理问题能力。

(3)掌握专科健康教育及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4)了解护理管理工具及使用方法。

2、培训方法:

(1)参加医院及科室开展的专科护士培训,提高专科知识。系统、全面地学习本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

(2)学习和熟练抢救技术及相关知识。

(3)充实健康宣教内容,提高教育能力。

(4)学习新技术、更新护理理念,将新进思想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5)参加医院组织的外派学习,接受国内先进医疗理念及护理技术。

3、培训重点:

(1)各专科重症及疑难病人的护理常规。

(2)医院各项核心制度培训。

(3)问题分析与处理:个案分析、个案讨论、护理会诊;

(4)加强专科技术操作培训。

(5)组织及参加护理教学、学生带教、护理查房等。

(四)n3级护士的培训(祝飞跃、宋丽媛)

1、培训目标:

(1)增强临床带教能力,能组织本科护理会诊,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

(2)加强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掌握对重、危、急病人的抢救和处理问题能力。

(3)掌握专科健康教育及与病人的沟通技巧。

(4)具有科学管理病房的能力。

(5)增强管理能力,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管理。

2、培训方法:

(1)参加医院及科室开展的专科护士培训,提高专科知识。系统、全面地学习本专科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

(2)学习和熟练抢救技术及相关知识。

(3)学习新技术、更新护理理念,将新进思想应用于护理工作中。

(4)参加院外的培训及进修,了解前沿科技。

3、培训重点:

(1)肝胆科前沿技术及理念。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篇6

【关键词】严重创伤病人;急救护理时效;临床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3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08-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创伤病例也随之增加,近几年严重创伤已经成为25-40岁人群的高死亡率的重要诱因。实施高效的急救措施对提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效率、降低病死率有明显的联系,国内外对此的研究也此起彼伏[1]。本次研究为了探讨提重创伤病人急救护理时效的临床效果观察,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40例严重创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和流程完整、高效的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先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0例严重创伤病人,(所有患者都自愿接受调查和服从所有准则)并将这些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为82例,女性为58例,年龄在25-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9.6岁。其中车祸伤77例,坠落伤6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iSS评分等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急救护理测量血压、观察生命体征、意识是否清楚、呼吸是否通畅,简单的皮肤护理,采集和留取样本,提供氧疗,进行急救治疗。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①提前准备抢救物品:如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验单、Ct单、检验试管、抢救记录单,全部单证放在透明资料袋内;心电监护仪、静脉穿刺置管所需要的物品、呼吸机等抢救设备放置在抢救床一米范围内;创伤专用记录单准备好。②人员的合理安排:每位病人需有一个团队来进行抢救,专职护士长、预检护士各1名,抢救班护士2-3名;组成急救护理梯队参与急救,涉及各个科室的储备护士。所有进行急救的护士均经过多方面培训和模拟训练,对流程相对熟悉,业务水平也较高。③抢救流程的程序化:严重创伤病人一入院由预检护士送至抢救室,同时与其他团队成员任务分工,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提供氧疗、建立静脉通道、止血包扎、环甲膜穿刺、打开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急救流程。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在入院到抢救所需的时间、死亡率两方面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研究结果显示,提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时效能够大大缩短入院至抢救所需时间,抓住关键抢救时机,通过专业抢救团队的密切配合,降低了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了治疗疗效。本次研究采用提前准备急救物品和建立科学合理的急救应急预案来提高急救护理的时效,这两项措施有效争取到病人黄金时间段,对降低病死率有明显的作用[2]。

3.2急救物品准备的充分和摆放得当能在最短时间完成各项检查,不像其他抢救室单证不按照类别、型号摆放,填写时会花费较长时间。我院在每项检查单上盖好绿色通道专用章并整理放入透明资料袋保存。这一步骤既规范有序又节约时间,为抢救提供了更多的时间[3-4]。此外,我院的护理团队分工很明确,只要病人入院,第一时间护理流程就启动,专门的护士开始接诊,立刻送入抢救室。急救小组根据自己承担的角色开展急救工作,保证抢救进行的有条不紊,专职护士长协调各项处置时间,对提高急救效率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的入院至抢救时间为(70.5±9.6)min,对照组为(86.3±11.7)min,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相比缩短接近16min,急救时效相当高,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抢救流程中的各项工作,对患者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供吸氧并做缺氧纠正以保证患者呼吸顺畅、环甲膜穿刺等各项措施都开展有效,以此来提高抢救的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急救流程的安排,提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时效对于缩短急救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俊.严重创伤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14.

