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

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4:52

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

一、基本要求

一是把握新时代。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四个自信”教育,将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大中小学各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中,实现全覆盖、贯穿全过程。二是推进一体化。建立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程密切配合、必修课选修课相互协调的课程教材体系,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教材内容的有效贯通。三是突出创新性。完善课程教材建设机制,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推动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四是增强针对性。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编写适用不同类型高校的教材,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五是注重统筹性。总体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课程目标体系

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立足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属性,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目标进行一体化设计,以了解学习、理解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课程主线,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重点引导学生知晓基本国情,尊敬国旗国徽,会唱国歌;了解革命领袖和民族英雄的生平故事,培养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形成规则意识,知道宪法有关常识,初步具有依据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讲礼貌、守纪律、知对错;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二)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重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力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增强国家意识和国情观念,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具有初步的宪法意识、法治观念等;明是非、讲规则、辨善恶;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

(三)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明方向、遵法纪、知荣辱;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课程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四)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重点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识大局、尊法治、修美德;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课程重在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高等职业学校课程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研究生课程重在探究式教育和学习。

三、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成长规律,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课程体系。在小学及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高中阶段“思想政治”、大学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落实课程目标要求,重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程,实现整体设计、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切实提高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小学、初中阶段

小学、初中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必修课程,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品德、法律常识、中华文化、心理健康等,课时占小学、初中阶段九年总课时的6%~8%。

(二)高中阶段

1.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立足学习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普通高中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共6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围绕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等开展教学,共6学分。

2.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

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教学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共144学时。

围绕时事政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法律与职业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业创业创新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等教学内容,开设选修课程,不少于36学时。

(三)大学阶段

大学阶段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

1.大学阶段必修课程

本科课程设置: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

(2)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5学分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学分

(4)思想道德与法治3学分

(5)形势与政策2学分

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全面开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学分按有关要求执行。

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课程设置:

(1)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

(2)思想道德与法治3学分

(3)形势与政策1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

2.大学阶段选择性必修课程

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统筹校内通识类课程,围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宪法法律等,开设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选择性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至少从“四史”中选修1门课程;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等,开设硕士、博士研究生选择性必修课程,硕士研究生至少选择1学分课程。各高校要安排选择性必修课程必要学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统筹审核把关作用。

各高校要规范实践教学,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切实提高实践教学实效。

四、课程内容

在各学段现有课程内容基础上,重点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教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法治教育、劳动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等方面内容的全面融入,实现学段纵向衔接、逐层递进,学科、课程协同联动。

(一)小学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主要讲授学生与自我、家庭、班级、社会、国家、世界、自然等的关系,结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由来与发展,懂得当代中国怎样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初步了解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帮助小学生从情感上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初中课程。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主要讲授个人和集体、自我和时代、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宪法和法律、国家利益和国家目标、中国和世界等内容,通过呈现党和国家事业在各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引导学生明确“是什么”,树立“四个自信”。

(三)高中课程。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思想精髓和理论意义,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坚定“四个自信”。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课程还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职业道德教育。

(四)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课程

本科及高等职业学校专科要围绕以下课程内容,根据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讲授反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基本的原理,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学习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世界的能力,增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主要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理解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四个自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党史、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

“思想道德与法治”,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关系,帮助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国精神,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高等职业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形势与政策”,主要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及其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五)研究生课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讲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入分析当代世界重大社会问题和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热点问题、全球治理问题、当代科学技术前沿问题、当代重大社会思潮和理论热点等,提高学生正确分析、研判当代世界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五、教材体系建设

(一)完善教材编审制度。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统编统审统用。依据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思政课课程标准,教材实行“一标一本”,由教育部负责组织编写。大学阶段必修课教材实行“一纲一本”。由中央宣传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写本科、高等职业学校专科、研究生必修课教材,按程序审核后报中央审定,适时推出。适时组织编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材,规范“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资料编写使用。由教育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组织编写选择性必修课教学大纲或教材。地方或高校开设的思政课选修课教材,由地方或高校负责组织审核选用。

(二)健全一体化教材建设机制。建立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主编和主要编写人员联席沟通制度,定期研究各学段教材编写内容。健全一体化教材建设的编审专家库,加强编写人员与审核专家的沟通交流,发挥审核专家的指导作用。建立一体化教材建设监测反馈机制,跟踪研判评估教材使用情况,为加强教材研究和修订完善提供支撑。

(三)加强教材研究。重视和加强思政课课程教材建设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重大问题研究。持续开展课程教材一体化研究,每门思政课教材内容、不同学段及同一学段各门思政课教材内容的相互关系研究,教材文献资料、学术话语、表述方式、呈现形式研究,以及思政课课程与教材、教学评价之间的互动研究等,促进思政课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与针对性、生动性有机结合。

(四)构建立体化教材体系。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配套用书的建设和管理,依规进行编审工作。国家统编的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的配套用书,按现行要求组织编写。高校思政课必修课教材的配套用书,根据需要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审核、推荐使用。支持、鼓励研制优秀教案、课件和案例等,推进数字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库建设,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立体化教材体系。

六、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高度,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作出具体的实施工作安排,确保取得实效。省级教育部门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做好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省级宣传部门要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高度推进实施。各学校要加强党组织对学校思政课的统一领导,落实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

(二)组织好教学。开齐开足课程,大中小学都要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确保学时学分和教学质量。健全教学机构,小学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思政课教师,中学应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高校要根据课程设立教研室(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中小学组建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创新联合体。充分挖掘各学科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在教学中注重多样化评价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培训好教师。针对教材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组织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专题研修,确保实现全覆盖。围绕教材使用,分课程、跨课程、跨学段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每年至少一次。结合教学实践,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交流研讨,共同探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规律。

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篇2

这次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课的改革,是本世纪末重要的一次政治课改革。

一、这次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原因和思路

现行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是1992年国家教委印发的教学大纲确定的,至今已使用了6年。教学内容和教材相对稳定,教师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积累了经验,改进了教学方法,促进了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建设。那么,为什么还要修订现行两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一)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当前,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面临的形势与90年代初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1992年10月召开了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要求“全党要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定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学习和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精神,是思想品德课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国际上,苏联东欧剧变以后,两极对峙瓦解,冷战结束,多极的世界格局已基本形成。中国经受住了90年代初期西方敌对势力妄想把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颠覆的考验,广大青少年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变革。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已经在世界兴起,一种全新的经济——知识经济正在形成和发展,它对现在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包括教育都提出了新的挑战。1992年以来,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形势发展变化在实践和理论上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问题,在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编的教材中都需要正确反映。这样,我们的课程在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上才不会脱离实际,才能具有活力。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用马列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学校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的根本任务”。同年,国家教委颁发《小学德育纲要》。1994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抓紧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接着又印发《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国家教委发出关于学习和贯彻这两个重要文件的通知。《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要求两课教学要“根据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变化以及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体系,编写出相对稳定、具有规范性的教材”。1995年,国家教委颁发《中学德育大纲》,下达《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对课程建设全面提出要求。1996年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中央和国家教委制订和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向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和整个德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所有这些要求,必须在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得到贯彻落实。

(三)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也向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提出了重要的新课题。一要研究和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十分鲜明地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并且尖锐地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以德育人乃大根本,实施素质教育,如果忽视了德育,则是丢了根本。因此,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素质教育的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处理好两课自身基础知识与育人功能的关系。二要考虑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将初中学段与小学学段联系,统一考虑教育要求、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这是体制上的一个重大改革,要求统一安排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三要研究实行五日工作制、减少学时以后的新情况。由于总学时减少,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实践活动等方面均需作相应调整,进一步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四)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自身深化改革的需要

1992年以来,按照中央和国家教委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改革取得较大进展,积累了不少新鲜经验。特别是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方面,许多好的、比较成功的经验都需要在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中得到反映。总之,为适应面向21世纪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制订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并按照新制订的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是必要的。这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

这次修订两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呢?

