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8:50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篇1

【关键词】档案视阈;高校文化;传承创新

“档案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重要的一部分,相当于“根”或“核”的那一部分。”可以说,档案是人类历史的真实记录,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脉得以传承创新的基础。高校是一个缩微的社会,高校档案真实记录了高校的校风校貌、办学思想等,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依据,更是高校的一笔宝贵文化资产。那么,如何认识档案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关系?实现档案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需要哪些条件保障?笔者首先从“高校文化”的含义说起。

一、“高校文化”的含义

要弄清楚什么是高校文化,我们先来看看“历史文化”一词的含义,“凡是人类所创作的一切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正确或者错误的感知,科学(包括伪科学)、技术、理论(包括谬论)、礼仪制度、婚姻家庭、文化教育、语言文字、衣食住行、民俗风情等,都属于历史文化现象。”可见,“历史文化”一词的含义十分丰富,既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由此引申开来,根据文化的形态和结构,高校文化可分椋1.物质文化。主要是校园建筑、校园文化地标、人文景观、文化活动场所及设施等,它们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2.制度文化。它是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是维持高校有序运转的一个重要保障条件。3.行为文化,它是高校师生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与交流、科学研究、学习生活、文娱活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所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4.精神文化。也叫“观念文化”,是高校在办学历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鲜明个性,体现高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办学目标、办学方向、学风、校风、教师职业认同感、归属感等。如果说文化是高校的灵魂,那么精神文化就是高校文化之魂。

二、档案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

档案在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有人比喻说:“档案恰似一个无形的纽带,将人类的昨天、今天、明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某一社会群体档案的消失,就意味着其文化的灭亡。”高校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决定了它是高校“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的重要依据,是高校保持其文脉连续性、继承性、创新性的重要基础和有效载体。

(一)档案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产物。从长远看,高校的成功办学,必然要依托一定的文化,档案既是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高校文化发展的产物。随着各高校竞争意识、品牌意识、形象意识等现代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把建设的天平倾向文化建设,提出加强高校内涵建设的发展战略,这为高校档案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内设机构的调整、重组,人员的流动,人才培养、引进等各项工作机制的形成,随之而来的是数量庞大、门类众多的文件材料,这些文件材料有相当一部分会因其价值性而转化为档案,成为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一句话,高校的任何能提上领导日程的工作、活动,都需要文件来推动,所以会源源不断地产生相应的文件材料,而随着相应工作、活动的结束,这些文件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将会成为档案。

(二)档案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和依据。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必须具有一定的甚至深厚的基础和源泉――种类丰富且价值较高的档案。“档案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这不仅表现在人们可以从档案中吸取历史文化的精髓,作用于社会意识形态,形成新的文化价值判断;也表现为人类可以在借鉴已有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文化。”就高校而言,档案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高校历史文化积累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和依据。校园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继承性,高校文化的传承创新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比如,每年一届的文化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月、“6.9国际档案日”、美食节等活动,都会留下文字、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恰似源头活水,为后来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依据,使高校少走弯路,早出成果,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文化。反之,如果我们不重视档案,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就无从谈起;如果我们不重视档案,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就无从谈起。比如,某高校刚转型升格,正需要大力宣传,吸引优质生源和优秀人才,于是决定制作宣传片和成立校史馆,但是当工作人员到档案馆查找相关资料时,最能反映学校发展历程的大事记、组织沿革、有价值的校园建筑老照片、校友资料、教学科研成果、印章等档案资料十分匮乏,给宣传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这就是由于当初相关档案资料的征集没有顺利开展,或者执行不力,或者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基础工作没有做到位。

(三)档案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表征。一所好的大学,必然有深厚的档案文化作为其内在支撑。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生活是“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精神追求的结果,最重要的当然是文化的形成和积淀。高校档案由于其凭证价值、查考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多重价值,必然成为学校的文化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一所高校没有档案,那么它就没有历史,就没有文化积淀,或者说高校的文化发展将会出某种程度的“缺失”和“断层”,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历史发展轨迹就会失去佐证材料而变成传闻。难怪有人说:“如果说文化是运动着的长河,那么档案是与这条长河同步运动的记忆长卷,没有档案就没有文化的进步。”高校文化需依靠档案才能实现永久保存,高校档案正是以物态的形式记录高校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基本建设、外事、财会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反映高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发展程度,“任何一所高校的历史都是一部大学文化不断传承和延续的历史,高校档案就是实现这种传承和延续的桥梁和纽带。”

三、实现档案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条件保障

(一)丰富馆藏,积累档案文化资源。档案收集是丰富馆藏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高校档案收集工作仍然困难重重。就学校的整体管理而言,档案工作属于“学校‘微观管理’的范畴,但它必须获得‘宏观管理’的依法指导,否则就会偏离方向和失去控制,因此不能让其游离于学校管理体系之外。”而能进行“宏观调控”的当然只有领导。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档案能否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其前提条件是领导是否重视,对于档案业务的起点――档案收集来说更是如此。高校领导要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档案工作的顶层设计,将档案工作纳入高校管理的“法制体系”,并身体力行,做贯彻执行国家档案法律法规和学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带头人;批准或制定学校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尤其要将档案管理“三纳入、四同步、五参加”制度以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并真正落到实处;各处室、部门领导要增强档案意识,督促部门兼职档案员做好平时的资料积累、归卷工作,按照相关规定按时归档。此外,高校还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广大教职员工、老校友、老领导主动向学校捐赠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这些档案包括:重大科研课题材料及科研成果(奖状或证书、自编教材);珍贵旧照片;领导亲笔手稿、论著、工作笔记、学校办学历程中使用过的印章印模、校际交流互赠礼品;艺术作品(字画)、学校宣传画册;学生证、工作C、饭卡、毕业证及学位证原件或样本等。

(二)开发馆藏资源,重视档案编研。高校档案编研,是满足广大师生及社会利用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必须立足于高校档案馆(室)藏档案,在研究档案内容的基础上,编辑史料,编写档案参考资料,参加编写高校史志。因此,高校档案工作者要有现代档案意识,将档案视为重要的信息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主动熟悉并研究馆藏档案,梳理系统素材,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值得强调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各高校之间竞争日益加剧,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逐渐理顺,有学者开始认识到,编纂高校年鉴有利于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对外宣传,彰显学校办学实力,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打造高校文化精品,于是,纷纷编纂年鉴,掀起一股高校年鉴风。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档案工作者应本着对学校历史负责,为教育事业服务的精神,做好档案工作,研究馆藏档案,挖掘各类档案所蕴含的信息,对其进行科学整理和深度加工,重点抓好以高校年鉴编纂为中心的档案编研工作,通过此项工作,形成二次、三次信息,争取出版发行,进入流通领域,为广大师生创作优秀的档案编研成果。

(三)多措并举,适度开放部分档案。档案开放原则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一项重要成果,1794年,法国颁布的“穑月七日档案法令”进一步明确了法国所有公共档案馆实行开放原则。后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认识到开放对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早在1992年的第十二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挪威档案学家列维・米克伦在其所作的《从职业到专业――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特性》的报告里,强调档案的重要性在于“没有档案的世界,是一个没有记忆、没有文化、没有法律权利,没有历史的世界。”可见,开放档案,使人们了解档案的信息内容,是人们参与民主管理、实现自身民利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高校档案馆的保密性机要性仍让许多人望而生畏,档案“藏在深闺人未识”。因此,一定条件下,多措并举,适度部分开放档案,发挥档案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弘扬学校优秀的办学传统,展示办学实力,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可以通过设立独立的阅览室,为人们利用档案提供固定场所;编制开放档案目录、计算机查询系统、全宗指南、档案馆指南等检索工具,为人们利用档案提供方便;拍摄专题片,举办专题展览、打造特色档案网站等,有条件的高校,要抓住机遇,成立校史馆。新形势下,高校领导要有这样的认识:校史馆是展示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的重要窗口,也是高校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应加强建设,使其成为本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是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产物、载体、基础和依据,要充分发挥档案在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必须要具备领导重视、馆藏丰富,档案馆工作人员钻研业务,重视档案编研工作,高校多措并举,适度开放部分档案等条件保障,相信在新形势下,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档案意识的深入人心和高校管理制度的调整完善,高校的文化内涵建设将会得到加强,档案的文化传承创新功能会为更多人的所重视。

【参考文献】

[1]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J].档案学研究,2012(6).

