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0:44

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篇1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差异;中西方;护理差异

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现象和学科。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从而逐步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1]。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护理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现探讨比较如下。

1护理教育的异同

1.1培养目标护理教育培养的目标包括护理理念和护理能力等方面。西方多注重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持续发展和合作等综合性能力及应对未来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及职业价值观念,以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使学生具有一颗善良的心,秉承人本关怀对待每1例患者;中国的护理教育则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教育及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2教育理念西方国家护理教育的中心理念是关爱,注重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课堂教学形式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护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明显可见的是,西方多以学科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综合课程,其课程设置出现短程化、小型化的趋势,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很容易调动起来;中国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多数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及课程中,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未知,敢于理论实践创新的精神不足[2]。

2护士职业态度的异同

2.1中国护士职业态度在中国,护士由于其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加之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较低,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肯定和理解支持,倒班方式有损于健康、影响家庭生活等,而且护理工作要求精细化、严谨化、科学化和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与解决,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投入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这些现存和潜在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倦怠,因职业态度的缘故常常觉得很压抑,不能轻松应付工作上的冲突,不能正视自我职业价值,常有辞职不干的想法[3]。

2.2西方护士职业态度Breimaier等[4]研究表明,西方护士的职业态度倾向于较高水平,护士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认可度。护理专业学生(包括毕业生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护士)的调查显示,10个毕业生中有9个相信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应该是非常轻松或者是有些轻松,大学毕业生都是怀着同样的理想加入护理行业的,这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职业,他们的理想就是帮助别人;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临床实践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同样积极,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职业前景的展望非常乐观。

3护理现实应用的异同

3.1伦理道德医学护理伦理道德研究在许多问题上所体现的纷争,很大部分都可以由文化差异来解释。中西文化差异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主义、强调和谐共同的责任;而西方的生命伦理学建立在个人主义原则之上,强调个人权利。如在医疗护理决策方面,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与其家庭密不可分,多主张由家庭或者单位决定,而西方国家多认为应该由个人决定,即生命的支配权在于本人;又如,在对待身患绝症的患者知情权上,在我国一般不将病情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其家属、单位[5],而大部分西方国家则主张告知身患绝症的患者实情。

3.2护理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主体意识,以重视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其特点,在护理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均同、轻个性的偏向,主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会出现不同职称、年资、学历的护士承担相同的工作或同等责任等现象,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讲究科学、民主,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管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管理的弹性化和护理工作安排的层次化,不同职称、级别的护士有不同的工作定位和责任。

4护理科研中的思维差异

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非理性思维或顿悟)两种基本类型,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重直观内省、轻实测论证,重直觉领悟、轻理论分析;而西方人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因而往往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推理[6]。由此,护理科研(论文)的设计上,中国人习惯于先交待研究背景、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提出论据再作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一般则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看法、点明主题,再依次交待研究背景、条件、原因、论据或分析。体现在护理研究中:国内的护理科研以把握整体性、方向性的研究为主,学术文章范围大,而缺乏前瞻性;西方则更注重细节,科研立足于实践、以实用为基础,多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5讨论

通过上述中西护理差异比较,可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护理有较大的差别,但它们之间并非是水火不相容、不可磨合的,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其长短,可取长补短。因此,我国的现代护理事业,在护理教育方面,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具体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临床护理方面,在发扬优势的前提下,应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科研上,要转变思维,及时了解国外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纵深化、前瞻性发展;在护理管理方面,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经验,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管理模式,博采众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

[2]张凤,耿桂灵.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当代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3,34(5):85-86.

[3]张浩,郭燕.护士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12,29(9):38-40.

[4]BreimaierHelgae,HalfensRuudJG,LohrmannChrista.nurses'wishes,knowledge,attitudesandperceivedbarriersonimplementingresearchfindingsintopracticeamonggraduatenursesinaustria[J].Journalofclinicalnursing,2011,20(11-12):1744-1756.

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篇2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比较法,对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和原因展开分析,追溯我国体育文化演变过程,推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体育项目、体育锻炼方式、体育价值观上。研究还发现我国体育文化未来会向着国际化、市场化、竞赛化、大众化、民族化趋势发展。

关键词中西方体育体育文化差异比较发展趋势

党的十以来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明确提出了“体育文化是重要的发展方向”的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体育文化更高、更全面、更科学的要求。事实上,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体育文化,促进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但也有学者提出西方体育文化例如奥运会是一种西方体育文化入侵。因此有学者提出了体育应该回归提高身体素质的本源上来。究其根源,这些观点体现了中外体育文化在融合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事实上,无论是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还是西方的体育文化,它们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上并无差异。但是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因此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推敲差异产生的原因,探究我国体育文化演变过程并从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思考如何充分发挥我国体育文化的自身优势,吸收国外文化的精髓,建设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体育事业。

一、体育文化的内涵

(一)体育文化的概念

目前,对于体育文化的概念,学者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且存在明显的分歧。这些分歧既有观察角度上的,也有对体育文化在文化中所处地位认识上的,还有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社会发展大背景变化造成的[1]。尽管视角不同,体育文化作为一种客观现象,自身必定存在一定规律性。我们可以尝试从其产生的过程来解析:首先,体育文化是一种人类在其自身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为了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而主动,有意识地进行的一种锻炼活动;其次,体育文化还是在各类体育活动过程中,为了保证体育活动顺利,有序进行所形成、制定的各种制度文化;更深层次来看,它包括了人们在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此外,不应忽视体育文化的各种物化形式,即以人类创造的物质形式而存在,如奥运奖杯、吉祥物等蕴含体育文化内涵的物质产品。

(二)体育文化形态

根据体育文化的概念,可以将体育文化的形态概括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休闲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仅具备现代体育的一般属性,还具有历史性、传统性、民族性等社会特征,无论是我国体育文化还是西方体育文化都带有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的色彩;竞技体育文化集中体现在体育竞赛过程中一系列体力和智力活动,它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文化发展的最高层次;休闲体育文化休闲作为一种生活理想、方式,在人类几千年文明演化的历史中,始终是思想家们关注的重要领域[2]。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对比分析

(一)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

对于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体育项目差异、体育锻炼方式差异、体育价值观差异。

1.体育项目差异

中西方体育文化最直观、最鲜明的差异体现在体育项目选择的特点上。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自古至今表现出的一个极大的特点就是注重表演、娱乐和养生,以竞技体育为辅,多采取各种活动形式。西方文化则具有浓厚的古希腊色彩,崇拜英雄,挑战极限,渴望胜利,注重竞技。

2.体育锻炼方式差异

体育锻炼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结构的差异。中国体育文化主张身体锻炼以外达内,高度重视心理状态的训练[3]。西方体育则突出人的身体形态,强调的是身体的外部运动,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宣扬对健美人体的崇拜和对力的赞美[4]。

3.体育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体育价值观念是迥然不同的。西方体育文化肯定体育对于人和人生价值的同时鼓励通过身体性活动而体现出来的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通过竞争来实现生命价值的创造,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价值目标。在个体价值观的选择上,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体育的“嬉戏”和“养气、养生、养性、养志、养气”价值,崇尚身体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和谐统一。

(二)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原因

中国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物质基础差异、哲学基础差异、思维方式差异、道德观念差异。

.1物质基础差异

物质是文化形成的基础,不同的物质基础决定不同文化特色,不同的地理位置为文化形成提供不同的物质基础。中国文化是在大河流域下形成的农业文化,属于典型的大陆文化。农业文明使得先民依赖自然,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造就了偏向温和的体育性格。而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是标准的海洋文化,赋予西方文化鲜明的对抗性烙印。从人与自然的竞争发展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西方体育文化也自然而然地具有很强的竞争性。

