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美术作品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7:26

儿童美术作品的特点篇1

摘要:儿童美术作品中处处流露出纯真、自然、随意的美感,是很多绘画、设计大师的创作灵感来源。儿童美术作品是否可以将其美学特征和日常生活中的产品相结合,进而走进我们的生活呢?本文针对这一观点,提出了其可行性以及儿童美术作品产品化的构想。

关键词:儿童美术作品产品化文化产业构想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儿童美术作品是孩子们纯真心态的自然流露,是自我思想表现的一种形式,蕴含着他们的情感变化,充分表达着他们的个性,无拘无束地反映着他们所认识的世界,抒发着他们单纯质朴的情感。粗粗一看,儿童美术作品显得散漫、随意、杂乱,有时还似乎十分荒诞离奇,但细细品味,儿童画每幅作品都不失造型艺术的特征。他们用笔着色大胆,不加修饰,形象简练、概括,带有夸张,甚至加入自己对表现对象的幻想成分,生活中的真实感受和虚幻的情境在儿童手下一起幻化成了富有情趣的形式,生动地反映了儿童不同于成人的认知方式和情绪情感。儿童美术作品除了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以外,如果能将其和生活中的产品结合起来,让孩子美术作品中的独特美感,以多种形式点点滴滴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二儿童美术作品的美学特征

美国有一句谚语:“每个艺术家内心都是一个孩子,每个孩子内心都是一个艺术家。”儿童绘画把握对象的能力远不及成人那样熟练,但这并不重要,人们关心的是儿童所再现出来的是一个朴实、自由的合理世界。他们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透射出巨大的魅力令人感动。现代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们从这些纯真的作品中吸取营养,造就了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开创新一类艺术时代的先驱。这些大师们收集并研究儿童艺术,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儿童艺术,甚至有的时候只是简单地将儿童艺术合成为新的作品。不言而喻,儿童画对于现代艺术有着重大的影响。儿童美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稚拙之美、纯真之美、变幻之美、欢快之美,令人陶醉。

1稚拙之美

稚拙美是儿童美术天然拥有的一种美学特质,“稚”指稚气,“拙”是笨拙。“稚”与“拙”是儿童心智未开发时固有的天性。稚拙美是种独特的美,它是原始的、质朴的、合乎常情常理而又令人惊奇的、赞叹的、异常明净透彻的美。对于儿童美术作品来讲,稚拙就是它的一种艺术本能。不流畅的线条、随意涂抹的色块、夸张的形态、趣味的构图,都体现了儿童美术的稚拙之美,这正是儿童美术的可爱之处。

2纯真之美

纯真――稚嫩、纯洁、真挚和美好,是儿童生命固有的品质,是童真美的表现,同时也是儿童美术作品的特征。儿童一直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他们最清晰、最灵敏、最真挚的内心感知着千变万化的世界,并且默默地给我们最经典、最崇高的提示。儿童艺术与艺术的最高境界有着奇妙、神秘的关联。中国艺术里有崇尚赤子之心的观念,如中国现代画家齐白石作品体现出的天真童趣,令人难忘的单纯和率真的表现,就含有儿童艺术纯真之美的因素。

3变幻之美

变幻之美是指儿童美术作品中所具有的幻想、荒诞、动态美。儿童美术与成年人的绘画语言、创作语境有很大的区别,儿童美术是表达儿童内心世界的无声的语言,它借助自己独有的视觉角度,用符号、色彩及抽象的图形来叙述他们自己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识。在儿童世界里,一切事物都是互相渗透的――自我与外界、梦与清醒、现实与幻想、昨日与明日。在艺术思维活动中,儿童没有任何功利性,无拘无束、忘我投入,他们可以上天入地,可以投入地与画面事物同喜同悲,或许画面中的形态、故事情节本身就不存在,孩子只是描摹自己想象中的场景。因此看来,儿童的美术作品中有着比成人更敏锐、更丰满的想象力。

4欢快之美

儿童美术活动是快乐的,这种活动是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就开始用自己的心灵去涂鸦的。当几个月的幼儿拿起笔来,随意在纸上拉出一根随意的线条的时候,这种快乐的情感就已经驻扎进了孩子的内心。成人完成一幅作品要通过构思――草图――正稿――修改正稿――绘制正稿等许多复杂的程序,之后才能算是一幅完整的作品。而孩子的绘画往往是一次性完成,下笔流畅、线条大胆,涂色随心所欲,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保留了一种游戏的精神。在欣赏儿童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跳跃的线条、丰富的色彩、趣味的情节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孩子发自内心的快乐之情。

三儿童美术作品的产品化可行性因素

儿童美术作品体现了艺术本真的特征性,单纯从欣赏的角度去评价,远远不能够开发其内在的价值。在商品普遍同质化的今天,消费者开始更加重视个性化的需求和精神方面的愉悦,需要种类丰富、形态多样、情感细腻的产品走入我们的生活,提高我们的生活品质;要求产品的独特个性能让人产生亲近、生动和愉悦的心理感受,同时印象深刻,让人喜欢接受。如果将儿童的美术作品和生活中的产品结合起来,使儿童的艺术风格融入我们身边的生活,将会使儿童美术作品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儿童美术作品的产品化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具体内容分析如下:

1儿童美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美感

儿童美术作品产品化可行性的重要因素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美感。儿童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们具备超乎常规的想象力,对万物充满了好奇。其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不仅让儿童自身感受到快乐和亲切,还温暖和感染着很多的成年人。儿童美术作品中稚拙的形态、醉人的色彩、幽默的情节等等,让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找寻到了自己的童年纯真,感受到了孩子们内心的丰富情感,温暖了我们的内心。

2儿童产品的市场需求

当下,市场上目之所及的儿童产品绝大多数为成人从儿童的角度进行开发设计的。这种以成人思维开发的儿童产品不免会留有很多成人的痕迹,给儿童的心理造成一种冰冷、乏味的感受。儿童产品的设计应该充满创造力,成功的产品应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大地促进儿童形象思维能力、超常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对于儿童来讲,儿童美术作品和儿童产品的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能使孩子们从心理上获得某种认同感,更能从内心打动孩子,激发孩子本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儿童创意产业的开发空间广阔

文化创意产业起源于英国,之后美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的创意产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中国在上世纪末接触了这一新生事物,并于2004年以来在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延伸开展起来。由此可见,中国的创意产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与儿童产品相关的创意开发更几乎是一片空白,儿童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可谓十分广阔。儿童创意产业虽然不能成为各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将儿童美术作品和产品相结合,对于企业而言也是新的创意点,能够在原有产品领域开发出新的特色产品,带动儿童创意产业的发展。

四儿童美术作品的产品化的构想

基于以上儿童美术作品具有的美学特征及产品化可行性分析,可以看到儿童美术作品产品化的实施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儿童美术作品的产品化过程中不仅需要儿童的参与,还需要设计师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从而生产出具有特色风格、符合市场需求、表达强烈情感特征的文化产品。在此过程中,儿童的美术作品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设计师或者美术教育者需要选择适合的主题,采用更丰富的表现材料,营造良好的环境,尽最大能力的去调动孩子的创造激情,形成最为生动的艺术作品。儿童美术作品产品构想方案如下所述:

1图形或立体形态的直接应用

儿童美术活动中会留下很多浑然天成,非常精彩的美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形态。我们生活中的墙面壁纸、纺织品、装饰绘画等产品中,可以直接将孩子的绘画作品作为装饰纹样和装饰图形进行使用,进行儿童房间、幼儿园或者相应场所的艺术装饰。另外,儿童绘画图形还可以通过印刷、浅浮雕、镂空等工艺的处理和一些个性文化产品相结合使用。例如,在文具产品、个性胸章、小型的工业产品中,多样化采用儿童美术作品,可以为产品增加艺术性和趣味感,增加更多的产品附加值。

儿童美术作品在产品中的直接应用,保留了作品中最原始的稚气之美,装饰儿童环境或个性产品时,儿童内心得到了某种潜在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成就感。虽然,这些形态不是自己亲自所为,但却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深刻地体会到,评价美的艺术形式的参照并不是“像”与“不像”,而应该是情感最真实的感受与自由的表达,进而认识到自己也可以成为艺术家。同时,对于成人而言,把玩着儿童图案的个性产品,也会给都市中疲惫的心灵一些温存的关怀和甜美的愉悦。

2图形或立体形态调整完善后应用

儿童美术作品除了可以直接使用以外,还可以针对不同的设计产品,由设计师对美术作品的局部形态进行调整或重新整合后使用,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根据产品需要组织儿童进行主题性创造,或者在儿童自由创作的作品中选择特色形态,儿童处于主导地位。其次,设计师将儿童作品中的特色形态进行提取,并根据产品风格,在保留儿童作品主体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细节调整、完善,并和企业相结合完成产品的制作,进而投放市场。在此过程中,设计师和企业起主导作用,设计师根据对市场的了解提取出儿童美术作品中最具特色的形态特征,并结合产品特色进行整合,企业的作用是进行产品的生产和市场运作。例如,儿童创作完成了立体的大树形态,在设计师的参与下强化形态的特征,进行形态的再调整和处理;并与陶瓷、金属等材料相结合,在工厂中结合适合的制作工艺,批量生产成家居生活中的小型装饰雕塑投放市场;消费者购买后来装点艺术生活,进而完成儿童美术作品产品化的生产过程。

