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十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十篇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37:17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篇1

【关键词】中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十分重要,中学生也不例外,如同伴之间的游戏,无论是篮球、足球运动,还是拔河、投沙包活动,以及扫地、擦玻璃等,都离不开同伴之间互相合作。然而,每个校园里总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总是单独行动,不愿和同学交谈,不愿参加集体活动。课间别的孩子游戏时,他们独自一人蹲在角落里当看客,上课别的孩子热烈的讨论问题时,他们静静的坐着当听众,老师提问时别的学生踊跃举手发言,他们则无动于衷,表情淡漠,有的甚至低头凝眉,有意躲闪老师的目光。这就是学校生活中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

据调查,在许多班级中,人际交往困难学生的比例相当高,很少或从来没有主动找老师谈心。这表明现在很多学生与老师之间缺乏沟通。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让每个学生成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学校特别重视对人际交往困难学生的研究,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交往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成因

中学生产生人际交往困难,既有主观因素的作用,又有客观因素的影响;既有自身素质的原因,又有家庭、学校教育不当的原因。调查显示,中学生产生人际交往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1与学生自身气质类型有关。心理学家根据人的心理特征,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大多属于粘液质和抑郁质,他们的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过分自卑,总觉得自己比别人矮一头,怕同学瞧不起,不敢参加集体活动,事事退缩回避,害怕抛头露面。虽然心理活动的动力并非完全决定于人的气质特征,但人的气质特征往往使人的心理活动表现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因此,性格的内倾性会使学生变的孤独、自卑,造成交际困难。

1.2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据调查,“人际交往困难学生”大多数出生于父母工作繁忙,家庭气氛过于严肃,父母很少与孩子交流的家庭里,特别是农村地区,一些家长文化水平低,甚至有部分文盲,对儿童的心理知识了解甚少,不能与孩子进行沟通,再加上工作过于繁忙,出于安全、学习的考虑,往往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经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使孩子缺少与同伴交流的时机,又难以与家长沟通,因此造成从小沉默寡言,内向羞怯,不轻易相信别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郁结于心,不愿表露,默默的忍受着孤独。

1.3与学校教育不当有关。学龄前儿童多数以家庭为中心,随着独生子女比例增多,家庭中没有同龄人玩耍,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由于家长的宠爱,许多孩子“骄”、“娇”二气严重。走进学校后,与一群陌生的人相处,由于没有良好的思想准备和社交技能,有的孩子仍然像以前那样,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谦让,很难与同伴沟通,对学校生活产生了恐惧心理。有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孩子入学后如何与人相处缺乏必要的指导,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促使这些人际交往困难学生的性格内倾性进一步发展,使他们更加孤独、自卑,成为“问题”学生。

2对“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进行心理矫治的策略

2.1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的总目标,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时刻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倾向,对每一个学生都应尽心尽责去培养,发现“问题”学生,应及时地进行疏导、矫治。帮助他们排解心理疑难,克服心理障碍。对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班级活动,引导他们参入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他们掌握人际交往基本准则。

2.2培养学生一种爱好。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最难克服的是自卑心理,总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成功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一次成功的经历,就会树立起自尊和自信。为此,教师可以鼓励这些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培养一种爱好,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一旦发现他们在音乐、艺术、文学等某一方面有特长,就鼓励他们朝某个目标去发展,培养特长。这些学生一旦有了一技之长,就容易引起同伴的注意,赢得同伴的赞誉,这有利于他们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他们在群体中的威望和影响力。

2.3活动育人。平日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鼓励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参入集体活动。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如果发现不合群、经常单独活动的同学,应及时进行预防矫治,教师可以有意安排一些活泼的学生多接触这些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主动和他们交朋友,主动邀请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在活动时,教师也要为他们安排适当的角色,并经常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或伙伴活动。同时,教师可以鼓励这些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交几个好朋友,利用节假日邀请要好的同学到家里看书、下棋、做游戏等。还可以鼓励他们把自己的书拿到学校与同学一起看,以此来改变他们被动的交往的方式,促进他们形成主动交往的技能。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篇2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高校贫困生问题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据统计,全国在校贫困生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成为高校的一项迫切任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经济原因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具有社会资源的低分配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抗挫折能力的脆弱性等特点。他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关怀对象,关系着大学校园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进步。因此,研究他们的人际交往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本文研究高校贫困生人际关系问题,参考众多文献中的相关问卷,综合比较,制定出了研究本文所需的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浙江省某所高校的几个学院,然后将问卷分发给其中已经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有效问卷98份,样本的有效回收率为98%。

一贫困生的人际关系情况调查

表1的数据表明,在接受调查的贫困生里面,53.07%的贫困生乐意跟非贫困生交往,46.93%的贫困生不太乐意跟非贫困生交往,而78.57%的贫困生乐意与贫困生交往,只有21.43%的贫困生不乐意与贫困生交往。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贫困生的人际交往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他们比较乐意跟自己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成长环境差不多的同学交往,而将近一半的贫困生不太愿意跟经济条件、生活水平、成长环境优于自己的同学交往。通过以上数据,我们经过分析得出以下观点:其一,自尊心,贫困生同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交往,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难免会有一些消费行为,囊中的羞涩更加容易产生挫败感,从而导致他们不愿意过多地跟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交往。其二,共同语言,跟生活水平差不多的同学交往比较容易有共同语言,也更加容易成为好朋友,在分享相同经历的同时,帮助彼此建立牢固的友谊。

表2数据表明,在主动跟周围同学交往、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方面,80.61%的贫困生有想法,也有行动,15.31%的贫困生想过,但没有付诸行动,只有4.08%的贫困生没想过,也没付诸行动。说明绝大部分的贫困生都想跟同学交流,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其中社交需求排在第三位。舒茨认为,个体在人际互动中,有包容、支配和情感三种基本的需要。因此无论是贫困生还是非贫困生都需要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实现自我满足与自我价值。