根据中央《若干意见》,这次修订两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思路是:整体规划,分层要求;总体目标,一以贯之。《若干意见》指出,学生的“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情感,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一个通过教育逐步形成的过程。这里,既提出了德育的总目标(同样是政治课的总目标),又明确实现总目标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若干意见》还指出:“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这就是说,既要整体规划小学、初中和高中两课的课程体系,又要针对学生不同年龄及学习阶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划分层次,具体确定这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和侧重点,逐步提高。因此,小学、初中、高中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阶段,需要将整体规划与分层次要求科学地结合起来,保证两课的总体目标一以贯之。

原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确定了在现行两课教学大纲基础上,根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分别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总体思路,并具体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再划分为

一、二年级,三至五年级,六年级三段;七至九年级(即六三学制初中一至三年级)一段;共四个教育教学阶段。整体规划教学内容体系,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内容分别是以下几点。

1.小学重点进行以“五爱”为中心内容的公民道德品质教育。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确定小学思想品德课

一、二年级和三至五年级的章节题目,以清晰地反映“五爱”教育在两个年级段中的循环上升、逐步提高的过程和教学的内在联系,解决现行品德课教学中内在体系不清的问题。六年级从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公共生活和国家民族生活等方面,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五爱”为基本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典型事例具体指导学生分辨社会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道德现象的是与非,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小学阶段的“爱社会主义教育”是与“爱祖国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小学阶段的“热爱共产党”的教育主要是情感教育,它是通过讲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进行的。

2.初中重点进行公民的健康心理品质和正确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教育和我国基本国情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们对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正确的认识,逐步树立起社会责任感。

3.高中重点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简明扼要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基本观点,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为他们成为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二、这次中小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意义和特点

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调整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改革。建国以来,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大约每隔五六年调整一次。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之所以更新较快,是由这两门课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即由这两门课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这两门课更直接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性质,需要更直接地更及时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意志与要求。

回顾历史,两课适应形势变化,更新较快的特点比较明显。建国初期,教育部1950年颁布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确定,全国中学各年级按老解放区的经验均设置政治科目的课程。1957年正式规定了各年级的课程设置以及初中一二年级和高中一二年级的教学内容要点。这以后又按照教育部先后颁发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不断地调整课程设置方案。截至“”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共设了22种课名。“”后,教育部总结了我国开设思想政治课20年的情况,提出了改革和加强中学政治课的意见,把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基本稳定在《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法律常识》《政治经济学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等5种课程。1986年,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原国家教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精神,决定再增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和《政治常识》两门课。《法律常识》不再单独设课,而是采取相对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各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有机渗透法律常识内容。为适应这个变化,特将初一的课程改名为《公民》。同时,高中一年级在保留原《辩证唯物主义常识》中有关方法论的内容的情况下,增加了人生观的教育内容,并将课名改为《科学人生观》。1992年,国家教委分析研究了多年来思想政治课分列课名设置课程的利弊以及实际教学情况,决定今后各年级不再分列课名,统称《思想政治》,以利于综合考虑教学内容。

从1995年开始的这次调整,是改革开放以来多次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次。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它是回答历史新课题的一次尝试。这次改革是在新形势下,中央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更明确的意见之后进行的。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了《若干意见》。这个《若干意见》总结了以往的德育经验,根据新形势的要求,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纲领性的意见。指出新形势下德育工作面临的“五个如何”的历史新课题,是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包括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要研究和回答的重大问题。因此,这次“两课”的调整对在课程内容中渗透“五个如何”的教育作了积极的探索,是一次回答德育历史新课题的尝试。

2.它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这次调整恰逢世纪之交,历史赋予它跨世纪的意义。《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要编写相对稳定、具有规范性的教材。现在编写的教材,按进度到全国铺开使用时,实际上已是下世纪。它是为下一世纪初的中小学生编写的,是要把他们培养成适应21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品德)课的调整和教授承担着跨世纪的重任。

原国家教委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品德)课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工作。根据中共中央《若干意见》确定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品德)课要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任务”,1995年3月国家教委正式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协助基础教育司开展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调整工作。同年4月成立了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编写工作小组,拉开了这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课改革的序幕。1995年12月20日,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意见》(教基[1995]23号),把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与《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作为落实《若干意见》的一项重要措施。当时课程标准编写组有19人,集中了各方面的专家。工作程序大致分三步:先整体确定教学内容结构;然后拟定各年级教学内容要点;最后将要点转化为课程标准。工作中,编订小组多次直接听取原国家教委领导和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政治学科审查委员的意见,广泛征求了各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思想政治课教师、教研员的意见,并专门听取了各省、市、区党委宣传部和人大、政协的意见。

原国家教委领导对“两课”的调整工作都十分关心,给予指导。从原教委领导对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要点的批示中,可以领会到一些重要精神。朱开轩同志有以下四点批示。1.这项工作十分重要,拟抓紧,但又需仔细沉着。2.主要是把体系先理顺,力求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大学、高中及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相互衔接好。总的讲应当少而精,有些要深入(高年级),有些不强调深入(低年级)。3.义务教育阶段的大纲内容标题一样,可能会重复,希望由浅入深。4.教师要培训好,课程观点要靠他们把关。柳斌同志的批示,讲了具体意见:劳动观点、爱惜劳动成果及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等内容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要有所安排,爱护公共财物也要有所体现;公民的义务要加强。周远清同志批示两点意见:1.小学的思想品德课要寓教于故事中,高年级可多讲史实;2.要有实践观点,日本的中小学都有学军学农。原教委领导就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批示的意见,对做好这次“两课”调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次思想政治(品德)课改革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这次改革的基本原则非常明确,突出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这次改革的原则是:根据中央《若干意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符合党和国家对中小学生教育要求、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目标,以两课教学大纲和多年教学实践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公民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2.这项改革采用了课程标准。以往课程都用教学大纲,这次采用课程标准,对指导教学和教材编写更加具体、明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都是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但现行教学大纲不能对教学内容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不能对每个教学内容要点讲授到什么程度提出具体标准;课程标准则是从确定教学内容讲什么和讲到什么程度的要求上规范教学的,因此优于现行教学大纲。世界上多数国家使用课程标准。目前中小学其它各科都沿用教学大纲,但同意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采用课程标准。因为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体现了和教学大纲的区别,这是给思想政治(品德)课的一个特殊政策。

3.在高一课程中突破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框架,改成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写,使经济常识的内容与现实社会的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这是一个从实际出发的改革。

4.教学的内容结构作了重大调整,强化了心理品质、法律意识教育。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大纲》没有规定心理品质的教育要求,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教育则分散在各年级进行。课程标准根据客观形势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强化了心理品质和法律意识教育。初中一年级明确要求: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初中二年级明确要求: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社会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法律知识的教育相对集中地安排,比教学大纲的规定充实得多。

5.编写示范性试验教材,小学、初中、高中都组织编写。原国家教委关于成立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的文件中明确要求编写一套高水平的示范性教材。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国家应有一套高质量的示范性教材,准确而充分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和要求。

三、为什么当前要统一编写和使用“两课”新教材

为了加强“两课”教材编写的领导,原国家教委决定成立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从历史上看,原教育部对政治课教材编写也是十分重视的,“”前,政治课教材编写由副部长任主编。1985年原国家教委设立了政治课教学研究中心,领导政治课教学实验。1991年编写教材,原国家教委党组决定成立以吴铎同志任组长的编写领导小组。这次编写教材,原国家教委于1996年3月15日正式发文,宣布成立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五位同志组成,由吴铎任组长。这个文件明确了领导小组的任务是:依据国家教委制定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结合中小学生思想实际,组织编写出一整套高质量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材,从1997年秋季起陆续供各地中小学使用。

