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5:49

民族文化特点篇1

引言

音乐与社会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反映着人类的社会生活,而民间音乐所处的社会、文化等生态背景又影响着音乐形态特征的形成。民歌特点及其区域性特征的形成是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由于各地区、各民族民间音乐的不断撞击与交融,民歌文化区往往又是相对的,在同一音乐文化区内,实际上也会存在各族民歌间的碰撞与交流。笔者就土族民歌特点及其区域性特征的形成与其所处社会环境等生态背景因素之关系做初步探析。

土族作为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世代繁衍生息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东北角,其所居住的河湟谷地是非常典型的民族杂居区,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带,各历史时期不断有不同民族迁徙流动,是我国西北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地。土族在漫长且复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周边汉族、藏族分布地域与人口数量的绝对优势,土族在长期与汉、藏民族杂居的过程中,除保持了本民族传统婚恋、仪礼等文化、习俗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汉族、藏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宗教、民俗、语言、艺术等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元文化特征,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其民歌在形成的过程中,除受到本民族固有文化形态的影响外,自然也受到当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以下仅从土族及其周边民族的、民俗风情、使用语言、民间音乐四方面对土族民歌种类、音乐形态、唱词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及区域性特征的成因加以尝试性探析。

一、的渗透

音乐常常是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式音乐形成于特定的社会及其文化传统,并依存、归属和受制于其社会和文化传统”。土族作为一个有着长期史,且宗教活动在其生活中和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民族,宗教文化对其民歌(特别是宗教仪式曲)的发展定会起到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当初外来宗教在土族中传播时,就曾注重以音乐等艺术化手段增强传播效果。13世纪的藏传佛教宗师、大学者萨迦班智达·贡葛坚赞在其著作《乐论》一文中从一个宗教传播者的角度阐明了音乐在藏传佛教中作为传播手段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在其向土族地区的传播过程中,便表现为不同程度地对原有土族的某些民歌进行改造和吸收,使自己原先带有汉族或藏族艺术、文化特征的宗教音乐产生一定的民族化、世俗化倾向,在土族中的普遍现象也自然会使藏族音乐文化被土族原有音乐文化所吸收、融合,从而形成新的土族民间音乐特征。由于宗教活动中民歌的意义常常超出宗教仪式阶段功用而进入到表演和创造的艺术化审美阶段,这在某种意义上也起到了继承和发扬土族文化遗产的作用。

由于土族发展历史的特殊性,其宗教文化蕴含着多民族文化因素,现状颇为复杂。土族地区周边汉、藏民族在人口、地域上占有绝对优势,当汉、藏宗教浸入并被接受,甚至占统治地位时,便形成了以土族原有传统宗教、文化观念为主,继而结合其他民族某些宗教、文化观念的一种特殊的宗教哲学观,藏传佛教、汉族民间信仰和土族原始宗教萨满教并行不悖,在土族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土族聚居地与汉、藏民族交往的程度不同,这两种对土族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也有所差异,形成了新的土族分布。其中藏传佛教是土族接受藏族文化的标志;而地方保护神信仰(如龙王、二郎、四郎、娘娘)、阴阳和风水信仰、祖先崇拜等几种信仰显然源自汉族民间信仰。大体上说,互助、同仁和天祝等“互助民歌色彩区”(以下简称互区)受藏族宗教影响较深,而“民和民歌色彩区”(以下简称民区)则受汉族影响较大。

1汉族宗教文化对“民区”土族民歌的影响

“民区”部分土族信仰的法拉、法师是土族原始宗教———萨满教的遗存。土族认为“法拉”①是神与人之间的媒介,对其非常敬仰。“民区”的“法拉”以汉族为主,其次才是土族;“法师”②则汉族、土族均可。老百姓将其兼有歌、舞、乐的动称为“唱法师”或“跳法师”,表演的过程称为“喜神”,诵唱的曲调便被称为《喜神曲》。

“民区”另一部分土族信仰的二郎神被奉为佑助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保护神,在民区土族“纳顿节”中供奉的便是二郎神。“纳顿”意为玩耍、娱乐,原是蒙古人传统的娱乐活动,然而现代的“纳顿”,已大量显现了汉族文化的内容,它是三川地区最大的传统集会。“纳顿节会”上表演的是汉族家喻户晓的《桃园三结义》、《西游记》等故事,供奉的是汉族民间信仰的二郎神,可见在“民区”土族文化受汉族影响深刻。

2藏族宗教文化对“互区”土族民歌的影响

与“民区”土族有着较大差异的是:“互区”土族的却与藏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土族文化研究专家李可郁教授在其译著《土族格赛尔》中认为:“土族和藏族有着相似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又有着共同的。因此,文化间的交流成为一种自然的事情。”③以致“互区”流传的土族宗教仪式曲基本都用藏语演唱,试从以下几点分析。

其一,“互区”土族村落举行的“背经转山”活动与藏族宗教活动“望果节”有非常相似的地方,这或许可以让我们对藏族与土族民间音乐之间的关系做一推测:由于在形成时间上藏族先于土族,加之人口、分布地域方面也比土族占优,“背经转山”活动及其所用音乐受藏族宗教及其音乐影响较大似乎较为合理。

其二,土族地区最大的宗教寺院佑宁寺举行的大型宗教活动“观经”中,表演者装扮的多为“南仁次”、“贡布才加”等藏族角色。同仁“六月会”傩戏性宗教表演中虽被供奉、扮演的是当地山神和汉族的二郎神,所跳神舞虽与藏区舞蹈不同,但参与者却既有土族又有藏族,甚至旧时唱藏族情歌“拉依”为其中一项主要内容。

其三,在中,五色代表五智五蕴佛教之系统为多数佛教信仰和研究者所熟知,而藏传佛教崇拜的五色不仅与土族先民对色彩的崇拜相一致,而且五色无论在藏族及“互区”土族寺院宗教仪式中的“跳神”中,还是在寺院建筑中都具有宗教色彩,它象征着神力和福运。在“互区”土族婚礼仪式曲《太阳光辉照便了》中唱到了“五色”、“经堂”、“柏香”①、“桑”②、等,为婚礼歌平添了一些宗教意味。

从以上不难看出,土族具有多元组合特点,因地区不同而各异,而恰恰是这些“互、民”两区方面的差异,不仅影响了土族民歌体裁、种类的形成,还对两区区域性特征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宗教因素对土族民歌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中的艺术性规律几乎全然是依社会性或宗教性规律为转移”的。

尽管许多土族民歌(如“花儿”等)从表面上看来,并没有明显的宗教文化痕迹,但由于在土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周边汉、藏民族对土族人民和其传统文化有着近千年的持续、深厚的影响,实际在其形式和内容背后,仍然可以窥见汉、藏宗教文化遗迹。

二、民族语言的支撑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民族间语言的融合不仅使民族间文化的融合成为必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民族间文化融合的进程。

民歌中唱词具有特殊的地位,唱词的选择犹如谈话中用语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交流信息的准确传递,所不同的是:唱词的选择还对音乐音调走向、节奏选择有制约作用。

1土族语言自身节奏、重音对其民歌音乐形态的影响

旋律的音调基础来自语言,旋律中某些典型节奏更是以语言为基础。笔者在对大量土族语词汇(特别是实词)进行分析后发现其中大多数双音节词汇的词重音或主重音常常在后,而汉语中则似乎在前者居多(见表1),当我们在朗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汇时不难发现:越要抒感时越趋向于这一规律,其语言自身的节奏和重音就更为明显。土族民歌中如:××—|或××.|等前短后长的逆分型或称其为抑扬格节奏的大量使用,或许就与土族语言这一节奏、重音特点有某种内在的关系,土族民歌的这一节奏特点正是土族语言影响的结果。

2汉、藏民族语言与土族民歌唱词区域性特征的关系

“互”、“民”两区土族民歌中衬词的不同使用特点也能反映出汉、藏民族的影响。周边以藏族为主的“互区”土族民歌中,除多用土族语衬词外,还常常使用藏语衬词;而周边以汉族为主的“民区”土族民歌中则除少量土族语衬词外,较多使用的是汉语衬词。此特点显然与该地区土族语言的同化有着内在的联系,随着民族间交往变得愈来愈频繁和必要,语言在同化与通用的同时,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出现更多的相关性。

此外,土族宗教仪式曲《嘛呢调》中“嘛呢”二字本源自藏传佛教“、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也可视为藏族对土族民歌的影响在语言方面的体现。

三、民俗风情的铺垫

“土人的风俗虽极受它的邻居汉人和近亲人的影响,但还保持着它的原形”,由于土族民歌特殊的应用场合及社会功能等与其生存土壤间的关系,土族社会自身及其周边社会的民俗、风情对土族民歌特征的形成,甚至是各聚居地略有不同的民俗、风情对各土族民歌色彩区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1土族民歌三拍子较多的成因

此特点的形成与以下两方面因素有深层联系:其一,与土族民间舞蹈有关。土族现存的主要民间歌舞“安昭”是一种与土族习俗有很大关系的集体歌舞形式,无器乐伴奏。表演时人们聚集于打麦场或庭院之中围成圆圈,由一至二位男性年长者领舞(兼领唱)并逆时针旋转,其余紧随其后边舞边唱,以领唱与齐唱的形式进行,称之为“转安昭”或“跳安昭”。为了适应具有圆舞曲性质的舞蹈动作,音乐多采用三拍子就不足为奇了。其二,土族视“三”为吉祥数字,生来就喜用“三”。如:婚礼中“安昭”要转三圈,新娘上马要喝三杯酒,曰:“点盅三把”,①预示着它会给大家带来幸运;土族人十分好客,习惯以酒会友,敬酒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表达热情友善的方式,待客礼仪也丰富多样:凡贵客临门都以“都拉斯”②相迎,这就是土族“进门三碗酒”之礼,客人坐上炕便被请喝“吉祥如意三杯酒”,临走时还要以“上马三杯酒”相送;土族传统婚礼按习俗一般为期三天;土族人际交往中的馈赠礼仪,也以“三”为吉祥数。

2土族“家曲”、“野曲”(或曰雅、俗)的内容、音乐特点及其分化与土族社会民俗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土族封建礼教思想笼罩下形成的一系列土族民俗、风情致使土族文化雅、俗分化,进而形成的“家曲”、“野曲”才具有了各自的特点:前者节奏规整、结构均衡、旋律平稳、唱词文雅且固定,但适应人群较窄;而后者音域宽广、节奏自由而舒展、曲调起伏而悠长,唱词“粗俗”且即兴,具有更多的大众化因素,适应人群较宽。“野曲”自然成为最能反映广泛的、全面的土族人民生活与思想的土族民歌。

“家曲”等被“正统”文化所接受的土族民歌,对演唱者的性别、年龄及演唱场合等有较为严格的规范与限制。如:部分宗教、婚礼仪式曲仅能在特定的仪式场合,由少数“法拉”、“纳信”等特定人群演唱,演唱者绝大多数为男性,且相对年龄较大。而且,土族传统“礼教”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土族女性很少有尽情高歌的机会,但参加丧礼时,女性却一定要演唱哭丧调。从而导致土族青少年不得不寻找适合自己演唱的民歌与环境。而被“正统”文化所遏制、排斥的情歌等所谓“野曲”对演唱者的性别、年龄及演唱场合(只要回避老人、长辈及同宗异性)等相对没有太严格的规范与限制。因此,以“花儿”为主的“野曲”便受到了广大土族青少年男女的青睐,并得到较大发展,出现了表达愤怨、反抗等不满情绪的作品,如叙事长诗《拉仁布与吉门索》。

