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09:44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篇1

关键词:建材实验室;建设;优化;管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成为高校的培养模式。面对新世纪人才所面临的新挑战,高校建材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如何实现高校建材实验室的创新与实验教学创新的有机结合,成为建材实验室管理所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了保证学校的办学质量,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和优化管理。

1、加强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长远规划,叉需要短期内突出重点实施建设。根据多年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1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建筑材料课程在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相当的地位,它不仅为学生学好后继的专业课程,如结构设计、建筑施工等打下坚实的材料知识基础,而且,在学生今后工作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时候,它还提供了关于材料的合理选用、质量检测方法及质量问题处理的办法等方面的基本技能。根据学校近年来招生规模扩大,班级多、人数多、课程多的新特点。学期开始应该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建材课程,尽量使所开课程班级数大致持平。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有较多时间进行实际操作,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尽量平均使用仪器设备,避免仪器设备短期内过度使用或长期闲置。

1.2加强任课教师培训

由于青年教师比较多,对实验仪器设备的掌握程度将决定教学效果。因此,加强任课教师的培训非常重要。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送出去”培训,另一种是“传帮带”。由于时间和经费等原因,第一种方法要有计划进行,目前主要用第二种方法。学校有很多老教师长期教授建材课,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组织老教师重点培训初次上建材课的教师。教研场所放在实验室.边讲授和边示范,青年教师动手实践,边实践.边讨论。加快青年教师对仪器性能了解,熟悉、掌握、控制仪器。

1.3强化实验队伍建设

领导重视是搞好实验室的关键,也是实验室队伍建设的根本保证。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较少,校内待遇低,对教学科研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没有高水平的实验室,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教学和高新科研成果,更难培育出高水平的人才,所以应强化实验室队伍的建设,合理设岗定编,落实岗位职责,在政策、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对实验人员有所倾斜,稳定实验人员队伍,积极鼓励其在职进修,参观学习等。实验室技术人员也要树立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1.4加快仪器设备更新换代

仪器设备性能的先进与否对于建材实验课效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仪器先进,学生能精确进行实验.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用较短的“磨合期”适应新仪器。目前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一般都有按键式操作、电脑数据打印等功能,操作方便,实验精度高,效果好。推进建材实验室建设,就要加快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使教师更好、更精确地演示实验,使学生更方便、更迅速地掌握实验。

1.5以学科为对象的实验室建设

若是单一学科组成的学院且拥有几个相关专业、研究所,则可考虑成立独立的院属专业实验中心;若是单一学科组成系级教学单位,则应为系属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应为系主要领导。这样有利于学科、专业及科研实现“三位一体”,即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间、专业教学与实验室建设之间、专业建设与科研之间、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之间的协调进行。高水平的实验多数来自科研,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必须是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实验人员与专业教师融为一体,并根据需要相互间适度承担相关工作,有利于实验人员了解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以“自家人”的身份更好的把实验室工作与学科和专业建设结合起来。

2、优化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建设,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以适应高校的发展要求,实验室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实验室管理主要包括制度、环境、人员、设备、资料等几个方面。

2.1制度管理

实验室必须有明确的管理制度、管理目标以及配套的各项规定,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管理体系,促进实验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其《实验室管理制度》必须在各项工作中自始至终严格贯彻、全面落实,并且要在执行落实的过程中,依据学校发展和教学要求,不断修改、完善和补充,使之更加科学规范,确保实验工作质量。

2.2环境管理

对实验室环境管理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考察实验室是否具备正常开展实验检测工作的基本环境,二是考核实验室对特殊区域的控制情况。如对有噪声、振动、辐射的区域是否进行了有效隔离;对有限制进入的区域是否贴有醒目标识;对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试验场所是否具备相应的监控手段,有无控制记录以证实检测过程的环境条件满足标准的要求。

2.3人员管理

开展实验课前,应确保实验室人员的技术能力与水平,对方法、原理、关键步骤理解越深,试验结果越准确,为此应从专业常识、操作技能等方面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还要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等情况的变化对其进行适时的培训。应对人员培训效果进行科学的评审与确认,以保证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对人员技术水平的评审,可通过查阅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培训效果的考核及确认记录,人员的技术档案等。

2.4仪器管理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开展实验和检测工作的硬件条件,它体现了实验室的技术装备能力。对仪器设备的考核,一方面在现场评审检测时,留意现场仪器设备配备情况,以及仪器设备的性能和工作状态;另一方面可查阅仪器设备的档案资料,核实仪器设备的配备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对国家有校准规程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应提供合法机构的检定证书;对国家无校准规程的仪器设备,应制定本单位管理办法,以保证其测量的规范性。

2.5资料以及档案管理

实验室内各项设备都应建有各自的档案。档案内除记载有设备的验收、安装调试、使用及检修、校验等技术资料外,其他如图纸、说明书、检定证书等有关资料悉数收入。另外对所有的教学实验、科研实验、委托实验等必须按照专业分类建立台账,统一编号,相互衔接,一切原始资料不允许随意涂改,资料不得随意抽撤,以保证将来有据可查。

3、结语

鉴于建材实验室在建材教学中的重要性,必须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中逐渐优化适合本单位的教学和管理方法,只有这样,建材实验室在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才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适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材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凯.如何提高建材实验室的教学质量[J].企业导报,2010(1)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篇2

关键词:化工实验室;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1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化工作为传统行业涉及到工业、农业、航天航空、水利建设和食品安全等国民经济及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行业对化工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也对高校毕业生在动手能力、专业特长等方面提出严格的要求。化工实验室是提供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学和科研实体,在化工人才的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1,2],是高等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进行科学研究、开展教育教学、培养科技和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化工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实践、加强、巩固和创新,并且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规范的实验室管理是开展这些工作的保障,只有管理的规范,才能更好的为科研和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人才中的作用。近几十年,高校实验室建设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实验室管理工作也有所发展,但仍存在较多问题。

一、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1.管理和责任制度不够健全。实验室的管理是一个多学科、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结构系统。实验室设备归属不同部门管理,不同部门之间的管理方式又各不相同,缺乏统一规划,使高校实验室存在管理机制不统一、理不顺等问题,对实验室的管理和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由于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在实际工作中就很难做到有章可循。此外,有些实验室虽然建立了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但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水平较低等因素,导致执行力不够,管理不到位,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3]。负责仪器操作的实验室人员责任心不够强,普遍存在会用就行的思想,对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并不上心,有的甚至没有对仪器使用说明进行认真研究,不能很好的按照说明书使用仪器,严重影响了仪器的使用寿命,更有甚者造成仪器不同程度的损坏。对于已经损坏的仪器不能及时加以维修,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管理和责任制度的不健全,使得有些制度形同虚设,很难执行。有时,有些制度也会对仪器使用者产生束缚作用,造成仪器的闲置[4]。

2.安全制度不严。实验室工作,尤其是化工实验室,因其复杂的安全环境,十分具有危险性,应给予高度重视,积极预防。然而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不顺,安全制度不严,没有建立起化工实验室全面安全管理的领导体制[5],极大束缚了实验室安全工作建设。实验室危化品管理、“废液、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制度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学生安全意识不足,使化工实验室的管理规范留下安全隐患。

