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城的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1:11

农村创城的工作总结篇1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工作会议。近日,xx市市委办、市府办相继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就开展这项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并明确了下一步的目标任务。就我们xx来说,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既是落实上级部门有关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深化“双建设、双整治”工作的重大举措,更是加强我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下面,我就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简单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的重要性

1、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是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

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市委已经把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城乡一体化涵盖面很广,文明建设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农村文明建设是镇党委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前一阶段,就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在调研中,我们感觉到目前城乡的差距还很大,城区通过争创文明城市,无论在硬件设施投入还是市民素质提高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积累了一定经验和优势,而农村的创建水平还比较低。我们分析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缩小城乡在文明创建方面的差距,就必须响应上级号召,切实开展“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把它作为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载体,通过结对共建活动,发挥城乡联动、资源共享的优势,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以点带面,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整体发展。

2、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现实需要。

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是创建工作的应有之义。21世纪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农民作为我镇占劳动者总量80%的大军,整体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相当滞后。针对广大农民的文化活动场所缺乏,面向农村的教育资源不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枯燥,严重影响了整体素质的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卫生意识、科技意识、法律意识、集体观念等与城市居民相比有较大差距。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据统计,目前我镇农民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还占60%左右。农村公共文体活动场所不足,大部分可供群众参与活动的公共文体场所都集中在城镇,目前全镇只有一个镇级文化活动中心(省级东海明珠工程),1家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43户文化示范户,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愿望和要求。农民文艺素质比较落后,城镇社区普遍建立了由居民参加的多支文艺团队,而大部分的行政村还缺乏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广大农民对丰富业余生活、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生活质量呼声是比较高的,这从我们送电影、送科技、送法律下乡等活动深受欢迎就可以看出。应该讲,目前面向广大农民的娱乐、宣传、教育活动还是不够。加上农村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势和情况,如农村社区化、需求多样化,我们的工作方法、效果等需要研究和改进。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在知识、人才、资源、设施等方面的优势,支持结对村大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科技、卫生、法律等知识普及宣传,普及文明新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3、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是推进我镇精神文明创建的有效载体。

从目前情况看,我镇精神文明建设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发展还不平衡。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着氛围不浓、建成数量不多、群众参与不广、创建质量不高等问题。文明创建活动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注重基层,抓好基础,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镇整体创建水平。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活动,就是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在创建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将创建理念、经验、体会、载体等输送给农村,进一步提高行政村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从而夯实我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基础。

二、明确任务,切实开展好“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

开展“城乡文明手拉手”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围绕“双建设、双整治”工作,紧密结合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辐射作用,调动农村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城乡互动,结对共创,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农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推动我镇村级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扎实的基础。

开展“城乡文明手拉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要坚持自愿结对,量力而行的原则。要充分了解掌握文明单位、行政村的实际和双方的人缘地缘基础,尊重共建双方的意愿。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避免在资金投入等工作内容上对文明单位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以至挫伤文明单位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要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要发挥文明单位在文化、人才、信息、技术、管理、物资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和带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也要发挥农村在土地、环境、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支持文明单位开展创建工作,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城乡携手、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坚持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要积极引导共建双方通过互相沟通,了解双方所长和所需,科学制订结对共建活动的共性目标和内容,确定具体工作内容,落实相应措施。要坚持贴近群众思想、生活、生产实际,着力在农村环境整治、群众文化建设、扶贫帮困等工作上下工夫,每年办一些实事好事,让群众看到共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从而吸引群众参与,使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四是要坚持结对联创,双向互动的原则。要改变从单纯的“帮助”或“扶贫”的思路开展共建,把文明单位和结对村结成利益共同体,引导双方互帮、互学、互惠、互促,达到双向融合互动,既使城市文明向农村有机辐射,又以农村优势“反哺”城市单位,实现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结对共建工作,需要文明单位、行政村等结对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实效。

各级文明单位要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一是经济共建。通过共建,加强信息交流,文明单位发挥文化、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结对村确定发展思路,研究制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信息、科技、资金、物资等方面服务,开发各种资源,增强结对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二是教育共建。通过共建,深入结对村进行形势、法制、科普宣传教育,普及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和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科学、医疗卫生、科学健身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农村居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遵纪守法意识,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三是文化共建。通过共建,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和图书室、宣传栏板等精神文明阵地建设,有针对性地为结对村传输发展农村文化的理念,帮助培养文化骨干,建立文体团队,挖掘民间文艺,指导建设文化阵地和开展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双方文化生活。四是环境共建。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帮助结对村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治理“脏、乱、差”现象,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优化农村居住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五是文明共建。与结对村共同制订文明创建规划,设计创建载体,引导农民讲文明、讲礼貌、讲信誉,遏止封建迷信和宗教势力,大力倡导“三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不办、婚事新办),帮助结对村文明创建工作再上新水平。六是实事共建。根据结对村的需求和自身实际,每年为结对村力所能及地办1—2件实事。在座的文明单位要根据自身优势,在文明共建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既要带动推进结对村工作,更要以实际行动,推动我镇我们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结对村主要是发挥农村土地、环境、资源、产业、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为文明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实践平台;邀请文明单位的干部职工到共建村过党团组织生活和驻村调研、体验生活,接受教育,提供各类服务。

三、加强领导,确保“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取得实效

1、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各镇乡街道要把结对共建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目前,全市的结对名单已经确定,这次工作会议后,各镇乡街道要迅速行动起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采取行政村上门或邀请文明单位下村等形式,组织结对双方进行一次交流衔接,使单位(社区)、村相互对上号;二是签订好共建协议,按照市文明办提供的样本,结合结对单位、行政村的实际,商量确定操作性、实效性强的共建内容;三是召开好一个工作会议或启动仪式,专题部署这项工作。

2、要注重结合,重点推进。“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抓好结合,突出重点。要与当前农村开展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先锋工程、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生态村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今年全市规划4个村为示范村建设、50多个村为整治村建设目标,新建农村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室)48个,文化示范户118户,这些工作都是实实在在为农村办实事办好事的工程,也是我们开展结对共建活动的重点内容。

3、要健全机制,加强督查。“城乡文明手拉手”结对共建活动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我们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切实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一是要建立分级管理制度。市文明办要总体协调全市的结对共建活动,重点抓好省级和部分嘉兴市级文明单位与行政村的结对工作。各镇乡街道宣传委员要把这项工作当作目前宣传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来完成,做好本镇乡、街道行政村的结对共建工作。二是要建立例会制度。各镇乡街道要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做法,总结经验,部署工作。结对双方要建立定期见面、交流、活动制度。三是要建立考核督查制度。市文明办和各镇乡(街道)要经常对结对共建活动进行督查,要把结对共建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实际成效作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和文明村创建提档升级的重要依据,避免结对双方产生“只拉手、不办事”的现象。

农村创城的工作总结篇2

[内容提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认为在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同时,鼓励民工回乡创业及大力引入城市资源,以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另一方面,我们在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据李子奈(2002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有1.4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低效率。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按照他的逻辑,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 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 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 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的经济根源。当前农村77.5%的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至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总之,农业人口过多形成农业、农民与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农业人口过多既直接作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又通过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二、“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 的转移策略。20多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外,城市和沿海工业加工区也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但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专营工商业和服务业,许多人仍是游历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两栖职业者。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视为自己的家,保留在农村中占有的资源,就成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理性选择。这既使农业日益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已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截止2001年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已达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有希望。

3.鼓励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4.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下乡,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6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资本所有者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这就为将城市资本连同企业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一起引入农村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将农民堵回农村,而是应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地扩大农村内部的就业容量。

