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2:15

科技创新的方向篇1

关键词:测绘科技遥感GpSGiS

abstract:thispaperintroducesthedevelopmentofsurveyingandmappinglearning,thetaskofnewperiodandthedevelopmentdirection.

Keywords:surveyingandmappingofremotesensingtechnologyGpSGiS

中图分类号:p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概述

(1)空间技术,各类对地观测卫星使人类有了对地球整体进行观察和测绘的工具,好像可以把地球摆在实验室进行观察研究一样方便。由空间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如由计算机、信息、通讯等技术发展起来的3S技术(GpS,RS,GiS)在测绘学中的不断出现和应用,使测绘学从理论到手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测绘生产任务也由传统的纸上或类似介质的地图编制、生产和更新发展到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管理。GpS的出现革新了传统的定位方式;传统的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已由遥感卫星或数字摄影获得的影像所代替,测绘人员在室内借助高速高容量计算机和专用配套设备对遥感影像或信号记录数据进行地表(甚至地壳浅层)几何和物理信息的提取和变换,得出数字化地理信息产品,由此制作各类可供社会使用的专用地图等测绘产品。

今天,光缆通讯、卫星通讯、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使测绘产品从单一纸质信息转变为磁盘和光盘等电子信息,产品分发可从单一邮路转到“电路”(数字通讯和计算机网络传真),测绘产品的形式和服务社会的方式由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发生了很大变化,实现了信息化的发展。

(2)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所有制成份和运行体制的改革,需要开放民用国家测绘产品。从技术方面看,西方国家卫星测地技术可制作全球几乎任一地区(相当1:10000比例尺)的地图,卫星上的GpS又可将这种纳入全球框架和转换为他们的国家坐标系,中、小比例尺国家地图的保密价值已大大降低;对于军事敏感的重力数据,卫星重力技术所发展的低阶全球重力场模型已足够用于他们的远程战略导弹发射。目前全球高阶重力场模型(如eGm96)分辨率已达50km,已接近我国现有重力数据的分辨率,其保密何价值也需要重新评估。这一形势使绝大部分测绘产品可以作为普通商品服务于社会,测绘业从单一国家事业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业,这无疑为测绘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扩大了发展空间,这也是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转变。

(3)综上所述,由于以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测绘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测绘学的理论基础、测绘工程的技术体系、其研究领域和学科目标,正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现为正在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和动力,进入市场竞争求发展,测绘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信息产业。它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不仅是原来的单纯从控制到测图,为国家制作基本地形图的任务,而是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与空间数据有关的各个领域。它必将随着21世纪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未来数字地球的概念和技术框架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4)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空间数据获取手段缺乏,遥感数据的自动化、智能化处理技术水平不高,空间数据管理与显示技术落后,空间数据标准化建设不力等。面对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现代测绘科技和测绘事业要想占领一个制高点,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就必须加强测绘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测绘科技创新的任务

建立和维护地区性和全球的三维大地网,以一定的时间周期检测这些网随时间的变化,为大地测量定位和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高精度地面参考框架和地面基准点网;监测和解释地壳运动、地球自转变化、地球潮汐、海面地形、海平面变化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建立我国高精度重力基准网。

以建设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动态服务体系为目标,按照接收多国卫星信号的要求,开展GpS差分定位、数据处理和信息发播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研制相关标准和硬、软件。开发GpS精密星历、卫星钟差、大气延迟等数字信息产品和网络分发系统,实现基于多国卫星的全国范围内卫星实时动态定位和导航服务。

一体化遥感数据获取和智能化处理技术研究积极推进基础地理信息航天遥感获取系统建设,开发实用化、智能化遥感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开展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激光成像雷达测图、微波遥感和测绘卫星等研究,建立机、星、地一体化的空间数据快速获取与智能处理系统;发展重大自然灾害遥感监测与非工程措施减灾实用系统。

3、综合制图与大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

开展多类型、多尺度地图数据自动综合的研究,开发实用化的地图设计与编辑系统、多媒体地图和网络地图制作系统;开发多维、多分辨率大型空间数据库管理软件,基于空间数据的虚拟现实表达软件,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以及网络环境下大型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研究和发展开放地理信息系统互操作机制和多源空间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4、空间数据生产、管理与分发技术研究

结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库工程,开发各类数据采集、处理、更新和数据管理的实用化技术和软件系统,完善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加快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传输网络建设,建立业务化运行的生产调度管理系统和基于英特网的地理信息网络交互查询系统,促进地理空间数据的全社会共享。

5、测绘科技创新的方向

(1)在测绘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包括地球空间信息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地球信息形成机理和地球信息表达的基础理论研究;空间数据的不确定性研究;空间参考框架和空间投影新理论的研究;我国坐标参考框架向国际参考框架逼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空间三维坐标向二维坐标投影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数字地球几何参考框架研究;确定我国厘米级大地水准面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现代重力场理论研究;航空重力阶梯测量及卫星跟踪卫星SSt技术研究;卫星重力学研究;时变重力场研究及其地球动力学解释;高阶位重力场模型求解技术及可靠性检验方法研究;高准确度和高分辨率全球和局部重力场模型研究;定量遥感中尺度效应与尺度转换理论、成像光谱理论、成像雷达理论研究;自动化智能化遥感影像识别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图像信息机制与地球信息图谱的研究;多种传感器遥感成像的复合机理和影像解释理论研究。

(2)在测绘技术研究方面,总体的关键的技术创新方向是精确、动态、实时的大地数据获取、处理、存储、分发技术,多制式兼容空间定位技术,低成本、多尺度、高分辨率空间数据获取技术,遥感信息智能化提取技术,元数据模型与标准,信息共享与新型数据产品可视化技术,时空多维数据系统分析与预测技术,大规模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大型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自动化更新技术等。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建立高精度、高动态、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的测绘技术新体系。其中包括建立国家统一的高精度三维动态空间大地网的技术与研究;遥感影像数据自动化、智能化获取与处理技术研究;遥感数据的智能存储技术研究;空间数据的制图处理及其可视化技术研究;空间数据处理、管理与分发技术研究;空间数据分析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基础软件开发;3S集成与应用技术研究等。

(3)测绘工作作为社会中的一个行业它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仁.当前国际GiS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见:RS、GiS、GpS的集成与应用.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科技创新的方向篇2

创新驱动战略的内涵

(一)推动自主创新,大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国务院总理在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全面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自主创新的这三种实现形式是一个完整体系,其中原始创新是基础,集成创新是关键,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捷径。中国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正由资源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全面转型,从已有的成功经验看,现阶段我国既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与基础创新能力,努力创造自主品牌和原始核心技术,同时在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更要注重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充分引进利用各国先进技术成果,发挥主观创新能动性提高自主创新效率。

(二)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环顾国内,协同创新业已成为各行业竞相探索的新型创新模式。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还较低,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创新评价制度、科技宏观管理等还不能适应新时期下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我们在新时期下的协同创新中必须把握两方面重点,一方面是创新主体的协同。另一方面是科技与经济的协调。

