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8:08

文化交流的含义篇1

关键词:副语言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语言技巧

副语言又被称作辅语言、伴随性语言或类语言。在人们的实际交流中,副语言指的是用于表达说话人态度、个人情感或用来传递信息的各种非语言的统称,它普遍存在于整个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过程当中,因此,副语言有着特殊的交际功能。作为语言交流的一个通用辅助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副语言带有鲜明的文化差异。

一、副语言的种类

副语言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副语言是说话者使用相应语言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声音现象。而广义上的副语言指无声而有形、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因此,副语言能配合语言、加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狭义的副语言又可分为以下几类:语音代替功能,即利用副语言行为来准确地表示一些特殊的语言意义,其主要作用为代替某些话语或词语;语音分隔功能,即利用副语言来更为详细、深入地传达说话者的目的、想法、思路及内心状态等等,主要用“ah”(嗯哈)“um”(嗯哼)等有声符号来表示;语音区分功能,其通常会具备影响话语含义的作用,例如,说话的语速,声音的音量、音高,话语的强度等,说话者通过对自身发音器官的控制,实现对上述因素的改变,进而表现出说话者自身情绪的变化,例如,喜悦、气氛、严肃、不快、开心等等;语言修饰功能,即对语言所表达的含义进行一定程度的修饰,在语言中加入适当的修饰成分,如大笑、哭闹、打哈欠等等,从而反映出说话者的情绪与态度;个人音质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说话者自身所具备的生理条件――语音条件来决定的,其所反映的是说话自身所特有的语音特征,并由说话者的语音特征分为多种不同的因素,例如:说话的节奏、语速、延长音、音域、音色等等,这一语义功能往往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说话者的年龄、社会地位、职业等特征。

广义的副语言不仅包含了上述狭义的副语言特性,还包含非语音类的特性,例如,环境语言、客体语言、肢体语言等等。本文将主要从狭义的语义范围探讨副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差异性。

二、副语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具备的差异性

作为非语言行为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副语言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势必会体现一定的民族特性与文化特性,反映出说话者所处的社会所具备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语言习俗以及特定的区域性差异。副语言是社会文化信息的内在传播方式,对副语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差异性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有助于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双方的理解、沟通。

(一)副语言声音的差异性

副语言所传递的声音是一种不具备特定含义,但却能够传达交际含义的声音,这种声音往往不是分音节的语义信息,而是能够发出声音的“语言”。例如,交际时,在愉快轻松的场合人会开怀大笑,在演讲的时候会顿挫有致,在私下交谈时会切切私语,在授课或者打电话的时候适当放开声音,这样才能使对方更加准确地获取信息。在大多数情形下,当英语国家的人在说话时想不出合适的表达方式,而又不希望结束发言,便会发出声音分隔号,例如um来传达“Sorry,justaminute”的意思。而在汉语中,通常用“呃,这个,哦”来填充话语之间的空缺。当英语国家的人感到空气凄冷,或是环境温度较低而有所不适时,通常会用双手抱住身体,l出bum的声音来表达伤口疼痛、难受、不舒服等感觉;而在汉语中,说话者往往会咬紧牙齿,用力发出吸气的声音。当中国人在认真听别人发言时,经常会下意识地发出“嗯”的声音来显示专心致志地倾听;而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这种声音往往会被理解为“oK,iknow”的意思。

(二)副语言语空的差异性

语空是指说话者在表达语言时所出现的沉默与停顿现象。事实上,沉默不但可以归类为副语言的范围之中,也可以从属与广义的语言之中。在汉语文化中,大多数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沉默与停顿可以是对对方的认可与赞许,也可以表示对其话语的抗拒,又或者表示自己暗下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不喜欢在听话的过程中保持沉默,相反地,他们会积极地配合说话人,及时向说话人反馈自己的想法,观点或者认可程度。

(三)副语言功能性发声的差异性

副语言的功能性发生又被称为副语言的特征声音,其从属于语言的修饰功能。在对个人生理音与情绪的控制层面,英语国家的人十分注重对声音的合理控制,例如,对打嗝、打哈欠、打喷嚏等声音的巧妙控制,倘若无法有效地控制,则会不好意思地表示抱歉。同时,英语国家的人对于生理声音的控制更加苛刻,在他们看来,在别人面前发出生理声音,是一种不礼貌、没有教养的表现。而在中国,大多数人对这些声音表示不会太在意,在中国人看来,这些都是比较正常,合乎习惯的生理现象,一方面无法得以有效地控制,另一方面,也无需进行刻意的控制。而对于吹口哨等功能性声音,英语国家的人会在熟人面前吹口哨,特别是男性对漂亮的女性吹口哨,通这样做表明对女性的赞美与青睐,而这种行为在中国人眼中,往往是不礼貌的。

三、副语言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应用

为了提升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学习者需要尽可能地掌握副语言的基本原则与知识,了解副语言的使用规律。

(一)掌握副语言的发声规律,尽可能避免出现文化冲突

副语言是一种靠声音传达的信息,缺乏固定含义的语言。英语主要利用语音的延长、停顿、语调、重音来传达说话者的信息。这里有一个英语句子:Hebringstheballtome。在这个句子里,当说话者将“he”这个单词重读时,表示其所要强调的主体是“he”,而不是其他人;当说话者将“brings”重读时,其所要突出的是动作;当重读(theball)时,表示强调了对象。而在汉语文化体系中,所有汉字均由四个声调所表示,即使是相同的汉字,当说话人的声调不同,其所表示的含义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倘若没有慎用重读,导致句子中的重音不当,便会引发文化交流中的冲突,进而对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开展造成了障碍。

说话中的停顿通常是对语言进行分隔的一种较为合理的表现方式,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停顿来引起听者的注意、突出语言的重点或传达较为关键的信息。举个例子来说,里约热内卢申办2016年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在宣布里约热内卢获得申办权的时候,说到“thegameofthe31tholympicGames2016istothecityofRiodeJaneiro!”在这句话中,他在“is”与“to”中间使用了停顿,充分地烘托了当时的气氛,唤起了听众的高度重视,达到了预期效果。

语调指说话者在说话过程中声音的抑扬变化,在交流过程中,使用不同的语调可以传达说话者不同的感彩与不同的含义。对于“Heisverylucky.”这个句子来说,当说话者用普通的降调进行陈述时,它的含义为“他真是太幸运了”。而当说话人使用升调进行叙述,表示说话人不完全认可、怀疑或揣测的态度。

语言的延长指说话者将某一个词语、语素或音素发音的长度进行适当的延长。通过延长话语中的某些单词或语素,能够使说话者表达出不同的话语含义或话语目的。比如,说话者使用不同的延长音说“hewillcome.”时,它所传达的含义也会截然不同。当说话者将“will”这一词延长时,表示肯定的含义说明“他一定会来。”当说话者将“he”这一词延长时,说话人根据对“他”的认识,强调了对象“他”。当说话者将“come”延长时,表示说话者对那个人来或不来不在意。而如果说话者不使用延长,干脆利落地说出这句话,则表示他坚信那个人很快就会过来。

(二)正确地使用功能性语音,避免出现语义表达模糊

说话者能够正确地使用功能性发音,主要取决于说话者在进行语言交流过程中所采取的态度。说话者在说话过程中,夹杂着哭泣声、带着笑声、采取低声等副语言时,往往能够对话语所要传达的含义起到一定的修饰功能,进而使话语的表达更加丰富、惟妙惟肖,同时,也使语言表达的含义更加明晰透彻,使听话者能够毫不费力地理解说话人所要传达的信息。

tom:excuseme,couldiuseyourbook?

Kate(aha):oK,asyourwish.

