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十篇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十篇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9:58:07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篇1

1前言

创新心理素质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并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有关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目前尚存在分歧[1-2]。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部心理倾向,表现为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新需求、思维的独立性等方面,它是创新心理素质形成的必要前提。创新能力是创新活动中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表现为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心理素质的核心,是衡量个体创新心理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竞争心是不甘落后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是创新个性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是创新人才在社会竞争中不断前进的重要因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虽然在创新心理素质的构成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创新意识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可支配和强化创新能力;竞争心可激发创新意识,促使创新能力更好的发挥和运用;创新能力反过来又能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心。我们认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是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重要构成部分,它们水平的高低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个体创新心理素质的高低。

心理健康状况作为影响个体学习、工作与生活的心理因素,必然会对创新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理论探讨比较多[3-4],具体的实证性研究比较少,而有关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虽有报道,但缺乏深入系统的实证研究[5-6]。鉴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学校创新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北京市、河北省两普通中学学生558人,其中男生278人,女生280人,初一生108人,初二生179人,高一生161人,高二生110人。

2.2测评工具

2.2.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为王极盛编制,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竞争心三个子量表,每个子量表初步由20个项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作答,从1~5分别表示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

2.2.2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60个项目组成,共有十个分量表,分别为强迫(mH1)、偏执(mH2)、敌对(mH3)、人际关系敏感(mH4)、抑郁(mH5)、焦虑(mH6)、学习压力(mH7)、适应不良(mH8)、情绪不稳定(mH9)、心理不平衡性(mH10)。该量表为王极盛(1997)专门针对我国中学生所编制,信度、效度较高[7]。

2.3施测与数据处理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与统计处理。

3结果

3.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3.1.1项目与总分的相关

分别计算三个子量表各项目得分与其相应的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创新意识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1~0.69之间,创新能力子量表中各项目与其总分的相关在0.45~0.76之间,竞争心子量表中,除第58项与其总分的相关为0.31,其余各项目与总分的相关在0.42~0.79之间。

3.1.2因素分析和结构效度

分别对这三个子量表进行初步的因素分析,将区分度及共通性偏低的8个项目剔除后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卡特尔“陡阶检验”原理,结合碎石图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子量表中除因素1的特征值为7.45,其余特征值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1.4%,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4。对创新能力子量表进行同样的分析,发现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5,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48.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8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1。对竞争心子量表的分析表明,其因素1的特征值为8.66,其余因素较小可以舍弃,因素1所能解释的变异数为54.1%,该子量表进行因素分析的16个项目在因素1上均有负荷且负荷量均高于0.59。

3.1.3信度分析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三个子量表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a)分别为0.91、0.93、0.94,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分别为0.87、0.88、0.91。

3.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整体特点

将三个子量表所含项目的评分之和除以其项目数作为该子量表得分,中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上的得分分别为3.38±.76、3.32±.81、3.52±.83。

3.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3.1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与其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均分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创新意识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抑郁、学习压力呈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呈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呈显著负相关。

表1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

附图

注:*p<0.05,**p<0.01,***p<0.001,下同

3.3.2不同心理健康水平者创新心理素质的差异比较

选择在心理健康总均分上得分最低和最高的27%的被试各153人,分成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对这两组学生在创新心理素质子量表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均有显著差异。

表2心理健康水平高低两组被试创新心理素质的比较

心理健康水平高组心理健康水平低组

mSDmSDtp

创新意识3.540.863.270.673.03**.003

创新能力3.420.923.280.761.41**.159

竞争心3.680.973.430.722.60**.010

3.3.3心理健康因子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回归分析

分别以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子量表得分为因变量,与之显著相关的心理健康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学习压力分别进入了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回归方程,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则依次进入对创新能力的回归方程。

表3心理健康水平与创新心理素质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因素BR[2]Betatp

创新意识学习压力-.183.032-.1804.315.000

创新能力学习压力-.210.014-.1953.436.001

适应不良.376.055.3065.534.000

抑郁-.185.066-.1562.612.009

竞争心学习压力-.242.047-.2185.255.000

4讨论

4.1创新心理素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对创新心理素质三个子量表分别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正式项目与其对应子量表总分的相关均在0.50以上,表明这些项目均有较好的鉴别力。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子量表均有一个特征值最大的因素可以说明该子量表的主要成分,且每个子量表的项目在该子量表的这一因素上均有较高的负荷,这一结果与我们编制量表时的理论构思基本吻合,从而表明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对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的信度进行考察,发现其同质性信度均在0.90以上,分半信度均在0.85以上,表明三个子量表的信度较高。

4.2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各子量表得分均在3分以上,表明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创新心理素质整体状况不错。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不畏权威,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处于一生创造力最佳发展年龄区的前端,可塑性较强,因此大力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使其具备更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这应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努力方向。

4.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强的个体,体验到的学习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少,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个体在创新意识和竞争心上要显著优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学生。创新能力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认知结构,创新意识和竞争心则属于创新心理素质的动力结构,因此相对而言后两者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要比前者更为密切些。已有学者[5-6]对创新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两者关系紧密。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影响作用较大,创新能力受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现在中学生的主要压力来自学习方面,巨大的升学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使他们体验到较强的压力感,从而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应激反应。健康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发挥智力效应,思维活跃,联想丰富,提高创新敏感性,对有关创新的事物保持浓厚的兴趣,从而极大的提高创新效应。时常处于抑郁、焦虑、紧张状态下的个体,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竞争心受到抑制,难于保持较高的水平。学习压力对创新心理素质的三个方面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提示我们,如何将学习压力调控到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以便促进学生创新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是创新教育中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与适应不良因子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适应不良对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较为有趣和费解。我们推测这可能与创新能力愈高,个体行为方式独特性愈强,导致有时与外界的常规不太适应有关,具体的原因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总而言之,健康心理是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心理条件,健康心理的培养和维护有利于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快速成长。

5结论

5.1自编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经检验这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5.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显著负相关;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参考文献】

1戴春林.创新心理素质浅论.教育发展研究,2000:6:80-83

2崔景贵.论心理科学视野下的学校创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126(12):17-19

3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1):5-13

4顾明远.基础教育与创新精神.中国教育学刊,1999;94(2):23-25

5王极盛.创新时代.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125-146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新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3-0140-03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未来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决定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未来文明的发展水平。基于此创新精神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也越来越成为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然而,当前的幼儿教育正如有人描绘的:“如今,我们的教师仍然不遗余力地告诉你只有一种东西是正确的,其他的都是错误的,因此儿童只能拥有最单一的知识、最单一的观念,把受教育者的精神变得非常单一,这实际上就是精神。一个人从走进幼儿园开始就遭受这样无情的,精神生命哪里还有发展的余地。”[1]因此,从探讨幼儿创新精神的特点入手,寻找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创新能力的相关策略,无疑是为幼儿创新精神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最终使学前儿童成为创造型人才的现实途径。

一、幼儿创新精神的界定

通过文献及相关资料的查询,发现目前在理论界关于创新精神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宏观上把握,认为创新精神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了一个人创新素质的一切因素,即指人的全面的创新素质。秦虹[2]等(2006)认为创新精神是指一个人从事创新活动、产生创新成果、成为创新的人而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另一种则从微观上来界定,认为创新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它主要指人的创新勇气、胆识等。颜晓峰[3](2001)指出创新精神是指人类在处理与外部世界(包括自身)的关系中,不重复,不怕风险与失败,不拘泥于陈规,勇于开拓新的世界,表现出不受束缚,不断探索,奋发有为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更有学者将创新精神具体化为包括批判精神、科学精神、开拓精神、自主精神、冒险精神、务实精神的有机统一体。综观国内学者的绝大多数研究,持后一种看法的人较多。而贵州师范大学王洪礼教授对创新精神的看法是:“创新精神是指人在主动探寻和发现事物间的新关系的过程中,或者在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智能心理与非智能心理因素的优化整合并具有心理辐射功能的不断进取、勇于探索的心理状态,它包括与发现事物间的新关系或与创造性活动有关的问题意识、动机因素、情意因素、态度品德因素、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质疑精神及其能力、善于反思的能力、求异求新求最佳的标新立异精神及其能力、灵活与变通能力、创造性想象、创造性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创造性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等”。[4]

