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的化学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0:08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篇1

预计三支试管的颜色变化分别是()。

a.Ⅰ、Ⅱ、Ⅲ均为砖红色

B.Ⅰ、Ⅲ为无色;Ⅱ为砖红色

C.Ⅰ、Ⅲ为蓝色;Ⅱ为砖红色

D.Ⅰ、Ⅲ为砖红色;Ⅱ为无色

大多数学生错选了B项,说明这部分学生对实验所用的斐林试剂的作用原理的理解存在错误。斐林试剂的作用原理是: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而Cu(oH)2呈蓝色,具有氧化性,与还原糖中具有还原性的醛基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该反应原理在高中生物学科和化学学科中都出现过;实验所用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也是高中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试剂。在讲评这道题时,笔者转换了教学思路,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来思考:斐林试剂的有效成分是Cu(oH)2,它呈现什么颜色?它被还原糖的醛基还原后的产物又是什么颜色?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化学知识,很容易想到Ⅰ、Ⅲ溶液为蓝色,Ⅱ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砖红色沉淀。

在这道题的处理中我意识到,从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角度来解释生物学科的难点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问题分析解决能力。高中生物中的“细胞的物质基础”“细胞代谢”部分涉及了大量的生物化学知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1.从反应速率角度解读温度对酶活性的作用曲线

酶是“细胞代谢”部分的重要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温度、酸碱度等都会影响酶活性(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以往学习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笔者通常让学生设计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然后给出具体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分析数据得出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最后引导学生绘制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这样教学,学生虽然能识别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但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趋势和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此时,可结合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对此进行如下解释:当温度升高时,与一般化学反应一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同时,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随着温度的升高,蛋白质逐渐变性失活,引起酶促反应速率下降。如果用酶促反应速率对反应温度作图,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下,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为钟罩形(如图1),即当反应温度达到最适温度之前,随反应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加;当反应温度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大;当反应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随反应温度增大而降低(曲线的最大值为酶的最适温度)。这样结合化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一目了然,教学效果非常好。

2.从化学组成角度比较脂肪和糖原

“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是高中生物“细胞的结构基础”部分的一个重点内容。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质中的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和脂肪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习题中经常出现将糖原和脂肪进行比较的选项,比较的方向包括等质量的糖原和脂肪中各种原子比例的高低、完全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的多少等。

【例1】(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第2题)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教材中只介绍了1克糖原氧化分解释放出约17kJ的能量,1克脂肪可以放出约39kJ的能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记住这组数据是困难且没有意义的。对此,笔者采用了这样的教学策略:介绍脂肪的化学本质――甘油三酯,然后让学生阅读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的油脂部分,学生由教材中脂肪酸的分子式可以知道脂肪中碳原子、氢原子所占比例较大。学生再阅读教材中的糖类部分,由淀粉、纤维素的分子式[C6H7o2(oH)3]n可知,多个多糖中碳原子、氢原子所占比例较小,氧原子所占比例较大,糖原和淀粉、纤维素均是由葡萄糖脱水聚合形成的,应用类比推理法可知糖原也有以上性质。在燃烧时,糖原和脂肪中的碳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最终生成水,等质量脂肪因为氧原子含量较少,故需要更多氧气,生成的水多,释放出的能量也多。与糖原相比,每克脂肪储存的能量更多,是良好的储能物质。这样,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就显得轻松、容易多了。

3.结合化学知识选择实验材料及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一个考查方向就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理解,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例2】(2013年江苏省高考生物卷第23题)为了探究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实验①B.实验②C.实验③D.实验④

方案①中,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可以分解过氧化氢,其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但温度在影响酶活性的同时也在影响反应物过氧化氢,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知道过氧化氢受热分解,可以判断a不正确。方案③中,蔗糖酶不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方案④中,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等还原糖,但该方案中选择斐林试剂来鉴定还原糖是不合适的。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科书选修5“乙醛的性质”部分,学生学过以下方程式: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该反应所需的氢氧化铜在化学教材中有明确的制备方法:在试管里注入10%naoH溶液2mL,再滴入2%CuSo4溶液4~5滴,振荡。由此可知:该反应需在碱过量的条件下完成,因此用斐林试剂来检测不同pH下还原糖的产生量是不合适的。

综上可知,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注意“度”和“量”。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化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因此要注意“度”和“量”。文中例1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脂肪的各种原子比例与糖原的区别,应用的化学知识是学生在化学课上学过的,学生容易接受;而等质量糖原和脂肪为什么所含能量不同则涉及了分子势能等问题,没有必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讲解。

第二,要熟悉学生的理科知识结构。教师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中要选择好切入的时间和内容。如果学生没有有关的化学知识储备,生物教师却运用了这些知识,可能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障碍。这就需要生物教师熟悉生物教材和化学教材有关内容的编排顺序和学生已具备的理科知识结构,找好新知识的“生长点”,创设好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改革新教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我省的新课改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也获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和经验。新课改的目的在于改变高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优化课本的知识结构,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我创新、自我探索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不能延用旧的教学方式,而要探索利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方法,思考教学过程怎样才能体现新课改的宗旨,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要使学生的知识积累量不受到影响,就得深入研究新教材,总结新的教学经验,优化课堂教学。

一、新课程合理的教材知识结构

新的高中生物教学大纲规定生物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与初步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个规定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符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不同层次的六种能力,也是学生将来所必需的六种能力,是反映一国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是新课标着重强调的方面,也是培养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

新教材从总体上改变了旧的知识体系,强调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宗旨。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新体系和编写宗旨,才能运用自如,掌控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创设课堂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是开放的课堂,要把课堂外延扩展到社会大舞台,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内授课,扩大学生的视野;是现代的课堂,也要求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

1.创设问题情境,为课堂互动打好基础。

生物学科特点是很多的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果利用好这一特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就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效的理想气氛。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考虑:

(1)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才能很平和地让学生走入接受知识的情境;问题要体现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杂乱的文字叙述中找到侧重点,做到事半功倍。

(2)问题要具有时代性。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接受了知识,而且调动了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了解了生物学科的发展动态,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

(3)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生活中能够遇到但不能用已有的知识去解答的问题,最能集中注意力,产生立刻要想知道的欲望。

三、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需要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教学关系由“以教论学”向“以学论教”转变,从这一理论出发,可以看出“学”是“教”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学生需要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定位应是学生的发展需要,获取知识不应当是最终目的,而应当是一种手段、一种过程,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作为一种载体,学生通过获取知识与技能这一过程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就是具备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并且逐步形成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知识的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创设情境,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步入社会后的自理能力、自学能力、交际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关注学生的认知需要