表3数据表明,在遇到困难寻求倾诉方面,72.46%的贫困生首先会向老师、室友、同学等倾诉,27.54%的贫困生无人倾诉。分析原因,一是大部分贫困生都是来自于农村或者偏远的地区,从小到大所生活的环境跟城市里面的学生有着天壤之别,有些贫困生在上大学之前可能连火车都没有坐过。进入大学之后,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生活,他们想参与,但是跟城市里出生的孩子相比,在能力素质、交际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部分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然而越自卑就越不敢跟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越自卑也越容易封锁自己的交际圈,在遇到困难时不知道找谁帮忙。二是贫困生经常会遇到的困难可能就是经济困难,面对大部分同学都不用为生活发愁,而自己经常要为日常的开支发愁,难免会产生焦虑的心理,从而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压抑、嫉妒、虚荣、羞怯的心理。即使有困难也不好意思跟老师或者同学说,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或者怜悯。

表4数据表明,在班级里有没有人老是跟自己过不去方面,52.04%的贫困生从来没有,而47.96%的贫困生选择了有。说明贫困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部分家庭条件优越的大学生会用异样的眼神打量贫困生,认为他们是乡巴佬、土气,把贫困生归为另类,在生活上、学习上经常排斥贫困生,跟贫困生作对。另外,贫困生由于种种原因,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不能很好地把握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在交往过程中感情反应不能够做到适时适度。比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反应冷漠,或者不合时宜地强烈反应,这些都会使贫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结论与建议

由于经济条件以及生活阅历的差异,贫困学生的心理负担比一般学生重得多。贫困生容易把困难和压力埋藏在内心深处,从而变得敏感多疑、沉默寡言,导致沟通能力下降,人际关系不和谐。于是形成了自尊而又自卑、坚强而又脆弱的双重性格。这种矛盾心理使得贫困生缺乏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高校贫困生中出现的种种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外在物质上的原因,也有内在精神上的原因。因此,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培养相结合,依靠家庭、社会和学校各方面力量,多管齐下,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完善贫困生认定制度,提高贫困生的满意度

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主要采用的是由学生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贫困证明,以此作为贫困生认定的基础。学校可以派相关工作人员到部分贫困学生家庭所在地对贫困生资料进行核查。另外学校在做好贫困生资格认定公平、公正的同时,还要加强贫困生的动态管理。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三级信息反馈机制,对建档的贫困生实习动态管理,对于学生反馈上来的日常消费行为不符合贫困生身份的贫困生,给予其批评教育、贫困等级降档,甚至取消其贫困生资格等严厉处罚。

2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

高校应当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贫困生资助相关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用性强的资助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学校-学院-系三级资助管理机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提升贫困生资助体系,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能够科学、合理地开展。除此之外,高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勤工助学、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等,不断提高贫困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只有加强贫困生自身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从物质层面资助到精神层面资助的转化,才能让贫困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拓宽贫困生奖励渠道,鼓励贫困生积极进取

完善各种奖学金制度,除一般的奖学金外,高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贫困学生奖学金”,奖励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这类奖学金的设立,可以极大地激发贫困生刻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部分学习优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贫困生得到资助。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解决部分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另一方面通过优秀贫困生的模范作用,鼓励贫困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4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精神解困

国家、社会及学校对贫困生制定了诸多的优惠政策,采取了帮扶措施,但是主要都是集中在经济解困的层面,因为经济解困是比较容易做到的。然而我们不能忽略也绝不能忽视对贫困生的精神解困等相关工作,应该多考虑他们在心理、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需要。开展针对贫困生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团体心理辅导寄于活动当中,帮助更多的贫困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给贫困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参考文献

[1]杜磊.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教书育人,2013(11):8-10.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篇3

关键词:高校;特困;人际交往能力;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高校特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背负的巨大经济压力,使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更多的困难和顾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活动。高校并轨制度实行后,随着学费的不断升高,高校特困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了解、掌握、关注高校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并有针对性的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真正使他们成为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人,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受试者

选择上海海事大学特困生100人为特困组调查对象,获得有效问卷96份,并从三个学院随机抽取100名非贫困生作为普通组,获得有效问卷92份。基本情况见表1-1。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工具

采用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作为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工具。

1.2.2数据统计

在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中,利用SpSS15.0数据处理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显著性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p

2.结果与分析

高校特困生中,主动交往维度得分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7.5%,超过15%的高分常模,低分百分率也低于30%的低分常模,说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比较主动大方,容易与人建立联系;在适当拒绝维度得分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33%,低分百分率基本持平,这表明他们在遇到对方的无理要求或言行伤害时,常采取忍耐让步的做法;在自我表露维度得分高的占总人数的10.42%,得分低的占25%,这说明在受试特困生中大部分人不善于并且不会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思想,彼此间的信任与亲密感不足;在冲突管理维度上高分的占18.75%,低分的占4.17%,表明他们可以直面与他人的冲突,正确处理矛盾,有一定的解决技巧;在情感支持维度得分高的占14.58%,得分低的占12.50%,这说明他们注重情感支持,善于同情、回应他人的情感体验,能够恰当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

高校特困生与普通大学生比较,如表2-1,在五个维度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主动交往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低分率较高,这说明和普通大学生相比,特困生中更多的人倾向于不愿或不敢主动与人交流,不能自然的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适当拒绝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也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高分率低,而低分率高,这说明特困生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或伤害时更习惯采用隐忍的方式对待;在自我表露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亦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高分率比普通大学生低,这说明特困生中很少与他人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在冲突管理、情感支持两个维度上,特困生有略高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这说明特困生面对矛盾时更能够给予理解与忍让,更善于从情感上支持和帮助他人。

以上结果与以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建议与对策

要解决特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关键在于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使大学特困生能够真正地面对自己、正视贫困,学会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进行人际交往。

