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6:02

康复训练课程篇1

关键词:智障儿童;康复;微课程;设计开发

智障儿童运动能力的缺陷,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运动能力的康复训练尤为重要。康复课程的开发与运用受到了教师及家长的欢迎,但由于受其专业性和时间性的限制,限制了康复课程在非康复专业教师和家长中的推广使用。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这种限制,在智障儿童康复课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针对智障儿童运动能力的特点,初步形成了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为主的微课程资源体系,为智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支撑,在学校和家庭康复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使用。

一、微课的基本概念

微课,又称为微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技能,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左右时间,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可视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微课的形式是自主学习,设计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载体是流媒体,内容是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时间是简短的,本质是完整的教学活动,能够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相对于普通课程,它是教育现代化在特殊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物化体现,是特殊教育人文化、差异化的具体要求。

二、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一)主题选择

运动能力的发展是人类各种活动发展的基础,它与人的感知觉、思维活动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智障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的顺序与健全儿童是一样的,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随着年龄增长而向前发展。不同的是,智障儿童比同龄正常儿童发展起点迟、速度慢、最终达到的水平较低,特别是大肌肉群和技巧性运动及手部精细运动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对智障儿童科学系统地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改善其运动能力显得非常重要。

学校根据正常同龄儿童运动能力达到的标准,制订了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的长、短期目标及康复训练评估标准。

(二)教材编写

在制作微课之前,学校根据智障儿童运动能力的特点和训练内容,结合家庭康复训练实际需要,编写了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系列校本教材。这样不仅为儿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了可以遵循的范例,更重要的是为系统微课程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在校本教材编写中,学校针对以往的康复训练就是无数次的重复,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问题,采用亲子互动或游戏的方式,把康复内容融入其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有效的康复。

(三)教学设计

1.时间设计

微课程的教学设计根据微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学习习惯,运动能力康复训练系列微课程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最长不超过10分钟。

2.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微课程主要是对智障儿童精细动作和粗大运动的一种技能训练,观看对象主要是家长和智障儿童。(1)在片头,开门见山地点明本课的主题、所需用品。(2)在具体内容的讲授过程中,针对康复训练的重点进行条目式的知识讲解或对详细过程进行演示,突出重点内容,显露主干内容。(3)在结束时,采用鼓励性、号召性的语言,鼓励智障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当中,进行康复训练。

3.模板设计

为了通过模板来引导微课程开发者使用稳定的结构框架,对思路、内容、资源进行有效的设计,建构了微课程设计模板,具体分两部分:(1)微课程信息表,主要是介绍本节微课名称、意图、适用对象、康复目标及器材准备;(2)微课程具体内容。根据微课程的内容进行构思和设计,将微课程设计内容填入微课程设计模板中。

4.教学语言设计

在微课程中,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根据内容将讲解的语言和手势、动作、表情融合在一起,要求语言准确、简明,富有感染力,突出重点;手势、动作、表情清晰明了,与内容讲解达到一致。

(四)微课的录制

智障儿童运动能力康复训练系列微课视频,主要采用拍摄的方法进行录制。拍摄器材采用手机或摄像机,确保在录制过程中的视频质量。我们在整个录制过程中主要采用固定镜头,针对讲解内容的重点或者动作比较难掌握的,则采用近景和特写小景的画面录制。

在录制微课视频时除了注意镜头的切换,还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1.要注意录像场景周边的嗓音和环境,确保录入的声音清晰无杂音,保证画面里的物品整洁有序,颜色不能花哨,以免喧宾夺主,分散观看者的注意力。

2.要注意光线的明暗,尽量顺着光线录像,防止背景光的亮度高于主画面中的人或物,防止画面模糊看不清、亮屏或黑屏。

3.使用的录像设备不要抖动,特别是近距离拍摄时禁止画面晃动,注意特写镜头的拍摄角度,镜头拉近时要缓慢。

4.视频在开始或结束录制时,前后要留有5~10秒的空白,为后期制作统一标志,加入微课内容及制作者信息,加入转场特效等留出足够的时间。

(五)后期制作

在后期制作时,需要对原视频有瑕疵的地方进行剪辑修改,或根据平台要求进行格式转换,为了美观进行统一片头片尾的制作等,这就需要借助电脑软件进行后期制作。在后期视频制作中,我们利用powerDirector8.0软件对视频风格做了统一设计,并对录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剪辑。片头与片尾均采用和视频像素一致与内容相关的卡通图片为背景,片头显示微课名称,片尾显示制作者信息。从片头到正题、正题到片尾及正题中远、近镜头及特写镜头的转换都增加了转场特效,增强了微视频的流畅度、整体性和美观度,并在主要环节适当加入文字提示或说明,根据内容增加了背景音乐。

三、微课的应用与推广

(一)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广受欢迎

微课的出现,为康复训练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具体的表达工具,激发了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康复训练单调的学习模式,使康复训练在愉悦的环境中落到实处。

(二)微课在教师教学中易于操作

面对智力障碍学生,教师有时束手无策,那些看似简单的康复手法,要真正地在学生身上操作,往往无从下手。微课中专业的康复方法,清晰的康复训练步骤,使教师有了学习的范本,大大增加了学生有效训练的机会。“人人都是康复训练者”的理念,通过对微课的自学和实际操作中得到落实。

(三)微课在家庭康复中成效显著

有的家长凭借自己在课堂训练时的印象,在家中凭印象训练,往往会适得其反。微课的介入,打破了场地和时间的界限,优秀的微课可以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训练,可以让家长随时随地使用,提高了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四)微课在“互联网+”中得到应用

我们根据当前手机智能的普及、应用,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转变,创新性地搭建了特教资源app平台,将微课程等项目列入其中,家长通过在手机上安装app平台不仅可以轻松获取所有资源,还可以通过注册、登录,在线与他人进行交流,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便捷性,保证了康复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康复训练课程篇2

【关键词】特校;语文;康复;课程整合

针对障碍和缺陷进行有意识的康复训练是以培智教育的特校重要任务。在对智障儿童进行文化、生活和技能知识传授的同时也要重视他们生理、心理的康复,各个学科都应担负起这个任务,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如何把握特校语文教学的特点?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要树立综合康复的理念