二、幼儿创新精神的特点

幼儿的创新精神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幼儿创新精神是成人创新精神的基础,是动态的、发展的。成人的创新往往可以从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去评价,更多地强调创新的结果即“产品”,强调创新产品的社会价值;幼儿创新精神更多地强调自身的发展,强调个体的价值。因此,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应更多地关注对幼儿的发展价值,而不是社会价值。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和依据这些特点:

1.过程性。幼儿创造的过程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重在对过程的评价,在过程中让幼儿产生兴趣,并萌发创新的热情,而不在于去关注和评价幼儿创造的结果。二是指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是在注重过程的基础上自发而又积极、主动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去做出一些形式化、功利化的表现,更不能搞短期的突击强化。

2.经验性。幼儿创造的源泉是幼儿头脑中形成的记忆表象,而记忆表象又是幼儿生活经验的产物。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表象是人们在头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物体进行操作和加工,是物体不在眼前时关于物体的心理复现。又由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可知,表象的出现不需要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可打破幼儿认识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加概括化,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它对幼儿想象、思维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丰富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记忆表象,从而实现幼儿从具体感知到思维的良好过渡。

3.愉悦性。学前儿童创新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玩”——孩子们应该如何“玩”?“玩”什么?怎样“玩”出新意?怎样在“玩”中创新?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在“玩”中萌发的。在游戏中,需要处理不确定的问题,并探求新的东西;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捏泥、剪贴、折纸、画意愿画、根据故事或歌曲的内容画想象画,体验创造的乐趣,发展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组词、看图讲述、仿编诗歌、续编故事等;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认识水、纸、磁铁、家用电器等,列举物品的用途和特征,做科学小实验,培养幼儿善于探究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在游戏、美工、口语训练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组织中借助想象和虚构,将自然常识、生活常识、科学知识和社会知识等系统地归纳、整理、总结、整合,加以创新性表达,这是潜在而又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表现。

4.生动性。由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可知,幼儿创新精神的发展和培养不能太组织化、教条化和死板化,而应呈现出生动活泼的特点。因此,在组织活动时,必须在内容与形式上做到生动、活泼与生活联系密切,为幼儿喜闻乐见,尽量避免太严肃、太深奥的主题,且活动中不能有太多的组织规则和太复杂的活动要求,并要给予充分的时间、空间,营造出一种放松、宽松的氛围,这样才能为幼儿所接受。

5.外引性。幼儿在组成创新精神各维度的某些因素上具有内在的表现力,例如好奇心、求知欲、冒险性、挑战性等。由于限于知识水平和活动范围与能力,且幼儿的人格特征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其创新精神的发展具有外引性特点。就其中的人格因素而言,教师自身所具有的良好人格品质对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以此为创新精神的形成提供有力的保证。[5-6]

三、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策略

1.根据幼儿创新精神具有过程性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意向、愿望和设想。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个体行为重要、持久的推动力量,对创新行为具有激发、指引、维持作用。创新意识体系复杂,包括从创新需要到创新信念五个阶层,各阶层的创新意识都能指引人们去创新,越是高层级的创新意识其表现力及其自觉程度越高,表现出递进关系。因此,在培养创新意识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根据幼儿创新精神具有经验性、愉悦性、生动性的特点,在游戏中提升创新能力。由幼儿创新精神具有经验性、愉悦性、生动性及其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主要学习模式是在玩中学、玩中会、玩中悟、玩中创造。幼儿主要是在玩中、在游戏中,获得认知的发展。而游戏以观察、想象、创造性为基础,具有操作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在游戏中幼儿可以充分地表达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建构千变万化的童心世界,认识和揭示自然科学的奥秘……因此,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教师的主要职责不是向幼儿传授知识,而是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探究,重视丰富幼儿的已有经验,增加幼儿的记忆表象;并在游戏的组织、开展过程中营造出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轻松的教学环境,以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为核心,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能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和提问题,并能用别出心裁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游戏形式来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求新求异求最佳的意识和能力、反思能力,使幼儿发现和获得新经验。

3.根据幼儿创新精神具有外引性的特点,重视提高幼儿教师的创新心理品质。创新心理品质反映的是那些富有创造性个体的精神面貌,强调个体创造行为中人格因素所起的作用。对个体而言,其创造行为的实现,既依赖于认知过程的各种能力品质,也与个体的人格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幼儿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形成创新精神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创新精神的保证。幼儿每天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幼儿园这个环境中,与教师朝夕相处,他们的游戏、学习、生活都由教师指导。在幼儿眼中,教师是无所不能的权威。他们总是习惯于模仿教师的言行,并把自己的言行同教师的言行相比较,由此判断自己的言行。因此,幼儿教师自身所具有的良好人格品质对幼儿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外部导向作用。可见,在幼儿创新精神萌芽、形成和逐步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人格始终是一种“无言之教”,制约着幼儿人格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四、结语

要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就应该从幼儿教育抓起;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儿童,必须正视幼儿的个性心理特征,并采取合理、有效的策略,这样,我们才会有更自觉的认识与行动,才不会埋下扼杀幼儿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天分的种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2]秦虹,张武升.创新的本质特点与结构构成[J].教育科学,2006,4(2):7-9.

[3]颜晓峰.论创新精神[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4):17.

[4]王洪礼.论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J].心理科学,2004,27(2):383.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篇3

   1.提高感知觉能力人的感知能力有味觉、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觉系统所获得的信息是思维的基本材料。人所获得的信息80%以上是视觉系统获得的,视觉能引导和控制人的运动,更能通过图像谋求关于美的图形。美术是直接诉诸视觉的艺术形式,美术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智力发展。

   2.强化知识获取与信息交流人类的交流与信息传播的方式主要有口传心授、文字记录和图式表达,其中图式表达可超越时空限制,是获取知识和信息交流的极其重要的方式。视觉文化在现代全息储存技术及信息传播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改善思维模式人类文明的成果既是理性思考和研究的成果,也是感知和思维的结果,形象与其他多种感觉品质是形成概念和理解概念的共同基础。阿姆海恩依据格式塔心理学———事物都是完形完整的,整体优于局部存在,事物的性质由整体决定———的观点,提出的“视觉思维”这一概念,强调了形象认识的价值,他高度评价了视觉艺术的地位和作用,并将视觉、语言、逻辑(哲学)并称人类发展的三大中心知识。

   4.提高记忆力对于事物的认识和记忆,特别对抽象事物的认知,往往将其幻化为具体的形象。贡布里希认为,语言和图像的相互支持与渗透能够促进人的记忆。相关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形象思维功能能够代替抽象的理论和枯燥的数字,提高记忆效果,图像越古怪、离奇,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大学生可通过美术学习提高其形象认知能力,提高对形象的敏感度,提升记忆抽象事物的能力。

   二、美术教育的技术价值体系

   美术的技术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利用造型语言对客观事物和内心情感进行真实表达,技术本身包括表达与表现的技巧、技法等。高等学校实施美术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语言以及美术语言的逻辑构成,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表现技术体系。

   1.再现性造型技术以美术的方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表达,再现是基础。再现性技术应用领域极其广泛,几乎涵盖所有学科,具体的应用形态有地形地貌图、气象图、交通图、建筑结构图、工程制图等。美术作品中的再现性艺术多指具象的艺术造型,这其实是一种艺术语言掌握和运用的方式方法。再现性技术核心是大体比例和主要特征,这种技术的学习主要借助于美术基础造型能力的训练。

   2.表现性造型技术再现性艺术之外,还有从造型语言逻辑上考量较为抽象的表现性艺术。美术中的表现性艺术以再现性技术为基础,更加强调造型语言和造型形式的现代性、艺术语言的跳跃性、造型材料的时代性、美术媒介的适用性。再现性造型技术的核心是洞悉事物的本质特征,强调认识的主观性和表达的情意性。尹少淳的总结是:对形体表现张力的体验与理解;对物体之间及其与人之间的同构性的体验;了解色彩的主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掌握一般夸张和省略的方法。

