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5:47

想象力的含义篇1

一、认清物理现象的含义及成因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途径之一

每个物理现象的形成都有特定的条件,每个物理现象都有特定的意义,正是这些物理现象的含义和成因的拓展结论在物理试题中扮演着隐含条件的角色。因此学习相关的概念与规律时必须要透彻理解其内涵,熟练掌握物理现象的拓展结论。

例如,谈到“通讯卫星”,不仅要知道运行周期t=24小时,还要想到R、v及轨道平面一定,因此我国的通迅卫星不能就近发射在北京上空。谈到“曲线运动”不仅要知道a与v不在同一直线,还要想到与v垂直方向的合力等于零。如带电小球在正交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做直线运动,根据上面结论推知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谈到“平抛运动”不仅要知道两个分运动各自遵循的规律,还要想到两个二级结论。谈到“电场中的导体”就要想到导体是等势体,内部场强为零,还要想到在导体表面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谈到“物体缓慢地移动”,就要想到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动能变化量为零。谈到“两个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就要想到两物体在任一时刻都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等。

二、认清物理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抓住临界态的特点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途径之二

物体由一种运动(或现象)转变成另一种运动(或现象)时,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常常隐含着一些条件。

例如,(1)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隐含着相互作用力为零。(2)绳子断与不断隐含着作用力达到最大值。(3)靠摩擦力连接的物体间发生与不发生相对滑动隐含着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4)追及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隐含着速度相等。(5)相遇不相碰隐含着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v1≤v2。(6)两物体碰撞过程中系统动能损失最大即动能最小隐含着两物体的速度相等。(7)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或最小隐含着加速度等于零。(8)绳拉着小球做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隐含着达到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gR。(9)光发生全反射隐含着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等于临界角等。

三、还原物理模型,认清物理模型的约定俗成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途径之三

物理模型是物理试题的载体,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约定俗成。如(1)不计其形状和大小的模型有质点、点电荷、电流元等;(2)不及重力的模型有轻质弹簧、带电微粒、细绳、轻杆等。还有理想电源、理想电压表、理想电流表、理想变压器、光滑平面、内轨约束模型、外轨约束模型、内外轨同时约束模型等,各有不同的隐含条件,在处理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查找图像数据是挖掘隐含条件的途径之四

想象力的含义篇2

关键词:物质主义;感性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a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09)11-0032-04

作者简介:刘志洪(1982-),福建泉州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

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是一个亟需重新理解的重要理论问题。以往的主流观点认为,马克思在一生中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一直都是唯物主义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含义:世界的本体是物质,意识是派生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与此不同,本文认为,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和三个不同时期:从博士论文到《论犹太人问题》是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物质主义理解和规定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是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感性唯物主义理解和规定时期;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晚年是对唯物主义含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和规定时期。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考察的只是马克思在每一时期所主要理解和规定的唯物主义含义。事实上,在每一时期,马克思都认为有不同的唯物主义形态存在,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

一、物质主义的理解和规定

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在使用过程中被赋予多种不同的含义,其中,一个在学术界和民间都广为流行的含义是纯粹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等同于物质主义、享乐主义、实利主义。马克思主义者特别厌恶对唯物主义含义的这种理解,然而十分有趣的是,在人们心目中一向以科学的唯物主义者形象出现的马克思在早年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就十分接近于这种为恩格斯晚年激烈批判的庸人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是一位典型的唯心主义者。在博士论文的献词中,马克思热情洋溢地歌颂了唯心主义:“令人坚信不疑的、光明灿烂的唯心主义,唯有唯心主义才知道那能唤起世界上一切英才的真理……唯心主义不是幻想,而是真理。”[1]9显然,此时作为青年黑格尔派重要成员、深受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影响的马克思高度赞同唯心主义,当然必然反对“真理”的对立面――唯物主义。

在《莱茵报》时期,虽然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挑战和动摇了唯心主义在青年马克思心中的权威地位,但还没有能够从根本上改变马克思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剧了马克思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态度和对唯心主义理想的追求,使得马克思更加痛恨纯粹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的唯物主义。在博士论文中没顾得上批判这种唯物主义,可是对这种唯物主义早已满腔怒火的马克思进入――《莱茵报》就对这种唯物主义展开了口诛笔伐。在著名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马克思写道:“这种下流的唯物主义,这种违反各族人民和人类的神圣精神的罪恶……认为,在讨论林木法的时候应该考虑的只是树木和森林,而且不应该从政治上……不应该同整个国家理性和国家伦理联系起来解决每一个涉及物质的课题。”[1]289-290我们看到,马克思把那些同意将贫民拾捡枯枝的行为认定为犯罪行为的人轻蔑地称为“下流的唯物主义”者,认为这些“下流的唯物主义”者根本不考虑国家理性和国家伦理,不考虑人类的神圣精神,而只是追求一己私利。可见,马克思在这里是把唯物主义理解为纯粹追求物质利益的物质主义的。

尽管《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孕育了马克思主义最初的“思想基因”,但是此时的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物质主义理解和规定以及对唯物主义的否定和批判态度依然没有发生改变。马克思批判了官僚政治内部的唯物主义:“在官僚政治内部,唯灵论变成了粗陋的唯物主义,变成了消极服从的唯物主义,变成了信仰权威的唯物主义,变成了某种例行公事、成规、成见和传统的机械论的唯物主义。就单个的官僚来说,国家的目的变成了他的私人目的,变成了追逐高位、谋求发迹……把现实的生活看作物质的生活……官僚政治必须使生活尽可能物质化。”[2]60-61只要看马克思加在唯物主义上的形容词:“粗陋的”、“消极服从的”、“信仰权威的”、“机械论的”,我们就知道此时的马克思仍旧多么痛恨唯物主义了。显然,在马克思看来,官僚的唯物主义只是追求私人的目的和物质利益,他们把现实的生活只是看作物质的生活。可见,马克思在此也是把唯物主义理解和规定为纯粹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的物质主义。

在《论犹太人问题》一文中,马克思提出,西方近代政治革命消灭了市民社会的政治性质,使市民社会变成了纯粹的市民社会,亦即纯粹追求私人目的和物质利益的地方。马克思称之为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的完成:“国家的唯心主义的完成同时也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的完成。摆脱政治桎梏同时也就是摆脱束缚住市民社会利己精神的枷锁。政治解放同时也是市民社会从政治中得到解放……封建社会已经瓦解,只剩下了……作为它的真正基础的人,即利己的人。”[2]187很显然,这里的唯物主义仍旧是纯粹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的物质主义,当然,仍旧遭到了一心追求理想、以类生活为最高目标的马克思的批判。可见,直至此时,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物质主义理解和规定以及对唯物主义的否定和批判态度始终没有改变。

综上,从博士论文到《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一直把唯物主义的含义理解和规定成和物质主义一致的纯粹追求物质利益、物质享受,一直对唯物主义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二、感性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规定

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的这种物质主义理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有了根本改变。不过,不是转向传统教科书理解模式所认为的唯物主义在西方哲学上的含义,而是转向费尔巴哈感性唯物主义。高度赞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感性唯物主义的青年马克思不再把唯物主义理解和规定为物质主义,而是按照费尔巴哈的做法,对其进行感性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规定。

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理解和规定的变化第一次出现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青年马克思提出,费尔巴哈的一项伟大功绩在于“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实在的科学”[2]314。显然,在此时的马克思看来,其他的各种唯物主义都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只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感性唯物主义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而费尔巴哈这种真正的唯物主义――感性唯物主义的含义就是重视感性和直观。马克思还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抽象物质――唯心主义的方向。“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示……自然科学将失去它的抽象物质的或者不如说是唯心主义的方向。”[2]307既然抽象物质是唯心主义,那么显然,在马克思心目中,唯物主义强调的就是感性物质。由此可见,马克思此时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是感性唯物主义。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基本上延续了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思想,主要哲学思想和唯物主义观点也是和费尔巴哈一致的人本主义感性哲学和感性唯物主义,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同样也是感性唯物主义的。马克思费尔巴哈式的爱情观点表明了这一点,“被爱者是感性的对象,而批判的批判最低限度也会要求对象成为一个非感性的对象。然而爱情却是非批判的、非基督教的唯物主义者。”[3]25马克思认为,青年黑格尔派把感性的对象变成非感性的对象,把感性变成非感性。显然,在这句话中,“批判的”指的是思辨的、抽象的和非感性的,“基督教的”也是指禁欲的、非感性的。可见,这里唯物主义的含义也是重视感性、感性对象、感性的需要。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感性唯物主义理解和规定在他关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论述中最为集中地体现了出来。首先,对法国唯物主义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性质的判断表明此时的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感性唯物主义理解和规定。在马克思看来,法国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实践和理论是反神学、反形而上学的趋向于直接的现实、尘世的享乐和利益、尘世的世界的实践和理论。显然,这种唯物主义是和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一致的,重视感性、感性的人和人的感性。其次,对法国唯物主义人本主义派别的理论来源――英国唯物主义的见解也表明此时的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感性唯物主义理解和规定。马克思对培根物质的运动有着独特的理解,强调培根的运动不仅是机械的和数学的运动,而且更是趋向、生命力、紧张、物质的痛苦。显然,这些都是感性的生命活动。这一独特的理解反映出此时马克思人本主义的感性唯物主义思想。“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3]163马克思对培根的唯物主义评价甚高,因为培根的唯物主义符合马克思此时高度赞同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显然,这种感性唯物主义重视的是感性,即物质,马克思看重的也是物质的感性。同理,马克思批评霍布斯道:“唯物主义……变得片面了……感性失去了它的鲜明的色彩而变成了几何学家的抽象的感性……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唯物主义只好抑制自己的,当一个禁欲主义者。它变成理智的东西,同时以无情的彻底性来发展理智的一切结论。”[3]163-164一句话,霍布斯的唯物主义偏离了人本主义感性唯物主义的正确道路,忽视了感性的方面。这清楚表明,此时的马克思重视的唯物主义是感性唯物主义,对唯物主义的理解是感性唯物主义的。最后,对法国唯物主义人本主义派别基本观点的理解也说明此时的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的感性唯物主义理解和规定。“关于人性本善和人们智力平等,关于经验、习惯、教育的万能,关于外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关于工业的重大意义,关于享乐的合理性等等的唯物主义学说”,“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中的经验中汲取自己的一切知识、感觉”,“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3]166。很显然,马克思概括的这些法国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这一部分结尾处他所摘引的法国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感性唯物主义的观点,偏重感性的方面。这也表明了马克思所理解的唯物主义是感性唯物主义。

