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5:36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篇1

夹金山是我国四川省的重要革命老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不仅有着多彩的藏族风俗习惯,同时又因为其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因此也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见证了我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史,是我国红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夹金山地理环境比较恶劣,加上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得其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有着很大的难度,对此也就要求夹金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采取合理措施来充分有效地开发自身具有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人都能够欣赏到来自夹金山的丰富红色旅游文化,实现夹金山地区的更好建设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整个夹金山地区的长远健康发展。本文就是关于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的分析。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与夹金山在红色旅游中的意义和象征性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

所谓红色旅游,指的就是将我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伟大战绩所形成的标志物或者纪念地作为载体,利用这些载体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事迹与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组织接待社会上的旅游者开展参观游览与缅怀学习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红色旅游将红色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旅游产业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可以培养时代精神与学习斗争革命精神的旅游方式。

(二)夹金山在红色旅游中的意义和象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建设中,加强革命老区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自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我国革命老区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政府也纷纷采取措施推动革命老区的发展。夹金山作为我国西部的一个革命根据点,其凭借着自身拥有的众多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在整个红色旅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夹金山是我国革命的摇篮,可以将其作为我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是一个可以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好地方。

二、宝兴当前的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宝兴是我国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中转站,也是我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位于宝兴县境内的夹金山,是长征途中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是长征精神与长征丰碑的见证地,这为宝兴人民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宝兴县将夹金山作为代表,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在科学规划的同时还重视打造品牌,而且在提出“旅游兴县富民”的发展战略并实施之后,使得其红色旅游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树立起了鲜明的红色旅游品牌形象。

三、夹金山的文化象征与内涵

夹金山是我国的部级森林公园,又名大雪山,以雪景著称。夹金山有着非常茂密的原始森林,随处可见野生动植物,自然景观十分壮美。其中,最独树一帜的是夹金山的红军遗迹,其作为我国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在长征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是长征精神的重要象征,也深深体现了我国工农红军的革命内涵。这些都使得夹金山在整个红色旅游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一直都得到了我国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四、如何开发体现长征精神的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持续生产

夹金山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革命老区,拥有非常多的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红军长征文化旅游资源。其中,红色旅游资源是夹金山最有特色的一类旅游资源,要将其作为载体来促进整个夹金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而这就要求要对夹金山以红色长征文化为主要特点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并将其与当地其他旅游资源加以优化配置,将夹金山拥有的红色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对体现了长征精神的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产品进行合理开发是十分重要的,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一)对夹金山长征精神红色旅游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

开发旅游产品主要就是旅游经营者通过建设旅游资源,从而将其转化成一种能够让旅游者在精神与物质上获得满足感的旅游经历与旅游景点。所以,在开发旅游产品的时候,要将实际拥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我国有很多革命老区,革命老区一般都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不少革命老区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时候只重视开发有形人文旅游资源,对于一些无形人文旅游资源没有引起重视,只是开发一些革命纪念馆、博物馆或者革命遗迹等。这些有形旅游资源虽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是不够的,这种浅层次的开发很难有效实现旅游产品的持续生产。因此也就要求要在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文化内涵上下更多功夫,将红色旅游资源中蕴含的最宝贵、最本质精神品格充分挖掘出来,增强旅游者的情感体验与心灵共鸣。夹金山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夹金山公园、红军石刻标语、红军长征纪念碑、誓师广场、拴马树、凉水井等,这些都是可以见证当年红军翻越夹金山的有形文化红色旅游。对于这类有形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采取保护红军文物与修缮红军遗迹遗址等做法,将其包装并开发成一种可以进行长征革命精神教育的参观景点与基地。同时,红军在翻越夹金山时具有的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坚强乐观等精神才是整个红军长征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这作为一种无形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对其加以大力弘扬能够进一步增强夹金山红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与内涵价值。

(二)对夹金山长征精神红色旅游产品进行整合开发

在开发夹金山红色旅游产品的时候,要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并采取立体开发的方法,将夹金山的红色旅游、古色旅游、绿色旅游等各种资源有机集合在一起,对夹金山的旅游景点加以合理规划,并且还要突出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一方面使不同层次与目的旅游者的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实现当地旅游业发展规模效益的提高。在开发夹金山红色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将当地的民族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起来,塑造一个突出了长征精神红色旅游文化特色的旅游区,实现夹金山长征精神红色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结合的过程中还要对夹金山当地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独特民俗风情进行深入挖掘,将夹金山当地的藏族文化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到旅游产品中,让旅游者在体验到红军长征精神的同时还能领略到当地独特的藏乡民族风情,从而提高夹金山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与独特性,让更多的游客领会到夹金山拥有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从而为夹金山的红色旅游产品赢得更大的旅游市场[6]。

五、如何让本地群众获得长期的可持续旅游收入

在开发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时候,一方面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当地群众可以获得更多的旅游收入,促进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升高。为了让夹金山本地群众可以长期获得可持续收入,当地政府要发挥出对旅游市场的调控、引导与规范作用,对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责加以明确,针对夹金山的旅游产业制定各种扶持政策,还可以设立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发展基金,加大对客源市场的开拓,让夹金山的红色旅游文化可以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从而持续为当地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让夹金山本地群众可以在红色旅游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利益。

六、红色旅游文化的弘扬与红色旅游开发的结合

(一)对红色旅游资源加以整合,不断扩大客源市场

有机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是增强红色旅游资源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将夹金山的一些红色景点连成片或者线,让其相互之间进行补充,不断增强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客源市场。

(二)结合多种红色旅游资源来发展红色旅游市场和产业

将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民俗文化与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夹金山的独特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形成夹金山红色旅游发展的高峰期[8]。同时还要加强与周围省市比如重庆、贵州之间的联合,打造一个全新的精品红色文化线路游,构建一个以夹金山红色旅游资源为主的精品红色旅游带。

(三)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不断增加红色旅游产品附加值

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时候,一方面要建设与恢复革命活动遗迹的原貌原址,另一方面还要挖掘与整合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精神或者故事。四川不仅是长征中的重要节点,又经历过汶川大地震,因此可以结合长征精神与抗震救灾精神来对红色文化进行弘扬。同时,为了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与附加值,还要将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结合起来,包括观光旅游、藏羌文化旅游等,不断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与教育性。

七、结语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篇2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营销陕西安康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

    

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年国内游客为万人次,旅游收入.亿元,国际游客人,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篇3

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延边州

中图分类号:F592

红色旅游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形式受到了各级政府关注,并在很多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一个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受到了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国内大多数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地区经济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基础理论

1.旅游资源开发

从广义角度来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特殊形态,应具有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性特征,且应符合旅游需求发展变化的趋势。吴殿廷等(2007)的研究中指出旅游旅游产品是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同时该研究还指出,目前的旅游开发存在广义狭义的两种观点,狭义的观点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发掘和改善,其目的是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广义的观点认为,旅游开发是一种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系统开发模式。

在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相关研究中,罗清(2008)指出应注重四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开发与保护间的关系,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旅游开发的生态可持续性;二是注意协调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及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三是要考虑到旅游开发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四是要注重游客体验性。而在刘红梅(2012)的研究中则强调了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文化原则、美观原则、旅游目的地营销、特色原则、保持原创原则及注重形象原则。

马进甫(2006)提出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在于,对当代人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具备了旅游开发价值的革命历史遗存,具体特征分为以下六点:第一,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第二,中国的红色旅游是世界的战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非实物化”;第四,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优化;第五,红色旅游资源是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第六,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域跨行政区域化。

基于上述基础研究的结果,包含红色旅游开发在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综合开发的模式,同时考虑到本文所关注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区更需要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其综合性特征,并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

2.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在李宗尧、高舜礼等(2002)的研究中将红色旅游定义为“以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同时对能有较大教育意义的旅游方式定义为红色旅游”。而在随后的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则明确提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树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游览活动”。

