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十篇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十篇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7:30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篇1

高校贫困生在接受物质资助以后,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乐观生活,参加工作以后努力工作能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给予的帮助。但是,其中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较为薄弱,把国家、学校、社会上给予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高校贫困大学生领取补助根据评定的等级不同从而领取的补助金额也不同,有些学生没有领取到最多金额会怪怨老师做事不公,不会去考虑其他同学的实际情况,觉得所有的资助都得有自己的一份,丢掉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美德。还有一些大学贫困生心理失衡,毕业之后好几年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按期偿还。目前贫困生的学习也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感恩意识的缺失,觉得国家、社会、学校很多资助都是理所应当,拿着补助不好好学习,有的甚至成谜于网络游戏,缺乏学习的动力,期末考试多门不及格。有些贫困大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学校以及社会上提供的一些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积极地去面对遇到的困难。一些贫困大学生毕业之后生怕档案里留下自己曾接受过资助的相关信息,毕业之后不愿意回报母校,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更不愿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弟学妹。

2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有很多,笔者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发现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个消极心理、家庭教育失衡、学校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

2.1个人消极心理:高校贫困大学生困难原因主要有:孤儿、单亲、残疾、军烈属、重病、父母离异。出生于这样家庭的学生,生活历经过磨难,有的甚至非常不幸,如果在进入大学之前心理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没有很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有些同学会产生自卑、自傲、偏激、冷漠、多疑、仇富等消极心理,这些不良的情绪都会影响到大学贫困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健康心理。

2.2家庭教育失衡: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大多形成于家庭。在贫困大学生家庭中有几种情况较为常见:(1)父母为生计忙碌奔波,有的还在外地务工,父母与子女沟通较少,关系较为陌生。子女体会不到父母工作的辛劳,对父母的付出不能知恩。(2)父母本身的生活态度就存在着问题,不能以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遭遇的不幸,将生活的不如意都归结为社会的不公,政府的不作为。存在着仇富心理,认为自己的贫穷是外界原因所致。(3)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子女的身心发展。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认为自己对孩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一味的疼爱甚至是娇惯孩子,从不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和生活的艰辛,更不指望孩子的回报,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感恩的意识。

2.3学校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各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过程中,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困难生认定、发放补助的种类和形式上,有的高校还利用校友资源为在校贫困大学生争取到了更多的资助。然而,物质资助并不是万能的,经济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贫困,资助的真正目的是要达到育人的目标。经济资助只是基础,是开展精神资助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的支持,精神资助只能是空中楼阁。高校有关负责人不去给学生讲解国家相关资助政策的由来以及资助目标,一味地去追求受助学生的数量,受助学生获得的金额,导致贫困大学生觉得获得所有资助都是理所应当,进而弱化了感恩意识的培养。

3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多路径探析

鉴于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贫困生感恩意识的缺失,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的单位来重点探讨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资助工作中不仅重物质资助,而且更加重视精神资助,在精神资助的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根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最终实现贫困大学生物质与精神的双脱贫,促进其健康成长。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学生感恩意识培养的上,进行了很多有意以的探索,笔者根据自身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进行了简单梳理,并结合个人的思考归纳如下,希望能对兄弟院校提供一些有效路径略做参考。

3.1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辅导:由于经济的贫困以及家庭的变故致使一些贫困大学生产生了自卑、自傲、偏激、冷漠、多疑、仇富等消极心理。要唤起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首先要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重视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从事资助工作的老师和带班辅导员们用真爱善行来唤起贫困大学生内心沉睡的意识。辅导员老师通过走访困难生、约谈困难生、和困难生交朋友等行动在精神和心理上给予他们应有的平等与支持。“用真心来换真情”,学校老师通过人文关怀,使困难生放平心态,克服自卑心理,乐观面对生活,逐步培养起感恩意识。老师们用心与贫困大学生交流,讲解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使学生逐渐体会到来自父母、国家、学校、社会、同学的各种恩情,这样就会使贫困大学生常怀感恩之心,传递正能量,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最终使之内化为个人的健全人格。针对贫困大学生脆弱自卑的心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每位贫困生建立了心理档案,经常为贫困大学生举办心理讲座,对重点学生进行摸排,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发展。

3.2组建义工队,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工活动:如何让贫困大学生在得到物质资助的同时,又能在精神上脱贫,并且养成感恩意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开展常规资助工作的同时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这些做法都是坚守在资助岗位上的老师在实践工作中摸索出来的。为了能将感恩教育落到实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校党委学工部专门组建了义工队,义工队所有组成人员都来自在库的困难生,组建义工队的目的是让贫困大学生从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体会感恩,明白资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同时也使他们明白有些资助是需要通过自身努力方才获得,这样便在贫困大学生中实现了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也使他们懂得享受权利同时也需承担一定的义务。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自2014年组建以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义工活动,主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技能培训、人文素养提升、心理疏导等成长成才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感恩教育搭建了很好的实践平台。现将较有成效的一些感恩实践活动分类介绍如下:(1)开展知恩主题教育活动: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在库困难生的自治组织,贫困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主要任务就是落实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组织、个人对于在校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以及开展组织各种感恩实践活动。通过开展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来营造感恩氛围,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感恩。义工队通过在库困难生自我管理,自我组织来营造感恩教育的环境。义工队通过发起一些全校性的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以及弘扬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在立信校园内举办的公益策划征集大赛,大赛在全校共收到策划案一百三十余份,总计参与人数四百余人,项目涵盖内容广泛,涉及环保、助老、扶幼、关爱身心健康、关心弱势群体等各个公益领域。通过贫困大学生自我组织的活动不仅在困难生群体中更在广大同学中以浓厚的知恩、感恩氛围感染、启发和教育学生。(2)搭建平台,筑起感恩回馈桥梁:有了知恩意识,下一步就需要增强贫困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经济上贫困的大学生在得到物资资助和参加多次知恩主题教育活动以后,主观上表现为愿意为学校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和有意以的事。这些贫困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散播自己所受的恩惠,传承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通过义工队通过为贫困大学生搭建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活动。例如,义工队组织的爱心捐赠活动,义工队的成员都是学校在库困难生,他们通过自己组织自我管理身体力行地来传承感恩、奉献爱心。爱心捐赠活动主要是在校内回收旧衣物,义工队的同学们把回收到的旧衣服用于帮助贫困地区需要帮助的人,同时还可以解决同学们旧衣服无处处理的问题,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助人的感恩环境。(3)回馈社会,增强报恩意识:感恩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报恩,报恩不是简单狭隘的回报帮助自己的人,而是在于增强贫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资助育人的目的。在校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缺少回报的社会的平台与桥梁。上海立信会计学院通过组建义工队为贫困大学生搭建回馈社会的桥梁,打破了以往资助工作中过多强调“给”的现象。例如,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义工队每年暑期都会开展支教活动,义工队的同学们秉承“助人自助,自立自强”组织宗旨,以家庭经济困难在校受资助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进行延续性社会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其综合发展。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助人与自助的深刻内涵,使知恩、感恩、报恩在受助者承担的义务中具体化、实践化。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篇2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公正;制度伦理;认定资格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197-03

2012年10月14日,某在校大学“贫困生”在某网站上自爆其奢侈生活,“我用贫困补助金养老婆,贫困补助金让我成为了班里的消费新贵,贫困生的身份让我成为辅导员的心腹……贫困生补助金不拿白不拿,最好能把那些真正的贫困生挤下去。”这篇文章一经,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篇文章表面上反映的是该在校大学贫困生的奢侈生活,实质上却揭露了高校贫困生认定、审核以及贫困生补助制度等方面的缺陷和漏洞。那么,从公共伦理学的维度如何分析上述案例以及如何解决上述案例中的问题呢?