综上,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神圣家族》,马克思把唯物主义的含义理解和规定为感性唯物主义重视感性的方面。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规定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感性唯物主义将马克思引向了通往科学唯物主义的方向,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继续前行,形成了新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此一致,对于唯物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也改变了之前感性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规定,转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规定。伴随着历史唯物主义总的思想的萌芽、发展和成熟,马克思对新唯物主义含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和规定也大致经历了开始、基本形成和最终确定三个阶段。

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和规定是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开始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56“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4]57虽然马克思在这一简短的提纲中没有也不可能详细论述新唯物主义的含义,但从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中还是可以看出马克思对新唯物主义含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解和规定。明显地,新唯物主义的主要研究对象和思想观点已经不再是1844年感性唯物主义时期的感性和直观了,而是变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社会形式”、“社会生活”、“社会关系”和“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新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初步形成,马克思对新唯物主义的含义做了一生中最集中、最系统、最详细的论述。至此,马克思赋予新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含义基本形成。“法国人和英国人……毕竟作了一些为历史编纂学提供唯物主义基础的初步尝试,首次写出了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5]显然,在马克思看来,写出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为历史编纂学提供了唯物主义基础。由此可以推知,在马克思心目中,市民社会史、商业史和工业史就是人类历史的唯物主义基础。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术语来表达就是,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及其形式是历史的唯物主义基础。可见,马克思在这里赋予唯物主义的含义是: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及其形式是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是上层建筑和思想观念的现实基础。“这种最后的尝试所反对的不是物质关系的现实形式……而是这些世俗关系的天国精炼品……费尔巴哈揭露了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的幻想……这个问题甚至为德国理论家开辟了通向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道路,这种世界观没有前提是绝对不行的,它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6]这段话中的唯物主义又是什么意思呢?马克思告诉我们,“唯物主义世界观”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而在这段话中,“现实的物质前提”指的是“世俗世界”中的“物质关系的现实形式”,也就是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现实的生产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这种现实的“物质关系”是宗教的现实基础,正是这个世俗世界现实“物质关系”的内在矛盾造成了宗教世界、宗教的产生。由此可见,这里唯物主义的含义也是一定物质生产力基础上的物质关系,是上层建筑和思想观念(宗教)的基础,必须从物质关系出发。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思想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经过长期的实践斗争和理论研究,尤其是通过50年代在伦敦对政治经济学进行的第四次系统研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做了经典概括。这标志着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最终形成,同时,也是新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含义的最终确定。从此,一种崭新的独特的唯物主义含义就屹立于哲学史之林了。

思想变革后的马克思赋予新唯物主义的一直是上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含义,马克思的众多论述都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在1850年9月15日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会议上,马克思指出:“他们提出唯心主义观点代替宣言的唯物主义观点。他们不是把现实关系、而是把意志描绘成革命中的主要东西。”[7]与此相似,在1870年4月19日致保•拉法格的信中,马克思这样批判巴枯宁道:“这种理论完全是以陈旧的唯心主义观点为依据的,……认为现在的法学是我们经济制度的基础,而不是把我们的经济制度看作我们法学的基础和根源!”[8]在1877年致威•白拉克的信中,马克思也对《未来》杂志做了同样的批判:“《未来》杂志……的主要意图就是用关于‘正义’等等的虚妄词句来代替唯物主义的认识。”[9]从以上三段非常相似的论述可以看出,在马克思看来,同新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唯心主义主张意志、道德原则、思想观念、上层建筑等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是共产主义革命的决定性因素。和这些形形的唯心主义观点相反,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主张只有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现实关系、经济制度才是人类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才是思想观念和上层建筑的决定性因素,才是共产主义革命的决定性因素。可见,这三段话中的“唯物主义观点”、“唯物主义的认识”中的唯物主义的含义也都是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的生产关系,是思想观念和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显然,这一含义和我们在前面见到的新唯物主义的含义是一致的。

马克思在他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中的这段铿锵有力的论述同样清晰表明了新唯物主义的这种含义:“通过分析找出宗教幻象的世俗核心,比反过来从当时的现实生活关系中引出它的天国形式要容易得多。后面这种方法是唯一的唯物主义的方法,因而也是唯一科学的方法。”[10]马克思强调应该从现实生活关系中分析宗教,并指出这是唯一的唯物主义的方法。可见,唯一科学的唯物主义主张现实生活关系是宗教的现实基础,因此,才强调应该从现实生活关系中分析宗教。我们看到,唯物主义在这段论述中的含义更为明确,就是现实生活关系是宗教的现实基础。显然,这一含义是和前面总结的新唯物主义的含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活动是思想观念、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一致的,因为现实生活关系最核心的内容是生产关系,而宗教是上层建筑和思想观念。

综上,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晚年,马克思对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和规定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赋予新唯物主义的含义并不是教科书理解模式认为的世界的本体是物质、意识是派生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而是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物质活动是思想观念和上层建筑的现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61.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617.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62.

想象力的含义篇3

关键词:历史想象;人道主义;审美;实践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4-0010-06

长期以来,我们不谈论甚或不敢谈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想象因素,或者一笔带过、予以忽视,其中包含的想象因素被抑制、搁浅、忽视、否认。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不是一种对历史实体的描述,而是包含历史想象的。倘若没有历史想象就没有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人道主义的品质激发了马克思的历史想象;马克思的历史想象又是唯美的,包含有审美因素;马克思的历史想象最终是诉诸实践,是要改变世界的。四者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融为一体的,在这里为了论述的方便,才分开论述的。

一、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包含历史想象

(一)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包含历史想象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所谓“想象”,就是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画面的能力,即形象思维的能力。马克思,可以而且应该有这种想象能力,并能把这种能力运用到对历史的认识中,形成历史想象。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绝不是一个按照时展的顺序而展开的历史叙述,不是编年史,更不是断代史,而是对从当前走向未来这种历史运动的预见,包含着诗性预构和想象因素。这种历史不再是从古代到现代,而是从现代如何过渡到未来,明显加进了作者的主观目的,包含了作者的历史想象。历史不可能脱离认识主体而独立存在,不可能排斥历史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倾向。主体在历史认识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自身因素投入认识过程,融合或凝结于认识结果之中而使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主体属性。主体性在历史认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逻辑思维的主体性和形象思维的主体性。而形象思维就是历史想象。不论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终结,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度,还是共产主义社会,都不是历史实体,不是当下的社会状况,不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因此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包含历史想象。

马克思也肯定意识自由想象的能力。他在博士论文就表现出对自我意识的高度肯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意识的想象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体脑分工之后,“意识才能现实的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的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1](p82)马克思一生中没有停止过历史想象。尽管马克思拒绝对“未来食堂开出食谱”,但是他不仅仅在宏观上预见了历史的走向――从分裂走向融合,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如果说宏观方面的想象还是抽象的,那么微观领域的想象则较为具体,在这个层面,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人的发展、分工、阶级状况等等都进行了想象。

未来人的发展,是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共产主义社会是私有财产即人的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任何人之间对抗的真正解决。”[7](p81)

未来的社会分工,尽管被很多西方马克思学家所诟病,但正是马克思进行历史想象的结果。“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1](p85)并且,“伴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来临,完全由分工造成的艺术家屈从于地方局限性和民族局限性的现象就会消失,艺术家局限于某一艺术领域,他因此仅仅当一个画家、雕塑家等等,因而他的活动称谓表达了他的职业发展的局限性和他对分工的以来这一现象,也会消失掉。在共产主义社会,根本没有画家,充其量只有在其他活动中参与绘画的人们。”[2](p460)

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如何在斗争中走向未来社会,未来社会中的阶级状况,也包含在马克思的历史想象中。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预见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结局,资产阶级因为无法克服自身的矛盾而必然走向灭亡,而无产阶级经过单个工人、一个工厂的工人、某一地方的工人、甚至全国的工人、全世界的工人联合起来,最终走向胜利。“当阶级差别已经消失,公众的权利就失去了自己的政治性质。”[1](p294)从而阶级也就消失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