目前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主要有5种。本文采取第一种分类方式。第一,阶段分类法,根据中国革命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独有的年代特征,按时间的先后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1921-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红军长征时期(1934-1936);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第二,国家标准分类法,即分为建筑设施类、人文活动类、革命遗址和遗迹类。第三,地区分类法。第四,目的分类法。第五,资源属性分类法。

通过上述对红色旅游相关资料的整理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特有的旅游形态不仅具有一般形态的旅游活动所具有的功能及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的教育意义。对此,在卢丽刚(2007)的研究中总结了红色旅游的特点,并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共识。首先,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产生及发展离不开中国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丰富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对于中外游客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其次,红色旅游是革命精神教育活动,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第三,红色旅游具有特殊性与地域性特征。其本质是依托所在地特殊的革命文化遗迹类的旅游资源,对于红色资源的开发应该根据其作为革命圣地和纪念地这一特殊情况,开发特殊旅游产品。第四,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特征。特定的历史年代当中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革命运动,因此在全国各地都有着自己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最后,红色旅游资源层次的高品位性,其思想层面的价值远远高于其物质价值,红色旅游资源的评级与资源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成正比。

此外,目前国内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观光活动为主的传统模式。第二类是注重休闲娱乐的体验式开发。第三类是观光与体验并重的混合开发模式。除此以外,在针对具体案例分析的研究中学者们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特点阐述了特定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模式。如黄三生(2009)的研究中指出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卢丽刚(2007)在京九铁路沿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中强调了品牌的树立的必要性。由此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开发形态在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应考虑到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以及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延边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1.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延边地区红色历史沿革,1907年8月,日本侵略军入侵延边地区,从此延边地区成为朝鲜族抵抗日本侵略点的重要战场;1920年6月4日-7日,北路督军府府长崔镇东率领联合抗日队伍,开展日光山、凤梧洞战役,从此开启了延边地区的抗日武装活动;1920年10月,“珲春事件”日本派2万正规军入侵延边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延边人民先后发动了“5.30暴动”“8.1吉敦暴动”抗日活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战队伍逐渐壮大;在解放战争期间,延边革命根据地起到了巩固后方的重要作用。

从旅游产业发展来看,延边地区的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旅游产业依托于长白山的旅游发展,缺乏其他的有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季节性明显,人口流动性大。区位方面位于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与朝鲜相接壤,同时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适合对其背后的红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原因,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与朝鲜族的历史是相互依存,朝鲜族的烈士占吉林省烈士的41%。

但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延边地区仍处于红色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但随着近几年地区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交通环境改善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为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从延边地区的区域特征及红色旅游资源情况来看,延边地区朝鲜族在国内的一个主要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抗战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地区。目前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数量较多,有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包括省级重点保护文物6处,州级重点保护文物17处,省级德育教育基地2处,州级德育教育基地3处。目前延边地区的县市均保存了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其类型涵盖了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及烈士墓、纪念碑、陵园三大类(具体数量及分布情况见表1)。

表1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分布表

类型

所在地

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

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

烈士墓、纪念碑、陵园

延吉市

64

5

68

龙井市

19

7

102

和龙市

38

1

79

珲春市

24

50

图们市

5

4

49

敦化市

17

1

38

汪清县

22

9

91

安图县

20

4

39

资料来源:韩顺兰等编著.《延边革命遗址》(2009)

表2延边地区重要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级别

名称

所在地

省级德育教育基地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

延吉

延边历史博物馆

延吉

州级德育教育基地

纪念馆

延吉

陈翰章烈士纪念碑

敦化

龙井日本伪间岛省总领事馆

龙井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大荒沟抗日根据地

珲春

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

王隅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龙井日本伪间岛省总领事馆

龙井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马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州级重点文物保护

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

珲春

梨树沟抗日根据地

珲春

苏联烈士纪念塔

图们

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安图

六号屯战迹地

敦化

哈尔巴岭战迹地

敦化

敦化革命烈士纪念塔

敦化

陈翰章烈士纪念碑

敦化

渔良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

八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三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老头沟万人坑遗址

龙井

罗子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汪清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汪清

资料来源:延边统计年鉴(2012)

通过对延边州历史沿革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整理可以看出,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有着较长的历史背景,红色旅游资源产生的时间跨度长,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空间分布广且多分散于山地地区的特征。同时整体红色旅游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历史事件模糊,属于静态旅游资源。

2.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主要问题

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现状的整理可以看出,目前延边州内的红色旅游开发处在初级阶段,主要的旅游形态以参观遗址遗迹、故居等静态的旅游活动为主。其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首先,延边州的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其次,在产品的开发方面存在开发项目相对单一,同时遗址遗迹与历史事件的挂靠缺乏统一的规范,历史沿革较模糊,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的联系性不强的问题,单个景区的影响力不够。第三,在实际的市场运作过程当中则存在缺乏专业劳动力的问题。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劳务输出较多,且旅游行业需要大量有素质的劳动力。但是延边地区缺乏有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劳动力,目前旅游整体的服务人员服务技能、水平较低。最后,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延边地区虽然拥有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品质相对较差,同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环境,市场上缺乏以红色旅游为主或者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少有组织或者社会自发的红色旅游的社会活动。

三、延边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

在结合红色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到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可从旅游产业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两大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如下。

在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方面,第一应该进行产业联动,整合地区旅游资源与本地其他旅游项目相结合。旅游开发的综合性特征可通过产业内部整合的方式,对州内红色旅游资源寻找其相通点,丰富产品内涵。并与州内其他的旅游形式相结合在进行其他旅游项目过程中穿插如抗战生活体验等与红色旅游相关活动,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内容。其次,在增加红色旅游产品多样性方面出发,在开发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增强红色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增加其市场影响力。第二,发挥政府在旅游开发当中的作用,在开发同时加强保护文物力度,并进一步的挖掘地区的资源。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红色旅游发展。并通过改善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增强景区可进入性等方面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支持。最后,考虑到红色旅游所具有教育性特征,可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学校实践活动促进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景区的生存能力。

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首先应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背后文化。形成有地方特色主题旅游线路或者旅游项目,利用延边地区民族和党的关系处理,民族融合,文化上的相互借鉴为文化背景,同时与当下实时相结合。

其次,根据景区特点选择不同开发方式。红色旅游开发独特性原则要求在开发过程中,对于博物馆类型的景区应该以教育形式为主,着重于讲解方面,面对在校学生、政府部门的爱国主义学习为主。而遗址遗迹类的产品则应该以保护为主,并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增加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根据地类的景区,则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为主,可以依托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发展相关的服务类旅游设施。

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考虑到红色旅游是以实物为载体来反应其背后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这一特征,应通过专业讲解员培训提升红色旅游的教育性及品质。

四、结论

本文以延边州红色旅游开发为例针对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延边州在其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资源类型单一导致的产品类型单一、市场运作不足、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能够反映出众多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较低的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基于对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由于本文仅选取了延边州作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后续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黄三生,刘慧,卢丽刚.湘鄂赣红色旅游合作问题分析与思考[J].价格月刊,2009(6)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篇4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

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四、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发展策略——以安康市为例

1、安康旅游发展简介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南部,在秦巴山地之间。秦巴山地是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线,山地垂直高度大、气候复杂多变,森林垂直带谱明显,汉江从西向东纵贯全市,两山夹一川的地形格局使这座山水之城独具特色。长期以来秦岭巴山阻隔造成其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目前仍为部级贫困地区。与分别以秦汉唐历史文化遗迹著称的近邻西安、咸阳等和以楚汉文化历史遗迹见长的湖北武汉、荆州、陕西汉中等地相比,其“秦风汉韵楚文化”的自我文化定位形象相形见绌。1983年安康曾发生特大洪灾,洪水几乎摧毁安康古城,原县城内历史文化遗迹和陕南小城建筑格局饱受灾难。然而其山、水、林特色突出,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原旅游形象模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产业链短。2007年国内游客为206万人次,旅游收入7.21亿元,国际游客8000人,旅游外汇收入144万美元。在周围西安、重庆、成都、武汉、汉中等具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屏蔽下,亟需独特的旅游形象和产品发展。

