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步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0:02

研究性学习步骤篇1

关键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层次加工理论循序递进式词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R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186-02

1相关理论

1972年,Craik和Lockhart提出了加工层次理论(levelofprocessingtheory)。根据加工层次理论,记忆的保持不在于重复的时间和长度,而在于不同的加工方法和加工的深度。他们认为认知加工有两个层次,即形式(formlevel)或表层(surfacelevel)的加工过程和语义(semanticlevel)的或深层次(deeplevel)的加工过程。也就是说,对一个词汇可进行形式和语义即浅层次和深层次的认知加工,加工的层次越深,记忆效果越好。只有那些经过比较精致复杂的或较深层次的认知分析的产物,才容易得到储存。精细化过程就是学习者对输入的刺激与原有的经验之间进行联想、具体化和抽象化过程,这也解释了记忆的本质和过程。

2循序渐进式词汇教学模式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课时的具体安排(一个教学单元分为4个学时),研究者把词汇学习的深浅层次融合为四个有机的步骤,便于在日常课堂中操作。每一步骤由浅入深,步骤与步骤之间循序渐进:步骤1语音、词形和语义的初步感知;步骤2词汇形与义的深度加工;步骤3词的扩展和步骤4句子教学。通过词的整合、测试、反馈评价与巩固提高来衔接各步骤。

2.1第一步骤:语音、词形和语义的初步感知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存在着某些必然的联系,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即语言有象似性。语言符号在语音、语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此教学步骤的学习目标为找到词汇中形态、语音及词汇核心意义的必然的联系。

2.2第二步骤:词形与义的深度加工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一个词的各个义项之中,一般会有一个更为中心或核心的意义,因而成为其他词义的原型,其他词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来的或辐射出来的,从而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畴。第一个义项为原型义项,其它义项都是围绕这个义项向外扩展而来的,而且,义项也由具体发展到抽象。由于各义项具有家族相似性,而人的记忆又是以最经济方式进行的,因此大脑无须记忆词汇的所有含义,而是可以掌握基本含义并从基本含义中根据认知模式推导其边缘含义。语言学家把这种专门研究词形变化现象和规则的学问称为词形学(morphology),通常简称为构词法(wordFormation)。此教学步骤可以促进学生对词汇的编码和解码,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减轻记忆负担。

2.3第三步骤:词的扩展

了解词的功能和掌握与其他词的搭配是深层次的认知。据最近几年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自然话语中的90%是由那些同时兼有词汇和句法特征的半固定的“词块”来实现的。最新的对语篇的计算研究和对语言习得的研究表明,词块(lexicalchunks)作为一种兼具形式与功能性质的语言构件,融合了语法、语义、语境的优势,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词汇教学。此部分教学可以和第二步骤一同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例如就词汇“pose”的扩展(如图1所示)。

2.4第四步骤:句子教学

学生往往会在词汇学习中因遗忘或不能自如运用所学词汇而产生焦虑感。教师不仅应注重词汇知识的输入,更要通过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激活学生的已有的词汇知识,不断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大脑中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重新构建。我们学习词汇的目的就是要利用它们构成句子、文章等。把单词放到句子中来记忆比起孤零零的记一个单词要容易,利用语句来记单词,既能记住它的音、形、义,更重要的是能记住它的词性,它的用法。句子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进行:翻译强调回忆过程中对词汇的精确选择。此过程强化词汇记忆回路,此过程属于可控性产出。用所学词汇造句,注重词汇的实际应用,为下一步的写作打好基础,此过程属于半可控性产出。写作旨在加强词汇的语境应用,此过程属于自由产出。

2.5步骤之间的关联:词的整合、测试、评价与反馈

及时复习与巩固是词汇学习的基本原则,对刚学习的词汇进行测试可以使学生清楚哪些词汇还没有消化理解。得到测试反馈后,进行分析整理,进行有意义的评价后编写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再次进行巩固提高学习,此过程持续反复进行,最终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达到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这一环节是词汇学习由一个步骤进入到下一步骤的驱动力。

3结语

总之,循序渐进式词汇教学模式以清晰的教学目标为指导,运用教学管理和学业期待两个监控手段指导教学过程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融入了认知词汇学习策略,调整学生学习方法。循序渐进式词汇教学模式结合直接学习法和间接学习法,课上教授词汇基础知识,课下配以大量阅读材料及习题,任务教学的融入可以提高词汇的重复率,遵从词汇记忆理论。此词汇教学模式的原则是新知识的讲授与呈现必须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这种过程积累性质的教学模式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学习词汇的压力。

此外,教无定法,循序渐进式词汇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始终不排斥各类教学方法,凡是符合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都可以运用在这一模式中。总之,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要运用得当并适用于教学对象。针对三类本科的独立学院学生,循序渐进式词汇教学模式是比较适用的。

参考文献

[1]Craik,F.i.m.&R.S.Lockhart,Levelsofprocessing:aframeworkformemoryresearch.JournalofVerbalLearningandVerbalBehavior11:671-684.1972.

[2]peter,Robinson,CognitionandSecondLanguageinstruc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

[3]Schmitt,n.&mcCarthy,m.(eds).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andpedagog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研究性学习步骤篇2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开发步骤;艺术类高职

一、问题的提出

在艺术类职业院校中,大多数学生在进校前英语基础就比较薄弱,进入艺术学院以后又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加之现行的公共英语课内容与学生的专业相差较远,不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因此,高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动力与信心不足,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要提高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就应该使英语课程的内容满足学生专业和未来职业的需求,而专门用途英语(eSp)的性质、特点恰恰是与上述目标相吻合的。

二、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社会越来越青睐“专业+英语”型的人才。专门用途英语(eSp)也因此在我国逐渐成为一个热门学科。2000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十余年来,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沿着以应用为目的的方向进行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然而,从总体来讲,国内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eSp课程建设仍有待完善。首先,目前我国还未出整、统一的eSp课程设置方案。其次,教材和师资问题也构成了eSp课程不能得以充分发展的原因。

三、研究的意义

艺术类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开发步骤可以弥补艺术类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开发方面理论研究的不足,在课程开发方面提供新鲜的理论要素。

四、艺术类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开发步骤

经过一年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最终确立了针对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开发步骤(见下图)。现介绍如下:

上图呈现了本课题研究所确立的eSp课程开发的步骤流程,下面对各环节做出较详细的介绍,旨在将本研究的经验和做法加以推广。

1.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开发中的“需求”分析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研究工作伊始便进行了“英语教学与学生需求现状”问卷调查,其数据结果可以客观地反映出高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等,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课程外”资源分析是本文中的eSp课程开发步骤之创新,是依托于艺术类高职院校的特色生成的一个环节。在此环节中,对学校可以接触到的艺术业内专家、文化系统兄弟单位进行综合分析,为课程开发提供后备支持力量。

3.在第二大步骤“目标设定”中,确定了所开发的eSp课程性质(属于行业英语)、课程总目标(即培养能够在特定的职业范围使用英语的人才),最后制订出课程大纲。“目标设定”步骤容易被忽略,但是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4.在“目标设定”步骤完成以后,便开始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讲义的编写工作。无论是从选择语言材料到安排语言知识的呈现方式,还是从校订内容的正确性到设计美观的版面,都要认真、反复推敲。此外,还应想方设法设计出真实的任务,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

5.接下来的“设计课程”步骤中,需要对更细致的一系列问题加以认真考量,包括选择合适于eSp课程的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媒体、设计课堂活动和任务、合理安排课时等。

6.在上述若干步骤的基础上,课程开发便可以进入“课程实施”阶段。在实际教学中,要将开发出的eSp课程与现存的普通英语课进行有机结合,包括课时的分配、内容的整合等。

7.eSp课程开发步骤中最后一个环节是“评估”。其实更确切地说,eSp课程的评估属于过程性评估,评估工作贯穿于课程实施过程的始终。本课题设计的评估方式包括:学生对eSp课程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同行评价。