一方面学校要解决他们的实际经济困难,通过不断完善奖、贷、助、减、补、扶“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拓展资助渠道。另一方面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上给予特困生特别的关注,帮助他们度过“人际交往贫困期”:第一,在特困生入校伊始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人际交往能力测试,发现问题,建立特困生心理档案,通过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第二,开设人际交往训练课程及讲座,为特困生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渠道;第三,依托大学生心理社团及心理俱乐部等学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特困生吸引到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了解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第四,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际交往的思想和技巧,结合专业实习,讲述一些现实中可能面对的交际问题,从实战的角度培养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五,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创造一个互助互谅的和谐班集体,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团结互爱,加强与特困生的交流和沟通,让特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化解其孤独、寂寞情绪,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最后,建立校内心理网络,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异常人际交往状态给特困生造成的影响,对有严重障碍的特困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篇4

【关键词】高校心理贫困心理帮扶

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热点问题。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统计,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比例占20%,特困生占8%。心理健康调查发现,经济困难成为继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之后排在第五位的压力源,成为亟待高校学生工作关注的问题。

一、现行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的问题

(一)重物质解困,轻思想育人;重经济资助,轻精神关爱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是一个结构性问题:经济困难无法接受优质教育能力、素质欠缺自助、自救能力差经济困难,构成了贫困循环。这种循环的根源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因此,高校也把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着眼点放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困难上,强调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机制,完善“奖、助、贷、补、减、免”资助体系。反之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关爱却相对较少,忽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性化人格品德、素质的培养,忽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投入,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难得到校方精神上的关爱。

(二)重外部救助,轻自助教育

物质和经济的资助都是一种外部救助形式,主要依赖内补和外援。在现有的救助体系下,高校基本能实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承诺。但高校对贫困学生的自助教育却甚少,造成部分贫困学生过多地依赖学校补助和社会援助,滋生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利于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心理上的自卑、自闭

能考上大学的贫困生,在家乡是众人注目的对象,进入大学后,在家境优越的孩子面前,原本没在意的“贫困”二字就显得特别刺眼,这种矛盾敏感的心态调整不好,就易导致自卑。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多半表现为心境消沉,不愿谈吐,很少交往,拒绝在公众场合露面等,消极对待人生,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二)渴望交往与自我封闭的冲突

有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往往以自我封闭等方式逃避交往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不适应主要表现为:①认知障碍。不和别人交往,或只与自己认为“适合”交往的人交往,在认识评价人的过程中常常带有主观极端简单化的倾向;②情绪障碍。对人和社会的认识极易受情绪波动的影响,在交往中甚至可能对别人的善意产生怀疑、厌恶、不高兴、恐惧等影响正常交往的情绪障碍;③人格障碍。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心理,又由于自我评价的偏差,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自卑、退缩、怯懦,言行谨小慎微,易于否定他人。

(三)拒绝帮助与实际需要的冲突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比较刻苦,都有不服输的好品质,他们的生活和年龄又决定了他们对经济、情感有强烈的需求,但过分的好强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压力,内心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易受到挫折打击。

三、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帮扶

经济困难学生已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高校做好贫困生工作,应以“经济解困”为前提,通过有效的心理服务,积极的思想教育,确保经济困难学生能够做到“贫而不困”“贫而不短”“贫而不怨”。

(一)情境关爱

所谓情境关爱,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校和社会环境,促进困难学生个人情绪的良性发展。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夏克特提出的“情绪三说”,困难学生之所以贫困,除贫困的动因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困难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关爱贫困学生的人性化环境,从而实现人文关怀。要为关爱贫困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充分体现“人本性、情感性、创造性”,通过“爱心、暖心、用心”“三心”工程搭建困难学生关爱体系,积极营造帮贫助困的良好校园氛围;要着力营造尊重困难学生人格,维护困难学生权益,关爱困难学生成长的生活氛围。

(二)加强困难大学生的自信心教育

教育困难学生要努力发挥潜能,抓住有利机遇努力奋斗,从活在别人的眼睛里解放出来,真正了解自己,合理定位,重建自信。

(三)加强宣泄心理教育

困难学生具有的紧张焦虑和不愉快的情绪,往往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障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给予困难学生及时的心理疏导,通过交谈等方式,开启他们的心扉,帮助他们自由的、正确的宣泄不良情感。

总之,高校在经济困难学生工作中,要善于识别长短,精于短中见长,扬长避短,做到长短互补,通过对贫困生实施人文关怀,营造出平等、关爱、理解、尊重的良好氛围,使贫困生在享受尊重和关怀的同时健康成长,从而实现贫困生工作“存水量”的最高值。

【参考文献】

[1]邓硕宁等.大一新生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社会支持和自我价值感之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2]王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探析[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7(1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篇5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自我认知现状教育对策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自我认知现状的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高校生源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态势,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相对较低、心理脆弱等其中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原因,而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给学生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上的缺陷是由于其认知上的缺陷引起的。一旦认知得到矫正和改变,情绪和行为就会相应好转,危机得以缓解。[1]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自我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他们自我认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转化,对于促进高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现状分析

(一)问卷统计

利用“大学生自我画像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10所大学抽取在校大学生2000名,取得有效问卷为1920份,其中自我定位为弱势的大学生384例,占有效问卷人数的20%。以下为自我定位为弱势的384例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统计。

1.你认为自己哪方面存在弱势及成因

人际交往占60%。

成因:多为因自身弱势而自卑,担心受轻视,宁可选择孤独;缺乏交往技巧,交往中受挫后,浅尝辄止。

学业和就业占27%。

成因:多为专业知识的理论功底差;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就业的信心。

心理占10%。

成因:多为所受挫折少,自尊心强,遇到困难和挫折后,难以承受。

贫困占3%。

成因:因自身崇尚拜金主义,导致自信缺失。

2.你认为自己改变弱势状况

80%认为难以改变,15%认为渴望借助外力改变,5%自己在努力改变。

3.你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大多的选择75%选择逃避,5%选择求助和努力,20%麻木。

4.你自己人生设计的情况

60%从来没有,25%有过,但是难以实现,15%有,正在努力实现。

(二)问卷分析

1.人际交往是较为普遍的问题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现状调查显示,贫困不是困扰他们的主因,人际交往是他们中存在的较为普遍问题。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求,但是因弱势而自卑,担心受到轻视或排斥,选择做独行侠。处于归属与爱的需要阶层的人,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2]