在以上对话中,相比于凯特所说的内容,她的笑容更直接地表明了她她愿意借书的想法。由此可见,正确地表达功能性语音,能够加强话语所要呈现的含义,同时有效地避免语义的模糊表达。

(三)巧妙地使用“话语转接”,避免沉默不答

话语转接指对说话人所阐述的语句进行有效地沟通与适当的回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英国语言学家萨克斯先生提出了“话语转接”理,用以阐释在交流过程中,听说双方开展的话语交换现象。萨克斯将话语转接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话语放弃提示,即当说话者已经讲完时,听话者便可以开口发表意见了。通常情况下,说话者会逐渐放缓语速,随后采用缓冲语,例如“asyouknow”,“oK”,“well”等等,而当听话人听到这些词的时候,就明白自己可以发表见解了。话语回归提示,即当说话者陈述完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后,不再说话,希望听听话人继续补充时,通常会使用“Uhuh”,“Um”等,或是直接升高语调,鼓励听话人将对话继续。话语维持提示,即利用加快讲话速度或加强音调变化的方式,使听话人放弃想要发表意见的念头。例如,在原本需要停顿的语句中,使用“oh”,“ah”等声音来作为填补,不给听话者契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上述的话语转接方式,切勿保持沉默,使双方的对话语交流更加顺畅、自然。

四、结语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副语言功能,把握其使用规律与表达内涵,才能够真正从容地应对跨文化交流,避免文化与语义障碍。与此同时,巧妙地使用副语言,还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使谈话气氛更加轻松、惬意,更有助于对方准确地理解所要表达内容或阐述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张舒军.中外语言文化探究[J].外语研究,2008,(03).

[2]刘伟强.英语语言使用规律浅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磊.英语的表达艺术[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张春梅.英语语言使用技巧探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文化交流的含义篇2

关键词:《绝望的主妇》会话含义合作原则

一.导语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paulGrice)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和深影响的“会话含义理论”(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以及“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随着国内外语用学的快速发展,会话含义的研究范围及应用程度越来越广泛。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理论也由理论研究发展到对小说、戏剧、影视剧、脱口秀中人物角色的语言研究,为读者更透彻、更深入、更鲜明地理解说话人及作者的意图做出了贡献。

《绝望的主妇》是由美国广播公司于2004年10月开始播出的家庭喜剧。故事背景设定在美国一个虚构的郊外住宅区,紫藤巷。主要讲述了五位家庭主妇即苏珊、丽奈特、布莉、加布丽尔以及伊蒂的婚后生活。每季的剧情也都有新的主妇加入。此片自2004年首播以来,迅速红遍全美美国广播公司。

该剧不仅凭借曲折多变、扣人心弦的情节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兴趣。同时剧中幽默风趣的语言也会发人深思。该剧中的人物对话闪耀着机智幽默的锋芒,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会话含义十分耐人寻味。本文运用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以绝望的主妇的剧本为语料具体分析其中众多对话的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及内容,从而不仅有助于观众更清晰地把握剧中的人物形象而且还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其别的语言效果。

二.文献综述

国内至今有关合作原则的文章已有百余篇。1992年,著名学者顾曰国在《礼貌、语用与文化》中首次着眼于中国文化,阐述了与汉文化有关的礼貌准则,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还促使会话含义分析正式成为语言学独立的研究领域,为中国话语分析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十年来,胡壮麟在《语用学》一书中将合作原则引入中国;程雨民通过《格赖斯的“会话含义”与有关的讨论》一文,更为详实地介绍了合作原则。1986年,沈家煊的论文《语用学论题之二――会话含义》,在学术界产生很大影响。随后,关于合作原则的讨论广泛展开。除文章以外,一些教科书也把合作原则作为重要的语用学内容收录。我国学者利用言语行为理论、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理论对英语和汉语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但由于许多学者重在引进,国内的研究程度不如国外深入和广泛,大多数研究局限于国外的研究理论,仍有待深入研究。

三.研究理论基础

格莱斯于1957年发表的《意义》一文中正式提出“非自然意义理论”.他把意义分为两类:“自然意义”(naturalmeaning)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meaning).这一区分的重要理论意义是主张运用“非自然意义理论”去全面地p深入地分析言语交际中地话语意义或信息交流内容。格莱斯的“非自然意义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交际理论。任何交际过程都涉及交际意图,任何成功的交际都取决于听话人对说话人交际意图地准确理解。

会话含义的产生是由于在现实交际中,人们出于种种原因,并不都严格地遵守合作原则及其相关准则。因而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准则。格莱斯认为,在所有地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简称Cp),也就是说,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地话要符合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四.《绝望主妇》中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分析

该剧中对话的语言风趣幽默,耐人寻味。下面本文将按照对话的会话含义产生的方式分类,运用会话含义的相关理论分别讨论说话人真正的目的和意图,以及由此形成的特殊的表达效果。

1.违反合作原则之数量准则

数量准则要求说话者所说的话应包含当前交谈目的所需信息,同时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应恰如其分地传递想要表达的信息,不省略必要成分的同时,也不能显得冗长。

maryalice:BreeVanDeKamp,wholivesnextdoor,broughtbasketsofmuffinsshebakedfromstarch.Breewasknownforhercooking,andformakingherownclothes,andfordoingherowngardening.Yes,Bree’smanytalentswereknownthroughouttheneighborhood.andeveryoneonwisteriaLanethoughtofBreeastheperfectwifeandmother.everyone,thatis,exceptherownfamily.

以上是片首主妇玛丽对朋友布莉的一段介绍前面四句全是赞美之词!然而最后一句却笔锋一转!让人疑惑不解!为什么众人眼里的贤妻良母完美主妇她的家人却不赞同呢玛丽的话在此戛然而止虽然没有接下来做出任何解释却在片首就留给我们这个悬念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同时也暗示了在这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中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矛盾和危机!巧妙地为后面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违反合作原则之质量准则

质量准则要求说话人说真话、不能说假话和没有根据的话。日常交际中,违反质量准则的例子很多,并且具有复杂性。Grice指出,话语中所使用的夸张、隐喻、暗示、反语等都属此类。

maryalice:andforamoment,mrs.Huberstoodmotionlessinherkitchengrief-strickenbythissenselesstragedy.But,onlyforamoment.iftherewasonethingmrs.Huberwasknownfor,itwasherabilitytolookonthebrightside.

以上是片首玛丽对胡贝尔夫人的一段简介最后一句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玛丽刚过世胡贝尔夫人便决定将玛丽家的搅拌机据为己有为了讽刺这种极其自私的卑鄙行为!说话人使用了”tolookonthebrightside”凡事往好处想这一正面词语幽默含蓄地描述了此类小人的可笑行径表达出强烈的讽刺意味。

3.违反合作原则之关联准则

关联准则要求说话人在交际过程中前言和后语相关联,不能离开当时的语境。如违反这个准则,便会产生会话的隐含意义。

4.违反合作原则之方式准则

从表达方式来看,方式准则要求说话人在说话的过程中尽量简明扼要,避免使用带有含糊语义的词语。违反方式准则,通常是指人们在说话的过程中,忽略或刻意不使用简洁方式,而是采用一种隐晦曲折的方式,让听话者感到其中的玄机,进而去探究隐含在话语之外的含意,但是这种例子并不多见。

五.结论

会话含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们在日常交流中,从“含义”到“语义”思维构建的机制。会话合作原则是交流成功的基本条件和必要保障。正常情况下,遵循合作原则能够使谈话人之间的交流更顺畅,但是在特定语境下,沟通的言语会受到环境、交际关系、氛围、情绪等不确定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交际双方会破坏甚至违反合作原则。这大大拓展了特殊话语效果的表达及蕴含其中的话语意义,丰富、细化了人们情感的沟通,使人物性格更鲜活。促使读者细细品位和深入剖析其话语真正含义的同时,更加深了对作品风格和对美国女性社会价值观念的体会。利用合作原则及会话含义理论对剧中语料进行分析,不仅能够帮助观众更准确地解读剧中主妇们绝望中的希望,也有助于读者在生活中进行更有效、更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49-77.

[2]Leech,G.principlesof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123-142

[3]Brownp.&S.Levison.politeness:SomeUniversalsinLanguageUsage[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7.