8.在图中,有一条纵向贯穿于所有步骤的虚线,这就是eSp课程开发中必须重视的“师资培训”。在我们设计的流程图中,将师资培训环节贯穿始终,这意味着开发过程中要不间断地对eSp教师进行多方位培训。

本文对艺术类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开发步骤做出了较详尽的介绍,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能够在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中逐渐深入、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步骤篇3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个案研究 

 

许多中小学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以自我为中心,厌学、经受不住挫折、不会合作、缺乏责任感、懒惰、逆反等。教师为教育他们磨破了嘴皮,但收效甚微。教师们非常渴望有高人给支招,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教师自身,面对千差万别的、变化发展的学生,修炼自己的个案研究能力,将有利于破解种种教育难题,使“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教师进行个案研究一般是指选定一个典型的个人、一件突出的教育事件为研究对象,以其变化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内容,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一些资料,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探索造成某种特殊状况的原因,从中揭示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和改进措施,促进被研究者的良好发展。 

教师的个案研究能力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修炼的。即教师本人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作为研究者,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研究自己教育教学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实践者,研究的课题来源于自身实践,研究的成果用于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修炼自身个案研究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修炼个案研究能力的基本步骤如下: 

 

步骤一:确定研究对象 

 

1、个案研究的对象具有单一性,即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团体。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事件,有的问题应付自如,有的问题则难以解决,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可以作为研究对象。有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人的问题,如,一个学生因为经常上网玩游戏而影响学习,那么,该生上网玩游戏影响学习就可以成为研究对象;有的研究对象是集体中发生的一件事,如,一段时间以来,班里抄作业现象严重,那么,班里抄作业现象就可以成为研究对象。 

2、确定研究对象要搞清楚研究对象的状况。任何问题和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因此,明确研究对象的状况就要搞清楚事情发生的背景及经过。有位老师是这样描述事情的背景及经过的:我担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小z是我的学生。她由于在低年级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课,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她玩半节课。每堂数学课,我都提醒她几次,可是,她还是老样子。一堂课她得走几回神,等到老师提醒转过神儿来听课时,由于没听见前面的知识而跟不上,又开始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各科教师都很着急。她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该注意听讲,也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步骤二:调查整理个案研究的资料 

 

1、调查是对研究对象的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为教育干预提供客观的依据。调查时可采用访问法、谈话法、资料阅读法、问卷法、观察法等。研究对象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同。如一位学生经常不完成作业,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其家庭背景及教养方式;通过与该生谈话了解其个人成长史及不完成作业的原因;通过查阅该生档案了解其身心健康状况及学习成绩;通过日常观察了解其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这是对一个人的资料进行搜集的方法,如果是对一个教育事件的研究,方法可能略有不同。如,班主任发现学生早晨到校有相互抄作业的情况,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和原因,可以运用问卷法和谈话法。在实际调查工作中,运用一种调查方法可以了解研究对象的多方面信息,如通过家访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及家庭教育风格,还可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及个人成长史等。也可通过多种调查方法了解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的情况,如通过访问法、谈话法、资料阅读法了解研究对象的个人成长史。 

2、调查后要对资料进行如果运用的是访问法、谈话法、观察法,事后要及时写成文字材料;如果是阅读档案,可以对档案中的相关材料进行摘抄;如果采用了问卷法,要及时对问卷进行统计。调查得来的资料往往相互交叉,不同性质的资料混杂在一起,因此,有必要对其梳理。如果研究对象是个人的话,调查材料可以按资料性

质进行如下分类: 

(1)该生个人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年级、民族等; 

(2)家庭情况:家庭构成、家长职业与文化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居住环境等; 

(3)健康情况:身高、体重、生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 

(4)个性特征:性格、兴趣爱好、智力水平、特长等; 

(5)学习状况: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 

(6)家庭教养方式; 

(7)重要的既往史及社会生活背景。 

如果研究对象是一个事件,就要根据调查材料对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及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 

 

步骤三:分析诊断 

 

分析是对调查整理后的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对研究对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诊断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的性质有一个确切的判断。分析诊断是制订教育措施的前提,这如同医生给病人看病,只有正确分析诊断病情才能对症下药。 

1、分析诊断的过程是一个确定事物逻辑关系的过程。研究者在这个过程中,要把各种方式获得的调查资料相互对照印证和比较,筛选出可靠的、真实的资料,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按先后顺序列出,通过这个过程把握事情的逻辑关系,这个逻辑关系应该能够基本上反映事实真相。如我们研究的是一个初二男生经常不完成作业的问题,不完成作业是该男生现在的表现,通过对与该问题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逻辑关系是这样的:该生在小学就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忙于做买卖,很少过问其学习情况。到了初中,学习科目多了,作业多了,特别是数学、物理、外语学习困难,做作业吃力,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就更频繁了。由此做出的诊断是:该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物理、外语学习困难。 

2、分析诊断的过程又是一个寻找相关因素与研究对象关系的过程。如果研究的是某个学生的问题,就可以从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因素三方面进行。生物学原因主要从年龄、性别、有无躯体疾病等方面去寻找;社会学原因主要分析该生的生活环境、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方式与行为表现的联系;心理学原因主要是寻找与行为表现有关的认知、情绪、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因素。 

3、分析诊断的过程还是一个进一步分类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调查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如班里抄作业现象严重,近一半的学生都有抄作业的行为,为什么要抄别人的作业呢?通过调查发现,抄作业可分为四类情况:第一类是不会做;第二类是懒得做,抄别人的省事;第三类是做得慢,没做完,该交了,抄别人的应付差事;第四类是做完了,但是在和别人对作业时发现自己有错题,照别人的作业改错题。同样是抄作业,情况却各不相同,分类能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事实真相。为了使我们的认识更加逼近事实真相,还可以进行进一步分类,如第一类是不会做,为什么不会做呢?通过进一步调查归纳出以下几种原因:上课没注意听讲;听讲了但没听懂;听懂了但一做题就不会等。只有建立在事实真相基础上的诊断才具有准确性,“上课没注意听讲”可能是学习态度或学习习惯问题,或者是遇到了什么分心的事;“听讲了但没听懂或听懂了但一做题就不会”可能是学习基础或学习方法问题。如果对事实的真相还不够清楚就再问“问什么”,一直到把握事实的真相为止。 

步骤四:制订教育策略 

 

教育策略的制订是在分析诊断的基础上进行的。 

1、首先要查阅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了解同行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拓展自己的思路。同时,还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理论基础比较扎实,方案的设计才有可能做到具有科学性。例如,一位教师针对一个学生的自卑心理学习了有关心理学的理论,通过学习认识到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在对成人评价的理解及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于是,他制订的教育策略主要是两条:一是通过与家长、同学、教师的沟通,改善学生的成长环境;二是帮助学生成功。有时教师还可以将教育学、心理学的方法直接嵌入到教育策略中,如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的应用。

2、制订教育策略时,可以让有关教师、学生及家长都参与、讨论,充分发表意见。这一方面可以使教育策略更为周详可行;另一方面可以使相关人员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责任意识,明确各自的任务,形成教育合力,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下一步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实施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要达到的任务。有时阶段的划分是按任务的难易程度,

由比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开始,逐步提高难度。如,一位教师在帮助一名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时将实施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按时交作业,做错题、漏做题都不计较;第二阶段:不仅要按时交作业,而且要不漏题,但是做错了不计较;第三阶段:不仅要按时交作业、不漏题,作业正确率还要不断提高。有时,阶段的划分应在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点。如,一位教师帮助一名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时也将实施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上课不随便接下茬;第二阶段:自习课不随便下座位;第三阶段是:自习课不随便说话。 

4、制订教育策略时要调动相关的教育力量,运用多种教育措施。如,解决某一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的问题,要与家长沟通,使家长能够帮助和督促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要与相关的科任教师沟通,使科任教师对该生多一些关注;与学生本人沟通,调动其自我教育的力量。同时,还要考虑多种教育措施的综合运用,如适当地补课、与学生本人建立契约、适时地奖惩等。 