儿童美术作品在产品中的调整完善后应用,需要产品设计师具有很强的把握图形和洞悉市场的能力。儿童美术作品中很多趣味性强的图形和符号,被经验丰富的设计师演绎整合以后,能够更突显儿童作品的本质之美。另外,设计师还要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艺术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怎样和孩子的作品相融合。例如,孩子画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小兔子中最动人之处是夸张的耳朵和趣味的表情,而小兔子的动作和服装的表现都不出彩,这时设计师可以将风格鲜明的形态进行突出表现,简化其他的形态特征,让作品的风格更鲜明、更具有欣赏性,然后将调整后的形态根据需要和产品相结合。

五结语

产品本身只是某一空间的器物,当它与每个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时,也就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予人们众多不同的感受和乐趣。儿童美术作品的产品化构想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激发对产品新的理解和认识。在设计中,不仅要从美学上提升产品附加值,更要努力创造特色的产品文化。儿童美术作品的产品化构想的实现,不是几个人能够实现的,这需要最大强度地调动孩子们的创作积极性、设计师的独具慧眼、企业给予的密切配合。同时,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在开发新的产品时,投入的创意文化含量越高,企业效益就越大,充分结合儿童丰富的创意文化这一活的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当然,各个地方儿童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艺术、技术、市场、社会的高度协调一致,才能促进产业的顺利发展。

注:本文系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0457277。

参考文献:

[1]吕学武、范周:《文化创意产业前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年版。

[3]张京成:《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0》,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4]卜希霆:《创意起底――文化创意产业先锋思维解码》,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

[5][法]罗斯琳娜・达维多:《涂鸦解密:儿童绘画心理透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简介:

王晓强,男,1977―,河北张家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衡水学院。

儿童美术作品的特点篇2

关键词:儿童审美偏爱;动漫审美特征;动漫教学

一、儿童审美心理发展中审美偏爱的重要性

通过对有关儿童审美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总结出,儿童在7到12岁这个阶段属于过度阶段,是由感知向具备一定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是由无意识注意向有意识注意过渡的阶段;是由符号认知到审美感受过渡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了解儿童的审美偏爱就有着重要的意义,儿童的课程即来自儿童,儿童本身即是最好的课程。

皮亚杰认为,处于前运演阶段的儿童,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即“以自我为中心主义”,是指仅从自己的角度去表征世界,不认为别人具有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并相信任何人的观点、想法和情绪体验都是和自己一样的,“三山问题”中得到了体现。

张晓涧指出,美术教育作为构成文化环境的要素,不仅对儿童美术心理及美术特殊能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还能促进儿童情感、人格的成熟和完善①。美术教育对儿童的人格实现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只有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认识的一提高,方能更好的进行美术教育。罗恩菲德把儿童阶段划分为涂鸦阶段(2岁―4岁),注重自我表现、样式化前阶段(4岁―7岁),儿童首次表现尝试、样式化阶段(7岁―9岁),儿童对形体感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党群阶段(9岁―11岁),理智的萌芽阶段、推理阶段(11―13岁),似写实阶段和青春危机期(13岁之后),决定性时期六个阶段②。其中,4岁到11岁的儿童可塑性极强,他们对审美的感受战友很大的比重,而缺乏逻辑、文字、语言、计算的能力。国外一研究表明,6岁以下的幼儿在看电视节目《芝麻街》的时候,往往只专注于节目中的视觉形象如各种拟人动物角色的衣着打扮、长相和动作表情,而不理会它们之间的对白内容③。

二、儿童审美偏爱在动漫内容上的体现

现代美学和审美心理学理论研究认为审美偏爱是个体的审美个性心理倾向性,“审美偏爱是个体对某类审美客体或某种形态、风格、题材的艺术品优先注意或优先审视的审美心理倾向”。

日本动漫根据作品风格主要分为:儿童动漫(6―11岁)、少年动漫(6―18岁)、少女动漫(6―18岁)、青年动漫(18―25岁)、女性动漫(20岁以上的女性)、成人动漫六类④。其中儿童动漫内容简单易懂,如:《樱桃小丸子》,少年动漫主要给少男观看,主题以努力、友情、胜利为主,如:《机器猫》,少女动漫主要给少女观看,如:《美少女战士》,青年动漫主要以青年观看者居多,主题以考试、体育、校园生活为主,如:《足球小将》,女性动漫主要给20岁以上的女性观看,以肥皂剧居多。由于我国动漫的主要属于儿童、少年观看的类型动漫,而很少有适合成人观看的动漫,所以在这里使用日本对动漫的分类来进行研究。

在这里我针对小学年龄段的儿童,即7―12岁儿童的审美偏爱特征在动漫中的体现进行研究。

1.写实主义

动漫具有写实主义的特点,动漫的人物原型大多以人类,动物为原型,而且还有很多形象的造型方式和观察方式选择了写实主义风格,人物的表情也只是做了合理的夸张,而没有过分的变形扭曲,动漫的整体氛围也采取了写实的画风,动漫的这一审美特点非常符合儿童的审美偏爱。动漫审美的异质同构性。受众在观看影视动画的同时,从被植入的夸张变形的影像“力”中,感受和寻找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生命的活力,达到审美的异质同构性⑤。

综合国内为学者研究,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具有从“写实主义”向“审美感受性的出现”过度的审美特征。在这一阶段,儿童偏爱写实主义的画风,却很难理解表现、抽象风格的画风。加德纳认为小学中年级儿童处在儿童绘画的转变期或过渡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绘画水平呈现出不稳定的状态。由于他们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能力,所以这时期的儿童基本处于能看出作品的不足,但又不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张奇的研究表明,在美术作品的内容上,幼儿偏爱表现动物美术作品的人数最多,其次是交通工具,再次是植物。表现生活用品、景物和人物的美术作被偏爱的人数较少⑥。

2.想象性

恩格斯曾将人的心理意识誉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⑦美术心理的主观性使得儿童对美术作品想象性提出了要求。动画大师宫崎骏曾说:“动画是一个如此纯粹、朴素,又可让我们贯穿想象力来表现的艺术……。它的力量不会输给诗、小说或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⑧动漫具有审美的梦幻性。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的未曾实现的欲望发泄,是人潜意识的形象的浮现。影视动画就是创造梦幻童话的王国,在这个梦幻性的国度中,人与神的有机结合,使超现实主义的梦幻性思维在影视动画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电影导演艺术教程》一书中对梦幻与电影的关系做过这样的描述:“梦宣泄了人类的欲望和忧愁。以电影展示人类之梦,是人类白日梦的再现。人的梦境直接以电影的形式浮现,是梦的显性。”这或许也正是受众观赏影视动画的梦幻性审美需求⑨。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有着丰富的想象能力,偏爱具有想象性的作品。

三、儿童审美偏爱在动漫形式语言上的体现

1.色彩

动漫的色彩使用都是非常和谐,颜色饱和度较高的,除了部分水墨动漫作品外。

综合国内外研究,在色彩方面,儿童喜爱鲜艳的、丰富的、和谐的色彩,而厌恶单一、灰暗的色彩。加德纳认为小学低年级的儿童,不管绘画能力如何,其绘画的兴趣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这一阶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是感性的,在色彩方面只对鲜明的颜色感兴趣。麦考卡通过对小学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偏爱研究,得出:小学低年级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偏爱基于色彩。究其原因,(一)是可观赏性。这是由动物身体的形状、斑斓的皮毛花纹和色彩艳丽的羽毛等审美特征决定的。(二)是可玩赏性。(三)是熟悉性。郝丹丹解析儿童绘画作品中的审美偏爱,其中儿童对色彩的偏爱。儿童对明暗不同的色彩偏爱的程度是有差异的,总体来说儿童喜欢色彩鲜艳、和谐的绘画色调,不喜欢色彩单一、灰暗的色调。这种偏爱是带有视觉倾向性、情感倾向性、象征倾向性的偏爱⑩。

2.造型

动漫审美的变形性。影视动漫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恰恰就是其变形与抽象性的表现特征,它在动画审美需求中占据着重要分量。动画恰到好处的变形之美,和由此引发的审美愉悦感知是人们观赏动画的主要心理需求。动画的变形,并不是随意的简单的将物体颠覆,它是以现实原型为参照的变形,动画通过对人物造型、景物造型、色彩造型、动作以及声音的变形,这种改变和改动把事物的某些方面加强、浓缩和突出,从中展现某种抽象的寓意,表达出创作者想表达的深层的含义,加深受众,尤其是儿童受众的教育意义。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在造型方面,儿童偏爱变形的、夸张的、拟人的造型。加德纳认为这一时期,儿童对物象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轮廓上,很少从结构方面考虑。张奇的研究也表明儿童偏爱夸张、拟人的造型。郝丹丹解析儿童绘画作品中的审美偏爱,在造型上儿童审美偏爱往往表现于变形夸张手法的绘画方式,这是儿童对生活、对自然点点滴滴的观察所积累的表象,经过升华、加工的真实反映,他们将造型的某些部分用比较夸张和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

四、儿童审美偏爱对动漫教学的启示

1.题材方面

(1)随着年级的增大,对题材的重视程度逐渐减弱。在动漫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由以题材为模块的教学到以风格为模块的教学。

(2)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偏爱于对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描绘,对于他所欣赏的美术作品的熟悉程度会对其审美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2.风格方面

(1)在表现性方面,随着年级的增大,对表现性的偏爱程度逐渐增强。尤其在色彩方面,随着年级的增大,对色彩的偏爱程度逐渐增强。

(2)在细节方面,随着年级的增大,对细节的关注度逐渐减弱。在小学低年级的儿童缺乏整体意识。

(3)在图形和人物表情精美的偏爱方面,儿童体现的较少,同时也有着明显性别差异,女孩儿对图形和人物表情精美程度的偏爱要高于男孩儿。wangHsiu-Feng的文章中指出,有研究表明,男孩和女孩更偏爱中等视觉复杂度的网站,而男孩较女孩更喜欢高水平视觉复杂度的网站。这说明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适度把握视觉复杂度以及有难以相结合。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加德纳.智能的结构[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3]方福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荣格.荣格性格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5]李南.成人动漫与儿童动漫的区别――有《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引发的思考[J]新闻窗,2009.

