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45:52

教学实践的定义篇1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科;定义体系

视听教学、个别化教学和系统方法的发展与结合,形成了今天的教育技术领域,它的标志就是1970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简称aeCt)的成立。

aeCt成立后,致力于教育技术领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分别于1972年、1977年和1994年三次提出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其中以1994年提出的定义,即“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1]最为简洁、明确,最具有代表性。

aeCt’94定义的引进,对我国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技术学科的确立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对定义理解的不同,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第一,在美国,教育技术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而存在的。因此,他们认为只要是和教育相关的问题,就应该去研究,而往往不在意教育技术“是什么”。

正如《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的书名所示,’94定义是属于“领域”的定义,而不是学科定义。

第二,尽管从历史上看,美国一直在交替使用“教育技术”和“教学技术”,认为两者是同义语。但从中国人的观点来看,这两个名词显然不属于同一层面。教学技术相对于教育技术来讲是微观层面的,它理所当然地关注“学习”;而教育技术则应更多地关注教育绩效的提高。

第三,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是两个相关的不同概念,如果把它们混为一谈,则会引起理论和实践的混乱。而在我国,恰恰把’94定义既当作教育技术的定义,又作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因而引起了很多困惑。

鉴于上述原因,为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和正确运用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有必要对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作深入研究。

笔者认为,教育技术的相关概念应该由不同层面的定义分别来表述,然后由它们共同组成定义体系,对教育技术学科作出完整的阐释。

一、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

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是解决“教育技术是什么”问题的。为了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的本质,我们首先需要对教育和技术的概念分别进行讨论。

1.关于“什么是教育”的讨论

一般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入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

以往,我们对教育的认识大多定位在学校教育的层面上,认为人受教育的时间是从幼儿园开始,到高等学校(包括成人院校)毕业为止,实际上这是一种狭义的教育观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终身教育被提到日程之上,受教育的时间延长至人的一生,而受教育的空间则延伸至工作单位、家庭和社区,包括你所在的任何地方。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因此,今后我们应该以广义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工作。

2.关于“什么是技术”的讨论

英文“技术”一词出自希腊文techne(工艺、技能)与logos(词、讲话)的组合,意思是对工艺和技能进行论述。最初,它仅指各种应用技艺,与直接的操作联系在一起。“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技术一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导致了对它的理解和表述的多样(性)。”[3]

到目前为止,对“什么是技术”的论述不下几十种,要想给技术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显然是困难的。

刘大椿先生在《科学技术哲学导论》一书中把技术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分别引用了戴沙沃、R·麦基、G·罗波尔、C·米切姆、m·邦格、埃吕尔、H·马尔库塞等学者的观点来进行说明。同时,他还论述了技术的要素和结构,对我们深入理解技术的本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把它节录如下:

(1)技术要素的分类。

①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它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

②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它主要是指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

③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它主要是指以技术知识为象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

(2)技术的结构。

①经验型技术结构。就是由经验知识、手工工具和手工性经验技能等技术要素形态组成的,而且以手工性经验技能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

②实体型技术结构。就是由机器、机械性经验技能和半经验、半理论的技术知识等要素形态组成的,而且以机器等技术手段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

③知识型技术结构。就是由理论知识、自控装置和知识性经验技能等要素形态组成的,而且以技术知识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4]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技术是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包括经验形态、实体形态和知识形态三大要素,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技术结构。实体形态的技术与具体的物质(工具、设备、材料)有关,我们把它称为物化技术(即一般狭义理解的技术);经验形态和知识形态的技术与人的智力有关而与物质无关,我们把它称为智能技术(简称方法)。因此可以认为:技术由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两部分所组成。

据此,可以对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技术包括在解决某一问题时涉及到的所有的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有机整合;狭义的技术是强调其中一部分技术而并非全部。并且,“技术的本质决定了它具有双重属性,其自然属性表现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其社会属性则表现在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5]

3.关于教育技术本质的讨论

近年来,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发表了不少,但是能够真正说清楚“教育技术是什么”的却不多。在这里,我们引用尹俊华先生的论述:“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能形态)两大类。物化形态的技术指的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它包括从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具到电子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用于教育的器材、设施、设备及相应的软件;智能形态的技术指的是那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如系统方法等。”[6]

我们把上述论述加以简化,可得出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与方法的总称。

在上述定义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1)定义中提到的“技术与方法”,分别指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而且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而采用的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

(2)根据定义可以将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如图1所示。

对教育作广义理解,并认为技术包括一切(即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而采用的所有可能得到的)物化技术(简称技术)和智能技术(简称方法),此时称为广义教育技术(如图中D);对教育作广义理解;而对技术作狭义理解(如只理解为现代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或对教育作狭义理解(如只限定在学校教育范围内),而对技术作广义理解,此时的教育技术都属于狭义的范畴(如图中C和B);如果不仅对教育作狭义理解,对技术也作狭义理解(甚至把技术只理解为媒体技术),这时的教育技术理念就更狭窄了(如图中a)。

(3)“技术与方法”必须经过有机整合,共同作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以提高绩效。

根据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教育技术所包含的技术层次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李克东先生“教育技术的层次图”改编

从图中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由物化技术和智能技术组成。由于教育技术中的物化技术和教学媒体有关,因此又称为媒体技术。

媒体技术(简称技术)包含硬件技术(Hardwaretechnology)和软件技术(Softwaretechnology)两个层次;智能技术(简称方法)包含系统技术(Systematictechnology)和整体技术(Systemictechnology)两个层次。

硬件技术指与设备、工具相关的使用、维护和开发的能力;软件技术指对相应软件的使用、管理、评价以及设计、开发的能力。

系统技术指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分析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提出目标,设计解决方案,试行并评价其结果,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修正的一种方法体系。

整体技术强调各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如教学系统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系统的整体性是由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来保证的。如果只注重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有机关联而忽略了教学系统与外部社会环境的有机关联,只注意教育中教学方面的问题而不注意非教学方面的问题,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另外,可以借鉴生态学的理论对教育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如新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引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会对原教学系统的“生态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会产生什么积极的效果?会发生什么问题?如何把“新物种”整合到原有的系统中或如何改变原有的系统以发挥积极的作用?等等。这是整体技术的具体应用,将会有效地帮助我们建立全面的教育技术观。

二、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

从上述有关技术定义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方法,一种知识,还是一种活动过程。这一特点,在我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在我国,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整的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体系,它不单单是一门学科专业,而且还是一项事业,同时又是一种产业。除了现有的教育技术学科专业以外,从中央电教馆到各省、市、地、县电教馆(站),从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中心到中小学电教组(室),建有一套完整的电教机构;全国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职人员队伍达几十万人,他们带领、指导和帮助千万学科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这是我们教育技术事业兴旺发达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转贴于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说明了教育技术“是什么”,但它并没有回答在教学实践中,教育技术能够“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这就需要有一个简单、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义来指导实践,笔者把它称为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

仔细分析上述定义,可以看出:

(1)教育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育效果的优化,回答了教育技术能够“做什么”的问题。

(2)运用教育技术时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在当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相关的理论(包括教育观念、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指导下,不能盲目实践;二是要采用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相关的技术和方法,而不是只考虑技术的新颖和高低,更不是先确定所使用的技术而后再到教学中去找可用之处。这一条回答了教育技术“如何做”的问题。

对于教育技术实践工作者和普通学科教师,他们不容易理解aeCt’94定义的全部含义,或者即使有所了解,也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实践相联系。掌握上述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对他们来说就比较容易,而且能够把定义和他们的工作联系起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改革实践。

三、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

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已经得到认可,这反映在“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分别列入了国家学位委员会研究生专业目录(1986年)和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3年)。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特别记住顾明远先生为此付出的努力和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到目前为止,教育技术学科在全国已经有5个博士点、20多个硕士点和上百个本、专科专业,它们遍布于师范院校、综合大学、文理工科院校和军队院校,数量仍在继续增加之中。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和不安的问题,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

作为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它应该有几个最基本的条件:明确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有一批本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有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上述条件外,还必须满足以下几项要求:研究对象不但明确,而且要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学科;有属于自己的、能够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明确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有准确的定位;有明确具体的哲学思想的指导。