三、“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种思路。他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压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效率;同时,他还能通过劳动力的城市迁移形成劳动力市场,在流动中确立劳动力价值,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使全部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限于我国尚有1.5-2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条件,我国工业结构优化战略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工业过程中,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最大比重,美国为26.1%(1926年),日本为27.4%(1973年),台湾为33.5%(1985年),而我国目前只有15%左右。借鉴工业化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只要形成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抓住入世机遇,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份额可以再上升0-15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农业劳动力绝对量相当于1990年农村新增的7500万劳动力。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就业比重高达60-8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种类有150个,而我国只有50左右。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就业份额为20-30%,而我国目前仅有4%左右。据推算,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社区服务业可提供的就业机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的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4.扩大农村对外开放

扩大农村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拓宽我国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包括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破食品安全等技术检测壁垒,先行取消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所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适当加大农产品退税的力度,增加农产品需求;在国外创办农业企业,利用国外资源;促进劳动力输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农村创城的工作总结篇3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对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进程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经济社会全局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重庆市的一个基本市情特征。2000年,全市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占97%以上;总人口3091.0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30.2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8.62%,尚有农村贫困人口140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8%,高于全国的2.8个百分点;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590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28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50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17.8:41.3:40.9。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城乡结构逐步优化,但二、三产业层次不高、比重仍然偏低,特别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有限,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重庆市农村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在全国排名16位至19位,主要人均指标在全国排名21至23位;传统农业的烙印较深,“粮猪型”结构比重过高,多数农产品质量较差,非农产业发展缓慢,还没有摆脱“趋同型”的生产布局,“粗放型”的经营方式,“短链型”的生产模式,这在武陵山区和三峡库区表现得更为突出;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中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大体为44:32:24,一产比重过大,二产水平很低,三产严重滞后;粮食和生猪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1.1%,主要农产品优质率仅为40%,商品率为42%,加工转化率为16%;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农村从业人员的31.9%;农业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龙头企业总体实力较弱;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素质较差;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92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6276元,两者差距正逐渐扩大。全市城镇化水平仅33.09%,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大多数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较为发达的城市和较为落后的农村同时并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比很多省市更明显、更典型。因此,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是推进全市经济结构调整,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十五”战略目标的迫切要求。

(二)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

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有利于提高重庆市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全市人均耕地仅有0.77亩,农业人均耕地仅有1.0亩,一般以户为单位经营,规模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经营成本高,效益低下,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外优质、低价农产品对重庆市农产品市场竞争构成威胁更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够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重庆市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快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升级。通过就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副业结构,还可以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重庆市农业人口多,农业沉淀的劳动力多,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不可能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现代化进程将会受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将加速形成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是农村城镇化可以为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农村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725万人,单靠在农业、农村内部转移消化空间有限。加快农村城镇化,可以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和范围,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从长远看还可以促进农民提高素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

五是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城镇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的发展还可以满足农民消费需求层次提高的需要。

二、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2000年,重庆市有农业人口2430.20万人,农村劳动力总数1320.9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4.35%,全市现有耕地面积2374.8万亩,人均耕地仅0.77亩(统计数)。根据重庆市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按全国通用标准,农村劳动力人均耕作4亩计算,第一产业只需用劳动力608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多达71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4%),若加上人口新增的13万劳动力,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725万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剩余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成为农民增收的障碍,也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目前,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就地转移和外出务工为主。21X)o年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在乡镇企业及市内二三产业就业的人数占44%,在市外就业人数占56%,其中长年性外出民工居多,占68.8%,季节性占32%;外出务工青年男性居多,占77%,女性占23%;务工者年龄在20至40岁居多,占73%,平均年龄约30岁;行业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职业以工人、服务员居多,从事建筑业和工业的比例达61.5%,其次商业和其它行业占38.5%,大部分在私营企业务工,在国营单位务工人数非常少。近几年由于比较效益的下降,农民人均收人中来自农业收入的多数地方出现负增长,来自务工收入却在增加。根据调查,重庆农民外出打工收入约占农民纯收入的30%左右,这些收入为重庆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和社会稳定注入了活力。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存在下面问题:

一是就业结构不合理。由于重庆市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特别是由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以从事传统农业和本地从业为主,从事二、三产业和转移区域外就业为辅,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比例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数量有限,这种劳动力就业不合理的状况,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任务十分繁重。

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处于盲目、自发阶段,缺乏有效的引导。外出流动人员大都呈散兵游勇,各自为阵,难以形成合力,缺乏有效引导;加上有关农民外出人员务工的相关权益保障政策法规不健全,农民维权意识弱,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差,无技术特长,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市场经济意识弱,转移难度大。

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介服务滞后。有关劳务输出的信息收集、传递、中介服务体系没有形成,造成信息不畅、工作不力、效益不高。

五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业岗位少。目前重庆市乡镇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阶段,下岗分流压力大,交通、通讯、金融等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六是由于青:比年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造成农村劳动力缺乏,给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地方存在部分土地摞荒和粗放经营。

(二)农村城镇化现状。近年来,重庆市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据统计,全市小城镇居民人均建筑据调查面积已达到21平方米,有水厂669个,日供水能力达63.95立方米,道路3150公里,建成区绿化面积达2837公顷,完成各类建设投资125亿元。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大大增强,吸引了广大企业进镇和农民进镇务工、经商、办企业、聚居。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批发市场;还重点探索、发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如大足龙水镇、璧山璧城镇、万州区熊家镇等利用本地传统产业优势及区位优势,建设专业市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地客户进场经营当地名优产品、小五金、皮鞋、建材,走工贸型小城镇发展路子。开县温泉镇、合川三汇镇等,利用丰富的煤、石灰石资源,走资源加工型小城镇的路子,带动了运输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繁荣了一方经济。奉节白帝城、渝北统景镇、大足宝顶镇等,利用本地的自然、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与旅游配套的餐饮服务业、宾馆娱乐业、交通运输业和手工艺品加工业,走旅游型发展的路子。石柱西沱镇、忠县石宝镇、丰都高家镇等,抓住库区移民搬迁机遇,把小城镇建设与移民搬迁有机结合,将本镇建设成为交通方便、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的库区开发型小城镇。秀山雅江镇、合川二郎镇,利用与外省接壤的区位优势,巧打边贸牌,争取市场优势,走边贸型小城镇发展的路子。但由于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重庆市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城镇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城镇化总体水平低,小城镇数量少,分布不均。根据2000年底统计,全市有县城以下建制镇643个,集镇988个,县城关镇22个。建成区面积197平方公里,已有水厂669个,日供水能力达63.95万立方米,道路3150公里,镇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837公顷,吸纳城镇就业人口11.4万人,积聚各类乡镇企业4万多个。2000年城镇化水平仅有33.09%(新口径),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若扣除含城区则有余31个区县的城镇化率只有21.4%。平均每个镇辐射范围125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镇的间距在40—30公里,而且主要分布在渝西片区,在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城镇数量就更少,规模更小。

二是缺乏产业支撑,集聚人口规模少,辐射带动能力弱。目前除县城所在城镇人口数量在5万人以上,个别交通方便、区位优势突出的或靠近主城区的卫星城镇人口超过1万人以上外,多数城镇人口在3000—500o人左右,还没有形成基本规模数量标准。小城镇人口规模过小,城镇产业发育缓慢,经济集聚功能差,公共基础设施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

三是小城镇的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不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国家有关建设小城镇的建成区平均建设规模标准为4.15平方公里,镇建成区每平方公里容纳常住人口4876人,而重庆市大部分小城镇目前均未达到这一水平,平均建设规模只有0.3平方公里,平均每个镇积聚人口只有4000人左右?相当部分小城镇供水、供电、卫生、绿化等基础设施较差,难以达到应有的集聚规模。

