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1:19

教育管理体系篇1

建国之初,我国的教育面临着两方面的艰巨任务,一是迅速普及教育,改变大多数人口都是文盲、半文盲的状况,扩大和保证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二是顺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建立起正规化、制度化的教育体系,为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培养大量急需人才。[1]前者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发展教育事业进而实现社会公正方面的理想抱负;后者则体现了在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需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30年间,这两者存在着既相互促进又互为矛盾的关系。就理想层面而言,我国政府一直抱持着平等的教育发展理念,力图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但就现实而言,薄弱的经济基础以及一切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却不时和这样的理想产生冲突。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成为主导这一时期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体系同样受到这一关键性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在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论方面,十分重视教育的平等价值。国家往往采取分层的方法,通过低重心的教育机会分配方式来扩大教育普及范围。譬如,在建国初,国家通过干部教育、业余教育、工农速成学校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来快速普及教育。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将这些教育形式置于与正规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结合当时国情,将普及初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尽管此后不久,为满足工业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发展逐渐体现出了更多的精英化路线特征,新学制也停止执行,但对革命化、大众化、劳动化的追求,却一直贯穿于新中国前30年教育发展的历程。面对“普及与提高”的矛盾,国家甚至在“教育革命”及“”期间,采取了政治化的、群众运动式的非常规手段来迅速普及教育。[2]其次,在对教育属性的认识上,更多地关注到了教育事业的消费特征而对其生产特征认识不够,这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长张奚若曾对经济与教育的关系做了如此定位:“文教事业应当也只能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来进行。如果消减经济建设的投资来发展文教事业,那就是本末倒置的做法。”[3]“先经济后教育”的思想还表现在:每当经济发展出现困难或重大调整时,教育经费总是成为最先被压缩的对象。如二十世纪60年代初,财政部党组在《关于当前财政情况的简要报告》中,建议缩减教育和其他各项事业费30%,其后历次进行的有关财政安排的重要会议,都将教育经费当作了重点消减的对象。[4]1970年,教育经费仅占GDp的1.22%,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教育支出水平最低的年份。再次,教育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计划性和集权性,国家对教育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在这一时期,市场的作用基本上被政府的力量取代,各级政府成为发展教育与提供教育服务的单一主体。学校作为微观管理主体,基本丧失自。行政力量全面控制学校的人、财、、物、事权。这种模式虽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快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需要的人才,但也导致了条块分割、体制僵化、效率低下等种种问题。需指出的是,即使在计划经济年代,为缓解教育供给不足的矛盾,国家也曾尝试下放办学权、允许社会力量办学或在财政方面向地方分权。但由于这些尝试都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框架内进行的,因此都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和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最后,在教育管理的具体方法方面,突出教育管理工作的政治性,强调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建国后,我国在实现教育平等的理想与一切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制度安排、资源配置之间,一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这种市场机制,在当时是根本无法发挥作用的。而在计划经济体制内,也难以找到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有鉴于此,在革命战争年展起来的政治运动甚至阶级斗争便成为我国倚重的工作手段。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正常的教育管理工作往往被各种政治运动所取代。中央政府力图通过政治力量强行阻断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最大限度地实现“工农群众”的教育权利。但教育发展毕竟有着自身的规律,对“政治正确性”的偏执追求,不但造成了教育发展的大起大落,而且,当它最终发展成“”这样的闹剧时,也给其后相当长时间内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体系之变革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快速发展,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也显现出新的特征。杨东平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教育改革表现出“宏观垄断、微观放开”的特点。和经济改革的逻辑一样,教育改革同样是从放开微观办学机制开始的,但宏观上却依然维持了高度计划和垄断的管理体制。[5]如此一来,1978年之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便存在着两种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一是市场化的力量,二是因渐进改革而存留的计划体制的惯性影响。两者的矛盾作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管理工作在方法体系的构建上也逐渐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这主要是:首先,在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论层面,开始将“效率”置于价值序列的顶端。改革开放后,追求效率逐渐成为了中国人的集体共识,经济领域中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被逐渐移植到了教育管理工作中来。譬如,在经费安排上,本应具有均等配置地方教育经费功能的财政转移支付,却更多地转向于对效率的追逐。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在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时具有更强的谈判能力,且税收具有基数返还的性质,如此一来,这些地区反而比经济欠发达地区获得了更多的转移支付。这往往使得各地间的教育差距伴随着经济差距的拉大而变得更为严重起来。这一现象表明,简单移植经济建设的效率优先原则,不仅有可能使教育管理工作沦为一种物化的非人管理,还可能损害教育公平和加剧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其次,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对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这直接催生了教育管理方法体系的变革。相比改革开放之前,人们不再将教育单纯地看作是消费部门,不仅对通过教育实现人力资源积累的功能更加重视,同时还直接将教育事业视为“生产部门”予以管理,将发展教育作为拉动经济的手段,甚至是直接当作一种经济建设行为来看待。在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体系方面,这样的观点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移植经济工作方法或企业管理方法的思想基础。尽管今天的人们对这类主张多抱持批判态度,但必须看到,适当地借鉴经济方法,不但有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也为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体系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可能和动力。譬如,正是借鉴了经济工作的观念与方法,人们才对学校管理过程中的成本与收益问题更加重视并发展起相应的工作方法,这显然对改进计划经济年代的低效管理模式具有积极作用。再次,相比于计划经济年代的集权,分权成为改革开放后教育管理工作变革的主要方向。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了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则将该原则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除纵向分权外,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横向分权也是分权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些改革,至少从两方面促进了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体系的变革:一是在纵向分权条件下,低层管理主体的自得到了维护和伸张,各级管理主体可相对灵活地选择管理方法,这就为基于实践经验的方法创新与改进拓展了空间;二是在横向分权过程中,政府将一部分职能“让渡”给市场与社会,从而推进了教育管理工作由传统管理向公共治理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权化改革,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教育管理方法体系方面,两种体制的纠结依然存在,很多关系也需要通过改革和在改革中来调整和理顺。最后,在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层面,多样化和规范化的特点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管理工作放弃了“阶级斗争为纲”的工作路线,教育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也逐步多样化。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下僵化刻板的管理工作模式开始松动,市场化改革对原有管理模式产生的巨大冲击,使得管理理念与方法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另一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进一步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这为我们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创造了条件。而这样的学习借鉴与本土经验一经碰撞结合,又势必推进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向着更为多样化的方向迈进。实际上,除传统的行政方法外,那些在计划经济年代被边缘化的经济方法、法律方法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这在促进教育管理工作方法多样化的同时,也使教育管理工作本身开始逐步摆脱经验管理的影响,追求科学规范的管理也就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体系的问题反思