[2]李琦.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J].工企医刊,2006,19(6):77-78.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篇7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急诊

一氧化碳属于窒息性气体,无色、无味、无臭,对呼吸道无刺激不溶于水。当人吸入一氧化碳后,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性质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造成组织缺氧,产生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近年来我国卫生部们和政府部门一直研究的问题之一[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医院应急性抢救的组织和管理提出的要求更高。我科通过不断完善成批中毒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并不断总结经验,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使其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时发挥重大作用,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5年1月1日我科接诊7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原因是吃火锅过程中被饭店老板发现意识不清,该7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木僵、表情淡漠表现,其中1例患者有大小便失禁表现。

1.2临床表现主要为缺氧,其严重程度与HbCo的饱和度呈比例关系。轻者有头痛、无力、眩晕、劳动时呼吸困难,HbCo饱和度达10%~20%。症状加重,患者口唇呈樱桃红色,可有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虚脱或昏迷,HbCo饱和度达30%~40%。重者呈深昏迷,伴有高热、四肢肌张力增强和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HbCo饱和度>50%。患者多有脑水肿、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失常和呼吸抑制,可造成死亡。某些患者的胸部和四肢皮肤可出现水疱和红肿,主要是由于自主神经营养障碍所致。部分急性Co中毒患者于昏迷苏醒后,经2~30d的假愈期,会再度昏迷,并出现痴呆木僵型精神病、震颤麻痹综合征、感觉运动障碍或周围神经病等精神神经后发症,又称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长期接触低浓度Co,可有头痛、眩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悸。

1.2.1轻型中毒时间短,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遗症。

1.2.2中型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皮肤和黏膜呈现煤气中毒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

1.2.3重型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患者呈现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急促,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2启动应急预案

2.1及时上报分诊护士接到120电话通知后,及时上报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主任及护士长、保卫科等,同时报告医务科通知检验科、药房、收费处及相关科室做好配合工作。按照领导指示及时开展工作,按照人数启动科内应急预案,做到训练有素,有条不紊。

2.2物品、环境、急救仪器准备安排成批中毒患者集中管理,做好人员、物资、药品、器械等准备,对参加救护人员进行分组并明确各自任务。若患者基数多,急救仪器、设备、物品等不能满足需要,及时上报医院总值班协调解决。

2.3接诊我科将诊治区域从空间布局上分为三大区域:红区、黄区和绿区,红区为急诊抢救室,黄区为急诊观察室,绿区为急诊患者诊疗区。分诊护士根据我科分区分级管理模式将患者分配到红区就诊,因不清楚患者姓名,分诊护士用简易标识将患者编号并登记后由门班护士送往急诊抢救室。

2.4救治根据患者人数、病情、医务人员层级成立三个抢救小组,每组均有医生、护士组成,小组长为当班医生,实行医护一体化,为患者优先检查、治疗,做到先抢救后交费。

3结果

通过启动成批中毒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使患者得到快速就诊,妥善安置,及时救治护理,该7例患者在入院后均已苏醒并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

4体会

4.1贯彻落实应急预案,提高抢救成功率。应急预案是指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者事故,事先制定的应对处理方案或者措施[2]。应急预案是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制定的相关计划或方案,是管理科学的一种前沿方法[3]。制定强有力的应急预案,成批患者就诊时医护人员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开通绿色通道,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4.2定时组织医护务人员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医护人员急救水平。科主任及护士长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成批患者就诊应急演练。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演练[4]。加强培训,在对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培训的同时,加强对成批患者就诊就诊培训。