情歌的演唱活动必须在“有限”的范围内加以约束与限制,在演唱情歌“花儿”时要回避老人、长辈及同宗异性。“花儿会”便成了土族年轻人演唱“花儿”、结识异性与自由恋爱的重要场合,盛会中小伙子们会在适当的时机邀请女性对歌,“花儿”对唱为主的演唱形式便应运而生,演唱者性别也自然男女平衡。

土族“家曲”、“野曲”之间在开放性和封闭性方面具有明显的矛盾因素,“家曲”在其内容被广泛接受的同时,对演唱者和演唱场合却有较多限制,相对于“野曲”其应用场合反而狭小、演唱频率并不很高;“野曲”则在其内容被“正统”文化反对,演唱场合受限等逆境中锻炼了更强的生命力,对演唱者和演唱场合限制相对较少,演唱频率明显较高。

土族民歌中仪式曲的社会功能性尤为突出,虽本身属于精神文化领域,但其中许多仪式曲具有某种成文法规的约定性、神圣性和权威性,类似于口头契约,而被直接应用于制度文化层面,为婚礼、宗教仪式等社会性民俗服务。笔者认为,土族旧时无文字是其民歌具有较强社会功能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一般说来,文字不发达的民族、社会较注重直接的歌唱行为,仪式中的每一种歌唱与行为方式都有特定的功能意义”。

3土族民歌在唱词语言方面的特点可能与劳动协作与通婚现象有关

其一,“互、民”两大色彩区都用汉语演唱劳动歌与当地劳动互助有关。劳动歌的产生与其流传范围内的生产劳动方式是密不可分的,两区都不约而同地以汉语作为其唱词语言。由于旧时当土族逐渐弃牧从农而到附近易耕地区定居时,因其劳动生产力相对落后,土、汉民族间的劳动协作成为了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生产方式。随之,为了达到动作协调一致的目的,不同民族劳动协作者对劳动歌唱词语言的统一颇为迫切,但又因常常是汉族定居在先,土族作为后来者,选择汉语似乎也成了顺理成章之事,笔者在“互区”做实地调查时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两区生产劳动方式的差异,很有可能是导致其流传的劳动歌种类不同的重要原因,如“互区”以打墙号子为主,而“民区”却有更多的抬木号子和拉木号子。

其二,婚礼歌的唱词语言形式多样是土族与他民族通婚的结果。土族婚礼歌是伴随着有男女双方亲朋参加的婚礼仪式过程中演唱的,土族在通婚方面没有太多限制与戒律,与当地藏族和汉族通婚颇为常见,为了确保不同民族结合的婚礼得以顺利进行,婚礼中许多仪式歌曲采用汉语,土、汉双语,甚至土、藏双语演唱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土族儿歌、宗教歌曲、安昭舞曲等只用土族语演唱也与这些土族民歌自身的特点有关,此类土族民歌唱词所传递信息量相对有限,不具有过多与他民族交流的功能,因而在演唱时一般不需要他民族参加,自然也就不必为统一语言而被迫使用他族语言了。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土族民歌的唱词语言从儿歌、安昭舞曲、传统情歌和宗教歌曲到婚礼仪式曲再到劳动号子和“花儿”,有从只用土族语演唱到土族语、汉语双语演唱再到只用汉语演唱的过渡趋向。由于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原因,一般说来,民族发展和文化交融中常表现出年少者较年长者更易接受他民族文化的规律。而“花儿”作为土族青少年最为喜爱的土族民歌,自然因是最先受他族影响,且所受影响最深的种类,这一点与实际情况也是完全相符的。

四、汉、藏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

由于许多土族聚居地周边聚居大量汉、藏民族,某些村落及地区土族与汉、藏族杂居的现象颇为常见,除劳动协作与宗教活动外,经常进行的“花儿”会等娱乐、文化活动中,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特别是民间音乐之间的交流———成为了可能与必然。加之经济、交通、通信等的发展,这一交流的区域也在逐渐扩大。自然,各民族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尤其是汉、藏民族民间音乐对土族民间音乐的影响也在随之加深。

土族民歌较多使用无角音七声音阶或角音不突出五声音阶的特点似乎与土族聚居区的地理位置颇有关系。我国西北甘肃、青海一带民歌(特别是“花儿”)中也常用这种无角音的四声音阶和角音不突出的五声音阶,这也是西北地区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共性特点,土族民歌在受到他民族潜移默化的影响。

由土族民间艺人说唱的叙事长诗《格萨尔》虽是带有浓郁土族文化特色的英雄史诗,但在内容上却与藏族诗史《格萨尔》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在说唱时甚至用藏语说唱其韵文部分,然后用土族语(以互助方言天祝话为主)进行解释,并加了许多土族古老文化的内容。在“互区”流传的《格萨尔》、《祁家延西》等土族叙事长诗在“民区”并未流传,虽说还不能就此对土族叙事长诗是否为土族原有民歌品种,抑或是在“互”、“民”两区相对分开后受藏族史诗影响才产生的新品种等妄加断论,但藏族和土族民间音乐至少是在叙事长诗发展过程中有着互相影响应是不争的事实。

与“民区”相比,“互区”土族民歌曲目繁多、品种丰富,且音调悠长、节奏舒展。这可从两区的非土族音乐中得到答案。多种“互区”独有的品种都或多或少与当地藏族音乐存在联系。如:“互区”的“於菟”表演与藏族一些宗教活动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甘肃省卓尼县流行的土族歌舞“沙目”虽与附近藏族“沙目”在表演形式、歌词、曲调方面均无相似之处,但却有相同的称谓,并运用相的道具———鼓;当地流行的另一种情歌“卡西”却和藏族民歌“拉依”有着较多的相似之处;在“互区”流传的《祁家延西》、《拉仁布与吉门索》等土族叙事长诗在“民区”也未见流传。而且“互区”多受藏族开阔、悠长民歌曲调影响,而“民区”则多受汉族民歌规整节奏曲调影响。

土族民歌大量使用两句体结构,除与此结构因具呼应关系而最具稳定性有关外,还与两句体结构具有较强收缩性,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句幅长短可随唱词内容、衬词多寡,以及功能场合等的变化而调整有关。而且,土族民歌实用性、唱词内容的即兴性,以及应用场合的多变性等都在客观上需要结构的相对稳定性,以衬托出其旋法、节奏等方面的特点。如:曲调起伏、悠长的“花儿”句幅相对其他类型就较长,两句体结构的使用也最为典型。

民族文化特点篇2

由于地处丝绸之路要道,西域各少数民族在长期中西方文化的浸染与影响下,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立足于西域少主民族文化特色,讨论中原文化、中亚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西域少数民族文化衍变历程中的重要影响,同时从开放度、包容度、民族性、土著性、层次性及共享性等方面全面分析其文化特点,以期对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有更加深度的了解。

关键词: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特点;文化发展

西域少数民族在传统意义上是指从西汉至清朝年间世代居住在吐鲁番盆地和环塔里木盆地诸绿洲的各少数民族。由于地处中西方文化交流要冲,借由丝绸之路,不仅实现了中西方经济交流,西域少数民族也深受中原文化、中亚文化、游牧文化等文化浸染,形成特色的西域少数民族文化。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建立在独特地域环境和民族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文化特点及历史轨迹进行探究,可窥视其深层次的核心价值取向,对现行的和谐社会研究及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一、文化发展衍变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盛衰与丝绸之路密切相关,丝绸之路繁荣期间也是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最为丰盈璀璨的时期。在丝绸之路畅通后,传统的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吸收不同外来文化后逐步走向繁荣,而其中外来文化中,对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演化变迁产生主要影响的有中原文化、中亚文化以及游牧文化:

1.中原文化的影响

一个国家如果的经济实力强盛,其文化实力自然会溢出国外,对周边民族和国家产生辐射式的影响。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由于其高度发展的农耕文化,文化软实力不断溢出。从汉朝开始,中原先进的文化成就,包括技术、制度等以及构成中华民族深层文化心理的儒家文化不断传入西域,刺激了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同时,从出土的文物、遗址以及壁画,表明中原的道教也曾在西域盛传。

2.中亚文化的影响

从西方传入的物质文化包括香料、器物等,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西域人民的生活,然而西方传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从西方传入的宗教包括袄教、景教、佛教、伊斯兰教等,若谈及其影响深度,莫过于佛教和伊斯兰教。从佛教寺塔、古窟遗址等不难发现佛教传入给西域留下的深刻印记,而伊斯兰教,主要始于喀喇汉王朝时期,统治者定伊斯兰教为国教,突厥语部族出现伊斯兰化,从而出现新的文化———伊斯兰突厥文化。

3.游牧文化的影响

游牧文化由于其自身经济形态单一、生活方式易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特点,产生了向农耕文化交流的需求,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游牧文化与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相生相克。在风调雨顺的时期,游牧和绿洲交流、互市;而当一方实力明显强于另一方,尤其是游牧民族,便会出现征服需要;同时当天灾人祸、游牧民族生存困难时,也会出现南下掠夺的情况。在长时间的战争中,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等相互影响,之后,大量突厥人、回鹘人定居加入农耕行列,改变生活方式,游牧文化也给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注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总之,在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衍变的过程中,始终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在内部呈现大同与小异并存的形态,并持续保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二、文化特点

研究西域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不得不考虑其特殊的地域环境。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是由扎根西域且历史底蕴丰富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多元的民族结构造就了封闭与开放并存、包容与和谐兼具,同时又颇具民族性、土著性、多层次性、共享性的特色文化。

1.封闭与开放并存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的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化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就封闭性来讲。首先,封闭性是传统农耕文化一大特点,传统农耕文化下,以自然经济或半自然经济为基础,人们从事依照自然规律调节的重复性的农业生产活动。循环轮回的春耕秋种、秋收冬藏的生产实践与血缘、宗法关系等共同形成相对封闭的自然秩序,在这种自然秩序下,人们逐渐形成安土重迁、安于现状、保守、封闭的思想。其次,彼此分散、各自封闭的自然条件使文化封闭性更为突出。就文化生态环境来看,绿洲被沙漠和戈壁划分成一个个不相连的小块儿,犹如点缀在沙漠和盆地边缘的绿宝石,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各自区域内进行活动,并自给自足,使得各自区域相对独立,缺乏联系,而这彼此孤立的文化生态环境成为了各少数民族文化独立发展的地理前提。然而,没有封闭是绝对的封闭,封闭性恰恰成为了其开放性诉求的来源。首先,人是具有主观意识的能动个体,为突破封闭性的限制,人们不断向四周拓展生存空间,寻求与外部联系,加之传统农耕的单一性局限,也使得人们更加积极寻求外界的补偿或互易。其次,西域所处的特殊政治地缘环境,使得开放性成为必然。在海洋尚未被人类征服的时代,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驿站的西域,战略地位十分明显,特别是在丝绸之路繁荣后,丝绸之路就像一条金色的丝带将一块块绿洲串联,由此,西方文明东来,东方文明西去,西域少数民族文化也在这块交界地上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2.包容与和谐兼具