3.高端仪器的利用率不高。为了满足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需要,购买了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但由于实验的易耗材料昂贵、维护成本高等原因,只能由指导教师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很难了解仪器的使用及操作原理。此外,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需要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但培训名额有限,只有科研需要的教师会比较熟练地操作,导致大型仪器设备的长期闲置,利用率不高。

4.设备的重复购置。大多数高校的实验课作为理论教学的验证,长期依附于理论课,实验室也是依托于教研室建立,实验室人员和实验教学主要受教研室管理。实验室设备归属不同部门管理,没有统一进行规划。在这种体制的作用下,教研室各自为政,实验室的管理存在过于分散,集中管理力度差,缺乏全局和整体意识的问题,导致部分实验设备和设施存在重复购置和建设的现象,在管理上得不到优化合理的配置,使用效率低。

5.实验管理队伍建设不合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将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将实验室工作人员统称为教辅人员,处于教学的从属地位,实验技术队伍结构的建设不合理[6]。实验技术工作人员少,工作薪酬较低,职称难评,因此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安心于实验室工作,纷纷调离此岗位,使得一些实验室成了高校老、弱、病、残以及家属的安置所。这些人员由于身体、年龄、学历和知识等方面的原因不适应实验室工作,因此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另外,很多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还是过去的老一套,已完全不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知识,与实验教学改革、发展要求尚存一定的距离。

二、实验室管理的改善

1.制度化管理。首先,应该制定科学化和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登记》、《学生实验记录登记》、《易燃易爆化学试剂使用登记》、《有毒化学药品使用登记》、《实验室废液的绿色化管理》、《损坏仪器登记》等[7,8]。这些制度的实施和执行,不仅能让实验教师及时了解仪器和化学试剂的使用情况,切实保障实验课的正常进行,也可以使学生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爱护仪器设备、节约化学药品等耗材的优良习惯。为使制度的可操作性加强,还应根据实验室的不同功能,进行管理制度的细化,如气相色谱室管理制度、原子吸收光谱仪管理制度等。制度的进一步细化,规范了实验室人员及使用行为,有利于减少问题的发生。

2.安全管理。建立化工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有效保障学生和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财务安全,使实验室的工作环境达到良好有序的要求。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的管理:建立一套规范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加强对实验人员及师生安全观念的灌输,明确安全管理职责,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责任到人,注重安全管理的落实,保证实验室工作安全。(2)实验室基本设施的管理,包括水、电、火等。实验室中的水管、电线、开关、灭火器等因长期使用或受腐蚀等原因,存在老化等问题而造成漏水漏电,给人身安全和仪器设备带来损害。因此,需要实验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设法解决。(3)化学试剂的管理:实验管理人员应了解化学试剂的理论性质。在存储方面上,易燃易爆、易制毒和易挥发的试剂,要分类存放,同时仓库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有毒有害的危化品要单独建库存储,采取双人保管制度。实验后的化学废液应进行统一回收,不能直接排放,并定期将废液和固体废弃物统一送到废物处理厂处理。

3.规范仪器设备管理。仪器设备的管理应围绕教学需要进行。建立设备档案,建立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档案,整合优化实验室资源,可以将部分被闲置的设备纳入教学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购置和使用率不高的问题。另外,仪器设备的管理必须坚持人员落实和责任落实[9]。对于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要定点存放,专人保管和维护,并对外开放,充分提高精密贵重仪器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制定后,实验人员便是决定性的因素了,必须做到人员到位和能力到位。责任落实是加强管理的最有效措施。将责任落实到人,如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以调动实验人员的积极性,减少工作上的差错。同时,将仪器设备进行计算机管理,实现从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的全方位过渡,达到仪器设备的最优配置,发挥科研和教学的最大效益。

4.加强专业实验队伍建设管理。提高实验人员的素质是实验教学的核心思想,可以从内部发现和培养人才,也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得以实现。采取岗位辅导、定期培训、与生产厂家联合培训、到外校进行深造、留学等形式,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实验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保持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发展的活力;吸引一批高素质人才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狠抓思想素质工作,对实验人员定期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求实验人员以自身为表率,培养和引导学生尊重教学、尊重科学的思想作风,自觉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习惯。

三、结论

实验室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规范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安全机制,把实验室建设、管理、教学和科研有机统一,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利用率,更好地为科研、教学和生产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探索和研究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建立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才能够真正使实验室成为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参考文献:

[1]何晓梅,韦传宝,陈存武.开放型实验室运行模式与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2):119-121.

[2]梁传杰,吴晶晶.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前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1(3):23-27.

[3]熊江波.基于高校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管理职能整合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5,14(7):52.

[4]邓型深,姜吉琼.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中国现代装备,2009,(6):112-113.

[5]梁建国,于燕梅.实高效化工实验室安全环境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0):229-231.

[6]周齐佩.我国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5:21.

[7]娄阳.浅谈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室的管理[J].贵州职教论坛,2015,10(2):56-58.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篇3

关键词:虚拟化;云计算;实验室建设管理;实验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8-0047-03

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培养,使之具备与其专业相适应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我国高校计算机相关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在现阶段按照传统方式建设和管理的计算机实验室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器资源利用率低。传统的模式下,每个实验室配置1-2台服务器,

一个服务器一个操作系统,一个应用,并且长期存在一部分实验室服务器满载,而另一部分服务器闲置,据统计实验室服务器的平均资源利用率只5~15%左右。

2)实验室建设、维护成本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实验室硬件设备一

般只能满足3~5年的需求,软硬件的升级和更新需要大量的成本。在实验室日常的管理维护中,传统的方式缺少集中化的it管理机制,实验室管理人员无法集中监控、远程访问和管理实验室,维护效率低。此外,如遇到突况,服务器或者学生机系统崩溃死机,数据丢失,可靠性无法保障。

3)实验室管理分散,管理成本高。传统方式下,服务器、计算机设备都分开放置,占地面积大,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进行维护和管理,运维成本大。同时在实验室日常管理中,实验室管理人员常常需要进行大量繁琐的、重复性的劳动来进行教学、科研、考试、培训等各方面软件的安装和维护。

4)实验室利用率低、实验资源共享度低。传统方式下,硬件设备资源有限,计算机实验室的功能主要依据所服务的专业来划分,如网络技术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等,每个专业实验室均只安装其相关专业的软件,因此仅能完成有限的一些课程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存在实验室利用率偏低的问题;此外传统实验资源往往只能在实验室里才能使用,实验资源受时间、场地限制,共享度低。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技术需要不断更新。

1.虚拟云技术介绍

云计算是一种能够通过网络以便利、按需的方式获取计算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和服务等)并提高其可用性的模式,这些资源来自一个共享的、可配置的资源池,并能够以简便和无人干预的方式获取和释放资源。云计算体系结构的主要由资源层(iaaS)、平台层(paaS)与应用层(SaaS)组成。