(三)推动体制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要科学地创建并运行这一体系,我们必须理解其中的代表涵义和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熟悉市场需求,有实现成果产业化的基础条件,可以为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只有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才有可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才能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同时各类经济主体在制定政策和措施时都离不开市场这股无形力量的引导,创新活动要想融入经济主战场就必须顺应市场潮流。而目前我国企业在总体技术创新能力上还比较薄弱,以现有的技术实力和能力很难与实力雄厚的国际知名公司进行技术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同时高校与科研院所须根据企业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创新方向与研发重心,最大限度地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

(四)推动区域创新,积极发挥基层科技组织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基层组织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取决于中央和地方科技资源以及部门之间的资源在基层层面的整合与集成,另一方面还取决于科技人才作用的发挥,因此激励各基层组织以提高科技管理人员的竞争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对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搭建基层科技组织之间沟通与协作的有效平台是上至中央、下到地方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途径

(一)强化组织领导改革考核机制。科技创新是一把手工程,在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中只有一把手重视创新、重视发展,这个地方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才有可能得到提升。各级政府要有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系统工程加以推进。要在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以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上,加强对创新资源的系统配置和高效配置,实现资源的综合集成,进而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创新科技投融资体系。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金融政策环境的完善是加快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基础和保障,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选择。加快推进科技计划和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改革,综合运用无偿资助、偿还性自主创业投资、引导风险补助贷款贴息以及后补助等多种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综合运用阶段性参股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形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科技型企业孵化培育科技成果转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重点科技工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

科技创新的方向篇3

一、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及其表征形式从电力科技创新主体来看,其伦理困境主要表现

在电力科技创新的社会政治认同、公众认同和市场认同问题。社会政治认同是在社会接受水平中“最一般的”社会接受水平,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可再生能源(即非传统的煤电)逐步为各国政府所认同并达成共识。公众认同,作为社会认同水平的第二个阶段,是指电力科技创新的“利益攸关者”的共识程度与层次。比如电力生产的地址选择方面,在公众认同方面有一个“时间递减效应”,即新能源发电厂在选址建立到真正决定启动的过程中,其社会的认同度往往从相对高的认同度到低的认同度,这常常导致一些电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遭到社会的“建构”,由于对电力新科技产生的负面价值的过度担忧,创新成果遭到利益攸关者的抵制与排斥。最后,就是市场认同,即市场对于电力科技创新成果的采纳。从市场认同角度来看,主要包括电力科技创新的投资者和电力科技创新产品的消费者,只有这两者均达到各自的共识,新电力科技才能得到真正的采纳。即便于此,电力科技的采纳很大程度上依然受制于公众认同,因为即使创新的产品有了很大的市场潜力与消费需求,但是由于公众的反对,无法投人实际生产,创新过程也就中止了。同时,某些突发性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舆论危机,也会影响到电力科技创新本身的社会认同与否。比如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泄漏事件,直接导致了我国在核电项目中停止了审批,而国家这一新政策的实施,公众及舆论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当前我国把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的一部分,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一定的社会认同,但是,由于电力科技创新伦理表现的“双刃剑”效应,以及“利益攸关者”科技素养不断提高而导致“科技黑箱”的日益外化,“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已经从单向性转为双向性,电力科技创新“被建构”的成分越来越多,某些电力科技,从发明到创新到扩散,要真正实现其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公众认同已经成为创新实施的外在性却是关键的因素。

从电力科技创新客体来看,其伦理困境主要表现在电力科技创新成果本身或应用过程确实带来了社会的、生态的或人文的伦理难题。当前电力科技创新成果主要是电力系统科技的“轨道跃迁”。电力系统即为生产电能、变换和输送电能、分配电能、消费电能这一连续过程中各种设备连接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它可简单分为发电系统和输电网络。在发电系统方面,随着传统能源的短缺,新能源将逐步成为发电系统的主要供给,而发电系统科技创新的客体也逐步转移到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上。新能源主要有核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能等。而在输电网络科技创新的客体主要表现在输电能力和输电质量的提高方面。虽然人们普遍先人为主地认为这些电力科技创新客体比之于传统客体在“环境友好”和“以人为本”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但随着科技创新过程展开,被“遮蔽”的电力科技创新伦理问题开始显现。太阳能(solarenergy)发电技术目前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和热发电技术。虽然在整体上在环境方面可以说是一种没有废弃物排放的清洁安全的能源;在社会方面,太阳能的应用能够改变传统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危机,减少对传统能源的路径依赖。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持续性的土地占用(直到退役为止);退役期间产生大量的诸如玻璃纤维、玻璃、冷冻剂和隔热材料等“非回收物质”。在光伏发电技术系统中,还存在镉、砷等重金属污染及难以处理的问题;反射体对视力的危害,冷冻剂中的有毒物质;土壤的侵蚀和板结;风向的转移;可能减少土壤蒸发率等问题。w太阳能作为电力科技创新的新客体,生态平衡的伦理问题依然清晰可见。风能(windenergy)发电技术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由于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所以风力发电成为电力科技创新的又一新趋势。但目前的风力发电实践中,人文向度的伦理问题已经暴露无遗。它首先表现在风力发电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已经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葡萄牙一研究组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高级别的低频震动声和次声中会导致全身各系统病(震动声学疾病),这个研究小组还推测居住在附近暴露在低频声的家庭可能会产生震动声学疾病。虽然这些还未被完全证实,但是这已经敲响了警钟,已经告诫了大家风能的利用还可能存在潜在的其他的危害,如前面提到的电磁场的影响、影子闪烁、建筑危险、投掷危险等另外大量风力发电站的建立,也会对全球或区域的气候产生影响,如在内蒙古建立的风力发电站,造成了当地降雨减少从而导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的问题。核能(nuclearenergy)是由于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释放出的能量。由于核电的低成本、高能量、安全清洁以及核燃料的高储量,日渐为各国所提倡,并且在核能方面的技术也日渐成熟。但是由于一系列核事故的出现,如1979年美国的三厘岛事故、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和最近发生的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使得人们“谈核色变”。美国近20年来一直对核电科技持谨慎态度,直到最近能源危机才重新开始核电站的建立。

