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失能老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4:17

如何护理失能老人篇1

   因此,实现“科学养老、智能护理”的新模式,吸取国内外优秀的现代化护理理念,引领人类护理方式的更新和转变,使所有失能、半失能老人尊严生活,成为一个首要的目标。

   一、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养老护理行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达1900多万人。预计到2015年,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将达到2400多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是养老护理行业的重中之重,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l、传统的照护模式面临严峻挑战长期以来,护理行业定位于传统的照护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模式已难适应现代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需求。其理念落后、设施陈旧、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低,面临着科学照护新模式的严峻挑战。

   2、特殊照护成为难中之难在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照护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长期困扰着护理行业:术后康复期的老人,身体挪动的疼痛如何尽可能避免;长久卧床的老人,裤疮和泌尿系统感染如何防治;护理人员和老人的家属,如何协调配合,达到轻松高效护理与老人身心痊愈的双赢;照护的设施和环境,如何能使老人心情舒畅、尊严生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先进的照护设施拥有很大的需求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护理行业的重视,先进的照护设施日渐增多,从外观形状结构的改变,到护理功能细节的改善,都在尝试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实际护理需求。护理行业更是争相汲取现代化护理理念,引用先进设施,提高专业化素质。

   二、创建“和谐照护工程”,推广智能化照护设施

   “和谐照护工程”是依据现代化护理理念,对护理行业作出的重大前景规划,旨在用先进的智能照护设施、现代化照护服务,让失能、半失能老人进入智能化管理照护时代。

   由民政部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研制、河南省好佳老年服务中心生产,安徽省好佳商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销的好佳智能型全自动护理床,就是“和谐照护工程”首推的智能化护理系列产品,已获得相关系列的国家专利证书。

   这种全自动护理床具备多种特殊功能:智能大小便功能,全天24小时自动监护老人大小便,自动将大小便收集到接便器内,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自动清洗功能,自动完成接便器的清洗工作;翻身护理监护功能,自动告知翻身护理情况;尿滴淋功能,针对患有尿滴淋病症的老人进行特殊护理;还具有自动背起、坐起、腿部折起、防止肌肉萎缩等功能,并配有高强度护栏对患者进行安全防护;同时,每张床位都可以和“智能型电脑自动护理床监护站”联接,进行集中护理服务管理。

   实践证明,在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过程中,使用这种全自动护理床,避免了患者泌尿系统的感染,实现了褥疮发生率为零;减轻了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了其身体的早日康复;实现了护理人员高标准、高质量轻松护理;护理环境洁净,老人身心健康,护理工作得到众多家属的一致好评。

   因此,好佳智能型全自动护理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各新闻媒体也争相报道,对其人文关怀和科技创新尤为关注。

如何护理失能老人篇2

关键词:失独者;养老;法律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299-03

一、失独者养老的现状分析

当前,失独者已成为中国社会特殊群体的新类型,其养老问题也正在成为中国社会老龄化的一个新挑战。由于学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这就增加了对“失独者”一词准确界定的难度。在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研究需要的基础上,本文给出这样的定义:所谓“失独者”,是指其独生子女由于疾病、意外等原因死亡,并因年龄问题而失去再生育能力,只能独自承担未来养老压力的中老年人。

据卫生部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中国15~30岁的独生子女总数至少有1.9亿人,以该年龄段人口疾病死亡率40/10万人推算,失独家庭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00万个,每年新增失独家庭至少7.6万个。然而,与失独群体的日益扩大相比,有关失独者养老保障的研究及配套法律政策几乎一片空白。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社会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仍是家庭养老,这就决定了老年人的养老大部分需要依靠子女。因此,对于失独者而言,失去了子女也就等于失去了养老的依靠,未来将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

首先,经济困难,无处养老。失独者的返贫率很高,其中原因有很多:有些是为子女生前治病而欠下债务;有些是为自己治病的高额花费;还有的是因遭受失去子女的精神打击而无法继续工作,导致收入来源减少。由于目前大多数的养老机构都属于私人营利性质的,收费较为昂贵,很多失独者经济并不富裕,根本无法承受这样高额的费用。另外,监护人缺失也是失独者难以入住养老机构的又一原因。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需要有一到两个指定的担保人签字,当老人生病或发生意外时能够及时取得联系。理论上,担保人必须是直系亲属,但也可以是非直系亲属或者由老年人的原单位或所在街道指定担保人。由于担保人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极少有人愿意给老年人作担保。养老机构也怕将来在出现意外或不能按时缴费时无人负责,因此对失独者的接收还是比较谨慎的。其次,失去子女,无人照料。根据调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普遍患有各类慢性疾病,加上身体机能的逐渐衰退,在住院或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需要年轻子女进行照料。“养儿防老”是从古至今的至理名言,这对一般人来说是可以实现的,但对失独者而言确是一种奢望。再次,精神痛苦,自我封闭。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感情寄托和家庭的希望,独生子女的死亡会使父母失去精神寄托而陷入无尽的精神折磨和空虚之中。失独者如果缺乏专业心理疏导,就会造成社会功能受损,最直接的表现是远离人群,害怕与人接触,任何细小的情节都可能引发其痛苦的回忆。

在对失独者组织“连心家园”成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的成员年龄在50~60岁之间,其中半数成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老年慢性疾病,患癌症、瘫痪等重大疾病的达15%,超过60%的成员因承受不了丧子打击,长期患有不同程度忧郁症,有的还导致夫妻离异、家庭破碎,超半数成员曾有过自杀倾向和自闭表现;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不少成员面临着经济重担,50%的成员家庭经济困难,20%的成员靠“低保”生活。如今失独群体中广泛流传这样一句话,“不怕死,只怕老,只怕病”,可见养老问题已成为失独者面临的最迫切问题。

数以百万计失独者的产生,大多是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毋庸讳言,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加大了失独的风险。个体的生育权因人口政策受到限制,这既是在履行公民的义务,也是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然而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当失独者失去子女面临养老难题时,国家就应该反过来承担起为失独者养老的义务。这不仅是国家权责对等的体现,也是制度人性化的要求,更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失独者的产生反映的是现代社会系统性风险,而系统性风险则需要从制度层面加以规避。

中国目前没有赡养法,有关赡养责任只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作了一些规定,这些法律规定对老人的赡养义务主要由子女来完成,没有子女的人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没有赡养保障的。因此,关怀失独者需要从法律上予以确认和保障。

二、失独者养老的法律困境

在失独者养老保障问题上,虽然不能说相关的制度设计一片空白,但绝大多数都规定在政策措施中,法律法规中则少有涉及失独者养老问题,这突显出保障效力层次的不足,并且在可行性和实际效用上也都存在缺陷。

2001年颁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第27条第4款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这说明立法者已经注意到失独问题,但该款规定显得太过笼统和模糊,何为“必要的帮助”语焉不详。由于它不属于法律中的“责任”,既不具有可操作性,又因弹性过大而缺少强制性,是否帮助以及怎样帮助失独者,全凭地方政府自觉。

2007年8月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公布《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要求扶助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年满49周岁;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其扶助标准是: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的扶助金。但根据有关调查发现,不少失独者对这一政策并不知情,所以也没有享受到该项补助。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目前各省的救助标准基本上在每月200元~300元之间,对于失独者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远远不足以支付失独者可能需要的数目不菲的养老、医疗乃至基本生活费用,这种“帮助”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另一方面,申领程序很复杂,需要经过审议公示,其中独生子女死亡证明是必不可少的申请材料之一,失独者从心理上很难接受拿孩子的死亡证明去换补助这一行为。失独者普遍认为补助金制度需要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政府应该主动办理发放手续,而不是等着失独者提出申请。

2011年1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对于“完善养老保障制度”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但“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究竟是什么样的标准且如何实施也没有明确说明。