虚拟化(Virtualization)是为某些对象创造的虚拟版本。它是表示计算机资源的抽象方法,通过虚拟化可以用与访问抽象前资源一致的方法访问抽象后的资源,可以为一组类似资源提供一个通用的抽象接口集,从而隐藏属性和操作之间的差异,并允许通过一种通用的方式来查看和维护资源,包括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平台虚拟化、桌面虚拟化。虚拟化技术是将各种计算及存储资源充分整合和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

2.基于虚拟云技术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2.1搭建虚拟云计算平台,为学生提供先进的虚拟化实验平台

随着云计算及虚拟化技术的发展,虚拟化已用于各种生产环境,为此,实验室的建设采用搭建虚拟云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及研发环境,能够学习Ha、DRS、Vmotion等虚拟化技术,主要包括桌面虚拟化和服务器虚拟化2个部分。实验室建设所依托的完整云环境下虚拟实验室架构图如图1所示,该图包含了实验平台的各种功能模块,表述了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

2.2虚拟桌面的部署和实现

传统的实验室pC机位置分散,如果需要进行操作系统或者应用软件的安装,管理员需要逐个机房安装,遇到时间比较紧迫的考试,临时环境的安装更加困难,经常需要通宵加班。对于学生而言,上机的地点分散,机房的机器有还原卡,桌面的环境和数据不能跟着走,学习起来不方便,因此,我们可以采取虚拟桌面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现在主流的虚拟桌面技术有两种,瘦客户端和非瘦客户端。瘦客户端是指基于pC工业标准设计的小型行业专用商业pC,他的内部没有硬盘和软盘驱动器,所有的数据都存放在中心服务器上。非瘦客户端模式是保护卡管理的一种升级模式,服务器用于管理系统镜像、镜像更新等操作,实时更新用户终端系统。在非管理模式下,用户终端所有的操作都在本地执行,与单个的pC机没有任何区别。

2.2.1虚拟桌面的实现

桌面虚拟化技术将传统pC终端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安装在后台服务器虚拟机中,所有的运算都由服务器来完成,老师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客户端来访问虚拟机,如使用云终端、瘦客户机、传统pC或者笔记本电脑等。而云服务器通过虚拟化技术,生成大量的虚拟桌面,并利用远程桌面显示协议,通过网络将桌面发送给终端设备。管理员可以通过ie浏览器访问服务管理平台,对服务器集群和所有虚拟桌面进行管理和维护,从而实现桌面环境集中管理、终端零维护和硬件资源的弹性分配。

2.2.2虚拟桌面的优点

使用桌面虚拟化技术后,具有如下优点:

1)实验室管理员只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创建一个桌面模块,再根据模板批量克隆具有相同配置的虚拟桌面,通过用户名或者终端名实现桌面的快速分配,极大的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效率。

2)管理员还设置“虚拟个人桌面”,在这种环境下,虚拟机数据不还原,虚拟机登陆跟随账号走,在任何设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登陆属于自己的桌面,以满足老师和教学、科研、学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上机实践的需求。

3)管理员还可以设置“虚拟教学桌面”自定义还原策略,用于上课培训等场景,并支持批量修改虚拟机的ip、计算机名以及系统登陆名,可以满足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环境需求。

4)虚拟桌面提供了多重安全保障。设备终端在使用“虚拟桌面”的同时,

也可以使用本地系统。当网络中断时,学生可以使用本地系统继续完成相关操作。

5)采用虚拟桌面,老旧pC也能登上云平台,在虚拟环境下计算机能力主要来自于服务器,终端设备可以采用极低配置的pC,让十年前的pC使用win7系统和新型的应用软件也十分流畅,极大的延长了实验室硬件设备更新换代的时间,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2.3服务器虚拟化的实现

服务器虚拟化的实现需要有完整的虚拟化设备和管理软件,包含虚拟化的所有重要因素,如虚拟生命周期、迁移、备份和恢复、监控、高可用性和工作负载管理等。服务器虚拟化可以充分提升服务器的利用率,降低成本。

服务器虚拟化主要包括2个组件:1)虚拟化计算节点:以内核虚拟机技术为基础,部署在实体服务器上,使得一台服务器上可以运行多个虚拟机,虚拟机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2)虚拟化控制节点:管理员可以查看和管理虚拟环境内所有组件,通过浏览控制节点,由单一的GUi接口实现对资源池、服务器、虚拟机、数据存储、镜像、网络、安全等功能组件进行管理,同时包可以对资源的全局实时性能检测和统计、在线迁移、应用负载均衡、时间跟踪查询等。

2.3.1服务器虚拟化的特点

服务器虚拟化之后,可以带来如下特性:

1)集中管理数据:使用虚拟服务器后,管理员可以采用集中的管理方式,

通过办公pC、移动终端、手机等访问管理平台,在信息中心远程就可以完成所有服务器、虚拟机的生命周期管理,资源动态调配均衡,业务部署和日常维护工作,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

2)服务器可靠性高:当物理服务器发生故障,如硬件损坏、异常报错、无

法启动等状况,虚拟机可以在资源池内其他正常的服务器上重新启动,保证用户访问的连续性。

3)自动负载均衡,响应时间提高:服务器虚拟化之后,在业务访问的高峰

时段,利用服务器作为负载均衡设备,创建多个虚拟机共同承载,并根据虚拟机的优先级,让其访问获得计算资源,实现高负荷业务的负载均衡。

4)兼容性好,部署简单快速:服务器虚拟化平台能够虚拟出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以供实验或科研使用,如:winDowS、LinUX、UniX等,并可以通过系统模板功能,在几分钟搭建几十台服务器的实验环境,为老师节约教学准备时间。同时,也可以通过系统模板功能,快速部署考试服务器等应用服务器所需要的应用环境。

5)易备份,易恢复:虚拟化服务器提供了备份接口,可通过存储自带的备

份软件,对虚拟机进行备份,当虚拟机的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出现问题时,能快速恢复整个系统及相应应用。

2.3.2服务器虚拟化前后对比

对比发现通过虚拟化技术可以将多个物理服务器整合成一个物理服务器,降低了硬件采购的成本,同时通过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也使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提高了60%左右,此外,实验室的管理维护更加便捷,部署的时间也从原来的小时级提高到了分钟级,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采用虚拟化技术和虚拟架构可以降低实验室建设成本,更好的满足教学与科研需要。

3.结束语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篇4

【论文摘要】新世纪的人才培养,不单单是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全面素质的提高,尤其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实践教学中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和必要途径,是理论教学不能替代的。推进学院实验室特别是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改善实验环境,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等教育的重点工作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高等教育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必须要求学校培养的学生既掌握较高成次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专业技能和胜任实际工作的本领;既要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开阔进去的能力,又能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以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

高校能否培养出一批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学校“声誉”的具体体现。也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仔细分析各高校毕业生的成才情况,就不难得出这一结论。为什么采用统一的教学体系、同一教材、同一学制的高校,有些英才辈出,有些却人才寥若晨星?其根本的差别,就在于思维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上的差异。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际动手、动脑,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进而灵活运用,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达到造就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因此,实验室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然而,这方“沃土”长期以来由于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影响,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我国高校系统重视应试教育,轻视创新教育;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重视传承的成果,轻视创造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轻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室建设,轻视实验室建设等等,中国没有出现顶级创新人才,忽视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水平低下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二、专业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摇篮