关于当前统一编写和使用新教材的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编写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示范性教材

第一,这是中央和国家的要求。中央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编写稳定的规范性教材的任务。原国家教委关于教材编写领导小组成立的文件中明确要求要编写一整套高水平的示范性教材。在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国家应当有一套高质量的示范性教材,准确而充分地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和要求。

第二,是执行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课程标准的需要。课程标准是一个新的尝试,如何按照课程标准编写教材,从目前实际情况看,需要国家统筹组织力量,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示范性教材。课程标准与大纲有区别,以前的教材是按大纲编写的,如何按照课程标准编写教材,需要作出示范。

第三,是指导地方编写思想政治、品德课教材的需要。从当前看,地方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教材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材编得很厚,有些内容不适当。从今后发展看,地方上不论编写课本还是乡土教材,都需要借鉴示范教材的经验。

(二)关于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示范课本的特点

编写领导小组关于示范性教材提出五个要求或者说要有五个特点,从内容到形式作了规定:1.体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2.基本上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3.较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有比较完善的学科理论知识,又有比较明确的思想和行为要求;4.基本上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发展规律,内容、分量和难易程度适度;5.语言文字规范,力求生动活泼,版式新颖,印刷装祯质量要高。

(三)示范性教材与“一纲多本”的关系

“一纲多本”是教材建设的重要方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以来,在教材建设中提出的“一纲多本”,应当说是一个突破。这个方针推动了教材建设,繁荣了教材建设。“一纲多本”的“多本”是指编写具有地方特色和高质量的“多本”,而不是不同形式上的“多本”;如果许多教材内容大体相同,没有更多的地方特色,不是真正的“多本”。根据“一纲多本”的方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编写思想政治(品德)课教材。但从实际运作看,在国家示范性教材推出后,各地都可能在一个阶段使用示范性教材,了解示范性教材是怎样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了解国家对两课教材的质量标准要求,这有利于地方编出质量更高的教材。

总之,地方编出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和质量高的教材,应当允许地方使用。这将由国家教材审查制度宏观调控。国家教委关于教材编写、审查、使用制度规定,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教材,在地方初审的基础上,要报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方可使用。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都属于国家必修课,即使是地方使用的教材,也要报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规范审定制度,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可以更好地实行“一纲多本”,更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建设和发展。

四、“两课”教学中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坚定信心,二是避免片面性。

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篇3

修改前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3个要求,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2.过程与方法: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意识,明确正确行使权利,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教学重难点:如何忠实履行义务的3方面要求;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三、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材料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每一个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以忠实的态度去履行义务。那么,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如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并板书课题。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引导学生阅读课件显示材料: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已于2010年10月因病逝世。他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两袖清风,清廉履职,忘我工作,一心为民。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去世前,他把20万元特别贡献奖全部捐出,价值3亿元的林场也无偿上缴国家。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杨善洲义务植树的行为体现了宪法提倡的什么公德?为什么法律鼓励做的,我们要积极去做?你知道我国法律所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还有哪些吗?你能举些具体的事例吗?(讲究卫生、节约能源、从事各种公益活动等。)

3.结合教材明确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凡法律禁止的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引导学生讨论遇到落水者是否施救,认识到社会主义道德对社会主义法律具有补充作用。

【活动目的:通过对杨善洲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确法律鼓励的要积极去做。】

活动二:

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材料“小月家面粉加工厂过了纳税期,税务机关没有催缴纳税,小月家是否主动纳税”。通过学生的讨论后明确纳税是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去做的。

2.结合教材图片及文字,分组抢答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做的行为还有哪些?(依法服兵役、遵守交通规则、保护野生动物等。)

【活动目的:根据是否纳税的讨论资料,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归纳出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活动三:

1.学生分组讨论国内某些以爱国名义日系车和日本工厂的行为受法律制裁的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2.通过讨论明确法律禁止的公民要坚决不做,列举生活中法律禁止做的事情。结合教材认识到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等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活动目的:让学生懂得凡是法律禁止做的行为,要坚决不做,否则,将会触犯法律,受到法律制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巩固新知:完成课件展示的练习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1.教师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2.教师小结:我们要自觉地忠实地履行义务,就是要做到“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只有做到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五)作业:复习本课内容并预习下一节内容。

(六)教学反思:教学中学生通过杨善洲事迹、是否纳税和打砸日系车受惩这3个材料的讨论分析,认识了公民应如何正确履行义务。培养学生以法律为准绳,提高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提高践行义务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忠实履行公民的义务。

集体备课研讨

袁桂利:集体备课是我县初中思想品德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它对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组织了中心教研组部分骨干成员就嫩江县白云学校孙明涛老师一节教学设计《忠实履行义务》进行了集体研讨,通过研讨,对这节教学设计进行了不断修正、完善,使之更富操作性、更具实效。下面是这次研讨纪实:

孙景东:孙明涛老师的教学设计从整体上看是成功的,能体现思想品德课的鲜明特色,许多设计贴近学生实际,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课堂导入是否能更新颖些。一堂课能否成功,课堂导入十分重要,这节课的导入感觉很常规,没有新意,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导入: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一些每年征兵的新闻报道,并让学生回答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权利还是公民的义务?并依此引出课题《忠实履行义务》。这样的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直接知道了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可谓一举两得。

孙雪垠:我赞同孙景东老师的意见,导入方式的确有点过于陈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导入的事例选择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所以,我认为还是用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作为例子导入更好。

袁桂利:两位老师在导入这个环节提出的修改建议很有见地。的确,导入是课堂教学流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注重实效性的同时,一定还要有趣味性,做到趣味与实效相结合,这样的导入才算得上最优化。

孙雪垠:本节教学设计,从整体上看符合教学设计的要求,但从环节和理念上看,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常规教学中只有细致的“备课”,才能教出让学生满意的好课。从基本环节上看这节设计缺了几处关键环节:一是教材分析,二是学情分析,三是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更有利于教师掌握教材,只有掌握教材内容,才能运筹帷幄,进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学情分析能让教师在备课前,更具体地了解不同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既为达到优良教学效果打下基础,又能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奠基;好的板书设计是教学效果达成的有效手段。如果一节好课没板书是缺陷,没好的板书设计是缺失。它是一节课知识脉络梳理的有效手段,又是学生复习旧知的依据。所以,我认为在此设计的基础上增加这3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更具实效性和操作性。

孙明涛:这的确是我在设计上的一个疏漏,正如孙雪垠老师所说,教材分析是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学情分析是教好一节课的前题,板书是梳理知识的一个有效手段,这是今后我们在设计教学设计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孙雪垠:思想品德课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在思想上、道德上的一个学习过程。更多的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操作上。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多角度、多层面、多手段地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智慧,创设多种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紧跟教师思想,在心情愉悦、情感交融的同时提升自已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能以单一的、传统的手段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

孙景东:这节教学设计的确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两处环节我提出以下修改意见,供商榷。

其一在讲“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这一问题时,我觉得不应该直接让学生举例子。由于学生的知识所限,学生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楚,哪些是法律鼓励做的,哪些是法律要求做的,哪些是法律禁止做的,教师应该直接举几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去分析,然后再要求学生举具体的事例,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掌握所学知识。

其二在讲授“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时,我感觉教师在重点强调二者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关系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强调社会主义道德的补充作用,并针对遇到落水者是否施救这个案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思想教育融入进去,教育学生法律鼓励做的要积极去做,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袁桂利:引导学生认识履行义务时,也可借用名言警句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如“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并就“勿以善小而不为”,引导学生去讨论,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法律鼓励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这一观点,这样效果会更好。