一、案例分析——从正义、公正的公共伦理学维度

1.从公正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1)公正概述。公正或正义的经典定义,是由罗马法学家乌尔庇安提出的,阿奎那后来进行了提炼与升华,他所提出正义的定义是:“一种习惯,依据这种习惯,一个人以一种永恒不变的意愿使每个人获得其应得的东西。”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概念,公正、正义是给予人应得而不给人不应得到的行为;不公正、非正义是给人不应得而不给人应得的行为。在上述案件中,该在校大学“贫困生”并非是真正的贫困生,只是为了获取贫困生的相关福利和补助而占用贫困生的名额。由于高校贫困生数量以及政府对于贫困生补助金的发放均有一定限度,使得那些真正的贫困生反而得不到相应的补助,该在校大学“贫困生”得到不应得的贫困补助金而真正意义上的贫困生却得不到贫困生补助金,这显然是不公正、非正义的体现。(2)公正的具体内容和规则。第一,基本权利的保证,亦即保证的规则每位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均能得以有效的保障,才可以在最低限度之上,体现人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的双重意义,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同时,为社会的正常运转奠定坚实的基础。我国政府基本建立起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就是为了保障贫困生的受教育权。第二,机会平等,亦即事前的规则。机会实际上是指社会成员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机会决定着未来发展的结果的多样性,不同的机会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甚至同一机会产生的结果也不一定相同。所以从机会平等的角度而言,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事前的。案例中该校大学“贫困生”占用贫困生的资格,使得真正的贫困生失去国家给予补助的机会,而对于非贫困生来说也显然是不公平的,因为贫困生助学金等教育方面的支出很大程度上由国家财政拨款,而税收又是国家财政的最主要来源。“花纳税人的钱用于享乐而非补助生活”很好地描述了这一现象。第三,按照贡献进行分配,亦即事后的规则对于现有的社会资源如何进行分配,最直接地体现了公正原则的实现程度。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各项资源形成的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以及生产要素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个体的具体贡献有所差异。对每个社会成员不同的贡献进行按劳分配,既体现了平等的理念,又体现了正义的意义。在校大学贫困生虽然尚未正式踏入社会,但是通过勤工助学等途径获得合法的收入以补贴日常生活和学习,依靠学校政府提供的机会以及自身的力量获得非贫困生没有的额外收入则能体现按照贡献进行分配的原则。第四,社会调剂规则。社会调剂原则的主要含义是指基于社会的整体利益,适当调整初次分配后的利益格局,在公共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公正的两个基本边界,不能滥用公正,陷入公正的悖论中。公正就是每个人他所“应得”。而所谓“应得”的范围应当有一个合理的区间,而这个合理区间的下限应当是公正的底线(下限)边界,其上限则应当是公正的“限高”边界。“假贫困生”占用真正贫困生的名额,使其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并且由于目前贫困生认定标准不够统一、贫困证明可信度不高、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填写的家庭信息不够真实、贫困学生认定不全面、认定结果不公开以及缺少监督纠错的机制等,出现许多“假贫困生”或者夸大贫困的现象,而真正的贫困生又缺少反馈求助的途径,因此他们合理正当的权利被侵犯。

2.从制度伦理的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1)制度伦理的含义。制度伦理就是制度的合理性,亦即制度本身蕴含的伦理道德精神以及制度的正当、合理与否的道德认识与批判。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既包括了对制度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结果的道德评价,也包括对制度实施过程中的环节进行到的监督和价值评判。显然,正是因为贫困生补助制度存在缺陷,才诱导和引发“假贫困生”以及贫困夸大的现象,因此在制度设计和制度运行时都要符合伦理的要求。(2)贫困生认定制度存在的问题。贫困生认定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两大主体进行分析,其一是接受贫困补助金的贫困生,其二是进行贫困生认定、审核、贫困补助金发放的有关部门和单位,比如生源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学校各相关单位、政府各有关部门。从接受贫困补助金的贫困生角度来看:第一,个别学生碍于面子,不愿申请。第二,反复认定给贫困生带来心理负担甚至是经济负担。第三,部分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填写的家庭信息不够真实,出现“假贫困”以及夸大贫困的现象。从进行贫困生认定、审核、贫困补助金发放的有关部门和单位角度来看:第一,贫困生认定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由生源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盖章认定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人情关系等一系列的社会关系影响,当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未切实考察申请人的实际家庭经济情况,为那些不具备贫困生资格的学生开证明,与此同时,那些家庭情况确实困难但未能顺利开到“证明”的学生,却得不到资助。第二,清晰明确地定位贫困生。我国某些高校规定,如果某些贫困生购买了相机、手机以及电脑等物品,就不给予这些学生助学贷款、奖学金或助学金。第三,认定结果不公开。按照相关规定,学校应该通过全方位的评议、审定对贫困生资格进行认定,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辅导员或班主任、班长个人垄断决定权。

二、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改进措施

1.政府方面。(1)建立起从政府到社会到高校的一个相互联系的多元资助体系。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遇到的最大难题也是资金不足问题。虽然我国政府建立了多元化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但是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因此,必须建立起从政府到社会到高校的一个相互联系的多元资助体系,特别是加大地方政府和社会资助力量。(2)尽快实现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构建监督机制。对于辅导员、班主任而言,应该担负起抽查核实贫困生家庭经济信息的责任,确保“源头”公平正义。对于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贫困生资格的学生,应取消其资格并进行相关教育处罚。最后,贫困生评议结果应公布在公共场所,接受师生的监督。

2.高校方面。(1)构建贫困生档案。构建包括贫困生生源地、具体家庭困难情况、父母职业、月收入、学习成绩等相关信息在内的动态贫困生数据库并且及时更新家庭经济变化情况。贫困生档案的材料作为贫困生认定的重要依据,必须确保内容客观真实,从而为构建公正合理的贫困生认定体制奠定坚实基础。(2)建立与完善同贫困生的沟通制度。高校应在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通过鼓励、表彰等方式,营造温馨舒适的沟通氛围,重塑贫困生的信心,使其健康成长。(3)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加强学生思想教育。虚假贫困证明的出现反映出当今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缺失。因此,应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重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增强责任感。

3.学生方面。高校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意识到暂时的贫困并不代表着永远的贫困,应该自信乐观地学习和生活。同时,也要心怀一颗感恩之心,无论是来自国家还是社会的资助都不能视为一种理所应当,而是人民和国家的关怀和期盼。因此,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刘华.高校贫困生的概念及其认定标准研究[J].知识经济,2008,(12):65-66.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73.

[3]邹海贵.社会正义视域中的高校贫困生教育救助探析[J].高教探索,2009,(4):26-31.

[4]彭文英.贫富差距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2):88-90.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篇3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贫困生成长需要的客观属性,反映出社会对贫困生资助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理想期待,体现社会对贫困生身心成长、政治思想发展的方向与性质的设想和规定,是贫困生资助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探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问题,对于促进贫困生资助的学理研究和实践发展都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核心价值

所谓核心价值,就是指在贫困生资助的价值系统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体现贫困生资助内涵的、代表未来发展要求的价值。贫困生资助价值是以“贫困生”为中介,并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来体现。要对贫困生资助的价值进行科学定位,就必须全方位地进行考察,全面审视贫困生资助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1.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价值主体的层面来看,主体既包括受助主体,也包括施助主体。贫困生资助既要满足受助主体即贫困生个体生活、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施助主体即高等教育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一方面,要按照贫困生个体的需要和发展规律,全面提升贫困生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境界,以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使贫困生同其他青年学生一样都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另一方面,要按照社会稳定与发展的要求给予贫困生经济上的资助,提高他们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既要体现出个体价值,又要体现出其社会价值,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基本价值形态。

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资助的贫困生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需求的人。就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个体总是包含在整体之中,是社会最基本的元素。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社会的本质是人,人的价值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就贫困生的成长需求来看,贫困生具有强烈的成才欲望,他们除了有物质层面的需要外,还有更多的精神需要。因此,贫困生资助必须以满足贫困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应当关注社会对贫困生成长的要求,还应当关注他们的人生理想、价值追求等需求,关注资助本身内在的促进贫困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求,以促进贫困生资助的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的协调统一。注重贫困生个体价值的实现,不但确立了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价值取向,而且彰显了贫困生资助的人文情怀,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根本体现,这必将极大地提升贫困生资助的效果。

