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十篇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十篇

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4:10

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篇1

摘要: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的艺术,是民族民间生产者自己创造并使用的一种实用美术,具有实用性、民俗性、精神审美性和本源性特征。现代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一样同样具有实用性特征,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具有历史的渊源关系,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头,现代艺术设计也为民间美术提供了文化艺术的借鉴,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现代艺术设计的长久发展离不开民间美术的源头供给。 

 

关键词:民间美术 现代艺术设计 源头 融合 

 

一、民间美术 

1.民间美术的概念定位 

民间美术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纯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它是民族民间生产者自己创造、自己欣赏、自己使用的实用美术,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一种追求审美的艺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民间美术又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它是广大劳动人民适应生活实际需要,表达思想情绪,美化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2.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及对设计的影响 

民间美术区别于其他美术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民间美术具有生活的实用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贯穿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第二,民间美术具有精神审美性,民间美术的创作也是根据民间固有的审美尺度来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民间美术作为原始美术的一种延续,其创作心态是实用与审美相互存在的结果,且民间美术的审美性更为突出。第三,民间美术具有民俗性,民间美术通常与一定的民间民俗活动具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化形式,相应的民俗是民间美术生成发展的文化源泉。民间美术的一些作品其形式本身就体现了各种各样的民俗心理、民俗观念,譬如一个民间青花瓷罐上面的麒麟送子图就传达了多福多子的含义和民俗心理。因此民俗活动为民间美术的创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原动力,同时民俗活动和民俗观念又规约了民间美术的创造,使民间美术呈现出浓厚的民俗性。第四,民间美术具有一定的本源性,民间美术的各种创造可以从原始艺术中找出客观存在的雏形,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无知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任何上层的、高雅的文化都是在最基础的、原始的文化艺术上发展起来的,作为民间的下层文化,民间美术具有了“母型文化”的特征。 

二、现代设计 

1.现代设计概述 

现代设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关涉社会的诸多方面,现代设计与艺术创作是不同的,艺术创作呈现出来的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态化,它可以不去追求某种物质功利性,是艺术和个人审美情趣的体现。而艺术设计则不同,艺术设计一方面具有艺术性,另一方面具有实用性,并且实用性比艺术性更重要,可以说,实用性是也艺术设计的本质。现代设计的本质特征与民间美术同样具有实用性,但是两者的适应性是不一样的,因为现代艺术不能不考虑物质功利性,也就是为人们生活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物质财富,所以现代设计的目的就落实到经济效益上,可以看得出来,现代设计的实用性较之民间美术具有着经济性。

2.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 

现代设计的本质决定了现代设计的特征,总的来说,现代设计具有几方面的特征:第一,现代设计具有经济性,现代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机构和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利手段,艺术设计也越来越多的被很多的国家政府所关注。第二,现代设计具有高科技型,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实现享受这一资源的载体就是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得到物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第三,现代艺术设计具有文化性,“文化者,人类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艺术设计的文化性是指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它意味着两个方面,即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和艺术设计对文化的影响,艺术设计是社会历史文化沉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优秀的艺术设计对人类文化的新贡献并构成文化的一部分。 

三、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1.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历史渊源 

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本质上具有一种天然的关系,民间美术实质上是原始美术的一种延续和扩展,长期的发展中民间美术保持着艺术本质的质朴,但是随着人类的生存,民间美术的第一特征仍是实用性,它的发生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和劳动相互追随,当人们的审美意识付诸于民间美术的设计时,民间美术便与现代设计水乳交融了。 

2.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头 

“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和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拙,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所以说,由人民自己创造的完全属于人民自己的民间美术可以说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从艺术形式上讲,民间美术既是流又是源;从民间心理上讲,民间美术奠定着一种重要的民族心理基础。而现代设计只有不断的汲取民间美术的养料才能长远发展,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应将建立具有民间文化内涵的特征,重视民间美术的学习,发展民族化的现代艺术设计。 

3.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与民间美术相互融合产生出一个以各民族传统艺术风格为基础的现代化的设计艺术风格。柳宗悦在《工艺文化》中曾言及民间美术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为一般民众的生活而制造的器物,二是迄今为止以实用为第一目的的制作的,三是为满足众多的需要而大量准备的,四是生产的总是是物美价廉,五是作者是工匠。可以认为,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可交融关系。 

在当今社会,只有立足于传统民间美术设计的设计艺术风格才能够占据最广大的市场,才能成为具有特色的、最具创新精神的设计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页. 

[2]梁启超《什么是文化》,载于《学灯》1922年12月9日. 

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篇2

 

关键词:民间美术 现代艺术设计 源头 融合

 

一、民间美术 

1.民间美术的概念定位 

民间美术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纯朴艺术,是生产者的艺术,它是民族民间生产者自己创造、自己欣赏、自己使用的实用美术,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不是为艺术而艺术,而是一种追求审美的艺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民间美术又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它是广大劳动人民适应生活实际需要,表达思想情绪,美化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 

2.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及对设计的影响 

民间美术区别于其他美术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民间美术具有生活的实用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贯穿了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的各个方面。第二,民间美术具有精神审美性,民间美术的创作也是根据民间固有的审美尺度来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民间美术作为原始美术的一种延续,其创作心态是实用与审美相互存在的结果,且民间美术的审美性更为突出。第三,民间美术具有民俗性,民间美术通常与一定的民间民俗活动具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化形式,相应的民俗是民间美术生成发展的文化源泉。民间美术的一些作品其形式本身就体现了各种各样的民俗心理、民俗观念,譬如一个民间青花瓷罐上面的麒麟送子图就传达了多福多子的含义和民俗心理。因此民俗活动为民间美术的创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原动力,同时民俗活动和民俗观念又规约了民间美术的创造,使民间美术呈现出浓厚的民俗性。第四,民间美术具有一定的本源性,民间美术的各种创造可以从原始艺术中找出客观存在的雏形,正如马克思所说:“思想观念、意识的产生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与人们的无知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任何上层的、高雅的文化都是在最基础的、原始的文化艺术上发展起来的,作为民间的下层文化,民间美术具有了“母型文化”的特征。 

二、现代设计 

1.现代设计概述 

现代设计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关涉社会的诸多方面,现代设计与艺术创作是不同的,艺术创作呈现出来的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态化,它可以不去追求某种物质功利性,是艺术和个人审美情趣的体现。而艺术设计则不同,艺术设计一方面具有艺术性,另一方面具有实用性,并且实用性比艺术性更重要,可以说,实用性是也艺术设计的本质。现代设计的本质特征与民间美术同样具有实用性,但是两者的适应性是不一样的,因为现代艺术不能不考虑物质功利性,也就是为人们生活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物质财富,所以现代设计的目的就落实到经济效益上,可以看得出来,现代设计的实用性较之民间美术具有着经济性。