修改后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忠实履行义务》一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这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统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它从宏观上介绍了有关权利义务的基本知识和二者的关系。后几单元都是以本单元阐述的基本观点为指导的,因而本单元在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课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宪法与法律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要让学生知道社会主义国家,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通过本课,让学生明白我们不能只索取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二、学情分析:

这一框题的教学任务是公民的义务。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认识到履行义务的3个层次,可能较为模糊,法制观念和义务观念也了解甚少,缺乏责任感,因此本节课,旨在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树立法制观念,自觉履行义务,做个遵守法律、道德高尚的中学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3个要求,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意识,明确正确行使权利,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做负责任的公民。

四、教学重难点:如何忠实履行义务的3方面要求,对待要求的态度如何;如何真正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去。

五、教学方法和用具:“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节课利用自学法、分层分组法、情感激励法,情景创设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播放视频)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另有4名学生受伤。

教师导言:这段视频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张丽莉老师在最危难的关头,用最美的身躯,挽救了学生的生命,这是什么?这是大爱。这份爱来自什么?这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每一个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以忠实的态度去履行义务。那么,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如何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今天我们学习第二框《忠实履行义务》,并板书课题。

(二)自学指导:

用5分钟时间静心通读教材本节内容,包括“相关链接”。再用5分钟时间细读课本正文部分然后回答下列问题,并做相应的圈点、勾画。

(三)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层分组,设立学,负责总结归纳,可以轮换。学生分组汇报问题讨论结果,其他组完成不同意见的补充。教师引导。

案例一:

1.原任云南保山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已于2010年10月因病逝世。(其余略,同修改前教案设计活动一。)

教师运用“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并就“勿以善小而不为”进行小结和德育渗透。

【活动目的:运用杨善洲材料分析,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确法律鼓励的要积极去做。】

(案例二、案例三同修改前教案设计活动二、三。)

(四)巩固新知:(时间关系自选择,可留为课后验收)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1.教师请学生分组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注意多引导后进生回答);2.教师补充小结:我们要自觉地忠实地履行义务,就是要做到“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只有做到正确行使权利,忠实履行义务,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六)布置家庭作业:复习本课内容并预习下一节内容。

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篇4

关键词: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3-0005-03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法律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行为准则。《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青少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后备力量,当代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快慢,甚至决定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中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任务。思想品德教师应发挥学科优势,帮助学生初步确立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护法,为做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现主要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例,浅谈如何利用思想品德课,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一、教师以身作则,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想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因此,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就必须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并时时刻刻以身作则,真正做到身正为范。我认真学习了《宪法》、《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法》等与教学有关的法律知识。此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还注意搜集一些典型案例,在课堂教学中以案说法,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法律宣传材料。

二、有效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一)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实际

思想品德课教科书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独特价值,它与法律知识紧密联系,全国人大常委会规定的全民普法教育内容在书中均有体现。而八年级思想品德教科书中法治教育内容最为集中。随着初中生活的扩展,学生要处理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明白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掌握个体成长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思想品德课本中除了引言和正文的文字叙述及插图外,还配合名言警句、相关链接、简短法律条文等内容,并安排难易适当的案例及思考题,使学生加深对所学法律知识的理解。可见教材内容不是枯燥的法律基础知识的灌输,而是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来体现基础法律条文、法律知识,将条文转化为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及现实生活相关的小事件,将理论内蕴于生活实例中,使枯燥深奥的法律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教材内容涉及综合道德、心理健康、国情等方面,从不同角度探讨同一问题,提高教学有效性。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公民的义务》,不仅讲到了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即法定义务,也讲到了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道德的责任即道德义务,将法定义务、道德义务有机整合,对公民提出忠实履行义务的要求。教材是专家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编写的,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是最具科学性、权威性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好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不是绝对标准,在教学中既要尊重教材,又要善于超越教材。法律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法律意识的培养也要遵循生活化的基本原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搬照抄教材,应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就容易把单纯的法律知识上升到法律意识。如讲到名誉权时,结合课本上“小立”的案例,针对班内有些学生随意给他人起外号的现象,展开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给他人起外号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人格尊严权,既不道德又违法。讲到教育的重要性、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时,举了本校学生的例子:九年级一个身体残疾的学生不向困难低头,初中三年的求学之路从未间断;七年级患白血病的学生,在病房坚持学习,这样更容易打动学生。讲隐私权受法律保护时,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举的例子:有的同学乱翻别人书包、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和聊天记录等,帮助学生树立保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隐私的意识。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离自己并不遥远,自己每时每刻都在与“法”打交道,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法律,法律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

法律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懂的,如果在课堂上一味照本宣科,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课前我鼓励学生搜集材料,课上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采用情景教学,将一些故事、案例改编成小品;开展辩论赛,开展模拟法庭活动;学生集思广益,通力合作,编写《维权手册》。除此之外,我还带领学生制作微课。如讲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时,利用周末的时间,用摄像机录制了“婷婷的一天”,在课上学生一起看视频,共同探讨婷婷和她的父母分别行使了什么权利、履行了什么义务。因为视频是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所以学生看得认真、讨论得积极、学得也很深入。再如,讲“财产留给谁”一课时,学生分成几组,亲自到律师事务所,找律师咨询有关遗产继承的法律知识,课上同学们积极踊跃,争当小律师,展示自己的所得。讲生命健康权时,组织学生调查“闯红灯”这一现象,并写出调查报告。学生深刻认识到:闯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更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通过调查活动,增强了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

总之,教师要重视法治教育的生活化和实效性,切忌搞形式。要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作用,做到“一课一德”,不忽视任何能够教育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法律规范无处不在以及遵纪守法的必要性。

三、法治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国家强调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那么,学校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也应与德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有七年级的法律知识作为铺垫,学生已经认识到:人的行为受思想观念支配。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会或少犯错误,也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违反纪律,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遵守法律,也是践行道德的表现。到了八年级,我更加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学生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遵纪守法,做品德高尚、充满正能量的新时代好少年。例如,讲“难报三春晖”一课时,我让学生讲《二十四孝》及其他孝敬父母、长辈的小故事,并鼓励学生将孝心落实到行动中,开展“孝心孝行大比拼”,利用班会课交流,分享所得。这样的活动已经进行了两个学期,我们班的学生比以前听话懂事了,能够关注他人的情绪感受,比以往更有责任感。再如,讲“社会需要正义”一课时,引导学生做有正义感的人,要同非正义的行为作斗争;别人有困难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课后鼓励学生做好人好事,板报也开辟“好人好事”专栏,加大宣传力度,现在我们班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班级,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学生心中都有这样一个目标:每个人在公平正义的道路上迈出一小步,我们的社会就会向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前进一大步。

法治教育与品德教育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同时,加强品德教育,使得遵纪守法、公平正义、权利义务等法治理念真正内化到每个学生的意识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法治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

近年来,青少年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对于孩子法治教育的缺失,逐渐暴露出来。学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可是现在很多学校只解学习上的惑,时刻强调分数为重、考试为要,对于法治教育完全忽视和漠视。有的学校一年只举办一两次法制报告会,其它的法律教育活动几乎没有。但是,对学生的法治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如果说学校、老师对青少年法治教育更多地是“言传”的话,那么家庭、家长更多地则是“身教”。一些家庭家教不严,家庭的教育方法不当,方法单一、粗暴,家庭不和谐,家庭成员不良行为等,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加上社会环境复杂,存在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如黑网吧、色情歌舞厅、不健康的音像制品、图书等。相关部门每逢法制宣传日才走在街上发发传单、贴贴标语,这样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的宣传,远远解不了孩子们法律知识匮乏之渴,更不能形成法律意识时刻在心中的社会氛围。

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意义;对策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也要关注人文性。就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重视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重视语文的德育教育,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本文中,笔者结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分析相应的渗透对策。

一、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从根本上讲,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之下,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都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从而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重视知识的灌输和传授,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提升,忽视学生的能力建设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德育教育,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对于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实现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2.有利于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

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从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来看,教育部确定的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是从宏观上对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规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加以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而这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并且更为具体化、直观化。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虽然不属于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范畴,但可以对小学生的德育起到强化作用。另外,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小学德育手段;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充实小学德育手段。

3.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希望。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则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对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对策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不仅可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完善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对于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那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实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呢?

