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十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十篇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0:43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1

关键词:海洋生态文明;海洋经济;海洋强国

作为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广阔的海洋国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对海洋的开发和保护并不十分充分,海洋经济发展依旧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十报告着重强调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这不但表明了海洋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一部分,同时也表明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因此,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然成为当前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海洋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当前,学术界对于海洋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尚不统一。其中,基于对其价值导向的考量,有学者认为海洋生态文明是以人海和谐相处为主题,以科学开发为重点,以增强海洋意识为导向,以保护海洋环境为支撑,以科技和管理创新为驱动,全面改善人类海洋开发利用观念、方式的一种文明形态。基于对其内容体系的思考,有学者认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实现人、海和谐共生,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并认为其主要包括意识、行为、道德、制度、产业五个层面的内容。基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研究视角,也有学者认为海洋生态文明实际上指的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来维持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自然的客观规律为基础,所建立的一种保障人、海关系健康发展的文明形态。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海洋生态文明实际上涵盖了一套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它既非一味地强调海洋开发,也非单纯地强调海洋保护,它最终寻求的是一种“人与海”协同发展,“经济与环境”双重并重的最佳平衡状态。在这一状态下,它既有利于人类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无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长久稳定,并能使二者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因此,海洋生态文明实际上指的是人类在保障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状态下,对其资源、空间进行科学开发利用,从而推动海洋经济的循环发展,实现人海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形态,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则包括与海洋相关的意识、环境、产业和管理机制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1、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落后

我国早在古代就已提出“顺应自然”的生态价值观,但在传统生态意识中却极少强调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虽然,近年来“维护海洋生态稳定”的呼声开始在国内有所增强,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当前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较为落后的现状。首先,传统海洋意识中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落后观念仍根深蒂固,以“利本位”为主导的对海洋资源的疯狂开发和捕捞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其次,海洋环境保护的群体意识并未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上升到应有的水平,“置身事外”的心理依旧使内陆居民对于内陆污染源通过河流污染海洋的现象熟视无睹。最后,公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长久以来对于海洋生态的漠视和无知,使得大多数公民既缺乏与海洋生态破坏者作斗争的勇气,又缺乏参与建设的热情。

2、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我国海洋环境质量尤其是近海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据《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我国,不仅海水富营养化,海洋生物物种锐减,海洋生态失衡的问题较为突出,同时部分近岸海岛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纵观发达国家的海洋经济发展史,发展初期也往往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而我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客观规律和基本国情的主导下,这一现象则显得更为严重。对其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内陆地区产生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以及生活垃圾,临港工业、海滨旅游业等沿海产业集群产生的废水、废物,海上石油、天然气开发以及化工物品运输所造成的泄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海洋污染的三大主要源头。

3、海洋资源开发不合理

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这为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然而,随着对各项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开始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资源过度开发问题严重,在我国长达1.84万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当中,已有超过一半的海岸线已成为人工岸,已严重威胁到了海岸生态链的稳定,同时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采也同样致使海洋物种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另一方面,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大力发展填海造陆等海上工程来扩展海洋发展空间的做法并没有充分考虑到特定海域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往往造成生态的恶性循环发展。此外,海洋产业结构单一,布局不均衡,也造成特色海域的优势难以发挥,致使海洋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4、海洋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海洋事业起步较晚,管理制度中也存在较多问题。首先,法律体系不够完善。尽管我国部分海洋法律已经对海洋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作出了规定,但是由于立法主体混乱,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往往致使我国的海洋法令难以维持系统性和连贯性。其次,管理部门权限划分不明确。由于权责不清,不但降低了部门联合执法的行政效率,同时也使得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时有发生。再次,缺乏相应的应急机制。惯性思维下的海洋管理,往往更习惯于对传统海洋事务的处理,而一旦发生诸如海上漏油等突发事件时,则往往表现乏力。最后,尚未形成有效的追责机制。由于相关处罚规定并不明确,管理部门在对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进行界定和处理时,往往缺少相应的追责机制作为保障。

三、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不但是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现实实践,同时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属于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范畴[8]。因此,在对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进行探究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其长期性和艰巨性,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

1、强化宣传引导力度,全面提升生态意识水平

充分发挥“意识先行”的积极作用,面向全社会采取多种方式强化宣传力度,争取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民海洋生态意识落后的现状。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体形式积极宣传“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的中心思想,使公民从心理上充分意识到保护海洋生态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我国市场经济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开竞标、广告招商等方式将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外包”给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打破传统地域限制造成的公民对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置身事外”的消极局面,使得内陆地区的居民能够在积极参与建设的同时共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

2、引入科学有序的环保机制,综合治理海洋环境污染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改变传统发展模式中片面注重经济效益的惯性思维,不断强化海洋生态污染治理。建立河海污染防治一体化机制,在内陆重点流域加强环境监控,严格控制化工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对于不符标准的排污企业应及时予以警告。改变传统“重陆轻海”的思维定式,对陆地工业废水、农业污水以及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处理,避免陆地污染源对海洋环境造成间接破坏。建设海上生态保护示范区,及时处理海洋突发性污染事件,对特定海域生态环境进行重点保护。始终坚持走“科技兴海”之路,积极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新式防污治污设备,不断健全生态环境监测、预报系统。

3、增强科学开发能力,统筹规划空间产业布局

改变传统海洋经济粗放式发展模式,依据“五个用海”的总体要求,对海洋功能区域进行科学划分,不断提升综合开发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逐步淘汰原有的污染重,产业效益不高的海洋产业,加大对海洋生物医药、矿产开发、绿色能源利用等新兴产业的投入。合理规划沿海地区发展,避免开发项目对同一地区过度与重复的开发,充分利用我国海岸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沿海地区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效能海洋经济产业链条。科学统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针对不同海域的资源状况,采取集中与适度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科学开发海岸线资源、海岛旅游资源以及海洋渔业资源,避免无序开发和恶性开发。

4、完善海洋法律体系,创新海洋管理机制

树立“依法治海”的法治意识,并以此为基础,科学划分部门权限,积极加强海洋管理创新。明确立法主体,加强立法交流,从多个层面入手制定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法律,确保其系统性和连贯性。创新部门管理机制,明确部门权限,加强各主管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多部门、跨区域的海上联合执法。健全海上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强化工作人员专业训练,完善环境监管配套设施,提升对突发性海洋事件的处理能力。明确海洋生态破坏的追责机制,加大处罚力度,严厉打击恶性破坏海洋生态的行为,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根本上保障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

参考文献

[1]曹英志: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J].生态经济,2016(1).

[2]杜强:推进福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9).

[3]俞树彪:舟山群岛新区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未来与发展,2012(1).

[4]陈建华: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4).

[5]马彩华、赵志远、游奎:略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与公众参与[J].中国软科学,2010(S1).

[6]2015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eB/oL].

[7]罗新颖: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发展研究,2015(4).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2

关键词:海洋生态;生态危机;公众参与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2012年,党的十更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2015年5月,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层层递进的纲领性文件表明,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我国的国家战略层面,,进入正式实施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形态,它的核心是主动维护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是它的动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是它的终极目的。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海洋是最大的生态系,海洋文明是原生态的起源,是生态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海洋生态安全缺失,会产生连锁性的生态灾难,地球的生态安全注定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可替代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海洋占据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海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的现代生活更是与海洋密不可分。当今,陆地资源面临枯竭、人口压力巨大,海洋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现。海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的健康和谐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安全。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洋大国,东、南方向被海洋环绕,大陆岸线18000km余,海岛1万余个,岛屿岸线超过14000km,管辖海域近300万km2。对一个国家来说,海洋国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从另一个角度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战略空间。它的核心内容应包括:发展海洋事业、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

1海洋生态文明的实质

海洋是地球表面的低地,悲惨地沦为人类的垃圾场。人类制造的所有垃圾,不论放在哪里,大部分都会因风、雨、径流等自然现象的作用,进入大海。众所周知:工业革命创造出的生产力超过了有史以来的生产力总和。而与此同时,人类制造的废弃物和垃圾也大大超过了有史以来的总和。海洋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海洋的承载能力超过极限,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就有大爆发的危险,直致海洋生态系统严重失衡、崩溃。20世纪是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空前的时代,也是对海洋生态环境破坏最巨大的时代。海洋环境破坏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率也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严重。空前的问题导致空前的觉醒,人类终于把目光聚焦在海洋,开始正视自身的妄行导致的海洋危机。可以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就建立在这一基础上,海洋生态文明的实质由此逐渐展现。

1.1海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形态

海洋生态文明是在人类为了延续生存和生存环境的理性共识下产生的文明形态。它包括:人类遵循人、海洋、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与海洋、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

1.2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责任与任务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大局、事关长远、事关子孙后代,是战略问题。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由事态的现实、事态的发展、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共同催生的,它的应运而生有其必然性,是人们意识到自己的历史责任之后的综合考量与决策。当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也不是孤立的保护,必须协调好保护与利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保护海洋环境,而是要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谋保护,进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良性互动、良性循环,最终达到海洋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海洋环境更健康、更富活力的和谐共生的局面。

1.3海洋生态环境危机催生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进入21世纪,我国全海域污染日益严重。达到轻度污染的海域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2005年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面积13.9万平方千米,2006年达到14.9万平方千米。而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更是深受污染之害。海湾、河口污染日甚,滨海湿地告急,大部分地区生态系统受损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导致严重生态灾难,很多河口产卵场功能几近丧失。监测表明,海水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可能是未来危及我国国土安全的杀手。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我国沿海和内陆发生的大量气候异常现象都与海洋变化有密切关系。海洋环境的任何异常都可能导致生态灾难,造成难以预知的损失。海洋环境的破坏和恶化,已经导致严重灾害,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

2近海海洋生态危机

2.1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尽管实行了严格的休渔期管理,我国海洋经济物种还是持续衰退。对有限的海洋渔业资源来说,50万艘机动渔船是一个可怕的数字。过度捕捞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的良性再生能力,导致海洋渔业资源物种失衡严重,底栖动物和游泳动物食性种类显著减少。陆源排污导致的海洋污染几乎摧毁了近海海洋生态系统。近海珍稀濒危物种数日渐增加,濒危程度加剧。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和大型海洋工程使传统的鱼类的产卵、育肥场被蚕食,回游通道被切断。近海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被严重破坏。近海环境的严重局面,导致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出现严重问题。有些海域由于陆源排污已成无生物区。

2.2陆源排污造成海洋生态环境严重受损

我国沿海有大量的陆源排污口,大量污染物排放入海,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使适于进行海水养殖的水域面积急剧缩小,海产品污染物超标,食用风险增加。同时,河口、海湾和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受到的损害越来越严重,海洋生物的栖息和繁衍受到严重损害。海水浴场、港口受到污染,使沿海人口的正常生活受到直接威胁。

2.3赤潮频发对海洋生物资源构成严重威胁

根据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统计,进入21世纪,我国赤潮年发上百次已不鲜见。2003年我国全海域发生赤潮达119次,2005年82次,2010年69次。这种由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短时间内突发增殖或聚集引起的海洋灾害是海洋对人类肆意排污的报复,它动辄将成千上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变成死海。一些赤潮生物具有较大毒性,它们巨大的毁伤力不仅大规模杀伤海洋生物,危害海洋生态平衡,还会通过食物链对危及人类。赤潮是威胁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大敌。