2.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 

现代设计的本质决定了现代设计的特征,总的来说,现代设计具有几方面的特征:第一,现代设计具有经济性,现代设计作为经济的载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机构和企业发展自己的有利手段,艺术设计也越来越多的被很多的国家政府所关注。第二,现代设计具有高科技型,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实现享受这一资源的载体就是艺术设计,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得到物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第三,现代艺术设计具有文化性,“文化者,人类所能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艺术设计的文化性是指艺术设计是一种文化创造,它意味着两个方面,即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影响和艺术设计对文化的影响,艺术设计是社会历史文化沉积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优秀的艺术设计对人类文化的新贡献并构成文化的一部分。 

三、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 

1.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历史渊源 

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本质上具有一种天然的关系,民间美术实质上是原始美术的一种延续和扩展,长期的发展中民间美术保持着艺术本质的质朴,但是随着人类的生存,民间美术的第一特征仍是实用性,它的发生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和劳动相互追随,当人们的审美意识付诸于民间美术的设计时,民间美术便与现代设计水乳交融了。 

2.民间美术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头 

“人民生活中本来

[1] [2] 

存在着文学和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拙,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所以说,由人民自己创造的完全属于人民自己的民间美术可以说是现代艺术设计的源泉。从艺术形式上讲,民间美术既是流又是源;从民间心理上讲,民间美术奠定着一种重要的民族心理基础。而现代设计只有不断的汲取民间美术的养料才能长远发展,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理应将建立具有民间文化内涵的特征,重视民间美术的学习,发展民族化的现代艺术设计。 

.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 

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需要与民间美术相互融合产生出一个以各民族传统艺术风格为基础的现代化的设计艺术风格。柳宗悦在《工艺文化》中曾言及民间美术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为一般民众的生活而制造的器物,二是迄今为止以实用为第一目的的制作的,三是为满足众多的需要而大量准备的,四是生产的总是是物美价廉,五是作者是工匠。可以认为,民间美术与现代设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可交融关系。 

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篇3

[论文摘要]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从民间美术造型的隐喻象征、色彩的诱目装饰、民族文化的传承入手探讨我国民间美术的现代审美趋势。

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方式与造型方法对现代设计无疑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民间美术审美的整体特性,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哲学理念,在高度审美效果的背后,是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内涵。将这种色彩理念和法则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将会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为国人普遍认可,为世界所倾慕。

一、民间美术的呈现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造型的隐喻象征

中国民间美术创作中造型有其独有特点——隐喻象征。中国民间美术是在中国农业社会中产生和传承发展的,民间习俗,传统风情是其创作的源泉。民间造型不仅表现客观的物象,并且在此基础上融入创造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使其造型特征变得更加明确、生动、有趣、典型。它是民间艺人心灵的表现和感情的释放,如我国广大农村的许多地方至今仍可见到小孩穿的“虎头鞋”,其造型稚拙、憨厚、质朴,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统的装饰风格,它以情感为纽带,以事物固有性格特征为核心,通过特定的极度夸张的外形特征,张扬事物的真、善、美,舍弃老虎的威猛凶暴,以猫温柔可爱的品格取而代之,没有了“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机、活泼、纯朴、天真,是一派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在这里,老虎的形象被作为寄托情感的言情物,假借老虎的某些品格,倾吐内心的情感,希望自己的孩子虎头虎脑、无病无灾、健康快乐成长,隐喻象征了母亲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护生的民俗心态。不仅如此,细心的母亲还常在老虎尾部加上了上翘的虎尾巴,方便孩子提鞋,这又将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有机完美地融合于一体。又如流传于黄河流域各地民间剪纸的造型,突出表现为主观的表现性,造型的平面化,打破时空的自然规律。其人物造型往往头大身小,象抓髻娃娃,疗疳娃娃,扫天婆等剪纸图式中都体现了这些特点。人们用这样的形象象征祛病招魂、消灾免祸、止雨祈晴。

除了造型上的隐喻象征,色彩也具有隐喻象征的审美特性。现代设计在形式上追求“先声夺人”效果的需要,决定了设计者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设置色彩,而不必拘泥于物象的自然色彩。如红色的月亮、绿色的蝴蝶等,这就使得色彩设计具有相当大的能动空间,也为充分展现、利用色彩的隐喻象征性提供了可能:“根据色彩本身的性格,使之倾向于理想化,达到一种超于形象自身的作用,从而创造一种意境”。例如,通过运用中国历史上的“皇族”色彩——黄色,表达设计产品历史绵长的隐义并传达其华贵气质。理解和把握民间色彩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和观念形态,可使现代设计的色彩意念传达更为清晰、悠远,为观者留有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三、色彩的诱目装饰

民间色彩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美术传统的万川之源,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和丰富给养,更是凸显民族文化精神、深化设计语言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现代设计中民间色彩中所显现的特性倾向具有民族精神诉求和审美程式的意味。

民间美术的材质与工艺特点决定了其色彩的单纯、明快、简洁,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性效果。民间画诀“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即点明了民间美术在简洁明快基础上追求强烈刺激效果的用色原则;民间年画画诀中“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亦反映出强烈补色、高纯度色相对比的色彩造型倾向。以纯色、补色、对比色运用为主的方法,形成了民间美术夸张质朴、艳丽厚重、装饰感强的色彩特点。而这正是现代设计所追求的“诱目性”,即醒目、个性、卓尔不群的艺术效果。

四、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民艺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中国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特定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以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独到的视觉审美视点。

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反映在民间美术视觉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着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统一,体现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民间美术也接受了这许许多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信息传达符号,便促使其生成了多种特色直观视觉语言文化,因此,民间具有区域性和标志性的特性,并作为文化见证和信息传达媒体,展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神,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表现形式和历史文化确证。

民间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所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美术的审美也日愈引人关注。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榷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简史》,浙江: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89年.