1.立足课本,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拥有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紧密结合语文教材的内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如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析法,渗透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且在领会思想热莸幕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以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促进小学语文良好德育教育效果的实现。

2.开展课外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从根本上讲,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针对小学生处于幼稚、不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织且其行为富于模仿性的特点;课外活动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其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可以通过举办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形式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3.紧密结合阅读,渗透德育教育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学生知识和视野的有效途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紧密结合阅读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促进良好德育教育效果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就要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促进良好的德育教学效果的实现。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并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重视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促进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的实现。

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篇6

关键词:新课程元素;课堂教学;过程性

新课程这么多年,其实,在花样百出、光鲜夺目的课堂教学背后,题海战术依然在主导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公开课等上台面的课是比以前更显得体现课程改革的味道,然而,因为评价体系依然换汤不换药,所以,以练代教、多练多得的课堂教学依然根深蒂固。而且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多花时间做题的教学不吃亏。

2013年1月,切实体现新课程元素的嘉兴市小学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却在教师中兴起大波,严重地挑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这就使得传统的教学思想遭遇寒流,引起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再思

考。以下我从四个方面阐述体现新课程元素的评价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体现对实际意义理解的基础性评价

一年级数学教材例题:小白兔说“妈妈,我采了25只蘑菇。”兔妈妈说:“我比你采的多得多。”小黑兔说:“我采的比小白兔多一点。”小灰兔说:“我采的比小白兔少一些。”请在62、30、18这三个数中选一选,它们各采了多少只蘑菇。其实按以往的分析,30、62都比25多,然后通过讨论,学生明白30可以说成比25多一些,而60才称得上“多得多”。让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感受还有哪些数称得上“多得多”,体会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描述,学习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新课程主导在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重点考查学生结合具体材料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这样的评价需要教师改变以前用大小排列来确定大小关系的方法,加强实际意义的理解体验。

二、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性评价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中有一道选做题:在我们的课本上,采用把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你还能用其他方法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一线教师都会明白这样一道试题,单靠学生考试时的智慧解决问题基本是不可能的。想想课本上介绍的方法也不是一个学生,一堂课,就能想到载入教科书的。难怪教师直呼这哪里是在考学生,根本就是在考教师。可以认为在面积新授课时,如果不是经过教师的引导,依靠集体力量经历过其他方法的讨论,

这个题目95%以上是没法得分了。

我想这样评价的初衷也是旨在强迫教师改变读例题讲方法,做做作业就完成的传统思路。做再多的题目,对于这样的试题也是徒劳。所以,教师再来经历这样的课的时候,就会增加方法的探索,减少机械练习的时间。例如,在教学三年级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52÷2时,教师就不会花大量的时间进行重复笔算练习,而会花时间引导参与如:40÷2=20,12÷2=6,20+6=26这样的计算方法讨论。于是,60÷2=30,8÷2=4,30-4=26这些类似方法的产生便会水到渠成。

三、体现指导实践的应用性评价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中有一道解决问题的题:小军每分钟大约走72米,他从家到图书馆大约要走6分钟。(1)他家到图书馆大约有多远?(2)图书馆与小军家,少年宫在同一条直路上,图书馆在小军家和少年宫之间。请在图中用“”表示出图书馆的大概位置。

问题重在考查学生路程计算后的估计能力,这个大概位置包含了两个方面:(1)中点的位置。(2)72×6=432小于500米靠近中点。这些仅仅靠课堂上路程的计算教学是很难达成的。学生运用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是第一位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注重估计,注重判断能力的培养。又如,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中有一道选做题: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学生往往对生活现象习以为常,只是认为一种存在,很少会联系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分析。如果能从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圆形进行实践,那么学生便会思考其中的道理,继而体会到轴心到车轮边缘距离一致的重要性,自觉联系到圆内半径都相等的知识要点。

四、体现学科人文性的综合知识评价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中有一道选做题:500多年前,意大利人提出计算乘法的“格子算法”,后传入中国,也就是明朝的“铺地锦”。计算方法如下:

例1.9×9=81例2.15×7=105例3.38×25=950

请用“铺地锦”法计算下面各题:26×73=487×34=

简单分析:“铺地锦”和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不同,但算理相同,结果相同。现在用的笔算乘法比“铺地锦”简便得多了。事实上这个内容在教本上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但是教师往往把它当做优等生的练习题,很少会重视类似的内容。其实,像祖冲之的圆周率这样的数学知识,既是数学的理论知识,又是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内容,更是新课程提倡的

理念!

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篇7

坚持与时俱进凸显育人为本

作者/王爱忠

——学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点滴体会

王爱忠

2011年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现已正式公布。它规定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实施建议,体现了国家意志,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也是思想品德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那么,基于哪些原因修订《课标》?相对现行《课标》,修订后的《课标》有什么明显变化?结合对《课标》的学习研究,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与时俱进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与日俱增,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正在世界上树立起一个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这些都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仅在于他的知识与技能,更在于他的思想品德。没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能力支撑的思想品德是空洞的,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统帅的人是盲目和危险的。而“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宗旨的《课标》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步伐。这就要增加科学发展观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其中、完善“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教育。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我们所处的社会,是民主与法制不断健全的社会。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祖国未来的主人。如果不懂得宪法和法律,不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就无法承担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也无法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必须通过思想品德教育,让人们知法、守法,时时处处按照法律规定办事,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修订前《课标》内容中,法律内容总体偏少(约占25%左右),相对于法治社会中一个公民所需的最基本的法律知识而言,还有相当差距,因此需要适当增加法律的教学内容。

平等的权利义务观,是法治教育的基础,也是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法律崇尚平等,保证平等。我们都是国家的主人,都是平等的社会主体。要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不做贵族和主子,也不做奴隶和奴才,而是要做具有现代民主法律意识的公民。因此,课标增加了“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容。提出“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讨论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活动建议”,意在强化、强调、突出“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一重要法律原则。原文中在“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后增加了“加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内容。这与党的十七大报告保持一致,又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新内容、新要求,更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应具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这是公民的责任。公民对国家履行义务,是国家繁荣强盛、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在当代社会矛盾突出、危害国家安全因素复杂多样的背景下,强化公民对国家的义务很有必要。因此,增加了“懂得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各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的内容。

环境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多发,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此次修订增加了“知道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有助于初中学生增强规则意识,与他人平等相处、与后代人平等相待,领会享受权利就要履行义务的道理。

3.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目的,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才能关注社会、关心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并将之升华到爱党、爱国、承担社会责任、肩负历史使命的高度。

针对当前社会发展实际,这次《课标》修订,“我与国家与社会”的部分也增加、修改了不少内容。比如,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信息良莠不齐、具有放大效应等特点,而现实是我国有五六亿网民,包括了大多数初中学生,这就要求有个合理、正确利用网络的问题,有个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因此新增加了:“网络的方便快捷,给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也让学生更深刻更及时地感受到社会生活的变化”。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制约我国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也是现实的国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增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这样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课标》相关内容修改为:“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知道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重要要求”。针对现实生活中学生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问题、鄙视体力劳动的问题,《课标》补充“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这一内容要求。其目的是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职业有分工,但都是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各行各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做为中学生要尊重各行业的劳动者,平等看待职业,将来从事适合自己的职业,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文化,是心灵的家园,民族的血脉。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固本强根,就要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就要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经济全球化同时要求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沟通对话。我们尊重各民族的历史,尊重各民族人民的实践和创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就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增加了“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和对话的意识和初步能力。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对外交往的平等主体,我们也应具有全球意识与观念,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增加了“认识树立全球观念的重要性,体会时代精神对年轻一代的要求,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意识和愿望”内容。