[2]徐学初,吴炎.中国历史文化要略[m].成都:西南大学交通出版社,2006.

[3]朱丽霞.试论档案的文化属性[J].太原大学学报,2006(2).

[4]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朱丽霞.试论档案的文化属性[J].太原大学学报,2006(2).

[7]方德生.略论高校档案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J].兰台世界,2013(5).

[8]彭志斌.谈档案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缺失”[J].文教资料,2010(下旬).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篇2

关键词:建模;参数校正;过程工业;数据挖掘;精度

0引言

在工业生产仿真中,模型参数是计算精度的一个关键,模型参数估计的成果举不胜举,但在一些领域仿真数学模型的精度提高很困难。如文献[1]所建立动力学模型接近真实的反应动力学,但离分子反应动力学仍很遥远,原料油组分非常复杂,至今不能将其组分分析出来;又比如文献[2-4]中仿真模型的建立是在实验装置设备上完成的,部分仿真模型的建立甚至带有假设性,这些模型应用于真实的具体生产装置计算有误差。针对一个装置的仿真模型,在推广到另一个同类型的装置时精度也会下降,需要通过对具体装置生产中的数据挖掘来修正模型参数。比如文献[5-9]等虽然一定程度地解决了不完全、不确定等特点的实际数据挖掘取样问题,但工业数据更加复杂,如噪声、海量数据、高维、多时标性、强耦合性、类型多样等,在复杂的工业生产历史数据中获取针对性的样本并修正仿真模型参数是实践中的难点。

1工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

1.1通过历史数据挖掘来校正模型参数

每个装置都有自己的个性因素,仿真模型在具体装置应用时,需要做针对性的参数校正。仿真模型参数确定的方法从理论上讲很多,但对于实际工业生产中许多方法是不能采用或不能随便进行的。常见到实践中技术人员采用稳态数据标定,在估算模型参数时只用少量的现场数据去确定模型参数,虽一定程度地估算得到了模型参数值,但数据不充分。数据样本容量越大估计值越接近真值,所以模型参数校正应该依据真实装置大量的历史数据挖掘。

模型参数校正的数学方法比较多,比较实用的如多元线性回归加权最小二乘法,离差平方和为

这样通过对具体装置生产历史数据的挖掘,建立经验模型或校正模型参数。随着对具体装置生产数据挖掘得到的样本数据的增多,仿真模型计算的精度有波动提高趋势。1.2改进的最小二乘参数校正

工业生产数据往往包含了各种噪声误差,部分数据可能是失真的。在上述最小二乘参数校正中,这些噪声导致的异常数据有较大的异常偏差,平方更大,增加了残差较大数据对参数计算的干扰,这时的计算结果是有偏的。这些异常偏差的失真数据要滤除。

针对包含噪声的工业生产数据,在文献[10]的基础上,对最小二乘确定参数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步骤如下:

1)设参与最小二乘计算的数据样本有n个,采用本文1.1节的最小二乘式回归计算得到

分段组合参数修正

2.1根据历史数据的分布状况分段参数修正

由于工业生产数据挖掘往往存在不完全、不确定性的状况,所以在建模及参数确定时也容易受到样本数据不充分的困扰。

经过对数十家石油化工、火力发电等过程工业企业历史生产数据的类比归纳,对于生产基本稳定的装置,发现一个重要的大致特点:一段时间之内多数主要参数生产数据基本稳定(多数主要参数值在某一个特定值附近或者在某一上下限区间范围之内),这样一年之内主要参数大致分成了有限个数的阶段。这种状况对于规模大的装置甚至具有普遍性,原因很容易找出来,很多过程工业企业的生产在一段期间内生产工艺参数指标是相对稳定的,在正常工况下,多数生产数据基本在某一范围内或在某一数据附近波动,当新的生产工艺指标改变之后,又在下一个生产阶段相对稳定在新的范围之内。从长期的历史数据中明显地统计(如直方图等)出有限个数的区域,其他区域分布的数据相对稀少,如出现事故及事故处理过程中一些参数会出现平时罕见的调整,这些数据在整个历史数据中占较少的比例。

那么,根据这种数据分布状况,可以对应地改进模型建立及参数校正的方法。对于历史数据相对密集的区域,可以针对性地修正参数,使得这个数据范围内的模型参数更加精确。思路是:在已有的数学模型基础上,根据所挖掘的历史数据的具体阶段性,对应地按数据分段进行校正,参数校正的结果在不同的数据阶段可能有所不同,对于数据空白或者数据不足的数据阶段仍然可以使用原有的模型及参数进行计算。

实践中这种参数修正方法的大致实施步骤如下:

1)开发工具软件,统计生产历史数据文件中各参数的数据分布状况,如简单的直方图;

2)对于主要参数,根据样本分布的统计数据,选定数据量充分的分段区间m个;

3)在这m个中的每一个数据区间内,分别依靠对应的生产历史数据进行模型参数校正;

4)对于除这m个区间之外的数据区域,如果没有挖掘出充分的样本数据,仍采用原有的模型及参数值。

2.2分段模型参数的组合

软件设计实现时,应明确每个分段参数的调用条件及调用优先级,并把它们协调组合:

1)对于数学模型中的每一个函数式及分段参数,要明确其适用区间的上下限条件;

2)对于上述区间条件之外的自变量数据,可由精度相对较差的模型来计算;

3)要注意模型边界值附近的数据计算的连续性或光滑性,即等于范围边界值、刚刚超出范围、刚刚在范围之内的数据计算结果,避免出现拐点等;

4)分段的数据范围允许互相包含,被包含的范围对应的模型参数调用的优先级较高;

5)多元函数中,各自变量的分段组合量如果过大,可优先侧重于主要参数的分段及组合;

6)不要出现条件范围互相交错的情况,因为两个数据范围如果出现部分重合,重合的数据范围对应的模型参数调用的优先级设定困难。

这样依据生产参数历史数据的具体分布状况,建立针对性的数学模型及参数校正。根据实践经验,其精度相比传统的模型有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在历史数据分布密集的数据区域。事实上,历史数据比较密集的区域往往也反映了具体装置生产的个性特点,甚至可能也是该生产装置以后常出现的数据,模型参数在这些数据区域的精度高对于该装置有“经常性”的价值。