我国特殊教育专家朴永馨教授曾指出:“弱智教育的课程要更多地适合教育对象的特点,不能以学科或变相学科为本。中重度的弱智学生更要以实际能力的训练领域为主,而不是以普通教育的学科为主”。据此,在制定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以及实施课程计划时,首先要分析障碍儿童的特点(如障碍的类型与程度)以及其机能、知识、技能、社会行为与态度等的现有发展水平。其次,要考虑适应现代社会生存与生活的基本需求。从智障儿童自身发展需要来说,智能障碍儿童身心功能的康复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为重要,它是智障儿童各种能力顺利发展的基础。从实际情况来看,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弱智儿童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基本上是遵循着普通教育的模式。目前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智障学生多数是中度智障儿童。按照国家教育部和中残联的分级规定中说明,中、重度智障儿童是“可训练”型的,而非“可教育”型的。对他们来说,文化知识的学习只是智能康复和智能开发的辅目标。据有关调查表明:即使在上海这样的发达城市,大多数障碍儿童在进入以培智为主的特校之前,并未接受过正规与科学的康复训练。

学校应该是智障儿童康复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为智障儿童提供全面的特殊教育服务,学校教师或康复专业人员应该是学生教育与康复的主要力量,这也是我国培智教育今后发展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当前的培智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对智障儿童的康复教育。以培智为主的特校就是要以医学康复、心理康复、教育康复、社会康复以及职业康复为手段,来满足社会与学生生存的需要。鉴于此,我们认为:目前我国以培智为主的特校在医教结合课程框架的基础上,还应以综合康复的理念进行课程的整合。

二、要践行康复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以培智为主的特校的课程结构由三个板块构成,即:康复训练类课程、文化基础类课程、劳动技能类课程。其中,康复训练类课程是文化类课程实施的基础和载体。障碍儿童学习文化,需要具备最基本的运动、感知、认知、言语语言和沟通交流等能力,康复训练课程的内容可渗透部分文化学习的内容。文化类课程的学习又是进一步发展这些能力的重要途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能有效促进障碍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在康复理念指导下的培智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蕴含的康复机会,在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比如在课堂问答中开展言语、语言康复训练;在看图识字教学中开展视觉康复训练;在书写教学中开展手指精细动作康复训练;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开展多感官协调康复训练……把康复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康复功能,实现康复课程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尽可能促进智障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培智为主的特校各学科都应该并能够在文化知识教学中恰当应用康复技术,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比如在(数学)点数教学中开展口手协调能力康复训练;在(体育)广播操教学中开展身体平衡、协调能力康复训练;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听觉分辨能力、语言、记忆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我们这里提出的康复课程与语文课程的整合不能被简单理解为“康复渗透”。在当前的培智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在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也有一些康复训练活动,但就笔者在与一些老师的访谈中所了解,多数教师在学科课堂上开展康复训练活动是为实现文化知识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也就是说,在多数老师的头脑中,“学科本位”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没有从观念上形成“培智教育就是康复教育”的教学理念。而我们的培智教育所需要确立的正是这样一种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它、指向它、实现它。只有真正树立“以康复训练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把康复目标纳入到学科教学目标体系之中,才能让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自主性和目的性进行理性思考,使当前学科课堂上的康复活动成一种有意识的教学行为,实现康复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三、要把握特校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

在当前以培智为主的特校学科教学评价中,依然是以学生的学科考试成绩为考评师生的主要依据。这样的评价体系直接影响(甚至是限制)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到教学计划的实施也都仅仅围绕着学科知识进行,从而阻碍了以培智为主的特校学科课程与康复训练课程的有效整合。因此,以培智为主的特校作为普通学校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也应积极探索以培智为主的特校语文整合课程评价的改革,构建符合整合课改理念的评价内容,试行以培智为主的特校语文评价的新方法,形成促进智障学生发展、提高智障学生语文素养的评价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以培智为主的特校语文课程评价的导向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行为的实施。就以培智为主的特校语文课程整合评价而言,要想把康复课程与语文课程有效整合,就必须改革当前“知识本位”的评价体系,把课堂上的康复训练和对学生的康复效果纳入到语文课程评价体系之中,引导教师自觉依据教学内容相机开展康复训练,真正把康复课程与语文课程的整合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根据以培智为主的特校学生的特点,我们主张:就课程而言,应坚持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就学生个体而言,应采用动态评价的原则。形成性评价是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各阶段进行评价,发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不断完善课程设置与实施积累经验。对于以培智为主的特校课程整合来说,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探索与解决,因此形成性评价至关重要。终结性评价是指课程实施后就课程本身的有效性进行的整体评价,它对课程是否继续执行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执行等问题作出决定。两者的结合对完善已有课程,开发新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由于智障儿童个体间异质性极高,因此,对其评价形式要采用个别化评价,评价方式要采用动态评价。评价标准要以个体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而不是以团体横向平均水平为参照。

以康复训练为核心的以培智为主的特校语文教学,教师首先要在头脑中树立起“大康复”理念,在语文等学科教学中把对学生的康复训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康复课程与学科课程整合中对学生开展康复训练,使智障生机体在学校教育下尽可能达到最佳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小丹.探讨新形势下特校教师教学技能的转变[J].新课程,2014年03期

康复训练课程篇3

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附属学校创建于2010年7月,是广州市残疾人安养院的内附机构,附属学校及其前身多年来一直托养福利院转介而来的孤儿。

学校自2013年9月起对外招生,一年(1)班是第一个招收社会生源的班级,是第一个使用《广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实施康复教育管理的班级,是第一个尝试运用“医教结合”理念开展康复训练的班级。

二、学生基本情况

一年(1)班共有4名学生,入学平均年龄为11.5岁,一级智力障碍的学生有舍舍、日日,一级智力肢体障碍的学生有扬扬,二级智力障碍的学生有月月。学生一直由父母、祖父母等长辈或保姆照顾,舍舍、日日、扬扬入学时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入学后,教师根据《广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修订版)》中的《智力残疾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对参与了该康复训练项目的舍舍、日日两名学生进行学习能力前测,前测结果如下:

三、主要探讨内容

1.新生中普遍存在的突出现象

残疾程度和障碍类型。极重度智力障碍学生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障碍类型也更为多样化。一年(1)班中,极重度智力障碍学生比率高达75%,另伴有自闭症、失语、肢体障碍等双重或多重障碍。

自理能力。学生长期有家人照料,依赖心理强烈,学习需求严重不足,自理能力明显低于同等能力的托养残疾孤儿,如:部分学生存在手部健全但抓握能力薄弱的问题,个别学生被家长抱起来像婴儿般把尿。

行为问题。施教者的多元化、教育方式的差异和生活环境的变换,使学生行为问题反复性的现象更为突出,假期后容易出现退步现象。

2.在《广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的背景下实施“医教结合”的方法

学生在七大领域的能力发展均处于极其低下的水平,单纯开展功能性课程对极重度学生而言收效甚微。因此,需要引入“医教结合”的理念,在开展功能性课程的同时加强相应的康复训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