(二)没有历史想象就没有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没有想象,也不会有马克思的历史理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明确提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3](p284)想象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能够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实,而且能激发我们为想象做出努力。同时,依赖想象力,人类才能征服世界。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想象,就没有现代科学。同样,没有想象,也不会有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马克思历史想象还通过西方马克思学家吕贝尔在皮亚杰那里找到了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支撑。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在真正的认知活动中,目标的追求总是先于手段的发现;情感给行动提供必要的能量。手段与目的的有机联系则表现为理想目标与具体手段之间基本的密切关系。目标扮演着选择和运用具体手段的角色。[4,5](p89-90,121)这里的目标、情感都包含在马克思的历史想象当中。在卡弗看来,马克思的著作中始终存在一种预言和解释之间的并存关系。[6](p44)

如果马克思没有进行历史想象,马克思就不会去寻求由想象通往现实的可靠路径,也不会从对法律的学习转向对哲学、历史的研究,更不会转向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那么他就不会发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更不会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失去了最核心的东西,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就不存在了,即使存在,也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历史想象一直作为马克思进行研究的一种精神动力。

马克思追求社会转变的梦想,还是贯穿他一生的情感主线,是他勤奋工作的思想支撑。马克思的哲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甚至人学理论等等都是为马克思的这一历史追求服务的。不论马克思受到谁的影响,与谁决裂,但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历史想象。吕贝尔也指出,无产阶级自我解放的伦理假定是马克思终生工作的宗旨,它为马克思1844年以后的全部理论活动和政治活动提供灵感。[4,5](p95,122)众所周知,马克思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工作,食不果腹,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饿死了,背后支撑马克思的是什么?就是马克思的历史想象、理想。

二、立足于人道主义的历史想象

马克思的历史想象是立足人道主义的历史想象,没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历史责任感,马克思的历史想象就缺乏道德基础。人道主义精神是一位理论家应当具有的品质,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品质激发了马克思的历史想象。马克思正是立足人道主义构想社会的过度、转变,构想未来社会状况。马克思的全部理论都是为了一个明确的政治目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经过英法启蒙思想家的人道主义和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潮,历史上存在过人道主义的各种形态。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精神包含了人道主义诸形态中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比如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反对一切不合理、不平等、不人道的现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以及西方马克思学者已经挖掘了很多关于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以至于形成影响深远、至今不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潮。但是马克思是如何把人道主义精神、品质作为他历史想象的基石的呢?这是我们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马克思人道主义思想的最早表述是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他要选择恰当的职业,做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的幸福和个人的自由而工作。如果说马克思在这里的历史想象还是抽象的,那么经过《莱茵报》时期的实践,马克思则把这种想象具体化了。《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大量接触社会现实,首次触及到对物质利益发表看法的难事――涉及出版自由和劳苦大众的物质利益问题。经过这个时期,马克思产生了对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以及当时法律制度虚伪本质的认识。

1844年,受到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赫斯《关于货币的本质》的影响和启发,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马克思的人道主义品质激发他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不人道情形――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工人生产了产品,却不归劳动者所有,工人生产的东西越多,他就越贫穷;劳动者在劳动中否定自己,感到不幸,身心受折磨;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了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人与人处于互相对立的关系当中。还有一部分找不上工作的工人,只能沦为乞丐或饿死,这部分工人渴求工作,从某种程度上甚至是在“渴求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畸形”了。马克思在想,人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状况?如何才能获得解放?人如何才能自由发展?马克思稍后便给出了答案:必须扬弃异化。未来社会必须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重复了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7](p81)

自然形成的分工对于“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如果他不想失去工作,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必须在强加于他的“自己特殊的活动范围内”,不能超出。这种社会力量是“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基于对这种自然形成的分工造成的“异化”的批判,马克思想象了未来社会的分工,没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可以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这样才有利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在《共产党宣言》中,尽管马克思是依据生产力发展状况来阐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尽管马克思看到了无产阶级作为先进阶级的某些品质、历史条件,但我认为,马克思选择无产阶级作为最后的救赎阶级,仍然渗透着他的人道主义精神。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最贱的商品”、“渣滓”阶层给予了深厚的同情。

马克思中晚年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剩余价值的研究,对人类学的研究,都是基于马克思早年的一个人道主义愿望:做人间的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的幸福和自由寻找可靠的途径。

三、包含审美因素的历史想象

马克思的历史想象不仅是立足人道主义的,还包含着审美因素。马克思对“美”做了历史的领会,把“美”贯彻到了历史领域。其中的审美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把“美”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二是马克思预见了历史最终将以喜剧方式结局。

马克思本身是一个浪漫的人,是一个懂得美、欣赏美的人,从他早年写的诗歌就能感受到。马克思终其一生对美学和文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因而他也能把美贯彻到历史领域。共产主义社会那种融合的图景本身就是一种美,共产主义社会是对“美”的历史诠释,尽管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状况的描述很谨慎,也不多见。

马克思对“美”的历史地领会,首先表现在他把“美”与人的存在方式本身联系起来。私有制和旧式分工导致的人的异化,使人的存在本身丧失了审美的性质,“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钝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7](p85)人也基本丧失对美的感觉能力,“一切肉体的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7](p85)审美活动沦为职业性的制造和业余性的消费。“对私有制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7](p85-86)只有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人才能获得解放,成其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美的发生才真正成为可能,“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产生出来。”[7](p86)并且,此时的审美活动将不再是艺术家的专利,不再是一种职业,而是被作为一种人类的存在方式。“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尽管是前现代社会的表征,但这是一幅多么唯美的图画!

其次,走向共产主义的道路充满悲喜剧。按照马克思的历史构想,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会日益简单化,最终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如果马克思把整个历史构为一出大喜剧,那么资产阶级在其中演绎的是一出悲剧、讽刺剧;无产阶级演绎的是一出喜剧、浪漫剧。“历史是认真的,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形态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态的最后一个形态是它的喜剧。”[1](p5)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炸毁了封建社会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关系;其次,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8](p32)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预言,资产阶级的悲剧或讽刺剧首先是自杀式的,它无法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所以将在这种矛盾的阵痛中走向灭亡。其次,马克思预言,导致资产阶级灭亡的力量将由一切被异化的阶级成员、社会上最可怜的人构成。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因此,在马克思的历史情节中,资产阶级成了悲剧式的英雄。

无产阶级的情节是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展开的。资产阶级的没落促使无产阶级上升。无产阶级不仅是资产阶级兴起与没落的受害者,也是它的旁观者――无产阶级从商品的地位一直发展到成为自己的主人。无产阶级走向历史喜剧的过程,作为一种历史描述,包含在马克思的历史想象中。无产阶级的喜剧还是一种大喜剧。“当马克思将资产阶级的历史当做一部悲剧情节化时,无产阶级的历史被置于一个更大的喜剧结构内,其结果包括了一切阶级的消解,以便将人类转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9](p426)无产阶级的喜剧不光是无产阶级的,还是整个历史的。“在历史的戏剧中,正如马克思实际上认为的那样,不同的演员在不同的剧幕中占据主导地位:先是奴隶主与奴隶,接着是贵族与农奴,随后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不过,无产阶级被赋予这样一种作用和本质,就好像让他成了整个戏剧中的真正的主角,这样的话,整个的历史过程自开始以来就倾向于此。”[9](p431)

四、诉诸实践的历史想象

如果忽视了马克思的历史想象,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就不能得到合理的理解、公正的评价。如果仅仅把马克思的历史想象归结为人道主义的,包含审美因素的,把马克思归结为一位救苦救难的救世主,那么马克思的历史想象与宗教、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几乎是没有区别的。马克思何以成为马克思?马克思何以能够超越宗教、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这几种历史想象?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批判了宗教,用以说明他的历史想象与宗教不同。“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要作为“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1](p2)马克思行动的结果就是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批判。“彻底的革命,全人类的解放,不是乌托邦式的梦想。”[1](p12)他要把想象变成现实,“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力求趋向思想。”[1](p11)他的历史想象和实践是统一在一起的。并且马克思指出了实现历史想象的物质条件:无产阶级。他指出,德国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在于“形成一个被带上彻底锁链的阶级,一个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阶级,形成一个由于自己遭受苦难而具有普遍性的领域……总之,形成这样一个领域,它表明人的完全丧失,并因而通过人的完全回复才能回复到自己本身。”[1](p15)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还批判了“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1](p303)也看不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1](p303)在他们看来,今后的世界历史不过是宣传和实施他们的社会计划。他们总是不加区别地向整个社会呼吁,而且主要是向统治阶级呼吁。他们认为,人们只要理解他们的体系,就会承认这种体系是最美好社会的最美好计划。因此,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当然不会成功的实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1](p304)通过示范力量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在马克思看来,本质上是一种空想。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行动、实践。