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凸显育人为本

思想品德课程从本质上说是德育课程。从《课标》“前言”的表述,到“课程性质”的界定、“课程基本理念”的描述、“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达、“课程目标”的定位、具体“内容标准”的调整完善,建议的实施可以说教育均指向品德观念、公民意识、生活态度和行为要求,彰显着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加强品德教育的意图,凸显了“育人为本”的理念。

1.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课标》的修订,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发展需要。确立初中学生需要进一步学习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这三组关系依次构成了课程的三大内容版块。每一版块中均涉及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等方面内容。体现了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逻辑上显得更加科学、合理、自然、流畅。《课标》结合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与行为实践,以学生视觉,呈现一个真实的逐渐扩大的世界。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体现了育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追求。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注重学生道德践行。紧密联系实际,贴近社会生活,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本质属性。初中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和实践的认识逐步形成的。《课标》坚持以初中学生逐步成长为主线,以社会现实生活为载体,要求创设生活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

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学生良好思想方式与行为习惯,只有通过学生亲身实践才能内化为自身的品质。《课标》共有36条活动建议,其中新增加达14条,多数是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项目研究、情景分析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其目的是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切身践行中提高道德学习与践行能力,从而在实践中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3.尊重自然,关爱生命,促进学生与自然、家庭、社会和谐。在《课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有关“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课程目标的要求,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关注。对于青春期现象,修订稿采用了更加积极的视角,引导学生从积极角度理解青春期生理变化的意义,感受“长大了”、“成熟了”的美好与责任。对于有关生命教育的内容,课程内容中增加“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和“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学习一些自护、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识”的活动建议,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关爱。增加“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正确认识社会矛盾.理解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和谐。

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篇8

一、要深刻认识在初中生当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要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奠基工程,对于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其重要意义可想而知,所以我们在上思想品德课过程中就应该着力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利于学生在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下,树立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体及灵魂的认同,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使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下,抵制不良的社会思潮的冲击,逐渐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免疫力,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和创造力。未来的一代是我们的接班人,他们能不能驾驶着社会主义中国大船朝着中国梦行驶,就在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是否能够最大限度地内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否能够通过培育和加强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最终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可想而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教育意义就不言而喻了。

2.把握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科学的,富有时代意义和魅力无穷的价值体系,是先进的、积极的思潮,是中华民族认同下的价值体系观念,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融合与创新。社会主义价值观作为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认知和情感正在形成的阶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重视以理服人,培养学生的理性认知。“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动之以情。在这关键阶段,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重要位置上来抓更可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二、牢牢抓住思想品德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多渠道并行,其中思想品德课是主渠道,是社会主义价值观教学内化为学生个体行为的关键引导平台。思想品德教育要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课本中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兴趣,使其产生内心的激荡,从而将其内化为内心的巨大驱动力,促使其形成独立的、健康的主体精神人格,助其健康成长。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十八大报告所提练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不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各个模块中体现出来,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就应该把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例如: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章节,教育学生要知道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每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如九年级课程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章节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宪法等观念,并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理念,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学法、守法、遵法的好公民。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是一脉相承。从个人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的思想思维和价值取向;从国家角度来看,是服务与国家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成建设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本质要求的;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千百万中小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后备军,就更应该强化中小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所以,无论从哪一个层面来讲,思想品德课的灵魂就在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进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个体行为中。思想品德课承担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就成了主渠道,这个主渠道我们时刻不能放松。

三、初中思想品德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值得注意的方法和手段

1.依托信息技术,保证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现代信息技术,凭借其承载着的图像、声音、视频等感官资料,呈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应用于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使教学活动立体化、信息化,创造视听新形象、新感觉,使学生获得最为强烈的心理体验,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性、时空性很强。如在教学《灿烂的中华文化》之前,笔者就用“班班通”多媒体制作的千变万化的“龙”字和苏武牧羊,负荆请罪、徙木为信三个历史故事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置身在一幅幅美丽课堂的蓝图之中,比起以前教师“口若悬河”的讲解,效果不可同日而语,而学生对灿烂的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就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掌握,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一分钱、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一件小事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中行为的内化

近年来,思想品德教育不断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入,但是更多的还是注重理论层面上认知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行为中的实践和内化。当下中小学生道德价值观缺失相当严重,如果思想品德教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不把当下学生中存在诸多道德问题和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结合,逐一分析、研判,帮学生疏理好,内化掉,是非常不利于思想品德课发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渠道功效,不利于思想品德课目标任务实现的。所以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教师要注重把学生身边的小事,校园里的小事,家庭里的小事结合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样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不会落空,就既有时效性,又有实效性。

3.注重加强思想品德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程度

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篇9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4-0100-05

abstract:thetextbook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andLegalBasicshasbeen“growing”constantlysinceitwas“born”in2006.theinheritanceandreformofthepreviousversionsembodiedinthe2015versionofthetextbookareinbetteragreementnotonlywiththeoverallrequirementsbutalsotheinnatelogic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teachersforthiscourseshouldhaveakeenawarenessoftheprimarypurposes,objectivesandrequirementsforthegovernmenttosetthiscourse.theyshouldseekinnovationinteachingmethods,focusingonstudents’improvedideologicalandmoralvirtuesandlegalawarenessthanontheimpartingofinertknowledge.theyshouldnotpursuetheintegrityandsystematicalityoflegaleducation,insteadtheyshouldfocusonfosteringstudents’awarenessoftheruleoflaw.theyshouldupholdthepoliticalprinciplesinthetextbookwithoutbeingcontaminatedbytheuncleansocialconduct.textbooksandteachingmethodsforthiscourse,beinginterdependentandcomplementarytoeachother,arebothindispensable.

Keywords: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andLegalBasics;ideologicalandmoralvirtues;legalawareness

马克思恩格斯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为了充分体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党的十与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在2015年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教材进行了大幅度修订,形成了2015年修订版。较之前的教材,2015年修订版“基础”涉及教材的章节结构、内容安排、思想观点、语言表述等,主要调整了教材的框架结构,增减了教材内容,使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与法律教育教学的内容更加紧密与具体。笔者不揣谫陋,谨就2015年版“基础”教材与教法的共生作尝试性探讨,错讹之处,敬请方家纠偏。

一、“基础”课教材的“生”与“长”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将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培育与提高已成为高校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成为“基础”课教学的重大任务。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三个方面[2],法律素质包括拥有必要的法律知识、养成必要的法律思维、具有必要的用法与护法能力三个方面。这两种素质是大学生的各种素质中极其重要的素质,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在“基础”课内容的设置方面达到了有机融合。这种针对性和科学性的融合有一个认识与实现的过程。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中,“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分属于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对帮助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增强遵纪守法意识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该方案将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与法律教育教学分开,不能完整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05方案”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为“基础”一门,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定位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为依托的崭新课程。该课程的教材自2006年8月出版后,先后在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5年六次修订。可见,“基础”课教材在产生之后,几乎每一二年就经历一次变革,多次变革后,不断得到成长。2015年修订的“基础”课教材一方面注重继承和借鉴以往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充分吸收以往教育教学取得的丰富成果;另一方面根据“基础”课教学体系和教学目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性定位和阐释,并明确规定了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材第13页),特别突出了法律部分的思想性与践行性。