   三、美术教育的创新创造价值体系

   创新和创造的关键要素在于突破成规,美术教育具有重创造、重创新、重个性的品质。马蒂斯曾说,美术创造是“对人的精神所把握的世界观增加了一种新形式”。马克思将“创造性”和“自由活动”视为等价因素,创造是一种真正追求自由的活动。美术教育能有效地改变学校强调规范和逻辑绝对性、结果唯一正确性、教学形式强制性的局面,对学生创新创造意识和能力培养都大有裨益。

   1.多维性的认识观在对事物发展情态的把握中,逻辑思维固然重要,直觉思维的作用也绝对不可小视。胡适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大胆假设靠直觉思维,小心求证靠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所表现出的非逻辑性、思维过程的中断性和智力图像性三个特征中,智力图像性特征更多地强调视觉媒介的优势,这正是直觉思维对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培养的意义所在。美术教育中包含了对事物的多维认识,包括形象、形状、色彩、材质、技术等,为培养多维性的认识观奠定了基础。

   2.培养创造技能人的创新与创作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构思、设计、实践、创新这一完整链条中,包含着具体的制作技术与制作工艺,换言之,就是落实构思设计的实际操作技巧,包括适合表现主题构思的材料选择、适合材料制作的加工技术、造型语言与表达方式的提炼、表现形式的修正、完善与改进等,这里具有重要的技能因素。美术教育给学生的更多的是体验,是在技能训练中的创新与创造。

   四、普通高校实现美术教育价值的途径与方法

   普通高校实现美术教育基本价值目标的过程中,必须突出科学与人文精神,实现专业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社科教育的有机结合。

   1.充分发挥美术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美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的教育,美术课堂教学是实施美术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堂教学内容中蕴涵着大量有待开发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美术教育课程常把表现技能与表现技巧作为教学重点与美术教育的价值目标吻合度不够。美术教育重要的是理解美术的社会文化背景、技术条件、表现技法与表达方式、创作思想与表现主题等。

   2.美术教育更要注重个性教育大学生面临着社会生存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和人文社科知识十分必要。人才竞争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竞争,更是综合素质的竞争,而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是体现综合素质的主要方面。时代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包括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多维认知能力,将更多地体现在获得的包括美术教育在内的个性教育方面。

   3.重视美术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活动、艺术实践、社会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充分发挥特长,提高美术素质,得到实践锻炼,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增强他们服务社会意识和参与意识,加强团结协作精神。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篇4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人格 培养连径

在经济一体化、政治多元化、技术数字化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培养模式要突破以往的平面培养模式。从其人格创新开始,完成向立体模式的转换。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再单单是理论知识的掌握者,而是具备创新性思维的、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掌握了高新科技的全方位人才。当代大学生为了满足将来社会和工作的高要求,必须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创新型人才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但要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

大学生创新人格要素构成

创新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与创造性有关的人格特征,是指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不同于一般人的人格特征。它是一个人的整体人格在创新活动中的表现,往往指一个人在创新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动机、不懈的追求、大胆的怀疑、勇敢的批判、丰富的想象等创新精神和创新品格。它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动力系统和方向性保证,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个人心理层次的积淀,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内在动力源,是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心理特征,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创新人格集中地体现为强烈的创新动机、执著的创新情感、顽强的创新意志、持久的创新毅力、勇敢的创新行为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创新人格具体由以下几种要素构成:

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人特有的能力,它是一个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意识过程,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的活动过程。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灵魂。主体从事创新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没有意识的参与,任何创新都不可能进行。创新意识是各种创新行为的观念形态,既是创新活动的反映,又是创新活动的动力,是创新活动得以进行的思想内容。与一般意识相比,创新意识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发生、进行和完成,它是创新的灵魂。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创新史,创新精神就是在这种创新的历史中,内化为人的精神素质,积淀为人类的文化遗传。文化起源于创新,靠创新而发展,从本质上来讲,文化的创新就是人类实践活动方式的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属性。创新具有三个特点。即新颖性、独特性和有价值性,要能够破旧立新,推陈出新;要别出心裁。风格独具;要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对人类、社会、国家的进步有意义,对创新个体的发展有意义。

丰富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格形成的核心,也是创新意识的核心内容。没有创新思维,不可能形成真正的创新意识。

一是创新思维要求当代大学生学习唯物辩证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进行思维。辩证法是反对各种思维定式的最有力的理论武器,任何凝固的僵化的思维模式,都是创新的大敌,也是同辩证法根本违背的。因此,学习和掌握辩证法,对于解放思想,克服思维定式,进行创新思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是创新思维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怀疑批判精神。由于各种思维定式都存在于人脑的潜意识中,使人不知不觉地受到它们的支配。要想克服这些思维定式,就必须有反思传统习惯的自觉意识,有怀疑批判的精神。历史的发展,知识的扩张,科技的进步,都是对以往传统的东西怀疑和批判的结果,都是对前人的突破超越。科学的进步、思想的创新一刻也离不开怀疑批判精神。

三是创新思维要求当代大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培养冒险意识。破除传统和习惯,克服唯书本的倾向,向权威挑战,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传统的东西、权威所支持的东西,同时也是为社会多数成员所承认和接受的东西。突破它们,就意味着向多数人支持的东西挑战,为多数人反对。而这种挑战本身又经常伴随着挫折和失败。因此,特别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创新过程中的错误和曲折。要努力克服胆怯心理,如果怕犯错误、怕失败,谨小慎微,就会思想保守,就不敢突破和超越原有的界限,也就不会有创新了。

开放的心态、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创新人格要求大学生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取长补短,相互合作,集中团体智慧,利用团体智慧,发展团体智慧,增进实际运用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大学生还应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使自己成为具备独当一面具有一定领导能力的人。人力和资源分配主要是根据丁作和生产需要有计划调配和安排。关系的协调主要是要妥善处理与上级、同级和下级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同人的身份、地位、交往需求、心理状况和掌管的工作性质是不尽相同的,在工作中能否与他们友好相处,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上下级相互沟通,同级相互信任,直接关系到领导工作的成败。

强烈的求知欲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些人的成功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有高于常人的天分,而是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和独立性。创新是一种探索,面临失败的可能性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具备不怕挫折、不惧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坚持探索。

大学生在遭受挫折之后,除了请人疏导之外,还可进行自我调节,如寻找挫折原因,运用心理防卫机制,缓冲心理危机,调节目标水平,降低期望值,改善挫折环境等措施,进行自我鼓励,依靠坚强意志战胜挫折。总之,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内在力量,调整思想和行为,寻求解决办法,与挫折进行抗争,从而重新树立起自信。

培养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格的途径和方法

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弥漫在高校校园内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塑造提供物质上、制度上、行为上、精神上的保障,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产生内部心理变化。通过深刻、微妙的方式植入学生大脑深处,形成稳定向上的文化意识,使他们的判断和行为无不处于一种下意识的控制状态。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对创新人格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物质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置身于个性鲜明、景色优美、整洁幽雅的校园中,大学生的个性品质、情感意

志、行为方式等方面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教学、科研、生活、文化设施和图书馆及完善的图书情报资料系统,为学生创造人格的培养提供了物质保障,给学生创新的动机和魄力。校园的制度文化是校园人的活动准则,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有序进行的保障,如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它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可以此规范学生创新人格的发展方向。完善、合理的制度体系可内化并逐渐形成为学生的价值体系。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活动方式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是学校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式。如校园的各种社团活动、文化艺术节活动等,大学生既参与其中的文化建设,又参与了创新人格的塑造,为学生搭建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创造自我的平台,促进广大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勇于创新。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与精髓,对创新人格的影响最长远最持久,如学校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校风学风等,对创新人格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校园精神文化在校园主体中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可以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氛围,学生长期身处其中耳濡目染,必然激起创新意识,最终通过自身的内化完成创新人格的塑造。