上述表明,马克思的历史想象与宗教、空想社会主义是有区别的,马克思一直在寻找把历史想象变为现实的可靠途径。尽管宗教也没有停留于想象,但它把幸福寄托在天国、彼岸世界;空想社会主义也没有停留于历史想象,但是他们所依靠的路径拒绝行动,直行通过示范达到共产主义。如果说历史想象是马克思关于历史变革的精神武器,那么实践就是历史变革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就是运用武器的人,三者都不可或缺。

马克思早在批评以鲍威尔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时,马克思就指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实际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少唱些高调,少来些自我欣赏。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现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2](p527)创办《德法年鉴》也是为了“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1](p414)针对当时流行的空想主义,马克思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p41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认为是马克思最重要的“实践”文本。其中第二条,“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关于历史的想象是否是合理的,要诉诸实践。关于离开实践的历史想象,只能是空想、乌托邦。第八条,“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p57)合理的历史想象能够在实践中实现。当马克思告诫哲学家们不要仅仅“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呼吁他们“改变世界”时,他的意思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想象上,要诉诸实践改造世界。

后现代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指出,“马克思承认,个人想象能够产生关于世界的无限可能图景,而这些图景可能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关系,但仅仅是表达了人们心里的内在渴望。但他否认,个人想象的这种创造能够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除非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与生产方式及相应的社会产品相符合。”[9](p414)个人的历史想象能够产生作用,必须诉诸实践,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考察、论述、分析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历史想象拥有现实的基础,从而产生重大作用。

五、余论

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以恩解马”、“以苏解马”的研究范式,把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的关系简单化,仅仅看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马克思只是做了颠倒。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西方哲学史上肇始于笛卡尔的主体性思想,这种思想经过康德、费希特在黑格尔那里发展为绝对主体。从这个角度来讲,马克思是承认认识主体的能动性的,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既不是唯物主义的,也不是唯心主义的,而是超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一种形态。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包含历史想象的,同时也是诉诸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唯灵主义和唯物主义,活动和受动,只是在社会状态中才失去它们彼此间的对立,从而失去它们作为这样对立面的存在;我们看到,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的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7](p88)在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中,唯心主义因素与唯物主义因素很好的结合了起来。在《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又进行了强调,“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的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课题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他没有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1](p55)马克思在这里评价了从前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分别指出二者的优缺点,他暗含的意思是要综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保留唯物主义的现实性和感性、唯心主义的能动性,扬弃各自的片面性,建立超越这两种形态的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所谓马克思历史理论中的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二元论”对立是不存在的。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不应该仅仅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样一个枯燥公式,应当是充满生机、生气的。而承认历史想象的作用就使之焕发光彩。承认马克思的历史想象,不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或者历史唯物主义的颠覆,而是为了完善它,从而还原马克思的形象。《形态》中有一段马克思曾经删掉的话:“我们仅仅知道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许多人抓住这句马克思删掉的话,大谈特谈马克思历史理论是一门历史科学,而忽视历史想象的作用,却不考虑马克思为何删掉这句话,删掉这句话的语境。拿马克思删掉的一句话作为论据本身缺乏有效性的。

所谓马克思的历史想象并不是一种空想、不着边际的幻想,而是有根据的历史想象,能够改变世界的历史想象。马克思的历史想象不仅是立足人道主义的,还是唯美的,诉诸实践的。马克思做到了诗性预购与理性阐释的有效结合。没有人道主义的精神基础,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就没有道德基础;不包含审美因素,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就缺乏感性吸引力;不诉诸实践,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就失去了可靠的根基。立足人道主义,包含审美因素,诉诸实践的历史想象成就了马克思,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真善美的统一。没有历史想象就没有马克思。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徐良英,范代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吕贝尔.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上)[m].郑吉伟,曾枝盛,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6]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张秀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9]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m].陈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0]安启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3).

想象力的含义篇4

【关键词】现代舞;教学;象征性;艺术;培养

一、现代舞中象征性艺术概述

(一)现代舞的产生十九世纪欧洲舞蹈主要以传统古典芭蕾舞为主,长期以来芭蕾舞注重舞蹈的形式和技巧两方面,对舞蹈的题材和含义关注较少,芭蕾舞所体现的题材和内容主要是神话故事,这些题材远不能满足当时民众对舞蹈艺术的需求,这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舞蹈的发展。进入20世纪,欧洲舞蹈受到现代主义的影响,现代舞根据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现代舞与古典芭蕾舞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截然不同,现代舞的表现方式以表现自我、环境、社会与人之间的矛盾为主,表演模式自由,创作及训练模式也无统一规范,能够让每一个舞者尽情地将自身独特的风格表现出来[1]。

(二)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十八世纪,诸多哲学家对象征性艺术的含义进行了分析与定义,普遍将象征性艺术定义为以一种艺术暗指另外一种物,即通过我们能看到或感受到的一种艺术事件,联想到另外一种事物。现代舞是一种抽象化的肢体艺术,它将音乐与肢体进行了结合,人们在音乐和舞蹈者的肢体动作中,能够看到舞蹈所表达的内涵与深意,从而获得感官上的享受,体会舞蹈所表达出来的含义。美国的洛伊福勒对现代舞的描述是,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向人们表达某一思想,唤起人们的想象,进而在人们的想象中形成某一特定的形象。这表明了象征是现代舞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现代舞的灵魂所在。

二、现代舞教学中象征性艺术的培养策略

(一)组建优质的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在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需要学校具备一批优秀的现代舞教师,教师不仅在舞蹈专业知识方面具备较高的素质,还需要对艺术具备较高的领悟力和认知力。学校可以聘请具有较高学历素养的舞蹈教师,并根据学校的需要定期聘请优秀现代舞团中的舞蹈演员,将理论知识与舞蹈实践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基本功,又能够通过现代舞团中优秀舞蹈演员的实践教学,来获得更多的实操能力。从而达到学有所成的目的[2]。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是一种抽象艺术,学生作为阅历较少的一类群体,对抽象艺术的欣赏还欠缺一定的审美及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在现代舞中象征性艺术,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专业教师或兼职教师应该以优秀的现代舞作品、优秀的艺术画作、优秀的音乐作品等为案例,向学生讲解优秀的艺术类作品中的抽象艺术,例如梵高、毕加索的画作,这些画作内容十分抽象,未接受过抽象艺术画作教育的学生,很难从这些抽象艺术作品中了解其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从而难以欣赏这些抽象类作品。教师应该对这些抽象艺术作品进行层层分解,并与学生就多种优秀艺术作品的抽象艺术进行分析探讨,了解艺术所代表的象征意义,与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进行融汇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对现代舞中抽象艺术的审美能力[3]。

(三)锻炼学生的艺术灵感现代舞中的抽象艺术属于艺术大类中的一种,艺术创作需要创作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审美能力、思考能力和艺术灵感。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创作象征性艺术的舞蹈能力是现代舞教学的目标之一,现代舞教师应多培养学生欣赏和感悟艺术的能力,可以通过欣赏抽象性艺术画作、花艺艺术等,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从中将艺术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现代舞象征性艺术创作灵感,实现现代舞中的象征性艺术从理论走向实践。

想象力的含义篇5

[关键词]英语;汉语成语;英译

1.意象再现

意象再现是指通过直译或借用一个几乎具有相同含义的英语成语将源语成语本来意象翻译出来,以保持原始成语语意。如果本义和联想意义功能对等,即源语读者能毫不困难的读懂且不会因文化差异引起误解,则使用直译。例如:

源语:但是朱吟秋在旁边冷冷地给周仲伟的一团高兴上浇了一勺冷水。(张培基,1979)

译语:ButChuYin-chiuthrewcoldwateronhisrisingspirits.

汉语的“浇了一勺冷水”和英语的“tothrowcoldwateron”使用同样的意象生动地表达“令人失望”这个隐喻意义,它是汉语和英语文化的重叠部分。在此条件下,借用相应的英语成语进行翻译是理想的方式。

2.意象替换

有些情况下,直译只会造成误解,我们也无法找到一个相应的英文成语以表达相同的意境和意义。那么我们可以用意象替换,即将源语意象翻译成含有同样意义的目的语成语的意象。例如:“胸有成竹”,根据字面含义翻译为“haveabambooinone’sstomach”。外国读者不仅无法理解成语含义,也容易有错误的联想。因此,译者必须丢弃这个成语中的意象,改变成该外国读者所熟悉的意象。这样,它可以被翻译为haveacardinone’ssleeve.

