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程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4:49

制药工程的现状篇1

 

关键词:新工科;制药工程;工程设计

 

制药工程专业的主要相关学科是化学、生物学、药学(中药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我国制药工程专业办学,分布在理工、农林、师范、医药等院校,覆盖广泛。在寻求现代化与传统相结合的模式,在中医药院校开办该专业要凸显本校特色,还要满足专业发展需求,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校自2011年在设立的制药工程专业,目前已经有5届毕业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从发展的过程中来看依旧存在众多问题,尤其是在学生毕业后发展中有着突出体现[1],表现为学生的就业方向与专业培养的契合度不密切,工程设计能力不能满足现代制药工业的发展。

 

工程设计能力是指具有运用科学的知识及方法,有目标地进行创造工程产品和计划的过程,基本涉及到全部领域。2017年2月"新工科"建设理念破茧而出[2],之后从“复旦共识”,到“天大行动”,再到“北京指南”,新工科研究与实践要从新结构、新质量、新理念、新体系及新模式五个方面再出发[3]。从新工科角度分析当前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学校和企业需求的矛盾,有机融合中药传统与现代工科的特殊发展要求,为积极探索中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的工程能力的培养的提供了新的思路。

 

1中医药院校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现状

 

1.1硬件及课程设置办学条件的限制

 

我校中药学等相关专业是龙头学科,制药工程专业受到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及药学和医学的影响,课程偏重理科,工科的培养特点无法突出。课程对制药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生产过程大规模管理和现代化控制过程的教学与培养相对薄弱,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医药工业企业的发展的需求。在2011级2015级培养方案中,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开设了有突出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中药方剂学、中药学等选修课程,一方面增加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自信和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拓宽就业范围[4],但是另一方面削弱对学生工科能力培养。增加专业实验课程,如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及制药工艺学等相关实验,增强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更加凸显出了对理论教学的重视,整体上看对工程设计实践部分的培养是减弱了。

 

1.2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不合理

 

制药工程专业对于我校来说属于新建专业,没有理工类院校工程背景的支持,所引进的教师中具备丰富工程设计能力背景的非常少,在讲授工程方面的课程时,不能完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制药工程专业工程设计的内容拓展较为欠缺。无法给学生打好扎实的工程基础课程的基石,尤其是对工程制图、仪器仪表自动化及化工原理等课程的学习没有系统性和整体性学习,对后续工艺车间设计的学习掌握等造成了影响。

 

1.3实践实训环节规范标准化的局限

 

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是人才培养方案上要求的必修环节,由于校内缺少仿真实验平台、实践模拟Gmp实训基地等,学校主要依赖企业实习完成的实践能力的锻炼,效果不尽人意。客观困难一是由于企业生产环境的需要,大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仅仅是在外包和物流质检等环节,进入Gmp车间困难。二是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实习实践的具体教学时间,经常企业会飞行检查等各种特殊原因无法配合学校时间,临时更改实习实践地点及内容[5]。因此,对于实习实践的环节难以规范和标准化,不能对每届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随机性。

 

2新工科背景下工程设计能力培养探索

 

2.1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增大实践实训环节比例

 

在我校工程背景不强的环境下,更加需要从各个方面突出制药工程的实践环节。因此,需要学生在实现理论框架的建构、基本概念清晰,以及基本理论知识先行引领的前题下[6],逐步开展专业的实践环节。首先,我校进行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并在现有学分制培养要求下,将以前的18课时1学分缩减到16学时1学分,逐步精炼理论课时,增加相对应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课时。其次,对制药工程专业的基础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进行整体上和系统上的规划。第三,对工程设计方面的课程的教学方式地行改革,例如,将实习过程中企业无法安排大量学生深入了解的工艺生产环节,争取企业同意后,录制实地教学视频,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和详细的讲解。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应用,进一步丰富工程课程方式,实地操作并录制视频分享到课后班级平台上,来拓展理论课程教学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2.2丰富工程设计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培养工程设计能力中,需要采用多种环节、多种方式来全面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有实质的提升。第一,对制药工程专业必备的实践实训环节,如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化工设计和制药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让学生在校期间更多了解企业及社会的发展需要,让学生个人对自己未来发展有更好的定位。第二,从课程理论学习直接到毕业设计环节,过程和衔接跨度较大,拆分不同的步骤来培养学生,分为从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际独立完成工程设计等不同的环节,例如,将全班完成的一个设计题目,每组设计完成一个操作工艺,课堂上进行讨论。各个组完成不同设计任务,最后做到部分学生独立进行初步的工程设计。第三,利用全国性的竞赛平台,创造更多的参与可能性。对于制药工程学生,可以参加例如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7]。我校积极创造条件,从2015年开始,每年均仿照制药工程专业设计竞赛的模式,举办院级竞赛,扩大学生参与度,进行设计能力锻炼。虽然在全国比赛中,我校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学生在专业知识的拓展、综合归纳整理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上有了稳步的提升。

 

2.3整合地方资源配置,培养复合型工程设计人才

 

在制药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我校积极探索整合多个院校资源及社会资源,针对性的加强区域地方合作办学和企业的合作机会。首先,同一城市相关院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可以联合共享校内的实践实训机会,我校同工程性较强的院校建立了联合的金工实习平台相互协商合作使用。其次,增加和各个实践教学基地的沟通,主动送本校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学习,聘任富有实际工程经验的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讲座及课程指导,或在生产过程中,录制实际生产过程讲解实例,从而弥补校内教师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缺点。

 

3结语

 

新工业革命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8-9],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中医药院校中的制药工程人才的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更需要创造性的突出本校特色优势,并同当地其他的工科优势性学校加强交流合作,走出一条中医药复兴的现代化之路,为本专业建设的持续推进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洪丽,董建.新工科背景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7):78-80.

 

[2]吕红梅,谷颖.新工科建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9(01):66-70.

 

3]熊平.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对制药工程专业设计实践教学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8(4):61-65.

 

4]仝艳,李晓飞,王宪龄.地方中医药院校如何建设制药工程专业[J].中国外资,2012(12):272-272.

 

5]陈宪,许小平,欧敏锐.基于设计竞赛的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实践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7(4):85-88.

 

[6]张良,袁永俊,陈祥贵.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生物工程类专业多学科交叉共建的探索与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8):87-89.

 

[7]李亚楠,刘斌.新工科教育中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学术竞赛的探索[J].广东化工,2019,46(7):231,241.

 

[8]刘冬颖.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8(11):26-29.

制药工程的现状篇2

关键词:水胶炸药发展现状前景展望技术路线

一、水胶炸药概述

含水炸药是20世纪50年代新兴起来的工业炸药。它包括浆状炸药、水胶炸药及乳化炸药[1]。

水胶炸药和浆状炸药的根本区别在于敏化剂的不同,前者用猛炸药敏化、而后者则用硝酸甲胺(mman)作为敏化剂。

水胶炸药是在浆状炸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产品。常温下无流动性,经化学交联形成网状结构的胶体,体系稳定性较好,水胶炸药能量较高,生产、使用都很安全,爆炸后产生的毒气少,耐水性较好。

水胶炸药主要由三相组成:一种悬浮的固体粒子相、两种连续相。即:氧化剂的水溶液和连续的凝胶体。这两种相互交织的连续相在体积上共同扩张的特性和连续的凝胶体的刚性使整个水胶炸药具有非牛顿型的水凝胶特性。连续凝胶由亲水性胶体(如田菁胶、古尔胶)连同约3~5倍的结合水或6~15倍的吸收水和交联剂(如硼酸盐离子)等所组成,悬浮的固体粒子被具有体型网状结构的凝胶所包覆,各相组分相对被固定。