因此,高校应加强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在平等、民主、高效、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格中最基本的要素,也是创新人格特征的重要表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主体自身的实践密切相关。不断地读书、看报、浏览网站和师友交流心得才能把原有的知识不断向深度和广度伸展,才能不断地开阔思维、强化创新敏感性,才能为创新提供新鲜的血液。在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要受已有知识及权威观点的束缚,敢于突破惯性思维,敢于创造新知识,从而为今后进行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应加大力度尽快走上“政企校联合,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建立不同专业的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和安排大学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大学生也可以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深人基层单位实习锻炼,引导他们从象牙塔走向广阔的社会,把从中发现的社会热点、疑点等现实问题带回课堂,通过辩论、讲解等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创新中激发学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创新人格所包含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是培养大学生从事创新活动永不衰竭的动力。创新动机是从事创新活动与任务的原动力,它决定着创新活动的体验与评价,进而影响所从事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的发展。崇尚科学、热爱真理、追求进步的品质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是创新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动力、目标与价值导向。创新并不意味着毫无顾忌地挑战和藐视传统,肆无忌惮般地横干、蛮干。创新是在遵循现有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的基础之上,在符合十会道德和公平正义需求的前提之下的“合法创新”。

在挫折中培养职业情感与意志修养,具有创新人格的大学生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还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具备不怕挫折、不惧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坚持探索,在实践活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和独立性。例如,新闻专业大学生写就的新闻要想产生吸引受众的魅力,除了真、新、快、活、强等要求及具备思想深度、生活宽度外,还得有新闻人感情的浓度。当然,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情感修养决不仅仅简单地体现在表象的、短期的“眼泪效应”中,更应该体现在其深层次、长期的关注点上。新闻报道只有情理并举,或者情在理之前,才有感召力,才有指导性,才能担负起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篇5

[关键词]编辑;创新意识;本质;特点;途径

编辑是精神文化产品的加工者和传播者,参与整个精神文化产品的加工、制作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精神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编辑创新意识从本质上来说是编辑在参与编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意识。研究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对于深化编辑学理论、加强编辑人员素养、提高期刊编辑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论述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本质、特点和培养途径。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创新的核心含义就是在生产中“引入新要素”,“实现新组合”。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或发明的成果基础上获得新的发明,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创造新的事物,或者能够对前人、他人已有的成果作出创造性运用。创新落实到期刊编辑活动中,一是对期刊既存文化氛围的突破和对新的文化氛围的营造;二是对编辑活动中固有模式的突破与重组。这种创新,编辑主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期刊编辑过程的创意中体现出来,称之为创新意识,表现为编辑行为的独特性。创新意识是编辑主体的一种内在属性。它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创造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它能推动和激励编辑主体发动和维持期刊编辑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创造兴趣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助推剂,它能推动和促使编辑主体积极寻求有价值的、新奇的、能产生社会效应的事物;创造情感是引起、推进乃至完成创新活动的心理因素,有了正确的创造情感才能促使创新成功;创造意志是期刊编辑主体创新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的坚强毅力和不屈精神,它是创新活动成功的保证。

编辑创新意识是编辑工作者正确运用和发挥专业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策划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判断能力、语言文字能力、信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一种自觉的、能动的、熟练的、创造性的编辑心理现象,是人们不断揭示和认识编辑规律、正确驾驭编辑工作的对象和自身的一种编辑创造能力。

编辑创新意识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编辑心理活动,它是以编辑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据,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为科学思维方法,以语言学、文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多项学科专业为知识基础,以作者、读者为社会对象的感知反映、思维、判断、谋划、决策的心理整合和能力的体现。期刊创新意识的实质是期刊编辑在策划选题、组织选题、编发选题上要有主导性和原创性。主导性就是编辑发挥自身的主导意识和创造性,不在家坐等稿件,不是作者写什么编辑就发什么,而是在读者调查的基础上了解读者的真正需求,根据这些需求去组织、编发给读者以心理动力的稿子。原创性要求与时俱进。它是在综观总结历史上的相关选题和审视现实问题过程中捕捉适合自家刊物选题的能力。要求编辑对自己的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反省性和自觉性。

现代编辑意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从封闭保守向现代开放意识的转换。编辑的现代开放意识需要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一是破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封闭、保守的编辑观念和编辑模式;二是吸收和学习现代的科学知识,形成开阔的文化视野。书刊的编辑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稿源、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版式设计、发行、广告、人员配备、条件配备等因素都可以成为这个系统的创新元素,应寻找最佳的创新结合点。第二是从自在向自为的编辑主体意识的转换。自为的编辑主体意识是指在编辑全过程中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它不仅包括能力的策划意识,还要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及自觉的市场意识。第三是从文化传播向文化建构意识的转换。在当前的社会转轨和文化转型中,编辑不仅要完成文化选择与文化传播的任务,更需要肩负起文化创新和文化建构的重任。编辑活动中的策划,体现了现代编辑参与高层文化建构的特点。编辑主体不是像过去那样仅仅停留于择优劣汰,而是进行初始化控制以引导作者的选题方向。因此,现代编辑必须树立起明确的先进文化建构意识。第四是由知识仓库型向知识创新型转换。意识创新并不是凭空地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种创新必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是一个充分积累、不断学习的过程。尤其在现有的以创新知识产品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编辑主体要面对社会,提高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更离不开学习,更应不断吸收、处理外界各种信息,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第五是从保守型思维向创新型思维的转换。创新型思维意味着对现有事物的超越。一方面缩短与先进的差距,这是跨越时空的,这一跨越就意味着对时间无限量的节约,具有可投入的巨大价值;另一方面是与原有事物拉开档次,必须树立出版物的精品意识、名牌意识。编辑主体具有了这种创新型思维,就善于在事前作出创新决断,要能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内外环境,发现和抓住时机,对编辑要素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以新制胜,以奇制胜。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已成为编辑主体最重要的素质和能力。

现代期刊编辑创新意识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洞悉信息的敏感性。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编辑必须主动把握社会信息,特别是文化信息。从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发现新题材,从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发现新领域,从科学研究的进程中发现新成果,从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中发现新趋势。

2.认知鉴赏的敏锐性。对于编辑的认知鉴赏作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社长小赫伯特·史密斯·贝利这样形容:编辑好像电子装置中发送端与接受端之间的滤波器。这个比喻形象揭示了编辑工作者沙里淘金、璞石琢玉的认知鉴赏本质。因此,编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鉴赏能力,加强政治理论和专业理论学习,使自己不仅能用最基本的是非标准判断哪些稿件可以选用,哪些稿件必须淘汰,更要准确把握图书时展的脉搏,增强认识优秀作品的敏锐性。

3.思维进程的超前性。即在思维进程上,不断用未来的模式来调整和规范现在的思维方法,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事物的认知对象进行创造性思维。在编辑活动中,既尊重客观事物(原稿),又能创造出高于或优于原稿的价值,其成果别开生面、见解独到,体现着人类科技文化的无限上升性,满足读者求新求异的需求。

4.批判怀疑的挑战性。在出版界,大多数书稿的作者都是专家和学者。作为期刊编辑,为了出好刊,出精品,就要敢于以批判怀疑的态度对专家学者提出挑战,有时甚至要“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批判怀疑主要体现在对文稿的严格审查上,既要衡量稿件的学术水平和知识水平,也要衡量稿件是否具有创新性,其考辨的重心是稿件的新与旧的关系。稿件要有新的思想体系或新的论证方式,或提出了补充性的观点,或提供了新的论述思路,或拓展了对原有问题的论述,或析出了原有问题的弊端,用新材料予以反驳,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等,都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性的识别,既要求编辑具有批评怀疑的精神,又要求编辑多了解出版物的信息,对学术研究动态能了然于心,同时还要了解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代表作的情况。