以上分析表明,建国以来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深刻地影响了我国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体系的发展演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工作为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在方式方法方面进行了不少积极的探索,这为改进、提升教育管理服务的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相比于社会认可和老百姓满意的这一教育要求来说,我国当下的教育管理工作在方法体系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方法论层面,因注重“实用”而忽视了深层次的批判反思。这里所谓的“实用”是指教育管理工作者大多希望方法体系能简洁快速地处理各类问题。从效率的角度而言,这一诉求并无什么不妥。但在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效率”并非方式方法选择的唯一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所着力构建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体系,必须是开放包容的,它不仅可以直面功利问题,也应对价值问题予以积极回应。这就需要教育管理实务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养成质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特别是要对那些所谓的“不证自明”的“常识”和举措予以批判反思。这正如美国的教育管理学者福斯特(williamFoster)所说的,“批判理论是不可或缺的:它鼓励我们要以历史性的视角来看待各种事件,至少是在如何管理人类自身事务方面,我们应对那些已被接受的真理的合法性进行质疑。为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更恰当办法,我们要将研究不断持续进行下去。”[6]其次,教育管理工作仍以经验模式为主,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不少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方法意识不强,方法素养也有待提高。这种现状使得教育管理工作者往往只能倚重经验来开展工作。之所以如此,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大多是从一线教师提拔上来的这一现实有关。这种所谓的“教而优则仕”制度,虽然有助于教育管理者更好地把握教育教学情况,但教育管理工作毕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仅有教育教学经验显然难以满足管理工作的全部需要。正因如此,很多国家开始将教育管理工作视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领域,进而建立起相应的职业准入制度。譬如,早在二十世纪50年代,美国就确立了较为完备的教育管理人员资质证书制度。[7]p403~404又如,在日本,公立大学的管理人员属于国家公务员,有从业意愿的人需通过由日本国立大学协会组织的相关考试,才能获得从业资格。[8]再次,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体系在继承与引进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的教育管理历史源远流长,这为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的方法借鉴与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在实践工作中,由于教育管理者对这些丰富的教育管理遗产不甚了解,加之又有意无意地忽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这都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梳理、借鉴与继承历史经验的难度。另一方面,在如何学习和引进国外的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体系方面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譬如,近些年来,我国教育管理工作在努力追赶“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借用了不少源自国外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与概念,但遗憾的是,这种借鉴和应用不少还相当地表面化,失之于肤浅和对具体情境的把握不够。最后,教育管理工作过于倚重行政手段,方式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条件下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虽然有所松动,但学校作为行政附庸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使得政府在主导教育发展方面拥有了绝对的权力,既形成了常说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但也造成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被动与消极,严重压抑了地方和学校管理工作者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仅如此,过分倚重行政方法,还影响了其他方法的使用。譬如,尽管人们意识到市场是高效率配置教育资源的有效手段,但由于行政权力的过度介入,严重束缚了市场机制的运用与作用发挥。

四、教育管理工作方法体系的转型与走向

教育管理体系篇2

关键词:现代职教体系;教育管理;社会应用型人才

引言

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现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多次提出要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所以在现代职教体系下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1现代职教体系内涵的概述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高职教育呈现新的特点与内涵。总体而言现代职教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功能性。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的的,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要紧紧围绕社会产业结构调整等战略而调整教育管理模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2)职业教育内在协调衔接性。在以培养大国工匠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体系下,职业教育应该在大教育系统框架内实现中高职的内在衔接,以此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端人才;(3)职业教育内隐的教育功能。现代职教体系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功能是现代职教体系的根本,是满足学习者知识与技能培养的主要载体;(4)职业教育外在联系性。在一带一路战略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职业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外部的联系,例如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

2现代职教体系下高职教育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发展现代机械强国战略下,高职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是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当前高职教育管理所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在:(1)职业教育目标管理体系有待明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职业院校必须要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培养社会高素质人才。然而基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院校的职业教育目标管理体系仍然停留在“闭门造车”的层面,缺乏与市场的动态对接。例如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过于机械化,没有与市场建立动态化的人才培养目标。(2)专业发展失衡,教学模式枯燥。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倾向与综合类发展,结果导致院校专业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核心专业却也来越匮乏。例如根据调查,某省内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同质化现象越来越突出。最显著的现象就是随着幼师人才的匮乏,导致高职院校纷纷设置幼教专业;另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没有凸显出职教的实践性特点,仍然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导致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不足。(3)教师评价制度不完善,科研水平相对薄弱。在现代教育体系下,虽然国家科研项目向职业院校倾斜,但是总体而言职业院校承接国家、省市科研项目的机会非常少。当然高职院校师资管理不完善等因素是造成科研项目少的原因。另外在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下,高职院校教师评价机制并没有按照绩效考核的标准进行,导致教师的创新性与实践性不足。例如高职院校职称评定等并没有向长期从事实践一线教师倾斜,导致高职教师团队的创新性不能得以激发。

教育管理体系篇3

教育管理主体客体关系

教育管理主体是一种哲学领域的衍生概念,他通常指的是人类的社会活动所产生出来的实践主导与实际责任的承受者。而在实际生活中,作为主体存在的只有人,真正的主体指的也是从事现实活动人类。而客体的定义则被认为是对应主体所衍生出来的客观的实际存在事物,它往往是相对于主体的实体以及活动所产生的精神活动对象,客体与主体之间相互联系密切并且经常会作为主体的思维认知所加以改变的对象而存在;因此,在教育管理当中的主客体系之间的存在关系也就成为了我们教育管理者所实际研究的一大主要课题。

一、教育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一)教育管理者是教育管理的主体:由于我国当前局势下的教育管理活动存在着极大的复杂性以及特殊地位,因此在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中,教育的管理主体通常会被管理者系统的分为个人管理主体与系统机构管理作为主体这两大方向;人作为一个个体独立存在的管理主体,其在教育体制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是高层的教育管理者,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并融入教育管理系统当中,教育管理的个人主体就要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去迎合其发展的需要,在具有良好的教育管理认知的同时还要有充足的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人们想要实现和主导教育管理体制的必备条件。教育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性质的管理与实践并存的活动,对其它的社会活动有着极大的制衡以及依赖性。

