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基础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1:13

教学改革基础篇1

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以政府行为来推进的本次课程改革,抓住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办好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次重大行动。

在学习本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时,结合读到的一些有关本次课程改革的文章、专著和演讲稿,笔者对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了一些思考,现将一些肤浅的想法写出来,向大家请教。

一、这次建国以来课程与教学领域空前深刻的变革,应是一个扬长补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而不是又一场“教育革命”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之大、动员之广、内容之全、程度之深,是建国以来历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未有的。《纲要》规定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精神,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优良传统,又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纲要》提出了改革的具体目标、原则要求、工作方针及保障措施,反映出了深层次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变化,表明了本次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现行课程体系的诸多问题和弊端,有的是长期以来试图解决但一直没有解决好的,有的是在社会和时展的新形势下新凸现出来的。这些问题和弊端确实是非改不可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文章和讲话中,本次课程改革被描述成教育领域的一次“革命”,好像现行课程什么都不是了,原有优势“没有用”了,有的甚至说现行的教育和课程只是在“非人性地加工人”,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书本知识是在“向学生舞动美丽的肥皂泡”,因而本次课程改革就成了“必然发生的革命”。至于说到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更是好像本次课程改革前广大教育工作者一点也不懂,什么也不知道,要来一个“启蒙运动”,如此等等。

我国当代教育史上有两次“教育革命”:1958年“教育大革命”和“”中的“教育革命”,其共同特征都是对当时的教育实行了根本否定。历史早已证明,这两次“教育革命”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1958年和“”前的教育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应当加以改革,但它凝聚和包含了人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的、经实践检验被认定有效的积极成果,特别是解放以来逐步建立起来的制度、组织、队伍以及教育思想观念等,基本适应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广大人民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从根本上否定它,就必然地割断历史,也就必然地走向愚昧。

教学改革是一个历史的进程,从有教学活动之日起,就存在着教学改革的内部动因。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的“知无涯而生有涯”这一矛盾,决定了教学总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在社会剧烈变革、知识迅猛增长的时期,尤其如此。但历史上教学的进步,又总是在较好地处理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总是在充分肯定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去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自身完善起来,实现与时俱进。割断历史、否定一切,总会导致失败,使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走弯路。

对现行课程做出正确的、恰如其分的基本估计十分必要,因为我们既然要改革,就一定要先弄清楚本次改革从哪儿改起。有一本书写道:本次课程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1](p1)。人们会惊讶,为什么早已是历史陈迹的说法今天又出现了?将现行课程定性为“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恐怕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经过百余年的变革,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课程简单是“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的课程了,连盛行活动课程论的地方也是以学科知识课程为主,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只是侧重点和程度不尽相同罢了。我国的课程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建设,吸纳了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一线教师在实践、实验中创造出的大量的宝贵成果,发展性教学理论、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结合的理论、学生主体理论等理论,开发智力、利用和培养非智力因素、发展个性等要求,都先后提了出来,地方(乡土)课程、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社会劳动实践课程,以及情境教学、愉快教育、发现学习、主体性教育等等,在现行课程和教学体系中都已经逐步占有了一定地位。如果再以活动课程论批判学科课程论所用的“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等词来为现行课程定性显然不合适了,这样估计现行课程至少是不准确的。

我们要认真分析现行课程究竟有什么问题,哪些是课程本身的问题,哪些是课程实施中发生的问题,课程本身的问题存在的面有多大,对问题存在的程度应做出怎样的估计,课程实施中的问题有哪些是课程本身的问题所引起的,哪些问题则主要是由其他因素造成的而与课程无关?不该把什么问题都说成是现行课程造成的,不该把本来不是课程的问题当成是课程问题。《纲要》指出:“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似乎缺乏对现行课程的成绩做出具体分析,应当肯定的“显著成绩”究竟在哪里?现行课程究竟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如果先前的课程改革真的没有什么像样的成果和经验,广大课程工作者和实施课程的一线教师真的没有做出什么积极的贡献,那么,现在各条战线上的建设者包括正对现行课程大肆口诛笔伐的年轻教授们的学识基础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必须坚持的,特别是在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但是不能搞什么教育革命。课程与教学领域的改革的正确原则应当是扬长补短、长善救失,使之不断完善,使之符合时代要求,而不应对现行的课程与教学加以根本否定。以启发式教学为例:它源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正确教学思想,又吸收了西方众多教育家反对“注入式”的主张,主席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加以倡导,建国以来,在中国大地上逐渐成为千百万教师成功的实践,它与本次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精神也十分一致,是值得继承的。再以课堂上组织学生对关键性的疑难问题展开小组讨论为例:这种形式在前的中小学课堂上就比较普遍地采用过。改革开放后我国引入梅尔·爱因斯科的“面向每个学生的学校”,在课堂上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和交流活动,这和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教学要求也是一致的,完全可以加以继承。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事实上,如上所说,这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许多积极的内容和方法,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们或者是实践群众已有的创造,或者是在实践中孕育了这种苗头而加以理论提升的。

还有一点应当说及:既然不是疾风暴雨式的革命,而是使课程不断完善的改革,那么改革步子的大小和快慢就应恰当地掌握。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单就课程是要在千万所学校里由千百万教师来实施这一点说,改革就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必备的条件以及准备这些必备条件所需要的最起码的时间(如对教师进行一轮培训所需的时间)。有效的改革究竟迈多大的步子好,步子多快才合适,都要冷静地、实事求是地进行决策,而绝不能以为现行问题严重、必须尽快解决就可以不顾及必要的条件了。“欲速则不达”,历史经验表明,往往不仅是“不达”,而且还会“反弹”,而反弹的结果则是使原有问题更严重,更加难以解决。

二、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完全必要的,但不能因此把知识放在“第二位”

《纲要》指出新课程“要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明确规定“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些规定和要求十分正确,不仅针对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明确了改革的方向,而且也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课程重视教育性和重视基础知识的优良传统。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本门课程的目标与功能也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有利于切实提高新课程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效。

但是,在如何看待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问题上,当前有一种说法:知识重要是重要,但比较起情感态度价值观来说,只能是第二位的。这一观点值得商榷。在当今知识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知识经济时代,课程与教学中知识的地位难道反而下降了?如果这种说法成立,人们不禁要问:养成情感态度价值观难道可以不以知识为基础了吗?