二、水胶炸药的发展历程

谈到水胶炸药的发展历程,就不得不先介绍浆状炸药。

早期,工业炸药基本包括三大类,即:硝化甘油类炸药、铵梯炸药及安全炸药等,后来,铵油炸药、液体炸药及各种类型含水炸药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出现了浆状炸药,其基本特点是以水抗水,在炸药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却使产品的抗水性有了突破。浆状炸药的成功称之为工业炸药的一次革命,为新型工业炸药的研制开创了广阔的天地,为以后水胶炸药及乳化炸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为工业炸药发展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浆状炸药是1956年由美国科学家m.a.Cook及加拿大的矿山技术人员H.e.Farman发明并开始应用的。它是以胶凝剂稠化的无机氧化盐类水溶液为连续相,燃料及敏化剂为分散相,通过交联剂形成网状结构的凝胶炸药。依靠这种结构的特性显著降低了无机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从而使它具有较好的抗水性,可在水孔中爆破。它具有可塑性,装药密度大,提高了工业炸药的体积威力,从而改善了铵油炸药抗水性差及体积威力低的两大缺点。把水及敏化剂引入工业炸药体系的独特设计思想是对工业炸药不能含水的传统观念的突破,给工业炸药品种上增添了一个新系列。因此,Cook教授于1968年荣誉的就此获得了诺贝尔金奖。

初期的浆状炸药,粗粒的梯恩梯约占25%,硝酸铵及硝酸钠的混合物约占55%,水约占20%,用古尔胶(guargum)进行粘稠化,梯恩梯是敏化剂兼可燃剂。

Cook教授随后发明了用加铝粉浆状炸药,即:用非炸药类物资代替象梯恩梯那样的炸药类物质作为爆炸性物质,这是浆状炸药的一个飞跃。

其后,世界上各炸药公司相继研究出了许可敏化剂来改善浆状炸药的性能。其中,以美国杜邦公司最具有代表性,该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末,以无毒的甲胺硝酸盐(即mman)作为敏化剂,进一步使用和改进了化学交联的技术,生产出了可用普通雷管起爆的敏感炸药,即水胶炸药,这一发明使含水炸药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三、水胶炸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从1980年,由安徽雷鸣科化股份有限公司(原淮北矿务局910厂)首次从美国杜邦公司引进了水胶炸药专利技术及全套生产线,并由原煤炭工业部沈阳设计院进行了工程设计,经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基本上实现了设备、工艺技术、原材料的国产化,为水胶炸药生产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水胶炸药的生产厂家主要有安徽雷鸣科化股份有限公司、淮南舜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阜新圣诺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青海海西东诺化工有限公司、山西江阳兴安民爆有限公司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厂家。

但是,从目前国内的水胶炸药生产线的现状来看,尚没有一家企业实现整个生产工艺过程的全连续自动化,这给水胶炸药生产的本质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实现水胶炸药生产线全连续自动化应是今后一段时间水胶炸药的发展目标。

四、前景展望及建议

结合目前国内水胶炸药的发展现状来看,要实现水胶炸药生产线的全连续自动化,首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硝酸甲胺中和工序的连续化和自动化,这是目前的技术难点所在。

因为,中和反应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由此带来中和溶液的整体温升,若控制不当,则会导致爆炸事故,根据国内外有关技术资料表明,硝酸甲胺中和工序是水胶炸药生产中最具危险性的工序。

由于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厂家的硝酸甲胺生产工艺仍采用人工控制的间断式生产工艺,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若一旦发生爆炸,则后果不堪设想。为推动民爆行业技术进步,保障安全生产,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0年下发了工信部安[2010]227号文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技术进步的指导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自2015年1月1日起,限制现场人工控制的水胶炸药甲胺中和工艺[2]。

因此,淘汰原有人工控制生产工艺,实现中和工序无人操作的自动化工艺,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笔者结合有关水胶炸药生产线的工程设计,查阅了大量资料,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1.对于中和反应中温度的控制

(1)应保证合适的加料速度,这一点需要通过相关实验研究得出一个最佳的加料速度;(2)应避免反应过程的热量积聚,同时增强冷却效果,黄士良等人研制的硝酸甲胺中和工房凉水机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值得推广[3];(3)为避免在甲胺布料管内发生中和反应,产生局部温度的剧烈升高,中和工序在加一甲胺之前,可以用水、氮气等将进入一甲胺管内的硝酸赶出管外,实践证明,用水的效果较好[4]。

2.对于中和工序控制系统的改造

(1)建议参照乳化炸药生产线的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技术,同时采用气、电结合的方式,即:电气闭锁、气动执行、自动保护的控制方案,即可避免单一方式的弊端。控制部分可采用冗余设计,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

(2)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在生产线总平面布置时,将控制室镶嵌在防护土堤的外侧,大大提高了本质安全性。

五、结语

水胶炸药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已经成为含水炸药的主流分支之一,在我国被广泛用于矿山建设、隧道掘进、煤矿采掘生产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在高瓦斯煤矿的采掘生产中较之于其它炸药品种显示出较高的优越性[5],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水胶炸药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如硝酸、无水一甲胺等)成本的逐步降低,同时,通过技术进步,使水胶炸药生产线实现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水胶炸药必将在我国炸药产品市场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吕春绪,刘祖亮,倪欧琪.工业炸药,兵器工业出版社,1994.

[2]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技术进步的指导意见[R].北京:工信部安[2010]227号,2010.

[3]黄世良,葛贵伟.硝酸甲胺制造工房凉水机:中国,200820014680[p].2008-08-08.

[4]邵甲宇.硝酸甲胺中和反应工序爆炸机理探讨[J].煤矿爆破,2008,82(3):4-5.

制药工程的现状篇3

【关键词】生物制药;现状;发展

生物制药研发是建立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抗体工程、细胞工程等现代工程的基础上,其基本原理是对微生物Dna进行重组,从而提高药性和营养价值,降低副作用的药物。生物制药是生物学、医学、药学的综合体。生物制药产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等特点,造成其产业门槛较高,想要促进我国制药产业的进步,必然需要全面认识到其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从而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制药技术。

一、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药科大学的谭淑华教授所说可知,以全球生物技术药物品种为整体,美国是全球药物品种的63%,欧洲是全球药品的25%,日本占7%。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药物在制药产业中的市场股份持续增加,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也越来越重视生物制药技术的研发。

生物制药技术是高科技新兴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研发在干扰素、疫苗、生长因子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并且运用到生物制药产业生产中,而对于肿瘤、心血管疫病等药物研究方面也取得一定成就。我国要清楚的认识到生物制药技术是处于发展初级阶段,随着我国政府对生物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我国生物制药技术不断发展,在未来的5~10年内,我国获得SFDa批准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达到20多种,并且其中部分新药走入国际市场,形成以克隆抗体为核心的生物制药产业生产链,增加我国在全球生物技术药品研发的影响力,缩短与先进发达国家的差距。

二、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近几十年来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就,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发、展并不成熟,其生产链存在一定的漏洞,阻碍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一是我国生制药技术发展仍不成熟,生物技术药品创新能力较弱;二是市场投入并不乐观,我国研发的新型生物技术药品的市场投入并不顺利,在全球生物技术药品中的成分更是微乎其微;三是我国制药生技术研发与国际脱节;四是生物药品生产结构不合理等。

三、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建议

我国生物制药技术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会为我国农业、医疗保健等行业带来天翻地覆的变革,为生物制药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逐渐增加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1.优化生产方式

我国的医疗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提供丰富的药物资源,我国中医疗效在国际上都具有很大影响力,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走进国际市场打下基础。我国生制药产业面临全球生物制药技术日新月异的特点,必须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生物制药产业经营方式。例如中草药生产模式,利用天然无污染的纯植物药物资源,研究其发酵、酶化等过程将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将现代生物技术运用到相关产业,扩大具有中国特色生物制药产业的市场规模。

2.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其新药的研发必然成为其研发的重点。我国政府与高校应该加重对生物制药技术人才的培育,并为其建立先进的生物制药研发中心和工作岗位,并将其研发中心与制药企业相结合,建立其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利于新药的研发与市场推广,然后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建立技术、生产同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在各自擅长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高的利润,增加各自的竞争实力,创建双赢的局面。例如将技术含量较高的生制药技术研发转接给具有技术实力的小型制药企业,降低新药开发成本的同时,也在缩短研发周期,从而加快技术转化生产力的周期,促进生物制药产业的产业化。再加上国家政府的大力扶持,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和财力、物力、人力的支持,必然会加快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步伐。