[6]张奇.幼儿对美术作品审美偏爱特点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

[7]郝丹丹.解析儿童绘画作品中的审美偏爱[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2.

[8]张晓涧.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

[9]wangHsiu-Feng.pictureperfect:Girls’andboys’preferencestowardsvisualcomplexityinchildren’swebsites[J]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013.

[10]向宏年.我国美术心理学的研究现状综述[D]绘画美学.

[11]杨宇姣.画的儿童审美心理机制研究[D],2012.

[12]胡丽莎.动漫传播与少年儿童――从中日对比谈起[D],2007.

注解:

①张晓涧.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

②(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③方福熹、方格.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④李南.成人动漫与儿童动漫的区别――有《悬崖上的金鱼公主》引发的思考[J]新闻窗,2009.

⑤杨宇姣.画的儿童审美心理机制研究[D],2012.

⑥张奇.幼儿对美术作品审美偏爱特点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

⑦向宏年.我国美术心理学的研究现状综述[D]绘画美学.

⑧胡丽莎.动漫传播与少年儿童――从中日对比谈起[D],2007.

⑨杨宇姣.画的儿童审美心理机制研究[D],2012.

⑩郝丹丹.解析儿童绘画作品中的审美偏爱[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2.

杨宇姣.画的儿童审美心理机制研究[D],2012.

张奇.幼儿对美术作品审美偏爱特点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3.

儿童美术作品的特点篇3

一、少儿舞蹈成人化:在第三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新闻会上,白淑湘说:“少儿舞蹈的核心应该是在思想健康向上基础上的‘童心童趣’的艺术阐释,而这种阐释必须离开‘成人化’的窠臼,无论是在主题的取材,还是伴奏音乐的选择、舞蹈动作的编排上,都应该远离成人化的模式,要体现出儿童天真、可爱的特点。”少儿舞蹈“成人化”,这是少儿艺术教育领域和艺术表演中存在了几十年的一个老问题,所谓“成人化”,是指某些少儿舞蹈作品在题材、编导手法及表现手段和表演等方面违背了儿童的“游戏”规则,使儿童失去了童真和意趣。某些小演员都有一种和他们的实际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唱起歌拿腔拿调,跳起舞来动作拘泥做作,一个个俨然“小大人”的模样。儿童本应有的纯真、活泼、无拘无束的“真我”一面被极端地压抑,取而代之的是舞蹈老师成人化思维的简单投影。

二、少儿舞蹈功利化:现在艺术教育成了一个时髦的名词,在各种形式的、各种层次的艺术节中都有孩子们舞动的身姿,并且伴随着各种评奖。为此,学校不惜重金请专家编舞,打造自己的舞蹈品牌,各舞蹈培训机构也是使出浑身力气,冲着评奖而来,至于这个舞蹈孩子喜不喜欢,适不适合孩子跳,今后还能不能再表演,则没有考虑清楚。投入的重金、花费的力气,只为了一个目标:摘金夺银。比赛完了,表演结束了,舞蹈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少儿舞蹈承载了太多的功利,满足社会对精神产品的需求,却恰恰忽视了少儿本身的精神需求。

三、少儿舞蹈庸俗化:因为商业的因素,少儿舞蹈不可避免地受到商业化的影响。一些商场开业、甚至商业性的演出活动也出现少儿舞蹈的身影,而这些舞蹈,完全是为了迎合成人观众的口味,有的作品空洞不知所云,有的追求华丽的造型但华而不实;有的追求高超的专业化技巧而脱离了儿童情感的表现,使孩子们成了完成动作和技巧的机器;有的模仿成人的作品不伦不类;有的赋予孩子以成人的感情,试图让少儿舞蹈也深刻起来,给孩子们披上沉重的外衣,最终儿童在一片掌声中迷失方向,审美意向变味、模糊。

少儿舞蹈,它着眼儿童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空间,着眼儿童的目光和情趣,着眼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想像。这就要求少儿舞蹈的创编者和指导教师要深入研究和体味少儿舞蹈的特点,要立足儿童的童心、童趣和童真,让儿童喜欢、感觉到自己的影子,同时又潜在地影响儿童的审美情趣,提升儿童的审美追求,完善儿童的审美修养。因此少儿舞蹈创编之路应立足孩子,服务孩子,提升孩子。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作为少儿舞蹈创作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从而创作出更适合儿童的优秀舞蹈作品:

走进儿童的生活,走进儿童的心灵:

1.儿童舞蹈艺术创作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去挖掘,从儿童特色上多下功夫,不能用成人的观赏角度来看儿童作品。中国舞协名誉主席贾作光说:少儿舞蹈要从儿童特色上多下功夫,作品的立意在于作者对孩子们的生活情趣、性格特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从儿童的视角去挖掘、去认识,从独到的认识上去开发和提升童稚的盎然趣味,少儿舞蹈创作应该从创新立意上下功夫;在童真、童趣、童情、童态上下功夫;在挖掘孩子们的灵气上下功夫;在观察儿童想像力上下功夫;在精品意识上下功夫。贾作光的话无疑给我们少儿舞蹈创作者一个很好的提示,使我们在创作中有了一个更清晰的思路。

2.儿童舞蹈的艺术特色应当是童趣性、童知性、童幻性和童乐性的统一的整体性的反映。在儿童舞蹈艺术活动中童趣性是吸引儿童注意力,培养儿童观赏能力、审美能力,启迪儿童参与意识的重要因素。童知性是儿童在习舞过程中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把握感知事物的方式方法。童幻性体现着儿童自我世界的璀璨绚丽,是儿童行为能力在思维领域中完善后的艺术化反映,它是儿童艺术活动中最突出的特点。童乐性则充分体现儿童舞蹈活动自娱的性质,它同时反映着儿童舞蹈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的地位。我们要站在儿童内心的角度,以儿童感知事物的特点和方法去观照、分析,处理人、事、物,而后加以直观表现。

3.儿童日常生活中常伴有大量下意识动作,如耸肩、眨眼、晃头、蹭痒、撒娇时的摇肩摆臂、跑跳起步时欲攀扶他物的姿态、不高兴时翘起的小嘴巴等。这些动作瞬间即逝,但绝具儿童特色。因其往往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而为,所以当你采撷下来提炼为一种固定的、夸张的动作形态,并让儿童模仿时就会轻而易举地得到儿童的二度创作,这就成为饶有趣味的儿童舞蹈动作形态了。例如幼儿舞蹈《泥娃娃》将儿童浇水和捏泥娃娃的户外游戏搬上了舞台,那一双双娇嫩的小手揉呀、按呀,最后终于捏出了个土头土脑的泥娃娃,贴上嘴巴,画上眼睛,泥娃娃活了……从中不难发现儿童舞蹈动作形态的趣味性也是调动儿童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4.模仿是儿童日常生活中增长知识和能力的最主要手段。在儿童的舞蹈活动中,模仿让舞台更大,更奇妙,充满想像和憧憬。在舞台上,孩子们可以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可以在地穴中作统领蚂蚁的蚁王,可以是穿行于太空的外星小超人。他们虽然弱小,但在想象中他们却是无敌的巨人,怀中抱着洋娃娃她就是妈妈,玩具锅中的碎橡皮是丰盛的午餐,儿童幻想过程中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对于想像情景直接表露的特点,正是儿童舞蹈艺术形象的依托,是构成儿童舞蹈艺术特色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舞蹈产生了和生活游戏相似的情感体验,感到有兴趣、有意思,从而全身心地投入,乐此不疲。幼儿舞蹈《黑猫警长》架着摩托车追捕“一只鼠”能令满场的孩子们高喊“它在那儿藏着哪!”台上的小演员们能煞有介事地高抬脚轻落步,猛地扑上去抓捕这个“大坏蛋”。我创作的《红绿灯的苦恼与微笑》,让孩子模仿司机、红绿灯,让孩子在模拟的情景中感知生活的灵动、规则,孩子在一种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较好地完成了各种舞蹈动作的同时,体会到了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严重后果,这种形式远比枯燥无味的说教起到的教育效果好得多。

让优秀作品进校园,让师生共同参与

舞蹈艺术作为素质教育之一也越来越被重视,随之而来的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也频繁起来,但在比赛中真正参与少儿舞蹈创作的学校教师又有多少?答案恐怕不容乐观。其实基层的少儿舞蹈教师们不是没有创作潜力,而是顾虑太多了。参加比赛能够得奖,是每位创作者的愿望,比赛也由压力变成了一种动力,作为一名刚开始尝试创作的教师一定要把握机会,朝着目标,大胆尝试,勇敢地走下去。比赛、演出和艺术创作需要的是大家的参与,这样教育才能得以广泛提高,然后在提高的基础上出精品,因此,我们必须要拓展视野,大胆尝试,提高整体水平,把少儿舞蹈艺术的创作和训练,上升到艺术视角的高层次来评估。