专业实验室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自主创新的能力。事实上,许多的自然科学成就都是在专业实验室产生的。丁肇中的成就就是得益于实验,他讲过“研制成功的原子弹,实验方面气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真正的困难是独立解决实验技术的问题”。而实验技术问题,正是专业实验室的特征,专业实验室也正是新技术的最好诞生地。

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单靠教学环节是不够的。专业实验室是推动知识物化、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技术发明等实践活动,知识包括书刊上的知识、人脑里的知识、物化了的知识。书刊上的知识、人脑里的知识是潜在的财富,只有物化了的知识才是真正的财富。要实现知识的物化,就必须通过不断实验完成。1947年12月16日,在贝尔实验室,布莱顿和巴丁发现锗片上的电子管跨导和点接触晶体管效应;1948年1月肖克莱提出著名的面结型晶体管模型和场效应理论;1951年、1952年,他又分别以实验证实了这两大理论,从而完成物理学的知识创新。实验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实验是检验科技成果的标准,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基地。实验室的先进设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近几年我院不断加大了实验室建设的力度和经费的投入。尤其是自2008年确定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以来,实验设备总值有原来的几十万元猛增到现在的近千万元人民币。大大改善了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为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比赛,学院还建立了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为我院这几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屡次获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认识到,我们离本科教育评估合格的目标还有很多的不足。

三、实验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旧观念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尽管各级部门一直强调实验的重要性,但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还是普遍存在。学院时调整时,削减实验环节是首当其冲的事,实验仅仅成了教学理论的附属品。因此,学生和老师都不会对实验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就无重谈起。

2.实验内容和方法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由于实验课时的限制,当前实验课内容多为基本性、验证性的实验,有的实验结果有都现成的答案,甚至验证的方法思路也是统一的。开发性、综合性、设计性的例子几乎没有,这种实验体系抑制了学生个性思维发展,其结果带来的是共性多了,个性少了;模仿多了,创新少了。

3.实验教学手段及设备不足不适应创新教学的要求

目前实验教学手段单一、落后,许多实验仪器设备性能低、更新慢、数量少,这些都不能适应对创新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4.专业实验室少,缺乏科研环境

新教师课时工作量大,业余时间少,学院又缺乏相关专业实验室,即使有少量课题经费也跟不上,总体上造成学院科研氛围不浓,。

四、以评估为契机,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1.必须把实验室建设与专业建设结合起来,齐头并进

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急剧扩大,新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如我校新增专业中有相当数量是理工科专业,在实验室建设中都属高消耗专业。要建成这些专业,除了需要足够的实验用房外,尤其需要大量的资金用来购置实验教学所需的各类设备,否则,再好的专业也只是一个空架子。因此,从学校整体而言,新专业及与之相应的实验室建设项目同时申报、审核与讨论,更适合学校的实际,更利于选准选好新专业,更有利于专业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2.必须把实验室建设纳入高校科研建设系统,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与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和基地,对一所教学与科研型大学而言,在建设好一批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的同时,还应建设好一批各具特色的科研实验室,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各类重点学科及与之相应的学科带头人和这一支队伍是高校的一块牌子,一面旗子,也是高校提高办学层次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重点学科必须以与之相应的实验室建设作为支撑,离开了实验室,那么,重点学科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生命力。高校可以以这些重点实验室或专业实验室为依托,改善办学与科研条件,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为提高办学效益服务,为高科技产业报务。因此,实验室建设必须自始至终地纳入到高校科研建设体系之中,为科研提供物质条件。

3.必须把实验室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统筹兼顾

今后若干年,各高校的规模还将进一步扩大,学生数猛增,由此将会带来实验室用房紧缺、仪器设备的台套数不够、实验师资队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若这些问题未在学校总体建设(如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中予以全盘考虑,势必严重影响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因此,作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职能部门,应及时、详细地将近几年内实验室建设所需的用房、经费、师资等基本数据进行统计,与有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并及时向校领导汇报,争取尽早给予规划立项,获得工作的主动权。

4.提高实验教师素质,加强实验管理力度

建立良好的政策激励机制,刺激大家互相学习;打破实验教学人员与教学人员之间人为的界限,鼓励双向交流,互换工作岗位,并在收入分配、职称晋升等方面一视同仁;还要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培训,鼓励参加学术及管理交流会议;对不适合在实验技术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予以调离;对学历层次达不到要求者,限期要求其参加进修并达到要求;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与管理,培养其具备严谨、求实、科学的工作作风,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乐于奉献的好品德。

五、结束语

我院将于2013年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凭借这一机会,近几年,我院在基础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购置了许多先进的教学设备,这为专业实验室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经验基础。并且,我们遵循高等教育法规,不断地完善实验制度,保证实验教学运行的有序、规范,学生参加的积极、主动。

我们力求通过对专业实验室的评估促进实验室的建设,使实验室的条件得到改善,教室的队伍得到加强。而之一切又都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教育目标为核心而进行的。这也会使我们在专业的实验教学中,真正实现了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相互促进和统一。

参考文献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技术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兼顾基础性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教学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社会认识能力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科学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一体化教学,即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是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职业采用的教育方法。实验教学是实验室建设中重要的一方面。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①实验教学充实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在实验过程中,除了实际动手能力外,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②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摇篮。管理好实践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全面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迫在眉睫,首先要建立规范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1)成立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领导任组长,各系(部)、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门、教务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负责人参加。逐步建立以校、系二级管理为主的实验室管理体制,领导小组对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建设中的立项等重大事项进行论证和评估。

(2)充分发挥教学顾问组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作用。每学期初向顾问组报告一次实验室建设工作计划,平时主动征集意见,每学期集中听一次意见。

(3)实验室相关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力度,认真抓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制度。

2.制定和完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加强实验室的制度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在完善中自觉执行,一切按制度办事,切实做到有章可循,有矩可守。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可制定:如贵重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低值易耗品的申报和管理制度、剧使用和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程及卫生制度、实验员工作制度与规范、实验指导教师工作职责、学生实验守则等规章制度,这样使管理更规范化,提高了仪器使用率,本着“高效、节约”的原则,既保证学生的实验需求,又节约实验耗材,保证各实验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

3.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教学的基本要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影响管理服务的质量。因此,要聘用工作责任心强、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高技术高职称人员担任实验室主任职位,制定和完善严格的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和考核制度,使所有的实验技术人员都担负着实践教学的责任,在实践教学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和实践教学能力,定期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实验技术队伍整体水平,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校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实践教学管理队伍。

4.培养创新,构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

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限制了实验教学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顺应形势,构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①在实验内容上,力求把“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融于一体,逐步减少简单重复的、非经典验证性实验,增加一些代表前沿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②在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上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如启发式与问题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结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遇到实验过程中因操作错误或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影响及损失,要鼓励学生先自己多思考、多分析、多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在实验中寻求问题的答案,探索新的知识、新的奥秘,拓展创新思路。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③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让学生随时进实验室进行实验,使学生的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实验动手、动脑,才能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并灵活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达到造就创新型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5.结语