在输电网络科技方面,目前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和高压直流(HCDC)输电系统。所谓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即装有电力电子或其他静止型控制器加强可控性和增大电力输送能力的交流输电系统。髙压直流是相对于高压交流而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直流输电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和大区非同步互联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而大功率电子电力技术又为高压直流输电提供了物质保证,使之重新登上了历史舞台。二者作为大功率电力电子系统中应用的两个分支,其技术是互补的w,并且相比于常规的电力系统,更加经济环保,输送容量高,并且更加稳定。但是由于我国能源分布和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70%以上的煤炭资源和大部分非水可再生能源分布在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新疆等北部地区,80%以上水能资源分布在四川、云南、西藏等西部地区,而三分之二的能源需求集中在东、中部[1°],这使得我国仍然不能改变电网的覆盖面仍然在逐步增加局面。从历史上来看,自法国物理学家德波里在德国工厂主的资助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远距离直流输电线路开始,到现在电网已经架设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整体上虽然实现了从一到多到网的过程,但是与此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其危害随着电网的密度的提高而日益加深。在《wHo关于电磁场风险沟通的建议--建立有关电磁场风险的对话》报告中指出,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的一个专业的科研工作小组,复核了关于静态和极低频(电力线属于低频范围)、磁场致癌性的相关研究。使用了iaRC标准的权衡人类、动物和实验室证据的分类法,根据儿童期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极低频被归类为人类可疑的致癌物。尽管将其归类为可疑的致癌物,但是,这已经为我们人类的健康安全敲响了警钟,而对于生态伦理方面,电磁辐射对动植物的影响也可见一斑。

二、电力科技创新伦理困境产生的机理分析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潘森斯在描述社会行动结构时创新性地构造了四个不同的系统层次:文化系统(复杂的价值观、信仰、规范及其他观念等),社会系统(各种倾向的行动形成的互动模式),人格系统(动机与角色扮演技巧等),行为系统(有机体生物化学过程)。他认为,四个系统之间存在着一种基于信息控制主义的等级特性的次序结构。在信息控制方面,文化系统通过价值观或价值取向制约社会系统,社会系统通过制度与规范体系限制人格系统,而人格系统又通过动机和决策过程制约有机体系统的生物化学过程,达到上一级系统对下一级系统进行层层信息控制的目的。与此同时,下一级系统又一次为上一级系统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条件。?基于这一分析框架,我们可以认为,电力科技创新伦理困境的出现,其根源在于电力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的偏离。

从价值方面进行把握始终先于完全的把握而存在。当下的电力科技创新价值取向主要聚焦于创新的经济价值的实现,而对创新过程与结果出现的一系列伦理问题往往置之不理。这种价值取向的偏离,进一步导致了电力科技创新制度、政策与文化上的偏离。在电力科技创新制度方面,由于世界性的能源危机以及国际竞争的加剧,导致各个国家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克服能源危机,从而加剧了对能源电力方面科技创新的要求,这直接使得国家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将经济价值取向作为主要的价值评判标准,从而忽视了生态和人文价值取向,使得国家放松了电力科技创新的制度规约,不仅缺少了法律上的刚性规制,而且也缺少了伦理上的柔性规制,从而在制度设计上导致了电力科技创新价值取向偏离了正常的经济、生态和人文的相互支持、相互规制的价值取向,而是直指经济价值至上主义,从而产生了这样那样的伦理困境。在电力科技创新政策方面,缺乏伦理维度的电力科技创新公共政策的制定,从政策层面诱使创新主体在研发过程中没有嵌人伦理因子。在这一点上,我国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国家电力信息网中的电力环保专栏,虽然可以看到很多电力科技创新成果对环境危害的一些描述,但是具体每一个电力项目的环境论证与评估大多数是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弱化了公众对电力科技的理解,使电力科技“黑箱化”,产生了人为的信息不对称。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每一项创新成果中都阐述地十分详细,比如在电磁场的危害中,欧盟曾专门出版一本小册子来告诫大家弱电磁场可能存在的危害:“虽然在弱电磁场方面对人的危害方面我们没有足够的证据,但是我们有责任告知大家,也好让公众和利益相关者在这方面的使用方面作出自己的决定”。这之后就是对电磁场知识的普及和相关危害和潜在的危害的介绍。由此可见,正是政府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偏离,导致了相关政策方面的失误。在电力科技创新文化方面。一直以来,由于科技乐观主义的盛行,使人们过分重视科技文化,而忽视了人文文化。而在电力行业,这两种文化的分离更为严重。正如斯诺所说的现在年轻的科学家认为自己是新兴文化的一部分,另一种文化则在衰退。无情的事实是:年轻科学家知道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舒适的工作,而他们同时代的英语或历史专业的对手们却只能有幸挣到他们收人的60%”。[16]几十年前的英国如此,现今的我国也是如此,由于两种文化的对立与偏离,电力科技创新主体和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不了解、相互不认同的关系,对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种种批判,往往以“这些人不懂自然科学,没资格对我们的工作指手划脚”为由一概拒之,从而导致电力科技创新成果更多地是基于“纯科学”与“纯技术”角度来考量的,缺少伦理层面的关怀。

从电力科技创新内容本身来看,它导致出现一系列伦理问题还有某种程度上的“必然性”。从过程论的观点看,电力科技创新是一个不断发展、充实和完善的活动过程。按照“科林格里奇困境”理论,试图控制一项技术是很艰难的,因为在技术的研制阶段,当它能够被控制的时候,我们不能充分认识它有害的社会后果而确定控制它,但当这些负面效果呈现出来的时候,控制又变得昂贵而滞后。这是因为在技术的研制阶段,我们无法确定什么时候是控制技术的最好时期,而在技术应用阶段改变它已经不可行了。因此,从两个方面看,控制技术都是不可能的或是不可行的。虽然科林格里奇秉持的科技控制悲观主义,但也间接地告诉我们要想使某项电力科技技术创新活动不产生任何负价值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当今电力科技创新周期日益缩短,人们难以一一预测创新成果应用所产生的各种消极后果,这样在应用科技成果时就难免会产生失误。杰罗姆.R.拉维茨在他的《科学知识和它的社会问题》一书中也指出,“在当代,在关于对科学的理解方面最深层的问题是社会的,而不是认识论的。那些到达真理之类的较老的问题已经让位于对科学的健康发展的关注和对其应用的控制的关注。”[18Kp9)尽管电力科技创新伦理问题基于上述理由带有某种程度上的“必然性”,但调整好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的伦理观与价值取向,弱化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异化”问题,避免电力科技创新活动出现“伦理撕裂”,使其伦理负效应最小化、正效应最大化却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电力科技创新伦理困境的解构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与伦理是密切相关的,科技创新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人们的价值选择与伦理选择,因而用伦理原则来规范和指导科技创新实践,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生态友好、人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而不是破坏这些和谐的消极因素,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从电力科技创新制度的重建、文化的形塑和公关政策的调整等方面解构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并实现电力技术创新伦理观的重构。

要解构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电力科技创新伦理观。创新主体要认识到电力科技创新并不是“纯科技”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人、社会与生态问题。因此,创新主体要树立多重价值取向的电力科技创新观。电力科技创新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仅仅是倾向于经济价值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予以某种伦理规范来规范电力科技工作者的活动。这种规范应该包括人与电力科技、电力科技与社会、电力科技与生态等方面的要求,以增强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的道德责任感。科技创新主体要把责任看作更为重要的伦理精神,需要确立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意识。这就要求电力科技创新价值取向从经济至上转向经济.价值取向、人文价值取向和生态价值取向的“三位一体”,并且三者之间应该是相互支持、相互规约的关系,人文价值取向、生态价值取向是整个价值取向的基石,人文价值取向和生态价值取向非但没有阻碍创新经济价值的实现,还在更高的层次上使三者相得益彰。