优秀的少儿作品应该真正走进校园,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欣赏。大型少儿艺术比赛活动是对创作水平的一次检阅,少儿艺术活动绝不是成人对成人之间的活动,不能把儿童忽视了,他们不仅仅是表演者更应该是参与者、观看者,因此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们一定要有意识多留意一些好作品,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每个孩子多点直观地接触少儿艺术的机会。少儿舞蹈走进校园,不仅要让学校老师参与创作,发挥他们的潜力,更要使少儿舞蹈的创作水平在普及的基础上得以提高。让少儿舞蹈走进校园,才能更好地服务儿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审美水平,使美育作用真正发挥作用。

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

1.通过舞蹈让儿童认识生活美。舞蹈是艺术,但它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通过舞蹈教学可以让孩子在更深层次上认识生活,从小就感受到人类的真善美。例如优秀儿童歌舞《三个小和尚》表现的是三个小和尚你推我避,不愿干活,所以三个和尚没有水吃,后来寺庙失火时,三个和尚排除成见,齐心协力扑灭大火,保护自己的寺庙,这时就连舞蹈中拟人化表演者小水桶都伸出大拇指表扬三个小和尚,更何况聪明伶俐的孩子们呢。舞蹈不仅要让孩子们认识生活内容,而且还要让他们体验生活的真谛,从小培养学生勤劳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舞蹈让儿童真实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儿童舞蹈是展示儿童心灵的窗口,是表现儿童情感世界的直接方式。纯真、稚嫩是儿童情感和思想的特点,他们对待一切事物都与成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视点,他们经常把一些无生命的玩具和物品看成是有生命的朋友。如有的儿童能做一个或数个布娃娃的妈妈,喂它吃饭,唱儿歌哄它睡觉,还能扮演医生、护士,给小宝宝看病、打针、吃药。他们还把一些小动物看成是通人性、有感情的动物,对小猫、小狗、小兔、小鸡、小金鱼等有着特殊的感情,可以和它们一起玩,给它们讲故事……因此,在我们的儿童舞蹈创作中要以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要让儿童在这种熟悉而艺术化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到生活的纯真、幸福、美好。我创编的《浴中乐》,从幼儿冲凉中获得灵感,在舞蹈中再现孩子沐浴的情景,相互擦背、戏水玩打,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通过舞蹈让儿童学会表现生活美。儿童舞蹈最终目标是让儿童学会表现美。孩子们把自己的情感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不但在形式上创造了美,也在心灵上感受到了美,从而全面提高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舞蹈表现美的形式与其它教学形式有所不同,它是通过对音乐的感受,以协调的动作来表现美。例如儿童舞蹈《海鸥与企鹅》就是通过表现海鸥与企鹅戏耍时,海鸥优美的舞姿和企鹅风趣、可爱的动作来表现生活中的自然美,这些动作风趣幽默,生动形象。儿童通过模仿海鸥优美的舞姿及企鹅风趣可爱的动作来感受大自然音韵,从而逐渐学会表现生活的美,提高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儿童美术作品的特点篇4

【关键词】美术活动审美感知儿童审美感知

一、审美感知的概念

在审美心理学中把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合在一起,统称为审美感知。这是审美感受的基本心理形式。审美感知力是从具体审美对象出发,通过生动的直观,由单一到丰富的过程,是我们在审美观过程中把握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各种审美特点的能力,它的形成不是单纯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往往取决于主体的意识指向。

审美感觉,按心理学的分析,是对事物个别特性的反映。它是通过感官与对象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当我们感到的某种色彩、声音、线条、质地而产生愉快时,这种愉快就起于感觉。一切较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想象、情感、理解等,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审美知觉不是知识的判断,不是科学的归类,而是透过事物的形式达到对它们的情感表现的把握。只有当人们看到一条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时,立即感到它的欢快和生机;看到黑云压城的景象时,感到威胁和压抑,这些才是审美知觉。作为审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审美知觉与其他心理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二、儿童美术活动中审美感知的培养

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要注重审美意识的启蒙与培养。美术教师要重视儿童的艺术潜能,保护其艺术天性,关注儿童对美术作品敏锐的知觉观察力。让他们从静止的画面中感受到生命的运动,从流动的旋律中描绘出生动的场景,通过对画面感知和分析体会艺术作品所表达的特别的情感和美感。注重提供适宜的环境,激发儿童大胆表达自己感情理解和想象的艺术潜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顺应儿童对环境的需要,创设良好的绘画欣赏的教育环境。

1.创设环境、潜移默化。创设良好的环境,装饰具有绘画艺术特色的墙面和空间美,对于儿童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儿童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感兴趣,离开具体形象儿童就无法接受和感知,也就无法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和情感,只有良好的教育环境才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而教室是儿童观察、学习、感知的良好场所,教师在设计墙饰画面时教师有意识采用红、黄、蓝、绿、紫等对比强烈的传统色彩,在民间剪纸展示上以并列、重复的排列方式贴满展板,色彩如同版画般的效果,红绿相间、单纯大方,使儿童身临其境、潜移默化。

2.主动参与、共同布置。教育实践发现,儿童积极主动参与教育环境的创设,能有效的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教师有计划的组织儿童参与艺术作品的收集,还发挥家长的力量一起收集民间绘画艺术作品,如在收集年画艺术作品时,有的儿童拿来了挂历、有的拿来了月饼包装盒、有的拿来了书籍、图片、碟片,通过主动收集作品,儿童对年画作品有了初步的感受;教师还与儿童、家长一起参与每单元的环境布置,教室里有教师的作品,也有家长的作品,更有儿童的作品,我们把大家创作的作品经过剪辑、装饰,以美的形式呈现在教室里,让儿童体验创作所带来的。

(二)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绘画情趣,体验审美愉悦。

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利用游戏法、儿歌故事法、歌谣、看画说话等不同形式来进行美术绘画艺术的欣赏教育。通过讲故事“精卫填海”、“嫦娥奔月”,让儿童感受传统民间传说中的人物画的色彩、造型的美感,结合幻灯、范例让儿童观察、讨论作品的构图、设色,初步地感受民间绘画的艺术美,在此基础上让尝试创作,鼓励幼儿大胆的进行艺术表现。通过区角活动,提供头饰、磁带、云袖服饰让儿童进行表演,以情景游戏的形式把欣赏和表现有机的结合;儿童在设计屋、巧手屋中,听着传统音乐进行扎染活动,把自己沉浸在情景中大胆构想、创作,极大的鼓励了儿童的创作欲望。

(三)提供丰富的活动材料,让幼儿充分实践。

有了充分的感受和体验后,根据单元内容,提供不同种类、各种材质多种材料,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例:欣赏了脸谱后儿童在活动区用水粉或泥塑来表现;在欣赏了年画后儿童运用学过的吹塑纸版画来制作年画;在欣赏了剪纸画后幼儿动手利用废报纸、彩色挂历纸剪自己喜欢的十二生肖,并进行编故事活动;在欣赏了蓝印花布后儿童参与印染活动,儿童用宣纸、水彩进行扎染活动,体验色彩的浸透和晕化;在欣赏了中国画后,儿童尝试在宣纸上画鱼图,并通过师生合作动手制作灯笼,把自己的作品变成美丽的手工艺品,这些活动充分地激发了儿童再创作的积极性。有了丰富的材料有了多重的选择,儿童才能把自己的欣赏经验给予充分的表现。

(四)教师尽可能在与儿童的活动中创设宽松愉悦的活动氛围。

活动中教师和儿童不是灌输和被灌输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把民间绘画作品中的对称、均衡、重复变化的形式美,通过观察、讨论,给予儿童启发,不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儿童,而是作为引导者,让儿童畅所欲言大胆的观察和理解。在儿童充分发挥想象力和理解力后,经常会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说出意想不到的见解,如欣赏了古代双鱼太级盘子后,儿童对盘子上的花纹、造形就有丰富的理解,有的孩子认为是鱼爸爸和鱼妈妈相亲相爱不分离,有的孩子根据年画欣赏的经验迁移,认为表现的是年年有余,还有的孩子认为是克隆小鱼,通过讨论儿童感受了鱼形图案所包含的循环、重复的形式美。

总而言之,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忽视美育的教育是低质量的教育,通过对儿童实施美术教育将会对整个教育体系产生重大影响。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应注重对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应对儿童的美术潜能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相信儿童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保护其艺术天性,根据儿童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绘画的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与适时、适当的指导,开展生动活泼、富有个性、有生命的艺术教育,方能使儿童在审美意识上保持纯真的“个性”。为其以后的素质教育打下基础,为其顺利成长创造条件。儿童必将是能创造新生活,创造新时代,创造新国家的一代人,也必将是最具艺术修养的人。

参考文献

[1]许鸿.幼儿艺术教育[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教育评价手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孔起英.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儿童美术作品的特点篇5

摘要:本文通过对儿童艺术特点的剖析,揭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吸收和借鉴儿童艺术造型符号之后所形成的前所未有的率真、稚拙和清新的品质,并结合艺术家的具体作品分析进一步指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在本质上有别于儿童稚拙艺术,张扬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具有大巧若拙,拙中藏巧的艺术境界。

