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1:13

实验室管理要求篇1

关键词:实验教师账务管理仪器存放仪器药品管理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活动,研究型学习在义务教育课程中体现得越来越频繁,对实验室管理的工作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实验室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创新性也就越来越突出。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最佳效果,改进和研究实验室工作,这对于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实验室管理工作应如何适应新课改要求,笔者浅谈一下这一工作的体会:

一、实验教师要与时俱进,适应新课改要求

实验室管理工作做得再好,也须实验教师充分利用和发挥实验室的优势,才能取得实验教学的良好效果。因此,实验教师是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实验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笔者认为,实验教师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努力学习,加强对新课改认识的提高,做新课改的积极推行者,实践者。要不怕累,不怕脏,不怕麻烦,要因材施教,要诲人不倦,要经常深入到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的状况,对实验室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同时也要带领学生多进实验室,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实验,努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二,实验教师要努力学习新课改教材,及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工作性能等,并学会一般性的维修方法,积极主动地向其他教师学习,向外校专业教师学习,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培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第三,努力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充分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把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入自己的课堂,使学生乐于进入实验,认真思考,勤于动手,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课本要求掌握的内容。

二、实验室的账务管理,要实事求是,清楚明白

实验室的账务管理要做到“既清楚,又相符”。实验室必须建立各类实验室器材的账目,填写的内容有:到货时间、数量、单价、金额、及现存数量,以便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并且为下一次器材的订购提供依据。各器材的登记顺序必须按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仪器配备目录所规定的仪器编号,由小到大进行登记,各项不必写页号,以便随时添加帐页。档案册上的器材金额要与学校会计处保存的资料相同,总体数及增减数量必须与学校的明细帐相同,这就是“账账相符”。档案册上的器材件数与仪器柜上柜门卡的件数以及仪器柜内的实物要相符,这就是“帐物相符”。

三、实验仪器的存放,要分门别类,方便使用

首先仪器存放要分类,可按计量仪器、通用仪器、专用仪器、插图、标本、模型、玻璃及实验工具的顺序存放,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器材,应按有关要求管理。存放挂图,可用小木板和小圆棒分别装裱好图头和图脚,做成挂在墙上的字画的样子,一端贴上图号和图名,按图号顺序存放在教学的抽屉里,在抽屉外左上角贴上挂图目录,抽屉内四个角放上几粒樟脑丸。

其次,要严格按存放原则办,平稳、规范、方便。大件、重件在下;小件、轻件在上;矮件、小件在前;抵挡仪器在下,高档仪器在上;以平放为主,不可推放和侧放。各柜要有柜门卡,以详细记录仪器的编号、名称和数量等。

最后,还要注意保养和维修。在工作中,要认真做好防尘、防潮、防光、防锈、防震、防冻、防火、防爆、防毒工作,认真遵守《实验仪器损坏赔偿制度》及有关的维修制度。要确保仪器随时都可使用,并尽量爱护,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四、学生实验的仪器药品的管理,要科学规范,节约而又安全

首先,要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遵守实验室的有关制度,每期开学初都应该组织学生学习《实验室规则》,特别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如进入实验室后,要对号入座、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凳子轻拿轻放,未经实验老师允许,不得随意乱动实验仪器及药品;在实验过程中,要正确使用仪器,不得有意损坏,丢弃器材和药品;要注意节约实验材料和药品,对危险药品,要谨慎使用,防止出现意外事故;绝对不允许学生将实验仪器和药品带出实验室,要加强监管力度。

其次,对贵重仪器,易损仪器,应实行签名领用制度,增强学生爱护仪器的意识与责任感,如学生电源、电脑计时器、地图拼图等等。同时还可以在实验桌上写上学生的姓名,凡是在这个桌子上上过实验课的学生,都将姓名写在实验桌上,以便追查损坏仪器的学生。

实验室管理要求篇2

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资源优化管理作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运行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提升计算机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发挥计算机实验室在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作用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为了提升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需要对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进行厘清,以期为后续管理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一)确保资源的合理化调配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服务于不同的专业学生,考虑到高校院系规模的逐步扩大与学生数量逐步增长,计算机实验室现有的管理模式以及资源使用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资源优化管理作为一种新的运行管理模式,其在院系管理人员的统一安排之下,各个专业学生的专业实验课程时间、学习内容等进行必要的梳理,例如管理人员根据已有的资源,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心理,调整学习模式与实验室的开发时间,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与知识难度,开展自我学习,便于控制学习难度。

(二)降低实验室设备使用成本

计算机实验室中各种设备的使用寿命较短,从过往情况来看,相关仪器从购买使用到淘汰的周期基本上为5年,为了在保证计算机实验室使用质量的前体系,尽量延长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耗与费用支出,需要进行必要的管理活动。资源优化管理活动通过多样化的管理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实验室设备的寿命延长需求,例如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搭配,将高中档次的设备进行调整,针对于部分专业课程教学活动,采购双系统,对于JaVa、VB、VC等计算机公共课程则选用中等计算机硬件设备,通过这种设备搭配方式,在确保实验室使用质量的前提下,对使用成本进行合理化控制,避免出现计算机实验室采购成本虚高的情况。由于计算机实验室开放时间较长,使用频率较高,因此对于电能的损耗较大,为了更好地节约实验室运行成本,在进行资源优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计算机实验室的开放时间进行必要的调整,根据专业课程安排的特点,结合大数据技术,对实验室使用时间进行调整,控制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能耗,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二、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所遵循的原则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有序开展,不仅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重难点进行明晰,还需要从原则框架的角度出发,对自身工作进行梳理,以期完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实施的途径与手段,构建起科学高效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全新模式。

(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的原则,只有从科学的角度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应用的主要流程、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以及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重难点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考量,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住满足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切实满足使用要求,只有在科学精神、科学手段、科学理念的指导下,相关工作人员才能够以现有的社会物质资源为基础,构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新体系。

(二)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应用必须要遵循实用性的原则

由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内容多样,操作环节较多。为了适应这一现实状况,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相关操作之中,就要尽可能的增加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方案的容错率,减少外部环境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影响。降低操作的难度,使得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批量操作,保证各个环节中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手段

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模式,管理人员要在充分认识到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工作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在相关原则的框架体系下,规范管理活动,将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对工作手段进行优化处理,使得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工作始终满足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客观要求。