4.3应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和应急能力。情景教学法是通过情景的设置为目标,依据制定的教学纲要和内容,采取直观、形象和互动的表达方法,让参与者能够根据设定的特定情景,进一步深入了解教学内容的知识,加强对实践操作的直观理解,根据情景下的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充分展现了依托情景来教学的方法[5]。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实战演习,使医护人员熟知成批患者就诊应急预案,同时对自身在抢救中的责任明确,配合默契,各项措施落实及时到位,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4.4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救治成批中毒患者能力。患者康复出院后,科主任、护士长及时组织医护人员总结不足,分享经验,制定改进措施,探讨和研究更加有效的成批患者就诊救护方案,合理配置救护资源,优化救护流程,提高我科有序、高效、安全地救护成批中毒患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季萍萍,沈秀琴.成批伤员的急救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9):108-109.

[2]刘吉夫,张盼娟,陈志芬,等.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i):完备性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2):5-11.

[3]朱以芳,余咏,王线妮,等.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护理杂志,2007,24(1):82.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篇8

第一节总则

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以及河北省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突发事件是指: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等。

三、当发生上述所列突发事件时,医务科、总值班必须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甄别,由主管医疗副院长以及医务科根据事件的性质,涉及的人员数量,所需调用医疗救治和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情况向总指挥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由总指挥宣布本预案的启动。

四、科室、部门应参照本预案制定本科室、部门的相应措施,并有培训、检查落实情况的记录。

五、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坚持病案书写及管理制度;坚持三级查房制度:坚持会诊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的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人员准备

一、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急诊科人员全天候准备人员,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二、夜间各科值班人员随时准各听从院总值班调遣。

三、医院根据突发事件的临床特点随时组成具有明显专业特点的专案组,安排专业人员承担主检医师工作,指导临床工作。

四、科教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应急措施的人员培训。

五、全院各部门主任,负责将《应急预案》灌输至本部门内的每一位职工(包括临时工),并定期进行演练。

六、指挥中心及医务科接到需派出医疗队任务时,白夭由科室主任根据要求迅速做出人员安排,报医务科组队;夜间由院总值班根据专业需求从值班医生中选派,并通知当事科室主任进行人员补充。

七、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生活支援、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业务支持。

第三节报告制度

一、任何部门及个人对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据实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不得隐瞒、缓报、谎报告内容包括:

1、病、伤人员数量。

2、病伤情况。

3、参与救治科室。

二、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根据职责迅速向主管院长汇报。

1、突发事件的性质。

2、病、伤人员数量及病、伤状况。

3、参与救治科室。

4、需要调用的人员、药品及设备。

三、主管院长亲自或委托医务科按照程序向上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医务科定期向全院通报疫情。

五、医院指派医务科专人负责突发事件或疫情,上报保卫科负责向公安部门提供所需信息;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向外界散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立即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1、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发现甲类传染病(霍乱、鼠疫)和乙类传染病中SaRS、aiDS、炭疽的患者、病源携带者以及疑似病人。

3、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4、发生或可能发现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人数)。

5、发生剧毒物品、放射源物品丢失。

6、接诊重大意外事故、知名人士、外籍及境外人员、保健对象、大型活动的特殊情况、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群体患者。

第四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主要责任科室:

医务科、护理部、门诊、急诊、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

二、各责任科室定期组织全体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所需防护用品。

三、传染病预警机制

1、全院及各部门,为了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2、预警分级

①三级预警:外地出现疫情,本市无新病例或疑似病例在保证正常医疗秩序的前提下,由医务科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采购中心及总务科提供必要的物资储备。

②二级预警:本市出现疫情,本院接诊疑似或确诊病例,未开放隔离区时,做好全面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监督指导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③一级预警:全面启动本预案,开放隔离区,整合医疗资源,停止探视。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责任科室人员必须时刻坚守岗位,并准备后备梯队人员,服从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五、强调各科协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六、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保证病历资料的科学性及完整性。