2.哲学基础差异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体育文化以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无为而治”为哲学基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体育文化追求人与自然的融合与顺遂。西方体育文化的哲学基础则是“天人相对”、“天人有别”,肯定人通过努力实现对外在困难的克服和对自然的征服,鼓励人们在体育竞技中互相竞争与超越,崇尚不断实现目标而又不断地突破过去的精神。

3.体育思维方式差异

理性思辨和实证分析西方思维方式密切联系的两大特征,同时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与生俱来的特点。与西方讲究分析、注重普遍、偏于抽象的思维方式不同,中国体育思维更着重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悟中去把握真理。更习惯于通过观察各种现象,借助以往的经验和知识,从而实现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的判断。

4.道德观念差异

道德观念的差异也是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道德上,西方奉行个体本位,而中国提倡群体为中心。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也具有鲜明差异: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伦理重竞争,中国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主张人性恶,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主张人性善,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5]。

三、我国体育文化发展趋势

(一)中国体育文化演变过程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文化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极大影响,我国体育文化的演变过程实质上就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融合过程。追溯其演变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鸦片战争后,西方体育文化随着“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强势登陆中国,西方体育文化体系中的兵操作为军事内容被引进。第二个阶段则是辛亥革命以后,大量西方体育研究的文献开始传入中国。这些西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带来了新的视角,为中国体育文化体系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科学基石,也为中国体育文化的继续完善与发展提供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指南[6]。第三个阶段随着各种体育项目不断开展,我国体育文化内容不断丰富,体育管理机构也逐步形成完善。特别是中国奥委会组织的诞生,标志着体育文化融合深入到组织制度建设中。

(二)我国体育文化发展趋势

毫无疑问,我国中国体育文化正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中外体育文化的差异和融合演变过程中可以推断我国体育文化未来发展趋势包括:国际化、市场化、竞赛化、大众化、民族化。

1.体育文化国际化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在经济文化全方位上,体育文化的世界化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文化全球化实质是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相互认同的过程,也是一个形成新的全球文化体系的进程,正是这个过程不断推动体育文化的国际化。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都是本土体育文化通过嫁接、改良后成为奥运会项目,从而实现国际化的转型,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的体育项目。

2.体育文化市场化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文化的市场化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看,文化的市场化又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客观需要。现代体育文化高度繁荣的背后是比赛项目和相关文化活动的高度融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国外体育发展的客观经验都促使我国体育事业向着市场化过程不断迈进,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推动体育市场化进程。

3.体育文化竞技化

推进并加快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化步伐,是全球化条件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责任,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必然之路[7]。体育赛事早已成为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体育文化的竞技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从我国当前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中,并未忽视竞技体育发展,而是强调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全面发展,不难看出竞技化依然是未来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方向。

4.体育文化大众化

群众需求是体育文化的动力,同时又是体育文化的最终归宿。从体育文化发展角度来看,群众体育文化的消费需求决定了体育文化的生产及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不论是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体育文化产业,还是以保障文化权益为目的的公益性体育文化事业,都是间接或直接的服务于大众。因此,我国体育文化只有充分重视群众作为在体育文化中的主体地位,成为以大众倾向为中心的文化才能在任何时代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长久不衰的活力。

5.体育文化民族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奥林匹克运动凭借强大的文化力侵蚀、同化和渗透着其他体育文化。但事实证明机遇与挑战同在,全球化给本土体育文化带来危机,但同时也带来创新的机遇。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本土体育文化不仅可以吸收适合本民族体育文化的养分并进行本土意义上的阐释和解释,用以发展壮大本民族的体育文化;而且这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文化整合,也是保持本民族体育文化生命力的一种最佳措施[8]。体育文化创新本身是文化不断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的源泉,也是文化横向繁荣分化和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进才.体育文化基本概念辨析[J].体育与科学.2003.06:32-33,36.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45.

[3]魏丽香.对休闲体育兴起的一点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06:9-11.

[4]毛运海.体育文化的哲学阐释与中西“和合”趋势[J].襄樊学院学报.2010.02:20-24.

[5]王罗成.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J].青年文学家.2009.15:180.

[6]曹继红,王揖涛,茹秀英,胡移山.近现代中西方体育文化交流及其未来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6:727-729.

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篇3

【论文摘要】我国的室内设计与西方相比较,并不是存在创意水平上的高低,更主要是创意方式和创意风格上的不同。不论中西方,其创意方式和创意风格都是在各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程各不相同,这期间也不排除异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但丝毫不会影响本民族文化特征中的鲜明个性与面貌。

一、中西方艺术的差异性

谈到中西方艺术的差异,首先必须分析中西艺术的各自特点。艺术作为一种人性的表现方式,主要是指人们作用于客观事物而产生的行为。中西艺术的差异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人们的意识差异导致了艺术的差异。

古希腊时代,是西方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代表时期。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儒家思想产生并盛行的时期。这也是比较中西文化一个有代表性的时间起点。谈到艺术,必然要谈到文化。中国人历来都是以含蓄为美,这是中国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文明,是属于人性的东西。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在一些行为举止上面往往都表现得十分直接,中国人含蓄、内敛,西方人直接、张扬,这是中西方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最大的差异。西方艺术偏重直接去赞美客观事物,他们更关心美的存在形式,偏重表现认识客体,而不在于表现认识的主体--人的情感因素。在当时西方的大部分建筑、雕塑、油画等等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很相似地找到艺术家们所喜欢的一个认识客体--人体(人体艺术是近代才传入中国的,至今还是很难被国人接受)。www.133229.Com而中国艺术则讲究一种意境美,它是朦胧的抒情的,往往更多的是在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意识本身,客观事物仅仅是表达的载体,比如诗歌,文字和语言都是载体,而艺术家融入了个人的感情,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差异,衡量的标准不同,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中西方艺术特点是由各自文化所约定的,中国艺术家含蓄的特征,西方艺术家直接的表现,都各自产生了不同的艺术美。虽然各国的艺术审美文化不尽相同,都有其个性的一面,但是,他们又都同属于人类社会艺术领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同中求异"的现状和良性的文化生态环境。

二、中西方艺术差异性对中西室内设计的影响

1、西方室内设计的特点

英国室内装潢杂志的专家认为:"90年代以来,居室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增加空间感。空间是居室的最大财富,室内装潢与设计就是要尽量增加空间容量,居室不仅仅是为了看而设计,更重要的还应该实用,换句话说,就是看上去舒服用起来便当。因此人们不再玩技巧,而是设法让居室变得更加休闲、宽敞与舒适,更为理性实用。眼下,现代居室装饰也崇尚返璞归真,体现出人与物的本来面貌,并显示人们居住环境的特点,这就使设计与工艺手法贴近自然,回归自然,现在人们之所以崇尚自然,是因为在都市中工作生活节奏快,人们精神紧张,而终日身居钢筋水泥"森林"中,更有压迫感。加之环境污染,人们渴望宁静,向往自然,求得身心得到放松。

2、我国室内设计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通常还表现为室内对称的空间形式,在多数的宫殿和厅堂中,梁架、斗拱等都是以其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成为室内设计表现的一种艺术形象。从装饰上说,大量建筑室内天花藻井、家具、陈设等上面的图案,无不含蓄的表达出喜庆祥和、光耀门楣、长寿多福、家和兴旺之类的期望与祝愿。从空间布局上说,室内除了固定的隔断外,还有移动的屏风、半敞开的罩、博古架等与家具相结合,这些半开半闭的通透的隔断造成含蓄内敛的气氛,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藏"的精神,都体现在这亦隐亦现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楼宇化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在室内设计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流派,比如:新古典主义、新地方主义、新少数民族风格、中国现代主义、后现代风格,这些流派的出现使我国的室内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从目前我国建筑室内设计方案中,在很大程度上借鉴和汲取了西方现代主义设计中的简洁、明快、洗练的设计风格,同时采用了色彩、质感、光影与形体特征的多种手法,其中也包括了把现代高新科技的装饰材料用于室内装饰装修上,由于在设计时充考虑到了本国国情、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等,因而设计出来的风格又带有中国设计文化的底蕴和特色。