2.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从贫困生资助的表现形式来看,其价值可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事物本身的价值,这种价值不需要依附于其他价值而存在。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事物借助于对其他价值才能显示的价值,这种价值本身不具有外显性,只有依附于其他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是指它本身所具有的保障贫困生生活、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提升贫困生发展质量、促进贫困生全面成长的价值;外在价值则是指它通过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所体现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人类共同发展的价值。

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一方面,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基础和前提,是外在价值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的外显,影响内在价值发展的方向和速度。一直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重外轻内”倾向,即以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来决定其内在价值的存在,仅仅注意到它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将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片面地依附于它的政治价值或经济价值。于是,贫困生资助变成了单纯地服务于政治与经济的工具,其本身的育人价值被淡化甚至被忽视了。这种倾向常常导致贫困生资助实践的低效甚至无效,与育人方向的偏离甚至背离。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外在价值,就必须注重其内在价值的实现。这种注重人的内在价值实现的贫困生资助,正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价值的体现。只有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才能实现贫困生的专业素质、精神素质和思想境界的全面提升。

3.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从贫困生资助作用来看,其价值可分为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所谓目的价值,是指贫困生资助活动本身能够满足贫困生的生存、发展乃至享受的需要,是对贫困生的直接价值。所谓工具价值,是指某个价值活动本身不能满足人的生存、发展和享受之需,而能满足实现目的需要,即实现一个价值活动的手段或工具。

从哲学的角度来说,人的需要或欲望所指向的对象在理性的作用下就会成为人追求的目标或活动的目的。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以贫困生为核心,还是以施助主体为核心,反映了人们对贫困生资助活动的目的性的不同理解。贫困生资助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这是贫困生资助的工具理性所应发挥的作用,也是这项工作内在的必然要求。然而,贫困生资助更本质的是资助活动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是通过改善贫困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提升贫困生的精神境界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贫困生既是资助的目的,又是资助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此,关注贫困生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给贫困生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一方面,贫困生资助可使贫困生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协调发展,以满足社会群体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贫困生把各种帮助和关注转化成为个体德性形成、心灵塑造、道德人格发展的内在需求,并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使这种需求得到满足,这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目的价值的体现。

综上所述,贫困生资助以其特有的功能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了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促进了贫困生与社会的融合。从贫困生资助的本质意义来说,贫困生资助对于贫困生的关注,不仅应当包括贫困生现实的生存状态,还应包括其最终的成长目标;不仅应当关注物质层面的贫乏,还应当关注贫困生主体能力的拓展、理想情感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注其个体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关注其未来发展的持久动力,其核心价值是人文关怀价值。

二、建构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的对策

强调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价值建构,并不是要削弱和排斥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外在价值和手段价值,而是要重视挖掘其个体价值、内在价值和目的价值,将人文关怀价值渗透于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之中,努力促进他们内在的有机统一,彰显贫困生资助内在的人文精神。

1.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统一,切实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贫困生资助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客观现象,其目的在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优良品质和业务能力的人才,最终目的是促进贫困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能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程度的大小,正是贫困生资助的社会价值所在。只有努力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才能尽可能做到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平,进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从这个意义来理解,贫困生资助与一般的社会慈善活动不同,其本身的特性就已经彰显了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一致性。因此,在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实践中,不能把贫困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为排斥与矛盾,而应将把它们纳入到一个完整统一的贫困生资助价值观念体系中,并注意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以彰显贫困生资助的人文关怀。转贴于

那么,如何维护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一致?首先要承认和保护个体价值,从贫困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维护其发展的合理诉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当前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要服务于他们未来发展的综合需求;不仅要服务于他们个体的主观需要,还应服务于社会发展对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社会行为选择等客观需要;不仅要服务于其生存的基础性需要,还应服务于他们精神层面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高层次需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其次,要正确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在工作制度的设计方面,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帮助贫困生用正确的心态接受社会的关爱,充分发挥各种资助的保障作用。同时,在资助实践中,还要坚决反对利己主义,引导贫困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以感恩的心态对待施助者,自觉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以个体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来回报社会。最后,要努力克服“社会本位论”的影响和唯社会价值观,切实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统一起来,努力造就一种富有新的时代特征的贫困生资助价值体系,形成一种极富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既合理又切实有效的核心价值标准。

2.强调以人为本,努力促进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贫困生资助目标的实现最终体现在贫困生个体的人格塑造、能力发展及其融入社会的程度上。从一般意义上说,这个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贫困生个体对现实可能性的预见和选择,它产生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反映出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意识,具有较强的内隐性。贫困生固然需要来自社会的物质资助,但更具价值的却是强大的精神支持和情感呵护。这就是说贫困生资助要立足于贫困生生活条件的改善,必须着眼于他们与众不同的兴趣、爱好及发展趋向,而不能只注意到贫困生所具有的普遍的特征或规律,不能总是把贫困生的个性掩盖于共性特征之下,忽视甚至无视其个性的存在。所以,贫困生资助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不是分离的,而是始终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在具体工作中全面关注贫困生个体的生活现实,并格外关注其个性的发展需求,进而将其个体的发展融入社会人的立体化发展网络,以实现整个社会人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生资助的理想目标。

贫困生的发展需要表现为其对一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推动其行为的原始驱动力,也是其驾驭和调控自身行为的理性判断力。这种内在驱动力既可以改变贫困生的主观世界,也可以成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巨大力量,蕴涵着共同发展的崇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因此,我们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必须彰显慈善活动所具有的同情互助的道德情感,从现实的角度、实践的层面、理论的维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要倡导个体自主、自立、自强,又要防止自私、自利、自专;既要培育个体的竞争意识和效率观念,又要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在贫困生认定、资助项目评定、奖助学金发放等具体环节上,切实注意贫困生进取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培养,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正义,实现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和谐对称。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篇4

关键词高校助困工作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ananalysisonCurrentSituationofpoorStudents

inCollegesandtheSolvingmeasures

JinYan

(SchoolofGeographyScience,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0046)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state,societyandschoolgavegreatsupportandhelpthepoorstudents,sothattheyenjoythefaireducation,thesuccessfulcompletionoftheirstudies.Butwiththeaidofstrengthincreaseandfundingtobroadenthescopeofstudentswork,therearestillsomeproblems.thisarticlethroughtheanalysiscurrentuniversitystudentsworkachievementsandshortcomings,putforwar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soastopromotethebenigndevelopmentoffundingmechanism,promotingtheharmoniouscampus,thebuildingofaharmonioussociety.

Keywordscollege;studentswork;present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1高校贫困生助困工作的意义和现状

1.1高校贫困生助困工作的意义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涉及社会公平、民生及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问题,正确认识和加强高校贫困生助困工作,对社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贫困生助困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贫困生问题的存在不仅会直接影响家庭困难学生的生理、心理及人格发展,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完成,而且将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安定因素,对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产生不利影响。

(2)加强高校贫困生助困工作是实行教育公平的需要。我国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促进教育公平列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作为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1.2高校贫困生助困工作的现状

为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我国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使广大学生,尤其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充分享有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从制度上基本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2007年5月,国家正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以及关于国家奖、助学金管理、大学生勤工助学管理、生源地信用贷款等系列落实配套文件。在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配合下,建立起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学费减免、特殊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等有机结合的新的、比较完善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新资助体系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后,每年用于高校助学的财政投入、国家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达到300多亿元,受助学生超过400万人。从制度保证了每一位考上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顺利入学,都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虽然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投入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不再面临失学的困扰,但目前的助困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解决。

2当前高校贫困生助困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2.1认定制度的缺失

2007年6月26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意见提出贫困生认定需先由申请学生填写《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再经过班级、院系、学校层层审核,最终确定贫困生名单的认定方式和程序。该指导意见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各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办法,使认定有章可依,但在具体的资助工作中还会出现其他情况。比如假证明、假低保证、假残疾证的出现,当然也存在一部分贫困学生不愿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汇报等等。

2.2后续管理的缺失

随着国家下拨助学金数额的逐年提高,如何对贫困生获得资助后的行为进行后续管理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事情。如何做好受资助学生的后续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资助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受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贫困生受到资助后却并不珍惜可以继续学习的机会,而是产生攀比心理,产生高消费行为,宁可不交学费也要将助学金进行挥霍。甚至产生依赖思想,不愿意通过自身努力来勤工助学,仅仅希望通过国家、学校的各项资助解决经济困难,这些行为会在高校中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有碍资助体系的良性发展。