根据上述条件,教育技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经得到确立;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学术上得到确认并将跻身于学科之林,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事情要做,恐怕需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使本学科趋于成熟。

当前,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最根本的、最迫切的任务是需要初步构建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体系,它包括学科的定义、定位、基本理论框架、实践领域构成、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内容。在这篇文章中只探讨学科定义的问题,其他的内容放在后续文章中进行讨论。

1.有关学科定义的论述

关于什么是教育技术学,有不少专家、学者都论述过,现摘录有代表性的几种:

(1)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观点、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它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过程的客观性、可测量性、可再现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学研究方法,在确定的教育目的下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与方法。[7]

(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群体中一门新学科,它是以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探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方法。[8]

(3)教育技术学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成果,开发人以及人以外的学习资源,以求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效果的知识体系……[9]

(4)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来诊断教育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及评价解决方案的技术学层次的教育学科。[10]

(5)教育技术学是依据教育科学理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成果,开发人及人以外的学习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知识体系。[11]

(6)教育工艺学是对关系到教育的所有操作因素加以分析、选择、组合和控制,然后进行实验的实际研究,以便取得最大教育效果的一门工艺科学。关系到教育的所有操作因素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材教具、教育媒体、教育方法、教授方法、教育环境、学生行为、教师行为、师生编组以及上述因素的相互关系。最终目标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12]

以上的论述从不同的侧面对教育技术学进行了准确的描述。由于篇幅所限,就不展开分析了。能不能用一句简单、明确的话阐明教育技术学是什么呢?笔者试着给教育技术学提出一个规定性定义,也就是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

2.教育技术学规定性定义

教育技术学是研究在教育中运用相关技术来提高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系统科学的观点、方法,通过对与教育相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以促进教育绩效的提高。

通过对上述定义及其描述条文的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

(1)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育的绩效。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优化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还要提高其效率和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对象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也就是构成“与教育相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过程(智能)技术和资源(媒体)技术。

与教育相关的过程和资源的层次如图3所示。

教育资源是指人在接受终身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从图中可以看出,教育资源包括了学习资源在内;而学习资源又包括了教学资源在内。同样,教育过程包括了学习过程;而学习过程又包括了教学过程。

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应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给以更多的关注。在充分发挥原有教学资源的作用和继续普及基于“教”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同时,加快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和进行基于“学”的教学设计的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创造条件,加速教育改革的进程。

(3)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是总结、提出运用技术提高教育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并由此提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

(4)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领域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

①教育技术学的理论领域。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

B.教育技术学科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的建立。

C.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发展研究。

D.媒体理论与开发研究。

e.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F.远程教育理论的研究。

G.教育技术的管理与评价。

H.绩效技术及其支持系统。

②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也就是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应用领域,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

a.学校教育系统: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B.远程教育系统:三网统筹;开展远程教育模式的研究;开发网络课程和教学软件,建设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积极、稳妥地进行网络教学试点。

C.社会其他系统:社区教育、终身教育、科教兴国、企事业业务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绩效技术的应用。

(5)教育技术学研究的范畴包括对相关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设计范畴主要指针对教学系统中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以及由此而发展起来的绩效设计。

开发范畴主要指将相关的理论和技术,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加以整合,用于教学系统和其他相关系统的开发研究。

利用范畴主要指将各种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以及相关系统中,以提高它们的绩效。

管理范畴主要指对相关系统、资源、信息以及研究项目的管理。

评价范畴主要指对相关系统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并进行测量,给出定量和定性的判断,以使各相关系统达到优化。

(6)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科以系统科学为方法论基础,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和质的研究方法,积极开展实验研究。

四、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和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规定性定义,共同组成了教育技术学科完整的定义体系。

1.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与方法的总称。

2.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相关的技术和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

3.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

教育技术学是研究在教育中运用相关技术来提高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说明了教育技术“是什么”,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说明了教育技术能够“做什么”和“如何做”,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说明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涵。三者组成的教育技术学科定义体系,完整地阐明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基本概念。

上述定义体系为我们从事教育技术领域的各项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共同的基础与交流的平台。当需要论述和了解教育技术本身是什么的时候,应该以教育技术本质的定义为准;当从事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实际工作时,应以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为指导,既简明又易于理解和操作;当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科专业建设时,则应以教育技术理论层面的定义为准,它说明了教育技术学科所研究的“目的、对象、任务、领域、范畴和方法”,不仅包含了美国aeCt’94定义的主要内容,而且更为明确和全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五、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讨论

“教育技术”名称进入我国不久,便产生了“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提法,这是中国特有的名词。对“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有的认为它和教育技术是同义语;有的认为过去的教育技术是传统教育技术,现在所从事的教育技术才是现代教育技术;有的把现代教育技术等同于信息技术;还有的干脆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计算机和网络在教育中的应用。认识上的混乱导致实践中的偏颇,影响了教育技术对教育改革的支持作用,同时也影响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只是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在当今时代的一种表述,是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现在时段,它所依据的理论仍然是教育技术的理论体系。

1.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教育思想、理论,有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我们根据教育技术实践层面的定义可以导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如下:

现代教育技术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

详细分析定义中所包含的内容,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现代教育技术包含了两个要素: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系统方法,二者缺一不可。

(2)现代教育思想包括现代教育观、现代学习观和现代人才观,现代教育理论包括现代学习理论、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传播理论。

(3)现代信息技术指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合其他现代教学媒体,下同)环境下,对信息的获取、储存、加工、创新和分析、评价的能力,包括了对计算机和网络环境的操作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两部分;系统方法是指系统科学与教育、教学的整合,它的代表是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4)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促进教育效果的优化。

2.现代教育技术与电化教育

1998年,南国农先生曾经给电化教育赋予了新的定义:“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13]并认为:

“现代教育技术,是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即现代教育媒体;

“(2)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法,即媒传教学法;

“(3)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14]

如果把我们给出的现代教育技术定义和电化教育1998定义及其解释相比较,可以看出它们所表达的实质内容是基本相同的。

[参考文献]

[1][美]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著。乌美娜,刘雍潜等译。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2]董纯才,刘佛年,张焕庭。教育[a].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5]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7]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8]顾明远。教育技术学和二十一世纪教育[a].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编,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

[9]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李文光,杨开诚。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J].中国电化教育,2001,(2).

[11]冯秀琪。教育技术的学科定位与专业建设[a].北京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2.

教学实践的定义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32-02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必修课。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2006年实施新的教学方案,即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为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仅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改革,还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最重要的是强化实践教学。

一、强化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的束缚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课堂教学和知识的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人类智慧的结晶,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这些理论成为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就是因为它来自实践,并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正确的理论。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仅仅作为一般的抽象的学说,只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传授,就等于把理论束之高阁。教师灌输了100分钟,学生并不能完全接受和理解,甚至有的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昏昏欲睡。同时封建“科举制”,题库制、闭卷式、问答式等落后的考试方法,导致学生照本宣科、死记硬背,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灵活性,对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也只是形式上掌握,实质并不理解。这种理论脱离实际、关门灌输知识的呆板的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和作用大打折扣。把社会实践教学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对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个体工商业的发展经营状况、对社会矛盾和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问题等,进行专题社会调查研究,能使学生开阔思维和眼界,深化对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积极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由虚变实。

2.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教学是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这个课堂是活泼、新颖、自由的。通过创建多种实践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扩大了课堂理论教学的空间,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举办理论专题研讨会、爱中华讲演会、热点问题讨论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座谈会及社会服务、参观革命老区等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自觉性,并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世界观逐渐成熟创造良好的条件。

3.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单纯局限在课堂理论的教学,学生缺乏自我意识发挥的条件,没有自主思维的动力,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单纯的课堂课论讲授,容易使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难以形成创造思维。只有把实践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获取全方位激励学习的条件。实践教学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使学生直接接触社会,是学生运用和检验所学理论,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实践教学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自觉地热爱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没有纳入规范的教学计划内,在落实上有随意性。

实践教学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部分和必要教学环节,应纳入教学计划,详细规划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教学地点、实践教学时数及学生应记学分数等。如果缺乏具体要求和安排,则使教师无法执行。