三、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1、室内环境设计学科的相对独立性日益增强;同时,与多学科、边缘学科的联系和结合趋势也日益明显。现代室内设计除了仍以建筑设计作为学科发展的基础外,工艺美术和工业设计的一些观念、思考和工作方法也日益在室内设计中显示其作用。

2、室内设计的发展,适应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趋向于多层次、多风格。即室内设计由于使用对象的不同、建筑功能和投资标准的差异,明显地呈现出多层次、多风格的发展趋势。但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现代室内设计都将更为重视人们在室内空间中的精神因素的需要和环境的文化内涵。

3、中西设计理念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使得设计风格多样化,不单单是形式、符号的结合,而要了解中西方设计背后的文化内涵,使之相互融合。西方设计界甚至认为"没有中国元素,往往就没有贵气"。

作为一个设计师来说,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和了解,不仅只限于形式、造型,更重要的是对古代文化艺术中传统的美学思想、民族文化气质和哲学内涵的理解与继承。在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民族情、国际观、时代感的发展理念仍然是中国的艺术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对现代艺术设计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面对变化万千的现实社会,每一位艺术设计工作者应当扪心自问,我们哪一天离开过传统?我们在享受着现代文明的同时应更加珍惜传统,传统造就了今天,今天则是未来的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汲之不竭的源泉,关键是我们如何正视传统,发展今天并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房萍:-89-91.浅析中西建筑教育的差异性中国科学教育论文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18

[2]刘天华.《凝固的旋律-中西建筑艺术比较/中西艺术比较丛书》[m].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篇4

[关键词]网络参与程度;本科生;地域发展不平衡;公众舆论

abstract:theimbalanceofthedevelopmentbetweenareasinourcountryisknowntoall.throughthissurvey,wefoundthattherearesomedifferencesinnet-participatingofthecollegestudentsbetweentheeast,theCentralandthewestinChina.itincludesthedifferenceinfrequencyandtimeoninternet,thedifferenceinthedegreeofparticipatinginBBSandblog,andthedifferenceinthefrequencytocommunicateoninternet.thenweconcludethatthestudentsinCentralChinaaremuchmoredifferentfromtheeastandthewest.

Keywords:thedegreeofnet-participating;collegestudent;theimbalanceofthedevelopmentbetweenareas;publicopinion

一、问题提出

我国地域间发展不平衡特征非常明显,尤其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地域之间的不平衡有多种指标可以表示出来,本次调查将目光集中在了三个地区随机抽选的普通高校本科生网络参与程度上。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同时也是一个过渡性群体。普通高校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同时使个体从一个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为一个具有一定社会适应能力和再生产能力的社会人。因此,普通高校本科生与中学生相比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网络信息,也比从事社会生产的个体更能够接收新的知识。本次调查期望通过比较东、中、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本科生网络参与程度的差异情况,揭示地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高等教育方面的问题,并且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二、样本选择

本次调查在南京、武汉、重庆三个城市中随机选取了四所大学,共发放问卷1200份,收回1092份,有效问卷1088份。其中男生480名(占总人数44.0%),女生607名(占总人数55.7%)。本次问卷的对半信度为0.6637(equal-lengthSpearman-Brown=0.6637),内部一致性alpha系数为0.6721。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网络接触频率网络接触频率在这里特指接通互联网的次数.与时间差异

首先本次调查考察了三个城市的普通高校本科生接触网络的频率和时间之间的差异情况(见表1、表2)。

表1显示了普通高校本科生接触网络的频率差异关系,从数据表征来看,三个城市的本科生之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武汉市与南京市之间的差异系数p值(0.001表2显示了三城市本科生接触网络时间差异情况,从数据上来看,三城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关系。

2.网络论坛和博客参与程度的差异

网络论坛(bbs)是最早出现的可供上网人流的网络工具之一,博客(blog)则是晚近才出现的。二者都为网民自由发表言论提供了方便,并且都方便易用,但两者功能有所不同。将它们作为测量网络参与程度的一个标准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二者在当下我国已比较普及,网络论坛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广为人知,既有贴近大众生活的“猫扑论坛”,也有趋向精英阶层的“凯迪社区”和“天涯社区”等,各种专业性质的论坛更是数不胜数。博客虽晚近出现,但普及速度非常快,并凭借其个性化的优势促使了“博客群”等社群组织的出现。二是二者都充分发挥了网络的互动功能。网络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最大的优势之一便是互动,网络论坛和博客为网民提供了最大的互动机会,相对于聊天室而言,二者提供的互动更系统也更规范。最后,虽然二者方便易用,但仍然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和技能,因此,本次调查只是将网络论坛和博客的参与程度作为网络参与程度的指标之一。

三座被调查城市普通高校本科生对网络论坛(bbs)的了解程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武汉市与南京市的差异系数p值为0.005,差异非常显著,与重庆市的差异系数为0.000差异极其显著;南京市与重庆市的差异系数为0.000,差异极其显著。

在博客的参与程度方面,从最初的百分比调查来看,总体样本中有50.8%的学生选择拥有博客,其中又有33.3%的学生表示拥有一个博客,12.4%的学生拥有两个博客。很明显,在被调查的全体本科生中已经有超过一半拥有了博客,其差异情况也仅针对拥有博客的群体而言。在本科生对博客了解程度的差异上,武汉市和南京市之间的差异系数p=0.000,差异极其显著;与重庆市之间的差异系数为p=0.004,差异非常显著。重庆市与南京市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但是在写博客的频率(见表4)上,仅武汉市和重庆市之间存在差异(p=0.044),差异显著。

3.网络交流频率差异情况

信息交流是体现网络优势的重要功能,那么在我国当前地域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下,地域差异是否会影响到本科生的网络交流?从数据表现来看,在三城市普通高校本科生利用网络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情况上,仅有重庆市和武汉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6,差异显著。在对网络上已发表的自己观点和看法中涉及私人生活的观点和看法的对比上,也仅重庆市和武汉市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差异显著。四、结论及讨论

1.西部地区本科生接触网络的频率高于东部、中部地区

我国的地域差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上,而且中部地区和东部、西部地区的差异也开始突显出来。但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本科生在接触网络的频率方面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比仍然是最高的。从百分比分布来看,每天接触网络的频率重庆市的被调查的本科生中有6.3%每天有5次以上接触网络的机会,有10.1%每天接触网络3~4次,43.6%每天接触网络1~2次,28.3%每天接触网络一次,另有11.7%每天基本上不上网(见表5)。同一问题武汉市和南京市本科生的选择百分比,在表5中亦有所体现。

对比发现,重庆市本调查的本科生总体趋向于每天接触网络1~2次,而武汉市和南京市被调查本本科生总体趋向于每天一次或基本不上网。因此,对于本次调查结果而言,西部地区普通高校本科生每天的上网频率要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并且,中部地区普通高校本科生每天的上网频率最低,有37.8%的武汉市被调查本科生表示基本上不上网。