《广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是康复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它的应用为我校施行“医教结合”的理念提供了一个切入口。根据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评估阶段

包括入学登记、学习能力评估、综合分析三个环节,并需对应填写好《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登记表》、《智力残疾儿童学习能力评估表》、《学习能力评估结果综合分析报告》三份表格。

2.2教学内容确定阶段

包括个别化教学计划制定和开发教学主题两个环节,对应填写好《智力残疾康复个别化教育计划(iep)》。对于工作年限三年以内的教师,教学目标可作季度性调整。

教师和康复治疗师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康复治疗师则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康复训练目标,通过增强机体能力来提高功能性课程的效果,这一环节是把康复训练和功能性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践行“医教结合”理念的重要一步。主题化设计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相对枯燥的训练项目也因此更具趣味性。

2.3评估总结阶段

把期末的评估结果与期初的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填写《学生学习进度报告表》和《年度评估与总结》。

3.在《广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的背景下建立“医教结合”的支持系统

3.1校本课程

课程的开发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教学目标要与评估内容相结合,避免教学和评估脱节;二是教学要注重体现功能性的作用。以一年(1)班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为例,该学期开发出“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环境”三个教学主题,分化出生活适应、生活语文、生活数学三个科目及若干教学目标。

3.2教学形式

智障学生知识技能迁移能力弱,课堂教学虽是教与学的重要形式,但并不是唯一形式。因此,一年(1)班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的模式,来实现课堂教学与生活适应的良好衔接。

第一课堂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则运用了生态环境教育的理念,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对学生技能的运用加以训练指导。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相互相承的,二者在目标上一致,但在操作方法上又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第一课堂的教学内容必须服务于生活,但又不能是生活内容的简单重现。精心组织的课堂和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反之,若直接在真实场景中开展教学,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参与度低,学习效果差,练习的强度也往往受到限制。例如:当学生不会使用蹲厕解便时,教师不宜直接把学生带到卫生间里教,一是练习过程学生身体触碰到不洁地面,二是教学应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应先在康复方面进行粗大运动训练,增强大腿肌肉的运动能力,再练习蹲等等。

其次,以第二课堂形式开展的训练,训练过程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经验积累。教师要以先培养自我服务的意识、再发展自我服务的能力为原则开展教学,切忌包办,例如:学生餐后不会擦嘴,那么教师就需要拿着学生的手,让学生自己拿着餐巾后,再手把手帮她擦。

3.3教学工具

教具从以往的图卡、多媒体课件,发展延伸到康复训练器材。班级里要配备一些简单的康复器材,如:羊角球、水晶按摩球等,让学生在休闲时使用,在玩乐中达到适度开展康复训练的效果。

3.4教师队伍

要建立“医教结合”的复合型、研究型人才队伍。在人才管理方面,首先要加强对教师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其次要建立一支由学校医务人员、康复治疗师、教师组成的相互协作的专业团队,负责进行各类评估、康复训练与教学工作。在医教结合过程管理方面,要做好学生的康复、教育过程记录,创新评测方式,如运用影像、文字等多种形式来记录学生的康复过程,以保证学生康复和教育测评工作的信度和效度。

四、教学效果

期末时教师对学生七大领域的学习能力进行再次评估,评估结果如下:

4.1王鑫

4.2李浩

上述数据显示,两名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后,七大领域的能力均有了提高,按照《广东省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档案》的相关指标,训练效果达到显效标准。

康复训练课程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作业疗法》课程说案

说课是教师向同行和专家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高职高专教育评估的说课活动,要求授课教师将对课程教学大纲的理解,对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的运用处理,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等清楚地叙述和展示出来。它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活动形式,对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式的发展,教育理论的理解掌握和运用,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反思,无疑都是一种可取的积极有效的途径。

现以高职院校康复专业《作业疗法》课程为例,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资源、教学设计、课程特色和课程建设六个方面对本课程进行说课设计。

1.课程设置

1.1课程性质与地位

该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学生获得康复临床技能的必修课程。其先修课程为《运动学》、《康复功能评定》等,为作业疗法打好基础;后续课程为《临床康复》,为作业治疗方法的运用。

1.2课程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由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的,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胜任康复医学相关领域社区康复岗位的高等应用型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即面向基层的康复治疗师。所以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作业治疗方向的康复治疗师,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作业疗法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能为康复对象设计和开展作业训练。

1.3课程内容

围绕课程任务,参照课程标准,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设计。将教学内容分为3个部分:总论、作业治疗评估和作业治疗方法,其中作业治疗方法又分为3块:作业训练、辅助工具的制作和使用及环境改造。

课时安排具体如下:课程总课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38学时,实践26学时,在最后一年的实习实训中还有260课时。

2.教材选用

在教材的选择上遵循了以下原则:内容与临床需求相吻合,体现“三基”、“五性”的思想(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难度深浅适中,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现选用的是窦祖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作业治疗学》。该教材既有循序渐进的系统理论,又有先进实用的诊疗技术,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但同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理论性很强。对此课程组围绕职业岗位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做了适当取舍,减少理论性,增强实践性,更符合职业教育特点。

3.教学资源

3.1教学团队

本课程教学团队共有教师5人,其中40岁以下教师占60%,双师型教师占60%。团队负责人张绍岚副教授为省教学名师,在全国、省、市多个行业机构中兼职。

3.2教辅资料

参考教材有《临床作业疗法学》、《基础作业学》、《文体疗法学》、《康复医学诊疗规范》等;参考网站有中国康复医学会网站、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网站等,课程组还组织教师制作了大量多媒体课件,此外,还有视频资料、实训指导书和试题库。

3.3教学设施

教学设施方面目前拥有教学做一体化的专业教室、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和信息丰富的计算机校园网。

3.4校内外实训基地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校内在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设立了作业治疗区,实训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得到省内专家的认可。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校外建立了多个实训基地如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市三院康复科、博爱康复医院等,实训基地设施先进、师资充足,保障了实践教学。

4.教学设计

4.1学情分析

由于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共6学期,后2学期为临床实习),学生已经在前期课程中学过aDL的相关基础知识,在教学时可以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知识迁移获得新知识。此外,学生学习能力上表现为学习无计划、不能科学地利用时间及死记硬背,要针对这些特点因材施教。