2.4油轮溢油致造成生物灭绝

石油是工业国家的黑色血液,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海域是很多国家油轮的必经航道,近海海域溢油事件频繁发生,仅2005年就有16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近海海洋生态破坏。溢油造成的生态危害主要表现在:漂浮在海面的油膜可以减少海洋产氧量直接造成海洋生物窒息死亡,对周边海洋渔业和养殖业造成毁灭性伤害,海鸟等生物一旦黏附石油便难逃死路;有毒物质进入海洋生物食物链,毒害海洋生物的同时也会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严重伤害;油膜凝聚以后的物质是潜伏在海洋中的长期杀手,难以清除的细微残余物将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安全构成长期威胁。

2.5近海经济开发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严重影响

海洋开发和环境保护是一对相生相克的冤家,也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兄弟。破坏性的无序开发利用和充分考虑海洋生态承载力的开发利用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有些填海造地、海上工程建设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的正常状态,破坏了原有海岸带的动态平衡,影响了岸滩的冲淤变化,而回填和疏浚工程使海岸带的形态发生非自然改变,海洋生物的传统栖息地被毁坏。盲目的海砂开采活动,导致了海岸侵蚀、海水倒灌,耕地、植被、道路、堤坝等被破坏,态环境损害的代价无法估量。缺乏对海洋环境进行综合论证评价的大型港口建设、石油开采、高速公路建设、筑坝等大型沿海工程建设也对近海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3最大限度的公众参与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因素

2015年7月,国家海洋局印发《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划出了时间表,旨在用5年左右时间,即“十三五”期间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计划从10个方面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包括规划、管理、科技、监督执法、人才建设、宣传教育和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包括31项主要任务。作为国家最高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海洋局深刻领会中央的方针政策,抓住机遇,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了蓝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从此有了经纬。这是一件让国人为之振奋的大事,让人看到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看到了可以预见的海洋事业的未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工程,它的实现需要诸多条件,而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只有公众具有高度的海洋意识,认识到海洋事关国家兴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生活和子孙后代,才能形成万众一心、群策群力的局面。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应尽最大可能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让公众在参与中学习、在参与中提高、在参与中影响更大的人群,海洋生态文明的基础才能更牢靠、更坚固。这对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尤其重要。只有发动群众、教育群众、依靠群众、“全民总动员”、形成共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航船才能顺风扬帆、乘长风破万里浪。

作者:张更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海洋局.2006中国海洋年鉴[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3

>>聚焦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老子生态伦理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启示社会生态转型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构浅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低碳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浅析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生态文明意识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辩证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究浅析“雷锋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消费模式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这一方面要求依据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将水伦理研究与建设海洋强国、建设节水型社会相结合,创新性地拓展和深化水伦理研究。另一方面,要求人们不断深化对水的本原意义和人水关系基础性地位的认识,以贯彻落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确保水利水电开发适度、管治守则、建用有节,努力构建能支撑法律等硬约束体系健康运行的、以水生态价值为核心的伦理约束体系,保障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永续发展。

事实上,资源紧缺、环境制约和生态失衡也日益突出地表现在人水关系领域。自党的十以来,日益严重的pm2.5将地方“两会”和全国“两会”紧紧笼罩,“中国式”地下水污染和公益人士制作的“癌症村”地图震惊了世界。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与人水关系的道德失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水和植物是pm2.5的最大克星,但很多大中城市和地方早已因盲目建设而落入缺水、干旱的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粗放型发展则不仅造成了黄河断流、“有水皆污”的环境恶果,而且这种发展的惯性力量还在日益加剧水的稀缺性以及对水生态的破坏性,使人水冲突、人水相争从微观层面向中观和宏观层面蔓延扩展。因此,日渐突出的水问题、水事件、水危机不仅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集中反映,更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缺乏相应的伦理道德体系约束的结果。环境问题的解决和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水伦理同行。然而,目前水伦理的研究则明显滞后,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论题主要集中在价值观、生态理念、哲学基础等理论领域徐少锦:《论当代中国水伦理》,见樊浩、成中英主编,《伦理研究(道德哲学卷・2006)》,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08页;田海平:《“水”伦理的生态理念及其道德亲证》,《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王建明、王爱桂:《论水伦理构建的哲学基础》,《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对水伦理的应用研究少之又少沈蓓绯、纪玲妹:《节水型社会背景下的水伦理体系建构》,《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吴齐:《水伦理在水资源保护与水权管理中的价值》,《人民长江》,2008年第18期;曹顺仙、王国聘:《全球化视阈下大坝科技的水伦理审视》,《生态经济》,2010年第10期。,对诸如水伦理与生态文明、水伦理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水伦理与建设海洋强国、水伦理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水伦理与全球生态安全等问题,几乎没有论及。鉴此,本文就水伦理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一论题进行探讨。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水伦理诉求的三重境界

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写入报告,到十提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不仅意味着文明观和时代观的双重转变,标志着人们对人类文明转型和时代转变的内在质的规定性的认识的深化,更代表着对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新判断,体现着13亿人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和信仰的自觉与自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观,蕴含着三个重要的道德哲学命题:

一是生态文明的信念和理想。在世界仍处于“一球两制”的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上区分姓资姓社的问题,以便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在解决全球生态危机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首先,当今世界上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先发性而成为较早面对现代环境问题并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一定经验和成效的国家。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绿色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到提出环境保护、生态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自然权利论、自然价值论以及环境伦理、工程生态伦理等等,这些都表明生态文明的因素确实在资本主义国家生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因此拥有了让后发国家所羡慕的蓝天、碧水和清新空气。绿色资本主义或生态资本主义不仅让国内外一部分人相信资本主义可以解决环境问题,还让部分人相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即当一国人均GDp达到4000~5000美元时,环境污染水平达到最大值,之后环境污染开始减轻。然而,21世纪不断恶化的全球生态环境却昭示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地规定着绿色资本主义或生态资本主义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是有限的,并且这种限制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超越的,因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值,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反过来: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不断扩大的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8页。这种生产的动机和目的使环境成本外部化成为必然,而环境保护只是为了维护资本增值的持续。因此,资本主义生态文明只能部分而非整体性地解决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要依靠能够自觉地根据各种不同的需要、对整个生产进行社会调节和按比例协调分配社会总劳动的社会主义。因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41页。其次,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及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的召开,使时代的主题由“和平与发展”转向了“环境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变换,使解决环境问题和应对全球生态问题的机遇与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我们不可能重蹈先发国家索取和掠夺他国资源、财富,向其他国家转移污染、转嫁危机的生态殖民主义或生态帝国主义路子,而只能和世界各国一道,同舟共济,积极探索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新路。

二是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哲学。问题与办法、困境与出路等都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去提出和解决的。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生态文明必须以人民福祉、民族未来、人类文明永续发展为动力和目的,必须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引领建设、实现发展,而不以牺牲民生、牺牲他国、牺牲子孙后代的发展权益为代价。因此,统筹解决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坚持人本主义的价值论与自然价值论的统一,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之路,这是内在地由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与此同时,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过程,也应该是确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努力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体系的过程。只有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才能引领人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三是伦理道德关系的转型和思维方式的改变。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决定着伦理道德关系的转型和思维方式的改变。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是把生态文明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态空间布局的优化、自然面貌的变换等都蕴含着各种利益关系的变化。传统的道德关系、思维方式将不得不改变。因为“人们自觉地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4页。同样,“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9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实践活动既改变着时代,也改变着自然、改变着人和社会,改变着彼此形成的各种关系以及人的思维和内心世界。所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科技和道德、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进共荣,以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蕴含的上述哲学、伦理学问题,要求当代水伦理注重三个层面的人水关系,追求三重伦理境界:

首先,对于原生自然之水,要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总原则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节约每一滴水,珍爱每一个水体健康生命,给自然水体更多修复空间,确保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第二,对于社会生产、生活之水,既要确保当代人生产、生活、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要有代际伦理情怀,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既要建设节水型社会,又要积极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第三,对于理想和信念之水,要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坚守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把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相结合,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相统一,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这三重伦理境界反映到处理人水关系的目标、原则和要求上,则包含以下内容:(1)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平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严控水资源开发强度,适度调整水利水电的空间布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转变生产和生活方式,调整涉水产业的结构空间布局,杜绝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生产与建设,使生产、生活和生态能全面协调发展;(3)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按照节能、降耗、增效的原则,合理利用和开发水资源;以“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4)加大水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的保护力度。在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的同时,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5)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水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水环境监管,健全水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水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6)通过加强水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水意识、水环保意识、水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水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7)行于当地,胸怀全球。在一球两制的国际舞台上,“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共“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简言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在地要求建立相应的水伦理体系,这种水伦理体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贯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突破工业文明和绿色资本主义的惯性思维,在采用统筹协调的生态整体论和进化价值论的同时,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中重视多形态水伦理的融通和水伦理体系的建构,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

二、多形态融通共进的水伦理

要有效和成功地回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水伦理诉求,深化和整合融通当前多形态的水伦理研究势在必行。目前,国际水伦理研究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适应性不高。国外水伦理研究的议题主要集中于全球水伦理和水资源管理中的水伦理。代表人物有(美)桑德拉・博斯代尔(Sandrapostel)Sandrapostel,BrianRichter.RiversforLife:managingwaterForpeopleandnature,islandpress,2003.、(英)费克利・哈桑、(美)艾兰(allan.S.)、(美)彼得・布朗(peterG.Brown)peterG.Brown,JeremyJ.Schmidt.waterethics:FoundationalReadingsforStudentsandprofessionals,islandpress,2010.、(西班牙)雷蒙・拉马斯(m.RamonLlamas)m.RamonLlamas,L.martinezCortina,aditimukherji.waterethics,taylor&Francispress,2009.等。研究内容涵盖全球“水伦理”的理论、“水伦理”的核心、水资源的分配正义、水权与基本人权的关系、水资源神圣和相关价值观等方面。大部分学者将水问题大致归因于多种非均衡性的结果,认为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中的水伦理研究和应用就可以有效地解决人水矛盾。这一点在2012年笔者与国际环境伦理学会主席和美国环境伦理学会主席的交流中得到证实。他们认为,通过公平公正等水伦理原则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和水资源布局的合理调整,自己所在国家的人水矛盾已基本解决,因而研究水伦理的学者也就寥寥无几。

与此相反,日益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污染却使得我国的水伦理研究显得日益紧迫而重要。一方面,沙漠化、石漠化不断加剧,地下水超采和污染有令不止,环境局长被悬赏下河“游泳”,异常大气环流导致强对流天气直至冰雹砸死百姓、威胁民生。另一方面,建设美好家园、美丽中国任重道远。国内水伦理研究也正是顺应了这种环境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逐渐产生的。

国内水伦理研究从本世纪初兴起以来,在政府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逐渐超越传统伦理或水资源管理伦理研究的樊篱,转向了维护水体健康生命的水伦理,开创了水伦理、河流伦理、海洋伦理等多形态并进的局面。

河流伦理的研究起步于世纪之交。2003年张真宇、胡述范在《中国水利》报发表了《走向和解:一种新的河流伦理观》一文,正式提出了“河流伦理”概念。张真宇、胡述范:《走向和解:一种新的河流伦理观》,《中国水利》,2003年第4期(B刊)。此后,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领导组织下,由侯全亮、李肖强、余谋昌、吴国盛、雷毅、叶平、葛剑雄、乔清举、蔡守秋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围绕河流伦理、河流生命、河流的文化生命、河流健康生命、河流的价值、河流伦理的自然观基础、河流伦理与河流立法、黄河与河流文明等论题,进行了系统而富有协同创新意义的研究,在编写出版河流伦理丛书的同时,借助报纸、期刊等媒体发表了约40余篇学术论文,举办了河流伦理学术研讨会。2009年前后,又围绕“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这一主题展开研究,出版了《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一书。侯全亮主编:《生态文明与河流伦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河流伦理以其研究对象的典型性、研究成果的系统性和研究方法的创新性而成为国内水伦理研究的典范。