其次,要通过制度的重建来解构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伦理以价值判断、道德风尚、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等表现出来,因而对当事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伦理的约定是俗成的,没有通过法定程序来制定,因此伦理规范并不具有法律强制性。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法律的方式从制度上予以支撑。首先在电力科技规范的强制性上面,这要求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某些规范确立下来,强制性地要求电力科技创新主体在科研活动中达到某种规范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创新成果是本着生态、人文和经济的多维向度来完成的,才能从某种程度上将伦理困境控制到最小。其次就是在电力科技规范之外还应当有着单独的法律予以支撑,比如强制性的要求电力科技创新成果与其实践后果相挂钩,在严格按照科技工作者的规划下建立的某种电力系统所产生的负效应应当由电力科技创新主体承担一部分责任,并且这部分责任应该是比较大的那部分,这样才能强制性地保证科技创新主体全面地考虑自己的创新成果。同时为了减少国家和社会的损失,有必要建立电力科技创新成果评估制度,由独立而专业的评估机构对电力科技创新成果的可行性进行伦理评估,并且评估机构也应该承担因“评估不当”而导致的那一部分责任。电力科技创新评估,甚至参与创新的设计、预测等。“所有的社会建构论者都认为技术发展是一个偶然过程,包含诸多异质因素,因此技术变迁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单向发展过程,更不是单纯经济规律或技术内在‘逻辑’决定的开发过程,技术变迁只有依据大量的技术争论才能得到最佳的解释。”m这样,“建构性”的电力科技创新保证了其伦理性的实现。

再次,要通过文化形塑来解构电力科技创新的伦理困境。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建构”,就是文化对科技创新全过程的渗透与影响。加拿大学者p.L.朱蒂(p.L.Josty)将现代的科技创新看作是一个社会过程,是一个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过程,必然要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因素的作用。文化还渗透到科技创新过程的评价上。评价本身就具有塑造和规范科技创新的作用,它引导着科技创新的价值尺度和方向。从电力科技创新主体与公众的文化冲突来看,公众一般说来是仅仅保持着社会文化的人,会对电力科技创新成果认识不足,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而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缺乏更浓厚的人文文化,创新成果中往往忽略人文、社会和环境的问题。所以电力科技文化的形塑是十分必要的。改变这种局面的出路只有一条:重新考虑我们的教育。由于当前推行的教育过于“专门化”,直接导致了“两种文化”的对立。目前能做的就是让电力科技创新主体学习更多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对于公众和专业的社会学家来说,普及他们电力科技知识,从而弥补双方因知识欠缺造成的对立。从实践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通过媒体、舆论宣传增强电力科技创新主体的生态意识和人本意识,引导和动员他们都来关心电力技术创新的种种伦理表现,构建出有利于实现电力科技创新“伦理转向”的良好文化氛围。

科技创新的方向篇4

面对激烈的国际科技与经济竞争,发达国家都已将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作为支撑创新活动的优先选择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我国已成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中心)40多家、生产力促进中心500多家、高科技孵化器100多家。但总的来讲,目前我国科技园管理水平还较低,基本停留在科技园基础设施服务方面。

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与web2.0等,将有助于科技园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科技园的科技管理和科技服务水平。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创新服务方法

面向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方法是在需求驱动和技术拉动的背景下提出的。首先是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弱、人手少、许多与创新项目相关的工作不熟悉,如果事事都要自己亲力亲为,不仅没有这方面的精力,效果和效率也不好。因此,迫切需要来自外部的服务。而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创新服务方法开辟了新的途径。

面向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方法主要是:

主动式科技服务方法

科技型中小企业常常不知道需要哪些服务有助于提高其创新的成功率,提不出服务需求,也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服务。例如,产品开发前需要进行专利查询和分析,确定有否“专利陷阱”;产品开发后,需要进行专利布局,防止竞争对手进行“专利包围”,使研发成果难以市场化。

主动式科技服务能有效地帮助解决这一问题,如图1所示,其特点是:科技服务机构利用服务平台所提供的企业信息,及时发现企业需求,发出有针对性的主动服务询单;科技型中小企业根据科技服务机构的主动服务询单,进行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服务和服务机构;科技园的有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各种数据库是主动式科技服务的基础。web2.0、大数据等技术为主动式科技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方法

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于科技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规范管理比较陌生。零散、碎片化的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急需,但带来的问题是这种服务往往没有顾及项目的总体需求,视野比较狭窄,会有顾此失彼的问题。

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面向科技项目从申请准备到验收后的推广的全过程,提供的是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全程跟踪的、连续不断的、环环相扣的一站式服务,能够取得整体最佳效果,如图2所示。其特点是:围绕科研项目提供整体服务,提高服务效率;通过专业化服务,提高科研项目申请概率、项目完成质量;通过服务,使企业的科技人员在实战中学习和掌握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开展方法。

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需要众多科技服务机构参与,因此,需要对科技服务机构进行评价、选择和组合。web2.0、大数据等技术为面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科技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伴随企业成长过程的科技服务方法

伴随企业成长过程的科技服务方法是科技服务机构将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自己长期、全面服务的对象,科技服务机构的服务收入与服务对象未来成长的收益关联。科技服务机构随着服务的深入,不断帮助企业发现其未知的需求,解决企业前进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帮助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并逐步实现。企业成长过程如图3所示。

伴随企业成长过程的科技服务方法是一种深度全面的服务,其特点是:科技服务机构更能提供着眼于企业长期发展的贴心服务;将企业的服务效益与企业的成长效益结合起来,更能体现科技服务的长期效益的特征;有助于解决企业长期发展的问题。web2.0、大数据等技术为“大众为大众”的科技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大众为大众”的科技服务方法

面对成百上千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面对企业从项目申请到知识产权保护,从财务分析到技术咨询等各种科技服务,一家服务机构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需要联合许多服务机构一起为企业服务,这就形成“大众为大众”的服务模式。该方法的关键是服务机构质量的评价、服务机构与企业服务需求的匹配、多家服务机构的服务组合等。web2.0、大数据等技术为“大众为大众”的科技服务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大众为大众”的科技服务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科技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分工协同,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通过基于服务平台的用户评价,对服务机构质量进行监督;提高服务质量;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服务机构与企业服务需求的匹配,使企业得到高度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利用任务众包协作方式进行科技服务和创新。这里的科技服务机构还可以是科技园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大众为大众”的科技服务还包括科技园中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之间的相互服务。

创新服务平台

上述各种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服务方法需要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服务、大数据与web2.0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服务平台的支持。

面向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

面向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包括三大部分:科技园基础设施服务子平台、科技园企业运营服务子平台、科技园企业创新服务子平台。