4.2教学目标分析

秉承“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授课之前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了融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于一体的教学目标,即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原则并掌握基本训练方法,能针对患者的不同障碍特点进行aDL训练。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4.3重点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aDL训练的原则和基本方法,教学中采用设疑分析、归纳总结、口诀记忆等方法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难点是针对患者的障碍特点进行aDL训练,通过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运用知识迁移、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操作演示等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

4.4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时首先以一个人发生中风以后出现半侧身体活动困难,不能独立穿衣服为例导入,然后提出问题:怎样帮助患者解决这个问题,围绕这个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正常人是怎样穿开衫的,患者的能力特点是什么,继而找到解决方案。由学生尝试扮演患者和治疗师进行操作演示,师生进行讨论点评,然后教师现场示范怎样指导患者训练,学生分组练习,最后将问题拓展到偏瘫患者如何进行脱开衫的训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及知识迁移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又体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

4.5教学评价

通过授课过程中的角色扮演操作、课堂随机提问、课后让学生演示各项aDL训练的动作技巧,以及课程结束时的理论考试来评价教学达标情况。

5.课程特色

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我们已形成了如下特色:一是开发并使用自编实训指导书,二是重视实践教学,建立了教学做一体化专业教室,优化了教学过程,加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6.课程建设

康复训练课程篇5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内容

近几年,康复医学发展迅速,为相关学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在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背景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在教学方面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康复治疗技术人才的专业素水平与素质,各学校和教师需要注重教学大康、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科学制定教学计划

1.1明确培养目标康复治疗师的工作单位为康复或者有关的机构,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患者实施康复治疗,其职责主要是进行心理治疗、康复工程、言语治疗、物理治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提高其身体功能,缩短康复时间。在培养人才时目标应当是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熟练掌握运用传统及现代的康复治疗操作技能,适应能力良好,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可以在各类各级的保健机构与康复医疗机构担任康复治疗工作的人才。

1.2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校和教师应致力于高级康复治疗人才从培养,要求学生一专多能,在设置课堂体系与教学内容时,要以各种康复训练方法与康复治疗技能为中心,同时也要为专业教学打好基础,加强临床医学知识与医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具体而言,在设置课程时,除了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课程外,还要安排康复医学概论、康复心理学、药理学、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等职业基础课,针灸推拿治疗学、针灸推拿基础学、临床康复学、运动疗法学、言语治疗学、作业疗法学、康复评定学等职业技能课,社会康复学、营养与保健等职业选修课,公选课以及职业技能培训。

1.3教学大纲与教材的改革,现阶段,全国范围内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还没有编制统一的教材,所以学校可根据该专业的人才标准、培养目标、岗位任务等明确教学要求与内容,制定教学大纲,并且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编写实验指导丛书与专业教材,实现素质、能力和知识的育。

2合理优化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方法就是为了选出最适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过程中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关键就是动手能力的培养,需要紧密结合职业认证、职业技能与学历教育三个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pBL教学法、临床情景模拟教学法和病案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该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法时,教师要遵循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理论服务于实践的原则,紧密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学校应当以实训室为开展专业课教学的主要场所,认真修改真实康复医学病案,使其可作为标准化教学病案使用。教师在病案展示环节中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可以快速融入临床情境,向其讲授理论知识,并在临床情境中进行模拟,教师组织学生扮演患者或医护人员,展示出整个康复治疗过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且提高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通过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展开教学。康复医学不同于其他医学学科,学生除了要对传统医学知识加以了解,还要掌握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实时动态与发展情况。因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搜索和下载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要对传统的考试方法与考核制度加以改革,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除了笔试外,还要引入角色扮演、并按分析、口试等综合考核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积极开展教学实践

首先要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将实践性充分体现出来,着重培养学生能力,增加实践课时,增大其与理论课的比例。其次要在校内实验基地上加大投入。不仅要设立传统康复疗法实验室、理疗实验室、康复工程实验室、言语治疗实验室、作业疗法实验室与运动疗法实验室,还要配备电脑腰牵引床、电脑颈牵引仪、言语训练卡片、康复心理测试系列、简易上肢功能评价器、各种助行器和拐杖、肘关节牵引椅、胸背部矫正运动器、多电动理疗床、下肢康复训练器、髋关节旋转训练器、股四头肌训练椅、成套哑铃、上肢协调功能练习器、手指肌力训练、康复用电动跑台、平衡训练踏板系列、模拟作业工具、认知图形插板、作业训练器、腕部功能训练器、手指阶梯和升降式ot桌等康复实验设备,确保学生有效展开校内实训。最后要加强建设校外实习与见习基地。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教育目标,良好的职业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当积极、主动地和市内或者省内的康复医疗机构相联系,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创造条件供学生进行校外实习与见习,使其可以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锻炼。

总而言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应当加强教学改革,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入手,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力平,刘畅格,徐冬青,等.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43-145.

康复训练课程篇6

关键词:语言康复;基本方法;基本原则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听障儿童约13.7万,每年新生听力残疾儿童2.3万,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对于这些数字庞大的耳聋患儿,首先必须进行听力补偿、听力康复才能进行后期的语言康复训练,笔者经过多年的聋儿语言康复训练,就其方法与原则作了深入探究,并按照这些原则和方法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的基本方法

(一)耳聋患儿的听觉训练:其目的是尽早利用聋儿的残余听力,培养他们注意聆听的习惯,让聋儿感知声音的存在、声音的有无、声音的大小、声音的高低,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对日常各种声音的辨别和理解能力。听力康复是聋儿语言康复的前提,只有通过听力补偿和听力康复训练的实现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感知、认识、分析与理解声音的能力。

(二)耳聋患儿的发音训练:发音训练包括呼吸训练、舌部训练、口部运动训练、嗓音训练、鼻音训练。耳聋使聋儿缺少听觉的反馈,不能及时校正自己的发音,发音时基本存在诸多缺陷,比如:发音不准,发音音量小;尤其缺少声调变化;有时发假音,冒高调;有时又发低音等等。要使聋儿清楚流利地读、说出每一个字音,必须训练他们掌握各种发音的技能,并利用听觉、视觉、触觉其他感官的补偿作用,有计划、有目的持之以恒地训练。

(三)耳聋患儿的语言训练:一是理解性语言能力的培养,二是表达性语言能力的培养。发展语言能力的第一步是理解语言,理解是表达的基础。在语言训练中应当使聋儿在获得大量的语言刺激的同时,与语言的意x结合起来,发展聋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引导启发聋儿把口型、语音、实物和字词有机结合,明白每个词都是有所指的。在理解了语言的条件下让聋儿先学一些短句后,再训练语言的表达能力,教他们说完整的话,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意愿。学会表达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等以及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复合句。注重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增多聋儿的语言实践,时时鼓励聋儿用他所理解的词汇和句子进行自主意愿表达和社会沟通交往。