2.3全面育人的缺失

国家的财政资助、社会的慷慨解囊为贫困生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绝不是把资助金发放下去就算完成。除了经济的帮扶外,我们更要注重关注贫困生的思想情况、学业情况以及心理健康。目前有少数贫困生认为给予他们资助都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心安理得的享受经济资助,认为国家帮助他们是应该的,把家庭的贫困当成了获取经济资助的资本,觉得不要白不要,这是非常危险的思想,要求我们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通过全面育人来加以引导和扭转,要教育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认真学习,立志于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3当前高校助困工作中的对策建议

3.1经济资助与困难认定相结合,加强困难生档案的动态管理

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将加盖民政部门公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作为参考,由班级同学和辅导员老师组成评定小组,对贫困生进行贫困等级的划分,严格按照困难等级给予不同的资助力度。

加强贫困生档案的动态化管理,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经济好转的贫困生就应该退出贫困生行列,把资助机会让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而原来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或较好的学生则也有可能因遭受天灾人祸而变成贫困生。所以,我们要建立起贫困生档案,定期跟踪调查,动态分析调整,做好贫困生管理、教育、扶助工作。另外,对于整个大学阶段每个学生曾经享受过的资助,也要及时更新备案,避免发生重复发放和遗漏现象。

3.2经济资助与监管评估相结合,确保资助机制的良性发展

接受资助的同学有义务向学校提供真实的家庭收入状况和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要实事求是,不得虚构,也不得随意夸大。同时,还有义务提供消费结构说明。学校有权力对贫困学生提供的信息进行核查,如发现贫困生有奢侈消费行为,应根据情况减少或暂停资助。而对于尚欠学费的同学,在助学金等经济资助打入学生银行卡后,学校应优先扣除学费。另外,经济资助可采取分期发放的方式,学校通知学生本人发放期限和发放方式,如此则有利于减少奢侈消费现象,确保资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3经济资助与自我救助相结合,推进以勤工助学为主的资助方式

单纯的发放助学金、给予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无偿资助措施,容易使贫困生滋生“等、靠、要”的思想,而勤工助学作为有偿的资助方式,则很好地倡导了学生通过自食其力来完成学业。所以,高校要把勤工助学活动作为一种成长成才的方式来加以认识,勤工助学不仅是帮助高校贫困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能增强高校贫困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树立自立、自强、自尊的品格。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生活中,要切实帮助贫困生把经济资助和自我救助结合起来。

3.4经济资助与全面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其一,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感恩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要通过教育的不断引导。高校可以对于贫困生享受资助设置要求,如要求他们每学期参加一定时长的志愿服务,才能获得资助。通过这些为别人服务的活动,他们可以看到人与人是相互支持的,正因为有了国家和社会的帮助,使他们能够完成学业,那么他们也必须用他们自己的力量来回报祖国,来奉献社会。

其二,加强对贫困生的朋辈教育。高校的贫困生普遍具有自尊心强,容易自卑等特点,通过与之有相同背景的人来分享信息、观念和行为则易于被其接受。所以用身边人、身边事来对贫困生进行教育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倡导贫困生之间的互助,要善于发现贫困学生中品学兼优、励志奋斗的优秀典范,用他们的生动事例来勉励广大的贫困学生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其三,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贫困并不可怕,贫困也并不是丢人的事情,高校应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咨询机制的基础上,增强对贫困生心理教育的针对性与系统性。通过给贫困生开办讲座等形式,让贫困生逐步了解自己的心理,克服自卑情绪,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应付挫折、表达情绪的能力;鼓励他们协调好人际关系,指导他们调控情绪;使贫困生正确对待逆境和挫折,放弃不安全和戒备情绪,融入集体生活中来。

其四,加强对贫困生的诚信意识教育。高校贫困生在获得资助前,需本着诚信意识提供各项证明材料。在获得资助后,也因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就拿国家助学贷款来说,办理的学生不需要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这本是国家对贫困学生资助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在推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即部分受助学生不遵守合同规定,在规定时间内不予还款。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广大贫困生进行诚信教育,培养学生明礼诚信的道德规范,培养学生的信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信用观念,进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行为。

高校的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国家、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努力下,高校助困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我们仍必须看到,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还存在着需要完善和加强的地方,只有不断根据社会发展和现实需要总结成功经验,修正资助政策,才能真正帮助高校贫困生全面成长成才,才能确保助困工作的良性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SZJ11224

参考文献

[1]金晶.对当前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的探究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第25卷.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篇5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高校贫困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提供虚假证明,夸大贫困程度。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材料依据主要是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民政部门开具出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和村里所开的家庭困难证明,但是这些材料的真实性有待我们进一步考证,现实中确实存在有学生为了获得学校资助会通过各种关系拿到这些证明。在学校的评议过程中,这些学生又通过隐瞒自己的家庭收入和家庭成员的工作等情况,通过欺瞒他人的形式通过了班级评议从而实现加入学校贫困生信息库的目的。

(二)拖欠助学贷款。当前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的还款状况不容乐观,部分贫困生存在助学贷款还贷方面的失信问题。这些学生有的不按协议按归时还助学贷款,有的学生故意提供个人和家庭的虚假信息,致使其毕业之后贷款机构很难联系到本人。另外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存在违约问题是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现象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诚信形象,许多贷款机构出于担心自己利益受损的角度不愿再开展助学贷款工作,致使一些真正需要资助的贫困生失去了贷款助学的机会。

(三)感恩意识缺乏。部分贫困生在拿到奖学金和助学金之后出现了与人攀比的心理,把学校用于资助其基本生活费和顺利完成学业的钱拿来购置高档服饰、外出旅游以及请人吃饭等。他们甚至向自己家里人隐瞒获得了学校资助的事情。部分贫困生甚至把获得资助当做是自己的“特权”,向学校“要”奖学金和助学金。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缺乏,获得资助之后不愿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更别说回报学校、为社会做贡献等。

(四)通过考试作弊获得更多资助机会。现在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也会参考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测成绩,部分贫困生为了取得更高的分数,获得更多的资助机会,会采用作弊的手段,凭借成绩造假和投机取巧来获得高分数。这种行为一方面影响了贫困生群体的人格形象,另一方面给在贫困生群体中营造诚信的整体氛围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

以上分析的贫困生诚信缺失的现象愚弄了社会良知,打击了善心人士的慈善积极性,还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不信任感,诚信缺失行为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公民的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下积极探索开展高校贫困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开展高校贫困生诚信行教育的路径

(一)不断发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学内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诚信教育进课堂。教育者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第一课堂的教育主阵地功能,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我国当下社会发展阶段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理想目标、价值诉求和道德规范2。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关于诚信的的基础理论纳入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的教学大纲中。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而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信用意识和诚信意识,通过思想的灌输让贫困生自觉践行诚信行为。利用思政课为平台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以及辩论赛等,让学生在演讲、书写和辩论过程中确立牢固践行诚信的决心。

(二)借力高校书院制平台,在书院内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贫困生进行诚信意识培养。学校为了达到教育均衡的目标而推行了书院制,书院制是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的体制。书院是实现文化育人的住宿园区,既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空间又是学生交流思想、培养集体意思、提升精神境界的空间,更是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3。书院模式的特点是以文化为支撑,通过学生自治和自我教育(同伴教育),将学校的教育目的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每个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培养全面的合格人才的目的。书院的这种“渗透”和“潜移默化”非常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促使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书院可以利用文化长廊,定期制作更新关于诚信的言语和故事。书院利用讲座和书院导师的指导,在书院独特文化氛围的烘托下,学生自主开展的各种活动,为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促使他们践行诚信行为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法。书院的阅览室、讨论室、成长成才室等多种设施,以书院的特色文化为支撑,能够培养贫困生的诚信意识,促使贫困生践行诚信行为。