2.实践教学缺乏经费投入

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是实践教学开展和落实的关键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践教学途径是多方面的,校内实践,如组织学生开专题讨论会、热点问题交流会、论文交流评奖会、观看各种与课程相关的录像片等。校外实践,如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专题社会调查,开展“三下乡”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这些活动,没有经费都不可能落到实处。学校领导必须从多方面筹资,保证实践教学经费,为实践教学提供稳定的经费保障。

3.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观念尚未改变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往往是重知识灌输的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的管理规范健全、井井有序,领导重视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而实践教学往往被忽视和冷落,甚至无人过问。甚至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人才物力资金投入当作额外负担。这种情况,根源在于落后的教学观念。因此必须更新观念,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摆在同等位置上。

三、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工作者就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束缚,为大学生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并检验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的深化和创新。应使实践教学更好地发挥作用并持之以恒落到实处。

1.树立新的育人观念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同志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就提出了教育工作要实行“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原则。他认为学习和教育应使人民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要做一个完全的知识分子就应参加实际斗争。他提倡学校应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生产运动,并为各类学校设计了参加生产劳动的具体方案。同志一贯主张,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得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样才能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具体化,把抽象的知识变为比较具体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邓小平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相结合的方针……这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是逐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的重要措施。”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学校各级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要把学生的实践教学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而不能敷衍了事,漠不关心,或临时应付。要制定合理科学的措施,解决师生实践教学实施中的各种困难。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为全面开展实践教学制定稳定的政策、科学的规划及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为实践教学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创造良好的条件。

2.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纳入常规教学计划,保持实践教学的连续性和规范性

实践教学是常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课堂教学同等对待。教学管理部门,要制定规范的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考核量化指标和考核内容,安排合理的实践教学课时,并给教师记入实践教学工作量;确定学生实践课学分量,对学生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或论文要记入成绩,已发表的论文,按发表刊物的级别情况确定记分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各方面都有明确规定,使师生操作有依据,避免实践课的随意性和形式主义,或被动应付甚至取消的情况发生。要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管理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得到升华,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3.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保持实践教学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实效性

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环境的基础条件。实践教学分为两个部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这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两个方面的教学实践场所。

(1)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主要是在学期内,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安排。a.电化教学厅。组织学生观看各种有关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指导的中国革命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成就等方面的录像片,在声情并茂中深化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B.政治理论课阅览室和网络室。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相关的图书、杂志、报纸等丰富的学习资料,提供上网设备,为学生对课堂理论学习的理解延伸创造条件。并为学生撰写论文、调查报告提供打字、复印等必要条件。C.小型会议室。为学生举行论文交流、专题讨论会、百题竞赛会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提供场所。

(2)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迈出课堂走向社会,进入工厂、农村,了解经济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振兴、失业群体状况、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状况等社会问题。不仅建立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还要开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对实践基地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使之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多功能实践场所。通过实践教学,为课堂理论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4.强化实践教学的制度建设

实践教学应与课堂理论教学一样,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1)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由校领导主抓,教务处与教学系部分工协作,各负其责。(2)教务处要制定实践教学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确定参加实践教学的年级、联系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安排用车等项内容。(3)制定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和考核指标。这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如对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的确定,论文、调查报告、讨论等成绩的评定,教师完成的批改作业的工作量标准等方面,都应有明确、细致的量化指标和管理规定,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5.建立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为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由于近年来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增多,基本建设投入猛增,资金短缺一直是困绕高校发展的瓶颈。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条件下,要提供适量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使实践教学得到保证。有一定经费支持,才有利于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举办专题研讨会等实践活动,使实践教学得到落实。实践教学经费要精打细算并节约使用,保证实践教学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教学实践的定义篇3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增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教育的有效渠道,对于推动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着力培养立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意义深远。目前,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不同程度上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乏味、效率低下、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基于此,笔者以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基于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概述

高校思政课作为向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效果与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和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关联紧密。实践教学做为高校思政课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效延伸部分,对于高效思政课教学质量同样不容忽视。因此,根据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实际,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广大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是理工科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

“教学做一体化”是著名学者杜威“从做中学”教育理念中国化的成果。民国时期,黄炎培、陶行知、胡适等著名学者均师从杜威,并将其教育理论与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实际相结合,探索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黄炎培)、“教学做合一”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改革开放以来,“教学做一体化”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被引入部分学科,并得到了大部分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何谓“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学”“做”三个要素是一个紧密关联、循环互动的统一整体:“教”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学”是教学做一体化的目的和归宿,“做”是教学做一体化的桥梁和纽带,实现教学环节中师生双主体的良性循环。因此,“教学做一体化”是适应当代大学素质教育发展趋势的教学范式,更是提高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师生共同围绕着“做”,实现师生双方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针对学任务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从含义来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是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做一体化,广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就实践教学一体化来看,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模式,是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努力实现指导教师的“教”(理论与方法)、学生的“学”(实践方法与技巧)和师生共同的“做”(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过程)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见,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信仰,培养出一批批政治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二、当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理工科高校普遍推行思政课暑期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经费、师资、管理、运行等问题,造成教学环节中存在形式主义突出、管理机制不健全和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

1.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构建一套包括资金保障、制度保障、舆论保障、领导保障和基地保障的长效机制。然而,在大部分理工科高校对于人文学科态度冷漠,缺乏相应的政策倾斜和机制保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领导不重视、经费没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基地不健全的问题,造成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沦为简单的“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当然,高效缺乏一套系统而科学的实践教学的考评机制,也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重要原因。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尚未上升到其应有的高度,仅通过一份调研报告进行成绩考核的方式注定不太科学,对学生调研报告质量不足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际效果。

2.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限。由于理工科高校人文学科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学历层次、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等方面更是参差不齐,特别是实践教学的能力与水平比较有限,缺乏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经验与实践能力。此外,由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科研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压力较大,造成思政课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职称评定方面,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和社会热点驾驭能力,造成教师队伍的社会实践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因此,在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存在脱离社会热点和专业背景、抄袭现象普遍和报告格式不规范等明显问题,未能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改善。

3.实践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目前,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普遍分为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践基本上停留在课堂多媒体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图片和视频等单一教学形式;校外实践基本上是到红色景点进行参观考察,各种社会调研、学术交流等比较传统的教学形式占主流,且形式主义倾向明显;在实践题目的选定和调查地点的选取方面基本上,并没有体现出区域理工科高校办学理念和学科特色的鲜明特点,也缺乏与各地实际发展现状和经济建设的有效结合。

三、教学做一体化视角下理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笔者结合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的实践经验,将素质教育理念适时融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尝试构建一套实现理工科高校思政课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以期提高广大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际效果。

1.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政课整体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强调实践教学重要性的同时,不要把它和理论教学对立起来或完全分开。此外,理工科高校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实践体制,增强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的社会效果。因此,理工科高校的实践教学要把社会实践与区域经济区建设、区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型农村社区等热点结合起来,激发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

2.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实践教学活动中,一方面,理工科高校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中,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能忽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与确立的重要时期,理工科学生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认识还不太成熟,对于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解决还缺乏实践经验和应变能力。因此,指导教师在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引导等环节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理工科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作用,努力实现一种教师有效指导(原则与方法指导)与学生独立完成(调研与考察主体)有效结合的长时段的良性循环机制,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实际能力,切实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3.实现基地教学与虚拟教学的统一。为了丰富实践教学资源,理工科高校不断探索丰富多彩的课内实践教学形式,诸如课堂讨论、演讲比赛、翻唱红歌、体验教学、录像教学,案例分析等有效形式,改善理工科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各个地区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适时开拓校外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基地考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课外阅读与资料搜集、聆听校外专家讲座与报告等活动。由于在教学经费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部分理工科高校在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压力较大。为了有效解决这种难题,理工科高校可以充分挖掘虚拟教学资源,积极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虚拟平台或网络课堂。高校思政课教师充分挖掘河南省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设置经典文献、红色影片、教育基地、交流论坛、网络课堂等板块,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平台的虚拟实践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还可以提高全部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广泛性,进一步提高理工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要彻底,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事物的根本不是别的,只能是人本身。”为了提高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理工科高校应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有力举措,积极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入耳”“入脑”“入心”“入行”,逐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大批服务于地域经济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素质坚定和专业水平过硬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胡洪波,段咏梅.“教学做一体化”的哲学思辨[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教学实践的定义篇4