二、聋儿语言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

(一)听力训练与言语康复有机结合的原则。听力训练能最大限度的发展和利用听觉的残余功能,结合视觉、触觉等功能,让聋儿逐步学会与人交往。其目的在于培养聋儿学习听觉能力和言语交往技能,为习得语言提供积极手段创造有利条件。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原则。学校教育为聋儿提供了有效康复教育方案,教育目标明确,教学方法多样,教学流程规范,教学环节、任务和要求明确。能为聋儿提供科学、统一的有效康复训练。家庭康复训练是学校康复训练的巩固、拓展与延伸,聋儿的听力康复训练、语言康复训练着重个别训练,需要家长长期、耐心、科学地训练教育。家庭康复训练与学校康复训练这两种基本康复训练必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加强家校联系,提高科研实效对聋生进行语言训练,仅靠在学校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只靠在学校里说,在家里不说,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的。为此,对走读的学生,我们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建立联系册,老师将每天语言教学的内容写在本子上,要求家长加以配合辅导,做到家校教育同步化。对住校的学生,每到假期,教师根据全学期学习训练的内容,设计寒暑假综合训练的内容,指导家长在假期如何根据聋生的语言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训练,最大限度地提高聋生学习语言的巩固率。社会教育应当为聋儿提供有利于听觉训练与语言康复训练的情景环境。

(三)去固定模式化的原则。康复训练实施过程中不能夸大教师的主体作用而忽视聋儿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不能一味地“填鸭式”灌输以免使聋儿处于被动地位,丧失学习兴趣。在语言康复训练过程中不能放过任何教育机会,应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安排好整个教育过程,让随机教育与计划教育同步,聋儿康复“逮”机会是不可取的,不仅要等机会、逮机会、抓机会,还要创设适合聋儿康复训练的机会。

(四)交往第一原则。语言是交往的工具,具备能够灵活使用语言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才算学会掌握了语言。让聋生多参加交际。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人们的言语交际受制于言语行为的能力,而言语的能力只能在言语活动中获得,聋生语言康复教育就是要通过语言教育使聋生康复言语行为的能力得到提高。最大限度地培养和调动聋生的参与意识。我们以培养聋生的言语表达兴趣为出发点,使他们首先有使用语言的需要,及时鼓励他们在言语交际上的进步,把教学内容安排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行。因此让聋生置身于交际的环境中,让其多听多说,才能掌握各种言语交际技巧,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聋生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际。交往能力只能在交往过程中实现,如果能有意识地在交往过程中教授语言,聋儿进步就快,反之则慢。因此,必须把语言康复训练放在康复教育第一位。

(五)言语训练与其他方面教育内容相配合。语言教育是一项综合工程,言语训练也不是一项单纯的操练,必须注意言语训练的整体性,我们平时把言语训练与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等密切配合。

(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语言训练活动。多媒体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等信息于一体,画面形象、直观性强,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辅助手段之一。我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计算机高级培训班,学习课件的制作方法,现在都能利用powerpoint、flsh等软件制作简单的课件。在语言训练课上,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了精美的课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对聋生进行语言训练,激发了聋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听力语言训练》吴立平

康复训练课程篇7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教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6-0318-02

2002年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划分为五个领域。其中心理健康目标指出:应使学生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社会适应目标强调:应培养大学生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传统的体育课程资源在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必须开发新的体育课程资源来实现这一目标。拓展训练适应现代人提高素质、完善人格和回归自然的需要,是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潮流中的一项新时尚。拓展训练把原有的仅限于学校运动场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攀爬、跨越等基本内容,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将体育教育与社会、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拓展,是体育活动的有益延伸,是顺应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有力举措。

一、拓展训练课程的起源与发展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海上救助的特殊训练(又称外展训练)。最初它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遇险后的生存技巧,创造了通过受训者切身体验,提高其综合素质的训练方法。“拓展训练”由于教育理念先进,训练方法独特,训练效果好、效率高,后迅速被推广到社会其他一些领域,训练对象也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多类群体,训练目的也从单纯的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人格、管理训练等。随着拓展训练的不断发展,其内容更丰富,方法更多样,相关设施和操作逐步走向规范化。1971年美国人皮赫将“拓展训练”引入学校教育。1995年拓展训练引入中国,在北京建立了第一所拓展训练学校,2002年在东北帽儿山、湖北神农架、浙江大明山等地建立了拓展训练基地。随后拓展训练在全国迅速推广,并在企业员工培训、竞技体育团队训练、人才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拓展训练”有它独特的课程设计。这些课程设计总的思路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以人格完善为目的。拓展训练的课程始终遵循“理论―应用―活动―发表―反思―理论”的体验式学习圈理论,设计和实施的项目,寓教于乐,融挑战性、教育性、实用性为一体。这种体验式训练以短期培训为主,基本在户外进行,主要包括场地、野外和水上三部分。场地训练即在专门的训练场上,利用各种设施,展开攀登、跳跃、下降、通过等活动;野外训练包括远足宿营、野外定向、登山攀岩、户外生存技能等课程。

二、拓展训练的意义

1.扩展训练的现实意义。拓展培训又被称为“自我突破人格培训”,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培训方式。是一种突破传统培训思维和模式要求的全新培训方式。其所开课程独具创意,融思想性、教育性、挑战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现代企业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对从业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明确的职业规范外,还需特别健康的心理素质、坚强的意志、敢于进取、冒险、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意识及组织协调能力,而这些都需要从实践中,或从强化培训中培养。

2.将拓展培训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意义。高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能够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然而,现阶段中国社会整体处于转型期,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时面临比以往更为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及综合素质迫在眉睫。中国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绝大多数是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如田径、武术、球类等),体育课程内容较局限,体育观念相对滞后,已不适应时展的需要。拓展训练将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带进体育课程,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必然。中国高校学生素质水平整体下降,针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拓展训练可以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健康成长。

三、高校体育教育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可行性

1.“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课程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拓展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2.拓展训练课程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课程目标。拓展训练不仅突破了高校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封闭式格局,而且丰富和完善了现有的中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通过拓展训练的培训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提高对“团队精神、团队合作”思想的认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课程目标包含五个领域:运动参与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体验亲近自然、挑战自我的乐趣,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运动技能目标――学习有关拓展训练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掌握提高相关体能的锻炼方法。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体能,改善身体各系统的机能,提高身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社会适应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能,处理好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3.国内外高校的成功经验。文献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学校中开展拓展训练活动比较普遍,并规定在其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中,代表了一种国际化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的趋势。如,美国德克萨斯的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参加冒险和户外教育的学生应发展户外教育活动的能力,使学生既能迎接挑战,又能享受乐趣。活动的选择要有助于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并使学生喜欢这种活动[1]。