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篇4

1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产品形态的关系

产品形态是产品造型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是设计师向受众传达思想和理念的物化,更是产品文化、身份的精神象征,是赢得受众心理共鸣的设计语意表现形式[2]。形态是产品造型的总体“品行”,即“外形”与“神态”的综合体。一个优秀、成功的产品形态,美的外形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还需有一个与之相匹配、蕴涵其中的“精神势态”,即“形神兼备”。这种精神将来自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它通过产品形态的设计语意生生不息地进行传承与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艺术融入产品形态,在本能设计层次上是以具体、清晰的符号元素出现。但这种符号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是肤浅的理解和简单的模仿,而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理念出发,借助传统元素形态,寻求最切合的符号语言以及现代的构成手法和科学技术,对传统和现代兼收并蓄,吐故纳新,对传统文化艺术进行分解、变革、拓展,再与形态设计有机融合,进而达到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的共存融合。由此,在现代产品形态设计中,设计师只有充分考虑不同时期的审美伦理,找出传统文化艺术的审美精神加以传承,才能形成具有传统艺术多姿多彩文化精神的中国现代产品形态设计风格[3]。

2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撷英

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品类繁多,博大精深,主要涵盖工艺美术、中国画、民间木偶、古老的热贡、皮影戏、麦杆画、中国刺绣、剪纸、中国结、风筝和民歌等门类。

2.1工艺美术

通常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它的突出特点是物质生产与美的创造相结合,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审美特性[4]。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它反映着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物质与文化的生产水平,其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中华民族祖先使用自然物“磨光”和“钻孔”等行为,不仅成为原始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标志,更是设计能力和审美思维的开端。优美的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灿烂的“青铜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工艺美术新纪元的到来,距今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中国玉器代表了世界治玉用玉的最早水平,湖北出土的战国时期“木雕座屏”以其雕刻精细而被视为罕见的艺术珍品,从陶到瓷的创造成为世界文明飞跃的一个重大标志,中国古代的织造、缬染、刺绣和服饰工艺更是技艺精妙绝伦[5]。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不但保持了原有品种的完整性,也随着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而变革创新,既继承了其绝技与特艺,又注重科学研究,创新出丰富而具有时代审美气息的新品类。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以设计深厚的内涵思想、无穷的造型特色、鲜明的装饰风格和赋情寓意的手法,及一种美的升华形态孕育了中国现代产品形态的设计语意,并为其健康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2.2中国传统绘画

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风格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天人合一”的艺术精神,把人与自然、绘画与意境视为一个整体,抒发着超越时空的情怀。它的思想传达方式与设计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6]。中国传统绘画主要指传统中国画,它在世界艺术领域自成体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中国绘画造型所用的线犹如流动的音符,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鲜明特色,“随类赋彩”是中国画的设色要领,重彩和勾金给色彩带来了极强的装饰性,“墨即是色”道出了传统绘画对色彩认识和使用的玄机,各式皴法表现出对物象肌理的再认识与再创造。中国画把丰富的客观事物浓缩到用艺术手段所塑造的典型形象之中,通过联想和经验、感知和认识使受众获得美的特征和情趣,它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界动植物之间的审美关系,将物质的对象与主观心理相融通,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命和形象的载体。中国绘画与中国的设计艺术总是存在着一种相互渗透与互动的关系,共同创造了一个反映民族特征、传统品质与深厚文化内涵的完整艺术体系。拥有600年历史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景泰蓝,见图1,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可谓国宝“京”粹。它造型各异,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制作讲究,分瓶、碗、盘、尊、兽、罐、仿古制品等系列,是鉴赏收藏、馈赠友人、家居装饰品味较高的工艺品,更是中国绘画与中国的设计艺术完美结合。

3中国现代产品形态的审美传承

3.1民族文化精神的审美传承

民族是在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为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7]。民族风格高度稳定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包括认知审美,成为一种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精神。现代产品的形态设计强调要体现产品的设计观念,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时期背景下的设计师在感性设计过程中都具有先入为主的文化观念,民族文化精神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感性认知和思考的标准,它在设计全球化趋势下渗透和传承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群体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与审美习惯。“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把人与自然、艺术与意境视为一体,充满着与宇宙运动一脉相承的律动和神韵,抒发了超越时空的文化情怀,传播着宏大的民族文化精神。体现“天人合一”文化精神作品见图2,作品表现出造型之巧、俏、绝、雅的艺术特色。“巧”即为人之灵气、创意大胆、构思奇巧、加工技艺精巧、巧夺天工;“俏”为天之造化,充分利用造型材料天然俏色、纹理及质感,表现出逸趣天然的精神品质;“绝”为天人合一,使作品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是一件高度融合了中国“天人合一”文化精神的形态设计作品。

3.2工艺美术品格和民族元素的审美传承

民族传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它表现在创造物中则形成共同的风格和心态。民族艺术和传统文化是包括现代产品形态设计在内的现代艺术的源泉,设计民族品格的形成与文学、艺术及建筑的民族风格密切相关,它们都是民族精神、传统、审美心理等文化背景的真实反映。现代产品形态设计批判地吸收了中国工艺美术和传统绘画中民族元素的美感,体现着深深的民族审美情愫和无穷的文化信息,以博大精深的审美法度、独特的形式美感、高超的技艺展示于世界[8]。因此,集精神、境界、风格和技艺于一体的中国工艺美术和传统的民俗元素已成为提升现代产品形态设计的文化内涵,传承技艺经验、开阔想象思维和设计创新的灵魂和活力,而现代产品形态设计更是成为在科学与技术的实践中反映人的感知和认识世界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民族元素产品见图3,是一款具有浓郁的中国地域文化元素的产品形态设计实例,作品在视觉元素的设计上恰到好处地应用了我国的民族元素,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受力。

3.3设计伦理的审美传承

基于传统设计伦理的作用与影响,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不仅要对审美客体进行理智的分析与判断,而且偏重于主观领悟和直觉把握,成为与审美客体进行感情交流的体验者。中国人的审美强调“意”,所谓“意”就是审美对象的内在素质、审美对象的象征,相仿于模糊的中国美学原则,它类同于中国哲学中的“无”,不是没有,而是不好定义的意思。中国人认同的美是无法完全用比例、尺度之类的美学原则来概括,是需要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在现代产品形态设计中,不能完全照搬常规工艺美术的美学原则,应从设计个体的内在感受和心理体验入手进行设计,沿袭设计伦理之审美心理和审美特性,才能找到设计伦理传承之实质。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现代产品形态设计中,重视自然和朴素相得益彰的人机界面情感设计,重视产品与使用者的心灵沟通,力求达到产品与使用者能够情景交融,则成为设计伦理审美传承的最好诠释,它将在设计创新时以唤起使用者对民族文化精神的心灵共鸣,使设计更贴近中国人的审美倾向,使设计作品和谐统一,充满人性化和情感性。