 

步骤五:实施教育策略并进行追踪观察 

 

教育策略的实施和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追踪观察伴随其整个过程。研究对象的变化反映着教育策略的可行性,如果实施的教育策略没有引起研究对象相应的变化,就要返回到前一步骤,修改教育策略,甚至返回再前一步骤,重新进行分析诊断。有时在实施进程中发现新的情况则需要制订新的对策。如,在要求某一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该生数学基础太差,就要和家长商量请家教的问题。再如,在针对班里抄作业现象严重而实施教育策略的过程中,又发现一个新的导致抄作业的原因,即各科教师留的作业量太大,这就需要有新的对策,例如,与科任教师协调,适当减少作业量等。 

研究者在进行追踪观察时不能仅凭自己的直观观察,还要经常与被研究者沟通,了解其感受,有时还要与家长及周围同学了解情况,从而使自己更加客观全面地把握研究对象的变化。 

 

步骤六:效果及反思 

 

1、效果是实施教育策略后研究对象所发生的变化。它和步骤一遥相呼应,也是前五个步骤一环紧扣一环实施的必然结果。效果的描述力求要客观,既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材料要翔实,可以通过方方面面的反映来说明问题,家长、同学、相关教师的评价,被研究者自身的感受,都可以成为描述效果时的证据。一位地理教师对一个缺乏自信、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他在描述效果时是这样写的:一个学期下来,他在期末考试成绩中地理考了63分,成为他各门功课中的最高分,也是他惟一及格的一科。这个成绩对于别人来讲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他来说却是一个飞跃了。最主要的是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了很大提高,更为可贵的是自信心显著增强。拿到地理试卷,他对自己的成绩不是很满足,信誓旦旦地说:“我可以考得更好些!” 

2、反思是研究者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思考与分析。反思的具体内容可以是:整个研究过程有哪些利弊得失?研究中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通过研究有哪些体会、启示?如,一位教师在辅导完一个女生异性交往问题后是这样进行反思的:我对小露的辅导在初级目标的达成上是比较成功的。到辅导结束时小露已经能够正确区分友谊与爱情,她重新评价了自己和那位男生之间的关系,她认为那位男生是曾经帮助过她的好朋友,他们现在并不是恋人之间的“分手”。在终级目标的达成上,我的辅导可能还不够充分。虽然在辅导的结束阶段小露的自信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今后遇到挫折时她是否具有较强的耐受力还很难说,人格的完善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还可能出现一些反复。另外,在她与家人的沟通上,母亲的反应对她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我能与她母亲进行比较深入的沟通,那么,对她的帮助将更加持久和有效。 

 

步骤七:个案的撰写 

 

如果上述六个步骤扎扎实实做下来并及时加以详细记录,个案的撰写就水到渠成了。个案的表述可以是研究报告的形式,也可以是教育叙事的形式。 

个案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思路是:这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效果怎样?对整个过程怎样认识?与基本思路相匹配的基本结构是: 

1、个案的背景资料和问题状况; 

2、分析诊断; 

3、教育策略及实施过程; 

4、效果及反思。 

教育叙事的形式即教育的记叙文,其基本特点是: 

1、一件真实可信的事; 

2、交待清楚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3、交代清楚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过程完整; 

4、描写细致生动,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5、夹叙夹议; 

6、主题明确。 

研究性学习步骤篇4

关键词:样例;样例效应;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一、样例效应

1、样例效应的定义

样例是以一步一步的形式向学习者呈现解题步骤的一种教学工具。样例效应,即对于新手来说,更多的基于样例的教学比更多的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更有利于学习和迁移,而且更高效,即以较少的时间投入和心理努力取得较高的成绩。

2、样例效应产生的原因

样例效应可以通过问题解决和样例学习所引起的认知过程来解释。问题解决的教学迫使学生采用弱的问题解决策略,如手段-目的分析、尝试-错误等,学生不断地搜索减少当前问题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的操作。样例不仅提供给学生问题的已知条件和目标状态,还给出了达到目标状态的解决步骤。因此,样例阻止了这种弱的问题解决策略的运用,从而使学生将所有可用的认知资源投入到学习已给出的问题解决步骤(如问题状态和操作的关系)和建构解决此类问题的图式中。所以与包含问题解决的教学相比,更多的基于样例的教学能减少外在认知负荷并且促进学习和提高迁移成绩。

3、样例效应产生的条件

第一、样例效应主要在新手身上出现。样例对于具有高先验知识的学生来说,由于任务已经被纳入其认知图式中并且引导他们的解决问题,因此任务施加给他们的内在认知负荷较低。所以,对于高先验知识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再需要样例提供的引导,样例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这就是所谓的“专长知识逆转效应”,指在样例学习过程中,原本假设的教学策略对学习者产生好的效果(特别对较低专长知识的学习者),但随着学习的进程或学习者专长知识的增加,这种教学策略不仅失去作用,甚至起了反作用。

第二、样例在认知技能获得的初始阶段起主要作用。根据anderson的四阶段模型,认知技能的获得包括相互重叠的四个阶段:问题类比解决阶段,规则提取阶段,程序性规则形成阶段,样例贮存阶段。根据这一理论,当学生处在认知技能获得的第一阶段或开始进入第二阶段时,样例学习比问题解决的练习更有效。而当学习的目的是实现第三个阶段时,样例学习就不是一个优先考虑的方法,这时,问题解决的练习则更为关键。

二、不同样例设计形式的研究

(1)“样例-问题对”(example-problempairs)

1985年之前,研究者们认为“让学生解决很多问题是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即他们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然而,Sweller及他的同事(1985)首先发现了“样例-问题对”是比传统的“问题解决”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他们对代数问题解决图式的获得进行了研究,在他们的研究中运用了样例,并且实验组的每个样例后面都紧跟着与其结构相同的问题(样例与问题解决的交互,即样例-问题对)。研究结果表明,“样例-问题对”比“问题解决”需要更少的学习与测试时间,并且在测试时产生更少的错误。他们认为,在学习样例之后立即要求学生解决一个类似的问题(“样例-问题对”)比样例后面跟着另一个样例(“只有样例条件”)更能激发学生,因为前者需要学生更多的加工过程。

(2)“问题-样例对”(problem-examplepairs)

上述研究运用了“样例-问题对”,但是,有的研究者认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能激发学生对之后样例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即在“问题”解决时,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从而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这样会更加积极地学习之后的样例,并且专注于自己不能解决的一些步骤。

Stark等人(2000)又将“问题-样例对”与“样例”进行对比,他们发现,结合的方法(“问题-样例对”)促进了学生对样例的更深的加工,并且提高了迁移成绩。

但是,在“问题-样例”条件下,学生是否能在解决“问题”时认识到自己知识的缺陷呢?paas等人(1994)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例”条件比“问题-样例”条件投入了更少的时间和努力。也就是说,在“问题-样例”条件下,新手并不能在解决问题时发现自己知识的缺陷,也不能很好地将样例作为对问题解决的反馈。所以,对于新手来说,“问题-样例对”并不是一个好的设计方法。

Reisslein等人则发现了“样例-问题对”和“问题-样例对”与学生先验知识的交互作用。即低先验知识的学生从“样例-问题对”获益最多,而高先验知识的学生从“问题-样例对”中获益最多。

(3)“不完整样例”(incompleteexample)。

不完整样例就是删除部分解题步骤的样例,在样例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不完整样例补充完整。删除样例中解题步骤的方法有“部分删除法”和“渐减步骤法”。渐减步骤法又分为“正向渐减步骤法”与“逆向渐减步骤法”两种。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样例在认知技能获得的初始阶段起主要作用,而问题解决在认知技能获得的后期起主要作用。那么,如何设计样例来顺应这一规律呢?Renkl等人(2002)运用了“渐减样例”,之前的“样例”与“问题”的配对都是静态的,没有由“样例”到“问题”的过渡,而“渐减样例”提出了一种样例与问题的成功整合方法。即由“完整样例”到“逐渐增加的不完整样例”再到“问题”的逐渐过渡。这样就能达到从认知技能获得的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研究结果表明,渐减步骤能促进学习,尤其能促进近迁移成绩。并且“逆向渐减步骤法”与“正向渐减步骤法”在近迁移成绩上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远迁移成绩上,“逆向渐减步骤法”优于“正向渐减步骤法”。实验还将“渐减样例”与“样例-问题对”进行了对比,发现“渐减样例”的近迁移成绩显著优于“样例-问题对”。