2012年9月,民政部就基本民生保障工作举行会,民政部副部长表示:“十二五”期间,民政部将连续五年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并且启动敬老爱老助老工程,加快养老服务步伐;民政部会将所掌握的公益金的50%用于养老,下一步将统筹研究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失独家庭是中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当参照政府供养“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的政策,由政府为失独家庭提供充分的保障,以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很显然,这一政策只是“最低保障线”,满足的是基本生存需要,然而多数失独者并不属于这个群体。由于城市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普遍好于农村,致使失独者集中在城市,这些人一般都有固定的退休金等稳定收入,不属于“无生活来源”的“三无”老人。因此,民政部提出比照“三无”老人政策对失独者予以照顾,恐怕适用范围也相当有限。反过来说,失独者面临的主要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对将来老无所依、缺乏精神慰藉的焦虑,特别是失独者失能之后无人照料的问题,而这些新问题在既有的“三无”老人救助机制中并没有现成的答案,这揭示出失独者养老问题的复杂性,因此,国家需要作出顶层设计,而不能由民政、计生部门单独应对。

2013年7月实施的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的一大亮点就是规定了老年监护制度,第24条规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和监护监督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没有监护人的,参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为其确定监护人。监护人自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老年人权益的,监护监督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讼。”也就是说,失独者可以在自己具有完全的判断能力的时候,为将来欠缺判断能力的情况的出现做准备,将自己的生活、疗养看护和财产管理等事务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的权委托给意定监护人,以保障失独者安度晚年。同时,由失独者的意定监护人作为担保人,可以使养老机构能够顺利接受失独者入住,解决了失独者无子女签字担保的难题。该条规定虽然顺应了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体现了立法的进步性,但仍存在着不足。首先,没有规定协商确定的监护的效力问题,即协商确定的监护是否优先于法定监护。其次,如何判断独居下的失独者是否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是否需要监护不能只由监护人一方决定,应引入一定的保障性机制,通过特定程序开启监护人的权利。最后,缺乏必要的监护人权利范围的规定,将导致监护监督人的监督作用无法发挥,也让监护监督人行为的正当性失去客观标准。

三、失独者养老问题的法律完善

到目前为止,国家还没有作出生育政策调整试点工作的决定,因此,近一段时期内计划生育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在新形势下,“失独关怀”理应成为计生政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计生政策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既要求民众尽计划生育之义务,又对民众今后可能面临的问题作出安排。只有这样,计生政策才是均衡的、完整的,才具有公信力,能够赢得民众更大的支持。

一是明确国家应承担的责任。从实施“计生”后获得的发展进度,以及目前达到的生活水平来看,计划生育是有积极作用的。然而问题在于,由计划生育节省下来的社会发展成本中,国家是否预留了满足“老有所养”的公共服务资金?现实情况是,孤寡老人的公共服务产品还相当稀缺,养老院的高额收费让很多家庭难以承受。但《投资者报》根据有关数据推算,因超生而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年规模或超200亿。不管数额推算是否准确,数额不少确是事实,去向不明也是事实。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失独者补助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强,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可依据,各地方政府补助的随意性很大,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国家应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明确规定失独者的权利和待遇、地方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即增加并明确有关失独者养老保障的条款,并制定国家补偿条款的具体实施细则或条例。在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基础上,可以对失独者的物质救助设置特殊保障项目,从社会抚养费中提取专门资金,建立失独者家庭扶助基金,提高失独者扶助金待遇,帮助失独者解决实际困难。

二是逐步实现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模式的转变。调研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以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只有24.1%,多数老年人还需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这说明“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在当下社会依然有着深远影响。独生子女家庭抗风险能力较弱,一旦子女出现人身意外,必然导致整个家庭陷入困境。如果能从源头着手,尽早实现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的过渡,那么每一位失独者就不会有老无所依的后顾之忧。国家应大力发展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各种养老服务体系。国家可以通过为民营机构提供更多的空间与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比如,民营养老机构接收失独者,或者为社区失独者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可以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同时也要制定相关法规,加大对民营机构的监管力度,防止其利用优惠政策谋取不当利益。

三是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对于失独者遇到的重大疾病,应该建立救助帮扶机制,资金由地方政府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作出详细的规定,并由财政、卫生、民政、医疗、审计等相关部门统一协调使用、发放这一专项资金。经济发达的地区可以由政府购买商业保险,为失独者提供医疗服务保障。例如,北京市推出的“暖心计划”,由市政府全额出资为失独者提供意外伤害医疗保险、残疾保险、烧伤保险以及女性重疾保险等,2012年投保7746人,重点解决失独者的医疗困难。

四是完善老年监护制度。监护人权利的确定应当充分尊重被监护人的意见,当失独者有判断力时,应就监护的权利义务与监护人进行书面约定并公证生效,且协商确定的监护优先于法定监护。同时,应设立专门的老龄监护部门,当失独者身心有障碍需要监护时,由事先协商确定的监护人或者失独者的近亲属向老龄监护部门申请,该部门则通过调查核实决定是否启动监护。监护监督人则需负责定期向老龄监护部门报告监护人的情况。

参考文献:

[1]汪孝宗.从经济养老到精神养老有多远?[J].中国经济周刊,2009,(21):23.

[2]张祺乐.论“失独者”权利的国家保护[J].现代法学,2013,(3):11-17.

[3]张毕春,江立华.丧失独生子女父母的三重困境及其扶助机制——以湖北省8市调查为例[J].人口与经济,2012,(5):22-31.

[4]董丽红.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2,(6):37-38.

[5]何祎.失独者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3,(5):184-185.

theLegalStraitandtheSuggestionsforimprovementofendowmentof

theparentsLosingtheironlyChild

LiULin-lin,wanGLiang

(DepartmentofpublicmanagementandLaw,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Dalian116024,China)

abstract:Becauseofthedeficienciesofthesocialsecurity,familysupporthasbeenthemainmodeofendowment.thetraditionofraisingchildrenforoldagestillhasthepracticalsignificance.asauniquegroupoftoday’ssociety,parentslosingtheironlychildhavetofaceendowmentchallengesintermsofeconomicdifficulties,lackofcareandspiritualemptiness.ithighlightstheurgencyofthesecurityofendowmentandisnecessaryforthegovernmenttobeaddressedfromthelegalperspective.However,therearefewerrelevantlegalprovisionsthathaveproblemswiththelowlevelofeffectiveness,thelackoffeasibilityandtheinadequateofpracticalutility.itmakestheassistanceoftheparentslosingtheironlychildonlystayatalowlevelofeconomiccompensation.therefore,thegovernmentneedstomakeatop-leveldesigntoprotecttheirrightofendowmentinthesystem.

Keywords:parentslosingtheironlychild;endowment;legalperfection

如何护理失能老人篇3

人口老龄化浪潮中最汹涌的洪峰是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

作为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城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已超过3650万人,其中可能涉及到一亿多户家庭。在现有的养老制度体系之下如何探索对于失能群体的政策保障,同时如何看待城乡养老保险的统一的意义,如何理顺现有养老政策框架与养老服务机构的体制关系?为此《小康》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老年学学会副会长杜鹏。

城乡养老制度统一是实现公平的基础

《小康》:国务院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以说让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在“形式上”实现了统一,您如何看待这一政策的出台?

杜鹏:在此之前国家已经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全覆盖,这只是制度上的全覆盖,针对各个不同的人群有了一个制度性的安排。但是在加入保险这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差距。社保制度全覆盖之后,可以看到面临着两个方面突出的问题,一个就是怎么来促进不同群体加入到这个社会保障制度里,也就是说真正实现所有人能够享受到这些相应的社会保障。

《小康》:在近年来的采访中,我们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养老形式上差别并不是很大。农村更多老人是“自己在养自己”。

杜鹏:你这个观察是正确的。实际上1993年的时候我就建议我们国家统计部门不要去统计有没有养老金,为什么呢?因为可以根据社保部门发放的养老金推断出来。而关键是目前的养老金群体,能不能靠这个养老金去生活?能不能成为其主要经济来源?我建议是有一个体系去了解养老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占多大比例。

《小康》:也就是说养老金对于生活水准的维持和改善有多大作用才是关键。国家有关部门有采纳了你的意见吗?