2.中部地区本科生网络参与程度低于东部、西部地区

在差异分析中,重庆市与其他两城市之间本科生网络论坛参与程度的差异关系都为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0)。表6显示了三城市本科生参与网络论坛讨论的百分比关系,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重庆市普通高校被调查的本科生中有6.3%(武汉3.0%、南京3.4%)每次上网都参与讨论,27.8%(武汉11.8%、南京14.0%)经常参与,40.3%(武汉30.1%、南京32.0%)偶尔参与,另外,一般不参与和没参与过的被试者占总人数的25.6%(武汉20.5%、南京15.4%)。而在参与博客程度的差异关系中,仅有武汉市和重庆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4)。但是从百分比关系中,我们发现南京市被调查本科生参与博客写作的程度最高,而武汉市则最低。从总体趋势来看,重庆市被调查本科生中选择“经常写作但不是每次上网都写”与选择“每次上网都写”的人数占该市调查样本总数的19.9%,是三城市中所占比例最高的。而武汉市被调查的本科生中,除选项“每次上网都写”的比例高于重庆市外,其他各选项都显示出该市被调查的本科生参与写作博客的程度最低。

前文已经指出,当前普通高校本科生网络参与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网络论坛和博客的参与程度。从数据分析来看,武汉市被调查的本科生所显示出来的情况表明,我国中部地区本科生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比,在网络论坛和博客的参与程度上是最弱的。那么更进一步来看,网络论坛和博客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因此,中部地区本科生利用网络实现这一功能的机会最小。

3.三地在网络交流方面不存在太大差异

再来看网络交流方面,在通过网络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上,重庆市和武汉市被调查的本科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百分比分布情况来看,重庆市被调查的样本中占25.6%的人选择经常这么做和比较经常这么做,在总体样本上,南京市被调查的本科生最趋向于不在网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见表7)。

另外,在对网友的反馈意见的期待程度方面,三城市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是否有过人表示过赞同回应方面,重庆市被调查本科生和武汉市被调查本科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4.对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参与网络与公众舆论的思考

大学本科生群体本身具有强烈好奇心,这决定了他们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也正因为如此,本科生群体中接触网络的人数比例非常大。网络论坛和博客是个体发表自己观点和意见并参与讨论自身感兴趣的事务的舆论空间,本科生群体可以在这里接触到公众舆论,并成为其中之一。公众舆论近年来在报纸和网络等媒介中被提及很多,所谓公众舆论,在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看来就是人大脑中对公共事务反映所产生的图像:“外部世界的这些特征,我们简略的称作公共事务。这些特征当然与他人的表现有关,只要他人的表现与我们的表现相抵触,就会受到我们的左右,或者引起我们的关注。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这些对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写的舆论。”[1]很明显,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群体首先都具备发表自己舆论的能力,即具备一定解释公共事务的能力,并且,作为一个群体而言,他们还具备发表“大写的舆论”的能力,即整个群体拥有一定程度上统一的观点和看法。这在本次调查的过程中和近年来本科生对历次网络事件的反应中都已有所体现。进一步看,本科生在涉入公众舆论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自主性,但同时也受到已有公众舆论的影响。哈贝马斯指出公众舆论的力量在于批判和展示“‘公众舆论’作为批判力量或作为展示和操纵力量……前者使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的实施得以公开,而后者则公开了个人与机构、消费品与供货单”[2]。

很明显,本科生群体在网络上参与的讨论起码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社会公共事务,二是和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无论哪一方面,就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本科生群体都是非常积极投入其中的。所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国当下普通高校本科生对公众舆论的参与意识是非常强的,尽管仍然存在着地域上的差异,因此,正确引导这一群体的公共意识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李普曼的观点,与我们的公众舆论有关的环境是通过许多渠道折射出来的[3],那么,本科生本身处于知识的积累期,而当前国内的网络环境容许多元的声音出现,这样一来,很难避免本科生群体接触到与国家和社会利益相抵触的信息。但是,暴力地限制其获得信息的范围必然会引发不满情绪,所以,只有营造一个良好的公众舆论环境,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1.

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篇5

关键词:中西文化;旅游文化;地理环境。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翻开世界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当今世界的主流文化来源于三种不同的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希腊文明。在这三大文明中,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所表现出的文化是最有特色的,印度文化居中。中国人认为印度与中国同属东方,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西方则认为印度文化属西方文化的部分,他们更感兴趣的是中国文化。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就说过这么一段有理有情的话:“我很想向任何人建议进一步亲自看一看中国哲学的伟大经典和中国技术发展的历程。它是如此令人神往,因为印度文明虽然也是有趣的,却更多的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但中国文明则具有完全不同的、难以比拟的美,而且这种唯一完全不同的文明能激励人们对它产生最深的爱和最深厚的研究愿望。”[1](p53)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可以用两种颜色来代表,用黄色来代表大陆文明的中国文化,以蓝色象征海洋文明的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而居于中间的是印度文化。所以中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习俗中。笔者着重讨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于旅游文化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两种不同颜色的文明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可以从地理环境方面作为切入点来看,“对一个民族而言一定的地理环境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并强加给他们某些限制,而这种受限制的生活方式又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和文化”[2](p30)。黄色的大陆文化是以务农立身安命,蓝色的海洋文化是以冒险经商求富,这是由他们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中国在地理形势上是“内陆外海”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北面是寒冷的西伯利亚荒原,东面、南面是浩瀚的大海,西边是阿尔泰山及沙漠戈壁,西南处是喜马拉雅山。沧海茫洋与高山大漠形成包围华夏的特殊地理环境,再加上黄河传流而形成丰腴的土地及古代那里十分丰富的植被,不似今日干旱枯燥,当时气候与现在也有差异,较现在温暖而湿润,形成了悠久的农业文明。黄土、黄河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古文化的起源,所以中国文化又被称为黄色文化。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位于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所以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造就了后来的西方文化。古希腊是一个半岛,它的陆地部分由一系列小山脉组成,这些山脉属于巴尔干中部主脉的支脉,并将希腊切割成独立的部分,而巴尔干主脉将希腊大陆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部分。西部岩石凌厉、满目荒凉、交通不便,而在东部则有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海岸线,有许多天然港湾依傍着东地中海域的爱琴海。也就是古希腊特有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文化是以海洋为依托的。由于没有丰沃的土地,古希腊人民是靠海洋为生的,所以西方文化又称为蓝色文化。

正是中西方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古希腊和中国分别走上了不同的文化道路,并影响着其他方面的种种特征。由于海洋是宽广的,又是多变的,所以西方文化中人们思想流派众多,个体意识强烈,主动性多,易激动,不稳定。而中国人则因耕种性而形成思想稳固、人际意识强烈、被动性多、喜静不喜动等特性。中西的这种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和人生态度上,则显出鲜明的特点。如西方以个人为重,四海为家,而中国以社稷为重,乡里为重,家庭为重,个人次之;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以自己的名字领先,父名次之,族姓居后,中国人反之:宗族在前,辈分次之,自名最后;其他如地址顺序、时间顺序也都如此,西方人是具体或个体在前,整体在后,中国人则倒过来。

其次,在观念意识上也有很大的差异。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践观念。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儒家哲学,它的特点是重现实和人情,重行动和功利,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人的实践性或现实性。但这种实践性表现较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伦理道德和政治观念上,较少体现在科学精神上。在科学上,中国人玄想较多,试验较少。而西方人什么都要求你拿出试验数据来,即便是社会科学也不例外。

二是守纪观念。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有自己的纪律、制度和规章,要求人们服从和遵守。但各国的文化观念和体制不同,因此也就形成了守纪观念的不同。例如,进剧场看戏,西方人最能约束自己,如同进教堂那般虔诚;而到学校课堂上课,他们却显得很放松和随便。反之,中国人进课堂如同进佛堂,恭恭敬敬、老老实实地听课作功课;而现今有些中国人到剧场中,就无所顾忌,大声吆喝。