学生是有差异的人,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需要,进行教学设计调整。在不同的班级使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在备课时给教学设计留下足够的变化余地,以便在教学时随机应变,根据学生听课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更改;对于班级中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该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来帮助他们接受知识,包括课堂的提问,课后的交流,在这些环节中也要有相应的教学设计,做到既准备充分又不拘一格。

2.教学目标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强调的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是不能够仅仅设置知识目标,或者即使设置了其他目标,也只是形同虚设,走走过场,没有真正在教学中重视和培养;新课程条件下我们要把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其他对学生将来的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有重要作用的其他目标体现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理念,真正做到目光长远地培养新时代人才。

那些感到学习生物有价值的学生和觉得自己有那方面能力的学生都有清晰的目标,不同于那些在许多场合都缺乏目标的学生。显然,学生在学习领域中有不同的学习经历;他们积累了关于那个领域的积极和消极体验并将这方面的信息整合进包含自我的心理表象的广泛网络中。具有积极心态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发觉学习环境中的积极线索,而消极心态的学生仅仅关注环境中的消极线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切实落实教学设计的情感等目标,对于学生的心理适应过程有很重要的作用。

3.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合作学习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发展创新能力的很好切入口和突破口,这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团体内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式学习。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时候需要这样的合作,如实验中的合作、探究中的合作、调查中的合作等。例如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实验中就必须有学生的分组观察、实验,这样的合作能够提高探究的效率,使实验的结果更准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参与,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合作的地位上,善于为学生提供合作的条件,创设合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合作的喜悦,感受信息共享的快乐。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教师先进教育理念与聪明智慧的体现,教师在运用聪明智慧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时,教师成长了,更重要的是学生成长了,广大教师应该抓住此次新课程改革的机遇,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念,这是对自己、对学生都有益的事,更重要的是对国家的教育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篇3

教学与知识之间有着内在的、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教学策略的设计必须针对知识类型的实际。

我国20世纪的化学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都是从知识属性的角度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的。从1923年分科设置课程纲要开始,逐渐演变并基本固定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用语等五个方面。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考试大纲一直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五大类。而新课程高考化学考试大纲,虽然在考试内容部分将化学知识分为“化学科学特征和基本研究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等五个方面,但在内容比例部分还基本保留了传统的分类方法。

知识分类就是根据特定的需要和标准,通过比较,把人类的全部知识按照相同、相异、相关等属性划分成为不同类别的知识体系,以此显示在知识整体中应有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在知识分类的历史上,不同的知识观有不同的知识分类理论与标准,因而产生了形形的知识分类方式。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人们把知识分为事实性的、概念性的、程序性的和元认知性的四大类。

纵观传统的化学知识分类方法和知识分类理论的实际,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并把化学知识划分为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大类。其中,物质知识主要属于事实性知识,包括无机化合物及其应用和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观念知识主要属于概念性知识,包括化学科学的特征以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方法知识主要属于程序性知识,包括化学科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化学实验基础和化学计算等。由于中学化学限于原子和分子层面,中学生认识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识别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所以,可以认为在高中化学知识中,物质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对象,观念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思想,方法知识是“识别和创造”的工具。物质知识是整个学科知识的基础,也是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的载体,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既要依靠物质知识的支撑,又能促进物质知识的获取。因此,化学学科要实现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终极目标,应该从获取化学事实、形成学科观念和掌握科学方法三个维度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

新世纪以来实施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了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设置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的课程结构。据此,《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将科学领域化学科目划分为八个模块,同时又把模块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类。下面从物质知识、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三个维度,阐述在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教学中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的相关策略。

二、物质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本文所说的“物质知识”实际就是“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课标》所构建的课程结构中,必修模块的物质知识主要分布在“化学1”的“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2”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其中“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对应“单质与无机化合物”知识,“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包含“有机化合物”知识。从《课标》的安排和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看.物质知识是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和核心。为了使学生能准确获取物质知识,以便在此基础上生长出相应的观念知识和方法知识,可以采取下列教学策略。

1.在社会生活情境中认识物质知识

由于《课标》对物质知识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物质,这时,我们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质,将物质知识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从而体现物质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通过对物质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环境和社会生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直接体会到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如关于氯气性质的教学可以借助液氯泄漏事故报道录像的有关画面进行,以突出基于“社会中心论”的教学思想。

2.以核心概念为指导学习物质知识

为了使学生能借助于一定的基本概念认识无机物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课标》在“化学1”中安排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并与单质和无机物知识安排在同一主题。限于化学l的模块功能,这些概念虽然是浅显而又有限的,但它们有助于学生对物质知识的理解,并对物质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领悟《课标》的立意,充分发挥这些概念在学生学习物质知识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时,由于反应物中钠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都处于最低价态,而氢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所以只能是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0价,反应的气体产物为氢气。这一确定钠与水反应气体产物的假说,就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提出的。

3.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获取物质知识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新知识的关键是要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他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要组织学生探究物质知识,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设置相关问题,将学生有效地引入新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成获取有关物质知识的学习目标。如过氧化钠和氧化钠都是钠的氧化物,由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所以两者的性质既相似又不同。在过氧化钠性质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已知氧化钠性质的实际,通过对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组成与性质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有关实验检验等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对过氧化钠性质的认识。

4.按研完的一般思路探究物质知识

物质知识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路。如对于So2性质的研究可以有以下思路:So2与Co2同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o2是酸性氧化物,So2也应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处于其常见化合价的中间价态,所以So2应该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So2是一种新认识的物质,除了根据其类别、组成元素的化合价等推测性质外,还可能具有其他某些特殊性质。然后结合相关实验验证推测的合理性,并形成对So2性质的全面认识。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教给学生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其他物质知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观念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关于观念知识,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按照《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了整体化的设计和编排,主要包括化学研究的物质层次观、化学中的相互作用观、化学变化的形式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观、化学进化观等几个方面。由于学科观念知识不仅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具有超越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在全面把握课程结构中学科观念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围绕学科基本观念进行教学设计”,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应有的学科基本观念。又由于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化学学科观念通常是在化学事实性知识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概括提炼而形成的。因此,帮助学生构建学科观念常有观念知识以物质知识为基础和物质知识用观念知识来概括两个基本策略。

1.观念知识以物质知识为基础

运用分类观念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为了使学生形成分类的观念,有关分类的内容可以采用以下设计进行教学,以突出观念知识对物质知识的依赖。

学习活动1:结合生活中(图书馆、超市等)分类的事例,思考物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应该怎样对物质进行分类的问题。

基本理解: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观念。

学习活动2:尝试对已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基本理解:树状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