杜鹏:是的。从1994年开始,在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里面加入了一个就是老年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主要就是看其经济来源是来自于他自己的劳动收入,还是子女抚养、退休金,还是来自于社会救济。到了2000年和2010年都把这个放在了人口普查里,2010年的11月1号人口普查的结果就表明在城市地区有66.3%的老年人,可以依靠离退休金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这是很大的一个进步。但是另一方面农村这个比例只占到4.6%。

《小康》:所以靠这个养老金并不足以支持其晚年生活?

杜鹏:至少可以发现这个不是主要来源,最主要靠什么,靠子女、靠家庭,这里面大概有30%多是靠他自己的劳动。所以你的观察我说为什么是对的呢,就是全国普查的数据支持这样一个结果,也就是说我们社会保障制度在发展,农村的这个新型的养老保险也在发展,有基础养老金的人在增多,但是他能不能靠这个钱,足够支撑他生活的这个比例实际上没有大的变化。

缓解养老压力在“医养结合”

《小康》:老龄化社会里面有一种群体特别值得关注,就是失能老人。这个群体也是非常之大。作为我国养老制度领域的专家,您也经常参与国务院部委的专业咨询工作,对于我国将在养老政策调整、制度建设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

杜鹏:你提的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正如刚才所说,过去的这两年我觉得中国在这个社会保障制度上有非常大的一个发展变化,除了实现社保全覆盖,那么另一个方面的巨大进步就是医疗保险。

过去这两年可以看到在医疗报销上,医保可以分担了。包括去医院看病有医保卡,病人也不用垫付那么大量的押金,那么在支付医疗费的时候,一些大病医疗保险,大大减轻了老年人和其家属的负担。

当然还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例如看病不方便,床位不方便,包括个人负担比例大。那么正是由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这两方面突出的发展,才显出在养老保障方面的不足,就是相对来说滞后的地方。这里面就牵扯到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的对接问题。

《小康》:您能否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杜鹏:如果一个人退休之后有三千块钱,虽然这个水平不是很高,但是在健康的情况下,这个钱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但在医保改革之前,弄不好就会出现因病致贫。因为大的社会保障里含着医保,在这两方面有了进步。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现在有三千块钱,你可能正常情况下不是特别担心我日常的生活和我有一些一般的疾病报销的问题,那么有了这两个进步,才能凸显出你说的第三个失能的问题,反倒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现在两个方面稳定了之后,就出现一个问题,比如说有个老人现在患了痴呆,他生活费也没有因此增高多少或者医疗费用。在北京现在请一个护理,一般的平均要三千多块钱。

《小康》:因此在考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同时,还要考虑老有所医、老有所护的问题?

杜鹏:所以1993年的时候,我建议国家统计局改变统计的指标,第一个就是加了一个主要经济来源,第二个就是加了一个对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1994年第一次全国调查使用这两个问题。就是说老年能够自理还是不能自理,就是这样两分的,什么叫做不能自理呢,就是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四项,如果有其中一项不能自己做,就把他定义为失能。失能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这四项有一项他不能干,家里面就离不开人,就得有人照顾他,所以就要提供这种长期的照顾。当时这个群体占60岁以上人口的7.6%。

到了2004年,十年之后,国家统计局又搞了一次调查,这个比例变成8.3%左右,可以看出这个群体的人数是在上升的。当时那次的人口普查,我建议细分一下,一种是很健康,第二种就是不健康,但是生活能自理。第三个就是不健康也不能自理。实际上是,83%的人回答自己都是健康的或者基本健康。所以说年老不等于不健康,对绝大多数的老人来说他也是健康状况还是比较好的。剩下17%里面生活不能自理占3%,不健康的但是生活能自理占14%,是这样一个结构。如果按照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演变趋势,可以算出来在2050年我国将有4.87亿的60岁以上老年人,所以说不能自理或者半自理会达到五千万到六千万人。

要打破“倒三角形”的困境

《小康》:社会和医疗保障制度作为国家顶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在宏观上解决以上群体的问题呢?因为今天的年轻人到2050年,就会是那4.87亿中生活需要护理的老人。

杜鹏:这就涉及到国家提出来的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所谓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就是通过社区服务来支撑居家养老,当然主要是生活不能自理即失能的那部分群体才给他提供这样的养老机构。

制度性的建设,我一直主张加快发展与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因为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计算,就是我们男性的老年人平均到最后临终之前会有一年到一年半是不能自理的,就是失能的。女性大概有两年半。如果是患有老年痴呆病的话可能会有八年、十年。既然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那么谁来照料,这就需要有一个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

这就要未雨绸缪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失能风险、需要专业护理照料需求进行准备。长期护理保险,最早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由以色列开始实施,接下来是德国。就拿日本来说,从2000年开始,40岁以上到64岁的人都要交一个长期护理保险,是强制性的,跟现在的社保体系一样强制性的。然后到了65岁以上,这个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有一个需求评估的机构,比如说一个月应该给他提供多少服务,给他指派专业人员去提供服务,或者把他放到养老机构里面。韩国是从2008年开始的,规定从参加工作开始,哪怕是18岁开始工作,就要交这个钱。这里面的关键还在于,日韩对于此类保险的使用,更多的是折合成服务给需要的人,这是一个核心。

我们国家应该加快探索、建立这样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和服务制度。

《小康》:国家近些年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关于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但在采访中也经常能发现,在政策落实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护理人培养、与医保的对接、跨部门对接等。

杜鹏:的确。比如说从国务院往下到各个部委都颁布文件说应该加大养老方面的服务,也提到怎么提供服务、也对于这个方面在“十二五”的规划提供了蓝图。并鼓励社会力量、民间资本等进入该领域等,可说是非常详尽。以上政策最后落实在于基层,越到基层面向这些老人,是一个正三角形。

但是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力量却是一个倒三角形的,从相应的部委到最后的落实机构特别是到街道,就没有人管了,或者说人力非常有限,并没有专职人员队伍,这是很不相称的。真正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就必须要改革现在这套行政体系和队伍的建设,把它落到实处。比如许多地方现在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许多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但是经过我们去调研发现,这些所谓的“照料中心”更像是老年活动中心,无非就是多摆了几张床,里面并没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和护理设备。因此政府转变角色之后是要购买服务,购买服务就是鼓励,就是政府不直接建立养老机构,鼓励民间力量来建。让民间力量来建,让外资进入,能够带来比较好的服务。但是按照前些年已有的政策规定,就只能注册为经营性的机构,不能注册为民办非盈利的。

《小康》:硬件的建立可能会很快,但是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未来将是重点。现在请教您最后一个问题,政府、社会力量与居家养老,你觉得这几部分如何在促进养老事业上形成一个平衡,哪一块应该是服务于养老的重点?

如何护理失能老人篇4

一、什么是“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是近几年逐渐兴起于各地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由于其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有效结合,实现了“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及学者们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1.医养结合基本内涵与特点

从内涵上来讲,医养结合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从保障目的来看,与传统养老模式一样,医养结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老年生活服务,以使老人安度晚年。

从参与主体来看,它联合传统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为老年人提供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

从服务内容来看,由于引入了现代医疗技术,它能够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从保障对象来看,尤其适宜处于大病康复期、慢性病、易复发病患者等无法在传统养老模式中得到良好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

从人性角度来看,它同时考虑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与医疗需求,符合现代老年人“医养共需”的基本生活需求。

从广义范畴来界定,医养结合不仅是将传统养老保障与现代医疗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探索,还意味着一种跨越式的养老新理念。

一切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实践,都可以被界定为医养结合的范畴。比如,近几年青岛、重庆等地开展的老年长期照护制度探索,本质上也是将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组合提供,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

因此,医养结合可以理解为“医养融合”,即超越传统养老理念中只强调单一性的养老服务,而更加注重养老服务与医疗服务的兼得性,注重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养”与“医”的结合,其优势在于整合医疗和养老两方面的资源,提供持续性的老年照顾服务,能够满足未来高龄、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