三是人情观念。一般说来,历来以讲人伦道德和孝敬忠义为重的中国,人情味要比讲物质利益和以法为重的西方更深厚浓郁。中国人对较为亲近的人,例如父母、子女、兄妹、亲戚、朋友、同学、同乡、同事以及有各种利益关系的人,人情味浓厚关系密切。

西方人则与此不同,或者说是基本相反。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西方人父子、夫妻、朋友间如何在经济上斤斤计较。

二、对旅游文化的影响。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进;智者乐,仁者寿。”这句话正好说出了由大海所淘养出来的西方人和由大地所哺育出来的中国人之间的不同。体现在旅游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异。

“旅游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必然建立在一般文化的基础之上”[3](p16)。正是在中西两种不同文化的背景下,孕育出了不同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中最突出的差异是审美观上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审美观分为精神性体验和物质性体验两种”

[4](p7)。旅游文化也可以分为精神性体验文化和物质性体验文化,前者指一般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因素,后者指自然山水、园林、建筑、工艺、烹饪等因素,相对而言,旅游文化较多涉及的是物质体验文化与精神性体验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的园林强调的是“虽由仁作,宛如天成”。人工模仿天然物制作,要使人分不清哪是天然,哪是人工,使之浑然一体。同样在审美中,则讲听曲、小游、闲谈一并构成古代园林的组成部分,这是让人们体验一种轻歌曼舞与林木婆娑相融合的人间仙境生活。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将精神性和物质性截然分开。一类是人工的公园、庭园、娱乐场,另一类是纯自然的森林公园、动物园。

再如建筑、宫殿和一些博物馆,突出的要么是纯精神审美性的绘画和雕塑,要么是物质性较强的精美工艺,较少将它们混放在一起。

正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审美对象,因此也就造就不同素养、不同心态的审美者。由于中国旅游审美对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因此就需要游览者具有综合的文化修养,知晓琴棋书画、了解掌故历史、懂得词曲游记,那才能真正游出水平和领悟各种各样的美。西方人一般不是这样,他们玩是玩、游是游、学是学、识是识,不要求互相融合和渗透,共同在旅游中发挥作用。相反,中国人是将玩与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就连很简单的一次春游、秋游或游园活动也不例外。

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篇6

[关键词]《阿凡达》;中西方文化;差异

2010年,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耗时4年拍摄的影片《阿凡达》在全球掀起了一股3D电影热潮,观众对于该片好评如潮。甚至有影评人称这部电影“开启了好莱坞电影的崭新时代”。而观众在欣赏精彩影片的同时也不由感叹影片中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本文主要从影片《阿凡达》的角度来研究中西方文化在文化创意、价值观、思维方式、交际方式和等方面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创意的差异

中西方电影主要差距也就是创意的差距。《阿凡达》在全球取得的巨大成功再一次验证了中西方文化创意的巨大差异。众所周知,西方人勇于坚持梦想,无论多匪夷所思的想法都想使之变为现实。《阿凡达》这部影片其实就是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儿时的梦想。靠着他的想象力和坚持,他在几十年后将这个梦想演绎成了风靡全球的科幻故事。其实,这种想象力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创意”。他在电影中虚构的那个叫潘多拉的神秘星球、那个叫阿凡达的蓝色化身,那个叫纳美人的奇特外星人族群以及那些我们以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动植物和人类武器,无不体现了导演超凡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意。这部电影的成功,再一次印证了西方文化中的一句流行口号:“nothingisim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

《阿凡达》这部电影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创意,而反观我们的国产电影和动画片来说,我们缺乏的恰恰就是想象力,就是创意,而没有想象力和创意的电影,那就缺少了灵魂,自然就缺少了吸引力。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观众进电影院就是想看到与众不同的东西。西方电影的独特创意对观众有着难以抵抗的诱惑。而中西方文化创意的差距也体现了两种文化培养出来的人的差距。众所周知,西方人喜欢拍科幻片,凡事总是喜欢向前看;如《后天》和《2012》等都有着超前的意识和崭新的创意,票房自然不错。而国人喜欢拍古装片,做任何事总喜欢往后看。如《赤壁》和《夜宴》等古装片,精彩有余但创意不足,故事都是老一套,毫无新意可言。西方人喜欢拍科幻片,鼓励奇思妙想,喜欢新发明和新创造。并且把新发明和新创造用在生产和生活中,用于不断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综合实力。无论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都能够体现出西方文化中的独特创意。此外,西方重视人权,人民言论自由,想法自由,所以不断有新的想法和新的东西出现。而在另一方面,国人喜欢拍古装片,做事情喜欢寻祖问宗。而思想的培养与小时候的教育密不可分,我国的小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对家长绝对服从,再错也不许挑战长辈的权威!小辈服从长辈,下级绝对服从上级。所以国人的奴性从小就被培养好了,思想越来越被固定,从而导致缺乏创新,缺乏创意。正是由于创意上的差异,中西方电影有着明显的不同,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也有着巨大差异。中国电影人应该不断解放思想,不拘一格,大胆采用新思想,新方法,从而拍出更好的作品以飨观众。

二、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阿凡达》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现在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成功的影视作品也应该有全球化视野,应该以全球观众为服务对象,不应该只局限于本国观众群体。《阿凡达》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除了有独特的创意、先进的3D技术之外,影片中宣扬的普世价值观对全球观众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功不可没。影片构思新颖,其宣扬的价值观,涵盖了人类文明中的最主要的优秀价值观,包括爱情、友谊、幸福、尊重、自由、平等、博爱、环保、民主,等等。而这是人类需要经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才能形成的文明精粹。影片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反映出了该片的全球化视野。其一,“阿凡达”(avatar)是梵语,意为“神灵降落在人间的化身”,其实这证明《阿凡达》吸收了印度文化的精华,纳美人行走、群聚群居、手执弓箭、丛林飞奔等形象,明显能让观众看到原始部落的痕迹。其二,通片所宣扬的万物有灵、天人合一,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其三,更主要的是,影片中反映的平等、自由、博爱、生态环保、尊重生命、尊重自然,所传达的则是全球化时代的普世价值观。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印度人、非洲原始部落人、中国人、欧美人甚至全世界的人,在看《阿凡达》时都会被深深触动,产生强烈共鸣。这些优秀的价值观,经过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及其摄影剧组的巧妙构思和精心设计,成为该部影片最具震撼的核心生命力,也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反观我们中国的某些电影和动画片,要么拘泥于传统的功夫片,要么擅长于取材老祖宗,要么热衷于老片新拍,甚至翻拍二次、三次,所有我国的影片没有迎合不同国家、不同族群观众的需求和口味。虽然我国的导演片子拍了不少,有的甚至在国外的所谓电影节上获得大奖,可是在国内甚至没有公映过,观众根本不了解,试问这种影片的价值何在?因此,我国的电影应该锐意改革,跟上全球化的节奏,拍出全球观众都能接受和喜爱的大片。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该影片还反映出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整天把解放思想作为口号进行宣传,而与之相反的是,西方特别是美国从来不喊解放思想,因为美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思想本来就不应该被束缚,思想应该自由发展。思想的解放和自由的思维方式能够带来很多好处,比如西方的社会生态环境和人民,到处充满着影片《阿凡达》中那些树精灵一样的奇思妙想,因此最大限度地释放了整个社会群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众多的原因。如果具体来比较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可以用中美两个国家和民族来举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美国人的思维是向前的,面向未来。而中国人的思维则多是缅怀历史,关注眼前。这也是《阿凡达》和中国几部大片最根本、最明显的对照。笔者举出此次中国的一部大片《孔子》和《阿凡达》进行比较。显而易见的是,《孔子》依然没有脱开中国人的定型思维,凡事往后看,思维方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巨大。有人可能会指责美国人思维方式太过于自我,崇尚武力。但是在影片中我们都看到无论是原住民还是潘多拉星球上的飞行动物,身体上都有着心灵接口。这说明美国人也是非常注重心灵沟通的。这也能够看出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多元化的。