2.人生目标缺失问题较为严重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现状调查显示,他们中大多没有人生目标,缺乏正确的努力方向,没有生活的激情。一旦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他们中的一些学生选择逃避,沉迷于游戏、暴力等;还有一些学生陷入情绪的低谷,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急功近利,拜金思想比较严重,侵犯他人的财产和生命健康权,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多为改变弱势的主观努力不足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现状调查显示,其中大多数人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自己不能解决,也不去主动寻求帮助;他们得到帮助时,多数表现为主观努力不足,过于依赖外部的力量。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由于大学生弱势群体中大多数学生的主观努力不足,导致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对策收效甚微。

总的来说,弱势大学生改变弱势状况的思想和行为总体较为消极,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引导他们走出认知误区。

三、促大学生弱势群体转化的教育对策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抵制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在解决人生的重大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有助于大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辩证地看待困难和挫折,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拓人生的新境界。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人际关系恶化、专业学习困难等问题,一些大学生自己难以解决,很容易产生郁闷和压抑的情绪,需要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知识,使他们了解心理调适的方法,宣泄内心的压抑和痛苦,了解什么情况应主动去心理咨询,由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辅导。

此外,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追踪档案,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行为消极的大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找出他们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并加以教育引导。

(三)引导大学生规划设计人生

人生目标能够激发大学生人生前进的动力,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都能够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奋斗。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那么他的生活往往就是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内心世界空虚和迷茫;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选择逃避或内心麻木,缺乏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甚至自甘堕落。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

引导大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不能把自己定位为一成不变的弱势大学生,甘于现状、不思进取,而要积极、努力地发展、完善自我,为自己设计合理的人生目标,将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未来目标相比,从中发现自己存在的差距,努力实现奋斗目标;引导大学生用全面的眼光看自己,放大自身的缺点,就容易自卑,缩手不前,放大自身的优点,就容易自傲,不利于进步,激励大学生与周围的强者相比,在比较中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合理地自我评估,才有利于自我发展。

2.引导大学生设计合理的奋斗目标

引导大学生设计合理的人生目标,并设计分阶段的小目标,如果设计的阶段性目标过高,努力之后总是难以达到,往往会产生挫败感,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如果设计的阶段性目标过低,就缺乏奋斗的动力。引导大学生在发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难以实现或轻而易举就能实现时,要及时地调整,促进自我发展。

(四)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1.使大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的必然性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我一个人也很精彩”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离开人际交往,我们就无法生活,孤独的人缺乏归属感和幸福感,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2.引导他们掌握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和技巧

引导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学习交往技巧,并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根据人际交往的功利原则启发学生,如果一个人与他人或集体交往中只得到,不付出的话,长此以往,人际关系很难良好维持。因此,要努力自我发展,积极转变弱势状况,能够助人,乐于助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加强人际交往的教育培训

设定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大学生置身于其中,运用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和技巧,进行演练,指出他们表现好的方面,增强他们人际交往的自我效能感,也要指出其中交往言行的不足,并加以指导,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学生之间出现人际矛盾,也要及时地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化解矛盾,并引导他们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五)抗挫折教育

1.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看待挫折

挫折具有普遍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挫折性的统一,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有挫折,要放弃一帆风顺的幻想。引导大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挫折,另一方面挫折是人生路上的拦路虎,一方面挫折能磨炼人的心志,使人走向成熟。遇到挫折,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战胜挫折,努力克服困难,积累人生经验,在克服挫折的磨炼中得到发展。

2.引导大学生如何对待挫折

积极地自我暗示,用名人名言或人生哲理,给自己加油打气,在思想上鼓励自己战胜挫折,以思想上的积极带动行为上的积极努力。遇到挫折,如果自己难以克服,应主动寻求帮助,如某门课学起来很困难,积极与同学和老师探讨学习方法、询问相关辅导书目等。就业信心不足,通过积极参加实习或实践等方式,提高工作能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一些困难的解决完全依赖他人,自己不做任何努力,对于问题的解决无济于事,自己主观上要努力。

参考文献:

[1]LDJUDitHSB.翟书涛译.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45.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压力压力源缓解

笔者担任《组织行为学》课任教师期间,结合第四章《压力与挫折管理》的内容,专门组织了对学生压力的问卷调查。在其他课任老师的协助下,共发出问卷450份,回收351份。经过统计,分析出高职学生主要面临学习、家庭经济困难和高校生活环境的压力。鉴于高职学生的存在着如此多的压力,如何缓解压力、释放压力,笔者就此对高职学生压力如何缓解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学生压力的缓解,要通过内控和外控两个途径来解决:内控就是指导学生通过自我心理调节,以自身的意志力控制压力下的不良情绪;外控就是通过集体、他人的帮助减轻学生的负担,以减少压力。内控是调节心理感觉,外控是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压力缓解的路径

1.1加强主动迎接压力的教育

学生压力的缓解,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内因的作用。面对困难、压力敢于迎接,敢于挑战的人,是具有良好主动性内因的人,有了这个基础,再学会解压的技术,学习压力缓解就成为可能。从目前来看,现有的解压技术有:最大负荷理论:即苏联科学院院士奥托.余.施密特在14岁时就做好自己一生的发展详尽规划,但是,要完成这项计划需要900年时间,于是,他又把计划浓缩到150年。施密特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计划,他将自己生活中的分分秒秒一一做了安排,最大限度地进行工作。终于在他64岁逝世那年,基本完成了自己150年的发展规划。

1.2加强学习方法的教育与交流

掌握学习方法本来是高中阶段应该完成的能力,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些学生尽管考入大学,也不能完全掌握好应有的学习方法。学校应该开设学习方法选修课,给学生讲解学习方法的基本原理,讲解记忆与反应、记忆与遗忘、记忆与深加工、记忆与重复、记忆与集中精力、记忆与抗干扰等;讲解学习过程的“记忆——复习——理解——拆迁记忆”的基本原理。开展记忆学习方法的交流,如开展“好记性主题班会”“头脑风暴与记忆”“好记忆现场pK”,还可以请记忆专家举办讲座,请记忆好的学生交流心得。