(4)“分段样例”(segmentedexample)

分段样例就是将样例的解决步骤以空格或标记的形式分成几块。Spanjers等人(2012)的研究运用了三种策略:分段样例、非分段样例与要求学生学习时积极地将样例分段(“积极分段样例”)。结果表明,三种条件下后测成绩都显著地高于前测成绩,但三组后测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三种条件下的学生都从样例中受益。但是从心理努力的角度看,发现了不同条件之间的显著差异,即“积极分段样例组”的心理努力显著高于“分段样例组”与“非分段样例组”,并且,“分段样例组”比“非分段样例组”投入了更少的心理努力。从效率的角度看,“分段样例组”显著高于“积极分段样例组”,“分段样例组”略微高于“非分段样例组”。虽然要求学生将样例分段的任务能鼓励学生考虑哪些信息能组合到一起,但是,这项附加的任务也可能施加外在认知负荷。因此,直接呈现分段样例能提高学习效率,而指导学生积极地将样例分段降低了学习效率。这项研究说明,至少对于新手来说,要求其积极将样例分段并不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另外,“分段样例”是比“非分段样例”更好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Sweller,J.,&Cooper,G.a.,theuseofworkedexamplesasasubstituteforproblemsolvinginlearningalgebra.Cognitionandinstruction,1985,2:5989

[2]Stark,R.,Gruber,H.,Renkl,a.,&mandl,H.,instruktionaleeffekteeinerkombiniertenlernmethode:Zahltsichdiekombinationvonl?sungsbeispielenundprobleml?seaufgabenaus?[instructionaleffectsofacombinedlearningmethod:Doesthecombinationofworked-outexamplesandproblem-solvingtaskspayoff?].Zeitschriftfürp?dagogischepsychologie,2000,14:205217

研究性学习步骤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整合

从上一期的文章里,我们明白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好课的标准。那么如何设计出这样的好课呢?当今的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只是追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完成,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学习动力,智慧培养不足。其实要想让学生有智慧,仅仅具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远远不够,在设计时要从培养智慧的要求来重新审视教学目标,在创新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才能实现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革命性影响。

设计思路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了能有效地设计好课,应该首先对学科本体进行分析,也就是教什么的问题,对于教什么的问题似乎不是问题,有教师说:“天天在教学还不知道教什么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教师通常所指的教什么其实是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科教学必须完成的,但仅仅完成这些还不够,难以形成智慧,这不是学习的全部。知识、能力与思想方法是学科的三大要素,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有智慧,还要加强对学科思想和学科思维,基本经验和基本态度的培养。明确了教什么后,再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的教学模式,然后构建理想的教学过程,分析每个教学步骤中的整合点,最后分析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可能的支撑方式,设计支撑整合点的资源和软件(如图1)。[1]

学科本体分析(教什么)

人类的学习归根到底是要培养能力,而不是单纯记忆多少知识,以往的学科内容主要考虑知识划分而忽略了在学科知识基础上应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新课改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有智慧。因此应该倒过来想,学科到底培养学生什么能力,要具备这些能力应该掌握哪些知识。按照这样的想法,我们将学习的内容分为概念本体、方法本体和应用本体。[2]

1.概念本体

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指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内容,是一个非闭合的有向图,由若干原子概念构成若干复合概念。目前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完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上就是概念本体的层面。

2.方法本体

是认识、适应、改造世界的方法,指本学科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步骤、方法等,如下页图2所示。方法本体一定会用到一些基本概念。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对方法本体的内容缺乏了解,这与教材的编排有关,原因是现行的教材更多是知识点的罗列,里面蕴含的思想方法并没有明确给出,要靠教师自己归纳、提升,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绝招”。

为了有效加强方法本体的教学,在设计时要特别加强学科思想和学科思维的形成。学科思想是指由学科专家提出的对学科发展和学科学习具有影响力的那些观念、思想和见解,更多强调学科思想方法。学科方法是根据学科内在规律和特点,总结和归纳出来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学科思想方法即用什么样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是指能够反映学科知识本质、学科思维特点和学科学习规律,对分支学科发展和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基本概念、思想和方法。

学科思想方法分为哲学思想方法、一般思想方法和具体思想方法三个层次。哲学层次的思想方法比较通用,如辩证思想、系统与联系思想、量变与质变思想、一般与特殊思想;一般意义的学科思想方法,如抽象和具体、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假设与验证等;具体学科的学科思想方法,如化学的统摄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数学学科中的化归法、列举筛选法,物理学科中的守恒法、等效法等。[3]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科知识的灵魂,学科知识是学科思想方法的载体。

3.应用本体

是规划、选择、决策的方法,指学科中若干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遇到实际问题需要对若干方法进行组合才能有效,这种选择和组合是一种策略,因此应用本体是由若干方法构成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有效组合。为了有效加强方法本体的教学,在设计时要特别加强学科经验和学科态度的形成。

学习规律的研究

数字化资源和软件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支撑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要想有效支撑学生的学习活动,首先要研究人类学习的基本步骤,然后研究每个基本步骤在常规教学条件下有什么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找到利用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法,即资源和软件。

人类学习基本都要经历知识获得、知识转化和效果测试三个阶段(如图3)。

在知识获得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两种方式,而教师的讲授又可分为直接讲授和探究式讲授,对应的学生学习也可分为直接学习和探究学习,因此在软件设计中就要考虑到多种知识获得方式。

在知识获得阶段,提供的软件要能使学生便于理解、实践、建立体系,随时获得资料;在学习过程支撑上提供的软件要能随时得到引导、指导、评价、交流、研讨。

在知识转化阶段主要有技能式和创新式两种。例如,在学习数学时,我们要对方程的解法举一反三,进行练习,这主要是练习解法形成技能,不存在创新;而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列方程,这就是创新式,它要求学生不仅会解方程,更主要的是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学建模,抽象出方程。因此,我们既要开发技能式的学习资源,更要开发创新式的学习资源。

在知识转化阶段应提供的资源和软件应为学生课上、课下,实践、实验类知识的转化提供操作环境。

在效果测试阶段,要提供系统训练形成能力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智能诊断功能帮助学生快速检验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习效率。所开发的资源和软件应为学生提供巩固、提高所需要的基本环境和条件,如理化生实验的复习、巩固和进一步探索;提供知识延伸所需要的资料,如几何知识在航天中的应用等;提供针对性强、高效的训练与提高环境,如中考、高考系统复习等。

整合点诊断及其解决方法

1.整合点诊断

同一节课,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可以有区别,因此,整合点是有区别的。即便教学过程相同,整合点也可能不同。

在完成理想状态下的教学设计之后,就可以进行整合点的诊断工作了。整合点的诊断过程是,首先要分析每一个理想教学步骤,是否能够在常规教学手段支撑下完成,完成的效率和质量如何;然后分析信息技术手段对每一步的支撑情况如何,是否比常规教学手段质量或效率高,如果确实高的话,该步骤就可以诊断为整合点。

(1)分类诊断策略

每类知识的学习方式及相应能力形成的方法有很大区别,对信息技术的需要也各有差异,根据不同类型学习内容的教学特点,挖掘整合点。

内容性整合点:①主要在文科教学中知识的快速获取、个性学习指导、学习情境、知识延伸所需要的资料等方面。②主要在理科教学中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环境、课上与课下、实践及实验类知识的转化等方面。