5.优化提升的创造性。期刊编辑的优化功能体现在很多方面,如优化选题结构,优化提升文稿内容,优化作者队伍等,这里重点谈对文稿内容的优化提升。编辑活动是一个文化价值的再创造过程。原型作品具有原始文化价值,编辑必须对它进行优化、提升。因此,对于编辑人员来讲,优化是一种职责,是编辑活动本质属性的表现。编辑的优化提升能增加原型作品的价值。开发、优化原型作品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编辑的优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收集处理信息选题到生成原型作品,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完成原型作品,优化主要表现为优选。二是将原型作品转化为传播稿,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传播稿,优化主要表现为稿件的加工和完善。

期刊编辑创新意识,是创造性编辑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一份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编辑创新意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的培养。优秀的期刊编辑应牢固树立以下五种意识:

1.牢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习成了人们的终身需要。期刊编辑更是如此。因为创新意识并不是凭空产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这种创新意识的形成必然要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为基础,是一个充分积累,不断学习、培养的过程。尤其是在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条件下,期刊编辑主体要面对社会,提高应变能力和发展能力,更离不开学习。因此作为期刊编辑首先要博览群书,掌握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一个知识面狭窄的编辑是不会有创新意识的,历史上一切成果卓著的创新者无不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其次是要协调好智力结构。人的智力包括人的观察、想象、思维、记忆等能力。观察力是创新思维获取材料的手段,记忆力是创新思维提取知识储备的重要保证,而想象力是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必须努力开发各种智力,使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协调发展。其三是要掌握培养创新意识的原理和方法。创新有其独特的规律,培养创新意识也要有独特的原理和方法。

2.牢固树立现代信息意识。知识经济也是信息经济,将分析、接受、传播和创造信息等功能融为一体,已成为时代对期刊的要求。获得及时、准确、可靠、丰富而又有用的信息,掌握高科技信息处理的应用技术,是期刊编辑的基本功。期刊编辑工作者如果不搜集、存储、占有大量的信息,就无法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方式,更谈不上创新。那么如何提高期刊编辑获取信息的能力呢?首先要求编辑必须有追踪本专业前沿性课题的能力,不断更新、充实个人的“数据库”,使自己时刻保持对事物的敏感性,从而取得工作上的主动性。其次,要求编辑要有“新闻鼻”,即对各种信息的敏感性,不放过摄取信息的每一个渠道,在博览群书中获取,在学术会议上获取,从与作者的接触中获取,从大众传媒中获取,从读者反馈中获取,从其他刊物中获取,从不经意的种种渠道中获取,使自己成为期刊的“耳目”和“触角”。再次是要求期刊编辑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现代社会电子收稿、网上组稿、在机编辑和网上出版变成了期刊编辑的日常工作,信息处理节奏明显加快,手工加工已无法适应越来越多的量与越来越快的节奏。信息只有通过现代化工具的传输才能得到共享。因此,对期刊编辑的信息素质要求,上了一个高的层次。

3.牢固树立开拓进取的意识。创新意识不同于因循守旧,它要求人们居安思危,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不满足于现有成就,敢于和善于寻求各种新机会,赢得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期刊编辑树立不懈追求的创新品格,一要勇于否定自我,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工作方式,去开拓别人未曾涉足的“处女地”,从而创出自己的新优势。二要勇于否定前人,不盲目迷信书本,敢于打破常规,从别人认为是荒诞的、离奇的、不可思议的方式或角度出发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可贵的探索求知精神,是创新的萌芽。而勇于尝试,多思路地回答和解决问题,正是创新能力的具体体现。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篇6

关键词:创新人才;创新知识结构;创造性精神;创造性能力;创造性人格

作者简介:冯芳(1977-),女,湖南娄底人,绵阳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四川绵阳621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014-03

通常认为,所谓创新人才就是指具有创造性精神、创造性能力,掌握创新方法,具备创造性人格,能顺利地完成创造性活动,并富有创造性成果的人才。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创新人才是由彼此联系、不同素质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作为整体发挥作用。由创造性精神构成的意向驱动系统属于“想到要去创新”;由创造性能力构成的技术支撑系统属于“知道怎样去创新”;由创造性人格构成的意志维持系统则属于“能够坚持创新”。而这一切都必须有科学的创新知识结构作为基础。由此可见,作为创新人才,其最优化的结构必须是知识、智能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因此,创新人才的素质结构主要由创新知识结构、创造性精神、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人格四大要素构成。这四大要素在创造实践活动中均有独立的地位和功能,其作用和价值无法由其他因素替代。

一、创新知识结构

所谓创新知识,是指对创新实践活动过程具有工具和手段意义的主体的知识系统及其结构。[1]创新知识通常与创造能力一起,以组合的方式共同发挥作用。

1.知识与创新

众多研究表明,个体所占有知识的数量与其创造能力的强弱并不完全呈正比。也就是说,知识量多的人创造能力不一定强;反之,知识量少的人创造能力不一定弱。个体的创造活动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掌握的知识的质量如何,是否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零散的知识只能解决个别的、局部的或者表面的问题,而系统的知识才能解决普遍的、整体的或者根本的问题。也就是说,只有建立科学的知识结构才最有利于成就自己的创造实践活动。

2.创新知识结构

创新离不开科学知识。宽厚的知识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创新人才必备的首要条件。离开了知识积累和储备,创新素质的形成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就在于其是否拥有科学合理的创新知识体系。

首先,合理的创新知识体系要求具备精深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创新人才通常是在某一领域或专业中产生的,设想一个人对某一领域一无所知却能发明创造,只能是“神话”。对某一事物了解得越深刻,具备的知识越丰富,就能从更多角度灵活地、变通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其次,理想的知识结构,必须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具备广泛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知识。知识经济时代,各种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渗透已经使知识不再是单一的某一领域,而是越来越体现多学科的特点。创新人才的知识体系必须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即在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

最后,还要具备一定的创新基础知识和创新技法。随着人们对创造学研究的广泛和深入,创造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创造技法越来越细致和丰富。目前,国内外创造学者创设的创造技法已达300多种,成为创造学理论体系中独具特色的方法体系。在创造性教育的初级阶段有必要了解和熟知基本的创造知识,有选择地掌握部分创造技法。

二、创造性精神

所谓创造性精神,就是主体在创造活动中培养起来、表现出来、发展起来,有利于创新成功、有助于取得创造成果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2]创造精神是进行创造活动必备的一些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敢于质疑、科学批判的精神

创造是对现存事物的否定和超越,以科学批判为基础的质疑精神是进行创造的必要前提。科学发展史证明,创造始于问题,质疑引出问题,没有对旧理论、旧工艺、旧制度的怀疑就不会有新理论、新工艺、新制度的产生。质疑和批判精神不仅要求主体敢于对现存的知识体系提出质疑、对权威提出质疑,而且要求个体敢于对自我进行诘问。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只要不被滥用便会成为一个人保持清醒、避免盲从、自觉地认识世界、自主地进行创造的最好思想锐器。

2.勇于探索、不断开拓的精神

创新,其本质就是推陈出新或开拓创新。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一个主要标志就是勇于探索和不断开拓。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从不满足已知,乐于探索未知,把发现、创造看作自己神圣的天职。他们立志揭开大自然的奥秘,或努力钻研社会现象的本质,在探索事物真相方面有很强的“内驱力”。具有创造精神的人绝不守旧,他们执着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力求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新产品、新观念和新办法。

3.奋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

创造精神是一种奋斗精神,需要以创造主体的奋力拼搏作为支点。创造灵感的出现、科学奥秘的解答都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为了某一问题的研究,科学家有时需要付出毕生的精力,甚至经历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没有奋力拼搏的精神就不会有创造成功的希望。

创造精神的深厚根基是献身事业。创造实践活动还需要创造主体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求创造者具备献身事业的优秀品格。巴甫洛夫说:“科学需要你的整个生命。纵使你有两条生命贡献出来,还会不够。”