3.扩大生物制药产业的市场规模

生物制药产业是生物技术、医疗技术等多种技术向融合的现代产业,其发展不仅仅依赖生物技术的研发,与相关领域技术的研发也影响其发展前进的步伐,例如信息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新型技术。计算机模拟技术与生物分子技术的结合,有利于生物技术新药品的研发,并且利用模拟系统,可以更好的研发新药的效用,大大降低新药研发的成本,因此新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有助于缩短生物制药产业新药的研发周期,提高新药的功效和安全性能。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有助于生物制药产业的飞速发展。

4.研发模式的创新和重点突破

传统的生物技术药品的研发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不再适用于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今的研发模式已经从传统的范范合成,普遍筛选的简单研发模式转化为具有针对性、重点性的先导化合物的筛选、优化、评估等先进研发模式。将药物

近几年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生物制药产业逐渐与国际生物制药市场接轨,我国在未来十年生物制药技术研发的计划中以人源治疗单克隆抗体、反义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可溶性蛋白质工程药物、核酸药物、细胞治疗等领域作为重点研发对象。例如借助蛋白质工程技术研发新药;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的研发;结合基因工程技术的先进性,研发新药物;发现新药物的研发方向和资源;据调查市场上抗体药物中人源抗体药物占据20%,但是临床药物实验却占据50%,因此人源抗体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潜力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物制药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各个相关领域技术的进步和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必然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重视生产方式和研发模式的优化创新,顺应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扩大生物制药产业的市场空间和新药研发的重点突破等方面的改进,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生存空间,挖掘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潜力,缩短与先进国家生物制药技术的差距,争取将我国生物制药产业与国际接轨,增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楚玲,郭万宝.关于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1(8)

[2]杨延云,朱超.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广州化工.2012(9)

制药工程的现状篇4

关键词:价值工程;功能价值;新药研发

引言

伴随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实施,拥有品牌和规模优势的大型普药生产企业将受益。然而,基本药物多是价格低廉的普药,所占份额不大;且患者的用药习惯和医生处方不会出现根本变化;新药与外企的高端药品依然会占相当大空间,创新药并不会因基本药物的扩容而失去立足之地。对于一些有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医药企业而言,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会因环境改变而改变,创新将是永恒的话题。

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其战略位置、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都需要借助研发来实现突破。众所周知,研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是医药企业实现战略腾飞,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另一方面其投入大、风险高和周期长的特点制约了医药企业的研发步伐。毋庸讳言,研发一直是我国药企的软肋。由于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多数企业集中于低水平重复,特色极不明显。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医药企业竞争演变为产品竞争,而医药产品价值的根本就在于其独特性及创新性。

一、研发投入与产出现状

2004年至2007年,我国全社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见表1),其中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总投入的比例从1.3%增加到1.82%,其增长率远远大于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长率。医药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说明医药研发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然而,研发投入的增加并未带来预期医药创新的快速发展。国家药监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年批准新药临床申请1426件,新药生产申请1803件;2007年批准新药临床申请758件,新药生产申请176件。随着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推行,2008年共批准新药临床申请434件,其中有52种属于新化合物;批准新药生产申请165件,涉及119种药品,其中包括1类新药5个;批准仿制药生产申请1502件,涉及614种药品。虽然批准新药临床及生产的数量在逐年减少,技术含量在逐年提高,但是,其中1、2类新药仍然太少,仿制药申请仍占了很大的份额。这与我国医药企业低水平重复严重的现状密不可分。如何充分利用已有资金投入,充分挖掘新药价值,不断创新突破,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二、新药功能价值的确认

新药研发过程中凝结了不同于普通商品的创新性的脑力劳动耗费,形成了由新药研制者智力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以及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所谓功能是指价值工程分析的对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对产品而言,其功能就是它的用途。人们使用产品实际上是使用它的功能,即企业生产产品实际上就是为了生产产品的功能,用户购买产品也就是为了购买产品的功能。如患者购买药品就是为了能预防、治疗或缓解病情。能满足某种需求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功能价值。新药的功能价值就是新药在满足患者某种需求时所具有的价值。

且不论国内外新药定义的差别,在新产品的认同方面存在的差别也使得新药功能价值的确认比较困难。国外新剂型、新复方、新的给药方式的产品能得到普遍的认同,而同样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却难有作为。比如二甲双胍:普通产品每片仅为0.1元,将一天三次的服用次数减少为一天一次的缓释片却要价每片2元,这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中老年群体也许很难接受。“缓释片”这个先进性也许并不足以让患者支付6倍的溢价!又如,新复方制剂一般可以增强疗效或减少副作用,但价格却差别较大。如复方利血平片每片0.1元,而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售价1元/片。如果利尿效果的增强得不够理想,也许这10倍的溢价也很难让人接受!再如,口服胰岛素比起注射胰岛素来,方便易行,一旦使用可以节约不少医疗资源,但究竟定价多少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等等这些都需要经过仔细地分析论证。总之,进行新药功能价值分析,充分挖掘新药的价值,才能以更让人信服的理由得到患者的认可和接受。

三、新药价值评估的好方法——价值工程

新药研发是指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是一项多学科,需要多部门、多员工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复杂工程。如今,不少医药企业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新药研发。新药研发项目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发现和甄别、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药申报四个阶段。本文的价值工程研究即以新药研发项目的生命周期作为研究对象。

价值工程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技术和思想方法,其目的在于为用户制造真正的价值。具体来说,是以使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按一定工作程序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功能分析,系统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致力于提高对象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对新药研发项目进行全面、详实和准确可靠的评价分析,为最佳研发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而客观的依据。目前,中国有上百项自主研发的新药已进入临床一期、二期阶段,另外还有一大批已完成了临床研究,正等待报批。尽早开展新药研发项目的功能价值评估,将价值工程贯穿整个项目全程,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成本,充分挖掘出新药价值。

四、新药功能价值的分类

为了充分挖掘新药研发项目的功能价值,首先要明确新药项目的功能价值所在。笔者选取了入选美国标准普尔评级的进入研发后期、预计未来两年有可能在美国上市的最具市场前景的10个新药进行分析认为,可以将新药项目的功能价值分为技术功能价值、经济功能价值、社会功能价值。

技术功能价值是指产品本身功能优势产生的价值,包括:新剂型、新的给药方式、新复方制剂、用药可逆性、疗效好、副作用少、安全性好等。一些经济指标也会导致产品功能价值的增加,即经济功能价值,主要包括:市场容量大、利润率高(自主研发)等。社会功能价值是指全社会医药研发现状对新药研发可能产生的价值,表现在:研发平台优势、一线用药、公司研发压力及现状(研发线合并)、适合公司产品线要求、竞争品种少、审批进度等。

当然,上述分类并没有列举出全部的功能价值内容,比如,还可以通过预期的投资回收期来衡量新药项目经济功能价值,然而投资回收期并不是越短越好,只能是在新药级别确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投资回收期来提高价值,因此比较难衡量。另外,其它一些定量数据较难获得,可以根据具体项目再具体考察是否将其作为功能价值指标。

五、新药项目功能价值评价方法

新药研发过程受到了社会经济、政治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市场、技术、组织管理等方面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因此其功能价值评价方法也应该采用不确定情形的评价方法。不确定情形的经济评价方法就是,方案实施后,存在若干种不同的自然状态,并且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即状态出现的概率),又是可以根据历史资料的统计分析或主观经验判断加以合理确定的时,对方案设想的经济效果的综合评价。

不确定情形的评价是建立在概率意义上的综合评价,其所依据的评价标准主要是期望值。所谓期望值就是全面考虑该事件的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以及各种可能状态出现机会大小的情况下,从概率意义上讲,该事件最终最可能出现的结果,也就是客观上人们可以期望的该事件的最终结果。