一、引言

人们过去并未意识到儿童随意而愉快的涂抹有什么特殊意义,更谈不上对儿童艺术的发现及关注,然而,随着人类艺术史上对儿童艺术的发现及现代艺术的产生,儿童艺术在当代艺术世界的位置正日益凸显。现在,“儿童艺术”已是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儿童艺术中那种形象的简化、画面的和谐、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大胆的纯色平涂以及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使得西方现代艺术家怀着新奇的目光从儿童艺术中汲取营养。

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大师对儿童艺术的认识与评价

儿童的作品究竟有何魅力?为什么会吸引全世界艺术家的目光?在儿童艺术中,儿童常常以其天真率直的心态每每使我们拍手称快,是任何人为的方法都无法企及的。儿童艺术是无意识下创作的作品,是儿童心智和心绪的自然流露,往往呈现着艺术创作最初的也是最纯粹的源泉。其构图造型稚拙有趣,似无法之法,有意想不到的生动。正如黑格尔所说:“儿童是最美好的,一切个别特殊性在他们身上好像都还沉睡在未展开的幼芽里,还没有什么狭隘的东西在他们的胸中激动,在儿童还在变化的面貌上,还看不出承认繁复意图所造成的烦恼,因而在儿童绘画里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对事物无意识的、天真率直的看法。”儿童艺术更具创造性和表现性,注重个人感受。儿童天性充满热情,能主动、自由地表现画面,儿童看世界有他们自己的独特眼光,他看起人来,只看到一个人的一个大头,头上的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什么耳朵、头发、眉毛,他都没有看见,所以他不画一个人的身体,他看得不重要,只画一条线来表示。这些入眼的观察对象在儿童的心目中形象分外鲜明。儿童是画其所想而非画其所见,因此儿童画出的作品往往想象丰富,用色大胆,富有生气,有更多的灵性。西方现代派艺术中,反叛传统,追求单纯和质朴无华是其共同的目的和重要特征,因此,现代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儿童艺术,而且给予儿童艺术以高度的评价,甚至对儿童的艺术状态和儿童的艺术作品崇拜不已。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我曾经能像拉斐尔那样作画,但我却花了毕生的时间去学会像儿童那样作画。”这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其实这种对儿童艺术的新的认识和评价在野兽派那里已有所表现。康定斯基崇拜儿童艺术是因为他认为儿童艺术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直觉表现,他说:“儿童除了描摹外观的能力之外,还有力量使永久的内在真理处在它最能有力地得以表现的形式中。……儿童有一种巨大的无意识力量,它在此表达自身,并且使儿童的作品达到与成人一样高(甚至更高)的水平。”画家马蒂斯、杜飞、夏加尔,尤其是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同样感到了儿童艺术的魅力。西方艺术家所向往的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信手涂抹”在儿童艺术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三、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儿童艺术的借鉴与模仿

从19世纪后半叶起,西方画坛发生了重大变化,眼花缭乱的西方现代画派,既受到儿童绘画在艺术形式上以及表现技巧方面的启发,更受到儿童对待绘画的基本态度无意识的强烈冲击。对儿童艺术的推崇与模仿直接反映在他们作品的形式中。克利就一直崇拜儿童的这种天真状态,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模仿。克利在绘画技巧上使用儿童那种环绕的、粗陋的轮廓线,反应在作品《动物园》、《他喊叫,我们玩》和《女舞蹈家》中,这些画中线条技法与儿童素描的线条技巧很接近,尽管它更细窄,更优美。《高架桥的革命》画面上简单的甚至笨拙的高架桥,表现出了克利对儿童画天真稚拙的形象以及符号化形象的兴趣。在米罗的绘画世界中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对儿童艺术的推崇,在他1948年至1953年的许多绘画作品中,人物没有身体表现,头部直接安在以球形脚为末端的直腿上,整个脸像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或圆形,这种极端单纯化的形象的变体,也就是儿童画中的“蝌蚪人”样式,如作品《在甲壳下部》、《黎明时瞪羚的哭叫》和《绘画》以及早期最有名的作品《农场》都已呈现出一种儿童般稚拙的风格倾向。后来由于战争,米罗的作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恐怖之感,但画面依然保持他那种天真、优美的风格。如系列《星座》及《女诗人》都是在战争的威胁之下创作出来的,但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血腥的痕迹。无怪乎有批评家说:“米罗的天才是一种返老还童的天才。”涂鸦和儿童艺术也是杜布菲的范例和灵感来源,他特别赞同用最简单的正面和侧面形象及儿童的轮廓线风格画出大脑袋粗陋人物,也赞同儿童对记忆中传达信息的细节的强调,杜布菲甚至希望以更加粗蛮、直接和确定的方式抛弃“后天学到的手段”,去探讨一条回到“艺术基本的、形成的时期,记录下儿童式的天真与好奇状态的道路”。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如《街上的男人》画面中描绘的是巴黎的景色与生活,具有一种天真稚拙的趣味。此后,他很快摆脱了克利艺术中那种幻想、略显天真的气质,而转向一种独特的、奠定自己在艺术史上地位的绘画创作方法,创作出一些涂鸦形态的作品,如在《人间的联欢节上》,我们可以看到的一种以此法创作出来的令人厌恶和不安的欢乐氛围。

西方现代派艺术中的荒诞和随意性与儿童艺术中的荒诞和随意是一致的。“荒诞艺术比起优美、崇高的艺术更加深刻地表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生命力。”这是西方现代画派对怪诞艺术的看法和推崇。现代派大师马蒂斯、毕加索等人就从古代非洲的绘画和雕塑中吸取怪异而又荒诞的特点,在我们的眼中极不符合常规,但这与儿童美术中的无意识荒诞的想法极为相似。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儿童艺术的接受主要表现在欣赏他们的天然和单纯,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稚拙的面貌,法国评论家在观看他们的画展时,曾称这些颜色不符合“客观实际”,艺术形象难以理解。虽说在现在看来有点言过其实,然而的确在马蒂斯等人的作品中反映出画家进一步转向表现内心情感,这也是近现代以来西方绘画逐渐摆脱传统上摹写现实的主流画法的新的一步,在野兽派绘画中,马蒂斯等画家的一些人物画有一个特点,人物的形象往往有弯曲的形态和封闭的轮廓线。如马蒂斯的《浴者》和《海滨妇女》,这些作品使人想起儿童艺术的某些特点,人物的形象看起来“不准确”。上述这些对儿童艺术语言的模仿甚至直接挪用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现代艺术家们从儿童那里重新获得天真、纯朴和清新的内在品质。

四、现代主义绘画大巧若拙

现代主义绘画在许多方面更借鉴儿童艺术,但他们的目的并非简单地重创儿童绘画,在技巧、表现形式上与儿童绘画有很大差别。儿童绘画是在生命之初对世界的探索尝试,表达的是整个生命尚未展开的天性。而大师的绘画则是在生命成熟阶段对探索世界的提炼总结,表达出整个生命发展过程凝结出来的人格特征和艺术个性。所以,儿童画一张张来看,大不相同,而大面积看起来,其面貌给人的感觉大同小异。大师绘画则不同,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现代画家在对儿童艺术的借鉴中充分展示了各自的艺术个性,他们使用儿童的符号和技法也并非偶然,而是他们比其他艺术家更需要这种敏锐的感觉力,带着激情去感受儿童的绘画世界。他们的绘画有着精致的层次和精湛的技巧,虽然绘画的最终效果有着明显的随意性,但与儿童天真的艺术并未完全融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又相得益彰。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原始”形态的、天真纯朴的,而又往往以“稚拙”的样式表现出来。这在儿童是很可贵的,也是许多中外画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那么艺术家追求的天真纯朴和稚拙与儿童绘画所表现出的天真纯朴和稚拙是否如出一辙呢?这对于我们更深一步了解儿童艺术是至关重要的。审美创造一般都是由拙到巧、再由巧返拙的阶段。开始之拙,是生疏幼稚的真拙,随着审美创造技巧的提高,进入精巧工巧阶段,有了丰富的经验、功夫、素养,才能落尽繁华归于朴淡,进入大巧若拙的境界。没有深厚的功底,片面为拙而拙,只会粗陋低俗。戴复古说:“朴拙唯宜怕近村。”(《论诗十绝》)即使是巧后之拙,如果刻意追求拙的外在形式,则是一种造作,失去其真正的天然本质。拙朴绝非粗率平庸之辈所能达到的,它是审美创造高度成熟的标志。追求儿童趣味的艺术家在某些方面与儿童绘画较为相似,例如:以线为主,平涂色彩,不讲焦点透视及夸张变形手法等等。但儿童艺术中的那种天真稚拙的情趣被艺术家们加以发挥、拓展,成为崭新的艺术形式。虽然他们画中的“拙”与儿童绘画中的“拙”有着形式上的相似,但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之“拙”。写意大师崔子范也曾说:“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孩子只凭热情作画。在他长大之后,也应该注意使自己回到童年的心态,去重新发掘自己儿时的天性——自由地而不是造作地在画中表现自己的感情。当一个成熟的画家运用这种方式作画时,当他将艺术大师的精湛技巧与孩子般的天真烂漫融合在一起时,会感到极大的快慰。”虽然西方的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画家的作品源于儿童绘画的造型符号,但他们靠熟练精深的技巧来完成。大体上都经历了由开始的不成熟,到技法日趋精深,进而追求“返璞归真”的过程。虽然也有追求儿童“拙味”的画家未经过专门的训练,但他们也难免经受艺术传统的熏陶,前辈及同代画家的影响与个人技巧的锤炼。克利虽曾说:“无需什么技巧”,但他毕竟经过了传统艺术熏陶,其艺术风格必有传统技巧的痕迹。可见儿童的稚拙是幼稚的拙,而画家的稚拙是“拙中藏巧”之拙。“拙朴最难,拙近天真,朴近自然,能拙朴则浑厚不流为滞腻。”拙朴之拙,是大巧,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它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东坡题跋》),在平实朴素粗散的形式中,蕴含着深厚的审美素养和丰富的情感意味。没有一定技巧的锤炼,一味片面追求儿童“拙味”,只会流于粗俗浅薄,达不到自然浑化的拙朴之境。

五、结语

总之,现代艺术家们从儿童艺术中获取到了造型符号的灵感,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言论促成了人们对儿童艺术的进一步关注、承认和了解。在现代艺术中,传统的审美标准首先被打破,几乎没有什么尺度可以将儿童艺术与大师的作品相区别。当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与儿童的绘画作品之间的相仿程度,也不能真正完全划上等号,这些现代艺术大师的绘画毕竟是落尽繁华归于朴淡,大巧若拙,拙中藏巧。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戈德沃特.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m].殷泓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54.