文化交流的含义篇3

(1)蓝色的贵族象征意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常用“blueblood”,即“蓝血”来形容欧洲贵族,这起源于西班牙皇室,由西班牙语“sangreazul”,直译成英语而来。古老的西班牙人曾认为贵族身上流淌着的是蓝色的血液,贵族所穿的衣服的颜色就叫做“royalblue”。英语俗语中还有许多用“blue”指代尊贵的优秀的表达方法,例如,在14世纪时,edwardiiiofengland设立了最高等级的爵位中,象征徽章是由蓝色缎带制作而成,于是“blueribbon”就象征着最高的荣誉或质量,如“blueribbonmechanic”指代技术一流的机械师;“bluestocking”指女学者、有学问的女人,这条短语起初为贬义,指装作有学问的女人,从19世纪开始,词性发生了改变,也指真正有学问的女人;“bluechip”原意是绩优股,现在泛指那些前景好、回报率高的人或事;“blue-eyedboy”不是指有蓝色眼睛的男孩,而是指受到宠爱或被特别照顾的员工;“abluemoon”指罕见的事情,因此不能直译为蓝月亮,在特定语境里是指千载难逢的机会,“He’sthekindofplayerthatcomesalongonceinabluemoon”他是那种百年不遇的天才球员;“true-blue”指永不褪色的蓝色,后来引申为忠诚的或可靠的人,“atrue-bluesupporter”指一个忠诚的拥护者。

(2)蓝色的贬义含义到了19世纪,“blue”的词性也被赋予了一定的贬义色彩,被认为是“indecent”不体面的或“obscene”猥亵的,“bluemovie”则成了“obscenemovie”,即的意思,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黄色”的贬义含义相似,其演变过程是受到一定的民间风俗影响,约定俗成地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bluebook”并不是“”的意思,而是指“蓝皮书”,即封皮为蓝色的官方出版物。另外一些带有贬义含义的“blue”表达,例如“bluetalk”指下流的言论;“bluesky”字面上是蓝天的意思,但是“blue-sky”则是形容词,用来形容那些无价值的、不保险的东西,“blue-skystock”指不可靠的股票。

二、黄色与蓝色的中西文化差异理解

除了上述提到的中国文化中黄色与西方文化中蓝色的相似之处,这两种颜色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还有其它的内涵意义,而且大不相同。

(1)黄色在中西文化里的差异黄色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代表了一种勇敢干练的性格。例如,在中国戏剧脸谱中,典韦、张飞这样的勇猛干将就是用黄色作为他们的脸谱颜色。在心理学上的“黄色性格”,是指那些行动迅速、活力充沛、意志坚强、自信坦率的性格。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明亮的颜色,代表着光明和希望,又与金同色,“黄灿灿”、“黄花闺女”这些词语内含其义。“黄”在传统文化中还有结束的象征。例如,“人老珠黄”形容人老了就不受重视,像珠子一样发黄失去光彩,英语翻译为“toloseone''''slooks”。总体来说,“黄”在中国文化中还是褒义居多,贬义含义也是受到西方尤其是美国文化的影响,但是黄色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这样的待遇,黄色在英语里常带有胆小的、令人讨厌的含义。例如“yellowdog”指卑劣的人;“ayellowlivered”在美语里是胆小鬼的意思。另外,“yellowbook”绝对不是“黄色书刊”的意思,而是指黄页,就是通常说的电话号码簿。

(2)蓝色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蓝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纯洁、自由、和谐等象征含义。除此之外,传统文化中蓝色并没有太多的象征意义,这是由于古代并没有蓝色的说法,而是青色。它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稍微多一些。例如,“blue”在西方文化中还经常带有“忧郁”的含义,在牛津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ofapersonormood)melancholy,sad,ordepressed”,“inabluemood”令人沮丧的,情绪低落的。“blue”一词的演变,有一种说法是西方人在纪念耶稣死亡的日子都会把教堂布置成蓝色,人们的心理充满了悲伤,因为“blue”就有了悲伤的含义;另外一种说法是来源于美国黑人在艰苦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音乐形式“blues”,翻译成英文是“蓝调”,或音译成“布鲁斯”,因为“blues”这种音乐形式通常表现得非常忧郁,因此“blue”也有了忧郁的含义。“blue”还有许多表达情感方面的含义,例如“bluemonday”疲惫的或倒霉的星期一;“blueintheface”徒劳无功的,意思是坚持做一件事情做到脸色发绿也没有用“,martinarguedwithhismotheruntilhewasblueintheface,butshestillmadehimwashthedishes.”martin跟他妈妈争论了许久,结果还是得去洗碗。

文化交流的含义篇4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词汇借用;态度

词汇借用,顾名思义,是指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直接借用其它文化词汇的语音和/或词形及词义。从人类文明之初至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社会,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始终没有间断过,并且变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广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自然条件、思维方式、知识信仰、道德法律和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造就了风格迥异的文化,同时也构成了词汇借用的客观依据。本文从跨文化交流角度出发对词汇借用的特点、原因及作用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以其作为支点探讨应对其它文化采取何种态度。

一词汇借用的主要特点

文化间直接借用的词汇大多是名词,这主要是因为名词是命名各种事物、概念的词类且容易融入到借入语的语法结构中。当然借用也发生在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其它词类上,只不过频率要小得多。词汇借用开始时一般都发生在某一特定的领域、阶层或行业中,随着交流的加深逐渐得到普及。如汉语借用的英文词汇“windows”开始时只在电子行业中使用,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已家喻户晓。尽管“windows”很难被收入辞典,但是它却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电脑有了解的人都能使用这个词。

词汇借用主要涉及词汇的三个方面,即语音、词形和词义。从语音上看,受使用场合和使用者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人们一方面尽量模仿源语言词汇的发音,另一方面会对发音进行调整以适应借入语的音位系统。拿英语从法语中借入的“résumé”一词举例。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词典》共提供了四种“résumé”的读音,分别是/’rezju:mei/,/’rezmei/,/reiz’mei/和/rezju:’mei/。其中/rezju:’mei/最接近法语本来发音,而/’rezju:mei/相对比较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律,中间的两种读音介乎两者之间。从词形上看,一方面直接使用源语言的文字,另一方面又用本民族的文字进行记录,如英语借自法语的“未婚夫”一词有两种拼写方法,“fiancé”是法语的原词,而“fiance”则符合英语的拼写习惯。因此,这种借用可以看作一个异化和归化的动态过程,异化的结果是保留源语言词汇音、形的特点,而归化的结果是产生音译词。在借用词汇语音和词形的同时一般将词义也借过来,但有时也会对词义进行一些调整。例如,英语从澳大利亚东北部土著语言“古古易米德语”借入gaurru(kangaroo)一词来指所有种类的袋鼠,而gaurru在当地语言中单指一种大型的袋鼠。

二词汇借用的主要原因

1文化间词汇所涵盖的意义的不完全对应和对应物缺失——词汇借用的客观原因

众所周知,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sapir和whorf指出“脱离了文化背景,任何语言都无法存在;没有自然语言作为结构中心,文化将无所依托”(susanbassnett,2004:22)。语言是文化的核心,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文化交流在本质上是以语言作为工具的思想交流。sapir还指出“不同语言并不反映同一客观现实;不同社会所存在的世界是不同的,而不是被标上不同标签的同一世界”(susanbassnett,2004:21)。在这里“世界”实际上指的是被文化浸染的世界。正是文化和语言的密切关系以及不同语言反映不同客观现实这两个原因,造成不同文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而导致它们的词汇所代表的意义不完全对等,有时甚至没有对应物,即一个文化里存在着独特的思想和事物——文化间对应物缺失。譬如汉语词汇“阴”反映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所涵盖的意义极为广泛,就是中国人自己如果不经过专门学习也很难完全了解。像“阴”这样词汇和中华文化紧密相连,反映中华民族对客观世界的独特认识,在其它文化里是没有对应物的。这种词汇意义的不完全对应和对应物的缺失是词汇借用的客观原因。