七、设置警戒线,所有参加救治的人员均有义务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治区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员离开。

八、SaRS及肠道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另附。

九、救治科室保留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血液标本。

十、未经批准,病人排泄物不得随意处置。

十一、在市、区CDC人员到来之前,医务科人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划定对象,实施监控措施。

十二、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治需住院患者。

十三、未经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转出病人。

第五节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应急预案

一、主要责任科室

医务科、护理部、门诊、急诊、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总务科

二、各责任科室定期组织全体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所需防护用品。

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责任科室人员必须时刻坚守岗位,并准备后备梯队人员服从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四、强调各科协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五、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保证病历资料的完整性及严肃性。

六、设置警戒线,所有参加救治的人员均有义务组织无关人员进人救治区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员离开。

七、按照统一要求,主治科室负责在患者左胸前分别挂上相应色带(死亡为黑色;轻、中、重伤为红、黄、蓝色色带)。

八、对于需手术治序的患者,尽可能安排在大手术室进行,并根据需要开放门诊科室手术室。

九、和市血液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保证血液供应。积极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减少血液需求。

十、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治需住院的患者。

十一、未经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转出病人。

第六节保障工作

一、人力资源保障

1、派出人员的统计及分类管理。

2、调配院内人力资源。

3、兑现奖惩。

二、信息保障

1、档案室负责收集相关疾病的最新态势,了解最新的诊断标准、诊序方法。

2、计算机中心维护信息系统,做到信息准确,运行正常。

3、档案室随时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填写表格,进行上报。

三、设备保障

1、总务科保证重点部门设备完好,随时可用。

2、随抢救进程及时提供所需设备。

3、随时进行抢救设备的现场维修。

四、后勤保障

1、总务科保障抢救所需的战略物资及必要的日用品的供给。

2、保证电力、热力、通风、水源的供应。

3、保证通信畅通,并具有随时增加通信的能力。

4、保证运输车辆的完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调用急救车。

5、保证临时设施的建设。

6、总务科保证参与抢救人员的膳食供应。

7、总务科保证医务人员临床使用衣物的及时洗涤及更新。

五、安全保障

1、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划定隔离区时,保卫科及时提供人员,并设立专人进行保安,阻止无关人员进人隔离区,患者及可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救治区域。

2、遇有突发灾害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时,保卫部门必须及时对电力、热力及通讯部门采取保护措施。

3、与公安部门保持联系,实施对嫌疑人的监控。

六、生活保障

1、院办、党办负责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对医务人员家属的解释与安抚工作,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总务科保证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的食宿及身体健康。

2、总务科保证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食宿及身体健康。

第七节突发事件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及流程

一、突发事件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突发事件为:

1、化学物品中毒;

2、批量消化系统中毒(食物);

3、批量呼吸系统传染病;

4、批量消化系统传染病。

5、批量外伤(车祸、公共场所挤压伤、爆炸等;

突发事件地点:

1、本市本区;

2、本市外区;

3、外地;

4、本院。

突发事件的抢救分类:

1、院前抢救;

2、院内抢救。

突发事件的通讯系统手段:

1、电话2、手机3、网络4、人工。

突发事件的交通工具:

1、救护车(120);

2、本院车辆;

3、出租车;

4、社会车辆。

突发事故的信息传递系统:

1、总值班;

2、医务科;

3、急诊科;

4、主管副院长;

5、院长;

6、各级卫生局/CDc;

7、其它医院:

8、政府相关部门;

突发事件的指挥系统:

1、院长;

2、主管副院长;

3、医务科、护理部;

4、各科主任;

5、各级医师;

6、医疗、护理、行政职能部门;

7、上级指挥部。

突发事件的物资准备:

1、药品;

2、物资器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担架、各类夹板、颈托、绷带、手电筒、蜡烛简易呼吸器。

3、救护车;

4、棉上衣、口罩、帽子、手套、对讲机;