[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崔庆忠.现代美术史话[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儿童美术作品的特点篇6

关键词:儿童艺术率真稚拙荒诞现代主义

一、引言

人们过去并未意识到儿童随意而愉快的涂抹有什么特殊意义,更谈不上对儿童艺术的发现及关注,然而,随着人类艺术史上对儿童艺术的发现及现代艺术的产生,儿童艺术在当代艺术世界的位置正日益凸显。现在,“儿童艺术”已是被普遍接受的概念,儿童艺术中那种形象的简化、画面的和谐、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大胆的纯色平涂以及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使得西方现代艺术家怀着新奇的目光从儿童艺术中汲取营养。

二、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大师对儿童艺术的认识与评价

儿童的作品究竟有何魅力?为什么会吸引全世界艺术家的目光?在儿童艺术中,儿童常常以其天真率直的心态每每使我们拍手称快,是任何人为的方法都无法企及的。儿童艺术是无意识下创作的作品,是儿童心智和心绪的自然流露,往往呈现着艺术创作最初的也是最纯粹的源泉。其构图造型稚拙有趣,似无法之法,有意想不到的生动。正如黑格尔所说:“儿童是最美好的,一切个别特殊性在他们身上好像都还沉睡在未展开的幼芽里,还没有什么狭隘的东西在他们的胸中激动,在儿童还在变化的面貌上,还看不出承认繁复意图所造成的烦恼,因而在儿童绘画里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对事物无意识的、天真率直的看法。”儿童艺术更具创造性和表现性,注重个人感受。儿童天性充满热情,能主动、自由地表现画面,儿童看世界有他们自己的独特眼光,他看起人来,只看到一个人的一个大头,头上的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什么耳朵、头发、眉毛,他都没有看见,所以他不画一个人的身体,他看得不重要,只画一条线来表示。这些入眼的观察对象在儿童的心目中形象分外鲜明。儿童是画其所想而非画其所见,因此儿童画出的作品往往想象丰富,用色大胆,富有生气,有更多的灵性。西方现代派艺术中,反叛传统,追求单纯和质朴无华是其共同的目的和重要特征,因此,现代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儿童艺术,而且给予儿童艺术以高度的评价,甚至对儿童的艺术状态和儿童的艺术作品崇拜不已。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曾说过:“我曾经能像拉斐尔那样作画,但我却花了毕生的时间去学会像儿童那样作画。”这在当时是很有代表性的。其实这种对儿童艺术的新的认识和评价在野兽派那里已有所表现。康定斯基崇拜儿童艺术是因为他认为儿童艺术是对事物内在本质的直觉表现,他说:“儿童除了描摹外观的能力之外,还有力量使永久的内在真理处在它最能有力地得以表现的形式中。……儿童有一种巨大的无意识力量,它在此表达自身,并且使儿童的作品达到与成人一样高(甚至更高)的水平。”画家马蒂斯、杜飞、夏加尔,尤其是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同样感到了儿童艺术的魅力。西方艺术家所向往的那种无意识的创作状态、“信手涂抹”在儿童艺术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三、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儿童艺术的借鉴与模仿

从19世纪后半叶起,西方画坛发生了重大变化,眼花缭乱的西方现代画派,既受到儿童绘画在艺术形式上以及表现技巧方面的启发,更受到儿童对待绘画的基本态度无意识的强烈冲击。对儿童艺术的推崇与模仿直接反映在他们作品的形式中。克利就一直崇拜儿童的这种天真状态,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模仿。克利在绘画技巧上使用儿童那种环绕的、粗陋的轮廓线,反应在作品《动物园》、《他喊叫,我们玩》和《女舞蹈家》中,这些画中线条技法与儿童素描的线条技巧很接近,尽管它更细窄,更优美。《高架桥的革命》画面上简单的甚至笨拙的高架桥,表现出了克利对儿童画天真稚拙的形象以及符号化形象的兴趣。在米罗的绘画世界中同样可以感受到这位大师对儿童艺术的推崇,在他1948年至1953年的许多绘画作品中,人物没有身体表现,头部直接安在以球形脚为末端的直腿上,整个脸像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或圆形,这种极端单纯化的形象的变体,也就是儿童画中的“蝌蚪人”样式,如作品《在甲壳下部》、《黎明时瞪羚的哭叫》和《绘画》以及早期最有名的作品《农场》都已呈现出一种儿童般稚拙的风格倾向。后来由于战争,米罗的作品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恐怖之感,但画面依然保持他那种天真、优美的风格。如系列《星座》及《女诗人》都是在战争的威胁之下创作出来的,但我们从中看不到任何血腥的痕迹。无怪乎有批评家说:“米罗的天才是一种返老还童的天才。”涂鸦和儿童艺术也是杜布菲的范例和灵感来源,他特别赞同用最简单的正面和侧面形象及儿童的轮廓线风格画出大脑袋粗陋人物,也赞同儿童对记忆中传达信息的细节的强调,杜布菲甚至希望以更加粗蛮、直接和确定的方式抛弃“后天学到的手段”,去探讨一条回到“艺术基本的、形成的时期,记录下儿童式的天真与好奇状态的道路”。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如《街上的男人》画面中描绘的是巴黎的景色与生活,具有一种天真稚拙的趣味。此后,他很快摆脱了克利艺术中那种幻想、略显天真的气质,而转向一种独特的、奠定自己在艺术史上地位的绘画创作方法,创作出一些涂鸦形态的作品,如在《人间的联欢节上》,我们可以看到的一种以此法创作出来的令人厌恶和不安的欢乐氛围。

西方现代派艺术中的荒诞和随意性与儿童艺术中的荒诞和随意是一致的。“荒诞艺术比起优美、崇高的艺术更加深刻地表现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生命力。”这是西方现代画派对怪诞艺术的看法和推崇。现代派大师马蒂斯、毕加索等人就从古代非洲的绘画和雕塑中吸取怪异而又荒诞的特点,在我们的眼中极不符合常规,但这与儿童美术中的无意识荒诞的想法极为相似。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对儿童艺术的接受主要表现在欣赏他们的天然和单纯,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稚拙的面貌,法国评论家在观看他们的画展时,曾称这些颜色不符合“客观实际”,艺术形象难以理解。虽说在现在看来有点言过其实,然而的确在马蒂斯等人的作品中反映出画家进一步转向表现内心情感,这也是近现代以来西方绘画逐渐摆脱传统上摹写现实的主流画法的新的一步,在野兽派绘画中,马蒂斯等画家的一些人物画有一个特点,人物的形象往往有弯曲的形态和封闭的轮廓线。如马蒂斯的《浴者》和《海滨妇女》,这些作品使人想起儿童艺术的某些特点,人物的形象看起来“不准确”。上述这些对儿童艺术语言的模仿甚至直接挪用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现代艺术家们从儿童那里重新获得天真、纯朴和清新的内在品质。