3动态特性的相关参数确定

用数据挖掘得到的经验模型很多是稳态模型,在用于过程动态仿真时需要进行动态补偿[11]。

3.1经典动态补偿方法中相关参数的确定

如最常用的欧拉法:

x=x0+h*x-x0t1(6)

其中t1是时间常数。

诸如此类方法在运用时,t1参数值等需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校正,不少的开发人员确定参数值往往过于理想化,使得仿真的动态过程与实际现场有差距。归纳实践状况,笔者认为主要问题是参数不能准确对应具体装置。

3.2基于数据挖掘的动态特性参数的确定

实际的动态特性往往与理论推导的结果不完全一致,有很多设备因素、工况因素等会影响实际的动态特性,机理方法难以准确分析,更难以揭示出众多复杂因素对动态过程的综合影响。

要解决这个问题,仍然需要通过实际装置历史生产的数据挖掘。其实,具体装置的生产过程连续数据反映了各种实际因素影响下的综合动态结果,可以通过挖掘,来确定3.1节中式(6)中的参数t1。这些参数的确定过程可参见在本文6.3节中的实践案例。

4仿真模型参数修正需要的样本挖掘

在采用上述模型参数修正方法的计算过程中,样本数据质量直接影响模型参数的精度。质量高的样本,无论是普通回归还是加权回归结果基本一致,总相对误差和总系统误差很小,接近于0。

而实践中,工业生产数据有多方面的问题,如数据不完全、噪声、不确定、高维、多时标性、强耦合性、类型多样、海量数据等,所以样本数据的挖掘有很多困难。

4.1数据样本的充分性

对于可自动在线采集的数据(多数过程工业生产装置有生产实时数据库等),获取的成本低,越长时间的原始历史数据给模型参数修正提供的样本数据往往越充分,无论是正常工况还是事故状态。项目一启动,就应检查装置现场自动在线采集数据范围的完备性,对于自动在线采集数据的漏项缺陷,应及早完善相关软硬件(当然要考虑现场生产的约束,可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改造软硬件,如在装置检修停工期间实施)。

对于模型参数修正,需要的数据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在线自动采集的,如人工化验数据等。需要多渠道全面获取,要尽量从多部门的各种数据档案、业务报表以及相关信息库等中去寻找。

4.2不同类型的生产数据样本的集成

对于不可在线自动采集数据,每个企业对于长期的历史数据档案存放及维护的具体方法不一样,各种数据档案存储的形式较复杂,常见的包括数据文件、关系数据库甚至纸张报表等。需针对每一组模型参数的修正需求进行集成,部分数据格式需要转换。

在过程工业中,可在线自动采集数据的采集周期一般较短,而不可在线自动采集数据的采集周期时间往往较长,在用于模型参数修正时,需要将这些数据进行集成。这里采用一种简单实用的集成技巧:

1)设不可在线自动采集数据的采集周期是n小时,可在线自动采集数据的采集周期是m秒,针对不可在线自动采集数据的具体状况,将可在线自动采集数据的历史数据文件对应地按n小时(或者按两个时段的最小公倍)自动分段,顺序存放在不同数据文件中。

2)建立集成索引数据表,数据结构包含字段:时段起始时间,本时段的不可在线自动采集的历史数据,本时段的可在线自动采集历史数据文件名。

把不同类型的历史数据进行集成,才能适用模型参数修正的样本要求。需要能够对数据文件进行索引、查询、维护等的数据文件管理程序。

4.3在历史数据中分离抽取符合要求的样本

针对每一组模型参数修正的样本需求,庞大的原始历史数据中多数不是需要的,而经过处理后的样本数据更是其中的一少部分。工业生产的长期历史数据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从杂乱的原始数据中抽取符合要求的数据。

根据数据样本要求条件,可以建立简单的专家系统来搜索,并将获取的数据另存入专门的样本数据库;也可以开发一个功能灵活的检索程序,具有多条件组合查询功能,在人工辅助下将符合要求条件的数据导入专门用于本组模型参数修正的样本数据库。

5数据挖掘与模型参数修正过程之间互相协调

很多大型过程工业装置多年的生产历史数据是海量数据,数据挖掘的工作量在实践中也非常大。面对实际工业生产的数据挖掘,一些技术人员常抱怨:不能像实验装置那样可以通过主动调试得到自己希望的数据样本,而只能被动地接受海量的杂乱实际历史数据。根据经验,不可在线自动采集数据的历史数据挖掘工作更容易遇到各种麻烦,实践中成本普遍高。巨大的工作量可能导致最终难以实施,极端地投入成本有时也不现实。

5.1模型参数修正与样本数据挖掘的交互引导

需要把模型参数修正需要的历史数据充分挖掘出来,同时也要尽量避免盲目的数据挖掘。本文提出模型参数修正与数据挖掘的交互引导方法:

1)充分借用用户资源,尽早启动可在线自动采集数据及成本较低的不可在线自动采集数据的获取。

2)针对每一组数学模型参数修正的目标以及已获取的历史数据的状况,选择适当的模型参数修正方法,并明确所需历史数据样本的条件范围。

3)从各历史数据库中充分搜索出符合条件范围的数据样本,导入针对本组模型参数修正的样本数据库,并审查数据内容是否达到本组数学模型参数修正的要求。

4)如果样本数据充分且数据质量合格,进行本组模型参数的修正计算;如果数据不充分,确定出其中欠缺的数据要求条件。

5)归纳各组模型参数修正所欠缺数据的要求条件。

6)根据要求条件去寻找所需要的原始数据。

7)对于补充数据挖掘仍无法获取的数据,为了减少后续数据挖掘的压力,数据要求范围条件尽量扩宽,并考虑调整相关的模型参数修正方法,重新明确所需历史数据的条件范围,然后返回步骤3)。

如图1所示,模型参数修正与数据挖掘交互引导,逐步循环得到针对各组模型参数修正所需历史数据。

图片

图1模型参数修正与数据挖掘交互引导的逻辑流程

其中后续补充数据挖掘都是针对性的,减少了不需要的数据挖掘工作量。而前期基础性的数据挖掘,往往也是企业其他生产控制和管理工作所要求的内容(包括在线自动采集数据的历史数据的存储以及部分人工化验数据的历史数据库的维护),企业用户自己已经具备,仿真开发人员可以和用户合作、拿来借用,对用户已有数据进一步处理。

这个方法中,数据挖掘与模型参数修正具有交互引导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针对每组模型参数修正方法的选用及样本数据选择,需要以已获取的历史数据作为基础依据,如果没有基本的历史数据,模型参数修正方法的选择可能会盲目;另一方面,各组模型参数修正所需要的样本数据的条件,可引导后续的补充数据挖掘的范围。根据实践,这种交互循环的次数实践中一般几次即可。

5.2数据挖掘、模型参数修正与仿真系统开发过程

数据挖掘与仿真项目开发(包括模型参数修正)应是并列进行的,之间的动态进展应该协调起来。如图2所示,用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Datamanagement,pDm)图描述了实践中数据挖掘与项目开发相关活动的过程网络关系。

下面对pDm图中主要活动任务简要解释:

1)活动6:为了使数据获取尽量充分,项目一启动就应及早进行可在线自动采集数据的获取工作,并完成数据挖掘的大致计划;

2)活动7:在需求分析基本确定之后,针对性地调整数挖掘的范围等,并开始数据挖掘(与项目开发并列进行);