(二)教育管理中被主体管理控制的客体:在教育管理的过程当中,能够对教育管理的实际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做出相应的反应的客观对象体系,我们一般将其称为教育管理当中的客体,它包含了存在于教育管理整个主体的领域空间范畴之内的一切人类和事物。教育管理当中的客体作为一个较为复杂周密的系统体制而存在,其对于整个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与主体之间相互依存所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教育管理主客之间的行为与社会实践活动关系:教育管理的主体与其共生存在的客体,以哲学思维的角度和眼观去看待,就会发现,教育管理主体和教育管理客体之间最为实际的关系就是社会实践和社会认识之间的关系;在教育管理的主与客之间所存在的实践关系往往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管理关系,客体作为被动的一方被主体一方进行主动的导向和控制,同时这种主客关系也会实际的影响到其它的关系连接根本。在管理教育的主客关系进行实际实践的过程中,主体管理者往往会遵照自己的意愿和权力来对客体进行管理与控制,将自身的目的和权力能量通过客体的反应来具象化,整个过程进行的同时也是主体将客体非对象化进行转变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会逐渐的将客体所具备的一切转变为自身的实际能力。从而大大提升自身作为主体所占有的主导地位。

教育的管理,其主体与客体相互存在的认知关系也可以被我们理解成为是管理主体在理论上认知和解读管理客体以及社会实践之间存在的某种定义。而在教育管理的具体化实践掌握过程当中,教育管理的客体往往需要通过其互相依存的主体进行引导,从而获得本质上的主观形式,而主体的观点和认知则是需要经过客体所获得的较为客观的理解和反应来得以体现的。教育管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依赖并存取决于社会实际的实践关系,教育管理者为主体,被管理者为客体,管理者只有真正的了解被管理者,才能对其进行管理和改变;可见教育管理者作为主体与教育管理的客体之间互相依赖的共存关系,与互相的认知和理解是密切而不可分割开来的。

(二)主体与被管理的客体之间互相依赖共存并制衡的关系:教育管理者作为主导地位,与其相对的教育客体之间的制约和依赖关系往往是通过不断的社会活动和实践中来产生的,在教育管理的整个行为过程当中,二者之间往往都是互相作为彼此的前提和依据,同时在彼此的管理制约中又相互协助而得以存在的,一旦它们脱离了教育管理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的温床,整个教育管理的主客体制将瞬间瓦解;教育管理者在管理之中之所以能够作为主体地位存在,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在整个的教育管理活动过程当中还有客体的存在,而教育管理者也因为其对于被管理的客体具有相应的承担责任,才使其具备主导的地位和主体性质。

相对的,教育管理当中的客体之所以得以保留,最主要的因素也是因为有着管理控制的主体的存在,客体因为具有被管理者管理控制的义务具备了教育管理的客体属性。教育管理在实践的过程中,管理者的能力和权力往往都是在对于主客双方之间进行调和而得以展现出来的,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领导对下级之间进行管制的关系体制。不光是这样,在整个教育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由于整个管理系统其本身具备了一定的层次性质,因此也就进一步决定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层级制衡性质;低层次的管理者往往也是高层次管理者所管理的客体,而高层次的被管理客体往往又是低层次管理者的管理主体,领导者不能离开下级,而被管理的下级也无法离开上级领导的管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往往是相互扶持,并且彼此制约的。

三、结束语

教育管理的主体与被管理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往往都体现在了实际的教育管理活动和社会实践当中,为了能够顺利的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实现教育管理所要完成的目的,就需要我们在客观角度上将整个教育管理的主体与其客体进行统一和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达到了完美的和谐共生,我们所处的教育事业才能够得以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文铸.现代教育管理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人导出版社,2012.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12.

教育管理体系篇4

一、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的定位

“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加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心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受教育者所应具有的品质,即培养目标。

1.对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我国曾存在几种观点:一是“校长”说,主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中的教育管理方向应培养具有科学管理能力的校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要使教育硕士学员“将来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或校长,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创造性,培养创新人才”。二是“教育家”说,主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教育家。如,有人认为,为迎接21世纪社会科技发展的挑战,应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目的定位为培养教育家,教育硕士应当成为教育家的摇篮。三是“临床专家型管理人员”说,主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临床专家型’教师和管理人员。四是“高层次管理人才”说,主张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2.在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之初,在教育资源紧张,基础教育中又有大批的现任校长急需培训提高的背景下,“校长说”是合理的。但随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迅速发展和培训现任校长任务的结束,这种观点就显然不合时宜了;关于“教育家”说,笔者认为教育家可分为两类:教育理论家(或称教育学家)和教育实践家。若把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教育家,显然不可能是教育理论家,而只能是教育实践家。

3.笔者比较赞同“临床专家型管理人员”说。它主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临床专家型’教师和管理人员。它对学科教学方面的论述比较具体。但对管理人员的具体“临床”特征还未涉及。我们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具有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主要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管理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教育管理实际工作者,侧重教育管理之“术”,即教育管理者的个人实践能力。在外延上,建议使用“管理者”的概念,这样外延更广,可以涵盖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或总务主任等职务;在教育管理现实中我们常常看见许多“高分低能”的现象,原因何在?我们认为:真正对一个专业人员的实践起关键性作用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由理论知识转化来的实践智慧。“高分低能”的实践者所学习的理论仅仅停留在所倡导的理论的水平上,而没有转化为自己的实践智慧;理论水平不高的实际工作者具备的实践智慧,在工作中起重要作用。作为职业性的专业学位,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学位应当培养专业化的教育管理者,应当使受教育的教育管理者具备较高的教育管理个人实践智慧,最终成为一名专业化的教育管理者,即培养教育管理专家。

二、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对于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国家制定了参考性的设置方案,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高校基本都是以这个参考性方案为基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特点来进行课程设置的。通过分析国内几所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我们发现总体上不利于培养不同层次的,不同规格的专家型教育管理者。具体表现在:

1.课程设置未突出专业学位特色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学位虽然处于同一学位层次,但是在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及课程设置、论文要求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目前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还未摆脱教育学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框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框架设置还是以学科为依据,而未以职业为依托,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性、专业化特色不明显。

2.结构失衡

目前的课程体系中学位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比重过大,选修课的比重太小,学员的选择余地不多,不利于学员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和现有的基础形成自己的岗位核心素质、发展自己的个性。