学习活动3:对几组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并制作相应的树状分类图和交叉分类图。

基本理解: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是常见的分类方法。

2.物质知识用观念知识来概括

乙酸的知识主要属于物质知识。《课标》在“化学2”中要求学生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科书又将其细化为乙酸的分子结构、酸性、酯化反应及主要用途。显然,这些都是物质知识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要围绕核心观念进行”的理念下,《乙酸》的教学可以从物质知识中概括出相应的学科观念,以体现物质知识是观念知识的基础。

学习活动l:观察乙酸分子的比例模型,认识乙酸分子的结构。

基本理解:物质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乙酸的官能团是羧基。

学习活动2:设计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并通过实验比较乙酸和乙醇分别与钠反应的速率。

基本理解: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乙酸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比乙醇中的活泼,主要是由于羰基的影响。

学习活动3:阅读关于“酒是陈的香”的解释,分析乙酸和乙醇酯化反应的机理。

基本理解: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有机反应的一种重要类型。

学习活动4:观察和体会教师演示的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

基本理解:乙酸乙酯的制备是可逆反应,实验中需要控制反应的条件。

学习活动5:总结乙酸的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基本理解: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基团,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决定。

学习活动6:结合生活实践讨论乙酸的用途。

基本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乙酸与人类的生命、营养、健康密切相关。

四、方法知识维度的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必修教科书在着力构建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体系的同时,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构建了符合学生探究能力发展需要的科学方法体系。其中,有的是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等活动中练习和运用,有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史话进行体会和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教科书中的方法知识体系了然于胸,通过挖掘教科书隐含的方法知识、利用方法知识组织教学内容、运用方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种途径,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方法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1.挖掘教科书隐含的方法知识

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是教科书编写的主线,而方法知识处于相对隐性的地位。如关于卤族元素的性质,教科书是用假说方法组织教学内容的。具体包括:(1)发现问题——卤族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变化规律与碱金属元素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也能与碱金属元素一样表现出相似性和递变性吗?(2)提出假说——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也能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3)验证假说——获取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等事实材料。(4)得出结论——卤素都是活泼的非金属,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逐渐减弱。但是教科书对这四个步骤没有具体说明和提示,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假说方法进行显化,并使学生明确假说是人们根据已有知识对所研究的事物或现象所做的初步解释,它需要证实或证伪,而且科学理论最初都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的,并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不断得到修正、完善和发展。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能比较自如地运用假说方法进行相应的探究活动。

2.利用方法知识组织教学内容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科书虽然增大了科学方法的外显力度,但总体还稍嫌不够。因此我们应该适当注意以方法知识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在以物质知识和观念知识体系作为课程内容展开主线的同时设计一个方法知识体系。例如关于“化学2”中“苯”的教学可以将其分解成八个学习任务:(1)用文献方法了解苯的发现和来源;(2)用观察方法认识苯的主要物理性质;(3)用假说方法确定苯分子的组成;(4)在认识苯的凯库勒式的同时感悟直觉思维的意义;(5)用假说方法确定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双键;(6)用模型方法认识苯分子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7)用演绎方法完成苯的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用综合方法对苯的结构和性质形成整体认识。该教学过程突出了方法知识对物质知识获取过程的指导作用,随着教学的深入和学生感性认识的丰富,可以逐渐提高对这些科学方法的要求,最终实现方法知识的教学目标。

3.运用方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篇4

1.1原电池

在高中阶段对电池的研究是化学和物理科目的相同研究项目,其中化学科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电极反应、溶液中粒子的定向位移、溶液成分变化、电子流向、电流方向。物理科目对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流、电阻、电量、电功、输出电压等。

1.2原子结构与核反应问题

原子是高中化学和物理科目都有深入研究的对象,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基本上可以认为两门科目对原子组成的认识是相同的,只不过物理科目中的原子结构模型更加侧重于放射性、核反应类型并有一个特殊的波尔理论。在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原子量、同位素问题上,化学科目的主要内容是对其含义的解释,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原子质量的定义,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在物理课程中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原子量和同位素问题的学习要求主要有,了解其基本的概念、知道同位素核反应性质的不同、同位素示踪的运用。

1.3热力学问题

热力问题在高中化学和物理科目中都占有很大的内容份额,其中化学科目中涉及的热力学问题主要有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定律、反应热、燃烧热和生成热等。在物理科目中的热力学问题知识主要涉及到分子运动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等还包括有分子运动论中的分子间距问题;气体化学反应与环境压强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超导材料等化学实验活动中客观实在的化学实验现象都与物理知识脱不开关系。

2化学变化中的外在物理表现

2.1物质颜色的变化

在化学实验活动中化学实验的很多活动都是根据反应物的物理现象来进行判断的,其中典型例如在苯酚溶液中加入浓溴水,会有白色的沉淀物生成,经过充分的震荡之后白色沉淀就会消失。在实验的第一阶段有白色的沉淀物生成说明苯酚与浓溴水发生了反应。在实验的第二阶段经过震荡程序之后产生的白色沉淀物——三溴苯酚与过量的苯酚产生了溶解反应,溶解于苯酚溶液之中,在这一化学实验中实验物质的反应与否通过物理知识反映出来。其后白色沉淀物的消失又证明了溶解反应的存在。在对化学物质的酸碱性进行鉴别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化学物质在酸碱指示剂中显示出的颜色来反应。

2.2物质状态的变化

在化学实验中化学反应往往会伴随着气体或者沉淀物的生成,具体而言也就是说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伴随着实验的进行,实验物质的状态会发生变化,在石灰融水实验中,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Co2气体,澄清的石灰水中首先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吹入Co2,白色沉淀消失,溶液又变得澄清。在这一过程中化学实验的实验进程和试验现象都是以物理知识的形式呈现的。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CaCo3+H2o+Co2→Ca(HCo3)2

2.3反应能量的变化

在化学反应活动中,往往会伴随有一些典型的物理现象,其中包括有吸热、放热、发光等,在高中化学实验活动中很多趣味实验都是依据这一原理设计的,其中典型的是彩色烟火实验,用4gKCio3、4gC12H22o11和2gSr(no3)2就可以制作出红色的烟火,用6gKCio3、1.5g明矾、1.5gK2Co3就可以制作紫色烟火,在实验活动中加入不同的金属,在其燃烧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烟火特征。红色烟火的反应方程式为2KCio3→2KCi+3o2↑+热量C12H22o11+12o2→12Co2+11H2o+热量4Sr(no3)2→4Sro+8no2↑+2o2↑+热量