3.4中国设计品位的审美传承

设计的品位是其品质、文化、艺术等诸多因素的一个总和。真正的优秀设计不但要具备先进的科学和发达的社会生产条件,还要有鲜明的本土文化与艺术审美精髓。具有中国设计品位的审美要立足于产品的造型美、材质美、装饰美、功能美和时代美,从本土传统文化的积淀中挖掘民族美的元素,并加以发扬光大,了解、传承和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构成现代产品形态设计具有美感的客观内容。中国设计品位的审美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涉及到设计对象审美价值的审美认识、审美反映、审美判断或审美评价[9]。设计对象具有了审美价值,它才有传承和发展的必要,才能展示出伟大的中华人文精神。由此可见,现代产品形态设计要建立起审美传承的良好机制就要从审美的本质出发,抓住美是人的社会意识这一根本点,探究设计客观存在的审美价值及设计品位的审美传承要义,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元素相融合,从当代我国民众的审美心理特性和审美精神中寻找最佳的传承点。第一届“为坐而设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见图4,作品传承和吸收了中国传统元素,在形态意义的确立、造型材料及工艺的选择、色彩的搭配等诸方面构思巧妙,既美观又节省空间,是传承鲜明中国品位的优秀设计作品案例。

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篇5

 

关键词:中国民间美术 现代审美 隐喻象征 诱目装饰 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中国民间美术的审美方式与造型方法对现代设计无疑具有巨大的参考价值。民间美术审美的整体特性,贯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哲学理念,在高度审美效果的背后,是民族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内涵。将这种色彩理念和法则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将会呈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为国人普遍认可,为世界所倾慕。 

 

一、民间美术的呈现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造型的隐喻象征 

 

中国民间美术创作中造型有其独有特点——隐喻象征。中国民间美术是在中国农业社会中产生和传承发展的,民间习俗,传统风情是其创作的源泉。民间造型不仅表现客观的物象,并且在此基础上融入创造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使其造型特征变得更加明确、生动、有趣、典型。它是民间艺人心灵的表现和感情的释放,如我国广大农村的许多地方至今仍可见到小孩穿的“虎头鞋”,其造型稚拙、憨厚、质朴,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统的装饰风格,它以情感为纽带,以事物固有性格特征为核心,通过特定的极度夸张的外形特征,张扬事物的真、善、美,舍弃老虎的威猛凶暴,以猫温柔可爱的品格取而代之,没有了“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机、活泼、纯朴、天真,是一派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在这里,老虎的形象被作为寄托情感的言情物,假借老虎的某些品格,倾吐内心的情感,希望自己的孩子虎头虎脑、无病无灾、健康快乐成长,隐喻象征了母亲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护生的民俗心态。不仅如此,细心的母亲还常在老虎尾部加上了上翘的虎尾巴,方便孩子提鞋,这又将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有机完美地融合于一体。又如流传于黄河流域各地民间剪纸的造型,突出表现为主观的表现性,造型的平面化,打破时空的自然规律。其人物造型往往头大身小,象抓髻娃娃,疗疳娃娃,扫天婆等剪纸图式中都体现了这些特点。人们用这样的形象象征祛病招魂、消灾免祸、止雨祈晴。

除了造型上的隐喻象征,色彩也具有隐喻象征的审美特性。现代设计在形式上追求“先声夺人”效果的需要,决定了设计者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设置色彩,而不必拘泥于物象的自然色彩。如红色的月亮、绿色的蝴蝶等,这就使得色彩设计具有相当大的能动空间,也为充分展现、利用色彩的隐喻象征性提供了可能:“根据色彩本身的性格,使之倾向于理想化,达到一种超于形象自身的作用,从而创造一种意境”。例如,通过运用中国历史上的“皇族”色彩——黄色,表达设计产品历史绵长的隐义并传达其华贵气质。理解和把握民间色彩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和观念形态,可使现代设计的色彩意念传达更为清晰、悠远,为观者留有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三、色彩的诱目装饰 

 

民间色彩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美术传统的万川之源,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和丰富给养,更是凸显民族文化精神、深化设计语言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现代设计中民间色彩中所显现的特性倾向具有民族精神诉求和审美程式的意味。 

民间美术的材质与工艺特点决定了其色彩的单纯、明快、简洁,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性效果。民间画诀“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即点明了民

[1] [2] 

间美术在简洁明快基础上追求强烈刺激效果的用色原则;民间年画画诀中“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亦反映出强烈补色、高纯度色相对比的色彩造型倾向。以纯色、补色、对比色运用为主的方法,形成了民间美术夸张质朴、艳丽厚重、装饰感强的色彩特点。而这正是现代设计所追求的“诱目性”,即醒目、个性、卓尔不群的艺术效果。 

 

四、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民艺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中国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特定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以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独到的视觉审美视点。 

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反映在民间美术视觉语言文化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但都体现着实用文化与审美文化的集中统一,体现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民间美术也接受了这许许多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信息传达符号,便促使其生成了多种特色直观视觉语言文化,因此,民间具有区域性和标志性的特性,并作为文化见证和信息传达媒体,展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精神,构成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表现形式和历史文化确证。 

民间美术的产生、传播、发展都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所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民间美术的审美也日愈引人关注。各民族的艺术都属于世界艺术榷体中的一部分。只有保持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篇6

(一)艺术分类的方法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3.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

4.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

5.从本质上讲,艺术作品就是以物态化的方式传达出艺术家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因此,按照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应当把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的依据,将艺术分为五大类别:即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文学)综合艺术。

(二)造型艺术

1.绘画(l)绘画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调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绘画艺术的种类,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根据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

(2)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①形式的变幻;②瞬间的凝固;③丰富的意味。

2.雕塑(1)雕塑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立体的空间(三度空间)中创造出具有实体形象艺术品的艺术。

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

(2)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①物质与技艺的统一;③造型性与表现性的融合。

3.摄影(1)摄影是指采用摄影手段塑造可视的画面来反映生活、表现主体审美情感的艺术。摄影特别注重纪实性,画面构图、光线和影调是它的独特的造型手段。

摄影艺术包括新闻摄影、人像摄影、建筑摄影、风光摄影、静物摄影、生活摄影、舞台摄影等。

(2)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①高度的纪实性;②主题的创造性;③光与影的结合。

4.书法(l)书法是以线条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主要有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

(2)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①线条与组合;②具象与抽象;③情感与象征。

(三)实用艺术

1.建筑(l)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艺术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2)建筑根据社会需要可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根据人们的审美需要可分为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3)建筑的基本特征①造型的形式美追求;②环境的人格化体现洞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2.园林(1)园林是指利用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创造的景观,它利用技术和艺术,凭借山水、花木、建筑等组合成为实体形象。园林在广义上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

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2)园林的基本特征①浓缩的自然2②综合的形式;③意境的追求。

