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5:38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篇1

关键词: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业;内涵

一、科技服务业内涵研究综述

目前,科技服务业得到学术界、企业界以及科技管理工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对于科技服务业的内涵仍未形成统一认识。在我国,科技服务业一词较早出现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的《关于加速发展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意见》(国科发策字〔1992〕566号)中,该文件给出了科技服务业所包含的一些行业范围,认为科技服务业是“科技咨询、科技信息和技术服务业的统称”。从此,科技服务业的概念开始被大家所认识。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科技服务业的确切定义尚未统一,对科技服务业内涵研究主要分为两类——目的论和手段论。

一是目的论,代表学者有程梅青(2003)、石忆邵(2009)等。其中,程梅青等(2003)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提供各种服务的所有组织或机构的总和;石忆邵(2009)认为,科技服务业是指以着眼于深化科技与经济的互动联系为目标,以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基础,为整个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各种支撑性服务和管理的行业。目的论中的“科技”是“服务”的目的,是从服务对象的维度定义科技服务业,这种观点实际上认为科技服务业就是为科技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忽视了利用科技手段提供服务的机构或组织。

二是手段论,代表学者是陈先荣(2005)、王晶(2006)等。其中,陈先荣(2005)认为,科技服务业是运用现代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王晶(2006)认为,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其服务手段是技术和知识,服务对象是社会各行业。手段论中的“科技”是“服务”的手段,也就是科技型服务业,这种观点强调科技作为提供服务手段的特征,忽视了科技服务业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的目的。

界定科技服务业内涵,是研究科技服务业以及政府部门制定科技服务业政策的起点,既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目的,也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对象,更要体现科技服务业的手段。仅仅从目的论或者手段论角度来界定科技服务业,都无法把握科技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基于此考虑,下面将从科技服务业形成的内在逻辑,即从科技创新链或科技活动链的角度出发,对科技服务业内涵进行界定,以求规范、严谨、全面、清晰、易懂。

二、科技创新链的过程分析

科技创新链是指从产生科技的新创意和新知识,经过研发和技术要素组合,将新创意和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并进行实际应用,以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受到人力、资金、设备、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从链条时序看,科技创新链包含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科技成果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个阶段。从链条功能看,科技创新链可以分为研究开发链与科技产业链两个子链条,前者与科技成果产生阶段相对应,后者与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科技成果产业化阶段相对应。

科技创新链可看作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配套的科技服务过程,而科技服务业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一是实现研究开发链的专业化细分,形成相互联系的研发生态群;二是促进研发链与产业链高效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业作为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创新要素互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中发挥着对接、催化及加速作用,为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综合服务。

三、基于科技创新链视角的科技服务业内涵的界定

根据以上对科技创新链的分析以及国内学者的研究,本文将科技服务业定义为:科技服务业是为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以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为主要支撑手段,为科学技术的产生、传播、应用等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的新兴产业,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重要抓手。具体而言,科技服务业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从服务宗旨来看,科技服务业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提升科技管理水平,它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体系高效运作的“润滑剂”,是促进科技和经济有效结合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从服务手段来看,科技服务业与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有着密切联系。科技服务业依托科学知识、现代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无论是科技服务业的服务内容还是服务形式,都具有此特征。

第三,从服务对象来看,科技服务业服务对象主要是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中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等创新的参与者,集中在研究开发链和科技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或高端环节。除包括上述主要技术创新参与者之外,也包括政府机关。

第四,从服务内容来看,科技服务业涵盖了技术的产生、传播、应用,提供的是技术研发、技术评估、技术交易等以知识和科技为基础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

第五,从服务层次来看,科技服务业是一种高层次、高增值、低消耗的高端新兴产业。科技服务的过程既是科学技术和知识传播、应用的过程,又是科学技术和知识增值的过程。

第六,从产业属性来看,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高端服务业态。

参考文献

1李兴华.对科技服务业及其管理的思考J.广东科技,2010(13)

2程梅青,杨冬梅等.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3(3)

3石忆邵,刘玉钢.上海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陈先荣.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推进CBD建设J.今日科技,2005(9)

5王晶,于建宇等.南京科技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3)

作者简介:1.王富贵(1984-),男,山东淄博人,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科技与社会研究所研究实习员;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篇2

一、粮食文化概念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特别是到了现代,文化的概念极大地扩展了。我国著名文化学者费孝通、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张岱年等,都大大扩展了文化的广度,挖掘了文化的深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创见就是: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除了自然界固有的之外,一切人为的物质与精神成果都是文化。依据这种广义的文化观,粮食有没有文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自文化人类学在20世纪中叶问世以来,不断有文化的新发现,其中也包括粮食文化的新发现。即指经过考察、探索和研究,觉察和寻找到前人不知的、在粮食领域固有的事物和规律。这里,试给粮食文化下一个定义:它是指由农民及其相关当事者,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取得的各种粮食物质成果和相应的精神成果。后者包括适应人类生产与生活需要的制度、法规、礼俗、文化教育和行为等方面的文化集合。由此可见,与每一种文化形态相同,粮食文化也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与相应物质基础和传播形式的统一。前者是粮食文化思想性和精神性的集中体现,即“魂”;后者是粮食文化实现其功能的依托或载体,即“体”。只有在正确把握二者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强化粮食文化之“体”,弘扬粮食文化之“魂”,并实现其有机统一,才能开拓我国粮食文化繁荣发展的途径。

二、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各个领域的行业文化与我国整个当代文化之间,既存在相呼应的共同性,又存在自身的特殊性。我国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充分体现粮食文化的基本性质、发展方向、主要目的、综合功能的文化品格。其基本内容包括:爱国爱粮、保障安全,以人为本、服务民生,诚信至上、和谐务实,传承创新、奋斗进取,崇尚俭朴、节粮为荣。

(一)爱国爱粮,保障安全:粮食文化必须坚守的根本性质

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的国家,一切文化形态都必须符合国家的根本制度性质。体现这一根本性质的粮食文化必须是主文化,而不是亚文化,更必须坚决抵制反文化。这意味着,我国的粮食文化一定是爱社会主义国家、爱粮食事业的文化,一定是确保和加强国家粮食安全的文化,一定是广大粮食职工做主人翁的大众化文化。当前集中体现这一性质的是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以做到“粮安天下”。

(二)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粮食文化必须坚持的长远方向

我国最广大的“民”,主要包括农村的农民和城市的市民。我国最重要的民生,就是首先要满足全体民众生存与生活的基本必需品——不可替代的粮食需求,这是人人应该享受的“生存权”。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必须奉行“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宗旨,着眼于满足民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致力于“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让生产者种粮增收、致富;让消费者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吃得健康。

(三)诚信至上,和谐务实:粮食文化必须弘扬的崇高品格

我国粮食文化以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必须体现传统文化“厚德”、“和谐”、“诚信”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粮食文化弘扬“厚德”精神,就是做到“厚德载物”、“八荣八耻”;粮食文化基于“和谐”理念,就是要创造具有包容性、协调性的“和谐粮食”的氛围;粮食文化坚持诚信经营,就是要“诚”字当头,“信”在其中,“实”在行动,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四)传承创新,奋斗进取:粮食文化必须永葆的人文精神

我国的粮食文化理应传承创新,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取,即所谓“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在新时代,我国粮食文化必须不断顺应改革开放的潮流,借鉴和吸取国内外新的探索研究、新的理论观点、新的经验成果、新的科技创造,赋予粮食文化以新内容、新精神、新境界和新形式。要做好“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三篇文章,充分实践和发扬粮食文化传承创新、奋斗进取的价值。

(五)俭朴为荣,节约粮油:粮食文化必须倡导的民族美德

古有遗训:“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尚德节粮,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对当前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具有重大意义。推进我国粮食文化建设,迫切需要唤起全民爱粮节粮的浓厚意识,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的美德意识,把节约粮食资源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三、在创新中实现粮食文化精神与载体的有机统一

粮食文化的内涵必须有多种形态的载体进行承载和传扬,即承载粮食文化价值的物质基础和传播表达形式要多样化。后者以经常化、规范化和机制化的方式,把粮食核心价值体系广泛传播到全行业,以及社会各领域、各地区、各阶层,乃至国际上。经过30余年改革和发展,我国承载粮食文化价值的物质基础已经显著加强和变化,已初步建立“九大体系”:加强粮食行政管理体系、创新农村粮食收购体系、健全粮食市场供应体系、整合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优化粮食企业结构体系、健全粮食保障制度体系、加强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培育科学膳食消费体系。

目前我国粮食文化与其载体之间存在相互脱节的状况,既影响文化功能的彰显,又不利于粮食实体的加强。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克服二者脱节的办法在于着力探索“五强化、五统一”,开拓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的广阔路径。

(一)强化“民本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大众化”