3)模型参数修正(活动5)之前进行测试实施(活动4),根据测试结果再有侧重点地选择参数修正,避免不必要的投入;

4)而测试也需要依据历史数据[12],所以数据挖掘(活动7)也是活动8(建立测试准备数据库)、活动9(测试设计)的前置任务;

5)活动11:根据模型参数修正(活动5)的需要,对于缺乏的数据进行针对性地补充数据挖掘,并通过数据处理得到用于模型参数修正的针对性样本数据库(活动10),再进行模型参数的修正;

6)可多遍迭代循环:活动5活动11活动10活动5。

数据挖掘的过程和模型参数修正的动态进展经过协调,使得样本数据质量高、充分,同时处理成本尽量低。

图片

图2数据挖掘与项目开发过程网络关系pDm图

6实践案例

中原地区某提升管催化裂化的反应再生仿真模型的建立很困难[1,10],通过对实际装置长期生产的历史数据挖掘,得到了针对具体参数修正的大量数据样本,修正了这些模型参数。从这个项目中提取了下面三个综合实践案例,反映了上述各技术方法的实践要点。

6.1案例1

常规再生器稀相温度t稀相和密相温度t密相、烟气出口氧含量o出口、一氧化碳含量Co出口有函数关系。但通过常规机理得出的函数关系精度较低,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而初步挖掘得到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比如关键参数o出口的绝大多数历史数据在[0.2,0.8]内,那么模型建立及参数修正也对应历史数据分布区域状况进行分段,可先按o出口分3段:[0,0.2]、(0.2,0.8]、(0.8,20],分别进行参数校正或重新建立经验模型。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篇3

【关键词】高校;大事记;编写方法

高校大事记是对一定时间范围内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的时间和事实的简要历史记录。它集中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情况,不仅使利用者能够快速、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一所高校的历史,更为编写校史提供重要线索和参考资料。因此,编写出高质量的高等学校大事记极为重要。

一、高校大事记的编写原则与要求

(一)真实、准确。高校大事记的编写必须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真实、准确地反映高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活动情况。首先,对于入选的大事、要事、新事,要认真考证,不能查实或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材料不能记入大事记。其次对具体事件的记述要准确,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及背景、影响等。尤其对领导科学决策有参考价值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

(二)系统、全面。高校大事记从横向要能反映学校各方面的工作,纵向要能反映各项事件的过程、结果或变化。在材料收集时,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将各部门的材料收集上来,以备选用。凡对学校发展或建设有推动、借鉴、经验教训价值的事件,不管是成绩经验,还是失败教训,都应该兼收并蓄,全面反映,做到大事突出,要事不漏,新事不丢。

(三)简洁、明了。编写高校大事记,要以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做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在叙述大事时间、地点、人物、结果等要素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有些信息必须抛弃或简化。如会议召开的具体地点及参加人员不必一一列出,而会议的主题内容及形成的决议必须交待清楚。对于入选的大事条目只需忠于客观,直陈事实,不宜加入过多的评论或意见。坚持一事一条,不能“一条多事”。对于同一时间发生的若干重大事件,应依照其性质、重要程度一事一条地记述。

二、高校大事记入选标准及内容

(一)选事标准。大事条目的收录关乎大事记的质量。要编写高质量的大事记,必须确定大事记的收录标准这一关键。而对于标准的划定,又很难做统一的硬性规定。徐无党在《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二》中认为:“大事则书,变古则书,非常则书,意有所示则书,后有所因则书,非此五者则否。”司马光《进书表》一文中,认为“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就是大事。高校大事记入选标准的确定,要根据高校的性质、任务、办学层次、主要职能,注意选择反映学校历史、一定时期的中心工作、主要职能、重大项目的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件及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改革发展变化。入选条目须具备:1.涉及范围广、影响大,不仅在当时属于重大事件,而且事后影响仍然较大、较深远的事件。如高校中、长期规划,体制改革,管理改革,教学改革等,都对学校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2.具有资治价值。大事记记载的是历史,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研究学校的发展历史寻求决策依据。3.具有研究、教育价值。通过学习研究一个学校的发展历史,可能增强本校师生的w属感、荣誉感及社会对一所高校的认同感,或提供某方面的方法、线索。4.具有查考价值,有参考价值或为某些工作及个人提供法律证据。5.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如特色学科、特色文化、特色活动。一所大学有特色,才有优势,才能获得更多发展的机会。

具体到高校某一件事,要看是否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若放到学校历史发展长河中去考察,能反映学校历史发展的步伐、进程,体现学校历史发展的轨迹,应视为大事。如高等学校专业调整及研究机构增设等,是高等学校根据国家社会需要做的适应性调整,虽然当时只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但为今后的发展壮大埋下了种子,也应该记入大事记。

(二)高校大事内容。高等学校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的功能。能反映学校发展历史及体现上述功能的事件、活动都应该记入大事记。1.办学历史方面。学校成立、合并、撤销、恢复、更名、迁址、体制、职能和隶属调整变化以及内部机构的设置与变化。2.管理方面。学校党政领导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的任免、奖惩;学校党、政、工、团组织及业务部门召开重要会议作出的决定、决议、规划、部署等;学校重要规章制度的制订、公布与实施及修改;学校办学规模、办学形式和学制的变化,招生制度、招生规模的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变化,学位授予点的申报与批准;上级有关部门对学校工作的重要指示、决定、批复,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评估、检查、监督、指导的情况。3.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完成的重大任务或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及其获奖情况;学校师生参加重要比赛、竞赛获得的优异成绩;重大科研课题的开题、结题、成果认定及重大项目的启动、验收活动情况。4.合作交流及服务社会方面。与国际国内大学、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情况;学校派出的调查组、工作组、志愿团等服务社会的事项,有关知名专家、学者等来校考察、访问、讲学及本校领导、知名专家、教授出国(境)访问、讲学且有相当影响的事项。5.学校主要建筑项目开工、竣工和产权变更情况,主要设备、设施的添置和产权变更情况。6.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发表的介绍学校的工作业绩和批评的重要新闻报道。7.学校涌现出的有相当级别和影响度的先进模范人物,受上级机关或当地政府命名、表彰的事项;学校主要职能活动及其结果的统计。

三、高校大事记的体例

(一)编年体。大事记的体例是在编写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编年体是高校编写大事记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体例。这种体例适用于高校一次性的活动或事件,如上级领导的视察、会议召开、机构成立或揭牌、人员任免等,它以时为经、以事件为纬,逐年、逐月、逐日进行记述,一事一条,简明扼要,线条清楚。编年体的优点在于:同时异事相聚,容易看清一段时间内学校动态。编年体的缺点是:有的事件因时间跨度较长,按年月编写,就会分记几处,容易使事件前后割裂,因果、首尾不连贯,不易形成整体概念,有选择地阅读较麻烦。

(二)纪事本末体。这种体例适用于纵横跨度大、时间跨度长的事件或活动。它以事件为中心,再按时间顺序完整地记述某项事件或活动的全过程。优点是因果清楚,首尾完整,便于了解重大事件或活动的始末及发展变化情况,提高了大事记的可读性。对于像山东大学这样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大学来说,每年都有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和重大课题。如2008年抗震救灾,山东大学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全校抗震救灾工作,全校师生捐款、捐物,山东大学两个附属医院除接收伤病员外,都分批次分别派出医疗队奔赴灾区一线,集体和个人获得多个部级、省部级荣誉。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从2012年3月开始奠基,到2016年9月一期工程启用,6个学院迎来首批新生,山大人为这一重大工程付出太多的艰辛,从校区规划到学科布局凝聚了山大人的智慧。这样的大事件和大工程,要用归纳法进行叙述,否则就使大事头尾不相接,造成有始无终或有终无始,遮蔽了事件的整体价值。类似的还有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开展的科学发展观活动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等,也要用纪事本末体。