旅游形象和旅游资源并非旅游发展的唯一保证。目的地可进入性、交通容量、空间节点分布同样重要,而旅游开发反过来也会促进目的地交通环境的改善。如与安康毗邻的汉中市,在西汉高速公路开通后获得了旅游发展的良机,2007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2亿元人民币,占当年GDp的5.9%。安康旅游面临的机遇使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西康高速(包北高速川陕段)、十(十堰)天(天水)高速、襄渝、阳安铁路将相继建成和安康至湖南常德铁路专线、西康二线铁路也已进入开工建设准备阶段,这将会有力地促进安康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整合、创新人文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业集群

文化氛围是蕴涵在一切环境与气氛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城市文化氛围是某种城市心理的形成并起作用的过程,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社会气候。与西安、汉中、重庆、武汉等周边城市相比,安康可供旅游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安康这所陕南小城具有浓郁而独特的茶文化、酒文化、娱乐休闲文化;多元、移民文化融合形成兼容并蓄以及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状态下安于现状、淡定悠闲的城市气质;汉江穿城而过的浪漫氛围等因素交织出安康特有的休闲旅游文化氛围;“灯红酒绿”的汉江两岸将成为最令休闲度假旅游者留恋往返的景观和旅游亮点。要力争塑造出区别于忙碌、拥挤的现代大都市的独特旅游形象——保留小城市素有的恬美、浪漫和独特魅力,承袭传统地方文化渊源,创造具有时代特征的当代文化符号。如以传统的汉剧、陕南民歌、陕南民俗、文学、书画等艺术创作、文化元素打造陕南风雅之城;修建或修缮各类博物馆、电影院、剧院、名人故居、地方传统建筑民居、画廊、特色街区等使之成为这座风雅小城的文化标志,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在这座素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城市中交汇融合,通过休闲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

3、旅游形象塑造

旅游形象指旅游者通过各种传播形式得到的,目的地旅游资源、服务产品与项目、管理体制与水平、设施体系、交往经历与态度的综合感知,是吸引旅游者做出前往目的地城市旅游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者所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将对他们的质量感知、游后评价、口碑宣传和重游意向都会产生深刻影响。

旅游形象策划的关键在于对目的地旅游资源、文脉、地脉的准确把握和提炼,对旅游者的需求、购买决策、消费行为等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意境地图的信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目的地旅游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提炼目的地旅游特质并从周围旅游竞争对手的同质旅游产品和形象屏蔽中脱颖而出。以语言口号、理念、行为和视觉等形象设计表达出来,由理念内涵、行为系统、传播感觉系统、风情塑造、核心区塑造等共同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复合形象系统。通过旅游形象口号向公众传递,向旅游市场宣读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独特魅力,唤起特定市场的旅游欲望进而做出旅游决定。

在缺乏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文旅游资源和形象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制胜之道是“串联”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吸引物,组合旅游产品,塑造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形象,提高目的地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如新西兰成功塑造的“100%纯净的新西兰”(100%purenewZealand)和“世界探险之都—皇后镇”(world’sadventureCapital)的独特形象。安康形象塑造基础是秦巴汉水在安康境内构造了良好、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汉楚等多文化、多地域移民文化大融合的人文底蕴。由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安康旅游总体规划》,将其形象定位为“水舞秦巴自然安康”,一个宜游、宜居、自然,兼具优美山水自然风光和休闲格调的旅游胜地呼之欲出。根据这一旅游形象定位,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旅游产品横向串联起来,形成纵、横交错而又相互关联的立体的旅游产品网络结构。自然真山水的安康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为安康从周围历史文化资源型旅游目的地如西安、汉中等旅游形象屏蔽下突围。

4、营销策略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篇5

[关键词]温泉旅游资源特征产业布局山东省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温泉旅游悄然兴起,继海滨、山地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热潮之后,温泉旅游开发的热潮已经形成,温泉旅游开发成为目前国内旅游开发的热点问题之一。温泉旅游度假区正从单一的疗养功能发展演化成集度假、观光、康体、休闲、娱乐、健身、商务、会议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营造高质量的度假环境,提供多样化、高档次的康体旅游产品,具备舒适周到的旅游服务,以及塑造鲜明的文化特色将成为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的新趋向。

山东省是我国北方温泉资源富集区之一,强劲的内需经济支撑,日韩成熟温泉市场的对接,省内高端旅游产品的组合等均是山东省温泉旅游发展重要优势,山东省具备成为全国温泉开发亮点区域和国际温泉旅游目的地的优越条件。本文根据笔者参加山东温泉战略研究过程中的实地调研和第二手资料(包括温泉企业材料、文献资料、旅游统计资料以及相关网站的资料),分析山东温泉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特征,探讨山东温泉产业分布格局,希望加强对于山东温泉的研究工作,并为山东温泉旅游开发提供建设性意见。

二、山东温泉资源特征

1.资源概况

山东是中国长江以北温泉大省。丰富的地热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共同保证了山东丰富温泉资源的形成。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日产地热水约5.7×104m3全省3000米以内浅层可利用地热资源量相当于150亿吨标准煤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约为山东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的4倍]。到目前为止,全省17个市都有可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共有地下热水出露点30余处,主要天然露头温泉有威海温泉、温泉汤、洪水岚汤、七里汤、呼雷汤、北汤、大英汤、小汤、龙泉汤、于家汤、温石汤、艾山汤、汤东泉、东温泉、汤头、桥沟温泉、温凉泉、汪家坡等18处温泉,在北方各省区中首屈一指。

2.资源特征分析

(1)温泉成因特征分析:属特定水热条件下的隆起断裂型。山东省位于太平洋西岸的高热流值地带,中、低温热水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温泉的水源与其所处地貌类型有关,分布于沿海(近海)地带的温泉,海水通常成为其主要的补给来源;而分布于内陆低山丘陵区的温泉,则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下渗、循环补给。从成因类型来看,山东省出露的温泉均属隆起断裂型。

(2)温泉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现出既广泛而又集中的特点。山东温泉分布并不均匀,表现出既广泛而又集中的特点,全省的温泉资源可划归4个地热区,即鲁东地热区,沂沭断裂带地热区,鲁西地热区和鲁北地热区。温泉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出现在鲁东地热区的烟台、威海等市,现已查明的天然露头温泉有14处,占全省总数的60%以上。其他地市虽然数量较少,但也有分布。

(3)温泉温度特征分析:以中温和中、高温温泉为主。我国《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89),将温泉按水温分为高温温泉(80℃~100℃)、中高温温泉(60℃~80℃)、中温温泉(40℃~60℃)和低温温泉(25℃~40℃)。照此标准,山东18处天然露头温泉中,属高温温泉者2处,中高温温泉8处,中温温泉6处,低温温泉2处(下表)。可以看出,山东温泉以中高温和中温温泉居多。

表山东省不同温度的温泉分布统计

水温类型威海文登乳山牟平蓬莱栖霞招远即墨平邑泰安肥城临沂总计

低温温泉0000000010102

中温温泉1111010001006

中高温温泉1401100000018

高温温泉0000001100002

总计25121111111118

资料来源:参考文献[7]

(4)温泉泉质特征分析:多数温泉化学成分丰富。按水化学类型可把山东温泉分为氯化钙、硫酸钠及碳酸氢钠型水,其中以氯化钙深层型水为主。另据《中国医疗矿泉水分类修订方案》,山东温泉可以分为淡泉、高矿化泉、氯化物泉、硫酸盐泉、复合型微量元素矿泉和放射性氡泉等。

(5)温泉依托地貌特征分析:温泉所处环境的地貌类型多样。山东多数温泉地处平原或低山丘陵地带,接近河流、湖泊、湿地、海洋、山丘、森林、乡村、果园等要素,有利于景观园林和休闲文化主题的营造。其中,烟台、青岛、威海三市发展葡萄酒庄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同时,这三个市也是山东省温泉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温泉+葡萄酒”旅游产品的组合,有望成为山东发展温泉旅游的独特优势。