“民本性”有如一条强有力的价值纽带,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紧紧统一起来。粮食文化之内涵,是依靠“民本性”赋予文化载体吸引力和凝聚力;而粮食文化之载体,则是依靠“民本性”为文化内涵提供依存和传扬的平台和载体。“民本性”成为二者有机统一的“核心结合点”,也是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大众化的基本途径。所谓粮食文化大众化就是粮食文化的主体职工化、形式通俗化、内容生活化。要面向大众、服务民众,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形式,实现其教化功能和精神影响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其贴近粮食工作与职工生活的内容、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教化人、影响人和塑造人,促进广大粮食职工全面发展。

(二)强化“时代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促改革”

不同历史时代产生各自特殊的物质生产方式,使文化具有时代性。我国当代的粮食文化是以当代粮食的物质生产方式为根据的,时代性是其重要特征。当今我国所处的时代具有“世纪特点”,是改革开放的时代、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传媒的时代,也是与“狼”共舞的时代。后者是指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高悬,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空前激烈。适应这些“世纪特点”,我国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应具备与时俱进的品格,需要不断赋予新时代的新内涵。只有擂响时代的主旋律和坚持时代性,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的统一才是牢固的,也才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就粮食文化的内涵而言,发展繁荣我国粮食文化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吸取时代精粹、体现时代特点、发扬时代精神,尤其是要强化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发展意识、市场经济意识等。就粮食文化的载体来说,要进一步深化粮食体制、粮食机制、粮食企业和粮食科技改革,使粮食文化的载体和传播形式能充分反映时代的要求、体现时代的特征、弘扬时代的精神。

(三)强化“创新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软实力”

粮食文化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是粮食文化活力的标志和灵魂,也是增强其软实力的必由之路。所谓粮食文化的软实力,并不是自我认定、自我命名的文化特性,而是对粮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通过广泛传播使其蕴涵的力量得到认同和接受。只有具备创新意义的粮食文化,才具有创造软实力的条件。粮食文化创新是包括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市场、科技等全方位的创新。在传播形式方面,粮食文化创新必须和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促进其多样化和现代化。

粮食文化的软实力,是要通过粮食经济技术的硬指标实现的。如果粮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粮食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那么不仅能增强粮食文化的竞争力,而且它所蕴含的文化因素就会成长为社会舆论关注、认同、追随的主流文化。在信息和科技高度先进的当代,粮食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扬形式的增多和提升,都必然增强粮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哪怕是一袋米、一包面、一瓶油、一个馒头、一盒饼干,甚至与这些产品相配合的包装、运输服务业等,随着科技含量的扩大,都可以提高附加值,发挥出粮食文化的软实力。

(四)强化“服务性”,把粮食文化的内涵与载体统一于“重民生”

大力发展粮食服务文化,是发展繁荣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层次和领域。它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或劳务而实现,由服务特色、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构成的。

在市场经济时代,发展繁荣粮食服务文化必须抓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对粮食服务文化特性的认识。包括人文性、导向性、信息性、技术性、标准性、时效性、适应性、数量性等。由此出发,要加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措施,规范服务行为,做到民生为大、民生为重、民生为先,客户至上、诚信至上、质量至上,让消费者顺心、安心和放心,以更鲜明地彰显自己独特的空间特征和魅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创造服务文化品牌。为拓宽粮食文化服务之道,要积极创造粮食文化服务品牌。包括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环境、服务形象、服务设施、服务品牌,还有标识、环境、包装、纪念物等。一旦形成自己的服务文化和服务品牌,就创造出了具有独特意义的精神财富。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唯有将品牌战略寓于粮食服务文化建设中,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其目的。

服务民生,既包括保障“物质民生”,又包括改善“文化民生”。我国粮食行业在保障粮食供应的同时,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文化精神享受,增强民生的幸福感与粮食文化自觉意识。如是,就会促使我国粮食文化内涵和载体的有机统一,达到更高的境界,更充分发挥粮食服务文化的“五种作用”(鼓舞性“共振链”作用、导向性“指路标”作用、温馨性“文化场”作用、凝聚性“粘合剂”作用,协调性“调节器”作用)。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篇3

[关键词]教育新常态;民办高校;内涵导向;品牌建设

一、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面临的新形势

(一)法制环境优化。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决定》,这是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从宏观上对民办教育发展做出法律层面的顶层设计,明确对民办教育实施分类管理,并采取差别化扶持政策。就民办高校而言,面临的外部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为教育新常态下实现创新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二)扶持力度加大。随着政府对民办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政府财政条件优化,扭转了财政有心无力的局面,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宏观层面从2010年国家民办教育改革试点确定,到2016年民办教育促进法成功修改,再到2017年《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无不体现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微观层面地方政府主动作为,围绕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目标积极推动地方政策实践。这也是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面临的有利环境条件之一。(三)挑战依然严峻。对国内的大多数民办高校而言,单一的办学资金来源决定了生源就是财源,生源危机也就意味着财源危机,生源下降收费提高的恶性循环加速了优胜劣汰的进程,出现个别民办高校因为生源危机而停止招生;教育发展的规律决定了生源质量就是潜在品牌,生源质量走低也就意味着品牌建设难度的增加。生源数量、生源质量和学校品牌之间有一定互动关系,充足的生源数量是保证生源质量的前提,高品质的生源是品牌建设的重要保障。(四)机遇前所未有。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给民办高校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本科层次民办高校为例,招生制度设计方面的歧视造成民办本科高校参加本科三批次招生,一般来说批次越靠后,录取分数越就低,生源质量相对难以得到保证。2016年,广东等15省(市)取消了本科三批次招生,本科二、三批次合并招生的省份进一步扩容,民办高校招生制度环境优化。此外,《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自2017年起,夏季高考实施招生录取批次改革和投档录取模式改革,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招生制度改革,录取批次合并,为学生选择正名,录取机会进一步均等化,民办高校招生制度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二、内涵建设对民办高校品牌的支撑作用

品牌是民办高校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民办高校在群雄逐鹿的高等教育市场崭露头角的制胜法宝。品牌的概念具有多种解释,有一种解释认为:品牌是指组织及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有形和无形的综合表现。笔者认为,“品牌”是“品”与“牌”的统一体,民办高校的“品”主要是指教育服务,与教育服务的载体密切联系起来就是“学生”;民办高校的“牌”主要是指社会影响力,是知名度与美誉度的结合体。民办高校品牌就是其产品质量与社会影响力的综合反映,这里面既有硬的成分,也有软的因素。硬的成分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规模、条件、设施等与物质投入相关联的因素,也即通常所说的“硬指标”。软的因素则主要是指学校的治理制度、校园文化、人文氛围等与精神内核相关联的要素。在物质投入大致相当的情况下,后者在支撑品牌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内涵建设是在硬指标基本满足的条件下,更多侧重的是对软因素的深度开发,主要表现为“内部挖潜”。内涵建设就是要提升民办高校整体服务质量,形成学校核心竞争力,打造有力的“铁拳头”,形成学校品牌的有力支撑。此外,在高考录取实行平行志愿的条件下,品牌影响力决定了学校在考生心目中的位次,给学生提供了排序选择的理由;扎实的内涵建设决定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得到的价值感、获得感和成就感。生源紧张的背景下,录取率不等于报道率,还得考虑就读学生的中途流失率。民办高校学生中途流失可能有多重原因,但从消费者行为选择的角度看,最初选择是理性的,中途放弃无异还是理性的,起码决策者认为放弃要比选择更划算。弄清楚是什么原因让学生选择“用脚投票”,如何通过内涵建设让在校生有“学有所值”的价值感,“物超所值”的获得感,“学有所获”的成就感,这是民办高校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说品牌是“面子”,那么内涵就是“里子”,缺少“内涵”的品牌就只是“花架子”。是品牌让学生选择,是内涵让学生无悔坚持自己的选择,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实现招生“入口旺”,培养过程“规模稳”,就业“出口畅”。

三、民办高校内涵导向品牌建设路径的选择

(一)完善内部治理体制,增强科学发展动力

内部治理体制是关系民办高校长远发展的顶层设计,是民办高校内部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平衡机制。完善的内部治理体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是民办高校科学发展的动力之源,是民办高校内涵导向品牌建设的制度保障。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民办高校的治理体制缺陷,任人唯亲的“家族式”管理问题突出,内部治理体制与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完善内部治理体制的过程是民办高校举办者的自我革命,需要企业家的胆识和教育家的智慧。内部治理体制不仅要体系现代企业运行规律,而且要体现现代大学治理规律。这就要求民办高校的校长不仅是优秀的企业家,更是卓越的教育家,并能够用教育家的智慧驾驭企业家的资源。在完善内部治理体制方面,国内民办高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以西安翻译学院为例,该校按照督、管、办分离原则,探索实践举办者拥有法人财产权和监督权,董事会拥有决策权,校务会独立行使办学管理权,校党委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率先打破了民办教育在管理上的家族化传统,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和大学治理体系。以完善的内部治理体制为支撑,围绕内涵建设不折腾,才能干大事儿,成大事儿,铸就百年教育品牌。