此外,美国人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正如电影《阿凡达》中主角的英勇表现一样,而中国强调集体主义,推崇的电影如《集结号》等所描述的集体合作精神。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有太多的可歌可泣的人物和事件,中国人对此如数家珍。其实不光是中国,其他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这样。而美国人的历史短暂,只有200多年。中国人和美国人相比,中国人很像一个老人而美国人很像一个小孩子,中国人做什么事情都很谨慎、多虑、凝重,而美国人的特点则是自我、自由、率性。这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而具有不同思维的导演注定拍出不同风格的电影,具有自由思维方式的导演注定拍出具有新意的好电影。

四、中西方交际方式的差异

影片中的人际交流也体现了中西方交际方式的不同。其一,西方在人际交流中总是不吝啬对他人的赞誉和对他人的欣赏。如影片中男主人公杰克•萨利在被女主人公妮特丽搭救后,除了连说几句“thankyou!”以外,还直率地评价初次见面的女主人公的身手:“你刚才的动作真帅!”而在东方文化中,人际交流总是很拘谨,特别是对于陌生人总是不能坦诚相待。其二,西方人总是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直接指出,不像东方人那样拐弯抹角。如剧中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说的一句话:“你很坚强勇敢,但却非常愚蠢和无知,像个小孩。”在东方文化中,国人总是对于朋友的缺点不好意思提及,效果适得其反。其三,西方人勇于自我批评,对于自己可能的错误毫不讳忌。如片中男主人公说的一句话:“不管我做了什么,对不起。”而反观在东方文化中,东方人总是喜欢批评他人,而对自己的错误百般遮掩,不勇于承认错误。

五、中西方的差异

影片《阿凡达》也间接地宣扬和表达了中西方不同的。影片中纳美人在生死关头的大战前祈求圣母拯救的一幕则反映出了弱势群体面对如此生存危机时一筹莫展,惊慌失措,祈求上帝祈求圣母拯救种族于苦难的祈愿,这就传递出了西方的宗教文明道德和信仰。由此可见,西方是有神论,西方人大都信上帝、信神。他们坚定地认为人人是上帝的子民并且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西方人一生当中最强大的精神支柱,他能够指引人生的方向并且给人以必需的精神安慰。在科学发达的西方国家,不论平民还是高官,甚至其领导人物,信教的人很多,他们都希望得到神和上帝的保佑。他们是一个人人都有信仰的民族,鼓励人们信教,不管你信什么教。信仰是人生的支柱。所有有信仰的人组成的国家,人们是团结的,特别是在国家出现危难时,所以西方国家的强大是自然的。而在另一方面,中国是无神论,不信神,但一些人信鬼,沉迷于封建迷信,一些人信奉儒教或道教。在信神的西方,宗教成为核心并形成一种凝聚力,人心易齐;而在无神论的中国,则无核心可言,人心易散。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信仰,在入侵者中发生了巨变,一部分人在信仰的感召下迷途知返,加入了被入侵者的阵营。正是由于信仰的鼓舞和作用,弱者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并最终赢得了胜利,保卫了家园。而也能够让观众了解中西方文化在方面的差异。

六、结语

影片《阿凡达》的巨大成功确实有导演和其制作班底的巨大功劳,也的确有国产电影无法超越的种种优势。影片所反映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正是中西方电影之间的差异。中国电影人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也应该不断学习,不断解放思想,改变意识,改变思维方式,借鉴西方电影的成功之处,锐意创新,追求真正的全球化视野,拍出更好的作品奉献给全世界的观众。

[参考文献]

[1]JohnCCondon,FathiSYousef.anintroductionto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m].Bobbs:errlleducationalpublishing,1997.

[2][法]樊尚•阿米埃尔,帕斯卡尔•库泰.美国电影的形式与观念[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篇7

【关键词】东方人;西方人;思维方式;差异;比较

【abstract】aimingatthedifferencesbtweemwesterncountriesandchinainthinkingmanner,acomparativeanalysishasbeenmadeinthispaperfromtheaspectsofcurveandbeeline,resolutionandinteger,middlebrowanddeflection.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foreachpartieseventhereasonsofthedifferenceshavebeenputforward.

【keywords】oriental;occidental;thinkingmanner;difference;comparison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方面这种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本文试图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予以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使大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东方人好曲线,西方人好直线

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线性推理”的观念,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譬喻的话,那么中国以“辨证”为主的思维途径,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法感到非常头痛,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难懂的文字。那么,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整体思维”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犯下“基本归因错误”的几率较低[2]。所以,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大的如国际事务小的如夫妻关系,都有可取之处,不可片面否定;但在很多事情诸如有关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则可以向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学习。

最耐人寻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显示,长期旅居东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东方人,在有关心理实验中的表现都介于东西方之间,并没有显示西方人“解析思维”或东方人“整体思维”的特征。这预示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在人文思想上或许会出现新气象[3]。

2西方重解析,东方看整体

生活在不同变化下的人们由于对外界的认识模式存在着差别。季羡林认为:“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这样看来,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属于整体、直觉、具象思维与分析、逻辑抽象思维。

仅举一个例子:德国人做菜放多少盐是需要用天平来称的,而中国是用勺子舀的。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简单来说,西方人大多关注具体问题和细节;东方人则主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就是说,比起西方人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更有整体性,东方人会本能地更注重来龙去脉。

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所长,我们应该在注重整体性的优势上,多训练解析性或分析性思维方式,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将会占有双重优势。

3东方人偏模糊,西方人偏精确

美国的心理学家最近做了一个实验:试验者要求中国人和美国人看水下景物的录像,让他们说出看到了什么。他发现,美国人的眼光直接奔向那些最亮的在水中运动最快的物体,例如,三条游来游去的鲑鱼;而中国人更有可能说他们看到了一条溪流,看到水是蔚蓝色的,水底有岩石,然后才提到水里有鱼。研究发现,中国人从这个试验中掌握的背景和前景物体的信息量是美国人的两倍。这个研究发现,比起西方人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更有整体性,东方人会本能地更注重来龙去脉。与东方人相比,西方人似乎更善于集中注意力,也更具有分析性[4]。心理学家解释:东亚人生活在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有固定的角色关系。因此,关注背景对有效的职能运作非常重要。相比之下,西方人生活的社会约束较少,强调独立性,他们可以较少关注环境。

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共同特征。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的模糊性经过长期的延续而得到了丰富的发展,但是没有像西方思维方式那样在近代受到了精确性的否定。因而直到现代,中国思维虽然吸收了西方思维的精确性,但是模糊性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这种思维方式的优势在于能全面把握事物,通观全局,但是所得到的认识不深刻,不能对某一方面做更仔细、更精确的认识或研究,对事物之间的界限不能分得很清楚。相比之下,西方人自古以来就重视数学和逻辑,因而具有精确性的性质。精确性是西方近代思维的一大特征,西方近代实验科学注重对事物分门别类,重视定量分析和精确计算,因而促使了数学、力学、天文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发展。虽然思维对象是模糊的,但是西方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工具却是相当精确的,这就导致了精确思维的习惯。近代以来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更精确活动的严格性、明确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程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相比于东方农耕文化重视生活背景与人际关系而言,西方工业社会更多表现为对于时间与效率的把握。这种差异造成了两种社会截然不同的民族种族个性与发展模式[5]。