如何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与进行德育的关系,如何认识和处理传授知识与促进发展的关系,一直是课程与教学论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中外教育史上历次课程改革中都受到关注的重大的实践问题。由于在存在阶级的社会里教育具有一定的阶级性,任何一个时期的教育都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近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又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的教育性,论证了教学对学生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功能。但是,在课程与教学中,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进行德育的关系,处理好知识与发展的关系,又一直是不大容易做好的事。我国现行课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没有解决好这个关系问题。不是现行课程不主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指导现行课程的有关文件虽然没有用价值观这类词语,但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提高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等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阐述。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只停留在学生认知知识的层面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到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课程本身来说,课程目标对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规定往往失之于笼统,不好操作,不便实施,在实施上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这也与教学思想有关,在对极左思潮下德育压倒一切的错误做法进行批判之后,也容易走向另一极端。

心理学告诉我们,认知是情感态度的前提,而价值观则是知识被内化上升为信念而形成的。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四有”新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对历史、对社会、对自然科学无知的人,会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吗?会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吗?知识也是课程目标所强调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生存能力等等)的基础。本次课程改革强调的让学生学会学习正是以掌握知识为基础才能形成的,而且也只有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学习。至于知识中的程序性知识更是直接构成能力的一种要素。因此,要真正体现本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绝不能把掌握知识看成是第二位的事。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是重要的、缺一不可的。它们和谐而全面地发展构成了个性全面发展的内容,而且它们之间又互相促进、互相强化、从而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完全没有必要区别它们谁第一谁第二。如果按先后、层次和内在规律性联系来划分第一第二的话,知识作为基础倒是应当排在第一,但是为了避免简单化和片面性,也不必这样做。现行课程的问题并非强调知识过了头,而是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浅薄地看待了知识,以为只要让学生在认知层面上掌握知识就足够了,忽视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是对课程功能认识上的片面性。现在进行改革,是要改革知识传授(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加强它,如果把知识排到第二位,削弱它,是很容易引发新的片面性的,其后果是和本次课程改革的要求相悖的。

往深一层说,我们对知识的认识要避免肤浅化,要看到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形成和积累的知识,是一个“百宝箱”。它不仅仅包括被划分在各学科体系里的概念、原理、公式、法则,而且蕴涵着人类各种丰富的情感和精神,蕴涵着崇高的思想、德行和自然与社会之美。知识从表层上看,它可以是在描述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可以是在论证事物为什么会是这样不是那样,可以是在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还可以是说明该怎么做和不该怎么做,但无论哪类知识之中,都渗透着统率具体内容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论。教师传授知识,就是向学生打开这个“百宝箱”,让学生不仅去认知知识,掌握知识,而且引导学生去体验其中的情感,领会其中的思想,欣赏其中的美和学到一定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如同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不仅能学到书中所讲的道理,而且还能学到蕴涵其中的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样。这样来认识“知识”和“传授知识”,就会使教学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而这也正充分体现了知识本身的教育力量和传授知识的教育价值。

三、学生的直接经验应当重视,学习方式单一化应当变革,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和接受学习仍然是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本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提出的要求之一。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经验,在课程结构中增设了经验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些正确的规定针对了现行课程与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与弊端,有的放矢地提出了解决问题、克服弊端的原则与思路,高度集中了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的行之有效的经验,深刻反映了教学客观规律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所引发的变革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的客观要求。现行课程与教学确实较少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眼、动口,也很少给学生留下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时往往脱离他们自己的直接经验,在接受书本知识时往往未能把概念原理建立在他们的感性经验基础之上。这样学生对书本知识只好生吞活剥,呆读死记,不能真正理解,更不能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际。由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单一化,即使学生掌握了书本知识,但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都难以提高,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至于普遍存在的机械性接受学习和机械训练过多的情况,更是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改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在宣传和倡导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时,有一些主张却值得思考。例如有人强调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大于获得间接经验,主张变革学习方式就是要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照这类说法,中小学生就不应当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了,探究学习就应当替代接受学习而成为中小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了。

中小学生在学校要学习的知识经验是以书本知识、间接经验为主,还是以直接经验为主,这本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人类社会之所以出现教育活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所以出现学校,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教育具有再生产知识的功能,学校具有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功能。所谓知识的再生产,是指人类前辈所获得的文化知识无需新一代人再重新去发现、发明,通过教育,前人积累的知识可以直接地在新一代人身上很快地“再生产”出来。新生一代受教育的专门机构——学校出现之后,它一直是学生读书的地方。所谓读书就是学习书本知识,学习对无数前人来说是直接经验而对学生来说则是间接的经验。如果学生在学校不读书,学校便没有专门存在的必要;而学生不主要学习书本知识也就没有必要进学校了。当然,直接经验对学生来说也是重要的,上文已经提到,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不仅直接妨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好书本知识也是困难的。因此,我们在课程与教学中要尽可能使学生多获得一些直接经验,可以减少一些书本知识的分量,降低一些书本知识的难度,腾出时间和空间保证学生去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并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书本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独立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他们的情感得以陶冶,态度得以端正,价值观得以正确养成。但是学生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直接经验的水平上,更不能以直接经验取代中小学生必须掌握的间接经验,因为对于个体人来说,时间的有限性、活动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他的直接经验在数量上的有限性,而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小学学生来说,他们的未完成性也会使他们的直接经验的正确性和认识深度受到很大局限。夸大直接经验的意义,单单或主要地依靠直接经验是达不到《纲要》提出的培养目标的。

既然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那么接受学习就不能不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理由很明显,探究学习再好,但学生上课时间是常数,如果以探究学习为主,在义务教育的九年时间里,学生所学的知识只能是所要求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现行课程存在的非改不可的地方,并不是不该以接受学习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而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把接受学习当成了唯一的学习方式,而且更严重的是,机械性接受学习在很多时候、很多学校成了主要的学习方式。本次课程改革针对这个问题鲜明地提出学习方式要多样化,要让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不占位置的探究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了更有保证地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课程结构上也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从小学到高中都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之一。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以其各自所长的功能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从而使学生在扎实掌握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时不仅仅停留在认知的层面上,而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会学习上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是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和提高。需要指出,不要以为接受学习就必然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前17年和改革开放20余年中,大批学生通过以接受性为主的学习方式获得了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了接受学习绝不能与被动学习划等号,更不能与死记硬背相提并论。接受学习中的学生同样是学习的主体,他要自己听,要自己看,要自己想,要自己主动地参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在接受学习中同样应该而且也能够得到贯彻。关键在于教学能否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是在研究性学习中也会是被动的。应当看到接受学习方式的短处和局限,它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如何在接受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更有难度,也就更需要我们在改进和提高接受学习上下功夫。总之,我们在反对过去学习方式单一化这种片面性的时候,不要走向另一种新的单一化和片面性,显然那绝不是本次课程改革所要追求的。

四、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必须确立,因而更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本次课程改革针对现行课程与教学中不重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问题,强调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求改变在教学中学生的被动、他主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如果他自己不愿学,不想学,不能学,不会学,不肯学,是注定学不进、学不好的。这一点,任何一位有实践经验的老师都会有亲身体会。教学论从理论的高度也早已对此进行过论证。本次课程改革中不少专家学者又引用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理论进一步阐释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有人主张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说法已经过时,“主体主导说”解决不了问题,既然要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能起促进作用,即促使学生潜能由潜在状态生长为能力,认为教师规范学生的学就势必造成对学生的束缚甚至会扼杀学生的自主性。这就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就可以不要教师起主导作用了呢?要实现正直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可以取消或削弱呢还是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这是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难以回避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我们认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确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和条件的,取消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不能存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便无从谈起;相反,越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越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越有可靠保证。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作为教的主体进行教的活动,学生作为学的主体进行学的活动,二者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离开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教师的教便没有任何意义;而没有教师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学生的学不仅难以保证正确的方向,而且难以保证应有的效率,这种自发和自流状态的“学”也就不是在教学中的学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指导和规范学生的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具体地说,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提供学习资源和条件;确定方向,选择内容,教给方法;根据社会、国家意志向学生提出要求,督促和管理,使学生的学符合社会的要求,符合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古今中外大量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学校中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有教师教,有规范,有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的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更新内容、改善结构等要求,便是为教师规范学生学习提供主要依据和标准。这与学生自主学习不仅不矛盾,而且恰恰相反,会使自主学习因有了正确方向指导和规范而富有成效。