四、现代主义绘画大巧若拙

现代主义绘画在许多方面更借鉴儿童艺术,但他们的目的并非简单地重创儿童绘画,在技巧、表现形式上与儿童绘画有很大差别。儿童绘画是在生命之初对世界的探索尝试,表达的是整个生命尚未展开的天性。而大师的绘画则是在生命成熟阶段对探索世界的提炼总结,表达出整个生命发展过程凝结出来的人格特征和艺术个性。所以,儿童画一张张来看,大不相同,而大面积看起来,其面貌给人的感觉大同小异。大师绘画则不同,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现代画家在对儿童艺术的借鉴中充分展示了各自的艺术个性,他们使用儿童的符号和技法也并非偶然,而是他们比其他艺术家更需要这种敏锐的感觉力,带着激情去感受儿童的绘画世界。他们的绘画有着精致的层次和精湛的技巧,虽然绘画的最终效果有着明显的随意性,但与儿童天真的艺术并未完全融合,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又相得益彰。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原始”形态的、天真纯朴的,而又往往以“稚拙”的样式表现出来。这在儿童是很可贵的,也是许多中外画家所追求的艺术境界。那么艺术家追求的天真纯朴和稚拙与儿童绘画所表现出的天真纯朴和稚拙是否如出一辙呢?这对于我们更深一步了解儿童艺术是至关重要的。审美创造一般都是由拙到巧、再由巧返拙的阶段。开始之拙,是生疏幼稚的真拙,随着审美创造技巧的提高,进入精巧工巧阶段,有了丰富的经验、功夫、素养,才能落尽繁华归于朴淡,进入大巧若拙的境界。没有深厚的功底,片面为拙而拙,只会粗陋低俗。戴复古说:“朴拙唯宜怕近村。”(《论诗十绝》)即使是巧后之拙,如果刻意追求拙的外在形式,则是一种造作,失去其真正的天然本质。拙朴绝非粗率平庸之辈所能达到的,它是审美创造高度成熟的标志。追求儿童趣味的艺术家在某些方面与儿童绘画较为相似,例如:以线为主,平涂色彩,不讲焦点透视及夸张变形手法等等。但儿童艺术中的那种天真稚拙的情趣被艺术家们加以发挥、拓展,成为崭新的艺术形式。虽然他们画中的“拙”与儿童绘画中的“拙”有着形式上的相似,但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之“拙”。写意大师崔子范也曾说:“一个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孩子只凭热情作画。在他长大之后,也应该注意使自己回到童年的心态,去重新发掘自己儿时的天性——自由地而不是造作地在画中表现自己的感情。当一个成熟的画家运用这种方式作画时,当他将艺术大师的精湛技巧与孩子般的天真烂漫融合在一起时,会感到极大的快慰。”虽然西方的克利、米罗和杜布菲等画家的作品源于儿童绘画的造型符号,但他们靠熟练精深的技巧来完成。大体上都经历了由开始的不成熟,到技法日趋精深,进而追求“返璞归真”的过程。虽然也有追求儿童“拙味”的画家未经过专门的训练,但他们也难免经受艺术传统的熏陶,前辈及同代画家的影响与个人技巧的锤炼。克利虽曾说:“无需什么技巧”,但他毕竟经过了传统艺术熏陶,其艺术风格必有传统技巧的痕迹。可见儿童的稚拙是幼稚的拙,而画家的稚拙是“拙中藏巧”之拙。“拙朴最难,拙近天真,朴近自然,能拙朴则浑厚不流为滞腻。”拙朴之拙,是大巧,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它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东坡题跋》),在平实朴素粗散的形式中,蕴含着深厚的审美素养和丰富的情感意味。没有一定技巧的锤炼,一味片面追求儿童“拙味”,只会流于粗俗浅薄,达不到自然浑化的拙朴之境。

五、结语

总之,现代艺术家们从儿童艺术中获取到了造型符号的灵感,同时也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言论促成了人们对儿童艺术的进一步关注、承认和了解。在现代艺术中,传统的审美标准首先被打破,几乎没有什么尺度可以将儿童艺术与大师的作品相区别。当然,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与儿童的绘画作品之间的相仿程度,也不能真正完全划上等号,这些现代艺术大师的绘画毕竟是落尽繁华归于朴淡,大巧若拙,拙中藏巧。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戈德沃特.现代艺术中的原始主义[m].殷泓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54.

[2]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崔庆忠.现代美术史话[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儿童美术作品的特点篇7

【关键词】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欣赏教育;人文精神

一、立足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拓展多元的欣赏内容,培育人文素养

美术欣赏教育的内容应首选学前儿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艺术源于生活,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领学前儿童感受、体验、探索、发现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所蕴含的美。立足日常生活的欣赏教育,有助于调动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和诱导自然的审美愉悦感,逐步增强审美敏感性,并逐渐发展到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性质发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还应注重结合学前儿童所处地域的美术文化遗产如民居建筑、工艺美术等,进行美术教学,这有助于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地域美术欣赏有天然的文化互动场,通过传统文化环境的耳濡目染和民俗活动的真实体验,学前儿童能够轻松地感知地域美术响亮张扬的生命热情和自由无拘、质朴率真的艺术气质,同时有助于构建学前儿童文化的主体性,为他们今后步入更广阔的天地,尊重和接纳世界多元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立足学前儿童生活和地域美术的基础上,还应让学前儿童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经典艺术,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对话,从而拓展审美视野,丰富审美想象,提升审美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激发潜在的创造力,同时帮助学前儿童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引导他们理解文化艺术的相似性及其独特性,学会分享共同的文化,容纳和接受不同的文化。

二、重视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践行对话的欣赏教学,涵养人文精神

重视学前儿童的主体地位的欣赏教学必然摒弃教师的个人独白,走向师幼的共同对话。对话式的欣赏教学,既不是学前儿童的被动旁观,也不是教师的独自阐释,而是一个对话各方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由交换自己审美感受、理解与想象,创造性地探索美、表达美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与学前儿童在积极参与、平等交往、真诚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与相通,共同构建教学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实际上越是一场真正的谈话,它就越不是按谈话者的任何一方的意愿而进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话体现了一种倾听的文化,倾听是积极对话的起点。“对话不能被简化为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灌输’思想的行为,也不能变成由对话者‘消费’的简单的思想交流。”当我们能倾听对方的话时,他的感觉是被爱、被肯定、被了解。”如果在对话中,教师只想批评或纠正,则失去了平等对话的前提和通过对话创生的本真意义。具体到美术欣赏教育,教师在运用对话法时就是要真诚地倾听和接纳学前儿童独特的审美感受,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审美理解,鼓励他们不必拘泥于教师以及创作者的原创意图,而能生发出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和丰富深刻的审美愉悦。为了能够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教师还要善于挖掘家长以及学前儿童同伴的教育资源,通过亲子活动、小组活动等形式,有效拓展审美对话的场域,使学前儿童的审美潜力在多向对话过程中得到发展。

而好的对话必然是重视欣赏者对作品的感受与体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体验的对话是不存在的。虽说学前儿童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对话,更多的是通过审美体验和领悟而进行的非语言的信息沟通,但由于学前儿童的心理水平、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不可能直接地与艺术作品展开有效的对话,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可以为学前儿童精心选择和设计与艺术作品有关的情境,开展相关的体验活动,激发他们审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体验可以在欣赏活动之前,通过参观、游览等形式使学前儿童积累相关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体验也可以在欣赏活动之中,选择一些与艺术作品有关或能加强其感染力的音乐、诗歌、故事,运用各种媒介再现或创设具有情绪色彩的场景,激发欣赏情趣,使学前儿童获得愉悦的欣赏体验;体验还可以在欣赏活动之后,教师设计相关的创作活动,引导儿童迁移、尝试艺术大师的创作方式和表现手法,激发其潜在的艺术创造力。总之,丰富的审美体验可以有效地加强欣赏教育与学前儿童生活、情感和经验的联系,也能够有效地激活欣赏教育与社会、文化和历史等的关联,从而构筑一个宽广的欣赏语境,使学前儿童不仅获得对作品的内容、主题等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逐渐培养起儿童对作品形式意味的欣赏习惯和能力,最终形成有益于儿童个体和社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遵循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构建适宜的欣赏目标,彰显人文关怀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相对成人美术欣赏而言,还处于审美理解的初级阶段。儿童在进行美术欣赏活动时,有更多的直觉因素参与其中,明显表现出审美感知的形象性和多通道性、审美理解的情感性和想象性,以及审美表达的行动性和浅表性等特点,他们对美术作品内容的感知先于对作品形式的感知,而且更喜欢描绘熟悉的物体和令人愉快的现实主义作品,以及色彩明快的美术作品。他们不仅是用眼睛观察作品、用心灵与作品交流,还常常情不自禁地用语言、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充满主观色彩。

基于学前儿童的审美心理,学前儿童美术欣赏目标应相对淡化分析和评价方面的要求,更多关注学前儿童的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方面;强调培养学前儿童对周围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的兴趣,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培养初步的审美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通过欣赏多元艺术,引导学前儿童了解人类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及其独特性,逐步形成热爱优秀民族艺术与本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通过欣赏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愿望和能力,获得愉快的经验,激发潜在的创造力,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儿童美术作品的特点篇8

关键词:少年儿童;舞蹈创编;思考探索

少年儿童舞蹈作品必须适应少年儿童好奇的心理特点,以及少年儿童的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凝练生活,直至完成自己的艺术创造。

一、了解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是创编少年儿童舞蹈的基本要素

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日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彩斑斓梦幻叠彩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少年儿童舞蹈从编创规律与编创技法上与成人舞蹈编创有相通之处,但它却更难于成人舞蹈的编创。究其原因,是因为少年儿童舞蹈编创主体是成人。鉴此,受生理、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和制约,怎样缩短这一差距,编创出为少年儿童所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舞蹈编导者必须深入儿童生活之中,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努力把握少年儿童认识世界和反映客观世界的特点,探析少年儿童的心理内涵,在舞蹈构图的设计上要极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表现欲与好奇感。