面向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的技术路线

通过科技园基础设施服务,在保障企业基本需求的同时,可以了解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活力,如是否经常租赁会议室、能耗和水耗高否,进出是否很频繁等,还可以通过停车管理等了解企业与外部的协作情况等。

通过科技园企业运营服务,在保障企业运营需求的同时,可以了解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运营情况,如仓储与物流、采购、融资等情况,并可对企业能力进行评价。

通过科技园企业创新服务,在满足企业创新需求的同时,可以了解科技园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情况,如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情况,并可对创新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信用进行评价。

科技创新的方向篇5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教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在当前高等教育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科技创新的实质是一类综合性极高、应用性极强的学术研究活动,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素质,此特点决定实验教学成为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因素。面向科技创新,高校实验教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部分高校在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过程中出现了由于实验教学不能达到科技创新要求而导致创新成效不佳的情况。因此,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改善教学现状,增强创新成效,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

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整合所学内容,贯通理论与实践,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是大学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对应,实验教学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效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服务科技创新为目的,其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一)健全的机制保障是前提

健全的机制是各项工作成功的必要因素。面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验教学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实验室建制和管理体制、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机制、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实验教学激励机制以及实验课程督导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能够为实验教学打造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为科技创新创造有利的条件,保证各项工作有计划、有系统、方便、高效地进行。

(二)良好的实验阵地支持是基础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实质是解决创新设计中的问题,处理这些问题的手段是反复的研究与实践。面向科技创新,高校实验室兼任了教学平台与创新基地的双重身份。为了满足科技创新中各种纷繁复杂的实验以及作品加工的要求,同时给学生营造一种培养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实验室需要增加资金来源,加大投入,加强建设,采用更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通过种种措施,精心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先进阵地。

(三)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要求

高素质的实验师资队伍能够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启迪,培养其科技创新的正确动机,浓郁兴趣、敏锐意识以及优良习惯;能够在技能上对学生进行全面提升,拓展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创新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奠定创新基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方法,调动创新的积极性,增加创新动力。因此,引进知识丰富,技术先进,教学手法灵活,创新意识较强的实验教师,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大学生科技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关键

紧跟科学发展步伐的有层次、有系统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以及自选性实验是实验项目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研究兴趣,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造性思维,锻炼实践能力,增强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实力,这些成效与科技创新的基本目的相吻合。从奠定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内在基础,迎合科技创新的基本目的出发,高校实验教学项目中理应增添更多综合性,设计性以及研究性元素。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不良现象反映出的实验教学不能满足创新要求的现状

随着全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越来越关注,大学生科技创新得到了迅速发展,创新活动的参与范围、创新水平、成果质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科技创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不良情况。透过这些情况,发现高校实验教学现状与科技创新要求相距甚远。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不良现状

对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出现的各种不良情况进行总结,主要有以下具体表现:1.许多学生对科技创新重要性认识不够,误认为其只是可有可无的第二课堂活动,尚未将科技创新在自身学习中的地位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投身创新的主体意识不强。2.起始阶段学生参与创新的热情高,但是能够一直坚持的少,科技成果突击的多,长期研究的少。3.对于创新的方法学生了解不够,创新思路狭窄,实践能力不强,创新能力有限。4.科技立项作品水平低、思想滞后狭隘,创新作品粗糙、精品少。5.学校为创新配备的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力量不足,辅导能力有限,指导时间少,学生进步慢。6.科技创新配套措施不健全,资金投入少,缺少保证创新顺利进行的各项经费以及实验场地支持。

(二)透过科技创新的不良现象折射出的实验教学不能满足科技创新要求的现状

1.实验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不强。学生科技创新的热情、意识相当大程度上来源于实验课堂上的激发与培养,创新的方式、思路、能力、习惯受实验教师的直接影响,学生在自身创新素质方面凸显出来各种问题直接反映出了当前高校实验师资力量的问题。薄弱的师资导致学生科技创新思想缺少正确的引导,知识技能缺乏深入的指导,创新热情不高,知识面过窄,思维呆板,创新技能捉襟见肘。

2.实验课堂内容欠缺合理,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创新思想体系的形成。学生创新素质低下、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成果欠佳都体现了实验课堂内容的欠合理性。由于现有的实验项目的性质大多是演示性、验证性,极少融入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的元素,学生不能通过实验项目有效的整合知识、联系理论与实际、形成一整套系统、科学、合理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思路与方法,思维局限性太大,从而科技创新能力欠缺、难出精品。

3.缺乏有利的实验场地支撑,遏制了科技创新作品质量的提高。科技创新的不良现状中直接呈现了实验场地支持力度不够的尴尬事实,作品粗糙、精品少也从侧面突出了这一问题。一方面由于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学生很难便利地进入实验室,引起其对于科技项目创新设计的实验论证不够充分,创新水平下降,另一方面由于资金投入的不够,实验室的设备、材料达不到创新设计中的要求,导致科技创新的作品质量大打折扣。

各项制度不够健全,成为科技创新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短板。任何一项活动中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活动配套机制中的问题,实验教学现状不能满足科技创新的要求反映了实验教学体系相关机制中存在着不足。现有一些高校的实验人才引进、实验教师工作评价、实验教材建设、实验室规划等制度不够健全,导致实验教学的发展跟不上科技创新的发展步伐,从而引发了实验教学在师资队伍、课堂内容、实验场地等环节中与科技创新要求相脱节的问题。

三、改善工科实验教学,推进工科生科技创新的相关建议

为了改善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不良情况,面对高校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对它要求的脱节,要从多方面同时入手,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二者相匹配,把科技创新活动推向前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健全实验教学的配套机制

完善的配套机制,是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各高校应当成立专门负责实验教学规划、管理与教研工作的实验中心,把实验教学当成专项重点工作来抓。实验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进行高校实验教学的课程体系规划,实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督导,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契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地位,从宏观上把握实验教学的发展步伐与方向。

(二)增强师资力量

首先,各高校应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聘请对口专业的富有创造性的高水平实验师或者经验丰富的实验技术人员来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其次,对现在岗位上的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加强组织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技能竞赛;第三,引进竞争上岗制度,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敦促教师自主学习。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手法,提升实验技能,增强行业素养,从整体上提高实验教学师资力量,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建立强大的后盾,帮助其发展创新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奠定创新基础,提升创新技能。

(三)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建立面向大学生科技创新综合理论讲授的创新实验课程。这是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拥有以服务科技创新,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为基本理念的教学纲领以及集成创新中常用的方法、理论、实验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配套教材。教学环节划分为理论讲授与课程实践两个部分,理论讲授主要阐述分析创新的基本手法、途径、创新必备的跨学科基础知识以及优秀创新成果实例,课程实践则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理论训练与巩固,创新过程模拟以及自主创新设计。此种教学体系既能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奠定基础,指明方向,训练技能,同时使创新设计得到专业指导,还能够解决非实验课时间科技创新缺少实验室支撑的问题,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四)完善实验室体系

开放性实验室是目前被公认最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实验室体系,是高校实验室体系改革的发展方向,各高校应当以建设开放性实验室为基本准则进行实验室的改造与完善。开放性实验室主要包括实验室的管理开放,实验设备的开放,实验内容的开放,实验时间与实验空间的开放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其能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为科技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总之,面向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新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面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落到实处。为了进一步地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首先应当从改进高校实验教学工作做起。只有逐步完善实验教学工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奠定基础,活动开展的质量才能更高,效果才更明显,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有效增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可以落实,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阳太林.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改革高校实验教学[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0):34-38,41.