(二)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树立内涵发展理念

民办高校办学行为受到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双重制约,同时遵循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才能使民办高校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教育规律要求民办高校办学要体现“稳定性”。所谓“稳定性”以学生数量和教育质量为例,民办高校发展离不开一定数量的学生,但学生数量的大起大落,办学规模不稳定势必对教育质量带来不利影响。民办高校在创业阶段重视规模,“钢筋水泥”硬投入可以快速增加,学生数量逐年攀升,但师资文化软投入短时间内难以突破,使整个校园呈现出“钢筋混凝土的森林,校园文化的沙漠”,大学从“知识的殿堂”变身为“知识的超市”,教育质量快速下降。市场规律要求民办高校办学要体现“灵活性”。所谓“灵活性”以收费定价为例,民办高校结合高等教育市场情况,应该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体现价格在市场机制中的核心地位,收费不能“一刀切”,并且要通过制度创新增加收费灵活性,体现出差异性以回应市场的关切。在政策层面放松对民办高校收费约束时,民办高校纷纷应声“涨价”,但针对学生的差异、专业差异等因素很少考虑适当“降价”,价格表现出“刚性”的一面。围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调配资源。只有在内涵发展上动真功,才能见实效。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树立内涵发展理念,就是要打破定势,让受教育规律调节的稳定下来,让受市场规律调节的灵活起来,从而使学校发展充满活力。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有品才能有牌,品是牌的支撑,牌是品的体现,民办高校教育服务产品的质量是民办高校品牌的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内涵导向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没有质量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质量的教育更是没有内涵的教育,教育品牌更是无从谈起。“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所谓“龙”是指名生,今天学生为母校而自豪,明天母校为学生而骄傲。民办高校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特色及优势,以内涵建设为导向确立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向过程要质量;其次,要巩固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学科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同层次、同类型院校的品牌专业,增强学校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更好适应“专业+院校”招生模式改革的需求;第三,强化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深入调研,吸收行业、知名企业、科研单位等专业技术人员广泛参与,主动克服同质化倾向,完善课题体系。按照“内涵导向,品牌发展”的原则,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以完善实践体系为根本,围绕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努力构建以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让每一位学生成为民办高校一张靓丽的“名片”。

(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优良教师队伍

师资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是学校品牌的构成要件之一。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创建高素质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前提条件,团队支撑是产出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的有力保障,高层次成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师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支撑性要素,对提升学校品牌具有积极作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所谓“仙”是指名师,“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打铁还需自身硬,名师才能出高徒。伴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公办与民办高校教师的地位差异从制度层面正在逐步缩小,待遇差异随着非营利民办学校事业单位待遇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为民办高校吸引优秀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实践中,一方面政府在给民办高校发挥优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民办高校自身却“作茧自缚”。以山东省高校职称改革为例,政府下方了高级职称评审权限,民办高校却并没有因为有了权限就更灵活。曾经的待遇优势让民办学校成为人才聚集的洼地,可以把公办学校教师吸引过来,而今部分民办高校沦为“跳板”,优秀教师跳槽,教师流动性过高,这是值得民办高校深度反思的问题。文件中“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环境留人”,操作中“待遇就低不就高,感情傲慢淡漠,人文环境恶化”,逐步形成内部师资的“逆向选择”。“办学以教师为本”,高素质的师资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是内涵导向品牌建设的有力支撑。因此,民办高校在实践中一定要树立并不断强化师资是学校发展基石之理念,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加大师资建设投入,打造优良师资队伍,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用实际行动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从而使教师发自内心产生对教育、对学校和对学生的眷恋之情,激发教师提升自我,潜心育人。

(五)创新学生服务模式,创设成长成才环境

学生是学校管理的对象,更是学校服务的对象,是学校事务重要的参与主体之一。在学生管理中树立服务意识,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创新学生服务模式的关键。学生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是民办高校管理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校美誉度,形成良好社会口碑,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的决策,应该与学生保持合理的沟通。尊重学生表达意见的权利,保障学生参与决策的机会,克服“重管理轻服务”,“重行政命令轻人性沟通”的做法。“学校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管理的核心,创新学生服务模式,构建全员育人服务体系,才能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环境,从而为实现内涵导向品牌建设,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对民办高校而言,没有学生,就像饭店没有顾客,哪还需要书记、校长?因此,学生才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即使书记、校长也应该平等贴心的服务学生,其他承担职务者自不必说。以楼管为例,只有把服务做好,得到同学们的认可,楼管的事业才算做好了。服务观念萦绕于心,学校的领导者时不时到学生食堂转一转,看看学生的饭菜贵不贵;到学生宿舍走一走,看看学生生活上还有哪些不方便处;到教室里面坐一坐、听听课,体验一下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怎么样。从细节入手创设成长成才的环境,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管理者受人尊重,被管理者体验到平等和愉快,育人才会富有成效。

(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特色育人氛围

文化即“人化”,是理念、价值、行为的统一体,什么样的文化孕育什么样人文环境。学校文化是学校多年积淀内生出的气质,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根本,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文化是指学校特有的精神境界和环境氛围,它隐含于学校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为等因素之中,对强化学校内涵建设,打造办学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民办高校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以内涵导向品牌建设为引领,彰显学校文化特色,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着重营造富于学校特色的育人氛围。学校文化就像一个“咸菜坛”,文化滋养的过程就像“腌咸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受启发。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历史不长,学校文化建设滞后于学校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民办高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的力度,形成传承性强,突显个性和富于张力的学校文化。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在育人方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内涵建设方面“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的作用,使学校文化本身成为一种品牌。

总之,重视内涵建设,打造教育品牌是国外私立高校发展的成功经验。教育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内涵导向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导向品牌建设目标的实现,需要民办高校从治理体制、发展理念、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服务模式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合力,协同推进。

作者:娄自强曹明兰单位:青岛工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杜玉波.把握新常态下的高教发展[n].光明日报,2015-03-02.

[2]徐绪卿.新常态下民办高校发展的着力点[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3]盛振文.以内涵发展强力推进特色名校建设[J].现代教育,2014(1).

[4]董洪亮.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凭栏处)[n].人民日报,2013-03-28.

[5]程永波,李雪飞.高校内涵发展的目标选择与实现途径[J].江苏高教,2014(6).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篇4

关键词:奢侈品商品经济概念定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得到长期快速发展的中国,行将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而立名于世。奢侈品经济在中国已日渐显露头角,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奢侈品的经济体量相对于其它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占整个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但奢侈品消费中存在的许多独特现象和特征,对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经济现象,早已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而奢侈品经济作为一种新起的产业部门,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目前,对于奢侈品概念、定义、范畴、类型、属性等基础性的学术理论研究,业界、学界尚缺少统一或系统的研究阐述,已成为研究现代奢侈品经济的理论壁垒。

奢侈品的概念与定义

“奢侈”的概念,中外各类表意不一。“奢侈”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Luxus”,原意指非凡超强的繁殖力或创造力,后移植于法文“luxe”,被蕴以充裕、富足、精细、精致之意。在西方表述中,“奢侈”大都具有优越、优雅、精致、精细的内涵;沃尔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中认为“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中提出“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而在中文中,“奢侈”的表述含义是“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其定义表达和哲学意境明显要高于西方的含义释解,从字面表意上看,它较为直观地揭示出了这一概念内涵中,蕴含着财富和消费、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对立与统一关系,即通过对大量占有财富的物质化消耗,换取物质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超越的精神享受。

通常在对“奢侈”概念的理解中,许多人都将其与“奢华”、“奢靡”等同或混同起来,实则不然。虽然三者均含有“通过大量的财富消耗换取某种过分的享受诉求”之意,但究其本质,它们三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内涵上的区别:“奢侈”主要是以追求物品或服务内在品质为重心的一种消费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物品;“奢华”却主要是以追求装饰或环境外在华丽来装裱门面为重心的一种炫耀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外在的装饰或环境;而“奢靡”主要是以通过过分地铺张浪费来达到外界注目的享乐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生活状况或状态(沃尔冈•拉茨勒称之为生活方式)。三者相比,“奢侈”的境界和层次,明显要比“奢华”和“奢靡”要高,奢侈的享受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富消耗,往往还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或者说,只要财富充裕、富足,奢华、奢靡的生活享受,人人皆可为之;而“奢侈”未必然之,它除了应当具备相应富裕的财富外,消费者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精神品质。“奢侈”是人们自然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合一的一种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也应是“奢侈”真正的经济学意义。