二、把握少年儿童语言特征,注重少年儿童舞蹈语汇的提炼

夸张与变形是少年儿童语言的特征,也是少年儿童舞蹈表现的一个重要元素。少年儿童舞蹈语汇的选择和提炼,必须具有代表性,是带有童趣的和少年儿童能够接受的,能表现的,经过改变、夸张的少年儿童舞蹈语汇。诚然,少年儿童舞蹈语汇亦可以从现代舞、芭蕾舞、民族民间舞、古典舞乃至少年儿童的生活动作中去选择和提炼。不过,它必须正确反映少年儿童心理、情感、情绪的特征。舞蹈艺术来源于少年儿童生活的启迪,但它所提供的艺术图景却远比生活更突出、更鲜明、更感人。美学家朱彤说:“只有通过虚构进行夸张,才能创造艺术美。”在少年儿童生活基础上的虚构与夸张,正是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之一,基于这一特征,少年儿童舞蹈编创,应该比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显现出更美好、更浪漫的艺术境界。只有编创者真正走进少年儿童那极富感染力的心灵世界,才会凝练成美好生活基础上夸张变形的属于少年儿童而心花吐绽的少年舞蹈语言。但夸张与变形不能忽略形象的准确性,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所要达到的艺术形象。

三、编创少年儿童舞蹈应突出直观性和教育性

少年儿童观赏的舞蹈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除含有美感愉悦作用之外,还含有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正如鲁迅指出的那样:“享乐着美的时候,虽然几乎并不想到功用,但可由科学地分析而被发现,所以美的享乐的特殊性,即在直接性。然而美的愉乐的根底里,倘不伏着功用,那事物也就不见得美了。”美国舞蹈大师特德肖恩说:“舞蹈教育是对人们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获得滋养人类任何有意识的动作,都产生于心灵内在的启示。”在为少年儿童编创的舞蹈作品中,既要让少年儿童学到有益的知识,又得到美感享受,提高审美的情趣。失去了对少年儿童舞蹈作品内涵的深层开掘,势必使其走向简单、平庸,显得苍白薄弱,力不从心,失去了直观性、教育性。

四、少年儿童舞蹈的形式与结构特点

编创为少年儿童所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应注意它的形式和结构。究其表演形式可分为三种:舞蹈、情节舞、情绪舞。鉴于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需求,编创者编创的舞蹈必须具有形象鲜明、自然天成的童趣。在舞蹈构思中,要利用短小,形象生动、故事性强、情节简单、动作性强等特点去创编丰富多彩的少年儿童舞蹈。

创编少年儿童舞蹈还必须熟悉怎样去结构舞蹈。结构是指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即编导根据对生活的认识和对舞蹈素材的理解,按照舞蹈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求,运用舞蹈及其各种表现手法,将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形象,事物情节等分别轻重主次,合理布局。使其首尾相通,虚实相生,匀称地加以安排和组织,使其符合欣赏规律,又适应舞蹈作品体裁形式的需要,以达到舞蹈艺术的完整和谐。

五、现阶段少年儿童舞蹈编创应关注的问题及思路

在古老的阿拉伯国家常流传着这样的谜语:“不是磁石,却能够吸引住千万人的心,不是金银,却是世世代代相传的财富。”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优秀的文艺作品”。优秀的少年儿童舞蹈作品,同样能引人入胜,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能使他们的身心、情感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然而,由于大多数舞蹈编导工作者往往只重视成人舞蹈的编创,忽视了为少年儿童创作出形象鲜明、催人奋进的舞蹈作品,尤其是生活化的少年儿童舞蹈更是乏善可陈。少年儿童舞蹈的创编离不开编导者的细心研究和耐心探索,相较于成人舞蹈的编创,时下又属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不合拍F象,因此,现阶段少年儿童舞蹈编创的确显得迟缓无力。在少儿舞蹈的编创上当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未能正确处理好成人舞蹈编创与少儿舞蹈编创的关系。

二是未能正确认识少儿舞蹈与成人舞蹈交融渗透,互相促进,互相移植,互相嫁接,互相借鉴,同步发展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少儿舞蹈编创中的传统与创新的关系思路不明晰。四是少儿舞蹈编创人才队伍培养与选拨的关系不能够到位。有鉴于此,时下必须加强少儿舞蹈编创队伍建设,防止人才流失,防止少年儿童舞蹈编创者思想作风滑坡,应扶持少年儿童舞蹈编创骨干,完善管理制度,强化专业培训,加大扶持投入力度,关注少年儿童对舞蹈编创表演的意愿和要求,为优秀少年儿童舞蹈作品的编创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伯泰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儿童美术作品的特点篇9

此外,一些教师儿童文学意识淡薄,将不同载体纳入同一种形式进行教学,这就存在着很多的失误与偏差,同时,教师也没有深入解读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知识内涵,实质上,儿童文化作品多是一种极度、强烈的夸张,对于文学作品理解上的失误导致教师难以对人物言行进行深入的解读,对于细节的分析也过度的具体化,导致儿童文学作品失去想象,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对策分析

2.1提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

要想提升儿童文学的人文教育作用,必须要提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教师必须要有正确的儿童文学观念,与儿童教育观点相一致的观念,为此,必须要确定以下三点因素:首先,儿童文学是文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作品相同,均是通过语言来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也是通过语言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其次,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是广大的少年儿童,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有着特殊的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而儿童文学便是为了满足儿童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而创作的特殊文学,对于儿童心灵和精神的成长有着独特的教育和审美价值;最后,儿童在生理、心理与年龄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儿童文学在艺术创作上是以儿童心理特征为标准和依据的,有着特殊的意识和价值,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考虑到以上的因素,教师必须涉猎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如任溶溶的儿歌、郑渊洁的童话、曹文轩的儿童小说、林格伦的童话等等,这些作品之中都渗透着作家的情感,教师阅读这些作品后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视野,也能够提升自己对于儿童文学的审美鉴赏能力与感悟能力,也可以走进儿童,不断的调整自己对儿童的认识。可见,教师必须要具备正确的儿童文学观与儿童文学理念才能够正确的处理儿童文学作品,才能够优化语文教学效果。

2.2抓住作品的美学特征与文学特征开展教学

儿童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特征与文学特征,美术特征就是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品性与审美特征,与其他的作品相比而言,儿童文学作品有着独特的儿童情绪。儿童的思想单纯、思维独特、感情纯真、想象丰富,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独特儿童情趣可以对广大的少年儿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效用。为此,教师必须要把握好儿童文学作品的美学特征,善于挖掘作品中的情趣,有的儿童情绪是通过儿童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表现出的,有的儿童情绪则是通过戏剧化的情节表现而来,有的则是蕴含在儿童的纯真情感之中。例如,在《妈妈的爱》中,其中的儿童情趣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生活小事表现而来,在《小狐狸卖空气》《小猴子下山》中,其儿童情趣便是通过戏剧化的情节表现而来,对于这些作品,教师必须要儿童的思维进行思考,用智慧的眼光去挖掘,根据作品的内涵挖掘出其中的儿童情趣,激发出孩子们的童心。为了抓住儿童文学作品的文学特征,教师必须要了解作品的分类与构成,儿童文学作品与成人作品不同,分类更加的细致,有童话、儿童故事、儿歌、儿童寓言、儿童散文、儿童小说、儿童科学文艺与儿童戏剧等多种形式,教师必须要了解这些类型作品的特征,掌握好不同文体之间的特征,根据实际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对于儿童诗与儿歌,两者同是韵文,因此,就可以从韵文的特征来开展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蕴含的美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游戏、歌曲等形式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3.结语

儿童美术作品的特点篇10

一、小学儿童的美术欣赏心理及欣赏习惯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就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白白的云,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使学生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教师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儿童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儿童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四年级的学生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为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视觉记忆常常需要伴之以听觉记忆,尤其是欣赏古今中外名作,没有教师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儿童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也不会很深。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成功的教学课都运用了音乐伴奏的教学手段,目的就是渲染气氛,强化记忆。

二、小学美术欣赏内容的编排及特点

小学低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生活周围的美好事物。如第二册《小朋友的画》、《民间美术欣赏》、第四册《画家笔下的童年生活》、《绘画中的动物和花果》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作品富有情趣,符合儿童审美心理,如大脑袋,歪脖子,近大远小,树画在半空等等,五花八门,比例不在准确,表现无拘无束。还有一些拼贴的小制作也深受小朋友喜爱。

中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接触了解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五册《工艺美术的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第六册《工艺美术的陶瓷和雕塑》、《绘画作品中风景的静物》等。其特点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欣赏一些与学生生活接近、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国古今优秀绘画作品和工艺美术作品。欣赏课内容对于教学内容有“参考资料”的作用,在欣赏课中渗透了有关的教学内容。如第六册的欣赏内容是工艺作品刺绣、竹编的欣赏,第八册的教学内容就安排了“挑花”、“竹编”手工课。欣赏课的优秀作品档次高,起到了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高年级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内容有:第九册的《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册《现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第十一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和现代建筑艺术》和第十二册绘画作品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小学内容总览等。其特点是要求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造型艺术门类的面貌,除了已经着手的中国画教学之外还将欣赏的领域扩展到中国优秀古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作品中去。

三、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我国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专题欣赏课、随堂欣赏课和现场课三类:

专题欣赏课。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主要形式,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以第十册的欣赏内容为例谈一谈专题欣赏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课是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教材上共提供了十幅有关传统建筑艺术的照片。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即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起什么作用?本课的教学目的应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比较,了解“传统”二字与“现代”的区别,再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建筑史及灿烂的建筑文化,了解宫殿、楼阁、亭台、寺庙、佛塔、陵墓、民居等独树一帜、风格迥异的建筑艺术特点。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随堂欣赏课。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行的欣赏。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又如:为了使低年级学生能在蜡笔的涂色中提高色彩能力,可引导学生对素描知识的加深而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就是随掌欣赏的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