2人们对其他文化的兴趣——词汇借用的主观原因

人们对其它文化的兴趣也是造成词汇借用的主要原因。这种借用有一定的任意性,往往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完全忽视任何规则,甚至即使一个文化里已经有了表达某一概念的词汇,但出于人们对其他文化的喜爱、崇拜、好奇等主观因素,还是从其它文化中借用这些词汇的对应物。英文本来已有“penname(笔名)”一词,但却从法语中借用“nomdeplume”,这是因为法语在很多世纪里被认为是有声望的语言。gulawa?出自德哈鲁克语(澳大利亚东南部土著语言),指澳大利亚所独有的一种有袋动物,汉语在借入这个词时出现了有趣的现象。尽管人们创造了一个新词“树袋熊”,然而出于对澳大利亚这种独特、可爱的野生动物的兴趣,人们还是喜欢称它为“考拉”。

三词汇借用的主要作用

词汇借用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客观上讲,使用其它文化的词汇可以起到补充作用。由于在不同文化间存在着对应物缺失现象,因此词汇借用是一个既省力又方便的补充方法,大量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和其它一些在其它文化里没有对应物的词汇都经常这样被借用。从主观上讲,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目标/背景理论(figure/groundtheory),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适当的借用其它文化的词汇,尤其是借用那些“富含文化意义的词汇”,可以起到突显作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拿“福娃”举例。“福娃”是一个饱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蕴涵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词汇,传递着中华民族对和平、友谊、繁荣的向往,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物。起初将之翻译成“friendly”过于平淡和勉强,既不能体现“福娃”的文化含义,又不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后来直接音译为“fuwa”则非常贴切,在其它语言作为背景的映衬下“fuwa”显得非常醒目,人们对它的发音和词形都很陌生,对它的意义更一无所知,这反而将人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了过来,并且急切地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它的含义。

此外,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直接借用其它文化的词汇可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上文提到不同文化所反映的世界不一样,不同语言间词汇存在着不完全对应和对应物缺失现象。因此,在交流时人们经常会在本文化语言中寻找“伪对应物”——即在意义上和源语言独有词汇词义相近的词。“饺子”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食物,在英语里没有相对应的词汇,于是人们为它找了一个伪对应物“dumpling”。然而“饺子”和“dumpling”指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食物,不但使用的材料和制作方法不一样,而且代表的文化含义更是大相径庭。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饺子”被赋予了许多文化意义,如代表着财富和家庭团圆,甚至有些地方还用它来象征捏小人嘴等等,这些文化含义都是“dumpling”所不能传递的。因此“饺子”和“dumpling”是一对典型的伪对应物。通常情况下使用伪对应物不会影响交际,然而如果这些伪对应物在两种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相冲突时,就会影响交流甚至造成误解。汉语的“龙”在英语中被译为“dragon”是一个经典的反例。从表面上看汉语的“龙”和英语的“dragon”都是人们虚构出来的动物,貌似相似,于是就把英语的“dragon”勉强地当作“龙”的对应物。然而,两者所代表的文化含义却大相径庭,“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里象征着吉祥、威严和幸运,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而“dragon”在英国的文化里确是一个邪恶、冷酷、嗜血成性的怪物。两者所代表的意义在文化层面上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勉强地将“龙”作为“dragon”的对应物会给两个文化的人们在进行交流时造成误解。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借用“long”才是正确的选择。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涉及对一些“富含文化意义的词汇”的翻译时一定要慎重,对于那些容易造成误解的词汇最好直接借用,不要勉强寻找伪对应物。

四对词汇借用的态度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词汇借用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双重影响,既有规律性又有任意性,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别是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不同文化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交流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涉及宗教、习俗、政治、商贸、心理、神话、军事、文学、医药和科技等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词汇借用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特殊手段见证了这一历史过程。在此用汉语和日语举例。尽管作为使用表意文字的语言在借用时不如英语等使用表音文字的语言借用方便,但是汉语的词汇借用从古至今也从未间断过。古时借用的范围局限在宗教、商贸、农业、军事等有限的领域,但随着交流的加深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革开放以来借用范围不断扩大:有的被归化为音译词,像粉丝(fans)、贴士(tips)、起司(cheese)等;有的直接借用原词,如windows、word、excel、ceo、photoshop等;有的英汉混用,如阿q、三k党、卡拉ok等,这些词甚至被收入字典。同样,日语古时曾从汉语借入过大量词汇,如きょうだい(兄弟)、ば(马)、なん(男)等,至今还保留着汉朝和唐朝的发音,甚至干脆将汉字也借了过去。明治时期以来,日语又引进了大量以科技词汇为主的西方词汇,并借入了罗马字母,从而形成了现代日语采用汉字、假名和罗马字混用的书写方法。汉语、日语及其它许多语言的词汇借用现象深刻地记录了跨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的过程,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其它文化的积极态度。

然而,对待词汇借用的态度并不都是积极的。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词汇借用其实是一种语言“洋泾浜”现象,因此有人将词汇借用视为“语言污染(languagecontamination)”,并提出要纯净语言。在不同时期历史,许多国家都出现过纯净语言的运动,如法国、德国、土耳其、比利时等。虽然纯净语言运动在某一时期取得一定的成功,但是从各种现代语言中的大量借词上看,它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借用词汇是为了满足文化间交流的需要,既有客观规律性又有主观任意性,不是强加限制就能阻止的。它丰富了各民族的文化,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促进语言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的普及,文化间的交流会变得更加频繁,人们对其它文化的态度也会变得更积极,词汇借用的频率也变得越来越高。词汇借用本身只是形式,在其背后是深层次的文化交流过程,即吸收其它文化的先进思想从而丰富、充实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只有互相包容,相互学习,和平相处,才能共同繁荣,创造出更加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

注:

①虽然“windows”在汉语中被译为“视窗操作系统”,但人们通常直接使用英文原词“windows”。

②对应物:在本文中指一种语言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在意义上相对应的词汇。

③原文:nolanguagecanexistunlessitissteepedinthecontextofculture;andnoculturecanexistwhichdoesnothaveatitscenter,thestructureofnaturallanguage.

④原文:notwolanguagesareeverdeficientlysimilartobeconsideredasrepresentingthesamesocialreality.thewordsinwhichdifferentsocietieslivedistinctworlds,notmerelythesameworldwithdifferentlabelsattached.

参考文献:

[1]samovar,l.a.,porter,r.e.&stefani,l.a.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brooks/cole/thomsonlearningasia,2000

[2]trask,r.l.1996.historicallinguistics.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edwardarnold(publisher)limited,2000

[3]ungerer,f.&schmid,h.j.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1

[4]bassnett,s.2004.translationstudies.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

[5]roach,p.1983,1991.englishphoneticsandphonology:apracticalcourse.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edwardarnold(publisher)limited,2000

[6]gussenhoven,c.&jacobs,h.understandingphonology.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edwardarnold(publisher)limited,2001

[7]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顾海根日本语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9]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文化交流的含义篇5

关键词:日语翻译语言特征语言文化差异存在问题意义与作用

从每一种民族语言中,都能够很好的表现出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征,而两种民族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一方面会体现在表达方式、结构以及形式上,另一方面会表现在文化气质上。简单来说,翻译就是连接两种语言的一种载体,通过翻译,相互之间就能够实现交流和沟通。但是由于每一种语言在行为意识、、人文风情、历史传统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不仅仅需要将一种语言转化成人们较为熟知的语言,同时还需要呈现出其中所表达出的文化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其民族特性,进而更好的合作。

一、日语语言特征

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人文环境、发展环境以及生长环境之间关系密切,在某种特定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和发展的民族语言,其中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能够体现出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心理特征、民族品行等多种信息。而日语作为日本这一民族在发展和崛起的进程中逐步发展的,并随着整个民族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从中能够直接体现出日本这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在日语中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文化特征:一是相较于其他国家的语言来说,日语在表达上都比较含蓄、委婉。比如在日常的交流中,日本人不会直接的向他人索要物品或请求提供帮助,一般多是较为婉转的询问他人。二是在日语中,比较重视谦敬,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在社会生活中十分的重视等级观念,存在明显的上下级等级、长幼等级以及男女等级,因此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符合自身的身份,也要符合对方的身份。三是交流的语言比较暧昧,这主要是与日语表达含蓄、委婉的特点相关,就是由于在表达自身意或建议的时候比较含蓄,导致语句的含义就较为模糊。四是男性和女性之间都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用语界限,在日本社会中,男性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比较低,由于地位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在语言中男性用语就相对比较霸道,女性用语就相对较为柔弱。