3.山东温泉资源开发利用

山东省有组织的进行地热开发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目前,德州齐河国科高尔夫温泉、聊城天沐温泉;菏泽、临沂、德州、寿光、招远、栖霞、威海、即墨等地温泉,均已建成营业,主要开发项目有温泉洗浴、温池游泳、生活供水、供暖等,成为山东旅游发展的新亮点,其开发利用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区域经济发达,温泉旅游发展迅速。山东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方便,物阜民丰,为沿海地区发达省份之一。近年来,山东省各地温泉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目前全省利用温泉和地热水的大小浴池有50多个,疗养院24座,拥有床位近4000张,标准游泳池3个,温泉宾馆(度假村)20多座,养殖(种植)面积3000多亩,地热供暖面积达300×104m2以上。

(2)按区位可分为都市近郊及小城镇周边两种类型。都市近郊温泉区位条件较好,采取综合模式,形成集观光度假娱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配套服务完善的综合性温泉旅游度假区,如青岛即墨温泉等。小城镇周边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多采取捆绑精品模式,突出温泉文化内涵,强化康体养生功能,实现温泉洗浴与乡村、生态、体育、观光游等要素的相复合,并与周边景点进行联合开发以增强吸引力,如招远温泉、烟台栖霞艾山温泉等。

(3)温泉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缺乏法律规范约束。开发过程中对于温泉资源的储量、成分、分布、利用状况“家底”不清;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仅停留在洗浴、少量供暖和热带鱼养殖等少数领域;在开发利用上多以“澡堂子”式洗浴中心和浴池为主,资源配置利用效率极低,浪费严重。温泉前期开发中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措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因温泉水资源过度开采而导致温度下降、水量减少、地面沉降和二次污染等环境问题。

三、山东省温泉旅游产业布局

1.总体结构

根据山东省的特殊区位、交通条件和资源状况,从山东省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依托山东旅游战略布局的总体框架,在全省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温泉旅游地域系统,逐步形成“二心五区十二景”的山东温泉旅游发展总体格局,最终形成产品多元、分工合理、功能协调、综合效益可观的产业布局系统。

“两心”:整合全省社会经济、交通布局、旅游规划及区域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特点,将青岛市、济南市建成山东省两大温泉旅游组织接待中心。“五区”:形成山东半岛温泉区(青烟威)、鲁中区(济南市、泰安市)、鲁东南区(临沂、枣庄、日照)、鲁西区(德州、聊城、荷泽)、黄河三角洲区(东营、滨洲、潍坊)五大温泉旅游区。“十二景”:重点建设烟台艾山温泉度假村、烟台招远温泉、文登温泉之都、青岛温泉旅游度假区、沂南阳都温泉、临沂汤头温泉镇、盈泰生态温泉度假村、泰安徂徕山温泉、济南商河温泉、德州大雁岛温泉、聊城天沐温泉、东营天鹅湖温泉度假区等12大重点温泉景区。

2.产业布局

(1)山东半岛温泉旅游区。主要功能:具备滨海度假、健康养生、乡村旅游、休闲观光、运动健身、会议商务功能的综合型温泉旅游区。发展方向:将作为山东省温泉旅游发展的重要驱动引擎之一,发展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具备休闲疗养、滨海旅游、康体健身、文化体验功能的休闲游憩基地,吸引日韩等海外游客及国内中高端度假游客,树立山东温泉旅游新形象。

(2)鲁中温泉旅游区。主要功能:依托“山水圣人”的强势品牌与资源,成为具备文化深度体验、休闲观光、健身养生、会议商务等功能的综合型温泉旅游区。发展方向:将作为山东温泉旅游升级发展的另一驱动引擎,发展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具备休闲养生、文化深度体验等功能的综合型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3)鲁东南温泉旅游区。主要功能:满足以城市为主体的温泉市场需求,成为具备温泉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生态旅游、文化展示、温泉人才培养的温泉旅游区。发展方向:以临沂汤头镇作为战略重点,对温泉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建设档次高、功能全、规模大的休闲度假区和山东重要的温泉旅游目的地。

(4)鲁西温泉旅游区。主要功能:形成具有休闲观光、乡村旅游、文化体验、健康养生为主要功能温泉旅游区,成为“齐鲁逍遥游”旅游品牌的一个亮点。发展方向:依托区域特有运河文化、水浒文化等地方传统文化禀赋资源,打造具有古城历史、生态休闲和水乡特色的温泉旅游区。

(5)黄河三角洲温泉旅游区。主要功能:建设复合黄河口生态、休闲度假、探险猎奇、生态观光、滨海民俗体验、工农业旅游等特的特色温泉旅游区,成为山东北部“齐鲁逍遥游”的重要基地。发展方向:依托黄河三角洲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挖掘湿地生态和人文景观价值,整合工农业观光游、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等区域资源,建设特色温泉旅游区。

四、结语

山东近年来全省温泉消费需求上升,全省各地温泉开发项目不断涌现,温泉旅游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山东温泉旅游产业的发展,应基于温泉资源的特征、区位特征和区域经济背景,克服规模小、档次低、开发粗放、规范性差等弊端,构建产品多元、分工合理、功能协调、特色鲜明的温泉产业布局系统。只有这样,温泉才能真正成为与“黄金海岸”和“山水圣人”两大品牌配套、解决冬天淡季的主导产品,并与葡萄酒、山地、滨海、高尔夫等其它休闲度假元素资源组合,构成新的旅游吸引,为山东旅游的创新和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朱跃东:一个新兴的旅游产业――温泉养生休闲度假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3-08-23(11).

[2]王华吴立瀚:广东省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109-112.

[3]王华彭华吴立瀚:国内外温泉旅游度假区发展演化模式的探讨[J].世界地理研究,2004,13(3):79-83.

[4]栾光忠刘红军刘冬雁王文正:山东半岛温泉的地热属性及其特征[J].地球学报,2002,23(1):79-84.

[5]李宇荣王艳平:山东温泉旅游资源分析及科学发展思考[J].山东国土资源,2008,24(03):35-38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篇6

(一)资源概况

红色旅游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以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的纪念地、标志物等。四川红色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现有红色旅游景区(点)120多个,分布在全省80%以上的市(州)。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共9处41个。红色旅游a级景区27个(其中5a级3个、4a级16个)。红色旅游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拉动就业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2017年四川实现红色旅游收入416亿元,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超8000万人次,带动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超过50万人。

(二)分布特征

1.数量繁多、资源丰富。但是这些景点主要布在“老少边穷”地区,不利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2.类型多样、特色鲜明。主要有“六大红色旅游名片”:一是长征丰碑。四川是红军长征时间最长、经过地域最广、自然环境最恶劣、路线最长、党中央会议最多的省份。历时两年的长征在四川行程就达一万五千里,途经70个县,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役,其中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经典战例和伟大奇迹都发生在四川。二是伟人故里。四川是伟人故里、英雄烈士之乡。既有朱德、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有张思德、赵一曼等革命先烈。三是川陕苏区。四川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区。1932年红四方面军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共设置了40个县(其中在四川设置了37个)。川陕苏维埃政府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就设在四川,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根据地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战斗足迹。四是三线建设。四川是三线建设的主要省份,三线建设期间全省总投资规模达393亿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新建扩建内迁以重工业为主的项目250多个,四川现有的21个市(州)中19个都分布有三线建设的项目。五是灾后重建。四川是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主战场。十年以来,四川取得了“5?12”汶川和“4?20”芦山地震恢复重建的全面胜利。六是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四川是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第二大藏区、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也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所有这些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迹,都有很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的精品。

3.地域空间跨行政区域化,并与其他的旅游资源联系紧密。四川红色旅游资源一般由若干市(州)、县(市、区)部分辖区组成。同时,还呈现出与自然生态“绿色”、茶马古道“古色”、汉唐“皇色”以及藏、羌、彝民族“彩色”文化资源相生相伴的四川特色。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皇室文化、古色历史文化和民俗多彩风情“五位一体”,构成了四川独有的旅游资源特色。