(三)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塑造和强化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让高校贫困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实现大学生诚信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统一,社会实践通过教育客体主观化不断扩大诚信教育的覆盖面4。学校要利用假期开展形式多样的高校贫困生乐于参与的社会实践,比如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有助于提高贫困生参与诚信文化建设的热情,增强诚信文化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学校还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性,让贫困生走进社区和村镇,开展诚信文化教育,使贫困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感受到诚信文化带来的积极正面的影响,同时也让他们更积极主动的去践行诚信行为。

(四)发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模范的引领作用。从外部条件来说,教育就是一种师范和引导,因此我们的对贫困生的诚信教育过程中要利用榜样和典型的力量带动广大贫困生践行诚信行为。教育者要利用各种资源,借助榜样和典型的力量传递诚信正能量,进而引导和推动其他贫困生树立诚信意识,做一名守诚信、行诚信大学生。学校通过培养树立榜样,例如开展“自强之星”和“我身边的诚信榜样”等先进典型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利用培训班、报告会等形式让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可以实践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这些榜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变得生动和现实,从而促进高校贫困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和树立诚信的榜样,榜样们能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诚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始终自觉的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我国优良的传统思想和时代精神相结合,能够激励其他贫困生以这些榜样的行为为标杆,让这些贫困生自觉维护诚信的良好风气。

(五)高校教师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带动贫困生诚信素质的提高。高校做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教课的专业老师以及领导干部等更要以身作则,牢记并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者要切实发挥自身的领头羊作用,做到努力践行诚信行为,由点到面的开展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全体高校教师要做践行诚信行为的道德典范,努力改造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自觉接受大学生的监督,用自身良好的诚信道德形象去赢得学生的肯定和信任。只有高校教师真正做到了言传身教,高校贫困生的诚信教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师招聘的时候要严格审核程序,尤其对于高校德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要将诚信作为其重要内容,并且在教师考核的时候作为其考核的依据之一,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才能以此带动贫困生的诚信素质的提高。

(六)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数据库。高校可以建立起贫困生诚信档案数据库,在贫困生的资格认定申请、学业考试、助学贷款以及学杂费缴纳等方面的在校诚信行为进行记录,建立起贫困生的诚信档案数据库并作为其后期资助的重要依据。\信档案数据库中记录的贫困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可以放入贫困生的人事档案中作为其毕业后就业单位招聘的依据,资料显示,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非常看中应聘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诚信素质。贫困生诚信档案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将贫困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信用体系之中,有利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

自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以来,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经济困难的人数随之不断增加。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必要性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扶助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新时期政府、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贫困生问题也是人与社会之间的平等要求,体现了人们的共同利益需要。美国政治伦理学家罗尔斯在其标志性的著作《正义论》一书开篇宣称:“公正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要通过公正原则调节社会的主要制度,从全社会的角度来处理出发点方面的不平等,所以我们更应该关注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现状

我国在长期实践中制定出一套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目前,采用奖学金、学生贷款(贷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资助政策。通过这一资助体系,使许多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圆了大学梦。但是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现象:资助范围已经超出了不少院校的贫困生数据库中的学生总数,许多不在贫困生数据库中的学生纷纷补办材料,大家争着做“贫困生”。这样就使高校贫困生认定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中出现的问题

(1)在资助体系中缺乏有效的认定机制。长期以来,许多高校资助贫困生的工作模式是“学生报---教师定---学校批”,这种模式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教师“定”和学校“批”的依据和标准问题等。在部分高校中,由于助学工作的面广量大,再加上部分从事助学工作的教师责任心不强,结果就导致“伪贫困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出现。

(2)忽视对贫困生的“精神资助”。高校在部署贫困生救助工作时,视线主要放在学生的经济困难上,而学生最需要的是心理疏导。对贫困生的资助不能仅考虑物质问题,也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问题。如:大部分贫困生具有积极向上的、自强自立、意志坚强的品质;同时有些贫困生还具有自卑、敏感、内向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人格特性,而以上的人格特征则很容易诱使贫困生产生抑郁。

(3)被确立为贫困的学生容易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被认定为贫困生,只要他自身不主动退出,他在校期问就享有受资助的权利。这样,如果学校没有可操作性的规定来明确受资助贫困生义务的话,就很容易助长部分学生的依赖心理,不思进取,成为经济和思想的双困生。

四、解决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措施

(1)应采取对学生进行家访或委托进行家庭情况调查等形式,摸清学生真实家庭经济情况,并按照事前制订好的标准对其贫困程度进行评定、建立档案。.对大一的新生,可以通过助理班主任了解学生经济状况。新生报到后,助理班主任基本上天天陪他们一起军训、一起生活,因此比较了解新生的家庭状况。经过评定后,为每一位受助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份完整的资助计划,并监测其在校期间的整个受助过程。

(2)高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也需要对他们进行精神资助。在思想教育方面,应该对学生进行生存意识和励志意识教育,回馈意识和报效意识教育;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弱化贫富差距方面,应该不按经济状况安排学生住宿;增设有专业特点的勤工助学岗位,人文关怀,体验自信、体验成功。

(3)统一思想,提高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领导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把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作为整个高校工作一个重要内容来抓;从具体操作上,要成立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专职部门、领导小组并配备专职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人员,着力解决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经费等后顾之忧。

总之,做好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保证,是党和国家关心爱护困难群体的重要体现。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要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充分调动国家、社会、学校参与的积极性,综合各方力量完善和创新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力争把这项工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更好的促进贫困生救助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伟,张锡钦.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刍议[J].学工论苑340期.

[2][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m].曾晓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p35).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篇7

随着教育事业和学生素质的进步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大学校园接受高等教育,其中不乏一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贫困学生。党中央和国务院极其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先建立资助政策体系,随后不断健全该体系,使得贫困生能够顺利入学并圆满完成学业。这一体系,优化了教育结构,促进了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充分展现了科教兴国这一理念,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有效手段。

一、高校资助政策的现状及问题

(一)学生方面。政府资助的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就需要学生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由学校有关部门按照标准和规定程序以民主评议的方式认定。在此之前,学生需要在生源地(家庭所在地)获得盖章确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在这个环节上就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因为一些手续和户口或家庭问题,有些家庭即使在学费方面有困难,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另外,还有一部分贫困生羞于表达自己家庭情况不如其他学生,就放弃政府给予的帮助。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现如今贫困生作为大学里相对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仅要面对学业上的种种问题,还要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因此有些贫困生会产生心理贫困,成为“双困生”。经济贫困导致的心理贫困主要表现为自卑、自我否定、焦虑、抑郁、自我封闭和孤僻心理等。

(二)学校方面。在本专科生教育阶段,国家设置了各种奖学金和绿色通道等,为贫困生解决资金烦恼。另外,在全国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不仅如此,自2012年起,对中西部地区启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项目。目前,中国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已达到300万,占学生人数总和的四分之一。随着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的加大和贫困生数量的增加,高校对贫困生的管理工作量日益加剧。例如贫困生认定工作,这一环节尤为重要。为了精准有效地对贫困生进行资助,校方一定要擦亮眼睛,避免“假贫困”。另外还要关注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不能只注重资金资助,也要重视精神资助。

(三)社会方面。近十年,高等院校教育的学费和生活逐步提高,大学贫困生的问题日益凸显。光依靠国家教育部和大学的资助已经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贫困生问题了。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定的社会支持。社会上有一些爱心企业、爱心媒体、公益事业等,提供工作岗位和企业奖学金,但是目前的社会支持还不够全面。社会资助作为高校资助体系的补充,在展开工作的时候,可以利用各种场合和手段,宣传贫困生问题,吸引社会各界的重视,拓宽社会资助范围,开辟新渠道,还可以校社合作,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梦想。

二、高校资助政策背后的教育意义

在贫困生中,有一部分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奖学金,顺利完成学业,甚至走出贫穷。还有一部分无法正视自己与他人的贫富差距,自暴自弃,想要不劳而获,甘愿当全面困难生。对于这些学生,校方就应当采取一些措施,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关注他们日趋扭曲的心理问题。