二、导致在日语翻译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语言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和表达事物的重要工具。每一个国家在风情、民俗、文化、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具备相应的个性化特征,因此无论是在表达习惯、语法、词汇,还是在语音上,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这也就表示及时在生活中人们已经能够十分熟练的应用某一种语言,但是当面对另外一种语言的时候,都很难开口叙谈,更可况是下笔成文。在翻译活动中,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不仅仅需要很好的理解原文中的含义,更需要掌握译文中的表达习惯和形式,如果想做到准确表达的话,就必须做到正确理解,两者之间是不可分的。在翻译的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准确的理解原文中的含义,第二步则是需要用准确的译文语言表达出原文中的含义,无论是其中哪一个步骤出现问题的话,都会导致翻译失败。在日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就需要同时掌握日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并充分的了解其表达特点,进而才能够成功翻译。但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译者来说,一般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和应用的都是以汉语为主,这样对汉语的表达手法、语法特征都比较了解,但是对日语来说就会相对生疏。即使已经经过了系统的学习,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是会存在着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4]。这样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虽然在语义理解方面的难度不大,但是如果将其转化成文字表达的话,很可能会由于不够熟练,进而导致在翻译的过程中小心翼翼,影响翻译效果。

2、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受到思维局限,常常会在译文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中国式”语句,反而与原文中的含义出现偏差。同时由于日语和汉语在表达习惯上的差异,导致在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影响整体效果。

3、无论是哪一种语言,在表达同一种思想或事物的时候,表达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虽然最终表达出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表达方式的差别,导致翻译的难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对译者的要求就比较高,需要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日语的表达方式,这样在翻译过程中才能够应对自如。

4、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有些原文中的内容并不能吃准、吃透,这样对于缺乏经验的译者来说,翻译工作就会出现“卡壳”现象,不仅仅导致整体翻译的难度上升,同时还会影响翻译效果。如果译者的经验较为丰富的话,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就会采用“意译”的方式,这样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意译”出的译文与原文之间的含义差别较少,不影响整体的效果;另一种结果就是“意译”出的译文与原文之间存在加大的差距,而译者尚不自知,整体的翻译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三、在日语翻译中如何应对语言文化差异

(一)注重含蓄、委婉的表达

对于我国人民在日常的交往中,比较喜欢直入主题,通常都是直来直往,变化耿直,但是日本人则是比较偏向于含蓄、委婉的表达。这样在翻译中为了缩小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应该尽可能的注重语义表达的含蓄性和委婉性,并且在翻译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原文作者所希望表达出来的含义的揣摩。这样一来,不仅仅能够更好的将原文中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读者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内涵。另外对于日语来说,通常会表现出“言外之意”、“耐人寻味”,这样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可以在保证原文含义不受到影响的基础上,直接省略或者是部分翻译,进而更好的适应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二)注重礼貌用语、谦敬有序

由于日本的等级观念比较浓厚,在社会中对每一个阶层和群体应该用什么语言、说什么话都是约定俗成的。这样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就应该描述出相应的人物语言特点、地点、时间以及场合等,比如朋友与朋友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等,相互之间都是不尽相同的。也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准确的描述出相应的场景和人物之后,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译文中所表达出的思想和情感。

(三)注重男女用语之间的差别

对于日本的社会来说,由于等级观念比较浓厚,尤其是在传统的社会中,男女之间的社会差异比较明显,一般男性在整个社会和家庭中都处于主导地位,这也就导致男性的行为和语言都比较强势,并且社会活动主要是在家庭之外,在语言表达习惯上就会比较霸道、强势;而对于女性来说,多比较柔弱,且性情温和,社会活动主要是以家庭为主,在语言表达习惯上就会比较柔弱、委婉。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加,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男女用语之间还是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7]。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但是也还是需要尽可能的使用较为平和的语气,以免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

四、在日语翻译中增强对语言文化差异尊重的意义

作为人们相互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语言是各个民族之间实现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的语言存在一定的差和区别,两者之间如果想实现交流的话就比较进行翻译来完成。在翻译的过程中,如果译者仅仅只是依据自身所掌握的翻译技巧进行翻译的话,最终所获得的译文就会相对较为枯燥、单调,原文中的思想和情感得不到很好的展现。因此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除了需要熟练的掌握相应的翻译技巧之外,还应该了解和认识相应的民族文化特点,只有在翻译的过程中很好的将文化因素融入其中,才能够在译文中表达出原文中所具有的思想与情感,在增加译文真实性的同时,读者理解的难度也会随之降低[8]。

结语:不同国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依据单一的语言的话,不重视对语言背后文化的挖掘,交流活动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意义。在每一个民族语言中,都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该民族的社会习俗、思维方式、价值观、意识形态等,并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发展起来。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对文化差异的重视,只有在文化背景下实现语言翻译,才能够真正的达到语言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洪翱宙.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85-86+104.

[2]李东奇,葛文光,张雪梅.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综述[J].热带农业工程,2012,04:49-55.

[3]陈家兴.日语翻译面对的语言文化差异问题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3,23:246.

[4].从语言到文化――浅析中西文化差异的成因及对英汉翻译的影响[J].科技信息,2013,06:186.

[5]王志勤.汉英语言中“黑色”的文化差异及翻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99-102.

[6]王丽.基于英汉文化差异的翻译研究――评《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2:25.

[7]苏婕.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及其翻译――评《文化话语视角下的英汉语言对比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146.

文化交流的含义篇6

【论文摘要】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常见的文化差异进行研究,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提出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指出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学;文化差异;跨文化意识

1引言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国的英语教学都是以语法教学为主,很多人学了十来年英语,最后发现自己学的是哑巴英语。虽然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多人的认同,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教学却没有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与之相提并论。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一片空白,以致于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时经常会遇到很多困惑,比如说想与外国人交流,却找不到正确的话题,甚至与该语言国家的人交往时屡犯文化错误,导致交际失败。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它自己特定的文化。了解文化,有利于更好地学习相关语言。因此,学习英语,也应该学习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在英语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利于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

2中西文化差异

认识中西文化的差异,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有助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中西文化差异的几个例子:

(1)隐私:中国人彼此了解的事情越多,关系似乎就越亲密,而美国人却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的事情,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亲也不能过多地询问自己的私事。西方人很重视“个人隐私权”,不喜欢别人问有关个人问题,象年龄、宗教、收人、婚姻等。

(2)谦虚: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赞扬时,自己却贬损自己,因此美国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谦虚说:“Here’Ssomethinglittleforyou,it’snot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notvery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

(3)地点:中国按照从大到小的规律,西方按照从小到大的规律。

(4)礼物:在中国当面打开礼物是不礼貌的行为,而在美国收到别人的礼物应当面打开表示对别人的礼貌、尊重。

(5)邀请:在中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种活动,时间由邀请方确定,被邀请者视受到邀请为一种荣幸,一般都会按时赴约。而在美国,邀请别人参加宴会或某些活动被视为占用别人的时间,需要双方协商有关的时间。

(6)告别:英语常说“Goodbye”或“Solong”,汉语则除了“再见”外,主人还会说“慢慢走”、“小心点!”或“注意安全!”之类的话。若用英语说:“pleasewalkslowly或Becareful或takecareofyoursel~’则外国人听了会感到困惑:难道走快了就不礼貌吗?在此场合主人只要说“Byebye”或“thankyouofrcoming”或“Seeyounexttime”就很得体。

3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思想的工具,本身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历史原因或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某些语言的表面含义与在实际交流中表达的含义可能不同。老师在讲课时,只有让学生明白了相关的文化,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可以说英语和汉语不仅只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字,它们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如果不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在日常交流中,就可能因不懂某些单词或句子的深层含义而引起误会。所以要通过多途径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例如:"