4.甘于冒险、大而无畏的精神

创造活动,特别是重大的发明创造活动,是破旧立新的过程。要破除旧理论,就可能遭到维护旧理论势力的打击;要创立新事物,就要探索未知的领域,就可能遇到各种意外的风险和失败。这就要求创造者要有勇气面对一切困难,必须具有敢于冒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为了探索真理而不怕风险、勇于献身的精神是创造动机中最崇高、最伟大、最纯正的。

5.取长补短、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研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协作的“哥本哈根”精神。一方面,科学创造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和复杂;另一方面,专业之间的交叉和渗透也越来越多,综合程度也越来越高,许多研究项目,比如原子能开发利用、大型加速器、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等的研究已不是一个人、一个研究室甚至一个企业所能胜任的了。因此,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需要群体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友爱合作的精神已成为个人成才和获得创造成果最重要的创造性精神之一。

三、创造性能力

创造性能力是创新素质结构中的技术支撑或动力操作系统。所谓创造性能力,是主体在进行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能力及各种技能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创造主体的基本能力(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性能力(如实际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它既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又是人的创造智力和创造品格的完美体现。[3]

1.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外部的各种刺激,形成对周围事物的印象。观察能力是人获取感性材料的能力,也是捕捉机遇的重要智力要素。人类的一切活动领域都需要观察能力,科学研究、知识创新更离不开敏锐的观察力。细致准确的观察能力是个体在创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善于观察的人通常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能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反之,反应迟钝的人常常容易被一些表面、肤浅的现象迷惑,不能捕捉到一些重大发明发现的良机。

2.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指的是赋予智力或其他因素活力、增进智力或其他因素效益的能力。与观察能力、记忆能力相比,想象能力具有更大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想象能力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使思想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中穿梭。但它绝不是胡思乱想,不是主观臆测,想象的原型来自客观世界,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想象力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想象能力是引发创造的先导。任何创造活动都是以想象为先导的。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才有可能事先在脑海中构成关于活动本身及活动结果的种种表现。想象能力也是激励创造的动力,是激励人们克服困难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转化为一种强大的心理激励力量,使人们可以借助想象能力预测克服困难的效果,设想创新创造成功的意义,从而振奋创造者的情绪,激发人的创造能力。

3.创造性思维能力

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际经验,按照客观规律进行分析和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能力,是各种思维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创造性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发散思维能力、收敛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横向思维能力等。创造者以敏锐的感觉,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矛盾,提出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经过创造想象、推理判断获得新的、独特的认识。具有创造思维能力的人思维敏捷、流畅,能从多角度、多方位探索和解决问题,表现出极好的应变能力;同时思路开阔、灵活变通,思维结果也会与众不同,具有较高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人类发明创造史的大量事实证明,没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者就很难在科学事业上有所贡献。

4.实际操作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指的是人们运用工具、技术和技巧实现自己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对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是进行创造活动重要的基本能力。[4]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创造者要想要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一是实验技能,二是计算机能力。

实验技能对于现代人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实验是科学认识活动的基础,现代科学许多重大突破都得益于高超的实验技术。所以,要重视实验研究,注重实验技能的培养与掌握。爱迪生是举世公认的发明大王,他一生中获得了一千多个单项发明的专利权,其工作效率如此惊人,原因之一是他依托的是现代化的、装备精良的研究实验室。美国加州大学教授田长霖曾说:“中国大学生考试能力强,书本知识学的还可以,可是动手能力不行。搞研究不如美国学生。”这种评价是值得思考的。

科学研究中的复杂解析计算和数值计算、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处理、工程中的数控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都要具备不同程度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技能,尤其是跨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以及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那就更加需要高超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技能。

5.学习能力

创造学习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并结合当前实践,大胆探索、独立思考,积极提出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的能力。未来的社会将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创造性学习的人。美国《财富》杂志指出:“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认为:“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竞争对手学习更快的能力。”现代社会,科技信息的快速发展要求现代人用开放的态度进行广泛的学习。具有自我超越的人会敏锐地警觉自己的力量不足和成长极限,他们通过不断学习力图突破这种极限,发展自身。

6.合作组织能力

在创造实践过程中,只有善于与他人进行团结合作,拥有必要的交际能力和手段,创造个体的思想、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据统计,现代科学技术中重大的创造95%以上都是集体合作的结果。以往那种仅靠科学家个人的天才和努力就能有所突破、获得成果的几率是越来越小了。较大的科研项目往往需要多种专业、多个部门的人一起开发。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学会共处,强调“要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指出:“任何新颖性成果必定是一种集体聚合体。”因此,合作组织能力的培养必然是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创造性人格

所谓创造性人格,是指主体在后天学习活动中逐步养成,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对促进人的成才和创造成果的产生起导向和决定作用的优良的理想、信念、情感、意志等非智力素质的总和。[5]创造性人格是与创造力密切相关的个性心理品质,决定着个体的人格活动与自主精神,是构成创造力的基本驱动因素。

1.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创造活动中的心理动力因素。创新人才的求知需求是他们创造出新的理论、产生重大发明创造的强大动力;强烈的好奇心是促使个体去观察、探索新奇事物从而获得对这种事物认知的内在冲动,一向被视为人类探索精神的渊源。大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接受调查或采访时都把富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列为走向成功之路的必备性条件,列在各种个性品质的前列。正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兴趣的有机互补使得科学家们在探索大自然的奥妙的过程中获得了无穷的创造力。

2.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独立性是指思维和行为很少受他人影响,能够独立思考、判断、选择的心理品质。凡有创造性的人无一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而较少依附心理和盲从意识,特别是“不满足于已有结论、不相信唯一正确的解释、不迷信权威的仲裁、不屈服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喜欢进行富有平等精神的思想探讨与心灵诉求。人格独立是思维独立的前提,由人格独立性到萌发创造性是创新人才成长的普遍规律,从众性则不利于创造性的发挥。

自信心是创造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创造性思维层出不穷的源泉。人才在创造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穷途末路,会遭受失败挫折的打击。唯有坚贞的信念和强烈的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水平获得成功才能产生创造的热情,激发其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动力。

3.超凡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意志是人们在创造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懈、长期保持的一种坚强毅力,是人们勇往直前、顽强克服各种困难的个性心理品质。创造主体要实现远大的目标必然要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阻碍,会经历各种坎坷和失败,这就要求创造者必须拥有超凡的意志力,凭借坚忍不拔的坚强毅力才能使事业获得成功。

4.顽强的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进取心是指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个性品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进步,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就在于创造者们拥有顽强的进取心这只“向上的车轮”。具有进取心的人会渴望有所建树,争取更大更好的事业发展;会勇于迎接挑战,为自己设定更高的工作目标;会奋发图强,从而获得出色的创造成果。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等,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情感。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责任感创造奇迹。大凡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能够创造奇迹皆由责任感使然,即使在自己并非最喜欢和最理想的工作岗位上也可以创造出非凡的奇迹。

5.敏锐性与“迟钝性”

敏锐性是个体在知觉和思维等多个层面上对外界反映能力的综合表现,有时候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可驾驭的焦虑水平”,它与好奇心不同,具有明确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指向性,是创造主体实现思维突破和超越的重要臂膀。敏锐性高的人创造力强,目光犀利,头脑清晰,逻辑性强,善于把握创造机遇,能够很快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要害,发现事物内在的漏洞和不同寻常之处,预见事物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可能结果,因而能比一般人更快、更准确地解决问题。

“迟钝性”是指个体忍受模糊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斯坦伯格的研究认为,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的意愿、承担风险的愿望和自信心是创造者共有的特点,是创新人才的关键性人格品质之一。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常常需要等待自己的新理论建立起内在联系,或等待理论、实验与资料的充实完善过程。这种时候,他不能急于作出结论,也不应当对研究附加任何“先决条件”和“先入之见”。在一种创造性的思想、理论、方法刚刚提出但还没有被人们明确接受的期间,创造主体特别需要有忍受模糊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曼英.创新教育导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9.

[2]甘自恒.创造学原理和方法:广义创造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79.