(一)自卑意识。经济上的困难容易引起学生在生活中自我否定,从自己的心理出发,会因贫穷而感到自卑,从而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失落感增强。其实贫穷不是问题,也不是谁的错,古语云“钱乃身外之物”,金钱只是一种工具,不是用来评判一个人的价值的标尺。人重要的是内在,上大学也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内在即知识储备及正确的三观。我们可以把贫困当作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关卡,只要努力学习,坚持奋斗,那么贫穷只会是一时。不仅是贫困生没必要产生自卑意识,校方和其他学生也不该以贫富的标准来衡量、评价别人。校方在帮助贫困生时,可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价值观。

(二)逃避现实。一些贫困生内心敏感脆弱,当然一部分原因来自各种声音、目光的压力。他们一方面不能承担高等教育的费用,一方面又羞于承认自己是贫困生,从而导致学生会逃避现实,不争取获得资助的资格或者掩盖自己的家庭情况。在当今校园里,“贫困生”仿佛成了一个标签,这个标签就意味着贫穷和需要同情,其实不然。这涉及一个学生的隐私问题。校方可以设立一个网站,供贫困生自行上传所需的材料和银行账号,贫困生认定工作完成以后,直接把助学金或者奖学金打到学生提供的银行账号里,这样既节省了中间繁琐的程序,还保护了学生的隐私。虽然大部分学校为了公平起见,将获得助学金的学生名单放在学校公告栏上展示。但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隐私权,对于一些心思敏感的学生,这无疑是一种伤害他们自尊的举动。

(三)诚信意识。对贫困生的认定标准,按照总体的标准来看,是参照各省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或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人均收入达到困难标准,学生日常消费行?榻?行判断,同时要求申请认定的学生在家乡的街道办事处填写相关表格(“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格”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但认定工作落实到各个学校后就有很大难度,例如参照标准片面和一些人为因素。所以就有一些人钻了政策的空子,在办理一些手续的时候找人情,托关系,成为“资金假贫困,道德真贫困”的“贫困生”。那么公平理念下的高校资助政策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家长有很大关系。事实上,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镜子,学生的诚信意识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如果学生连诚信都谈不上的话,有再多的知识储备也是无用的。

(四)感恩意识。面对国家、社会、学校的这些帮助和努力,有一些学生会认为是理所当然,是他们应当享受的权利,从而导致被资助者习惯接受帮助,在接受资助后很漠然,态度冷漠,内心毫无感激意识。这些不知感激的学生非常需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和提高感恩意识,让他们明白面对家庭、学校和国家的培养和帮助,不能只是一味地索取,不求其能有何巨大的贡献,只希望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高校资助贫困生政策,其本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而教育的本身目的就是建立健全健康的人格,培养优秀品质的高智商高学历高道德标准的新中国人才。目前有一些人把这件事本末倒置了,先或者仅启动资金资助一下伪贫困生,忽视了对其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以,高校资助政策要两手抓,一手抓精神,一手抓资金,只有精神层面得到优化和提高,为这些优秀学子所付出的资金才是有意义的。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篇8

关键词:职业学院贫困生资助政策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a)-0155-01

新时期,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发展,各大职业院校相继扩大招生规模和收费制度的实施,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贫困生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家为了保障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已经建立了相关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和贫困生助学体系。但是还存在贫困生认定不科学、不合理;过分注重物质的给予,而缺失了精神层面的人文关怀;勤工助学工作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认真分析了职业学院贫困生资助政策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职业学院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措施。

1职业学院贫困生资助政策面临的问题

1.1缺乏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机制

众所周知,贫困生的科学认定是职业院校实施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科学、合理的评定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并进行科学的认定,才能有效的利用国家的财政资源,从而真正的做到资助于贫困生。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都是以学生户籍所在地相关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和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来进行贫困生认定工作的,但是,贫困证明的可靠性、真实性在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实际的操作中存在各种弄虚作假行为。不少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为了获得可观的助学金,不惜利用各种关系和人情来获得虚假的贫困证明。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相关开具贫困证明的部门和一些人受利益驱使等不规范的操作过程,带有很大的主观色彩,从而使职业院校无法准确的判断学生的家庭情况,从而导致职业院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不能合理、科学展开。

1.2过分重视物质给予,忽视精神关怀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表现是,学校或社会主动承担贫困生全部或部分的学费和一些基本的生活费,从而来弥补贫困生物质上的缺失。为了解决贫困生的物质困难,各大职业院校做出了很多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因为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质帮助,贫困将会被拒之院校门外,因此物质帮助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贫困生能够走进职业院校大门的基础。从这一点来看,不可否认,各大职业院校的物质帮助与支持对贫困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物质帮助确实在解决职业院校贫困生经济生活上的困难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和意义,但是由于过多的物质帮助,而忽视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就容易使他们陷入心理障碍。大家都知道,越是物质缺乏的人,心理就越敏感、越脆弱。况且很多职业院校在给予贫困生资助时更多的是把资助当成一种慈善、施舍活动,而不考虑贫困学生的心理感受,使贫困学生的人格尊严受到打击,从而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和伤害,这极大了危害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容易造成贫困学生心理自卑,从而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不符合当前社会主义建设大力弘扬的人文精神建设。

1.3勤工助学工作不完善

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校内的勤工助学工作普遍供不应求,而校外的勤工助学工作则相应比较紧缺。职业院校校内的勤工助学工作一般是:图书馆里担任图书管理员、餐厅窗口售餐员、计算机室管理员等劳务型工作,且需求人数极为有限,更主要的是,职业院校提供的这些勤工助学工作都不含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也没有任何作用。而校外勤工助学工作需求量比较大,工作性质相对较好,工作范围涉及到销售、服务、家教等各个方面,但是最重要的是,校外勤工助学工作没有相关的监控部门,从而学生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压工资、扣工资、超工作量现象比较严重,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贫困学生的身心发展。

2完善职业学院贫困生资助政策的措施

2.1完善贫困生认定工作

贫困生认定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判断,它是一个集调查、认定、监督的系统过程。目前,贫困生界定标准模糊、制度不严密现象在我国各大职业院校普遍存在。首先,要建立相关部门开具“贫困证明”的监督机制,确保贫困生家庭情况和申请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其次,职业院校要设立相关的国家助学金监督机制,对享受国家助学金的同学一定的个人消费情况和学习态度方面的考察,从而保证贫困生受资助的权利和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合理性。

2.2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分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教育职业院校的贫困生增强树立主体意识。学校在对贫困生的教育过程中,除了讲授知识,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诉求,重视他们的心理情感变化,鼓励、尊重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树立起主体意识。其次,关注贫困生的精神需求。各大职业院校在进行贫困生资助活动中,不仅要注重贫困生物质生活方面的帮助,更多的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最后,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贫困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出发,努力促进贫困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2.3加强勤工助学工作力度

首先,各大高职院校应该努力提供足够多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不断满足学生需求,鼓励贫困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工作,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要与各大企事业单位签订用工合同,为学生提供更多稳定的勤工助学岗位。其次,高职院校还要还要结合自身特点,增加勤工助学工作的知识含量和技术性,为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提供借鉴经验。

3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各大职业院校只有不断完善和创新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才能把贫困生资助工作做得更好,才能促进贫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篇9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模式管理体制创新

1999年高等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截止2012年底我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391.3万人[2]。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机制也由原先的国家承担全部费用发展为现在的国家、受教育者共同分担教育费用。免费上大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贫困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困难问题开始显露出来。为了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为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了大量资金,目前基本上形成了“奖、助、贷、勤、减、补”为一体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毫无疑问,这一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解决贫困生上学难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这一资助体系还存在着贫困生认定标准模糊;经济资助与精神帮扶不平衡;社会参与度较低,资助环境不完善;几种资助措施管理分散,缺乏统一的管理系统等问题。此外还存在着贫困生感恩意识、诚信意识薄弱,“等、靠、要”等依赖心理较强的问题。认真分析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指出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政策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及完善的地方,学习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建立学生资助体系上的一些成功经验,无疑对规范和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和资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的历史发展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1.1977年——1982年:免学费+人民助学金制度

1977年恢复高考后,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的办法》,该办法区分了在职职工和其他来源学生,资助范围从全体学生缩小为部分学生。其主要内容为:工龄满5年的国家职工考入高等学校后,原单位照发工资,一切费用自理,一般学生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人民助学金制度的结构由生活费和困难补助两部分组成。