3.意象添加

“意象添加”是指根据汉语成语的内涵和背景将一些简短的说明或意象加入到原始意象中让目标语读者更清楚明白地理解。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进一步解释。

首先,“意象添加”是指增加相关信息,有助于在翻译过程中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通常很简洁。例如:“事后诸葛亮”翻译为“tobeawisemanlikeZhugeLiangaftertheevent.”我们知道,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是智慧的象征。但国外的朋友未必知道。因此,译者必须说明谁是诸葛亮,使外国读者更容易理解这个成语的内涵。

其次,汉语成语含有某种无需直接指明意义,但这种意义隐含于语境之中,如果不加说明,相应的英语成语不能完全表达这个意义,可以使用“意象添加”进行翻译。例如:正如俗语云:“新婚不如远别。”(曹雪芹,1994),这句话可翻译为:astheproverbsays,“Reunionafterlongseparationisbetterthanaweddingnight”.“Reunionafter”是由译者加的。汉语成语的意思是:经过长时间的分离,夫妇再相见时会更加兴奋,胜似他们刚刚结婚。这是隐含意义,因为中国文化是隐含文化。

第三,有些汉语成语包含不适合或英文难以理解的意象,译者可以选择源语意象的一部分进行翻译,同时添加其他意象或简短说明。例如:那薛老大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这一年来的光景,他为要香菱不能到手,和姨妈打了多少饥荒。(曹雪芹,1994),译文是:Hsuehpanis‘anotherofthosegreedy-gutswhokeeponeeyeonthebowlandtheotheronthepan.LookhowheplaguedhismotherforawholeyearjusttogetholdofHsiang-ling.“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其深层含义是:人们不会满足已经获得的东西,而是贪得无厌。但是,如果我们直接说出这个成语的深层意义,它失去了源语的生动性,所以译者将“吃在碗里”翻译为keeponeeyeonthebowl,“看着锅里”译成theotheronthepan.然后两个意象结合起来,即keeponeeyeonthebowlandtheotheronthepan.

4.意象减少

想象力的含义篇6

近几年高考中,命题作文越来越受到出题者的青睐。如,2005年山东卷作文题“双赢的智慧”、2006年上海卷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和天津卷作文题“愿景”,而在2007年高考中,上海卷、四川卷、辽宁卷、安徽卷、天津卷、江苏卷、湖南卷等,均采用命题作文的形式。因此,命题作文的审题更加不容忽视。在此,笔者从以下两方面说明命题作文审题的原则。

文字上的限制性原则

“文字上”的限制性原则,实际也是“意义上”的限制性原则,因为文字总是要表达意义的。那么,准确找出并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显得十分重要。

以2006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为例。首先从字面来理解,文题是由一个完整的句子构成的,句子的中心动词是“想”,这一动词的施动者是“我”,所指的内容是“握住你的手”,明确规定“我”和“你”之间的联系是“握手”。

再从题目的内涵看。这个作文题与其说是一句话,不如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从感彩上看,“握手”是一个积极的动作,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握手代表着友善,代表着真诚,代表着渴望沟通渴望理解,等等。“我想握住你的手”中对握手主动方的限定,使文题又代表着写作者内心的呼唤。而“你”是谁、呼唤什么,这些都由考生自己决定。可以呼唤身边某个熟悉的人,也可以呼唤心中崇拜或佩服的人,还可以穿越时空呼唤某个历史人物,甚至可以是某个抽象的名词,如青春、时间等。此外,由于握手的对象可以有很多,也就使得握手的目的更为广泛:也许“我”是为了得到“你”的理解和支持而想握“你”的手,也许“我”是为了向“你”学习而想握“你”的手,也许“我”是为了挽留“你”而想握“你”的手,也有可能“我”是为了改变“你”而想握“你”的手……这些都是出题者没有规定的,也是每个考生最能写出个性的内容。只要能把“‘我’为了某一个目的想握住‘你’的手”这一意思表述清楚,就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若能以巧妙、独特的构思和语言,加上真挚的情感,自然不难取得好成绩。

含义上的内在性原则

任何一个作文题,我们都要挖掘其内在的含义。标题,通常由词和短语组成,词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因此,标题的含义一般是隐含的、多方位的、深层次的。

以命题作文题“别让眼睛老去”为例。要紧扣关键词语“眼睛老去”的特征,先从生理角度分析其含义:视线模糊、麻木、易疲劳、干涩等,这些均可视为眼睛老化的特征;进而找到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相似点,依据其内在联系,进行合理联想,由此及彼想到“老”的深层含义,即“心灵之老”――缺乏感知真、善、美的易感动的心;缺乏好奇之心;缺乏敏锐的洞察力;缺乏希望;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等。这样就把标题的内在含义――比喻义挖掘出来了。

想象力的含义篇7

摘要:基于对存在的追问,海德格尔回溯到古希腊,探讨逻各斯的各种含义及其在后来的流变。进而,揭示了在这一变化中,逻各斯最始源的意义已迷失。逻各斯成为了逻辑,思想被逻辑所遮蔽。因此,只有在克服逻辑的基础上,思想才能成为存在之思。

关键词:逻各斯;逻辑;遮蔽;思想;克服;存在

abstract:basedonquestioningbeing,tracingbacktogreek,heideggerinquiredmanymeaningsinlogosandtheirchangings.moreover,herevealedthatlogos’originalsignificancewaslostinthisvariation,logosbecamelogic,thoughtwascoveredbylogic.therefore,onlyonthebasisofovercominglogic,thoughtcanbecomethoughtofbeing.

keywords:logos;logic;cover;thought;overcome;being

逻各斯如何成为了逻辑,逻辑对思想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在存在被遗忘的情况下,如何克服逻辑,思想的任务又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一直是海德格尔逻辑思想的根本方面。传统的形而上学、哲学和科学已不能思,甚至更有损于思。从早期开始,海德格尔以追问存在为宗旨,对存在的追问乃是思存在。海德格尔极为关注从逻各斯到逻辑的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也是一个思想不断地与存在相分离的过程,此分离表明,哲学与形而上学兴旺起来后,思想却步入了衰落之历程。真正的思不是对象性的,而是期待性的。海德格尔一直致力于让思想回到自身,回到存在,这正是思想自身的任务。

一、逻各斯本源含义和规定

对逻辑与逻各斯和思想的关系的探讨,一直是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的重要方面。在早期,他的这一努力,基于基础存在论。在中晚期,尤其是晚期,海德格尔虽然不再使用“基础存在论”一词,但并未脱离存在论基础。走向存在之思是海德格尔最终的思想目标,这种存在之思不是专横与独断的,更与思想之无关。这种存在之思,不是刚发见到的,而是失去后之期盼,即失而复归。真正的思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最本性的生存方式,它表明了人与存在的真切关联。在思之开端,那思是纯粹的,并不象后来那样错综复杂。海德格尔通过对前苏格拉底思想的回溯,去寻求思之源头,以弄清楚后来的思缘何和如何发生了流变。这就要远离思想的现成状况,而追溯到希腊思想的源头。其实,这种远离是为了更好地穿透,以切近思想的本性。

这不得不回到希腊语logos(逻各斯),该词源于希腊语legein,意为“说”。后来“逻各斯”有了“理性”、“理念”、“谈话”、“判断”、“概念”、“定义”、“根据”、“关系”和“词”等多种含义。由于含义丰富,难以把握,时常陷入混乱之中。对此海德格尔说:“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λονοξ这个概念具有多重含义。而且,在每种方式中,这些含义相互抗争,没有一个基本含义在积极地主导它们。事实上,这只是假象。只要我们的阐释不能就其本来内涵适当把握λονοξ的基本含义,这种假象就会持续下去。”[1]众多含义似乎表明,它们都同样程度地与逻各斯相关。这种假象遮蔽了逻各斯最本源的含义。

逻各斯在后世的流变之意,如柏拉图的“理念”、笛卡儿的“我思”、斯宾诺莎的“实体”、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与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等等。逻各斯有无基本含义?它又是如何演变成如此众多的含义?这种含义的衍生在思想上又意味着什么呢?海德格尔在逻各斯意义上讨论思,把思与逻各斯联系起来。后世的形而上学正是从源出于逻各斯而后又与其分离的逻辑来规定思想的。逻各斯的基本含义相关于言谈,“λογοξ是让人看某种东西,让人看话语所谈及的东西,而这个看既是对言谈者(中间人)来说的,也是对相互交谈的人们而言的。”[2]逻各斯是聚集,是人与万物的规定。

展示出来让人看,也即“使……公开”,逻各斯具有αποφανσιξ(展示)的结构。正是话语把所涉的东西通过言谈公开出来,使人通达所涉之东西,语言的本性向希腊人开显为逻各斯。“这里‘逻各斯’意为‘言谈’,尤其是在陈述的意义上,作为谓语。”[3]话语让人看具体化为说,即以词语方式付诸声音。逻各斯把某种东西展示给人看,因此,具有某种综合的结构形式。当然,这种综合既无关于表象的联结,也不涉心理方面,更不存在内在的东西与外在的东西相符合的问题。如果说真理相关于无蔽,让人看的逻各斯作为让人看之一种确定样式,并非真理的始源处所。尽管逻各斯是思想的早期形态,但古希腊意义上的真理却比逻各斯更源始。逻各斯朴素地让人看某种东西,让人觉知存在者。真与觉知相关,纯粹认识是最纯粹、最原始意义上的真。