二、四川红色旅游资源利用开发的基本情况

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光辉历史、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四川省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一)致力于实现由红色旅游资源大省向红色旅游强省转变

1.编制完成全省红色旅游总体规划方案,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明确提出四川红色旅游总目标:让四川成为全国新型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红色旅游强省。

2.全省红色旅游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为建成旅游强省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红色旅游品牌优势凸显,独具特色的“六大红色旅游名片”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9处41个红色旅游景区(点)和精品旅游线路10条,成为四川旅游业的新亮点。

3.红色旅游的配套建设大幅度推进,大力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项目,为四川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四川红色旅游形成了以下特点:一是美丽四川与精彩世界相融相通。置身于“一带一路经济带”“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等国家大战略的大背景、大市场中,已打造出“大九寨、大熊猫、大香格里拉”“雪山草地”“伟人故里金三角”“川陕苏区”“汶川特大地震”等具有全世界唯一性的“金字招牌”,四川红色旅游已面向世界、走出国门。二是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屏障高度重叠。九寨沟-泸沽湖-峨嵋山观光线、重走长征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探秘、体验川陕苏区等旅游线路呈相互交织现象。三是红色旅游与民族彩色风情相得益彰。四川西部是红军长征途经和聚集的主要地区,也是大熊猫的原生态栖息地、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彝区和唯一羌族聚集区,世界自然遗产九寨-黄龙、夹金山以及红原大草原、彝海、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都分布在长征线路上,汇聚了四川壮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绚烂的民俗风情,红色旅游资源与民族风情深度融合。四是现实四川与历史文化有机结合。以古蜀国、三国、女皇故里为主的皇室文化与宗教文化、藏彝羌文化等互动式体验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四川旅游资源开发的一大优势。五是独立性与整体性相统一。不同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由于主题不同、地域空间距离较大,各自发挥自身的旅游吸引功能,存在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同时,它们又具有共同的红色属性。

三、四川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缺乏统筹力度和统一规划,全省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利用程度不够

1.有的地方政府?]有完全认识到红色资源的潜在价值,缺乏把红色旅游资源放到文化强省大视野中去挖掘的开发意识,资源整合效率不高。

2.有的景区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发设计。未能很好与当地自然风情、历史文化相结合,削弱了其经济社会利用价值。有的盲目跟风上项目,造成部分红色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3.不少景区服务产品单一、特色模糊。在经营上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物品展示阶段,展示方式单调、僵硬。

(二)红色旅游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开发建设资金匮乏,人才队伍缺乏

1.有的景区交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通畅等级低,甚至还存在“最后一公里”没有通达现象。

2.大多数景区以政府投资为主,导致旅游融资渠道狭窄,建设资金严重匮乏。

3.绝大多数地方财政困难,没有旅游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人才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

(三)有的景区追逐短期利益,诱发红色旅游市场不规范

1.一些正在兴起的旅游产品,如体育旅游、探险旅游等挤压红色旅游的发展空间。

2.由于监督、管理的缺失与不到位,部分景区出现了经营走样。甚至出现以历史伟人的英雄事迹为料,瞎编乱造、歪曲历史的荒唐做法。

3.少数景区开发处于初级阶段,难以满足当下消费群体多样化的需求,有时还存在“宰客”现象,极大影响红色景区的形象。

(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措施还不够精准

1.红色主题挖掘深度不够精准。绝大多数景区(点)呈现明显的趋同现象,导致四川在全国同类地区影响力不足。

2.红色旅游品牌打造不够精准,宣传途径需进一步拓宽。没有完全形成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红色“川字号”旅游品牌。同时,在充分利用世界知名媒体、国家主流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等方面的力度还不强。

3.形象遮蔽造成四川各地红色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形象遮蔽是由于某地(地区)的旅游资源价值较优、吸引力较强,或形象较好、品牌突出等因素在市场占有较强的优势,使游客产生获得感满意感,从而给其他旅游地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威胁,使它们处被遮蔽的形象阴影中。譬如,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大熊猫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是大部分来川游客的首选。再因为国内许多红色旅游景区(如:一大会址、南湖、井冈山、延安等)吸引国内外大量游客,从而导致四川红色旅游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四、四川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优化

四川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资源富集。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建设文化强省有独特优势。

(一)树立科学规划意识,形成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力

1.统筹部署,统一规划。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红色旅游管理体系。确立“错位”发展理念,避免区域分割和红色旅游资源的低效利用、重复建设。科学编制全省《红色旅游近中长期规划》《保护革命遗址条例》《红色旅游丛书》。

2.充分发挥整体效应。整合全省党史、党性、廉政教育基地,探索统筹规划、命名、管理机制。在重点区域成立红色旅游协调和管理机构,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红色旅游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

3.建设四川党史陈列馆,展现辉煌历史“四川篇章”。让“红色教堂”成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圣地、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坚实阵地。

(二)加大红色旅游项目资金投入,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

1.建设红色旅游机场、高铁、高速交通网络,补齐设施短板,优化红色旅游专列线路配置,增开中俄、中德、中法国际红色旅游专列。

2.组建西部红色旅游投融资国际公司,多方筹集开发资金。

3.依托高校和科研单位建设一批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创办中国西部旅游大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理论研究水平,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实现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格局,破解“短视”目光和“短暂”行为

1.实现区域联动合作,形成大旅游格局。东面与重庆“红岩”、东南面与贵州“历史转折”“出奇制胜”、广西“百色起义”、北面与“陕甘宁红色旅游区”“革命圣地--延安”实现线路联动开发。

2.将全省红色旅游资源按功能、性质、客源市场进行分类,让“红色”形成“火红”“深红”“鲜红”“紫红”“淡红”等红色层次和体系,杜绝同质性、同层次、模式化开发。

3.推动旅游产品国际化进程。以大熊猫、大九寨、大峨眉、大香格里拉、大蜀道“五大国际旅游品牌”为支撑,打造靓丽的“红色旅游六张名片”,形成成熟、知名的国际旅游线路和产品。

(四)实施精准开发措施,让四川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进一步走向海内外。

1.打造精品景区,积极实施红色旅游精品培育工程。把红色旅游做“活”做“新”做“特”。比如,在“长征丰碑”板块,重点打造大渡河和雪山草地旅游线路。在“川陕苏区”板块,以“体验”为主,强调参与性和互动性,提高红色旅游文化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2.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搭建立体式宣传平台,实施红色旅游营销工程,扩大红色旅游文化的传播力。实施“川字号”旅游品牌创建行动,让四川红色旅游既“叫好”又“叫座”,围绕“春天的故事““新长征路上”“永远的铭记”和“改革开放再出发”等主题,讲好四川红色故事,陆续推出“红色天府大型采风活动”等一系列节会活动,持续提高四川红色文化在境内外的影响力。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篇7

关键词: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区域合作旅游

乡村旅游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改革与建设,和乡村缓慢的改变进程相互对比作用下产生的,从本质上来讲,乡村旅游是与都市旅游相对应的旅游方式,是以各种具有乡村背景的旅游形式,以乡村田园、乡村生活、乡村文化、乡村节奏、农家餐饮等为旅游特色,以农业及农村特色资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的内涵及特征

旅游资源的乡村性。从我国旅游的发展策略来看,乡村旅游资源是指都市之外,包括郊区、城镇、及农村地区,但是不包含乡村题材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地。乡村旅游的最大特征就是提供以乡村景观、村庄生活、农耕农具、农家餐饮等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产品,具体来讲,既包括乡村耕织生活,又包括乡村水土资源,乡村旅游的乡村资源化是都市中缺少的生活影像,是都市生活无法弥补的生活资源,乡村旅游的资源与都市的资源相比,具有自然化、天人化、手工化,人类的改造及设计活动较低,资源保持着原有的面貌。