过程性整合点:针对师生互动的支撑、交流评价环境、学习过程管理的环境等。

(2)聚焦诊断策略

与教学质量和效率关联度大的步骤。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必须在与教学质量和效率关联度大的步骤中寻找整合点。

权重大的步骤。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权重大的步骤包含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提高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因此也是诊断整合点的关键步骤。

常规教学手段支撑明显不如信息技术支撑好的步骤。在诊断整合点时要在常规教学手段支撑困难而又能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地方,这样的整合点主要有抽象知识的理解、再现知识存在的情境等环节。

2.解决方法

(1)对于内容性整合点

还原与形象化。我们所学习的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的高度抽象,因此如果能够把所学的知识在客观世界中还原,对于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非常有益。例如,对于客观世界中事物的基本属性、运动规律、变化规律的认识;对于客观世界中事物之间关联关系、相互作用关系等的认识等。

操作与应用模拟。应注重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等的方法并形成能力,因此应营造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环境,让学习者可参与过程,特别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的教学步骤。

个性化检索与推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要求不尽相同,因此应根据应用将学习资源建序,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特别是在知识系统学习的教学步骤例中。

训练与诊断。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尤其需要对实践中的操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特别在训练与诊断步骤中。

情境虚拟。在文科教学别需要情感激励,应运用信息技术提供虚拟情境来帮助学生进入角色,如各种利用英语进行会话的场景,语文说明文教学中的内容情境等。

(2)对于过程性整合点

互动支撑。在完成教学任务时师生经常要进行交流、研讨和相互评价,特别是在需要分组交流、相互评价的教学步骤中。

作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要把自己的作品在网上,教师和其他学生可以对其作品进行评价。

异地学习。信息技术已经把课堂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学生可以利用专题资源学习网站随时随地进行专题学习。

信息监测。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及时获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学习过程管理。包括研究性、探究性、接受性等学习过程的支撑模式。

总之,要想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方式,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从智慧教育的目标要求出发重新审视教什么,然后按照学习规律,从理想教学设计出发去找整合点,找信息技术的支撑方法。

参考文献:

[1]钟绍春,李吉南,张琢,钟永江.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

研究性学习步骤篇6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英语专业师范生;职前培养;职后应用;协作探究式

21世纪初,深受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影响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中小学的教学方式因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英语专业高年级师范生的教学如何在教法上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起的教法革新,即形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教育的两个重要阶段一职后需要与职前培养——有机衔接,笔者的“七步骤七中心”的“协作探究式”教法可以“让学生面对一个新的问题并参与探求新的行为方式,由此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作为主体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协调沟通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教学管理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然而,基于英语专业高年级师范生要克服语言与知识双重障碍的事实,“协作探究式”与启发式、讲授式教法的综合运用才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一、英语专业教师职前培养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前培养——“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起点

一个国家的教育与课程改革最终都要通过教师落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最关键因素。一些致力于教师教育与学生发展研究的国际组织与机构,如国际教育局(iBe)、国际教育规划院(iiep)和发展研究院(iDS)用调查数据表明,教师的教育素质、个人经历、受教育程度、语言知识与表达能力会明显影响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教育模式研究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命题。在广泛深入的探讨中,与教师教育专业化契合的“教师教育一体化”是一种影响最大的新模式。“教师教育一体化”即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后应用和培训进行全程规划设计,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职前在校培养作为一个奠基阶段,无可争议地成为“职前培养与职后应用一体化”的起点和基石,因此需要格外重视,否则会舍本逐末。在探索“一体化”的途径和模式时,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建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及“职前培养与职后应用(培训)”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等宏观探讨方面,而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课程教学中,教法的改革在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应用一体化”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却有待于深入研究和实践。

(二)英语专业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知识。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中小学传统的“注入式”被“参与式、互动式、合作式、问题式、情景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所取代,整个教学活动由“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向“问题讨论为中心”。

与此相悖,英语专业高年级师范生普遍使用的却是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讲授法”。这种教法也有自身的优势。英语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所学的课程大多理论知识性较强、难度较大,如语言学类、文学类、中西文化类、翻译类、教师教育类等,“讲授法”在教学中容易突出重点、难点,解决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需要面对的语言与知识的双重难题。然而,“讲授法”在致力于让学生掌握英语专业知识,提高语言能力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学生的师范生身份。对于师范生来讲,与英语专业知识同等重要的是由“认知结构、专业精神、教育能力三维一体”构成的“教育素质”。这种职前培养方式的偏离会导致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协调沟通能力差、自主创新能力差、教学管理能力差、教学监控能力差、教育研究能力差。这些不足降低了教师专业活动的效果,进而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

当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讲授法”显示出其弊端,以互动为核心的一些教学法便应运而生了。然而,这些教法也无法通过教学活动全面提升高年级师范生的各项教育能力,尤其是人际沟通、分析问题、自主创新、批判式思维的能力。面对这些教法的不足,探究式与协作式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协作探究式”教学可以在职前培养过程中从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一课堂教学人手,以“协作学习小组”为单位,形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利用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协作完成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意义建构过程中,课堂教学环节由学生研究成果演示汇报和教师讲授、组织讨论构成,启发式、讲授式与“协作探究式”的综合运用在高年级专业课教学中显示出较大优势,也符合英语专业高年级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语言与知识双重障碍的事实。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英语师范生的专业素质,也可以提高其教育素质,并且在职后的教育工作中,通过对职前学习方法的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条件。

二、“协作探究式”教法的实施策略

“协作探究式”教法是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之一,是以探究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相互协作学习为前提,以教学材料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生活实际为参照物,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来获取新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协作探究式”教学与学生个体自主探究的主要区别在于生生协作和师生协作探究是完成任务的主要形式。协作探究教学活动通过和事物对话、和他人对话、和自身对话的活动过程,创造一种活动的、协作的、反思的学习。“协作探究式”教学以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为宗旨,力图通过探究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笔者在英语专业高年级师范生“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实践中,初步构建了包括“七步骤七中心”的“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即通过七个步骤,围绕七个中心来引导学生解决一些英语文学专业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其师范技能。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步骤一 编制“学习小组”——以明确任务和角色为中心

教师学期初向全班公布教学计划,把整个学期教学的重点内容列表,每个时期或文学流派都提供三至五个代表作家和作品供学生“学习小组”选择,即制定师生双方都认同的学习“契约”(contract)。

我们处在网络时代,网络环境下的“协作探究式”学习是以计算机为媒介,依据网络的资源共享、交互学习和超文本链接等特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这种活动类似于科学研究。“基于资源”的探究式学习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源的支持。当面对“资源海量”时,学生会意识到解决问题需要一定的分工协作,教师因此首先要在班级内分组。英语专业的班级规模一般都较少,以30—32人居多,每个小组的人数可控制在4—5人,然后再把问题分为相应数量的子问题,小组每个成员在分工搜集信息时承担相应的子任务。这一环节要保证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明确的任务,并扮演不同的角色,任务和角色分工由小组集体推出的主持人负责。具体的角色包括记录员、ppt制作人(1—2人)、成果展示汇报人,分别在课外小组讨论中担任记录、整理任务,材料整理、ppt制作任务和课堂成果展示汇报任务。这样的分组可以保证每个成员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自己的能力。分好的小组可以通过抽签等方式决定自己要解决的问题及按照教学进度计划向全班课堂汇报的时间。全班的学习小组结束一轮的协作之后,再开始第二轮重新分组。学习小组成员在完成不同的任务和分工时,锻炼了自己英语专业和师范专业两方面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分组的基本原则:按优势互补的方式混合编制课题小组,比如一个小组中语言能力较好的学生与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的搭配,网络技术较好的与较差的学生搭配,研究能力较强的与较弱的学生搭配等,这样的搭配可以让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步骤二 提出问题——以激发探究兴趣为中心