2.1983年——1987年:免学费+人民助学金+奖学金制度

1983年7月,教育部下发文件设立人民奖学金制度,同时将非师范生原来享受人民助学金的比例由75%降为60%。1986年7月,开始取消了人民助学金制度,代之以奖学金与学生贷款制度,大学生资助模式转入新的阶段。

3.1987年——1993年:免学费+奖学金+助学贷款制度

1987年7月,国家教委开始在高校设立奖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奖学金分为优秀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三类,分别奖励不同类别的学生。学生贷款主要面向不能解决在校期间学习、生活费用的贫困大学生。由此我国高校确立了“免学费+奖学金+学生贷款”的资助模式。

4.1993年——1999年: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补贴+减免制度

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学生上大学原则上均应缴费”,至此,我国免费上大学时代结束。为了解决贫困生上大学问题,设立了奖学金、贷学金,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对家庭确有困难的学生,可减免学杂费或提供贷学金。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专项经费进行“特困补助”或减免学杂费。这样在我国高校基本确立了“奖、贷、助、补、减”的资助方式。

5.1999年至今: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奖、助、贷、勤、减、补”多元资助体系

1999年高校扩招,贫困生数量不断上升。我国开始全面启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并使国家助学贷款成为资助贫困学生的主要渠道。为了保证贫困生顺利入学,对新入学贫困大学生实行了“绿色通道”。2007年6月,增设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推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等资助制度。

(二)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

1.以政府为主导,社会资助氛围不浓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拨款,社会个人以及企业团体参与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氛围不浓。在西方发达国家慈善文化较发达,社会力量参与助学的氛围较浓,很多富人将其大部分财富捐给社会公共事业。我国社会捐赠监督体系尚不完善,同时受传统中庸文化影响,很多富人具有“藏富意识”,参与捐资助学的热情不高。

2.贫困生标准模糊,认定体系不规范

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依据主要看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这份材料只要有生源地民政部门盖章就有效。许多民政部门,对于本地大学生的盖章要求“来者不拒”,因而这份证明的有效性有待考证。另外,20%的贫困生比例有一刀切之嫌,不管一个班真实贫困生情况如何,都按20%的名额定,有的班级真实贫困生人数较多,一部分贫困生就拿不到资助资格,有的班级贫困生人数较少,个别家庭并不是很贫困的学生也可以拿到资助资格。

3.重经济资助,轻精神帮扶

经济上的贫困,常常导致贫困大学生存在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贫困生资助除了在经济上对贫困生进行帮扶,让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外,在精神上也应对其进行帮扶,让贫困生全面发展,最终摆脱贫困状态。但是,我国目前的资助体系,以经济帮扶为主,对于贫困生的精神、能力帮扶缺乏明确规定。贫困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经常发生,如: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2008年的“丽江女生杀人碎尸”案、2009年的“郭力维事件”。

4.“奖、助、贷、勤、减”五种资助措施本身存在着弱点

由于我国的五种资助措施实施的时间还不长,因此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自身还存在着一些弱点,它包括:“奖、助、贷、勤、减”分散管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他们之间的主次位置没有确定,资助比例也没有合理的分配,资源缺乏优化组合,在进行资助工作时,不便进行有效配置,资助效率没有达到最优;奖学金,助学金,减免学费作用效果不理想。

二、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的实例分析—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

福建师范大学现有的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着重以绿色通道为依托,以学生资助管理为起点,以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工作为主体,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学生贷款为重点,积极争取社会资助和华人华侨的资助,并成为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的辅助。

(一)领导重视,实施资助工作“一把手工程”

作为一所师范类院校,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贫困生在比例为27%,一直以来校党委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工作。党委领导率先垂范,亲自关心、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校方专门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有关部处领导参加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奖助工作“一把手工程”,各级领导亲自关怀、帮助贫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构建与完善“九位一体”长效资助体系

为了建立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福建师大建立了“九位一体”贫困生资助体系,其主要内容有:以国家助学贷款为基本渠道,以助学金为基本保障,以勤工助学为主要手段,以帮困奖、助学金为激励方式,以学费减免和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等。每学年初,学校资助中心会对所有助学资源进行统筹,科学分配助学资源。各学院依据学生实际困难情况,按照“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的资助原则,有针对性地设计资助方案,保证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将获得相应的分类资助。

(三)拓宽资助渠道,发挥社会力量参与贫困生资助

以往贫困生资助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福建师范大学积极发挥优秀校友、公益组织、企业的力量,多方筹措资金帮扶贫困大学生。学校先后与社会力量合作设立了:“杨丽玲三姐妹专项基金助学金”、“林圣宗先生助学金”、“杨勇辉、杨勇泽昆仲专项基金助学金”、“陈宝琛奖助学金”、“肯德基曙光基金”、“真维斯大学生助学基金”、“兴业银行慈善助学金”、“宏利助学金”等社会助学金。社会力量参与贫困生资助工作,拓宽了贫困生资助面,提高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有效弥补了国家奖助学金的不足。

(四)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注重培养贫困生自立自强意识

贫困生资助工作除了经济上给予资助外,还应对贫困生进行精神、能力上的帮扶。在新生入学,福建师大就为每位贫困生选派一位优秀学长作为生活联系人,对贫困生学业、生活进行帮扶。同时通过自强自立先进个人报告会、勤工助学经验交流、优秀事迹选编等方式,帮助贫困生正确认识贫困,培养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工作机制创新和方式方法建立的对策和措施

(一)由经济解困向资助育人观念转变

资助工作应立足于贫困生成长成才需求,树立“以人为本,资助育人”的工作理念,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资助工作体系。对现行的资助体系,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在各项资助政策中贯彻育人的理念,除了在经济上对贫困生进行帮扶外,还应进一步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素质拓展、求职等方面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贫困生开展帮扶和教育。高校在资助工作中应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资助工作和育人工作相结合,以贫困生的经济解困为资助的基础,以贫困生的全面发展为资助的最终目标.

(二)创新资助管理体制,强化资助工作队伍建设

创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管理体制,首先在领导层面上,要成立以校长或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财务处、学生工作处、后勤处等职能部门为组成人员的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的资助工作,制订资助政策。在组织层面上,应本着“专家化、学者型”的建设原则,按在校生的一定比例,设立资助工作部门,配备具有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全校资助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在实施层面上,设立院系资助工作小组,由学院党总支负责人任组长,辅导员及一定比例的学生代表为成员,以民主评议为主要方式开展工作。

(三)构建和谐校园,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贫困生资助工作很容易被认为是辅导员和学工部的事,与其他部门和专业课老师无关。这样不利于贫困生的成长。资助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学生切身利益,其最终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贫困生资助工作应形成辅导员、财务处、学工处、校团委等部门以及学院多方通力配合,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资助工作体系。让“全面发展,全体成才”的育人目标溶入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让浓浓的关爱伴随着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过程,使校园成为学生的生活家园、精神家园、成长成才的家园。

(四)引导贫困生树立感恩意识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应将感恩教育融人到实践活动中,采取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活动使贫困生参与到感恩教育的实践中来,让贫困生切身感受到感恩的意义,切忌空洞说教。其次,改变以往的资助模式,建立义工制度,贫困生加入义工群体,参与义工组织的活动(如打扫敬老院、义务家教等),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有效实际的行动回报社会,有效培养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再次,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带动贫困生树立感恩意识。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以身作则,为贫困生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注释:

[1]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2年立项课题,项目编号:JB12024S,福建省教育厅2012年B类社科项目(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专项)。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

参考文献:

[1]窦锦伟.高等教育助学资助理念与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

[2]马铭启.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

[3]白苏娣.和谐校园视域下构建高校帮困育人体系的思考[n].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72—74.