5、食品、水。

上述物品放在指定位置,有关人员必须清楚。

突发事件的外派医疗队:

1、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2、人员依突发事件派出专业人员并定人数,一般医生5人、护士3人。

3、人员依上级需要而定出哪一级专业人员承担。

4、按专业不同分别确定派出人员名单。

5、院内接到通知后应在不超过30分钟内,人员、物资、药品、救护车均必须到达指定部位集合共同出发。

6、随时与医院指挥部联系通报情况。

7、服从现场指挥部和上级指挥部的安排。

8、做好自身必要的安全、防护、避免医疗队人员伤亡;

突发事件的外派医疗队:

1、化学物品中毒:

①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②队长:1人(临时确定)。

③队员:护士2名、内科系统医师l一2名、外科系统医师l一2名。

2、消化系统(食物)中毒、消化系统传染病:

①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②队长:1人(l临时确定)。

③队员:护士2名、内科系统医师1名、外科系统医师1名。

3、呼吸系统传染病:

①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②队长:l人(临时确定)。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篇9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7(c)-0152-03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patientsCarryingoutClinicalnursingpatheffect

XiaoDongmei

Heyuancitypeople'shospitalwithintheareaHeyuancity,Guangdong517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ivetheeffectoftheimplementationofclinicalnursingpathfor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methodsatotalof162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were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bothgroupsweregiventhrombolytictherapy,implementationofclinicalnursingpath,theobservationgroupimplementedclinicalcarepathandthecontrolgroupimplementedtraditionalnursingprogram,comparativeanalysisoftheeffectoftwogroupsofnursing.Results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lengthofhospitalstay,thenursingjobsatisfaction,healthknowledgeawarenessissignificantlyhigherthancontrolgroup,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andhospitalizationexpenses,significantlylowerthancontrolgroup,p

[Keywords]theclinicalnursingpathway;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effect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一种为已确诊的某一类患者而制定的住院护理模式,是实施健康教育以及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有效工具。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规范诊疗及护理行为、缩短住院时间、限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改善护患关系,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等[1-3]。为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该研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2例,其中,男98例,女64例;年龄在38~81岁之间,平均为(52.3±4.6)岁。患者入院时的killip心功能分级为2~3级,均无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能够配合医护工作。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遵医嘱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制定可行的系统护理计划。护理人员根据临床护理路径程序,自患者入院直至出院全过程中,有计划地实施连续、动态的护理服务,由科主任以及护士长定期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或补充计划内容,具体操作如下。

1.2.1入院指导接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医护团队、病区环境以及病房设施等,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全面采集患者的资料,并完成相关入院手续,签订医疗知情同意书,向患者讲解常规医护工作程序[4]。

1.2.2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绝对卧床休息,并常规镇静、止痛、吸氧以及心电监护等。常规建立2条静脉通路。同时备好各类抢救器材及药品等[5]。

1.2.3溶栓治疗的护理①溶栓前准备:明确溶栓治疗适应症以及禁忌证,同时配合医生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实施溶栓治疗的必要性、获益以及可能并发症等,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性心理。同时,详细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以及配合方法等,以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向患者介绍溶栓前以及溶栓后短期内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护工作。②溶栓期间监护:护理人员应掌握心肌梗死的再通评价标准。溶栓期间予以心电监护,结束溶栓后10~15min详细记录心电图情况,并每隔30min复查1次18导联心电图的情况。次日进行4次全导联心电图复查,第3天复查3次,此后改为1次/d。尤其应注意观察St-t段的变化,以评价溶栓效果,并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再灌注心律失常。同时,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注意记录患者的胸痛部位、程度、性质、持续时间以及是否有伴随症状等。结束溶栓2h内,观察胸痛症状是否迅速缓解或者消失,以评价冠脉再通的效果。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肌钙蛋白、心肌酶谱等指标,并定时测定血常规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积极采取抢救措施[4-6]。③溶栓后护理:注意观察并发症征象,全面预防并发症。溶栓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以恶性心律失常、脑出血、消化道血最严重。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对于存在上述问题者,需特殊关注,进入监护病房者,需立即行连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是否有心律失常症状[6-8]。监控护士须确保监控无误,并能够正确区分由监护导联的假性心律失常、伪差等,如有心律失常,应详细记录并分析其性质,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观察皮肤、粘膜有无出血、呕吐物及大小便的颜色,密切观察有无神志改变及头痛现象,做好床头以及书面交接班工作。