(一)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组织结构的设立

管理组织架构作为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前提,其构建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组织结构的有效设立,需要我们进行三级管理结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主管部门针对于资源优化管理工作的实际,进行资源优化管理小组的设立,主要负责统筹学校范围内各个实验室的日常资源优化管理活动。各个学院则进行资源优化管理小组的设立,由院系领导担任负责人对本院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确定资源优化管理体系下,实验室管理的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等具体内容。每一个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成立资源优化管理小组,由各个教师担任管理者的角色,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活动。通过学校、院系以及专业三级管理组织机制的构建,对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梳理,为资源优化管理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应用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激励机制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作为资源优化管理的核心构成,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应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为了确保激励机制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中的科学应用,激发起实验室在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需要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者的需求,对参与管理活动的教师对于文化精神层面以及物质层面的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其次要采取多种类型激励方式的设计,在高校管理的活动中,激励方式一般采用物质与精神两种方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不同的人对于激励有着多样性的需求,因此在进行激励方式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激励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根据不同人员不同的激励需求,进行激励方式有效设置,以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中的作用。最后在进行激励机制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教育部门与高校领导者针对不同阶段的管理目标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

(三)沟通机制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中的应用

为了保证资源优化管理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中的科学应用,学校领导者要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不断进行沟通机制的建立,通过各类座谈会、专项会议以及学校文件等方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将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的管理目标与意图及时传递给实验室实际管理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相关要求,对自身的管理行为进行调整,以期满足资源优化管理的要求。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也能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沟通方式,将管理诉求与难点问题进行集中反馈,便于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难题的解决。在沟通机制应用的过程中,除了进行自上而下方式之外,还需要高校领导者对实验室管理者的思想状态进行全面掌握,为管理工作与计划进行分配。并根据不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与工作特点,进行实验室管理工作内部岗位与职责的转换,提升??验室管理的水平。

(四)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实验室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应以实验室目标为基础,针对于实验室的教学目标、试验设备管理目标以及科研活动目标等内容,进行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与规划。在绩效指标选择的过程中,将每一个目标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划分为不同的指标,为了保证绩效评价的准确性,要保证同一层面的评价指标不存在因果关系,通过对评价指标的确定,帮助管理人员对自身的工作内容进行梳理,推动管理工作的实践。实验室绩效评价方法的确定,实验室绩效评价方法是多方面的涵盖了满分制评估方法、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两种方式,通过对两种绩效评价方式应用范围、使用环境、具体操作流程进行确定,从而提升了绩效评价方法使用的实际效果,满足了评价工作的客观需求。

(五)加强网络管理

为了提升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源优化管理能力,需要进行信息化、网络化体系的搭建,将教学、科研与资源共享进行衔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借助于网络平台与硬件终端,持续深入的开展资源优化管理活动。具体来看,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校园一卡通,对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人数、设备使用情况等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在此基础上对计算机实验室中各项资源进行必要的管理,并对各项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使用频率进行梳理,对于使用频率较高的实验室设备进行追踪,实现周期性的维护保养工作。使得各项实验室设备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真正将实验室管理活动与高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衔接起来,提升教学质量。

实验室管理要求篇3

关键词:网络化;虚拟实验;管理工具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化学实验室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对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如何在网络时挥其应有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对如何合理使用网络技术管理实验室做一些探讨。

一、传统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的特点

对化学实验仪器设备、药品、实验数据、实验开出情况等方面的管理既繁杂又琐碎,因此,有必要按照国家化学基础课实验教学建设标准的要求建立一套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但是目前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从教材上说,现阶段高中化学课本存在多种版本,学校又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以及选修课等,面对纷繁复杂的任务,加之专业实验教师的严重缺乏,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低效而混乱。很多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比较重视实验现象,而忽视反应原理的探究,缺乏数据筛选和甄别,往往强调具体的操作步骤,轻视实验的设计思路。如果完全按照高中课本来准备实验,重复多、效率低,而且实验管理人员非常辛苦。

由于高中化学实验室教师多是“半路出家”,缺乏完整的化学知识,在管理手段上略显滞后,在仪器的保养方面也缺乏应有的专业知识储备,导致化学实验室仪器的损坏率居高不下,还有大量的新式仪器没有被很好地吸纳,为本校所用。从管理和创新实验室手段方面,没有汲取先进优秀的“养分”,开拓新的思路,也缺乏与物理、生物实验的有效整合。

二、网络环境下实验室管理的模式

1.实验室管理网络化

实验管理人员负责把设备药品、仪器、设备、出借、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及时在网络上登记、更新,反馈到网络上,供各位教师查看。这样做到办公无纸化,有需要的教师就能及时了解情况。近段时间有准备实验的教师可把《实验准备单》(《实验准备单》包括时间、药品仪器的要求、数量等)上传到网络上,这样实验管理人员就能第一时间准备好实验用品,等待教师去领取。

化学实验室办公室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各实验室与仪器、药品储藏室的情况,对各种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汇总,汇报给化学教研组长、学校总务处及教务处,让化学教研组长、学校总务处及教务处领导及时了解实验室管理运行情况,了解实验课教学情况,以便进行教学管理。

2.实验教学管理网络化

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和学生等可通过实验室管理系统及时了解目前实验室的状况,包括实验所需的药品、设备、仪器等情况。这样教师和学生能对开设的实验课所需要的设备、仪器、药品及时了解掌握,以便实验课教学正常进行。

3.增加虚拟实验的内容

高中有些化学实验对环境污染极大,对师生的健康也有较大的威胁,因此可以通过虚拟实验的开设来满足教学要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节约资金。

三、运用管理工具优化实验室管理

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是艰辛而复杂的,每天要应对大量的师生,还要忙于实验器材的清洗、保养,实验数据的登记、统计,药品仪器的进出,还有实验的优化,还要应对上级主管部门的督查。如何快速有效地管理实验室?我们需要运用网络技术。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简称LimS)是由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组成,能够完成实验室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管理。LimS基于计算机局域网,专门针对一个实验室的整体环境而设计,是一个包括了信号采集设备、数据通讯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在内的高效集成系统。

各种LimS的实际设计技术和特点差别较大,但基本的设计思路是要满足特定的需求。设计从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开始,系统的需求包括对数据的需求和对应用功能的需求两方面内容。这要根据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针对本系统,要求能对化学实验室的日常事物进行管理,包括实现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对实验情况的查询、对实验室器材的管理等功能。

《宏达实验室管理系统》可为实验室提供快捷而科学的管理模式。而对于化学药品的管理,《化学品电子手册》比较适用。

此外,比较适用的软件还有化学之窗Chemwindows、ChemLab2.5.1、实验室管理系统labman2003等。这些软件都能直接运用于备课、化学教学以及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都比较容易学会使用。

总之,合理使用网络资源,能不断创新高中化学实验室管理模式,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认知视野,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条件下的高中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实验室管理要求篇4

关键词:语言实验室;规范化管理;语音设备

中图分类号:o41;G642.423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赵涛涛(1982-),男,河南渑池人,硕士,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光学工程