文化的包容性体现在承认其他民族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并允许其他民族充分展现自身民族特色。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大度包容东西方文化、农耕和游牧文化、多种宗教等的原因,一方面源于民族种族的多样性,各种族人民在共同对抗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漫长过程中,形成了彼此尊重、互相借鉴的人文环境,包容彼此生活习惯、价值信仰;另一方面,包容性是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得以绵延千年的支撑,西域民族特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要不断受到异域、异质文化的冲击,在这种频繁的文化冲击下,西域文化不断吸收外来精髓,保留并发扬原有民族特色,才能一直保有文化的繁荣。“和谐”是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我们不可否认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内部各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在文化生成中彼此存在矛盾和冲突,然而就历史进程的最终文化状态来看,“和谐”仍是其表层体征和深层肌理】。从文化表层来看,在内部各民族和谐相处、不排斥异族文化;在外部,对外部文化进行吸收,包括中原的先进技术、制度,也包括西方的宗教、器物。从文化深层来看,长期和谐兼容的文化样态,形成了西域各民族人民大气、包容的民族文化心理,人们逐渐适应多元文化共存的现状,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和为贵,多元发展。

3.民族性与土著性

文化的民族性和土著性指各民族在一定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生活样式,即民族文化的特色和特性。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催生不同的风土人情,西域少数民族的生活样式,是在长期与自然斗争中解决自身存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状态,是特殊的文化状态。文化的民族性和土著性得以留存,一方面归功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历史底蕴,另一方面则归功于文化的巨大惯性。一旦各民族在衣食住行的需求上存在了差异,那么在观念和信仰上也会同样出现差异,同时,根植于物质文明基础上的精神文明,如传说、宗教、历史、礼仪等又反过来塑造了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民族认同感。所以,只要文化所处的生态环境没有改变,民族依然保持特殊的生存方式,民族文化心理更不易改变,尽管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震荡,依然能在吸收的基础上保存原有的民族特色不断发展下去。因此,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西域广阔的土地上根植,尽管在历史上不断遭到各类外来文化的冲击,然而在对不同文化的消化、吸收后,依然以极具西域绿洲特色的姿态散发自身的魅力。

4.文化形态多层次性

西域少数民族文化明显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官方文化显现中原化特征。官方文化指一个地方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文化,而西域少数民族的官方文化主要受中原文化影响。一方面原因是,自汉朝统一西域后,中央采取委派、册封等形式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另一方面原因是,政治体制在西域各绿洲国的推行,使得西域普遍接受中原统治思想,同时,一些来自中原的政治家亦产生不小影响。其二,精英文化体现内外文化兼收。精英文化指的是有较高教育程度或文化背景的人所品位的文化,其中以知识分子、商人阶层为主。由于地处中西文化交界,西域知识分子、商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同时接收中外文化,借助本身具有较高的知识能力或对于文化的敏锐感知,他们将不同文化融合,各取其长,各避其短,从而使精英文化呈现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局面。其三,大众文化展现土著性特点。这里的大众,指的是远离城市中心,远离经济中心,依然过着传统农耕生活的普通劳动人民,他们相对于前两个阶层更加保守和封闭,然而正是由于保守才使得大众文化更加古朴和原生态,展现出更多的土著性和本土性。

5.族际文化共享性

族际文化共享指的是两个或多个民族共同享有某一类文化的现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聚居地的交叉、经济文化交流等因素,不同的文化单位经过碰撞,可能出现分裂、消亡,也可能出现互渗、融合,西域的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通过不断共享某些文化特征,形成西域独有的特色文化氛围。在不同区域的文化交叉,在不同时期的文化交叉,使得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形成广泛复杂的文化网络,并呈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局面。

三、结论

民族文化特点篇3

关键词:民族心理语言学;俄语;民族文化

H35

俄语是俄罗斯使用的官方语言,同时也是联合国常用六种语言之一。中国与俄罗斯有良好的外交关系,两国人民也有深厚的情谊。我国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与俄罗斯也有密切的往来[1]。近几年来,中俄两国领导也通过定期会晤加深了两国的合作关系,我们能够通过新闻报道观察到中俄两国之间的友好互动。中俄两国的贸易往来已经从小额的企业间的交易转变为国家之间的大项目合作,例如中俄合作的高铁项目以及石油天然气供应等方面。两国之间的交往是多层次、多领域的,这样一来,促使我国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起俄罗斯文化。

一、俄语语言的民族内涵

1.俄语的内涵

俄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语言。语言含盖了单词、词汇、句型、成语、俗语等,具有丰富的内涵,且富有深刻的寓意[2]。语言多为词汇、短语、成语等单独或组合表达的形式出现,表达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对客观事物表现出自身观点的一种形式,能够反映该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等方面。语言的发展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相关性。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不但是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3]。

2.语言的民族内涵

语言是建立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参与民族发展的一些活动,同时也是形成民族精神的重要前提。民族的社会精神、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兴趣爱好、性格情操等都能够在民族语言中表现出来。民族思维以文化对语言的使用有深刻的影响[4]。根据学者萨维尔提出的语言假说学论,民族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维结构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方式,其认为人们不光生活在客观世界中,特定语言限制了其对社会认知的客观性。人们的世界观是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当人面看到、听到某种现象时,会向别人叙述这一种现象或独自思考,而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在此时对人们的认知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人类思维凝聚的成果,包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概念的分类、想象的局限、命题的判断以及推断的结果都是通过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文化则通过不同表现方法渗透在语言当中。正如齊科波夫斯基所说:“语言反映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全面的反映了民族的思想和情感,同时对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产生了影响。”对人们来说,语言是人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能够反应民族的文化特征,包括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状况、认知方式和逻辑思维。

二、俄语语言民族文化的内涵

俄语是俄罗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表达方式决定了民族文化,对人们的思维、行动以及世界观起到了支配的作用[5]。俄语与汉语的语义表达发生就表现出很大的不同,例如“кипяток”与“开水”都是表达沸腾的水,但汉语的“开水”可以表示凉了的沸腾过的水,而“кипяток”仅表示刚刚沸腾的水。类似的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还有很多,这也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需要注意的问题。虽然这种差异不可避免,但能够通过更加详细的说明进行修正,从而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身想要表达的内容。比如汉语中的乘车,在俄语中的表达为“поехатьнамашине”,而英语中则可以表示为“takeacar”或“goforadrive”等多种表达方式。在汉语中成语固定为四字形式,然而俄语中的成语形式则较为灵活。相比较而言,俄语成语倒是更像汉语中的谚语。如俄语成语“Векживи,векучись”本意为“活一百年,学一百年”。这与汉语中的谚语“活到老,学到老”意思十分接近。再比如“Былбылес,адровабудет”本意为“只要树林在,大门就会有的”。显然汉语中的谚语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意思与其一致。深究这些语言差异的原因无外乎民族文化有异。

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这也导致国家之间的语言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一个民族的语言必定与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有着民企鹅的相关,能够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特点[6]。美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在英语的使用方面仍存在不少的差异,例如美国人说薯条一般用“fries”,而英国人一般用“chips”;美国人一般称足球为“soccer”,而英国人用“football”。要想真正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就必须从了解该民族的文化着手。

三、跨文化意识对俄语语言民族文化的影响

俄罗斯心理语言学派主张语言具有目标相、对象性和本体性,认为通过积极创造语言环境和语言条件,并通过语言作为中介,对社会活动产生影响,在此期间,社会因素占据首要作用,而心里因素作为第二要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萨科波洛夫在《心理语言学》中阐述了心理语言学对语言的影响,并通过语言活动中词意的表达对人们的认知产生了影响。塔克斯博科夫在《篇章的心理语言学研究》中指出,心理语言学理论在语义分析具体语言现象中有一定的影响。心理语言学的重点在于语言活动是世界的过程,通过语言交际来认知客观世界[7]。

由于文化的差异,使得人们在学习非母语语言是会由于缺乏对语言文化的了解而产生一些误会,从而无法正常交流。跨文化交流则是指不同语言和国家人民之间的交流。俄语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俄语学习不但需要学习发音、词汇、语法和成语,同时还需要了解其对待事物的方法和思维。文化意识是指文化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以及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即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合理解释[8]。我们需要对民族文化的本质进行有效把握,同时对社会构成、价值观念、世界观念以及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跨文化意识是指人在将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客观比较时,对于文化差异和共同点的理解与包容能力。这种能力要求人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和包容能力,同时也有较好的接受能力。跨文化意识的缺乏很可能造成不同国家群众之间的无法有效交流,例如俄罗斯人性格豪放,被中国网友戏称为“战斗民族”,但中国人讲究含蓄,说话比较委婉,使得两国人们在交往时由于无法理解对方的意思而无法有效沟通。跨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建立在新语言知识的学习上,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点。由此可见,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对不同文化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是人们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过渡的过程。俄语教学可以通过聘请外教,让学生与外国人接触,感受地道的俄语。组织学生开展俄语交流会,为学生创造俄语交谈环境。同时还可以与俄罗斯高校开展交流活动,通过学生交流了解两国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出国深造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要想提高俄语教学效率,首先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平等、自由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发表不同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书本知识,用于创新,创造一个自由、生动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俄语教学效率以及水平。

语言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到的。语言的内涵比较丰富,语法复杂,且语义在不同情况使用时有不同的释义[2]。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对客观存在的看法,能够反映该民族的社会生活,包括历史、文化、宗教、政治、经济和劳动等方面。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不但是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也是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因此,俄语文化研究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学习俄语成语、谚语来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和特点。俄语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俄罗斯的历史文化、节日习俗等方面出发,从而掌握正确的语言策略,并且减少汉语对俄语使用的影响,才能提高俄语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文章首先介绍了俄语语言的民族内涵,然后阐述了俄语语言民族文化的内涵,最后分析了跨文化意识对俄语语言民族文化的影响,旨在为我国俄语语言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永红.论俄语成语文化研究的核心线索[J].外语研究,2014,32(6):40-44.

[2]赵秋野,宁秀鑫.高校俄语专业语言文化多媒体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30(2):146-150.

[3]李德祥.俄語数字文化简论——兼与汉语数字文化比较[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26(2):54-58.

[4]齐明彦.俄罗斯文化对我国高职院校俄语专业实践教学的影响研究[J].戏剧之家,2016,32(2):148-149.

[5]朱达秋.从俄语谚语俗语看俄罗斯人的传统财富观——俄罗斯传统价值观的文化解说[J].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14,27(2):95-98.

[6]付晓.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中俄语作用的思考[J].才智,2014,32(14):267-267.

[7]陈铁凤.跟踪时代,研修俄语——《现代俄语与现代俄罗斯文化》一书的启示[J].外语研究,2014,23(2):76-79.