5.1期望值法

根据损益矩阵表计算出各方案设想的收益(损失)期望值,再依据期望收益值最大或期望损失值最小为标准,择优选出最好方案。

5.2决策树法

决策树又称为决策图,是由方块和圆点作为节点,并由直线连接而形成的一种树状结构。方块节点为决策节点,即代表一待评估决策点,由决策点引出若干条树枝,每枝代表一个方案,称为方案枝。圆圈节点是状态节点。由决策点引出若干条树枝,表示不同的自然状态。这些树枝称为状态枝。在状态枝的末端列出不同状态下的收益值(或损失值)。一般决策评价问题具有多个方案,每个方案可能遇到多种自然状态,因此,图形由左到右,由简到繁就组成一个树形网状图。ChristophH.Loch教授以Bestpharma公司为例,对该公司的三个研发项目采用了决策树方法进行了价值评估,为我们今后新药项目Ve研究提供了参考。

5.3综合评分法

综合考虑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三面,通过选定评价指标,确定其加权系数,然后对各指标进行评分后,得出总评分,来确定出最佳方案。其中加权系数的确定是由评分法确定的。具体的评分法可以分为:直接评分法、0-1两两对比法、0-4两两对比法、多比例两两对比法、实现困难度评价法、逻辑流程法、功能系数评分法。如果指标不复杂的话,还可以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分。

5.4实物期权法

所谓实物期权,就是在不确定条件下,与金融期权类似的实物资产投资的选择权,是由Stewartmyers(1977)在麻省理工(mit)时提出的,他指出一个投资方案其产生的现金流量所创造的利润,来自于目前所拥有资产的使用,再加上一个对未来投资机会的选择;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取得一个权利,在未来以一定价格取得或出售一项实物资产或投资计划,所以实物资产的投资可以应用类似评估一般期权的方式来进行评估。实物期权的核心思想不仅与期权的基本特征相承,而且与研发项目投资决策的不确定性、不可逆性等特征紧密相关,是最近兴起的一种价值评估方法,其中二叉树模型是包含管理期权不确定性的项目评价中最常用的模型。柯昌文等认为二叉树模型是新药研发价值管理的有力工具。

在实际应用中,究竟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新药项目的功能价值评估,可以根据评估人的经验等实际情况选择进行。

六、结论

虽然,全社会对医药研发的投入日益加大,但要在短时间之内开发出很多技术含量很高的1、2类新药,并不容易。相反,如果能充分理解新药项目的价值所在,开发出有价值的新剂型、新复方、新的给药方式等,深入挖掘其价值,并不失为明智之选。笔者认为,只要创造出有别于市场现有的,有一定技术功能价值、经济功能价值或社会功能价值的新药项目,合理控制研发成本和支出,对项目进行正确地评估,为新药制定合适的价格,就能实现新药研发领域的零和博弈。

参考文献:

于光宇.新药研发的价值评估研究[D].中国人民军事医学科学

王乃静编着.价值工程概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6.

制药工程的现状篇5

关键词:工业炸药包装工艺设备现状发展方向

我国的炸药品种主要有乳化炸药、硝铵炸药、水胶炸药及铵油炸药等,这些工业炸药生产从原材料的投入及药卷成型均已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机械化及微机化,可工业炸药制成药卷后的包装工艺及设备还是比较落后的,要想实现工业炸药生产的全过程自动化及机械化,就要加强包装工艺自动化设计及控制。

一、包装工艺及包装设备发展历史及现状

对物品进行包装主要是为了运输及贮存方便,并且达到包装牢固、防潮、防挤压及密封好等有关要求,原有炸药生产企业的包装工艺是装药机把成型小直径的药卷装好,并通过皮带传送到包装工作台上,然后有人工对药卷进行接收检验,并放到沾蜡的夹具里,把两头的沾蜡进行固定,在包裹的时候,一般由两种方法,方法一为使用两层中包纸进行两次包裹,在每次包裹之后,要把中包的两头进行沾蜡密封;方法二为使用一层中包纸把两头沾蜡,再装进聚乙烯的塑料袋里,并抽真空之后进行热合,当中包完成之后,再由人工把中包装箱,由机器进行捆扎入库。现在包装设备使用还是比较少的,很多操作仍是由人工或者人工辅助进行完成的,其设备主要有热合机、皮带输送机、包装工作平台及捆扎机等组成,并且设备数量是依据产量大小进行确定的。通过现在使用的包装工艺及设备情况来看,包装工艺还是比较落后的,机械化成熟度比较低,设备也比较少,当工业炸药的生产量在1万吨左右的时候,仅包装环节就需要操作人员30名左右,而中包、收检、沾蜡、传递、热合及装箱等环节均需要人工来完成,那么在作业量比较大的时候,生产效率就会很低下。近几年,经过行业技术进步的强烈推进,炸药包装自动生产线已在很多企业相继推广使用,但是,包装技术不成熟,设备运行不稳定,特别是粉状炸药包装过程中出现漏药、震源药柱产品装箱技术不精确等工艺设备问题,阻碍了包装自动化的发展。随着工业炸药生产行业不断发展及需求量不断增加,这种尚有缺陷的包装工艺在大批量生产中,其生产效率会很低,不满足整体炸药自动化生产工艺的要求,和行业增长势头是很不相称的。

二、包装工艺设备发展方向及应用

1.发展方向与工艺基本原则

炸药包装工艺设备发展方向为生产工艺水平的自动化、连续化、机械化及微机化等,在整个包装过程里实现全自动作业。也就是把上游连续不断输送来的炸药包装好,并堆成中包包裹,然后定型包裹成中包体,并装入包装箱里,最后进行折盖封箱及捆箱。在包装工艺发展中,应该遵循下列原则,一是技术先进,工艺成熟。应该运用最先进技术进行工艺设备连续化、自动化及微机化水平提高,并且达到工艺设备过程自动的监控及工艺稳定、成熟、可靠及实用,对于中包要规整密实,装箱也整齐,在捆扎方面也要牢固结实,满足包装质量规定要求;二是过程连续,设备可靠。在包装过程所使用设备和电气装置要运行可靠,不能有异常情况出现,从而实现炸药生产全过程的自动连续,其关键技术是有效显示及监控;三是整个生产过程应安全可靠。包装设备、包装工艺、控制装置及传送装置运行的时候,要可靠安全,在相应设备上,应有预防措施及安全控制,以防安全事故发生;四是性价比高,经济实用。包装工艺及设备所需要的材料造价要相对低廉,其设备应该具有较多功能,并且维修操作简单,其总体的性价比及实用性能均比较高;五是制品完备且定型也很牢固,在包装过程里,其半成品及成品要规整完好,并且没有不规整及漏卷现象发生,工艺过程要符合有关技术要求。

2.自动化包装及监控装置

自动化包装系统主要包含整列、定型裹封以及装箱包装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是相互独立又联系的,其控制系统具有编程简单及控制器件比较少等特点,而各设备间独立运行采取的是触摸屏式的控制,主要设备含有沾蜡装置、药卷收检及整理设备、中包封合机、装箱打包捆扎机及贴标机等,每部分设备上安装了相应急停按钮以及监控系统,能够对全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在有错误产生时,进行自动停机,还能够对当班箱数、产量和有关技术信息进行自动打印及显示记录。