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从乡村本身来看,乡村并不具有旅游资源的文化性特征,真正包含文化的是乡村生活与民俗,乡村生活融入了特定的人群在特定条件下的生活文化,这些生活习惯与特征没有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变革而变化,是一种悠久的民风民俗的传承,是关于道理与伦理、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真实继承。是原始的、古朴的、自然的、真实的人性与生活,尤其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与特色性更加突出。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是宝贵的,是在新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急需包容与理解的。

旅游生态的自然化。从土地格局来看,乡村偏离都市,受其工业化污染影响较小,乡村从事传统农业较多,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农村耕织的生活习惯,保持了乡村的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就是建立在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环境。因此,旅游生态的自然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旅游生活的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最具吸引的特征就是具有体验性,使得游客能够远离城市喧嚣,体验乡村质朴生活、能够在小憩之中感受生活气息,能够在传统之中体验原味生活。因此,乡村旅游提供旅游生活的深入体验是深度开发乡村旅游,将生活融入旅游的具体体现。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自然条件与交通条件。从旅游地理划分来看,苏州地处华东旅游经济区,空间结构复杂,周边区域山水旅游资源众多,同时处于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元化与多样化特征突出,最重要的是苏州处于环太湖旅游圈,使得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产品开发优势。与此同时,苏州交通便利,是江苏通往浙江及上海的必由之路,沪宁高速、沪宁铁路横贯东西全境。苏嘉杭高速公路沟通了沿江高速、沪杭高速、沪宁高速及沪苏浙皖高速公路,对苏州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更为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开发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苏州西部环太湖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该地区自然风光景色宜人,生态环境适宜居住,并且文化底蕴深厚。比如太湖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共计48种,是现有旅游资源的71%,尤其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区远离闹市区,受工业进程化污染少,城市规模化扩张影响少,乡村旅游景区树木葱郁、景色静怡、风光奇异、古街别致、古桥含蕴、古村落炊烟袅袅、古民居风情并茂,同时与湿地资源相连,是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发展最好的旅游胜地。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的地理位置优势更为明显,其处于沪宁杭大都市圈的中心,同时又是长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整合无锡、苏州、上海旅游产业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和挖掘潜力。苏州环太湖地区交通条件便利,是众多国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枢纽之一。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城市发展进程的加速与公路交通的建设,一方面促进了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建设需要,影响着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随着城市的发展所造成的工业废污水与重金属含量超标等污染物的排放,致使苏州环太湖水系的污染与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一方面破坏了苏州环太湖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不利于苏州环太湖地区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同时过度的旅游活动与景区接受旅游强度和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之间产生的不协调与不平衡,致使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景区产生的废物废水废气无法受到妥善处理,再加上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及废物处理能力有限、技术落后等,使得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区域合作模式下的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及策略

(一)苏州环太湖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模式的内涵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篇8

[关键词]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活动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并发挥枢纽作用的城市。按其影响范围大小,分为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等不同等级。

乡村旅游开发是中心城市旅游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行政区划的中心城市一般都存在城市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许多中心城市都涵盖了大面积的城郊地区,不少中心城市的城郊面积甚至大大超过了中心城市主城区。从地域上看,中心城市的城市郊区是城市地域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假日经济的启动,旅游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专线旅游不断减少,短线旅游和城市周边旅游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本文以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一、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特征

(一)资源特征

1 圈层分布。地方性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资源呈现出圈层状的特征。一般由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和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3个圈层组成。(1)近郊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近郊为紧邻城市市区的城乡结合部,既有城市设施和城市景观的延伸,也有交错分布的农村田园,呈半乡村景观。这个区域的乡村农业生产资源大多是以时令果蔬、花卉、苗木和药材等经济作物和农副产品加工为特色,这些经济作物的物产以及形成这些物产的条件和生产过程所具有的景观环境,构成了以经济物产资源为主的、城乡气息交融的非典型乡村旅游资源。(2)中郊典型乡村旅游资源带。离城市稍远的“中郊”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以农民生产劳作和生活场景为主,形成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观。田园风光结合乡村聚落、乡村民俗和人文风貌,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生活的独特魅力。中郊乡村所具有的农耕文化和生活方式,通常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开发利用最普遍的资源,也是最典型的乡村旅游资源。(3)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带。在这一区域中,乡村旅游资源与大面积的山林、河和湖等自然资源相结合,并与颇具特色的乡村社区生活方式构成乡村旅游资源。远郊生态型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是乡村性和生态性互相交织。

2 同一圈层的乡村旅游资源差异不明显,呈现同质化的趋势。由于中心城市涵盖的城郊,在同一圈层中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十分相似,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成条件大体一致,乡村旅游资源类型大致相同,本身没有太大的差异,呈现出外部相似的宏观特征和资源同质化的趋势。

(二)市场特征

中心城市既是旅游客源地又是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客源主要来自中心城市主城区的本地居民以及外地中心城市来的游客。

1 本地居民客源市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较好,通常与城郊地区有通达的公路和便捷的班车往来,游客乘车方便,旅途时间短,城市居民周末出游具有便利的条件。中心城市的本地居民客源覆盖面很广,既包含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高消费人群,也包含普通工薪阶层、离退休职工和学生等,尤以后者为众。旅游方式以散客和家庭式出游为主,团队旅游较少。旅游时间以一日游为主,过夜游客较少,其中假日客源最多,无明显淡旺季。由于距离近和交通方便,属大众化消费,重游率较高。

2 外地游客客源市场。外地游客是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潜在市场。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地,外地客源市场充足。同时,许多中心城市还是优秀旅游城市,每年有数以百千万计的外地客源。中心城市的光环效应会辐射到城郊的乡村旅游,中心城市巨大的客源优势也会影响城郊的乡村旅游,并由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一般情况下,早期吸引外地游客的是少数典型的乡村旅游地,随着中心城市乡村旅游的不断开发,中心城市的溢出效应愈渐明显,中心城市逐步成为城郊乡村旅游游客的中转站和疏散地。

(三)产品特征

与其它旅游产品相比,乡村旅游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其所具有的乡村性和复合性。从乡村性特征来看,当前一部分乡村旅游产生于城市近郊,展示的是现代农村、农业的风貌,如农业高科技园游览等,但乡村旅游的主流产品仍然是具有原生态的乡村旅游产品。实践证明,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乡村性。从复合性特征来看,乡村旅游产品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使农业资源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化。它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和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生态、生产和生活相结合,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优势互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合社会效益三统一,是现代旅游业和农业实现双赢、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来看,一般旅游产品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乡村旅游走的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示范点”示范相结合的道路。自2001年推荐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候选点以来,各地都很注意示范点的建设,许多地方性中心城市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也都设有乡村旅游“示范点”。

由于各种原因,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产品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同质化倾向。由于乡村旅游是资源依托型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资源的同质化必然会影响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加上乡村旅游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和服务,乡村旅游同质化相对比较严重,表现为产品定位模糊,有雷同趋向;活动内容简单,项目互相模仿;主题形象不鲜明,缺少营销策划;缺乏创新性的经营理念等。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的原因除了资源同质化、产品初级化以外,还与乡村旅游的开发道路有关。在资源同质、文化同源和地理位置邻近的背景下,首个开发成功的乡村旅游产品,在示范中树立起了榜样,但也有一些地方盲目仿效和跟风,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由此加剧。

2 质量参差不齐。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发展时间较短,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地一般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加上乡村一般缺乏发展旅游所需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服务的质量。乡村旅游点大多面临着开发和保护不力、管理和服务水平落后等诸多问题。但是也有一些乡村旅游点,尤其是政府扶植的示范点发展迅速,在短时间内就开发了成效显著的旅游产品。例如,2009年厦

门市市、区两级政府投入了1200万元建设乡村旅游示范点,致力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构建、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五峰村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启动,截至2010年2月,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总收入达2000多万元,农民的直接收入达270多万元,同比增长480%,带动了五峰村周边劳动力107人就业,远远走在了同类旅游产品的前面。