3.结构的职能不清晰

各培养单位对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功能的认识比较含混。课程结构的职能不清晰,体系比较混乱。有的将本该属于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列入了专业必修课程,有的又把本属于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列入学位课程,还有的把本该属于选修的课程列入了学位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程。

此外,在课程设置中,缺少学科交叉和学科交融的课程。具体表现在课程体系中缺少理论与实践沟通的课程和有关教育管理人员职业伦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方面的课程。

三、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构建

1.明确课程目标,强调实践智慧的发展

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来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人才素质结构,人才素质结构决定课程体系。教育硕士作为专业学位,它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专家型教育管理者”。因此,教育硕士课程的设置必需反映这一特点,围绕培养专家型教育管理者的这一特点来进行课程设置。翻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大纲》,不难发现,很多课程都提出了提高学员的某门学科的理论水平和培养运用该学科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实践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双重课程目标。但由于这些知识大部分是在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下习得的,没有经过实践,缺乏必要的情境知识、判断力知识的支持,学员很难将其恰当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所以,实践智慧才是课程的首要的根本目标。

2.变革课程体系,构建学员合理的知识结构

(1)理清三类课程的功能,明确学位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价值取向。我们强调把实践智慧作为培养专家型教育管理者的核心,并不是要完全否认学问知识的价值。学问知识是实践智慧的重要来源,离开教育管理学问知识,实践智慧将成无源之水。不仅如此,即使是对原有实践经验反思和实践智慧的改造,也需要理论知识作为框架。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提高教育硕士对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理论的需求还很迫切。

①学位课程应当体现学科课程的基础性,即公共性的价值取向。应考虑教育管理者共同的素质。

②专业必修课程的内容应当体现管理职业教育的特色,是所有学员都必需学习的教育管理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应强调专业性。

③选修课程应当为教育管理者获取岗位核心技能和提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服务,应体现方向性和研究取向,如学校经营与战略规划、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管理史、教育法学、课程论、教育社会学、国外中小学教育等课程。

(2)考虑层次差别,增设限选模块课程,加强个性化培养。课程体系既要考虑专家型教育管理者的公共素质,又要考虑层次差别,加强个性化培养。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不同类型的教育管理者都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因而在素质结构上应当有相同的部分;但是由于不同的教育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不同的岗位核心素质,因此又需要考虑差别,加强个性化培养。

(3)在不同的功能模块中,增加跨学科的课程,促进学科交叉,提高综合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科交叉是获得原创性科学成果的重要途径,跨学科研究能推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渗透。更为重要的是,开设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课程,能将专业教育的专门化和综合化有机统一起来,从而提高综合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3.结合学科优势,体现培养特色

如何结合自己的学科优势,体现培养特色,创造品牌是培养单位追求的境界和目标。在课程设置中应结合学校的优势学科,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资源,将具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和教育管理力量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体现培养特色。

教育管理体系篇5

关键词:小学素质教育管理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3-0093-01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储备“四有”接班人的新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之一。基础教育历来为各个国家所重视,也是各个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教育又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1999年,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教育对象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决定着我们人才资源的水平。怎样在小学教育中建设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管理体系,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素质,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小学教育改革的任务之一。

小学的教育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设置一定的机构,建立相应的制度,采用相关的手段和措施,领导和指导全校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好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在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改革工作中,设及的问题有很多,本文拟从校园环境育人体系和学校素质教育管理评价体系两个方面,来探讨在现有的小学教育管理中,如何建设好小学素质教育管理体系。

1、校园环境育人体系的建设

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江南为橘,江北为枳”。这些都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重要性。小学的育人环境,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教育文化。环境育人是一种无声教育,其育人功能已被越来越多教育研究者所认同。校园环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小学生们具有激励的引导、团结的引导和美育的引导。要使校园的育人功能的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就需要学校的管理者进行精心设计和规划。校园大环境是整洁优美的,就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规范他们行为、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学风、班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可见,小学的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必须首先建设好优美的校园环境。学校的管理者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方案,并有效利用学校现有空间资源和条件,创建出一个具有教育性、开放性、生动而安全的优美校园环境。其中,运动空间的安排、校园植物的覆盖,需强调空间视觉的效果;教室是学生们最集中的地方,必须强调整齐、和谐、素雅;卫生间、垃圾桶的设置,必须考虑洁净、方便、美化;文化设施和标识的布置安排,应该由学校统一制作和管理,以防主题混乱、质量参差不齐。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只要明确了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的意义,并且对这个工作常抓不懈,这对于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激励学生们的奋发向上的精神,营造尊师爱生的氛围将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2、学校素质教育管理评价体系的建设

学校教育的特点在于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小学教育的管理也应该体现在完成教育目的性和计划性上,并集中体现于严密的组织性上。这要求学校必须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其中,素质教育管理评价体系建设是目前小学教育改革应该高度重视的。学校要建设一个适应现代小学素质教育管理的评价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2.1明确素质培养的目标

“目标体系是素质教育的施工大纲。没有目标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实施素质教育只有目标明确,才有清晰可循的指向。”这个目标应该包含学校素质教育目标,教师素质教学目标,学生素质培养目标等方面。并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人材培养的要求,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构建起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

2.2改革学校考试评价体系

这个改革需要从教师业绩考核评价方法和学生考试评价方法上同时进行。现在,有的学校考试评价改革出现了“等级制”、“评语制”、“等级加评语制”等方法,目的在于取消小学长期存在的“百分制”。在教师业绩考核上,从以往只重视所授课班级成绩,向人格魅力、职业规范、教学研究、业务能力、教学成绩等多方面进行量化评价。

2.3从教学环节和教学课堂上向素质化教育转变

学校在教学管理上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索学习的条件,通过降低课堂讲授、降低课外作业量,严格控制素质教育计划外的教学安排、教材使用,严格禁止素质教育计划外的课余、周末补课等。

2.4完善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机制

长期以来,学生教育的责任都在学校的错误认识,使小学在实施素质教育时,缺乏来自社会自觉的支持,也缺乏来自社会的各种政策、法规的支持和保障。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的管理者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方法寻求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把可以利用的诸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展览馆、电影院、运动场等公共设施为小学的素质教育所利用。把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各种庆典节庆、文化活动、科技活动、文艺表演、文艺比赛等与小学的素质教育体系对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建设小学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