2.医养结合与传统养老模式有何不同

首先,与传统养老模式相比,两者提供服务内容的差异最为明显。医养结合模式在提供传统养老模式所包含的养老服务的基础上,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化医疗和康复服务,实现了传统养老服务与现代医疗服务的结合。

其次,医养结合模式不同于传统养老模式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比如居家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家庭,机构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各类型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没有明确的责任归属主体。在具体实践中,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可以是设有老年病科的医疗机构,或者是医疗机构分设、下属的养老服务单位,也可以是和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的养老院、福利院。

因此,医养结合并不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养老模式而存在,更多意义上,是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式而运转。它可以和任何传统养老模式相结合,在任何养老模式中以不同形式实现医养结合的服务供给。

3.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优势

很久以来,我国的养老院只能提供养老而无法医疗,而医院只能医疗而不能提供养老服务,这种“医养分离”的结果,是养老院里的老人经常要奔波于家庭、养老院和医院之间,不仅得不到及时救治,还给家人和社会造成极大负担。另一方面,由于养老院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康复护理服务,也造成许多老人将医院当成“养老院”,即使病治好了,也要占着床位不出院,形成严重的“压床”现象,使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无法发挥出最大效益。

医疗机构牵手养老机构建立医养联盟,打通了养老机构与医院之间资源割裂的状态,可以形成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养老机构可以整合医院的医疗资源,提高为老人服务的能力,医院可以树立社会公益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及医疗服务的覆盖面;老有所医和老有所养,可以减轻老人亲属及子女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让他们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之中。

二、在国内,医养结合都有哪些模式

医养结合是国内外备受关注的养老服务模式。在丹麦、瑞典等国家,由专业护理团队、全科医生及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的养老院的医养结合模式已经运营多年。目前,国内不少地区也在医养结合方面有了一些探索,主要存在四种模式。

模式一,将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辐射到养老院。比如,上海在中心城区推行全科医生模式,通过巡诊制和签订协议,将社区医院的医疗资源辐射辖区内的养老院,并通过阶梯医保报销比例,实现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模式二,公立医院外派由数名医生和护士组成的“小分队”,长期进驻养老院,这一模式一般只存在于公办养老机构。比如,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中心敬老院的内设医疗机构,通过政府协调,由宝塔区人民医院派驻医生和护士,定期轮换。

模式三,养老机构自行投资医院,由专业医疗团队运营。比如,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内设的医院由专业的医疗团队运营,不仅对会员开放,也对外提供医疗服务。

模式四,医院团队直接经营养老院。上海闵行区中心医院投资1.2亿元,建设君莲养老服务中心,今年上半年建成后,将是全国第一家由医院投资、管理的公立养老机构。这一拥有500个床位的养老院由医院专业护理团队提供服务,除了在医疗康复、慢性病防治上具备优势,还提供理疗、补牙、体检等个。

三、医养结合做起来有多难

“未富先老”现象突出、人口结构老龄化形势严峻、“4-2-1”家庭结构养老功能弱化、老年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劳动人口抚养比较高、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独特的人口、经济、社会、管理体制等多重矛盾导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实践中呈现多重问题。

1.机构定位模糊阻碍发展

作为一种养老模式的创新探索,准确定位是医养结合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定位上表现出的突出问题为:具备公立、民营大型、专业化较高等特点的养老或医疗机构基于自身已有基础,能够顺利增设“医+养”业务,并且市场前景良好,而民营、小型、基层的养老或医疗机构往往受自身基础条件限制,很难再拓展“医+养”业务,但如果任由这一趋势发展必然会加大不同级别医疗、养老机构之间的分化,使有限的“医+养”资源过于集中,不利于实现医疗、养老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不少开展医养结合服务的机构定位没有很好地契合本地区的人口结构、实际养老需求,往往定位高端市场、瞄准高端人群,难以满足普通收入家庭的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入住率。

2.主管部门交叉重叠,责任无法明晰

从实践情况来看,当前推行医养结合面临的最大困难应该是所涉及的业务主管部门交叉重叠,责任无法明晰。按照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从医养结合的业务范围来看,养老保障业务涉及的主管部门是民政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而医疗保障业务涉及的主管部门除了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外,还有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从机构管理来看,各级养老机构隶属于民政部门,而医疗机构又隶属于卫生部门,涉及到医疗保险费用报销事宜又由人社部门主管。交叉重叠的部门管理直接导致襁褓中的医养结合就处于“多龙治水”的局面,部门之间职责界定模糊,极易出现利益纷争、责任推诿等现象,阻碍医养结合的健康发展。

3.医院没动力,医保有阻力,“套保”隐患多

首先,三甲医院医疗资源接纳现有的病人流量已经难以承担,农村基层的卫生所和乡村医生由于条件和能力所限承担不了护理职能,而有能力承接的基层医疗机构却又缺乏动力。

其次,医保对接“隐形门槛”多,出现“想进的进不了、政策放开的进不起”的现象。西安未央区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主任刘晓燕说,西安对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对接医保的政策口径已经放开,中心内设的护理院、卫生所和康复院也符合条件,不对接医保的原因在于门诊医保的经济成本太高。“安装poS机和搭建医保的联网系统就需要1万多元,每刷一笔医保还要再付一笔费用,养老院承担不起。”

最后,在各地医养结合的实践中,还出现了其他一些不良现象,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套保”风险隐患严重。某些已经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开设养老托老服务的民办医疗机构,把“养老床位”变相为“医疗床位”,套用医保资金支付养老床位费;把入住老人一般的康复护理服务变相为“医疗诊治”服务,用医保基金报销产生的费用;用医保名义给老人开营养液、中医调理等保健处方……变相套取医保基金。这些违规行为严重影响了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造成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损失、浪费,损害了其他参保人员的权益,并人为增加了养老机构和医疗结构的合作难度。

4.养老理念亟需转变

预期寿命的延长并不等同于健康寿命的延长以及保障老年生活质量。老有所托、老有所养并不是老年保障的最终目标,提高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实现“健康老龄化”才是我们今后应该努力追求的方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我国刚刚起步,虽然社会舆论关注度较高,但在当前医疗卫生资源紧张、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利用医养结合形式满足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规避可能存在的“套保”“逆向选择”等道德风险,还需要充分利用媒体、宣传标语、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解释力度,转变人们的传统养老理念,培养全社会“健康老龄化”的思想共识,为医养结合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行业标准自缚手脚

民政部2013年6月征求意见的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过于专业,地方上面临执行难。

西安民政局社会福利与社会事务处处长张执兵说,西安老人的失能半失能等级评定采用的是自己上网搜索得出的“土办法”。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中有5项或者6项“做不了”算失能,3项或者4项“做不了”算半失能。“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没有能力进行失能半失能的鉴定,基层民政干部少,鉴定人手也不够,不得不用‘土办法’。”

四、医养结合难题怎么破

总体来说,应从降低医保门槛、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实现全环节监管以及建立强制性、统一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级评价标准上着手,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互通。

第一,应放开政策,降低进入医保的制度和隐形门槛,实现“双向转诊”。上海医保办公室主任郑树忠说,2013年2月,上海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社会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将符合一定条件的养老机构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联网结算。对养老机构中的内设医疗机构实行有条件的全部纳入、有资质就审批的政策。对符合资质的机构,第一年开放账户段,一年之后开放剩下的自付段和共付段,以避免监管上的风险。

比如目前,上海100多家有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中,85家已经纳入医保定点,还有数家已经向医保部门提交了申请,未来将会实现全部覆盖。通过医保政策的整合,实现有护理服务的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为老人提供负担合理的护理资源,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第二,解决医师多点执业问题,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中国癌症基金会秘书长赵平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允许医师多点执业”,目前云南等地也已经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允许医师在一定条件下多点执业,这对促进医师人才流动、解决医养结合的医疗人才资源瓶颈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明确监管责任,多部门共同参与,实现全环节监管。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说,可以借鉴日本厚生省下设老健局的模式,设立高一级的统筹协调部门,统筹协调区内养老医疗资源,强制“吃不饱”的基层医疗机构就近和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等“结对子”兜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协同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建立统一完善的养老和医疗服务标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保障老人的养老和医疗需求。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实施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等扶持政策,由卫生部门批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成为有医疗资质的机构,由民政部门确认其非营利性并纳入医保。这样既解决老人的医疗和护理难题,又减轻了老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同时还能促进养老行业护理水平的提高和老年医疗康复产业的发展。