了解一些课程与教学论历史发展的人都知道,在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关系问题上,“传统派”与“进步派”进行了历时百余年的论争,“传统派”的“教师中心论”有其合理的部分,但它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作用,抹煞了学生的主体性,“进步派”准确地抓住了“教师中心论”的问题,在尖锐批判“教师中心论”的片面时,却走向了另一种片面性。其“儿童中心论”贬低了教师的作用,把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地对立起来,苏联的教学论和我国解放后的教学论在批判实用主义和“儿童中心论”时,又对学生的主体性承认不够,也犯了“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形而上学片面性的错误。我们不应重蹈覆辙,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看到他们既对立又统一,因为有对立的一面,所以不能用一个取代另一个;因为有统一的一面,就要使两者互相结合和促进。据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不能取消,不能削弱,反而必须加强。我们要改革的是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中的缺点和流弊,是要改善它,而不是否定它、削弱它。改善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在认识上克服片面性,不能把它与学生的主体性对立起来,同时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以保证其胜任主导作用,还应当不断研究和改进发挥主导作用的具体形式,不断提高主导作用的水平和功效。

本次课程改革要求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彼此应当学习和合作,这也正是建国以来历次课程改革所一贯倡导的。但是师生在人格上和社会地位上的平等并不等于教师可以不对社会和学生负特殊的责任。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不能把对自己的要求降低到中小学生同一水平上,教师和学生虽然都是主体,但在教与学的关系中,两者不是也不应该处于一个层次上。教师需要、在事实上也必然地发挥着主导作用。顺便提一下,对现时流行教师应当“由什么什么转变为什么什么”的说法应当以严谨的态度加以斟酌,以防止新的片面性。例如说“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尽管教师不应当仅仅传授知识,主要是促进学生发展,但是教师促进学生发展却主要是通过传授知识来进行的,教师当然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承认这一点,还可以据此对教师的知识素养提出应有的要求。现在有人提出只要会组织合作学习,教师懂不懂学科知识都可以,甚至还有人夸口说他虽然没有专门学过各学科专业知识,但可以胜任中学任何一门课的教学。果真如此,那么我们的中小学便可以毫无愧色地误人子弟了。记得中曾出现过文盲教小学语文课的“笑话”(教师本人不识几个字,课堂上读课文让学生读,教生字让学生教,学生不认识的字再让学生查字典),难道这等悲哀的故事还应当再发生吗?

五、要认真借鉴世界各国的经验,但提“中小学课程要与国际接轨”却应当慎重

本次课程改革中,专家学者对世界各主要国家的中小学课程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借鉴外国的经验,对推进我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里,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少有三次,特别是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而且都把课程改革提到增长综合国力的高度上认真加以对待。当前值得注意的是,近代教育史上一再出现的课程改革中的“钟摆现象”又一次凸现出来。所不同的是,一些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是由学科中心向儿童中心摆动,而另一些国家的课程改革却由儿童中心向学科中心摆动。这表明一些国家在走了很长时间的学科中心的道路之后,脱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忽视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的问题突出到了必须加以解决的地步;而另一些国家在搞了多年的儿童中心主义之后,学生知识基础不能符合社会要求的情况也严重到了必须改变的程度。这种带有规律性的“钟摆现象”正好反映课程是既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又要考虑儿童的实际,还要考虑学科本身。社会、儿童、学科知识是构成确定课程目标来源(或依据)的要素,重要的问题在于课程如何在社会、学科和儿童之间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把握好这三者结合的最佳适度,实现这三要素历史的具体的统一。“钟摆现象”其实是课程发展的一个内部动因,世界范围的课程改革正是通过“钟摆现象”不断调整而得以推进的。世界各国在课程改革中的创新和进步,我们应当很好重视并加以认真研究、认真学习。但是不能说国际上流行的东西就都是科学的。即便是其中很好的、很有价值的、很正确的东西,我们在学习汲取时也还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必须充分考虑本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学校与教师队伍的发展水平。照搬虽然省力气,但再好的思想、理论和办法,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照搬过来,都不会有好结果。大到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小到课程教学改革,概莫能外。

近一段时期,有一种提法:“中小学课程要与国际接轨。”并且以此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一项目标。诚然,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在国际贸易以及与国际贸易有关的领域里确实要与国际接轨。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在政策法规、机构设置和运作机制等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如何有利于与外国沟通,而不把自己封闭起来。在教育领域,我们也要积极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但它终究与经济领域不同,特别是许多教育内容涉及意识形态,具有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一般地提与国际接轨恐怕是不妥的。而且,我国中小学教育面临诸多的问题,与国际接轨恐怕并不是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更重要的是,笼统讲与国际接轨,是一下子讲不清楚的,什么叫接轨?该在哪些方面接轨?如何接轨?世界上中小学课程并不是只有一轨,我们跟哪一轨去接?……许多问题需要很好地研究,还是慎重些为好,否则容易在人们的思想上造成混乱,特别是如果这样提是为不顾国情地照搬外国找一条堂而皇之的理由,那就更不应该了。

教学改革基础篇2

关键词:基础会计;问题;教学改革

一、基础会计改革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会计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专业会计有一定了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为进一步学好专业知识奠定基础。该课程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比较强,会给初学者造成一定的障碍,往往使人感到乏味无趣,不易入门,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以后一系列专业课程教学的成败。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为专业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应成为该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问题凸显,也使其改革事在必行。

二、《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基础会计的重要性重视不够,缺乏学习兴趣

在为数众多的院校中,对基础会计的重要性强调不够。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一门课程,就要引起其兴趣,并将这种兴趣持续下去。而我们的教师大多数只会说:“会计很重要,以后你们自已开了公司可以知道自已每天花的钱用在哪个方面,获得了多少利润。”我们从这句话里就可以看出,为什么会计学包括基础会计学在内这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却引不起很多学生的重视,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会计重要,但学生却会不以为然。因为我们的教学开场教育方式失败了,比如说我们要想知道每天花了多少钱,月末或年终赢利多少,只要是学过基本的数学加减法就知道了。这句话里面并未说明会计在里面起到的作用,更体现不出来会计的重要性。“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是一句经过实践证明的真理。而我们在学生刚接触基础会计的时候,就未做好这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工作,未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和学习的兴趣,为后期的各项工作埋下了隐患。

(二)教学内容枯燥

基础会计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会计的发展历史、会计的特征和会计要素等一些概念和会计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那么我们要学习好基础会计,就要首先弄清楚其理论框架和内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掌握各个要素、各章节的具体内容。将各个知识点的内容连接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基础会计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会计的发展历史、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及其应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的程序等。基础会计既然是我们学习会计学知识的基础,那么弄清楚里面的的各个要素的内涵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好会计学的其它课程打下基础。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的基础会计教学仅仅是简单地解释了各个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理解处于模糊的概念,缺乏相应的例子加以形象地、深入地理解,对某些要素的归类仍存在表面化的现象。