通览全国各高等院校已出版的大事记,可以看到各高校通常是以编年体为主,纪事本末体为辅的编写体例。这样既按时间顺序,又以事件为中心,适当集中记事,使得条理清楚,记述事件完整,两者相辅相成,发扬了二体各自的优点。

按照大事记编写原则和体例要求,全面记录了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社会等各项实践活动中所发生的大事、要事、新事、喜事等,既可以为学校总结办学经验教训,积累和保存史料,达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探索教育规律的目的,还可以为本地的教育志,高等教育大事记等提供可靠的、有价值的史料。因此,编写大事记在学校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秋增,马福震主编.省志继修概论[m].山东省地图出版社,2004(07).

[2]阳嘉瑛,陈奇志著.高等学校档案管理理论实践》[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0).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篇4

关键词课堂改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基础教改纲要中明确说明了学校在按照规定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时候,还要将学校的优势和学生的兴趣需要考虑在内,并结合学校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探索适合本校的课程。这种赋予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更多灵活性的做法,正是素质教育推进下课程改革深化的一种表现。

1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改革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校的责任是让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能力,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一旁给予引导和启发,并给予规范性的指导,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会学习、会思考、会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尊重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尊重个体学生的个性特殊性,为学生提供各种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并且给学生选择所接受的教育内容的权利,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并在课程落实过程中体现出学生受教育的自主性。(2)开放性原则:开放性的原则,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扩展到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上,将身边的资源都放到了课堂上,成为学生汲取到有用知识对象,体现出生活中处处是学问的道理。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相应地作出改变,改变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和呆板化趋向,更多地体现出开放性的原则。突破以往习惯于教师单一传授课本知识,将知识体系构建起来直接呈现给学生的局限,更多地是开展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自主地开展探究、合作,并获取知识。(3)量力而行的原则: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课堂改革不搞空中楼阁,不以过分追求华丽为目标,而是注重对现有教学条件的利用,巧妙借助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现有教学资源的潜力,努力地开发出实用、可行的历史与社会发展学科课程。

2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改革具体着手点

2.1从身边着手,带领学生观察自己的家乡

和传统课程内容相比,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翻开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课本,可以看到很多适用于教师开展开放式教学的内容,如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有“生活的社区”的教学内容,就给了学生和教师很大的发挥空间。教师要着重于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孜孜不倦地追求新知。教师可以从教会学生绘制平面图着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绘制乡镇版图、社区图,并且要求学生标出自己家的位置。而且第四章中教学内容就干脆是“来自家乡的报告”,这样,教师和学生的发挥空间就更大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探究家乡所处的地域、河流、山脉等自然环境特点,并探究这些自然环境特点给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多些认识,实践证明,每个学生都学得津津有味,学生不仅没有对记忆性知识表现出反感,而是对这些知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2.2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历史文化变迁

许多地方都有祖先留下来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进步。学生是文明的继承者,也是文明的传播者,理应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多加了解。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内容中恰好有这样的章节,如“回顾中华百年历程”、“保护身边的古老文明”、“感悟身边的传统”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访本地的古运河、古书院、古建筑等历史遗迹,并遍访民众,了解当地人们的传统风俗习惯等,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学生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

2.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问题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并认真进行调查和反馈,如土地、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还有计划生育等,这些都是社会上较为常见问题,事关国家基本国策,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又会遭遇各种阻碍。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并在对问题的思考中,增加对国家基本政策的理解。由此来过渡到历史事件的理解,学生也能够通过自觉了解事件的背景、内容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3历史与社会学科课堂改革发展趋势展望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习俗、办学条件的差别极大。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及未来发展的倾向性都千差万别。若采用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势必会影响到学生个性、天赋的正常发展,再加上我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各方面都在发生着重大变革,社会上需用的人才种类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未来,社会上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的需要量还会继续加大。若教学方式上不求改变,还是只用单一的死啃课本的方式来培养人才,势必会造成社会上人才与需求的脱节,也影响到教育的公信力。新时期课堂改革要从学校的办学目标出发,从办学条件和历史与社会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尊重人的差异,尊重现实,展开多种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个别化学习、研究性学习、选择性学习还有实践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从自身开始思考问题。倡导将开放性的资源进入课堂,使学生能够拓展发挥的空间,张扬个性。让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也意味着社会性知识的密度和宽度也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的自觉性也将增强。

4结语

历史与社会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容的学科,课堂的改进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共同支持。让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成员都参与到课题改革中来,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合作、探讨、反思。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在开发学科资源的同时,还应对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进行探讨,和学生一起展开集体学习、培训和交流,并最终催生出教师的创新思维,让教师和学生能够一起完成课题任务,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殷林松.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创新教学[J].教师,2012(11):93-94.

[2]郑少新.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点做法[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2(8):88-89.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篇5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职;思想教育

一、高职思政课教学现状

目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全面施行05方案,本科院校的“两课”教学科目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形势与政策》五门必须科目。高职高专院校因学习年限及培养职业型应用人才的定位等原因,《中国近代史纲要》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不在教学计划之内。笔者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从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程的系统教学,授课对象均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在校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两门理论课对当代高职学生的思想与身心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为学院“大思政”教育的中心课程。

但是,与本科院校相比,我们在实际教学成绩,以及校园宣传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客观的讲,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普遍兴趣不高,教育教学的资源相对比较缺乏,教学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高职院校在生源素质、经费投入、社会重视程度、教学资源与科研项目等方面与本科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从学生的角度看,高职教育主要是就业教育,他们一般认为思政课的学习仅仅满足修满学分;高职学生一般也不会将报考硕士研究生放在更重要的人生发展目标上。由于学历的限制,很多高职学生也缺乏进一步提高学历及参加社会考试的动力,这也是他们不重视思政课学习的重要的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现,尤其是在以理工科为专业背景的高职学生中间,他们的人文知识与历史常识存在很大的问题。历史是一部丰富的教科书,具有多方面社会教化和思想滋养的育人功能,也更多的体现在提高国民人文素质的任务。全面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光大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同时了解世界形势、开阔视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以江苏省目前的高考模式为例,理工科学生仅需要在高二通过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即可以完全放弃历史学习,因此在人文综合素质方面,尤其是党史、国史的认识上还存在很大的知识性缺陷,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乃至就业考核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同时,我们从社会发展的实际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网络应用技术的提高,各种错误的历史观点充斥于微博、网站论坛、讲座视频、电子书籍当中,而当我们的学生在缺少必要的知识背景与辨别能力的情况下也会对思政的教学效果产生严重的冲击。

二、笔者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努力探究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将现有的必修课程中融入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部分内容,并结合了专业特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取得较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反复思考,笔者认为应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政课教学计划中增设或融入《中国近代史纲要》必修课程,这对适应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政教学,人文校园的建设乃至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的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具体的讲,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加强党史、国史教育与学习精神的客观需要。