水伦理研究则以2004年徐少锦、叶平等在国内媒体上发表的理论著述为标志。徐少锦:《论当代中国水伦理》,见《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2004年。近年来,主要论及了水伦理的内涵、水伦理的主体论、价值论以及水伦理构建的哲学基础等。王建明、杨志考:《当代水伦理价值观反思》,《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侯起秀:《水伦理学概论》,。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义的价值哲学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水伦理的内在价值论,从道德形态学的视角提出并论证了精神形态的水伦理、应用形态的水伦理、扩展形态的水伦理田海平:《“水”伦理的道德形态学论纲》,《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等多形态水伦理的意义,主张以“主体―客体―主体”为关系结构的交往实践论作为水伦理构建的哲学基础等。水伦理研究具有渐进式的特征,如若细水长流。局限是论题分散,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成果形式单一。

海洋伦理是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蓝色国土”的价值凸显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海洋环境问题与海洋权益竞争而兴起的。2006年邱文以《海洋新伦理――跨世代的环境正义》为题,首次提出了“海洋伦理”的概念邱文彦:《海洋新伦理――跨世代的环境正义》,《应用伦理研究通讯》,2006年第37期。,阐明了在海洋利用和开发中具有共性并值得深入研究的两个重要问题即海洋开发利用的“永续性”问题与“跨世代的环境正义”问题,但对“海洋伦理”的内涵、本质和意义等并未做深入研究。2007年至2012年,王刚、吕建华、吴失等相继开始了海洋伦理研究,提出了构建海洋伦理体系,创建海洋伦理学等主张,为水伦理向海洋伦理的拓展创造了一定条件。但由于研究力量的薄弱,海洋伦理的学术成果目前仅为一部专著和六七篇期刊论文。

纵观近10年来的水伦理研究,河流伦理、水伦理和海洋伦理三种形态并进的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其研究成果为水伦理体系的建构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也为确立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价值观、水利观创造了条件。然而,三个研究域彼此独而不统,不互视、不合作、不交流的状态,使水伦理的研究缺失提升和发展的活力,无法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既好又快地适应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需要。

其实,水伦理、河流伦理、海洋伦理都是涉“水”伦理,在自然界中,水、河流和海洋本就相通相连。孤立的研究有悖于水情、水理,也有背于研究方法的整体论和协同进化论。从河流、海洋到水圈,无论是从生态系统的小尺度或是大尺度来看,它们都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同时,水问题和水危机的复合性、关联性也要求水伦理在回应挑战时能多形态融通共进。例如,pm2.5与“中国式”地下水问题的治理,海洋环境权益的维护和责任的履行等等,都有赖于水伦理的体系化和整体化发展。因此,通过建立合作交流的机制和平台,促进多形态水伦理的融通互视,是提升水伦理研究的有效途径。当然,为推动水伦理的整合融通和与时俱进,找到促使水伦理研究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高度契合的适当路径,水伦理原则的确立和范式转换又是首当其冲的。

三、水伦理的主要原则和范式转换

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代的水伦理是基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水伦理,是主张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水伦理,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水伦理。它强调遵循自然规律与遵循社会的辩证统一,承认人的历史和自然的历史的统一,追求自然的人道主义和人道的自然主义的统一,其终极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和”、“双解”。即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03页。

由此,作为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结构和动力结构应该是“双核四驱型”而非“单核四驱型”的。即其价值论核心应该由自然价值论和以人为本价值论共同构成,而非只是自然价值论黄承梁、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全面转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第24页。;其驱动力则原自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需要。只有坚持这种价值论才可能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从根本上区别于资本主义生态文明。因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它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显然,作为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的,也是人本主义的,是两者的真正统一。作为服务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水伦理必须坚持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逻辑决定的。鉴此,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代的水伦理应该倡导以下原则:

(1)珍惜每一滴水,爱护每一个水体生命,维护每一个人的基本饮水权。这是水伦理的核心原则和最高原则。

(2)节约优先、保护优先,确保人水复合生态系统的协同共生。保证水体生命健康,保护水体生命共同体的生物多样性,维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确立水域社会生态基础的可持续。反对损害水生态系统和水域社会系统的行为,反对掠夺性开发利用,反对污染和伤害水体生命,反对涉水的损人利己行为。这是禁止性原则。

(3)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平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严控水资源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发展。在遵循水体生态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可持续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依靠科技创新,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限制在水体生态承载力的限度内。以“3R”原则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这是发展性原则。

(4)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这是水作为关乎人类生命和尊严的共同财富的性质所决定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就没有人民的生活安康。满足所有人对水的基本需要这是人人具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们应该在承认每个人都有权获得干净用水的前提下,公平和有效地处理各种水资源问题,逐步建构并遵循用水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形成与生态文明要求相符合的伦理行为和实践。

(5)坚持采补平衡和有偿、赔偿、补偿的底线原则。采补平衡是尊重水、爱护水、保护水,维护正常的水循环,实现可持续用水应该遵循的原则。如果采补失衡,严重突破水资源的临界水平,水体就会像黄河一样干涸、断流,像咸海那样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开发引用就面临消失。在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中,按照有偿、补偿、赔偿原则,建设反映水资源供求状况、稀缺程度、生态价值和代际权益的相关制度,筑牢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底线。

(6)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生态问题,同时,协调处理好建设海洋强国进程中可能遭遇的各种海洋环境问题。

如果说13亿人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是史无前例的,那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这种发展的叠加效应,使伦理道德的转型面临空前挑战。因此,面对持续的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扩张等必然带来的水资源紧缺、水环境破坏和水生态危机,水伦理研究范式转换可能显得更为急迫。

近10年来,水伦理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作为一个独立和完整的学科还远没有形成。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术资源的稀缺和研究力量的分散导致学术研究缺乏系统而整体地推进的基础与条件;(2)除了河流伦理外,规范性研究和深入社会、基于本土经验的实证研究稀少;(3)研究范围狭窄,除了黄河流域外,对其他流域和水系的水伦理研究以及国家层面和全球层面的水危机、水冲突的现实等缺乏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即使是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的河流伦理研讨会和黄河国际论坛,全国其他流域的水伦理问题也没受到太多关注。因此,如何整合学术资源,全面而深入地推进河流伦理、水伦理、海洋伦理的协同发展,这不仅有赖于学科学理性的研究和建构,也依仗于范式的确立和方法论的创新。

研究范式影响着研究基本问题的角度、出发点、途径以及结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研究范式的选择和转变将极大地推动学科基本问题的解决乃至整个学科面貌的根本改变。当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和今天人水关系问题的复合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等则对研究范式的转换具有决定性。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经济社会的发展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缺水、断水问题;另一方面,人为的污染仍在加剧,三分之二的水资源遭到污染,三分之二以上的城市缺水,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中国式”地下水直排也没有得到有效制止,经济社会发达的“东方之珠”――上海仍会出现死猪漂流于水源地的现象。这既充分反映出当前水伦理研究对基本问题解决的失效、失灵,又充分表明了深化多形态水伦理研究、积极推进范式转换的必要和紧迫。

近年来,部分学者对范式转变的研究为环境伦理、水伦理的范式转变提供了可能。如叶平叶平:《河流生命论》,黄河水利出版社,2007年。、樊和平樊和平:《范式、方法及辩证转换――道德哲学笔谈》,《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曾建平曾建平:《生态伦理:解读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范式》,《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宣兆凯宣兆凯:《应用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范式整合》,《哲学动态》,2008年第3期。等。然而,正如王雨辰教授撰文所言:“我国环境伦理学研究都没有摆脱西方环境伦理学的话语系统和研究范式,研究结论仍停留于认同某种类型的西方环境伦理学基本理念,带有浓厚的西方中心论的价值取向”王雨辰:《环境伦理学价值立场的转换:从西方化到中国化》,《中南财经政治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呼吁环境伦理学价值立场从西方化向中国化的转换。其实,水伦理研究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新范式的确立必须在借鉴西方理论和经验的同时立足中国国情。否则,人水冲突会摧毁美丽的“中国梦”。

“问题”是研究活动的出发点,水伦理要在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有效的功能,并沿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伦理学科,也“只能从问题开始”波普尔:《科学知识论》,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第184页。。水伦理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人水关系问题及与此相关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问题。问题的复合性、交互性和时间转换性要求其在基本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角、侧重点、结论、理论及方法论取向。为了加强水伦理的应用性和有效性,既要深化其作为应用伦理学的系统性研究,又要适度强化其元伦理、规范伦理的研究;既要突破传统伦理思维,又要在“改变共识”与寻求共识之间把握平衡;既要重视社会整体的水伦理诉求又不能忽视个体性的伦理追求;既要坚持进化的价值论,又不能忽视价值进化中的多元性。简言之,在范式转换中要避免因范式对立而忽视范式优势互补。

因此,在范式整合的基础上,以优势互补为原则,建构一种基于唯物辩证法的生态整体论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化价值论,使不同的主体在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共同协商的基础上,突破工业文明时代的惯性思维,转而“承认”并接受一定的、新的价值共识与伦理原则,进而确立调整彼此关系的认识和行为,推动从根本上消解个体、社团、政府、国家乃至全球等多重层面的人水矛盾以及价值、伦理冲突的水伦理体系的形成,树立自然价值论与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相统一的价值理念。因为我国是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我们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并树立起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其他形态的生态文明所不一样的目标,即既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又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主张朝着自然的人道主义与人道的自然主义相统一的方向推进社会的发展。同时,唯物辩证法也是发展、开放的方法论体系,它与生态整体论和进化价值论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应该是可以彼此吸纳、兼容和共进的。我们也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坚持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相统一的价值论才能真正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中心主义的纠缠,进而在解决人水关系问题中把握应有的价值平衡,支撑中国式水伦理的创建和健康发展。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4

【关键词】森林城镇;城镇绿化;海岛港口森林城镇

0概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我国开始重视城镇森林建设的整体规划[1-4]。岱山县高亭镇位于岱山岛东南部,东与长涂镇相峙,北与东沙镇、岱东镇接壤,南与秀山岛隔海相望,西与岱西镇相连,是岱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旅游中心。全镇陆地面积50.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08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47.56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30°07'-30°31',东经121°31'-123°17'。高亭镇处于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要道,面向西太平洋经济带,国际航线穿越县境;离定海11海里、宁波46海里、上海洋山港20海里,是全县政治重镇、地域大镇、海洋经济强镇。

1特色与优势

高亭镇处于我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要害,面向西太平洋经济带,国际航线穿越县境,是岱山县的政治重镇、地域大镇和海洋经济强镇;人文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以慈云禅院为中心的磨心山,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依托自然山海骨架特征和山、海、城、林的优越条件,突出海岛特色,以“现代海洋经济特色的海岛港口森林城镇”为目标,努力把高亭镇建成“山海相联,林水相依”、“山、海、城、林”有机融合的“海岛型森林城镇”。

2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理论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十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围绕“扩面提质”目标,结合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以“现代海洋经济特色的海岛港口森林城镇”为目标,充分利用高亭镇山、海、城、林的优越条件,突出海岛特色,科学编制,合理布局,高规格、高标准实施绿化工程,建设系统完善、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森林生态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5-6]。