传统意义上的语言实验室(languagelaboratory)简称LL,是一种装有录音系统和其他电化教育手段并供语言教学使用的教室。语言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对学生进行听力、口语训练,以提高语音独立学习的能力。语言实验室在语言教学尤其是外国语口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理念、计算机、网络以及信息处理技术在其系统设计中的运用,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具备了强大的管理和高效运用教学媒体资源并处理数据的性能以及强大的交互性能,因而其使用范围从过去单纯的听力、口语教学延伸至阅读、翻译、写作等更多课程,其功能也从单纯讲授拓展到了提问、两人对话、小组讨论、考试等多个方面。在运用现代语言实验室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认识到,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语音实验室的迅速发展,语言实验室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高效化已经成为高校电化教学管理人员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1]。

1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管理实验室及其全部活动的实践,使实验室的职能以及实现职能所需要实施的各种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充分发挥作用,以最合理的方式和途径实现实验室的人、财、物等资源优化[2]。具体而言,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就是对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规程制度及语言实验室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2高校语言实验室管理现状

2.1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校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学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不对口,没有统一的学历和业务能力要求,真正懂专业、懂技术的有工科学历背景的人员相对较少[3]。其次,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梯队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年龄、职称存在断层。第三,很多高校对语言实验室等文科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了解不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进修、培训、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方面给予的关注不够。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重视进修培训、业务交流,定期组织、参加研讨会和技术培训,也是今后需要加强的方面。

2.2管理规程和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现在高校中关于实验室的管理规程和制度很多,但涉及语言实验室方面的内容很少。语言实验室的相关管理规定多是管理人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缺乏理论体系的支持。同时,由于实验室管理人员自身能力的参差不齐,由他们制定的管理规程难免存在各种不足,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科学性。随着语言实验室的不断发展,层次和种类不断增多,也造成了实验室管理规程制定的难度,随着语言实验室设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种难度还在不断加大。

2.3使用目的和应用范围需进一步规范

改善教学条件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语言实验室作为语言学习的工具,服务对象是广大师生。但设置课程的行政教学人员与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良好的沟通,对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和应用范围认识不足,限制了语言实验室巨大教学潜能的充分发挥。而授课的专业教师对语言实验室的使用也基本停留在听、说这两个最基础的功能上,无法使语言实验室得到最优化的使用,更忽视了语言实验室在科研上的重大作用。

3建立语言实验室规范化管理体系

语言实验室的管理是一个具有多因素、多目标的系统,而每一个系统又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对语言实验室的管理需要建立相应的规范化管理体系,以提高对实验室的管理效果,提高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效能。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对仪器设备的管理以及对教学质量的管理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技术性和复杂性,是一项比较庞大而复杂的工作。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语言实验室规程制度的规范化管理,语言实验室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3.1管理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3.1.1建立科学的管理人员引进制度

根据语言实验室工作特点和性质,在人员选择上要更加突出技术性和专业性。从学历层次、工作经验、专业素质等方面通过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挑选出优秀人才充实到语言实验室队伍中[4]。结合本单位语音设备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人员,做到人员结构在职称、专业背景、学历层次以及年龄等方面的合理化,保证人尽其才,避免人才浪费。

3.1.2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的规范化

一方面通过统一的年度业务考核来评价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进修或培训来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给每个管理人员建立业务档案,收录个人历次考核结果、培训成绩、业务方面的奖惩等信息。

3.1.3管理人员梯队建设的规范化

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是语言实验工作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5]。语言实验室管理部门要确立本部门人员层次的中长期规划和发展目标,根据规划和目标对人员引进和人员培养制定相应的实施标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可以制定1~5年的短期规划、10年的中期规划和20年的长期规划,这样在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方面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既保证了人员梯队的延续性,也避免了由于骨干人员的离开而造成的人员断档。

3.1.4管理人员保障体系的规范化

根据高校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需要学校从职称评定、人员奖惩等一系列方面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明确,使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认同感,激发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6]。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发展方向,使管理人员能摆脱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

3.2规程制度的规范化管理

根据当前高校语言实验室的管理情况,相当一部分的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认为,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就是对语言实验室房间钥匙的管理,这一方面反映了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不足,同时也反映出对语言实验室管理内容和体系的规范认识不足。语言实验室规程制度的规范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基本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任何管理活动的实施,都离不开健全的规章制度保障,健全的规章制度可以使管理活动的主体职责分明,管理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7]。语言实验室基本管理制度是根据实验室的一般性特点制定的通用的、最基础的管理制度。是所有实验室管理普遍适用的基本标准。如我校制定的《河南大学实验室管理规程》、《河南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等,从总体上规范实验室的管理。

3.2.2专业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根据语言实验设备的具体特点制定的专业化管理规范,这是语言实验室区别于其他实验室的专门化的、细节化的管理规范。

3.2.3操作规程的规范化

由于语言实验室使用设备的生产厂家不同,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也各有不同。为了便于规范化管理,需要给每套语言实验室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不是产品说明书的简单复制,它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的要求,结合语言设备的各项具体功能而制定的。操作规程要体现出课程的针对性,同时也必须做到步骤清晰、简单明了,便于授课教师能很快地理解和掌握。对语音设备使用中容易引起系统异常的错误操作应明确标示在规程中,以避免授课教师对设备操作不当引发设备故障。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有益经验:对新安装设备的语言实验室先由厂家的技术人员对我院的管理人员进行设备操作技术培训,在管理人员理解、掌握设备操作方法后,将具体课程的需要各项功能总结在一起制定出一份简明操作规程,发给每一个使用语言实验室的教师,并根据操作规程的内容对教师进行培训。我院授课教师都反映效果很好。

3.2.4设备维护保障制度的规范化

要求给每个语言实验室配备专门的有相关业务能力的管理人员,对设备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要求上课教师认真、及时地填写实验室管理日志、故障记录表,为管理人员维护检修设备提供信息。管理人员要给语言实验室建立综合档案,汇总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实时掌握语言实验室的第一手情况。应同语言实验室使用设备的生产商保持长期有效的联系,及时反馈语音设备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要求对方第一时间予以解决。我院给每一个语言实验室都建有详细的综合档案,包括设备购置合同、各种设备使用说明、光盘、每学期的使用管理日志、故障维修日志、卫生评比表、消防安全检查日志等各项内容,不但准确反映设备的使用状况还为学院领导设计学科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3.2.5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的规范化

语言实验室对使用环境有特殊的要求,如隔音、防尘、防静电等,在建设语言实验室时就要遵循特定的标准,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卫生和安全管理规范。管理人员要制定语言实验室卫生和安全管理办法或制度,在学期开始时依据卫生和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对使用语言实验室的师生进行课前培训,并在课前课后进行监督检查。如在卫生管理方面,我院规定在语音室上课的师生必须穿鞋套方可进教室上课并由管理员进行监督,要求每个在语音室上课的班下课后立即组织同学打扫教室卫生以保持教室的整洁。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院组织在语音室上课的班级对各班课后的卫生打扫状况相互打分并张榜公布,在学期末进行总评,对于表现突出的班级给予表扬并进行奖励。在安全管理方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8]。我院要求语音室管理人员在学期开始时就对全体上课师生进行安全培训,讲解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指明疏散通道,强调用电安全,特别指定安全的饮水区域,还要求管理人员每次上课期间都要不定时巡视、检查以确保师生的安全。以上内容通过给每个语音室建立管理使用、故障维修、卫生安全档案、指定具体的管理人员的方法来保障语音室管理规范的具体实施。以我院的201语言实验室为例,我院制定了《201语言室操作规程》、《201语音室管理办法》、《201语音室管理实施细则》、《201语音室安全管理制度》、《201语音室卫生管理制度》等多项具体实施标准,并制作成展示牌悬挂于教室的醒目位置,对上课的师生和管理人员进行督促。