民族文化特点篇4

【摘要题】文化遗产保护

【关键词】民间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立法建议

【正文】

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关注始于九届全国人大。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开始就有关问题进行大量的立法调研。在广泛听取各地方、各部门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借鉴国外相关法律及参考我国云南、贵州地方立法的基础上,到2003年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第6稿(以下简称《草案》)。日前,该《草案》经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审议通过,即将进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日程。《草案》共7章60条,内容主要涉及三方面:继承人的保护、文化遗产本身的保护和相关的精神权利和经济权利。本文拟将《草案》与1997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2000年5月26日云南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通过的《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2年7月30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以及国内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相比,剖析《草案》的主要特点,并提出有关商榷意见。

一、《草案》的主要特点

(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兼顾保护相关物质文化遗产

日本在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是国家文化财产的根本性法律,它的保护范围非常广泛,涵盖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传统建筑物群、文化财保存技术、埋藏文化财等七大类[1](p18)。韩国于1962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受日本影响很大,文化财被划分为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纪念物、民俗文化财这四大类[2](p437),可见它也是一部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法律。与日、韩两国不同,由于我国在198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是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基本法律,所以只能实行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立法的保护方式,即物质文化遗产由《文物保护法》及相关配套法规调整,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即将出台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规调整。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譬如,戏剧的道具服装、音乐的乐器、手工艺的制成品、宗教仪式的场所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有物质的承载体,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的物质证明。所以《草案》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兼顾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草案》将法律的保护范围界定为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第2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国家保护:(1)濒危的古语言文字;(2)口述文学和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杂技、木偶、皮影、剪纸等;(3)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技艺;(4)传统礼仪、节日、庆典和游艺活动等;(5)与上述各项相关的代表性原始资料、实物、建筑和场所。(6)其他需要保护的特殊对象。”其中(1)至(4)项指非物质文化遗产,(5)指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为避免与《文物保护法》的调整范围发生交叉,《草案》第59条规定:“已被确定为‘文物’或‘文物保护单位’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适用《文物保护法》。”

云南、贵州等地的地方法规虽也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物质文化遗产为辅,但没有突出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之间的“相关性”这一重要特点。譬如,《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第2条规定:“本条例所保护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指:(1)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2)代表性的民族民间文学、诗歌、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3)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传统的文化艺术、民族体育和民间游艺活动、文明健康或者具有研究价值的民俗活动;(4)集中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习俗的民居、服饰、器皿、用具等;(5)具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特色的代表性建筑、设施、标识和特定的自然场所;(6)具有学术、史料、艺术价值的手稿、经卷、典籍、文献、谱、碑、楹联以及口传文化等;(7)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人及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艺;(8)民族民间传统工艺制作艺术和工艺美术珍品;(9)其他需要保护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其中的(4)、(5)、(6)项调整的都是物质文化遗产,第(8)项也涉及到物质文化遗产,立法者实际已将许多本该由《文物保护法》调整的遗产类别纳入了这个地方法规的保护范围。

(二)确立了文化部门的行政主管部门地位

存留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极为庞大,品种繁多,保护工作涉及到政府的许多行政管理部门,如文化部门、文物部门、建设部门、宗教部门、民族事务部门、旅游部门、公安部门、工商部门等等,仿佛谁都可以是主管部门,但实际却没有一个是真正的主管部门。这样既容易造成管理的交叉重叠,致使管理成本加大、效率低下,更容易产生各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分,相互推诿的问题。这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状况主要是因为缺少一部非物质文化方面的基本法律直接对行政主管部门作出规定。国务院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第4条规定:“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负责全国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但事实上,国务院并没有设置一个像文物局之于文物管理、版权局之于版权管理那样的专门部门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究竟哪一个部门是“国务院负责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的部门”,该行政法规未作规定。根据国务院的这个行政法规,各地方的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有的继续语焉不详,有的则作出了进一步明确。如《江苏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第6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艺美术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工作实行监督管理。”《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第4条规定:“市人民政府经济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及其相关工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劳动和社会保障、旅游、文物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的相关工作。”

对这种状况的改变始于《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该法规开始明确由县级以上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内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协助文化行政部门共同做好保护工作(第6条)。《草案》吸收了云南、贵州地方法规的宝贵经验,在第6条中规定:“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国务院其他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这样一来,如果此《草案》获得通过的话,县级以上政府的文化行政部门将会因为法律的授权而成为主管单位,它的主要职责是:1.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认定的具体标准和办法(第2条第2款);2.负责制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规划(第11条);3.拟定地方级和部级保护名录(第14条);4.批准命名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人和传承单位、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第17、21条);5.受理有关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的维权申请,并可提起诉讼(第31条);6.审核外国团体或个人到我国境内进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重大专项考察(第35条);7.建立传承人档案,及时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抢救性记录(第41条);8.依法实行行政处罚(第6章法律责任)。

(三)以分级保护管理为原则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多彩,种类多种多样,保护工作也应该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对具有重要价值或濒临灭绝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应该实行重点保护。《草案》第14条规定国家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实行分级保护的制度,中央和地方分别建立保护名录,列入部级保护名录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是在全国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珍贵、濒危的项目。这一做法与《文物保护法》相类似。在我国文物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分级管理,根据文物价值的高低,区分等级,保护重点。不可移动文物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上述保护单位之外的其他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分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及上述之外的文物藏品。不过,《草案》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名录只分成两级,即地方级保护名录和部级保护名录,有权拟定地方级保护名录的是省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门,省以下便不再按行政级别建立地市级、县级保护名录了。

民族文化特点篇5

一、民族文化旅游的概述

民族文化旅游是依据一种民族文化的特点开发出来的具有很好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发展与融合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进化以及长时间的积聚,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与民族底蕴的一种综合体,民族文化常常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以及精神文化等方方面面。一个民族文化的特点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一个民族人民群众的特点,通过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能够发现民族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民族信仰、民族节日等等特点。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特点方方面面的反映,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根据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特点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我们就能够认为是一种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包含着民族文化、民族建筑、民族习俗、民族服饰、民族节日、民族歌曲、民族舞蹈以及民族手工艺等诸多民族文化资源。

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对传统民族文化保护

旅游项目的开发能够很好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水平,同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促进一个民族的发展,使一个民族所在的地区经济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使一个民族更具有影响力。此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民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复苏与重振,提升民族信心。

(二)有利于改善民族生活,提升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旅游项目的发展往往会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的建设,对于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样,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够更好地改善民族的生活水平,提升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建设,将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进行一些消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旅游常常包含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在民族文化旅游区域将会很好的促进该地区交通、餐饮、住宿等领域的发展,带动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了,自然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与提升。另外,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也将会促进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由于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游客前来游玩,这也将大大的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了,使更多地人了解该民族的文化,同时,由于不同民族游客的前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输入,这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融合,将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一)明确思路,科学规划

一项成功的旅游资源开发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与指导,明确发展思路,这样旅游项目才能够更好地被旅游所接受与认可,同时也能为旅游资源的长期发展带来生机。同样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如此,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前,首先就必须要明确发展思路,进行科学的规划,这样才能够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能够更好地持续发展,要想进行科学的发展与规划,就离不了政府部门的引导。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引导,避免盲目性的开发与过渡性的开发,使民族文化资源更具有特色,以便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也应该加大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使传统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得到传承,这样才能更好地长期促进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二)创新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在旅游中只有新颖,只有独特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因此,在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时,需要在传统的民族文化基础上加以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使民族文化具有吸引力,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创新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根据本民族文化的特点,以及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开发出具有独特色彩的旅游开发资源,这样的旅游项目一方面能够显示民族文化特点,同时也能适合当今社会的许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游客,才能更好地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一)近期

为基础开发建设期。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第三产业支柱产业来培育,建立政府主导型开发管理模式,把文化旅游作为旅游开发建设的三大主要特色方向之一来抓(塞上江南自然L光、回族穆斯林风情、西夏文化)。理顺关系,选准主导型民族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加强民俗村建设,加快开发国内客源市场,稳步发展海外客源市场,大规模开展宣传促销,大力度整治旅游环境,尽快提高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使之成为旅游热点。

(二)中远期

为重点建设开发期。通过内联外引,广辟财源,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型开发管理模式,创出系列化的民族特色旅游精品和全国乃至国际意义的观光、修学、科学考察、民族文化教育基地,构建文化旅游名牌景点,全区重要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都得到开发,建设南北民族文化旅游走廊,初步形成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重要民族文化旅游基地。使旅游业的民族特色更加浓郁。

五、总结

民族文化特点篇6

旅游文化是人类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底蕴和灵魂。在那些不同线路、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旅游活动中,人们不仅观赏黄山云海、漓江风光那些大自然造就的奇山异水,更喜爱那些伴随着山水的历史和传说;不仅观赏那些巧夺天工的万里长城、秦代兵马俑、东方明珠塔及北京的鸟巢、水立方等著名人文景观,更关注那些建筑的历史和伴随而生的经典艺术;不仅观赏那些各地民族的服饰、饮食、节日和生活方式,更愿意亲身体验那些民族的习俗和特有的文化;不仅观赏那些高耸入云和叹为观止的教堂、寺庙,更倾心了解不同宗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事实上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接触的所有内容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那些巧夺天工的壮美山水所包含的自然景色文化,具有极强的观赏性;那些巍峨的教堂、壮观的寺庙所体现的宗教文化,具有极强的神秘性;那些世界各地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构成的民族习俗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那些涵盖历史精品大全的博物馆文化,具有极强的知识性;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陵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具有极强的艺术性;那些水上漂流、草原驰骋以及农家乐和体验民族生活的原生态文化,具有极强的参与性;那些最高建筑、最美喷泉、最具特色剧院和体育场馆等体现的现代文化,具有极强的时代性;还有那些记载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历史和建设历史而设立的红色旅游项目所强调的精神文化,具有极强的教化性。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旅游离不开文化,人们在所有的旅游活动中,在休闲、娱乐、怡情的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的增进知识,感受文化,提高品味,陶冶情趣。民俗旅游的文化魅力在众多的旅游文化项目中,旅游者更关注、更青睐、更痴迷的是那些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历史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因为这些项目通过历史遗迹和馆藏文物使旅游者能深刻了解这些民族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性;通过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展示使旅游者能亲身参与民俗活动,具有一定的风情体验性;通过对民族服饰、餐饮、用具以及各种历史文物的观赏及选购,使旅游者能深入了解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鉴赏性。因此注重开发旅游文化资源,特别是结合当地的历史和民族特色,开发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

这是目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态势,也是每个旅游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2000个民族,仅中国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习俗、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历史、习俗、文化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灿烂文化,成为人类社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旅游活动中人们不仅要观赏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游览那些令人流连忘返的人文景观,同时更愿意对那些异于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进行探索、探寻、探奇甚至探究,这也是旅游的魅力所在。因此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对各民族的吃、穿、住、行、服饰、风情民俗、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宗教仪式、建筑风格、民间歌舞等进行了解和体验,进而选购自己所喜爱的具有民族特点的纪念品和相关商品作为收藏,甚至作为自己生活的用品和饰品,对于提升旅游景点的影响力、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疆利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13个少数民族聚集区资源,开发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服饰观赏和采购游览,以手抓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饮食习俗体验旅游,以体验民族风情的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民俗节日旅游,以品尝、体验和选购哈密瓜、楼兰红枣、吐鲁番葡萄干、肉馕和各种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和家庭挂饰、摆饰等体验旅游,令游人视新疆旅游为首选的旅游体验度假项目。云南开发的民俗特色旅游可以说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云南境内26个民族的各种民俗节日,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景颇族“目脑纵歌”节、傈僳族刀杆节、白族三月街会等就有30多个。