近代科学的发展使教育学带有浓重的实证主义倾向,将教育过程作为训练和控制的过程,〔3〕这种体系兼具教育科学和教育哲学的特色。无论在哪个时代,始终没有正式的承认教育是一门科学。因此,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的定义,依据教育的概念和要求准确区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然后明确各个基本理论的范畴和作用,在各种理论之间建立联系使之既相对独立同时也互相包容,最后还要确立“教育学”中的科学依据以及相应的规范、价值等要素。教育的发展以将实践教育学作为最原始的教育体系为起点,经历了教育哲学价值观的争论、教育科学的批判、近代科学发展带来的实证主义的影响。而今,教育学最通用的概念是“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4〕”。这个概念将教育定性为“长期教导和训练的目的”,是遵循了近代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兴起的经验实证主义原则,这种主义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研究教育概念,人们通常有一个缄默的假设:教育事实的客观存在是不言自明的,“教育”是用来标志教育事实的,教育概念要抽象和概括教育事实的客观的、本质的特征。〔5〕从这个假设我们可以发现,教育需要用三种理论来加以描述:抽象的教育概念需要哲学的思想去描述,教育的事实需要实践教育学的论证,但其本质特征却需要教育科学来定义。

(二)教育学三大基本理论

杜威对教育哲学下的定义是“就当代社会生活的种种困难,明确地表述培养正确的理智的习惯和道德的习惯的问题,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6〕”这个定义在当时“实用主义”潮流中风靡一时,且不论其正确与否,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出教育哲学在教育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教育哲学要求在实践已经形成的教育内容与形式、原则与方法中依据教育环境、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历史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7〕,这就解决了教育领域的多样化和特殊性问题。教育哲学的修养是必不可少的,它在应对多样化、特殊性以及错误观点时可以起到一个风向标的作用,它代表着教育学的价值观。大多数学者对实践教育学的观点都围绕着“规范”这一词,其中德国学者维尔曼的定义较为符合理论体系的描述:“实践教育学是一个行为规范或戒律体系,它是规范性的、要求性的、规则性的教育学,其特征是强制性的。”〔8〕如果要更加深入的分析实践教育学,必须明确三个问题:一、它对什么做出规范?二、它为什么要对其做出规范?三、它设定了什么样的规范?第一个问题针对的是教育科学,更加准确的说是教育科学的体系和实践过程中的行为。第二个问题是自教育科学的提出以来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因为实践教育学它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理论和行为指导。因此在找出教育中的科学后,我们有必要对教育科学引发出来的种种行为进行一个约束,这里的行为主要是基于教育科学的实践,它代表着各种教育活动实施的向导。第三个问题可以用一句话回答:“实践教育学的内容取决于社会、文化状况及其成员的意识形态,它包括道德规范、技术规范和事实阐释,诸要素在实践中有机地联系起来,服务于一定的目的。实践教育学必须为教育者提供一些转换措施,它充当着科学和教育者在特定情景中的实践取向的中介。”〔9〕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实践教育学是对教育学的规范,体现在道德、技术、事实阐释等方面,是科学与实践的连接性质的理论。教育科学是迄今为止争论最激烈的科学理论,支持实践教育学的学者始终认定实践教育学才是科学。这个现象用一句话描述再合适不过:“人们对教育的科学性的怀疑日益强烈,‘几乎没有一门其它科学像教育学那样,其非科学性的空话,热衷于偏见和教条式的议论比比皆是’〔10〕”。这个现象的产生是近代实证主义遗留下来的问题,过分追求哲学思维刻意将一般的科学事实描述成难以理解的概念,已经偏离了最初教育科学提出时的设想。布雷岑卡认为教育科学是一种与教育哲学相包容、对教育不做规定的仅出于把握文化现象的这个目的来勾画教育的一类理论。这个概念体现了教育科学的特点:一、它与哲学相包容而不是被哲学所左右;二、它对教育不做规定有别于实践教育学,它不是规范性的理论;三、它的目的是把握文化现象,而不是依附于文化亦或是企图改变文化。〔9〕

(三)三大基本理论共存的必要性

教学实践的定义篇5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校内实践;社会实践;网络实践

一、背景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职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做一名忠诚的爱国者,是时代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育任务。关于高职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活动,党和政府相继颁布多个文件予以明确和规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以上文件为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明了前进方向。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的讲话精神揭示了高职院校开展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践行爱国主义实践教育显得刻不容缓。

二、爱国主义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模式构建思路和调查分析

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模式构建思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调查分析。首先,拟定有关爱国主义的题目,对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部分在校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大量资料。其次,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为后续研究提供客观依据。第二阶段,提出“三位一体”实践模式和构建途径。“三位一体”是指三个方面,即爱国主义校内实践、爱国主义校外实践和爱国主义网络实践。三个方面各成体系相互独立,但又互相联系,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融合成有机整体,成为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基于以上构建思路,首先实施第一阶段的调查分析任务。为了理清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现状,根据本次研究的需要,编制了调查题目,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自愿和不记名方式,题目都是客观题。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79份,回收有效率为93%,其中一年级学生143人,二年级学生157人。统计数据具有合理性、有效性和可信性,符合问卷调查的相关要求。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爱国主义状况得以明确。调查得知,学生对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有不同态度(见图1)。14%的受访者对课堂教学方式表示满意,47%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16%的学生回答不满意,还有23%的人回答无所谓。调查分析的结论显示学生对目前课堂教学基本满意度以上的比例只占61%,表明爱国主义教育采用单纯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必须寻找其他途径,来提高学生的满意度。调查分析得知,学生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采用实践形式兴趣浓厚,持赞同态度(见图2)。单纯的课堂教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求,与95后大学生的具体情况严重脱节,必须要采用适宜的方法改进爱国主义教育,而实践教育模式恰好满足这一要求。有19%的大学生认同开展爱国主义校内实践活动,23%的人赞同开展校外实践,14%的学生同意网络实践,还有高达44%的大学生喜欢以上三种实践活动同时开展。统计分析表明,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实践形式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实践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三、爱国主义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模式构建途径

(一)大力营造教育氛围,校内实践形式多样

爱国主义教育在学校内部易于开展,有诸多有利条件,不易受场地、资金、人员等因素限制。内江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挖掘自身潜力,利用学校方方面面的资源,在校园内部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1.校园文化建设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支撑,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得到重视和凸显。近年来,学院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出台了许多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措施。首先,在“软件”方面,学校制定校歌、校徽、道路楼宇命名和修改校训、学院精神时,不仅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和地方特色,而且赋予了爱国主义内涵,使师生无形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学院在校园内树立宣传标语牌,内容涉及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以此来宣传党的施政纲领。另外,还收集了大量爱国人士的名言,放置于宣传橱窗、教学楼过道等区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在“硬件”方面,学校为了便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建立了多个教育场地,如校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最后,校园文化的其它部分也对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周的升旗仪式是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佳时机,校园广播是宣传爱国主义的重要媒体,可以播报有关的时事新闻和校园先进个人事迹。另外,学校在爱国主义纪念日开展文艺晚会,也能有效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年召开的校园运动会和校园艺术节也逐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平台。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提升了学院办学水平;另一方面,也使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教学与校园文化实现了无缝对接,真正实现在校园内爱国主义教育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覆盖。2.新生入学教育中凸出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大学生入学教育是大学学习生活的开端,对学生的影响巨大,此时开展以国防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国防教育包含新生军训、部队指战员作报告和学生入伍等内容。新生军训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纪律性,磨炼坚韧的意志品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例如,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期间,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先后组织全体新生集体观看阅兵式直播,举办了抗战胜利70周年“我的抗战”纪实摄影展、主题团会、升旗仪式、张贴宣传海报、制作了专题广播稿、LeD播放宣传标语等纪念活动及氛围营造。这些活动种类繁多形式新颖,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效果非常好。