四是农村城镇化步伐缓慢,城镇化速度明显慢于经济增长水平。重庆市在“八五”期间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8个百分点,“九五”期间有所加快,共提高于2.76个百分点,但是远远落后于“九五”期间经济年均增长9.3%的速度。从全国看,城镇建设起步于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中期,腾飞于90年代初期。重庆市三峡库区整体经济发展更加滞后,小城镇建设起步于80年代后期,淹没区的小城镇由于受到规划滞后的影响,起步更晚。

五是农村城镇管理落后。由于政策不配套,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给小城镇建设管理带来不少问题。城镇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土地、水利、生态环保等规划衔接不好,规划水平低,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城镇管理“政出多门”,土地、市容市貌、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社区管理以及流动人口方面管理尚未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综合性管理体系。户籍管理上仍未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难以适应城镇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环境卫生管理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人员、经费,许多城镇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环境状况较差。

三、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步伐,逐步形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体系。

(二)基本原则。(1)坚持市场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则;(2)坚持自主迁移,自由择业的原则;(3)坚持尊重农民定居权和选择定居权原则;(4)坚持城镇建设与城镇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原则;(6)坚持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开发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原则。

(三)基本思路。“小城镇,大战略”,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编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规划,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就地转移与异地转移相结合,以就地转移为主;坚持大、中、小城市转移相结合,以小城镇为主;坚持二、三产业转移相结合,以三产为主;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非农产业发展,加强农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配套改革,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进程。“十五”期间,力争建成部级综合经济试点小城镇30个,加快170个市级试点小城镇建设。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

第一,进一步搞好就地转移。主要是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发展:比大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经济;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0大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三是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四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外出人员回乡经商办厂;五是开发农村旅游等资源,带动饮食、旅店等相关行业发展;六是鼓励农民承包荒地、荒坡、荒滩、荒沟等“四荒地”,搞多种经营;七是充分利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机遇,为当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第二,加大向市外、国外劳务输出,实行兼业转移。继续巩固民工在东南沿海地区务工的已有成果;积极抢占华北、东北劳务市场;顺应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大西北、西南劳务市场的开拓力度。采取适当措施,重视和改进国际劳务输出,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

(五)农村城镇化的模式。加快发展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城镇建设和以县城为中心、有发展潜力、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模式选择,探索发展符合中国国情、重庆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具体途径是: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城镇化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二是编制全市小城镇建设规划,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三是加强农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交通、改善投融资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四是重点发展小城镇经济,以业兴镇,通过产业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结合各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观光旅游型、加工型、加工贸易型、边贸型、专业批发型等的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五是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制度和政策创新,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劳动力自由流动,建立健全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等。

四、对策措施建议

(一)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镇化的宏观调控。一是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任务目标,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二是研究出台有关有利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的土地、信贷、税收优惠、产业、户籍、就业等政策;三是综合利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城镇化战略的组织实施;四是加强指导和服务。建立县、乡、村3级农村劳动力资源档案,拟订农村劳动力开发规划和劳务输出计划,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一项“亮点”产业抓紧抓好,继续推进劳务输出。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培育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根据重庆市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基本市情,充分利用大中城市如主城区、万州、涪陵等市场、资金、产业、技术、信息服务优势,发挥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的带动作用。要在广大农村地区,优先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重点建设。小城镇除了建设一些必需的供水、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外,重点培育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乡镇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小城镇相对集中布局,促进小城镇发展。因地制宜,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积极发展观光旅游型、加工型、加工贸易型、边贸型、专业批发型为主的新型小城镇,增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

(三)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机会。乡镇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要结合国家实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契机,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乡镇企业布局适度向农村小城镇集中,加快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机构加工业、建筑建材业、能源矿产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换、增值效益,延长农产品产品链。在扶持壮大一批技术型乡镇企业集团的同时,要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内部载体。目前应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一个突破口加以发展。本着先易后难、重点推进、由点到面、逐步实施的原则,以现有的部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推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百万亩天然香料、百万吨柑橘深加工工程等十大“农业百万产业化工程”,搞好农产品深度开发和多层次增殖,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尽可能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

(五)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容量。一是重点搞好市场建设,包括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资金市场建设,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把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作为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渠道;三是开发农村旅游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新的内容,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空间。针对重庆市农村人口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的现状,组织有规模、合理有序的劳务输出是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渠道。重点向市外的建筑业、商业、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输出,创造条件,提高劳务输出档次,扩大规模,鼓励向国际劳务市场进军,尤其是开拓国际工程劳务输出市场。

农村创城的工作总结篇4

一、统筹谋划“三农”工作,做好党委政府参谋

(一)充分筹备,新农村建设工作早部署。深刻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近年来有关“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方略,积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创新“三农”工作思路,拓展“三农”工作领域,认真做好党委政府决策参谋。年初就安排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认真分析全市农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全面部署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全年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广泛调研,政策意见出台有依据。今年以来,全办各职能科室机关干部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庄整治改造建设、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退出机制、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保障、深化农村工作指导员等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宣传政策、服务指导,取得明显实效。如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后,为市委、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创业富民创新强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并抓好政策意见的贯彻落实,还相继制定出台了30余只涉农配套政策,形成了“1+X”政策保障体系。作为*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单位,会同市发改局等部门,积极做好相关工作的牵头协调,做好重大课题调研,制订城乡统筹试点工作计划及相关的实施方案。

(三)创新载体,全年工作目标明方向清。紧紧围绕市委“两创”战略,紧密结合“解难创优”工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坚持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分阶段推进,重点抓好“六个创新、六个提升”。一是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着力做好十大特色产业基地提升、产业化组织培育、农产品品牌拓展、农业服务体系深化完善等“四篇文章”。二是创新城乡统筹路径,大力提升资源集约利用程度。有针对性地推进村庄土地整理,加快集中居住小区建设,促进产业、人口集聚,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率。三是创新整治建设理念,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指数。强化“生态立村”、“经营村庄”和“社区建设”等理念,加大村庄整治工程的实施力度,确保农村面貌有根本性的改变。四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力度,优化农民就业创业环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完善农村保障体系。五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切实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通过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不断强化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山区人口“内聚外迁”等步伐,加快老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是创新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提升城乡一体发展格局。坚持把深化城乡配套改革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举措来抓,加强城乡改革的总体设计和配套推进,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步伐。

(四)督促激励,新农村建设任务完成有保障。按照年初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组织开展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检查、督查。根据*下达的新农村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和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工作目标,在充分征求部门和基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按照“分类考核、兼顾公平,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制定了《20*年*市新农村建设主要工作任务分解》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评分办法》,作为对部门和乡镇、街道新农村建设成效和年度评选先进的主要依据,并与部门、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实绩考核挂钩,利用奖惩机制推动工作,增强工作责任心。同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与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一起,联合对部门和基层贯彻落实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新农村建设推进会和农村环境卫生等情况进行专题督查,确保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有序推进。

二、采取得力措施,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持续增收。20*年,全市预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64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农业总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6.1%;集体经济总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97元,同比增长12.5%。一是坚持稳定粮食生产和“菜篮子”保障供给。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46.7万亩,同比增长6%;预计粮食总产量20.6万吨,同比增长7%。新增各类蔬菜供应基地12个(总数达到67个),蔬菜种植面积36.3万亩,产量和产值分别比去年增长15.7%和13.8%;生猪饲养量达37.6万头,出栏25.8万头,分别增长11.9%和8.4%以上;水产品总量2.8万吨,同比增长4%。二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业龙头企业11家(总数达100家),预计实现加工产值85.85亿元、销售额84亿元,分别增长25%和29%,收购农产品203.3万吨,带动农户50万户;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2家(总数达102家),入社社员3599人,带动农户数超过5.6万户,经营和联结基地面积超过14.9万亩。三是加强科技支撑和信息服务。建立健全了新型农技推广体系,深化农科教结合,全年共申报、评审和立项农林牧渔课题项目63项,农业丰收计划项目6项;农业信息网信息发送量位居*第一,积极实施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工程,建立村级网站150个、农业企业网站100个、农家乐网站90个,操作培训人员1900人,全市所有村配备了网络信息员。四是高度重视农产品安全和品牌建设。新增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总数12件),无公害农产品15只(总数65只,产量18.6万吨)、产地12个(总数88个,面积25万亩);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榨菜文化节和“*榨菜”北京推介会,品牌效应不断扩大。五是积极拓展农业功能。新增*市市级农家乐特色村2个、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点3个,举办了“20**市农家乐乡村风情展”系列活动,今年预计接待人数超过150万人、营业收入1.52亿,分别增长53%和23.4%。