3.1词汇的理解

单词是英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首先应了解单词的文化含义。比如individualism这个单词,字面意义是“个人主义”,在中国人眼里,这显然是个贬义词,而在美国人看来,individual—ism是积极的,它强调个人的主动权和独立性,甚至是隐私,应该受到尊重或保护。显然,这个单词在美国人眼里表达的情感与我们字典里查到的意义相差很大。

3.2日常用语的运用

在日常的交际用语中,也存在文化差异,我们合理的运用,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很多英语教师在讲课时会告诉学生,中国人和讲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的方式不一样。中国人见面常礼貌性地问“你去哪儿?”“你吃饭了吗?”而美国人会把这种问候看成是打听他的隐私。他们的招呼语是纯问候型,而不用给出具体的答案,如“Goodmorning”“Goodatfernoon”“Goodevening…‘Howa_reyou?,,“How’Severythingwithyou等。又如:在致谢语中,中国人在致谢时常用“辛苦了”、“累了吧”、“麻烦了”,而英美人在对予自己帮助的人表示感谢时直截用“thankyou”。或因感谢程度不同,说“thankyouverymuch”、“thanksalot”、“manythanks”。在对感谢进行回答时,汉语常用“不客气”、“不用谢”,而英语中常用“Youarewel—come”、“notata11”、“it’smypleasure”,千万不能说”n0thanks”。如果不了解这些常识,我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就会出现用语错误。

3.3中英谚语的对比

谚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风俗习惯,许多谚语都无法在另一种文化中直接寻找对应语句,而是需要通过意义的领悟和文化的理解来进行相应的翻译。中国的一句俗语“望子成龙”,中国人翻译成“Chineseparentswanttomaketheirchildrendragons.”西方人他们会觉得很惊讶和奇怪,因为在西方人眼里,“dragon”(龙)是与“devil”债鬼)相提并论的,象征着灾难和凶恶,这主要是西方人不懂中国的历史,“dragon”(龙)代表中国的最高统治者。

但中西文化中也有很多共同的内容。如nopains,nogains.(不劳而获);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liveandlearn.(活到老,学到老);Don’tiudgeapersonbyhisappearance.(不要以貌取人);outofsisht,outofmind.(眼不见,心不烦)等等。

3.4肢体语言的体会

肢体语言作为交流思想的另一重要工具,也包含着丰富的含义。不同国家的人同一肢体语言表达的含义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说中国人可用伸出手,手掌向下挥动的方式招呼别人走过来,而在美国,这是唤狗的手势。竖起大姆指,在中国表示称赞,澳大利亚人却认为这是一种侮辱。可见,要想用正确的肢体语言与其它国家的人进行交流,也必须体会这些国家的肢体语言文化。

4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直接载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深,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交往也不断加强,语言作为沟通的桥梁,也越来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长期以来的语法教育、哑巴英语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虽然现在的英语教学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但由于文化的影响,学生仍然不能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毫无障碍的交流。因此英语教学的任务在语法教学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中西文化的教学。英语教学如果能将文化的教学纳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将有利于认知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从而奠定相互沟通的基础;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用正确的语言与西方人进行正常交流,减少用语失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文化交流的含义篇7

论文关键词:语义变化,时尚新词,文化影响

引言

语言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词语的语义变化最能体现这种开放与包容,而最新流行的时尚词语正时体现这种开放与包容性的体现。就语言的变化而言,语音和语法的变化是相对较慢的,而词汇意义的变化最快。词汇意义发生变化有多种形式,也有多种原因,下面根据新出现的时尚新词对其进行讨论。

一、语义变化

“词义是某一语言中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是客观对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朱卡德,1998)词的词汇意义包括概念、观念、评价以及说话者对概念和观念的态度。从词汇学的观点来看,词义的变化主要有扩展、缩小、扬升和贬降四种趋向。

1.词义的四种变化类型

词义的扩展(Generalization)指的是词汇领域的扩展。如paper一词源于希腊语papyros,原指埃及的一种植物。在《新英汉词典》里,paper作为名词,现在有“纸”、“文件”、“论文”、“报纸”、“证件”、“纸币”等11种解释。这是词义的扩展。新出现的词有,汗:表示惭愧、无可奈何之意。衍生词有:暴汗、大汗、汗死、瀑布汗、暴雨梨花汗等。词义的缩小(Specialization)指的是一个原来词义广泛的词演变成了比较狭窄的、含特殊意义的词。而词义的扬升(amelioration)指的是一些原来含义不好的词演变成了某些含义较好的词。如西游记中的白骨精在现代被解读为“白领+骨干+精英”,这是词义的扬升。词义的贬降(Deterioration)指的是原来含义较好的词慢慢地变成含义不好的词。如现今流行的蛋白质其意义已经转化为“笨蛋++神经质”。因此,综观所有的新词潮词,其语义变化也总在这四类变化之内。

2.语义变化与时尚新词的出现

很明显,词义的变化,无论是扩展还是缩小,扬升还是贬降,也无论这些变化采取什么形式,或辐射式、或连锁式、或结合式,都是以原有的词义为基础。而时尚新词的词义变化,也与扩展、缩小、扬升、贬降有所关系。例如:《中国青年报》2006年1月9日《被忽悠的春晚忽悠了谁》,“忽悠”,《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方>晃动:大旗叫风吹得直~/渔船上的灯火~~的。”但是当前广为流传的“忽悠”远不是这个意思了。“忽悠”一词最常见的意思是“欺骗、耍弄”,如上例所述。后又衍生出下列多种用法和意思:一是名词,指“善于吹嘘的人”。如“谈了半天他才明白被耍了,不觉笑骂对方一句‘好你个大忽悠’”。二是形容词,形容“口才很好,善于言谈”。如“这个人真能忽悠”。三是动词,这种用法最普遍,根据语境的不同,含义各不相同。如,可以等同于“吹嘘”。如“儿子跟老爸汇报一件大好事,儿子说得神采飞扬,说完定定地等老爸意见,老爸不满意会说:别瞎忽悠!”。(2)“经营”。如“赵本山去忽悠足球了!”

由此可见,词义的变化乃是遵从一定的规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进行自然地筛选进化,进而衍生出新的时尚新词。

二、时尚新词

根据束定芳在《现代语义学》(2000:60-61)中的划分,将语义变化的原因分为:语言学原因、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心理原因、外国文化的影响、新事物的诞生等六个方面。社会的变革、历史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世界的交流、生活的需要、传统的继承、创新的要求等都可能导致新词汇的产生。而其语义变化常用的辞格有:比喻、借代、仿词、引申、摹声、移用、限制、简缩、用典等等(朱广春,2004:7)。现根据近几年出现的时尚新词,做具体分析。

1.网络潮语

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是鲜活表达的滋生之地,其中又以网络最为能产,不断涌现出新词新语。网络技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令人震惊,创造出新的交流平台,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改变了某些固有模式。近年来,媒体上屡屡出现一些工具书上没有的(有的虽有,但词意已变)、我们以前也从未见过的新词。如“打酱油,关我X事,我是出来打酱油的”。这话是广东电视台就陈冠希事件进行采访时一路人说的,之后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吗,甚至衍生出了酱油族。那么相应而来的各种“酱油”。句式也出现在了很多人的qq签名上和各大论坛的帖子中。如:“哥打的不是酱油,是寂寞”。很多人认为,打酱油除了有审美疲劳还包含了一种无奈甚至是无语。另外对上网的人群还有不同的称呼,如:网民、网友、黑客、网虫、网迷,等等(周旺平:2009)。

当然,网络上还有很多时尚的新式词语,如“新手”叫“菜鸟”,“丑女”叫“恐龙”,“怎么”叫“肿么”等等,它们也是随着网络的广泛应用而应运而生的新词汇。

文化交流的含义篇8

小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小学生对外语语言知识及外国文化的了解还不多,此时不宜向学生传授较难的英语文化知识,比如,“english”和“British”两个词的区别,因牵涉到英国的发展史、地理特征等背景知识,小学生很难充分地理解这些知识。因此,向小学生渗透英语文化,首先应以教材为主,以课本中的词汇渗透、俗语蕴含和语篇挖掘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跨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习俗、文明礼仪、天气交通、书信形式、节日含义等接近生活的学习内容,这与小学生成长需要和英语语言学习规律是相适应的。