(二)积极增强参与意识,校外实践行之有效

爱国主义校外实践主要在学校领域外展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高职学生深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进而磨练意志,提高自我能力。学院在中央文件精神指引下,在学校外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1.建立校外教育基地《、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关于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意见》(中宣发〔2004〕22号)强调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基本要求,为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按照《意见》精神,学院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建立了多个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括内江市范长江纪念馆、内江市革命烈士陵园和双才革命烈士陵园等。大学生参与爱国主义社会实践,可以把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大学生能更好的把握书本知识,最终把知识转变为能力,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形成了完整的实践流程,制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手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实践时,严格按照既定的实践程序进行。实践程序主要有四个环节:第一,明确实践目的,教师要讲解每次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的目的,给学生说明实践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二,带队教师进行实践指导。在实践之前,提前确定安排参加实践的学生,对学生进行相关安全培训,讲解实践要求。第三,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第四,学生按要求完成实践题目,教师评分。2.组建红色考察团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于1997年和2001年先后公布了两批20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关部门和地方也陆续命名了一批教育基地。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加快红色旅游发展,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教育资源,有效开展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学院建立了红色考察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创设了“细看、倾听、深思、领悟、践行”五步考察法。红色考察团成员从学校表现优秀的学生中间产生,每年组织两次大规模的考察实践,时间集中在寒暑假,考察对象主要针对省内外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该项目以“走红色故地看红色经典做红色青年”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树立和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过程中,学院思政部负责编订实践手册,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心得体会,教师严格考核评价。通过几年的考察实践,学生都表示认同该模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持续高涨,由此带动了建优良校风、班风和学风的良好氛围。3.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是践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自愿组织。服务队以“关爱、服务、奉献”为行动指南,密切联系群众,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服务队在思政部、学工部和院团委的指导下,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关爱孤寡老人”“义务支教”“义务维修”“文明劝导”“保护母亲河”等公益活动,并积极参与市、区、镇、社区(村)的大型服务活动。这些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深刻诠释了爱国主义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体现了新一代大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时代精神的风貌。

(三)不断拓展教育形式,网络实践丰富多彩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我们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正视这一现状,认识到网络实践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实践主要依托网络进行,用四通八达的网络触角把学生和爱国主义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自己乐意接受的网络实践方式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利用各种网络途径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微信、QQ、学院贴吧、网站、LeD电子屏和校园电视等。利用微信群、QQ群,可以与学生互动,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化;利用学院贴吧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调整爱国主义教育思路;利用LeD电子屏和校园电视,可以直观宣传爱国主义,让爱国主义思想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的坚定信念。其次,建立爱国主义专题网页。设置与爱国主义相关的图片、视频和书籍等,可以根据重大事件制作数字展览馆,方便学生学习。最后,开设爱国主义教育在线课堂。学生可以选择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在线学习,也可以开展网上征文活动和网上爱国主义知识竞赛等。总之,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要让他们树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和践效国之行。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爱国主义教育“三位一体”实践模式,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今后,学校将汲取各方面有利因素把“三位一体”实践模式不断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张莉,徐国锋.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低效的社会原因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王伟.我国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

[3]王晓军.“90后”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10(6).

[4]林松,林艳.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新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5]王熠珏.略论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重庆市高校为例[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1).

[6]王德广,秦朝钧.新时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与途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教学实践的定义篇6

论文摘要:社会实践教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分析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渠道,社会实践教学是原理课教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通过对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大学生们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分析社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进一步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学校方面来看。1、时间上没有充分的保证。一方面虽然在高校修订教学大纲中增设了实践教学的课时,但是对于开展实践教学的时间具体安排没有加以规定,仅仅是一种原则上的规定,无法操作。另一方面与学生所学专业实践教学相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的时间是零散的,缺乏保障。由于高校普遍扩招,原理课的老师承担教学任务十分繁重,周学时普遍达到10-20个小时,且又是大班上课,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院系专业,授课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每周仅有的两课时内参与实践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2、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尽管学校在实践教学这一计划中也设立了专款专用的经费,但是与其他专业的实践教学相比,投入比例严重失衡;3、学校和社会的有关单位的协调不到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进行社会实践就免不了进工厂、入农户、到社区,免不了进行参观访问,这些活动的展开就需要学校与这些部门、个人打好交道。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单位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和复杂的事情要处理,他们对接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存在着不少顾虑。学校在此方面没有协调好,导致相关单位接待积极性不高。

(二)就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师资方面来看。1、思想认识上不到位。如: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专门讲授理论课的课程,如果理论问题都讲不清,实践就更没有意义;认为在现有的学时条件下,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理论部分讲完已经很困难了,再开展实践教学就更不可能完成理论教学的任务;认为实践教学是各院系或者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与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忽视实践教学本身的重要性;认为课堂的理论以及穿插间接实践教学内容就已经达到了理论课的教学目的;2、对实践教学研究工作滞后。由于受重纯理论的研究、轻实践探索的传统思维束缚,以及对于进行实践探索研究在成本、时间、精力上投入过大,且见效慢的弊端的影响,教师们对实践教学研究工作开展的积极性不高,研究浅,很难产生更具有深层次的研究成果,导致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发展的需求相差甚远;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老师的自身问题。因为从事原理课教学的老师主要是中青年老师,他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小一直读书到大学毕业,留校或分配到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他们本身对社会熟悉程度就不是很深,理解也不是很深刻。加之他们自身也没有真正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工作。因此,让这些老师从事实践教学、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其难度是可想而知。

(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相当部分学生不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学习,也没有学习它的动力,认为此门课程太过抽象、非常空洞,与社会现实脱节比较严重,似乎与所学的专业沾不上一点边。至于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也仅仅是为了热闹一下,走走过场而已,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甚至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摆脱枯燥的听课、进行消遣的方式。

(四)社会实践教学功利性强。社会实践教学需要通过宣传让社会和大学生们都参与进来,但是,当前一些高等院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教学时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太过注重、追求自身的包装和宣传,忘记了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宗旨,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的主旨和意义。转贴于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认识上存在偏差。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空前的压力。因此,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安排时,片面强调培养专门性、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把原理课社会实践教学摆到可有可无的位置。

(二)机制不完善。一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诸多理念还比较落后,直接导致在机制保证和建设上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1、领导管理机构的多头领导、多重管理,最终导致管理混乱、无序、工作效率相对低下;2、缺乏长期的具有一定连续性的社会实践教学目标和计划;3、社会实践教学经费时多时少,从制度上缺乏长期的、可靠的保障;4、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三)模式上乏创新。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在形式上没有根据经济、社会的客观发展实际和学生的特性出发,授课模式多年不变,缺乏创新。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大大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和需要。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关部门和组织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缺乏对社会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认知。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对策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教学是实现原理课教学目的、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原理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和推动大学生对国情的基本了解,增进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懂得社会需要什么,自己缺少什么,使自己所学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进而激发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服务社会的意识,升华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机制。制定原理课社会实践教学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对社会实践教学有序、合理安排;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严格按照中相关部门的要求出台具体政策,保证社会实践教学人员和经费的配备;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建立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与各个学院日常工作联系制度。通过派驻原理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进学院,加强与学院、大学生的互动,通过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入手,增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社会实践效果。

教学实践的定义篇7

关键词:实践观教育改革教育实践

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各领域、各方面、各层次,深刻地改变了国人的生存、生产、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而这一切的变化都与中国教育30多年的改革实践和发展密切相关。在当下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中,“实践”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高频词汇,诸如对“强化实践”、“回归实践”的教育改革取向的肯定,将教育自身界定为“一种指向‘人’的实践活动。”[1]当下的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走向,无疑会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尤其是马克思的实践观传入中国后对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修身为本,内圣外王,知行合一,躬行实践”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思想史上一直传承的实践观,也是教育实践中一直秉持的教育理念,其所关注的问题是个人修为与道德政治教化。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世界”的实践观念。一直到近代以来,西方的各种思想理论包括各种实践观点传入中国,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从20世纪初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引入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来,马克思的实践观就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被几代人反复地解读,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理论宣传和学校教育进行普及。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中国化的过程中,于1937年写成的《实践论》是一份重要的历史文献。它是从解决我们党当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任务出发的,这篇关于实践问题的论著是“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这些主观主义的错误而写成的”。[3]关于实践,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活动。”[4]这符合马克思说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对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总结道:“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6]解决好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始终为所关注。1978年思想解放大讨论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的命题,也脱胎于《实践论》中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7]把实践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从认识论的视角解读马克思的实践观,不仅仅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同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相吻合,也与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走适合中国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的现实需要相统一,因此而深入人心并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教育改革是在实践中进行的