3.包装工艺生产应用

先进包装工艺依据现代机械、人机、气动、安全学及电器控制等原理及理论,运用多传动执行及微电子技术面,能够有效实现工业炸药包装的自动化及微机化运行,对整列码垛、中包裹封及装箱包装这三个系统能够自动开动及停止,联动运行、参数控制、全过程控制及安全监控报警等,并运用了pLC程序进行系统控制和自动生产监控,这种自动化包装生产线能够适合直径为35mm及32mm的铵油炸药、固体粉状及灌装乳化炸药、硝铵炸药及铵梯炸药等,而且整个系统仅需要2-3个人进行检查巡视,安装也比较灵活,产量能够在1.4-6t/h之间进行调节,并且具有年常量在1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进行作业的时候,还能够对物料滞留量、箱数、中包数和产量参数给予控制及检测,一些关键的工艺参数也能够及时现场显示和记录,而且传动反应比较快,不会受到环境影响,元件维护使用也比较方便,有效避免了原有液压传动时,所带来的滴漏跑冒造成环境污染现象。现在我国工业炸药的包装设备是比较多的,现在自动化包装线有杭州的永创工业、湖南的金能科技工业、济南的舜安工业及武汉的人天工业等均有炸药的自动包装线,从实际情况来看,自动化包装工艺还不是很成熟,也不能有效适应现代大产量的生产,整体设备情况还是比较落后,需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针对实际应用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有效实现包装过程全自动生产,并与上游环节紧密结合,以提高工业炸药生产水平。

三、结束语

从工业炸药发展方向来看,其自动包装工艺设备发展还不够成熟,随着工业炸药行业不断发展,产量需求不断增大,应加强对自动包装工艺和设备的研究,使工业炸药中的包装工艺将向着更为合理自动化、连续化及微机化发展。

参考文献

制药工程的现状篇6

1高毒农药安全管理体系对比分析

1.1国外

从当前美国、欧盟、瑞典以及日本等国高毒农药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看,都以完善的法律法规为基础,建立了相对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从相关立法看,美国以健全的法律体系来实现对农药的管理,且逐渐将管理的重点放在了安全性问题上;欧盟国家在农药管理法律体制上显现出了统分结合的特点,即通过农药登记来实现安全管理;瑞典在不断强化对农药安全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手段来强化对农药环境问题的治理;日本则是通过法律法规来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进而为有效落实安全管理内容奠定了基础。从这一现状看,国外在不断提高对这一问题重视程度的基础上,针对高毒农药安全管理问题建立了完善的法律体系,并以完善管理体制的构建来明确职责分工,进而通过管理合力的形成为落实高毒农药安全管理工作内容提供了保障。

1.2国内

当前,国内在高毒农药管理上已经步入到法制化管理阶段,针对农药安全管理问题制定了相应法律法规,但问题突显:第一,法律法规不完善,如技术规范等方面还存在漏洞与不足;第二,尚未将管理的重点放在农药安全上,主要是以质量管理为主,管理内容有待完善;第三,管理体制不完善,多头管理问题突出,职责无法明确,致使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落实高毒农药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定系统且健全的管理制度体系,以明确管理职责,为实现对农药的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2高毒农药禁限用上的对比分析

当前,国内外实施农药禁限的原因各不相同,主要可以总结为:农药的高毒性、长时间残留以及具有着致癌、致畸性以及致突变的药理作用,同时,对于大气、土地以及地下水具有着高污染性,而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农药的高毒性。基于此,国际组织以《鹿特丹公约》等进行农药禁限,而我国被禁限的农药种类为高毒以及高残留。对于我国在农药禁限上,应避免盲目跟从发达国家,要结合我国农业实际发展现状,针对农药生产、使用以及进出口的现状,进行有效管理措施的落实,具体来讲,一是以农药安全管理为出发点,实现对老品种的彻底清理;二是以控扶结合,根据国际上针对农药禁限政策实际变化发展情况,实现我国农药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三是农机推广部门要进一步发挥出自身的职能,强化农药用药的安全指导。

3高毒农药经营与使用安全上的对比分析

当前,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在农药销售与使用上都进行了较为严格的管理,管理的主要目标都放在了农药的风险控制上,在落实销售环节管理工作时,都以严格的销售许可证制度来规范这一行为,并针对相应的销售人员以严格的从业资格认证来进行约束与管理,同时,针对农药的使用,都以较为系统且规范的培训制度来进行规范。而从当前我国高毒农药经营与使用的现状看,在经营销售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经营渠道较为混乱,现有农药经营销售人员自身的素质普遍偏低;在农药标签上尚未实现规范管理。在使用上所呈现出的主要问题为:使用者安全意识淡薄,尚未实现对农药的安全且规范使用;对于农药残留这一问题没有深刻且全面的认识;农药施药上所采用的器具落后且相应技术有待提升;农药整体利用效率偏低。针对如上问题,应采取的策略如下:首先,在农药经营销售上要做到:第一,要以完善的销售管理制度为基础,明确落实相应的管理职责,确保各管理部门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职责;第二,要实现对农药标签的完善管理,并要以完善的销售许可证制度来实现对农药销售渠道的规范;第三,要求农药经营销售部门要建立档案制度,并要制定销售人员许可制度。其次,针对农药使用上要做到:第一,要建立完善的农药安全使用培训体系,从根本上提升使用者的安全意识,实现对农药使用风险的规避;第二,要进一步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并要创新农药施药工具器械,从根本上提升农药的使用效率。

4结语

制药工程的现状篇7

JiangXinming;LuoXingbai;ZhangYuling;XuKai

(①ordnanceengineeringCollege,Shijiazhuang050003,China;②ammunitionwarehouseofGuangyuan,Guangyuan628000,China)

摘要:对事故致因理论的了解,有助于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能够预先提出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针对弹药维修过程中产生事故的原因和发展等问题,在给出弹药维修事故定义和主要事故类型的前提下,运用综合-动态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弹药维修事故致因理论分析模型。通过该理论模型,对弹药维修事故产生的原因与发展做了进一步研究,分析了人、物、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对弹药维修事故产生的影响,给出各因素之间内在联系,并制订了弹药维修事故的预防措施,从多方面、多角度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abstract:toknowtheaccident-causingtheoriesishelpfultoanalyzetheaccidentcausesof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taketheimpactfulmeasuresandreducethegenerateprobabilityofthem.inordertoresearchthecausesof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theammunitionmaintenanceaccidentbetter,underthedefinitionandmainlystyleofammunitionmaintenanceaccident,aaccident-causingofammunitionmaintenancetheorybasedonintegrationdynamicstateaccidentcausingtheoryisputforward,andfurtherresearchonthecausesoftheoccurrenceanddevelopmentofammunitionmaintenanceaccidentsbasedonthistheoryisconducted,andtheinfluenceofhumam,matter,environmentandmanagementonthesafeofammunitionmaintain,areanalyzed.theresultpresentstherelationshipoftheeachelementontheaccidentofammunitionmaintenance,andnewpreventionmeasuresareproved,whichcontributetopreventingtheprobabilityofaccidentsfrommanyaspects.

关键词:事故致因理论弹药维修安全预防

Keywords:accidentcausingtheories;ammunitionmaintenance;safety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tJ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043-02

0引言

弹药维修是指为把有缺陷的弹药回复到完好状态而对弹药进行的表面处理、更换元部件、整修、调配等技术处理过程。由于弹药的燃烧爆炸性,且在修理的过程中涉及到人员、场地、物资、设施设备等一系列因素。如其中任意因素呈现不安全状态,都有可能会导致弹药及其零部件的意外发火,致使事故发生,轻则财产受损,重则威胁人员生命。本文在确定弹药维修主要事故类型的基础上,运用综合-动态事故致因理论原理,结合影响弹药修理安全因素,建立了弹药维修事故致因理论模型,为下一步对弹药维修进行安全评价提供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

1弹药维修事故致因模型的建立

事故致因理论是从本质上阐明事故的因果关系,说明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后果的理论,是指导事故预防工作的基本理论[2]。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系列比较成熟的理论。如Gibson和Haddon等人提出的能量释放论,这种理论虽然已经认识到事故的成因不应该简单的归纳为人的因素,而与其他因素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这种理论虽然没有深入的研究各因素的内在联系,但相对与早期的一些理论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促进了对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又如我国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综合论事故模型,认为事故的发生是各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这种理论认为各种影响因素是静止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3-4]。弹药维修包括运输、储运、修理和验收,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来说,弹药维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在综合-动态事故致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弹药维修主要事故类型,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等理论,建立如图1所示的弹药维修事故致因理论模型[4-9]。

