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设计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4:14

绿色设计方案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原则;设计内容

建筑业能源消耗较大,而且各种建材在制造和施工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液、废渣,严重的污染了环境。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这种背景下,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大量的科研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投入绿色建筑的研究与设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针对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可以为我国的绿色建筑事业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1绿色建筑特性概述

绿色建筑是指建筑物在设计、施工、使用运营阶段都能够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生态性、安全舒适性、先进性等特点。(1)绿色建筑具有生态性的特点,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做到因地制宜,根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技术手段,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尽量选用可再生可回收材料作为建筑用材。(2)绿色建筑在设计施工各个方面都应该考虑人们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适度。避免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易发生地段建造,选择的建筑用材也因符合人体健康的要求,建筑本身以及周围环境都能给人带来愉悦感,满足人们对舒适的要求(3)绿色建筑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智能化自动化兼备,拥有技术上的先进性,从而在减少污染,降低投资以及提高舒适度方面拥有较大的优势。

2绿色建筑方案设计原则

(1)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时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人们建造舒适度较高的建筑物。

(2)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时应遵循节约能源的原则,作为耗能大户,建筑业给环境污染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时应选择低能耗的工艺和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以减少资源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保护环境。

(3)绿色建筑方案设计时应遵循经济性原则,进行设计时,不可盲目追求宏大和华丽,应该根据建筑当地特点和自身条件,选择成本适宜且环保效果良好的方案。

3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要点

(1)节约用地

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口众多,人均用地十分有限,绿色建筑方案设计就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点,结合规划特点,选择合适的位置布置建筑物走向,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2)节约能源和材料

绿色建筑要做好能源和材料节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体型设计

建筑节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跟其体型息息相关。在相同容积的前提下,表面积较大的建筑保温效果较差,夏天室内温度提升较快,冬天则相反,因此需要通过采用制冷或者采暖手段解决室内舒适度的问题。因此,从建筑体型设计上节能的重要措施就是设计出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较小的建筑,大多数高层建筑符合这一要求,因此条件具备时,可多建造高层建筑,不但节约土地资源还可以降低能耗。

②维护结构设计

为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维护结构可以采用隔热较好的保温材料和真空玻璃来减少能源消耗;可根据建筑物所在地日照特点,设置合适的外遮阳结构,该结构在夏季温度较高时,可以有效的遮挡阳光,减少空调消耗,在冬季寒冷时期,又不影响采光取暖的要求。另外,地面楼板也应考虑热阻断设置。总之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中维护结构应尽量做到隔热保温以满足降低能耗的要求。

③节水设计

绿色建筑中应设置合理科学的节水器具,并通过完善的给排水系统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可根据不同的用途设置水表,合理的利用管网压力,积极开发水循环系统,生活废水合理排放,无污染的废弃水可引流灌溉园林绿地。

4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建筑业业迅猛发展,但建筑业能源消耗较大,而且各种建材在制造和施工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液、废渣,严重的污染了环境,这种背景下,绿色建筑越来越受到土木工程师的青睐,大量的科研人员和工程设计人员投入绿色建筑的研究与设计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从生态性、安全舒适性、先进性方面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节地、节能、节水等方面阐述了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要点,旨在指导实践,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思想和方法。随着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断增高,我国绿色建筑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大,绿色建筑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李雪平.浅议绿色建筑设计[J].工业建筑,2006(10):21~24.

[2]童伟.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3):29~31.

[3]李献军.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原则及体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523.

绿色设计方案篇2

关键词:绿色产品设计方案评价指标评价流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绿色战略的趋势。这种绿色战略具体表现为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并提出了绿色产品设计的概念和方法。绿色产品设计已成为现代设计技术的研究热点和主要内容。据研究表明产品性能的70%-80%是由设计阶段决定的,而设计本身的成本仅为产品总成本10%,如果再考虑环境因素,该比例还会增大,因为设计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远远大于设计过程本身造成的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因此,只有在设计初期阶段按照绿色产品的特点规划设计产品,即进行绿色设计,且对绿色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评价才能保证产品最终的“绿色”特征。

本文在设计评价流程中应用多级闭环递阶评价体系,并在评价流程上设置限定性环境指标标准和合格判定标准,形成评价过程中一次性检验和逐级递阶(每一阶段、每一指标层)评价机制,这一机制的运用是制造业绿色产品设计评价流程中的一个新思路。