“奢侈品”(Luxury)的概念,是一个域外舶来名词,同样来源于拉丁文中的“Luxus”。关于“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作过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较为常见的定义如下:一是认为奢侈品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生产成本或使用费用的商品”。二是英文辞典中的词义解释,“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其涵义中具有精神上获取愉悦、使用中得到舒逸、价格上异常昂贵的特点。三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里斯托弗•贝里在《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中认为,“奢侈品是那些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地替代的物品”,其实质指可廉价替代或轻易放弃的非生活必需品。四是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以“精制品”的概念将“奢侈品”从“量”与“质”的角度进行阐释,认为奢侈品就是在产品的基本用途之外,通过对产品原材料的添加或外观工艺的改良而进行再加工的产品。五是国际定义,认为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这也是目前人们通常采用的一种定义。

以上各种奢侈品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奢侈品概念的内涵,但其内涵都只是局限于奢侈品商品属性的某个方面,这无形中扩大了奢侈品概念的外延。无论是“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还是“非生活必需品”,其内涵均只是从生产和使用角度涉及了奢侈品的部分商品属性。同时,根据概念定义中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由于对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局限性,使得其外延得到了不必要的扩大。例如,“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的定义中,很难让人区分一般低、中、高档商品与奢侈品的界限,因为“生产成本”与“使用费用”原本就是商品价格的构成,这不仅仅是奢侈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商品的共性;再如,“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的定义中,其实质内涵也同样只是体现在商品价格的成本构成中;至于“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非生活必需品”等定义,其内涵概括明显过于笼统与抽象。

对此,本文在借鉴和吸纳有关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奢侈品多属性内涵的角度进行概括,以更为科学地明确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并从奢侈品的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价值构成的角度,对奢侈品概念的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明确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内容,即:为特定社会富有消费阶层拥有和享受,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高于实用价值的珍贵稀缺商品或服务。

由此可知奢侈品固有的内涵:一是奢侈品的消费主体只能是社会中极少数的特定富有群体;二是奢侈品的消费客体只能是具有珍贵性、稀缺性的商品或服务;三是奢侈产品的价值构成主要由物品的实物价值(或可称原始价值)和精神附加价值(或可称引申价值)构成,并且消费主体在消费中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远高于奢侈物品本身的实物价值。

奢侈品的范畴与属性

(一)奢侈品的本质属性

哲学上的范畴是人的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正如商品、成本、利润等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一样,研究奢侈品范畴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在于客观地概括或反映奢侈品概念内涵的普遍本质与属性表现。从所有商品的实物生产和价值构成的对比研究中,清晰而明确地找到奢侈品区别于其它任何商品的普遍不同之处,那就是作为奢侈品的商品具有的本质属性。

一是奢侈品有形实物价值的稀有珍贵性。有形实物的消耗是所有商品得以客观存在的物质载体,这是所有商品在实物生产过程中的共性,但奢侈品在其实物生产中所消耗的基础材料、加工流程、生产技术、人工成本等有形实物,必然具有明显的稀有珍贵性。这可以从维尔纳•桑巴特的“量”与“质”的概括中得以说明,即相对于其它商品,奢侈品在其实物产品形成中使用和消耗了更多或更好的有形实物,通常表现为奢侈品形成中所使用原材料的珍贵和制作工艺的精良。实物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可以通过有形实物的外在表现形态而存在的奢侈品,简而言之,就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奢侈品,如豪宅、名车、游艇、珠宝、服装等,一般传统的奢侈品都属于实物性奢侈品。服务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通过无形服务的外在表现形态而存在的奢侈品,这类奢侈品没有特定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往往通过消费者接受服务消费时所获得的无形体验和感受而实现,例如健身、社交、休闲、美容、旅游、美食、体验等,相对于传统的实物性奢侈品,服务性奢侈品应当是现代生活中一类新兴的奢侈品。

(四)奢侈品本身所依附的实物价值载体

根据奢侈品本身所依附的实物价值载体的不同,可将奢侈品分为资本性奢侈品与资源性奢侈品。

资本性奢侈品一般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拥有可以实现保值或带来增值的奢侈产品,消费者拥有这类奢侈品的目的并非直接消费,而在于占有和收藏,如珠宝首饰、金银玉器、古董字画等;资本性奢侈品可以通过占有、收藏方式拥有,并可进行估值抵押融资。资源性奢侈品一般是指在生产中过分地占有人力、材料、土地等自然或社会资源并最终用于消费的奢侈品,这类奢侈品的最终效用明确在于消费而非增值,如豪宅、游艇、名车、时装、腕表、箱包等。资源性奢侈品以使用、消费的方式拥有,一般很难实现保值性融资,同时它们相对于普通商品,在生产制作中会占用和消耗更多、更好的资源。

(五)使用和消费过程中的实物消耗方式

根据奢侈品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的实物消耗方式的不同,可将奢侈品分为一次性奢侈品与重复性奢侈品。

一次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实物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一次性消耗并完成全部消费过程的奢侈品,如雪茄、名酒、美食、化妆品等,这类奢侈品只能经历一次性消费,其产品实物形态随消费而消耗及消亡。重复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实物可以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多次循环使用的奢侈品,如服装、皮具、钟表、眼镜等,这类奢侈品虽然多次重复地使用直至其实物形态的毁损灭失,但它一般也有特定的使用周期或期限。应该明确的是,这种分类方式从逻辑划分角度而言,一次性奢侈品和重复性奢侈品只是属于消耗性奢侈品的一级子概念,而与消耗性奢侈品相对的保值性奢侈品,可以将其理解为可无限次循环使用的重复性奢侈品。

在上述有关奢侈品的分类中,新兴的服务性奢侈品是否已脱离了对奢侈品内在实物价值珍稀性的本质范畴或属性范围,应当值得关注。事实上,现代生活中出现和兴起的康体、美容、健身、休闲以及太空旅游、极地观光等服务性奢侈产品,消费者在体验和享受中同样会含有实物价值的体现,如专业器械、专业护理、精心服务、技术指导、优美环境等等,无不体现出服务性奢侈品中所含实物、资源价值的珍贵性与稀缺性。因此,服务性奢侈品同样具有奢侈品在实物价值上的稀有珍贵性和在无形价值上的外在彰显性两大本质属性。

奢侈品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

奢侈品是在一定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商品类型,它是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客观必然而普遍存在的商品形态和社会现象。在现代市场商品经济体系中,奢侈品与其他类别的商品或产业一样,是现代商品经济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由于行业尖端资本的聚合、私人物质财富的集中,以及人们对身份、地位、形象等外在彰显的心理需求或对某种个性化生活品质的追求,这些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客观存在,为现代奢侈品经济的发展建立了稳固的市场供需关系,并且已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现代商品经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以参与各方互惠为条件、以劳动产品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而奢侈品经济之所以可以相对独立地作为现代商品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市场主导条件下的商品经济产业或行业内部的专业化精细分工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定商品营销市场定位的必然要求。首先,奢侈品经济是一种具有完全商品特征的特殊的消费商品或服务产业体系。由于市场需求的导向和产业分级的细化,以及客观存在的商品与服务的不同档次和消费层次的个性需要,使得奢侈品从普通商品序列中分化出来,以其“质优价高,满足尖端消费群体的个性需求”的鲜明特色,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产业体系。其次,奢侈品经济的运行体系具有区别于普通商品的独特运行机制。奢侈品的生产制作、营销宣传、包装运输、售后服务、消费体验等商品运动过程与生产流通环节,均较之普通商品具有更多、更高的质量要求,产品质量标准往往明显优于行业或国家的相关质量标准,尤其在原料、工艺、技术和个等资源整合中,一般具有行业的珍稀性、独创性、领先性等特点。再者,奢侈品经济具有相对独立的产业经济系统属性。奢侈品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的调整与运行,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部门体系,并具有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调整与运行的经济规律和产业要求。

奢侈品经济是集奢侈产品的生产制作、加工流转、营销宣传、消费文化等于一体的系统产业运行集成,作为现代商品经济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产业经济部门,其特有的生产与消费的周期性形成了独立的产业循环运行机制。同时它所带来的促进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商品制造工艺、创造社会财富和提供就业岗位、满足个需求、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等方面的效用,也是引导和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理论上而言,任何一个行业或品类的商品与服务,都有可能产生各自领域的奢侈商品。

在奢侈产品(含奢侈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从原料选择还是制作工艺上,以及在同类产品生产所需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上,往往都代表着相应行业内的最高水平,同时在产品研发与创新投入上也要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奢侈品生产中产品品质与工艺技术的更新更迭,使得一些适用的高新技术会梯度转移推广至其它同类产品的生产制造中,这必然有助于推动同类产品行业发展水平的改良升级。在奢侈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其在包装、存储、运输、营销等各流通环节上,较其它同类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和工艺要求,这些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品质要求,无疑有助于促进奢侈品产业在社会经济协作关系基础上的专业化、精细化的分工发展,并形成系统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奢侈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奢侈产品的拥有和消费不同于其它普通的商品或服务,它能够更多地带动其它相关专业性强的社会服务和产品消费的需求,如奢侈服饰消费带来的服装保养、专业洗涤、品质维护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奢侈豪宅消费带来家政和生活服务方面的服务需求……,这些产生于奢侈品消费过程的衍生性社会服务需求,将会延伸奢侈品经济的产业链条和范围。