1.3加强实习实操活动

培养职业技能是高职学生的重点课程之一,要加强高职学生的实习实操活动,以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增强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同时也是对课堂理论的复习和记忆。定时的复习能将短时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学生在课堂听理论课,一般只应用听觉和视觉,嗅觉和触觉基本不用。而实习实操,是以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感这四种感觉。在四种感觉中,已经有大量实验证明,触觉的记忆效果最好。因此,要解决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加大实习实操的可执行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2.人际关系压力解压

2.1增强人际关系重要性教育,促进大学生自觉进行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实践过程中,建立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人际交往是社会赖以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理解的桥梁。人际交往中通过交流信息、增长知识、增进了解、建立交往网络,为将来就业、创业建立人脉关系;通过相互倾诉,寻求帮助实现排解烦恼和健康心理的作用;通过团体互动,娱乐身体,净化心灵。人际交往可以增进人与人的理解,增进团队的团结。学校要结合教学中心的工作,通过教师在授课时的潜移默化,通过网络平台、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人际交往的好处,让每位学生都重视人际交往。

2.2畅通人际交往通道,尽快解决学生的社区归属感

感觉在人际交往方面有压力的学生,一般都表现为人际交往通道狭窄的问题。在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同辈交往中以同学交往最为重要。要畅通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通道,要求学校的管理层,要积极扶持班委会的工作,在基层班解决问题。对于一个班集体来讲,首先要建立一个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一个学生班要有一个发展规划作为凝聚目标。比如要争当学校的先进班集体,争当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班集体,在这个大目标下,分解为学习成绩目标、守纪目标、做好事目标、积极参加比赛目标等。在为实现目标的刺激下,全班同学的人际互动就容易开展。其次,要有具体的互动规划和措施,如主题班会、班内竞赛、集体远足、校外扶贫助困等。再次,还要对人际交往进步明显的同学进行表彰。

2.3创新校内、校际的课外群体互动

马克思说过,人是通过“交互作用”而发展完善的,而大学生在校内的课外群体活动是人交互作用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组织学生活动的部门——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在组织传统活动外,还需要在原有活动中创新,特别在运动、休闲和艺术情趣活动的创新。创新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参与。为达到吸引学生参与的目的,创新的活动项目需具备趣味性\公众性\娱乐性。

2.4对人际交往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淡漠型人际关系。这个类型的学生大都性格内向,有自我中心倾向,要求别人理解、尊重自己,却忽略了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另一种是冲突型人际关系,这种人心情烦躁,易爆易怒人际关系紧张。对淡漠型人际关系和冲突型人际关系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如果属于心理疾病的,要请心理医生进行辅导;非心理疾病造成的,要在辅导中强调人际交往有助于学习提高,有助于完善个性,有助于身心健康;要传授人际关系的主动、诚恳、礼貌、谦恭、微笑等方法;还要提醒人际关系中应该注意的平等、互利、信用、兼容、尊重等原则。

3.解决经济压力的路径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篇7

[关键词]经济困难生社交状况心理问题成因对策

[作者简介]刘相明(1966-),男,山东莒县人,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谢清勇(1977-),男,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机电工程系团总支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山东泰安271019)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88-02

据教育部初步统计,2010~2011学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约218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生约43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左右,经济特别困难生约15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左右,且近几年经济困难生数量在不断增加。虽然在国家、社会及学校的良好政策帮助下,经济困难生的经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与非经济困难学生相比,经济困难生需要承受更多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因此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了“心理困难”。这种心理困难导致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为人处世的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反映为“社交困难”。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我国普通高校在校本科生,包含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等10余所高校,共发出调查问卷650份,回收596份,有效问卷586份,其中研究组经济困难生290份,对照组非经济困难生296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0.15%。

2.研究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为主,围绕学生的消费水平、社交活动、与异往、心理压力、独立能力等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这是本研究数据的主要来源。在各高校的协助下,收集统计所有的调查问卷,问卷中各项指标的设定、权重均采用统计学方法完成,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二、调查数据的结果分析

1.经济困难生的心理需求和社交渴望。统计结果显示,17.90%的经济困难生希望得到资金资助,而非经济困难生占到20.65%;19.46%的经济困难生希望得到心理上的帮助,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14.17%;24.91%的经济困难生希望得到交际上的帮助,而非经济困难生有20.09%。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当今经济困难生最需要得到的帮助已经不再是经济上的帮助而是心理上的辅导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2.经济困难生经常参加的社交活动和社交目的。统计结果显示,39.00%的经济困难生主要的社交方式为在线游戏、微博、QQ群聊,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28.14%;31.56%的经济困难生会经常参加学生会、班级及社团活动,而非经济困难生则有38.65%;46.13%的经济困难生希望认识新朋友和交流学术,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38.72%;34.10%的经济困难生期望寻找新鲜感和兴趣爱好,而非经济困难生则有38.72%。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困难生社交活动以虚拟的网络为主,而参与学生会、大学生社团等活动的却比较少;相比之下,经济困难生参加社交活动的期望主要是认识新朋友和交流学术,非经济困难生更偏好于寻找乐趣、消磨时间。可见,经济困难生虽然生活一般比较充实,较少有无所事事消磨时间的时候,但大多不太善于交流,较少参加集体活动。

3.经济困难生的社交心理表现。从问卷项目“当一位衣着华丽的陌生人向你问路时你会怎样表现”的统计结果看,8.21%的经济困难生选择低头回答,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2.68%;从问卷项目“在机遇合适的情况下,你会不会没有负担地和一个比你家境条件好很多的同学成为好朋友”的统计结果看,有30%左右的经济困难生在与比自己家庭条件好很多的同学交往时会产生心理负担。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经济困难生往往不愿意去直视自己的经济困难,不愿意面对家境较好的其他同学,体现了其自卑心理的存在性,未能真正从精神上“脱贫”。