(三)教学和实践脱钩

会计是一项应用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毕业生一般要求毕业后即可直接上岗,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应与实践密切相联。但是在现实情况下,不论是本科阶段的起点,还是专科阶段的起点,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置都存在偏重理论轻视实践的缺陷。现实情况是,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往往不能直接上岗,而企业招聘员工要求可以上岗即可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这就使教学和实践严重脱节,导致社会上毕业即失业现象的加剧。

三、《基础会计》改革重点

(一)加强专业学习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学好一门课程,首先要对它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础会计》是一门入门课,对学生来讲什么都是全新的。因此,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之前,应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相关知识的重要性,并能很快地熟悉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为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作好知识铺垫。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教师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通过设置疑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激发其探求知识的好奇心。启发式教学的运用,可以打破平铺直叙的授课方式,使课堂教学动静相生、起伏有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会计应用能力。在操作性教学环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教师手把手地教,辅以相应的指导,并及时将优秀成果展示给大家,恰到好处地表扬赞许、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这样有利于建立平等民主、融洽合作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欢快、轻松、舒适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教育,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自然会大大提高。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比重

教学改革基础篇3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192-01

机械基础是中职学校汽车、机电等专业等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讲解有关机械的一些概念、理论知识,其教学效果不佳。因为,一方面,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及感性知识;另一方面,其教学内容实践性强、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机械基础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一做好课程介绍

对于刚进校的中职生,他们对机械知识十分陌生。因此,身为一名专业课教师,首先应作好课程介绍。让学生明白机械基础所涉及的知识以及这门课程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机械基础的积极性。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除了要做好课程及专业介绍之外,还应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学生只有喜欢任课教师,才能学好该课程。教师应根据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及生产实践实例,讲明机械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向学生介绍与本门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行业发展前景,促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最后,强调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点章节、教学难点、知识结构特点以及该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关系,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

二结合学生学习实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取舍的原则:“以实用、够用为准。”如根据学生学习实情和专业特点,在正式上课以前,先组织学生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实习,让学生通过观察生产实践中常见的机器和机构导出机械的概念,这样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简洁明了,让学生树立能学好此门课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模式的改变

学生只有对某门课程感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因此,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前提条件。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以“新奇”激趣

课堂中的“新奇”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学生对新鲜、奇怪的事物都好奇,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地学习。如在学习“连杆”时,可以设问:日常生活中用到的缝纫机和公交车车门采用的是什么机构。因为学生对缝纫机和公交车车门熟悉且感兴趣,学生讨论起来十分激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教学方法的改革

作为机械基础课程教师,要不断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改革,才能让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任课教师用一支粉笔、一本教材和一本教案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只靠教师讲解原理知识,用双手来比画机械传动机构,这样的教学尽管教师讲得汗流满面,学生却在腾云驾雾,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差甚远。

第一,利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各种零件的组合形式、机械内部结构、传动机构的特点,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课件轻松地掌握教学内容。这不但让学生对知识有了感性认识,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第二,互动教学。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思想、情感交流的活动,教师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机会,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交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文化基础不同,可采取分组教学。每学期开学时对以前的教学内容进行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的分数分为励志组、普通组和加强组。对于励志组,可适当地缩短理论学习时间,提供更多拓展训练时间;对于普通组,在学习方法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对于加强组,除了在学习内容上要加强辅导,还应在学习心理上进行开导,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教师应尽可能地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到针对不同文化基础学生的因材施教。

四全方位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努力成为“三师型”教师

所谓的“三师型”老师,一是心理疏导教师,二是理论教学教师,三是实践指导教师。目前,多数中职生大多升普高失败的学生,有的早就被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化为差生,从小就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声中长大是他们早已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那些受歧视的学生,在心理方面进行开导,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信心。作为一位机械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好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专业教师要定期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亲自参与企业的生产装配过程、产品设计等,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师只有通过企业的实践锻炼,才能准确把握“以够用、实用为准”的原则。

总之,作为专业课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能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文化基础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专业素养,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为今后的就业和后续发展打下坚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教学改革基础篇4

1.教风方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对全院正在学习基础医学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在校本科大学生,按学院、专业和年级进行分层抽样,共6个学院、10个专业的在校本科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57份,收回率为91.4%。调查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二年级学生占56.13%,三年级学生占43.79%。其中男生占45.7%,女生占54.3%。调查形式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笔者通过访谈,深入学生所在学院了解情况等方式对调查的深度和广度进行了扩展。70.2%以上的学生对基础医学院授课老师的职业道德和授课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较满意。37.2%的学生喜欢活泼的教学风格。33.9%的学生提出教师在授课时散漫、随意,重点不突出等问题,29.1%的学生提出一些老师在对上课迟到、早退及违犯课堂纪律的同学置之不理,有的教师知识不牢固。并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2.学风方面的调查结果。学风是一所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重要体现。学风建设是高校教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主题,优良的学风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调查内容与结果是: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经常去图书馆和教室自习的学生,选占68.6%;平均每天课余自学时间,1~2小时以上的占44.6%;2~3小时的占38.7%;不督促,能主动学习的占52.1%。对外语和计算机课程考试的认识是:38.5%的同学对待外语四、六级考试及计算机考试的态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13.2%的同学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对以后就业的形式不是很乐观。72.1%的同学认为考试不应该作弊。有极少部分同学认为这是整个社会的现象。

二、改进教风、学风的策略与途径

好的教风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针对学校目前教风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谈一下加强教风建设的途径。

1.加强教风建设实效性的对策。(1)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断地运用新科技为教学服务,通过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双语教学等途径,把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学生为中心,知识、能力、素质“三全”的育人观贯穿于授课过程中,充分展示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2)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以优良教风促进学风建设。实行班级“导师制”。聘请有科研经验的博士、副教授职称的任课教师老师担任班级导师,与各班学生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班主任和本科生导师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学风建设中的作用。要求“班导师”做到以高尚的道德品质感染学生,以良好的教师形象影响学生,以精湛的科研技能带动学生,以渊博的知识激励学生。(3)积极组织各项教学活动,总结优秀的教学方法。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开展基本功大赛;多媒体、微课比赛活动;优秀教案讲稿评选;教学质量优秀评选;优秀实验员评比等活动,激发广大教师努力从教的积极性,营造良好教风氛围。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我们总结出的教学方法:以“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以“延伸、启发式教学”打动学生、以“快乐式教学”愉悦学生、以“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以“方法式教学”武装学生,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推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基础课程变得生动。