“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第二个实施环节是提出问题,即让学生得到一个明确的任务,或者在某一情境中自己发现问题。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因此,如何把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是对教师的一个挑战。以英美文学课为例,在学习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前,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睡与诗》、《恩底米昂》、《秋颂》这三首诗的意境,引导、启发学生产生或者直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三首诗展示的生态世界为何如此不同?并把这个问题分解为三个子问题:《睡与诗》如何描述“欢欣的自然”?《恩底米昂》如何描述“没有生机的恐怖世界”?《秋颂》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秋收图”?这样的疑问能够促使学生深入探究这三首创作于不同时期的诗歌所反映的济慈生态观的转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步骤三 分工搜集信息——以筛选、分析资料为中心

学生明确探究任务之后,就要根据问题情境的要求分工收集相关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很多,可以查阅文献资料、浏览网络资源、咨询专家教师、与伙伴协商交流等。搜集信息的过程和质量决定着问题解决的最终效果,如果资料收集不全面或者不翔实,就会导致问题解决的失败。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找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而是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筛选、组织整理,把获得的资料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化认知结构。还以阐释济慈的《睡与诗》、《恩底米昂》、《秋颂》中的不同生态世界为例,在作为学习主体探析相关信息,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学生结合各自的以往经验,会对济慈的生态观产生初步的认识。

步骤四 协作整合信息——以形成假设为中心

分工收集完资料之后,主持人在课前组织课题小组研讨交流,可以是陈述、表演,也可以是参照发言材料进行的ppt汇报等,阐释形式不限。每人汇报后,组内互评、打分。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演示发言,整理好之后,连同组内的互评成绩上交教师。这种协作学习使得“伙伴们乐于协助,相互支持”,并在讨论中提出种种可解的假设。提出假设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假设可以是自己提出,也可以是合作提出。在作为学习主体探析相关信息,提出假设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注意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的了解,但不同的以往经验会让学生“形成各种各样的假设”,提出假设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整合已有知识的过程,又是超越已有知识、更新理解的过程。还以济慈的那三首诗歌为例,学生学习小组经过汇总材料、讨论分析,会发现济慈创作于不同时期的三首诗分别描述了“人类在绿色世界的环抱中欢享自然”、“人类生存于死气沉沉,没有生机的恐怖世界”和“人类神往果实圆熟、温暖洋溢的和谐生态之秋”。讨论中,学生可能会认识到,诗人无论是描摹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的缩影,还是展示天人合一的画卷,都在暗示我们,生态系统处于人类力量的影响之下。学生进而可能形成这样的假设:人类中心论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假如没有形成这样的假设,教师可以在以讨论交流为中心的第六个步骤“师生评价”,即课堂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从这个视角深入探讨。

步骤五 解决问题——以选择研究方法策略为中心

学生“学习小组”形成假设后,就开始了探究式学习最关键的一步:讨论选择恰当的策略解决问题。还以济慈的三首诗为例,在“人类中心论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这一假设的基础上,学生很可能会利用新兴的生态批评理论,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济慈的诗歌加以整合,前后贯通,分析其诗歌的现实性和社会性。进而使济慈诗歌的生态研究在这个全球变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不仅具有学术意义,而且具有更加深远的现实意义。

“学习小组”的研讨结果经过整合,由ppt制作人形成ppt汇报材料。交给汇报人在课堂进行十分钟的演示汇报。

步骤六 师生评价——以讨论交流为中心

以讨论交流为中心的“师生评价”步骤即课堂教学,这是由“七步骤七中心”构成的“协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

“学习小组”整合研讨结果形成的ppt演示文稿由汇报人先在课堂用英语进行十分钟的演示汇报,把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结果显现给同伴。然后是学习小组进行十分钟的“集体答辩”:回答来自教师和同学的提问。在“同质小组”的合作和“异质小组”的对抗中,学生学会了合作,适应了对抗与竞争,这对职后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沟通能力很重要。学习小组汇报之后是教师组织的知识讲授和讨论,在学生课外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把探讨进一步深入。

步骤七 反省评价——以自主分析探索过程为中心

研究性学习步骤篇7

关键词:激发兴趣;敢于质疑;探究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物理教材对中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合中学人教版教材和中学生实际,在中学生中进行了关于如何提高中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什么是中学生物理实验探究能力

广义上讲是指运用中学物理教材实验理解、验证理论观点以及借助物理实验获得新认识的能力;狭义上是指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中学教材的实验为基础,结合学生自身生活选择和确定研究的实验,用科学研究的方式自主的对研究的实验进行探究,从而在实验中获得知识,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体验实验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形成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着教材施教、循序渐进,要不断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

如在中学教材“大气压强”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播放马德堡半球实验:两边各用8匹马,共16匹马拉一个半径只有20cm的两个铜半球组成的中间抽出了空气的小球才能拉开,学生就可能感到十分震惊,那么多匹马才能把这么小的一个球拉开,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样就立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与此有关的可能的现象,再和学生一起通过实验探究。也可以演示纸片托水杯的实验,接着再做另一个实验,把一个煮熟去壳比瓶口略大的鸡蛋放在玻璃瓶的瓶口上,让学生上讲台把鸡蛋往瓶里压,结果鸡蛋始终进不了瓶。这样就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都调动起来,学生们既感到稀奇又感到疑惑,想知道为什么,从而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中学生探究物理实验的兴趣。这种实验模式的教学无论最后能否得到我们预期的结论,都会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在中学物理实验中要不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大胆提问的能力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共有20几个实验,每个实验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都有帮助。因此,教师要充分准备每个实验,并预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尽肯能让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问题,同时还要适时表扬,对提出的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动手实验获得知识。以“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为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本节的教学:

步骤1:感受滑动摩擦力

同学们用手在桌面上拖,感受滑动摩擦力。(引入探究课)

步骤2: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思考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如何能比较准确地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步骤3: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是否有关

师生共同完成对滑动摩擦力与速度的关系的探究实验。

步骤4: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面积的关系

四个小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面积的关系的探究实验,填好活动卡上的内容。

步骤5: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两小组学生设计具体实验方案,完成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探究实验,填好活动卡。

步骤6: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两个小组学生设计具体实验方案,完成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探究实验,填好活动卡。

学生通过上述过程的探究,最终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f滑越大,f滑与接触面面积、速度无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在中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后小实验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放在了特别重要的位置。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新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在人教版物理教材课后,都有一些小实验和自然现象,这些都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详细分工,课后或课前做这些实验,做完实验后大家一起交流和学习,进而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虽然课后多数是小实验,如果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选择,精心利用课后小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对物理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多动手、勤动脑,结合实际生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态度的转变,学生愿意学习物理,积极探索物理规律,就能使物理成绩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步骤篇8

关键词:有督导机器学习;网络流量识别;LSSVm;协同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中图分类号:tn711?34;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15)21?0109?04

networktrafficidentificationsystembasedonsupervisedmachinelearning

XinGYufeng,maoYanqiong

(SchoolofHumanityandart,YunnanCollegeofBusinessmanagement,Kunming650106,China)

abstract:intherealnetworkenvironment,alargenumberofinterferencenoiseandoutliersamplesareexisted,whichseriouslyaffectontheperformanceoftheleastsquaresupportvectormachine(LSSVm)algorithm.anetworktrafficidentificationsystemcombiningcooperativequantumparticleswarmoptimization(CQpSo)algorithmwithLSSVmisproposed.thenetworktrafficisdividedinto12types,inwhichthedataofnetworktrafficarecollected.thenetworktrafficidentificationsystemisconductedwithtrainingandperformancetestbythecollecteddata.tostudytheperformanceoftheCQpSo?LSSVmbasedalgorithm,theCQpSo?LSSVmbasedalgorithmiscomparedwiththepSo?LSSVmbasedalgorithm.thecomparisonresultsshowthattheCQpSo?LSSVmbasedalgorithmhasfasteridentificationspeedandbetteridentificationaccuracy,whichcanavoidtheoccurrencethatthesystemiscaughtinlocaloptimalsolution.