4.经济困难生与异往方面的状况。统计结果显示,20.76%的经济困难生会尽量少接触异性同学,即便是喜欢接触也大都选择与自己家境相当的异性接触,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7.62%。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困难生大多不太会主动地与异流,甚至有一部分同学尽量避免接触异性同学,体现了他们在与异往方面表现得十分羞涩和被动,相反,非经济困难生在与异往方面反倒主动许多。

5.经济困难生的消费状况。从“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月消费用于社交的数额”统计结果看,每月消费1~5元的,经济困难生占36.51%,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16.35%;每月消费10~30元的,经济困难生占17.46%,而非经济困难生则有33.01%。可以看出,周围同学的消费水平对经济困难生的影响比较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经济困难生的自卑心理或攀比心理,可能会加剧其内心深处的不公平感。由此可见,经济困难生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并且限制了其社交活动,并且对经济困难生的社交心理也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6.经济困难生对生活的满意度。从统计结果看,35.71%的经济困难生在大学里时有郁闷的感觉,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25.64%;33.11%的经济困难生面对生活困难时埋怨自己的出身,认为社会不公平,而非经济困难生只有12.39%。由此可见,相比非经济困难生而言,经济困难生迫于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大学生活过得并不十分快乐,有的感到很郁闷甚至痛苦,因此,经济困难生患心理障碍的几率会远远高于非经济困难生。

三、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个人认知态度与认知方式。一是自卑封闭心理。经济困难生由于其特殊的经历和阅历的影响,经常把自身经济上的困难视为一种挫折与耻辱,认为自己是个可怜的被施舍者。正因为有了这种心态,经济困难生或深或浅地具有自卑心理,往往比其他同学更为敏感,同学间不经意的一句笑话或某个行为有可能会深深地刺伤他们的心灵。他们总感到自己低人一等,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一般不愿意主动与教师和学生交往,因此相当一部分经济困难生在人际交往中明显呈现出自我封闭、自卑心理严重的心理特征。二是消极生活态度。相当一部分经济困难生认为自己的先天性家庭因素导致了自己后天生活的种种失败,因此常常沉浸在自己完全否定的态度中,导致遇到挫折时也无法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战胜困难,而是消极地认为这是无法改变的,以自身经济困难为由失去为生活奋斗的信心。三是感情没有归属感。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困难生的确存在一些被他人排斥的现实,虽然他们在心理上强烈的渴望亲密,但由于自我的封闭而不愿主动与他人甚至是亲人分享自己的心情,使他们总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真正融入身边的这个群体,使自己的内心感到孤独无助,没有归属感。

2.学校环境的影响。一是经济困难生的大学教育环境适应力差。部分经济困难生是来自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且部分高校缺乏适时的适应能力教育。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经济困难生因自身能力的限制,为避免自尊心受挫,不敢在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锻炼和表现自己。另外,他们在大学教学方法和自学方法上的不适应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学习压力和自卑心理。二是学校奖助办法不完善。由于经济困难与非经济困难界限划分很难做到公平、公开和准确,导致奖助学金分配会出现不均衡现象,造成有限的助学帮困资源并未完全落实到真正困难的学生头上,从而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困难救助,进而导致经济困难与心理障碍的恶性循环。而且在物质资助的过程中学校往往容易忽略诚信教育、自强教育、感恩教育,缺乏对经济困难生情感的培育。三是学校对经济困难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多年来,经济困难生这个特殊群体已受到全社会和学校的关注。但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经济资助方面,而对经济困难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关注得较少,助困与育人相脱节,工作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有的高校至今还没有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对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仍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施以不科学的教导。

四、解决对策与建议

由于引发经济困难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的共同努力。

1.进一步完善经济困难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我国高校已经建立了以奖助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生的资助体系。但是,政府和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要积极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借助社会力量建立经济困难生资助基金和各类企业奖学金。高校也要发挥自身优势,与社会上的企业、外商、地方政府建立密切联系与合作,实行校企结合的方式使高校、企业、学生三方都受益,各得其所。

2.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高校要重视心理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让经济困难生了解心理卫生的基本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定期对经济困难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评估,建立一种教育与发展为主导、咨询与干预为辅的心理健康目标模式,提高经济困难生自身心理健康意识,使其树立自指向的健康新概念,这是解决其心理问题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同时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健康中心等方式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等。

3.积极构建家校教育模式。人格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化对孩子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父母,应该在关心子女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地关心其心理的需要,转变教育方式,多与学校沟通,了解子女在校表现情况。同时,多与子女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给子女在心理上提供一个稳固的精神寄托,保障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4.全面拓展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经济困难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抑郁、强迫等。除了外部因素影响外,我们应该引导经济困难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首先,帮助他们确立适合自己的新的奋斗目标,使其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削弱心理问题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同时,强烈的内在驱动力可以促使他们更为积极向上,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其次,引导经济困难生应勇敢面对学习、生活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再次,鼓励经济困难生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及社会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自己,树立自信,体会温暖,学会感恩,懂得回报,这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徐嘉嵘,魏迪.中部地方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人际交往分析[J].教育长廊,2009(8).

[2]陈敏燕,史慧颖.经济困难大学生内隐自尊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

[3]陈灿芬.高校贫困大学生现状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4]戴王磊.社交技能与自信心训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6]王健,罗玉晶,王天崇.对贫困大学生的研究及教育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7(9).