四、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设置与实施过程

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主要分为个人项目与团队项目[2]。个人项目的设计原则是让受训者在面临人生所从未经历过的困境与危险时,战胜自身的懦弱,挖掘自己的潜能,如空中单杠、攀岩、独木桥等。团队项目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通过完成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建立良好的团队气氛,以促进受训人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与默契协作,达到训练的目的,对于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凝聚力有很强的针对性,如背摔、天梯、求生等项目。

1.制订有效的训练计划。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必须预先从训练场地、训练设施、安全系数、可以胜任的培训师、项目用时、项目开展顺序、训练评价方法、项目效果的通用性、参与项目的学生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制订较完善的训练计划。

2.优化和选择训练项目。一个拓展训练项目,可以强化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某一方面能力,又有多个训练项目可供选择。比如,“罐头鞋”、“扎伐”、“电网”等很多项目,都是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而设计的;又如“背摔”、“风中劲草”等项目都具有帮助学生攻破心理障碍,坚定信念,学会换位思考等多种心理强化作用[3]。设计项目内容时可以从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两方面考虑。基本素质的提高,可以选择以户外训练为主的“背摔、电网、空中单杠、胜利逃亡、合作过桥、巨人梯”等项目;综合素质的提高则可以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模仿管理、协调、沟通的实战项目。

3.指导和监督训练项目的实施。拓展训练的实施一般有三个环节:(1)团队热身,通过选队长、起队名、依次介绍等形式,帮助大家相互认识,更快进入团队角色;(2)个人项目,挑战心理极限,获得高峰体验;(3)团队项目,通过复杂而艰巨的项目,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拓展训练项目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展,个人项目和集体项目要交叉进行,教师主要是说明模拟情境和项目规则,引导和监督项目进行情况,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项目成功与失败的概率及时机,确保训练效果和学生安全。

4.回顾总结与评价。回顾主要是帮助学生消化、整理、提升训练体验,总结则有助于学生将培训的收获迁移,实现自我提高。具体过程包括个人陈述、集体交流和总结评价。当学生的体验趋于成熟时,教师需根据大家交流的结果,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说明拓展训练怎样对学生的行为、认知能力和心理、精神及情感的改善发挥作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得到真正的提高。

五、小结

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而这种更高层面的要求绝不仅仅局限于其相对应的社会相关领域的专业素质,而是一种全面的、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素质。拓展训练通过与社会、自然、环境的亲密接触,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课程设置强调健身性、挑战性、终身性、实用性和休闲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方法多样、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等特点,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和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在高校开设拓展训练课程既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弥补传统体育课程在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的不足和低效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思想,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姜丽,吴秋娟.高校开展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的意义[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1):71-73.

[2]于振峰.关于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15-17.

[3]王晨宇.拓展训练融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初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4):72-74.

康复训练课程篇8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中心建设;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R49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4-0077-01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我院于2010年在原有的临床医学专业、护理专业基础上,申请增设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卫生厅专家组的评审,成功申办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探索本专业建设思路。

我们拟通过3~5年的努力,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完善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的基本条件,提高专业教学团队教学水平,达到同类院校先进水平。

一是制定科学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行业开展社会调研,并与行业一线专业深入交流,明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三年教学,培养具备必需的医学理论基础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知识,具有必要的社会人文知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熟练掌握康复治疗技术技能,能用任临床pt师、ot师、言语治疗师、传统康复治疗师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康复治疗技术人才。

二是实施“校院一体,双证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院附属医院、康复治疗机构合作开发课程,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形成“校内教、学、做一体化――临床见习――顶岗实习”前后贯通的技能培养模式。通过双证书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实现技能考核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接轨。要求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外,还要取得保健按摩师(二级)证。将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考试有机结合,将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

三是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围绕康复功能评定、制订康复训练计划及实施康复训练三大专业核心能力开设康复疗法评定学、运动疗法技术学、临床作业学、言语治疗学、传统康复治疗学、理疗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确保康复治疗技术技能的培养。

四是推行以康复治疗技术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的项目导向教学法。秉承高职教育以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的办学理念,突出早期接触临床,实现课堂教学与临床见习相结合,校内仿真训练与真实岗位学习交替,教学做一体化,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五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培养实践型、技能操作型康复治疗人才的目标要求,本专业配置了设施先进齐备的康复治疗实训中心,内设pt实验室、ot实验室、St实验室、康复评定室、针灸实验室、推拿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主要实验设备有平行杠、站立训练器、电动站立床、多功能升降床、牵引床、训练阶梯、各种上下肢关节训练器、肌力训练器、磨砂板、轮椅、助行器、pt床等。充分满足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在原有中医一个实训室和一个老年康复中心的基础上,投入资金100万元扩建康复治疗技术实训中心,并与学院附属医院资源共享,使其满足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需要的同时还具备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及康复治疗服务功能。现与襄阳周边多家二级甲等以上综合医院和康复治疗中心有长期协作联系,充分满足了本专业学生的临床见习和毕业实习的要求。

六是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引进有丰富教学及临床经验的人才、选派现有教师外出进修、每年从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毕业生中招聘人才等方法,增加专业教师的数量,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通过学历学习、导师制度、集体备课、学术活动、讲课比赛、技能操作比赛、临床实践、社区卫生服务、实验实习管理及编写教材和讲义等途径,帮助教师及时获得康复专业的新技术、新信息,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教学水平提高青年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我们打算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主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培养4名骨干教师,负责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所有专业教师均要求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和康复治疗相关执业资格证,聘请校外康复治疗技术专家为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和兼职教师,指导专业建设,传授专业前沿知识与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康复训练课程篇9

关键词: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青岛大学硕士开题报告范文青岛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12亿。伴随老龄化过程中明显的生理衰退就是老年人四肢的灵活性不断下降,进而对日常的生活产生了种种不利的影响。此外,由于各种疾病而引起的肢体运动的病人也在显著增加,与之相对的是通过人工或简单的医疗设备进行的康复理疗已经远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特殊群体已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治疗康复和服务于他们的产品技术和质量也在相应地提高,因此服务于四肢的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世界上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的研究出于刚起步状态,各种机器人产品更是少之又少,在国内该领域中尚处于空白状态,临床应用任重而道远,因此对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的研究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科学意义。