3.工艺与设计艺术(1)工艺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2)设计艺术:设计艺术是工业革命后在国际上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产品设计;②环境设计仍视觉设计。

(3)工艺与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①实用与审美;②物质与精神;③技能与创造。

(四)表情艺术

1.音乐(l)音乐是以人声或乐器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性艺术。音乐以旋律、和声、配器、复调等为基本手段,以表达人的审美情感为目标,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其中旋律是表现力的因素。

音乐可分为声乐和器乐。声乐可分为男声、女声和童声,以及高青、中音和低音;从歌曲角度可分为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进行曲等。器乐可分为:弦乐、管乐、弹拨乐、打击乐等。器乐作品可分为序曲、协奏曲、交响曲等。在演奏(唱)方式上有独奏(唱)、合奏(唱)、重奏(唱)、齐奏(唱)等。

(2)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①情感性;②想像性;③多义性。

2.舞蹈(1)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节奏、表情、构图、造型等要素,创造形象和表现情感的艺术样式。

舞蹈的品种有民族舞、民间舞、古典舞、现代舞等;按出场人物的数量可分为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等。

(2)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①动作性;②抒情性;③节奏性。

(五)语言艺术(文学)

1.语言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和影视文学等文学是以语言或文字符号作为物化手段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文学语言是指加工提炼了的人民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语言。主体通过对语言的审美把握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思想感情。

2.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1)间接性;(2)广阔性;(3)想像性。

(六)综合艺术

1.戏剧与戏曲(1)戏剧是指以舞台演出为存在形式,以演员的动作和声音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的艺术样式。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既具有戏剧的一般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戏曲将表现审美意境作为的艺术追求,唱、念、做、打是其主要的表现手段。程式化、虚拟性是戏曲的主要审美特征,体现出高度的综合性。

戏剧的分类,按其矛盾冲突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其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独幕剧;按其表现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和舞剧。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种主要有京剧、昆曲、豫剧、越剧和黄梅戏等。

(2)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①综合与多样是戏剧的表征;②演员行动是戏剧的基础;③矛盾冲突是戏剧的核心。

2.电影与电视(1)电影是将艺术与科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声音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画面、声音和蒙太奇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电视属于大众媒介,既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功能,同时也有艺术的功能和娱乐的功能。电视艺术与电影在审美特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既是综合艺术,又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同时又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电影的主要样式有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等,其中作为电影艺术最主要样式的故事片又可作进一步划分。

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篇7

一、民间美术的呈现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创作的,但同时却融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民间美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主要的艺术形态,在几千年的古代文明历史中显示出了强大的艺术力量。

二、造型的隐喻象征

中国民间美术创作中造型有其独有特点——隐喻象征。中国民间美术是在中国农业社会中产生和传承发展的,民间习俗,传统风情是其创作的源泉。民间造型不仅表现客观的物象,并且在此基础上融入创造者的主观情感和思想,使其造型特征变得更加明确、生动、有趣、典型。它是民间艺人心灵的表现和感情的释放,如我国广大农村的许多地方至今仍可见到小孩穿的“虎头鞋”,其造型稚拙、憨厚、质朴,弥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统的装饰风格,它以情感为纽带,以事物固有性格特征为核心,通过特定的极度夸张的外形特征,张扬事物的真、善、美,舍弃老虎的威猛凶暴,以猫温柔可爱的品格取而代之,没有了“沉重、恐怖、神秘和紧张,而是生机、活泼、纯朴、天真,是一派生机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在这里,老虎的形象被作为寄托情感的言情物,假借老虎的某些品格,倾吐内心的情感,希望自己的孩子虎头虎脑、无病无灾、健康快乐成长,隐喻象征了母亲对孩子的美好祝愿和护生的民俗心态。不仅如此,细心的母亲还常在老虎尾部加上了上翘的虎尾巴,方便孩子提鞋,这又将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有机完美地融合于一体。又如流传于黄河流域各地民间剪纸的造型,突出表现为主观的表现性,造型的平面化,打破时空的自然规律。其人物造型往往头大身小,象抓髻娃娃,疗疳娃娃,扫天婆等剪纸图式中都体现了这些特点。人们用这样的形象象征祛病招魂、消灾免祸、止雨祈晴。

除了造型上的隐喻象征,色彩也具有隐喻象征的审美特性。现代设计在形式上追求“先声夺人”效果的需要,决定了设计者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设置色彩,而不必拘泥于物象的自然色彩。如红色的月亮、绿色的蝴蝶等,这就使得色彩设计具有相当大的能动空间,也为充分展现、利用色彩的隐喻象征性提供了可能:“根据色彩本身的性格,使之倾向于理想化,达到一种超于形象自身的作用,从而创造一种意境”。例如,通过运用中国历史上的“皇族”色彩——黄色,表达设计产品历史绵长的隐义并传达其华贵气质。理解和把握民间色彩中所隐含的文化内容和观念形态,可使现代设计的色彩意念传达更为清晰、悠远,为观者留有回味和想象的空间。

三、色彩的诱目装饰

民间色彩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作为中华民族美术传统的万川之源,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和丰富给养,更是凸显民族文化精神、深化设计语言的重要途径与手段。现代设计中民间色彩中所显现的特性倾向具有民族精神诉求和审美程式的意味。

民间美术的材质与工艺特点决定了其色彩的单纯、明快、简洁,呈现出强烈的装饰性效果。民间画诀“色要少,还要好,看你使得巧不巧”、“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即点明了民间美术在简洁明快基础上追求强烈刺激效果的用色原则;民间年画画诀中“黄马紫鞍配”、“红马绿鞍配”,亦反映出强烈补色、高纯度色相对比的色彩造型倾向。以纯色、补色、对比色运用为主的方法,形成了民间美术夸张质朴、艳丽厚重、装饰感强的色彩特点。而这正是现代设计所追求的“诱目性”,即醒目、个性、卓尔不群的艺术效果。

四、民族文化的传承

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民艺品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中国特定社会文化结构下的特定民族生活习俗和民族审美理念,以纯真、质朴、平淡的符号化视觉语汇及独到的视觉审美视点。

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篇8

关键词:民间美术;现代;艺术设计;启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被各种先进技术所充斥,现代艺术设计也在这一形势下不断向更广阔的层面延伸。然而现代设计文化引入时间较短,再加上很多设计者一味地追求新意,基本上很少有设计作品体现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所以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渗透民间艺术能使作品增添鲜明的古典特色,反映生活,更满足劳动人民的审美需求。