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系统工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关系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我们要正确认识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的地位与作用,积极探索创新、科学管理,走自己的特色路线,充分发挥实验室培养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篇6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仪器设备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32-02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普通高中学校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新课程标准下,生物教学既要“为高考”又不“唯高考”,要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在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均有长足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实验教学增加了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如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呢?下面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一下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情况。

1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面临的现状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没有专业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师,相关技术培训不够及时,学校缺乏相应的标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高考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分散,题型较为单一等。针对这种现状,要求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师根据现有条件,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最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完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

2建设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要求

有相对独立的90m2左右的实验室即可,水电暖设施齐全,采光条件好。至少分成3间使用,通过玻璃隔断分成单间:一间为准备间,用于玻璃器皿的清洗和贮存以及培养基的制备;第二间为操作间,这个房间必须严格消毒,用于实验操作,在清洗玻璃器皿和制备培养基时要分开进行,以免影响培养基的成分;第三间为炼苗室,用于无菌苗的培养,这一间的温度条件、光照条件较为严格。

3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天平、冰箱、高压灭菌锅(可用家用高压锅代替)、电炉、超净工作台、酒精灯、解剖刀、镊子、解剖剪、三角瓶、可调移液器(10μL、200μL)、烘干箱、大细口瓶或塑料瓶、封口膜、pH试纸、培养皿等。其中大部分可从生物或化学实验室中找到。

4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管理

生物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要组成新课改工作室,备课组成立植物组织培养课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每周交流汇报自己的做法和体会,这样从根本上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开展组培实验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对实验所需的各种器材、药品及时供应,保障植物组织培养实验的顺利开展。

4.1植物组织培养室的日常管理

植物组织培养室的日常管理由实验教师负责,其任务是:保持组培室的卫生;配制母液和培养基;无菌室的消毒灭菌;培养室的光照时间、温湿度调控;指导学生做观察接种苗的生长状况记录,并将污染苗及时拿到室外清洗消毒;拍一些有价值的照片,展示学生成果;学生分组实验时负责指导学生操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2组培室的假期管理

暑假是组培室管理最困难时期,暑期温度高,蒸发快,一般将培养室、炼苗室空调温度调整到25℃,每室放4水槽纯净水,采用自然光,每周来学校查看两次,需要继代培养时及时转接。寒假将空调关闭,采用暖气供暖,自然光照射,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比如湿度、温度不合适)及时调控。

4.3移栽苗的管理

冬季西北风大,不易开窗炼苗;夏季室内温度又太高,虽可以用空调调温,但空调风大,不利小苗成活。经常将定植苗用塑料袋罩好,放到阳面办公室,成活率较高。

5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使用

通过多年的探索,如今,很多学生能够亲手接种无菌苗,并已成功培育出矮牵牛、紫罗兰、百合等大量的苗木,从师生对组培的朦胧、神秘,到师生的熟练操作、进行课题研究,期间经过许多“风风雨雨”,遇到过许多困难,有过许多困惑,同时也总结出许多经验,取得一点点成绩。

5.1学生兴趣小组的建立及活动开展

利用周四下午七、八节活动时间,每班找6个有兴趣又有责任心的学生,作为兴趣小组成员;先让兴趣小组的学生了解整个组培实验流程,然后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己选择课题,进行培养自己喜欢而又有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的植物教学实验。如今兴趣小组学生已经能独立配母液、熬培养基,通过上网查找培养基配方、调配激素比例、pH值等,分组实验时还能像老师一样示范指导。

5.2学生分组实验已成模式

在生物技术实践模块课程标准中,高中生物新课标要求“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由两位教师配合操作:首先由一名教师在组培室对面的实验室,利用多媒体讲述理论知识,重点讲接种方法;讲完后,学生分组分批进行接种实验,课外活动小组学生指导接种方法,并演示配制母液、培养基的熬制和分装;在第一、二组学生接种的过程中,第三、四组学生先整理教学案,总结培养基的成分,思考植物体细胞发育成完整植株需要的条件,看资料分析,总结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在第三、四组学生接种的过程中,第一、二组学生重复上述内容。所有学生都接种完成后,共同进行问题探究,并完成巩固练习、高考真题,提升应用能力。

5.3在实验中不断摸索、改进和提高

1)充分利用未凝固的培养基。第一次配培养基时,因pH值调得偏低未凝固,就毫不犹豫地倒掉了;还有一次配百合培养基,虽然成膏体,但仍能流动,而分组实验马上就要开始,来不及配新培养基,临时决定接种不敏感的烟草,结果长势良好。如今配培养基,几乎不用pH试纸调试,每1000mL加30μL的氢氧化钠,培养基很好用。

2)桶装水代替蒸馏水。开始用凉白开水配母液和培养基,但接种苗感染严重;如果实验室没配蒸馏水机,可以用桶装水代替蒸馏水,效果很好。

3)将污染的接种苗通过控温、控湿抑制细菌生长。最近接种100多瓶矮牵牛,可能因为组培瓶消毒不彻底,发现培养基上一层鲜红的细菌出现。按照惯例,将污染苗及时带到室外清洗,但发现外植体生长健壮,全部扔掉太可惜,决定将其带出培养室,放在办公室阳台上。可能由于太阳照射,空气湿度减少,发现小苗长势良好;20天后将其移栽到定植盘,长势喜人。

6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疑惑

对于学生分组实验,采取课前培训兴趣小组、课上由其示范指导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完毕的学生在常规实验室里进行讨论,取长补短。其疑惑是:现阶段高中课堂教学任务主要是围绕高考来展开的,很难筹建足够的兴趣小组,而且这些“小老师”不能参与学生的讨论,也很遗憾。另外,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由两个人共同配合,理论讲述与操作时间比多少合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7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前景展望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篇7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10-02

就目前来说,实验室教学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实验室管理是一种多目标以及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因此,在其管理的职能上具有综合性以及交叉性等特点。另外,很多高校中建设的实验室都是多种学科以及多种领域综合的综合实验室,每一个实验室都有自身的安全需要,因而,在对其进行管理的时候,出现一定的难度。在很多的实验室中,其自身所需的条件、实验室种类具有复杂性等特征,有的实验室中保存了大量的易爆物品等危险物品[1]。另外,高校中实验室的使用人员也比较复杂,这给实验室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即时信息成为可能,这给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工作带来了新的启发,以期实现管理的科学性。

一、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难度分析

1.多样的实验室条件。由于高校中所存在的学科环境较为复杂,因此,不同的学科需要使用不同的实验室,如电子学院需要大型的计算机室、机械学院需要大型机床实验室、化学学院需要对多种化学药品以及进行化学实验的相关实验室等。并且,实验室的实验条件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造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出现一定的问题。如化学试验室中就需要对化学药品存放所需要的温度条件、湿度条件以及检验条件进行明确的规定。而生物实验室不仅涉及到药品存放的安全性,还涉及到生物防疫以及辐射源等相关的内容,工科领域中的实验室则是对机床运行以及操作的安全性、高电磁辐射的安全性、强电运行的安全性进行了一定的要求。正是,由于现今高校的学科设置更加丰富,从而导致高校试验在使用中,会涉及到各种药品以及仪器的使用,进而造成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2]。