然而,西方人也发现复杂的世界存在着许多模糊的现象和事实,如在程度、关系等方面,很多情况下不可能具有精确的结论,反映在思维中就产生了模糊性,由此产生了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模糊语言等学科。总之,西方人有精确思维的传统,同时又创立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开创了现代模糊思维的新阶段;中国人擅长于模糊思维,同时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确思维艺术。这说明,模糊性和精确性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互相靠拢[6]。

4东方人喜中庸,西方人喜偏激

“中庸”来自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儒家思想,是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指处理事情要不偏不倚,后来引申为平庸、妥协、保守。“中庸”内容十分广泛,它是人们观察问题、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的自身内在规律,反映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诸方面,对现代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但中庸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基本上还是过大于功,障碍了历史发展。所以对于“中庸”之道,鲁迅是极力反对的:“惰性,……第一就是听天任命,第二就是‘中庸’”。鲁迅是最不中庸的人,他一贯的旗帜鲜明就是对“中庸”的抗拒,把“中庸”当作中国人的惰性。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激烈的批判立场,鲁迅在反对“中庸”的道路上已经走向了偏激。

西方人好偏激性思维,一种思维、观点总是先全盘否定前人的,提出自己“全新的”,一鸣惊人,在争论中再逐渐纠正自己的偏激之处,最后被人们接受,成为流行的新的理论新的观点,如存在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等等,莫不如此。他们在创立理论的过程中(特别是初期),往往好走极端且有意言过其实,尤其喜好只“击”一点不及其余。待理论建立起来后,再来进行修正。如是有新精神分析学派,新行为主义,如此等等,反正不新不“偏”的东西是没有市场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凡事必弄个是非曲直,绝不含糊。在国际关系中也如此,经常使用偏激语言或偏激行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可为典型事例)。

作为思想方法的“中庸”,它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对于认识和观察世界、处理人际关系中的诸多问题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人要讲诚信、要仁爱、不偏不倚、做事要有尺度,不走极端、要恰到好处等等。但缺陷是求全求稳,善于调和,缺乏创新精神。

如何解决中庸与偏激的关系?可以打个比方:比方一棵大树,根虽偏,却从大地吸取营养与水分。树梢虽偏,却能不断生长。中庸之干,可抗风雨。中与偏紧密配合,保证大树屹立天地而不倒。我们不仅能做到为人处世的中庸,也能够保持激进的思想,中庸与偏激运用得宜,这样的思想,是不是光比中庸要进步呢?而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新华,任军莉.试论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及其文化根源[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

[2][美]davidg.myers.社会心理学[m].张智勇、乐国安、侯玉波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46-253

[3]徐晓丹.中西方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及其融合趋向[j].理论探讨,2005年第3期

[4][法]科学与生活杂志2005年10月号,美国人和中国人以不同方式看世界.参见参考消息,2005年10月26日第8版

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篇8

关键词:中西科学教育;科学本质;科学素养;科学方法;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宋广文/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曲阜273165);曹红/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曲阜273165);

科学技术是推动时展的原动力。一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该国科学教育的质量。因此,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学教育仍是国际上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西方科学教育经历了30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公民的整体科学素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却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1999年中国科技协会倡导的《204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简称《2049计划》)提出,到2049年,即建国100周年时,全民具备科学素养,该计划指出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追赶发达国家,逐步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提出,要以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探寻我国科学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到底存在哪些差异,以反思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应该是每一个科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未来,关系到中华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更关系到每一位公民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经过对中西科学教育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中西科学教育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中西科学教育观念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学内涵理解的差异

西方科学界认为“科学并不是一种外在的知识体系,它是人类的一种探究活动,是人们对于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于未来的无限探索和求知”。[2]科学不同于真理。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探索的结论,具有时代的特点。“科学的精神在于追求真理”。绝大多数西方后现代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像波普尔、拉卡托斯、劳丹。拉卡托斯在他的名作《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中就详细地阐明了科学的本质。他认为,科学本质上是一个有严密逻辑关系的命题体系。一门科学学科,是由“硬核”作为基本命题,以及由“硬核”逻辑推演出来的“保护带”命题组成。[3]波普尔认为:“科学命题必须是有可能被证明是错误的命题。换句话说,不可能证明是错的命题就肯定不是科学命题。”[4]劳丹认为,科学的本质在于解决问题,“科学基本上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活动”。[5]他们的学说都反映出有关科学本质的以下共识:不存在永恒不变的科学真理,科学在本质上是相对的、可变的、处在不断地修正与发展过程中。科学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活动”,而知识只不过是科学的产物而已。之后,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著名代表人物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就从更为广阔的范围考察了科学的本质。他利用“范式”这一远远超出科学哲学范畴的概念进一步揭示了科学作为一种探究活动的历史性、情境性和非连续性本质。[6]西方科学本质观一致要求科学教育在教学中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不仅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而且是科学学习的手段,更是科学教学的一种指导思想。它“包括科学知识是如何根据新发现的证据、逻辑分析以及科学界急诊得到修正的解释而改变的,还包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7]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学生理解了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形成了合理的科学本质观,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情感。而我国的科学本质观是以传统的科学观为基础的科学教育。传统的科学观认为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科学是被证明了的客观真理”。[8]这种以“知识体系”和“绝对真理”为观点的科学本质观是狭隘的、片面的,它使我国的科学教育演变成了学科教育或者是科学知识教育。在传统科学观的影响下,我国的科学教育往往只注重科学知识的积累,忽视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精神的养成。认为“让儿童们死记科学事实比允许他们自由的观察探索事物获得的教育好的多”,[9]科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讲只不过是教材中的“文字符号”,现实中的“谋生工具”。试问在传统科学观的指导下进行地教学,学生的探究意识从何而来?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性思维何以产生和培养?因此,西方合理的科学本质观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差异

科学教育的目标是选择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依据。科学教育目标不同,教育内容相应的也就不同。当前,西方国家对科学教育目标进行了改革,认为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青少年和公众的科学素养,也即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以此来为以后的人生做准备。[10]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高科技一方面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另一方面也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比如环境破坏、生态失衡、人口激增等。因此,为了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其与科学、社会的关系,西方各国制定的科学教育目标中也充分体现了StS思想,即都强调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运用科学技术的知识、技能、方法、价值观来解决社会中的问题。[11]

西方科学教育的内容不仅极为广泛,除物理、化学、生物外,还涉及地球科学、天文学、微电子学、环境科学、人口学等与技术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知识。而且体现了时代性,比如开设了HpS(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简称HpS)课程,用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学的思想观和方法论来指导科学教育;增加了StS课程,“它是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的应用为内容的科学教育”。[12]通过StS课程,使人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使他们更有效的利用科学来解决实际问题。除此之外,西方各国充分重视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科学的人文价值是连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桥梁。在科学教育中主张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从而促使个体产生“求真求知”的需要、服务社会能力的发展、精神和人格特征的完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13]我国的教育目标仍以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沿袭下来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而且双基中又尤以基础知识为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仍是重要的教育目标。科学教育目标亦是如此。虽然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也要求以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但是在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之下,很难实施。[14]由于我国长期对科学观、科学教育的错误理解,根本上否认科学教育自身的人文性,导致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离。而实践证明“科学教育本身内容必须人文化”,现实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必须彰显自身的人文意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断裂也是导致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国际通用的美国国际科学素养促进协会主任米勒(miler)教授的科学素养三维模型进行测算,2003年进行的第五次科学素养调查,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达到1.98%,比2001年的1.4%增长了约0.6个百分点。但是1989年加拿大公众科学素养已经达到4%;1992年欧盟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已经达到5%;2000年美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为17%。2010年我国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达到3.27%,而2007年美国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就已经比例高达25%。这充分说明我国公众还不具备基本程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也不具备基本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应用科学方法解决社会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因此,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新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己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三、科学教育教学方法的差异