3建设原则

森林城镇建设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3.1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原则

城镇森林是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生态安全保障。森林城镇建设首先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树立城镇与自然互惠共生、共存共荣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城镇森林在生态、环保、景观游憩等方面的综合功能,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空间。

3.2突出重点、强调整体效果的原则

以营建建成区绿地系统为重点,通过实现镇区与村级绿地的相互补充,建设林水结合的开放式城镇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城镇森林对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作用,提高城镇森林整体生态功能,维持区域生态平衡。

3.3因地制宜、体现本土特色的原则

根据高亭镇的自然条件、地方特色、历史文化,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建成区绿化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提升、森林村庄建设等工程,构建以乔木为主体的城镇复合森林生态系统,体现本土特色,构建富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森林意境与生态格局,打造森林城镇特色。

3.4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原则

森林城镇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积极发挥政府在森林城镇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将森林城镇建设规划与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相适应,协调好森林城镇建设中各部门的关系;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森林城镇建设的积极性。

4总体布局

根据高亭镇绿化实际情况并结合高亭镇总体规划,在建设区范围内建立“一心、一屏、多带、多点”的森林城镇森林生态系统格局。

4.1“一心”

“一心”以建设建成区完善的绿地系统为核心,通过对建成区公共绿地、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等绿地系统的补充和完善,建立类型完善、功能全面、布局合理的森林城镇绿地生态系统;大力建设公共绿地,提高建设品味和档次,增加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4.2“一屏”

磨心山生态绿屏建设。磨心山位于高亭镇建成区北部,是整个高亭镇的最高点。由于磨心山的存在,使整个高亭镇形成从北向南阶梯式降低的地形地貌,同时也使高亭镇建成区形成背山面海的整体态势。磨心山生态绿屏在制氧固碳、促进大气海陆循环,减轻热岛效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包括自然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建成区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海陆间生态系统。磨心山生态绿屏建设是整个高亭镇绿化体系建设的支撑点。

4.3“多带”

包括海岸线、道路沿线、山体沿线等带状绿化建设。高亭镇为海岛乡镇,三面靠海,而且包括多个岛屿,因此海岸线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是森林城镇建设的特色和亮点;道路绿化是整个森林城镇绿化体系的脉络,由于境内没有高速、铁路、国省道等重要通道,但遍布整个建设区的县、乡村级道路网络是森林城镇绿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整个建设区山地面积较多,山体、山边绿化是森林城镇建设的核心。

4.4“多点”

“多点”包括森林村庄和一村一景特色景观等点状绿化建设。高亭境森林村庄、一村一景特色景观建设是森林城镇绿化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高亭镇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各村庄应根据自身特色和文化渊源建设相应的主题公园或节点绿化,对于展现各个村庄自身形象、提升全镇绿化品位有重要意义。

5结论

1)城镇森林是集生态、社会、自然、文化为一体的林业生态体系,是生态化城镇的基本支撑。建设森林城镇对于改善桃花镇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2)高亭镇森林城镇建设规划从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森林生态保护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对高亭镇森林城镇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对于打造“现代海洋经济特色的海岛港口森林城镇”,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黎祖交.关于资源、环境、生态关系的探讨DD基于十报告的相关表述[J].林业经济,2013(02):11-15.

[2]姜文彬.森林可持续经营现状及规划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6(03):200-202.

[3]何兴元.城市森林发展战略与生态规划[J].中国城市林业,2005,3(5):14-16.

[4]潘丹,罗成,邹馥蔓.广西三江县森林城镇建设规划初探[J].广西林业科学,2012,41(4):394-396.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5

【关键词】海洋文化;生态伦理;可持续发展;北部湾

【作者简介】官秀成,广西钦州学院社科部主任、副教授,广西中国一东盟文化研究会理事;马友乐,钦州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广西钦州535000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074-05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模式,它强调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持久发展。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被确定为部级开放开发区,广西沿海地区开放开发如火如荼,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享誉我国最后一片“洁海”的北部湾却面临被污染、被破坏的生态危机,致使广西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因此,我们在开放开发过程中,应对广西海洋自然生态进行伦理关怀,重视海洋自然生态对开放开发的支撑价值,尊重海洋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促进广西海洋文化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生态伦理的内涵及其基本原则

(一)生态伦理的内涵

生态伦理是指人类在与自然交互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日益进步,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日益强大。然而人与自然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张,人类面临诸多自然生态问题,这些问题日益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的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每一个成果又取消了。”进入21世纪,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必须思考如何更加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这必将涉及到生态伦理问题,而生态伦理必须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如何合理界定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二是人类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问题,促使人与自然实现良性互动;三是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如何公平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问题。

(二)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1.感恩自然

人类每天都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惠,沐浴着阳光,呼吸着空气,吸收着水分。但人类往往只知道贪图享受和无度索取,却不懂得如何去回报、珍爱大自然:树木过度砍伐,土地沙漠化日益扩大,污水随意排放,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原本丰富的自然资源正在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长期以来,人类在观念上与实践上,总是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这样一来,人类就任意妄为,就理所当然地向大自然无度索取,致使大自然伤痕累累,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其实,我们作为大自然的受益者,就应心存感激,知恩图报,带着感恩的心去善待大自然。同时也给我们自已留下一方净土与生存发展的依靠。

2.适度消费

在西方消费主义影响下,人们逐渐形成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把消费满足看作是人生最高目标与最大幸福的消费观。在这种消费观支配下,消费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追求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欲望,不顾个人、社会或国家的经济状况。消费主义给自然资源带来严重压力。为此,我们应该对这种消费观和消费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倡导并践行适度消费,对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以及自然资源有限性有着深刻认识,在消费活动中积极合理关照自然。适度消费原则所追求的目标是人类需求与自然状况,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消费数量增长与消费质量提高相互协调,力求改变消费过度和消费不足矛盾状态。促使人与自然均能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

3.公平公正

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如何公平公正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问题是生态伦理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在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身利益、谋求生存与发展方面应该实现权利均等、权利公平。这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公平原则既倡导消除在当代人之间出现消费过度与消费不足的矛盾,又倡导每一代人应该为后代人保存自然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避免限制、阻碍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促使人类能可持续生存、发展,自然生态能良性健康运行。

4.集约发展

除了少数发达国家。大多数国家依然践行粗放型发展模式,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资源、能源消耗量较大。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浪费、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导致自然资源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挑战。为此,我们应践行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与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推行绿色生产与低碳经济。从而不断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广西海洋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一)广西海洋文化的内涵

“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海洋文化包罗万象,由海洋而生成的文化都属于海洋文化,如海洋经济、海洋旅游、海洋民俗、海洋信仰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海洋文化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广西海洋文化就是缘于广西领域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从广义上说,一般包括广西海洋精神文化、海洋物质文化、海洋制度文化、海洋行为文化四个方面。从狭义上说,特指广西海洋精神文化。本文中的“广西海洋文化”是指广义上的广西海洋文化。广西海洋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区海洋文化相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广西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

1.国际性

广西海洋文化主要缘于北部湾,而广西北部湾地区于2008年1月,被国家批准为部级开放开发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一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地区。近年来,广西沿海地区不断加快与东盟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与东盟合作开发油气资源、旅游业、农业等,因此,广西海洋文化具有较鲜明的国际性。

2.风险性

广西沿海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适宜、光热充足、雨量充沛、海洋资源丰富。是我国沿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的重要区域。北部湾是我国优良的渔场之一,盛产鲷鱼、金线鱼、沙丁鱼、竹英鱼、蓝圆鲹、金枪鱼、比目鱼、鲳鱼、鲭鱼等50余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及虾、蟹、贝类等。广西北部湾沿岸浅海和滩涂广阔,是发展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这里有驰名中外的合浦珍珠(又称南珠)。沿岸河口地区有珍贵的红树林。南流江、红河等淡水河流注入北部湾。这些有利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北部湾沿海地区开放开发提供了优良的环境支撑。但是,随着开放开发推进,享有我国最后一片“洁海”之美誉的北部湾,由于不合理的填海造田、人为破坏红树林、无序的水产养殖,近岸海域污染呈逐年加剧的态势,导致广西领域海洋生态环境面临被破坏、被污染的威胁与风险。

3.民族性

壮、苗、侗、瑶、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于广西沿海地区,因此广西海洋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风味,如缘于海洋的传统建筑、服饰饮食、节庆活动、民间工艺、歌舞艺术、滨海旅游等。这些体现了真实的少数民族海洋文化生态。在开发利用海洋自然资源之时,我们应正确引导广西沿海少数民族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合理兼顾地方政府、开发公司和当地人民的利益,使海洋文化与海洋生态环境实现良性互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辐射性

广西海洋文化具有较强的辐射性和影响力。广西沿海地区处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中越“两廊一圈”、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六省(区、市)协作区域合作交汇点,东连珠三角,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区位优越,战略地位突出,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三、生态伦理视角下广西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工具理性强化

工具理性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对运用手段、途径的合理性、有效性的追求。自从西方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们日益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出现了人们不断强化工具理性,弱化价值理性的趋势。人们开始过度强调个体价值,弱化社会价值,出现了贫富两级分化;追寻消费主义,进行掠夺式开发经营,出现生态环境恶化;淡化诚信理念,欺诈、投机行为叠出;过度追求个人或团体利益,出现行为;过度强调升学率、科技的传承,出现学生的精神失落、创新能力下降。在工具理性强化的背景下,广西沿海地区在开放开发中同样存在强化工具理性,弱化价值理性的倾向与趋势:一些人追赶消费主义浪潮,强调物质消费,淡化精神追求,出现精神荒漠化,漠视保护自然生态的担当;一些单位与个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和实现自身目标,弱化社会责任承担,淡化或推卸保护自然生态责任;一些地方行政部门和官员强调以GDp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出现生态意识与生态实践相脱节现象,甚至为了部门或个人利益徇私枉法,为危害自然生态者打开方便之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们过分强化工具理性,弱化价值理性,是影响广西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思想因素。

(二)消费主义蔓延

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需要,进行有选择性、创造性的活动。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而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已传入我国,并深刻影响我国民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现在也正在广西沿海地区日益蔓延。“消费主义是一种毫无节制地消耗物质财富和自然资源,并把消费作为人生最高目的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它把物质消费看得高于一切,并在相互的消费攀比中追逐着一种无限的物质欲求。物质消费成了人们享受人生的唯一方式。”消费主义主张大生产、大消费、大丢弃,追求体面的消费,渴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与消遣。因此,今天的生产已经不仅仅是消费品的生产。而同时也是消费欲望的生产。消费主义给经济发展注入无限动力,却忽视了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其结果必然使人类社会陷入深深的生存与发展的资源与环境困境之中。这种消费方式的不断蔓延,给广西沿海自然生态带来极大压力,深刻影响广西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

(三)突击开发推行

北部湾是我国海岸线上至今仍保留大面积清洁海水的海湾。是一个拥有丰富生物资源的海洋地区。北部湾是我国著名的渔场,鱼类众多,有许多科学、药用价值很高的海洋生物,沿海有大片的原生态红树林,有“中国第一滩”的北海银滩等。但是广西沿海地区的大开放、大开发。给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挑战。广西沿海地区工矿企业和海上交通所产生大量污染物不断排入北部湾,同时,在广西沿海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人口增长较快,自然资源消耗加快,城市排污量也随之剧增,一些污水未经处理就近排入河流、海湾。而北部湾大部分区域是20米至50米的浅海,海流较弱,海洋“自净”能力较差,如果我们不能有效控制排污数量,这片洁净的海湾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垃圾桶”。由此可见,这种突击式开发给北部湾自然生态带来严重威胁与压力,直接影响广西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