[7]姜晓梅.浅论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9(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篇8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回避;人际信任;相关性

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交的倾向及其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则为情感体验,意即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有负向情感和不舒服的体验。大学生在社交方面存在着某些回避行为及内心苦恼。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大学校园生活也日渐丰富多彩,很多大学生想和别人交往,在不知该怎样交往或交往失败后,导致了性格孤僻或少言寡语,甚至与人沟通都产生困难。很多学生因与人交流困难而不敢或不愿参加校园各种社团活动。这种封闭的结果将导致一系列的心理症状产生,如自卑、自傲、抑郁、自私、孤独无助、固执等。本次研究以医科院校护理专业与医疗专业学生为对象,着重探讨这两组人群人际信任、社交回避及内心苦恼的差异,以期为他们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某两所医学院校护生117人,全部为女生,有效答卷111份。其中一年级护生41人,年龄17岁~21岁(18.60岁±0.58岁);三年级护生70人,年龄20岁~22岁(21.20岁±0.86岁)。贫困生52人,占46.8%,其困生10人。农村户口43人,占38.7%。独生子女33人,占29.7%。谈恋爱的学生18人,占16.2%。均无精神病病史。

(二)研究方法

采用watson与Friend1969年编制的“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avoidanceanddistressscale,SaDS)”[4]和Rotter1967年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trustscale),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答卷现场收回。测试前由测试者讲清该测验仅用于心理学研究,用匿名方式,以消除学生的疑虑,然后由学生自行答卷。两个量表均采用5级评分法,a为非常同意,B为同意,C为不确定,D为不同意,e为非常不同意。SaDS包括社交回避和内心苦恼两个因子。

2研究结果

3讨论

社交回避行为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交的倾向及其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则为情感体验,意即在社会交往情境中有负向情感和不舒服的体验。大学生由于心理功能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稳定的程度,所以在社交方面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困难,护生也同样。本次对111名护生进行社交回避及内心苦恼量表调查,发现一年级护生社交回避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三年级。可能是由于新生刚进入学校,环境陌生,自我封闭,不愿意过多参与社交活动有关。三年级护生社交苦恼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一年级,说明三年级学生即将进入工作岗位,愿意积极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锻炼自己,积累经验。但由于经验不足、自我期望值过高以及面临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研、就业等一系列压力,从而在社交活动中易产生苦恼、焦虑等心理反应。贫困生SaDS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人际信任量表得分低于非贫困生。社交苦恼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家庭贫困的护生在社交上有回避倾向,社交苦恼感受也高于非贫困生。这和冯哲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贫困生的家庭羞耻感较高,从而导致了其个性羞耻感也较高,与一般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较重,表现出自我评价较低,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缺乏自信,性格内向、孤僻,感情脆弱。这些特征使他们不善于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在交往中感到苦恼。贫困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或者歧视,导致他们对他人的信赖程度较低,自卑、多疑,担心不能为他人所容纳。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的社交动机较低,在社交行为上采取回避的方式。

人际信任量表一年级显著高于三年级,说明一年级护生对他人的信任与依赖较强,对未来社会充满乐观。这可能是由于新生刚进入大学,对一切充满新奇、憧憬和信心,而三年级护生由于各种压力以及和社会接触的增加而变得比较世故、多疑。而城市与农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恋爱与非恋爱护生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际信任量表测查结果与SaDS的社交苦恼、分量表测查结果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在社交活动中,苦恼、焦虑越严重,对他人信任度越低。

参考文献:

[1]刘冉.大学生自尊与社交焦虑、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J].淄博师专学报,2012(02)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篇9

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制定的《江苏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中提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各学校参照学校所在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认定标准可设置一般困难、困难和特别困难等2-3档”。

就目前来讲,一般情况下,月均生活费低于300元的称为贫困生。实际上,贫困生(包括特困生)的困难程度是与当地人均消费水平和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支付费用的增长幅度密切相关的。如何划分贫困生是一个动态界定的问题,所以文件中只是给出了定义,并没有具体数据规定,但是提到了“参照学校所在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目前定义的月均生活费300元以下的为贫困生,这个数字就是参照南京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的。

二、高校贫困生现状

2004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对全国近20所高校进行了统计,得出贫困生比例约为24%,特困生比例约为12.2%(一般贫困和特困生的比例一般情况下约为1:1)。2005年的报告显示,本科生在校学生数量为1561人,其中贫困大学生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到2011年,全国在校学生数达到3000万,按照目前最保守的贫困生占总人数的20%这一比例进行估计,贫困生数在600万左右,我省贫困生估计有35万左右。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而且从数字上可以看出,总量在递增,比例也在递增。

三、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的表现和成因

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是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其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度的自尊。

部分贫困生表现为过度自尊和敏感虚荣。他们自尊心较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虚荣心,同时又封闭自我。自我保护意识泛滥,进而转变为较重的防御心和猜疑心。越是贫困花销越大,甚至会追求高消费,购买奢侈品、高档电子产品,穿名牌等。对于贫困不愿提及,甚至会因为贫困的烙印不申请国家和学校的补助。渐渐地更加与同学疏远,给人难以接近的感觉。这种情况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出现而且很容易忽视,同学们都反映生活消费还可以,等等,因而在贫困生认定时就被排在了贫困生的名单之外,其实往往他们的内心十分脆弱,更需要知心朋友,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和呵护,否则就会走极端。

2.强烈的自卑。

自卑是贫困生表现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自卑感是在和别人比较时,由于低估自己而产生的情绪体验。贫困生的自卑感往往表现在:一是经济原因,由于家庭困难,在各方面的消费上不得不有所控制,感觉低人一等;二是教育环境的改变,尤其是从农村来城市上学的学生,教育环境的改变带来认知的改变,这种认知的改变可能会让本来很优秀的学生产生心理落差;三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农村和城市的生活环境的强烈对比,甚至新时代的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对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撞击,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变化,并由此产生自卑;四是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很好地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个别同学的言行不注意,极容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

3.不适当的焦虑。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和挫折引起的不良的情绪反应,表现为提心吊胆,惶惶不安,忧心忡忡。贫困生由于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为生活费用、学习费用焦虑,经常处于精神紧张、情绪烦躁的状态。除了常见的经济上的压力引起的焦虑之外,家庭的期望、自身的要求、就业的压力等也会让贫困生产生焦虑心理。

4.人际关系不良和孤独感。

贫困生往往对人际关系很敏感,经济上的困难使他们疏远同学和集体,往往表现为不愿意参加活动,不愿意多露面,而更愿意独来独往,个人空间封闭,交往面狭窄。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又表现出少言寡语、不合群,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不愿意提及家庭背景。一般的同学不了解这种情况会更加疏远贫困生,觉得这就是他的性格,令人不愿意交往和亲近,这样就更加剧了贫困生的孤独感,造成人际关系的进一步恶化,甚至会造成性格和心理上的扭曲。