2.加强学风建设实效性的对策。从调查结果来看,我校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体风气还是令人满意的。去图书馆和教室学习的次数、每天自学时间、能够反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从参加四、六级英语及计算机考试增多的现象看,可见社会环境因素对学风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学风建设与教学、管理密切相关,与教学和管理相结合,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去,只有通过学风建设才能实现教学与管理合作共赢。因此我们采取了一些促进学风建设的措施:(1)开展晚自习和综合测评促进学风建设。做好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形势下,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把握好学习的方向和专业兴趣。(2)加强考试管理促进学风建设。对于学生考试作弊,是学校学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我们基础医学院认真贯彻“严考促学、严考促教”的指导思想,从考试环节、考试细节入手,加强对师生的考试教育和要求,大力宣传诚信为本的意识,严谨考试纪律,最大化的减少甚至杜绝作弊现象,以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每学期期末对全校学生进行学风建设,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自身道德素质,把考试作弊动机消除在萌芽状态。针对那些在考试中作弊的学生学校必须给予严肃处理。加强考试的组织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全体教师必须认真履行监考义务,并加大院系、年级办两级督查力度,健全监督机制。(3)注重学生“五种能力”的培养,与学风建设相呼应。五种能力即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将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与学风建设、考研、就业结合起来,加强了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行为科学同医学学科的结合。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基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风建设。从大二开始,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学校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让学生联系教师直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工作中,通过申请申报课题和查阅教科书、参考书、网络收集查找信息、撰写论文的过程,使科研能力进一步得到系统培养。

三、“教风带学风、学风推教风”“双动”模式构建与实践

1.融入新生力量,加强师资结构建设。我校在本科学校评估前后引进大量青年教师,这给师资队伍增添了活力,改善了教师队伍年龄、学历结构,但也存在青年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授课能力上的不足。所以教风建设就要培养一支教学功底过硬的教师队伍遵循医学教育规律构建多样化培养模式。在抓好教风建设的前提下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和就业观,这是学风建设的基础。

2.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推动教风、学风建设。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动地位,教风建设是关键、是核心、学风取决于教风。总之,教风与学风建设相结合,是学校教育教学中永恒的工作任务,基础医学院全体教师要把“育人”放在首位,转变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把传统的封闭式、注入式、单向性教学转变为开放式、对话式、双向性教学,把教学同科研实践及学生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以学生为本,五种能力培养”的建设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并贯穿于全部业务工作中,常抓不懈,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积极努力。

教学改革基础篇5

1.教学方法单一

就当前会计教学来说,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模拟会计电算化就为其一。虽然已有某些高校已经采用取了会计电算化的会计模拟实践形式,但会计电算化模拟大多集中体现在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实践环节,单独针对基础会计的模拟软件不多,基本上还是在延续借用多媒体方式的教学,讲授的多为课本上知识,简单枯燥而乏味。通过走访调查得知,多数会计的专业学生对此排斥严重,这也是学生经常逃课的主因之一。

2.缺乏个性发展

传统的教学依然以学生群体为主,但学生单个体的特征却有所不同,对知识点的把握,理解都各不相同,如果依然沿用讲课+习题+考试这一集中模式,将对学生的学业生涯造成重大影响,严重阻塞了学生潜力的发挥。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3.知识结构偏窄

如今的教学都是借用与通用知识教育,虽然可以让学生对会计相关理论知识达到深知熟练的地步,但就其整个知识结构体系来看,非常的狭窄,如尚未能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既不能将会计知识与法律、管理知识有效融合,又不能在实际应用中将会计专业知识很好的融入实践活动中,缺乏系统性及连贯性。

4.教师结构单一

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多位校内师资,其结构特点是会计理论扎实,但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又因为未能在企业实际操作的经验,其授课依然保留在理论层面,尚未构建有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无法帮助学生上好一门较为科学的实践课程。

5.考核方式传统

在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过程中,缺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目的,对考核形式进行选择和使用,以取得最佳教学目的。实现教学考核与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最佳组合,才能让考核效果和学生的知识提升达到高度统一。目前学生的考试成绩基本上界定为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30%,未能将实践操作融入到考评过程中,因此考试结果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有效把握。缺乏合理性。

二、会计教学改革探讨

1.创新教学方式

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形成多途径,层次化教学手段,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1.1技能导向提高学生岗位胜任力:以未来岗位需求技能为导向,对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岗位胜任力,这既是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必要途径,也是教学改革的趋势。而教师,在进行课堂理论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还应针对各章内容加强技能训练,使得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1.2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专用兴趣:会计学科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教育,内容体系繁杂,对于初学者,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教师追求教学水平的必要途径,为此教师可以借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即通过提问启发、图示启发、比较启发、案例启发等多元化教学模块来抛砖引玉,将课堂知识生动化、简单化,并在此基础上拉近与学生的内心距离,提升学生的学习时效性。

1.3研究型教学,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鉴于会计学本身体系的复杂性,难懂性,可借用探索性的教学方式,以学生的好奇性为引导,激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自主探索,寻求最终答案,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研讨机会,发挥个性化探索路径,提升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度。

2.塑造个性化教育

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前提,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将时间安排成10成,即7成作为知识的传授,3成作为学生的互动环节,因为每个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此前提下,教师应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专项问题研讨。且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得加以干扰,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在轻松愉快的环境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自我发展,自我个性的塑造,并在通过下面所讲的两种途径,潜移默化地增强自我信心指数。

2.1创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情绪是影响人的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情绪激昂且精神饱满,在接触学习一种新东西时就会感到愉悦且掌握的更快,,此时也正处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最佳时机。因此,在课堂里的保持自我情绪良好老师,会深刻地影响到课堂的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以一种主动热爱的向上学习态度、轻松愉悦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2.2运用现代化技术改进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应该注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基础会计课件,通过简单操作,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教学思路和内容,使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变得高效而有序。为提升学生的基础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和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化优势。

3.完善实践化教学

3.1加强校企合作,形成专项实践基地,通过实际的业务实习,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继而提升学生整体的实践技能及综合素养,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即可通过任务驱动型、角色互换型、演示教学法及情节教学法等,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继而完善会计教学的整体实践教学水平。

3.2转变传统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考核模式,对学生的考核不仅仅以期末成绩来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而应将学生的日常实践、论文攥写、实际操作能力、演讲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的融入到学生的年终考核之中,以综合素质来评判学生的优良。因为应用型本科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3加强专项技能训练: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有鉴于此,在进行学生理论教学过程中,还应加强对学生实际业务能力的提升。如数据的输入、珠算技能、电算化、岗位仿真模拟等实训。目的是通过此途径提升学生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毕业后与社会需求形成无缝对接。

教学改革基础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为了构建新型的医学实验教学体系,顺应医学科学的发展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培养适应时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国外医学教育一直将医学实验教学纳入整个教学过程,并随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改革实验教学的方式方法,构建新型医学基础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一、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职医学教育基本框架一直延续本科教育模式,但学制为三年,此模式沿袭了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实验医学”所具有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特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好,实验技能训练规范性强;但它同时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缺陷,尤其是对高职学生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操作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方面难以得到落实。当前高职医学教育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尚有以下一些丞待解决的问题:

1、实验教学定位较低

传统的生物医学实验课程的设置实际上是理论课程的延续,实验手段仅仅是单学科的理论验证和重复演示书本知识,轻视实践和实验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偏低,忽视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操作问题,使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使学生忽视了实验课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上好实验课也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得不到提高。