目前大多数手功能康复设备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康复训练过程中,缺乏对关节位置、关节速度的观测和康复力的柔顺控制,安全性能有待提高;大多数手功能康复设备没有拇指的参与;感知功能差,对康复治疗过程的力位信息和康复效果不能建立起有效地评价。本课题针对以上问题,采用气动人工肌肉驱动的手指康复训练机器人实现手指康复训练的多自由度运动,不仅降低了设备成本,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系统对人类自身的安全性和柔顺性,且具有体积小,运动的强度和速度易调整等特点。

课题的研究思想符合实际国情和康复机器人对系统柔顺性、安全性、轻巧性的高要求。它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康复,研究一种柔顺舒适、可穿戴的手功能康复机器人,辅助患者完成手部运动功能的重复训练,其轻便经济、穿卸方便,尤其适于家庭使用,既可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训练,又不增加临床医疗人员的负担和卫生保健。

综上所述,气动人工肌肉驱动手指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设计是气压驱动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在康复医学领域内的新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2.1国外研究动态

美国是研究气动肌肉机构最多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大学。

华盛顿大学的生物机器人实验室从生物学角度对气动肌肉的特性作了深入研究,从等效做功角度建模,并进行失效机理分析,论文制作力假肢和仿人手臂用于脊椎反射运动控制研究。

vanderbilt大学认知机器人实验室(cognitiveroboticslab,crl)研制了首个采用气动肌肉驱动的爬墙机器人,并应用于驱动智能机器人(intelligentsoft-armcontrol,isac)的手臂。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贝克曼研究所对图像定位的5自由度softarm机械手采用神经网络进行高精度位置控制和轨迹规划。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设计了并联弹簧的新结构气动肌肉驱动器,可以同时得到收缩力和推力,并与工业界合作开发了多种用于不同部位肌肉康复训练的小型医疗设备。

英国salford大学高级机器人研究中心对气动肌肉的应用作了长期的系统研究,开发了用于核工业的操作手、灵巧手、仿人手臂以及便携式气源和集成化气动肌肉,目前正在研究10自由度的下肢外骨骼以及仿人手的远程控制。

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institutednationaldissidencesappliqués,insa)研究了气动肌肉的动静态性能和多种控制策略,目前正在研制新型驱动源的人工肌肉以及在远程医疗上的应用。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制作了新型的折叠式气动肌肉用于驱动两足步行机器人,实现了运动控制。

日本bridgestone公司在rubbertauter之后又发明了多种不同结构的气动肌肉。德国festoon公司发明了适合工业应用的气动肌腱fluidicmuscle,寿命可达1000万次以上,同时还对气动肌肉的应用作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工作。英国shadow公司研制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仿人手。美国的kineticmuscles公司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开发了多种用于肌肉康复训练的小型医疗设备。

lilly采用基于滑动模的参数自适应控制策略,实现了单气动肌肉驱动的关节位置控制。

2.2国内研究动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开始了气动肌肉的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宗光华较早开始气动肌肉的研究,分析了其非线性特性、橡胶管弹性及其自身摩擦对驱动模型的影响,并应用于五连杆并联机构,通过刚度调节实现柔顺控制。

上海交通大学的田社平等运用零极点配置自适应预测控制、非线性逆系统控制以及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实现单自由度关节的快速、高精度位置控制。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祖温等分析了气动肌肉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气动肌肉的静动态刚度特性以及与生物肌肉的比较,提出将气动肌肉等效为变刚度弹簧,设计了气动肌肉驱动的具有4自由度的仿人手臂、外骨骼式力反馈数据手套和6足机器人,采用输入整形法解决关节阶跃响应残余震荡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的彭光正等先后进行了单根人工肌肉、单个运动关节以及3自由度球面并联机器人的位置及力控制,采用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种智能控制算法,并设计了6足爬行机器人和17自由度仿人五指灵巧手。

哈尔滨工业大学气动中心的隋立明博士也通过实验得到了气动人工肌肉的一个更简洁的修正模型和经验公式并对两根气动人工肌肉组成的一个简单关节系统进行实验建模和采用位置闭环的控制方法进一步验证气动人工肌肉的模型。

上海交通大学的林良明也对气动人工肌肉的轨迹学习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给出了学习的收敛性的初步结论为下一步的学习控制奠定了基础。其中田社平通过对气动人工肌肉收缩在频率域上的数学模型并对它的结构及其静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相应的静态力学方程。

2003年付大鹏等,以机械手抓取物体为分析对象,采用矩阵法来描述机械手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以四阶方阵变换三维空间点的齐次坐标为基础,将运动、变换和映射与矩阵计算联系起来建立了机械手的运动数学模型,并提出了机械手运动系统优化设计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对机械手的精密设计和计算具有普遍适用意义。

2005年车仁炜,吕广明,陆念力对5自由度的康复机械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将等效有限元的方法应用到开式的5自由度的康复机械手的动力分析中,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分析方法建模效率高、简单快捷,极其适合现代计算机的发展,的除了机械臂的动力响应曲线,为机械手的优化设计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2008年北京联合大学张丽霞,杨成志根据拿取非规则物品的任务要求,采用转动机构和连杆机构相结合,设计了五指型机器手,手指弯曲电机与指间平衡电机耦合驱动,实现了机器手的多角度张开、抓握运动方式,对实用型仿人机器手的机构设计有参考意义。

2009年杨玉维等人对轮式悬架移动2连杆柔性机械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与仿真,。采用经典瑞利.里兹法和浮动坐标法描述机械手弹性变形与参考运动间的动力学耦合问题,综合利用拉格朗日原理和牛顿.欧拉方程并在笛卡尔坐标系下,以矩阵、矢量简洁的形式构建了该移动柔性机械手系统的完整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

2009年罗志增,顾培民研究设计了一种单电机驱动多指多关节机械手,能够很好的实现灵巧、稳妥的抓取物体,这个机械手共有4指12个关节。每个手指有3个指节,由两个平行四边形的指节结构确保手指末端做平移运动,这种设计方案很好的实现了控制简单、抓握可靠的目的。

从目前来看,国内对气动人工肌肉的研究仍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有关气动人工肌肉的研究与国外还有相当的差距对气动人工肌肉中的许多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此外,采用气动人工肌肉作为机器人驱动器的研究还不成熟。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手功能康复设备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康复训练过程中,缺乏对关节位置、关节速度的观测和康复力的柔顺控制,安全性能有待提高;大多数手功能康复设备没有拇指的参与;感知功能差,对康复治疗过程的力位信息和康复效果不能建立起有效地评价。为此,课题主要研究内容: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穿戴,并且安全、柔顺、低成本,使用方便的气动手功能康复设备。对气动手指康复系统进行机构运动学分析、用matlab软件对康复训练机器人的康复治疗过程的力位信息进行仿真分析。