绿色产品的属性及其设计概述

绿色产品的属性

绿色产品是指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并在其寿命循环周期中(原材料制备、产品规划、设计、制造、包装及发运、安装及维护、使用、报废回收处理及再使用)能经济性地实现节省资源和能源、极小化或消除环境污染,且对劳动者(生产者和使用者)具有良好保护的产品。

绿色产品的属性由产品的基本属性、环境属性、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经济属性及社会属性组成。

基本属性:是指根据市场及用户需求所确定的产品最基本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产品的功能指标和质量指标。

环境属性:是绿色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的主要特征之一。环境属性指标包括水环境指标、大气环境指标、土壤污染指标、噪声指标、固体废物指标等,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环境属性指标。

资源属性:这里所说的资源是广义的资源,包括材料资源、设备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是绿色产品生产的最基本条件。材料资源指标是用产品的材料利用率、材料种类等表示,反映了产品生产中材料流的有效利用程度;设备资源指标包括设备资源利用率、设备资源优化配置等,是衡量绿色产品生产组织合理性的重要方面;人力资源指标和信息资源指标反映了企业的人员素质和对社会及用户的责任感。

能源属性:节约和充分利用能源是绿色产品的又一大特性。能源使用量的减少,从另一个侧面也就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环境污染。绿色产品与能源有关的主要指标如下:产品生产及使用中所用能源类型;产品生产中的能耗;产品运输、使用及回收处理中的能耗;产品生命周期中再生能源及绿色能源的使用比例。

经济属性:制造业绿色产品的经济性是面向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因而与传统的经济性(成本)评价有着明显的不同,其评价模型也反映了寿命周期的所有特性。绿色产品的成本由生产成本、用户成本和社会成本组成。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成本,包括产品的材料成本、工具设备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等;用户成本指的是用户使用阶段所花费的成本,包括用户使用的能源成本、维修成本等;社会成本指的是社会为此产品负担的成本,如产品报废处理的成本、环境治理成本等。

社会属性:指绿色产品除满足以上指标要求外,还必须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许多产品与文化、道德、人伦、社会安定及社会进步有关,因此社会属性也应是绿色产品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类重要因素。

绿色设计概述

绿色设计(GreenDesign))又称“生态设计”,是以环境资源为核心概念的设计过程,是指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实现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再用性等环境设计目标,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减到最小,资源利用效率最高。

绿色设计的内容绿色设计涉及的内容很广泛,主要包括绿色设计建模;绿色设计的材料选择与管理;面向资源优化利用的设计;节能设计;产品的可拆卸性设计;产品的可回收性设计;绿色产品的成本分析;绿色设计数据库;产品的绿色包装设计等。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产品绿色设计的内容和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绿色设计的程序绿色设计的设计过程和传统设计过程类似,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方案初步评审、详细设计、设计评审、方案改进等过程。只是具体内容更丰富,例如在设计方案评价时要求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进行环境评价等。

绿色设计的核心思想绿色设计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三个:全生命周期的思想、并行工程的思想、信息集成的思想。

产品全生命周期思想:绿色产品设计着眼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而不只是限于某一阶段、某一环节或某一部门,要求设计人员从产品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的整个产品生命过程,都要考虑到环境、技术、经济三者的协调。

并行工程的思想:要求产品开发人员从设计一开始就考虑到产品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因素。并行工程强调企业各部门的协同工作,建立各决策者之间的有效的信息交流与通讯机制。使后续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设计的早期阶段就被发现,得以解决。其目的是使产品在设计阶段便具有良好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可维护性、可回收再生性等,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反复,缩短设计、生产准备和制造时间。

信息集成的思想:产品在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和数据。这些信息主要可以分为技术性的数据,经济性数据和环境性数据等三大类。要设计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环境协调的真正的绿色产品,就必须把这些信息集成在一起。

绿色产品设计方案评价的目的和准则

绿色产品设计方案评价是从可持续发展观、环境伦理观、环境意识设计和基于环保竞争理论出发,把环保和“环境问题”纳入到产品的设计及其方案评价中,并使其内部化和核心化。评价必须有目的,但评价本身并不是目的,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决策。绿色产品设计方案评价就是为产品的绿色设计提供决策依据、改进方向和有用的改进信息,寻求用户、企业、环境、社会都满意的最优产品设计方案。