1.2.4饮食护理发病12h内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低胆固醇、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遵循少食多餐原则,以免饮食过饱导致心脏负荷加重。鼓励患者戒烟酒。

1.2.5休息与活动指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72h内予绝对卧床休息,护士每2h一次予肢体被动活动,以免引起下肢血管栓塞。若病情基本稳定无并发症,第3~5天鼓励病人半卧位休息,在床上行肢体主动活动,协作病人洗漱及进餐。第5~7天在护士指导下室内慢走、洗澡等轻缓活动。如果病人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应视病情延长卧床时间。向患者讲解适当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康复,且可提高生活质量。活动应注意循序渐进,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运动量及运动时间。

1.2.6心理指导病人入住CCU后应介绍环境,介绍医生、护士,护士在床旁密切观察病情,减少因无家属陪伴而引起的恐惧、焦虑情绪,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及需求,介绍此病的成功病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简单说明疾病的过程与治疗护理配合注意事项。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各仪器的报警声尽量调低,以免病人有不安情绪。为病人行治疗护理时应计划有序,避免慌乱忙而给病人带来不信任感及不安全感。

1.2.7出院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个人喜好,帮助患者制定符合患者的、切实可行的运动及饮食方案;嘱患者出院后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教给患者自我调节的方法,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等;详细介绍各类药物的用药方法、禁忌、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危险因素,指导患者掌握自我监测方法,并注意调整劳逸结合[9];建立医疗联系档案,以便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及预约复查等。告知病人家属如出现胸闷、胸痛发作频繁、时间较前长,程度较重且服用硝酸酯类药物后效果差时应及时就诊,避免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

1.3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自制问卷调查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经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77(95.1%),对照组66(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满意度比较

2.2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观察组的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饮食及运动、自我监测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n(%)]

2.3并发症

观察组有2例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5例心律失常,7例胸痛,并发症发生率17.3%(14/81);对照组9例心源性休克,14例心律失常,10例胸痛,并发症发生率为40.7%(33/8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3讨论

3.1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质量

传统的临床护理多是遵医嘱实施,护理人员的主动性不强,缺乏明确的护理目标及健康教育意识,护理服务不够全面、系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明确护理目标和护理重点。临床护理程序具有明确的内容标准、严格的时间框架以及预测差异干预等,使得护理工作具有预见性、针对性和计划性,将传统的被动护理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3,6,7]。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通过系统、规范和动态的护理服务及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充分了解护理目标及效果,从而积极地参与并配合医护工作,实现医护患三方的共同配合、共同促进,并形成护士主动护理与患者主动参与有机结合的护理模式。这样不仅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同时也可显著提高护理效率及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3.2提高护理满意度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制定详实的健康教育时间计划,可实现健康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按照健康教育计划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面对面有效、连续、完整的健康教育,反复评估和评价健康教育效果,可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同时,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等,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通过安慰、疏导、鼓励、支持等,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强了护患沟通,可提高护理满意度[10]。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3.3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做到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可避免护理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患者能够接受全面、科学、完整的护理[11]。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确保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及科学性,并使护理人员准确认识和定位护理工作,充分体现了专业价值。同时,要实现预期护理目标,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医护专业、心理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沟通技巧及护理技巧,并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等,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4提高医院管理效能

临床护理路径具有很强的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和规范性,可有效避免重复工作,节约时间以及人力资源等,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并促进多学科的合作,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并促进医护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提高了医院的综合管理效能[12]。

总之,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护理观念及护理方法,融合了整体护理理念,有效规范诊疗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并提高医院的管理效能。对急性心肌病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全面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科室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及学科的发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蕊.临床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4):32-33.