2、教学内容陈旧、运行效率较低

由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实验的技术和医学理论的不断深入,涌现了大量的新知识、新思维、新技术。尽管基础医学的教学内容时有更新,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主要“从属学科、以科设室、封闭管理”,学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教学内容陈旧、单一、重复和对基础医学理论的简单验证的实验多,知识交叉渗透少,并与临床医学实践严重脱节,整个基础医学实验的内容安排缺乏系统性,学生得不到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简单的重复和模仿禁锢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个性发展的要求。

3、教学方法及手段落后

传统的实验教学,老师先讲理论,原后给学生示教,学生再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在实际操作中,忽视了学生实验综合水平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的培养,缺乏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加上实验室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使实验教学受人力物力限制,设备陈旧,教学手段落后,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尚未较好地在教学中得到应用。

4、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高职医学教育实验教学一直缺乏系统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实验教学的考试只注重结果忽视过程的评价,只注重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实验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忽视了学生要掌握实验操作技术要领外,还要运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

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医学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扎实基础知识和熟练掌握专业技术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医学教育实践性很强,根据医学教育的规律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实践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关系,确定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三早”(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成为学校医科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

2、构建新的高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构建新的高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创新实验教学,对原来单一、陈旧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零散于各学科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地重新组合,根据临床护理所需技能重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将传统的验证性的动物实验改为临床护理技能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形成贯穿于医学高职教育全过程的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为卫生高职教育寻找一条适合基础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发展高职医学教育。

3、改革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分组实验法、角色扮演法、计算机模拟实验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我们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综合使用教学网站、电子教案、电子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教学手段;以视频和动画教学为突破口,加强VCD、DVD教学资源的建设。基础联系临床,理论联系护理工作实践。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和参加社会实践,融“教、学、做”为一体。目前,中心拥有数码互动显微教学系统、数字解剖实验室教学系统、形态学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等一批可以满足现代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2]。

4、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包括每项实践任务的出勤及操作技能达标情况,课外作业和实践报告的完成情况,课堂笔记及随堂小测试的成绩。“结果评价”包括平时理论测验、操作技能考核及期末书面考试的成绩。

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应用价值

1、利用组织学、细胞生物学和病理学一些有学习价值或有代表性实验教学积累和科研成果,结合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的需要,对现有的实验项目进行改革。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对实验动物进行操作,给予实验动物施行人工因素的干预,模拟异常发生过程,使动物正常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然后制作组织切片并通过观察(包括显微镜观察)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初步的科研训练和具有创新精神。

2、在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中,针对不同模块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形态学的解剖学应用“学生学在先,教师导在后”的“三段五自”教学法(理论教学阶段-尸体操作阶段-课堂演讲阶段;自读教材、自剖标本、自查标本、自我总结、自我演讲)、病理学的“CBL教学法”、组织胚胎学的“分层实验学习模式”;机能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以疾病为主线的pBL教学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逐步摸索和形成了分而不离、合而不拘、方向一致、互为推动的特色。在尊重相关教学规律的原则下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整合,整合的同时适当保留原实验项目中的基础性、经典性实验内容。而实验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最终目标,共同推进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教学改革基础篇7

【关键词】公共艺术基础教育;转动课堂;实践能力;创造力

一、公共艺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转”起来

(一)树立美好理想。大学阶段的青年人生正处于人生阶段中的黄金时期。渤海大学基础教研部公共艺术基础教研室通过对音乐、舞蹈、美术、戏曲等不同类型的公共艺术基础课程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注重推广艺术文化内涵的学习,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公共艺术基础教育的“转动课堂”坚持将“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相结合,设计知识点模块化,学生根据模块进行兴趣探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分享实现小范围知识交流,再通过课堂教学与讨论进一步拓展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分享与积累。打开个体间的壁垒,建立知识互通联系,有利于青年人创新学习方法的建构与情感交流,在实现美好理想的道路上结伴而行。(二)提升人文素养。公共艺术基础教育的“转动课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具有艺术性、健康高雅的“转动式”实践性艺术课程教学,指导带动小组成员更为有效的参与课程实践中。公共艺术基础教育的“转动课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升人文素养,增强与人交往、团结合作的能力的同时初创学习与生活的团队,搭建研究与实践人脉资源平台。(三)增强创造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类的左右脑分别从事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加大形象思维训练有利于促进右脑创新能力开发。而艺术和科学本是相通的,人类对知识的积累,正因为有了无限的想象才能不断发展与发现。非艺术类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左脑的记忆与逻辑思维长期处于训练状态,而公共艺术基础课程中的视觉图像与丰富的色彩、优美旋律与舞蹈姿态都能刺激右脑的中枢,促进学生左、右脑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交汇,开启创造力的源泉。

二、公共艺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转”起来

(一)重视艺术理论学习和艺术实践。从此阶段公共艺术基础教育开展的“转动课堂”调研情况看,学生艺术素养的维度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在艺术知识的探索模块中,以兴趣为先导的自主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理论学习研究。艺术理论课程模块中,将“艺术”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把艺术成就结合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发现,更多元化的解读“艺术”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学生对人类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优秀艺术成就及作品的鉴赏,积累基本的艺术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和艺术表达能力。艺术创作实践的课程模块中,学生以小组形式确定实践题目,每个人都是艺术创作的实践者。这样的实践环节可以促进他们更好地感受艺术,并有助于提升他们基本的艺术表达能力。课后的作业中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艺术”发现美、记录美、表现美的方式抒感、美化生活。针对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课题反馈中可以发现,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艺术类课程可以缓解学习压力,开阔交往圈,提升生活质量,因此在公共艺术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开展的“转动课堂”正是满足了学生对艺术实践参与和操作的渴望。(二)建立艺术素养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课程教学中设计与生活的模块中,介绍艺术设计前沿成果的同时优选设计与生活内容,引导学生身边的美,将日常用品及废物进行艺术创造,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却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中的艺术美。此过程既是平淡生活过程,又是发现生活魅力的过程,关注身边新出现的大众审美文化现象,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当今世界各种艺术流派、艺术风格千变万化,艺术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的现象表明艺术越来越走向与生活的多元融合。绘画艺术的数字化表现、音乐艺术曲式、曲风与多元化的乐器混搭、书法艺术的古法新写与新媒介展现、影视艺术的多维体验都将现实生活变得更加艺术化。(三)创建浓郁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大学时代是一个人精力高峰时段,也是一个人心态成长中容易冲动的时段。而近年来人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公共艺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大学公共艺术基础教育开展的“转动课堂”通过愉快、轻松的学习方式来传授知识,可以很好的缓解大学生的紧张与疲劳状态,通过学生亲身的艺术实践来愉悦身心、提升艺术审美,使大学生能够在兴趣中学习,更为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

三、公共艺术基础教育

“转动课堂”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一)课时与班型。通过增加学时和缩小班型的方法,在实践环节中增加了小组实践与展示机会。使学生艺术基础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有明显提升。(二)学生的差异性。在此段时间的教学反馈中可以发现,较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转动课堂”的生动有趣化的授课方式,但部分同学因自主能力稍差,没有做好课前自主学习部分内容而在课堂上无所适从。针对掉队学生进行调组,以多数的积极组员带动个别自主能力差的组员,用优化环境的方式“以线带点”去帮助。(三)网络覆盖。通过与通讯机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无限网络的覆盖面,“课堂”满足移动化、时时化的个性需求。