资源最佳利用准则:一是在选用资源时,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考虑资源的再生能力和跨时段配置问题,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二是在设计时尽可能保证所选用的资源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能量消耗最少准则:一是在选用能源类型时,应尽可能选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型、可再生一次能源,这样可有效地缓解能源危机;二是从设计上力求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循环中能源消耗最少,并减少能源的浪费。

“零污染”准则:绿色设计应彻底抛弃传统的“先污染,后处理”的末端治理环境的方式,而要实施“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环境保护策略。

“零损害”准则:即确保产品在生命周期内对劳动者(生产者和使用者)具有良好的保护功能,在设计上不仅要从产品制造和使用环境以及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考虑如何确保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安全,而且要使产品符合人机工程学和美学等有关原理,以免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先进准则:绿色设计要使设计出的产品为“绿色”,要求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而且要求设计者有创造性,使产品具有最佳的市场竞争力。

生态经济效益最佳准则:绿色设计不仅要考虑产品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而且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考虑产品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行为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而带来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损失。

用户满意准则: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产品必须要有市场且有一定的市场优势,符合限定性指标要求,力求获得企业、用户、社会、环境的满意解。

绿色产品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必须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完整性与可操作性、不相容性与系统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相统一的原则,其评价指标由产品的基本属性、环境属性、资源属性、能源属性、经济属性及社会属性组成。具体指标如表一所示。

绿色产品设计方案评价流程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绿色设计评价方法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出现,但这些方法大多是综合的评价方法,而且对评价流程的研究不多。本文提出了将一次性检验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在绿色设计综合评价过程和结果处理中存在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某一级,但是此方法对评价结果没有太大影响的问题。

评价流程的几个主要阶段:

一次性检验阶段

用户需求分析:随着社会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绿色产品。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不管是一般产品还是绿色产品最终是要符合市场需求,所以在进行一次性检验的过程中首先要考率是否有市场,是否能满足终端消费者的需求。

政府干预:不同国家的政府会根据本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一些特定的生态环境、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社会状况制定一些强制性标准。在一次性检验中一定要考虑到相关的政府规定。

标准规定:制定国际化企业环境标准。1996年9月国际标准化组织推出了iS014000系列企业环境管理标准,为企业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并开展了企业环境标准认证工作,取得该认证的企业将成为企业具有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时还应该考虑到行业的相关标准。

对于一次性检验的各个标准如果有任何一个标准不符合都不能进入下一级检验,但一次性检验标准按照不同国家、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标准,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在评价流程中对一次性检验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设定相应绿色标准数据库,以保证一次性检验的完整性。

综合评判阶段

主要应用虚拟手段来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如原材料的选择、制造阶段、使用及维护阶段、回收阶段以及全生命周期其他各阶段,根据绿色产品设计的目标和不同阶段的绿色设计原则和重点,按照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评价相结合的评判方法来综合判断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绿色性,也可以根据不同的评判目的选择层次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并给出评价的结果。

选优的过程

根据输出的评判结果及评判优劣规定选择最优的评价方案作为最终的选择,而相对较差的结果返回到设计方案改进处进行改良。选优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且要用到相关的一些统计学方法,但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一个满意的设计方案。

改进阶段

绿色设计方案篇3

[关键词]国际环保指令;生态设计;绿色供应链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欧盟、美国、日本不断推出的日益严格的能耗产品生态设计、节能等环保指令,进一步提高了其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相关产业对外贸易发展的约束性也日趋严重。欧盟已于2005年8月13日正式实施《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于2006年7月1日实施《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2005年7月6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正式公布了关于制定能耗产品(“energy-usingproducts”)环保设计要求框架的指令2005/32/ec(简称eup指令),它作为集成产品策略框架的一部分,考虑了产品在整个生命循环周期对资源能量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并规定会员国应在2007年8月11日前完成符合本指令所需的国内立法及行政规定[1]。eup指令针对所有能耗产品设定生态化设计规定,将影响全球各地的能耗产品制造商及供应商,而其扩散效应将恶化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环境。www.133229.Com2005年8月8日,美国国会颁布了《2005年能源政策法》(《epact2005》),该法对多种高能耗商用产品和消费产品制定了新的能效标准,扩大了促进高能效产品的“能源之星计划”。同年11月底,美国政府向wto提交了关于耗能产品能源节约法规的g/tbt/n/usa/154通报[2]。美国对上述产品实施能源节约法规后,给我国制造业的相关产品带来限制。日本科技水平较高,在环保名义下,通过立法手段,不断制定了严格的强制性绿色技术标准,譬如:家电回收法(harl)、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lpeur)、绿色采购法(gpl)[3],并利用环境标志对进口商品进行严格限制,对我国的耗能产品贸易发展也产生很大的冲击。