[2]赵小爱,郭小艳.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7):33-34,68.

[3]陈豫红.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02-103.

[4]刘卿.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29):2691-2692.

[5]红.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5):115-116.

[6]徐翠荣,李国宏,陈泳,等.临床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21(12):1046-1048.

[7]王海荣,郑淑梅,杨秀兰,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2):1069-1070.

[8]陆克琴,吴立新,刘新天,等.临床护理路径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评价[J].安徽医学,2012,33(5):622-623.

[9]牛春燕.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5):131-132.

[10]谢静,刘惠珍.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0):56-57.

[11]熊楚梅,蒋萍,陈小佳,等.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护中的应用现状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7):2010-2011.

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篇1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与常规优质护理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进行研究,入院时间在2015年2月―2016年6月期间,采用单双号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优质护理,另30例^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静脉溶栓时间、疾病认知情况、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为(34.73±6.16)min,静脉溶栓时间为(28.09±2.72)min,其疾病认知总评分为(33.10±4.72)分,住院天数为(11.93±0.82)d,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75±3.62)分,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

[关键词]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常规优质护理;急性冠脉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7)04(b)-0163-03

analysisofeffectofClinicalpathnursinginterventionandRoutineexcellentnursingfor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

LiUHai-wen

DepartmentofCardiology,Donghaipeople’sHospital,Lianyungang,Jiangsuprovince,222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clinicalpathnursinginterventionandroutineexcellentnursingfor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methodsConvenientselection60casesof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treatedfromFebruary2015toJune2016wereselectedand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with30casesineach,thecontrolgroupadoptedtheroutineexcellentnursing,whiletheobservationgroupadoptedtheclinicalpathnursinginterventiononthebasisofthecontrolgroup.Resultstheenteringandleavingtimeofemergencyroom,intravenousthrombolysistime,diseasecognitivesituation,lengthofstayandnursingsatisfactorydegreewererespectively(34.73±6.16)min,(28.09±2.72)min,(33.10±4.72)points,(11.93±0.82)dand(91.75±3.62)points,andthe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wereobvious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p

[Keywords]Clinicalpathnursingintervention;Routineexcellentnursing;acutecoronarysyndrome