教育是“全部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改变“人的世界”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历史活动,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所以教育改革和发展至关紧要。从国家利益来说,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从群众期盼来看,教育改革和发展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子女都“有学上”进而“上好学”。因此,从中国改革发端起,教育改革便首当其冲,可以说教育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先导。

教育在“”中从“重视实践”走向了“生产代替教学”、“实干取论”的荒谬地步,直至走向了整个教育的荒废;而经过拨乱反正后的教育,在恢复重建学科专业的理论框架和弥补学生“知识断层”的过程中,又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8]由于不同时期中国的教育环境不同,根据国情党的领导班子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启动了教育改革的大幕。这份文件明确提出“‘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普及九年义务教育’”[9]的目标,这是一个宏伟的战略目标。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10],并提出了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改革的目标。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和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体制后,对于推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长期努力,到2000年,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针对我国一直以来推行的应试教育,1999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11]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2001年5月29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予以完善,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实现了义务教育体制的深刻变革。

2010年,国家面向未来十年颁布了《教育规划纲要》,站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再次提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12]

2013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第42条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这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之举。从“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13]到“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14],再到“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15],《决定》的一些新提法和新举措令人感到振奋。

我国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不断探索中国教育改革的方案,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努力构建富有活力的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未来我国教育发展走向及其改革

30多年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成就,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固步自封,思想僵化,人心浮躁,人的精神世界的孤独等,还有一些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负面现象,这些问题都深刻的反映在教育上。综合国际和国内形势,未来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呈现这样几种特点。

(1)教育学术化和职业化分流

改革大学招生制度。把大学分为职业型大学和学术型大学,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职业型大学是专门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并与企业签订培养计划,学生毕业可以和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学术型大学专门培养科研人才,学生毕业以后继续深造,可以读研读博也可以选择出国留学。

(2)教育的个性化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填鸭式教学,教育单一化。在教育过程中主张同步化、集中化、标准化,忽视差别和个性。从小学到高中所有人读的都是一样的书,接受的都是一样的教育,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这正是我们的教育弊端。现代社会是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我们要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每个人的特性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进行个性化教学。“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16],不承认这点就不是“唯物主义”;而教育的理想和职责正是促进人的发展,不坚持这点就不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正是在这层意义上,个性化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实践。

(3)教育的德育化

党的十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以前学校只注重知识的培养,很少关注学生人格的培养。高校应注重立德树人,把教书与育人、管理与育人、服务与育人并驾齐驱,注重知行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要让学生认知是非对错,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然后学生才会外化于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说明。”[17]教育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主要方面,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国的教育改革逐步得到完善,初步建立起了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体制。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我们的教育也应根据时代的潮流在实践中寻求新的出路。(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冯向东.教育自身:教育学学科立场与理论的基石[J].教育研究,2013,(7):10-17.

[2][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第二版第一卷第58-61

[3][4][6][7]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2,282,296-297,284

[9]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eB/oL].(1985-05-27)

[10]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eB/oL].(1993-02-13)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eB/oL].(1999-09-06)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

[13][14][1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5)第42条

教学实践的定义篇8

【关键词】“90后”;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如何,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是否拥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社会主义观代化事业的成败。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大学生能够普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修养,夯实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基础。而当前在高校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主要手段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对象则是“90后”大学生。

“90后”大学生是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大学生,他们出生和成长在中国社会经济改革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猛、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最为多元化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独立自信,敢于挑战,政治参与热情高,人生观念上开拓进取、积极主动、灵活务实,求知欲强。然而,自2008年以来,越来越多的“90后”走进了大学校园,个性张扬,独立务实的思想特性使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有所减弱,甚至提出了质疑,这对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90后大学生更加务实,关心实际,而非抽象的哲学理论与精神信仰,因此,他们更关注具体实践能力的锻炼,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第二,“90后”大学生大部分信仰和崇拜的是科学知识,而对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不十分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弱化的趋势,除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多元文化的侵蚀外,大学阶段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由于“三观”未完全确立,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极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从客观上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接受的难度。因此,加大推进在“90后”大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则是推进在“90后”大学生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好手段。

一、实践是在“90后”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好手段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它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要经受实践的检验.要防止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盲目实践和脱离实践的空洞理论两种错误倾向。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要进一步发挥其理论实效,就必须使其理论为人民大众接受。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国际竞争加快,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社会问题与矛盾也日益凸显。这也使得青年学生中的思想与心理特征不断变化,对个人利益的实现愿望非常明显。从“90后”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特征上看,由于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承受了巨大的负担,使他们将主要的精力投身到自身的前途和利益问题,而对社会与人类发展问题关注较少。这也使得90后大学生更加务实,凡事讲究实效。具体表现有:

(1)学习中,大多数学生把主要精力投身于关系到以后工作能力的专业课学习当中,轻视思想政治等一些课程的学习,认为这些课程对于以后的找工作没有直接关系。

(2)在入党动机上,许多“90后”大学生表示入党是为了个人荣誉或为以后的就业提供方便。

(3)在思想方面.民主意识与维权意识增强,对很多社会政治问题上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常以怀疑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些现象都一定程度的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丰富的物质生活的追求,因此,当他们在进行政治评价与价值衡量的时候,常常是以利益作为衡量的标尺。当代大学生更加讲求实际效果,只有观点而没有实践证明的理论是无法令人真正信服的。

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大学生就业,学习,生活等直接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因素连接起来,消除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大而空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错误观点。针对大学生的务实性,功利性的心理特征,在实践中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正发挥其在指导发展中的问题的作用,进而更好的引导大学生投身实践,通过实践课堂的锻炼,把科学的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党的地位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了解,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

二、运用实践手段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作为“90后”大学生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阵地,应当发挥其作用。要使“90后”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与价值观。具体来说,高校应在理论教学方式和社会实践两方面加以改革,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丰富“90后”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能力。

1.在教学模式上,由理论式教学转向理论式教学与实践式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参与程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构建立体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一个“听、看、读、议、写”(听即听老师讲课,看即参观、调查研究、观看电视录像资料,读即读教材、原著及其他参考材料,议即讨论,写即写以心得体会为主要内容的小论文)全方位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够达到“动情、动心、动脑、动口、动手”的“五动”状态。在这个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中,通过制作精良的课件,历史影像史实资料,选取适当的电影等,充分利用电子技术,还原历史本来面貌,以事实为依据,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的许多小论文在公开刊物发表,在各类征文竞赛中获奖。这种模式一方面最大限度的减小了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主观因素,充分利用客观因素,迎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务实心理。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听,视”多重感官,大大加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2)在教学内容上,多结合当下最热门的,最为关注的事件作为素材,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以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运用于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即运用网络打造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交流平台。在信息化的今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了解政治事件,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应充分结合时展,以网络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渠道,提高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如对于教学成果较好的课堂可以进行实况录制,并将之至校内网上,打造“网络课堂”。同时开设学习心得交流平台,供学生以发帖、电子邮件、集中讨论区等形式进行同学之间的学习心得经验交流,教师亦可以参与学生讨论,及时了解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利用一些重大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纪念活动。结合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具体实践活动及取得的实际效果,论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实践价值。在教学中,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纪念活动,如举行全校范围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竞赛、“学习十七大,宣传十七大”演讲比赛、‘我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演讲比赛、“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比赛、红歌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活动,激发了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兴趣,极大增强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和理论认同,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觉将理论的“认知”与实际的“践行”结合起来。

(5)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进行体验式实践教学。可以选择一些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单位,作为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并与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座谈,使学生受到了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教育和工人阶级优秀品质的教育。同时,还可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在武汉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施洋烈士墓,以及武汉市周边的湖北红安革命纪念馆、韶山革命纪念馆等,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为了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在每次实践教学开展前,任课教师可以明确要求每位学生实践考察的具体要求和思考问题,实践结束后提交一份实践报告,并通过海报、展板等形式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进一步的宣传和展示。

(6)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这项活动,首先由任课教师拟定调查报告若干选题,在放假之前向学生进行布置,并提出具体要求。下学期开学第一周上课时,以课堂为单位选出代表进行交流,之后让学生将修改好的调查报告交给任课教师,由教师进行评阅和讲评,并将评定成绩记入平时成绩。学生通过假期做调查报告,不仅开阔了视野,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且使他们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了解国情民情,从感性体验中得到启迪,增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课外,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观察社会、理解社会、分析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这里所说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涵盖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挂职锻炼、社区共建等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实践基地,推进大众化载体实体化。多渠道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寻求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为进一步强化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把社会实践基地与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学实习基地、科学研究基地、科技推广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相联合,真正把学与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由此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同度,不断提升青年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社会实践阵地为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可靠载体,有利于建立巩固的长效的大众化工作机制。