我国大型耗能产品企业大多与国际环保标准接轨,针对欧盟、美国及日本等国际环保指令的生态设计,这些企业大多已步入正轨,并占整个产业链的30%。由于供应链的合理化,使面临边缘化的中小民营企业建立环保材料供应链难度更大,将面临生存危机。这已成为政府、企业、学术界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国际环保指令对耗能品中小企业的影响分析

欧盟eup指令真正考验的是国内的中小企业。我国的商务部正积极与欧盟进行磋商,为我们的企业争取尽可能多的豁免产品名单。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75%都是由合资公司和我国大型企业来完成的,国内不少大型家电企业在国外越来越多的“绿色环保壁垒”面前也已经在下大力气进行自身生产线改造,这些企业由于研究起步早,抗风险能力强,应对eup环保指令没有大问题,但中小企业尚处弱势。欧盟的weee指令涉及的产品回收率和回收成本问题跟生产商密切相关,如weee指令指定的10大类产品回收率均要求达到70%以上,而国内一些生产企业的回收率仅为40%左右。提高回收率的有效途径是改进产品设计。目前,一些大型生产企业已经完成了相关的生产线改造。大企业自身具有很强的市场推进能力,通过向上游转移和下游压缩消化,完全可以渡过目前这一难关。相比之下,由于受国内外大企业应对欧盟法案整合上游供应链的影响,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型民营电子企业的订单大幅下降,并面临着很大的退货压力,将承担欧盟新环保法案带来的第一波杀伤力。而企业对rohs指令的重视要远高于weee指令,原因是rohs指令牵动产业链所有环节的同时也给中小企业带来供应链危机。rohs指令限制了6种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出路就是生产商要么找到合适的替代材料,要么改变工艺,这将会带来包括成本采购、设计、生产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中国制造业一直走低端路线,大量环保材料主要依赖国外进口,还没有形成相应产业;受到rohs指令影响最大的彩电、碟机行业已开始尝试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其中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引入无铅焊接技术,并要求上游供应商提交的电容电阻也进行无铅化改造,但大多数中小企业目前还没有实施相应对策。

如何提高满足欧盟、美国及日本需求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对这些国家的耗能产业作一个全面的评估。从技术的角度,绿色壁垒的措施往往是以高科技含量的绿色技术标准为基础,很多技术标准甚至还具有不确定性而且涉及面广;单个企业受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和自身利益的局限,没有能力,也很难从全局的角度就新标准是否符合技术发展轨迹作出正确的判断;同时,绿色壁垒实质上是标准化的过程,因此,需参照国际行业绿色技术标准研究如何制定、通过和实施各项技术法规、监督及标准化问题。为此,对生产耗能产品的中小企业而言,应做到:1.加强同行业的沟通,尽快制定应变政策,整合行业环保技术力量,加快企业转型,以适应市场变化。2.加强与主管部门的联系,掌握国际技术标准化信息,设计打破绿色技术贸易壁垒的途径;同时,争取扶持、补贴政策。3.企业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积极申请专利;另一方面在技术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更要善于维护自身的专利权利和合法利益。在此基础上,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有效应对国际环保指令的必由之路。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应对国际环保指令的关键

供应链管理提出有20多年,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概念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的自身资源利用。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重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重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而到了最近,供应链的概念则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新的环境时代对全球范围内制造和生产型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即如何使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能够共同协调发展。目前,公众已不仅要求企业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更要求企业减少产生污染环境的废物,而且要求企业进行绿色管理,生产绿色产品。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在供应链管理中考虑和强化环境因素,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以及企业内各部门的沟通,从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产品制造、产品的销售以及回收的全过程中考虑环境整体效益最优化,从而实现所在供应链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考虑生命周期管理和工业生态学,即最大化利润和保证环境质量的管理,其焦点是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针对前述不同国家环保指令对生态设计规定以及iso14000国际认证对环保要求,通过绿色供应链管理,提高耗能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