景洪地区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民族风情浓郁,富有世界样的傣族妇女衣着打扮,男女青年“丢包”、赶摆、拴线仪式等风俗,令人津津乐道的泼水节等等。傣族的聚居区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建筑特色、等。其他如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源地和常年被人们朝圣的“灵洞”所在地香格里拉,著名电影《五朵金花》描述的白族大理三月街会,每年农历12月初的哈尼族长街宴,以及云南的纳西族茶文化、茶山人民族婚姻、傈僳族婚礼与跺脚舞、摩梭人的风情和形形的庙会,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充分体现了特有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而这些民俗体验式的旅游项目不仅给游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对宣传地区文化、民族文化,开发本地区其他旅游资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我国台湾地区的高山族民俗文化旅游也是非常有特点的。触景生情,即兴演唱,具有抒情寄意的高山族音乐歌舞具有丰富多彩的风格。喜爱喝酒和打猎,把猎狗看做生命一部分的生活习俗,保留着母系社会遗风的女权地位,槟榔情趣和“笼子”幽会的恋爱婚嫁习俗,类似毛利人的点鼻待客礼,以及每年最重要的播种节和丰收节节日盛会,是台湾高山族人主要的民族风俗。这些旅游项目给凡是到宝岛旅游的客人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世界各国也都非常重视民族风俗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新西兰开发的毛利人文化习俗旅游项目,让游客从罗沱路亚的毛利音乐表演,类似夏威夷草裙舞的毛利歌舞,独木舟上、城塞村入口处以及集会场所前面及周围的雕刻,颇具民族特色的碰鼻礼、纹面等等,深深体验毛利人的历史、风俗和具有特色的文化。印度专门设置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印度特有的传统服饰和女人专属服装,具备各种奇异功能的花样草药,包括出生、普迦、婚礼、葬礼四大仪式,印度教的灯节、十胜节、除十节等特色节日,以及以修行为目的的乞讨活动,都使游客对印度这个国度和民族有了较深的了解,留下难忘的回忆。

北美地区反映印第安人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旅游项目,南美地区以巴西人为代表的忘情桑巴舞,欧洲地区西班牙的斗牛士,俄罗斯的民族歌舞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套娃,以及遍及欧洲的宗教习俗,非洲人特有的饮食、婚嫁和礼仪习俗。这都是人们在世界各地游览时所接触到的民俗旅游文化,都是根据所在国和所在地的民俗特色和资源进行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如何将这些旅游资源在提升文化品味和游客体验等方面进一步开发,从而提升地方旅游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促进地方旅游景点建设和旅游环境建设,这是当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重心。作为满族和清朝发祥地的辽宁,同其他省市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同步,针对辽宁所具有丰富的鲜明和浓烈的满族民俗特色旅游资源,正在开发结合以沈阳为核心的中部七城市群所特有的满族民俗文化,进行民俗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针对清朝兴京—东京—盛京—北京建都历程,即从努尔哈赤开始在赫图阿拉老城(旧称兴京)起事,到辽阳建立后金国都(东京),发展壮大移都沈阳(盛京),挺进中原入关北京建立大清帝国的清朝发迹史,设计和开发“清朝发迹史四京游”旅游项目;针对辽宁满族人口众多,满族历史和民俗特点鲜明的情况,设计和开发包括“满族风味美食一条街”、“满族民俗商品一条街”、“满族民俗文化一条街”等内容的“满清民俗文化体验游”旅游项目;针对沈阳作为清朝发祥地所完好保存的清故宫和新建的关东影视城等资源,设计和开发体现清代宫廷文化、历史文化、礼仪文化,展示清朝十二帝功绩、清代珠宝、清代宫廷用品、清代名家书画和文学作品、清代服饰以及包括“清代一条街”等内容的“清代特色文化体验游”旅游项目。

民俗特色旅游的特点这些地区民俗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都具有共同的特点。一是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所开发的旅游文化项目,都有自己鲜明的异于其他地区和其他民族的独有的文化特征;二是民俗文化特色突出,所提供的民俗旅游项目,给游客提供具有绝不类同于其他民族和其他地区的特殊体验;三是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突出,所设计的旅游项目,不论是从旅游线路的设计还是旅游内容的安排,都体现出民族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辽宁省旅游工作者设计的“清朝发迹史四京游”旅游项目,让游客随着旅游路线漫游,穿越历史隧道,品味那些物是人非,体悟那些沧海桑田,充分了解大清王朝300年的兴衰史,体验曾在世界历史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的清代文化。更特别的是这些民俗旅游项目文化特色突出,凡是开发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地区,都一改以往旅游那种走马观花,看景、拍照、购物的“老三段”模式,而是让游客直接参与那些具有民族、民俗、历史特点和特色的旅游项目,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深刻体验特有的民族文化。甚至根据游客自身需求参加那些量身制作的特色旅游项目。如旅游活动由过去的局外观看演变为旅游者成为旅游活剧的主要角色,每一位游客都是这部活剧的演员,而导游从解说者化身为导演。

民族文化特点篇7

摘要我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及统一的国家,各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着自己的文化。其中,体育文化几乎是每个民族都有的一种文化样式,它在本族人民的创造与传承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征。明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与世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个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做了分析。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体育特征

折射社会生活的浓缩点便是民族型的传统体育,而通过它能够观察到民族性文化是多么的富有。在我国,民族体育的传统性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民族心理、价值观等内容,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创造活动。而正因为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在民族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很多民族特色,而且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经济等影响,它所形成的教学模式,教学思想,体育精神也不同。所以,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包含着物质层面的内容,同时也包含着精神层面的内容。而民族文化的本身就包含了民族体育文化,因此,民族体育研究中文化角度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文,就是对我国民族与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的一个简单的分析。

一、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

(一)民族

民族是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人做的一种分类,只有拥有共同地域、共同文化、共同经济、共同语言这四个特征的人群,才能够称为民族。在本民族中间,人们的心理状态以及文化状态等趋向一致,生活习俗等也都大同小异。这就为特定文化的形成创造了条件[1]。所以,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当然就体育文化而言,当然也是有很多民族特色的。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各个民族之间无论是在生活习俗还是语言的使用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而这些差异性就形成了本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质。

(二)民族传统体育

目前,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定义尚没有得到统一,但是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民族传统体育既不同于民族体育、民间体育,它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这是因为民族体育既可以包含现代民族体育,也可以包含古代的民族体育,它的传统性是不确定的,比如乒乓球是英国的传统体育运动。而民族传统体育也根据不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相区分。所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也不包含汉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恰却是既包含汉族传统体育,也包含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因此,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总而言之,民族传统体育必须具备三种特质,民族;传统;体育。

(三)民族的传统型体育文化

它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的文化,另一个是精神层面的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的生产及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出的物品,以及这种由这些物品所带来的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文化就是基于民族传统体育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包括各种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制品等。精神文化是文化结构中最稳定、最保守、最核心的一个构成部分,是维持文化结构的关键所在[2]。而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就是指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等方面的观念形态,它处在与民族传统体育物质文化相对立的位置,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向。而依笔者看来,这样物质与精神层面相结合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在不断的随着时展,而对其的保护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应。希望国家能重视起来,把过去的体育文化不断的发展壮大并传承下去,因为这是一笔财富。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分析

(一)民族性和传承性

民族性则指的是民族型传统的体育文化必须具备的自身特殊的性质,它是区分所有民族文化的标志,而且它也可以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区分标志而使用,是一个民族具有自身文化的特点。而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使得人们的文化创造表现出多样化的姿态,所以这些各方面的文化也就具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特点。当然文化自己本身具有的特点以外,也具有其他不同的特点,而由于这些特点在相对稳定的物质层面进行映射后,就塑造出了使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特性,即民族性。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也相应了具有了民族性的特征,它主要表现为传统的体育项目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气息,甚至可以象征着一个国家或地区[3]。简而言之,比如,巴西的足球项目就是一种民族性非常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提到足球,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巴西,就是足球运动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可以说,足球就是代表了巴西。再说它的传承性。从表面上来看,这所谓的传承性就是更替和继承的特性,就是能够从一代一代的人中把这种今的每一代人保留传递下来,没有断链,亦即得到了继承。而另一方面,它之所以能够不断的传承民族精神和体育文化的发展。而这种文化,也就是我们它能够称得上的传统二字。就是因为它经由从古至今发生变化的历史潮流中传承下来,是因为它与时代的变迁保持了一致,不断做出改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亦即得到了更替。民族传统体育,并不是说一定是拥有着传统体育文化,一成不变,原封不动的保留下来。而是在传承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改良优化,才得以保存至今。

(二)时代性和后作用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性与后作用性是两个极性相反的概念。第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性是指通过一种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能够看到当时整个社会团体、民族或者国家的基本体育文化素质。比如“刘翔时代”中,透过刘翔这位运动员在体育上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状态;换而言之,刘翔身上打上了时代的深深烙印[4]。还有我国的乒乓球,在国际上,一提到乒乓球就会想到中国的乒乓球打得非常之好。第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后作用性是指民族体育文化的作用在当时没有得到显现,但是却在后来得到体现。因为民族传统体育至今都还在不断的改进和发展之中,所以,有些体育项目在刚开始并不一定会把其作用凸显出来,而久而久之,经过人们素质的提高,以及对体育项目的关注,这些体育运动才逐渐的被重视,真正的发挥了其本质的作用。比如,武术在产生之初到经过传播与发展之后,我国的各个民族发展出了具有本民族风格与特点的武术。

(三)统一性和连续性

世界上的民族多不胜数,而各个民族的民族传统体育都具有差异性。因此,从表面上来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全球化的大背景使得不同的文化之间趋向融合,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这个背景下也逐渐形成了以体育当作中心的统一集体;因此,在时代的持续发展过程中由于民族的不断发展,就不断的推动着民族型传统的体育文化由零散逐渐的形成了现在能看到的统一的体育文化。当然,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技巧,更加保证了民族型传统的体育能够持续地发展,只要生活不断,体育就不断。

(四)兼容性和开放性

总的来说,这两个特征是民族传统体育能够发展至今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推动其继续发展的基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给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与渗透提供了条件,很多民族愿意吸收外来民族的优秀文化,而在体育领域同样如此,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放性”。在清朝进行变法维新的时候,而军队则是其他国家新型体育形式以及项目的首要传播对象,随后才被国民慢慢地接受,进而推广。在传播过程中,文化需要媒介来传递,并且到接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最终,正确的,好的文化始终都会被保留并传递开来的。当然,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不同体育文化之前的碰撞,继而才能形成新的文化。而中国的传统体育与西方的体育文化相融合,就逐渐形成了中国近代的体育文化。开放性跟兼容性之间具有很深的关联。因为只有具备兼容性,开放性才有意义;而只有具备开放性,兼容性才能够得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它对外扩散传播以及向内吸收两个方面,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五)地域性和形态多样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域性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文化的发展必须有所依托,而比较稳定的依托就是地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方式,打上了地域的深刻烙印,就是它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比如,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方的渔耕业比较发达,北方的畜牧业比较发达,造成了南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竞渡为主,而北方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骑射为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形态多样性是指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所客观存在着的个体差异性。我国就是一个典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呈现多样化形态的国家。以“秋千”这一体育项目为例,苗族、土家族、仡佬族、哈尼族等都有各自不同类型游戏的形式。

三、未来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

(一)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案例表明,民族传统体育要想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就要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精华,并向国际化发展。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一项宝贵的财富,在当今社会不断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也需要得到革新与发展。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将朝着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不断吸收外来体育文化,从而形成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交融的局面,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内容与形式不断创新

展望未来社会,体育技术、方法等将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提高,甚至会出现一些新的技术、方法或理论。而这些都将促成未来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与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对传统体育的发展表现出了极高的重视,因此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社会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将获得更多技术、制度等层面的支持,内容与形式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

(三)民族文化特色将作为一个驱动力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民族文化特色是民族传统体育保持民族性的根本依据,同时也是其活力的源泉。因此,在未来社会,民族文化特色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并将被各个民族加以利用从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

(四)学校教育将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学校的体育教育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未来,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将使得民族传统体育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四、结语

这是民族的传统型体育运动在发展的过程里而形成的文化形态,传统它的发展对促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审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从而使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孔.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征和现实作用浅析[J].商情(科学教育家).2012(05).