(二)村庄整治深化扩面,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按照“清洁*、绿化*、生态*”建设要求,坚持生态立村、社区建设和经营村庄“三个理念”,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一是深入开展新一轮村庄整治建设。全年可创建*市级小康村6个和市级小康新农村8个,成片连线推进乡镇1个,并完成村庄整治村3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村7个和庭院整治村53个;新增家庭绿地7万平方米,创建了*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24个(总数达87个);实施农村宅基地整理复耕项目40只,新增耕地555亩,促进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二是大力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制度全面落实,已覆盖到全市行政村,乡镇街道新建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2只(总数24只),共安排村庄保洁员29*名、河道保洁员502名。解决农村安全饮用水人口7000人,全面完成饮用水工程扫尾工作,实现了自来水和清洁饮用水全覆盖。完成了15个规模牧场排泄物治理,整治河道21公里,整治农村河沟7公里。三是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农村新社区建设要求,在去年3个村先行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投入115万元,资助21个村通过整合农村社区服务资源、发展社区服务业、建设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途径,积极鼓励、引导中心村和全面小康示范村向农村新社区转型。

(三)民生实事全面推进,共享水平持续提高。以公共交通、现代流通、卫生医疗、就业培训、环境卫生、文化健身、综治民防、社会保障“八网进村”民生实事工程为载体,不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对接。在已实现农村等级公路通村率、硬化率、合格率和城乡公交客运通达率四个“100%”的基础上,新建农村网络公路128.6公里(累计3*公里);新增乡镇连锁超市4家、连锁便利店20家、农资连锁店5家(总数分别达90家、232家和253家),改造农村菜市场13个(累计完成60家),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网、现代流通网初具规模。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20*年学年,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实现“初升高”比例达到96%以上,15年教育普及率达到131.2%,3.64万名外来民工子女实现“本地化”就学;中小学教育网点布局进一步优化,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到84%。“文化燎原工程”全面实施,完成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在建5个),建成村落文化宫30家(累计176家),创建小康体育村15个,健身路径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完成农村电影放映3252场、送戏下乡演出200场,农村居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新增市级文明村25个(总数达165个),文明村镇建成率达62.5%。落实城乡居民(包括外来人员)每人每年20元的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全面实施直接面向全市居民的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综合达标率90.5%。计划生育率达98%;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57家村卫生室转型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由150元提高到200元,住院最高补偿标准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小病受惠补偿比例提高到30%,农民参合率达到96.88%,受益面达118%。三是大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各类证书发放率、培训转移率分别达70%和80%以上。新型农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全面落实,到10月底,已有39786名老年农民每月领取50元生活补助金;有18000名农民参加新型农民养老保障,其中已享受待遇的人员有17800名;154672名被征地农民中有104591名被征地人员参保(其中参加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69936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4655人),重点人员(女35周岁、男45周岁)参保率高达94%。

(四)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民主管理持续强化。一是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在去年全面完成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先锋工程”和“三级联创”活动,村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深化拓展,党员、干部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今年,全市新招聘大学生村官173名(总数286名),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工作目标。基本完成了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的换届选举,换届率分别达到99.6%和98.5%,村级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素质有明显提高,高中以上学历占50%以上。村三套班子实职干部基本报酬市镇财政统筹支付制度全面落实。农村工作指导员专职化进一步深化,成为村级组织建设的有力推动者。二是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四民主、三公开”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民主恳谈会”、“民情沟通日”、“民主听证会”、“阳光村务八步法”全面推行,民主法治示范村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扎实推进,今年又有24个村被*市命名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基本实现了“村村达标”的建设目标(村务公开达标率、财务公开率分别达到90%),三星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累计达到217个,占全市行政村的81.9%。“平安*”建设工作势头良好,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刑事发案稳中有降,未发生农民负担恶性事件、有重大影响的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平安村镇”达标率预计达到90%以上。三是深入实施新一轮集体经济薄弱村扶持五年计划。全年共安排集体经济发展项目53个(比上年增加15个),涉及22个薄弱村和32个非薄弱村,项目预算总投资1.27亿元,预计总收益率高于10%,目前已有11个项目通过了验收。

(五)扶贫开发力度加大,老区建设持续提升。一是启动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采取“低保”资助、就业援助、生产扶助、医疗救助等八项措施,大力促进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投入资金480万元,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和低收入农户危旧房改造482户。7965户(10484人)农村低保户的生活补助款足额发放到位,切实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目前,全市低收入农户(不含低保、五保户)减少了2373户,减少率达到45%,预计人均收入增长15%以上。二是扎实推进老区全面小康建设。20*年,老区预计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1.17亿元,同比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5726元,同比增长13.2%,连续5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高山农家乐发展有序,山区各类农家乐发展到115家、直接从业人员379人、床位559个、餐位3745个,全年接待农家乐游客28.9万人次,实现直接经济收入1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7%。林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基地建设和林特产业加快发展,新增5个省级兴林富民工程示范村(镇),新建林特产业示范基地和休闲观光林业基地10个,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达20.8万亩。三是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新建移动通讯基站38座,实现了山区自然村移动信号全覆盖;修建资源型机耕路11条(总长度30公里),补助7个村浇筑村内水泥路面4.4万平方米。山区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大,20*年度的4只工程即将完工,20*年度的2只项目进展顺利。四是深入推进结对帮扶。目前共有28个*市级机关结对帮扶28个行政村,68个*市级机关部门联系结对55个欠发达村,20*年两级部门共投入帮扶资金500余万元,助推老区新农村建设;投入612万元,实施*市级重点扶持村及*市级经济薄弱村扶持项目共19个,增加欠发达村级集体经济收入80余万元。五是稳步推进“内聚外迁”工程。鹿亭、梁弄两个内聚点已完成建设,共安置79户、245人;陆埠镇*村内聚点建设顺利,一、二期工程已建造安置房97套,逐步解决*村里岗、*下山移民253户783人的安置需求;西南公寓山区移民安置小区419套安置房抽签分配到户,目前移民户已基本入住。今年完成整体拆并自然村8个(累计99个),转移山区群众253户、656人(累计3901户、12164人),累计退宅还耕造田造地面积850.3亩。

(六)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建设动力持续增强。坚持把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动力,回顾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历程,提炼总结了基本经验,努力寻求今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切入点。今年以来,完成了2个村的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农村住房制度改革有序实施,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为主体的“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为农服务能力逐步提高,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不断完善,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政策性保险拓展扩面,保险品种比去年增加2个,总数达到10个,投保农户2*2户,参保率超过80%。农信担保工作扎实推进,共担保户数103户(累计966户),担保金额1.3亿元。到11月底,市农村合作银行小农业贷款增量达2.04亿元,余额达16.8亿元。“6+1”结对共建模式继续深化(市镇领导联镇带村、党政机关结对帮扶、工商企业、城市文明单位、城市社区、农村工作指导员与村结对)。今年以来,安排意向项目400多个,落实帮扶资金2000多万元,全年新增结对企业34家(总数972家、累计1180多家),落实共建项目520个(完成480多个),到位资助资金2500余万元(累计8905万元)。同时,村级商会组织助推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目前已组建村级商会30家,共建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