四、生产耗能品中小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设计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设计是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即将供货方纳入环境管理过程,企业实施环境友好实践(efp,environmentally—friendlypractices)的三个方面,实现产品设计过程、产品材料的选择以及供应过程优化[4]。

(一)产品的设计过程。从产品设计初期,就导入生态设计概念,将材料的易回收、可循环考虑在内。具体而言,从自身优势出发,找到适合企业生产的产品,专攻这类产品的研发;加强对原材料的研究和制造设备的研究,在检测和材料替代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了解有害物质存在的机会,使用通过有害物质含量测试的材料,确保生产过程不受污染;构建物料控制系统,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产品设计中考虑环境问题,必须讨论所有材料的生命周期,加强设计者和材料专家之间的沟通,并使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如生命周期分析、质量性能分析(qfd,qualityfunctionsdeployment)和为了环境的设计(dfe,designfortheenvironment)等。

(二)产品材料的选择。dfe要求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同时包括购货企业的行为和供货方的行为。购货方为了环境的设计与供货方的环境管理密切相关,因为双方都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1993年,美国要求对释放臭氧物质(ods,ozone—depletingsubstances)或者生产过程中使用ods的产品必须加以标注。而到本世纪初,美国已在环境保护(epa,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中规定禁止使用ods。福特汽车公司把环境概念纳入成本材料选用控制中,不仅带来了环境效益,为企业树立了声誉,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1999年,福特公司资源再生利用的收益达到10亿美元[5]。福特公司汽车的外壳和其他很多部分,都是用易拉罐、塑料瓶等回收物做的。尽量减少使用材料的种类,也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前,许多企业在一种产品中使用多种成分组成的材料,这就给日益受到重视的循环使用带来了困难。并且,使用替代品来减少废物产生和降低原材料消耗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改变以往使用原材料的习惯,防止使用法令上已经或者即将禁止使用的有害材料,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并且,不同行业应按照出口地区的具体环保指令选用材料,譬如,rohs指令的关键在于采用替代性的原材料及工艺,如使用无铅焊接材料和无铅焊接设备;全面使用无机阻燃剂等,避免使用限定的6种有害物质。要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首先,应从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选择上都需考虑环保的要求和回收的成本,尽量减少回收和再处理的费用,并在生产的电子产品上标注安全使用期限、产品回收信息等。其次,对明令禁止使用的有害物质应尽早开发出替代产品。

(三)供应过程的优化。国际环保指令对企业选择供应商的因素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供应商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意识;2.供应商提供零件的材料情况(如是否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3.供应商产品和包装的设计(零部件采用生态设计、企业在设计中可由供应商参加);4.供应商产品的质量(如产品的再循环能力、是否申请绿色标志、是否符合iso14000系列标准等);5.供应商的生产管理(如采用清洁生产等)。

供应过程中最关键的两个方面是供货方的评估和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

1.供货方的科学评估。欧盟eup、weee、rohs等指令对相关产品生态化设计规定,其中包括一般生态化规定和特定生态化规定。如果成品企业不从零部件供应进行监督,零部件厂商不从上游材料供应商进行监管,最后的风险将很难控制。通过对上游厂家进行筛选等措施,找出相关零配件企业是否具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其他认证标准,其品质的检测需经过考核及达标后才考虑选定为供应商。中小企业也可采取直接购买成熟技术来应对。为了把供货方真正纳入环境友好的实践,必须在贸易伙伴中建立紧密的联系。如果供货方不合作,企业应当准备如何抵制障碍并制定相应的计划。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材料经理认为谨慎开发供应评估标准非常重要,他们认为供应方环境评估中的十大重要标准是:(1)环境记录中的公众揭发;(2)第二层供货方的efp评估;(3)危险物管理;(4)有毒废物污染管理;(5)在epa中要求标注的17种危险材料;(6)是否通过iso14000;(7)相反的物流计划;(8)产品包装中的efp;(9)ods管理;(10)危险气体排放管理。无论通过自己的观察还是消费者的监督,即使一个供货商自愿提高环境性能,如何成功实现仍然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所以,采用上面提出的十大标准是实现绿色供应链的第一步。