[2]王阳春,马兴胜.从民族文化的特征看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发展[J].甘肃科技纵横.2012(05).

民族文化特点篇8

关键词:回族;舞蹈;沿革;文化影响;发展;方向

一、回族舞蹈的形成

回族就是回回民族,在我国分布很广,天南海北95%的市县都有回族,形成了“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方式。回族文化基本上是一种中外结合型的文化,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汉文化的有机结合。回回民族长期以来和汉族杂居,逐渐习惯于以汉语作为共同的语言,受汉文化的影响很深,虽然有自己的文字、语言,但普及程度较低,只是在一些清真寺等宗教场所的宗教人士使用。大部分回族群众都是运用汉语、学习汉文化。

回族舞蹈作为回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参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并在中国历史的坎坷进程中完成着本体的塑造。有学者考证,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西域乐舞传入中国,随着东西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阿拉伯和汉族民间舞蹈混合一体的民族风格,继而形成了回回乐舞,成为回族舞蹈的前身。回回乐舞的形成发展,在几百年民族大融合的环境下,其舞蹈艺术的审美必然受汉文化影响,回汉文化交融决定了回族舞蹈的特点。

回回民族在日常的生活、劳作中,在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以及一些喜庆活动时都会做一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动作,这些动作蕴含很多舞蹈元素。将这些细微的元素加以挖掘、修改,整理,融入舞蹈工作者的智慧,创作出完整的舞蹈作品,成为回族舞蹈的主要来源之一。纵观回族舞蹈的产生和发展,一些反映回族文化特性和内涵舞蹈作品,逐渐形成了回族舞蹈鲜明的民族特点。

二、回族舞蹈的沿革及现状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反对拜物。在民族与宗教的场所――清真寺内和家庭居室中绝无偶像,也无表现人和动物的形象和图案,只有美术化了的古兰经文或以几何图形、花草图案为主的书法绘画艺术作为装饰。在舞蹈形式上无形象化、无物化遗存,是回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相比较最显著的差异。也正是这种影响,使回族舞蹈从伊始走向今天,不会像其他民族那样,有民族舞蹈以“人”的形象动作、造型姿态雕刻在寺庙壁画及洞窟中,栩栩如生地保留下来,给后人的借鉴、临摹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对回族舞蹈的记载很少,没有直观的动态形象遗存,难以让今人一目了然地看到回族舞蹈在历史形成中曾有过的独特风韵。

然而舞蹈自古以来就是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虽然回族有不成文的清规戒律约束着歌舞娱乐,但回族舞蹈还是在夹缝中萌生、形成、发展,它一方面传承伊斯兰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回族人民日常的劳动娱乐中无不伴有舞蹈动作,并且形成自己的特点,例如:回族穆斯林在做“礼拜”时,手臂动作较多,身体动势较大,当念到“都瓦儿”时,均将头部左右转动;念到“大赞”时,身体和头部均晃动,因此“摇头”这一动势,正是回族舞蹈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回族舞蹈也被很多舞蹈工作者所重视。20世纪50年代的回族歌舞《花儿与少年》、《宴席曲》等一批回族舞蹈作品问世。那种雄健、豪迈、婀娜多姿的舞蹈特点和民族服饰与前西域传入中原的舞蹈十分相似,回族特色十分明显,为回族舞蹈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在继承原有的回族舞蹈概念的同时,也开启了回族舞蹈创作实践之路。几十年来,很多的回族歌舞相继问世,从五六十年代的花儿歌舞剧《曼苏尔》,八九十年代的《山娃子》、《椰林回回女》到世纪之交的《走出金银滩》、《汤瓶舞》,直至近年来的《梆声映彩虹》等,回族舞蹈的发展进步显而易见,宁夏成为回族舞蹈沿革和发展的大本营,形成了回族舞蹈看宁夏的格局的样本和典范。例如《汤瓶舞》,便是取材于回族人“净洗”这一特定的风俗的舞蹈。作品把“净洗”中“倒三把手”、“洗肘”、“抹头”、“抹耳”和民族生活中的“接都哇儿”动作夸大变形,从而产生舞蹈的主题动作。这些民族的特定语汇,作为舞蹈的典型动作,营造了神圣、静谧、崇高、庄严的情感世界,丰富和充实了回族舞蹈的形体表现和动作语言,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参与编排的舞蹈《盖碗情思》,取材于回族热爱的一种盖碗茶,是由枣子、茶叶、枸杞等八种原料组成,也叫“八宝茶”。使用精美的三件套盖碗茶具泡茶,回族少女把“送茶”“刮茶”“喝茶”等动作加上盖碗与盖碰撞响动的声音生动地表现了回族茶文化的特色,以优美的动作展现出回族舞蹈的特点,把回族热情好客喜悦张扬的性格表现的十分贴切。这一舞蹈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受回族群众所喜爱。

近些年来,回族舞蹈家们在自己民族的土壤中辛勤耕耘,努力实践着舞蹈的形象塑造和形式创新,从舞蹈形式、风格和舞姿上看,虽然有很多如摇头、平踏、跳踏转身等回族独特的动作做基础,但依然有一些上山步、下山步、秧歌步等汉族舞蹈的动作形式融入其中。在热情善良、刚柔相济的民族性格特征中形成了富有激情、敦厚朴实、细腻深沉的回族舞蹈艺术。

三、文化对舞蹈的影响

由于回族在全国分布广泛,各地所创作出来的回族舞蹈也是特点不同,程度不同,难以形成完整统一的风格特点。虽然很多回族舞蹈工作者尝试在舞蹈领域内为回族文化“寻根”、“定位”,强调独立的民族特点。但我认为,第一,回族不同于其他民族,从民族团结的角度出发,回族舞蹈与汉族舞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是回族舞蹈的特点,不应该隔离开来。第二,回族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东西,以这些特点为基础,以约定俗成的舞蹈语汇,传统的回族服饰、回族音乐等等,作为回族舞蹈的特征,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舞蹈作品是和其他少数民族舞蹈进行区隔的依据。虽然回族舞蹈没有其他少数民族舞蹈千百年甚至更久远的文化传承和历史积淀,但它还是有很多的东西需要挖掘、整理和研究。这些特征,我们依然应该加以固守和保持强化。第三,回族舞蹈需要创新。创新是舞蹈作品的灵魂,纵观近年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从中不难看出,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正在大致沿着三个方向发展:其一,现代气息的民族制造。在作品编创中出现很多运用现代舞编创技法。它的特点是将现代舞与民族民间舞蹈相结合,呈现出与传统民族民间舞蹈风格不同的情况,常常具有热烈的情绪和时代气息,有较高的观赏性。其二,传统文化底蕴的挖掘。舞蹈编导在创作中不拘泥于传统舞蹈动作,而是侧重于寻找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从民族传统文化出发进行创作,追求的是作品中深层次的文化气质。其三,“原生态”的民族民间舞蹈。舞蹈原汁原味,力求将现实生活中的民族舞蹈“不经加工地”搬上舞台,表现出“原生态”初始的状态。而在我看来,创新方式是多元的,但是只有将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断发展和升华,才是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主流力量,因为在它的背后是民族特有的、个性的、不能被取代的文化根基。

以前我在观看舞蹈作品只是浅显地观看舞者的表现力是否到位,有没有超高难度的技术技巧,而对作品本身的思想性、创新性却不能很好地理解。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逐步学到了一定的舞蹈鉴赏的技巧,在观看舞蹈作品时,能体会对作品本身反复领悟、探究,剖析作品的形式美及构成美以及它所表现的思想性,才是观看作品的真正意义。观看史军编创的舞蹈作品《战魂》中我领悟到:作品表现了蒙古族勇士上战场前英勇威猛的大无畏精神,同时又展现了他们离别前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情眷恋,上战场后在战场上的顽强不屈,尽管战士们倒下了,但他们永不言败的英雄气概是永存的,使蒙古族人民的铁骨柔情展现的淋漓尽致。作品中也运用了很多现代舞的编导技法,开场,延续不断变化的队列编排使得勇士们的英勇出战更加富有气势。对抗杀敌,对位技法的运用艺术再现了战争的残酷,让观众视觉受到强烈的冲击。大量的现代音乐元素被加入在作品的音乐中,更大地激发了观众热烈的情绪,拓宽了对蒙族舞蹈的审美尺度。对舞蹈在艺术个性上的塑造起到了继承与创新的作用。

《战魂》这部舞剧留给我的不仅仅对舞蹈的造型、构图、服饰和音乐的深刻记忆,而且使我受到了蒙古族民族精神的洗礼。作品重在表现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从蒙古民族文化出发进行创作,追求的是作品中深层次的文化气质,这也是回族舞蹈所要借鉴的发展之路。

获得第六届荷花奖编导银奖的回族舞蹈作品《剪花花》,可以称其为新时期回族舞蹈的代表作之一。从创意到内涵,从语汇到情趣,从形式到细节都有了大幅度的而且是创新意义上的提高。在多年和汉族的杂居生活中,剪窗花不再只是习俗的再现或民风的彰显,它已蕴涵着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爱情的体验。舞蹈对这种理解和体验的表达闪现出细节的亮点,像盖头的巧妙运用,像类似剪影的动态等等,都体现出编导语言创新。

四、回族舞蹈的发展方向

对于回族舞蹈今后的发展方向,虽然回族舞蹈中很少有一些特性动作和造型的流传,但回族文化源远流长。回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性,有属于回族人自己的思想方式和对事物的看法,如宗教、习俗。这些习俗传统,根深蒂固,从一族传到一族,从一代传到一代,构成着一个民族的面貌。以挖掘当地回族文化特性的东西融入其中的回族舞蹈,加以现代的编排技法,吸收借鉴以至相互融合在中华民族文化之中,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回族舞蹈需要根据这个方向进行创作,重在表现回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不断地寻求和探索创新,一定会有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这种创作方式同时也是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方向,回族文化的发展是舞蹈的源泉,也是独特的、不能被取代的。基于文化底蕴创作的舞蹈将是回族舞蹈发展的方向。回族的居住生存特点必将决定今后的回族舞蹈是全国全面发展的局面。这样,回族舞蹈将会被重视发展,将会被广大观众所熟知,使回族舞蹈在伊斯兰文化与汉族文化交融的和谐环境中发展壮大,使回族舞蹈迈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北方民族大学编纂、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回族文献丛刊》2008年版.

[2]甘肃文化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回族典藏全书》2008年版.

[3]李毓珊.《简议中国民族歌舞的现状及其发展》.

[4]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

[5]冯双白《舞蹈》中国舞蹈家协会,2008年12期.