2.5完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对接机制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所有最初的认知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在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此,学校的管理者要从制度上、方法上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并形成有效的对接机制。在传统的“家访”、“家长会”等方法外,创新家庭、学校对接的素质教育模式,使家庭、学校把对孩子的教育从以往只专注于学习成绩,向全面培养“四有”素质上转变。实施小学素质教育是当前小学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的管理者只有从树立全面的学生培养观和人才质量观,从制度建设和管理体系上深入细致的进行素质教育改革,才能全面推进小学的素质教育,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教育管理体系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iSo9000;有效运行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现状及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等教育处于政府主导的传统管理模式,政府握有主要决策权,高等教育建设“中央一套,地方一套,低水平重复建设”,高校间竞争机制匮乏,资源配置较为被动。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生存的高校,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资源浪费,教学质量普遍较差,人才输出更是不能满足社会需求。20世纪90年代,政府针对上述弊端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调整方面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革,最终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的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中央权利的下放刺激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同时使我国产生了一批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人才资源丰富的综合性大学。民办高校的产生迅速展现出了较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高等教育竞争机制的产生。

市场决定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管理逐步形成了中央统一领导,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科学管理的新体制。该体制下政府为高校建设提供相应的法律、法规及财政支持,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其进行质量监督与评估,高校负责本身内部质量建设与管理,高校自治趋势愈发明显。其实,国外各地高校治理大多也是采用政府间接管理和高校自治相结合的模式,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以及决定大学董事会成员的方式影响大学的策和行为,通过拨放教育经费对大学进行间接调控和管理,政府本身对高校不进行直接管理。

经过多年的探索、调整与改革,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很多高校为了充分发挥本校特色,合理地开发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纷纷引入了质量管理体系,加强高校内部质量管理。

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指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及相关工作的发展,以利于国际贸易的交流和服务,并发展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的合作,以促进产品和服务贸易的全球化。由iSo/tC176制定的一系列关于质量管理的正式国际标准、技术规范、技术报告、手册和网络文件等为其正确运行提供了相应的标准,同时也促进了质量管理的国际化发展。iSo9000质量管理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注重过程控制,倡导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是以预防为主并能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

三、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在高校管理中的优越性

高校与企业相同,都是为了输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目前我国高校产品主要有高等教育服务、高校毕业生及其他知识形态类产品。其中高校毕业生既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又是高校输出的产品,他们享受高等教育服务的同时又影响高校产品质量。知识形态类产品主要包括发明创造、学术、科研项目成果等。高校的项目研究不同于企业,企业着重于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并要求产品拥有高的性价比和市场占有率,高校则更多偏向于技术创新、预先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对于成本控制的要求相对较低。

高等教育质量包括能为高校直接带来收益的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具有双重性的毕业生质量,能够提高高校声誉的知识形态类产品质量,它是高等教育满足社会要求的程度。然而,受服务对象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教师授课质量不稳定及科研团队能力不同的影响,传统的经验管理很难发挥其优势来提高教育质量。因此,要想保证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必须实施对服务提供及技术研究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建立系统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将零散无序的工作有效组织起来,使工作过程规范化、程序化,使教学服务从学科开设、教师培训等方面上得到保证,使知识形态类产品从立项、开题、设计、生产等全过程各方面得到控制。

iSo9000所提供的管理模式是系统的、规范的、通用的管理模式,它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达到提升组织服务质量的目的,因此高校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后会更容易科学管理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为提高组织运作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通过体系运行,大学内部管理权利得到巩固,学校质量意识得到重视,教学能力得到提高,科研管理得到规范,从而使教育服务、毕业生及科研创新质量得到提高。实行iSo9000质量管理有利于规范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有利于提高高校持续改进和持续满足顾客需求与期望的能力。在国际平台,一些国家的教育机构对申请留学的外国学生有强制性规定,他们要求这些学生的学历或学位必须是由经过国际质量认证机构认证的学校授予,因此,实施iSo9000还有利于加强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高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几点建议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符合高校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从类型上可分为文、理、工、农、医、师、林、财经、体育、艺术、民族、综合和特殊院校,各院校办学特色不同,学科设置各异。然而,许多院校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过于被动地采取统一的体系模式,非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反而阻碍了学校正常发展,导致院校机构繁杂,质量目标不明确,体系运行作用小等问题。因此,高校不仅要培养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忠于高教事业的教师队伍,还要建立一套注重资源配置,机构设置精简,学科优化,展现本校特色和文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合理的内部管理,更好地满足社会、服务社会。

2.注重过程管理,调动全员参与。明确高校内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过程,并通过控制过程得到结果。然而过程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全校各层次人员的总体能力,因此高校应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民主的质量管理体系,鼓励发挥个人才干,最终达到共同改进和发展的目的。

3.合理科研项目管理。首先,质量管理体系机构的设置要有利于科研的管理,保证行政机构能更好地服务于科学研究,避免繁杂的行政管理束缚科研的发展。其次,制订合理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实施过程管理,保证学术自由及科研程序化与规范化。最后,建立良好的科研评价机制及奖惩制度,对评估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以便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对评比优秀的人员给予相应奖励,增加下年项目申报的优势。

4.避免出现程序文件“两张皮”现象。根据体系要求建立完善学校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应的记录表格,积极开展人员培训,落实相关人员对程序文件的理解及使用,严禁日常工作脱离文件规定,避免平时用一套检查时补一套的“两张皮”现象。学校应按时组织开展质量监督,规范管理行为,记录管理过程、评价管理成效,努力向办学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前进。

5.增加评估的透明度。体系评价:根据学校目的和需要制定合理的质量体系评估标准,解剖体系运行的所有过程,从“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做得怎么样”方面进行体系评估,确保体系的适应性、充分性及有效性。教学评估:为了避免教学评估活动流于形式,制定合适的奖惩制度,调动全员参与,采用透明的公示办法,在评估中增强各部门上进心。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要求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因此,高校应把不断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与竞争力,将输出高素质人才和高科技产品作为永恒不变的目标,持续改进,不断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孔一枚.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比较[J].理论探讨,2008(22):93-95.

[2]张雯.iSo质量管理体系引入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管理的必要性[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7):56-57.