[3]冯有明.创新人才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73-184.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篇7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素质知识能力

1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

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全面创造性的人才,是内在的创造性得到充分揭示和开发,形成创新素质,并能产生外在创造性成果的人才。与一般应用型人才相比较,创新型人才除了具有基本的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外,在心理素质、智力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方面有着独特的特征。

1.1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

创新型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具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相信成功的信念,具有强烈的以创新和再创造为核心的心里追求;从外在上看,创新型人才对事物发展的缘由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从事创新的兴趣。从内禀特性看,创新型人才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和发展方向的预知具有良好特质,从审美观来看,创新型人才具有以创新为乐、创新为荣的价值观。

1.2智力素质

智力的高度发展是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创新型人才智能特征表现为:

1.2.1敏锐的洞察力

任何创新的活动都源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需求,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们对现实和潜在的社会创新需求的判断、把握的正确程度和预测的敏锐程度,都直接决定着创新活动的自觉程度和创新行为的有效程度。创新型人才基于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知识背景,从而具有直入问题要害的的敏锐的洞察力。特别是能把握住问题关键所在,洞悉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找到创新切入点;

1.2.2较强的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创新的基本能力,也是一种综合能力,既包括对探究和创造规律、方法论的掌握,又包括获取资料、分析和处理资料的能力;既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包括研究设计和实施的能力;既包括人力资源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包括物力资源和调配能力等。

1.2.3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的思想、理论及设计转化为实际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要靠创新思维来实施,脱离的创新思维,创新产品的产生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就是创新思维能力。

1.2.4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

通过观察、探究和思考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并不意味着创新过程的结束。当前的创新不仅指原始创新,更多的是一种优化组合、引进吸收的创新,把理论形态的创新向前推进,使其转化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也是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尤为如此。

2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二是普通知识和特殊知识的比重,三是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比重,四是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的比重。这里所讲的“比重”,不仅指数量关系,也指质量关系。一般来说,人才培养一个主要点就在于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

现代心理学认为,合理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知识、概念而形成新现版、新概念,合理知识结构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概念越明确,相互联系越紧密,新观念越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越容易展开;2)具有双重知识结构构,包括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两者因联系加强而便于再创造;3)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单位容量越大,思想跨度越大,跳跃性就越强,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4)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陈述性知识,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造力也就越强。

那么,创造性人才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呢?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四个“逻辑”:形式逻辑、辩正逻辑、情感逻辑辑、数学逻辑;二要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三要具有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四要具有科技发展状况的前沿知识。

3创新型人才的能力

从技术的角度,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创新型思维外,首先必须具有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其次,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自觉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指对学习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力;第三,创新型人才应具备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即选择、整合、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信息能力的人,能够有效和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正确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创造性使用信息,能够在专业知识学习之外,获取更广泛的信息,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创造能。第四,融合协作能力。即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能力,包括协作意识、群组行为和团队精神,主要表现在对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的适应上。这就要求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融合协作能力和角色转换意识,还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如乐观、稳定的心态。

4素质、知识及能力间的关系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相辅相成,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知识在形成人的整体素质方面有着无以替代的基础性地位,没有相应知识的武装,人不可能内化和升华为更高的心理品质。

知识与能力又是紧密相连的,大量的知识占有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一方面,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为能力的发展提供基础。一个能力强的人较容易获得某种知识,凡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低级的技能,甚至是本能。在某个领域内没有知识,在该领域内也必定是无能的。正是由于已掌握的知识的广泛迁移,个体才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心理结构,从而形成某种能力。从素质教育的思想出发,对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除了专业的有关知识外,更应重视学生“为人、做人”所必备的知识,即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的知识。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篇8

一、传统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未能体现“多功能”的特点,即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身体和技能的发展,而对培养学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培养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并使学生获得心理和情感上的满足则认识不足;其次,不能正确处理竞技运动与体育教材的关系,把竞技运动等同于体育教材,从而使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利于弘扬体育文化,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第三,教学方法呆板僵化,在课堂中采用刻板的“填鸭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育课成了变相的强迫锻炼课,学生缺乏参与的积极性;第四,培养目标以动作技能的掌握为主,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对体育的理解仅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和积累,以掌握知识、动作技能的数量多少作为评价的标准,评价学生能力时,混淆一般能力和创新能力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的体育老师

创造没有固定的模式,生活中无时无地不充满着创造的机会。陶行之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所以,能不能把握创造的机会,关键是有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体育老师。但很多体育老师往往缺乏创新素质,对学生的创造潜能有着不正确的认识,意识不到创造潜能在学生中普遍存在;在体育课程内容上缺乏足够的理论和方法,在自己的工作上求稳从众,缺乏创造性。因此老师应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1.创新型体育老师在观念上要不断更新。要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让他们的创造思维得到自由发展;要敢于用质疑的目光与发展的思路对待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应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并着力思考,可根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必要的增减,不要迷恋于课程体系及其权威。

2.创新型体育老师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体育学科牵涉内容和技能很广泛,老师应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善于在教学中渗透自己的“科研”思维过程,向学生披露自己具有创造性的思考过程;还应具有一定的课堂调控能力,能够在教学中适时地调控课堂,使教学活动充满生命的活力。

3.创新型体育老师应具有深厚的知识技能功底。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所以决定了体育老师必须具有深湛的知识与技能。一方面,体育老师还应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营养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是创新型体育老师形成创新教育的必备条件。而在现实体育教育中,往往很多老师只是体育知识丰富,而缺乏上述知识,因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身体素质、理解能力等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和帮助。

三、建立良好的创新型师生关系

在师生交流中,教师应从传统教学的传道、授业即信息直接提供者的位置上退下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均应能充分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丰富性,以各自的知识经验、情感、个性投入教育活动,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教师不再是至高的权威,而是以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魅力等去感染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崇高威信,以自己创新的行为、思想效果去影响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普遍交往的创新型师生关系。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创新能力。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快的课堂气氛是学生的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等生长发展的“空气”,“阳光”与“水”。一般来说,教师总是爱学生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很多教师的爱不溢于言表,是以“严”表现的,传统的“师尊生从”的师生关系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2.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我们都知道,教与学最终是看学生是否学好。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是主动学好,还是被动学好?这应该是一个教学观念问题。传统的体育教学,它以教师的“教”为主,而忽视学生的“学”。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科勒涅克认为:创新思维就是指发明和发现一种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创新思维主要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新颖、灵活的有机结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思维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实施多种方案。

1.把握课堂设疑,培养创新能力。营造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风气,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在十五、六岁这个时期,往往在生理、心理上逐渐向成人靠近,同时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敏感的自尊心、薄弱的自控力的善变的可塑性。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堂设疑,课堂设疑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恰当的提问可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2.利用小组合作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小组合作教学就是把班级内的学生,根据身体素质、体育能力、运动水平等情况,恰当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教学活动和实现教学目标。小组使用教学,优化了教学信息的传递渠道,同时教师根据小组的反馈信息,随时加以调控。通过小组活动,创设竞争情景,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篇9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新能力;激发教学;实践教学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音乐的学科特点在于它的情感性与形象性。音乐教育是凭借审美感受来进行的,而这种审美感受是在轻松自如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和学生用音乐进行情感交流方式来完成的。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去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如果没有想象力的话就无法听懂音乐。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是由于音乐表现手法丰富且多变,由于音乐的情感性、形象性特征决定的。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教学内容及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丰富、变化、发展离不开创新。通过音乐课教学,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给学生创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欣赏二胡曲《赛马》中好象是骑手们在摇鞭催马;弱奏的连弓十六分音符要奏得连贯而均匀,犹如群马奔驰时的马蹄之声。两个相同的重复乐句,使人感到马群跑过了一批又一批,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第25至32小节的四分音符乐句运弓要宽阔,发音要饱满,表现了人群中粗犷的呐喊声,从这几小节来看形象思维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听后让人久久难以平静,这是《赛马》中最有歌唱味的,旋律性很强,学生能学会。经过听、唱之后,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万马奔腾图。教师要能根据音乐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为学生创设想象、联想的广阔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对其深入一步的进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 