第四,明确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级评价标准,实现老年人健康档案的全覆盖。杜鹏建议,应建立强制性、统一的老年人护理等级评价制度,兼顾可操作性和专业性,从使用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人开始,未来实现健康档案和护理信息的全覆盖。

目前,包括上海和广州在内的一些地区已经开始由地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老年人护理等级评价体系。上海质监部门和民政部门2013年了国内首个老年照护等级评估标准,这一标准以国际通用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量表)以及认知功能评估量表为评估依据,得出四个评估结论和三个照料等级,依托民政部门的近600名评估员,对有需求的老人进行评估并以此为据优先满足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

第五,失能老人养老服务应纳入社保管理体系。2012年,青岛市在全国率先实施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符合参保条件的失能老人发生的相关医疗护理费用,可由护理保险基金支付。目前该中心正积极办理相关手续,争取将失能老人养老服务纳入社会保险管理体系。因此,失能老人养老服务纳入社会保险管理体系已是大势所趋。这样可极大地缓解失能老人的经济负担,进一步优化医疗养老资源配置,提高社保基金使用效率。医养结合的养老形式本质上仍是养老产业延伸的一环,也可以说是关键的一环,对于失能、失智老人来讲,离开医疗和护理,就提不到养老,二者是融合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如何护理失能老人篇5

关键词:老龄化;照护;养老模式

引言

随着老年人群体的快速发展这种形势下所需要的依赖性照顾也跟跟随着一起增长。也就说,需要照顾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所需要的照护者的数量也在急剧增长。这其中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的照顾需求量是尤为迫切的。由此引发出本文想讨论的关键是指为老年人(包括失能失智者)提供不同程度的照顾措施,使其在当今社会享受现代化发展的小康社会环境下,能保持自尊、主、独立性较强的品质生活,而这其中,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对照料护理的需求最迫切。调查显示,到2050年左右,在我们生活中的每3个人中就会有一个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而健康是他们生活的核心问题,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存在“带病生存”的现象。而随着国家的发展,社会过早的进入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就说,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中国将面临着相对而言较为严峻的社会问题。

一、我国老年人的照护种类一般分为长期照护和短期照护和无需照护三类

(一)长期照护一般是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这类人群其自身的生活起居都离不开他人的照料,照护者照顾这一类老年人除了提供基本的生活照顾外很大程度上还伴随着陪伴和关怀的服务,其中包括精神慰藉、健康护理、生活照顾、临终关怀等综合性的服务。(二)短期照护是指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需要照护,这类人群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是由于自己年龄增长体弱多病的情况,有时会出现疾病、孤独等特殊状况,短期内需要照护者的陪伴,此时照护者所提供的服务多半以陪伴和关怀为主。(三)无需照护是指那些年龄已经达到老年人年龄的范畴,但自身身心健康,能够完全的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同时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和工作圈。此类老年人一般情况下无需他人提供照护工作。综上所述,老年人在很大情况下需要来自社会、家庭以及他人的关怀与呵护,但是落实到我国的国情,目前我国的长期照护政策制度相对缺乏、所提供此类的服务人员紧缺、其服务的水平和专业化程度都相对不足,还有家庭成员由于工作等原因导致的家庭照护功能弱化,是长期照护这一服务门类陷入困境。据调查,现今我国至少需要1000名能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的人员,但是目前从事相关行业不足百万。而伴随着家庭规模的日益小型化切家庭照护者要承担来自精神、经济的双重压力,在长期的这种生活状态下会导致照护功能急剧退化。另外在伴随着养老机构的服务限制,服务系统单一化,设备不完善,照护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价格较高。导致可选择程度低。所以老年人的供需失衡越来越严重。

二、所应该采取的对应措施

照护内容需求多元化长期照护的种类一般包括:家庭护理、协助配药、定期探访、健康咨询、血压监测、服药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照护方式的最大限制因素来自于被照护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失能程度的高低。而老年人由于其自身年龄的增长,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减慢、肠胃蠕动减弱、身体机能的下降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很多并发症并导致住院率和患病率升高。由此显示出照顾需求呈多元化。由国务院颁布的文章《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将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紧急救援等养老服务覆盖所有居家老年人。另外,对于照护人员,政府应该有组织有计划的建设较为专业化的队伍通过加强和利用医院和高校的资源,采取分层级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服务型-管理服务型-研究型养老护理服务人才。从而提高其自身素质和知识文化水平,要建立健全体制关注照护人员健康问题以及较好的福利待遇。这样才能大大的缓解和解决社会现存的供需矛盾。通过借鉴其他的启示与经验,取其精华的建设我们自己的长期照护体系。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西方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长期照护体系。以此为参考,我国需要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的长期照护体系。积极构建以家庭、社区、机构整合而形成的照护模式,这里就引出了“医养结合”的理念,这个理念及组合模式就提供给我们更具选择性和灵活性的照护模式。此处需列举一个国外发达国家的长期照护的例子国外的长期照护制度的历史是悠久和完善的。我们在这里举例英国:从12~15世纪,陆续建立起七百个庇护所,在1990年,英国建立起了长期的照料保险制度,1991年社区照护白皮书,因此建立起了条理清晰、分工明确的老年照护体系。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三种照护模式:(一)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政府管理型长期照护模式(二)美国所代表的的长期照护模式就是自愿性和强制性相结合的。(三)而新加坡的照护模式就是以家庭为主体的。此家庭模式是以社会、政府、个人多方协作形成的美国学者格里克最早于1947年从人口学角度将家庭生命周期划分为形成、扩展、稳定、收缩、空巢与解体6个阶段。等到了第五阶段,当代的家庭代际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子女和父母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在居住方式上产生分离。建立基于物联网先进技术有利于数据交换的技术平台,为照护老年人这一模式长期提供随时随地的链接和在线服务,同时监护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环境状态,从而更好的降低成本,方便生活,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另外在老年人的陪伴方面,通过信息的互动交流功能构建虚拟空间从而增加老年人本身和家人及其近亲之间的交流与表达,通过这种情感的交流与互动,能够满足其自身的心理需求,丰富其精神生活。

三、老年人产品设计的探索与研究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出一些必要的基本的日常活动,其中包括上下床、走动、吃饭、洗澡、上厕所、穿脱衣服等一些基本的活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机能的退化,导致其中任何一项功能的丧失都会导致对他们产生依赖和自己生活的严重不便。以下,我想通过本文所阐述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来归纳总结出老年人产品设计原则和方向。

(一)老年人吃饭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其对应的解决方式

关于老年人进食,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可以自己进食,一种是需要他人辅助。1.自己进食由于自己身体机能的下降,老年人在饮食时相对于我们年轻人,其咀嚼和吞咽能力都有所下降,因此他们所需要的时间更长。饭菜由于长时间放置变凉如果再被老年人食用会影响身体健康。针对这个问题应该围绕老年人餐具以及如何保持食物的恒温展开设计。2.需要他人辅助-丧失吞咽能力吃流食丧失吞咽能力的老年人一般需要人工用注射器将食物通过胃管打入老年人体内,往往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注射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容易老化漏气,另外有一些食物比如肉类等需要搅碎机先把食物搅碎,在这过程中,食物在切换容器的过程中容易滴漏,堵塞注射器。针对这个问题最好使用专业的专门为注入流食使用的注射器,护理人员使用专业的器具可减轻其自身的工作负担。