杨振宁在美国石溪与中国访问学者和研究生的谈话中讲到:“在美国各个校园里,中国研究生读书考试一般相当好,有不少是名列前茅。在石溪的校史上,有些中国研究生的考试不敢讲是绝后,至少是空前的。但是,考试以后要搞研究工作的时候,好象有些困难,甚至于有人觉得也许中国人的脑筋不能够作研究工作,就只会参加考试。”[15]这充分暴露了我国科学教育中教学方法方面的不足以及培养学生创造力上的欠缺。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受皮亚杰建构主义以及加涅发现学习理论的影响颇深,他们普遍认为,科学教育应该以儿童探究为中心,鼓励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通过自身的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科学结论,并且使新的科学概念经过与头脑中原有的旧概念发生冲突、协调、印证和澄清等过程,将其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或者是生成新的知识。[16]在我国的实际科学教学中,教师受传统应试观念的影响在教学中依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中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学生为了应付科学考试,只需要记住考试的内容,不必主动去思考科学结论是如何产生和发现的。如此机械的、僵化的教学方法致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过于模型化和公式化,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个体创造精神和批判思考的能力。这与我国造就创新人才的要求相差甚远,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学生;总体幸福感

[作者简介]曾 亮(1983—),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 330013)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大学生已失去了以往象牙塔里的那份熠熠闪光的荣耀,他们不仅要承受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压力,同时随着身心的进一步成熟,还得经历性格、情感等各方面的纠葛。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总体幸福感如何呢?江西作为中部地区发展中的大省,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较之国内其它省份和地区,具有较明显的自身特色,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过对江西省高职院校学生幸福感进行研究,掌握当前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能够更好地促进中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二、研究过程

1.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掌握江西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总体幸福感与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及是否独生子女五个维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相关程度如何,并分析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策略。

2.问卷的来源

研究调查问卷改编自汪向东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的总体幸福感量表。该量表是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量表共有33项,得分越高,幸福程度越高②。国内段建华对量表进行了修订,并用修订后的量表测查了中国部分大学生。

问卷的信效度为: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生为0.91、在女生为0.95。间隔3个月后重新测查了其中的41名被试,发现重测一致性为0.85。因此,本次调查问卷的信效度较高,能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3.被试的选择

调查的对象为江西省某两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为确保调查的客观性,研究者对被试的选择,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式。所有问卷都是在被试所在学校的食堂发放的。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排除主观选择被试的人为因素,二是为了使样本更具代表性。被试或是等待用餐,或是正在用餐的同学。每份问卷,都是研究者在场的情况下完成的,且被试在进行问卷答题前,研究者都给予了较充分的解释,以使答题尽量规范。发出问卷140份,回收140份。经初步筛查,一份问卷无效,主要原因是能明显看出被试答题时,未经思索,答案具有明显规律。

4.统计方法

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一律使用SpSS17.0Statistic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研究结果

1.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样本有效性数据情况分析,结果如表1

2.对被调查的被试基本背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

3.因为性别项有2人缺失,对其余137人进行男女前18题总分、所有题总分的均值比较发现:前18题总分平均分为81.30,总分平均分为116.14,标准差分别为8.293和9.096。男生前十八题的总分平均分为81.44,总分平均分为116.44,标准差分别为9.128和9.770。女生前十八题的总分平均分为81.19,总分平均分为115.90,标准差分别为7.827和8.786,如表3

对性别——总分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发现男女生的总体幸福感差异不显著,如表4

分别对男生、女生前18题总分平均分进行单样本的t检验,得出男、女生与常模均有显著性差异。

4.对139名所在年级不同的学生进行总分均值和标准差比较发现,前18题总分平均分为81.72,总分平均分为116.59,标准差分别为8.316和9.118。各年级学生情况如表6:

为检验不同年级高职学生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对不同年级总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大二与大三学生总体幸福感差异显著。

5.用家庭所在地、所在专业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分别作为自变量,对总分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设置95%的置信区间,检验结果如下:

分析后发现,家庭所在地、所在专业、是否独生子女三个维度不同的高职学生总体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四、讨论分析

1.江西省高职院校学生总体幸福感较高

与原始问卷经过测试后所提供的常模(男生75分,女生71分,标准差分别为15和18分)相比,本调查男生平均分为81.44±9.128分,女生为81.19±7.827分,高于全国的常模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经过十几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较之以前变化明显,人们的幸福感水平均有提升所致。另一方面,也说明江西高职院校学生对现实生活比较满意,其幸福观是积极向上的。

2.性别、家庭所在地、所在专业、是否独生子女对高职院校学生总体幸福感影响不大

女生与男生在社会、家庭、学校所处的地位相同,因此总体幸福感性别方面差异不大不难理解。专业方面,江西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总体幸福感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以往研究表明:个人所学专业或所从事的职业会影响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何瑛提出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最明显的六个学科,排序依次为:艺术科、文科、农科、工科、理科、医科③。本研究结果与以往不一致,首先可能是由于所选样本的类别和数量限制造成的;其次,因为被试的选择不同,何瑛的研究对象为普通高校大学生,而本研究的对象为高职生。

中西方科学观的差异篇10

美国文化传统及其德育的主要特征

(一)文化传统与德育浓厚的宗教色彩宗教是西方文明永恒的底色。在美国短暂的200多年历史中,最初宗教由新英格兰清教徒移民带来,发展至今,宗教已经渗透到了美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化以及知识理性的发展,也没有阻碍宗教统治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教堂即使在最繁华的第五大道也有其立足之地。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不仅对美国社会具有广泛影响,更是美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上帝与天堂,是他们对世俗世界的超越和终极的生活理想,这种理想赋予人们日常生活以意义,构建了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美国的德育从一开始就抹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虽然宗教不完全等同于道德,但毫无疑问,人们在建立他的宗教信念时,也建立他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在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美国,宗教更成为联系个人与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使社会成员形成共同的道德价值取向,是德育的一个主要目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德育与宗教的密不可分。事实上,美国的德育活动与宗教活动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历史上看,美国的学校就等同于教堂,学校由教会开办,教师由牧师担任,教科书的主要部分是宗教教义,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牧师。从现实来看,美国81%的私立学校是受教会扶持的,许多教师在这种学校工作也是出于宗教的情感[2]。(二)实证主义传统与德育方法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征美国实证精神文化传统,渗透在美国学术研究与实践的每一个方面。德育在这一文化传统下表现出显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德育模式研究中得了具体的体现。美国的德育模式都注重以科学的调查研究和系列性的实验为依据,几乎每一种德育模式都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实证分析之后而得出。(三)个人主义与德育尊重个性的特征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中又一鲜明的特征,是美国文化模式的基本特性和主要内容,主要来源于犹太教及基督教中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都是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的教义以及美国《独立宣言》中“人人是生而平等的”和《美国宪法》中个人权力的政治理论。人人平等就是把人看成了单个有思想独立的人,而不是依附在某一关系中的部分。个人主义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国人的日常行为,由于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与平等自由,就使得美国人民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严重者会受到法律惩罚;个人主义也使得美国父母更加鼓励孩子要具有独立性,老人也要维护自身独立自强,不愿意接受帮助;而体现在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语言中,则是像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allmenarecreatedequal(人生而平等)等谚语,以及强调自我意识的一些词汇中,如self,ego等;个人主义体现在教育中则是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以及注重儿童个性的发展。

中美德育差异的文化及思维方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