Keywords:supervisedmachinelearning;networktrafficidentification;LSSVm;CQpSoalgorithm

0引言

随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网络服务和应用类型,这对互联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有效的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

传统对网络流量进行分类识别的方式手段主要有:基于端口识别技术的网络流量分类识别方法;基于数据包载荷内容的网络流量分类识别方法。传统网络流量分类识别方法虽然具有算法简单、效率高等优点,但是由于其自身局限性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复杂多样互联网服务类型和应用。

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网络流量分类识别方法主要有:基于统计特征的网络流量分类识别方法;基于有督导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分类识别方法;基于无督导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分类识别方法。有督导机器学习算法又分为基于贝叶斯算法、基于决策树算法和基于支持向量机算法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等;无督导机器学习算法又分为基于模型方法、基于密度方法以及基于划分方法等[3?6]。

1网络流量识别系统

1.1网络流量分类

近年来,p2p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p2p应用类型也随着其服务类型的增长而增长,因此,过去文献在对网络流量识别进行研究时,通常将网络流量类型分为10个类型。本文根据p2p服务类型将三种常用应用类型分别考虑,即分为p2p文件共享、音视频以及即时通信应用服务。因此,本文对网络流量类型划分为12个类型,如表1所示[7]。

1.2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识别分类方法

机器学习方法已经得了非常成熟广泛的发展,将机器学习应用于网络流量识别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网络流量识别系统的识别率以及识别速度。机器学习通常分为两种,即有督导机器学习和无督导机器学习。相比无督导机器学习来说,基于有督导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识别系统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能。

基于有督导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分类识别方法一般通过大规模已知类别的网络流量会话流样本数据对识别系统进行训练,使得系统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基于有督导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识别分类训练过程如图1所示[8]。

图1基于有督导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识别分类训练过程

基于有督导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分类识别方法种类繁多。其中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因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用性能,得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综合了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两种算法的优点,摒弃了支持向量机训练过程复杂、效率低以及神经网络需要大数据样本的缺点。因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法不仅具有较快的训练速度,而且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9]。

但是由于真实网络环境中,存在大量干扰噪声和野值样本等,严重影响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性能;因此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协同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识别系统。

2协同量子粒子群算法

2.1量子粒子群算法

设粒子群中有[n]个粒子,其中:第[i]个粒子的位置[xi=xi1,xi2,…,xiD;]第[i]个粒子的速度[vi=vi1,vi2,…,viD;]第[i]个粒子的历史最优位置[pi=pi1,pi2,…,piD;]整个粒子群体的历史最优位置是2.2.1协同搜索策略

协同搜索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将整个种群分解成多个子群,整个种群使用的是对一个种群进行搜索的策略,而将整个种群分解成多个子群后,能够成功削弱种群的多样性在迭代后期降低而产生的早熟问题[11]。

2.2.2粒子的学习行为

式中:[lcmax]和[lcmin]是学习参数的最大和最小值;[a]是不小于0的常数。

协同量子粒子群算法(简称CQpSo),就是使用上面描述的协同搜索策略的QpSo算法。

2.3CQpSo?LSSVm的网络流量识别步骤

步骤1: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采集,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网络流量特征向量。

步骤2:随机得到[n]个粒子的位置[Xi,]对各个粒子的适应值[fXi]进行计算。

步骤3:将粒子群分成[s]个子群,计算每一个子群适应值的最优粒子序号:[k=argmin1≤i≤nsfXsi],那么各个子群的最优解为:[pgs=Xsk;][k=argmin1≤i≤sfpgi,][pgpop=pgk,]由基因比率[Rgene]选出子群中适应值最优的粒子来组建种群基因库。

步骤4:对收缩扩张系数[βt、]子群的[βti1≤i≤s]以及[lc]进行计算,[qi]取决于[lc]与[lrand]关系。

步骤5:对粒子的适应值、子群的[pi、]子群的[pg]以及种群最优解[pgpop]进行更新。

步骤6:当到达进化的周期后,依据[Rdead]淘汰子群中劣质粒子,更新种群的基因库。

步骤7:重复步骤4到步骤6,直到迭代完成。

步骤8:求解[pgpop,]得到网络流量识别的最优特征子集。

步骤9:使用步骤8得到的网络流量识别的最优特征子集建立网络流量识别模型[12]。

3实验分析

3.1实验数据采集

使用基于Libsvm软件包的C#程序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采集,使用matlab软件构建基于pSo?LSSVm、QpSo?LSSVm和CQpSo?LSSVm算法的网络流量识别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

将采集到的数据分为两组:一组用于对基于三种算法的网络流量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另一组数据测试训练后的基于三种算法的网络流量识别模型的识别性能。

3.2网络流量分类方法性能评价标准

针对网络流量识别方法的评价标准,人们通常使用反馈率(recall)、准确率(precision)评估识别方法性能,具体表示为:

[recall=tptp+Fn×100%](12)

[precision=tptp+Fp×100%](13)

式中:tp(truepositive)是被系统正确识别的类型a的样本数量;Fn(Falsenegative)是未被系统正确识别的类型a的样本数量;Fp(Falsepositive)是被系统误认为是类型a的样本数量。

3.3网络流量识别流程

基于本文提出的CQpSo?LSSVm网络流量识别流程如图2所示[13]。

图2网络流量识别流程

为了研究本文提出的CQpSo算法的优化性能,使用QpSo作对比实验。设定粒子群个数为20,子群的规模是5,收缩扩张系数[β]随着迭代次数线性下降,由1.0降至0.5。得到两种算法在Rosenbrock函数和ackley函数这两个测试函数下的性能对比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CQpSo算法比QpSo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14]。

3.4实验结果分析

使用本文提出的CQpSo?LSSVm识别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识别后,得到表1中各种网络服务类型与应用的识别准确率和反馈率,见表2。

通过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CQpSo?LSSVm识别算法对12种类型网络服务与应用均有较好的识别准确率和反馈率。为了横向比较本文研究算法的性能,使用基于pSo?LSSVm算法和基于QpSo?LSSVm算法的网络流量识别系统对同样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得到了基于三种不同算法的识别系统的识别准确率、反馈率以及识别速度[15?16]。

表2各个网络流量类别的准确率与反馈率

[类别\&应用名称\&反馈率/%\&准确率/%\&www\&Http\&94.9\&95.7\&p2p文件共享\&Bittorrent\&92.9\&93.6\&p2p音频视频\&pplive\&90.1\&91.2\&p2p即时通信\&QQ\&92.3\&92.1\&attaCK\&Virus\&97.6\&98.1\&GameS\&Half?life\&95.2\&96.9\&mULtimeDia\&Realmediaplayer\&86.2\&86.8\&inteRaCtiVe\&telnet\&90.7\&88.8\&DataBaSe\&SqLnet\&94.8\&95.1\&BULK\&Ftp\&92.5\&90.9\&SeRViCeS\&DnS\&92.6\&93.9\&maiL\&Stmp\&98.3\&97.2\&]

图3CpSo与CQpSo算法性能对比

CQpSo?LSSVm识别算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3.36%,比QpSo?LSSVm算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高出5.28%,比pSo?LSSVm算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高出10.3%,CQpSo?LSSVm识别算法的平均识别反馈率达到了93.18%,比QpSo?LSSVm算法的平均识别反馈率高出4.32%,比pSo?LSSVm算法的平均识别反馈率高出9.37%。可以说明,相比粒子群优化算法来说,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能够得到更优良的特征子集,因此得到了更好的流量识别效果。另外由于CQpSo?LSSVm识别算法使用了协同策略,因此避免出现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情况发生,因此加快了算法收敛速率,提高了识别准确率[17?18]。

4结论

与传统网络流量分类方法不同,本文将p2p应用分为三类,即p2p文件共享、p2p音视频以及p2p即时通信服务,因此本文将网络流量类型划分为12个类别进行研究。

将CQpSo算法和QpSo算法在Rosenbrock函数和ackley函数这两个测试函数下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QpSo算法比QpSo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

将本文提出的基于CQpSo?LSSVm算法与基于pSo?LSSVm算法和基于QpSo?LSSVm算法在相同网络环境下,使用相同数据进行性能测试对比。结果表明基于CQpSo?LSSVm算法具有更快的识别速度以及更好的识别准确率,避免了出现陷入局部最优解的情况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涛,余顺争.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分类研究进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2(5):1034?1040.