(二)老年人排泄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其对应的解决方式

关于老年人排泄问题,一般会出现三种情况,一种是自己可以上厕所,一种是需要人帮扶上厕所,第三种是不能移动在床上解决大小便的。1.自己可以上厕所的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肌肉强度在减弱,已经脑神经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也在下降,老年人在进行排泄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的蹲坐,站起来的时候会比较容易出现头晕、身体失衡,严重的情况下会使老年人跌倒从而导致更严重的后果。所以为了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经过调查和采访发现,老年人更适宜使用坐式便器,且在其周围适当的位置和高度安装相应的扶手装置,以方便老年人起身、站立,这样就相对减少了意外的发生。2.需要人帮扶上厕所的对于老年人的生活,排泄是长期照护中需求量最大的且复杂程度相对而言较高的一种护理工作。这关系到老年人生活的环境卫生状况,跟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也给照护者带来很大的挑战。完成这整个过程中,老年人挪移是个很大的问题,会消耗照护者的体力,因为这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仅次数多而且还难度大。3.在床上解决大小便对于护理者来说,难度极其大的还有老年人的大小便失禁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失能老年人的这一问题是在床上解决的。这给护理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现在家庭中解决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情况下会给老年人使用纸尿裤,但由于排泄物的处理难度和不知老年人何时产生排泄物,所以当老年人的身体浸泡其中是会对身体健康和舒适度造成很大影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有一种创新型的产品出现能起到定时提醒,有效更换的作用,来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品质。

(三)老年人走路所遇到的问题和其对应的解决方式

陪伴老年人走路的帮扶工具大多是拐棍和轮椅,无障碍设施设计对于老年人还是非常重要,通过无障碍设计来保证老年人可以顺利的进行空间移动,但是要考虑到老年人视力衰弱的问题,要注意地表颜色、空间颜色和门的颜色,让老人能够明显的看到空间的变化,营造安全的空间环境。

(四)老年人洗澡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其对应的解决方式

老年人在浴室洗澡,洗澡时间的长短是至关重要的,老年人的洗澡时间应该控制在短时间内,长时间密闭且狭小的室内空间容易让老年人产生晕倒、滑倒的状况,因为老年人本身大多患有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且自身体力有限。所以在洗澡的时候要对老年人用的洗浴设备做一定的改良设计,比如防滑,比如避免浴缸本身的冰冷性,充分保证老年人的安全。以下笔者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生理机能在不断的减退,这其中包括思维能力的延缓、运动能力的减弱、器官衰老导致的感知的能力下降。所以在考虑到为老年人而设计,其产品设计特点要遵循尽量避免过于尖锐且锋利的边缘,符号或文字等标识要够醒目且易于识别,铃声及音量要足够洪亮,老年人生活的区域比如浴室、卫生间、已经相关的公共区域要有各种适配的装置,例如提供给老年人使用的安全扶手等。从而为老年人的行走、站立、借力也提供了方便。在关心老年人身体状态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由于有部分老年人在其自身的生活中需要他人提供照顾和协助,其自身往往产生无力感,在包括老年人自身反应能力和听力的下降,他们与人沟通的能力就会下降,在长时间的作用下,沟通交流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在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快乐感和认同感就会减少,老年人就更容易产生自闭的状态,这对其自身健康是极为不利的。同时,老年人的内心还是极度渴望得到来自于他人的尊重,尤其是来自于子女的认可和理解。综上所述,设计老年人产品时重在把握“度”,在产品使用时应尽量使外观语义简洁明确,操作上简单易学。能够解决老年人的相关问题,增加老年人操作的合理性。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结合了国内外老龄化及照护现状,又总结分析了老年人在饮食、排泄、走路、洗澡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式,因此围绕老年人的产品设计的探索与研究,笔者总结出老年人产品设计的要点:外观简洁大方、安全可靠。老年人对复杂的东西是本能的出现排斥的情况。造型应围绕功能进行设计,突出核心功能,注重易用性。老年人产品色彩要稳重亲和、容易分辨、能够进行有效的视觉引导,通过色彩的对比来划分功能分区、对安全提示的操作区添加警示颜色。注重产品本身的材料选择。要尊重老年人喜爱产品的喜好。老年人不喜欢操作繁琐且繁复的产品,他们一般偏好只使用产品的主要功能,如果产品的功能很复杂,会对老年人使用者产生一定的操作负担并丧失操作兴趣并产生畏惧心理。综上所述,针对老年人(包括失能半失能失智)的这一特殊群体,政府应加大力度围绕以老年人的经济、生活照料、服务医疗、精神慰藉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建立起综合性的服务体系。对老年人使用的产品也应该重视其使用人群,对老年人的这一体系应具备专业性、长期性、连续性、综合性的服务特征。

参考文献

[1]张恺悌,孙陆军,牟新谕等.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1(2):11-16.

[2]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课题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1(2):11-13.

[3]陈晶莹.老年人之长期照护[J].台湾医学,2003,7(3):404-405.

[4]丁佳丽.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模式研究[J].重庆:重庆大学,2013:41-42.

[5]孙熠,薛阳阳.失能老人的健康需要对其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0(2):141-144.

如何护理失能老人篇6

关键词:长期护理;老年健康;健康管理

长期护理保险是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严重或慢疾病、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入住安养院接受长期康复和支持护理,或在家接受他人护理时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当前在我国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护理保险产品,长期护理保险在现实保险业中仍是一个几乎尚未触及但又颇具吸引力的新课题。人口老龄化趋势引致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体现了发展快、绝对数大、“未富先老”和地区差异的特点。我国失能老人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可见,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趋势加快,医疗费用的飞涨,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长期护理保险在我国的潜在市场将会相当可观。因此,为了构建和谐的小康社会,在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势在必行。

一、我国老年人健康需求

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是多方面的,老年人的疾病治疗包括慢性病和突发病,常见病的治疗,老年人的健康才能保证老年人过上安定无忧的晚年,对于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都需要一定的治疗方案以稳定病情,对于日常的疾病老年人可以及时得到治疗。老年人由于机体的退化,生活自理能力减弱,日常生活需要照顾,起居饮食都需要雇人长期的料理。老年人退出工作领域,缺乏情感的依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很重要,所以老年人的情感慰藉很重要,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较多,及时解决老年人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解决。

二、我国老年护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在医院得到治疗方案或治疗后的老年人需要一定时期的疗养,他们并不是重病患者不需要在医院得到治疗。如果长期住医院会浪费医院的资源,浪费病床,而居家却没有人照顾,所以长期护理制度的实施非常必要。由于我国现在家庭的限制,子女无法长期照料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于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一项为此类老年人解决后顾之忧的上佳选择。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会提高,对于护理保险很多老年人都有经济能力来承担,很多养老院都可以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来提供,健康保险的需求也在增长。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还可以推动相关产业部门的发展,推动就业,缓解子女的照料压力。为很多下岗再就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和生活来源。2.德国护理保险制度。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就出台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当时的德国的护理保险存在了很多问题,于是就进行了改革,再融资机制,受益资格,受益级别,受益方式方面都重新有了新的明确规定,护理成本多方承担,并公私合营。德国的护理保险对经济产生了很好的影响,降低了政府与个人的护理成本,并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发挥了积极的影响,由于覆盖面较全,层次多样,满足了不同老年人群的不同需要,在护理保险制度内进行监督保证质量,引入竞争机制,各个健康保险基金公司相互比较,刺激发展,是比较成功的。