3.3使用的规范化管理

语言实验室设备功能的不断更新,使得语言实验室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听说的基本功能,在笔译、口译、写作等各个方面均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为使语言实验室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就需要在使用上加强规范化管理。

3.3.1明确语言实验室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向

教学行政部门要在语音室管理人员的配合下充分了解语言实验室的具体性能、各项指标数据,据此结合本专业的具体课程内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科研计划,要做到学术和技术的有效结合。3.3.2授课教师使用语言实验室的管理对使用语言实验室的专业教师在课前进行设备使用的业务培训,要求授课教师熟练掌握语言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并对其进行考核,使其对语音设备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对设备的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对系统的各种功能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开发性设计,对设备常见问题能具体应对。我院每个学期课前都要对本学期使用语言实验室的教师进行操作培训,培训结束后模拟课堂情况对每个教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教师方可在语言实验室授课。

3.3.3语言实验室使用者和管理人员的互动

实验室管理是一个管理人员与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9]。加强上课专业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沟通,一方面上课师生要及时反馈设备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设备使用的想法意见,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在每次上课时与上课的师生进行简短的交流以便第一时间掌握语言实验室的具体状况,并对突发的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的处理,对师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加以改进。我院在每个语音室内都留有管理人员的联系方式,方便师生求助,要求管理员做到随叫随到,有利的保障了教学的顺利进行。3.3.4语言实验室使用的总结评估在学期结束时,任课教师和管理人员均应在各自的专业范围内对本学期语言实验室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并提交教学行政部门为新学期的课程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4结语

语言实验室使用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资金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上百万元,只有加强对语言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才能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使语言实验室现代化教学的优越性能和特点在外语教学效果中充分显示出来,使语音室在辅助外语教学中不断结出丰硕成果,更好地优化外语学习平台,使高校外语教学水平不断登上新台阶[10]。

参考文献

[1]陈建锐,何增颖.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188-191.

[2]赵丽,赵宇.浅谈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J].农业与技术,2013,33(6):252-254.

[3]江建国.高校数字化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9):25-26.

[4]郑宏.高校语言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探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6):466-467.

[5]陆海燕.关于语言实验室管理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2012(10):217.

[6]许书烟.浅议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11):200-201.

[7]王春生.高校多媒体语音室的管理与维护[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114-116.

[8]刘义全,鲍洪刚,宋世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1):173-175.

[9]陈宪明.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21-23.

实验室管理要求篇5

关键词: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实验室管理;应用

为了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为顾客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本文尝试探讨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融会贯通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期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以便持续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

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顾客分为外部顾客和内部顾客,无论是何种顾客,实验室都应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力争超越顾客的期望。为此,实验室必须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具体的要求,并在整个检测过程中保持与顾客的联络,调查顾客满意度,持续改进检测技术和方法,最终确保顾客满意。

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始终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了解顾客的需求。为顾客提供及时、准确、公正的检测数据。把“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原则应用于实验室日常工作,适时了解和增强顾客满意度,有利于实验室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二、领导作用

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活动中,领导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负有整体策划、资源配置、人员安排、监督检查等职责。在工作当中,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要尽快提升实验室人员的业务能力。其次,应将权力下放,让实验室拥有更多自,更有利于实验室的发展。最后,领导者必须为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实验室主任应使自己的下属意识到这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团队。此外还要激励员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

管理者对“领导作用”原则的充分理解,可以促使其与全体员工携手共进,共同完成实验室的既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三、全员参与

在组织中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和最有活力的因素。对实验室而言,全员参与就是要实验室全体人员都了解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验室中扮演的角色,就是要全员履行自己的职责以解决相应的问题,就是要根据分解到每个人头上的目标来评估其业绩,就是要主动寻求学习进修和累积经验、提高能力的机会,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促进实验室的发展。为此,实验室所有员工都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履行实验室主任所赋予的职责和权利,正确处理实验室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坚持不懈的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工作能力;建立相互信赖的机制,有助于调动实验室全体人员的参与意识。

对“全员参与”原则的充分理解和应用,可以使全体实验室人员以高度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室的工作中去。

四、过程方法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方法是指系统的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室的每项工作都是由许许多多的过程来完成的。实验室应识别和确定完成一项具体检测任务所需的过程,实验室应首先根据现有的资源评审其是否有能力满足委托人的检测要求这一关键活动。若能满足要求,则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确定这一过程的输入。将检测的输入转化为输出即检测结果;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不适宜的,要对输入及过程进行改进,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应用“过程方法”原则可以使实验室的检测活动更容易、更规范、更合理。这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工作差错和实验室检测成本,从而逐步提高实验室检测水平。

五、管理的系统方法

系统是指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而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按照某种方式和规律将各种过程有效的组合成一个系统并加以管理,使之能协调运行,称之为管理的系统方法。

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人、机、料、法、环等具体内容。在工作中,实验室可以通过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定实现它们的过程并加以识别,分析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律将这些过程有机地组成一个系统,对这些过程构成的系统进行管理,使之能协调有序的进行。

应用“管理的系统方法”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有相互联系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通过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测量和评估,采取措施,持续改进质量体系,使之有效运行,这有助于提高实验室整体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六、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核心是通过提高有效性和效率来提升组织的总体业绩,并使相关各方受益。因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为了适应变化并谋求自身的发展,实验室应把持续改进作为一个永恒的目标和永远的追求。

实验室可以持续改进的地方有很多,如对试验方法的改进,试验流程的改善,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渐进式的改进或突破性的改进等。应用“持续改进”的原则,将会持续的改进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改进过程的能力和效率,改进产品的质量,如此才能保证实验室的检测工作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并得到持续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一个组织在决策之前,必须对所能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加以综合分析,从而了解现状并科学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实验室的管理在面临决策时,必须应用“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这一原则。

应从三方面考虑。第一,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不要片面追求大而全或高精尖,要考虑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第二,对于实验室的内部管理,都应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第三,在确保所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可靠性和可使用性的同时,使用适宜的统计技术或其它有效的方法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应用此项原则,便于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有实施的依据,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的针对性、正确性和可实施性。