[2]邓河.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网络流量分类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09.

[3]杨飞虎.特征选择算法及其在网络流量识别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2.

[4]杨宜辰.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分类技术研究与应用[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2014.

[5]储慧琳,张兴明.一种组合式特征选择算法及其在网络流量识别中的应用[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2(2):325?329.

[6]陶维天.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流量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D].兰州:兰州大学,2010.

[7]王程.网络流量识别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14.

[8]许孟晋.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流量分类系统研究与实现[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

[9]顾成杰,张顺颐.基于改进SVm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11(7):1507?1513.

[10]杨子江.基于混沌量子粒子群算法的流水线调度[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

[11]胡天骐,单剑锋,宋晓涛.基于改进pSo?LSSVm的模拟电路诊断方法[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5(6):193?196.

[12]孟凡兵,彭顺堂,陈华.一种QpSo优化SVm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5(6):1149?1151.

[13]朱大奇,袁义丽,邓志刚.水下机器人参数辨识的量子粒子群算法[J].控制工程,2015(3):531?537.

[14]陈善学,杨政,朱江,等.一种基于累加pSo?SVm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5(6):1778?1781.

[15]刘丽霞.基于小波理论与LSSVm的模拟集成电路故障诊断方法[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16]黄丽,孙玉坤,嵇小辅,等.基于CpSo与LSSVm融合的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J].仪器仪表学报,2011(9):2066?2070.

研究性学习步骤篇9

关键词:高职教学"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可谓百家争鸣,各种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并得到有效的实践验证,其中“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深受师生的喜爱。该教学模式更适合高职学生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并且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意义分析

“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丰富的案例情景为基础,以体现教学目标的“任务”为线索,使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达到知识内化、能力提升的一种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的性质和定位决定着其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基于社会需求和实用性是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工作需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成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等是高职教育教学特点。[1]基于此,作者分析了“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采取以学习者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习者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弥补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缺陷,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内化知识,在真实的问题解决中习得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计算机课程之间具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常用工具软件的操作界面、工具栏等),“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迁移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协作和创新能力。基于任务的教学中,有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小组协作学习,同时组内也有明确的分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能够真正在实际的任务操作中培养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具有很大的潜力,是以学习者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围绕教师精心设计任务的“开放式”学习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案例,设计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评价。如图1“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实施步骤。

(一)“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师实施步骤

图1“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实施步骤

步骤一,明确目标。“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内容的组织方式由“知识点”为线索转变为以“任务”为线索。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的总任务以便为后面各个子任务的划分与设计奠定基础。

步骤二,根据学生的学习准备以及前面提及的任务设计原则认真地做好任务设计。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的关键步骤,决定着任务完成质量。

步骤三,准备好每个任务所需要的资源。主要是指软资源(任务所需要的软件、任务案例、同伴和教师等人力资源)和硬件资源(比如,机房,多媒体教室、互联网)的准备工作。这些资源是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

步骤四,学习活动的引导和评价。“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从准备阶段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教师创设真实的任务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学习小组的组织和任务的分配、对学生任务探究过程的跟踪和支持、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等。

步骤五,教学总结和反思。当学生完成一个子任务之后,教师要对任务完成过程中典型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并为学生完成其它类似任务奠定基础。教师要总结和分析任务探究中的突发问题,反思教学的成功与不足,以便为其它任务的顺利开展积累经验。

(二)“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步骤

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中,学生围绕着特定的任务进行,“任务”是学习的“核心”和“主线”,学生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来完成任务,学生从简单地模仿,到迁移,再到创新等循序渐进的步骤来习得知识、技能与方法。根据任务的开放程度,任务可以分为封闭性任务、半开放性任务和开放性任务。一般而言,封闭型任务主要是在学量新的知识和技能时应用,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模仿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半开放性的任务是教师展示大量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动机,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和迁移能力;开放性任务主要应用于学习者已经具备了大量的知识与技能,但这些知识和技能尚未形成系统的情形,注重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图2为“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一般步骤。

图2“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步骤

步骤一,进入任务情景,明确任务目标,对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并了解各个子任务的要求。比如小组协作学习中的学习小组的的组成,学习计划的制定,任务的分配;有些相对简单的子任务需要学生个人独立完成的,主要进行自主学习。

步骤二,进入任务操作和探究学习。根据前面任务的分类,不同开放程度的任务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同。比如,对于封闭型的任务主要是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进行模仿训练,半开放性任务的主要是根据教师展示的案例进行迁移性训练,开放性任务主要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网络资源来完成任务,以便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在任务探究中学生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即教师、同伴、互联网和教学案例资源的合理应用。任务操作中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答疑,学习同伴之间进行协作、交流学习体验和方法。

步骤三,学结和反思。学生要对任务完成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有必要要调整任务进度计划。最终的学习结果要以完成的整个大任务展示出来。对任务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及时总结任务操作过程中的经验,并升华为方法的习得。

步骤四,任务完成状况的评价。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习伙伴互评和学习者的自评。教师跟踪并支持学生的任务操作过程,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状况;在协作学习中学习伙伴之间进行互评;学习者对自身的任务完成状况进行自评。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反思和总结。

三、小结

在“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两种步骤是相辅相成的,每个步骤的实施都要以学生“做”中心,教师“教”为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该模式的应用探究以期为高职计算机教学提供更为有效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朝庄.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4(23):10-11.

[2]陈伟珍.做学教一体化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09(2):47.

[3]李发荣,赵鹏.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现代职业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4).

[4]付予顺.推进“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企业、学生、教师共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l(17).

[5]王朝庄.高职教育教学特点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4(23):10-11.

研究性学习步骤篇10

《观察植物细胞》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除需要观察以外,教学目标包括学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等。课堂学习采取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实验,有效地达到成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一、合作式观察探究的基本环节

(一)确定分工

(二)准备实验

实验前,教师向学生发放实验所需要的基本材料和实验讨论提纲(包括实验方法、操作步骤、操作技巧、注意事项等问题),但不向学生介绍实验结果和问题答案。

(三)合作观察

合作学习小组各成员在充分讨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补救措施和选取实验材料的基础上,分工协作,认真观察,共同完成实验,做好记录,并思考如何回答讨论提纲上的问题。

(四)讨论交流

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对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操作技巧、注意事项进行归纳小结。并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进行预设。同时对实验步骤、操作要领和观察价值等进行讨论交流,鼓励各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五)作出结论

在小组各成员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组长归纳总结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以及制作临时装片的注意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得出结论。

(六)汇报评价

组内成员先就本组进行实验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再由小组共同推举一名发言人在全班做交流发言,教师根据各组的实验效果确定优胜组,并给予鼓励表扬。

二、合作式观察探究的教学步骤

(一)教师演示,扶学生上路

教师采用演示、视频播放等的形式,边演示边提问。学生在感知实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思考每个步骤操作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利于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探索的学习专题结合起来,从而缩小了探索的范围和探究的难度,避免了探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分组实验,引学生走路

在学生基本了解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后,再依据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初步设计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实验方案(不一定都是完全正确的方案),交由学生探讨分析,指导学生具体实施实验操作。同时要求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验证实验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及注意事项,进一步探讨出解决问题的修订方案进而提出自己的修正意见。

(三)自主探究,放学生远行

当学生完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观察后,他们就基本掌握了探究性学习技能。教师接着提供黄瓜、土豆、大葱和青笋等作为实验材料,要求合作小组自主完成制作黄瓜等蔬菜的表层肉质细胞临时装片的探究实验,并就此观察和绘制显微镜下黄瓜等蔬菜表层肉质细胞结构图,再由小组和全班交流与评价实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