[2]汪露.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90-92.

[3]刘天宁,徐清.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1-103.

科技创新的方向篇6

把握创新方向,引领农业科技健康发展。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引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理清为谁创新、创新什么的方向性问题。毋庸置疑,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必须认识到,农业科技发展存在创新方向不够明确,尤其是与产业需求、农民需要相互脱节的问题。为此,“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必须坚持“一条原则”、“提高三率”、“24字要求”。

“一条原则”是坚持“着眼长远发展、面向产业需求”的基本原则。这条原则既顺应当今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需求。“提高三率”是坚持“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主要目标。下大力气重点研究基于提高土地生产率的集约、持续、高产技术,基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节地、节水、节肥、节能技术,基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省工、精准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技术。“24字要求”是坚持“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技术路径。这是首次全面系统地提出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路线,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加快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突出创新重点,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农业科技创新涉及农林水气等多行业、多学科、多领域,产业类型复杂,技术需求多样,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重点,集中突破。

按照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满足产业实际需求的原则,“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四大重点任务”。一是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突破一批重大理论和方法。我国农业基础研究薄弱,依然处于跟踪模仿阶段,难以满足持续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长远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取得一批原创性理论成果。二是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我国农业前沿技术研究在杂交水稻、抗虫棉等领域处于国际前列,但整体上与农业高新技术领先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必须把加快推进农业前沿技术研究纳入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增强农业竞争能力。三是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四是着力抓好种业创新。

科技创新的方向篇7

2008年,我国政府应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贯穿于经济与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突出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的建设,以自主创新驱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科技创新资源相对不足,必须不断增加科技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优良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但是,由于我国科技资源管理分散、各部门和各单位相互封闭,使得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本位主义、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如我国的地面卫星接收站,由于不能面向社会开展服务,造成重复购置、利用率低和管理无序;国家和省市出资建设的重点试验室利用也不充分;一些科研信息资料、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面向社会开放很不够,科研力量和科研经费仍比较分散,对重大课题的组织攻关能力不足,存在着因信息不畅和部门分隔所造成的低水平的重复劳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不高和市场化进程缓慢。对此,必须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来加以解决。要健全和扩大技术市场和服务市场,把政府有关部门、科技中介组织的功能和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企业的科技研发活动也应分离出来,按照专业化、社会化要求独立经营,既为本系统服务,也为全社会和大市场提供有偿和无偿的服务。尽快使科技研发成为服务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和市场激励,不断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

强化制度创新建设促进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是有利于科教兴国的政策等环境建设和制度安排。为此在坚持倡导科技创新的同时,应及时将实施重点转移到有利于振兴科技上来,以优化科技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从自主创新的发展路径看,大力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是关键所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应从自身业务的视野出发,制定振兴科技的对策和措施,逐步培育起一个具有科教兴国和振兴中华作用的科教体系。目前,政府干预过多相对应的是政府职能缺位现象,诸如创新机制培育乏力、创新政策体系缺乏创新、创新外部环境营造滞后、技术创新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薄弱、共性技术的研发构建不力等。针对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不够强和不到位的状况,我国应该着力营造创新环境,完善有利于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要加强和加快解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同行业技术前沿为目标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健全和完善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和激励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R&D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要通过科学的建立和健全自主创新的考核指标体系,克服当今存在的基本国策指向与考核指标导向的不对称。科学发展观已成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国策指向,强调经济发展的集约行为。这种行为的核心力量是创新推动。但是,我国现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少考量指标体系,其导向原则仍然是经济发展的粗放行为,即以规模考核取代价格考核、短期考核取代长远考核。

这种行为的核心力量是要素投入推动,与科教兴国的目标指向相背。从此意义上判断,创新型国家建设,包括创新型省市建设的关键,是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在政府管理创新、资源整合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来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综合竞争优势。另外,我国今后在考核企业资产价值时,不仅要看其有形资产,也要看其无形资产,越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就越是要注重考核其无形资产。只有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研发的巨大潜力充分释放出来,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才能得以实现。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就离不开人才高地的建设和高科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十一五”期间,我国应坚持实施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培养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大专院校的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所具备的各种素质。既要有扎实的科技基础知识,又不迷信书本知识,不循规蹈矩,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要注重培养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物,同时培养数以千万计的科技研发队伍,充实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要培养一批科技管理和科技经营型人才,以管理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以市场开拓推动科技创新。要重视培育优秀的创新型企业家,通过创新型企业家的智慧力和凝聚力吸引、培养和集聚人才,建立新世纪的创新型企业。各级政府、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现代企业既要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又要重视生产工艺、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群众性技术革新,善于把小的革新集成为大的创新,实现技术的突破。要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培育人的创新能力,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到创新能力建设的高度,增强创新人才的凝聚力,整合资源优势,这是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力量之源。

科技创新的方向篇8

这次会议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作出了明确宣示: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对创新的重视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所指出的:“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

科技革命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当前,是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接近的时期,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国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逐步进入并行和领跑兼有的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

但科技强国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因此,推进建设科技强国,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必须增强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和超越常态的勇气全面贯彻创新理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要以前沿视野规划科技发展的顶层设计。当今世界,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一些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人类的劳动生产率即将迎来再次大飞跃。中国科技界要有面向世界和时代科技最前沿开展自主创新的强大自信,勇于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和原创发现,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其次,要以创新驱动深化科技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科技创新是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没有科技管理体制的制度创新和全面改革,建设科技强国就少了一个关键的推进器。要加快建立科技决策机制,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加快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着力改革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建立能够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分类评价体系;打破科技创新主体间开展协同合作的地域性、体制性“身份障碍”,构建科技创新集群,形成国家科技创新合力。

科技创新的方向篇9

2014年,镇江科技工作开始着力推动“五个强化、五个转变”:

强化统筹协调,从科技工作本身向支撑全局转变,进一步围绕发展中心任务发挥作用。一年来,镇江市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围绕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展开,努力实现由局部优势向整体突破提升,由主要完善创新架构向全面充实创新内涵“转段”,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在推动转型升级和民生幸福上发挥更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强化横向协同,从单兵作战向部门合作转变,通过集成资源和力量,进一步做大科技创新成效。一年来,镇江科技部门与科教兴市领导小组、人才科技服务组、知识产权联席会议等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集成资源构建“大科技”格局;与人行、财政、金融、发改、银监等部门一起,共同加快科技金融示范区建设;与卫生部门建立了推进全市医卫科技发展工作会商机制;与科协建立了推进全市科普事业发展会商机制等。通过加强集成与协同,有效克服了工作“碎片化”现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强化产业支撑,从着眼项目向着眼产业转变,加速提升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一年来,全市政府科技资金从支持离散的创新项目,更多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转变。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提升”计划,启动推进“科技小巨人”培育工程,加快建设企业研发机构,积极打造镇江航空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全市部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至450家,民营科技企业增至7600多家,全市高新产业占比位列全省第一。