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意义篇10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学生资助

中图分类号:G522.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273-03

1引言

在新时代,社会每天都在进步,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学生教育工作,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习能力,鼓励自我激励,自强不息,勇于表达,成为理想中的人[1]。高校拥有一批高层次教师队伍,社会资本较好的社会实践项目较多,使学生工作任重而道远。大学生家庭条件和生活条件较为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资助帮扶工作,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2关于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不同以往传统粗放型扶贫的一种确定扶贫对象改变扶贫方式的新型扶贫方法。国家颁布的有关条例指明,由国家来制定农村贫困对象辨识的方法。然后在各个地区的政府在此规定上,做好制度与各项工作的衔接,制定扶贫工作开展的流程,有关负责人员严格把关流程走向,同时要对每个贫困地和贫困家庭建立档案和办贫困卡,成立全国统一的扶贫信息数据库。精准扶贫就是要针对性措施与贫困类型相匹配,从根源上剖析造成贫困原因,一家一户精准扶持。国家和社会应当给予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把扶贫工作落实到位,确保精准扶贫开展具有实用性和时效性。精准扶贫就是根据每个地区每个家庭具体的贫困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措施进行精准辨别和扶持以及管制的扶贫方法。精准扶贫的力度是对应于贫困的程度来决定的[2]。

精准扶贫思想是党和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是党和国家立足实际,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思想路径。它集中了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优越性,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提。同时它也反映了发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发展理论;注意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出发,切记主观随意性;从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把握和分析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等。的精准扶贫思想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思想上衍生出来的。在打赢扶贫攻坚战、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能够全面而又自由的追求想要的生活。

3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

精准扶贫是完全区别于以前粗放式的扶贫战略。精准扶贫主要在三个方面凸显出他的优势,其根本上改变粗放型扶贫。它是通过对不同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进行类别,然后分析产生贫困的根源在哪,最后针对性地实施解决不同地区或贫困户问题的措施,同时在解决措施实战的过程中要循循渐进,一丝不苟,从根源上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3.1精准辨别

精准辨别是根据不同的贫困县和贫困家庭的状况,创建一个整体综合的数据库,具体地根据他们的情况进行划分类别,不同的贫困类别采用相适应的办法措施;同时在制定解决措施时要尊重地方和贫困对象的诉求和想法,以做到精准扶持,针对性帮扶,精准到每一户。

3.2精准扶持

精准扶持就是在经过对贫困程度进行分门别类后,根据不同的贫困类型采用针对性的、有思想的、有创造能力的具体帮持措施。例如给贫困人口一些简单就业岗位,让他们既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又能为国家建设作出贡献。与此同时也可以教授他们一些技能用以谋生,也有利于社会安定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3.3精准管理

精准管制就是对扶贫工作开展的管理,在扶持的过程中要做到合理化、公开化,使得扶贫工作更具有创造能力。在针对扶贫工作开展之前,要建立多元化的监督考评机制,要严格地监察扶贫对象的真实度,严厉打击和防止出现扶贫工作虚假现象,骗取帮扶资金[3]。

4大学生资助现状问题

4.1资金使用不当

现阶段,国家为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设立了一系列的奖学金,例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来帮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学子完成他们的学业。一些社会机构,企业也将困难大学生列入资助对象,设立公益基金和校友奖学金等。对于各种奖学金,由于缺乏适当的指导,一些学生得到奖励之后不合理使用。请同学老师吃饭,购买名牌产品消费等。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正确的消费指导容易失去了奖励人和奖励方的原意[1]。

4.2缺乏基于学习成绩的资助标准

学习是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很多高校都不把成绩单及时公布给家长,很多时候家庭经济困难评价体系弱化了学习的重要性,国家和高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筹集资金,帮助学生解决生活费书费等困难,但是由于资金不能完全覆盖日常开支,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时去做兼职赚取生活费,因此缺勤率较高,影响学业,甚至导致学生考试不及格,所以有时资助政策虽然好但却起了反作用使得学生学习成绩下降。

4.3缺乏完整记录的学生信息平台

由于缺乏平台来记录学生的详细情况,无法实现准确的分类帮助。现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包括父母种地、贫困村、无父母、疾病、家庭有收入人口较少、经济损失、单亲家庭、孤儿等家庭经济困难,主要基于在该地区的学生的贫困证书,以区分贫困程度,教师不知道学生的情况每年都会发生变化,纸质信息不能及时体现学生信息的准确性。

5基于精准扶贫理念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对策

深刻理解精准扶贫内涵。在精准扶贫的理念上做好工作,了解精确扶贫的意义和作用,采取措施开展监督管理,明确内涵,最后,阐述高校扶贫开发实践应用的内涵。

5.1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扶贫责任意识

在高校中老师应深入了解密切观察,特别是刻苦用功的学生群体,通过发现,仔细筛选;不因个人厌恶、亲密、疏离等因素影响。建立需求驱动的援助概念。根据更多需要帮助,进行一些财政援助,有些是心理和情绪,有些是学术等,帮助学生以不同的需求、导向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只有完成经费指标,才能实现精准扶贫,面对大学生可以尝试设立助学金子系统,挂钩补助金等资金申请,加上家庭财务困难的综合考虑,如建立综合素质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写作,口语,英语能力,让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参与,建立考勤制度,参与制奖励,设置测试,还可以将每学期阅读的书籍数量,实现梯度加分[2]。通过竞争提高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

5.2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库

建立完整数据库,实现大学生经济困难信息录入,可以利用相应的网站作为支持学生的平台。了解学生的详细情况,如父母的工作条件,家庭情况等物质条件,并将这些信息上传到平台,有利于扶贫帮助准确化。各项资助政策的准确落实可以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高实效性并且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相关部门要创建高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并且要求专职工作人员进行运行,相关负责人要定期为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及单位汇报资助育人工作的进程。并且不同的院校资助部门还要加强联系密切交流相互借鉴经验,以此使资助育人工作能够切实有效地运行。资助育人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创建严格的资助机构,以此避免只重视经济支持,缺育人教育现象的发生。另外,还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贫困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对他们资助的目的。可以定期为受资助的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他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之前使他们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也具备感恩的心,激发贫困学生阳光快乐、积极向上、正直的情感,使贫困学生能够在平时学习、生活、娱乐当中也能够帮助他人。让贫困学生知道国家和社会各阶层对他们的资助是很珍贵的,国家希望他们可以学到知识,为国家和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5.3加强“准确识别”和“精确帮助”

提出不同类型贫困的量化评价指标,使用大数据的概念和技术分类。在此之后,注重扶贫系统的动态管理,及时更新扶贫信息,及时按照条件介绍信息,及时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来帮助,科学分类,合理布局[3]。精密全方位辅助,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原因各不相同,不准确处理分类在形式的基础上,按照学生创新的方式,有兴趣学习的学生,支持研究项目。加强大学生的动态管理,在准确识别的基础上实现真正帮助,但不能一成不变,要体现扶贫工作的高度灵活性。争取资金对比,使对象能得到帮助,并不断更新状态,以反映帮助动态科学管理观。

5.4重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

由于部分贫困学生所处的生长环境会导致心理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自卑、抑郁、孤独情绪、消极情绪等。这个时候,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他们也能够参与进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在平时,教师要多于他们沟通,在交流过程中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在今后的社会中,自身要具有坚强的意识,并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还要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认知自我、把握自我。具有自卑心理的因素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受到挫折、家庭教育及心理创伤等。教师首先要自身具湟欢ǖ男睦锝】抵识可以考取心理咨询证等,收到专业行业的相关培训等,其次教师要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使学生能够发挥主动性,要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慢慢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和不良心理;最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多多结交朋友更好地融入集体。

5.5完善资助育人形式

首先,要全面审查贷款学生的资格,创建学生信用档案,将学生的贷款情况纳入到档案中,及时追踪学生生的学习及生活等情况,并且向银行反馈;其次,学校可以定时开展资助学生诚信教育等主题活动,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助学贷款与自身的信用是密切相关的,教导学生能够守诚信;最后,加强学生的个人修养,使学生具有有借有还的观念,以此提高学生偿还助学贷款的机率。

6结语

高校精准扶贫理念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强化责任意识,增强扶贫责任意识,利用互联网,建立信息库,加强“准确识别”和“精确帮助”、重视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等途径,对贫困学生的心态、价值取向进行积极地引导帮助他们走向社会为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王静,孙婧.高校大学生“精准扶贫”实践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1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