参考文献:

1.[德]维尔纳•桑巴特,王燕平,侯小河译.奢侈与资本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德]沃尔冈•拉茨勒,刘风译.奢侈带来富足[m].中信出版社,2003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篇5

关键词:品牌;品牌意识;品牌建设

目前,品牌的研究从品牌概念、品牌意识、品牌资产、品牌个性、品牌管理、品牌消费、品牌关系等多个纬度展开讨论,各研究主体从不同视角诠释品牌的内涵及其所承载与链接的各种社会关系,其中关于品牌内涵的研究对于品牌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在借鉴以往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品牌概念的内涵;分析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一、品牌概念的内涵

(一)早期品牌概念的界定

品牌概念作为品牌意识研究和品牌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人们形成品牌意识的基础。关于品牌的定义及其效能,从中世纪西班牙牲畜身上的烙印开始,到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企业制胜的竞争武器,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无论是实战派的企业家、还是学院派的理论工作者,由于对品牌的观察角度不同,对品牌的理解则见仁见智。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品牌的定义是:品牌是一种品质、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应用,其实质是借以识别服务于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及服务,并使其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我国学者吴健安认为“品牌是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和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商业名称及其标志,通常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1]从上述关于品牌概念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关于品牌的最初理解具有如下共同的特点:(1)品牌是产品或服务内在品质的体现;(2)品牌是产品的名称、标记、设计等的集合;(3)品牌具有某种象征性;(4)品牌使企业间的竞争品加以区别开来。这种对品牌概念简单的理解,使得品牌的塑造具有很大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品牌塑造过程中的以企业为中心的营销导向,较少考虑品牌所承载、所反应、所连接的各种社会关系。如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品牌与企业的关系,品牌与政府的关系等等。

(二)品牌概念的延伸

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营销理念的兴起,社会对品牌概念的认知有了新进展。科特勒从顾客的视角思考品牌,他认为品牌包括一系列复合特质,是产品功能、文化、服务承诺以及情感的象征性价值等构成的复合组织。品牌从本质上说,是生产者向消费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的承诺。一个品牌能够表达出六层含义: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使用者。一个品牌最持久的含义应是它的价值、文化和个性。

(三)当代品牌概念的理解

发展到品牌关系阶段,品牌的定义更加宽泛了,我国学者王新新(2000)认为,品牌是一种关系性契约。品牌不仅包含物品之间的交换关系,而且还包括其他社会关系,如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情感关系,企业之所以要建立品牌,是为了维持一种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着眼于顾客在未来的合作,企业也不能固守对顾客的承诺,而应该随着环境的变化灵活地为顾客服务,以此赢得顾客忠诚。

在关系营销时代,品牌关系研究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青年学者周志民(2004)提出广义品牌关系理论框架,他称之为广义品牌关系的五维结构模型。认为“广义品牌关系五维结构为品牌关系塑造提供了方向性和操作性的指导,即建立品牌关系应当分成承诺/相关度、归属/关注度、熟悉/了解度、信任/尊重度、联想/再认度等五个部分。”[2]可见,人们对品牌的理解已经大大超出了传统的品牌概念,当代意义的品牌概念延伸和承载了更多的品牌信息,使品牌概念内涵更加丰富。当代意义的品牌内涵至少有三个层面:(1)品牌是产品性能属性、功效利益和个体情感体验的集合;(2)品牌是品牌关系主体所蕴含的文化的、心理的和个体主观联想的融合;(3)品牌所延伸的各种社会关系是品牌建设的核心与关键。

二、品牌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满风险与机遇的现代商业社会,企业产品竞争主要表现为品牌的竞争,一个企业拥有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就会赢得顾客忠诚,从而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然而,我们认为由于品牌内涵的丰富性,使得品牌建设不仅仅是企业要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且是全社会都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简言之,现代社会,品牌竞争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的生存法则之一,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层面都应该树立品牌意识、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如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要树立品牌意识,丰富自己的品牌内涵,塑造良好的个人品牌形象,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并为自己赢得发展和提高的空间;一所大学、一家医院、一个政府职能部门也要有全方位的服务于民、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的品牌意识,从而塑造“品牌”大学、品牌医院、品牌政府的形象,甚至是一座城市的管理也要有品牌意识,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与知名度,从而塑造城市品牌形象。可见,品牌建设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决不仅仅是单纯的企业品牌建设。目前,我国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缺乏系统化的、全局性的品牌意识

多年来,我们关注企业品牌建设有余,而重视其他社会主体组织(如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学校、医院、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各种社会中介组织)的品牌意识不足。虽然,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与竞争,企业品牌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品牌观念深入人心,品牌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不断加强;国家品牌扶持的政策和工作机制初步建立,知名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自主品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海尔、联想等一批自主品牌启动了走向世界的品牌工程。然而,一些政府职能部门或其它事业型、服务型、公益型社会组织品牌意识缺位。在这些组织或机构中,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尚未形成强烈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更谈不上品牌意识了。例如在一些垄断性的行业组织、国家行政、事业部门、社会公益性组织中,尽管在形式上提倡执政为民、服务顾客、服务社会,但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组织制度、内部运行模式、绩效考核与评价机制都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未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篇6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0前言

随着科技的迅猛、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和要求,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这三大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在进一步丰富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和获取信息手段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图书馆在争取读者、吸引读者方面的挑战性。地方性高校图书馆要如何在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的发展,并保持旺盛的发展生命力,是一个紧迫的课题。本文就拓展和创新图书馆文化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以创立个性化、特色化的图书馆文化为基本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和创新图书馆文化,以形成鲜明的图书馆个性特色和独特的人文内涵,大力建设有特色的高校图书馆文化,提升图书馆文化品位。

1拓展图书馆文化

地方高校图书馆要在新形势下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认清时展的形势特点,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对自身的文化品位进行打造,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丰富馆藏文化,提升服务化水平。拓展丰富图书馆文化主要从图书馆的馆舍环境、馆藏资源、图书馆服务方式、手段等几个方面对图书馆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1.1优化馆舍环境

“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最基本的三大理念之一,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高校图书馆的内外环境设置应当充分体现这一理念的内涵,同时应与高校周边环境和人文内涵相协调。优化馆舍环境不一定要“唯大唯美”并不是一定要注重图书馆建筑规模的宏大、馆内环境设置的富丽堂皇,而是应注重图书馆人文内涵的建设,为读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高雅、富有艺术性的图书馆环境,使读者陶醉其中、乐在其中,潜移默化陶冶性情,提升文化品位。

1.2拓展馆藏资源

地方性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应当遵循“全、新、专”的建设理念,应重视信息的新颖和独特,兼顾高校专业设置和发展。拓展馆藏资源应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一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二是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出发。三是从重点研究课题出发,建立能满足教学与科研的丰富馆藏资源。如拓展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资源。电子阅览室的资源应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等各种专题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资源为专家、学者提供了快捷、实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方便读者进行查询、筛选等自动捕捉信息。电子阅览室可根据高校重点学科、课题建设及师生的需求,搜索引擎可分为各专业资源目录,如图书类、期刊类、政府文件、档案文献及硕博论文等相关链接,供用户检索、下载、拷贝、打印等服务内容。

1.3提高图书馆员综合素质

高校图书馆馆员的综合素质必须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图书馆员的服务手段应由传统型向现代化型转化、服务方式由接纳式服务向主动式服务转化、服务对象由面向本馆读者向所有互联网用户转化。二是拓展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定期对操作现代设备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技能的培训,加强图书馆员的现代化服务水平。三是图书馆员需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多种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某学科的专门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检索技能,获取最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给读者。还要具备一定的外语知识,四是图书馆员还应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便与读者沟通、答疑。

2创新图书馆文化

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的重点是在于创新图书馆品牌文化的内涵与个性化服务,通过人――形象――品牌系列来树立图书馆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形象。

2.1图书馆特色文化的创新

对于地方性高校图书馆来说,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的创新可以结合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去搜集、开发、整理地域特色文献。如北京图书馆的古籍、中外文地图、名人手稿及图片;上海图书馆的家谱、族谱、碑帖;复旦大学图书馆的抗日战争时期的中文出版物和革命历史文献;香港中央图书馆的地图和地区文献等。地方性高校图书馆以内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利用四川内江的地源优势,将国画大师张大千系列作为图书馆的特色文化,分门别类地向广大读者和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有关张大千研究的各种资料。为广大专家和学者研究客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也为公众认识、了解张大千提供了技术平台。