三、深化学习教育,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今年以来,以创建文明机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加强思想、作风和能力建设,机关自身建设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一)抓教育,强素质,增强机关干部为农服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深化学习型机关建设为目标,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专题探讨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的学习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党在新时期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学习,使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观念得到进一步更新,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完成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农村创城的工作总结篇5

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加快劳动力转移步伐—某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研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加速小康社会进程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关键。一、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既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又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当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一)发展现状我县是一个典型的热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增长较快,至20__年9月,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5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高速增长,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多方寻找用工信息,加强信息反馈和跟踪服务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全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至20__年9月止,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24人(累计数),占全县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2.2,仅20__年1至8月,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616人,其中,境外3人,省外456人,省内430人,县内2727人。(二)主要特点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加工业和服务业。从转移的行业和领域来看,加工业和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员居多数。2、省内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因受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就业机会和就业观念的限制,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省内。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在国外实现就业的有7人,占总数的0.1;在省外实现就业的有1652人,占总数的25.3;省内州内实现就业的有4865人,占总人数的74.6。3、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逐步得到了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还很低,与劳务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有755人,占总数的11.6;初中文化有5069人,占总数的77.7;初中以下学历者有700人,占总数的10.7。(二)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目前由于我县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也不够健全,加上组织引导工作不到位,使得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比较单一,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县内实现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劳动部门和其他机构组织转移的人员所占比例不高。(三)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及加工制造。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发展不平衡。受就业观念和经济纯龅挠跋欤馗飨缯蚺甯挥嗬投ψ乒ぷ鞣⒄共黄胶狻>孟喽月浜蟮纳角缯蚺謇投ψ平峡欤媒戏⒋锏陌忧缯蚺謇投ψ坡V?004年9月,农村劳动力转移快的乡镇已达1189人,而转移慢的乡镇只有108人。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差。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20__年,全县城市化水平仅为22.47,低于全州23.82的水平,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二)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乡镇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机制有所弱化,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5976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只有719人,仅占总人数的12;初中学历者有4946人,占总人数的82.2;初中以下学历者有311人,占总人数的5.2。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就业岗位,需要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一)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吸纳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两结合、一提高”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改制力度。进一步抓好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传统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转向创新性、开发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包装运输上来,竭力开辟发展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二)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省、州把元谋作为次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城镇为区域经济次中心,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城镇辐射和集聚功能,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条件。(三)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点多、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成人技校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经济、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升元谋劳务品牌,增强元谋民工的竞争能力。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基”工作,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五)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推动劳动力转移工作健康发展。加强管理,完善服务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劳动部门在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制定转移输出计划,分解下达各基层组织,使我县劳动力转移工作步入有领导、有组织、秩序井然、高效运作的轨道。要建立健全县乡劳务输出组织机构,强化对外输出功能。重视并做好社会劳动力管理基础性工作,继续搞好全县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预测和登记,准确了解掌握劳动力资源状况。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做到有序转移,帮助农村劳动力不断更新观念,克服“小富即安”、舍远求近、唯有家乡好、不肯远离家等“小农”思想,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要强化劳务输出全过程服务,建立外出劳动力档案,从信息收集、合同签订、证件办理到招收、培训、输送各环节,提供“一条龙”服务,逐步实现劳动力转移由分散自发、盲目流动向有组织、成规模向外输送。(六)切实保障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当前,外出务工人员遭受歧视,其合法权益难以受到保障的现象较突出。因此,必须建立和推行外出民工持卡务工制度,保证民工有序流动,为维护务工者合法权益奠定基础。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档案,定期收集反馈、跟踪了解务工人员劳动生活情况,适时向外出务工人员提

农村创城的工作总结篇6

价,无论是对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还是对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具有重大意义。

循序渐进的改革历程

从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今,整整30年。30年来,我省农村同全国一样,经历了一场伟大而深刻的历史变革,而且这场变革尚未结束。我省农村改革30年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78―1984年,改革体制,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原广汉县(现广汉市)金鱼公社是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的地方之一。1978年1月,金鱼公社实行“分组作业、以产定工、联产计酬”,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到1982年,全省已有97.5%的生产队实行大包干。与此同时,1980年6月,原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第一个摘掉“”的牌子。到1984年底,全省将8559个实行党政企分设,将75923个生产大队改为村,建立村委会。

第二个阶段,1985―2001年,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包括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代之以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改基层供销社的“官”办为“民”办;建立各种农产品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发展农村集贸市场;改单一经营渠道为多渠道流通,允许农民进入流通领域;缩小计划商品管理范围,扩大市场调节等。到本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基本确立。

第三个阶段,2002年至今,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取消沿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在这个背景下,成都市积极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经验,成为全国两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总结各地实践,省委、省政府启动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农村和城市走向融合。

日新月异的改革成就

从打破制度到统筹城乡发展,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性成就。

形成了完整的农村政策体系。30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农村工作的文件,影响最大的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5个一号文件和近几年的5个一号文件。按照中央部署,省委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前5个一号文件构建了上个世纪我国农村改革的框架,后5个一号文件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制度框架。

初步构建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30年来,我国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经营责任制,放开了农产品价格,建立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转变了政府管理职能,初步建立起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大解放大发展。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一直困扰农民的吃饭问题。2007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2092.1亿元,粮食、油料、肉类总产量分别达到3448.4万吨、228.5万吨和1092.6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25.5倍、1.4倍、4.3倍和14倍。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全省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7.1万公里,通村率达62.4%。广播、电视、电话实现了乡乡通,通村率均达90%左右。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省,农村社会保障全面启动。

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47元,是1978年的27.9倍;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52.3%;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年7平方米上升到2007年35.2平方米;电视、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电脑等高档家电进入了农家。

凝结智慧的丰富经验

30年农村改革创造了丰富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解放思想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前提。正是当初冲破吃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思想束缚,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才打破了僵化的体制。

赋予和尊重农民经营自是农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正是还权于民,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有大包干的确立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才最终确立了农户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

实现和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30年改革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物质利益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我国“三农”问题最根本的症结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只有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新的发展阶段下的“三农”问题。

无法回避的深层次问题

深层次矛盾集中表现在城乡分割的体制突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从城乡居民收入比来看,1978年为2.66∶1,1984年缩小到2.03∶1,1997年扩大到2.83∶1,2007年达到3.13∶1。总体上看,“三农”呈现出“三弱”: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薄弱地区,农民是弱势群体。

农业基础脆弱。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全省人均耕地仅0.67亩,比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低16%。仍然靠天吃饭,以水利建设为例,全省蓄引提水能力仅264亿立方米,只占水资源总量的10%,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30%的合理利用程度。

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较小,农产品加工率比发达国家低50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只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1%。县域经济不强,人口占70%以上的县域,其GDp只占全省总量的60%左右。

农业技术装备较差。我省农业科技贡献率仅48%左右,比发达国家低30个百分点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23%,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年。

农村建设历史性欠账多。我省目前尚有1796个乡未通油(水泥)路,24690个村不通公路。农村沼气建设按每年新建50万口的速度,20年后才能全面普及。

满载希望的全新起点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农村改革发展新局面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部署。

在指导思想中,《决定》强调突出农民增收核心目标,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联动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农业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公共事业,促进农村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创城的工作总结篇7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既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又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当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一)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热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增长较快,至**年9月,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5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高速增长,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多方寻找用工信息,加强信息反馈和跟踪服务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全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至**年9月止,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24人(累计数),占全县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2.2%,仅**年1至8月,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其中,境外3人,省外456人,省内**人,县内2727人。

(二)主要特点

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加工业和服务业。从转移的行业和领域来看,加工业和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员居多数。