(四)知行不一呈现

在广西沿海突击式的开放开发过程中,人们的生态意识与生态实践出现脱节现象。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在开放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相关开放开发规划、制度中都考虑到对海洋自然生态的关注。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例如北部湾新闻网2010年6月10日报道,根据北海市海域海洋环境的监测结果显示:北海市“8个人海排污口存在超标排污现象,超标率达72.7%,主要超标污染物(或指标)为CoD(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总磷及粪大肠菌群等。污水排放人海对排污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陆源污染物排海量的持续增加将导致该市近岸海域受到的污染逐步增大。由于部分排污口设置在养殖区和风景旅游区邻近海域,排污口大量向邻近海域排放污染物,造成该海域的环境质量退化、适于养殖的水域面积急剧缩减,养殖生物体内粪大肠菌群及镉、石油类等污染物含量较高,甚至造成部分超标,海产品的食用安全风险增加;由于多数陆源排污口的长期超标排放,导致部分生态区域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剧,已对该市的珊瑚礁、海草床及红树林系统构成了威胁。”这说明广西近海域部分自然环境已经被污染被破坏。由于广西沿海地区仍处于经济不发达阶段,环保机制不够健全,环保行为不够规范,环保监管不够得力,从而致使人们的环保意识与环保实践出现不一致现象,以致严重影响了广西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

四、以生态伦理为导向,促进广西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

(一)强化价值理性

“价值理性是人类对价值和价值追求的一种自觉意识,它主要指向‘应然’状态的价值关系。从内容取向上看。价值理性致力于为行为主体提供一套行动的理念、原则、信仰、目标、理想、目的等应然设定,是主体活动的价值主旨和价值基础。工具理性主要指向‘实然’状态的现存事实。工具理性着重考虑的则是手段对达到特定目的的可能性和实效性。从内容取向上来说。工具理性把手段的有效性置于首位,它追求工具的效率和各种行动方案的正确性,致力于提供一套达致目的的技术、工具、手段、程序、制度和机制。”由此可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是相互关联的、不可割裂的关系。工具理性是价值理性实现的物质基础,没有工县理性的价值理性是空谈的理性,如空想社会主义;价值理性是工具理性的精神导向。没有价值理性的工具理性是危险的理性,如科学技术的滥用。在广西沿海地区开放开发过程中应强化价值理性,促使人们在追求合理而适度的工具理性基础上,对海洋自然生态进行终极关怀和意义追求。因此,在教育、新闻媒体宣传、文学艺术作品传播中应该强化价值理性宣传,促使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和谐统一,从而更好地促进广西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

(二)倡导适度消费

消费主义蔓延,加剧了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在广西沿海快速开放开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广西海洋文化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大力倡导、践行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指基于自然生态、国情国力、个人状况的一种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人类的消费活动应考虑自然界承载能力,考虑自然生态生成与更新能力。我们要在实践中真正践行适度消费,必须合理地界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其实并不是自然的征服者与统治者,自然也不是人类的奴仆;人类仅仅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大自然中其他物种都具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支撑。适度消费要求人类的消费活动对自然产生最小的干扰。最大可能地维持自然“原生态”面目。因此。适度消费既能满足人类的必要消费需要。同时又能维持自然生态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所以,应对该地区公民加强适度消费观教育,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规范人们的消费行为,积极引导人们践行适度消费,减轻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

(三)坚持渐进开发

在广西沿海,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广西沿海钦州港、北海港、防城港等港口是以“北部湾速度”,通过“填海造田”建造而成的,快速海洋开发给尚属一片“洁海”的北部湾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部分海域生物资源衰退,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生态功能有所减弱。突击式开发往往是“破”字当头、短时间内打破原有格局和面貌。力求高速,却很难兼顾质量,这样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过大压力。而渐进式开发往往“立”字当头、先立后破,在开发过程中强调先规划、论证,后践行,“摸着石头过河”。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又不断纠正不足、偏差与失误。只有践行渐进式开发方式。才能防止广西海洋生态环境在较短时间内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使开放开发速度与海洋自然生态自我更新能力相适应。

(四)加快法治建设

广西沿海地区发展速度较快,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环境容量较小,人口数量剧增,导致排污总量与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及时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北部湾生态环境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为此,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纳入法治轨道。第一。完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逐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第二,加大执法力度。有了法律法规,如果不执行或执行力度不够,那么法律法规就形同虚设,因此,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执法,树立法律的威严。对于生态环境违法主体,不管涉及到什么样的人或什么样的单位。坚决给予打击、追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第三,完善环境监测制度。为了更好地了解生态环境发展动态,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依据,应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设立专门检测机构。配备专门人员,统一检测标准。第四,完善监督制度。应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构监督、社会团体监督、新闻媒体监督、公民个人监督的作用,并使这些监督方式形成强大的合力,以确保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得以正常运行。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6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以自然规律为前提,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倡导和谐观念和推进和谐生产生活方式为着眼点的一种新型文明。”

当前,中国生态危机与各种社会转型矛盾相纠结,具有极强的特殊性,没有能够照搬的直接经验,只能从当下中国的问题中寻求突破口,从中国的国情中找到根据。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逻辑地包含了生态文明,因此理解当前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它置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总体布局来分析,在保持生态文明一般特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契合。

1.2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

1.2.1系统性与同步性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不应该是零散的、应景式的,而应该是系统的、整体的过程。要推进生态文明发展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的同步和协同。

1.2.2主动性与发展性

一方面,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特殊制度背景决定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不应该是被动的,而应该是主动的;另一方面,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国内背景决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不应该是消极的、脱离发展的,而应该是积极的、发展型的。

1.2.3互利性与内生性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国际背景决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不应该是对外掠夺和转嫁的,而应该是内生的和互利的。

1.2.4科学性与实践性

中国生态文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文明成果,具有十分鲜明的科学性,需要尊重科学精神才能实现,同时中国的生态文明需要在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能实现。

1.2.5历史性与现实性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成果,需要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社会和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新变化这个客观现实,科学合理地谋划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2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前提。自然界中生物群落与其所在的环境相互依赖,并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形成生态系统。人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这既是对人类长期发展的经验总结,又是对人类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自然规律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在自然规律面前,人类的任何力量都是渺小的,任何观点都是苍白。因此,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一个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2.2重要性

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归根结底是生态建设对人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说来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科学利用自然基础之上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从空间格局开发到能源资源利用;从生态系统维护到自然环境保护都表现出一种积极健康的发展状态,这样一种宜居、健康的生存环境,人类必然生活得健康、长寿,人类社会必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一派天蓝山青水蓝的气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好状态,而这恰好是美丽中国的宗旨所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维护中华大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上都具有深远意义。在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必定可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自2007年起,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学术研究领域的高热度词。十报告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3.1合理开发利用空间格局

3.1.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格局关系到国土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因此我国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土地的特性,制订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解决我国国土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地说,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等。

3.1.2优化海洋格局,建设海洋强国

由于我国复杂的周边形势,十八报告首度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同时,这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有重要意义。为构建海洋强国,还需做到的是:一是做好海洋环境的监测保护工作,坚持“蓝色海洋发展”理念;二是站在国家发展高度,做好统筹规划,统一勘测,有序开发;三是培养海上渔民的国际意识和国防观念。

3.2走资源节约集约之路

3.2.1树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关系的本质要求。我党和政府把“绿色发展”明确写进“十二五”规划,并单篇论述;“十”报告中“绿色发展”理念是“第一发展理念”。日常生活中,绿色建筑、绿色经济、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政府采购等成为关键词。

3.2.2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体系下的发展方式

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内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就是在生产方法上强调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减轻工业文明对资源环境压力的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产,使经济活动成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无废弃物”的反馈或循环过程,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从而达到了“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低、经济效益大”。

3.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下的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拒绝白色污染,灰霾空气等所有非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始学会接纳节能产品,接纳绿色出行等所有环保的生活方式即绿色生活方式,在社会上已成为共识。消费方式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下需要改变奢侈、浪费的消费方式,提倡节俭、适度消费的观念。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质量的新型消费模式已悄然成风。

3.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3.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产品――生态产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产品――生态产品,是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等公共产品。可见,生态产品本身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它既能够满足社会的环保需求,又能满足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生态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生态消费力迅速提高,生态消费需求呈现急剧增长趋势。

3.3.2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我国绝不能再走资本主义“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树立马克思主义扬弃观,即主动吸取国际国内先进的建设理念和方法,摒弃消极的不利的理念和方法。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十”报告中提出“保护为先防治为重”的生态原则,就是要求人们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进行社会活动。这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和原则。

3.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规矩就是规范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也需要依靠制度的保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理论,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项庞大的理论工程,更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建设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最后,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还是一场质的历史性变革,将促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体系作出重要调整,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松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的渐次解读[J].宜春学院学报,2013(8).

[2]朱国芬,高琳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性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

[3]赵丽君,国政浩.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4]李平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1).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7

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已经为我们指明了建设当代中国海洋先进文化的重要性。根据十六大报告,建设海洋先进文化,对推动中国海洋强国战略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大背景下,如何能够遵循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战略高度建设海洋先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新形势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深入理解中共中央总书记同志在新时期保持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发表的讲话内容,在当代中国发展海洋先进文化就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吸收海洋强国文化发展的成果,完善我国海洋政策,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据此,建设海洋先进文化应立足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根植于中国海洋文化的民族性特点

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始终是建设先进性海洋文化的基础,是宝贵的精神资源。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精神成果,是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鲁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曾提出过著名论断:“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基本特质、内涵与精神,是中国人民情与理、仁与智、道与法相互冲击的产物,包括基本价值观念的一致性,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国的海洋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最有显著特色的典型,是世界古代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先驱。上古时代的典章文献就有“四海会同”“环九州为四海”“江汉朝宗于海”等记载,这样一个自古拥有海洋的民族,在长期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辉煌的中国海洋文明史。建设当代先进海洋文化,必然是先接纳和传承本民族海洋文明,继而展望未来的。回顾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先进性,自然不能忽略远洋贸易文化和郑和文化对中国古代海洋在世界海洋文明史上的先进作用;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亚非各国的重要海上贸易途径,在唐宋时期已十分鼎盛,到郑和远洋时,已经将这种远洋国际贸易发展到高潮,并且建立和带动中国几大港口——广州、福州、宁波、扬州的沿海经济,其文化影响力的价值是十分深远的。我们所要建设的海洋先进文化,势必是立足于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精神内涵的民族文化。

二、借鉴世界海洋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

信息化时代,世界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使我们更有利地了解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对其文化的尊重并进行批判与渐进的吸纳是一个大国民族必有的胸襟。文化的特性表明,能够交流频繁,相互兼容的,其内在将充满巨大的扩张力。伴随全球化视野的不断延展,人类在生存过程中相互依赖的程度将不断扩大,因此就更需要对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予以利用,以期在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建国初始,有“中国近代工业长子”之称的江南造船厂,在经历抗日战争及国内战争等复杂环境后,是在与苏联专家的技术、设备等支持与自我创新下,重新振兴中国的民族造船工业。但是,借鉴只是文化发展的因素之一,而创新才是保持本民族文化先进性的要素,同志也曾强调指出:“发扬传统与开拓创新是统一的,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文化的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孤陋而寡闻”,而是在尊重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接纳与利用别国或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以“固我海疆,振我中华”。西方海洋史表明,其全盛时期也是文化交流最旺盛的时期,当今的世界海洋事业正步入一个与时俱进的时代,中国必须转变思想,加快开放与交流,只有吸取世界文化的优秀因素,一个民族才可能真正的强盛。发展海洋文化的先进性是提高科学创新能力水平的强大动力,而其发展则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与命运。