三、健康管理下老年护理制度的构建

1.护理保险制度人员培训。在社区可以培养一批为老年人服务的人才队伍,养老院,老年公寓更需要一批护理人才去给予老年人护理服务。对护理人员的培训需要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入手,了解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对老年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具备的不仅是医院的医护人员所具备的医疗技术,更加重要的是具备护理人员照顾老年人的能力,懂得如何照顾老年人,了解老年人的老年需求,融洽的与老年人和睦相处,不管能够解决老年人的医疗问题,还能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2.护理保险机构建设。在社区可以设立长期护理康复机构,其中包含的专项治疗包括慢性病康复诊疗室,日间照料护理室,常见病普通治疗室,老年心理健康咨询室,注意增加面积,为老年人提供必要地诊疗服务。各个诊疗室要有足够的床位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建设以小规模为单位保障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慢性病的康复诊疗室专门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和康复治疗,老年人可以长期居住,治疗慢性病。日间照料护理室是针对一些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所开设的,一些失能失智老人能在这里得到生活照顾。常见普通治疗室是为老年人解决日常遇到的一些常见病。在养老院,老年公寓都可以设立性病康复诊疗室,日间照料护理室,常见病普通治疗室,老年心理健康咨询室为老年人提供各项服务。3.护理保险制度法律法规建设。我国的护理保险制度应该定立一定的法律法规,我国早在2006年的《健康保险管里办法》已将长期护理保险列为健康保险,我国的社会保险的发展空间广阔,可以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列入保险制度里,能加入护理保险制度的老年人人群广泛,很多老年人都有参加护理保险的需求,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规定参保人,参保年限,参保资金的缴纳与筹集。4.护理保险制度的资金来源。采取公私合营办养老院和老年公寓,老年护理的服用采取政府财政拨款,由税收占大部分护理费用,参加护理保险的老年人需要在入住护理机构前缴纳护理保险费用,以保证晚年入住护理机构。一般养老院如果进行住院护理的话老年人大概支出3000元左右,对于一般家庭相当一个人的收入或是老年人的退休金,所以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多分担老年人的费用,不至于老年人住护理机构就没有了老年保障。四、结语我国长期护理保险提出的早,虽然我国护理保险制度资金的筹集也是也是一项不好解决的问题,需要各方在努力思考如何合理地进行筹资,护理人员的配备也不是一朝一夕。但在老龄化和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在我国是可以实行护理保险制度的。

参考文献:

[1]周典,周若祁.构筑老龄化社会的居住环境体系[J].建筑学报,2006(10):11.

[2]周典,周若祁.适宜“老有所居”的城市老龄化社会居住环境建设方法研究[J].华中建筑,2009(3):79.

如何护理失能老人篇7

【关键词】实习护士;幸福感;带教工作;生活补助

随着医改的推进,国家对医学者的学历、实习、规范化培训等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厉。基层医务工作者目前的生存状况确实不容乐观,提高福利待遇的问题噬待解决。

近日,卫生部公布了一项对全国696所三级医院护士流失率的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三级医院,平均的护士流失率是5.8%,而最高的能达到12%。护士流失率高,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根据我们进行的走访调查和无结构式访谈,护士的流失和护士在实习阶段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带教老师给予实习护士的相关指导非常的重要。

提高实习护士的幸福感需要内外兼修。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这就要求实习生应该调整好心态,从选择护理这个专业的时候开始,不论是自愿也好,还是被调剂也罢,就应该有干一行爱一行的心理准备。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有时外因甚至对事物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实习护士的幸福感。

1实习护士自身要做好角色定位

1)认清角色,充分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作为刚从理论走上实践的实习生,应当正确对待自我的角色转换问题。刚开始的工作中多听多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不急于求成、好高骛远。切莫不懂装懂,胆大妄为在老师没同意的情况下去操作以防酿成大错。

2)辩证的分析对待不同老师的带教。带教老师各有差异,这就要求实习生在对老师做出的示范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钻牛角尖。

3)心态平和,虚心求教,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在校的学习和临床的具体操作会有些许的差异,这要求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心态平和地虚心求教。

2在选拔中综合考虑带教老师的素质,形成专业系统的带教体系

带教老师是学生走出校园进入医院接触得最多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实习生的身心都影响巨大,在带教过程对学生老师的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对实习生择业观念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对实习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些行为是实习生非常反感的,对带教老师的形象和医院的形象,甚至真个行业的形象都有一定影响,比如让学生经常性地去做与实习无关的事情如收发私人快递等;还比如带教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仅限于口头上的表述,没有实际操作;还比如对学生缺乏基本的师生礼仪,让学生心理上背负很大的负担,等等。这些行为的存在降低了对学生的实习阶段幸福指数,因此,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有一下几个建议:

1)我们建议每个医院在都应该有对带教老师的带教过程的评价反馈,让学生和老师在相对平等的条件下完成实习带教。

2)做到带教老师实名制,指定老师带教。实行实名制可以让同学有人可管,有人可教。很多实习生反应没有固定的老师带教,始终学不到具体的真知识,一直处在适应带教老师的过程中。

3)作为实习生,也希望找寻归属感,这种归属感的体现除了融入医院的氛围以外,更是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医院的相关事务,越是新人越能发现现存体系中的一切不足,所以实习生的建议我们觉得医院应该组织相关部门集中收集,整理。能及时整改的及时整改,不能及时整改的要给实习生解释相关的缘由。

4)带教老师的言行应该建立在维护实习生尊严和尊重其人格的基础上,实习生处在一个很脆弱的阶段,正在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度,良好的过度对其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所以,在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要尽量呵护学生尊严和尊重其人格,比如若老师当着病人当面指责甚至呵斥实习生的过错势必会使病人对实习生的各项操作产生不信任感,甚至会排斥实习同学为其做其它操作,由此很难开展日后的实习工作,也会让同学觉得无地自容。

3我们期望国家能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实习护士的合法利益

如何护理失能老人篇8

如果说哈药的污染行为只是偶而有之或刚刚发生不久,那么,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来说,还可理解为失察,至多是失职。但是,哈药的污染行为,这么多年一直在当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眼皮底下发生和存在,既没有得到纠正和改变,也没有得到治理和改进,那就不是失察或失职,而是纵容和犯罪了。

联想到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事件,除了企业受利益驱动、社会责任严重缺失外,似乎总少不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失察、失职乃至纵容的影子,政府与企业之间甚至已经形成了一条“利益链”――企业捞钱、政府捞政绩。

这几年,从上到下几乎年年在抓环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关方面的总结也是成绩一年比一年显著。哈尔滨环保部门的专项治理工作总结显示,该市这些年限期整改、限期治理、责令停产、关闭取缔的企业高达数百家。那么,哈药的污染问题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不是媒体的曝光,哈药的污染问题到底要等到哪天才能解决?当地老百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不受哈药污染的伤害?

如何护理失能老人篇9

精神病是指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明显的异常,大多数患者往往无自知力、丧失对自己行为的判断力,拒绝治疗。所以在精神科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由于护理对象的特殊性,护理工作的技术性、专业性等均有别于其它科室。故对精神科护理工作者也有着特殊的规范和要求。而护士在学校接受教育中,精神科护理课时有限,且大多都没有经过精神科实习,见习课时也很少,甚至没有。只有对新护士进行专业的护理带教,才能使新护士能尽快适应环境,掌握精神科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短期内独立工作,实现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精神科护士。因此,实行精神科新护士护理带教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精神科专科护理带教的体会和方法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1、带教老师方面

1·1严格挑选带教老师出于对护理工作的负责,挑选带教老师也很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经常发现一些经过选拔和公认的护理骨干在带教过程中的效果也并不令人满意。

所以,带教老师除了自身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具备“教”的能力,这其别是“言传”的能力。[1]另外,带教老师还应具有大专甚至本科学历,护师职称,并且要责任心高、业务水平强。

1·2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高素质的带教老师是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保证。因此,有计划的定期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和考核时必需的。要定期对带教老师进行理论、技能培训和考核。要支持并督促带教老师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和带教方法,紧跟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水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能力与护理学发展相适应。另外,由于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时时都在影响着新护士,因此,带教老师在精神科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1·3提高带教老师的法律意识随着我国国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为了使新护士对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有足够的重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进行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教育必不可少。[2]也是带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带教老师也应在提高自己法律意识的同时对新护士也要进行法律意识的指导。

2带教方法方面

2·1采取”一“带”一“的带教方法,尽可能不频繁更换带教老师。因为固定了带教老师,才能逐步了解新护士的特点,因人施教,循序渐进。才能保持带教的连续性。而且,每个带教老师的方法也各有不同,频繁的更换带教老师就会使新护士显得杂乱无章,对于每项工作不知从何做起。只有在固定的老师带教一定的时间后,护士长可对新护士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可适当调整带教老师,以使新护士吸取不同老师的长处,从而提高新护士的工作能力。