要实现上述的目标,系统中需要着重解决的关键技术有:

(1)基于已有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外骨骼机械手机械结构部分的设计,对手指康复训练方法分析和提炼。主要包括:人手部的手指弯曲抓握动作分析,气压驱动关节机构自由度的优化配置。使机械手能够实现手指的弯曲、物体的抓握等手部瘫痪患者不能实现的动作。

(2)对机器人机械机构的运动学分析。主要包括:气压驱动的手指关节外骨骼机械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3)机器人机构的力位信息仿真。主要包括:用matlab软件进行机器人气压驱动终端的力位信息仿真。

根据总体方案设计以及工作量的要求,外附骨骼机械手系统是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是研究手指康复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工作。

四、论文工作计划与方案

论文工作计划安排:

2010年9月——2011年6月准备课题阶段:

主要工作:学习当今最先进的机器人设计技术;学习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仿真及优化,查阅国内外的资料,对康复机械手作初步了解。

2011年7月——2011年9月课题前期阶段

主要工作:课题方案设计,拟写开题报告,开题。

2011年10月——2012年7月课题中期阶段

主要工作:开始具体课题研究工作,根据已有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外骨骼机械手机械结构部分设计,对手指康复训练方法分析和提炼。研究手指康复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工作。

2012年8月——2012年12月课题后期阶段

主要工作:对手指康复机器人进行模拟仿真,对设计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题。

2013年1月——2013年4月结束课题阶段

主要工作:整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准备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2013年5月——2013年6月论文答辩阶段

主要工作方案:

1.完成学位课与非学位课学习的同时,进行市场调研,对手指康复机械手作初步了解。

2.查阅资料,了解气动手指康复机器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3.分析已有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外骨骼机械手机械结构的部分设计。

4.对现有手指康复训练方法设计进行分析和提炼,分析其优缺点。

5.开始具体设计工作。

康复训练课程篇10

【关键词】技能训练;精神障碍;康复

生活技能训练(SSt)是精神科康复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提高应对各种社会压力能力,营造良好生活环境,防止疾病复发,不断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1]。本研究采用日本SSt的训练模式,结合放松训练,以团队训练形式,探讨对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康复作用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训练对象为2012年11月――2013年6月在本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患者,经精神药物治疗病情稳定者。由临床医生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作出诊断。排除智力障碍及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无语言沟通障碍,经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研究。共50例,男性13例(26%),女性37例(74%);23-35岁者3例(6%),36-50岁者37例(74%),51-60岁者10例(20%)。疾病分类:精神分裂症30例(60%),双相障碍17例(34%),器质性精神障碍3例(6%)。病程:4-10年7例(14%),11-20年17例(34%),20年以上者26例(52%)。同时继续原有药物治疗。

1.2研究方法

1.2.1评定工具采用日本SSt协会编制的SSt评估表[1],评定患者训练后生活技能改善情况。SSt评价表内容有3个方面共50个条目,分为日常基本技能,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每个条目采用0-2级评分法,0分表示一般,1分表示较好,2分表示很好,分值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技能越好。

1.2.2资料收集由研究者本人收集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程等。

1.2.3生活技能训练团队组成及分工训练团队由精神科主任医师、主治医生、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心理治疗师等人员组成。精神科医生评定疗效并完成社会功能适应量表评定。主管护师负责生活技能训练及日常临床护理,在训练后1-2天内评估完成SSt评价表。心理治疗师培训相关评定量表的测评。

1.2.4训练方法及内容以团队形式开展训练。训练前选用太极十二拍打的部分节拍,调节氛围。具体训练步骤:组长主持致欢迎词参加者自我介绍组长介绍SSt训练目的、方法及训练要求的说明每次家庭作业情况的报告需解决的问题及角色的设定设定具体的场景,进行应对问题方式角色的训练(录像回放)正确行为角色的表现(角色行为矫正训练)纠正不正确行为角色,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有所进步(录像回放)给以积极的肯定本次训练录像播放及训练总结布置家庭作业告知下次训练的时间组长的结束语。SSt训练每周1次,每次1h,基础训练4-8周,每次6-10例患者参加训练。本课题训练组成员针对参加训练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6周的训练计划,5个培训内容:第1课自我介绍,第2课主动问候,第3课主动请求他人帮助,第4课主动帮助他人,第5课生活技能训练自我评价,第6课训练总结评选优秀队员。每次训练根据讨论的话题,先由患者自由发挥,然后是工作人员按要求示范一遍,再由患者逐个模仿,根据录像进行点评。

2结果

SSt评估表中,无论是日常基本技能、人际交往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还是总分都随着训练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3讨论

精神障碍患者在精神药物和心理治疗下,精神症状稳定后,仍可能出现应对人际关系及日常生活能力低下的状况,影响与亲属、朋友、同事良好关系的维系、缺乏应对各种社会压力的有效技能。目前SSt已成为认知行为疗法的治疗手段之一,是根据患者的认知障碍的程度进行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补偿患者已有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功能残损,恢复患者的学业、职业、人际交往以及生活自我料理等病前社会角色[2]。本研究中,患者的日常基本技能、人际交往、日常生活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达到了康复的目的。在整个训练过程中,通过日常基本技能、应对人际关系能力的重点训练,带动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使患者接受信息、处理能力以及选择反馈三项基本技能得到了进一步锻炼,达到了提高生活技能的目的[1]。SSt的有效性可以归纳如下:精神症状的应对、疾病复发的预防、行为方面不足之处的矫正、社会角色的改善及特定技能的学习,提高患者的自信心是SSt的有效性体现[3]促进了患者的整体康复的要求。SSt符合精神卫生发展的需要,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精神障碍患病率不低,这是对精神卫生工作的巨大挑战[4]。研究实践提示,SSt无疑在提高患者社会适应方面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康复训练模式,规范科学的训练将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宫内.わかりやすい生活技能[m].京:金出版社,2002:1-6,17-30,90-112.

[2]姜杨.日本精神科护理体系简介[J].上海精神医学,2008,20(6):377-378.

[3]éóS,1é.合失症の社会生活技能とSStにする今日の向[J].SStnewsletter,2005,17(1):2-10.

[4]黄啸,季建林.综合医院医学心理咨询门诊1879例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4):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