2012年党的十召开以来,中央文件与领导的讲话中多次谈及了有关问题的重要性。

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近代以来,中国被动地被打开国门,在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种种努力,无论是立宪救国、革命救国还是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都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最终未能改变中国社会的落后面貌。因此,我们努力讲清楚近代中国发展与探索的道路,对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意义十分重要。

第二,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完善目前的思政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学习比较吃力,一些教师教学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笔者分析认为《毛》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问题,因而缺少史实的支撑,学生接受程度普遍不高,考试成绩也不太理想,这也与高职不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有一定的关联。

有学者认为《纲要》课程在目前的思政理论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毛》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衔接两者的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在缺乏历史知识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知识和中共党史知识铺垫的情况下,学习从历史进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会感到吃力。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历史人文知识充满兴趣,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入近代史的有关内容,可以很大的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教学的实际效果。

从世界范围看,几乎每一个现代国家的教科书,都把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放在最重要地位。如英国政府的“国家课程历史学科工作小组”提出:“历史教学要为学生的成年生活做准备,历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公民素质,合理利用闲暇,正确对待工作”;1995年美国“全国学校历史科中心”编制的《历史科国家标准》中,非常强调历史教育在公民教育上的重要意义,认为“历史认识是政治理解的前提”,“没有历史知识和历史的探究,我们就不能成为有学识的、有辨别力的公民,而这对于民主管理进程的实际参与和使全体公民实现国家的民主思想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德国,历史学科与德语、数学、英语一样属于主科。

第三,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校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纪念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在一部分青年学生中间对主流意识形态不屑一顾,而热衷道听途说的社会传闻。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时常会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有关社会现实与历史问题的困惑,如果思政教师不能给他们以很好的解释,或者只是简单回避学生提出的敏感问题,我们认为这都是不能实现正确的思想教育效果。思政老师应该在结合理论的基础上,客观对学生关于历史问题的困惑予以很好的解答,如对于网络上流传甚广的一些近代史学术专著,其中的观点与传统说法有很大的出入,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而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要求教师既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也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老师的学识钦佩有加,而且也可以从思想上打通他们的疑惑,从而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信息,以实现不信谣、不传谣的目标,切实维护校园稳定与社会稳定的大局。

三、教学实践中我们采取的具体举措

在目前高职思政教学中,我们可以暂时采取将近代史纲要有关内容融入有关教学篇章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改革。

第一,联系到我们具体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单纯的理论教学往往缺乏耐心与广泛地兴趣,笔者在《思修》与《毛》两门课的教学实践中,将近代史的有关个案融课堂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也激发了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

比如,我们在思政课程中采取新闻播报的形式,思修课采取“历史上的今天”板块,介绍一些历史常识;《毛》课程中采取演讲革命历史故事的方式,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同时,我们在课程的有关章节中将近代历史文化的有关内容与专题与相关的篇目相融合,例如,我们尝试将詹天佑、黄炎培、陶行知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爱国主义一章中,这样,就是结合具体的案例教学,能够进一步加深爱国主义相关内容的深刻理解。

第二,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开设或准备开设有关的选修课程。

目前,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明中国通史》两门选修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我们按照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来执行,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指定教材,采用课堂教学、课内研讨、专题调查、校外实践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在我校的实践中,该课程的开始也是思政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了我校学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强化了应试的环节,增加学生参加本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自考的通过率,也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及参加学校有关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储备。

第三,学校铁路文化研究中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思政部、宣传部、团委紧密配合开设有关课题的研究并组织有关近代史有关的学术讲座。

例如,以笔者所在学校的专业特点而言,我们认为强化近代铁路史的研究与教学也是学校专业及加强思政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中国近代铁路史在诸多方面与中国近代史紧密的结合起来,加强铁路史的教学与研究,既是结合学校特色的思政创新模式之一,也是增强学校“铁路文化”的重要方面;思政部“星空讲堂”、“形势与政策”课开展有关南京大屠杀、、近代中国有关专题的学术讲座,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补充思政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一线基础工作,成为现代“蓝领工人”,也是未来工人阶级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带领他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对社会的长久发展来说就显得十分重要。贯彻中央精神,我们认为高职高专学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中国梦”理想的构建也是一脉相承的,也是全面推进“青马工程”的战略需要。

笔者认为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若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融入必修课程的教学,既体现思政教学的继承性,活跃校园文化,也将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思政教学,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对提高未来工人的思想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R].2013年8月19日.

[2]明成满,张萍.利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党史文苑,2012(4).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篇6

老院长萧克将军讲,历史研究要讲信史、真史。唯有真实,才能发挥资政育人的功能,治党治国治军之用。真实,首先要做到客观,客观再现历史,体现了我党实事求是的路线。

这部丛书难能可贵的是对历史做了客观真实的再现。如丛书中谈到,抗大一分校有一个直属军事队,为是第二战区培训军官。我们知道,正如总司令所言,抗大不是统一战线的学校,是共产党领导的学校,但抗大为统一战线培养了人才,这是鲜为人知的历史。抗大如磁石一般吸引着海外华人子弟以及国统区的知识青年,人数高达十万多人。其中,有军队将领的子弟:元老黄兴之子黄、陈诚侄女陈慕华,冯玉祥之侄冯文华,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之弟傅作良,陕军将领赵寿山,把女儿赵铭锦、儿子赵元介,以及侄子、外甥等8人都送到抗大……抗大的这段历史说明,抗大为团结抗战做了不少事,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确实是团结抗战的中坚力量。

丛书中体现实事求是精神的地方还不少,如思考抗大一分校在大青山突围中的经验教训,为周纯全校长鸣不平;如,对王实味事件的反思等。这都是难能可贵的。真实就是力量。唯有真实,才能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作用,为治党治国治军提供好历史鉴戒。

这本丛书对抗大进行了多视角的展示,既有总校,也有分校,还有附属中学、陆军中学;从分校来看,既有八路军分校,也有新四军的分校。既有记录学习,也记录战斗,还记录浪漫的红色恋情。丛书提供了不少珍贵的老照片,这些无疑是生动直观的历史档案,对抗大的生活有视觉上的了解。

著名历史学家龚育之认为,写党史,既要有广角,也要有特写。《抗大亲历者》等书的特点,就像一个个摄影特写,通过一个个的亲历者的口述历史,把一个个抗大人的生活镜头拉近,再拉近。过去许多历史书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几乎只有广角,没有特写,概念化、空洞化、教条化;缺少生动的特写。其后果是,大家不爱看,看了也很难记得住。只有生动的特写,展现精彩的历史细节,才会打动人,才会发挥历史资政育人的功能。

正是通过这数以百计的一件件细致入微的特写镜头,折射出抗大三句话、八个字的校训,折射出抗大抗大越抗越大的战斗历程。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篇7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支撑其走向文明、走向进步、走向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伦理、品格、气质、心理等精神因素的总称。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人民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不断追求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伟大民族精神更为深刻、更为根本的灵魂,它滋育这些民族精神的生成,并为这些民族精神的彰扬和发展提供着强劲的激励力量和鲜明的目标指向。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总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向人民提出新的要求。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所具有的这种鲜明的时代特点,赋予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伟大民族精神以具体的时代内涵,从总体上规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性质。在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理想和事业融会于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任何一个处于前进发展中的民族,它的民族精神都不是封闭的、静止的,而是根据新的实践提出的要求,总结新的实践创造出的新的精神与时俱进地发展。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是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从而体现时代特征、富于生命活力的最终根源。善于根据实践的发展,提炼崭新的实践所创造、所需要的精神,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方面,更要对高校学生进行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于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我国的教育应该培养报效祖国的人才,即使是国际人才,也应当有中华情结。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的环境中,高校学生受到的影响;必须清醒的看到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敌对势力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依然十分尖锐复杂;还要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着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问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