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冠心病中属于较为危重形式的一种,该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及致死率与致残率均高的特征[1]。该疾病是导致成年人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患者尽早开展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护理干预措施,对临床抢救成功概率的提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均具有关键性作用。该次研究旨在探究将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与常规优质护理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效果,特方便抽选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选入研究中,通过单双号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30例患者为一组。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为(65.43±4.06)岁;其中包括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7∶13;平均年龄为(65.65±4.10)岁;其中包括1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上述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优质护理,主要包括结合疾病诊断与治疗流程以及医院的实际情况等,将疾病急救护理方案优化;护理人员详细询问入院患者的患病史、吸烟史、高血压史等情况,同时快速准确的评估患者的病情;将常规优质护理程序启动,护理人员主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遵照医嘱为患者用药,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为其开展针对性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观察组患者接受上述护理干预措施的同时为其开展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其具体干预内容如下:①由心血管科室主任、科室护士长、主管副院长、责任护士以及院内其他科室的相关人员组建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小组,针对疾病特征及患者的基本情况将护理方案制定,并对所制定的方案内容加以实施[2]。②患者发病至入院时在院内将急救绿色通道建立并开放,在短时间内为患者将静脉通路建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同时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完善对患者的心理建设及疏导工作,针对疾病简单为其开展介绍,完成入院健康宣教工作,为不存在溶栓禁忌症的患者遵医嘱开展溶栓用药治疗。③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前,应当协助有手术指征存在的患者将术前各项检查工作完善,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并为患者更换衣物,针对术中需要患者配合的相关事项以及手术注意事项等向患者详细的介绍,手术前准备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为患者嚼服,进一步为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措施,本护理干预步骤实施的时间应控制为30min内[3]。④手术过程中应当与术者密切的配合,注意患者吸入的氧流量(应确保高流量),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对其血压、心电及血氧等密切观察,对术中各管道应正确连接并提前将球囊、导丝以及支架等备好,同时应当准备好抢救的药品与仪器,观察患者的脸色与表情变化情况,及时为其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措施。⑤手术结束1~3d后,应当叮嘱患者加强休息,对其病情变化情况及生命体征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测,加强对手术切口的观察,完善患者生活的护理,将药物的作用以及其不良反应等向患者宣教,同时告知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对疾病治疗的作用、意义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⑥手术结束4~7d后,对身体状况允许的患者开展早期活动及康复锻炼指导,协助并引导患者将术后各项检查完善,期间密切观察其病情,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力度,对其饮食与用药等进行指导,把握好用餐及用药的时间,对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的认知。⑦出院前应当将出院指导工作完善,将出院后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用药以及锻炼等对控制病情及提升生活质量的意义告知患者,将不遵照医嘱用药的弊端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告知患者[4];叮嘱患者在外出时间段的相关注意事项,将复诊时间以及复诊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使其可定期来院复诊,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上述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静脉溶栓时间以及疾病认知情况、住院天数与护理满意度等。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采用冠心病认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问卷内容主要包含疾病基础知识、自救知识以及疾病高危因素等,所涉及的条目有20个,主要有非常清楚、清楚及不清楚等选项,分值分别为3分、2分、1分,总分值在20-60分,得分与其为正相关关系[5]。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分值为0-100分,得分越高即表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的相关研究数据均经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静脉溶栓时间、疾病认知情况以及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评分等均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进出急诊室、溶栓时间、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其静脉溶栓时间亦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的认知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基础知识评分、自救知识评分,以及疾病高危因素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其疾病认知总评分亦优于对照组(p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发展至较为严重阶段的一种病症,该疾病的病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恶化,其预后效果较差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6]。临床多数患者经紧急介入治疗挽救了生命,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因各种因素对治疗的最佳时间延误,提升了疾病的死亡概率。

常规优质护理是目前临床中应用范围较广且使用频次较高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7]。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是一种高效率、高品质及低风险的护理干预措施[8]。该项护理管理措施主要是将患者与时间作为横轴,将理想的护理方案及措施作樽葜幔护理人员为患者身体健康及疾病治疗开展服务措施。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可以使得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参与,协助护理人员将护理效果提升,逐渐将患者主动参与和护理人员主动开展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模式建立。相关研究表明[9],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延迟康复的概率,改善资源浪费情况,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使得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该次研究中,经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与常规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进出急诊室时间、静脉溶栓时间分别为(34.73±6.16)、(28.09±2.72)min,均明显较常规优质护理的对照组短(p

综上所述,将临床路径式护理干预与常规优质护理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护理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疾病治疗情况,有利于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升,从而改善其配合程度,对改善病情及缩短治疗时间等均具有积极作用,此外该护理方案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其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丽萍,刘钦志.临床路径与优质护理整合在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3):2006-2007.

[2]何乾英,梁霞,唐忠敏,等.应用临床路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J].广西医学,2014,36(8):1177-1179.

[3]BaiYunjie.implementationofclinicalnursingpathincataractsurgerypatientshighqualitynursingapplic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2014,13(5):1062-1064.

[4]阿依木尼沙古・克热木,阿布都热依木・买买提.优质护理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29):182-183.

[5]王文静.应用临床路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J].医学信息,2015,28(47):190-191.

[6]YangYajia,FanXuehua,JiangRong.effectofhighqualitynursingon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J].Journalofadvancednursing,2016,31(8):718-720.

[7]黄胜,许容芳,姚丹,等.临床路径小组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8):1-3.

[8]鸫合.探讨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7):146-146.

[9]耿青,邹庆霞,顾巧华.临床优质护理路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3):2169-2171.

[10]胡云春.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实施优化的急救路径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24(7):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