教育管理体系篇7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6)07-0169-02

2015年3月的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学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缓和社会矛盾、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自我理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大学生作为创业活动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他们在自主创业方面有热情、创意和优质资源,但盲目乐观和经验不足等硬伤也导致了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低、成功率低。作为大学生,尤其是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其专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创业的敏锐性更高,专业优势也更为明显。鼓励大学生创业,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入手,建立起一套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市场对人才需要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他们具有高知识、高学历的特点,但是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和职业体验,需要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的引导和帮助。尽管目前政府等相关部门及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大学生创业人数较少,自主创业科技含量低,创业成功率偏低,其自主创业的现状仍令人担忧。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兴起源于“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的举办,较之发达国家,我们属于起步时间偏晚、发展速度较慢的国家。国外创业教育有着完善的体系和保障,建立起了相对适合本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也更强。相比之下,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尚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普及程度低

目前,有很多大学生观念陈旧,认为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去创业,大多数大学生将创业当作求职的“备胎”,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部分家长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态度不明确,持一种不反对、不支持、不鼓励的态度,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期待不高、信心不足。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的普及和程度相对较低。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配备的课程教材也五花八门。首先,很多高校并未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明确设立系统化创业教育课程,仅仅以短期培训、客座报告等形式开展创业培训。其次,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主要基于“知识和理论的导向”,希望通过基础的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业教育,实践性不强导致创业教育的效果甚微。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掌握了相对较多的管理学专业知识,但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很难实现,经管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多也以理论为主,缺乏和专业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担负着创业教育中的启蒙、组织、指导等多重作用,是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师资力量不仅影响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直接影响创业培训的最终效果。目前,大多数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兼职,如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老板、政府部门的领导等。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建立专业的队伍去负责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些学校的创业教育由团委负责,有些由就业中心负责,往往是下设一个机构或者科室来负责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人员精力有限;选择的一些负责创业教育的导师又缺乏创业经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四)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缓慢

近年来,为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顺利进行,各地政府和高校逐步建立了诸多创业孵化基地。例如各地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一些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基地。但是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总量持续上涨,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人数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广泛,大学生创业基地、创新园区的建设跟不上需求。

我国的大学对创业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这门课程,但往往作为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材,从课程设置和师资的配备等都不太重视,对学生学习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多学生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疲于应付,学习效果不佳。

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优势分析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点,在自主创业的浪潮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在我国的大学生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研究经济管理类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加强素质教育,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等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对于其他专业,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有着明显的创业优势。

(一)具备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经过大学系统学习后,成功构建了以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统计学、金融学等课程知识为依托的系统知识结构,因而在企业的运营程序、市场开拓、投融资管理、风险规避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他们熟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有着专业的优势。

(二)有比较系统的创业观念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对创业的兴趣较强,创业观念比较系统,比较善于把握市场机会,挖掘市场潜力。由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熟悉市场及公司的运作和管理,有比较系统的创业观念。

四、针对经管类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一)注重大学生创业观念的培养

相对于其他专业,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专业设置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但专门的创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的自主创业信心不足。高校要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创业兴趣和信心,使其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让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成为社会创业队伍的“先锋军”。

(二)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高校的创业教育要结合专业特点,要从入学起逐步深入。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目前创业的显著特征是以销售为主,通常都是非技术型的创业,技术含量低。经济管理类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创业应用知识的教育,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强化专业实践、成功模型分析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高校的创业教育,要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创业类指导和具体实践类课程,大力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将创业课程体系纳入到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中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意识。条件允许的话,可指派专业教师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如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对可以更专业的指导学生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改善创新创业的硬件条件,指导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内容,如产品的开发、销售、管理,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将创业意识、创业激情转化为创业举措、创业实效。

(三)提高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不做试验,创业导向和市场密切结合的特征,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要求以专业课的教师和企业家为主,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也可以配备专业的导师。学校应鼓励经管类专业课教师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以丰富实践经验。要强化校企合作,通过进入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等作为创业培训的兼职教师,通过经验分享、提供实习机会的方式,强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

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三创精神,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构筑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以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中心,围绕创业课堂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创业案例分享等,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通过鼓励创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针对经济管理类的学生,高校通过邀请相关专家讲座、创业指导课、新媒体宣传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弘扬创新创业理念;也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相关活动如“金点子”模拟销售大赛、创业大赛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同时,高校通过整合校内资源,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各专业开展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践平台,地方政府或学校提供政策支持和运营保障。

教育管理体系篇8

论文摘要:国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是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多年的国防教育实践,并采用综述性的方法对我国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教学内容、课程体系进行研究和探讨。

新的世纪,世界科技、政治、军事等方面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高校国防教育也随之经历了一系列改革与发展。近几年来,许多国家把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管理和内容体系的研究置于优先考虑地位上,因此,加强我国高校国防教育改革是当前国际、国内教育改革形势的需要,也是迫于高校国防教育自我危机而作出的构想,也是主动适应21世纪国防教育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对策。

1.高校国防教育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国家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于(2001年5月29日)下文:198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关于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以下简称学生军训)的有关规定,我国在部分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下同)中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学生军训试点工作。经过军、地各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生军训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的学生军训办法。为在普通高校和高级中学全面开展学生军训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1)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的:(2)学生军训工作的规划和要求;(3)学生军训工作机构;(4)学生军训工作的保障:五、加强对学生军训工作的组织领导。这样的强有利军事教育管理体制:是由教育部、“四总部”、财政部建立开展高校军事教育管理相应管理机构,将大学生军事教育溶于军队、溶于高校管理之中,各省(市)由省教委、省军区联合组成高校军事管理机构,负责接收上级指示,领导实施全省高校军事教育工作,各高校保持、建立武装部及军事教研室,具体实施对大学生开展军事训练及军事理论教育,增强大学生“练兵”功能,有利于为国防培养预备役军官。高校的军事管理体制越来越细,职责分工清楚,更加完善了国防教育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了师资队伍和学术骨干队伍的建设。深入提高了高校军事教学质量与学术水平,不断促进国防教育在更高层次上深入发展。上级下级一条心,把我们高校国防教育建设的更加美好。

2.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

学生军训工作的目的是:通过组织学生军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民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目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面临国外的挑战,首先是国外高校国防教育在迅猛的发展。国外高校开展国防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比较高。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的《国防教育法》以国防为目的,以教学为手段,进一步把国防教育与地方高校各类教育联合起来,将其纳入整个教育系统之中。俄罗斯在其制定的《俄联邦兵役义务与服役法》和《俄联邦预备役公民军事集训条例》中,专门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施训目标、施训体系、模式、教学大纲、教学机构、师资来源等方面进行立法,二是主要目标是培养预备役军官。美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军官达1.5万人,有三分之二到现役部队,其余服预备役。现在美军现役部队军官中,有30%的将官和40%的校、尉官是毕业于地方院校,其储备后役军官达80万人。从20世纪1993年起,俄罗斯计划每年征招1.8万名在校毕业大学生,直接服现役。英国在地方高校组建大学生军官训练团(队),负责培训预备役军官和现役军官。我们还要熟知,著名科学家估计,现在每3年至5年科学技术知识增加1倍甚至更快。科学技术知识的激增,必然给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管理体制、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提出很高的挑战。