2.2.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平台的创新

个性化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为满足高校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多样化发展需求的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也是高校图书馆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谋求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创建一个属于自身发展的个性化服务平台提高高校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满足读者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文献信息需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读者和用户的需求。图书馆可以建立多功能信息服务平台,向读者馆内通知、新书预告、图书催还、续借通知,使广大读者能第一时间了解图书馆的最新动态,把图书馆的服务延伸到了读者的身边,为读者提供了随时随地的服务。

个性化服务还可以包括馆藏资源的归类整理和初期研究,比如一些基础性的资料分类,按照某个科研课题进行的资源整合。

3结束语

地方性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功能、建设目的的研究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内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拓展和创新必须从自身特色文化出发,结合地区、高校的资源以及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把握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人文内涵,创新服务方式,才能给地方性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注入活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高校教学和科研的进步。

参考文献: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篇7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并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句话是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的集中概括。党的十七大报告既高度概括了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的内容,又深刻阐述了每一个方面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进一步揭示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我们发展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发展动力以及发展布局、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的认识,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表明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凝聚了新中国近6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为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最好实践。

总理9月3日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采访时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是以人为本,就是要通过发展生产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是要使每一个人都能在平等自由的环境得到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第二,全面发展主要指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结合、先进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第三,统筹兼顾,就是要解决我们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问题。第四,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解决13亿人口在实现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走资源节约和生态友好型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实现这4个目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都离不开自主创新。

前面已经提到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就是要求我们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通过学习党中央、中国气象局党组、自治区党委及区局党组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的要求,边学习边结合本单位找出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难题。

雷电是发生于大气中的一种壮观的天气现象,伴随着瞬态大电流,高电压和强电磁辐射等特征,常会引起重大灾害事故,目前已被联合国有关部门(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中国国家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因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气象部门的首要任务,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直是气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篇8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办公室内涵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5.06.011

practiceandthinkingofexemplaryVocationalofficetoStrengthen

theConnotation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

DinGningqun

(Dongguanpolytechnic,Dongguan,Guangdong523808)

abstractintheexemplaryHigherVocationalSchoolsshouldactivelychangeconstructionmethods,theuseofdeepeningtheconnotationconstructiontoreplacecatchadministrativeinfrastructure,improveofficeefficiencyofthebuilding,dedicatedto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thequalityofwork,activelycarryoutthecharacteristicsofthebrandcarefullycraftedinstitutions.inthispaper,howtomakethemodel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daptationform,basedontheconnotationconstructioninvocationalofficetocarryouttheadministrativeaspectsofthework,ultimatelyfurtherconnotationofitsownsothattheschoolcancontinuetoenhancethelevelofthebuilding.

Keywordsexemplaryvocationaloffice;connotationconstruction;thinking

现在我国的示范性院校在内涵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质量以及较早的起步,而且已经开始逐步地采用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改革以及对办学体制和机制进行创新的方式取代原有的课程改革、专业改革以及规范教学理念等方式。然而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示范性高职院校正在面对着非常艰巨和繁重的任务,除了要高度重视办学水平以及教育质量之外,同时还要积极地加强行政管理工作的内涵建设,而作为行政管理一部分的学院办公室工作更是举足轻重,关系到学院对外的窗口形象和自身基本行政管理水平。有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如何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做好院办工作、加强内涵建设,带动学院整体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示范性高职办公室内涵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1.1观念问题

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想积极地开展内涵建设,首先必须要重视解决观念问题。示范高职院校均必须要将不断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将深化改革的观念树立起来,将办公室工作做好无疑能更快加速这些目标的实现。在观念上,师范高职院校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内涵建设的现状,不要认为学校已然是师范院校就不需要再进行内涵建设。现在高职教育的办公室工作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仍然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所以示范性院校必须要不断地提升办公室工作质量,最终能够使示范性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得以极大提升。①

1.2行动问题

要想将国内一流的示范院校出来,示范性院校必须要立足于现有的示范建设,积极地开展内涵建设行动,全面促进高职办公室工作内涵建设质量的不断提升,对新型的办公室工作方法和途径进行积极的探索,从而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公水平,保证职业学院行政内涵化建设的全面实现。②

1.3目标问题

示范性院校深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属于内涵建设中的目标问题,在结束示范院校建设之后,一部分示范性院校虽然通过了验收却失去了发展的目标,认为达到了示范建设任务书的要求就可以,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不知所措。因此示范院校在通过示范性建设以后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目标问题,笔者认为,示范建设应该属于学校追求卓越的永恒目标,只有将争创一流以及追求卓越的目标树立起来,示范性院校才能够得以持续发展。

2示范性高职办公室加强内涵建设的有效对策

2.1树立学习的理念,创建学习型组织

在高职院校发展方式积极转变的今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做法、新思路、新观点及新理论,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办公室工作人员要牢牢树立学习的理念,在任何情况下以及任何时候都要重视自身的学习,要对在领导身边工作的便利进行充分的利用,积极开展对领导的学习,从而使自身具备科学的思维。首先,必须要致力于自身战略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思想方法除了会对人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产生较大的影响之外,也会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为领导服务是办公室的重要职责,所以办公室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对领导的系统思维方式和科学的战略进行努力的学习,积极利用科学发展观对各项工作进行统领,使自身的实际工作本领以及尽职尽责的能力得以不断提升。其次,还要尽可能掌握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方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对领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善于对各方面经验进行总结以及讲究工作策略的工作方法进行积极的学习和领悟,对领导解决问题的途径、研究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的策略以及观察问题的角度等进行充分的学习和借鉴,并且在具体的工作中认真地进行总结和提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实践创新、组织协调、管理策划以及分析判断的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再次,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第一,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学习,要想将“三服务”工作做好,办公室工作人员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理念信仰以及党性原则;第二,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对工作必需的各方面知识技能进行积极的学习,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不断的优化,从而能够真正地开拓思路,将各种工作的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住;第三,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努力地在工作实践中开展学习,从而使自身的业务能力水平得以不断提升,积极转化学习成果,从而使自己能够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正确的分析、研究、解决,最终能够使高职院校办公室工作的系统性、原则性、时效性以及科学性得以增加。要紧紧围绕着学校进行内涵化建设的工作核心,真正服务于大局,使自身在工作当中的前瞻性、系统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得以增强。

2.2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

示范性院校要想将国内一流的高职院校创设出来,首先要具备一支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只有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才能够有效地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尽管在示范性院校建设中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然而相对于职业院校的内涵化建设的要求而言,现有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水平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没有形成高水平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工作人员队伍较差的服务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没有足够的办公室工作经历、较低的学历层次等,因此现在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制约瓶颈就是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面对这种情况,示范性高职院校必须要积极的创新制度,从而将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的瓶颈制约打破。示范性院校要对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的培训培养工作进行不断的强化,使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得以提升,可以采用必要的工作考核的方式对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的工作能力进行评定,从而推动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工作水平的提升。总之,示范性院校必须要将一支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出来,从而有效地推动院校办公室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③

2.3致力于办公室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示范性高职院校要想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必须要致力于办公室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积极地加强办公室服务工作。作为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提升办公室工作人员服务水平是示范性院校开展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院校应该在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中融入内涵化建设,从而能够将具有办公室内涵建设的工作做好,最终对职业院校本身内涵建设的不断加强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示范性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由于示范建设出现了十分显著的提升,然而在自身的办公室工作水平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不足。我们都知道办公室工作没有小事,每件事都是大事,办公室的工作具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较广的空间以及较长的时间等。办公室工作在服务对象上,也涉及到领导、教师、学生、机关,甚至还要与很多校外人员打交道,在管理要素层面涉及到信息、空间、时间、财务、物力以及人力等;从工作内容的层面涉及到服务、事务、政务以及党务等;从劳动方式层面涉及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等。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办公室工作具有非常独特的特点,其具有十分繁重的任务、非常大的强度以及很高的要求,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在某些情况下还要求工作人员做到委曲求全。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必须要将责任理念牢固地树立起来。在工作实践中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责任理念主要就是要具有较高的角色意识,也就是要明白在学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大局以及单位的所有工作中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以及自己的岗位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将自己的工作真正地做好,将自己的职责认真地履行好。办公室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服务于广大师生、服务于机关院系部处、服务于院系领导,能不能将这些服务性的工作做好是对学校办公室工作水平进行衡量的主要标准。在高职院内外环境处于深刻变化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具有越来越强的主体意识,因此办公室服务的要求、标准、内容以及对象等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办公室工作人员必须要采取不同的服务方法,向不同情况、不同类别以及不同需求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从而努力做到让每一位服务对象都能够满意。办公室工作人员在积极的工作中必须要牢记不能够延误布置的每一项工作,不能够积压每一项需要办理的事项,不能够发生任何一种差错,不能够冷落任何在这里办事的教师、学生和其他人员,不能够影响学校的形象。总之,高职院校要想有效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办公室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3结语