2.复杂的实验室使用人员。就目前来看,高校实验室的使用人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仅涉及到学生、老师,还涉及到实验室管理人员等。如上文所说,现今高校中的实验室种类也较为丰富,因此,使得各种学科的实验室有着不同的管理特点,不仅需要实验室管理的相关知识,还需要较为丰富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这样的状况使得实验室中的相关管理人员不仅需要调动高校中的行政人员对其进行管理,还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这些专业人员可以从学科专业性的角度,对实验室中的设施、物品等进行安全、科学的管理。但是,这样一来,必然会使得从事实验室管理的相关人员数量队伍较为庞大,造成了实验室管理具有较大的难度。另外,高校中的学生数量较为巨大,导致很多开放性的实验室,人员流动性较大[3]。很多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其安全意识不足、相关的理论知识也不足,甚至学生的专业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实验室教学以及实验室管理都存在较大的难度。

二、实验室管理的基本思路

1.完善制度建设。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应该是依照一定的实验室制度进行的,由此可见,管理制度是整个实验室管理过程实施的主要规范[4]。同时,规划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也是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走向规范的主要保证。为了使得实验室教学、实验室科研活动以及实验室的社会服务得以顺利进行,在进行实验室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各高校专业的不同,制定相关的实验室制度,如实验室进入规定、实验室管理规定以及实验室使用规定等。另外,实验室制度还需要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相关职责以及实验室大型设施的管理办法进行明确,以期实现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5]。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制度得到完善并不代表管理的有效性得到了保证,实验室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有关。因此,在进行实验室制度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对管理人员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并有效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2.加强队伍建设。就高等学校来说,实验室的教学工作主要是由专业的老师以及实验的技术人员组成。实验专业老师主要的职责是对实验标准进行完善,对实验规则进行改革以及协调实验前的各项准备等。另外,实验室专业教学老师还需要履行的职责有根据实验课程的相关标准进行实验工作的讲解以及指导工作[6]。可以说,实验教学的专业老师是进行实验室建设、教学的主要力量,也是完成实验教学工作、实现实验目标的关键。实验室中的相关技术人员是保证实验室中日常工作正常完成的主要力量,对于教书育人、物资供应以及设备维修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实验教学的时候,既需要实验的指导作用,也需要实验的服务作用,还需要有实验的行政作用。因此,实验室中的教学队伍建设是对实验室进行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实验室中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把有限的物力、财力以及人力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进行实验室队伍建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引导相关人员认识教学队伍是进行实验室教学的重要保证,应该对实验室教学人员的待遇地位进行有效提高,转变其教辅地位,从而对相关教学人员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7]。其次,从事实验室相关工作的人员要进行理想树立,严于律己,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显著提高,在日常工作中多学习,勤实践,实现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专业的技能知识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从事于实验室工作。三是对从事实验室工作的相关人员加强培训,采取理论传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对实验室管理人员、教学人员的业务素质进行显著提高[8]。四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队伍进行进一步优化。引导学院中的教授、学科带头人等进行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从而实现实验教学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结语:

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等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为实验室的管理以及建设工作都带来了新的思考,也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等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现代教育技术下,开展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应该在结合各学院实验室实际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并在管理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实验室管理的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代新敏.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优化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1):146-148.

[2]李婷.教育技术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03):135-139.

[3]谢安建,王礼贵.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创新性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4):271-273+288.

[4]郝丹.远程实验室:支撑环境与创新动力――“中国远程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5-15.

[5]陈文倩,宋军,战永佳.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3):190-192.

[6]韩宇男,吴伶锡,周并举.高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07):224-227+235.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篇8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践与探究

applicationandexplorationoflaboratoryestablishmentandmanagement

inapplication-orientatedcolleges

ZhuJun

nan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jing,211167,China

abstract:Laboratoryestablishmentandmanagementareofgreatimportanceto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application-orientatedcolleges.thispaperexaminesandstudiesthesetting-upofsystemsandrules,college-enterprisecooperationanditsproblems,intheestablishmentandmanagementoflaboratoriesofnan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

Keywords:laboratory;establishmentandmanagement;applicationandexploration

实验教学是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人才的实践课堂。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对教学质量、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1,2]。我校是一所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机械、电力行业,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之路,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逐步构建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

1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

1.1充分认识实验室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学校自建校以来,深刻认识到实验室建设在学校发展、竞争中的地位以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论证、严格审批、审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保证实验室建设依据的有效性;大力整合实验室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实验室建制,以适应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发挥实验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多途并举筹措实验室建设经费,建立科学的经费投入机制,把握经费使用方向,体现科学规范的工作程序,努力改善实验室装备条件,着力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

1.2理顺实验室建设管理体制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要求,建校初期将校、院、教研室、实验室管理模式改为校、院、实验中心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将公共基础、涉及面广的实验室进行归并整合,建立了工程基础实验与训练中心、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电力仿真与控制工程中心3个校级中心。各教学单位建立了如物理实验中心、自动化实验中心、电力工程实验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机械制造实验中心、车辆工程实验中心等实验中心。学校由一名分管校长主抓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建设项目的论证、验收归口在教务处,仪器设备的采购、账物等归口在资产管理处,纪委全程参与项目论证、仪器设备的招标和项目验收工作。

图1实验室建制管理框架

1.3完善实验室规章制度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涉及立项、论证、招标采购、安装调试、验收、投入使用以及更新、改造、处置、效益评估等各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涉及学校的相关部门和人员,如果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程序规范各个阶段、各个部门的职责,协调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将会影响学校的实验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容易引发教学事故。为此,学校于2007年根据《南京工程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全面修订了南京工程学院《实验室工作规程》《实验室设置规定》《实验教学实施细则》《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办法》《实验室守则》《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自制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实施办法》《大型仪器设备维修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仪器设备采购及其管理办法》等,通过制度的建立,做到了建设与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实验室建设项目化

我校实验室建设实行的是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是围绕项目计划、项目组织、质量管理、费用控制、进度控制、项目验收等基本任务来开展的。

2.1项目计划管理

项目计划由立项申请、立项论证、项目任务书组成。每年各教学单位根据实验室规划申报下一年度实验室建设项目,学校组织由主管校领导、教务处、资产管理处、财务处、纪委等职能部门和校内外学科技术专家组成的项目评审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并提出论证意见和经费预算安排方案,提交校领导办公会议审议。项目批准后,在立项年度由项目所在教学单位填报实验室建设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组成员、建设内容(包括设备购置计划和实验室设施改造、设备选型等)、项目建设目标(含拟开设实验项目、项目计划进度等),并报主管职能部门审核,主管校长批复后,建设项目开始执行。

2.2项目组织实施

建设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一般是专业、学科带头人或实验室负责人,由负责人合理配备项目组成员。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宏观层面整体把握和监控项目建设成本及进度。教学单位主要负责监督本单位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

2.3质量、经费、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如前期论证、设备选型、设备采购、项目验收等。对于批准建设的项目,学校编制独立账号、专款专用,经费使用严格按照任务书内容执行,不得随意更改购置计划,设备采购前标书上网邀标,招标后上网公示,保证设备采购的规范化。进度控制,项目建设周期原则上自任务书批复后1.5年内结束并提交验收,如因不可抗因素影响了项目进度,导致无法按时验收,须向职能部门递交延期验收书面报告。