三、在高校学生中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意义重大,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必须高度重视

1.对高校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只有重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才能更好地增强国民的凝聚力和爱国心。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无国界的今天,如果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片面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低估和排斥中华文明,就会丧失民族的尊严和自豪感。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更学艺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和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的民风和气节、中华民族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等内容,有效地养成高校学生的民族优良作风和气派,有效地吸取我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使其受到深刻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2.开展中华历史知识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

在中华历史知识中,贯穿着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自强自立的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崇高的民族品格和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让广大高校学生深刻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接受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就是要保证他们能在国家困难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为国分忧,承担起历史责任。同时,要把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深刻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奋斗中表现出来的革命气概,懂得中国共产党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深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识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性进步和光明前途,树立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3.加强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高校学生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教育更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加强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教育,就是要教学高校学生热爱人民,建立对人民深厚情感;服务人民,甘当人民勤务员和公仆,关心人民,为人民谋利益;尊重人民,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相信人民,支持人民首创精神的教育;依靠人民,坚持群众路线。要培养高校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和感情,吸取为人民服务的人格精神力量,从而增强他们的民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并使其受到为人民服务的民族精神教育。要使高校学生都明白,党和人民对高校学生寄予殷切期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高校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高校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国家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触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

参考文献: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篇8

一、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

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是以物质产品为载体的精神消费产品,通过提取和转化档案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将档案文化元素附着在一定载体之上,将生涩、有距离感的档案元素形成现代人认可并易于接受且愿意获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公众对文化的渴望和体验。可以看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以馆藏档案资源为基础,通过提取出档案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元素,以创意为核心,将固化的原始的档案信息转化成形式多样的物质产品,这种灵活生动的转化形式贴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和期望,公众更乐于接受。目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已成为国内外博物馆界通行的做法,国外一些国家档案馆也纷纷通过官网推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如美国设立了“在线商城”,提供礼品订购服务;新加坡网站有“我们的商品”页面,提供海报、笔记本等商品。在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在推出便民服务举措的同时,也开始尝试以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吸引大众的目光,重视开发馆藏文化产品工作,以扩大档案文化的影响,但高校档案馆在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推广方面比较欠缺,除台湾大学档案馆外,大陆范围内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高校档案馆凤毛麟角。现阶段,高校档案文化产品主要为出版类,即通过档案编研的途径利用馆藏资源出版相关学术资料、书籍刊物、音像制品等,以此宣传馆藏和学术研究成果等。由于这类档案文化产品内容形式比较单一,缺乏创意,利用服务对象主要局限于本校各部门。因此,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上,高校档案馆应借鉴博物馆界及台湾大学档案馆的有效做法,充分挖掘馆藏资源,将文化和创意结合起来,开发出集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满足公众多方面精神需求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

二、高校档案馆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意义

档案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传播档案文化的一种崭新尝试,对于实现高校档案自身文化价值,促进高校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拓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高校档案记录着学校历史,承载着校园文化,是一代代高校人辛勤劳作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现阶段,高校档案利用率较低,主要为学校职能部门查阅和利用,学校师生和普通公众对高校档案的利用很少。从档案价值实现层面来看,高校档案主要发挥凭证参考价值,其文化价值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档案文化创意产品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中历史文化元素的挖掘、整合以及开发利用,充分发挥了档案的文化价值,赋予档案文化一种实在的传递和表达形式。

2.促进馆藏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以馆藏档案为素材,产品的开发势必会促使高校档案馆加强对馆藏资源的深度挖掘、开发和利用,通过整合蕴藏在档案中的历史文化元素,将反映学校历史和文化特色的原始档案信息转变成一种实在物质产品,文化创意产品揭示了档案的历史内涵。同时,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也会使得高校档案馆更加注重收集和征集有历史特征、文化特征的各类档案,以此来优化、丰富馆藏结构。

3.拓展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高校档案馆会树立一个文化传播者的形象,改变学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对档案馆枯燥、沉闷的印象,让公众领略档案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独特魅力。由于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形式多样,能够满足公众多方面的需求,如审美、收藏、鉴赏、怀旧、利用等。因此,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能够延伸用户对于高校档案服务的体验和感受,吸引更多潜在的公众群体,拓展高校档案馆公共服务的内容和受众范围。

4.兼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高校档案馆作为服务性机构,由于在教学和科研中不占主导地位,普遍面临经费不足的窘境。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文化产品有很多的优点,如前期的开发工作相对简单,不需大量技术、资金和人员的支持,后期的推广工作也不受时间、地点及空间等条件的制约,虽然投入少、成本低,却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档案文化创意产品也是对外宣传高校档案文化的有效途径,公众可通过档案文化创意产品认识和了解该校的历史文化精髓与特色,提高高校档案馆的社会认知度而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

三、高校档案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有效举措

目前,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对于高校档案馆来说仍属于新生事物,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档案文化创意产品,传播和发扬档案文化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1.深入挖掘馆藏档案中的历史文化元素。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以馆藏档案为素材,要注重挖掘出馆藏资源中的历史文化特色,发掘其中的核心元素。例如,台湾大学档案馆利用档案元素开发出二十多种创意商品,如撷取傅斯年校长手稿、批示用语及私章等档案元素制作的纸胶带,借此彰显其人文精神并供后世缅怀;以台湾大学校徽中雷纹为形,由傅斯年校长手稿中粹取出“台湾大学”四字设计的笔筒,不仅实用而且具有文化艺术典藏价值,每件创意商品都凝聚着档案文化的精髓。

2.文化与创意的有效结合。档案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大众精神消费产品,已不是简单的特色纪念品能够满足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的审美能力及艺术鉴赏能力不断提升,为避免产品落于俗套,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在开发过程中,要避免因循守旧的设计理念,要将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创意完美地结合起来,在产品中融入现代审美取向,使得产品既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又能满足受众的功能需求[2]68,设计出兼具文化性、艺术性、实用性、趣味性的产品,这样才能够吸引公众的目光,才能将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推向公众市场。

3.满足不同层面的公众需求。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的前期工作是要把握受众需求,由于消费对象在年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购买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对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作为尝试性探索,高校档案馆在初期的产品开发中应本着立足本校,面向社会的原则,以本校师生为主,以社会大众为辅。针对本校师生着力开发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产品,如笔记本、便签、胶带、笔筒等文具。同时,面向社会大众推出一些少而精的兼具文化性、艺术性、趣味性的产品,如工艺精良的笔筒、镇纸以及摆件等。在产品推广方面,一方面在校内进行实体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网站进行宣传,通过设置“在线商品”,扩大产品销售的范围和渠道。

4.提升档案人员素质和能力。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档案人员熟悉档案,还要求档案人员具备活跃的设计思维、较强的审美及艺术鉴赏能力。为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档案工作者需要逐步向档案文化者的角色转变,不仅要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和能力,还要开拓视野广泛汲取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增强文化底蕴。同时,还要了解创意产品的市场发展走向,学习其他行业创意商品开发推广的优秀经验。为此,学校和上级档案主管部门应创造条件,为档案人员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篇9