四、结语

教学改革基础篇8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实践

《中医学基础》作为一门涉及到中医学专业的基础入门课程,是学习中医学以及其他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因此,《中医学基础》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本专业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还关系到其他课程甚至其他专业学生的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到整个中医学教学的顺利进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所以对于《中医学基础》的教学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以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当展的现状。[1]

一、《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1.改革教学内容

1.1理论联系临床经验

一般医学类的知识通常都比较枯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具体的临床经验结合起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记住所要学习的知识,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1.2突出难点教学内容

《中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挑选出重点与难点。对于重点问题,教师需要将文章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具体讲解,同时结合实际需要,将文章进行归纳,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重点问题的能力;对于难点问题,特别是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分析相似点与不同点,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充分体会。[2]

1.3教学内容与专业相结合

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针对专业的不同进行针对讲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是针灸专业,教师可以集中讲解针灸应用的案例;如果学生是中医戒毒专业,教师可以讲解关于戒毒方面的实际案例。进行针对性讲解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本专业对于《中医学基础》课程学习的要求,体会中医学的重要性。

1.4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中医学是中国独有的医学体系,很多概念、观点都是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结晶,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够真正体会其中的奥秘,中医学中生涩的名词给学生造成虚假的感觉,尤其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哲学思想,甚至觉得有些迷信,所以学生有时候会感觉迷惘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将中医与现代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做到与时俱进。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讲解中医学在现代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美容等各方面的应用,增加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探知欲望。

2.明确课程设置的目的

《中医学基础》的授课学生通常都是学习护理、中药药剂、中药市场营销、西医临床医疗、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等专业的学生,因此进行课程设置时,需要对中医学上的基本知识、技能、概念以及理论进行分类,帮助学生从最基本的知识入手,为学习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奠定基础。

2.1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现代教学手段主要是体现在多媒体以及网络教学上,适量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习质量。多媒体教学主要是通过音频、文字、动画等刺激感官的方式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一般中医学上的知识都比较抽象,所以多媒体的介入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课程的印象,还能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网络教学主要是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观看教学视频等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学习效率。

2.2改革评价方式

教学改革同样涉及到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可以参与到课堂的发言中,因此评价方式由原来单一的理论知识的考核改变为: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考核成绩×60%,平时成绩=阶段性测验成绩+课堂发言成绩+课程论文成绩+分组讨论成绩+课余作业成绩。经过各项指标的综合考核,实现评价的目的。[3]

二、《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实践效果

1.学生的成绩均有所提高

根据教学的最终结果显示,参与《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的学生经过教学评估后,成绩均有所提高,平均成绩提高幅度超过10分,而且整体学生合格率也比改革前提高12%,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多数学生更积极、乐观、主动、认真地面对考试,顺利完成学业。[4]

2.对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后期影响较大

根据追踪调查结果,《中医学基础》教学改革对中医学专业的学生后期工作以及学习上的影响较大,并且在其他的学科学习中,也会涉及到很多内容。许多继续深造的学生表示,在深造或者就业的过程中,《中医学基础》为其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论是从自我发展以及责任感上,都能从中获得知识与心得。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获得心理、护理以及专业的知识体系,并完成自我完善。

三、结语

《中医基础学》的教学改革实践重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手段的革新、评价方式的改变,关于中医教学改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让我国中医学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朱乔青,来平凡,曾传红,等.对综合型高等中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229-230.

[2]李如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改革的实践及理论依据[J].中医教育,2000,(6).

教学改革基础篇9

【关键词】高等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教学

1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理论与学生实践脱节

大学计算机是一门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承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以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践锻炼,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但在传统教学中,很多大学生上课能听懂听老师讲授的内容,但到实际操作时就不知所措,不能把理论知识和操作实践相融合,或者把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作为唯一的上机实践目的,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旦题目做了一些变动就不会做了,缺乏触类旁通的能力。

1.2未重视分次教学

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入学前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是参差不齐的,存在较大差异,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简单地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很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不良局面。一方面是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吃不饱”,学不到想学的更高级的知识,埋怨计算机基础课程太简单,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较差的学生感觉“吃不了”,对所学内容较难接受,完不成学习任务,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失去了学习兴趣,自我放弃。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产生了很大的障碍。

1.3教学内容滞后

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快,而我们的教材和教学内容跟不上科技的发展的变化,致使部分学生认为书本知识无用,失去了学习兴趣。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兴趣激发,不能引导学生树立计算机意识,很少有针对性的教学生什么问题适用于计算机解决,如何有效地应用计算机及其工具,解决自己专业及其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等,致使学生认为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挫伤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迫切需要改革。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2.1改革的设想

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网络的结合为契机,全面推进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实验改革和师资培养在内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全面改革;以立体化教材、多媒体课件和现代网络为依托,大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改革的新途径,全面实施教学改革新举措,使学生在计算机学习的理论、方法、能力三方面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2.2改革的方向

建设以能力培养目标为主线,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体系;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标准;重视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平台建设、创新教材建设;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实验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改革;从多个入口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如选修课、技能比赛、网络课堂、讲座、课外兴趣小组等)。

2.3改革的措施

(1)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体系。首先,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根据专业大类(理、工、文、管、法等)进行不同的设置,让教师有充分的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学需要选择内容的余地,让学生深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建立起适应计算机课程发展趋势的教学模式。其次,要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建设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和新任务,从培养合格人才为出发点和目标,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体现计算机发展水平、紧跟时代步伐,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在教材体系上要体现时效性。要改变使用周期过长、部分内容过时的状况,多编写能反映计算机前沿技术的教材,并缩短教材的使用周期。

(2)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计算机教学要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结合,以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出发点,提高实践教学在教学环节中所占的比重。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上机创造条件,在上机实践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综合能力。在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不同的专业增加部分针对性的训练,增强上机实践的趣味性,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3)任务驱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的显著特点是: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围绕着一个目标,基于几项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生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产生新任务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相对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案例,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体会到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创建兴趣小组。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时间较为有限,仅靠上课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所以,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尽量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有实质性内容,以期收到良好效果。还应该创建兴趣小组或课题小组,比如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数学建模、网络组建等,并将其和一些竞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高应用水平,提高心理素质。

(5)建立现代化网络教学平台。积极推进实施网络教学模式,提供一种符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的动态教科书,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这是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目标,使计算机的教学、实验和考核过程均在网络平成。彻底改变了过去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迈上新台阶。

3结束语

21世纪计算机教育具有如下三大特点:面向社会实行开放式教育,从而实现量的飞跃;因人施教开展个性教育,以实现质的飞跃;倡导自主学习,以实现能力的飞跃。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改革的深度和力度,把学生看成主体,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并激发学生去努力获取应具备的才智和能力。这符合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和要求,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关心.关于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探讨.黑龙江教育,2006(3)

教学改革基础篇10

RenJianli;anQuanzhang;wangJian

(①金坛市朝阳小学,金坛213200;②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金坛213213;

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激光制造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④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0)