2、省内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因受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就业机会和就业观念的限制,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省内。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在国外实现就业的有7人,占总数的0.1%;在省外实现就业的有1652人,占总数的25.3%;省内州内实现就业的有**人,占总人数的74.6%。

3、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逐步得到了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还很低,与劳务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有755人,占总数的11.6%;初中文化有5069人,占总数的77.7%;初中以下学历者有700人,占总数的10.7%。

(二)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目前由于我县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也不够健全,加上组织引导工作不到位,使得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比较单一,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县内实现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劳动部门和其他机构组织转移的人员所占比例不高。

(三)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及加工制造。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发展不平衡。受就业观念和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快的乡镇已达1189人,而转移慢的乡镇只有108人。

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差。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年,全县城市化水平仅为22.47%,低于全州23.82%的水平,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二)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乡镇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机制有所弱化,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5976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只有719人,仅占总人数的12%;初中学历者有4946人,占总人数的82.2%;初中以下学历者有311人,占总人数的5.2%。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

(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就业岗位,需要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吸纳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两结合、一提高”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改制力度。进一步抓好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传统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转向创新性、开发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包装运输上来,竭力开辟发展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省、州把元谋作为次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城镇为区域经济次中心,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城镇辐射和集聚功能,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条件。

(三)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

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点多、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成人技校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经济、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升元谋劳务品牌,增强元谋民工的竞争能力。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基”工作,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

农村创城的工作总结篇8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省今年和“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主义新农村建设。关于具体工作部署,庆才同志代表省委、省政府讲。这里,我从总的方面,强调三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十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绩。坚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粮食产量跃上500亿斤的阶段性水平;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省新的支柱产业;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农民收入打破多年徘徊局面,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坚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坚持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一免三补”、乡镇机构、县乡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义务教育体制、农村信用社、粮食流通体制等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坚持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扩权强县工作稳步推进,县域经济呈现较强上升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努力巩固和发展好势头。

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看到,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主要是: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仍然很大,县域经济发展还不够快,县乡公共财力较弱,社会事业建设欠账较多。这些问题,反映了我省农业和农村发展与全省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全面进步的任务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以更大的工作力度,认真加以解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充分表明了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总体上看进入了工业化中期这一发展阶段。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近16万亿元,人均1.2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一阶段能否保持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重要前提。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任务已经历史性地摆在面前。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这些新理念、新举措,为做好“三农”工作、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持。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必然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使之成为各级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人民,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农民素质全面提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在农业、在农村。近些年来,尽管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长期形成的工农失调、城乡失衡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有些方面还在加剧。必须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同时,通过新农村建设,有效地激活农村市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拉动整个经济持续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住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紧迫的任务、最重要的方面和最薄弱的环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检‘验标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省实现更快更好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全省发展的重要基础。我省提出更快更好发展,对农业来说,就是要推动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再上新台阶,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实现新突破,农民收入实现新提高。我省既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农业大省。只有按工业化思维把农业搞上去,才能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只有加快建设新农村,才能尽快实现全面小康。我省总量不大,不仅是工业和城市经济不大,也包括农业和农村经济不大。2004年,全省一产业增加值560亿元,而辽宁超过了800亿元,浙江、广东等发达省份都超过了1000亿元。可见,调整优化结构,扩大经济总量,农业农村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如果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必将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推动农卡寸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催化农村社会加速转型,加快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由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由城乡二元结构向一体化方向转变。实质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也是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的过程。我省是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我省实现经济腾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性作用。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重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省“十一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主题。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大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力度,积极、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在具体工作中,要全面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今年开好头起好步,在“十一五”期间实现较大突破。

1、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登上新台阶。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脱离了这个中心,农村其它各项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就从根本上偏离了方向。要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技术水平,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传统农业尽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快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壮大农村经济实力。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各项政策,积极谋划和新上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把规模做大,把产品做精,把品牌做响,不断巩固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大力发展畜牧业、园艺特产业,认真组织实施粮变肉、粮变奶工程,深入挖掘和开发特产资源,逐步提高畜牧业和园艺特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培育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经过5年左右的发展,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0%以上,畜牧业、园艺特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70%以上,县域二、三产业力争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80%。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持续较快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根本途径是建立起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通过结构调整、科技推广、组织创新、完善调控等综合措施,提高农业产出水平,稳定农民收入来源。要积极拓宽农业外部增收空间,关键是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坚持统筹城乡就业,制定和完善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提高组织化程度,搞好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的规模和质量。逐步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持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坚持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逐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务必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3、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切实加大各级政府投入力度。中央农村工作会明确提出今年要实行“三个高于”的支农政策,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我省实际出发,认真落实国务院的部署,加大对农业“多予”的力度。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国民收人分配格局,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适时把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切实改变农业农村在资源配置中的不利地位。加大支农资金协调整合力度,提高使用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建立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和投融资体制,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重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切实履行市带县、市帮县的责任,推动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研究探索放活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发展生产、搞活经营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4、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建设新农村的活力和动力。创新农业农村体制机制,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要按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努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建立充满活力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坚持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依法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体制,从制度上解决对农村投入不足的问题。深化县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建设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服务型、法制型基层政府。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造条件促进农村信用社尽快发展成农村合作银行,支持农业发展银行转变职能,争取更多的政策性投入,探索和创新农村金融组织,活跃金融市场,逐步建立起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5、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我省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县域,农村大部分劳动力就业在县域,农民大部分收入来自县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县域,核心是提高县域经济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能力,提高县乡财政的支撑实力。要深入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加快发展县域工业。重点抓好工业集中区建设,以项目建没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形陂产业规横。要加强规划和指导,完善扶持政策,加快建设进度.推动县域二、三产业增加值、财政收人大幅度增长。进一步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扩权强县政策措施,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从我省看,广大农村人口除了部分向大中城市转移外,主要的是就近向县域内城镇转移。要把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县城、重点镇的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与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6、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既要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加强农村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积极探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教育和培训,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吸引和造就一批县乡村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研究制定促进城市专业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城乡各类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智力支持和保障怍用。从农民最直接、最现实和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加快乡村公路、电网、新能源、自来水、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村镇改造和建设,搞好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村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民主化管理水平,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

三、切实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面广,难度很大,任务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省里将成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各地要根据本地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特别是县一级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到新农村建设上来,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各项重大问题,缜密研究,超前思考,精心谋划,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牢牢把握主动权。要建立工作责任制,细化目标,落实任务。要加强督促检查,制定科学的目标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强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工怍任务、主攻方向和政策惜施,科学指导新农村建没。要加强宣传工怍,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及具体措施,及时总结推介好经验、好做法和好典型,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激发社会各方面的建设热情。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抓好试点示范,坚决防止出现强求一律、盲目攀比、急于求成等问题,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要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农村工作部门的事情,而且是党委和政府的重大任务;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而且是社会各界共同的责任。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各方面智慧,切实形成政府推动、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树立大局观念,根据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工作指导,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局面。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制定规划、开展建设、落实项目时,广泛征求农民意见,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真正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受益。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志愿者以多种方式联系村庄和农户,引导人才、智力和资金等发展要素流向农村、支持农业、服务农民,形成广泛关心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是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终要靠农村基层组织去组织和落实。必须适应新形势,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发挥基层组织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稳定的核心作用。要认真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中央部署,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下功夫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着力增强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的本领,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切实用先进性教育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使农村基层组织更好地组织活动、团结党员、凝聚群众。要加强乡村班子建设,完善农村干部选拔管理机制,选好农村发展的领路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要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要真正关心、真情爱护基层干部,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多帮助解决一些困难,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农村创城的工作总结篇9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而努力奋斗

----农业和农村工作报告

郊区工作办主任、农林局局长

(二〇〇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郊区工委、郊区工作办公室、农林局向大会总结去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重点工作。