二、“基础”课教材内容的“动”与“静”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出色的表演是其辛勤劳动的结果。同样,“基础”课教师要想获得高质高效的教学,必须有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才能达成,其中之一是教师必备的对教材的驾驭素质与能力。教材是一课之本,教师对教材内容与精神的理解与把握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与重要环节。因此,“基础”课教师必须领会教材修订的新要求,把握修订教材的具体内容,理解修订教材的体系结构,做到“胸中有邱壑”,才能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科学转变。

2015年版“基础”教材仍是由全国遴选出来的顶级专家编写,并代表当前国内最高学术水平,具有权威性。该教材在保持本课程内容的连续性、风格的相似性、理论的科学性前提下重塑教材的体系、内容,构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该教材内容由上一版的7章24节修订为最新版的8章31节,并恰当地分开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其中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比例有所删减,法律基础的内容比例有所增多。笔者根据2015年版“基础”教材的修订说明,进一步将该教材细化分析并简析其中的一些意义、价值。

首先是关于教材的绪论部分。与上一版教材相比,该部分的框架通过调整由3节结构改为4节。前两节的内容引导大学新生提升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明确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目标,其中,第一节新增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内容,第二节增加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内容。这两节内容实际上是对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具有亲和力、吸引力与向心力。第三节是将上一版教材第二节的一部分单列出来,但这节的内容不是简单的独立,而是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价值要求,并大大丰富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第四节论述了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与方法。总观绪论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教育学生大学是人生道路的一个新起点、新转折,引导学生适应新环境、新角色,强调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问题。

其次是关于教材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是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方面为第一、二、三章,讲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人生观,属于思想教育部分。第一章在体系内容方面变化不大,主要变化是对第三节进行了重组与改写,并在标题上有所变动,譬如,原标题“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分别被新标题“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想”所取代。这种安排增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感染性和实效性。第二章标题由“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改为“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章下改动的各节标题也更加具有时代性。与上一版教材相比,这部分主要是对教材的逻辑思路、结构内容进行了合理、清晰的增添与理顺,新增的“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第一节)是全章的引领,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上一版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的大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作为教材的第二节;上一版教材中的“弘扬时代精神”内容与新增的内容“时代精神主要体现”、“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共同组成教材的第三节。第三章的变化较小,基本保持了上一版教材的原貌,小的变化是在第一节:体系方面主要是通过合并、删减与调整,将上一版教材中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重组成“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内容方面增加了“正确认识人生矛盾”,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丰富而复杂的人生中的各种矛盾与问题,树立正确的得失观、幸福观、生死观。

第二方面为第四、五章,进行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第四章标题用“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代替上一版的“学习道德理论,注重道德实践”,体现了重视道德传承与践履的思想;内容融入中国革命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作用等新样貌;逻辑结构由道德一般理论到中华传统美德再到中国革命道德最后到社会主义道德,通过由远及近的方式阐释在前的道德是在后道德的基础与前提,在后的道德是在前道德的传承与升华。第五章是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在这一章内容中,作为社会规范的道德,不仅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个人生活四大领域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而且与课程的主旨有机地衔接,实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而把理论与实践、教材与生活、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统一起来。

第三方面为第六、七、八章,是法律基础部分。与上一版教材相比,这部分体系在原教材第五、六章基础上进行了改写与重组,新增了第八章,内容扩张不少。概括来说,以“法律的概念及发展”为基础加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法治体系”、“社会主义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思维培养、法律权威尊重”以及“法律权利的行使与法律义务的履行”的相关内容,把法治教育从法律规定层面上升为思想理念层面,使法律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时代性。这样安排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权利义务意识、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等,增强大学生维护法律尊严的自觉性与责任感,引导大学生依法行使法律权利与践履法律义务,使大学生成长为具有良好法律素养与坚定法律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说明的是,这部分新增亮点是贯彻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精神,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和法治思维培养,有益于提升法律基础部分内容的思想性、前沿性与先进性。

最后是教材的结束语部分。该部分落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绪论中第三节首尾呼应。如果说绪论部分是向学生解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那么结束语部分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学生“如何做”。这是“基础”课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教学目标,是贯穿“基础”全教材始终的主线,是“基础”课课程体系的逻辑归宿。

纵观2015年版“基础”教材,其是以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五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为主要内容,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是按照从理论到实践、从思想到行为的逻辑编排的,体系更趋于科学,内容更趋于合理,逻辑更趋于严谨,从而三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更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基础”课教法的“破”与“立”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基础”课教材概莫例外。教师对教材的意见与建议,一方面可以通过组织反映,供编写组修订教材时参考。另一方面教师对教材的使用是对教材的再次开发,正像优秀的导演和演员既能正确地把握剧本又不拘泥于剧本才能获得观众的喝彩一样。教学是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的超越,教师必须根据自己的风格和学生的接受状况对其进行解读,并在教学的双向交流中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碰撞、激活,进行再加工,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3]。就2015年版“基础”课教学方法而言,笔者认为,任课教师应根据国家设置“基础”课的宗旨、任务与要求,把握“基础”课教学方法的“破”与“立”。

(一)不囿于知识,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为主旨

“基础”课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不是中小学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的简单重复,而是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从常识教育提升为素质教育。这是“基础”课的最大创新之处。中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等课程,立足于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中小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阐述寓于现实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通过例证告诉中小学生应当怎样做,使之知其然。而大学阶段的“基础”课不再是让学生了解“是什么”的知识论层面,而是重视让学生探寻“为什么”的理论层面,即“基础”课侧重于理论的学习与思考,侧重凸显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律观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以科学的理论帮助大学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2015年版“基础”课增加了思想性、政治性和理论性内容,减少了知识性的内容。然而,当前“基础”课教学存在的一个主要倾向,就是突出知识性、渲染知识能力。“基础”课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如果把思想理论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必然会陷入内容多、课时少的怪圈中。内容多、课时少的实际问题在“基础”课教学中显而易见。2015年版“基础”教材,仅225页,19万字,但是涵盖了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因为追求精练、篇幅少,许多内容是文件语言式的结论性概括,似压缩的饼干,如“我国的法律部门”部分(教材第158―163页)。“基础”课的实际教学时间因新生开学时间晚、参加军训、节假日放假、学校举办运动会等原因,就比教学计划时间有所缩减,甚至有的学校教学计划学时也打折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展开讲解显得教学内容“干巴巴”的,展开讲述时间未免捉襟见肘。

古人云:“不谋万事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城。”“基础”课教师要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改变以往知识教育为主的做法,就必须站高一步、看远一点、想深一些,把握“基础”课的整体要求和局部要求,分清“基础”课教学内容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就必须“不能仅仅止步于知识,而需在‘转知成识’、‘转知成智’、‘转知成行’上下工夫”[4];就必须始于知识但不能囿于知识,坚持思想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质。引导大学生通过对相应知识的掌握而生成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坚定的信念和信仰,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一言蔽之,“基础”课教学必须改变知识教育为主的现状,构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教学新模式,力求把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觉悟和增强社会主义法律观念紧紧结合在一起,把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紧紧结合在一起[5],注重知与行的统一,在传授思想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同时,更重视思想观念引导,强调知识、规范向行为实践的转化,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实践。

(二)不追求法学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认法治教育教学目标

当前,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是“基础”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与要求。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也更加实际和迫切。教学实践也表明,大学生对教材中法律部分的学习热情明显比思想道德内容高涨得多。2015年版“基础”教材顺应时代需求,提高了法律内容的比重,增幅不少(上一版“基础”教材法律部分近40页,约占全部教材19%的篇幅;而2015年版“基础”教材法律部分超过80页,约占整部教材36%的篇幅),教材的法律内容几乎面面俱到,不仅有大量的法律基础理论,内容丰富,而且有不少的部门法,涉及宪法及其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要在极其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讲清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理论性的法律基础理论,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基础”课的法治教育教学目标,切忌将法学教育与法律教育混同起来,没必要也不可能在本课程教学中追求法学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要根据现实条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选择教学方案和方法。笔者在“基础”课法律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效。