强化职能转换,加快从政府主导创新向服务创新转变,充分发挥市场对创新要素的决定作用。积极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提高政府科技投入使用效益,探索采用“拨、投、贷、奖、补、免”等多种方式扶持企业发展。通过构建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投向科技产业的联动机制,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014年,镇江市推动成立了全市第三家科技支行和第三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大力推进“苏科贷”、“镇科通”、“镇知贷”、“镇保贷”等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全年通过政府投入大约3000万元保证金,帮助中小微科技企业获得科技贷款6.4亿元,“带动比”超过1:20。

强化科技惠民,从面向“经济为主”向“经济民生并重”转变,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社会民生的贡献份额。全市科技工作在组织好“高大上”研发活动的同时,更多面向大众、接触地气,让老百姓切切实实感受到科技创新的成果,实实在在享受到科技发展的实惠。镇江科技部门开设了“镇江科技”微信平台和“科技政策咨询”QQ群,增强与公众的交流互动,让科技更加“亲民”;组织了系列“科技进田头”、“科技进社区”、“科技进校园”活动,将科技创新的理念、知识和成果送到群众中去,让科技更加惠民。

通过“五个强化、五个转变”,2014年镇江科技创新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镇江跻身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镇江高新区成功获批部级高新区;在福布斯的最具创新力25个中国大陆城市榜单上,镇江名列第19位,居地级市十强之列;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在镇江启动,首个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平台――镇江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开通运行;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镇江市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个,二等奖三个;镇江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8.0%,镇江企业与中科院院地合作成效获全省第一,全市专利申请超2.5万件,授权超1.2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49件;镇江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占比达42.5%,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加速器27个,孵化面积达340万平方米;镇江科技金融加快发展,全市“苏科贷”累计贷款10.85亿元,居全省前列,全年完成专利保险数量和额度居全国专利保险试点城市之首,五家受惠于科技金融支持的企业成长壮大获批在“新三板”上市。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寄予高度期望,科技工作既面临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也面临前所罕见的重大挑战。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镇江科技工作将从如下方面强化措施:

确立创新驱动核心地位,强化科技与经济统筹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创新驱动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在视察江苏时对科技创新提出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将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考虑和部署。积极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历史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镇江“生态领先、特色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进一步强化科技资源的统筹配置,加强跨部门工作集成,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共享信息平台,逐步解决科技管理分散交叉、重复低效等问题。组建科技创新决策咨询机构,开展系列创新驱动调查研究,切实找准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对策措施。通过统筹集成各方资源,实现科技发展战略部署从“小局”到“大局”转变,科技创新依托力量从“小众”到“大众”转变。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经济发展优质力量。2015年,全市将加快构建创新型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梯队,着力扩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规模。积极鼓励“草根创业”,扶持培育一大批中小微科技企业加快成长。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促进一批成长性小企业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鼓励未建研发机构的企业加快组建研发机构,支持现有企业研发机构积极提升建设质量。加快科技创新国际化步伐,支持企业积极介入国际研发分工,鼓励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机构。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提升企业的发展潜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前沿技术储备。引导科研机构瞄准行业需求,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凸显科研项目取向聚焦,集中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镇江重点发展的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材料、航空航天、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农业机械等特色优势领域,设立重点科技专项予以持续滚动支持,力求形成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战略性产品和先导性产业。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和行业协会,探索在镇江国家高新区建立海洋工程装备应用技术研究院,抢占产业制高点,做强特色产业链。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向中高端攀升,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承载能力。积极融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体化建设,以镇江国家高新区为核心,优化全市“一区多园”创新布局。推动镇江科技新城、高性能材料科技产业园、智能电气科技产业园、路面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大禹山创意新社区、中瑞生态产业园等加快二次升级,力争各辖市区早日实现省级高新区“全覆盖”。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积极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培育链,不断提高科技载体承载支撑能力和孵化育成能力,吸纳科技企业和人才落户创业。积极发展楼宇经济,建设科技社区,有效提升单位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解决制约发展的土地瓶颈问题。

强化市场导向配置创新要素,加快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等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经济“两极”有机衔接。突出政府科技投入绩效,探索科研项目需求征集、公开招标、择优立项、评价奖励和后补助新模式,尝试“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把更多政府科技投入用于激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的创新行为。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大力发展创业投资、科技贷款、科技保险和科技担保,放大政府科技资金引导效果,利用“杠杆效应”引导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实现科技创新从“小投入”向“大投入”转变。

围绕重点发展需求,精准化引进培养创新人才。从市场准入、要素供应、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工作、生活和社会环境。围绕航空航天产业发展、高新区建设等重点领域,结合人才培养与重大科技专项实施,集中资源重点强化人才招引和扶持,引进培养一批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具有较强影响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强对人才创新实绩的考核,进一步提升人才落地生根的比例,对实绩明显的人才持续滚动支持。在加强海外人才招引的同时,注重发挥驻镇和周边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推行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成果股权激励等优惠政策,引导更多高校科技人才和大学生在镇江创业。

加快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好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千方百计打通科技和经济转化的通道。积极搭建“镇江科技资源云平台”,发展技术服务、经纪、、评估、交易、培训、投融资等中介服务机构和平台,提升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利用率。鼓励社会多元化投资科技服务业,尝试政府购买服务,用于帮助广大中小微科技企业加快发展。通过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在镇江转移转化,将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和市场效益。

科技创新的方向篇10

1.1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由美国学者欧利文・谢尔顿(oliverSheldon)于1924年提出。目前对企业社会责任尚无统一界定。美国学者阿尔奇・卡罗尔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学者刘悛海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存在的唯一目的,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之外的其它所有社会利益。

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在为股东创造利润的同时,也能够对企业员工、企业客户、消费者、外部生态环境和社区等利益共同体的利益负责,追求可持续发展,改善利益共同体的发展质量。提高企业社会责任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保护劳动者基本权益,关注员工或劳动者的自我发展,提高福利;

2)为客户提供合格的产品或优质服务;

3)在为股东赚取利润的同时,节约利用资源,减少生态污染,追求可持续发展;

4)不仅要追求自身发展壮大,也要积极回报社会,多做公益事业。

1.2科技创新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最主要的特征是创新,企业科技创新指企业应用新科学知识和技术开发新产品,或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组织加工、生产制造,提高产品质量或提供新服务的创新活动。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对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创造和应用,实现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研发成果的商品化。具体来说,企业科技创新首先是对企业产品的创新,包括对企业现有产品的改进或运用新技术研发全新产品,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的改进和创新为自身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然后是对企业生产工艺的创新,主要包括对企业原有生产工艺的改进,依托新技术、应用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