一、运用词汇渗透文化

英语词汇多数来源于西方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以往的英语词汇教学,我们习惯于介绍词汇本身的结构以及与该词汇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延伸词等,往往忽视了词汇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实际上,文化教学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也应该是英语文化的传播过程,如果仅仅从英语词汇本身去教学,而没有把词汇的文化元素介绍给学生,学生就不能准确地运用这些词。

如,《牛津小学英语》中的词汇“apple”,词的本意是“苹果”,但是“apple”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公司的品牌,如果和一些特定的词组合,意义又会发生变化,如,“theboyistheappleofhermother’seyes.”意为“这个男孩是他母亲的心肝宝贝”。学生全面地了解了词汇的内涵,在交流中就能准确地捕捉对方的意图,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关注俗语蕴藏的含义

和汉语一样,英语也有其特定背景下的俗语,这些俗语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宗教有关,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些俗语的含义,就很难顺畅地和人交流。比如,“raincatsanddogs”,这是狂风暴雨的意思,我们注意到这个俗语中包含了两个表示动物的单词,即“cats”和“dogs”,那么这两个很简单的动物词汇组合在一起怎么就成了“狂风暴雨”的意思了呢?原来,北欧神话中的狗(dog)是象征着“风”,而猫(cat)则象征“雨”,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狂风暴雨”意思,而“You'realuckydog”(你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同样说明了西方人对“dog”的喜爱。但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虽然对“狗”也有“忠诚、聪明”的评价,但更多的是贬义,“哈巴狗”“狗仗人势”等词就说明了这个问题。类似的俗语还有“aswiseasanowl”,由于“owl”在西方的神话中是经常栖息于智慧女神雅典娜身旁的“智慧鸟”,因此它也就成了“智慧”的象征,“aswiseasanowl”也就成为形容人的聪明与智慧的俗语了。而在中国文化中,因为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鸟,且常发出凄厉的叫声,因此中国人常把他与不幸、厄运联系在一起。

英语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一些英语俗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

三、挖掘语篇中的文化因素

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内容的安排多是以话题为单元,这些话题往往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特有的习俗。如,在《牛津小学英语》6BUnit3“askingtheway”一课中,以问路为话题的语篇,就告诉学生,英语中把所有横的街道称之为“街”,而竖的才称之为“路”,且全部按照阿拉伯数字的顺序编号。在问路的时候,回答的人只需要说出两条路的交叉点,就很容易找到地方,即使你迷路了,但只要知道路的编号,你就能找到目的地。再如,《牛津小学英语》5a“atelephonecall”一课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西方电话交流用语与中文用语之间的差别,而且能够熟练地掌握英语中的电话用语:

“mayispeakto…thisis…speaking.what’swrongwithyoui’vegota…Howdoyoufeelnowifeel…”等基本的电话用语。对语篇中文化信息的挖掘,可以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敏感性,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文化交流的含义篇9

【关键词】文化差异口译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62-02

一文化差异现象

现象1:在一次欢迎美国留学生的开学典礼上,口译员将校长讲话中的“不论白人和黑人,在我们学校都是一律平等的”翻译为:everybodywhetheryouareawhiteoraniggerenjoyequalrightsinouruniversity.令在场的黑人留学生非常恼怒,差点酿出大事,而这全是因为口译员对nigger的文化内涵理解不够而造成的。在美国,nigger是白人用来侮辱黑人的贬义词,带有种族歧视的意味。

现象2:一位领导同志在向外宾介绍中国农村工作时,口译员将“农民”一概译为peasant,会后外宾无不疑问:isthesocialstatusoftheChineseruralpeoplestillverylow?之所以会提出此种疑问,主要是因为英语中的peasant和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含义不同。汉语里“农民”属中性词,没有贬义。而英语中peasant的基本意义为农民阶级一员,而另外的含义是乡巴佬、乡下人以及缺少教养的人。因此难怪外宾会产生疑问。

现象3:有一次,一位美国专家赞扬中国工人十分聪明能干时说道:“Youareaswiseasanowl.”口译员直接译为:“你们和猫头鹰一样聪明。”使得中国工人大为不快,因为猫头鹰在中西方文化中引起的联想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不少人把猫头鹰看作是一种不祥的征兆,认为碰上它要倒霉,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障碍

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广义上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整体的生活方式。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文化个性,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形态在不同文化之间是不同的。文化包括一个社会所具有的信仰、制约、目标、习惯和技术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体,而且包括习惯、思想、语言等非物质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表现模式。不同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使得文化交流成为可能,而它们之间的区别就会产生交流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表达其思想、交流感情的重

要工具。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反映了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思维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性。各民族的经验、宗教、态度等不同,人们所形成的信仰、语言、风俗习惯等也必然不同,这就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这一交际过程中,口译者成为文化交际的桥梁,要能准确并快速地传递不同文化背景下双方的意图。如果口译者不熟悉文化必然会使口译工作失去文化蕴意,无法达到文化等值。

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时,相互之间也会存在理解障碍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理解障碍就更大了。仅仅具备良好的语言技能,口译员要想准确传达交流者的真正意图,还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差异。口译不仅是个语言问题,它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三文化差异下的口译对策

首先,要注意政治术语的含义差异。一些政治术语是特定环境下的“特产”,比如经常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如果将这里的“精神文明”译为“spiritualcivilization”,外国人听到后首先想到的是问题,这就与本义相左了。另外,像“五讲四美三热爱”,如果逐一顺序英译,则会十分难懂。但仅仅注意到词语含义的不同要避免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是远远不够的。时代不同,词义也随之产生变化,原本中性的词可能产生了感彩或发生褒贬转换。因此,掌握词汇,一方面要了解其本义,一方面还要知道其喻义、引申义或转义。只有熟悉词义在不同语境中的真正意义,才能在口译中做到语用得体。如果现象1中的口译员能够全面地掌握词义,随时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内涵,在口译工作中就可避免交际障碍甚至交际灾难。

其次,要注意不同语言文化下的词义差别,了解不同文化中对应词的意义是否完全对等。在两种语言里,某些词语表面上好像指的是同一事物或概念,但其实却是两码事;或者由于一些概念、事物在某种语言里只有一两种表达形式,在另一种语言里,却有更细微的区别。谈到对农民的说法,对于现象2中在旧中国,口译员把农民译为peasant是可以的,但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农民,因为其社会地位发生了变化,翻译为farmer才比较妥当,这样的翻译结果才能与外宾的文化相对接,他们就不会困惑:如果中国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平等,怎么还把农民称为没有教养、社会地位低下的乡巴佬呢?由此可见,口译中不但要掌握词语的字面意思,还要掌握其内在含义,特别是词语中隐含或附加的延伸意义经常会造成口译中的误解。

除了要注意词语的含义、词义变化外,在口译中还应注意民族文化特异性所导致的“词汇空位”问题。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种社会现象,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如果生活客观环境中根本不存在某一现象或事物,那么语言中自然也不会存在对应的词语。在进行口译时,如果被译语言的形式只能以译入语中意义相同的形式不同的语言的词汇来表达,就意味着译入语相对于被译语来说,存在着一个“空位”。词汇空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这却给翻译特别是口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口译中的很多不可译现象基本上是由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直译的方法就行不通了,而运用意译的方法就能够破解难题。譬如,汉语“物极必反”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语,在口译时可以根据汉语词汇的内在意义,将之翻译为:achangeintheoppositedirectionisinevitableonceacertainlimitisreached.但是“词汇空位”只是文化海洋中的一滴水,词义联想更能折射出文化的差异。在不同民族的语言演变过程中,由于对某些情景和事物所发生的联想都有其特殊的感情环境氛围,因此,即使在不同文化中意义相同的词汇其感彩也会略微不同或大相径庭。中国人常用“肥缺”来表示一件好的差事,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则把“apieceoffatmeat”看作是一件废弃的事。如果在口译中缺乏对文化差异的充分认识,往往会造成理解上的巨大差异,甚至会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