二、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进而让音乐伴随终生,提高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设计具体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及音乐现象,主动去探索、思考音乐与人生的关系,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如今每年的春节晚会,均有很多优秀的歌舞节目,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增加这些节目欣赏,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如,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军队进行曲时》时,可让学生随着音乐做踏步,感受进行曲音乐的风格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引入,让学生听出“风笛”这件伴奏乐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可从生活入手,寻找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音乐,激发他们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利用电脑多媒体教学平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它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先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之中去探索声音,去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地做些什么,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在音乐方面就是以即兴的创作表演作起点的教学方式。

三、在学科综合中,拓展学生的创新范围 

创新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篇10

关键词:独立人格:创新;德育

美国当代人本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指出:那些“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力或创造性”的自我实现者,其人格上的突出特点是都具有“超然独立的特性”。这种人格上“超然独立的特性”就是独立性人格品质的表现。它是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激发“创新”的重要内在条件。

一、独立人格的内涵阐释

(一)独立人格的定义

“人格,来自于拉丁文“persona”,最初意为面具、剧中角色。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常称为道德人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格不是超历史、超现实的抽象,本质是人的一种社会特制。作为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本质的人格,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人格主义哲学上的人格,指具有自我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心理学上的人格,指个人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前者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后者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上的个人特征,这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使个性成为一个整体结构。“独立性”是人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行为的调节者,决定人的行为方式”。从心理学上来说,独立人格就是个人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上表现出来独立于他人的主体性、自我性和独立性。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趋向和选择上习惯于独立判断、自主决定;在能力、气质和性格上表现出明显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和非依赖性。现实生活中,人们除了用独立人格强调人的独立性、主体性外,还赋予独立人格一定的正面涵义,诸如正面的道德价值观和责任感等等。本文的独立人格包括此方面的意义。

对独立人格的理解要谨防走进误区,独立人格不是脱离群体,孤僻独行,或者是个性偏执,也不是倡导个人主义、自我为中心。独立人格的“独立”相对于依附性人格中“依附”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保持相对独立平等而不是依赖的关系,主要侧重于个体的主动性和对自己状况的主控性。同时独立人格不是创新人才唯一的人格构成,它只是创新人才人格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创新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创新人才还会表现出其他的人格特征。

(二)独立人格的特征

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拥有独立意识。他们有独创精神、独立见解、独立判断,不会在思想上步他人后尘,不屈服权威的意志。(2)自主能力。人格独立的人善于理性思考,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自我塑造,自己创造自己的本质。(3)批判精神。他们敢于挑战群体的压力,质疑现有的学术。不迷信于书本。(4)道德责任感。他们有共存、合作、宽容和责任意识,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不顾他人的利益。

二、独立人格对创新人才的影响

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之一,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创造性人才在人格上有八个特点,其中的第一特点是“高度自觉性和独立性”。独立人格是激发人才创新能力的“催化剂”。有研究者指出,独立人格是创新人才的‘脊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我们从人的心理成分来看,人的创新活动由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三个方面构成。认知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独立人格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构成了对人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在认知方面,具备独立人格的人对创新有独特的看法和评价

首先独立人格特征的人将创新看成一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是追寻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自我实现的需要越强,创新的积极性就越高,也更能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力。其实自我实现是人的本质体现,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但不一定把创新看成一种主要手段。再者,独立人格特征的个体将更多的从道德上来认识创新。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崇尚创新,并将独立见解、创新精神视为个人的道德、人的尊严;将创新活动看成是对社会的责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遵守职业和科研道德规范等。他们强烈地反对“言他人之言、感他人之感”,反对学术抄袭、欺骗和造假,敢于质疑批判不良风气。因此就保证了人在创新活动中的良好动机和愿望,形成积极的价值取向。不会导致自我实现走向纯粹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将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从而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成功提供了德性保证。(二)在情感方面,独立人格特征具有强烈的创造热情,创新的动机性和主动性更强

t.m.amabile在《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内在动机原则是创造力的社会心理学基础。内在动机原则就是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的压力所激发时,才表现得最具有创造力。所以,具备独立人格的个体遇到问题不依赖或等待外界的帮助,有强烈的好奇心,会积极主动地探索。

(三)在行为方面,独立人格特征表现为具有自然、稳定、持久的创新心理倾向

创新思维是人的创新能力核心部分,具有求异、主动、灵活、思维运行的综合、突发等性质,其中求异和主动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在独立人格支配下的个体将求异和主动演化为一种思维惯势和行为习惯,即成为一种创新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轻易改变。创新心理倾向的稳定性会使个体表现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毅力,不屈服集体和客观环境的压力,会将自己的兴趣坚持到底。而且,他们会积极地利用客观条件,促使创新人才培养的外在依托条件真正发挥效用。当前我们为创新人才培养而实行的课程设置、使用的教育手段、创造的教育环境、规划的制度体制等,对创新主体来说都是外部的条件和刺激。个体创新能力的实现不是简单的“刺激一反应”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谓的内因就是个体的独立人格,它激发并稳定个体的创新主动性、明确其志趣动向,并能使个体积极有效的利用外部条件,让外部条件真正发挥作用。

三、独立人格的养成

“一种人格的养成不但依赖全部的社会生活,教育也是实现人的身心发展、人格养成的主要途径。任何时代的教育都应该以养成一定的人格为根本宗旨,或者教育对人发展的促进要以人格的养成为总愿景。任何一种教育都要以一定的人格观为根本的理念。”创新教育的最终理想不是为了培养人的超常智能,而应该把独立人格的培养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独立人格不但是人创新能力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培养独立人格,就要把独立人格作为教育的根本理念

我国传统教育理念造就的是依附型人格,因此强调人在身心品质和活动等方面统一性、整齐性;重视群体精神或集体主义精神、服从的品质。忽视了个体的独立性,忽视了个人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重要性。受此影响,在教学和培养模式上统一考试、材、统一答案,学习活动变成教师教学的派生物、附属物,教师控制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没有选择和决定的权利,师生关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等级森严,学生附属于教师。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缺少创新心理倾向,依赖性过于严重,遇到问题习惯于等待而不是主动解决,习惯于接受教师或者学校的强制命令,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乐趣性,更无从谈起创新能力的发展。甚至有人指责:“所谓受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接受压抑、怎样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强制。”虽然上述情况已经被大家所认识到,并随着教育的改革有所改善,可上千年来形成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面对当前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要在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贯彻独立人格的根本理念,为学生提供充分独力学习、独力探索的机会和空间;消除学生对教师的依附性,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决策。

(二)德育应是培养独立人格主要手段

有研究者认为,独立人格教育不适合开辟的一种所谓单独的“独立人格教育”,即设置专门的课程。笔者对此也表赞同,独立人格所蕴含的种种具体内容与德育是一致的,人格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所以德育应该称为培养独立人格的主要手段。但是长期以来,人格教育在我国的德育中没有受到重视,德育教育方式方法上也是以对道德标准的说教和命令为主,忽视了学生独立的道德评价、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阻碍了独立人格的形成。所以德育应该积极地探索关于独立人格的教育资源,例如独立意识、独创精神、共存意识、合作意识、宽容态度等等;改变以往的德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塑造既有智能又有德性的全面而健康的创新人才。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向相关学科渗透有关知识来进行独立人格的培养。独立人格要通过外界教育和自我感化来形成。在德育中我们要积极引导个体自我感化能力的提高,让个体在其中意识和感受到独立人格的可贵,及独立人格在个体走向成功、走向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会减少个体的依附心理,充分发挥个性、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自信心。

(三)积极促进学习活动方式的改变

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从学习活动受教师控制走向学生独立学习,对学习进行自我控制。在独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更好地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特的学习风格,克服依附心理,为自己树立创造的信心。独立学习并不是要脱离教师的指导孤立存在,而是相对地独立于教师教的学习活动方式。独立学习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大量的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从而培养独立人格。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这样可以改变传统学习活动中学生受支配的地位,变压力为动力,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