(2)拓展实践路径,切实开展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寒暑假的社会调研活动,而应该拓展实践路径,拓宽实践领域,切实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挂职锻炼、社区共建等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并将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体系,使过程规范化,推进大众化工作合理化。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了党情国情民情,增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的认同感,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3)加强队伍建设。组织专业人员对社会实践作出实时指导。在整个社会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应积极担负起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使命,发挥高校教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导作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占领学术阵地。这就要求在加强队伍建设的时候,要特别重视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指导教师头脑。同时教师要具备应对当下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求职面试、就业咨询等诸多问题的丰富应对经验,能够给予学生具体实际的指导。

(4)完善评估机制。学校要和社会实践单位联合制定完善的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机制,通过实践小组成员互相评估,实践对象如企业,社区等单位对其评估与指导员的综合评估三方结合起来,既考察了实践小组的完成情况,同时也磨练了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诚信的品质。并且学校要成立相关部门专门对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管理,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评估活动,将教师参与实践育人活动作为其职称评定和年终考核的必要条件,把实践育人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作为学院工作考评的重要指标,进一步确保学生实践活动的有序、有效推进。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阵地,坚持不懈地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即一方面通过课堂模式的改革以生动的形式、鲜活的内容、大众的语言、科学的手段,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最新理论成果为大学生所理解、接受;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实践这一“第二课堂”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指导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信仰、思维方式和行为指南。用实践完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传播手段,用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90后”大学生进一步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改革开放、党的基本路线以及同具体道路之间关系,进一步增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和信心,最终使“90后”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简介:

教学实践的定义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堂教学;正面引导;教师主导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4-0053-04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注重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其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形成了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为品牌项目,为大学生提供了参加社会实践的有效载体,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认知社会向服务社会、由改造思想向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转向。[1]通过总结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验,深入分析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统一、正面引导与现实批判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鲜明特征。

一、坚持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统一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直接决策下,“05方案”统一课程设置方案,统一编写教材,统一课程建设标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组织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目标决定的,是对思想和心理处于成长中的大学生进行理论讲解和分析的最适宜方式。[2]清华大学“概论”课以“课前调研”的热点问题为授课重点,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3]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日益凸显,各高校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不仅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体验,而且注重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互动、互补,使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真正统一于课程教学目标。

东北师范大学尝试开展社会实践、课堂实践、科研实践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力求把理论与实际、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自主研究解决问题等实践能力。[4]青年学者尹建华等则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课程各阶段的任务、单课程的综合性和总课程的综合性,系统设计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突出实践教学应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为依托,通过采取各种具体教学及评价方法或方式,激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达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5]张森年所在的教学团队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不同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差异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内在的逻辑进阶,经过探索和尝试,构建并施行了以体验型、践履型、研究型三种主要形式为架构的“‘感—行—思’三阶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6]姜建成则从社会实践课程化、[7]蒋德勤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教学新模式,[8]推进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统一。

我们尝试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形式、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认识总规律,构建以验证型实践教学与探究型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两者互动、互补、融合、不断递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平台。

验证型实践教学主要采取三种形式:其一,课堂实践教学。借鉴科学实验创设人工条件,简化、纯化、强化自然过程或重演自然过程,以便研究对象所具有的规律性的方式方法,我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案例和视频教学,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提供高度仿真的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思考、分析、研究这些案例和视频,独立作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如我们采用“看前提问—看中思考—看后讨论、总结”的方式,组织学生观看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把感知—知识内化—用(或行)有机统一起来,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二,基地实践教学。根据教学要求,我们建立了校内外两类实践基地。深入厂矿企业、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考察,是一种经济、灵活、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但学生走出校门所能看到的确是实践的成果或现象,而看不到理论思维和接受的对象的本质,实际上,任何社会调查都有这一缺陷,但为什么社会调查是认识社会的重要方法,就在于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以校史馆为基地,强化训练。淮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淮北煤炭师范学院,1978年挂牌,与我国改革开放同龄,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引导学生开展走访活动,搞清一个校友的成长、弄清一个学院的变迁,达到感悟并传承淮北师范大学精神(“特别肯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太阳石精神)。通过这种训练之后,各课程组注重与专业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含各类专业实践基地)进行实训。其三,薪火义务支教实践。这是学校层面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党校党员积极分子必须经过薪火义务支教实践锻炼。“薪火义务支教社”秉承“投薪加火,为农村教育助燃;沥胆披肝,帮农家孩子读书”的宗旨,多年如一日地支持与帮助地域偏僻的农村中小学。通过这种集中实践教学方式培养一批学生骨干,再由骨干带领小组就近(学校周边)或学生家乡围绕社会、经济、历史情况开展自主考察活动。

我们尝试基于问题、基于项目推进探究型实践教学。课题型教学的基本程序:第一,学期初课程组设计出开展课题型教学的选题。选题符合三个标准:教材中的重难点、学生关注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通过访谈、网络、课堂问卷等方式搜集和从学生“课前调研”中提炼出的问题)。第二,学生自由组合(每组6人左右)选题;第三,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经过师生交流和互动确定活动计划;第四,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鼓励学生自主考察,收集第一手资料);第五,资料汇总分析,以论文、研究报告、自制课件等形式上交作业;第六,优秀成果交流、点评,并要求修改后优秀成果汇编成册。即通过“课题选择—制定方案—研究过程(调查研究)—研究报告(自制课题)—成果交流与评价”,把实践教学和课堂理论教学统一起来、形成“合力”,促进学生“信”、“行”理论。

二、坚持正面引导与现实批判的有机统一

客观存在是矛盾的统一体、认知过程中的片面性和表面性等,决定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坚持正面引导与现实批判的有机统一。

面对心理和思想正在发展、又对世界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对他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给他们以科学理论的武装、构筑他们的精神世界,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然,正面引导决不是回避社会负面问题。秦宣教授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理论与现实经常出现巨大反差。如我们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却不能回避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仍处于低潮这一现实;我们讲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成就,却不能回避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讲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共同富裕,却不能回避收入差距逐步扩大这一现实等。理论宣传、研究脱离实际,脱离大众生活,无法赢得大众的共鸣和理解。[9]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就是在批判中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两个凡是”的质疑和批判中恢复和深化的。正面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消极现象或不健康的社会思潮的分析批判是相辅相成的。“现实批判”不是简单地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揭丑”,过分渲染和夸大负面现象,而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消极现象或不健康的错误社会思潮的分析、评判或质疑。[10]批判的目的不是得出一个否定性的评判,而是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展开对某些消极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的分析批判,进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信仰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坚持正面引导与现实批判的统一,为实践教学坚持正面引导与现实批判的统一提供了示范。实践教学就是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实现由知到信再到行的过程。认识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反复循环中不断深化,变革世界的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知识内化为信念、信念转化行为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离不开经验—体验—体认(认同)的作用机制。而经验—体验—体认(认同)的作用机制都具有两极性,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积极方面要引导和教育、消极方面要扬弃。

个人经验通常指个人亲身经历活动而产生感性认识。体验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对他人经验与自身直接实践成果的一种反思性心理过程。体认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体验的某种选择性结果,并且是对这种结果的一种高度认同和确信。[11]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会接触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因素,学生身临复杂的环境中,无论是个人经验、体验、体认(认同)都具有两重性。例如,同样到贫困地区去考察,有人激发发奋图强的志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人则发怨天尤人的哀叹等。矛盾分析法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经验。科学的体验、体认(认同)也是如此。邓卓明等学者揭示了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展示了科学的经验、体验、体认(认同)的具体途径。[12]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一方面,大学生能增进同工人农民的感情,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认识;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感知;对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感悟,全面体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强化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实践体验能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思想行为的引导,促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实质认同。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和实用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正在对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干扰,实践教学应积极回应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学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端正思想认识,提升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三、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统一