[6]华方佐.《回族舞蹈艺术多元化发展路向》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民族文化特点篇9

关键词:新疆;区域;文化;多元融合性

1969年,挪威人类学家弗里德里克・巴斯出版了《族群与边界》(ethnicGroupsandBoundaries)一书,首次明确提出了族群边界理论,并由此开创了西方族群理论研究的一个新时代,他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边界论”。巴斯认为,族群是由其本身组成成员认定的范畴,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边界;一个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是地理的边界,而主要是包含着语言、文化、血统等“内涵”的“社会边界”。而在生态性的资源竞争中,一个族群往往会通过强调自身特定的文化特征,来强化“族群边界”以排除其他族群成员的介入。而现实中,民族间不仅有发展历史、民族语言、习俗文化、心理认同的边界,即民族性边界;在资源匮乏的特殊复杂环境下,即便对于来自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也会有政治、经济、社会等的物质利益方面的边界,即说明同一地域内的同一民族内部关系更加紧密,即区域性规定的边界有时会比民族性的边界更清晰。

自古至今,文化的共存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交互的或是多向交融的。在新疆生活的各民族虽有各自民族特点,但一定区域内的长期交流相处,不同民族、语言、跨界国际交往方面也呈现出区域性融合特点,即多元融合的同一性,这是民族文化“本土化”发展历史趋势的体现。1981年2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新疆与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悠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伊斯兰,欧美,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新疆,再没有第二个了”。新疆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环境,使的各文化体系汇集交融中显示出极强的多元融合性,整体反映除各民族文化在传承交流中包容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特点。

一、以宗教文化为纽带的多民族生活Y俗

新疆宗教文化是多元融合性是新疆区域文化重要特点之一,同一宗教文化对各民族的生活礼俗影响较大。自9世纪以来,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对新疆各民族发展演变的历史都产生重大影响。到近代以来,世居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的主体大多已发展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这些民族除了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外,也重视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等宗教意义的节日。如在民族交往礼俗中,都有见面时互道“塞俩目”(“祝福”之意)习俗,饮食习俗都会讲究吃清真饮食;在节日庆典或其他婚丧礼仪聚餐活动时,有双手摸脸做“都瓦”(祝福仪式);结婚讲究请阿訇念尼卡证婚的婚俗;有给刚出生3至7天的小孩子起经名习俗;以及实行土葬和为悼念亡人念“苏热”或过“乃孜尔”的丧葬习俗。而这些风俗或由宗教文化演变而来,或是与宗教文化渗入各民族文化生活直接相关,或许因旧中国新疆历史上战乱频繁,各民族渴望远离横行杀戮的生活,便希望到宗教中能需求解脱,久而久之也演变成因各民族对生命存在意义的独特深省,从珍爱生命的愿望出发到重视从出生到死亡过程的人生礼仪,宗教文化则成为传承和维系这一相同的文化传统的强劲纽带。

二、外来宗教文化遗风影响下的多元融合

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后,各民族的习俗文化都会发生地域多元融合性的变化,尤其是对外来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如历史上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世居民族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至今这些宗教遗存或民间信仰至今在这些民族文化中有遗迹。在新疆的阿勒泰青河县境内、布尔津县、喀纳斯风景区、伊犁昭苏县草原等地,以及塔城、昌吉、乌鲁木齐等地区,都发现有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的神态各异的草原石人、鹿石,而这些文化遗迹都与新疆古代草原游牧民族信仰萨满教和萨满祭祀的仪式有关。即便后来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在改信伊斯兰教后,其民族文化中依然留存其原有宗教文化印记。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民族有信仰萨满教的历史,萨满教文化遗存仍体现在一些民族文化习俗中。至今,这些民族在民间依然有请“萨满”(巫师)来治疑难杂症的习俗。喀什、和田等地维吾尔族民间有朝拜麻扎(坟墓)的习俗,而在麻扎上插一些挂有羊头和布条的木棍,并且跳萨满舞等。此外,新疆很多民族都有信仰祆教的历史,祆教拜火的习俗至今在很多现代民族文化中都有遗存,如塔吉克族有巴罗提节,即点灯节;而在哈萨克婚礼中,伴娘陪同新娘先进入父母毡房,要举行一个“拜火”的仪式,即新娘站在火堆前,伴娘先伸出双手在火上烤热,在自己脸上摸几下,然后再擦新娘的脸。在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婚礼中,新娘都有跨火堆、绕火堆或用火把新娘头上绕三圈再进门的习俗。这些都是与宗教文化有关的新疆民族文化多元融合性的表现。

三、宗教文化发展中的多元融合与包容性

与新疆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宗教文化,在多元文化发展历史中也体现出极强的包容性。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婚俗拜火习俗的遗风,这虽然与伊斯兰教一神教反对多神崇拜相冲突,但并不影响各民族对历史上信仰多宗教文化的民间信仰的传承,反而在传承这些早期宗教文化遗风时显示出极大的融合性特点。如现在新疆伊斯兰教建筑风格方面很多造型和绘画风格都继承了佛教宗教文化的元素。不仅如此,兵团民族聚居单位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的穹顶、绘画、装饰等关键构造也大多由汉族工匠完成,体现出处理多元宗教文化关系方面的包容性。

四、饮食习俗方面的多元融合性

在饮食习俗方面,由于长期生活在边疆民族地区,新疆地方民族饮食整体都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如新疆各民族以麻、辣、咸、孜然、奶油等味为主,尤其米面食物均有地方民族饮食特色,如拉面,俗称拉条子,汤饭、抓饭、奶茶、馕、烤包子、烤肉等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喜爱的日常美食。另外,新疆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例已达62%,地方汉族长期与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在饮食上也难免受到少数民族饮食禁忌影响,如一些久居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生活的汉族爱吃牛羊肉,有的人甚至已不习惯吃猪肉。

同时,新疆民族文化多元融合性还呈现出一定区域特色,如饮食中,南疆维吾尔族、回族普遍都很喜爱吃桃豆(鹰嘴豆),不论在凉皮、馄饨(读曲曲音)、霍尔达克(羊肉、土豆、胡萝卜汇制的肉汤)中,都放这种桃豆;而土豆、胡萝卜、恰玛古和干薄荷叶尤其是南疆、东疆维吾尔族汇制汤食必备的食材和佐料。即便同一民族,日常夏季特色饮品、避暑的小吃也有区域性差异,如南疆和伊犁地区回族受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影响,都喜爱喝黑茶或花茶,吃手工冰激凌或酸奶冰激凌,而北疆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玛纳斯、沙湾等地回族则喜爱喝红枣冰糖绿茶,更喜欢吃西北回族、东乡族的特色小吃“甜麦子”或浆水面解暑。

同时,疆内多民族聚居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有区域性融合晕染特点。如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回族、锡伯族等民族在饮食方面既保留了其传统的民族饮食习惯,又都选择性的吸收了当地其他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民族饮食文化特点。即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生活,饮食、服饰习俗因受到当地文化环境影响也会不同。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食肉,习惯上喜欢吃猪肉,但西迁伊犁后,由于长期与新疆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也逐渐习惯于吃牛、羊肉。

当前,各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多元融合性,尤其表现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其饮食习俗变迁中出现了差异。这种双向归属性是民族文化交流中包容多样的变迁的反映,使民族习俗文化变迁有民族内部、区域性和代际差异。具体表现为:

其一,同一民族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出现差异。如与新疆其他地区回族不同,伊犁地区一些回族吃马肉、熏马肠,这也与伊犁地区回族长期与哈萨克族等民族生活在一起,受哈萨克族饮食文化的影响有关,而其他地方回族则认为马、驴都是人类生产的重要助手;另外,吃马肉并不符合伊斯兰教关于清真食品的定义,尽管如此,各民族并没有强烈的区隔意识,很多人认为这些现象可以理解,与各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有关,同样认同伊犁哈萨克族、回族的穆斯林属性。

其二,同一民族南北疆区域性差异特点突出。南疆民族聚居地区,除维吾尔族外,一些地区回族是分布广泛且人口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南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新和县、拜城县等地的回族不仅大多会说流利的维吾尔语,饮食习惯也和维吾尔族相同,日常爱吃馕、拌面、抓饭、馄饨、汤饭、烤肉、薄皮包子等,喜爱喝自制酸、冰激凌和茯茶等热性茶;连炸馓子的风格也与维吾尔族一样,是炸成半尺长的一小把落成盘旋状,再摆放到专门的馓子盘中,这种风格不像北疆一些地区回族妇女炸的馓子,北疆回族馓子与内地回族做的馓子一样,石河子、玛纳斯、呼图壁等地的回族馓子多是一尺多长的大把馓子,对折的弯度不大又呈直线型摆落在盘中。现在,随着各民族人口在南北疆频繁流动,乌鲁木齐、伊犁等地的回族馓子形式各样,有大把、小把馓子,还有宽边形的花馓子、甜馓子,以及东乡族特色的有长又扁且厚的油酥馓等。

其三,同民族代际认同方面的明显差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交往和区域间大流动,内地回族的饮食习俗也传入新疆,如吃海鲜,但有些老一辈维吾尔族、回族人并不认同,认为虾蟹等相貌丑陋,而且主吃淤泥、腐肉等,认为不适宜作为清真食品食用,但一些年轻的新疆维吾尔族和回族则认为虾蟹等事补钙的佳品,尤其对孩子长身体有好处,也是内地沿海穆斯林常年食用的美食,因此也可以食用。但虽认同不同,但代际间彼此能相互理解和尊重。这些对清真食品的含义的地域性多元认同,是民族文化区域融合性双向归属的重要表现。

五、民族传统服饰的区域融合性特点

现在,新疆各民族传统的服饰在社会发展和民族交往中悄然发生变迁,并呈现出地域性民族服饰特点。如即便在基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东乡族等各民族中青年妇女都以戴各色头巾、纱网帽为主,只有部分老年哈萨克族、回族、东乡族妇女还戴盖头,过去的民族传统服饰往往在舞台中和节日庆典表演中才能看到。在北疆石河子地区,改革开放初期来新疆的回族和东乡族妇女的服饰都有很明显的原籍民族服特点,如来自宁夏、青海等地的回族妇女戴高筒帽,来自甘肃、青海等地的东乡族妇女戴黑色、白色或绿色的丝绒盖头,成年女性不穿裙子。但随着在新疆生活工作,现在,回族、东乡族女性服饰都发生了区域性文化交融中的变迁,特别是中青年妇女都开始戴头巾、丝巾,穿丝袜长裙的也不在少数,她们和其他民族妇女一样,喜欢穿各式流行的时装服装。在南疆,回族服饰与维吾尔族也十分相似,一些中老年回族妇女不戴回族帽和盖头,而戴各色花头巾、丝巾,喜欢穿丝袜和长裙;南疆城市回族男性服装与维吾尔族男性服装也大体相同,都戴鸭舌帽,穿夹克,长裤,戴白号帽。只是在节日里维吾尔族男子会戴四愣花帽。

六、节庆礼俗的变迁中的融合性

在节庆方面,新疆汉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都有过春节的传统习俗,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旅游文化产业的推动,很多年俗从简,但节庆中除夕夜吃饺子、大年初一拜大年、正月十五吃元宵、社火表演,五月端午吃粽子等习俗等基本习俗不变,但也出现了新时代的年节习俗变迁,各民族以更多新的方式欢度春节。如照全家福、全家外出旅游过春节等,尤其春节期间北方气候寒冷,很多人开始去南方过春节。此外,现在春节成为新疆各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不论春节文艺演,还是正月十五社火表演,出生活在同一地区或工作在同一单位的各民族都会参加,在节日里相互祝贺、拜年,出现各民族共同欢庆节日的新气象。2015年6月,新疆喀纳斯景区在端午节期间举办首届划龙舟比赛活动,参赛队员多是当地的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图瓦人;2016年7月,北屯玉带河新疆首届龙舟赛擂鼓比赛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等民族教练员、员占到三分之一。这些活动的举办为各民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搭建更高的平台。此外,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每年三月都有过“诺鲁孜节”的习俗,即各民族传统节日“春节”,虽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长略有差异,但都会吃用头一年剩余的粮食和食品熬制的肉粥,称作“诺鲁孜饭”,以及开展赛歌、摔跤、赛马、拔河等文体活动,节庆期间,同一单位或地区的汉族、回族、蒙古族朋友也会受邀参加庆祝活动。