二、逻各斯何以成为逻辑

但这种变化发生在,让人觉知存在者,这关联到在着眼于存在谈及存在者时,作为根据摆在那里的东西,这种根据相关于ratio即理性。同时,在这种谈及存在者的过程中,又涉及到了相关性。因而,逻各斯又具有了关系与相关之含义。在这里,海德格尔展示了逻各斯的本来含义及其各种演历。哲学也是如此,“现代哲学在本性上是历史地定位的,这不仅针对许多哲学家只探求哲学史而言,而是特别指康德或亚里士多德为哲学探索提供了方向。”[4]这种历史性变化发生在思想的一切领域,而形而上学的历史就是其重要方面。把逻各斯的意义理解为命题,但命题又被翻译、领会为判断,这判断却与逻各斯的本意相差甚远。在现代逻辑中,命题是充任推理成分的判断,判断则是对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任何判断都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即既对事物有所断定,又有真假之别。也就是说,判断是与对象即存在者的一种“联结”,其真假的鉴别却有赖于符合。后世的逻辑自然是从逻各斯演变而来的,当然,逻辑概念的涵义也各有不同。一般指思想、概念、理性与规律性等,在斯多亚学派那里,逻辑指命运与世界理性;新柏拉图主义的逻辑用以指上帝、造物主、精神实体;而逻辑在黑格尔那里指概念、理性和绝对精神等。海德格尔对逻辑与思想的关系作了独到的辩析,他说:“逻辑是思想的科学,是关于思想的规律和所思的形式的学说。”[5]这表明,逻辑(学)作为一种学说,一门学科具有的特质,其研究对象为思想。

与其它科学一样,逻辑(学)也着力探求规律,但有别于其它科学的地方在于,逻辑(学)探求的是关于思想的形式的规律。但总的说来,逻辑(学)成为了科学。同时,应科学之需要,逻辑学成为科学的工具,也随科学一道向着数学化、形式化与符号化方向发展。科学关注作为认知对象的存在者,技术用座架去设定存在者,哲学则关联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本性揭示。逻辑(学)还是哲学框架内的学科,它与世界观的东西没有什么关联。不仅如此,而且“现象学哲学与世界观是相互对立的。”[6]逻辑(学)在一般人看来,乃是保证确定性的学问,其所涉内容总是同一内容。问题在于,这种逻辑学正在替代思想。

这表现在,“逻辑为我们消除了要费事去追问思想之本性的一切努力。”[7]从而,对思想的追求被规范化与固定化了的逻辑学科的按部就班的工作所代替,逻辑的运作就是思想的探求。逻辑决定了语言的文法和人们的语言观,这一点是逻辑作为思想的又一弊端。进而,逻辑还规定了思想,一种对确定性的追求成为近代以来决定性的思维方式。对此,海德格尔认为:“逻辑在今天也还统治着我们的思想和说话,而且从早期开始,逻辑就从根本上附带规定着语言的语法结构以及西方人对一般语言的基本态度。”[8]这种影响并非始于近代,其实,早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开始了。海德格尔把逻辑的成因归结为学院派教师的发明,而非哲学家的创造。

三、逻辑及其对思想的遮蔽

思想在拉丁文里叫做intelligere,由此思想变成了理智的事情。理智也称为悟性或知性,它指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抽象和推论,它赋予了思维以严密性和确定性。理智主义则是形而上学对思想的建构的产物。同时,“这些关于思想的形式和类型的人类学的和心理学的问题肯定不是哲学的问题。”[9]海德格尔否定了心理学能为逻辑价值提供保证的观点。[10]在这一点上,他维护了胡塞尔反心理主义的立场。逻辑对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现在我们看到,传统逻辑是命题的科学,是思想的科学,其主要目的是为思想和陈述确定法则。”[11]莱布尼兹、康德和黑格尔等人在克服传统逻辑方面作出了极大的努力。

莱布尼兹用数学方法改造传统逻辑,为后来的数理逻辑奠定了基础。康德把认识论引入逻辑,认为逻辑知识的圆满性建立在主客体的一致的基础之上,即在普遍有效的规律之上,力求克服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康德那里,关于范畴的知识,作为对存在者的存在的规定,即所谓形而上学,“在根本意义上,就是关于λονοξ(逻各斯)即‘逻辑’的知识。”[12]而在黑格尔那里,“形而上学就包含着‘逻辑’这个名称。”[13]形而上学是本体论、逻辑学与神学的合一。问题在于,“凭借于形而上学自身表达为本体-神学-逻辑学,已经发生了思想与存在的分离。”[14]因为黑格尔看到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形式逻辑存在的许多缺陷。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以及充足理由律都是不科学的、片面的。同时他也认为,即使莱布尼兹的逻辑也陷入了数学化与形式化。

似乎只有,辩证逻辑之于普通逻辑才是高级的。“对黑格尔来说,思想的事情就是:思想作为思想。”[15]在黑格尔那里,思想是观念,思想是理性的,它规定自身,思想观念发展到绝对理念,而只有绝对理念才存在的。在黑格尔那里,思想与存在的同一,表明的是存在从属于思想,存在受理念规定,而这里的思想则表达为主体哲学。而且,正是绝对理念统一了存在与思想、主体与客体。在海德格尔看来,“精确的思想决不是最严格的思想。”[16]真正的思想的严格性决不能被束缚和理解为一种逻辑上的精确性。“而这种思想的真理是任何‘逻辑’都不能把握的。”[17]逻辑和理性不仅无关于思想之本性,而且还有害于思想自身。

逻辑的符号化也不能解决逻辑对思想的遮蔽,反而强化了这种遮蔽。“然而,表示道说的同一词语逻各斯,同时也是表示存在即在场者之在场的词语。道说与存在,词与物,以一种隐藏的、几乎未曾被思考的、并且终究不可思议的方式相互归属。”[18].与形而上学不同,海德格尔把根据放到存在层面,他说:“我们试图把根据律当作从存在到思想的道说。该律说:存在与根据是同一的。”[19]哲学在不断地终结自身,哲学自身一直在宣告或实现它自己的终结,不论它把那终结理解为是绝对知识的完成,是与它的实际实现相联系的理论的压制,以及所有的价值被卷入的虚无主义的运动。还是最终通过形而上学的终结,以及还没有一个名称的另一种可能性。与这些终结相关的重要思想家有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当然,他们终结的方式显然又是不同的。形而上学借助于逻辑,把哲学和思想规定在理性之中。看来,形而上学已是西方哲学不可避免的最终宿命。

四、逻辑的克服与思想的任务

理智与思想的偏差,必须通过回归始源的思想来克服。克服逻辑是要消解逻辑与思想的偏差,保持思想的纯正。进而,为思想确立自身的任务。在海德格尔那里,思想的事情是同一的事情,这表明一切思想在本性上是思存在。这与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是不一样的,西方形而上学把同一性看成是一种等同性,即思维与其指涉的对象的同一,遮蔽了事物自身的同一。海德格尔认为同一的本性是让共属,即思想与存在的共属一体。但这却并不意味着单调,“思同一事情,思其同一性之丰富。”[20]思想与存在的关系,不再是追问,而是倾听。何谓同一性呢?“我们必须把同一性理解为共属一体。”[21]同时,海德格尔把同一与相同作了区分,“但同一(dasselbe)并不是相同(dasgleiche)。在相同的东西中,区分消失了。

而在同一的东西中,区分显现出来。一种思想越是明确地以同一方式被同一事情所关涉,区分则越是驱逼地显现出来。”[22]有区分的同一才是真正的同一,思想的同一。海德格尔把思想与哲学区别开来,哲学就存在者的存在,去探索存在者是什么。哲学行进在通向存在者的存在的途中,也即关联于存在而通达存在者。哲学往往与理性关联,“另一方面,哲学不仅是某种理性的东西,而且是理性的真正守护人。”[23]而思想则是思存在,关切存在自身。当然,两者也会发生转化,就存在者存在而言,当追问存在者是什么时,思想成为哲学。问题是,“我们从未走向思,思走向我们。”[24]思向我们逼来,迫使我们去思。思想与哲学的区分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旦我们熟识了思之本源,我们可能冒险将脚步从哲学中退出,迈进存在之思。”[25]无疑,这是思想的冒险。

在近代,理性成为思想的规定,语言也被技术化和逻辑化。同时,海德格尔认为哲学由于不再思存在必然终结,这乃是由于思想被座架所支配。回到思想的事情自身,就是摆脱受语法和逻辑规定的因果律,把存在自身作为思想的根据。“从‘思想的事情的规定’出发,博德尔看到了智慧和哲学的思想结构的明显不同:前者是‘规定——事情——思想’,后者是‘规定——思想——事情’。由此可以看出,哲学中的思想比智慧中的思想在思想结构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智慧中事情优先于思想,而哲学中则是思想优先于事情。而这种差异在于:智慧是关于人的规定,亦即关于人的居住的话语;但是哲学是关于理性的规定,是思想的逻辑。”[26]思想的事情是同一的事情,“思就是使你凝神于专一的思想。”[27]真正的哲学作为爱智慧,是对智慧的纯粹之思的不断的切近。

对存在和意识的不同强调,是海德格尔与胡塞尔思想的一个重要差异。在海德格尔那里,走向事情自身,就是走向存在自身,也就是走向语言自身。由逻辑返回逻各斯,思想乃思存在,思想在存在的规定下成其自身。思想的事情也各有不同,海德格尔的思想及其独特表达本身,就是一种从哲学走向智慧的一种卓有成效的努力。“克服流传下来的逻辑并不是说要废弃思想而让感情统治一切,而是说要进行更加始源、更加严格的与存在相归属的思。”[28]在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之中,语言具有规定性的作用,但这却不同于一般地建立根据。“在海德格尔的思想中很早就开始了的对原因或根据的探讨,在后来的著作中最终也被抛弃,或者说被当作一种形而上学的遗产被否定和克服了。”[29]语言是最为本源意义上的无。退出哲学之范围,而返回到存在之思中,“因此思想就失去了它作为一种自发性活动的性质,思想只是接受和聆听存在的声音。”[30]这是海德格尔克服形而上学的努力,也正是思想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2]martin.heidegger.seinundzeit[m].frankfurtammain:vittorioklostermannverlag,1977,43.43.