此外,在口译中还应注意不同文化中存在的思维、风俗以及价值观念等的差异。一位政府领导人在向来访的美国代表团团长引见自己的夫人时说:“这是我爱人”,如果望文生义,直译为“thisismylover”,则会令美国客人大跌眼镜。在英语中lover一词既有西方人的情夫或情妇之意,又有丈夫或妻子之意,因此,为准确表达妻子的意思,应将lover变为wife,就会避免在公开场合的尴尬,在口译中只要平时注意这种不同文化间的细微差异,就能够有效避免难堪场面。

对年龄持有的不同态度又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另一个重大表现。中国文化中存在敬老文化,因此往往不会忌讳“老”的问题,而在西方国家,非常禁忌“老”。因此在遇到一位老年外国朋友时,中国人处于客套,往往会说“我们都老了”,这在中国文化中无可厚非,而且非常得体,但是,外国朋友有可能认为你把“老”强加于人,很不谦虚,也不礼貌。而在礼仪方面,中西方也存在较大差异,英美人在日常生活中“thankyou”常在嘴边挂,表现出良好的社交礼仪,但是中国人往往比较内敛含蓄,不善于直接表达,这在外国人眼中就难以理解。中国主人在接待外宾时可能会说“没什么好菜”,如果直译为“thereisnogooddish”,就会让外宾丈二摸不着头脑。西方人的落落大方和中国人的含蓄,体现了两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特点,在口译中要特别注意。

四结束语

文化差异会造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正常交流的障碍,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沟通交流的效果,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较大的文化冲突,造成严重后果。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地域生态、历史背景、民俗风情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这些都会对两种文化的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产生较大影响。口译作为沟通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化差异是口译者无法逾越的问题,口译者必须充分重视并且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学习积累,掌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在口译中游刃有余、恰当处理。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吴瑾瑾.实用英汉翻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文化交流的含义篇10

关键词: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异同

引言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②一种语言的隐喻折射了以这种语言为母语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特征,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的隐喻用法、进行不同语言的隐喻之间的比较就能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有效。英汉语中都有大量的动物为喻体的词语,它们形象生动,容易让人产生直接的意象效果,进而联想到它们所承载的内在喻义。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英汉民族有时对同一种动物赋予不同的情感和喻义;而有时为表达同一种情感和喻义采用不同的动物做喻体。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比较:一.英汉语喻义相似的动物词;二.英汉语喻义不同的动物词;三.英语中有喻义汉语里却无的动物词;四.汉语中有喻义英语里却无的动物词。

一、英汉语喻义相似的动物词

动物具有显著特征,英汉民族对这些特性看法相同,且用这些特性来描述或比喻人或物的某些特殊品质及性格。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只要语言的使用者是从动物的基本属性这一角度出发来使用动物名称,其词汇含义大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在这一点上,最具说服力的例子莫过于fox与“狐狸”了。

狐狸生性狡诈,故而用于比喻时,大多是“狡猾、奸诈、多疑”的同义词,在这一点上,英语和汉语表现出惊人相似。象asslyasafox,ascunningasafox,aslyoldfox这类英语习语以及“狐狸再狡猾,也要露出尾巴”、“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这样的汉语俗语都为人们所熟悉,绝对不会引起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障碍。

除了上面的例子外,猴子(monkey)的“灵活”、兔子(hare)的“敏捷”、天鹅(swan)的“优雅”、羔羊(lamb)的“驯良、无辜”、狼(wolf)的“残忍、凶狠”、蜜蜂(bee)的“忙碌”等等都是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涵义重合的例证。

二、英汉语喻义不同的动物词

英汉语动物词汇中还存在一些指示意义相近,英汉文化内涵的感彩差异较大的词。这类词的典型代表就是“龙”与“dragon”,这主要是因为汉文化的“龙”与西方的“dragon”都是神秘的动物,在现实中没有具体的形象。其文化内涵负载了浓厚的民族情感和宗教色彩。

在东方的一些主流教义(例如佛教、印度教)中,龙经常代表了美好的、肯定的积极意义。汉文化中,龙代表了力量、权威、吉祥和神秘等复杂的含义。

然而,在一些反生命的宗教(例如撒旦教派)和北欧维京教义中,龙则是是恶魔、撒旦、邪恶的化身,毁灭的恶兆。

语言交际的最终目的是文化上的沟通,而语言交际的最大障碍就是文化误解,如上对比的动物词汇“龙”与“dragon”,在两种文化中的内涵有如此大的差异,倘若缺乏英汉两种文化知识,势必对跨文化交流造成很大的障碍。

三、英语中有喻义汉语里却无的动物词

正是这类词汇应该引起我们特别重视。日常交际中或是阅读翻译时,我们经常会出现理解上的障碍,甚至错误,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对英美国家的文化缺乏了解。

许多中国人很难理解“whiteelephant”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在他们看来,“象”不过是一种身躯庞大、有着大耳朵、大鼻子、尖牙齿的动物,虽则许多人从小就谙熟“曹冲称象”的故事,但“象”不会产生任何联想意义,殊不知“whiteelephant”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却有“笨拙,大而无用的东西”的含义,由此闹出了不该有的笑话,把国产“白象牌”电池,直译成“whiteelephant,”,并在广告中大肆宣扬,贻笑大方。

在英语中还有一些类似的动物词汇,具有联想意义,却为中国人所不能理解。例如:goat(山羊)可用于指“好色之徒,色鬼”;③由beaver(河狸)构成的词组eagerbeaver特指那种“急于做成某事而特别卖力,但有点急躁的人”。另外,chicken与duck除了基本意思“小鸡”“鸭子”外,还分别喻指“胆小、儒弱的人”和“可爱的人或物”,cow(母牛、奶牛)有“粗壮邀遏”的含义。

四、汉语中有喻义英语里却无的动物词

有些动物在汉语语境中有极好的喻义,然而在西方世界却毫无意义。例如:鸳鸯、龟等。

鸳鸯是一种善游泳,飞行力强,栖息在内陆湖泊和溪流,而且雌雄成对生活的一种鸟。汉语中用来成双成对的人或物,如鸳鸯枕、鸳鸯剑、鸳鸯配。

龟在中国文化中有两种象征意义。其一象征长寿,古代的庙宇、宫殿、府第等建筑物前常有石龟,企求万古永存;其二民间人们将其比作外遇者的丈夫,俗称“绿毛龟”,是对人极大的侮辱。

五、动物词汇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不同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思维方式不同,审美心理不同以及历史渊源不同。

(一)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倾向于形象思维,在日常语言中爱打比方,所以汉语中产生了很多联想意义的词汇。例如“龙”这个动物词语联想到很多相关的词语。而西方人则比较重视逻辑推理。他们在交流中强调语句表述清楚,不拐弯抹角。

(二)审美心理不同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们从古代开始就在自然万物中寻找与自身相对应的某种品性。实际上,中国人是把人类自身的某种思想品德投射到自然万物身上,从而使代表动植物的名词也产生了丰富联想意义。比如中国人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性格特点和“牛”这个动物联系在一起,自然也就赋予了动物词汇“牛”独特的文化内涵。

(三)历史渊源不同

④“语言是一个民族历史的反映,它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中西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了语言中某些词汇语义上的差异。比如上面举例中的“龙”和“dragon”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差异正体现了这一点。

六、结语

本文涉及了同一动物词的异同,不同动物词在英汉中的异同。⑤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由于英汉民族文化上的差异,生活环境、经历、价值观和民俗心理的不同,造成动物词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理解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种语言中的动物词都不仅仅是动物形象的符号代表,文化差异给动物词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语言,更要注意能力;通过对动物词汇内涵的学习与比较从而增强文化意识,提高语用能力,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杜新宇.从动物词汇看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J].民俗研究.2004(3)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3]刘扬.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试析[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1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