3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凸显物理知识的途径

3.1在化学实验活动中渗透物理知识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普及,在现代的高中教学活动中,学科之间的壁垒已经被打破,学科和学科之间融合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在化学实验活动中化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已经形成一种广泛而深入的形态,在化学实验中用液面差法来检查化学实验容器的气密性、用杠杆原理来解释天平的使用原理,这些都是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的物理知识应用,由此可见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的应用已经占据了较为重要的位置。鉴于在高中阶段学习活动中化学实验活动与物理知识的高度相关性,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将物理知识渗透在化学实验活动中来进行学习。新版本教材上的内容规定了相应的化学和物理学科应该完成的基本学习任务,并不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教条的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来进行学习,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将物理学科的知识与化学学科的实验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学习。从化学和物理学科的本质来说,物理学科是化学学科的基础,物理知识为化学实验活动开展和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理论基础,很难想象如果实验者不了解大气压强和连通器原理如何应用化学实验设备进行化学实验。

3.2进行跨学科的迁移训练,培养迁移能力

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的应用有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中之一是对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的足够了解,第二点也是关键的一点是化学实验活动的操作者要有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才能够在充分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的支持之下,对物质知识进行迁移应用。能够根据化学实验的特点从已有的物理知识体系中选择合适的物理知识点结合应用到化学实验中去,只有这两点都充分的实现才能保证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效果。所以在日常的化学、物理知识学习活动中,要注意对化学、物理知识相关性的梳理,同时注意对自身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化学、物理知识的相关性的梳理,能够为我们提供知识迁移的基础,具体而言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物理知识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学生主体本身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化学和物理知识以及其间的相关性知识,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活动中才能关联出相应的物理知识,实现物理知识在化学实验活动中的应用。

4结语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篇5

关键词:元素及其化合物;认知结构;学习困难;教学启示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2-0002-06中图分类号:G632.41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2.001

一、引言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是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在物质认识层面的一种具体体现,同时又为学生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素材。此部分内容具有琐碎、庞杂等特点,因此学生在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误区。认知心理学表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通过认知结构的测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先验知识、迷思概念以及知识建构与组织方式,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设计更加合理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将以前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建立有效的联系,更好地实现概念转变[1]。因此,本研究采用流程图法(Flowmap)测查学生在“铝及其化合物”知识领域的认知结构并分析其学习困难,并结合学生问卷调查探讨其学习成败的原因,为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及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1.研究方法与对象

(1)问卷法

为了调查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现状,本研究编制了相应的问卷,以某校高一年级共1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02份,调查完成后,共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在问卷的编制过程中,分别与三位化学教师以及两位专家进行讨论,以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对30个学生进行试测,选用克伦巴赫alpha系数计算一致性,信度系数达到0.801,说明问卷的信度较高。

(2)流程图法[2,3]

流程图法是指在研究人员向受试者提出可以自由发挥的问题,它是同时捕获顺序和人思维间的相互关联,探索学习者认知结构的有效工具。为了测查学生对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领域的认知结构并分析其学习困难,本研究采用流程图法,对该校高一年级某一班级中的30名学生进行访谈,并绘制流程图以展现学生的认知结构:采用箭头将知识点依次列出,并对出现重复或者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回归连接。通过30名学生的流程图,对其认知变量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关于认知结构变量的内涵及计算如表1所示。

2.研究过程

(1)高中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现状调查

通过问卷法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观念、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所常用的学习方法、学生的课堂效率来了解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现状。

(1)问卷调查设计情况如下[4]:

1.你认为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的特点是(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看法)

a.内容有趣,有大量演示实验,贴近生活

B.内容简单,通过记忆就可以较快掌握

C.内容庞杂,需要记忆大量知识点与方程式

D.内容零散,很难找到内在规律

2.相较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化学理论,你认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兴趣)

a.更喜欢,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更简单、更有趣,演示实验丰富

B.更不喜欢,因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缺乏规律性,内容太庞杂

C.没有更倾向于哪一部分知识

D.都不喜欢

3.相较于此部分知识的新授课与习题课,你更喜欢(学生对于课堂类型的偏好)

a.新授课B.习题课

4.你如何掌握大量的化学方程式及不同化合物的性质(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所常用的方法)

a.罗列知识点并进行记忆和背诵

B.根据教师的讲解与实验现象去理解记忆

C.通过做练习题去记忆

D.总结规律,整理记忆

5.你认为课堂演示实验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w习(实验对于学生学习的帮助)

a.没有帮助,浪费时间、效率低下,或实验现象不明显

B.没有特定的帮助,更多的只是一种学习兴趣的激发

C.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帮助记忆相关的现象与性质

D.有较大帮助,有助于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思考

6.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你在课堂上能够掌握的大概程度是(学生课堂效率的调查)

a.能够掌握80%左右,课堂上就能够基本消化教师的讲解

B.能够掌握50%左右,教师讲过后能够掌握大部分知识,存在部分疑惑

C.能够掌握30%左右,需要课后做题才能进一步掌握

D.课堂存在较多疑惑,需要课下进行多次复习才能掌握

(2)调查结果

完成调查后,将收回的100份有效数据利用excel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统计数据,如图1所示:

通过分析得出学生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现状:在学生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看法方面,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零散、庞杂、缺乏内在规律,且缺乏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多数学生采取机械记忆或做练习题的方法进行学习,且不善于结合实验现象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课堂效率方面,学生课堂效率较低,需要课下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复习。而在教学方面,多数教师忽略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实验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部分教师本末倒置,忽略新授课的教学,而将教学重点放置在习题课的教学中。

(2)认知结构定性分析

根据访谈录音绘制流程图,经过对比,选择成绩优秀、中等、较差(参考当月月考化学科目成绩)的三位学生的流程图进行分析,流程图分别如图2、图3所示。

①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学生1回忆起的知识点明显多于学生2与学生3,并且知识点之间的网络关系联系较为紧密;而学生2与学生3在知识点的数目上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网络联系上都较学生1差,尤其学生3,其认知结构整体性较差,有待完善与优化。

②认知结构的层次性:学生1在知识点上按照铝、氧化铝、氢氧化铝、铝盐的顺序进行叙述,又基本按照每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的顺序进行描述,而且能够按照先总体再部分的逻辑顺序进行叙述,说明其认知结构层次性较强。学生2在每个知识点内部的逻辑结构不够完整,认知结构的层次性略显不足。而学生3在知识点的描述中缺乏层次性,有关不同物质的性质知识交替出现。

③认知结构的深度与广度:学生1所描述的知识点最多,深度较明显。相较于学生1,学生2描述的知识点较少,其次,在认知结构的深度上,仅对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描述,未进行解释与举例说明。而学生3描述出的知识点数目较少,主要涉及物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且错误较多,在认知结构的深度上,其描述也只停留在简单性质的复述水平。由此可看出,学生3对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3)认知结构定量分析

对上述三位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见表2。表2中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的广度、丰富度、整合度、信息检索率均呈现明显的阶梯性递减,这与其纸笔测验成绩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更加精确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可见,学生的纸笔测验成绩与其认知结构的广度、丰富度、整合度显著相关,即学优生在“铝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中建立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为丰富,对知识的整合程度更高。