[3]、[9]、[11]martin.heidegger.themetaphysicalfoundationsoflogic[m].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4,1.19.217-218.

[4]、[6]martin.heidegger.towardsthedefinitionofphilosophy[m].london:theathlonepress,2000,14.187.

[5]、[7]、[8]、[28]martin.heidegger.einfuhrungindiemetaphysik[m].frankfurtammain:vittorioklostermannverlag,1983,128.128.129.131.

[10]靳希平.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85.

[12]、[13]、[16]、[17]martin.heidegger.wegmarken[m].frankfurtammain:vittorioklostermannverlag,1976,

253.253.308.309.

[14]彭富春.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m].上海:三联书店,2000,69

[15]、[22]martin.heidegger.identitätunddifferenz[m].pfullingen:neskeverlag,1990,31.35.

[18].martin.heidegger.unterwegszursprache[m].stuttgart:neskeverlag,1993,237.

[19]martin.heidegger.dersatzvomgrund,[m].frankfurtammain:vittorioklostermannverlag,1997,156.

[20]martin.heidegger.ausdererfahrungdesdenkens,frankfurtammain:vittorioklostermannverlag,1983,223.

[21]martin.heidegger.seminare[m],frankfurtammain:vittorioklostermannverlag,1986,23.

[23]martin.heidegger.whatisphilosophy?[m].newhaven:college&universitypress,1958,23.

[24]、[25]、[27]martin.heidegger.poetry,language,thought[m].newyork:harper&rowpublishers,1971,6.10.4.

[26]彭富春.走出后现代话语[j],哲学研究,1999,(1).

想象力的含义篇8

[关键词]标题含义作用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这样赞美眼睛:“若不是我们的眼睛像太阳,谁还能欣赏光亮?”是的,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愈是出色的标题,愈能准确鲜明,引人入胜,在文章中起到揭示主旨、画龙点睛的作用。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与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因此,对标题的揣摩、理解、分析就显得尤其重要,理解和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与作用,也就成了历年中考考查的一个热门知识点。

在近三年的全国语文中考中,有关辨析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的题目、题型比比皆是,各有不同。以下选自2009年至2011年的部分语文中考题:

2009?浙江嘉兴《仰望母亲》:5、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用“仰望母亲”为标题?

2009?山东临沂《母亲的羽衣》:1、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2009?浙江绍兴《宋朝的雨》:2、标题“宋朝的雨”有怎样的味道?

2010?四川南充《只管向前奔跑》:9、品读选文,题目“只管向前奔跑”换成“金牌”好不好?为什么?

2010?浙江东阳:8、此文选自孙道荣的博客,读完全文,请你给文章拟个恰当的标题。(2分)

2010?福建晋江《微笑的可乐》:(6)请说说题目“微笑的可乐”有什么含义?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11?广东《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16、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2011?江苏盐城《做客》:18、“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⑴“做客”有什么含义?⑵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2011?山东《味蕾上绽放的爱》:12、文章以“味蕾上绽放的爱”为题,有何作用?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从这些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对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类知识点的考查多以理解题、简答题出现,它能快捷、准确地考查出学生整体感知作品、领悟作品内涵、初步鉴赏作品情感的能力。考查的角度包括:标题的含义(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拟写标题或更换标题、分析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对标题的理解、题眼展现等。

那么,拿到这些题,怎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解题呢?这是初三学生阅读复习中的一个重要专题。下面,我将自己在课堂复习中的一些做法浅谈一二,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立足教材,选取经典课文作为范文引路

初中三年学过的课文有很多,尤其经典的美文值得学生不断地体味、感悟。作为例文,易于引入。所以我首先选取课内七年级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八年级课文《背影》、《阿长与山海经》、《老王》、《最后一课》,九年级课文《故乡》、《孤独之旅》、《我的叔叔于勒》、《心声》、《孔乙己》、《变色龙》做为小说阅读复习的引路范文。

二、结合经典课文,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并熟悉近三年的常见题型

(一)标题的含义。第一步,引导学生回顾经典课文,看看这些课文的标题有何含义。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标题有二种意思,一方面是指“爸爸”种的花儿凋落了,另一方面暗含爱花儿的“爸爸”去世了。又如《心声》,标题“心声”语带双关,表层含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深层含义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接着,指导学生归纳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标题的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在文中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即结合文章理解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运用比喻修辞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比如“变色龙”,不是写善于变色的蜥蜴,而是用标题来比喻。那么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然后,带领学生熟悉常见的题型:①标题的含义是什么;②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③给文章拟个恰当的标题;④标题具体指什么;⑤标题有何深刻含义。

(二)标题的作用。这里同样以经典课文回顾的形式,看看这些课文的标题有何作用。例如《背影》,标题“背影”贯穿全文,充当线索,表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又如《阿长与山海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表明“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归纳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即标题的作用可归纳为:(1)贯穿全文,充当线索;(2)揭示文章中心;(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作者感情;(4)设置悬念,引出下文;(5)采用修辞吸引读者,新颖;(6)表明写作的对象。并强调重点掌握(1)至(5)点。然后引导学生熟悉常见的题型:①为什么用这个标题;②用这个标题的好处是什么;③标题的作用;④以此为题,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以真题带入,探究解题方法、答题技巧,规范答题格式

经过了对知识点的回顾、归纳、整理后,学生还需要在实战演练的过程中进一步规范答题格式,掌握答题技巧。所以,我着重从近几年的中考题中选取相关题目,指导学生训练。下面,我选出其中几篇为例来谈谈。

【例1】2011?广东《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16、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分析点拨:这篇文章叙述了一位母亲与青春期的儿子围绕“一条银色的裤子”,双方的关系由紧张、拒绝——理解、支持——为儿子自豪、接纳包容,而这一切都是在家里的旧餐桌旁完成的。所以,“旧餐桌”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美好时光”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想象。“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成为形成母子关系和谐、亲密的难忘时光。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解答:标题的作用是营造了温馨的氛围,暗示母子关系的修复;引起读者的想象,含蓄地表达了加强沟通,互相理解,共享美好时光这一主题。

【例2】《老海棠树》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

分析点拨:解答这类题,首先看题目是全文的线索,这就是好处,行文思路清晰。而且标题具有象征意义,这又是好处。然后从文章内容与主题上去思考,那么文章以此为标题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并且文章标题含蓄有文采。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解答:(1)以老海棠树为线索,贯穿全文。(2)具有象征意义,含蓄、形象地表现了奶奶和我之间浓浓的祖孙情。

想象力的含义篇9

关键词:李商隐七律《无题》细读法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一颗宁静而明亮的巨星,他将唐诗推上了又一个高峰,在他才华横溢的超越前人的诗作中,最具艺术独创性,引起千百年来无数读者赏悦不已的,是他抒情诗中的七律《无题》。李商隐用灵魂、诗心和才情写就的这些诗篇,在古典诗歌的百花园中散发着穿越世纪的芬芳。他的诗歌创作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诗以《无题》命名,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是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很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李商隐的无题诗写得意境要眇,情思婉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根据细读法,这首诗的复杂含义远远超过字面本身的意思,它是隐蔽的,深藏于作品的有机结构之中。很显然,简单的分析是无法揭示这样一个复杂的客体的。需对作品进行耐心仔细的分析推敲,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作品的词义、句法、隐喻、象征等,加以分析,从而揭示作品内在的全部含义。

新批评(newChriticism)作为一种文学评论的流派,出现于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它认为:作者生平与创作意图及作品内容与价值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而文本细读法是英美新批评所提倡的一种批评方法。它强调对文学文本全封闭式的精细阅读。排除文本生成研究和读者情绪反应研究,将目标集中于文本,对文本进行多重回溯性阅读,寻找其中词语的隐微含义,如词句中的言外之意和暗示,联想意义;仔细分析作品中所应用的各种修辞手段,如隐喻和拟人等。另外,应用细读法,可想象文本具有戏剧冲突性,将文本视为充满矛盾和张力的有机统一体,分析语言的含混、悖论、隐喻、反讽、象征等要素,以及由于这些要素的作用所形成的诗歌的复杂意义和阐释空间,从而在矛盾冲突中形成诗歌和谐统一的具有张力的整体结构。

本文借助细读法对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层领会。

一、词义

通过细读发现有些词富有特定的表现力和极其丰富的情感。本首诗中出现的“东风”“残”“丝”“蜡炬”“云鬓”“夜吟”“青鸟”等一系列词给人以深层的想象,无尽的情意。东风指春风,丝比喻思,思念相思之意。蜡炬即蜡烛。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在本文中是使者的代称。全诗以首句“别”字为通篇主眼,阐述相见不易,离别尤难。多种修辞交替使用,表达了双层互动的情思,细细品读,别有意境。