三、指引国家海洋决策的战略方向

海洋文化的先进性将影响一个国家海洋战略决策的方向,继而影响国家国民经济等综合力量的建设。每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或者说不同的时展阶段,国家政策会随着利益的转变而作出调整。政策、文化是相互促进又互相制约的两个方面。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实业计划中,认为必须使海洋与大陆连成一体,才能保证中国长治久安,永立于不败之地。新中国的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都十分重视。建国以后,我国的海洋政策经历过几次改革,逐渐形成了现有的体系。“对外开放,发展沿海经济”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以开放沿海地区、开发近海资源、开拓远海公土为基本方针的海洋经济战略思想,经过改革开放的20年,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和腾飞。新形势下,党的十六大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又适时地提出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全国经济规划等重大决策,确立了新时期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由此得出,先进文化的建设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力是任何其他力量不可比拟的。决策的递进充分反映了文化发展的指引作用,没有文化思想作为基础的决策,都会贻误经济建设的全局,导致历史性的错误。因此,发展当代海洋先进文化是建设中国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海洋强国的重要思想基础。

四、促进中国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8

关键词:长岛蓝色经济生态旅游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15-02

2009年4月,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期间,提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要求。山东省、市、县审时度势,谋划布局,聚合运作,掀起发展蓝色经济的浪潮。长岛作为环渤海地区和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位于渤海海峡、黄渤海交汇处,区位和资源特殊丰富,发展蓝色经济的巨大潜力与空间令人瞩目。近年来,长岛发挥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风能和深水良港四大资源优势,构建四大蓝色高端新兴产业,抢占蓝色经济发展制高点。实施“四个百万”经济工程,建设部级生态渔业示范区、全国海洋新能源开发基地、中国北方和东北亚国际旅游群岛。同时,依托诸岛发展以石油储备中转为核心的海洋物流服务业,建设环渤海地区的中转物流基地、行政与经济海上管理服务平台。本文针对长岛蓝色经济发展的意义、现状和问题以及对策措施作一探讨。

一、长岛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山东的整体经济实力。“海上山东”从提出和实施,至今已将近20年的时间,山东海洋经济取得了快速高效发展,为山东整体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放眼全国和世界,山东海洋经济的步子仍显缓慢。山东海洋经济总量由曾经的全国第一降至第二位,而且和第一名的广东差距明显。究其原因,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当前最为主要的问题。第一产业海洋渔业占产值占总产值的60%,第二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很低。在整个海洋经济构成中,海洋渔业、制盐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产业发展较快,所占比重较大,而以海洋能源、海洋医药、海洋旅游、海洋综合利用等为代表的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长岛县旅游业、风电能源等一系列海洋二三产业在山东和环渤海地区都具有独特的海岛优势,并且发展潜力与空间巨大,倾全省之力发展长岛的蓝色经济,对于调整山东省产业结构,带动山东整体的综合经济实力提升有“点穴式”的重要实效。

2.有利于环渤海经济带的区域构建。山东是海洋大省,海洋资源、区位和科技优势明显,山东省出台《实施集中集约用海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草案》,意在打造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拓展发展空间,拉动内需,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省委、省政府一直在关注和支持长岛的发展,高度重视长岛在全省发展大格局中独特的重要价值。长岛规模虽小,但其发展潜力与空间无限,稀缺物种十分丰富,历史文化、妈祖文化和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自然风光和天景天象奇特诱人,长岛在山东和环渤海的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日益显现出来。跳出长岛看长岛,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充分认识支持长岛发展的重要意义,用“长岛是山东的长岛,长岛是中国的长岛”理念,把长岛的发展纳入山东省和国家的整体发展规划,齐心打造山东的海上明珠,为“蓝色山东”的发展增添更大的特色和魅力。

3.有利于黄渤两海间的安全与生态。长岛蓝色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渤海和黄海的交通安全和生态保护设施的不断配套健全。长岛位于渤海咽喉,辖区横跨黄渤二海,有14条国际国内航道,每年在此海域发生的碰撞、起火、搁浅等海上交通事故都在40起以上。因周边地区城市和海上航船及钻井台等排污泻污,每年在长岛海域发生几次大面积赤潮灾害和溢油、化学产品泄漏等重大污染事件,对海洋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长岛配合国家和省、市建有一批海洋监测、管理和抢险救助等站点,对海洋气象、环境保护、海洋渔业、海事、救助打捞等各类行政资源进行整合。对海洋经济研究颇深的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认为,要高度重视长岛安全与生态的战略价值,长岛因其独特生态系而成为海洋环境变化的“晴雨表”,如果进一步建立长岛全天候的海洋环境监测、污染损害应急处理、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和救援平台,长岛在渤海和黄海的生态保持和安全救助“国家功能”不可低估。

二、长岛蓝色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一)长岛蓝色经济的发展现状

1.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建立了多元化生态渔业经济。海是长岛的生命之源,海洋渔业在全县经济的比重达到了70%以上。近年来长岛提出了建立多元化海洋生态渔业经济的要求,以海洋生物学为指导,合理配置及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先后完成了庙岛群岛及其领近海域大比例尺功能区划、海水健康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区域养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与开发、人工渔礁建设技术开发示范等30余项重点课题;同时根据不同的海域水层条件和水下底质状况,从建立生态养殖模式入手,加快调整海水养殖结构。结合海洋自然生物和养殖品种的不同习性,规划建立了“贝藻兼养示范区”、“虾夷扇贝增殖区”、“皱纹盘鲍增殖区”、“刺参增殖区”,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南部岛屿以及北部岛屿海域水下自然生态优势,全面调整组合养殖海域的生物种群结构。经过几年的调整,过去“单打一”的养殖局势已逐步被扭转,形成起以虾夷扇贝、刺参、鲍鱼、海胆、海带、鱼类、海湾扇贝和栉孔扇贝等重点品种为主的多品种养殖框架,列岛基本形成了海水生态养殖生产新格局。

2.生态旅游优势明显。长岛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与文化资源,海岛地质、海洋生物、天景天象等自然景观发育良好,史前文化、地质文化、妈祖文化、渔家文化、神仙文化等海洋文化博大精深,这两大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长岛资源的优厚及特色,也使自身旅游具备了神秘性、浪漫性和冒险性,迎合了人们旅游活动从原来的观光游、文化游逐渐向时尚个性、突出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旅游方式转变,从而使海岛成为中外游客休闲旅游度假的首选之地。经过近年的努力培育,旅游业已成为长岛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县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达3000多家;餐饮服务业增加至580家,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休闲渔业、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经济活力,促进了经济结构转轨变型。

与打造国际旅游群岛的思路相匹配,长岛在南北长山岛以东西一静一动的两条海岸带为发展轴线,形成旅游核心区,在大黑山岛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小黑山岛建设特色风情休闲度假区,庙岛建设宗教文化旅游区,构筑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南五岛生态旅游格局。同时,建设海洋生态公园和休闲观光基地,开辟环岛游等海上旅游航线,推出帆板、冲浪、潜水等滨海体育运动,并进一步开发妈祖、历史、民俗文化,打造北方妈祖文化中心,创出渔家民俗文化品牌,提高长岛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高端规划之下,长岛正对海岛旅游进行高水平的开发运作,通过集聚旅游产业,实现旅游企业的信息和配套服务共享,降低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成本,构筑整体发展新优势,增强旅游竞争力,逐渐形成4大旅游产业集群:以大型购物街区、现代化的娱乐场所、特色餐饮街区、滨海疗养场所、水上运动基地为主的休闲度假产业集群;以休闲渔业养殖、“渔家乐”为主的休闲渔业产业集群;以游客中心、会议中心、星级宾馆、度假村、游艇俱乐部为主的中高档接待设施产业集群;以游船、旅游的士、旅游巴士、旅游中介、会议、旅游信息服务为主构成的旅游服务产业集群。

3.海洋风能资源优势明显,为打造全国海洋新能源开发基地奠定良好基础。长岛工业以轻工业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的水产品加工行业体系和生态能源工业体系。其中,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生态能源建设极具地方特色。长岛发挥海上风力稳定、风电资源利用率高的巨大优势,大兴节能型生态工业,先后与鲁能、华能、联凯等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合作,在陆上风电运营规模位居全省之首的基础上,开发重点转移到海上,规划在大黑山岛西部近海680平方公里海域建设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打造国家海洋新能源开发基地。1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规划建设总投资240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28亿千瓦,与同等发电量火电场相比,年节约标煤102万吨、冷却水840万吨,减排Co2和So2273万吨、烟尘灰渣48万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长岛以更宽、更高的视野,更广、更远的思路发展海岛特色工业。与国家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和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紧密衔接,重点在两个方面进行规划和探索。一是打造中转物流基地,依托地处环渤海中心枢纽位置和周边重要海上航道、天然深水良港及建港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等优势,大力发展原油等战略物资海上储运业,建设面向山东半岛和环渤海的以原油储备中转为主的海洋物流基地,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二是打造海洋综合管理平台,依托和整合现有海洋气象、环境保护、海洋渔业、海事、救助打捞等各类行政资源和管理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海上管理职能,强化军民海防一体化建设,维护渤海湾和海上国防安全。

(二)长岛蓝色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长岛蓝色经济发展重视不够。尽管山东省委、烟台市委对长岛的建设和发展都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和专项支持,但是,政府系统对于各种海洋资源的开发及其意义必须有一个合理充分的认识,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也不能只停留在“相关部门”的阶段。而长岛蓝色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依托于海洋资源存在的,没有政策上的足够支持,长岛蓝色经济很难形成有效的可利用规模,长期以往,势必形成一种经济的“原地踏步”现象。以旅游业为例,今年是实施长岛局部对外开放的第一年,由于国家和省市的相关政策支持,长岛头10个月旅游收入50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达18%。政府政策的作用显易而见,对长岛有侧重的支持将会使长岛发展迈出新步伐。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长岛县自“八五”时期以来,建成了供电、通讯、交通、供水、物流等基础设施。但是,在港口码头泊位、岛陆交通、信息网络、淡水供应等支撑能力还仍然有限,制约长岛发展的交通、供水等瓶颈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不够完善的发展环境进一步着制约投资条件。

3.海洋资源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万能钥匙,蓝色经济本身就要求高度的产业化程度。产业化的大发展也会为地区解决就业和发展经济提供新的途径。通过蓝色经济建设改善环境和地方经济产业的开发,会促进有限的发展资源升值,为区域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环境好了,就会有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就能促进生产力要素的聚集,从而加速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但目前长岛蓝色经济产业化建设显然还没有进入到产业化阶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海洋资源的利用。

4.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型。资源的利用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不能单一地利用经济资源而忽视其它资源的巨大价值。以文化资源为例,海洋文化资源经过开发往往会极大地提高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长岛的文化资源的利用基本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在文化资源与海洋经济的开发中,文化资源始终是作为经济的“服务”而存在的,文化的主导与品牌效应往往被忽略。据不完全统计,独特的传统民间文化形式就有多达60多种,单是民间渔号子和拉网小调就达10种之多,但真正作为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却少之又少,向游客展现的仅仅是劳作现场的简单演唱,还谈不上作为一种文化经济产品来开发,这就形成了文化资源利用率偏低的现象。