三、“铝及其化合物”认知结构的内容分析

“铝及其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一节,主要学习内容包括:铝、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与应用;常见铝盐的化学性质。通过对流程图中学生所提及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较为直观地看出学生对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错误概念等。

铝:关于铝的物理性质,大多数学生基本能正确表述(93.33%),但少数学生错误地认为铝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高的熔点(10%)。关于铝的化学性质,较多学生提到了铝可以与非金属单质(氧气或氯气)、酸、碱溶液以及盐溶液反应(70%、80%、83.33%、50%),但只有较少学生提到“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以及“铝与碱溶液反应的实质”(23.33%、6.67%)。说明对于铝的化学性质,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从氧化还原反应等反应原理上对其性质进行解释与说明。而仅有少数学生提到关于铝的制备方法以及实际应用(6.67%、13.33%),说明学生可能不够重视这些知识。

氧化铝:关于氧化铝的物理性质,提及人数较少(16.66%)。而在化学性质中,较多学生提到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铝分别能够与酸、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76.76%、83.33%、80%)。部分学生提到两性氧化物这一概念(43.33%),较少学生错误地认为氧化铝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水(30%),说明学生对于物质性质的掌握停留在某一具体反应样例层面,而不能够从物质分类理论角度对其做出解释说明。极少学生提到氧化铝的实际应用(3.33%)。

氢氧化铝:关于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较少学生提到其溶解性、吸附性(20%、6.67%)。而在其化学性质的描述中,较多学生提到氢氧化铝分别可以与酸和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86.67%、83.33%);部分学生能够描述出“两性氢氧化物”这一概念(46.67%);部分学生提及氢氧化铝的不稳定性(36.67%),较少学生却错误地认为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的产物是氧化铝与氧气(10%);较少学生错误地认为氢氧化铝与过量的碱反应先生成偏铝酸根,再生成铝离子(10%)。提到氢氧化铝制备方法、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于净水和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的学生较少(13.33%、6.67%、3.33%)。

两种盐:较多学生可准确描述出X盐可以与碱反应以及偏铝酸盐可以与酸发生反应(76.67%、63.33%)。而能够说出铝盐与强碱反应以及偏铝酸盐与强酸反应并根据其量值的差异生成不同产物的学生较少(20%、13.33%)。能够说出铝盐与弱碱反应以及偏铝酸盐与弱酸反应的学生也较少(33.33%、36.67%)。在此部分的错误概念中,部分学生认为铝盐、偏铝酸盐既可以与酸发生反应又可以与碱反应(23.33%、13.33%);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偏铝酸盐可以与碱生成氢氧化铝(16.67%)。说明学生在两种盐以及氧化铝、氢氧化铝等物质的性质中产生了混淆。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定性定量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及其内容分析中相关的错误认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存在显著的差异,学生的纸笔测试成绩与认知结构变量之间显著相关。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其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层次性、深度和广度以及认知结构变量中的广度、丰富度、整合度都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好。成绩较好的学生,其头脑中的知识点数目较多,且知识之间的网络联系较为紧密,认知结构的整体性较好。

2.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与学存在一定误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铝及其化合物内容零散、庞杂、缺乏内在规律,没有学习兴趣;采取机械记忆或做练习题的方法进行学习;课堂效率较低,需要课下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复习。在教学方面,多数教师忽略了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在实验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部分教师本末倒置,忽略新授课的教学,而将教学重点放置在习题课的教学中。

3.学生对于铝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存在不足与困难。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多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处于识记水平,未能从原理上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而只是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记住了最终的结果;②学生的错误概念多为不同知识之间的相互混淆,未能建立起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在不同知识之间产生了负迁移。

本研究得到如下启示:(1)针对学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学习现状、铝及其化合物内容分析中“多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处于识记水平”的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将复杂知识系统化、结构化[5];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性;纠正学生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利用化学实验,形成“结合实验学知识”的意识;使用精细加工策略中的类比、联想以及图解等方式,以促进知识的有效内化。(2)针对学生“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的学习困难,可以倡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和发生的事情,体会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激发学习的热情,培养社会责任感[6];针对学生“反应物量不同,产物不同”的学习困难,可以设置相关实验(如图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描述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并学会运用“宏观―微观―符号”这一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分析性质实验宏观现象背后的微观本质。此外,分别以添加试剂物质的量为横坐标,以生成沉淀物的物质的量为纵坐标作出两者关系图,可以加强学生对反应产物的理解与判断,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方式[7](如图5);针对学生“将不同知识相互混淆”的学习困难,可以采用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反应图辅助教学,帮助学生从实验事实中整理出铝及其化合物变化的规律,更清楚地认识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联系[8]。

参考文献

[1]张国仁,杨金华.认知结构的概念形成及其理论发展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26):100-101

[2]tsaiCC.probingstudents'cognitivestructuresinscience:theuseofaflowmapmethodcoupledwithameta-listeningtechnique[J].Studiesineducationalevaluation,2001,27(3):257-268

[3]王骄阳,闫春更,周青.基于学生“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学习困难的教学建议[J].化学教与学,2016(6)

[4]谭燕.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建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5]姜言霞,王磊,支瑶.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价值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9(9):106-112

[6]刘华.“铝及铝的化合物”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2010,31:121-125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篇6

1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原则

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并不是一种随意的教学行为,它是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化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突出物理知识的生活型,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

首先,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科学引领,促进学生综合物理素养的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创设轻松、融洽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创造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将富有生活化的物理知识融入到教学环境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讨与分析物理知识,通过合理的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其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高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对物质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实验方法和思维方法的研究.很多物理学理论知识都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的环境中能够发现大量的物理问题,例如新型通信工具、新型电器等,物理学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有些生活经验是与物理学知识相悖的,例如,如果一个人发高烧,我们传统的经验是多喝开水、盖厚被子,但是根据物理学知识,就应该采用减少穿着的衣物或者是冰敷等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遵循科学性原则,在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的同时,要注意合理运用物理知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的差距,激发其深刻探讨与研究知识的兴趣.

最后,要遵循开放性原则.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不能局限于现有教材的束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从多种渠道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将生活小实验、科普书籍或者是物理学家小故事等读物引进课堂,拓展学生的物理学知识,改变传统的单一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置开放性、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过程集倾听、思考、探讨、交流与争辩于一体,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充分发挥创造性,自觉地从生活中收集物理知识,体验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应用性.