面对新的形势,作为高职院的“窗口”、“纽带”的办公室,必须强化学习、创新、服务、责任与自律的理念,加强自身的内涵建设。首先,示范性高职办公室要清楚地认识到内涵建设中面临的三个重要的问题:观念问题、行动问题以及目标问题;其次,示范性高职办公室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树立学习的理念,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办公室工作人员队伍;致力于办公室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通过上述的途径,最终全面推动示范性院校的内涵建设。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基金项目《示范性高职院校院办工作内涵建设的研究》(编号2014c40)

注释

①池哲萍.推进高职专业内涵建设的实践和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6).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篇9

关于信息内容产业的概念

我国并没有关于信息内容产业的官方定义。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34号)中,首次采用了“信息资源产业”的官方提法。在对国外有关概念的理解和借鉴基础上,不同机构、不同专家从自身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若干不同信息内容产业的定义。在前几期刊登的《界定信息资源产业》一文中,作者将信息内容产业界定义为以信息资源为生产劳动对象,提供信息形态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群体,既包括传统的新闻出版业、广播电影电视音像业、文化艺术业、商业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等行业,也包括提供信息技术含量较高的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产品或服务的新兴行业。

笔者认为这种分类方式在继承国外信息内容产业定义的基础上,结合了我国的产业发展特点,又结合了我国的现行统计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当前,许多地区也从鼓励本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角度,采用了“数字内容产业”、“网络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多媒体产业”等不同的提法,但无论这些提法如何,从内涵来看,均属于信息内容产业的范畴。

信息资源产业的价值并不在于是否实现了数字化,而是在于凝结了创意和智力的结晶。

确定“信息内容产业”

国外提到的相关概念,反映了从不同国家及地区实际情况出发,界定信息内容产业范畴的现实情况。不同的信息内容产业的提法,也是各国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鼓励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我国也应当采用一个被业内普遍接受和共识的名称,并明确其内涵,以更好地围绕其内涵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我们认为,“信息内容产业”的提法较准确,主要原因如下:

1.尽管“数字内容产业”的提法可能更加直观形象,便于理解,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当今,依托网络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总量不断上升、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这一提法不能涵盖内容产业的全部范畴,非数字化的信息内容产品也是市场上很活跃的部分(如调查与咨询业),并仍将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来看,传统载体仍然是信息内容的重要载体,其存在仍然十分必要。

2.信息技术应用对内容的制作、传播及使用带来极大的方便性,使数字内容产业得到业界许多专家的重视。“数字”两字强调了信息内容加工过程中,某些环节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易使人忽略信息内容产品价值存在于其中凝结的创意、智力的结晶这一本质,也不利于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产业发展。

3.随着信息技术普及,特别是信息资源处理技术的普及,数字化信息资源与传统信息资源的界限日趋模糊,表现在无论是从信息内容产业业态、企业(信息内容企业往往既生产数字化又生产传统的信息内容产品,如新闻出版业在继续生产纸质报纸的同时,也提供报纸的网络版),或产品上都很难将数字化与传统的产品完全分开。这导致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对特定主体很难区分开来,如对某一出版社而言,可能既生产传统形式的书籍,又生产数字化形式的书籍,对其管理就很难单就其一种形态进行管理,而且即使区分了,意义也不大。

4.数字化并未改变内容本身,按数字化或非数字化命名对信息内容或信息产品进行管理没有任何意义。如就药品而言,同类药品可以片剂、药水或其他形态存在,然而针对药品的管理并无针对其中某种具体形态的管理。

5.从产业发展趋势看,信息资源产业的主要价值并不在于是否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而在于其凝结了创意和智力的结晶,仅突出数字化,极易忽略其中的核心劳动创造。

从当前我国对该产业提出的名称来看,“信息资源产业”是官方的提法,其内涵并不明确;“多媒体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网络文化产业”等提法过于强调数字化程度。因此,建议业界统一认识,采用“信息内容产业”的提法。

链接:国外信息内容产业的相关概念

“信息内容产业”概念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此之前,已有相关的概念。这包括:从60年代起被普遍接受的“信息产业”概念,它实际是指信息技术产业(it产业或称iCt产业),包括半导体产业、计算机软硬件产业,通信业等。70年代左右,出现了“信息服务业”概念,但是“信息服务业”不仅包括信息提供和信息咨询,还包括信息技术服务,如硬件维修和软件维护等。

上世纪90年代初,信息资源在信息化中的核心地位得到普遍认可。“3C”(Communication、Computer、Content)即“通信、计算机、内容”的提法开始出现。其中,内容代表的是信息本身。由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市场化、产业化,为了与原有的“信息服务业”进行区分,国际上开始使用“信息内容产业”概念。

目前,业界普遍认同“内容产业”(Contentindustry)是在1995年“西方七国信息会议”上首先提出的。1996年,欧盟在其《信息社会2000计划》中把内容产业的内涵明确为: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其产品范围包括各种媒介的印刷品(书报杂志等)、电子出版物(联机数据库、音像服务、光盘服务和游戏软件等)和音像传播(影视、录像和广播等)。

当前国际上存在许多相类似的概念,比如:内容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文化内容产业、创意性产业等等,但这些概念并非等同于信息内容产业的概念。

1998年,由英国多个政府部门和产业界代表组成的创意产业工作组提出的《创意产业专题报告》(CreativeindustriesmappingDocument,1998),首次提出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的概念,是指那些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及才能,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生成,而有潜力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英国的创意产业包含广告、建筑、艺术及古董市场、工艺、设计、流行设计与时尚、电影与录像带、休闲软件游戏、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电视与广播等十三个领域。

2002年,爱尔兰政府出台的《爱尔兰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战略》中将数字内容产业(DigitalContentindustry)定义为创建、设计、管理和销售数字产品和服务以及为上述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的产业,是将传统内容产业、媒体和娱乐业、软件与多媒体、电子硬件和电信等加以综合集成的,新的经济活动领域包括数字游戏,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学习、虚拟教室、数字化协作的数字学习,与娱乐、预订旅行、财务交易、定位服务有关的商业与客户的电信/无线服务,主要用于科学与工业的高端成像、设计和虚拟现实工具与应用的非媒体应用。澳大利亚称为创意性内容产业(Creativecontentindustry),所谓的数字内容与应用需展现信息交流的特色,内容的本身需全部或部分具有知识产权,或可经数字方式制作或散布,或可被呈现为数字化的产品,并可通过网络或非网络的方式传播,包括影片的前后期制作、广播服务、音、视频出版、表演艺术等。

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篇10

关键词:内涵外延;传统解读;现代剖析;医疗诚信

abstract:thegoodfaithasthemedicalmoralsandthemedicineethics'score,layeruponlayerisinfectedtheprofoundextensionwhichandtherichconnotationafterseveralthousandyearChinatraditionalcultureformsisaffectingthemedicalgoodfaithmainbodydeeply.Becausethehealthreformbringsthemedicalgoodfaithevolutiontimemanynewcharacteristicrequests,thisarticlebytraditionalculture'sradiation,fromdoctorthegoodfaith,thehospitalgoodfaith,themedicinegoodfaiththreeaspectsdiscussedundertherealisticbackgroundthemedicalgoodfaithnewconnotationtoextend,carriedonthetraditionalculturetracingandthepracticalsignificanceexplanationbythetimetothemedicalgoodfaithview.

keyword:Connotationextension;traditionalexplanation;modernanalysis;medicalgoodfaith

前言

“大医精诚”这句几千年来中国医家的铭训,体现了华夏医道中诚信与医术并重的亘古真理。然而,由于市场机制的引入,医疗体制的改变,如今的医疗诚信,正处在一个历史嬗变时期,医疗业工作者已不能像千百年前虔诚遵循孔子“医乃仁术”的儒家思想一样,根据内心的伦理和心境毫不费力地做出为大多数人普遍接受和认可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判断。医疗业的现状使功利性和道义性标准都有其合理性,使得医疗业从业人员陷入道德选择的迷惘和价值取向的紊乱。医疗、药品行业的诚信问题日益凸显,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显示出了惊人的破坏性。近年来,医疗、药品行业各类频频震撼全国的危害患者、消费者生命安全和经济利益的事件、案件,将医疗业的诚信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患者与医生、医院和药品厂商之间的信任空前脆弱。种种现状都将全面审视医疗诚信内涵外延、整合医疗诚信体系的探索赋予了紧迫性和重要性的双重特征,诚信这一关键词在以人为本的思潮下作为患者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无疑是当前构筑医药经济文化的核心。