1.3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管理者及全体职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基本信念、管理体制及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创新是指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以创新为动力,促使企业文化不断形成、发展和优化的过程。企业为了使自身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在于企业价值观,它制约和支配着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理念,规范着员工的行为,是整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能起到鼓舞、驱动、凝聚、熏陶、评价和规范的作用,使员工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实现企业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现代企业的各种生产活动与资源配置,实现企业组织市场与整体效益最大化。

2社会责任、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

企业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发展方向,科技创新是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路径,文化创新是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在实现社会责任的目标中发挥协同作用。

2.1社会责任是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最终目标

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企业既要承担对投资者的经济利益责任,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环境、社区、政府的责任。承担这些社会责任是企业长期的发展方向,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只追求自身利益,还要遵守商业道德,注重生产安全,注意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维护外部消费者利益[]。因此,社会责任是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最终目标。有了终极目标,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就有了明晰的方向,在创新设计时,就会从长远考虑企业未来的社会责任,把未来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内化在企业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文化中,从而有利于企业创造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

2.2科技创新是企业更好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路径

科技创新不但是对企业产品的创新,还包括对企业生产工艺的创新。通过研发全新产品或者采用新工艺生产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量消耗等,达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目的。因此,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目标与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并不矛盾。有了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才能够在科技创新中考虑到其它关联方的利益,从而在产品设计、工艺选取中提前考虑未来社会责任的承担情况。企业如果仅仅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口号,没有实际行动,就难以承担社会责任,最终也无法发展壮大。企业只有通过对产品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为自身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不但为自己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能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2.3文化创新是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主要动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就越突出,企业文化涵盖的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公司制度等都需要被员工接受并认同,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落地。企业社会责任要求企业承担起对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等方面的责任,如果企业注重社会责任,其企业文化中就会渗入相应的意识和理念,从而在文化创新或科技创新中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增强全体员工的凝聚力,通过生产新的科技产品或文化产品,维护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又使自身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3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效应分析

3.1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对文化创新的渗透提升作用

1)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企业在员工、客户、外部生态环境和社区等利益共同体面前勇于承担责任。如果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能够以社会责任为目标导向,那么企业就会在科技创新时考虑消费者、员工、生态环境、社区等方面的利益,这些利益共同体会给企业提供良性反应,最终促使企业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

第一,科技创新是一种具有复杂性、艰难性和风险性的理性实践活动,要求企业以客观规律为指导,结合企业现状进行技术革新,在社会责任导向下,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更全面地考虑企业内外部利益共同体的诉求。一切技术创新都应体现社会责任,促使企业在完成科技创新目标时,更注重培养实事求是、持之以恒、包容厚德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融入企业文化中;

第二,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促进企业创新外部效应的最大化,促使全体员工敢于开拓创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创新精神;第三,企业科技创新是企业全体员工集体奋斗的结晶,在社会责任导向下,企业家更注重消费者权益的把握,在思想创新和构思设计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更容易发挥全体员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共同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

总之,在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以社会责任为导向,企业更容易形成不断创新、造福大众的核心价值观。

2)注重企业制度创新。企业制度的完善与否与企业规模、行业、技术类型等密切相关,基于社会责任的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创新功能是否完善,社会责任能否体现,取决于创新系统结构能否与之协调。当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现有的企业制度不再满足科技创新要求时,企业只有通过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变化。同时,也更有利于社会责任的实现。

3)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综合体现。如果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体现社会责任,就能在社会中树立良好形象。一方面,科技创新促使企业开发出能满足社会责任要求的新工艺,生产出符合社会责任理念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从而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及良好的声誉;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企业形象的认识首先来自于产品形象,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关注社会责任,将技术与社会责任完美结合,既能满足人们对产品使用功能的要求,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

3.2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导向作用

1)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价值导向。科技创新的开展需要依靠诱导机制的推动作用。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文化创新能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全新的价值导向。一方面,体现社会责任的企业精神,更符合普通大众的价值取向,更容易帮助企业形成凝聚力;另一方面,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所形成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不但影响科研团队的价值观念,也影响他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等。过去企业只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在社会责任目标导向下,企业创新团队逐渐放弃唯利是图的思想,重视科技创新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2)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企业基于社会责任目标制定科学的企业制度,完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既规范和约束企业的创新行为,激发企业创新团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又使员工形成一种强烈的企业认同感,自觉发挥主人翁精神,激发全体员工创造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巨大推动力。基于社会责任的文化创新能够创造出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为创新团体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人力资源等保障,并保护和鼓励创新失败者,使科技创新团队保持敢于尝试、勇于变革的创新精神。

3)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创新更容易吸引优质创新资源。企业文化创新以社会责任为目标导向,容易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吸引更多优质资源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完善的企业制度,有利于吸引优秀创新人才为企业创新服务,为企业创新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防止人才流失现象的发生,从而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或服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4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协同策略

4.1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科技与文化创新整体流程

首先,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产品创新结合起来。企业在产品创新过程中,无论是研发新产品还是采用新生产工艺都应充分考虑社会责任,调整企业科技创新的定位与方向,把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生产新产品、改进新工艺体现出来;其次,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文化创新结合起来。企业将社会责任理念完全融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社会责任的完美体现;最后,在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相互融合中,要时刻以社会责任理念为指导,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方面践行社会责任理念,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4.2以社会责任理念为指导,加强科技与文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要开展科技与文化创新,首先应具备一批既懂科学技术又具备先进文化理念的人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创新中真正体现社会责任。企业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或引进创新人才。基于社会责任目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将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与使用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为创新人才搭建发挥才能的舞台。

4.3用社会责任理念重塑企业制度

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没有良好的制度,技术创新知识就得不到积累,没有良好的制度环境,文化创新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在社会责任目标导向下,企业需进行制度创新。第一,适时安排企业组织制度创新。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建立适合自己的企业制度,把社会责任理念体现在制度安排中,推动科技和文化创新进程。第二,进行具体管理制度创新。制定共同创新目标,设计制度让员工有意识地参与创新,如通过设计奖惩制度强化符合社会责任要求的企业价值观或态度。第三,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创新。在社会责任导向下,内部审计制度应以是否满足社会责任目标为判断标准,检查企业创新活动是否要求健康运行状态。

4.4以社会责任理念完善创新体制

创新活动能否顺利转化成产品或服务并承担社会责任,取决于企业创新体制。一方面,政府应选择合适的模式促使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用社会责任理念完善外部创新体制,可以采用“产学研”模式并融入社会责任理念为企业创新提供平台,政府是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主体创新发展、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引导者和行为规范者,高校及科研机构是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的供给者和使用者;另_方面,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完善内部创新体制,利用社会责任理念实现内部创新体制与外部创新体制的无缝对接,与外部创新体制相协调,形成开放性的创新体系。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