三、加快长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对策

1.强化综合管理协调机制。管理体系和制度的不断完善,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讲,长岛的蓝色经济实际就是海洋经济,而长岛现行的管理体系和制度对于海洋经济的管理与现代海洋事业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现代海洋经济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涉及诸多领域,需要综合管理才能确保各种海洋资源的持续、合理利用,才能确保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平衡。这正是我们现在的分散管理体制无法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长岛与沿海地区共同所面临的难点。因此,必须加快海洋经济管理体制建设,建立健全以海洋基本法和综合管理为主体、行业法和地方法相互配套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有效、执法有力的海洋管理队伍,强化组织综合协调机制,加强涉海立法与执法工作,以此推动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逐步使海洋文化与经济开发得到合理、有序、协调发展。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海岛淡水资源开发。长岛的淡水资源主要依靠雨季降水补给,由于海岛面积小,年降水量仅在300毫米左右,加上临海区域植被脆弱,出现地下海水倒灌水现象,淡水资源相当缺乏。因此,对于孤悬海中、无区外水补给的海岛而言,综合开发淡水资源成为海岛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前提。长岛要综合开发淡水资源,必须采取适合海岛水资源状况的各种集水手段,实施山上环山渠拦水、空中屋檐接水、道路表面集水、家庭节约用水等水利工程,补给岛上淡水需要;选择节水型的产业,平衡用水要求,并以海水淡化的措施适当增加海岛淡水供量。

(2)加快海岛能源资源开发。长岛由于资源分布和开发条件的制约,能源自给率都比较低,特别是对偏远岛屿的影响更为严重。今后,能源生产要充分利用水能、风能、海洋能及核能,在不同阶段,实施不同层次开发。目前,长岛只在风能、太阳能方面进行了适当利用,能源资源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应积极向高层次宽领域的开发迈进。

(3)加快海岛现代交通开发。长岛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制约,海上7级以上大风天气每年在80天以上,海上交通是长岛连接大陆的“生命线”。发达的交通与区域经济相伴而生,长岛经济开发对交通的依赖性更强,各岛屿四面环海,海运是其对外联系的主要方式,建设现代化海岛交通必然在于海港的开发,并由此以港口为中心,增加航线和运力,兴建蓬莱至长岛跨海大桥,以及渤海海峡南桥北隧工程等现代交通网络,在从根本上解决长岛交通问题的同时,构筑起胶东与辽东、中原与东北亚经济大动脉。

3.合理利用海洋资源。

(1)利用文化实力,激发竞争活力。文化与经济从来都是不分割的,当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发展相脱节,势必会影响甚至阻碍经济的发展,而二者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结合,则能够达到双方的共同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长岛“四大蓝色文化”,代表着中国北方海洋文化,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评价说:“长岛文化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稀缺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其文化地位和开发价值极高。”长岛文化要在全国独占一方,在世界树立品牌,就要高点定位,市场运作,充分利用长岛文化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继续举办“中国・长岛中华妈祖文化节”和“渔家乐民俗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全国性大型活动,直接带动长岛蓝色经济以更大的竞争力走向全国和世界。

(2)发挥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根据当前国内外市场对鲜活水产品和水产品加工产品供不应求的现状,围绕营造100万亩海底森林和100万亩生态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生态渔业,积极推进渔业产业化、科技化、品牌化,全面扩大海参、鲍鱼、扇贝等优势品种养殖规模,不断提高水产品产量,增加出口产品数量。抓住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和绿色能源的政策机遇,围绕开发100万千瓦海上风场,加快项目推进,进一步膨胀风电产业规模,使其成为新型主要经济支柱。要利用消费结构和旅游业产业升级的有利时机,围绕吸引100万高端游客,加快建设南五岛生态旅游版块,整体推进南、北长山岛东、西两条海岸带开发;改造升级九丈崖、半月湾、望福礁三大景区,加快开发庙岛和大、小黑山岛综合开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渔家乐”黄金品牌,不断扩大中外游客市场,全面提高服务产品质量和档次;着力打造中外知名的海岛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特色购物中心,使其真正成为中国北方和东北亚国际性旅游群岛。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9

此次核查,主要针对已取得海域使用权项目的自然岸线占用情况、形成人工岸线情况、实际用途、开发利用状况以及是否符合批准要求展开,未取得海域使用权但已形成用海事实的项目,重点核查实际用海人、自然岸线占用情况以及用海面积和界址坐标等。据了解,该项工作将于2012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

此前的7月,威海市公布了上半年中国海监威海市支队对于非法填海的检查结果,“截止到6月底,全市共检查围填海工程项目16个,排污口19个,依法查处非法围填海行为6起,海洋环保案件5起,罚款130.3万元。”

可以看到的是,一场有关海洋的大规模拯救行动即将开始。

海洋治污需要有效机制

王晓的家在威海一个小渔村,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填海盖楼愈演愈烈,王晓家那个平静的小渔村早已不见了踪影。他说,每次回家,看着自己小时候曾经赶过的那片海,心里都特别的难过,“那地方已经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了。”

王晓说自己曾经在网上呼吁过要保护自己的家园,但是响应的人却寥寥无几,甚至还有人对他说风凉话,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住进楼房比住在海边要强太多。“海水污染,最后倒霉的不是我们自己吗?”

好在有关政府已看到海洋污染的严重性,2011年1月6日,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围填海造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围填海造地管理进行明确。据国土资源部有关人士透露,目前相关的配套细则正在研究制定中。看来,我国的填海造地正在向着规范管理的方向行进。

国家海洋局原局长孙志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只有对围填海实施计划管理,才能真正把住土地宏观调控这一重要“闸门”。

但也有人认为,要解决当下海洋污染的问题,首先应该尽快建立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沟通合作工作机制,改变“陆上环保不下海,海上环保不上陆”的脱节局面。

2010年3月,环保部和国家海洋局签署《关于建立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沟通合作工作机制的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海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衔接、共同加强海洋生态保护等9个方面加强沟通与合作,这标志着我国海陆统筹保护海洋环境的新局面将进一步形成。

业内人士指出,海洋治污,有待建立更加完善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对于突发事件,仅依靠国家和省级部门来协调安排,往往错过事件的最佳处置时机。而由于突发污染事件往往涉及多个部门,仅依靠地方难以做到有效的预防和处置。

尹延鸿至今都还记得他参加曹妃甸项目评审时提出的那个小小意见,“我在审查的时候,发现工程设计把一个叫曹沟的地方要填埋了,我和几名专家经过多方论证后,认为曹沟必须保留,因为这条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就是这个意见,减小了曹妃甸填海工程对周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对港口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点改变,或许对于海洋和周边的环境的伤害就不会那么大了。”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事实上,中国并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向海洋要地”的国家。荷兰、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是填海造地的大国。荷兰从13世纪起就开始大规模围填海,现在41526平方公里的国土有1/4是从大海里夺取过来的。

滨海小国或一些“袖珍”岛国,如新加坡、摩纳哥、马尔代夫等,也都向海洋索地,依靠围填海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

虽然不少沿海国家通过围填海获得大量平整成片土地,缓解了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用地紧张状况,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过度和缺乏科学指导的围填海工程也造成了恶劣的负面影响。所以近年来,国外很多国家开始注重填海后海洋环境的修复和治理。

在日本,为了减轻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肆围填海造地发展工业经济带来的后遗症,政府立法要求各种工厂和城市限制排污,与此同时,每年还投入巨资,设立专门的“再生补助项目”,希望找到一些恢复生态环境的方法。

荷兰政府则积极推行自然政策计划,把部分围海形成的土地恢复成原来的湿地,旨在保护急剧减少的动植物,建立起南北长达250公里的以湿地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地带,努力探索经济与环境共存的新路。

严格控制围填海规模,逐步严格实施审批管理,引导围填海工程朝着科学、有序的方向发展。在韩国,自1998年以来开始实施谨慎的围填海政策,进行围填海总量管理。政府多次对《公有水面围填法》进行修订,并要求制定和公布《公有水面围填基本计划》,经审批获得许可后方能填埋。

此外,努力改进围填海方式也是整治海洋环境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用人工岛式围填海,因为该方式不但不会削减原有自然岸线,还会大量新增岸线,甚至新增港口岸线,特别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仍能维持水体交换和海洋生态系统,因而对海洋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日本神户的港岛和六甲岛、东京湾内的扇岛、长崎市的香烧岛、大阪市的钢铁净岛等,都是十分知名的人工岛。近些年,日本有关部门又提出再建造700个人工岛,以扩大国土面积1.15万平方公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荷兰,政府准备在北海建造一个耗资约140亿美元、形状像郁金香的人工岛,以缓解城市人口压力。而即将举行2014年冬奥会的俄罗斯索契市,在附近黑海也将建起一座仿俄罗斯版图形状的超豪华人工岛。

高效率地利用填海土地,也是现在许多进行着大量填海国家的常规做法。如今很多沿海国家坚持以高利润、高附加值开发为主,将围填海新造土地主要用于港口码头、工矿企业、旅游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配置于海边的那些炼油、石化、钢铁、造船等资源消耗型企业,由于原料码头与产品码头往往成为工厂的一部分,中转运输费用明显减少,因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渤海湾,中国式地中海?

本报记者吴晓蕾发自北京

石油污染、化工围海、填海疯狂……曾经的黄金渔场正在走向垂死的边缘,不堪重负的渤海湾日夜在哭泣。

谁能抹去渤海湾的泪水?渤海湾的明天又在哪里?在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的今天,每个中国人心中都画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渤海湾与地中海没有可比性

在山东蓬莱,有一尊“二龙戏珠”的雕像。天气好时,站在这里向海边望去,人们能够看到海面上分明的黄渤分界线。因此,当地人对此颇为自豪,并将渤海比喻成中国的“地中海”。

自从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把欧洲地中海作为研究范畴以后,“地中海模式”就常常被应用到亚洲和大西洋海域的研究当中。

“所谓‘地中海效应’,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近距性,因为它是一个环状的内海。在古代,水域是最为方便和经济的交通媒介,而环状,则提供了最短的交往半径;二是异质性,环绕地中海分布有较多的不同民族和种族,异质交流更利于文明的发育。在这个范围内产生了能够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如古希腊和古罗马。”2009年,山东大学社会研究所教授、烟台市社会学会会长张景芬曾在《烟台日报》上发表文章时写到。“亚洲也有个‘地中海效应’,一是宏观意义的,一是微观意义的。”

张景芬说的微观意义上的“地中海效应”,指的就是在亚洲宏观意义上的“地中海”范围内再找一个环状的内海,“非渤海湾莫属”。环渤海湾囊括了黄海、渤海、日本海等海域,可称为‘亚洲的地中海’,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这一区域将显出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环渤海圈内的京、津、鲁、冀、辽五地,从古至今都有深厚的地缘关系,如今有中央政策的重点关注,可清晰透视到这一区域的光明未来。”在张景芬看来,“地中海效应”已在渤海发生作用。

在海洋专家、山东省海洋渔业厅原副厅长王诗成看来,将渤海湾和地中海相比的这一举动,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地中海是古罗马乃至世界的海洋文明的发祥地。它的沿岸国家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他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比我们强太多,而中国,作为一个人多地少的发展中国家,所需要承受的压力也完全是他们不能比的。”王诗成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环渤海不仅仅是经济共同体

张景芬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环渤海湾的“地中海效应”,是在2008年底的一次名为“环渤海经济圈规划发展论坛暨烟台世界级湾区规划与城市经营探讨活动”上。