1民间美术艺术特征

1.1民俗性

民俗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一种特别理解,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通常这种理解成就了民间美术另一种艺术特征。例如民间美术中的年画和风筝等早已脱离了固有的功能作用,逐渐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俗文化形态活跃在祭祀和祈福等民俗活动当中。人们喜欢运用多彩的风筝释放积攒一年已久的晦气和压力,用年画娃娃祈福等都展现了浓厚的民俗风情。

1.2实用性

民间美术保持着最原始的民间生活形态,尤其民间美术的本元性和人类衣食住行等实用功能有着紧密联系,因此民间美术是以艺术形式展现生活最中最真实的一面。例如,在饮食文化展现方面,面花作为民间美术造型中的典型,用简单面创造丰富的艺术形态并彰显浓郁的生活气息。此外在住这一方面,我国众多少数民族建设色彩也存在差异,如藏族的红白黑三色即展现了民族特色,也展现了淳朴大气的民族风格。

1.3审美性

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色彩艺术和造型艺术,通常被印刻在民间艺术的各种艺术形态中。例如,在刺绣和剪纸造型中为彰显吉祥之意,惯性采用燕子和福娃等代表喜庆的意象化图案,在色彩上也普遍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喜庆欢快的红色,总而言之民间美术具有独特的审美性。

2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现状

2.1缺少创意及过度依赖电脑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计算机成为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方式,给设计表现技法,创作手段以及设计思维都带来极大的变化,该辅助在设计中表现出的易修改性,形象直观性和易操作性等优势都是传统手工绘制无法比拟的,降低成本,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计算机在一定程度也束缚了设计者的灵感,电脑设计作品充斥整个社会,由此一来不得不重新审视现代艺术设计。

2.2缺失民族文化特色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自工业自工业革命之后就将艺术与生活思想相结合并建立现代艺术设计,还将艺术设计的思维方式用于环境规划设计,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方面,推动了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也越来越朝着西方设计方向发展,以至于当前许多设计人士在评判和接受设计作品的重要尺度都以“视觉冲击力”和“国际语言”为标准,缺少站在本土文化角度评价艺术设计,脱离了我国国情特色和经济建设。

3民间美术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启示

3.1色彩运用启示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以黑和白二色为主要基础,再加上黄、青、赤三色组成“五色观”,以此构成多彩的民间美术世界,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主观性特征;“红红绿绿”是一种积极热烈的心理反应,也是色彩的视觉感受。民间艺人常从人生实际层面理解所谓的“吉利”,广大民众心目中的意愿多和聚宝招财、延年益寿和驱祸避灾联系在一起。尤其红色作为装饰节日主要民间艺术作品突出喜庆的气氛,可以说民间色彩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色彩这种观念性特征在包罗万象中国宇宙论框架中与传统等级意识、哲学思想、道德伦理交相辉映,现代艺术设计对民间色彩的认识必须把握其隐含的历史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其次装饰性特征;民间色彩在追求对比性的同时还注重色彩的和谐统一,这点类似于现代平面设计中追求的简洁和单纯。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奥标志,就采用红,黑,绿,蓝,青组成的民间五色观并通过传统太极图意象表达现代奥运精神,蕴含民族传统文化神韵还具备强烈的现代美感。

3.2造型启示

艺术设计的第一大特性即造型和形象,民间美术造型所蕴含的气韵态势等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值得借鉴,同时它千变万化的民间艺术造为设计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现代艺术设计可以在学习的基础上解构民间美术造型元素并从现代设计的审美原则重建并赋予全新的含义,由此一来所衍生出的设计作品既能传达具有个性化现代设计理念,也能留存传统民间美术神韵。首先象征性造型;劳动人民在创作民间美术中除了以实用性为目的,还在其中融入了审美意识,在朴实的创作形式中倾注了对生活的夙愿,常用谐音和象征等创作手法,不同创作手法其意义也不同,例如牡丹象征高贵,龟、鹤、松等象征长寿,金瓜、葫芦、石榴等象征多子,谐音则指字与物象读音有着紧密联系,如马上封(峰)侯(猴),喜上眉(梅)梢等谐音象征手法,如果现代艺术设计能巧妙地运用这些创意就会获得很好的效果并可以进一步转化为淳朴的民族情感,最后转化为具有民族系列的设计风格。其次抽象化造型;民间美术在表现万物生灵的真实面貌时多采用抽象性、简约性、概括性的形式。通常民间木刻版画以粗线条表现多组物象,恰巧这种抽象画的造型表现手法有着言未尽而意明了的艺术功效,与内敛的中国传统审美不谋而合。现代设计就需要高度的表现能力和概括能力,运用几何塑造作品并能准确地表达物象本质特征。

3.3造物观念启示

民间美术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下的产物,也是一种最接近原始文化形态的艺术,但它强调物质与精神的完美结合,蕴含着更多人性化思想,其造物原则为融于自然,从而求得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在民间艺术造物中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不同于其他造物理念,它要求人们除了要认识不同材料和制作手段之外,还要借助其原有的光泽、肌理、纹饰等自然形态和材料的性能幻化成超越自然属性的艺术造型,才能发挥物质技术性能。尤其强调不管是选材还是加工都不能脱离对自然的合理应用以及影响。例如传统的蓝印花布,此块布料的原白布是棉麻为原料,以石灰、豆面加鸡蛋调和成防染浆剂。材料方面基本上都是无污染材料和可再生资源,民间这种例证比比皆是,从交通运输工具、装饰、选材、渔猎养殖工具的加工、结构设计等都是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利用且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尤其物质技术较强的民间美术形态有着更为明显的人的造物活动和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伦理关系。现代艺术设计应发扬朴素的传统自然观,突出以自然规律表现人与物,以本真的原则消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隔阂,从而实现情感共鸣。

4结语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将物质和精神文明在长期生活生产实践中相结合的本土艺术文化。无论在哪个国家,本土艺术文化都对现代艺术设计有着深厚的影响。设计者在现代艺术设计实践中有必要全面整理和归纳民间艺术,通过探寻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以新视觉、新观念进行强化,促使传统民间美术文化在设计中不断得以延伸和发展,从而打造出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

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篇9

关键词:工艺美术;时代特征;传承创新

工艺美术这个词在中国经历了因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它的内容,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一直伴随在“设计”身边的词汇。对于工艺美术的认识,田自秉先生曾经做过这样的解释:“工艺美术是艺术的一种,也是和社会生产有直接联系的物质文化之一。它具有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双重属性。”[1]工艺美术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同时也是艺术与科技的结晶。它自诞生之日开始就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它反映着时代的思想特征,又体现着时代的生活方式。