3.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

20世纪96年同志接见四所交大校长、书记时,讲到国际国内形势:“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教育工作必须解决好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二是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同志这段讲话,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针,同时也应该是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同志在这段讲话中阐述了我国高校培养人才要满足对“各类人才需求”,这个“各类人才”既包括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人才,还应该包括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我们要注意到我国“现代化建设”首要一条是国防现代化。同志在第二句话里指出我国高校教育要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这句话不仅定义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同时也为我国高校国防教育指明了道路。

目前,我国大学生国防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管理体制基本统一,只有少数学校在军事课与学校所设专业在内容结合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外,绝大多数使用了不涉及学生所学专业的军事课教材。现在我国已有六所高校开设国防教育研究生专业教学,所以军事课教材板本很多,写的很好。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是高等学校教育中的子系统,内容和教育效果完全应该服从于服务于这一功能的需要,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军事教育的基本目的,也是国防教育是否深入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课程体系从目前情况看,国防教育在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已经形成规模,具有课程教育体系。在21世纪的初叶,为了国防建设的需要,为了未来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人才的需要,我们需要培养合格人才。我们必须构筑合格的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经过20多年实践体会,我们认为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式为:1、在集中军训阶段,开设主要内容是:规章制度(1)军训工作组织领导及编制(2)军事技能训练期间管理制度(3)关于开展军政训练、内务卫生评比的规定(4)关于军事技能训练考核的规定(5)军训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安排(6)关于评选军训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规定。工作职责(1)武装部(军事教研室)职责(2)武装部部长(军事教研室主任)职责(3)军事教师职责(4)军事技能训练期间武装部人员分工及职责(5)军训连政治指导员职责及工作细则(6)军训连连长职责(7)军训班班长职责(8)大学生军训守则。军事训练(1)中国人民共同条令(2)队列训练(3)射击训练(4)单兵战术动作训练。军旅歌曲十三首歌。有的高校编写上、下册教材,其中一本《集中训练》教材,大多数高校一本教材含概集中训练。通过20多年的教学、训练使我们的大学生具备了一个兵的要求。2、在军事理论教育阶段,经过20多年的摸索和研发,普通高校开出的课程比较精,结合办学特点课开的较多。有必修课、选修课,必修课很多高校按教育部2001年教学大纲规定36学时讲授,少数学校至今没有按教育部2001年教学大纲执行。

总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和内容体系建设,是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工程。因此,我们在高校国防教育的管理和课程内容体系建设上要不断地努力探索和创新,拓展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适应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形势需要而进行必要的国防意识教育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国防教育法,

教育管理体系篇9

建立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充分考虑工商管理教育的特点和外在需求,符合综合、简明和可行的原则。应从多角度进行测度评估。一般而言,有三个角度:①市场能力。主要测度工商管理教育在市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及市场化程度,具体从高校报考录取率及高校接受馈赠金额这两项指标来测度。②行为能力。主要测度工商管理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自身发展及持续发展能力,具体测度核心课程数目、教学方式(包括讲座授课、案例教学及其他的比例)、参与必修与选修课人数比、师资能力(包括全职教师、访问学者、终身教授与招生人数比例)以及技术投入比例。③绩效水平。主要测度工商管理教育在市场与教育本身的磨合中的发展能力(业绩),具体指标为就业水平(在就业前10名企业中就业总人数与招生人数比例)、首次就业率以及学生的个人投资回报率(就学投资/就业头年年薪)。

二、统计分析

项目组运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对国外知名大学网站、美国教育部网站、美国统计局网站、美国商业周刊网站、美国商学院联合会网站进行访问搜索。通过抽样对37家著名大学工商管理教育的以上指标进行调查,用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管理教育绩效水平。为了保证分析的完整有效,本文选取了3个评价指标,并相应收集样本资料。这3个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为此用因子分析法对原始资料矩阵进行处理,要求选择的主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故通过SpSS语言实现主因子选择,为了进一步简化结构,进行方差极大旋转,旋转精度ε=10-5,主因子信息量达到总体信息量的73%。将生成的绩效水平指标记为fact1-1,用来反映市场因素与教育体系内生变量的交互作用,运算得到各高校该指标的计算结果,并注入到原始数据中,作为进一步分析的依据。

2.高校市场能力与绩效水平。市场能力通过市场信赖度和社会赠与来表示,其中市场信赖度选取2000年度报考该校学生的实际录取率。通过这两项指标与业绩综合指标F1的偏相关分析,来判断国外高校市场与业绩的关系。

3.工商管理高校自身行为能力与综合绩效水平。工商管理教育的自身行为能力主要反映高校的内驱力,用核心科目数、讲座授课、案例教学、其他教学、必修选修人数比、全职教师比例、访问学者比例、终身教授比例、技术投入比等指标来考核。

三、结果分析

在工商管理类学校的内生变量中,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1.技术投入因素与其绩效水平高度相关。技术投入因素主要代表高校每年在技术方面的投资占学校收入的比例(类似企业R&D值)。据资料显示,近年来工商管理类高校主要的技术投入为在线教育,如伦敦商学院已经开设了6门在线课程。同时注重“虚拟学习网络”的开发和完善,以及为适应现代信息化所组建的e-business、e-commerce课程实验室。

2.必修与选修课程的人数比与绩效水平不相关,核心课程的数目与绩效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显著。由此可知,国外的工商管理类教育已经淡化了必修和选修的界限,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按需求学”与“课程指导”相辅相成。

3.反映教学方式的三个主要变量:课堂讲座、案例教学和其他方式对于绩效水平有不同的相关性。其中案例教学的相关性较为显著,为58.32%,其次为其他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在上述37所工商管理类院校,课堂授课和案例教学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其他教学方式也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如通常采用的公司企划(Companyprojects)、计算机仿真(com-putersimulations)、团队训练(groupexercises)、实习(experimental)等等。