除此之外,还要遵循实践性原则,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离不开实践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设置一些实践活动,将物理知识融入到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些具有生活性的探究性活动对于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将会自觉地分析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1让物理力学知识回归现实生活

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物理学知识,让物理学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自觉运用物理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案例1将鸟笼用绳子挂在一根栋梁上,鸟笼和栋梁均保持静止状态,如图1所示,oa与oB垂直,oa与横梁的夹角为60°,已知鸟笼的重量为G,那么:绳子oa与oB对结点o的拉力是多少?

案例2我们已经学习了牛顿第三运动定律,请学生运用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的相关知识来分析拔河比赛中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怎样可以增大拔河比赛获胜的机会?

案例3足球场上发任意球时,有的球员可以发出拐弯的香蕉球让人叹为观止.为什么足球会在空中沿弧线飞行呢?

上述案例都是物理力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融洽结合,教师在物理力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来让物理力学知识融入到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在应用相关知识解答问题时充分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让物理知识回归于社会生活,能够体会出物理学对于日常生活的推动作用,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物理学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2优化物理作业

高中物理力学生活化教学不仅要体现在课堂授课中的生活化,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注意优化物理作业,设置具有生活化的作业内容.通过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自觉地从生活中搜集物理信息,感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乐趣.在设计物理作业时,教师应当以真实物理现象和实践科学背景为基础,让学生在思维拓展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在做题时紧密联系生活,利用科学方法来将生活化的物理习题转变为理想化的物理习题.在作业内容的设置上,要增加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例如,导致路面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的汽车超载,它同样是影响行驶安全的重要因素,请学生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来分析汽车超载与加速路面损坏、影响安全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又如,让同学们收集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根据相关物理知识,测量人在跑步中所消耗的功率等.这些问题的设计都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除此之外,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应用到了物理力学知识,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观察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自然界和生活现象的观察中感受物理力学知识.例如,乘坐电梯、过山车、高空走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课外拓展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高中生物课程往往来源于生活的研究,又对生活起着良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突破应试教育的限制,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开展好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并积极的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强化生物知识的应用性,进而为课程的课外拓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1.生物教学与生活联系,用生物知识丰富日常生活

高中生物课程作为理科的代表学科,越来越受到高中课程教育的重视,因此,其教材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化、生活化。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人教版教材中的生物知识,有序的查找生活中的相关实例,一方面推进课堂教学内容的立体化,让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了解更加的深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整个课程教学的应用,让生物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便利性,进而提升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在人教版《生物技术实践》这本教材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教材的内容,以植物内含的元素以及酒精的作用,来与实际生活中柿子变甜的妙招相结合。由于柿子中含有有单宁酸、柿胶酚等物质,因此,未熟透的柿子会有很强的涩味,而通过生物课程的研究,酒精可以很好的中和这种物质,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指导学生在柿子成长的季节用柿子沾酒进行保存,等待四至五天的反应期后进行品尝。这种生物原理与生活小妙招的结合可以为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性,进而强化生物知识的实用性。也可以利用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生物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效率,再次强化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生物教学与健康联系,用生物知识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开展以及高中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生物知识的应用性不断的得到加强,因此,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与居民的生活健康也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在生活化教学方法下,教师可以以教材的实际内容来将生物课堂的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生物与人体健康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的话题,也是生物有效应用性的体现。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就可以利用生物中《生物科学与社会》的知识来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既为学生提供专业选择的基础,也强化生物课程知识与人体健康的联系,进而为生物课外拓展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生物教学与健康的联系,往往是具有极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在借助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可以利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这一章节的知识,将生活中学生遇到生病乱用抗生素的现象进行结合,进而在课堂中指出抗生素乱用的危害性,一方面强化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生物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健康的生活选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生物课程知识的有用性被完全的体现出来,同时,学生也能利用生物学中基本的常识来指导自己与家人的健康生活,拓展生物课外应用的效果。

3.生物教学与常识联系,用生物知识指导学生基本常识的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的传播日益的便利化,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不少渠道往往会被一些过度逐利的人利用,同时,部分的信息也会因为人们的错误认知而得到疯传。因此,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信息社会的成员应当凭借自己的良好学识,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提升高中阶段学生基本的生活常识,进而提升学生信息甄别的能力,以使得学生能够以合理的认知丰富自己的常识,在信息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的危害是全社会所共知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心理神经调节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的危害不能做明确的判定。不少的社会人员由于缺乏基本常识的认知,听信网络上的传言,进而乱用药物导致对于药物中某一成分的依赖性,最终造成毒瘾的形成。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结合实际的生活案例以及网络上错误的言论,来逐步的丰富学生的基本常识,进而以生物知识来破解谣言,逐步的强化学生生物知识应用的能力。

4.结束语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除了能够为学生打好课程学习的基础外,还能以有效的实践知识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线生物教师要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教材的实际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而强化生物知识课外拓展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将生物教学与生活联系,用生物知识丰富日常生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生物教学与健康联系,用生物知识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最后,教师通过生物教学与常识联系,用生物知识指导学生基本常识的提升。通过各种有效的措施,高中生物教学的效果才能不断的得到拓展。

【参考文献】

[1]卢灶明.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12-213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篇8

[关键词]生物探究性学习教学技巧探究

生物新课标提出三大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三年多的实践,笔者认为,新课标下的教学要解决两大问题。其一,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它包括现行的教科书上的具体内容,教师和学生现有知识积累,科学、技术、社会中有直接指导作用的各种材料等。其二,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生物知识,体验科学的过程与方法,理解科学本质,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如何解决这两大问题呢?笔者做了以下探究。

一、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初中生物处于生物教学启蒙阶段,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容易导致思维障碍。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此降低学习难度,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性活动主要是通过实验来完成的,学生在探究实验中体验学习生物的过程,在实践中主动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识。

实验时,学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方位来获取生物知识。笔者把它归纳为一看、二听、三摸、四尝、五思。

一看,是指用肉眼或借助于教学仪器进行观察感受生物知识。如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动物细胞让学生认识细胞,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听,是指用耳朵或其它辅助工具通过听声音,帮助理解生物知识。如通过听蚯蚓在粗糙的纸上运动时发出的声音来理解刚毛的作用。

三摸,是指通过触摸来获取生物知识。如用手摸蚯蚓的腹部,感受刚毛的存在。

四尝,是用人的味觉器官来感知生物知识。如用口咀嚼饭粒,感觉有甜味,理解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

五思,是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想一想它蕴含着什么生物知识。如通过观察将一只蝗虫头胸部放入水中,另一只将胸腹部放入水中,看谁先死,思考蝗虫的呼吸。

2.用多媒体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多媒体以其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画面,形象逼真的形式,能够实现大与小、静与动、快与慢、虚与实、平面与立体、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转换,成为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手段,对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上”心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利用三维动画软件,制成心脏的立体图形以及心脏跳动、血液循环的动画过程,教师利用鼠标和键盘控制演示动画的快慢,心脏的跳动、局部的放大等来了解不同部位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二、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生物学科知识点多,涉及面广,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生物学现象等枯燥知识需要理解记忆。如何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呢?