第一,穿插法理释论,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2015年版“基础”课的法治观教育重视对权利、自由的启蒙以及法律意识与法治观念的培养,改变了以往教材宣讲义务、禁令、法律条文的模式,凸显了法制教育向法治教育转变的理念。这一改动贯彻了党的十把法治内化为精神、观念与意识,外化为自觉行为的新要求。“基础”课法律教育的主要任务既然是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那么法律部分教学不能仅仅是法律知识的灌输和普及,而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思想、法治理念与法治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对于某些重要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应辅之以法理解释和论证,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彰显法律的庄严、正义和神圣感。

第二,加强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一项“基础”课教学状况调查分析表明,“大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期待几乎一样,排在首位的是案例式教学”[6]。对重要的或者容易混淆的法的基本理论,通过案例讲述加深学生的理解。举例尽量联系实际,诸如现实发生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学生较有同感,进而来提高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尽最大可能使学生接触现实社会。配合教学内容,安排实践性教学,结合社会现实问题进行法律教育,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并验证所学法律知识的正确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有时拿出一些发生在学校、家乡的真实案例,与老师进行探讨。这说明学生已经是有意识地用法律的眼光来关注身边的事件。此时,教师一定要以此个案为契机,为学生耐心、细致地解疑释惑,并引导他们“努力把法律认知转化为法律实践。”[7]

(三)不受制于不正之气,坚持“基础”课的政治性要求

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强调:“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8]104这清楚地表明了社会主义大学一项极其重要的办学特征。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就“基础”课来说,作为一门重要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15年版“基础”课设置的内容体现着鲜明的政治性,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主导意识形态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敏锐度和政治觉悟的重大使命。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学生对“基础”课的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及教育情景有抵触情绪,致使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的确立、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弘扬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对大学生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些都使得一些大学生往往对政治不屑一顾,再有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一般情况下很难唤起他们的政治激情,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遇到的共同难题。

解决这一难题,单靠“灌输”难以奏效。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政治素质,使大学生乐于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与法律理论需要多措并举。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组织讨论、辩论当前形势与政策的热点、焦点问题,把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形势特点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对学生的一些偏激观点进行正面引导。譬如,对各种社会不良现象,包括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教师没必要回避,也回避不了。教师要用辩证的思维、辩证的方法,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引导学生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社会的主流和支流,不能夸大这些社会矛盾与现象,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就动摇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信心、信任。另外,要以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出发点,对大学生困惑的政治问题因势利导,“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8]104,在“授业”中,通过“解惑”的方式,达到“传道”的功效;要重视言传与身教对大学生的双重感化,“其身正,不令而行”,切切实实地做学生身体力行的政治模范。

四、结语

作为培养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基础”课教材具有提纲挈领的功能,而教法则承担了灵魂传递的功能。这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共生发展。一是两者均系相对独立的整体。作为“基础”课教材本身而言,其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其有一套完整的逻辑内容。这就决定了“基础”课教材本身的完整性。譬如“基础”课教材目标的设立、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分配、教材内容之间的排序等问题均影响教材体系的合理性。因此,作为教材本身而言,“基础”课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和课程安排。同理,作为教学方法而言,“基础”课也存在一定的体系选择,比如教法的可选择性、实用性、实效性都是教师需要考虑的因素。一旦某种或者某几种教法收到良好效果,便可能以较为稳定的形式复制、扩展。因此,“基础”课教法本身也同样是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二是两者均为同一目标服务。“基础”课教材的设置,意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而教材内容的安排均是贯穿这一主线。教师采用各异的教学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材内容的传授,是为了学生更容易理解与内化。因此,无论是“基础”课教材,还是“基础”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无一不是服务于同一教学目的,这就成为二者共生发展的基础。三是两者相互依存。尽管“基础”课教材与教法相对独立,但两者有共同的目标,是互相为伴、相互依存的。“基础”课教材引领“基础”课教师教法的方向,“基础”课教师的教法是实现“基础”课教材目标的主途径。

一言以蔽之,“基础”课教材与教法犹如“鱼水”。教材如果离开优秀的教法,终将是一本平淡无奇的书而已。而有优良的教法,教材则似一位有思想、有情怀的长者,不断给人启迪,使人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4.

[2]吴潜涛,王雅丽.思想道德素质:创新型人才的灵魂[J].思想教育研究,2012(8):26-28.

[3]祖嘉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三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45-49.

[4]冯秀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题教学模式建构及其内容整合[J].教学与研究,2015(6):95-100.

[5]本刊记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的有关问题――访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召集人)罗国杰教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6):14-18.

[6]马建青,王东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状况三轮滚动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1):57-59.

小学道法课的重要性和意义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教学方法

自古育人以德为首。“文以载道”,课文是思想内容的载体,思想内容又决定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实施德育”,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原则。德育教育是隐性的德育灌输,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课文为主要工具。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该是教学内容的自然引申,而不是空洞说教,应在完成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有意突出课文所蕴涵的道德养分,通过联系实际巩固思想教育成果。所以,在教学中把两者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一、德育的含义

对于德育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两种。所谓广义的德育,它主要包括社会德育、学校德育、社区德育和家庭德育等四个方面。它主要是指一些有计划或有目的地对社会上的成员给予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或影响的活动。而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阶级或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给予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或影响的活动,强调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践行。这里所说的德育当然是指后者,即狭义的学校德育。

二、德育思想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处于人生的成长时期、思想的启蒙时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是非判断能力比较差,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求知欲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只有正确引导小学生,提高小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下一代接班人,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它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磨炼道德意志,提高道德修养,从而不断得到心灵净化,品学兼优,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思想渗透的方法

1.教师必须有德育渗透的这种意识。

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他们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足以说明德育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但现实中很多教师对这方面很不重视,只知道一味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德育教育,尤其在农村小学,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学生在学校还有所收敛,出了校门脏话连篇,各种不文明的举止频出。试问我们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吗?当然不愿意。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必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德育渗透的意识,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否则德育教学就是一句空话,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

2.借助语文教材,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章形式多样,有优美的诗歌,也有有趣的童话故事;有寓意深刻富含哲理的寓言,也有感人肺腑的故事。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古今中外,涉及爱祖国、团结互助、爱护动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各个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字、词、句、段、篇等的学习体会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通过引导学生听、说、读、写等的学习感悟祖国文化的璀璨夺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从外到内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的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提升。由此可见,借助教材内容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3.强调课堂教学环节,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在语文教材的教学主导下,通过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学习,比如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等可以将德育教育工作与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因而教师必须强调课堂教学环节,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首先要时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尤其是在讲授文章、了解字词句时,可将德育教育自然地与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合。其次,课堂教学要注重情感熏陶。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课文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在浓郁氛围中获得更真实的体会。

4.在课内外阅读中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具有教育意义的好作品。因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5.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德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语文教师不但要有博大精深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外,更应注重在社会实践中把德育有机地融入其中。如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清明节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上街打扫街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参观禁毒图片展,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的教育,等等。

6.言传身教中渗透德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孩子们的德育教育外,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更应该如此。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在课堂管理和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以自己的仪表态度、言谈举止和处事待人,发挥表率作用,要求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风、意志品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语文教师必须有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以自己至诚至真至爱的人格力量影响祖国的未来栋梁,带领他们走向道德光辉的顶点。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利用各种契机,积极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正确的审美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夏兆生.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学周刊,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