(①JintanChaoyangelementarySchool,Jintan213200,China;②ChangzhoueGingphotovoltaictechnologyCo.,Ltd.Jintan213213,China;

③ShanghaiKeyLaboratoryofmaterialsLaserprocessingandmodification,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

④StateKeyLabofmechanicalSystemandVibration,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

摘要: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对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改进学校教学管理模式,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有力举措。结合金坛市朝阳小学的教学改革案例,将多种改革手段有机结合,使得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取得了显著提升。

abstract:improvingthequalityofelementaryeducationisoneofthemostimportantissueswithineducationalreformation.BasedontheintensiveanalysisonthesituationofelementaryeducationinChina,threeeffectivemeasuresfordeepeningeducationalreformationareproposeddetailedly,i.e.upgradeofschoolingconception,constructionofcampusculture,andpatternalternationofeducationalmanagement.practicalfactsinJintanChaoyangprimarySchoolindicatethatintegrationofthesemeasureshassignificantlyimprovedtheoverallschoolingquality.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教学理念校园文化教学管理

Keywords:reformationonelementaryeducation;schoolingconception;campusculture;educational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222-02

0引言

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创新教育的新形势已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1]。在“深化教学改革”这一主题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各地中小学,甚至高校的教学改革活动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本文结合金坛市朝阳小学的教改实例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多项举措展开深入分析,主要包括改革教学理念、推行校园文化和加强教育管理三个方面。

1教学理念的改革

教学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予以改革[2]。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有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之分。明确表达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朝阳小学在教学理念改革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1建立教师博客,拓展教育平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工作更加轻松、高效。除办公自动化外,还有极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可用作教学参考[3]。“微博”、“博客”等流行的新兴媒体,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无可替代的虚拟平台。为此,金坛市朝阳小学领导要求每位教师都需尽快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讨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以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随着博客内容的不断丰富,一些教师对博客的内涵日益加深,从认为其可有可无逐渐转变为爱不释手。博客既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橱窗,也是一个协作交流的平台。教师既可以与学生进行深入沟通,也可与课题组同事展开经验交流,还能与其他院校同行之间展开广泛探讨。目前,教学博客正以其“低投入、高效、立体、系统、易管理”等优点,为各类院校教学工作推波助澜。

1.2改变“单一灌输”传统模式,实施“教、辅、研”三位一体教学

数十年前的课堂几乎完全采用“照本宣科,单一灌输”的教学模式[4],教师主动“发送”,学生被动“接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本无从谈起[5]。为改变这种状况,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基础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着适应时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教、辅、研”三位一体教学法即是其中的成功方法之一[6]。

“教”是教学中的首要工作,即“师者,传道授业”之说,但当今社会对“教”的理解已有很大程度的拓展。首先,在新的教学内容中完成“教”的过程,让学生明确课程的教学体系、课程目的和学习方法,提出重点、理清脉络。其次,允许学生在听讲中当场发问,教师酌情即时解答。“辅”就是辅导学生,应“师者,解惑”之说。由于知识经验和认知能力上的局限,学生在自学中多易出现“学而不解”、“解而不深”,甚至于“解而有误”的现象。老师应及时予以点拨,精讲细析。

“研”自古有之,但真正用于教学方面,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即深入研究教材及教学中各种现象的产生机理,充分发掘文献及实践知识的教育价值。如果基础教育工作者能在教学工作中真正实施“教、辅、研”结合模式,并注意安排好三者之间的比例,则必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积极推行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新课程持续发展核心的动力。一个定位准确、目标合理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2010年7月份始,金坛市朝阳小学积极推进知书达理“校园文化建设”。所谓“知书达理”,逐字解释可理解如下:

知:知道,懂得。真正的"知",是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并可在生活、工作等多方面进行运用,从而达到一种良好效果的知;

书:知识的载体,一种可以长久流传的知识传播媒介;

达:到达,达到,知道。此字与"知"有异曲同工之妙;

理:道理,礼貌。理是事物发展需遵循的客观规律,是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具有很强的客观性;礼貌则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所遵循的礼节,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渐形成的规范行为总称,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从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知书达理”即是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公益活动,了解并深入掌握自然界的各种客观规律[7],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礼待人,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使各方面素质得以全面发展[8]。

金坛市朝阳小学实施“知书达理”校园文化建设以来,先后采用“知书达理好少年”橱窗展示,“知书达理”优秀学生校表彰大会等多种形式对此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纵深加强与有效激励,学校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效果均有显著提高。“知书达理”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行,获得本校师生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3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事务,是教学质量的根本基础,是教学秩序的基本保障。近年来,金坛市朝阳小学注重从源头抓起,积极探索实践新的管理模式,获得了良好效果。主要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3.1师徒结对,互惠共赢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针对青年教师、新教师较多的特点,采取“教龄长、经验足、品德好”的老教师为师傅、新青年教师为徒弟的方式,深入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取得以下成效:①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悉心指导下“理论、技能、师德”得以全面提高,其中部分青年教师已成为校级或市级教学骨干;②因大部分活动具互动性,老教师在指导新教师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得到进一步提升改进;③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友谊,将全体教师凝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④学校的良好教风、校风得以传承,有效推进了学校的教学改革。

3.2开展“校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评选制度为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体业务水平,学校开展“校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评选工作。每年举行一次“校优秀教师”、“教学能手”评选,对于获得荣誉的教师学校将以教学立项的形式给予相应奖励。此外,在教科研管理方面,学校最近拟出台“立项课题”奖励制度,按市级课题、省级课题、部级课题逐级提高奖励额度。这些激励制度的出台与实施大大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上至一个新台阶。

3.3建立约束检查机制,调动教学积极性仅有鼓励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校在制度方面也应“刚柔并济”,使得教学工作方有张有弛、赏罚分明,保证教学秩序良性运行。学校制定了下面几条约束检查制度:①坚持教研组公开课教学制度。各教研组成员每学期均须进行公开课教学,由教研组组长主持,所有小组成员参与公开评估。②坚持领导听课制度。校领导每学期的期初、期中、期末都要深入课堂听课,掌握一线教学情况,及时改进问题。此举对任课教师也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与督促作用。③强化教务管理,坚持检查制度。学校教务部门定期对教师的教案及各班学生作业批改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并对教学质量进行分析,以便及时准确地掌握和调控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积极平稳推进。

4结语

以新课改为深化教学改革的切入点,通过开展各类新型活动和出台新的校规校纪,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深入改革,在试点院校已经初见成效。基础教育工作者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必须积极转换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才能稳步推进教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田永兴.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创新教育的新形势[J].科学咨询,2009,(23):88-89.

[2]李敬.教学改革对教学质量的影响[J].新乡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35-38.

[3]唐森树,唐仁献,刘洪宇等.高等师范教育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互动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3,(3):76-78.

[4]吴保明.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模式的转变[J].教学与管理,2011,(9):114-115.

[5]彪晓红.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实现“两课”教育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77-78.

[6]孙艳东.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创建新型教学模式[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6-57.

[7]廖满芬.新课程背景下关于农村小学低年级写话命题设计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2):202-203.

[8]王优,刘琳.课程的基础学科与语文新课程改革[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