1.创设情景,将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在讲“水分的散失――蒸腾作用”一节时,可用“一生物科学家因海难而漂泊到一个绿树成荫,但荒芜人烟又无淡水的孤岛上,适逢这位生物科学家带了大量的塑料袋,一个月后,这位科学家获救了,试问:这位科学家是如何获取淡水的?这淡水是怎样来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将蒸腾作用这一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2.模仿表演,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角色扮演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更适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喜欢模仿,愿意表演,在学习集体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如在上《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信息库》时,让学生表演小品“多莉找妈妈”,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将知识落到了实处。

三、把复杂的知识条理化

1.应用板书,将复杂的知识条理化

如人的神经调节,概念多,知识点多而杂,学生难理解更难记忆,在教这一节内容时,板书是这样的:

学生看了板书对本节内容就形成了清晰的轮廓。

2.用知识串联的方法,把复杂的知识条理化

如把制作动、植物细胞装片时的思路方法,概括为一条知识线: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在观察时,都先用低倍镜等。

四、把深奥的知识浅显化

1.比较与辨析化难为易

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素内容时,学生对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而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不能理解。上课时先提问:肥料是不是能促进植物生长?肥料施多了,能促进植物生长吗?肥料少施时,不仅不会烧苗,而且能促进生长。同样的道理,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植物的生长,而低浓度的生长素却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因此,而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的理解。

2.画图法将深奥的问题简单化

例如,“人的气体交换”的内容由于抽象难懂,学生不易接受,学习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我们可以采取边画图,边讲解,边指导学生看图分析的方法,通过“一画、一讲、一答”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

3.贴近学习生活,化难为易

如在学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时,我们可以从熟悉到不熟悉,从宏观到微观,从物理运动到生命运动,把学生生活经验与抽象、深奥的学习内容巧妙结合,从而化解学习难度。

五、把分散的知识网络化

因为新教材“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所以,将知识网络化是帮助学生提升知识和能力的需要。

1.采用表格的形式,把分散的知识网络化

如“各种环境中动物”后,可以通过表格将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的比较,从而使分散的知识条理化。

同样,在学完植物的类群后,可以列表比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生活环境。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公式、图谱,把分散的知识网络化

对于重点章节,可指导学生抓住核心或主线,然后找出与之有关的知识,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达到识记的效果。

例如,以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主线,网络出许多知识,供学生联想、识记、图中①~⑧表示许多知识,其主要内容是:①叶的结构及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②气孔的结构与功能。③光合作用的原料及来源。④光合作用的条件(动力和场所)。⑤光合作用的产物。⑥、⑦、⑧光合作用的意义。

从公式上还能很好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转化,③转化为⑤,能量转化,光能转变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五化”法引导各要素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并存的,而是彼此相互关联的和相通的,各种方法的运用也是灵活多样的。正确应用“五化”法引导学生,一靠老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支撑,二靠老师大脑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作保证。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篇9

关键词:网络;系统;能力;层次;问题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2-0080-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2.032

纵观近五年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其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所占比例从2007年以前约15%,增至2008年约18%,再增至2009~2012年约20%,内容的考查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命题中主要以考查化学主干知识和学科素养为主,难度适中且有较好的区分度,但不少同学由于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薄弱,直接削弱了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因此如何做好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轮复习,弥补高二阶段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盲区缺陷,对提升高三复习效果显得至关重要。

一、研究教情、学情和高考考情

1.教情、学情

进入高一学段,面对没有选科的高一学生,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主要集中出现在化学1(必修)的第三章和第四章中,体现的是微粒观、物质观、转化观。化学2(必修)中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教学只是从结构观、能量观、速率观等化学视角进行简单的剖析。根据课程设计理念,依据知识的基础性要求,这两个模块的教学首先立足的是课程标准,同时参照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因此,这部分知识内容显得简单,教学要求低。

进入高二学段,根据课程设计理念,依据知识的选择性和发展性的螺旋式上升要求,在选修模块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得到很好的拓展延伸。面对理论性比较强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到部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但主要是从微粒观、结构观、能量观、守恒观、速率观、平衡观等化学视角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淡化了转化观。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所涉及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却很少。

根据对新教材中各模块编排体系的分析,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系统性不强,知识内容多,知识点分散,易学难记,再加上必修模块授课课时少,模块之间间隙时间长,知识延续周期长,遗忘率高。再加上我们的老师在教授化学2(必修)和选修3、4、5模块时,并没有及时将化学1中所学习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各模块相关知识有机整合,以及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从而导致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淡漠,更加加剧了遗忘。

进入高三学段,课堂复习时受高考试卷结构的影响,由于老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不深,复习时不能让学生理解知识规律和不同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部分老师又淡化了观念建构理念的渗透应用,弱化了以某一核心元素为核心知识点的元素观和分类观,未利用分类观、转化观、结构观等把所涉及到的元素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列为知识主线,未能科学合理地将这些不同的知识主线纵横向联系形成知识面,引导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图,未能利用实验教学将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整合等等。因此,导致学生掌握的情况不理想,直接影响到很多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题目的理解和分析。

2.高考考情

新课程化学教学要求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强调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与元素周期律、电化学、反应热、化学平衡等知识的融合、注重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结合、推断与计算的结合,突出考查考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高考试题中既有考查基本知识的化学用语、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元素化合物性质、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实验操作和原理等基础题,又有结合化学图像、实验数据、框图、新的化学式、物质转化流程图等各种类型的综合题,元素及化合物的基础性在不同题型都能体现出来。现以近五年江苏高考中关于物质之间的转化考查为例,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分析上表中考查的相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依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这些主干知识无一例外不“落户”于课本内容及课本上的基本反应,看来高三复习不能“舍本逐末”。试题情境的创设体现了“基础性”、“真实性”、“生活性”和“应用性”。这类高考试题给人以“题在书外,根在书内”的感觉,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高考越来越重视再现和拓展延伸教材知识,不再拘泥于纯粹的书本知识考查。

二、把握复习的基本思路

1.抓纲循本,抓住主干

《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根本依据,也是复习的方向,分析其中“了解”、“理解”、“综合应用”各种层次的要求,对理解和综合应用的内容要下工夫,挖掘知识规律和信息,探究知识的生长点和可能的命题点。高考复的指导思想是重课本、抓基础,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要立足于教材,去除学生容易产生的疑点、模糊点和盲点。