2.4项目验收

实验室建设项目完成后,学校组织由教务处、资产管理处、财务处、纪委等职能部门以及相关技术专家组成验收小组,根据验收指标对项目进行逐项验收。项目验收包括仪器设备的购置、经费使用、建设的质量水平和特色、投资效益、开放和共享程度、建成后的实验室管理状况以及实验室的利用率等。

3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

“十一五”以来,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行业资源,坚持自建与共建多途并举,形成了学校自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中央地方共建、校企共建等多种实验室建设模式。其中利用校企共建模式先后与美国GeFanUC公司、UGS公司,德国博世力士乐公司、西门子公司、海克斯康公司,日本三菱(电机)公司,法国施耐德电气公司等著名大型跨国公司以及江苏省电力公司、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探局、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合作,由企业投入3亿多元资金共同组建了30多个实验室,从而完善了实验体系,改进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3.1校企共建实验室建设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校企共建实验室,弥补了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投入的不足,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其他实验项目,既提高了有限资金的利用率,也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实力。从企业的角度看,高校所蕴藏的智力财富与无形资产亦可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形象的有效资源。体现了校企之间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向,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提高了办学效益。

3.2校企共建实验室有利于校企双方专业水平的提高

飞兆国际(香港)电子有限公司在我校投资近2000万元建设2条生产线,由学校提供场地,建立了“飞兆电子与自动化生产实训基地”。学校和飞兆公司要求指导教师熟悉企业的仪器设备与生产经营情况,飞兆公司技术人员参与实训指导。这样,既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提供了机会,也为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选拔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3.3校企共建实验室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工程素质的培养

校企共建实验室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生产实际需要掌握的技能紧密地结合起来。学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企业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直接感受到市场机制与信息对企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的影响。从多方面开拓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工程素质。

4问题和思考

4.1建立统一归口的管理机构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涉及面较宽,实验室管理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关系到实验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才能和积极性的发挥,关系到实验装备和实验技术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中作用的发挥[3]。我校的实验室管理机构目前分设在教务处和资产管理处两个部门,按照目标一致、归口管理原则,应将分散的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实验设备、实验队伍等管理职能归口在一个部门管理,这样有利于系统规划、统筹兼顾,最大限度地利用好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4.2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升本时间不长,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实验室数量、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程比例的逐渐增加,开放式实验教学方式的不断推进,实验师资队伍总量不足、构成和结构不尽合理、人员素质不齐、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促进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提升,学校应建立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实验师资队伍的科学发展;加强定岗定编,改善实验师资队伍的结构;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实验师资队伍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此提高学校实验教学水平、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4]。

4.3逐步实现实验室全面信息化管理

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软件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实施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与质量考核为一体的网络化管理,是今后国内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个趋势。目前我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主要还是相对独立的分项管理系统,如每年教育部实验室报表使用北化系统,二级学院实验中心使用的是外购或自行研发的管理系统,相互之间的数据缺乏有效对接,与教务系统的数据也缺乏实时对接。为提高管理效率,方便管理者与教师及学生的互动交流,变过去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事后管理为过程管理,建立管理、监控、交流、考核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学校需逐步建成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信息全面共享的管理系统。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它不仅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5]。面对烦琐而复杂的实验室管理工作,只有提高思想意识,加强实验室硬件配置,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才能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绿色化,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及春晖.高校实验室应加强建设规范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100-102.

[2]俞丽珍,徐肖邢,杨高文,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3:102-104.

[3]张文桂.高校实验室及设备管理机构设置及功能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6):19-27.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篇9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

一、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在实践性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转化成实践的主要载体,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旅游管理实验室不仅仅是验证旅游理论的主要场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1、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要求

旅游管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实践性课程的主要内容。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它的行业指向性是非常强的,主要是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旅游业的综合性和高度关联性等产业特点,要求旅游管理人才不仅具备旅游管理经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能力与素质。因此,作为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务必考虑本行业对管理层面人才的特殊性需求,强调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素质教育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大方向,要想达到目标就很有必要加强专业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环节。。

2、建设旅游管理实验室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近些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发展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职能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加强应用型专业的调整和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上,强调科研技术服务的应用性,为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提供直接的科技文化服务。实验室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场所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旅游管理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旅游管理实验室是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针对专业和课程设置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最优化教学的实验基地。基于此,高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数字化的特点

旅游管理实验室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应用技术数字化,一方面体现在信息的获取上。在网络日新月异的今天,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是旅游管理实验室的重要手段。数字化特点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旅游管理实验室的设备具有高度的数字化特性。旅游管理实验室中都采用了大量先进的数字设备。这样的装备贴近时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本实验课程更深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数字化特点,还体现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旅游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的产物,具有综合性特征。社会科学,传统上习惯于思辨能力的培养,注重形象思维;自然科学更注重逻辑思维的锻炼。随着时代的变迁,旅游管理实验室中广泛的应用数字化设备或利用数字化技术获得需要的资料、信息,无形中提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了学生对其他门类学科的兴趣。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2、具有综合性特点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特征,是一个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对于人的培养也是涉及到社会观、价值观和是非观的综合培养;从服务对象来讲,旅游管理实验室不仅可以为本专业服务,还可以为其他专业甚至社会人员服务,具有大众化的特征;在管理方面,要对人财物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

(1)以人的内在素质、综合性人才为培养为目的。旅游管理实验室重在培养人的内在素质培养人正确的社会观、是非观、价值观。旅游管理实验室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教育提升新一代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由于人类缺乏相应的社会观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举个例子,旅游规划设计实验室可提供学生测量河流的流速、水资源情况,在此过程,学生对水污染有了直观感受从而会更加珍惜资源。

(2)以对象大众化为服务目标。相对于其他实验室来说,旅游管理实验室更具有大众化的特征,导游模拟实验室、双语实验室、客房操作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等不仅可以对本专业的学生开放,还可以对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社会有关人士开放,服务对象具有普及化特征。

(3)管理手段具有综合性特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硬性管理包括物的管理、环境的管理、制度的管理以及资料的管理。另一方面是软性管理,主要指人的管理。其中,硬性管理必须落实到人,实行人员负责制。对于人的管理,管理无定法,根据具体情况实行有效的综合管理。

三、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现状和问题

随着新建本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旅游管理实验室应运而生,由于旅游管理实验室尚处在初期摸索阶段,并无统一模式,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功能单一、使用率低、管理混乱等问题。

1、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从无到有,但整体水平不高。近些年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由专科升成的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投入使自己尽快适应本科院校的要求,实验室作为其硬件建设的主要任务,得到了高速发展。通过对广西区内新建的本科院校的调查,90%以上的院校有旅游管理实验室,旅游管理实验室正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总体上来说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重视不够就是对旅游管理学科的重视不够。人们通常认为实验室是理工类的专有名词,实验室就是理工科的实验室,学校往往对理工科的实验室非常重视,但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却容易忽视。所以,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还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其量建一些餐饮、客房实训室就相当于是旅游管理的实验室了。旅游管理实验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处于一种自发分散的初始状况,整体水平不高。