3 空间分布以点状、轴带状不连续分布。许多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点,尤其是小规模的“农家乐”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它们在空间上以点状分布为特征,散落于各处。若有聚集,则大多与资源的自然禀赋有关,或者与交通线路相联系,在这种状况下,乡村旅游地就呈轴带状不连续分布,乡村旅游活动大多数以—地游或—线游(尤其是—地游)为主。

三、地方性中心城市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策略

(一)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充分利用各圈层资源的不同特色打造不同的乡村旅游产品,而对同一圈层的同质化旅游资源则要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错位开发,使各产品之间、各产品线之间存在横向或纵向的互补关系,而非同质关系。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首先要以科学的市场分析、资源调查以及合理的产品定位为基础,对开发地和开发项目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排除掉不适宜开发的项目。为了避免开发者盲目逐利或跟风开发某一种产品,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引导,如对有特色的产品提供优惠政策和专业支持渠道等。此外,制定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根据地域分布特点的不同,对乡村旅游的类型、结构和规模进行统一合理布局力避乡村旅游“一窝蜂”发展。在旅游产品和项目的设计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客源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分别向不同的客源市场推出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顾客价值和顾客满意度、忠诚度,总体上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转贴于

(二)构建环城游憩带

乡村旅游点主要分布在城郊,与其它景点一起环城形成不规则的游憩带,环城游憩带的形成与建设已经引起国内外许多中心城市的关注,但对大多数地方性中心城市而言,环城游憩带尚处于发展初期。

环城游憩带的建设可以将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开发置于整个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背景上统筹考虑,使乡村旅游产品更好地与主城区目标客源市场的需求对接,在充分满足目标客源市场需求的同时,合理分工协作,打造差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使各个乡村旅游点充分发挥乡村旅游效用,分享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构建环城游憩带首先要将环城游憩带的规划纳入到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环城游憩带的规划和建设。通过环城游憩带的规划,以项目和资金两个手段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统筹考虑的基础上确定开发重点,并在资金、土地、配套设施建设、宣传促销和乡村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给予扶持。在此基础上,依据区域开发理论,优化乡村旅游的空间结构,实行“以重点景点为依托的据点式开发和以点穿线的开发相结合”,即以具有一定发展条件的重点旅游点为基础,建设和开发形成中心城市环城游憩带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然后逐级扩散,开发次一级旅游区域,最终形成环城游憩带空间结构优化的点轴系统。

环城游憩带的构建在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对城乡旅游一体化和提高区域中心城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环城游憩带的构建,不但可以满足中心城市居民及中心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减轻城市中心旅游热点的环境压力。二是环城游游憩带的构建可以与城市旅游相辅相成,提升中心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三是环城游憩带上的各个片区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区分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差异化定位,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形成差异化的旅游产品,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

标准化的思想是对基础标准、硬件设施、功能布局、安全卫生、生态保护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既可以维护乡村旅游者的利益,也可以规范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行为,还可以有效解决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2004年,上海市率先了《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而后不少省市也相继出台有关规范,对经营“农家乐”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提出明确的经营管理和服务质量要求,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在实践中有力地推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商务部《农家乐经营服务规范》,更是促使乡村旅游的管理深度得到有效拓展。但从总体上看,乡村旅游标准的针对性、体系化还必须加强,而且标准的颁布多用于衡量,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中心城市的乡村旅游要执行和参照执行各种乡村旅游的标准和规范,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要求和实施方案。制定新标准前应进行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并且要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在实践检验中不断修订完善。

做好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与推行。大力加强对乡村社区的标准化宣传教育,发挥乡村旅游标准化先发地区和优秀经营户的示范效应,对乡村旅游标准化实施动态管理,大力推动优秀旅游乡村的发展,注重乡村社区的参与,加强参与人员的培训与管理等。通过乡村旅游标准化的实施,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

(四)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

地方性中心城市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地方性中心城市往往既是区域旅游目的地,又是区域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集散地,它承担着区域旅游经济的组织和协调活动。因此,应发挥中心城市主导功能,城乡统筹发展乡村旅游。

1 城乡旅游产品互补。市场需求多样化是当前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旅游地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开发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城乡旅游资源的差异性导致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旅游产品各具特色,要在乡村旅游产品差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打造城乡互补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满足不同类旅游者的需求和同类旅游者的不同层次需求。

2 城乡客源市场的互补与共享。城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一级客源市场为中心城市居民,二级客源市场可以是来自中心城市旅游的分流客源。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农村居民利用农闲时节,到邻近的中心城市旅游,构成城市旅游客源。鉴于此,要发挥中心城市的主导作用,促进城乡旅游市场的共同繁荣。另外,从大区域来看,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同属中心城市旅游,可以构成一个整体。因此,应进行整体营销,进行统一的形象定位,共同开发中心城市以外的客源市场。

3 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可通过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理念,统筹区域规划,整合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环境综合治理、人员培训及宣传促销等,以促使乡村旅游的发展共享中心城市的旅游业资源,最终实现城乡旅游共同发展,提升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水平。

注释:

①葛全胜、吴殿延《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初步探讨》,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81期第21至28页。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125-128

[2]孟明浩,顾晓艳,近年来国内关于城郊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2,(6):71-75

[3]王林,喻考鹏,城市化进程中的城郊旅游研究U]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6):113-116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篇9

关键词:旅游文学;旅游资源;特征

随着旅游活动的展开,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依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因此,我国旅游业,在很多地方还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推进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旅游是兼具经济和文化双重特性的活动,我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旅游资源包括自然创造物和人工创造物,它既有物质层面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也有精神层面的民俗与文化活动。

一、旅游文学的概念

事实上,在我国,旅游文学概念的提出与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文化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现代旅游活动已经从其他人类社会活动中独立出来,其内容和范围的丰富性,已经远非传统的山水文学或游记所能覆盖了,而日渐庞大的旅游者团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不仅希望在旅游观赏中借助文学作品充实自己的旅游活动,还希望将自身的经历反映在描写旅游活动的文学作品中,成为别人游览时欣赏的对象,因此,旅游文学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

有人提出,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写旅游者以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①这一概念围绕旅游活动展开,能够覆盖旅游“行游食宿娱”各个层面,强调了旅游生活的主体是旅游者,旅游文学作品的作者可以是旅游业的从业者,也可以是旅游者,这样不仅拓宽了旅游文学的范围,而且也符合旅游文学作品种类繁多的现状,因此被许多研究者广泛接受。

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旅游的蓬勃展开,各地在旅游开发和服务活动中对于人文资源越来越重视,为了进一步突出本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一些地区开始从各类文学作品中寻找可以为旅游开发所借用的要素,这其中也包括原本与旅游活动没有直接关联性,但是在旅游者中有很强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文学作品。

综上所述,旅游文学的概念,从广义上讲,属于旅游资源分类下的人文资源,包括一切对旅游者有旅游吸引力的文学作品;从狭义上讲,专指描述旅游活动与感受的文学作品。考虑到开发旅游产品和接待服务的需要,本文主要采纳旅游文学广义上的定义。

二、旅游文学的特征

为了进一步理解旅游文学的概念,就有必要了解旅游文学的一般特征。通常说来,旅游文学作品大致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片段来激发旅游者的好奇感

对于国民经济而言,旅游业隶属于第三产业,旅游活动也只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对于个体而言,旅游者的旅游经历和感受也只是他本人整个社会经历的一部分。

旅游文学的这一特点在我国古代的山水文学中就已经有了明显的表现。例如唐朝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虽然并未对庐山的其他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全面的描述和介绍,但通过描写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象,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使游客一提到庐山,自然而然地就将庐山瀑布作为庐山的形象代表。

(2)以强烈的美感来引导旅游者进行代入式体验

旅游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整个旅游过程就是一个追求美的过程,因此旅游文学作品必然具有强烈的美感才能激起旅游者的共鸣,让其切实体会到旅游活动的魅力所在。因为旅游活动的丰富多彩,旅游文学的审美内容也多种多样,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在旅游文学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旅游者在许多情况下就是专为欣赏某一形态美而外出旅游的。