八、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实验室的供方是向其提品或服务的组织和个人,是实验室顺利开展工作必备的资源之一。实验室的供方主要包括仪器设备供应商、药品试剂及辅助材料供应商、提供计量检定和其他辅助服务的相关专业部门。所以实验室与供方是合作互利的关系,是相互联合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应相互帮助、共同发展。实验室要选择和评价合格的供方。评价的范围包括产品、服务、技术水平、价格、资格等。采购产品或服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所以必须对他们进行评定,从而对产品和服务的偏离进行有效控制。

应用“与供方互利的关系”的原则与供方进行有效沟通和资源共享,将会促进实验室与供方在互惠互利基础上共同发展,增强双方创造价值能力,达到成本与资源优化,实现双赢。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自觉的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和2000版iSo9001标准的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用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去,这样必将不断提升实验室检测技术实力,有力的促进实验室检测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再立新功。

参考文献:

[1]2000版iSo/DiS9000族国际标准草案理解与实施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实验室管理要求篇6

关键词:高职实验室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作为高职基础设施之一,其中涉及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实验项目,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多出高水平的人才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计算机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职实验室属于教研室管理,各系对各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实验经费等未能实现统一管理,管理手段仍然停留在凭经验管理阶段,尤其在实验教学经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落后更为突出,往往造成实验经费未尽做到专款专用;在缺乏一套完善可行的管理制度下,各实验室实验技术人员亦存在着互相攀比、力求平均、争相花钱,致使有限的资金未能用在最急需的项目上。另外,实验室易耗品出入库的管理混乱,经常出现库存物资积压现象,以致浪费了实验资源和经费。

2.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经费不足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软硬件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软件的运行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出了初始大额资金的投入,还需要不断地资金保障实验室的更新和维护。

实验室的投入主要是构建实验室的场所、仪器、设备、易耗品。一方面,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缺少在实验室建设和发展长远规划指导下的经费投入机制,使实验室的建设难以进入良性循环;另一方面,针对基础课教学实验而言,缺乏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能力,经费来源单一,这些都大大地影响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3.实验室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传统观念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实验使得实验从教学到相应的实验技术人员都小被重视,因此在人员配备、评职晋级等方面都有别于教学系列,导致实验队伍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造成实验技术及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大大削弱了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也就削弱了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以及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4.实验室计算机软硬件环境比较陈旧

计算机实验室大多都是全天候的对学生开放,机器每天的运行时间较长,计算机的常用部件如鼠标、键盘特别容易损坏。

高职实验室中的计算机大多是成批购买的,一般使用周期都较长,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配置跟不上实验室的需求。而当前的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硬件设备日新月异,软件更是一天一个变化,而由于学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有限,导致计算机实验室的环境长期得不到更新,使得实验室的教学内容不能紧跟当前最新技术,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效果。

二、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方法的改进

1.制定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

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是管理好计算机实验室的基础,对保障正常的试验教学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高效地利用实验室的教学条件,就必须要制定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上作不仅涉及对各种人员的管理,还涉及对各种非人员(包括固定资产、实验耗材、实验运行文件、仪器设备等)的管理,因此各项管理上作都要有全面和明确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才能保障上作的顺利进行。

2.提高计算机实验室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实验经费要做到专款专用,非教学的科研、研究生和外向协作经费不得在实验教学经费开支。实验经费的管理实行经费统一包干使用,并由实验中心负责管理经费的使用。实验技术人员根据每学期的实验教学计划,详细填写实验材料、低值易耗品需要的申请计划,实验中心根据库存情况统一审核,集中购买。

3.加大实验室师资力量的投入

目前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两大问题:数量不足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解决的途径有:一是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训和深造。在当前高职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客观上要求不断地及时更新实验室的相关仪器和设备,而实验室技术和管理人员则是实验室日常管理的主体。他们的知识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实验室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因此,有必要加强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奖励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要不断地学习、创新,提高业务水平,钻研新技术,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及管理。二是积极鼓励引导一部分教师参与到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和科研上来,引导一部分具有硕士或本科学历的教师投身于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在引进人员时,既要考虑理论教学力面,也要有科学研究,还要注重实验教学与管理合理的人员分配,将使得学校在各方面都能均衡发展,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办学氛围。三是要提高实验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力面应该与理论课教师保持一致,从而提高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安心于本职工作,并在其职位上干得出色。这就需要学校制定有关政策、制度,调动广大有志于参与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教师和毕业生的积极性。比如在工资、福利、待遇、科研机制、奖励等各项制度上,增设相关的有利于实验室建设引进人才的政策和规定。

4.及时对计算机软硬件环境进行更新

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计算机实验室所用计算机通常是在不同时间分批选购的,导致硬件在性能上也就不尽相同,加之应用软件的升级换代对硬件要求的提升所以,对软件系统进行优化,特别是对操作系统的定期优化不失为可行性办案,对于需要淘汰的设备需要及时进行更换,以保证正常的实验室工作。另外,各计算机实验室间构建局域网,对现有的软硬件设备资源进行网络共享也是种不错的尝试。

三、结束语

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高职教育水平、科研水平、学科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项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应用,教学上的要求和对实验室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只有实验室管理人员不断地研究探索新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的设想,研究新形势下教学要求的具体特点,认真总结和探索,将相关的新技术应用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才能使计算机实验室达到更完善的规划和建设,满足高职教学、科研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从而体现最大的利用率和价值。

参考文献:

实验室管理要求篇7

[关键字]地质实验室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p6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2-281-1

1概述

随着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越来越突出,它对研究我国的地质矿产分布、储量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对地质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肯定。面对国家地质工作的不断发展与转变,作为是地质找矿工作眼睛的实验测试与分析工作,也在资源与环境的管理、保护、开发与合理利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日益为大家所重视。地质测试与分析实验室的责任和使命是为地质找矿提供与实际相吻合的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作为实验室管理的核心—质量管理,就成了地质调查研究准确与否的不可缺少的一项关键过程,也是地质实验室能否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前提,积极推进技术进步,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是地质实验室目前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所以做好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

2质量管理的定义与原则

(1)质量管理的定义:所谓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2)质量管理的原则:随着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质量管理越来越成为所有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iSo/tC176/SC2/wG15制订了质量管理八项原则,这八项原则分别是: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决策依据、互利的供方关系。

3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地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要遵循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但它又有它本身的特点和方法,下面谈谈如何做好地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1)实验室质量管理首先必须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任何实验室都依存于顾客,为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准确可靠的数据是实验室的责任和义务。地质实验室的任务来源主要是各个地质队的区调项目、矿调项目以及一些公益性的项目,这些项目送样时间集中,数量多,时间紧,测试元素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力求顾客满意。在重点关注顾客的前提下,兼顾其它相关方的利益,使实验室全面、持续发展。