2模型分析

2.1过程原因分析弹药维修过程中的弹药其元部件、火工品等是弹药维修燃烧爆炸事故发生的前提,由于其释放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的能量主体,因此,造成弹药维修事故严重程度与这些危险物质的种类、数量有直接关系。但是,仅仅有这些能量载体和危险物质并不一定会发生事故,刺激条件是弹药维修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刺激因素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2.1.1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各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刺激因素,因此,弹药维修事故的主要刺激因素因该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弹药维修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违反作业和安全规定的作为和不作为。它包括作业人员,以及法定在场的其他人员、不应在作业现场的无关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人作为一个复杂个体,其行为每时每刻都受到生理、心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发生变化,例如在弹药维修过程中动作不到位、精神不集中等都可能导致弹药维修事故的发生。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原因有很多,但总体上来说可以归结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知识与技能、设备、环境、管理与监督等六类。

2.1.2物的不安全状态应该是弹药维修事故刺激因素的次要因素,弹药维修过程中的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指能够导致能量载体和危险物质意外释放能量并过量作用于保护对象时,系统内有关物质和设施设备所处的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危险物质的安全性能较低;二是维修设备等存在不足等。相对于人而言,物又具有比较稳定的状态,如果能够把物控制在可控状态下,则整个系统就会降低燃烧爆炸事故的可能性。

2.1.3任何一个系统都不是孤立的,弹药维修作业亦是一样,它随时要与外部环境产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等形式的交换,并引起弹药维修系统内部因素的变化,如若这种变化不利于弹药维修系统安全,则可能导致能量载体和危险物质发生能量释放导致事故发生。这里指的环境变化是指除了自然灾害意外的环境。环境因素与安全管理有着密切关系。

2.1.4自然灾害是刺激因素中最不明确的因素,它不易精准测得,一旦发生难以控制,如泥石流、地震等,很容易造成能量载体和危险物质发生能量释放,导致事故。这里将自然灾害单独考虑主要是因为一部分灾害通过人为控制可以避免相应事故发生,如雷电事故。要降低自然灾害的影响,弹药维修场所的选址很重要,在已经存在的单位,除了要加强灾害准确预测外,要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好充足准备。

就上面分析可知,导致弹药维修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不安全刺激等,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当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刺激三者中两两或三者同时存在且在同一空间相遇,才可能发上事故。否则,一般是不会发生事故的。但是上述三种状态能否存在且出现时空交叉,是受管理所制约。管理就弹药维修安全性而言,其基本任务就是及时发现弹药维修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制止或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改进或改善物的不安全状态,减少或消除环境的不安全刺激,防止这三个方面的不安全因素交叉,进而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弹药维修事故的发生与否与人、物、环境和管理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2结果分析如果安全管理有效,使得弹药维修事故在其萌芽状态的到有效控制,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要注意总结,分析原因、吸取教训。如果安全管理失效,则会导致两情况发生,一种是可导致能量载体和危险物质能量的释放,导致事故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能量载体和危险物质采取有效地隔离措施,或安全设备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会大大减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但相反,如果它们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则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对环境、社会造成影响,产生间接影响,有可能间接影响远远大于直接影响。二是导致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被盗,流入社会。这种事故造成的危害是潜在的,但是却是很严重的,如果被犯罪分子所利用,则危害社会的稳定性;如若被缺乏相关知识人员捡拾玩弄,亦可能导致能量释放,带来更大的社会影响。

综上所述,如果弹药维修过程处于稳定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能量载体、危险物质、刺激因素、安全管理、防护措施等均在控制的范围内,一般是不会发生事故的。但是,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角度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是动态变化的,且相互影响,一旦某一因素发生变化,必然会导致整个系统失衡,如果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法不当,则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为此,在弹药维修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保证系统的平衡,分析各因素所处状态状,加大事故预防的力度。

3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3.1加强弹药及其元件管理弹药及其元件是弹药维修的对象,存在于整个维修工作中,需在储存、运输、试验、处理等诸多环节加强对这类危险物质的管理。

3.2加强对维修设备检查力度,防止维修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加强对维修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重点检查零部件是否完好,紧固件是否松动,空车运转是否正常,设备接地是否可靠,防护装置是否损坏,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及时修理,但不准使用不满足工艺要求的替换件。试投试射用的武器装备必须为新品或堪用品,射击前还应进行仔细检查。

3.3对操作人员加强安全教育,强化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注重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的培养,使所有参与弹药维修工作的人员都能树立高度的安全工作责任感和自觉性。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工种制定详细的岗前培训计划,组织新员工进行弹药知识及其维修方法、预防事故的基本知识、各种维修设备的操作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通过考核确定其具有满足岗位需要的能力后,才允许上岗工作。

3.4提高防护措施控制效能弹药维修工作中的防护措施在预防事故发生、减小事故危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其效能可进一步加强对防火、防爆、防盗窃等的控制。

3.5加强安全监督安全监督是控制人为失误的重要途径,应贯穿于整个维修过程,任务前,判断维修人员的生理状况、心理状态和业务水平是否胜任本次工作,检查相关场地和设备是否安全可靠;任务中,及时发现并纠正维修人员违反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的错误行为,以及可能诱发人为失误的不安全设备状态和环境条件;任务后,认真分析失误原因和薄弱环节,提出防止人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此外,还应健全双向监督机制,既要预防个体层次的人为失误,又要防止组织层次的人为失误。

4结束语

在确定弹药维修事故主要类型基础上,运用综合-动态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弹药维修事故致因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能够更加全面、系统的分析出影响弹药维修安全的各因素,能够综合考虑人、物、环境以及管理之间内在联系;既考虑了时间上的进展,又注重了空间上的交叉;在分析了影响弹药维修事故各个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措施,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麻全士.弹药修理技术[m].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1997.

[2]罗春红,谢贤平.事故致因理论的比较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3(5):111-115.

[3]钟茂华,魏玉东,范维澄等.事故致因理论综述[J].火灾科学,1999,8(3):36-42.

[4]李万帮,肖东生.事故致因理论评述[J].南华大学学报,2007,8(1):57-61.

[5]吴立荣,程卫民.综合-动态事故致因理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30(3):324-328.

[6]Hammerw.productSafetymanagementandengineering[m].printice-Hall,,inc,1980.

[7]HeinrichHw.industrialaccidentprevention[m].mcGrawHill,1979.

制药工程的现状篇8

摘要:鉴于生物制药工艺学的重要地位,只有通过不断的总结经验,提出教学的新观点和新思路,不断的去实践和提高今后还将继续调整、改进和完善,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配置,教学模式的合理采用,使教学真正适应高职生物制药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真正培养出专业应用型人才。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从事各种生物药物的研究、生产和制剂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在生物制药专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具备从事生物药品研究、生产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职业院校是直接为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第一线培养技术与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地场所,为企业培养蓝领一族。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的特点和学习现状,我们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内容,运用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分析学生学习现状,找出问题所在

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生源数量的不断提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清晰地显露出来。统计数据表明,学生对自身学习效果的主要影响原因基本归咎于:“学习兴趣”、“主观努力”、“教师教法”和“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学生在最初接触新课程时,首先会考虑这门课以后有实用价值吗,我要不要学;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在“上课能听懂”的情况下学习;有的学生则因“上课听不懂”而厌学;有的学生则把“课上教的内容”和“课上的学习方式”作为学习该课程的理由。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更应该重新制定培养目标,研究课程的设置,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层次化;学习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实现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的丰富多彩化,让学生听懂,让学生明确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