素质教育的提出在于区分旧时期的应试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纠正的是过去的历史教学中片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目的是要将历史教育与人文关怀结合起来。中学的历史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课程,使学生获得相应的人文素质教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无一不是让学生对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而这些条件也证明了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是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之上,从而更加精确地阐述了在新时代的情况下从事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中学历史课程发展的进程中,早期的课程设计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带有主观色彩的偏差。例如: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初中中学世界近代史教学大纲(草案)》中,强调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由阶级斗争而形成的。这时的世界史内容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意识,为的是要与帝国主义划清界限,导致学生对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缺乏了全面客观的了解。那一时期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具有极大的意义,但也同时片面理解了国际意识,与真正的国际意识还未能接轨。到了60年代后期,对于历史课程的内容出现了极左思想,导致了中学历史课程“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花”的狭隘排外史。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和世界逐渐融为一体,因此必须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以及历史的发展进行了解。随后中学历史教育的课程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认为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间里都各自有着不同的成就,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宝库。这时在中学历史中的世界史部分对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了更加客观的评论。学生在后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上更多的是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并形成了逐步面向世界、未来的意识。

二、国际意识教育推动了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改革

课程专家叶澜曾经说过“21世纪新人的培养,不对学校千百万教师天天进行着的教学实践作改革,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在历史课程中,实现国际意识教育这一目标必须要从教学出发。每每问起中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以“读书死记硬背”“、做题千锤百炼”为主。由此看出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是单一的,守旧的,也很容易看出学生缺少自主的发现、了解问题本质等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老师方面,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课前对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等都缺乏系统化的设计。在现今的21世纪,过去的备课式教学已被教学设计的理念所代替。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前拟定教学的目标、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学的结构、内容、节奏以及最终能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设计。因此,提高历史课程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教学设计都必须以国际意识教育为目标,都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体化国际意识。不同的历史事件、历史问题、历史人物及历史概念等,都要具体的按新课标分为不同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例如凡是课程内容的表述中出现了分析、评价、比较、探讨等字眼,就为运用的层次。如上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时,教师在传授历史知识的时候,多角度、多层次的联系古今中外,通过二战胜利原因的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教育,理解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的正义、合理性,体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艰辛,激发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感情等,让学生在中学历史教学阶段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第二、要关注过程和方法。教改后的历史课程教学注重的能力的培养、方式方法的培养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三位一体的理念。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凸显了历史的学习是从感知到积累,从积累到理解的过程。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以探索性的方式,多层次多角度的看问题、想问题、发现问题,从而与他人进行交流、探讨、学习等一系列的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从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的问题。

第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与其兴趣相关的课程内容。教改后的教学目标从以前的照本宣科的应试教育变成了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差距,以及学生的个人情感准备等,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出了时代的特点,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枯燥的理论原理及概念,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三、国际意识教育丰富了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来源

在校本教学提出以后,不同学校在不同的条件下,按照学校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更加丰富的有特色的课程目标、内容体系,也提供了课堂外的选修、课外时间等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一部分的学校还纷纷开展一些主题日的活动,在特殊的日子里开展特殊的教学活动、举办重大历史的讲座等,形式多样,让学生用生活化的方式来记忆历史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等。另外,学生们通过学习的内容从身边出发,从校园出发,了解校园历史,提高校园文化。例如在某学校在对学校建校以来的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每年以不同的形式来展现校园的风采。因为校园文化不仅包括了精神文化,还包括了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学生在校园中成长,校园文化起到的作用则是潜移默化的。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而今,我们早已踏进了网络时代、信息时代,网络是个开放性的无国界的小世界,在这个更加便捷的国际交流平台上,只要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便能促使学生了解和学习历史。

四、总结

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篇10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历史教育,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西周时期的周公就提出“殷鉴”思想,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深刻地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这反映了史学对于国民和国家的极其重要性。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更是提倡国人“当以良史之忧忧天下”,增强民族的忧患意识。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历史学和历史教育工作。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历史,号召全体党员学习历史,指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尤其要重视学习历史。在革命战争年代,深感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并把它提到关系革命事业能否成功的高度。他说:“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我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邓小平、、同志也多次讲到历史学习的重大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加强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中职历史课程作为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课程,面临着诸多不利“有效教学”的问题。由于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教学氛围相对宽松,给历史教学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教师的历史教学,不必和普通高中一样紧紧围绕高考的指挥棒,不必仅仅局限于教科书,教师有时间有精力在历史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放开了手脚的教师应该也能够把中职学校的历史教学搞好。但部分学校不开设历史课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历史知识知之甚少,甚至连一些基本的纪念日、重大的历史事件都无从谈起。作为多年从事职业学校历史学科教学的教师,我认为,历史学科在中职教育中对提高学生学生素质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课程改革也对职业学校的历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笔者结合实践提出了中职历史课有效教学的策略,仅供参考。

1、普及历史教学,把历史教学与学生专业学习结合起来

中职学校要普及历史教学不应该是简单的买上教材,配备教师。而应该针对各自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规模,针对学生历史文化素质低的特点,尽量的开发校本课程,加强本地历史文化的教学,让学生多了解家乡文化的渊源和历程;更要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使历史教学明显的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修养。同时由于各种专业需要了解的历史知识重点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必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历史题材作为教学重点。

2、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设计“历史活动课”,采用多种形式活跃教学

由于中职学校部分学生自卑感强,学习缺乏恒心和意志力等特点影响了中职历史学科的教学效果。因而,灵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便成为历史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可通过在课堂上积极创设竞争氛围,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等教学方式让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重新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如可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抢答、即兴辩论、比赛讲历史故事、分析历史人物的成功与失败等。同时,多开展历史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引发对历史和专业的兴趣、施展才能,并获得成功情感体验,从而让他们再次树立自信心。如执教学前教育班历史课时就让学生表演历史舞台剧;执教旅游专业班的历史课时就让学生策划“历史名胜古迹一日游”或以学生当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去介绍历史上各地的风土人情、环境资源、经贸文化,配以音乐、图像、语言情境,让学生去欣赏、去体会、去感悟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课来为学生创设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对学习、生活的自信心,也很好地实现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定位。

3、历史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学习和修养的提高,改革历史教学方法

要把历史教学搞好,关键还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不能再机械死板,死记硬背了。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法。在讲课中注意文史结合等等,交叉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耳闻目睹、口诵心记,尽量拓宽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使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辅助历史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的操作越来越低龄化,通俗化,也确实在许多方面给我们带来方便。中职的学生普遍相信计算机,偏爱计算机。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如能利用计算机可以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数字电影等多种媒体材料于一体这一特点,建立起尽可能多而有效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合理运用到学科教学中来,从而让历史课件的内容丰富多采,让教学设计空间从有限引向无限,就能取到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提供了条件,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中诸多媒体的系统组合,更充分地显示出教师对历史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作用,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整合更加条理性和系统性的教学成效。也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开展历史学科课外活动,充分发挥社会课堂效益

历史学科课外活动是历史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历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在历史学科的重要表现。课堂里、书本上学到的历史知识和道理,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得到印证、启发和补充,通过人体多种感官功能得到更生动、更鲜活、更深刻的体验,铭刻于心。

6、关注现实,挖掘历史学科的社会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