(2)实验室质量管理必须全员参与

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不仅需要最高管理者的正确领导,还有赖于全员的共同努力来保证。地质样品数量大,分析元素复杂,样品的正确采集、加工、及时送检,这是检验人员无法完全控制的。这就需要管理人员严格要求,加强沟通、接收样品时严格把关等措施来解决。而样品到达每个检验人员手中时,就要求每个检测人员选择检测方法时必须满足客户的需求,适合被检样品。检测过程中进行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以确保质量要求,并且能对其专业内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初步判断。只有树立全员参与的管理理念,才能使检测能力得以维持和不断提高,从而使质量管理工作扎实又卓有成效。

(3)实验室质量管理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施质量管理所必需的组织结构。它是实验室开展质量活动的依据同时还是实验室内部审核依据和质量持续改进的保障。质量控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预防和减少不符合检测工作的发生,因此实验室通过定期的内部审核和日常的质量监督等活动,识别不符合项或潜在的不符合项,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保证检测结果符合程序规定和客户的要求。

(4)实验室质量管理必须实施有效的监督

实验室监督的重点是人员的技术能力,监督内容包括对检测、校准工作过程的监督和结果的监督。地质实验室过程监督的技术方法包括使用标准物质或控制样品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活动;留样再测;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复测;分析实验室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以及其他有效的技术核查办法。结果监督的内容主要为数据、结果是否准确、可靠以及结果报告的出具情况等。

实验室监督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意义重大,有效实施实验室监督,不但能够确保从事相关检测、校准工作人员的能力能够满足检测、校准工作的要求,确保由这些人员提供的检测、校准结果是准确、可靠的,而且也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实验室的风险和运作成本,促进实验室利益和顾客利益的有效维护。

(5)实验室质量管理必须实事求是,不断完善。

在地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实践中,管理的复杂性和决策的定量化要求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实事求是的决策,防止决策失误。事实证明越是现代化水平高的实验室,他的定量化工具就越多,与之相伴的测试质量水平就越高。因此地质实验室的实验数据首先要和现行的规范相符,满足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同时不断更改知识,学习和掌握新标准、新规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顾客的要求,只有这样出具的报告才有意义。

4结语

做好地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其意义重大,只有正确认识质量管理,才能更好地做好质量管理,遵循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实验室只有不断进行自我评定和持续改进,不断地完善体系运行水平,才能始终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状态,才能确保检测工作质量,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实验室的总体业绩,这样就能在变化中的市场下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地质矿产实验室测试质量管理规范.2006,09,01.中国标准出版社.

实验室管理要求篇8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系统;数字化;软件设计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室是每所高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的繁琐复杂的给办公人员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了给实验室管理人员、老师、学生提供方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实验室的主要任务

高校实验室管理主要有两个任务:第一、为了实验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应首先维护、管理好仪器设备;第二、为了给学生提供较多的实践机会和优越的实践环境,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以前一直是手工管理,才导致了设备的管理工作普遍比较混乱,使管理者无法准确掌握自有资产的状况,这会影响实验室对承担教学能力的分析误差,会造成实验室不能够满足教学计划之外的实验需求,不仅降低了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而且也不利于对学生的实践锻炼的提高。

2.实验室的管理手段

实验室管理手段的落后是造成实验室管理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应该用到实验管理的流程当中。利用计算机的辅助将管理者从以前复杂的手工劳动中解放,推进实验室走向现代化,跟进时代的步伐,并且要坚持用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逐步实现现代化的思路,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3.实验室缺少信息交互

由于以前的手工管理,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报废情况都要在相应的卡片上进行登记,这些卡片填完后都是会被存档,但是由于学生使用实验仪器是否登记在卡片上,不能准确反应设备的真实使用情况,每当年末查资产时,去年的资产统计对于今年来说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所以管理设备的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清理和统计资产的使用情况和数量上报。

4.实验排课管理

全校有多门课程应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实验课程的管理任务较多,各个实验室从教务处获得学生上课课表,根据学生的实验课程的多少及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安排学生上实训课,并将各个班级的实训情况反馈到各系,到辅导员、任课老师。为了满足实验课需求,每个实验室为每个实验项目制定了实训课程登记表,表中有计算机配置、操作系统、软件的应用版本、实验人数等信息,来合理安排实验人数,和实验负责的人工分配,这样比较费时间和精力。然而安排的得结果也不能达到最优化的实验室配置。

5.实验规划

实验室要为每个实验项目制定实验计划,来保障实验教学任务顺利进行,实验的时间、地点、任课老师都要有明确的分配。以前,除特殊情况外,计算机的中心实验室一般不对个人的教学提供教学服务,这种情况是因为这种个人实验的安排比较繁琐,实验室的实验安排从没有对外公开,所有的实验都必须与实验管理者进行沟通来使用实验室。实验课计划表的制定是在学生的理论课进度、实验室的实验计划和仪器设备之间找到平衡点,来完成实验项计划。如果一直按照以前那种管理模式,会限制对外提供实验服务,势必会影响计算机实验室的实验资源利用率,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需求,这个也是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的。

6.项目开发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来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体系,用“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来规划、组织、建设完整的数字化实验室管理体系,在这一目标下,统一建设网络结构、数据库、信息资源的共享、管理效率的提高、最终提高学校的实验室管理效率。

6.1计算机的实验教学中心的局域网上链接上数字化的实验教学管理平台,因为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设备是分时间段逐一配置的,有些新的一些多媒体软件对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存储空间的要求较高,有的计算机已经不适应,需要改进和对计算机进行更新,来准确保证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的电脑、网络可以正常使用。

6.2想要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率和实现现代化教学水平,需要开发基于web实验室排课和网上选课系统,实现数字化实验室管理,使网络服务于工作,提高办公效率。

6.3实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是为广大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料信息获取渠道和手段。因为实验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原有的教学资源、在线实验课程、数字化的实验指导书、计算机虚拟实验室、在线的讨论区、实验目录等。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6.4任课教师可以在上课的班级登录学校的服务器账号和储存空间,使整个教学系统完全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

6.5及时更新和补充网络上的实验课件,老师可以引用先进的教学课件或者自己修改开发高质量的课件给学生讲课,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使讲课内容更加生动活波,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6.6信息公告模块,方便内部信息、交流和共享。

7.数字化平台的性能需求分析

7.1具有开放性

作为校园网的组成的一部分,本平台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既要满足现有集成的需求,还要为未来的数字化平台预留接口,因为考虑到实现高校内部各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横向和纵向集成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的必然倾向。

7.2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数字化平台在功能完整的同时,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作为支撑实验室的管理工作的基础,数字化平台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实验室的正常工作,所以平台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7.3易于操作和维护

数字化平台应该简单易懂,使人一看就学会,系统使用起方便快捷,使对计算机了解的少的人,也可以轻松学会。7.4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应该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储存服务,拒绝没有授权的人员按使用访问和篡改数据,只向授权的人员提供一致的数据服务。

8.标准化的实现

实验室管理的标准化系统反应在两个方面:

8.1工作流程的标准化是实现信息系统化的一项重要指标。

8.2遵循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来实现业务流程与数据的标准化。通过系统的优化,来实现实验室管理的优化,优化的规章制度的实施,通过思想教育,使全体人员遵守新的要求,规章制度。系统对仪器进行标准化管理,为将来实现计算机辅助实验室管理提供预留接口。

9.实验室教学系统功能分析

9.1课程的信息管理方面,老师可以随意修改课件,而学生可以在上课之前预习老师将要讲课的内容。

9.2学生可以直接从这个实验教学系统下载课件,下课后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9.3老师可以通过实验室管理来预定实验室。

9.4老师通过“通知管理”来完成信息的。网络方便了师生的交流的场所并且协同工作教学方式辅助了传统的教学设施。

参考文献

[1]于桦.数字化实验室设计与实现[C].吉林:吉林大学,2014.188.