二、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课程内容应突出职业学校教育特点,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按照应用型、实践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完善是非常必要的。选用优秀的合适的教材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生物制药的书籍和教材比较多,有的偏重于理论性研究,基本的技术操作较少;有的过于浅显,缺乏系统性、理论性的知识。大部分毕业后走向操作岗位,很少从事药物研究,通过对多种生物制药教材的反复比较,选用了与制药生产实践非常贴近的辛秀兰主编的《生物制药工艺学》作为基本教材,其他教科书、期刊作为参考书进行教学。课程内容的适用性与实用性关系到人才目标培养的正确性。由于《生物制药工艺学》内容复杂,教学和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基础又比较薄弱,因此学生初学这门课时兴趣不大,认识也不够深。针对这种现状,必须将本门课程的内容与其它学科领域的联系等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明确该课程的重要性。通过运用生动丰富的例子来介绍《生物制药工艺学》的重要地位、发展史、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及应用领域等,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现代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理论、技术不断涌现。需要对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充实、优化调整,生物制药工艺学这门课开在高职第二学年,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学习了基因工程、微生物、酶工程、发酵工程等课程,对生物工程技术有所了解。为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保持与已授课程紧密联系,在对生物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时,以教材内容为主体,结合出现的药物开发的教科研新成果,分门别类地穿插在有关章节中,尽量缩小生物技术原理的学习,以实验技术作为课程重点,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三、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大多数学生由于缺乏在制药企业实践接触的机会,在学习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各章节内容时,显得较为抽象,而直接书面讲授的方式,很容易使学生对工艺单元操作基本原理一知半解,兴趣不高。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形象生动。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并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有利于扩充新的教学内容,使其直观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制药工艺学知识的掌握,增强学习效果,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件演示,形象生动地将工艺原理以及设备内容结构特点动态展现出来,在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形成理论知识与形象感受交叉互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非常满意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启发式教学,使课堂教学从传统的单向传授变为双向共同的活动过程,每章节上课前布置思考题,其内容必须紧扣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的基础介绍生产的一般工艺过程。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并注重调节课堂的气氛讨论式教学。每节课都给学生至少留出15分钟时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与交流,以激发学生思维。案例分析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理解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发酵单元操作及发酵工艺过程之后,通过对具体的氨基酸、抗生素、酶制剂等案例进行分析讲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菌种选育、灭菌、发酵控制等概念,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如何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生物制药工艺学实验就是将生物制药的理论和技术融为一体并付诸实践的课程,在教学中我们更加重视实验课与理论教材的结合。实验课内容紧扣《生物制药工艺学》教材,共设置了50个实验,实验内容的选择以工业化大生产为依据,综合性强,将工艺方法融合在各实验当中,实验课时与理论课同步,并被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培养和考核。主要内容包括抗生素的制备、多糖的制备、酶的制备及检测技术、Dna的抽提及检测等,综合运用了微生物发酵法、沉淀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高效液相色谱等生物制药工艺技术,以上均与理论课的相关内容紧密相关。每次实验课让学生先观看各种实验方法的教学录像、比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课前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并在预习报告中写明本组的分工合作计划。实验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并提交完整的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工作习惯和科学严谨态度,锻炼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为提高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我们确立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即到当地医药企业综合实训2周。通过实训使学生了解各岗位操作程序,熟悉各岗位工作环境与要求,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高向东,刘煜,孙士霖,等.生物制药工艺学实验课教学改革.

[2]张茵.生物制药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制药工程的现状篇9

【关键词】粉状乳化炸药爆炸性稳定性

1粉状乳化炸药理论基础

粉状乳化炸药是由氧化剂、可燃剂和添加剂等材料,通过一定的乳化和制粉工艺条件制备而得到的。其中,乳胶基质制备类似于胶质状乳化炸药,它也是通过乳化将以硝酸铵为主的氧化剂水溶液分散到与其不相溶的矿物油等可燃剂组成的油类材质中,这种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油包水型乳胶基质。乳胶基质乳化效果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到硝酸铵晶体微粒外覆油膜的完整度、均匀度以及厚度,这关系到成粉过程中微粒油相包覆膜结构能否保持其必要完整性,关系到粉状乳化炸药产品的爆炸性能和稳定性能。所以,乳胶基质制备和成粉工艺的选择对提高粉状乳化炸药的稳定性,尤其是存储稳定性的研究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1.1乳状液形成原理

在特定的条件下,两种互不相容的液体,彼此融合在一起而生成乳状液的过程,叫做乳化。通产情况下,乳状液的形成需要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并加入少量的分散物质,同时需要将这些物质进行强烈的搅动,这样可以使分散物质表面形成液滴,而其中的乳化剂则会减小分散物表面的张力,在微小的液滴上形成薄膜来阻止它们凝结,从而形成乳化液。

1.2乳状液稳定原理

乳化液之所以能达到稳定的状态,那是因为液体在分成液滴的同时,细微的液滴也结合成原液。但这种动态平衡必须在乳化剂的乳化作用和强烈搅动状况下才能使得互不相容的两个液体或者多种液体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特殊乳化液。这种稳定度随着表面活性物体或者固体粉的存在而大大增加。另外由于乳化液本身就属于一种不稳定性的物品,影响它的不稳定性的因素多,外界环境影响复杂,因此乳状液的稳定性还没有的一个完整的体系结构,目前也更多地研究体系稳定性。我们可以根据影响稳定性的原因而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2.1?降低界面张力

从热力学观点来看,乳状液属于不稳定物质,加入乳化剂能降低其表面张力,从而提高其稳定性。

1.2.2?形成定向的界面薄膜

表面活性物质是由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组成,两者定向排列使其不饱和力场得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从而降低表面活性张力,保护了乳状液,提高了其稳定性。

1.2.3?形成分散双电层

大部分稳定的乳液液滴都带有静电,同一物质乳液中液滴带有相同的静电,双电层的排斥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乳液之间的碰撞,从而提高其稳定性。

1.2.4?润湿吸附作用

固体粉末和表面活性剂一样对乳液的稳定性都有很好的作用,它根据水和油对对固体湿润能力不同,以及相互之间的张力不同,使粉末聚在油水分界面,从而形成一层类似的界面膜,提高了其稳定性。

1.3成粉原理

制备工业炸药与其他生产工业不同点之一便是冷却成粉。多年的研究发现表明,制粉工艺共有三种:一,喷雾制粉工艺便是把乳胶基质分离成微细的液滴,再冷却固化;二,机械粉碎成粉工艺是先冷却固化,然后再粉碎成粉末;三,旋转闪蒸成粉工艺是分离和冷却两者同时进行。

乳胶基质失水干燥、固化和粉化便是粉状乳化炸药的成粉过程。在外观上,粘稠状胶制乳化炸药与刚制备好的粉状乳化炸药区别不大,但是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本身含水量就比较低,这时候过饱和的硝酸铵水溶液会开始结晶,乳胶基质开始固化,而只有将其温度冷却到一定程度,固化后再粉碎得到粉状乳化炸药,因此冷却技术是关键。

喷雾制粉工艺和旋转闪蒸工业,都是利用高温情况下进行喷雾,而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的乳胶基质,可以利用压缩空气将其液化成小液滴,在液化过程还要输入冷干空气,使液滴与空气接触,热量在传递的过程中,使液滴迅速降温结晶,最后一并排出脱出的水分和原来的冷干空气。

2粉状乳化炸药的性能设计

乳化炸药实际上是一种混合炸药,这种炸药是为了满足爆炸需求而设计的。同时,为了不仅发挥它的爆炸性能,还要减少时间和环境对其存储的影响,就必须设计其稳定性。这样,乳化炸药才有好的存储功能。粉状乳化炸药的性能设计主要包括理论设计、配方组分确定和制备工艺条件的确定。

2.1粉状乳化炸药的性能理论设计

根据实际要求,粉状乳化炸药除了有水相、油相及乳化剂这些基本成分外,还会添加其他附加物。而在一系列物质中可以提取这些组分。优化配方的组成可以使粉状乳化炸药获得良好的性能。一般来说,乳化优化方案的设计有以下要求:

(1)具备炸药乳化体系的合理构成及内外相匹配组合。

(2)零氧平衡。为了释放最多的能量和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设计工业炸药的配方时,会将各组分的配比尽可能的调整为零氧平衡。