2、按课程设置实验室,实验室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设置大多,受到重视和普及,旅游管理实验室具有文理综合特征,它的发展和规范将为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沿袭专科阶段的设置方式,依靠专业和教研室,按课程设置实验室,一个实验室为某门课程或某个专业服务。这种“小而全”的设置模式,造成实验室服务范围较小,实验项目较少,达不到实验室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更不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进行集体攻关等重任。

3、开放时间短,使用效率低。不管是基础实验室还是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的使用率都很低,不足20%。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拥有计算机等基础实验室,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调查,发现只有10%左右的学生用于查阅资料等,大部分都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某校承担着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机房,开放率不到40%,而且在开放过程中,只有近四分之一的机器能正常使用,实验室的功能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实验室也是类似的情况。某校的餐饮实训室和客房模拟实验室每次只能安排3到5人进行实训,规模小,效率低。

4、各部门相互牵制,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新建院校实验室管理中,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和实验人员分别由国有资产管理处(总务处、设备处)、教务处和教学院系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门过多,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或者工作环节过多,办事程序繁琐。如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大多数先由各实验室(中心)根据自己的实验教学需要申报购置计划,教务处从全校的角度,结合仪器设备经费情况,对购置计划进行审核,将审核结果送国有资产管理处(总务处、设备处)购买。各实验室人员由于不经常和设备仪器厂家交往,对新的仪器设备的性能、价格和厂家的信誉掌握不全,难免出现申报的型号、性能不能完全符合实验要求,或者申报的价格不合理,从而影响仪器设备的采购。另外,采购部门由于不懂得实验教学,只能按照实验室提出的实验设备的厂家和型号购买,而不能在采购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厂家和型号中选择性价比高的其他仪器设备。

四、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思路

1、结合院校和地方实际,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准确定位。从目前情况看,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定位成为实验室建设成败的关键。大部分人认为旅游管理实验室极易简单地将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研究和教学手段当成实验室的主要功能,自然而然地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计算机房。其实,要真正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在建设初期要正确定位。比如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贺州学院,所建设的旅游管理实验室除了能进行实验室的基本操作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地方经济和文化的特色,以此来增加实验室的附加值。

2、适度超前,实验室建设要具有前瞻性。当今时代变化,信息更新迅速,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与时代特别贴近的专业,所反映的都是时代前缘的信息,因此,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要适度超前,否则,刚建好就被淘汰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旅游管理实验中心的导游实验室,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产品了充当主角了,第五代试验器材早就落伍了。

3、引进和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高校实践性教学需要既通晓理论又强于实践的教师,即“双师型”教师,但当前高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由于职称、科研及学历等多方面的切实压力,大批年轻教师无心致力于费时费力的实践性教学工作。“双师型”教师的缺失制约高校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和推进。对于“双师型”教师,学校要从职称、福利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建立一套“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4、理顺实验室体制,规范实验教学行为。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完善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行政机构;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按《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要求,聘任专业实验室主任;通过定岗定编,业务考核,择优聘用一批精干、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全面实行校室两级管理体制,实验室(中心)直接接受教研室直接专业管理,与系部的隶属关系剥离,杜绝三级管理。

五、结语

旅游管理实验室尚处于建设摸索阶段,并无统一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结合院校实际,突出自身优势与特色,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成为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廖开顺,俞裕喜.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文科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4,(2):81.

[2]陈实,潘铁京.应重视文科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5):102.

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篇10

关键词: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研究

1前言

实验室管理的成效和水平是目前衡量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实力的主要标准,因此,本科院校十分重视对自身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尤其是数学实验室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研设备的健全,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技术和水平日益提升,无论是在设备投入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际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学术研究的进展和创新。因此,本科院校必须针对该问题采取一系列相关举措,以此促进高校数学实验室管理有序进行。

2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数学实验室管理的观念落后

我国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在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观念落后的现象,实验室管理主张平均主义思想,管理人员创新观念不强,实验室的器材和设备虽然比较健全,但是由于实验室管理较为分散,实验室管理环节的衔接性较低,本科院校为了实现实验室建设管理经费的平衡,不能进行相互合作,从而难以引进较为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从而实验室的整体力量难以有效提升。同时,对于数学实验室的管理而言,各个教师之间缺少协调和沟通,实验室管理没有形成有机体系,无形之中增加了数学实验室管理费用。

2.2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

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是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机构众多,职能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以仪器设备管理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为重要辅助,以经费核算为保证。同时,随着我国本科院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的状况下,多数本科院校急剧扩大实验室规模,导致实验室管理体制无法适应目前的教育现状。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数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缺少协作、实验室设备购置重复浪费、实验室规模与高校教学活动不相适应、实验室教学效果弱化等方面,影响了我国本科院校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2.3实验室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素养较低

实验室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素养较低严重制约了高校数学教学活动的质量提升,是目前较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在我国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管理过程中,实验室教学人员学历不高、实践经验尚不丰富。一方面,数学实验室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以中年教师为主,缺少新鲜血液,缺少与外界的沟通联系,难以接触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思想;另一方面,实验室师资队伍更新速度慢,随着新技术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室管理需要创新理论基础、创新科研成果,不断提升数学实验室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

3促进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的举措

3.1提升对数学实验室的认识,转变观念

促进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首先要提升对数学实验室的认识,转变观念,具体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第一,提高对数学实验室作用的认识。对于本科院校而言,数学实验室管理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其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高效科研成果的创造,因此,实验室管理,尤其是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其实验室建设对于本科院校建设发展更是至关重要。本科院校要坚定这一认识,不断提高对数学实验室管理的重视程度,重视实践的作用。第二,转变观念。随着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本科院校实验室管理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实验室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本科院校科研成果的发展,也难以适应科学技术急剧变化的社会背景。因此,本科院校要转变数学实验室管理观念,与市场经济接轨,力求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最大的社会效益。

3.2创新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

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健全是发挥实验室效益的根本举措,创新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第一,建立管理数学实验室的行政机构。行政力量和学术氛围的双重保障将会使得数学实验室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能保证实验室管理人员、设备的完善和更新。第二,加强数学实验室规章制度建设。无论是数学实验室的管理,还是实验室教学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严密的规章制度加以保障,以此稳定数学实验室管理的有序进行。实验室需要完善、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规范,逐步实现依法建设、规范建设,满足本科院校学术建设的需要,同时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支持。此外,数学实验室建设需要重视学生的力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辅助角色[1]。总之,数学实验室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本科院校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建立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

3.3加强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从实验室队伍建设以及实验室教师素质的提升两方面出发:第一,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2]。数学实验室队伍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实验室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于学术研究以及科研发展状况十分了解,因此,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是实验室管理的关键所在。第二,实验室教师素质的提升首先需要提升教师本身的道德素养,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而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是实验室师资队伍管理的核心,教师要掌握实践的基本要求,掌握学科本身发展的最新动态,以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实验室实力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实验室建设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师资队伍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本科院校应从提升对数学实验室认识,转变观念、创新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改进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提升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促进本科院校学术进步以及科技创新。

作者:高一文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