2.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内部物流的变化可以明显地减少污染和降低成本。许多企业已致力于提高内部的物流过程。一些企业加强培养员工的环境意识,对采购员进行培训,使员工关心采购,尤其是包装和内部物流中涉及的环境问题,使采购员摈弃采购严格基于单位价格的谬论,而认识到处理过程和材料浪费问题的严重性。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如通用电气公司把每个员工在内部物流管理中对环境友好的表现作为重要的绩效考评指标,与每位员工的奖金直接挂钩,并占相当的比例。这一举措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企业声誉,获得了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最终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供应商应该帮助企业改变内部物流过程,从而减少废物(如包装物),这也可以带来运营优势,如降低成本和方便运输。

综上所述,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采购员和供应链经理在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担任关键角色:通过对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供应商的开发以及购货程序的改进,他们对企业建立和维持竞争优势起着主要作用。为了最终实现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观念,学习发达国家企业或国内外资、合资企业的一些先进经验,把绿色管理作为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从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做起,逐步建立供应商的档案,实现对供应方的科学评估。同时,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尤其是材料选择中加强绿色管理,既降低成本,又达到环境标准。另外,为企业建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建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路径是各不相同的,必须针对企业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环保效益和企业声誉,最终增加利润并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欧盟能耗产品eup指令将于明年实施[eb/ol].http://www.gdtbt.gov.

cn,2006-06-13.

[2]马静.hvac/r能效检测进军美国市场的通行证[j].商务服务,2006,(3).

[3]蒋国瑞.日本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际经贸探索,2006,(1).

绿色设计方案篇4

1.1.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专业分类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4年9月了《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2014(以下简称设计标准),要求全省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新建民用建筑设计必须满足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设计标准在执行国家新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以下简称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了江苏省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特点及适宜性技术,按满足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设计评价目标编制。设计标准主要有八章,分别是建筑策划、场地规划、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等专业。各专业的设计指标要求对应了评价标准的各项分类控制项和评分项的指标要求。对应评价标准分类指标中的控制项条款,设计标准采用了强制性类似条文,评分项则以一星级的获取分数值为底限。

1.2.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时段性

设计标准在项目立项和绿色目标定位的前期阶段,首先提出了“绿色建筑策划及设计文件要求”,将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分为以下时段。

1.2.1.绿色建筑策划。绿色建筑策划包括绿色建筑的总体目标和分项指标、编制绿色建筑策划书。策划书主要内容有前期调研,项目定位分析,绿色设计概念方案与实施策略分析以及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等。项目立项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设绿色设计专篇,通过绿色建筑策划论证项目选址、功能定位、绿色目标的合理性,并对当地区域的控规和详规提出反馈意见。

1.2.2.项目的方案设计。项目的方案设计报批应根据招标文件编写绿色设计专篇,对绿色建筑策划中提出的绿色建筑目标进行方案技术论证。方案论证一般以规划建筑专业为主体,结构、园林景观、室内装修、暖、智能化设计和经济都应有分析论证。项目负责人和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在方案比选中优化绿色设计指标。

1.2.3.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规划主管行政部门对方案报批的审查意见进行设计,各专业在深化论证的基础上落实绿色指标中的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区域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土地空间利用,绿色交通规划,绿色能源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固体废弃物利用规划等各项规划目标。

1.2.4.施工图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是绿色建筑工程设计蓝图的全面表达,也是完成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的系统编制。各专业通过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而实现绿色建筑评价目标。对绿色建筑评价中的控制项和评分项条款,设计专业按各专业属性有分工和协作完成文件的编制。除各专业蓝图外,在设计说明中应有绿色设计专篇,该专篇应由建筑专业综合协调,分各专业(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景观园林、电气智能化等)进行说明。在专篇中还需说明各专业对绿色施工与项目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