2.学科内综合,深化知识点

在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指导下,丰富每种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各族间元素及化合物间的转化的内容,可将知识点发展到知识链。如通过依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可以将一种元素的结构和性质与它的同族元素进行比较和辨析,同时也能将该元素在纵横维度中与同周期的元素及其化合物进行比较和辨析,通过这样的复习方式,不仅能很好地掌握该元素的性质,同时还能从横向和纵向联系其他元素,也就巩固了其它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同时也能将各独立的元素及化合物的知识块构建成知识网络,更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如某些可变价较多的元素,可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来进行复习。

三、有效复习的方法与建议

1.点面结合,知识网络化

先依据分类观、元素观、物质观,定位核心元素的物质为起始点,再依据结构观、转化观、化学价值观等观念,以“元素物质结构性质(物理、化学性质)用途制法”为主线构建知识网络化。还可以依据元素观、物质观、转化观,按照化合价的高低变化,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纵横维度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化。由此,依据观念建构,抓住知识的点、线、面网络化建构进行复习,由具体到一般,化繁为简,有计划地使之系统化、规律化,抓元素知识与理论知识的结合点,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另外,还可利用科学方法,对比分析相似物质的性质的异同点,如: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浓硫酸和稀硫酸等,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总复习全面抓,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网络化。如以碱金属钠及其化合物为例:

2.横延纵联,知识系统化

一些元素化合物知识,在讲授新课时限于知识水平,知识不能系统化。为了帮助学生建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应用系统化,我们提倡采用“一题变式训练法”。在试题命题立意上,以建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为理念,常态化的督查和提升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认知能力。在试题情境创设上,以现在不常考的无机框图推断题为载体,精心设计复习内容与思路,精选低起点,高落点的习题,无机框图的母题主要来源于“小高考”中。在试题问题设问上,以“问题串”形式分层要求,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与必修和选修模块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实验、有机化学基础等知识有机融合。既关注基础,也关注能力要求。在各学段使用上,注意根据教情学情,采用不断变式训练的方法,“拉网式”训练督查,以提升学生综合运用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能力。

3.变换思路,知识能力化

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涉及的反应很多,可借鉴有机化学将有机反应分成不同的反应类型一样,从反应类型的角度来归纳总结。如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归纳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理解常见氧化剂和对应的还原产物、常见还原剂及对应的氧化产物,可变价元素在什么情况下形成高价态,什么情况形成低价态,把握元素处于中间价态的物质,如二氧化硫、双氧水等,遇强氧化性或强还原性物质如何转化。针对最近高考常考的褪色原理的对比解释,如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苯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和氯水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等。复习时可从褪色的原理角度,分类归纳出常见的褪色原理,如吸附、氧化、萃取、加成、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等。

4.重视实验,知识层次化

高考命题时,常以物质的制备原理、操作、性质和检验等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重现、深化挖掘和改进教材基础实验来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对江苏近五年的高考题分析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对比分析来看,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要渗透化学实验,并要重视基础实验。另外,对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还需从实验设计的层面进行二次加工,如氯水成份的检验研究;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成分的探究;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和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变质原理解释的探究;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净的沉淀中加稀盐酸,为何有气泡产生;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agno3溶液,振荡,为何沉淀呈黄色;向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成分的探究等,使学生在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

5.苦练内功,课堂问题化

复习课的目标是体现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考试要求和学生特点,我们应精心设计复习过程,巧妙使用策略,内炼化学基本功,优化元素化合物复习课。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有必要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复习问题,强化知识、巩固应用。如复习镁及其化合物中“列举5个事实证明na的金属性比mg强”、“用7种方法制取mgCl2”等经典的传统知识。如复习醋酸及其化合物时,可带领学生分析近五年高考中关于CH3CooH与naoH反应的考查、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考查、考查醋酸时所涉及到的有关图像和实验装置等。让学生自主统计分析这些试题主要考查了哪些具体的知识点?考查内容涉及了哪些模块的哪些章节?以哪些形式来进行考查的?命题时创设什么样的刺激情境?依据基础知识考查了哪些基本思想、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基本问题?设置这些有思维容量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去深度解读考试说明,去分析和评价高考试题,这也给学生备考提供了风向标,对我们平时课堂教学和高考复习导向功能意义甚大。

总之,高三复习课时紧,任务重,如何利用较短的时间,科学合理地融合复习内容,提升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效率,提高学生的掌握程度,是每个老师必须常态、本真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江苏教育考试院.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生物中的化学知识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新课导入;课堂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学生日常生活,从生活现象引入教学内容,再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密切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还能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对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具有积极作用。文章探讨分析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并提出有效方法,希望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启示与参考。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1.密切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生活现象引入对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包括浮力、自由落体、弹簧、电流等内容,让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促进物理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兴趣

教学生活化注重从生活中引入物理知识的学习,在物理知识学习中融入生活化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让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

3.提高学生物理知识应用能力

采用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能增进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切实感到生活中存在物理现象,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和应用知识,分析周围生活现象,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方法

1.新课导入生活化

新课导入时,将生活中学生能接受的物理现象、生产生活活动与新课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概念,加深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如学习变阻器这节内容时,教师以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现象为例,将学生有效引入教学活动中。调节电视机亮度旋钮,荧光屏上画面为什么会变化?为什么舞台灯光会随剧情变化而时强时弱?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迫不及待地探寻答案,理解其中的奥秘。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解答疑惑。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求知欲望,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内容讲解生活化

在对初中物理知识讲解时,要尽量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如学习声音的特征这节内容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不同类型音乐,让学生对声音的传播、音质等内容有更为直观形象的了解。讲解物态变化时,将学生引入食堂观察气化、液化、升华、凝华等自然现象,让学生对其有更为直观全面的了解。如讲解机械结构时,将自行车搬入课堂,分析其中的结构、构件、功能等内容,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整个课文内容讲解时,通过引入生活化现象,能让内容学习变得直观形象,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3.课堂实验生活化

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物理实验,拉近实验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悟到科学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例如:进行惯性、密度、压强实验时,可利用石块、木块、木条、水等进行实验。电学实验可利用打火机、旧导线等材料完成实验。这样既节约成本,保证实验效果,让物理实验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4.课后习题生活化

将课后习题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例如:小明买一戒指质量为8.9g,投入量筒排开水的体积为10ml,利用密度知识初步鉴定是否为纯金戒指。习题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和探究,不仅能加深对密度知识的理解,还能利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感到实验现象无处不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动力,更好地完成课后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

5.知识应用生活化

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让学生安装简单的电路环境,排查生活中简单的电路故障,对学校物理实验器材改进,从而有效完成实验。设计微型实验,减少环境污染。改进家中的燃具,提高燃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

三、结束语

物理是初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学中教师应该综合采取有效对策,促进物理教学生活化,增进课堂教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提高物理知识应用技能和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施秀英.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5(5):52-53.

[2]谭龙飞.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10(3):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