一、中国工艺美术与设计的渊源

是设计或者是工艺美术?这个问题在我国艺术院校建设美术装潢系时就不断地被阐释,从早期的装潢、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再到近几年来的工艺美术热。纵观我国的设计教育的发展会发现,无论哪种名称,它是伴随时代的变迁发展而变化。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再回到工艺美术,只是研究角度的转化。正如张道一先生所说:“工艺美术侧重于工艺制作,设计艺术侧重于设计创意。”[2]工艺美术这个词汇,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一种不解的情缘,它的描述是最能代表我国的设计艺术的特点。传统语义构词上,我们已经能理解了“工艺美术”这个词的含义。“工艺”在前,“美术”在后。当我们的前辈造词过程中,就把它赋予了生命力。“工艺”作为设计的必要条件,它就像人的身体骨架。这个词汇,带着明显的功能性特征,不是臆造而来。在中国古代的设计之中,强调工艺性,这是中国古代工匠在进行设计时面临的首要问题,与“设计艺术”的内容一致。而“美术”这个词,更多的是一种精神性的享受,它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客观存在,更是生活娱乐的消遣,同时也是文人雅士的追求。“美术”一词,出现在“工艺美术”的后位。在中国传统的设计之中,所谓“技以载道”,中国古代匠人对于设计的理念与西方的设计理念,是有着不同的理解。从早期的工艺美术著作《考工记》,其中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到《营造法式》《天工开物》《陶说》《闲情偶寄》,再到明代的黄大成所著的《髤饰录》对于漆艺的各种要求的解释,“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和“二戒”“三病”“四失”这些工艺美术的记载读物记述的不同设计之物及设计方法,使我们对于先人的工艺美术的理解更加深入一步。这些经过古代匠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对于工艺美术的探索,所形成的工艺美术的原则,至今都是我们所要研习的传统智慧。直至今日,我们的工艺美术却在西方的“设计”观念之下被误读。它是从西方传入的对于“造物”的观念。现代设计教育所培养起来的设计师,是一大批接受了现代西方教育体系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造物”的认识,是一套由西方开发的理念。进行系统化了解,加之工厂式培训,直至最后的就业,我们的设计师似乎只知道什么是“设计”,却忘了本质的“造物”。换句话说,本应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的基础上,扩宽视野,接轨现代工业而进行的设计,现在却发展为在设计体系之下,将工艺美术全部抛弃,转向现代设计艺术。这种割裂了传统与现代关系的设计显然是存在问题的。按照这种逻辑中国的艺术设计必将演化为西方设计文化的复制品,失去了造物文化的民族身份,更失去了我们经营了半个多世纪、与民族工艺和现代艺术教育紧密相关的名称话语权和文化话语权。[3]我们现在所谈到的工艺美术的概念,其实是一种民族情绪的渲染。直至今日,我们的设计界在面对现代设计的大浪潮,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摧毁到几乎没有的地步时,一批有着社会意识、民族意识的设计师和教育工作者们,开始站起来发声。大量的设计师希望的是从民间艺术以及传统的造物之中找寻创造的“灵感”,以民间艺术品为起点,将“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相结合,引入产业之中,进行“文创”产业的转化。“工艺美术”在当代社会之中,它已经不是名词概念,它是一种精神的代表,是一种中国特色设计的代表。

二、中国工艺美术传承的时代特征

1.技术与材质的时代特征

科学技术作为21世纪的重要发展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科学技术也更加关注,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审美特征和购买欲望出现了新的变化。产品除了质量的要求,消费者更期望产品体现科技之美,运用新技术作为产品新的价值点。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对于新技术的采用,可以丰富产品的表现形式。同时,由于新的科学技术的支持,设计不再是一种纯主观艺术的产品,使得产品拥有了科学依据以及合理性。现代设计的发展一直也围绕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行。工艺美术,作为一种传统的设计形式,我们应该保持它的时代性,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工艺美术技术特征的体现,应包括两点:一是工艺美术产品所包含的科技特征。将当今智能化趋向的设计引入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之中,制作出具有科技含量的新的工艺美术产品。二是工艺美术制造技术的科技化。在工艺美术产品的传承过程之中,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工艺美术的生产之中,提高其效率。因此,工艺美术的产品既要保持科学技术特征,又要保持艺术审美特征。工艺美术产品材质的不同使用,直接影响它的触觉感受以及心理感受,这是产品的物质构成基础。对于材料的选择,可以使得工艺美术产品呈现不同效果,体现作者的设计思路,传达其中的艺术生命力。随着新材料的不断开发,我们对于材料的选择性更加多样。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功能的材料。工艺美术产品利用新材料,可以制作出符合当今审美体系的作品,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同时,现代产品的魅力,在于不同材质拼接所体现的现代感。而这种现代感是作品给普通消费者视觉感受好坏的最直观体现。新材料在产品上的运用直接改变了工艺美术产品的风格特征。它的本质属性仍然是工艺美术,是工艺美术符合现代市场消费需要的转变,也是人们的审美时代特征的转变。

2.融入时代美学规律的民族特征

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强调“知行合一”。朱光潜先生认为,审美功能同时是实用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现代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民族性的构建需要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通过把握整体民族的文化特性以及生活习惯,进行不断的探索。工艺美术之所以能够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因为它是支撑在中国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并且在生活之中进行不断的思考,再逐渐地从改善生活到改造生活。其美学的价值是对于当下时代生活的实践。美学的艺术创造就在于把握工艺美术实用的基础之上,进行创造性的美学探索,它是与实践密切相关的。民族性是世界呈现多样化的重要特征,民族性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这是根植于人民心中的固有存在。对民族的特征理解,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广大疆域上的居民都有其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和生产———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就会有自己的造物,有自己的工艺美术,因而自然地形成和构建了与其他地区工艺美术不同的地域性特色。[4]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之中一直认为是造型加装饰的组合。在这种教育下,传统工艺美术就会侧重于对外表的装饰特征和造型的形式美感的追求。使得我们仅仅关注于纹样特点和造型美的探索,却忽略了器形与整体造物环境体系的关系和认识。加之现在的信息传播较快和交通便利,出现了产品的相互抄袭,不同地区的工艺美术品走向同质化。所以对传统工艺美术民族特征的把握,要了解和掌握传统工艺美术的精神实质,审美认知规律和表面装饰规律,把这些规律性的美学特征,融入到现代的工艺美术之中。