诚信作为医疗道德和医学伦理的核心,经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层层濡染,早已形成其深刻的外延和丰富的内涵,深深烙印在医药人甚至大众的文化骨髓中,其影响是挥之不去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又撼动着传统医疗诚信的内涵,冲击着医疗诚信的外延。在此背景下,医生、医院、医药企业这三大医疗诚信的主体被赋予了新的特点,面临新的信用、要求和挑战。因此,追溯传统文化,综观现实背景,对医疗诚信的内涵外延进行全面的解读与剖析,可为系统地整合与解决当前医疗诚信缺失现状服务,以期为改善医疗诚信现状尽绵薄之力。

1医疗诚信内涵外延之传统文化溯源

“医儒同道”这一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特点,使得医疗道德体系与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医疗诚信作为医疗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深受传统文化的濡染,有着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和鲜明的传统价值要求。

1.1传统医疗诚信观之“知与不知”儒家“医乃仁术”的思想对医疗诚信内涵方面的解释体现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要求医生以人的生命为重。其诚信是以患者“无伤”为原则下的诚信。现今医生因不明病因让患者做套餐检查,滥用抗生素;部分医院为敛财号称能根治红斑狼疮、牛皮癣等疑难杂症恰是不知以为知的表现。清代名医程国彭的话对医疗诚信的内涵做了很好的诠释:“病不识时莫强认,谦逊退位让贤能,务俾他人全性命,不知为不知,亦为良医也”[1]。如果不能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如果坚持一己之见,甚至固步自封自吹自擂包治百病,这样就会不可避免地贻误病机,使可治之症转化为危笃,甚至转化为不可治之症。

在儒家文化和以著名医家的思想为主的医学伦理以外,各少数民族医学对医疗诚信的内涵也有着不约而同或截然不同的解释。如以《四部医典》为经典代表的藏医学里就有对医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相似论述,认为如果确实经过努力,仍感到不能诊断或治疗的疾病,要及时另请高明,“决不能顾及自己的名誉而拖延时间,贻误病情”[2];遵守“经医生诊断,如与病人的怀疑相符时,可以明确告诉所患的疾病;如与病人的怀疑不相符时,口头上伪称所患的疾病与病人所说的相同,但在实际治疗中要按实际所患的疾病治疗”的准则,视此一分为二的做法为医疗诚信。

1.2传统医疗诚信观之“义与利”传统医疗诚信是重义轻利的诚信,以收取报酬为耻。三国的董奉不仅不收取报酬,还自己栽杏换粮以赈济患者;唐代孙思邈谓:“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务”,决不可“啬术以自贵,挟技以邀财”;北宋庞安时对“病人持金帛来谢”而坚辞不受,其人“轻财如粪土,耐事如慈母而有常”,亲自为病人熬粥煎药,躬身护理。明代李时珍“千里救药于门,立活不取值”[4],皆以信义为本,而拒收回报,坚守清贫,这就与市场经济体系下的价值观相悖,尤其于医生是高收入职业的现代观点剧烈冲突。

1.3传统医疗诚信观之“大医与小我”孙思邈的《论大医精诚》中认为“大医”治病,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对待病人要“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3]。可见孙思邈提倡的医疗诚信,是通过医者的自我牺牲、一心奉献为前提实现的,医圣的诚信观在千百年来被长久奉为圣言而为我国传统医疗诚信经典内涵的代表。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党在这一传统医德的信条下构建起的医疗卫生体系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尽皆知的“白求恩精神”也是这一传统医疗诚信观的表现。

追溯医疗诚信内涵的传统文化渊源,可以发现受阶级性和时代条件的制约,有些对医生的要求过于苛刻,难以实现,但不能淹没的是闪烁其中的瑰丽医学的医学道德的光辉,但从伦理及心理的角度看,也是具有很多值得沿用的合理内核的。

2医疗诚信内涵外延之现代剖析

医疗诚信按照诚信的主体可大致分为三类:医生诚信、医院诚信、医药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卫生事业由原来的纯福利性质向半福利半经营性质过渡,公费医疗与劳保医疗制度为医疗保险所取代,药品商、医疗器械商的利益渗入和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使得医疗诚信正面临现代意义的内涵和外延的转变。

2.1医生诚信的内涵外延

诚信是一个具有双重指向性的道德范畴,由于医患关系的特殊性,通常仅强调主体即应具有的内在品德和行为规范,保证医疗质量作为医生诚信的最根本信用标准,是医生诚信的首要内涵。围绕这一内涵,医生诚信的基本伦理要求如下。

2.1.1平等待患,保证医疗服务公平性

由于中国传统诚信观具有封闭性和狭隘性,重视人的等级。诚信作用范围局限于熟人社会,因此不同权势和经济地位享受不同的医疗服务,看病找熟人等常见现象使本应单纯的医患关系复杂化庸俗化,因此,在现代医疗条件下,平等对待每个病人,严禁滥用职业特权成为医生诚信内涵的根本。

2.1.2慎独守诺,维护患者的医疗隐私权

保守医疗秘密是医生必备的职业素养,是医患诚信合作的重要条件,其在法律层面上是保护公民隐私权的要求,在伦理层面上是医患诚信的重要体现。儒家医德的核心是“爱人、行善、慎独”[6]六字中的“慎独”即强调了保守医疗秘密的重要性,1968年世界医学会修订的《日内瓦宣言》也明确提出了医疗保密,我国卫生部也在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实施办法》中规定了医疗保密的内容。

2.1.3耐心说明,增强医疗信息透明度

由于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典型的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5],即当事一方因为信息获取上的阻滞性原因而无法清楚地把握信息中的全部内容,从而不能真实地把握问题的全部情况;而另外一方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能够全面地拥有信息,从而可能真实地把握问题的全部状况。患者不知道自己生了什么病,不知道诊断依据,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检查,不知道用什么药最好,不知道痊愈的标准,而这些医生都是知道的。因此在这种信息非对称条件下恪守诚信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医生利用信息优势欺骗患者就会产生严重失衡,因此医生应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真实地把情况告诉患者。

2.1.4以诚相待,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

知情同意(informedconsent)是指为病人提供其做出医疗决定所必需的足够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由病人做出承诺。这一要求使医生从医学家长主义的窠臼中走出来,在医疗活动中“以病人为中心”,不仅要做自己认为对病人最有利的事,而且要考虑病人的优先权和选择权,体现了医患之间以诚相待的核心。

2.2医院诚信的内涵外延

医院作为给广大医疗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窗口行业,是和社会接触最广泛、最具开放性的机构。因此医院作为诚信主体肩负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医院诚信的内涵特征是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的,以契约为基础的、完全考虑患者利益的诚信。

2.2.1医院诚信以信息非对称为客观条件

前文中所述的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信息非对称一样,医院与患者间同样是信息非对称的。患者不知道挂号契约的内涵中,究竟医院有哪些责任和义务,而这些信息都是包含在医院主体的规范和条例中的。因此,医院诚信要求院方必须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告诉患者为什么要做这样那样的检查,告诉患者选择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原因及必要性,告诉患者如何回避医疗风险等,由患者自主地进行选择,如此才能实现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的医院诚信。

2.2.2医院诚信以完全考虑患者利益为指标

由于患者的经济利益和医院的经济利益在一定条件下是相冲突的,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主体医院而言,必须做出适当舍弃自身利益而最大化患者利益的道德选择,需要完全从患者的利益出发才符合真正的医院诚信,这是诚信道德的较高境界。

2.2.3医院诚信以契约为基础

挂号后,医院就与病人形成了有别于一般商务合同的特殊契约关系,包括医院提供硬件设施和医疗技术水平、综合服务能力;公开、合理的收费标准和行为;认真履行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职责等。在这种不对称契约关系下,医院没有选择权,必须承担自动界定的契约责任和义务。医院诚信以这种契约为基础,诚信行为既是规章、法律的要求,又是道德的自律,医院诚信要求更高层次地认识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契约关系。

3医药诚信的内涵外延

医药诚信中,中西药都必须满足的内涵特征有客观说明药物疗效,辨证论治和细化服务。具体说来,包括药械产销诚信和药械质量诚信两大类。药械产销的诚信和市场诚信密切相关,涉及到药械价格的诚信,避免使患者支付额外费用如回扣等打乱市场健康秩序的现象。药械质量诚信又分药品质量诚信和器械质量诚信,主要体现在中药材质量的诚信问题上,中药材由于其原材料特殊性而使其质量诚信问题尤为突出。

[参考文献]

1戴小军,朱慧.试论扁鹊“六不治”的道德思想及现实意义.中国医学伦理学,1996,4:53-54.

2马世林.四部医典.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3邱祥兴.医学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76.

4金淑琴,刘卫滨.中医伦理学优良传统的特征及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1):1740-1741.

5周成武.医院诚信分析.现代医院,2005,5(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