事实上,旅游文学的美感往往通过作者在文学作品中抒发的强烈情感而打动读者,从而引导读者在参加旅游活动时产生强烈的代入体验,把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融入到自己的旅游活动中,因文学作品的描述而对景点产生向往,在景点游览中参照文学作品的描述来认知和强化现场感受,仿佛代替作者而进入到作品与景致合一的场景中,从而和旅游文学作品描述的情境产生了共鸣。

(3)以丰富的知识性来满足旅游者获取信息的需要

人类共有的好奇心是旅游活动大规模展开的主观原因之一,而好奇心的产生来自于旅游者事先获取的对于旅游目的地与定居地之间的强烈的差异性的信息;并且,为了保证异地旅游活动的顺利展开,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旅游者需要搜集相关的旅游信息来选择目的地、安排行程和学习欣赏旅游景点的价值。

(4)以广泛的体裁形式来满足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选择渠道的需要

从旅游文学的概念来看,旅游文学作品的覆盖范围还是非常广泛的。它既包括古代传统的描述山水和风俗人情的诗词、歌赋、游记、楹联、碑铭等,也包括现代旅游散文、小说等。这就为不同阅读层次和偏好的旅游者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渠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来选择最容易接受的体裁形式去了解景区。

(5)以作品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来体现其与旅游资源密不可分的关系

旅游文学作品作为旅游资源中的人文资源,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垄断性特质,往往从属于作者生活地和作品中涉及的地点,但是旅游文学的价值评定也要服从旅游资源的分级评价标准来进行综合的考量。例如莎士比亚、歌德、安徒生等人,其故居即是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与他们作品的质量当然有关,不过更重要的是与他们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有极高的知名度,以及其故居处于欧州旅游发达地区有密切的关系。(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



注解

①冯乃康,《古代旅游文学作品选读》,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6页。

参考文献

[1]张璟.旅游文学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9(02)

[2]韦国兆.近十年中国旅游文学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4)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篇10

关键词:内蒙古旅游业财税政策

经过近30年的时间,内蒙古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成为了自治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形成了以“民族风情,草原风光”为主打品牌的旅游产业链,建成了一系列具备了一定知名度的景区景点,旅游收入大幅增长,于2011年全区旅游年收入实现突破800亿元,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并且正在逐步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但是在旅游税收政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1.制约内蒙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

1.1税收优惠方式过于单一且地区间优惠不平衡

目前,我国营业税起征点偏低、娱乐业营业税率偏高,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旅游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集中于企业所得税减免方面,但对于一些关于旅游业发展大局的税种,例如营业税减免优惠措施运用却很少,适用面也很窄,只对一些与旅游相关的文化领域的售票收入免征营业税,其他类型旅游企业营业税均没有任何优惠。另外,目前税收优惠还主要集中在东部税源丰厚的地区,虽然近年来在西部开发战略实施后向西部有所倾斜,但幅度过小。这种税收措施造成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各地在开发旅游资源的资金不足,甚至是旅游资源开发资金的来源、方式单一,从而使内蒙古乃至全国很多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无法充分发挥出来,难以提升旅游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行业竞争力。

1.2旅游业税收征管难度大

旅游行业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对该行业税收的征收和管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一是旅游餐饮税收征管难,餐饮发票漏洞大,很多消费者索要发票意识不强;二是餐饮行业之间相互竞争而出现打折现象,造成无法核定其真实营业额;三是旅行社之间恶性竞争,如大打价格战而实行低价格接团、低收入揽客;四是导游和一些旅游特种行业的税收征管难,他们一般采取现金结算办法,取得收入基本没有入账,税务部门无法进行核查;五是旅游运输车辆税收难征收,不少旅游运营企业利用车辆流动性大、收入隐蔽并分散的特点偷税甚至逃税;六是挂靠的旅游企业只向挂靠企业缴纳一定的承包费用或管理费用,大多采取不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不领发票、不做账的办法进行经营活动,使税务部门不好确定其纳税主体,无法核定其计税依据。

1.3以费挤税问题较突出

内蒙古旅游饭店业协会2005年底开展了一项旅游饭店税费负担摸底工作,共列出了88项收费项目,这些项目大部分是针对所有旅游饭店收取的,另有一部分是针对少数饭店收取的,其中以检测、检验等名义收取的占了近2/3。收费部门主要是质检、卫生、广电、劳保、公安、环保等部门的下设机构,如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计量检测所、锅炉检测所、环境监测所、人才市场服务中心等。其中有67项涉及不合理收费,如一些旅游饭店要缴纳馒头、冰块检测费等。虽然2008年内蒙古公布降低或撤销部分收费项目,但是旅游业的费用负担依然偏高。

1.4地方政府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选择权过小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地方税管理权限仍高度集中于中央,省级政府只有对个别税种起征点和税率幅度的调整决定权,这种非常有限的税权使地方政府难以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实施必要的税收调节,从而不利于发挥税收因地制宜的调节功能和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导致地方政府在调节经济时缺乏有效手段,无法实施对区域经济的支持鼓励或限制政策,对旅游产业结构和布局也难以实施有效调节。

2.促进内蒙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税收对策建

2.1通过税收政策促进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

应制定绿色税收政策,引导资金流向,促进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开发。比如,对破坏草原等旅游资源的企业适当采取重税进行处罚,对利用资源较好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从地方税收的角度,可以对该类企业给予营业税税率上的优惠待遇,以鼓励企业采用科学方法保护水土等稀缺资源,开发衍生旅游产品。对发展生态旅游和开发旅游荒芜地区的企业,可适当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形成税收引导下的旅游业开发与资源保护并重的发展模式。

2.2完善旅游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

一是积极执行企业再投资的所得税减免政策。对从事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经营的企业实行投资抵免的政策,允许企业在盈利后将再投资数额的一定比例在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二是积极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道路、景区景点道路建设成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而减免公路建设耕地占用税和其他一些地方性税收就显得很有必要。三是各地交通设施大部分为公益性项目,经营维护成本较大,自治区政府应对这些企业调低营业税率或在投入运营一定期间内免征所得税,以增强其投资及维护道路设施的能力,提高经营积极性。

2.3实施旅游行业费改税措施,切实减轻旅游业负担

为切实减轻旅游业的负担,内蒙古有关部门要认真对涉及旅游行业的收费项目进行摸底调查,了解企业的费用负担情况,对一些不合理的收费项目要及时清理。具体做法包括:进一步完善税制,用相应的税收取代政府职能部门对旅游业收取的具有税收性质的费用项目,如委托税务部门各类旅游专项扶持资金、旅游发展基金、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特别费等;将一部分非政府性收费转为经营性收费,规范政府行为和市场行为;取消一些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的旅游收费项目,规范政府分配秩序;对保留的少量政府性收费项目进行规范化财政管理。

2.4实施促进低碳旅游发展的税收政策

首先,从保护旅游资源原生态出发,建议加紧税收政策设计,适时开征低碳税、环境税或能源税,对碳排放总量进行限制,使资源税征税范围不断扩大。其次,充分利用税收政策,鼓励餐饮住宿业在建筑材料、供热系统、空调系统、照明设施等方面采用新技术,提高节能减排水平。要注重发挥税收对高碳行为的限制作用,减少餐饮住宿行业的碳排放。再次,利用税收政策引导好低碳方式的消费理念;对大排量小汽车、越野车等征收较高的车购税及消费税,鼓励使用环保汽车,提倡在景区交通上使用电瓶车、自行车、步行等,少用索道交通。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内蒙古自治区“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汇编,355-380

[2]夏杰长,李小热.我国服务业与税收的互动关系.税务研究,2007.8

[3]黄溶冰,赵谦.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税收扶持政策探析.税务研究,2008.11

[4]潘明星,朱雪艳.构建环境税制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税务研究,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