4.反映师资力量的三个主要变量:全职教师与招生人数比、访问学者与招生人数比、终身教授与招生人数比对于绩效水平也具有不同的相关性。其中全职教师比与业绩表现为正相关,不相关的概率仅为6%以下,而其他两项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负相关,访问学者的负相关性较显著,这反映出国外工商管理教育在国际、校际交流方面存在一些弊端,如学者的访问时间有限,研究欠深入,对于管理教育的投入少等等;终身教授比例的负相关,同样反映出国外教育的弊端,各校工商管理类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全职教师承担,而终身教授主要承担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反映出工商管理类专业“研究与教学”的严重割裂,无法以学术研究带动教学创新,以教学补充学术力量,实现二者的互动。

四、借鉴与思考

教育管理体系篇10

关键词:教育;制度;研究生

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发展史上,宋代教育制度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所谓“承上”,是指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教育体制在唐代形成基本框架之后,在宋代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充。所谓“启下”,是指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教育体制在宋代基本成熟定型后,被其后的元、明、清诸朝所采用,没有再出现重大的结构性改变。在文化教育方面,宋朝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措施。比如改革科举制度,开展兴学运动等,健全了有关教育管理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从而使国家对于教育的参与日益加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对于全国教育的事务进行管理规范和指导的国家教育行政体系。近几年,在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高速扩张的背景下,如何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研究生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借鉴宋代的教育体系管理经验,对于开展好当前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多元化学术氛围

宋代提倡疑古惑经的学风,兼容儒佛道诸家学派的精华,抛弃汉魏以来的象数之学,并突破天人关系的界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分析和探求宇宙、人类社会以及教育和哲学的广泛问题。宋代虽然有专制文化现象,但就总体而言,学术思想的氛围还是比较宽松活跃的,对于一系列历史的、现实的社会问题及人类思维、哲学、伦理命题的探讨,也是严肃而认真的。在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学科建设中的导师队伍、培养条件、科研水平、学术交流等。这些内在约束性因素是能够产生质量约束效应的,教育行为主体内在需要和追求的事物,如导师和研究生对知识和学术成就的追求、研究生对学位的追求、导师对研究经费的追求等,都产生了可导向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内驱力是研究生教育系统里的价值追求,在现在的大学群体里由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和学术传统之中得到反映,这可作为对现在重点大学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学术传统和大学精神建设的一种解释。内在约束因素的产生和维护有赖于公平的利益竞争体制和尊重学术的文化环境。从科研活动的本身去看,从事科研活动的主体是科学家个人和团体,当然研究生是他们中的初来者,他们的活动成就了科学的成长与传播。科学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行动,历史上科学的进步主要都是个别探索者出于个人的兴趣和独自遵从特殊的研究路线做出的,因此个人的学术追求和研究工作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科研工作者个人的兴趣和行动主要是指个人的内在追求,它由个人自己的目的支配,包括求知、求利或其它目的。如果发挥这种内在因素的作用,就需尊重科研工作者个人兴趣和行动,即让他们拥有自由决策权。科研不是研究生教育的全部,但进行科研活动是研究生培养的最主要形式,研究生完成的科研工作的水平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因此,以科研活动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在自由决策情况下应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和培养多元化的学术氛围。

二、提高研究生学习效率

宋代在太学“三舍”创设的积分制,是我国古代对学生成绩比较客观全面的考核制度,它以积分的方法对太学的学生进行综合成绩评定,因其在评定学生成绩方面的严格、公平性而被后代延用并逐步完备。积分制的考核包括“行”和“艺”两方面,“行谓率教不戾规矩,艺谓治经程文”。“行”主要指操行表现,“艺”指学生考试取得的成绩。考试类别分私试和公试两种,考试内容也分经义、论、策等。积分制引发了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学生的努力程度必然提高,教育质量随之而提升。积分制等级明确,汰劣选优,竞争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积分制以积分高低为基础,在三舍升级中,无论是私试还是公试中,明确分为优平中下几等。“我国高校目前主要实行学年学分制进行教学管理,同时学年制和完全学分制并存。学年学分制度是对学年制和学分制的调和,以学年制为基础借鉴学分制的优点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借鉴宋代书院培养模式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是以私人办学为主,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并重的教育特点,使得书院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存在些许相似之处,探究书院教育的教学原则和为学之道,这对中国当代研究生教育有重要启示。从北宋开始,中国书院教育开始了一千多年曲折的发展历程。书院承担着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双重职责。书院主持人大多为名师宿儒,在从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自成一派的学术理论研究与传播。不同书院具有不同学术取向,名儒大师们在总结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陈出新,形成了各种学术流派。“书院的讲会制度鼓励不同学派共同讲学、平等论学,以探究一个学派精义之处或辨析不同学派主张之异同。讲会以学问为重,推崇辩论争鸣、取长补短的学风。”书院采取师生互动辩论式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提倡师生间质疑问难,平等讨论,取长补短。比较而言,中国当代研究生教育教学内容与学术研究内容在某种程度上成“两张皮”,学术领域带头人的教育教学与自身学术研究尚未有机结合。这就要求教授学者们在向学生讲授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注入自己在此领域的学术见解或不同学派的学术发展情况,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热情,同时还应力求在教学中进一步捕捉研究灵感和思维火花,从而形成教学与研究的良性循环机制。随着中国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日益完善,在学术领域不断有新的突破,新的进展,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运用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思想盛行,工具理性主义不可避免地渗透进科研领域。一部分研究生表现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往往不能静下心钻研探讨,学术论文抄袭情形严重,致使学术氛围的淡薄和学术道德滑坡,导致了学术研究含金量的下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是高、精、尖人才,目前中国研究生研究领域越来越窄,这虽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但却把研究生学术交流范围限制得过于狭小,使得研究生缺乏必要的跨领域交流的能力。当代研究生教育也应把培养学生跨学科交流的能力作为以后工作的重点。目前中国研究生教学大多沿袭了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为研究生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劣势在于忽视了研究生日后从事实践工作中各种研究能力的培养。学术研究不仅仅是基础理论知识的简单堆砌,更需要研究者的批判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为了把中国研究生教育提高到新的层次,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切实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接受性学习”为“发现性学习”,并且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现在全社会已经公认,中国的研究生总体质量严重下降。中国高等教育的警钟实际上已经拉响。也可以说,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潜在着危机。只不过相对于经济危机,教育危机更为隐形,其时滞更长一些,或许10年之后才能看出现今教育危机之危害。在学科内容,积分制以及学术认真性等方面有待提高,借鉴宋代的教育体系理念,提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可以得到更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