1.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中有关设计评价有5类指标。分别是节地与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和室内环境质量。在每类指标中设有控制项和评分项。如“节地与室外环境”中有4方面共15条。结合前面设计标准的章节编排可以看出,评价标准的指标是以“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四节一环保分类的,对每一类指标的设计达标都需要多专业的技术组合才能实现,如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是要求建筑、结构、水、电、暖、景观园林、室内装修都必须执行的技术指标。节材也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设计专业在设计标准中列出。从时段性来讲,绿色设计评价虽然要求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开始,但分类指标的技术要求却从项目的绿色策划就开始了,这一时段性在“节地与室外环境”的评价中表现突出,且具有不可逆反性,或者说如果从项目策划时没有确立绿色目标违反了绿色评价标准中的控制项条款,则该项目将不满足绿色评价标准,不会评价为绿色建筑设计。

2.“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评价的时段性和专业内容

2.1.控制项设计评价的时段性和专业内容

2.1.1评价标准4.1.1条“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建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依照《城乡规划法》绿色建筑策划阶段应根据城市、乡镇的控制性详规核实项目选址的合法合理性。《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草案)的修改送审稿,从立法的高度保证绿色建筑的全面推行和发展。其中第十条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绿色建筑、能源综合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绿色交通等专项规划……。应当将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很显然“条例”的颁布实施将保证项目在绿色策划阶段落实设计评价的控制性指标。在项目绿色策划调研中应有基本农田保护,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

2.1.2.评价标准4.1.2条场地安全要求:“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该控制项要求项目策划、选址中应委托环境保护部门及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现场勘测,完成地块的安全评价和灾害防治报告,编制项目环境评估报告,在建筑方案设计中根据确定的建筑功能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1.3.控制项4.1.3条“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该条是对绿色建筑自身污染排放的要求,建筑方案完成后确定了建筑规模和功能,环境评价报告应对排污治理提出标准限值以及防治处理技术措施,设计中的对应专业应在后阶段的文件编制中完成技术设计,以满足该条款的要求。

2.1.4.控制项4.1.4条是建筑设计日照标准要求,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列为强制性条文。建筑设计咨询单位都有成熟的民用建筑日照标准模拟计算机计算软件。在建筑规划布局和方案设计中日照模拟演算可以优化建筑布局并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建筑日照标准是规划许可审批的控制性条件,也是从建筑方案设计开始设计文件编制的控制性技术指标。

2.2.评分项设计评价的时段性和专业内容

2.2.1.“土地利用”方面评价标准从建筑容积率、人均居住用地指标、绿地率设计及地下空间设计三方面给出不同达标的得分值,对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施工图文件设计来讲,这些指标在建筑方案设计中就已经确定了。而且一般公建和居住建筑的容积率、绿地率是作为规划设计要点列入土地出让条件的,地下空间的开发也会列入规划要点,但也有建筑方案设计的技术合理性要求。土地利用方面的经济技术指标在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中应该有表达,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是对规划设计方案阶段的核实和再确认。

2.2.2.“室外环境”方面评价标准制定光、声、风、热四个物理环境质量指标,4.2.4条要求建筑护结构装饰采用玻璃幕墙时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本条在建筑专业、景观环境专业、电气照明专业的方案设计中得以落实,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明确选材的技术指标。为鼓励建筑不用玻璃幕墙和夜间照明,本条规定非幕墙建筑和不设室外照明(论证合理)可直接得分。4.2.5条“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有关规定”。本条在项目前期策划环境评估时对项目场地周边的噪声现状进行检测,在建筑设计方案完成后对项目环境噪声进行预测,且应在项目环境评价报告中完成。文件中应对环境噪声的控制指标通过选材和技术措施来实现。4.2.6条的风环境控制是在建筑规划布局和方案设计中得以实现的,在建筑方案比选论证时,应进行风环境模拟计算,调整建筑规划布置和建筑空间设计,从而优化室内外环境和建筑自然通风条件。建筑风环境优化设计应在建筑规划和方案设计中完成,并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表达,这也是绿色建筑中建筑气候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的被动式技术之一。评价标准4.2.7条“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提出室外活动场地遮阴面积10%、20%,道路路面及建筑屋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的指标要求,本条由建筑专业和景观环境专业在方案设计中完成,并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表达。

2.2.3.“交通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共有4条指标,其中场地公共交通设计及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该在城市区域详细规划中完成。在土地出让和规划设计要点中应有条文说明。场地人行通道无障碍设计及停车场设计由建筑专业、景观环境专业在施工图设计中给以图文表达。公共服务建筑,包括居住建筑的公共服务配套建筑在空间利用资源共享设计等方面应由建筑专业在方案设计阶段完成,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表达。