2·2采用多种带教技巧,实施全面培训,提高新护士的学习能动性在带教的过程中多运用讲授、提问、引导等带教技巧,提高新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尽可能多运用表扬、赞许、肯定、鼓励的方法,以提高新护士的自信心。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做不放教“,尽可能使新护士多动手操练,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根据每一位新护士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带教计划与内容。同时也要让新护士了解所定的计划和内容,并要求其要养成自我总结的习惯。

3带教内容方面

3·1岗前培训由于人们对精神科缺乏了解,很多人对从事精神科工作,起初都存在恐惧、紧张的心理。通过对新护士的岗前培训,使其对精神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逐步从焦虑恐慌、紧张敏感的心态发展到平稳成熟的心态。逐步接受精神病患者并很快融入到精神科护理工作中。

3·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新护士的安全意识由于精神科的特殊性,其护理工作与其它科室有着很大的差别。在精神科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是思维紊乱,心理状态明显失常,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冲突、伤人和自伤、自杀行为,从而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所以,在精神科安全护理贯穿于各项护理工作的始终。例如,从病人入院时的安全检查病人住院期间每天的安全检查都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每一个带教老师对精神科的新护士要时刻加强工作责任心,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和预见性,力争做到把每个意外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还可结合过去曾出现过的事件,在整个带教过程中不断加强对新护士的安全意识教育,不断分析不安全因素产生的原因,寻找防范措施,做到安全护理常抓不懈。

3·3培养新护士的沟通能力,提高新护士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能力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交互作用“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自身的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尤为重要,在护理工作中,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消除焦虑、顾虑、甚至还可避免自伤、自杀事件的发生。因为良好的沟通不仅可以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而且也是对患者最有效的照料和治疗。精神科患者尤其需要别人的支持、关怀和理解。针对不同疾病、不同症状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通过演练教会新护士如何倾听精神病人的讲话,如何肯定病人的讲话,以及如何启发和鼓励病人的讲话等技巧。并且逐步运用到临床实践工作中。

3·4提高新护士的观察能力和应变能力在精神科突发实践相对较多,作为带教老师要指导新护士运用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的方法,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对异常的语言、表情、行为动作加以分析,综合、探索之间的联系,推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出现突发事件,可根据事件的轻重缓急,对新护士做到放手不放眼,从旁指导、提醒,以提高新护士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如何护理失能老人篇10

关键词老年癌症患者向心、逆心方向静脉穿刺

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护士最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临床观察大多数护士对青壮年癌症患者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很高,而对老年癌症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相对要低些,如何减少或避免老年癌症患者静脉穿刺的失败,2000年收治老年癌症患者选择四肢浅小静脉,采用向心方向、逆心方向两种方法穿刺,并对其中166例进行了观察总结,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见表1。

穿刺部位及操作手法:均选择四肢浅小静脉。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具体穿刺部位选择踝腕关节以下浅小静脉。在选择好的静脉上方扎止血带,使静脉充盈,常规消毒皮肤,选择最隹进针处,向心或逆心方向,在静脉上方约35°角进针,将穿刺的斜面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平行轻压皮肤进针,刺入血管,固定针柄,松止血带,胶布固定。

结果

采取向心性、逆心性两种方法穿刺中,注意调整各种与穿刺成功的有关因素,在临床166例的穿刺中,1次穿刺成功率96%,输液部位无浮肿及末梢循环障碍、局部坏死等现象。患者普遍反映轻微或无痛,无其他不适感。

讨论

浅静脉穿刺是最常用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手背静脉穿刺时嘱患者握拳会带来以下不足:由于心理因素,患者会用力握拳使肢体紧张、僵硬,并且致使手背浅静脉陷入各掌骨形成的间隙内不易穿刺。患者用力握拳致手背皮肤高度紧张增加进针时的痛感。快速进针时,常将皮肉切割堵塞针孔,致使回血不畅,导致穿刺失败。嘱患者松拳时,由于皮肤和血管的牵拉、回弹,容易使针头刺破血管致液体外渗。而手背自然放松穿刺避免了上述不足。有研究表明,浅静脉穿刺如果血管腔径小、管壁簿、血流压力低,先将血管扩充,从静脉正面快速进针,将针头斜面刺入皮下然后轻轻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也有研究表明,从静脉正面快速进针将针头斜面刺入皮下,然后将针体轻压皮肤平行刺入血管,切忌将静脉挑起进针,以防刺激针眼及周围组织造成疼痛。老年患者皮下组织松弛,血管弹性差,经常发生静脉穿刺失败。有时穿刺成功后,在固定或输液过程中经常发生液体外渗。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减少输液过程中的液体外渗,是护士和患者关心的问题。建议使患者手背自然放松式操作,在静脉上方针头斜面与皮肤呈30°角快速将针头斜面刺入皮下而后将针体压低并放慢速度将针头刺入血管,并且根据血管情况掌握刺入深度。这样提高了首次穿刺成功率又减少了液体外渗的发生。老年患者手背浅静脉网穿刺输液时,首先要在操作前与患者进行轻松语言交流,创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使患者情绪稳定,肢体自然放松。

老年患者皮肤细胞老化,皮下组织疏松,血管弹性韧性减弱。因老年癌症患者长期患病,消瘦衰竭,多数患者静脉不易显露,而住院期间又需要长期输液。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技术和老年癌症患者的情况差异,经常发生穿刺困难以致多次失败现象,因此,如何减少或避免静脉穿刺失败是护理老年癌症患者的问题之一。因而必须根据老年癌症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进行处理。

进针方法:老年患者在静脉穿刺时,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对痛觉非常敏感。如何能减轻静脉穿刺的疼痛。我们采用在静脉上方以35°角将穿刺针的斜面快速刺入皮下进针,切忌刺入皮内,因皮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增加疼痛。而后将针体轻压皮肤平行刺入血管,切忌将静脉挑起进针,以防刺激针眼及周围组织造成疼痛。进针长度可根据刺入血管回血情况而论。这样不但明显的减轻了机械性损伤造成的疼痛,也可避免见回血后继续进针穿透静脉壁而致的穿刺失败。

向心性、逆心性穿刺的比较:向心性穿刺:药液可通过正常的静脉回流进入血液循环,适用于输入各种药液。用来常规输液的浅静脉只限于踝腕关节以下的部位。一般进针均在静脉的下1/3处以下部位。靠近关节难以固定,而且一条静脉多次穿刺,机械性损伤及药液的刺激,不但延长静脉的修复周期,也易形成血栓及并发静脉炎。

逆心性穿刺:适用于近心端静脉已损伤,而远心端静脉仍完好的患者。尤对指掌关节附近的浅小静脉,可防止固定不牢造成的穿刺失败,提高静脉的有效利用率。适用于一般药液,不适用于高渗性药液。浅小静脉走行于皮下与深静脉交通,无静脉瓣,上端静脉的反复穿刺,刺激侧支循环及小静脉交通支开放,正常人中心静脉压6~12cmH2o,输液压差80cmH2o,借助于压力差,逆行穿刺液可顺利回流。

浅小静脉穿刺成功的有关因素:①被穿刺的个体差异:患者身体的胖瘦、职业、病情的长短、衰竭的程度、有无脱水状况,因人而异的进行静脉穿刺。②操作的心理素质:对患者有无仁爱之心、技术是否精湛、操作时精力是否集中、自身的健康状况、情绪是否稳定、选择血管是否认真、能否正确对待患者刺激性语言等,如上述情况处理不当,直接影响情绪的稳定和动作的协调,就是最好的血管也可能导致穿刺失败。③患者的心理因素:静脉条件不好的患者,在多次的穿刺后,一定程度上易产生心理紧张,末梢血管收缩。在操作前可与患者进行轻松语言交谈,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使患者情绪稳定,可提高穿刺成功率。④气候与室温:寒冷的天气、较低的室温也可造成患者末梢血管的收缩,不利于穿刺。因而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及湿度和温度的调节。

综上所述,在老年癌症患者浅小静脉穿刺中,最重要的是操作者的心理因素,而心理素质取决于个人的自控能力。只有控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与合作,才能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