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农口各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和农村工作按照“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思路,以城乡一体化建设总揽全局,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完成了除农民纯收入外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基层组织建设全面加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工委以抓思想认识的高度,抓转变作风的行动,抓组织建设的保证,抓思想教育的基础“四抓”措施作保证,圆满完成了第一、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三批村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于去年11月下旬全面启动,目前已进入整改提高阶段。在三批教育活动中,工委把“服务三农争先进、带领群众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贯穿始终。第一批先进性教育重点抓“双十”问题整改成效好;第二批抓班子建设、干部作风和创新意识变化大;第三批以建设新农村、促农增收为主题扎实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农口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了群众满意工程。按照“五个好”的要求,狠抓了“三级联创”活动。年初完成了17个村两委班子和工委8个直属党支部中7个支部的换届选举工作。工委先后调整科级干部3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69名,发展党员74名,党员总数达到1350名。进一步加大了干部培训工作力度。两次组织“三级”干部18人次赴省外学习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先进经验,增强了“三级”班子的创新意识。同时,认真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和党员“五个一”创建活动,制定了我市“双培双带”工程六类人员标准。三镇致富能人达2057人,农村致富带头人1154人,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593人,党员致富能手539人,党员致富明星户168户,党员产业化经营带头人97人,发展“一帮一”结对子548对。全年“双培双带”工程落实帮扶物资、资金合计19.7万元。围绕“党、干、科、经、貌”五个工作重点和“12345”工程,落实“五个不放松”、“五个新突破”工作措施,加大服务“三农”工作的力度。从1月1日起实行了“三结合一目标”管理法,从农口各单位选派88名干部,采取联系村、包村、驻村的方式,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开展服务“三农”工作,抓党建、抓管理、抓项目、抓经济、抓科技推广、抓公益事业建设、抓村级组织建设,确保了农村二、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顺利开展和全年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深入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4422户,占总户数的80.1%。峪泉镇政府、新城村被命名为市级标兵文明单位,文殊村被命名为市级文明单位。按期完成了农口工会、妇联和三镇团委、妇联换届工作。举办农村妇女培训班3场次,培训130余人,组织82名女职工参加了全国总工会女职工权益保障法律知识竞赛,群团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强。为加强对外宣传,在建党84周年之际,工委首次在雄关广场成功举办了以展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弘扬新时期“三农”工作为主题的《奋进中的郊区》庆“七一”文艺晚会,充分展示了农口职工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工委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主要政治任务切实抓在手上,农口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意识明显增强。

二、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2005年,预计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农业总产值1.9亿元,增长6.7%;乡镇企业总产值4.4亿元,增长11.36%;完成农业增加值1.15亿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50元,净增343元,增长7.8%。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种植结构更趋优化,支柱产业培育壮大。重点抓了地膜洋葱、精细蔬菜、优质西甜瓜、蔬菜与花卉制种等特色产业,经济作物面积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79%。其中:“双千元田”面积达到3.2万亩,占67%;培育以日光温室为主的“万元室”338座、263亩,以观赏树种育苗为主的“万元田”150亩。洋葱支柱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种植面积达到2.31万亩,比去年增加0.21万亩,我市被省农牧厅列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优质洋葱产业基地,并在今年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授牌。精细蔬菜、花卉蔬菜高效制种、优质西甜瓜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加强了农产品流通服务工作,农产品运销协调办公室与铁路部门紧密协调配合,确保了洋葱等农产品的外销外运,为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效益大幅提高。一是加快品种改良,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实施了胚胎移植、牛羊品种改良工程,全年共改良牛300头,羊2000只。二是强化动物防疫,确保畜禽生产安全。采取行政、业务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免疫接种各类动物26.68万头只(次),检疫各类动物1.8万头只、动物产品90吨,畜禽重点疫病免疫密度达到100%。三是发展规模养殖,提高经济效益。全市畜禽存栏总量达到21.73万头只,同比增长27%,累计发展规模养殖户1338户,建成养殖小区8个。“万元院”达到819户,占农户总户数的15%。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2600吨、530吨、2000吨,分别较上年增长13%、6%、11%。畜牧养殖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7%提高到11%。

3、造林绿化深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完成峪泉镇新镇区公路绿化林带6700延长米,新城旅游专线道路绿化2400延长米。狠抓了新城、中沟移民点农田防护林建设,栽植农田防护林230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封滩育林5000亩,日元贷款风沙治理项目治沙造林850亩、封滩育林4300亩。农村生态环境逐步改善,为抵御自然灾害,实现农业增效提供了保证。

4、非农产业不断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继续把非农产业作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突破,一是抓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训电焊工64人,汽车、农用车驾驶员45人。二是抓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中介服务组织建设,黄草营旅游协会、新城镇供销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20个。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河口度假村、横沟餐饮服务、新城草湖等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新增餐饮娱乐观光景点3处,农村累计建成生态旅游区19个,蒙古包108座,“万元园”105亩。四是围绕嘉东、嘉北工业园区以及南市区开发,引导、组织农民积极投身建材、交通运输、商贸服务等行业进行劳务创收。全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达到3510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6.8%,农民人均从二三产业中获纯收入1900元,占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

5、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进展良好。以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生态观光餐饮开发为重点,完成招商项目8项,引资2336万元,占年计划的117%;启动民间资金650万元,占年计划的325%,争取国拨省补资金351万元,占年计划的117%;大漠生态旅游景区开发、棉籽油生产加工、中昌肉食品加工、城外城旅游度假村建设等项目的相继建成,对三镇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输转将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6、城乡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一是完成投资45万元,实施了峪泉镇镇区绿化、新城镇镇区排水、文殊镇镇区科技文化广场建设项目。二是完成了新城镇、文殊镇司法、公安、综治综合办公楼和安远沟村办公楼主体工程,三镇累计有12个村建成了设施配套齐全的办公楼。三是农村道路交通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投资113万元,建成了魏晋墓-新城村的4.4公里柏油路。同时,随着嘉东、嘉北、双泉工业园区和石关峡、东湖生态旅游景区、酒钢宏丰公司种植园、养殖园、葡萄基地建设,城乡共建的格局正在形成,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7、综合管理标本兼治,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农机工作强化管理,确保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分别完成机耕、机播面积4.99万亩和2.52万亩。全年共检验农业机械1358台,检验率80.9%,审验驾驶员1063人,审验率80.3%。二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加强。通过强化队伍建设,落实责任制,依法管理,农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98.1%。三是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了林政稽查、畜牧防疫、种子专项整治等工作。深入落实政务、村务“两公开”制度,全年无增加农民负担现象发生。四是惠农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全部兑现到户。4月份实施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至年底三镇参保农民达到13012人,参保率达到65.85%,筹集资金39余万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五是农村扶贫济困工作扎实开展。落实省、市补助资金18.85万元,对23户特困户、78户贫困户户均补助资金6500元,帮助29户农村贫困残疾人进行了危房改造。筹集各类救灾、救济款24.6万元,为640户1800人次受灾和困难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为41户91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4万元,有效的保障了农村低保户的基本生活。六是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通过大力开展“平安郊区”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全年农村发生刑事案件8起,较上年减少3起,治安案件26起,较上年减少12起。农村消防试点工作逐步推开,投入资金2.75万元,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责任制》、《村民消防公约》等19项制度,建成了长城村二组等4个防火试点。“四五”普法顺利通过了省、市的检查验收,郊区工作办被推荐为全省平安郊区创建和“四五”普法先进单位。七是农村文化、体育、环保、土地、统计、双拥、邮电、供销、金融等工作在有关单位的指导下,正常运行,健康发展。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央、省市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属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农口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同时,“十五”以来的工作经验也启示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走城乡共建之路;必须坚持不懈地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坚持不懈地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必须坚持不懈地调动和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必须坚持不懈地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服务“三农”工作水平。