三、中国工艺美术传承的时代精神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存状态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加快振兴和繁荣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当代这一大批设计工作者的期盼和愿望。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努力,我们看到了无论是美术界还是设计界,以及政府机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声。随着各种极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以及自然景观的塑造,不少地区的工艺美术和传统技艺发扬光大起来。从整体发展的角度与时代精神来看,我们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还是不平衡的。苏州的木版年画、山东的风筝、宜兴的紫砂、陕西的泥塑等等,都给各地的工艺美术的发展起了带头作用。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工艺美术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灭亡的地步。也有些地区的工艺美术的发展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局面,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商业竞争之中。在这种趋势下,对于传统工艺美术还是没有充分的认识,仍然沉迷在现代西方设计之中,没有自己的方向。工艺美术是中国上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它已经不是简单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实质上它与人们大众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也是前辈工匠艺人们的智慧和感情的结晶,所有的事物都是此消彼长的无限循环。早期工艺美术的衰落,只是说明了对于设计教育以及它的生产环境发生了变化。当下江南地区保护的传统工艺美术的产品,受到了大量群众的喜欢,有些甚至价值不菲。所以,曾经的衰落并不代表着这些工艺美术和文化精髓的价值灭亡。相反,对于传统记忆和经验性生活的一种向往,使它散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彩。在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可以找到适合它们生存的道路。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其他国家,传统的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一直是一种并行发展的状态。尤其在世界一体化的推助下,人们的对于差异性的需求,对于本土文化的向往等等,会使得工艺美术这种“造物”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功能性价值得到更加的体现。我们传统的工艺美术的精神所强调的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现代设计所倡导的绿色设计的本质内容,它对于现代工业社会具有积极的影响。中国的现代设计并不是从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之中自然的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靠外在刺激引导下而催产形成的新生形态。从传承手工艺到工艺美术,再到艺术设计学科的设置,最后回归工艺美术作为专门学科的建设,我们看到了中国人对于“造物”这个传统的设计领域孜孜不倦的探索,以及对于强国富国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的推动现代艺术设计的建设过程之中,既要继承传统工艺美术的内在价值,同时要根据现代的人们需求进行适当的创新。从我国的实际发展需要,构建新的工艺美术发展时代模式。

注释:

[1]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年,前言。

[2]张道一:《从传统工艺到现代设计———〈中国设计史〉序》,《装饰》2005年第1期。

[3]潘鲁生:《为“工艺美术”正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第2期。

民间工艺设计的审美特征篇10

关键词:手工印染;传统印染艺术;个性化图案;审美;数码印染;整合

手工印染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它包括手工扎染、手工蜡染、印花和手绘等。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消费水平和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家居装饰及着装个性化的需求,印染装饰面料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其个性化的创新设计图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的重视。

一、传统印染图案艺术美的形成

传统印染艺术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工艺,据《二仪实录》称手工扎染“秦汉间始有,不知何人造,陈梁间贵贱通服之。”从这个记载来看,中国的手工扎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我国的唐宋时期曾盛极一时,印染艺术的风格多样。秦汉的朴实、唐代的丰满华贵、宋代的清雅丽质、清代的纤俗。它以其特有的装饰风格和独有的民族、民间语言在家居方面、室内软装饰、公共空间环境、着装等方面广泛的应用。其中的扎染、蜡染图案、色晕变化仍然受到现代人的青睐。传统民间的印染艺术内容广泛,如:我国古代的“鹿胎缬”、“鱼子缬”“龙子缬”,日本的“目交缬”,我国近代云南大理的“小圆菊”、“蛾蛾花”图案,湖南湘西的“狗足花”、“双蝴蝶花”、“海棠花”等图案都是印染艺术中较经典的图案。蜡染艺术的冰纹天然成趣,是其它任何艺术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扎染艺术,具有朴实、自然、清新、雅致的审美格调,它带给人们美好的艺术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使人产生亲切温馨之感。并且每一幅扎染作品都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具有突出的个性。手工扎染图案有着特殊的个性美。制作者在掌握了扎染的各种技艺之后,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内在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就能创造出更具特色的扎染作品。手工扎染的特殊性还在于,任何一件作品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取决于它的制作工艺。手工印染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独特的审美特征。在机械化印染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并没有屏弃古老的手工印染,这是因为它具有自身独特图案造型的艺术魅力。传统的手工技法则更加需要我们研究与继承。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传统民间艺术将以更大的情感容量而进入高层次,成为民族文化的回归。传统民间艺术是艺术之根,是艺术的宝藏,是值得我们认真去挖掘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要求表现自我、个性发展。那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正迎合了现代人的心理。运用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数码印染技术,通过对古老的印染艺术的深入挖掘,将会开辟装饰图案设计的新局面。

二、印染装饰面料的发展趋势与印染图案创新

印染装饰面料作为一种日常用品,在家居装饰、公共空间,着装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审美和民族文化方面,许多国家的设计师都非常重视这一方面。一幅完整的印染装饰图案,对立与统一同时存在于画面。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呆板、中庸、死气沉沉的效果。因此,寻找印染图案中的元素,运用形式美的原理,如对称、平衡、反复、比例、节奏、呼应等,通过数码技术与传统印染的整合,利用电脑软件的技术,做到设计元素的多少相宜,层次丰富,疏密得当,排列有序,穿插自如,虚实相应,动静结合,方圆互补。使创新型的带有民族特征的印染个性化装饰图案面料呈现一个崭新的面貌。

(一)加强传统印染艺术审美特征的研究,如:扎染、蜡染、手绘、图案等。传统手工印染工艺具有自身的审美特色,其材质纯朴,肌理多变,色彩鲜明,装饰效果丰富。例如,蜡染的冰纹、扎染斑斓的色晕和蓝印花布上的斑点、碎线,着实使人痴迷。蓝印花布蓝白分明,朴素、幽雅,与瓷器青花有异曲同工之妙。蜡染的冰纹是其审美特色之一,美丽的冰纹,冰纹若隐若现,图案具有一种妙趣天成的韵味。传统手工印染中的图案具有一种简洁、整齐、匀称的装饰效果。它取材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花鸟虫鱼、人物、建筑等形象,图案生动且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

近年来人们只注重印染工艺的研究而忽视了传统手工印染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只有丰富其精神内涵,创造出适应时代审美特征的新图案、新作品,才能使传统手工印染工艺得到新的发展。

(二)将数码印染技术与传统的手工扎染、手工蜡染等艺术进行整合。扎染的色晕、蜡染的冰裂纹肌理图案等传统技艺精髓与泼彩、喷涂、拓转等技术结合,集中国画“写意”之意境和西方的光、影之神韵于一体,将传统民间工艺文化与现代设计法则、数码图形创意与纺织印染技术相综合创新,形成了全新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