(3)经济性能。优化配方所需要的材料要有较低的成本,这才会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4)生产工艺、环境污染及安全性等因素。粉状乳化炸药的爆炸性能和生产工艺的安排布置都由炸药的配方决定。

2.2爆炸性能设计

炸药的爆速、猛度、爆压、爆温、爆容、爆热、威力、冲量、相对能量、爆轰能量等都是炸药的爆炸性能参数。而这些性能参数都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其中某一参数的提高,往往会降低其他参数,因此,要想得到工程爆破需要的粉状乳化炸药,提高其功效和猛度,发挥其效率,应该调节其爆炸参数,使其达到一个平衡点。

2.3感度设计

(1)通过添加一定量的辅助表面活性剂来增加乳化界面的强度。

(2)应用新型高效乳化剂。

(3)利用高分子材料改善油相性能。

(4)在水相中引入高分子添加剂。

(5)采用高分子水凝胶提高乳化炸药稳定性。

3乳化炸药存储稳定性能影响因素

影响乳化炸药存储稳定性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氧气、硝酸铵与硝酸钠含量、油相关材料、水含量、乳化剂等等。下面简单介绍几个影响乳化炸药存储稳定性能的主要因素:

(1)氧平衡的影响。炸药爆炸的基本原则便是氧平衡,根据这个原则不断调整各比例成分,以达到氧平衡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乳化炸药的存储稳定性。

(2)硝酸铵与硝酸钠含量的影响。硝酸铵和硝酸钠含量的变化对乳化炸药的存储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两者含量的不同变化而引起水相析晶点的不同。如果硝酸铵的含量增多,炸药的爆热、爆容爆速、能量会也会有一定的,但对硝酸钠含量会大于对爆速的影响。

(3)水含量的影响。炸药的爆炸性能随着炸药组分中水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但是水含量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不大,理论上说,炸药水含量增加,其稳定性也随着增加。

(4)乳化剂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乳化炸药乳化剂的含量增加,其稳定性也随着增加,同时随着乳化剂的含量的增多,乳化炸药的爆炸速度也会有所提高。但当乳化剂的含量超过这个范围后,乳化剂对炸药的稳定性和爆炸速度的影响不大。

在优选的乳化工艺的前提下,以优选配方制成粉状乳化炸药样品,利用高低温循环法分别对试制样品的贮存稳定性能进行测试(表2)。

制药工程的现状篇10

关键词:煤矿型乳化炸药微机自动控制应用

0引言

煤矿型乳化炸药生产在我国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罐式间断乳化到九十年代初两段连续乳化,继而是九十年代中期的连续乳化,近年出现了微机监控的煤矿型乳化炸药连续乳化生产线。连续乳化就是水相和油相按一定配比计量后连续不断地加入到连续乳化机中,一次完成乳化并连续排出乳胶基质。工艺连续化程度高,乳胶基质质量得到了较好的保证,工人劳动强度也大幅降低。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由于连续冷却装置、连续敏化装置和自动装药机的开发应用以及微机监控系统的应用,从而诞生了乳化炸药微机监控全连续生产工艺技术。目前国内新建乳化炸药生产线均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微机监控连续化生产技术是集手动与自控于一体,方便控制切换,从原材料准备到装药包装各工序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微机化。采用自动控制和安全控制,预警、报警等技术手段,使其安全生产得到保证,劳动强度大幅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1煤矿型乳化炸药连续化生产线的主要优点

1.1连续乳化生产,乳化是在瞬间完成,采用无金属磨擦的系统密封,使轴密封处于最佳状态,生产的乳化基质均匀、性能稳定、质量可靠。

1.2规范整体工艺水平提高。连续冷却与连续敏化工艺均采用低速工艺设备,使生产安全得到充分保证。

1.3连续乳化设备内存药量小,各工序间敞口作业,低压管道输送,所以更加安全可靠。

1.4设备布置紧凑,生产效率高。功率消耗小,劳动强度低,人均效率高。

2煤矿型乳化炸药连续生产线工艺布置及工序简介

按照GB50089-2007《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及原煤炭部《煤矿爆破器材工厂乳化炸药安全规程》的规定,生产线的主要部分由原材料破碎、水相制备和储存、油相制备和储存、连续乳化、连续冷却、连续敏化、装药、包装等八个主要工序组成。根据装药机的自动化程度,可设置一个工房或两个工房,加上其它辅助工房及公用设施就形成了乳化炸药生产线。

3煤矿型乳化炸药连续化生产线应用微机自动控制技术的目的

对生产过程的工艺技术参数及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与控制,可使工艺参数的变化在一定的许可范围内,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连续在线监测设备运行参数,判断设备故障等异常因素引起的参数变化,实时发出声光报警并自动有序停机,实现安全生产。自动控制系统可保证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稳定在生产设定值,使水、油相配比更加稳定和精确,实现自动生产作业。控制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①实时监测各控制点(水相和油相罐、连续乳化机、敏化机)的温度。②监控连续乳化机的电流、压力、冷却水状态、噪声。③实现水、油相流量自动调节,并进行断料保护。④实现敏化剂、促进剂流量自动精密调节。⑤控制连续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的运行状态。⑥实现水相溶解罐的电子称重及投料、溶解自动化。⑦实现水、油相输送计量至乳化工艺的一键自动化控制。⑧实现所有设备在控制室集中控制。⑨对生产全过程进行可视监控(含装药和包装)。⑩对工艺设备主要运行参数进行在线监测和超限报警。

4煤矿型乳化炸药连续化生产线应用微机自动控制技术的范围及方式

4.1油、水相各罐的温度。(监控)

4.2油相各罐和水相储存罐的液位及水相溶解罐质量。(监视)

4.3油、水相工艺流体的流量调节、断流保护。(监控)

4.4连续乳化机的电流、温度、压力、冷却水状态、噪声。(监控)

4.5关键监控参数超限检测、报警和自动停机。(监控)

4.6生产全过程视频监视。(含装药和包装)。

5监控器件及作用

为实现安全监控,所需配置的监控器件或传感元件有以下几种,数量按设备数量和工艺确定。

5.1温度传感器(现场显示和远传两种)。

5.2液位传感器(判断物料的多少)。

5.3电子称重系统(测量物料的重量)。

5.4压力传感器(判断设备的压力大小)。

5.5流量传感器(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监测和控制)。

5.6拾音器(测量设备运行噪声)。

6控制流程图

控制流程图见图6.1。

7监控过程说明

7.1水相溶解:使用电磁阀和电动推杆实现水相溶解罐自动加水和加料,水量由流量计检测,加料量由电子称重系统检测,达到设定量即自动关闭水阀及下料阀,实现水相制备自动化。

7.2液位监视:油相各罐和水相储存罐的液位数据由装在各罐上的液位计输出信号到数字显示仪表进行实时显示和二次控制。

7.3油、水相流量数据由各自的流量计输出到数字仪表,根据工艺要求通过变频器调节泵的转速来调节流量,以满足工艺要求。

7.4敏化剂、促进剂流量数据由各自的流量计输出到数字仪表,根据工艺要求通过变频器调节泵的转速来调节流量,以满足工艺要求。

7.5使用自动乳化按钮实现水、油相输送计量至乳化工艺的一键自动化控制。

7.6水、油相流量断流保护,水、油相流量超过设定值,系统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控制水、油相输送泵和乳化机停机。

7.7乳化机出现电流过大、出料温度过高、压力过大、冷却水异常等现象系统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并控制水、油相输送泵和连续乳化机停机。

7.8所有设备除设置现场控制按钮外,同时在控制室设置起动停止按钮进行集中控制。

8结束语

利用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对煤矿型乳化炸药生产过程进行监测与控制,可有效提高生产过程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还可以使工艺过程更加稳定,产品性能得到提高,降低劳动强度。连续化自动化生产体现了文明生产、文明作业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对推动行业进步,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微机化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汪旭光.乳化炸药(第二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2]吕春绪等.工业炸药理论[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3.

[3]王旭光,郑炳旭.工程爆破名词术语[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