过去,汉族、回族、维吾尔族、满族等民族结婚时新娘都有一个伴娘送亲的习俗,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婚庆服务业的营销拓展,很多民族婚礼上会请“伴娘团”,伴娘的数量一班为3到9个人不等,可根据情况而定。过去,哈萨克族的婚庆传统习惯中,主要在歌唱中完成婚礼的程序,一直有“礼仪歌”的婚庆礼仪,现在随着各民族婚庆文化的交流,现在哈萨克族婚庆习俗的内容相对从简,也逐渐演变出现了原先不存在的“伴娘团”。

总之,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表现,更是民族生存发展的象征和标志。因历史发展渊源和各自生存的地理环境差异,新疆各民族的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历使其文化特点各异,新疆地域文化中有鲜明的、多元迥异的民族性;因长期共同居住于广袤边疆,各民族始终毗邻交往、杂居相处或交融新生,乃至同一区域文化相互影响、交染、包容,都使民族文化间又有着基于长期生活的共同地域和相似的文化环境而产生的区域文化同质性。

目前,虽然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局部民族各地聚居地区传统色彩浓厚,这与新疆特殊边疆多元文化环境和各民族长期发展历史直接相关。因新疆各民族均有不同的形成历史和发展境遇,民族发展过程也都伴随着彼此间的竞争、冲突、融合、新生,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相对封闭的绿洲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特殊边疆地域文化环境影响下,使得各民族间相互流动和进入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总体上各民族的习俗文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不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仅开放了地区间市场环境,进一步加速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互动。同时,相对内地,新疆民族文化既有多样性的反映,也有边疆地区多元地域交融性特点。

民族文化特点篇10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文化;对策

2006年1月,国家民委和国家体育总局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有关规定,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应当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民族传统体育是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群众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掘整理和研究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鼓励各地选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项目,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由此可见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非常重视的。中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代表着古老的东方保健体系,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朵奇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在推动社会发展、增强人民体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和丰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特点、发展现状、对策分析、西方体育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全球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笔者通过综述以上几方面研究文章,发现存在研究方法不合理,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侧重点不清晰等问题,以期望为进一步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指引方向。

一、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特点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我国各少数民族以民族或一定地域为单位,长期开展并因此而具有一定的历史传统和民族、地方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是一种民族文化现象[1]。它产生于其所依附的自然环境、社会人文以及精神信仰,同时也努力超越并构建自己的自然形态特征、社会文化影响以及精神信仰内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主要有新疆、内蒙、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各省市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精神信仰、以及风土人情。在对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对策、项目起源、项目特点等方面。在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问题上,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的认识趋于相似,例如,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古代的军事战争、宗教祭祀、民俗节令、风俗习惯[2]。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古代的军事战争、信仰祭祀、繁衍种族、民俗节令[3]。由于传统体育属于体育的范畴,那么传统体育的起源也和体育的起源有异曲同工之处,传统体育源于生产劳动、军事战争、宗教祭祀等。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有的项目却依然开展的很好。在研究地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时如果能把本地方传统体育项目按起源的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整理,比较,也许能够发现不同起源方式的项目它的发展生命力差异性根源,这样也许能为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提供帮助,进一步指导实践,获得更高的实践高度。

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方面,学者的观点也是大同小异,早在1994年闭锦源在文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美的特征》认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统性、地域性、民俗性、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的特点[4]。其后关于传统体育的特点研究没有新的观点出现,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点虽然有不同之处其实也只是在总体特点方面作进一步的扩展,比如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传承性、文化性、娱乐性的特点[5]。新疆地区传统体育的特点:与畜牧生产劳动相结合,有着鲜明的乡土特点、与哲学、宗教文化紧密相连、与尚武的民族传统相伴、与热爱自然的精神风貌融为一体[6]。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军事战争、宗教祭祀等,其本质特点主要为: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

二、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研究

在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大部分文章的内容框架为:起源、特点、对策分析,只有少部分文章涉及到参与活动人数、次数、项目,那也只是笼统的介绍,邓陈亮,余乔艳在《铜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调查》中简单介绍了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人口数量、频度、体育人口年龄层次、活动组织部门比例情况[7]。在展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状时,要从体育活动人口、项目开展、场地器材的现状来论述,还要体现出段时间动态发展情况,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出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

在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中出现的观点很多,比如,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发展建发展模式:启动龙头,建立健全体育健身网络、市场激励,拓宽体育投入渠道、基础支撑,铸造体育硬件环境[8]。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发展体系构建为:构建“自上向下”和“自下向上”相结合的结构模式(教学体系、高校基地建设体系、中小学课间操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适当代替的改良体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县、先进乡示范体系、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理论创新、发展”体系、竞赛体制、评价标尺改革体系、构建权责明确的政府管理部门和职能部门体系[9]。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整合资源,打造品牌、重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10]。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政府重视,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开发旅游、保护和培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人、重视研究,民族传统体育进学校、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生存环境的保护[11]。王俊奇等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变迁与发展模式研究》中认为我们发展少数民族体育,也要注意少数民族体育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应当继续发挥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地理学上的优势,并对它的可持续发展加以研究,切不可脱离少数民族地理环境的实际搞统一发展模式,这种做法对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如同南辕北辙,是会恰得其反的[12]。王光等在《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的发展之路探索》认为:新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应以宏观系统为框架,教育体系为支撑,“大教学链”为手段,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全面和可持续的发展[13]。在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分析研究中,发现大部分作者给出的发展建议具有普遍性、笼统性特点,因为这些建议缺少对影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缺乏理论支撑与实证研究,因此只能算作一个美好的设想。

通过对搜集的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发现大部分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以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为主,只有极少部分采用现场调查、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田野调查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容忽视的研究方法。体育是一种身体运动的文化,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如果对某种体育项目没有直接或间接的体验而进行定性分析,形成闭门造车式结论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这里所讲的直接体验是指对体育项目的亲身实践,间接体验是指对体育项目的观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原创性特点,是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结晶,去少数民族地区切身感受地理、人文环境对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来说是很有必要的[14]。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时进行的纵向比较注重在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内部进行,横向的比较注重在西部各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下,从文化地理学视角、从民族学研究的跨文化研究视角进行[15],也应该以时间跨度为基准展开纵向的发展比较,也可以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情况展开横向的比较。

三、西方体育文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社会在由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碰撞,西方体育文化占据主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部分传统体育项目消失,传统体育文化边缘化。许多专家、学者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献计献策,

在关于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方面,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在创新中求发展,保持其民族性、独特性、兼容性。白晋湘教授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涵盖了各个民族的道德、审美观与价值观念。体育全球化是不可逆的,我们在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上顺应历史潮流,以平衡的心态来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要始终相信民族传统体育的过滤作用,尽管西方体育文化在阶段性上表现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冲击,甚至震撼,但经过长时间民族文化积淀的筛选,外来体育文化终究是为我所用,而非我为他灭。王岗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对民族传统体育充满信心,去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不但从体育运动的层面思考它的发展,而更应该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思考它发展的意义、目标等。惟其如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才会走进一个复兴的时代。这些观点都只是从西方体育文化影响的角度去探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存法则,把西方体育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扩大化了,好像我们如果解决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关系,那么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能健康发展,但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应是多方面的因素,譬如经济、政治、地理环境等等,所以我们应该从多角度去探究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原因。事实上,既然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那么其必有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外在环境和受众群体。而要保存或营造民族传统体育所需的地域特征和人文风俗也是极其艰难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没有必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做。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价值的选择,某些传统体育项目必将像自然中的生物物种一样消失,因为将有新物种出现进而代替它。经淘汰之后生存下来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生命力会更强,适应性和独立性也将日益显现。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例,各省市、自治区为了筹备和参加两会,一般都侧重于设点集训国家规定的几项传统体育运动竞赛项目和能够反映本地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表演项目,这本身就进一步强化了优秀或典型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立性。这种观点抹杀了人的主体创造性,人们能够在文化发展层面上做出积极的贡献,能够引导文化向积极的健康的方面去发展。

所有这些理论、观点引起了国家和人们对自身传统体育文化的反思、重视,为传承民族体育文化指引方向,为进一步的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理论指导。

四、全球化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全球化是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界开始提出来的,所谓“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经济、政治与文化在全球的扩张[16]。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正在日益冲破传统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全方位展开的客观现象和历史趋势[17]。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学界提出全球化概念以来,该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全球化环境对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分析、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由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可能面临着三种文化共存的局面即: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的初级现代化形态、存在于大众健身娱乐中的中级文化形态、符合现代体育精神并走向国际化的高级文化形态,未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可能在长时间内是以多形式、多层次的方式生存与延续[18]。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有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大冲击原因,最核心的是民族传统体育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们体育价值的追求。惟有创新才能使之具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我们决不能以排斥的态度抵制西方体育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失宠。

全球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全球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环境被改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落后于时代的车轮,跟不上人们的价值追求。其实我们的传统体育文化也有自己的优势,它是一种传统的东西,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有些传统体育活动历经世代的考验依然朝气蓬勃,当然有些传统体育活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变异、甚至消逝。在研究全球化条件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必须要考虑到中国的历史,特别是经济发展史,因为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是先决条件。当意识形态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时候,人们的精神追求极易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优秀的品质可能会被侵蚀、会变质,这就需要去修正、去引导。在全球化语境下,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流动,必然会加剧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众多的外来文化尤其是强势文化和先进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基因的流动,很容易导致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缺乏较好的衔接,出现所谓的文化断层,进而造成当地文化传承的断裂。少数民族地区不仅地域相对较为偏远,而且文化相对保守,所以全球化更容易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造成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代际断裂和文化鸿沟[19]。传统体育文化属于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因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需要我们去保护、去引导。

五、结语

在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时采用的研究方法应以文献资料、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为基础,侧重于田野调查、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的应用。

研究应注重对本地区地理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外来文化、经济形式等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调查人们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参加活动的方式、频率、时间、活动强度以及活动的场所、场地设施等方面,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可以以改革开放前后的时间段为基础,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各地区发展情况展开纵向比较分析。以期找出影响各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韦晓康,赵志忠.浅谈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与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6,3(5):63.

[2]赵忠伟,郑鸿.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92-93.

[3]黄宗峰,韦雅青.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社会调查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156.

[4]闭锦源.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美的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2):91.

[5]王国洪.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其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2010(l):42-43.

[6]张新辉,朱梅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J].体育科学研究,2009,2(13):23.

[7]邓陈亮,余乔艳.铜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8]张新辉,朱梅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及特点[J].体育科学研究,2009,

2(13):24.

[9]车婷,王景明等.从云南省第8届民运会看我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发展体系之构建群体[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6(17):81.

[10]钟卫刚.构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模式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35):44-45.

[11]黄宗峰,韦雅青,广西红水河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157.

[12]王俊奇,徐国民等.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变迁与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2(17):108.

[13]王光,张秀萍等.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的发展之路探索[J].体育文化,2008(2).

[14]乔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2):14.

[15]孙德朝,张兴富等.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未来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1(26):46.

[16]万明钢.文化视野中的人类行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233.

[17]龚茂富.近代中国武术文化变迁的文化人类学审视[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4):35-39.

[18]吴雅彬,宋加华等.从不同社会形态的体育存在形式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1(22):73.

[19]李丰荣.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境遇与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10,5(31):40.

作者简介:

龙正和(1973—),男,苗族,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体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