[2]马小云s7-300实验系统系统管理设计与实现[C].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5.175.

[3]李双双.毕金跃.基于aDo的实验室设备管理软件设计[J].天津:天津大学仁爱学院,2013.12.

[4]林慧.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软件设计[J]广东:广东海洋大学,2015.12.

[5]张华.数字化实验室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4.170.

实验室管理要求篇9

【关键词】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临床实验室除了满足质量和能力要求外,还要符合生物安全要求。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体系由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环境、设备、供应品、方法等要素构成,它们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或相互依存,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人员安全、样本安全和社会安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1]根据病原微生物对人或环境的危害程度,将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分为Ⅳ个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而我们基层医院实验室面对未知疾病的标本,则无法预先判断标本中所带的致病微生物的高危程度,更难确定哪种类型的检测应该在哪级微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因此,基层医院实验室的设施、建设、设备、操作规范等必须达到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标准,以防备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目前,基层医院实验室存在布局不合理、消毒设备落后、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生物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现象,笔者经过多方面了解,结合本室情况,浅淡基层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主要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1主要存在的问题[2]

1.1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不符合要求,如实验室的布局不合理,结构老化,废水排放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不达到要求。

1.2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制度缺乏操作性,难以落实。

1.3实验人员配制及培训不足,生物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漠、操作不规范。

1.4缺少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和应急体系与预案。

1.5生物安全管理力度不够,领导层更多的重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信息管理,相对忽视了生物安全管理。

1.6医疗废物的处理不够规范。

2解决问题的对策

2.1实验室在选址和建筑物间距虽没有特殊要求,也不要求有单独的建筑物,但还是强调要与办公用房的其他公共用房隔离,尽量自成一区或设在建筑物的一端,远离公共活动场所。对功能接近的实验室最好集中布局,尽可能减少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实验室的内部布局一般分为清洁区和污染区,必要时应增加半污染区。若为负压实验室,最好在污染区和清洁区之间考虑增设缓冲区,以保证实验室的压力梯度。一般实验室废水的排发的种类不同,采用不同的排水和消毒方式对废水进行无害性处理,才能对外排放。这就要求实验室必须设立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实验室应备有生物安全柜,安装生物安全柜时,要考虑到房间的通风和排风,不会导致生物安全柜超出正常参数运行。生物安全柜应远离门、远离能打开的窗,远离行走区,远离其他可能引起风压混乱的设备,保证生物安全柜气流参数在有效范围内。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与致病微生物接触[3]。

2.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制定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并定期对有关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目前,对于一个单位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但是我们应该知道,形式只是为目的服务的,只要考虑到涵盖生物安全的一切要素,紧密联系单位实际,依法建章立制,设计科学、合理、可行、便于管理和使用的制度,达到保证安全的目的,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可以接受的。

2.3“硬件、软件和操作者”是构成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三要素,而其中人是核心要素。如果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安全意识淡漠、操作不规范,多高级的设施也发挥不了作用,再好的制度也得不到落实。因此,有计划地开展人员培训以提高实验室相关人员的素质甚为重要。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同时还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每年组织对其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必要时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接种,保证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因操作意外感染而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2.4实验室设计建造之前应进行规范的危险度评估,在实验活动中实行实时评估,并在随后进行定期阶段性再评估。评估主要依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4]划分微生物危害程度以及相关背景资料,同时考虑实验室活动中可能涉及的传染或潜在传染因子与预防措施、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经验等其他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它帮助实验室的设计者和操作者确定实验室的规模、设施和合理布局,评估职业性疾病风险,制定相应的操作程序与管理规程,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危险性事件的发生。生物安全实验室发生意外事件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因此在从事某项危险的实验活动之前,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实验室感染事故应急体系预案,并通过培训,定期演练,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熟知。

2.5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力度不够,直接导致规章制度不完善,给生物安全带来重大隐患。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工作,加大对基层医院的扶持和指导的力度。对基层医院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改善医院设施和实验室的环境。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应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承担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检查、维护实验设施、设备,控制实验室感染的职责。

2.6实验室应根据国家规定的要求建立实验器材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工作程序。应遵循根据我国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应当制定规章制度和应急方案;及时检查、督促、落实废弃物的管理工作,对本单位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等工作的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防止其受到健康损害[5]。

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建立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加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的投入,提高检验人员生物安全的防护意识,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规范实验室操作技术,做好应急体系与预案,持续不断地对具体过程进行评估、审核和改进,同进制定出更高的标准,确保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确保各个环节的完善,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基层实验室目前存在的生物安全问题,当地卫生主管部门、上级医院、上级专业技术人员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保证基层医院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2oo4.

[2]王利平.基层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3):1672-1673

[3]丛黎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4:12-16

实验室管理要求篇10

[关键词]实验室项目;管理特点;进度优化

[作者简介]李伟萁,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项目管理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项目管理,广西桂林,541004;赵相忠,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广西桂林,541004;秦杰,南宁铁路局柳州车务段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广西柳州,545000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12)02-0007-0003

校内实验室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保障,为此中央和地方财政曾出巨资投入到高校的校内实验室建设之中。但是由于负责实验室项目管理的高校教师很多是非项目管理专业,因此在实验室项目进度管理中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走了不少弯路。物流实验室建设项目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中投入资金较大的一类项目,利用项目管理理论对其建设实施优化管理控制能够节约教师精力,促进实验室项目顺利的完成。

对于高校实验室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验室项目的风险评估方面,主要研究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据此提出解决措施;二是实验室项目评价方面,主要研究实验室项目的工作绩效和实验室实验能力等;三是实验室的布局建设方面,主要研究如何才能完善实验室的空间布局,加强场所的空间利用率。从实验室项目建设视角研究实验室建设的文献并不多见,且仅有的文献主要侧重于用项目管理理论研究理工科类实验室的建设,有关文科类实验室项目建设方面的研究并未发现。而文科类实验室项目与理工科相比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将运用项目管理理论研究文科类实验室――物流实验室项目的建设,优化该项目的建设,确保项目顺利高效的完成。