5.依赖心理。

部分贫困生将自己的不幸遭遇归结为世界的不公,进而认为自己的不幸除了家庭的原因和责任以外,同学、老师、学校、政府和全社会也有义务帮助他,并且将希望寄托在他人的帮助上。对于自己获得帮助也觉得是理所应当的,而不愿意自立自强,客观分析和面对实际情况,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依赖心理。有些贫困受助大学生不知道感恩,因为他们觉得这是理所应得的。

6.恋爱困惑。

恋爱是成年人都逃不过的一堂课。对于贫困生来说,他们承担着比其他同学更大的压力,他们也有感情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原因造成交际面窄,接触异性朋友困难,不被理解。经济的拮据使得他们没有好看的衣服或化妆品来修饰自己,没有钱用来约会,所以在接触异性时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受到挫折后这种困惑会显得更加明显。长此以往,贫困生会觉得大家都瞧不起自己,进而陷入恋爱的困惑当中。

7.其他表现。

除了以上所说的集中表现外,贫困生的心理“贫困”现象还表现为抑郁、嫉妒、多疑、仇恨、内疚,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四、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

1.在物质层面上,由于社会财富增长失衡和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差距过大,贫困生规模的日益增加与此也有关系。

近几年中国经济大发展,但是同时社会分配不均的现象也日趋严重,社会财富的增长在区域上失衡,同时分配不均导致地区贫富差距悬殊。当学生从低收入的农村来到高消费的城里求学和生活时,这种感觉是非常明显的。同时,社会风气的变化也影响着贫困生的心理状态。社会上一部分“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人,以挣钱多少衡量他人的人,催生和增强了部分大学生的物质欲望,进而使得贫困生也追求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这种追求和现实的差距加剧了其心理“贫困”。

2.在教育方面,中小学对此关心不够。

有人认为:目前教育的培养模式是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形成的一个原因。学校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还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学生首先要“成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目前我国的教育从学前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都过于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关注不够。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了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特别是近几年,城乡的教育差距在加大。为了跳出农门,一些农村学校的学生只关心学习成绩,而且受制于经济条件。一些农村中小学根本不可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个性缺乏充分发展,除了学习能力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较弱。而在大学里,评价学生的标准是多元的。很多来自偏远农村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就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很差,逐渐变得自卑、敏感、脆弱、封闭。(郑州轻工业学院李贵成)

3.就业压力是高校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当前大学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一方面,贫困生很可能因为缺少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在求职思想上,由于从贫困地区考入大城市,深刻体验到两者的巨大反差,他们期望能留在发达地区工作。这无疑增加了贫困生就业的难度,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篇10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

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3-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

4-与异往太少。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7-时常伤害别人。

8-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9-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10-极易受伤害。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觉得不自在。

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印象。

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

16-暗自思慕异性。

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18-不能确信自己的仪表(容貌)。

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讨厌。

20-瞧不起异性。

21-不能专注地倾听。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

24-被异性瞧不起。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看法。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28-与异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

评分与解释

评分:

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

你的总分是:________。

解释:

0-8分,说明你与朋友相处的困扰少;9-14分,说明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15-19分,说明你与朋友相处的行为困扰较严重;20-28分,说明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严重的行为困扰。

第1、5、9、13、17、21、25题,表示你在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程度:6分以上,不善于交谈;3-5分,交谈能力一般;0-2分,有较高的交谈能力和技巧。

第2、6、10、14、18、22、26题,表示你在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程度:6分以上,行为困扰较大;3-5分,交际与交友较被动;0-2分,行为困扰少,为人真诚、热情。

第3、7、11、15、19、23、27题,表示你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6分以上,缺乏待人接物的机智与技巧;3-5分,可能是个多侧面的人;0-2分,待人接物能力强。

第4、8、12、16、20、24、28题,表示你在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程度:5分以上,存在较严重的困扰;3-4分,行为困扰程度一般;0-2分,能够较好的正确处理与异性朋友的关系。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同学之间的交往尤为重要。与同学交往的过程,是中学生学习社会生活经验、了解他人、掌握社会交往技能、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重要途径。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尊重他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在与同学交往的时候,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彼此平等对待,而不能把对方当成“小跟班”随意使唤,一味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应该盛气凌人或者居高临下,也不该卑躬屈膝或阿谀奉承。在与同学交往时,遇到问题,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立场来看问题。只有平等待人,才能换取别人的平等对待。不能因为家庭条件的好坏、个人特长的多少等隐私而另眼看待他人,也不能因成绩、能力、外表等存在差异而看不起别人。

二、热情交往、关心他人

人际关系是互动的,不要总是消极地等待别人来主动关心自己,而要主动地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沟通。开放自我是有感染性的,你对别人开放,别人也会对你开放。当对方走出故步自封、自我封闭的死圈子的时候,你不仅会对对方有更深一层地认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也会有新的认识和体验。

三、真诚待人

人与人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和善意,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口是心非,虚伪傲慢的人是难以有朋友的。日常生活中,要做细心人,多发现他人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赞美;在批评对方的时候,要避免居高临下的教训人,应中肯地提出建议。真诚待人,才能使交往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四、互相沟通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能经常与人言谈,交换意见,认真听取他人陈述的事实和意见,而不是以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只顾自己的想法,忽视他人的观点,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学会倾听他人的谈话。在受误解时,绝不可针锋相对、感情用事,而应该保持冷静,耐心的解释和说明。当与朋友产生误会时,要会自我检讨,用于承担责任。

五、消除依赖感

在人际交往中还有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就是依赖感过强的人,总是希望别人向父母兄姐一样关心自己,凡事都要别人替自己拿主意,这是缺乏独立意识的表现。过强的依赖感还会发展成为控制欲,他们强求别人和自己一起学习,一起复习功课,向自己通报行动计划,甚至限制别人同其他同学的交往。这是一种人格缺陷,应及时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