二、句义

全诗共四联,每联都有自己在全诗中的层次定位,联内又有自己的小层次;他们共同组成了全诗表现真爱的感人境界。同时,七律诗细读起来可领会到特有的情感和韵味。开头两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别”情“离”绪之苦加倍的诉述相见之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是自然环境的写实,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从而作到“寓情于景”。

三、四两句,将“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倒出了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像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人物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总之,是为爱情而憔悴,痛苦、抑郁。“夜吟”句则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

结尾两句,以仙侣比喻情侣,将蓬山比作仙山,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凄婉之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隐藏在心底的绵邈深情,让人叹为观止。

三、修辞

《无题》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法,仔细品味其达意生动,情感传神。

隐喻。新批评流派把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对象加以研究,在研究中又特别重视语言技巧,尤其重视隐喻。布鲁克斯曾用一句话概括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并充分应用隐喻。对隐喻的极端重视是新批评派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共四联,从第一联起,描写一个隐喻性的意象,构成一个主题。四组的意象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难”的特点。

艾伦・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中提出了张力的概念。退特说:“诗的意义就是它的张力,即我们从诗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延和内涵的有机整体。”可见,外延是指一个词的词典意义,即字面意,指称意;内涵指暗指意义,或附属于文词上的感彩,即暗示喻,比喻意。诗歌语言既要有内涵,也要有外延;既要有明晰的概念意义,也要有丰富的联想意义,是两种的统一体所构成的张力。新批评认为没有张力的诗是没有诗韵和诗味的诗,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是一首充满张力的诗。诗的意象凝聚在一个含蓄的命题下:一对情人相见难,别更难,两个灵魂的统一是一个非空间的实体,因而是分不开的。诗的特点是将整体的非空间的心灵容纳在一个空间形象的逻辑矛盾:“春蚕到死”“蜡炬成灰”。这种有限形象,在外延上和这个形象所表示的内涵意义在逻辑上相互矛盾,但这种矛盾并不会使这种内涵意义失去作用;春蚕、蜡炬所表示的内涵意义“坚韧”和“永恒”,共同表达了情人之间的情感意蕴,念情不断的离恨与挚爱构成了诗歌的张力。故有人评论说“言情至此,真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这首《无题》诗,正是将比喻、隐喻、借代、张力等修辞手法自如使用,才使得文本达意生动而传神。

四、意象

借助细读,通过写作技巧,领会《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想象空间、情感氛围和艺术境界。

意象是我国诗学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与意境同为衡量诗歌优劣的标准。窃以为,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诗人感官接触外物后所引起的想象、体验、知觉形成于心中的图象。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风格独具,意境朦胧、深邃、含蓄。诗中的形象初读使人产生恍惚迷离之感。但如果仔细吟读这首诗,就会给人不同的感受,那种意象会把人的情感情不自禁地引向一个特定的方向,尽兴陶醉,启人遐想,回味无穷。同时,诗中意象的含蓄有着巨大的张力,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感情细腻而朦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愈咀嚼,味愈甘,意愈深远。

这首脍炙人口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世人所乐道和传诵。春蚕、丝尽、蜡炬、泪干等意象,不仅凭艺术的苦思,雕凿所得到,而是诗人与爱妻无限恩爱之情的结晶,坎坷爱情生活的浓缩。“春蚕”“蜡炬”既有着缠绵无尽的思念,又有着忠贞不渝的执著;既有着对美好爱情的歌颂,又有着痛失爱妻的叹挽。虽无惊风雨的境界,却有泣鬼神的魅力。

再如,诗中的“东风”意象,在古人笔下多是示现喜情的。而在《无题》中遂成了悲痛的象征。“东风无力百花残”,催动万物生长的东风,变得软弱无力,春光已逝,百花调残,景语皆情语,深含痛失爱妻的叹息和无奈。再如诗中“蓬山”“青鸟”意象,二者皆为仙界景物,爱妻到了人间的另一头――蓬山,但愿生活更美好。人间天上难以沟通,只好请殷勤的青鸟互相传递情意消息。这虽为想象之词,却凝聚了深深的爱意。

诗歌是心灵的窗口,是情绪的表现,心灵情绪本来是无序的,是一个谜团,只是为了表现才苦思冥想给了它秩序;意象是心中之象,多种意象的交叉组合,才有可能揭示心中的谜团,疏通淤积于心中的情绪之症结。李商隐这首《无题》诗中,通过比兴、象征、暗示、等多种表现手法创造出朦胧、含蓄隽永的意象之美。

五、结论

本文通过新批评这一文学流派的细读法,将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句所含盖的知识点全方位、系统的细读咀嚼,深层推敲,挖掘诗句的言外之意,发现其新的美点、亮点和意境。

参考文献:

[1]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4-167.

想象力的含义篇10

一、平面广告设计隐性美的内涵

隐性美具备深刻的哲学意蕴,符合美的基本规则,扎根于人们对美的执着追求当中。平面广告设计隐性美的内涵指的是,广告具备明确的美学特征,并且能够明而不俗,隐而不晦,在一种恰似青春少女的似水柔情中,去给广大受众带来持久的审美情趣。面对当前物欲、视觉符号混乱的时代,需要平面广告设计人员将发现美、创造美作为己任,创作出具备高雅审美情趣的平面广告设计作品。

二、平面广告设计隐性美的表现形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广告市场发展也日趋成熟,创意呈现多元化。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追求的是知识、技能与智慧的较量,作品给人一种高层次文化享受。现代广告为了加强所要展示形象的寓意以及进一步丰富广告作品本身的审美意味,其大多数使用婉转曲折的表现手法,加强广告本身的感染力与审美意味,提升广告文化审美品位。平面广告设计人员就是要具备善于控制广告信息的本领,给人们在视觉上以视觉冲击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1.平面广告设计中空白部分的隐性美

平面广告设计中空白部分的形成,主要是平面广告设计人员通过隐藏以及分解等多种手法,来营造出广告面的空白部分,使用简洁图像与富有意味的形式带给读者以自由感,将审美心理与美学基本原则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出空白来深化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所要传达的深层次信息内容,让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空白部分能够传达出真正信息内容,给受众产生视觉上的刺激,进而能提升受众对作品关注程度。“白”虽然看上去无形,但这实际上是意境最好体现,广告中留下的空白部分,实际上属于相对概念,其是当成含蓄与暗示的表达方式来出现的,并不是真正的空白,广告留白虽并不是将其当作广告信息进行宣传的有效载体,但是其所具备的回味与思索的余地,能够让广大的受众所接受并且能够为其提供丰富多彩的思维活动,进而达到进一步强化记忆的效果。虽然从表面来看是隐去了部分画面,但是其实际上是用了显现的手法,真正体现了隐性作用。例如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中,就很好地使用了黑白系统来体现绘画。恰如其分的空间留白能够创设出虚拟空间,产生灵动与透气之感。平面广告设计中空白部分隐性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白并不是空

空间留白的位置是没有有形物质存在的,没有物质的限制,便可以将其当成是视觉度量的重要标准,则使得白具备了在空间上的无限容纳力。平面广告设计中的白实际上有效地隐藏了其后面的有。这种白所具备的抽象形体在具备了空灵美的同时,还能够让人们去很好地想象隐藏在白背后的物象,是属于有意而为的存在,深化人们对平面广告所传达出信息实质性内涵的认识,来有效吸引受众能够深刻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而达到理解平面广告设计的真正目的。

(2)视觉感受中完结心理

视觉感受中的完结心理指的是,人们在看到某些形象被覆盖之时,能通过外露在外面的相关物象去猜测那些被隐藏的相关内容。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存在“闭锁现象”,这实际上和完结心理有着相似之处,并且很容易出现在那些被关注的物体具有了清晰的轮廓线之后,人们能够知道其不存在,但是看上去其是存在的。因此,在多种情况下,即便是事物中存在隐匿的部分,其更能成为视觉对象中那些极易受到关注的部分。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能利用知觉上存在的这样一种功能,来创造出一些新视觉表达方式,积极去寻找物象已经隐藏的部分,将其虚化或者是隐去,进而能让画面出现新视觉形象,这想象的部分,实际上就是视觉的焦点,这能够按照受众的不同去展开想象与理解,进而能产生无限可能性。但在交流主题的想象中,能够让人们更好的去理解使用,进而发挥出强烈的影响。

2.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象征隐性之美

象征实际上是蕴含深远的巧妙构思方式,其能够将深刻思想寄托在一般事物当中,从表面看上去写的是“此”,而实际上作者要去表达的却是“彼”。象征是作者有效借助具体形象,曲折间接来表达某一抽象概念或者是思想情感的艺术表现方式。在平面设计广告作品中,其美学价值就是将理、情深刻寄予在形象之中,进而达到产生深度美感的效果。象征这一手法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广泛,并且受到的普遍关注,能够让受众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非常丰富的联想,得到一些启示。象征图形主要是表现成一种精神,具备暗示性与哲理性,其所表现含义上往往更为抽象,表现具体形式上也更为凝练。在平面广告设计中,主要是在得到大多数人认同的基础上,用表达相关牌号的含义与商品的抽象符号来有效表达其永久性。在象征表现的过程中,其色彩象征方面的作用也极为重要。比如使用精美字体与华丽颜色,来象征产品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