最近兴起的“问题导向”专题教学法就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有机统一的生动体现。所谓“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下的专题教学,是指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的选择与指向,必须针对大学生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的专题研究与教学活动。[13]而“问题导向”专题教学法实施的关键就是要准确把握好教学中大学生关注的问题,理清大学生对什么问题深感困惑,这又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其实就是一种学习性、成长性和社会化的实践。[14]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综合经验,涉及智育、德育、体育和美育等方面的内容。实践过程也是学生知情意行的综合过程,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体验,发展了学生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15]正因为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教育、大学生就业实习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合流趋势,才能够合力推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坚持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其中教师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他们在学生的各类实践活动中扮演引路人和指导者的角色。当前实践教学中就教师方面存在着两大突出问题:其一,随着教师学历层次提高,出现了教师队伍“学院化”趋势,而“学院化”教师队伍带来理论教学研究与实践教学、体验相分离的趋势。针对这种趋势,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中强调:鼓励教师增加实践经历,积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挂职锻炼、学习考察等活动,统筹安排教师参加学生社会实践等,着力加强实践育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育人水平。近年来,我们通过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校内协作与校际协作相结合、省内交流与省外交流相结合、组织实践考察与自主实践考察相结合,打造了一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的骨干队伍。具体为:积极参与教育部等组织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社会考察活动,参加相关实践教学研讨会,提高骨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组织教师开展社会调查理论的学习和研讨,提高从事社会实践的本领;定期组织教师深入周边农村、社区、企业实地考察,赴华西村、小岗村、上海世博、井冈山等地考察调研,注重在实践考察中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其二,绝大多数高校课外的实践教学由校团委、团支部、辅导员计划、组织和实施,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难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支撑、良性循环、持久发展,[16]即教师队伍要真正形成“合力”,共当大学生的实践教学的“领路人”。学生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专业实践的主体、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教思政[2012]1号文指出:支持和引导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解决当前的实践教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主体性被遮蔽、“主体空场”、“见物不见人”等现象。[17]

开展实践教学,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专业实践融于“三下乡”、“四进社区”、生产劳动和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中,不仅发挥了社会实践的德育作用,而且促使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相结合,教师要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的主题和有吸引力的问题、规划实践教学的场所和形式,强化对学生社会实践各环节的指导等。学生则通过自行分组、自行选题(注重把各课程组设计的选题与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结合起来再设计)、自行调研和自我评价,学生由传统的“配角”转换为现实的“主角”,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实践的全过程中,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18]

大学生作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剧中人和剧作者”,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19]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紧密结合,共同指导和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大学生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提高和身心的健康成长。但是大学生能否变成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主体,自觉承担、组织和参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已成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大学生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有效载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产生丰富的情绪体验,或愉悦,或激动,或信服,体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道德规范蕴含的巨大合理性,按照社会主义思想政治道德规范的要求,实现道德践履。[20]以实践养成教育为主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本身就可以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曹银忠,胡树祥.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84-88.

[2]黄伟力.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8(7):53-57.

[3]孔祥云.组织学生“课前调研”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2):71-74.

[4]刘世华,吴绍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局限及对策论析[J].教学与研究,2008(4):87-90.

[5]尹建华,李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厘定与模型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7)(中):12-16.

[6]张森年.“‘感—行—思’三阶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66-69.

[7]姜建成.论社会实践课程化的价值意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08-110.

[8]蒋德勤.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课堂”新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70-73.

[9]秦宣.问题与对策: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37-41.

[10]黄伟力.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中正面教育与现实批判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09(21):57-60,95.

[11]邱柏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若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2006(6):8-14.

[12]邓卓明,姜华.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99-102.

[13]谭希培.大学生思想热点问题导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63-65.

[14]胡树祥,吴满意.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涵的新界定[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2-44.

[15]骆郁廷.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67-168.

[16]丁春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其模式创新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108-112.

[17]汪馨兰,戴钢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54-57.

[18]冷舜安.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70-72.

教学实践的定义篇10

[关键词]实践育人;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专业见习实习;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2—0111—02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将其视为自己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确保大学生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教社科〔2011〕1号)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各级各类高校越加重视大学生实践育人工作。2012年1月,教育部等7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教思政〔2012〕1号),实践育人亦成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措施。

一、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性战略任务

曾经指出:“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全国高校都要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教思政〔2012〕1号文件指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这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置于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导致理论说教之风盛行。当面对我国改革开放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冲击下的国内外形势时,单纯的理论说教越发显得苍白无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现实社会冲击与教育思想方法落后,致使大学生政治思想意识淡薄,政治观念模糊,理想信仰多元;价值取向功利、拜金主义浓厚,个人本位突出;道德知行背离,道德标准双重,道德失范严重等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是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是高校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政治性战略任务。

二、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要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是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实践出真知。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实践育人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以社会价值导向促进大学生心理认同,使他们在面对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时,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抵制精神污染,维护社会正义;以理论联系实践促进大学生情感体验,使他们提升社会责任感、锻炼意志品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坚定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红色文化促进大学生心灵感应,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高校要在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上下足功夫

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一定的实践形式来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中发〔2004〕16号文件指出:“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利用好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教社政〔2005〕5号文件指出:“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指出:“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教思政〔2012〕1号文件指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这些文件,对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做出了具体的表述,也为高校实施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提供了依据。教思政〔2012〕1号文件对多种多样的实践育人形式作出了归类,很好地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小思政)中的实践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大思政)中的实践活动的区别,也解决了一段时间以来,困扰高校、争论不休的“大、小思政实践归属”问题,这必将有助于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除教思政〔2012〕1号文件指出的3个主要形式以外,依笔者之见,专业见习实习是实践育人的第4个主要形式。专业见习实习是大学生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高职院校学生有1年、本科院校学生有1学期的见习实习时间,教社政〔2005〕5号文件和中青联发〔2005〕3号文件也都明确了专业见习实习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形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体目标有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素质教育。专业见习实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论结合实践,强化专业知识,获得本专业或本学科的初步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增强群众观念和劳动观念,培养他们具有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精神和能力。

四、高校要切实做好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

1.学校党政重视,政策制度到位。学校党政要高度重视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定相关政策与制度,保证实践育人的功效。学校党委要统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实践育人纳入到其中并使其成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学校教务部门应联合思政部门、学工部门,把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到学生见习实习教学计划,探索大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的实践育人途径;学校要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与保证实践育人,积极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设,落实实践育人经费;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实践育人水平,科学计算教师实践育人工作量,统筹安排、鼓励教师指导和参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2.加强基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依据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形式来划分,实践基地可以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基地、部队和见习实习单位四大类。从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效上来看,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更显突出也更为重要。从当前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运行上来看,见习实习单位数量最多,部队、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数量极少,实践教学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甚至出现不能满足教学和实践的需要。做好实践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大力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问题。高校在巩固现有见习实习单位的同时,要积极新建见习实习基地,尽可能选择符合本专业、本学科学生提高专业技能与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见习实习单位;要加强与人民部队、武装警察部队的联系,安排大学生在暑假期间深入部队一线体验生活;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的诸如爱国主义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地、社区基地、现代企业基地等,保障实践教学。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尤其是“红色文化”基地建设,确保大学生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3.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当前实践育人的众多途径没有整合,形成强大合力,各自为阵的单打独斗,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们分别隶属于思政部和学工部,两个部门各行其事,各负其责。学工部负责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表现出专业化水平不高,而思政部负责的实践教学往往表现出教学基地不足。二者的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就能极大增加,不仅实践教学、实践活动才能顺利开展,而且实践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才能充分体现。再如专业见习实习,教务(实习)部门制定教学计划,多数计划为专业技能要求,涉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内容几乎没有或者极少。见习实习单位提供的诸如对大学生进行敬业奉献、团结友善、服务社会、自强不息等职业道德教育资源,被白白浪费。

4.丰富实践活动,锻炼知行统一。“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红色之旅”、“三下乡”、“四进社区”等等。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各有其特色,探索走“大、小思政”社会实践相互结合之路,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成为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了解、认识、分析、解决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活动,成为让学生感悟、践行,把思想政治理论、方法转化为自觉的内心信念,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政治素养与道德品质的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6.

〔2〕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

〔3〕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eB/oL〕.

〔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eB/oL〕.http:///nj06_29_8940/20091127/t20091127_4256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