当前,我市的农村经济发展已处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业也仍处在爬坡阶段,尽管我市就全省而言城市大,农村小,属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区,但我们与周边地区相比,在发展上仍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讲,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有:一是依靠一产业增收的压力越来越大。去年支柱农产品洋葱因受自然灾害和市场影响同往年相比价格低、亩产量低。同时,各类农资价格普遍上涨,最高涨幅达17%,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挖掘一产业增收潜力,是我们今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二是农业发展资金不足。农业科技、农产品基地和加工储藏等项目建设资金短缺,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投资不足,历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影响新农村建设;三是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样板村等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进展缓慢,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四是农民劳动技能培训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的增收。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思考,强化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2006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

2006年,是全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年,我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也进入攻坚阶段。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五次、六次全委会议精神,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深入落实工委确定的“七翻一保”目标任务,努力拓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新途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农村社会总产值完成6.8亿元,增长7.9%;农业总产值完成1.98亿元,增长5%;农业增加值完成1.26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00元,净增550元。为确保完成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执政能力的提高提升农业和农村工作水平。一要扎实有效的抓好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立足“服务三农争先进,带领群众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工委已决定于“七一”召开党建和先进性教育表彰大会,表彰先进,促进党建工作。二要切实落实党员教育和管理“五个一”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切实发挥党员的骨干、先锋模范作用。三要抓好“三级联创”和“双培双带”工程,完成村组文化阵地建设任务,抓好党员和农民培训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四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各级群团组织要切实发挥应有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三镇党委、直属各党支部要积极做好文明单位、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创建和“十星级”文明户等评优评先工作,通过典型带动,促进农口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五要狠抓党风廉政建设。通过落实《农口系统综合管理制度》、廉政承诺、责任制等工作制度,进一步转变政风和干部工作作风,努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创造稳定、宽松、廉洁高效的服务环境。

2、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元月底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上要求我市今年全面起动新农村建设,工委、郊区办已向市委提出建议,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涉农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在市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抓新农村建设,工委、郊区办已编制出了农村精神文明、新农宅、科技文化暨社会事业建设规划和乡镇财政体改革方案、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待修订后递交市委研究。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农口上下要扎实工作,加倍努力,争得更多的支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三镇从现在起要做好准备,待市上的方案确定后要抽调专人全力抓好新农村建设的起动工作。根据省市会议精神,一要抓好峪泉镇镇区、安远沟村与市区的连接工程建设。二要抓好双泉工业园区河口村的延伸工作,按照市委“两个协调”的工作思路,构筑城乡一体发展格局。三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上的政策导向,积极向国家、省上、市财政争取各类项目和新农村建设资金,争取国家和省上加大对我市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并积极招商引资,启动民间资金,重点抓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暖棚养畜示范点建设、小康文明示范村、洋葱粉生产加工、日元贷款防风治沙、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中低产田改造、生态公益林保护、优质无公害洋葱产业基地建设、肉羊胚胎移植技术应用、蔬菜花卉制种等项目。同时,配合嘉峪关宏丰公司搞好20万头商品猪场产业化示范、戈壁复耕地种植节水增效示范、土地整理、5万吨生物有机肥料等项目的建设。四要积极争取并用好市上的科技三项费,本着集中使用、效果显著的原则,今年科技三项费重点用于畜禽养殖综合配套技术推广(包括牛羊品种改良、暖棚养畜、养殖小区建设)、蔬菜与花卉制种技术示范推广、洋葱病虫害防治及无公害产品认证等项目。五要合理使用好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重点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峪泉镇新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文殊镇镇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等项目。通过全方位落实建设项目,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3、进一步加大农业增收力度,切实提高农林牧规模效益。要按照发展“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高效农业的思路,统筹农业内部各业的协调发展。以培育“四个万元”工程为目标,种植业要引导农民向科技含量,高收入迈进,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确保农产品外运销售。同时要积极招商引资,启动民间资金,抓好农产品加工储藏项目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畜牧业要重点发展家庭规模养殖和暖棚养殖小区建设,积极推进以“万元院”为主的养殖专业村、专业户建设,突出抓好牛羊品种改良工程,不断扩大养殖科技含量,切实提高养殖业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今年,计划建设暖棚圈舍600座。林业要以发展“万元园”、“万元田”为重点,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休闲娱乐林草地开发以及观赏树种育苗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有的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观光高效农业,新增“万元园”60亩,“万元田”60亩,培育农民收入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抓好这些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农业普查工作。

4、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持不懈地把二、三产业作为强镇富民、增加村积累和户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一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开展交通运输、建筑建材、劳务输出、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二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旅游观光服务项目。要抓住关城、悬壁长城旅游资源和各镇林地资源优势,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各镇“度假村”、“农家乐”等餐饮观光项目建设,新城镇、文殊镇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有观光餐饮景点的档次和规模,峪泉镇要及早抓安远沟村老果园的规划建设,通过多种投资方式,将其建成新的生态旅游观光餐饮景点。三要大力发展商贸经济。进一步完善镇域市场体系建设,在镇政府所在地和公路沿线形成物流、人流、商流、信息流优势,活跃农村经济。四要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2006年计划培训600人,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使全市从事非农产业农民达到4000人,农民非农经济收入占到纯收入的44%。

5、不断提高服务“三农”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力度。落实好已确定的“三结合一目标管理”法,充分发挥市属和各镇农业技术部门的职能作用,确保将服务“三农”工作落到实处。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支持,改善农业科技设备条件。进一步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重点抓好洋葱病虫害防治、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土壤测定、洋葱无公害技术推广、牛羊品种改良、优质经济林品种示范推广等先进实用技术,不断促进农民增收。

农村创城的工作总结篇10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乡经济社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的滞后局面日益显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农村土地、房屋等资产作为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产权制度也是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它对于稳定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推进农业农村的改革创新首先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并且,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既是激活农村资源、解放农村生产力的现实选择,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今年,我乡被确定为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乡,为我们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全乡各级各部门要紧紧抓住这一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乡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牢固树立创新奋进、攻坚克难的思想,把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全乡农业农村工作的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向深入。

2012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步骤

2012年,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以农村资产确权发证为重点,科学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抓好前大槐树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共分五个阶段:

1.摸底宣传阶段(5月5日--7月1日)。结合县相关部门抽调人员和乡、村、组干部组成联合工作组,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宣传动员。填写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财产收益分配权调查摸底表,完成土地、房屋的测量、面积核实等各项工作。同时,结合调查摸底中发现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

2.汇总核实、公示结果阶段(7月1日-8月1日)。在完成摸底调查工作后,结合县委农工委、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分别按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上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财产收益分配权进行分类、核实,对核实无误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别形成分类统计表。核查、统计工作完成后,对摸底调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对公示过程中群众提出异议的问题,由相关部门研究解决。

3.公告发证阶段(8月1日-11月1日)。由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提出登记申请后,结合县委农工委、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农村产权进行登记前公告,公告期为7天。对公告期满无异议的,分别由相关部门报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审核,报经县政府批准后,予以注册登记,并向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确权发证。

4.档案整理、信息处理阶段(11月1日-12月1日)。确权登记工作结束后,结合县委农工委、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及时将相关登记信息报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统一完成资料归档和信息处理工作。

5.验收总结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由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办公室制定验收办法,并组织相关部门对试点村的确权发证工作进行考评验收,提出奖惩办法,奖优罚劣。并对确权发证的整修过程进行回顾总结,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完善政策,适时谋划推进下一步的试点工作。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全面加强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乡党委、乡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以及各片片长组成的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二)夯实基础,造浓氛围。通过组织召开动员会、专题会、组织讨论等形式,聘请专家或专业人士,对全乡各级干部特别是涉及到的乡直单位、村等一线干部强化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并适时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夯实工作基础。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条幅、入户动员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政策原则、工作步骤,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