一、实验室项目进度管理的特点

(一)项目团队经验欠缺,进度控制意识较弱

高校的实验室项目一般是由其所属的教研室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和验收工作。在高校中,由于每个教研室教师并未进过企业,参与的项目建设较少,因此这些项目团队的成员往往项目建设经验缺乏,对项目的进度控制意识较弱,使得项目的效果打了折扣。

(二)项目工期界定较严格,延期的成本高

高校建设的实验室项目多依托于财政资金的投入。而在当前我国财政资金的调配中,存在到期若资金未被使用就会被财政收回的情况,这就使得项目结算日期较严格。许多高校为了防止资金被财政收回,最终草草地完成项目的竣工验收,使得项目的质量难以保证,建成的实验室项目在后期使用中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三)项目建设管理的层次性较强,管理体系复杂

高校实验室项目的实际负责人是教研室主任,名义负责人是系领导,学校的教务、国资等部门对项目具有监督权力。同时,学校领导和财政厅对项目的资金调动也有控制的职能。这种管理体制下,高校实验室项目被多层次所管理,因此建设项目监管较多。

综上所述,目前高校的实验室项目在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本文借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对物流实验室项目的进度进行优化研究,从而减少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二、物流管理实验室建设项目优化

(一)物流实验室项目启动阶段管理优化

1.成立实验室项目团队

物流实验室项目不仅是物流专业的实验场所,同时为其他相关专业提供实验服务。实验室包含大量的设备,这些设备性能和参数的设定单凭物流教师是无法解决的。因此,在项目团队的构成方面,既要有物流管理类教师的参与,也应该有工科教师的加入。同时,还应该由专家组为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提出咨询。

2.召开项目启动会

为了保证项目组成员的相互了解,彼此认知,做好合适的项目分工。在项目组成员选定以后,项目组召开了实验室项目启动会。在项目启动会上,项目团队主要做如下的事情:

(1)向项目组成员介绍项目的目标和项目的重要性;

(2)介绍项目组团队成员相互认识;

(3)建立项目团队的运行规则;

(4)向项目团队传达项目的实施阶段和注意事项;

(5)确定项目团队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团队分工;

(6)制定项目建设的里程碑计划表、工作任务分解表、责任矩阵表和进度计划表等,确保对项目进度的控制。

(二)实验室项目设计阶段管理优化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项目启动后,完成物流实验室项目书的总体设计和项目询价,在项目书被批复后形成项目招标文件。

本阶段的工作重点是项目书的设计过程,在管理中应该按照项目管理的理论(如网络图)分析出项目的关键路线,并据此确定项目的关键团队,从而加强对关键团队工作的监督和控制,以提高工作绩效。

(三)实验室项目招标阶段管理优化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招标公告、接受投标文件、开标、评标、定标和签订项目合同。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物流实验室项目一般采取的是委托某招标公司招标的方式。按照项目的进度,项目组在此阶段主要负责如下几项工作:

1.确定招标公司

由于物流实训室项目是中央财政支持项目,涉及金额较大,参与人员较多,为了避免招标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高校需委托财政厅选定招标公司。最终财政厅按招标程序选取合适的公司为招标实施企业。

2.提交标书

物流管理实验室项目组将标书按要求提交给招标公司。招标书主要包括项目设备名称、设备参数、设备性能、安装和售后要求等方面,并附标的价格。

3.开标、评标和定标

开标在负责招标的公司制定的地点进行,需有三家公司以上的公司参与竞标。评标小组对投标公司的投标书进行评比。经过认真的核对和对比,并通过各公司的单独陈述,最终确定中标公司。

4.签订项目合同

在定标以后,物流实验室项目有关人员与中标公司签署《H物流实验室项目建设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确定了施工方式、施工时间和施工要求。

(四)实验室项目施工阶段管理优化

物流实验室项目的施工阶段是项目时间最长的阶段,一般需要10个月以上的时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中标公司按照项目合同和标书的要求,在项目组团队的配合下,完成设备的按照和调试工作。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中标公司绘制项目施工图

在施工开始前,中标公司需绘制不同版本的项目施工图,将实验室建成后的效果提供给项目组,由项目组来审核,最终确定合适的施工图。

2.中标公司YD进行施工

中标公司根据项目施工效果图和标书的要求,组织力量完成项目施工。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组不需要介入,一切交给施工单位完成。在施工过程中,项目组要配合中标公司,满足其提出的一些有利于施工顺利进行的合理要求,确保施工保质、如期、高效的完成。

3.组织项目配套施工

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对水、电等方面的要求,为物流实验室项目组要按照中标公司的要求如期地完成水电方面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五)实验室竣工验收阶段管理优化

1.物流实验室单项实验项目验收

项目中标公司在实验室总体项目竣工后,邀请项目组对实验室验收。在物流实验室项目的验收中,项目组采取的是首先由基础项目团队中各子项目团队分别验收各自设计的实验室子项目的方法。

对于在项目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项目组需要与中标公司进行沟通。经过双方的协调沟通,结合标书的要求以及项目组提出的新的验收方案,双方共同确认验收方式以及最终结算的协议,规定了一系列设备和文件的最终验收要求,最终完成物流实验室单项实验项目验收工作。

2.物流实验室整体项目验收

物流实验室项目不仅要保证单项实验项目的顺利运转,而且要保证整个实验室实验项目的有效衔接。为了保证项目质量,高校需组织学校专家组对物流实验室开展整体项目验收工作。最终,在施工方中标公司进行有限整改的基础上,专家组完成了对项目的整体验收工作。

3.物流实验室资料验收(移交)

设备验收完毕后,按照标书、合同的规定,以及最终验收协议的要求,双方进行了涉及项目投中标、合同缮制,总体设计图、实验室实训方案和设备保养要求等各方面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及移交验收工作,总体项目符合项目法和国家相关制度的管理要求,最终资料的移交得以顺利验收通过。

(六)实验室项目人员培训阶段管理优化

项目在交付以后,施工方需要承担对相关教师的培训工作,以便于其更好地利用好实验室。具体培训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这类培训主要面向的是实验中心的教师。由于实验中心教师承担着实验室的日常维护工作,因此,如何更加了解设备的特点制定合适的维护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该培训的内容包括:实验室设备特性培训、实验室设备保养培训和实验室设备简单故障排除培训等,以解决实验室设备的日常管理问题。

2.实验室设备操作培训

这类培训主要面向的是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在教授学生使用实验室设备时,自己要能够很好地操作设备。该培训的内容包括:实验室设备特性培训、实验室设备操作规程培训和实验室设备简单故障排除培训等,从而保证教师的上课效果。

3.实验室实验项目培训

这类培训主要面向的是授课教师。该培训的内容包括:实验项目培训,教学组织培训等。

[参考文献]

[1]宓小婷.山东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实验室项目建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刘杰.实验室项目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3]王大宾.通信产品实验室测试项目进度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