近年来,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又一增长极。对烟台而言,如何抓住环渤海经济圈迅速崛起的机遇,也成为当地政府的首要之义。

不难看出,张景芬之所以提出“地中海效应”,其实也是为了全面升级烟台的世界港城形象。但是,就连张景芬本人,也看到了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时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同样是在2008年底,张景芬在“经济文化强省与烟台发展研究”的论坛上曾经说到:“随着环渤海地区开发的升温,生态危机日趋严重,表现为经济过热带来的人口剧增、城市规模膨胀、海域污染以及癌症发病率的上升等。为防患于未然,更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管理与监督机制,并保证有效运行,应成立环渤海治理委员会,着力推行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

然而,张景芬的呼吁并未得到有关部门的回应。

2011年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篇10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88)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对于海洋的利用和发展也在不断深入。近年来,沿海各地区在养殖用海管理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初步摸索出了适合本地区的管理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过各地区的管理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共同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养殖用海使用金的征缴问题、可利用养殖用海的储量问题、以及配套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问题等入手,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即提高依法用海意识、加大养殖用海收储力度及完善养殖用海管理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用海储量

0 前言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海水养殖国家。就目前来看,在我国所有类别的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中,养殖用海是海域使用项目中的主要类型。养殖用海属于渔业用海范畴,在全国的渔业用海中,养殖用海所占比例大,数量多,分布广,截至2011年,全国渔业用海确权面积161492.11公顷,比2009年增加13675.06公顷,确权面积占全国各用海类型确权面积百分比的83.33%,其中养殖用海确权面积160118.39公顷,养殖用海将近占渔业用海确权面积的99.1%,占全部用海面积的82%,成为渔业用海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养殖用海也是沿海捕捞渔民转产专业的重要领域。因此,养殖用海的规范管理在海域管理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涉及沿海渔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而且事关沿海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程度。可以说,养殖用海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整个海域管理的大局。因此,如何就养殖用海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是目前我们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

1 养殖用海管理的现状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拥有广阔的海域。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对于海洋的利用和发展也在不断深入。近年来,沿海各地区在养殖用海管理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结合当地实际,初步摸索出了适合本地区的管理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说在科学利用区域规划,合理安排养殖用海方面,河北滦南专门规划出一定面积的海域,通过减免海域使用金等方式,鼓励渔民进行海水养殖;海南澹州则组织编制了《澹州市海洋渔业发展规划》,为当地海水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科学管理养殖用海提供了保障;在养殖海域申请审批及监督管理等当方面,山东海阳和广东台山等地在审批用海时,对于群众有异议的、矛盾不解决的均不予批准……这些成功的管理经验为规范我国养殖用海管理起到了很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总的来说,养殖用海管理通过各级政府及海洋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也逐步走向规范。

2 当前养殖用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关于养殖用海的规范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获得了很多可以借鉴使用的成功经验,但通过各地区的管理实践发现,仍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亟待解决。

2.1 海域有偿使用,养殖用海使用金征缴问题

1993年5月21日,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颁布了《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确定了中国实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并规定“海域出让金征收标准为每年每亩不低于100元”。2001年10月27日,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其中,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实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自此,中国实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有了法律依据。2002年,《海域法》实施,规定“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缴纳海域使用金”。2007年,财政部和国家海洋局联合《关于加强海域使用金征收管理的通知》,提出,“除农业填海造地用海、盐业用海、养殖用海暂由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标准外,各地区、各类型用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统一由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制定”,并规定了海域使用金征收方式、缴库方式、管理和监督管理责任部门[3]。

上述法规及各项规定均明确指出了我国目前实行海域有偿使用制度,而且对养殖渔民征收征收海域使用金是符合《海域使用管理法》的各项规定的。但是近年来,在向养殖渔民征收养殖用海使用金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矛盾。很多养殖渔民受传统“祖宗海”“门前海”意识的影响,认为海域使用的潜规则仍然是“谁占有谁使用”,导致部分渔村群众在传统意识的驱使下违法占海养殖、违规填海、非法捕捞,造成沿海资源匮乏、生态平衡失调、海域使用秩序混乱、终导致海洋资源管理各种困难。在一些养殖渔民看来,使用金的收是不合理甚至是违法的。在养殖用海使用金的征缴上,新的养殖用海理念还没有深入民心。

2.2 可利用养殖海域储量问题

充足的养殖海域储量是养殖海域的使用及规范管理养殖用海的前提。近年来,沿海开发热潮产生了大量的建设用海需求,为了协调好养殖用海和工业用海的关系,保证重大项目建设的用海需求,有些地方试探开展海域收储工作,通过依法收回、收购、置换、新开发等方式实施海域资源储备,但是,随着沿海各地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海域空间资源有限性开始显现,除此之外,恶劣的海洋生态环境,也使得用海矛盾日益加剧。

社会经济发的展,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的负面结果就是工业污水与生活污水排入海量也不断增加,大大超过了海洋的生态承受能力。污染物的排放逐年增加,渔业养殖海域污染加重,造成水质逐年恶化。尤其在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发展较快的大中型沿海城市,其周围沿海的渔业养殖海域污染更加严重。此外,其他的海洋开发活动对我国的养殖用海海域也造成的极大的污染。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的围海造地,这对近海特别是养殖用海造成了极大地污染破坏。而海上油田开采则更是海水污染的元凶,特别是海上溢油对海洋渔业的影响极大,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繁殖、生长、捕食、迁徙等活动,并造成大量鱼群死亡[1]。

由此可以得知,我国养殖用海的可利用储量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海洋污染面积的持续增加会严重影响到养殖用海的可利用海域储备,因此大力治理海洋污染,提高养殖海域储备能力刻不容缓。

2.3 配套法律法规制度问题

规范化是有效性的前提,需要有制度作保障。我国先后在1982年、1986年、2001年分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可以说,养殖用海保护已得到各大部门的重视。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养殖用海管理制度体系仍存在不少漏洞,主要表现在用海管理制度覆盖面小、部分法律法规过时、部分法律约束力较弱等方面。目前,只有少数一些县市制定了养殖用海管理办法或暂行条例外(如《钦州市养殖用海管理暂行办法》、《惠州市养殖用海管理办法》、《南通市渔业养殖用海储备管理暂行办法》……),其他大部分地方尚未制定出台;其次,建设项目用海与养殖用海常常发生矛盾,侵犯养殖用海者合法权益不时发生,如何依法收回养殖用海者的海域使用权,如何对其进行赔偿,对养殖用海者的回收补偿原则和标准等都还没有明确的统一规定[4];再就是,从渔民养殖用海使用金征收制度方面来讲,到现在为止,国务院关于海域使用金的征收管理规定以及渔民养殖用海征收海域使用金的办法都尚未出台,关于海域使用金的征收程序、标准、使用及监督管理办法也没有规定,特别是对是否向渔民养殖用海征收海域使用金、何时征收、如何征收等问题,国务院都未做出决定。在许多地方,渔民以国务院对渔民使用海域从事养殖活动征收海域使用金的具体办法未出台为由而拒交海域使用金,使得海域使用金的征缴难度加大,养殖用海管理工作难度也加大。同时,由于养殖用海使用金制度的不完备,有时也会导致部门地区自定收费标准不明确,充费收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养殖渔民的负担。最后就是渔民的各种保障制度。近年来,近海养殖成为沿海捕捞渔民转产专业的重要领域,但是,渔民的用海征用补偿,“失海”后的生活保障,就业保障等各项制度保障也面临着不全面,保障措施不完备等问题。

3 关于规范养殖用海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提高依法用海意识

首先,从渔民角度来看,之所以会出现“村海”、“镇海”、“祖宗海”的传统思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渔民对已出台法律法规的不了解,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就是要加大法制宣传,使渔民充分认识到加强海域使用管理是确立海洋战略地位和树立海洋国土意识的需要,接受新的养殖用海理念。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尤其要注重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种媒体的作用,努力扩大海洋法律、法规宣传的覆盖面。广泛深入地开展《海域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法律观念,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1]。除此之外,县级海洋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定期对渔民进行法律知识宣讲培训。一方面有利于鼓励渔民配合海洋主管部门的海域管理工作,提高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渔业生产者可以了解养殖海域使用的正确法律规范、避免陷入法律困境,或者借助专业人士与合法途径解决自身的法律困境。其次,从从事养殖用海执法工作的执法人员考虑,要深刻学习和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及各地区的适应各地区养殖用海标准的法规条例。执法人员应熟练掌握养殖用海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

3.2 加大养殖用海收储力度

关于造成海域收储难的原因,在上文我们已经分析过。一是由于海域资源的有限性。由于沿海各地海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而海域资源总量相对固定,造成养殖用海资源短缺。针对这一问题,可行的措施是按照海洋功能区划规定的各项要求,合理优化、调整各种用海类型的布局,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养殖用海覆盖的范围广、涉及行业较多,很容易与其他用海项目出现交叉、重叠,如果解决不好,很容易造成海域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因此,必须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合理布局,统筹协调养殖用海与其他行业用海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用海秩序[2],缓解用海矛盾。二是生态污染的制约引起的可利用海域资源短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生态文明作为一个亮点话题第一次出现在党代会报告中。随后,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里,生态文明再次被重点论述,“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5]。”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实际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因此,确保海洋生态安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温家宝总理在福建视察时曾指出:“现代海洋战略不仅仅是向海洋索取,也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海,保护生物多样性。”因此,在发展海洋经济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1条规定,对造成重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383条也有“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规定:即向水体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最高可处以七年有期徒刑[6]。在此基础上,县级海洋监管部门应加大对沿海工业的污水排放检查,对可能引起海域污染的机械设备进行抽检,对于违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律规定的工业单位,应依法进行处置,以儆效尤。此外,加大对其他海洋开发项目的审批力度,对可能造成海域污染的开发项目,提高审批门槛,并要求在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下合理开发,科学合理的分配海域资源,为养殖用海提供充足的海域储备。

3.3 完善养殖用海管理的制度,规范秩序,加强监管

规范化是有效性的前提,需要有制度作保障。因此,完善养殖用海的各项配套制度建设,是提高养殖用海管理的坚实保障。首先,要把健全海域使用管理配套制度放在海洋管理的重要位置。要以《海域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作为基础,制定适合沿海各地区本土实际情况的“加强养殖用海管理的指导意见”、“养殖用海管理的实施办法”等在养殖用海管理中急需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为实现依法行政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就是要规范养殖用海管理秩序。在养殖用海的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规定的职责、权限和标准执行。再就是要切实加强对养殖用海的监管。强化对养殖用海的跟踪检查,按照海域权属明确、承包合同规范、权益与义务相统一的标准和原则,加强对养殖用海实施有效管理,切实维护养殖用海秩序[7]。除此之外,应注意的是,养殖用海涉及渔民利益,且其中很多养殖用海者为转产转业渔民,因此,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注意维护渔民利益,保持社会稳定。因此还必须加强对养殖渔民的各项保障制度的建设,比方说制定一系列养殖用海征用补偿制度、养殖用海使用金减免制度,渔民再就业保障制度政策等等。

参考文献

[1]肖惠武.我国渔业用海保有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张宏声.加强养殖用海权属管理,切实维护渔民合法权益[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1:4-6.

[3]蔡悦荫,赵全民,王伟伟.中国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实施现状及建议[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11):9-13.

[4]黎广媚,王晓娟,洪沛民.南海区养殖用海海域使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11):38-42.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8.

[6]海洋生态安全需要强大的法律保障[oL].新华网.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1-10/14/c_122155758_3.htm201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