2.2.4.“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方面,地形地貌现状利用设计,雨水基础设计及专项规划设计,绿地及透水地面设计,地表及屋面雨水径流规划,植物配置及覆层绿化,居住建筑绿地乔木配置及公共建筑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等指标,需要建筑规划专业、建筑专业、给排水专业、景观环境专业进行协作设计,当有室外地下工程时,结构及室外综合管线应有提资文件。“场地设计和场地生态”在项目绿色策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在绿色专篇中有文字说明和图纸表达。《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在景观环境设计一章中提出了设计指标。场地雨水专项规划和场地径流设计宜由建筑规划、园林设计专业提资,由给排水专业落实量化技术指标。

3.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

3.1.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专业设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件(2008年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在2003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在各专业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中增加了建筑节能的内容,“规定”中没有单独列出景观园林设计和室内装修设计。在“总平面”中提到了绿化和景观环境的控制性要求,室内装修的内容在“建筑”专业中描述。“规定”在设计时段中没有编入“项目策划”的内容,设计文件编制是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展开的。目前的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部门的专业设置和“规定”的专业编写是一致的,即设置了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和电气五个专业。经济概算作为专项审查,景观园林、室内装修一般由园林管理和消防管理审查。2001年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后,江苏省各地市施工图审查部门增加了“建筑节能设计专项审查”。

3.2.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专业需求

从本文前面对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的时段性和专业属性分析可以知道,绿色建筑设计评价中“节地与室外环境”的控制性指标是在项目策划及方案设计阶段就应确定的。在评分项中“土地利用”,“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也是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和方案设计中确定的技术指标,所以这些指标的审查应在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之前由规划审批部门组织审查。为此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审查要点》弥补了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某些技术指标在时段上的滞后的问题。另外,在专业设置上,除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五个常规专业外,要逐步纳入景观园林、室内装修、智能化系统等专业设置,这样将和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时段性和专业内容相一致,也便于实现评价标准分类指标的专业分工和技术指标的系统集成。江苏省在颁布《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同时,组织编制了《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江苏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江苏省民用建筑施工图绿色设计专篇参考样式》三个技术文件,为建筑师和工程师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提供了指导和方便。

4.结论和建议

4.1.绿色城市示范区专项规划是发展绿色建筑的保障措施

从上文“节地与室外环境”的设计评价分析中可以得知,虽然设计评价是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通过后进行”,但有部分的技术指标在项目的策划阶段就基本确定了,还有部分指标是在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落实的,这些指标是要在规划审查阶段把关绿色建筑工程是否满足评价标准的技术指标要求,许多指标的不合理性是很难逆转的,如场地安全、绿色交通、能源综合利用、日照标准及建筑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等。如果忽视了项目策划和方案设计阶段的绿色技术指标审查就会造成项目的合理性缺憾,而大的设计变动亦会造成人力和材料的浪费及时间耽误,这些都不是绿色建筑设计目标的初衷。江苏省住建厅组织编写了《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审查要点》完善了施工图前期绿色建筑技术指标的审查。但前期绿色指标的专业性很强,还需要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参与配合。江苏省近几年开展了“绿色城市示范区”工程,在《绿色城市示范区实施方案》中设有专项规划,包括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绿色交通发展规划,土地空间利用发展规划,能源综合利用规划,水资源利用规划,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规划等。当这些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绿色项目的前期策划指标就有了技术保证,把专项规划的绿色指标列入土地出让条件中,有利于规划部门审查落实项目策划和项目方案设计的绿色技术指标。所以开展绿色城市示范区专项规划是深入发展绿色建筑的保障性措施。

4.2.完善专业编制是绿色建筑设计文件编制的系统化要求

绿色设计方案篇5

abstract:Greenbuildingreferstosavetheresources(energy,land,water,wood,etc.),protecttheenvironmentandreducepollutionatthefurthest,providepeoplewiththehealthy,appropriateandeffectivespaceandthebuildingthathasharmoniouscoexistencewithnatureinconstructionlifecycle.theconnotationofgreenbuildingisappliedtotheconstructionofarchives,whichisnotonlyinlinewiththeconcep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ofsociety,butalsocanenhancethemanyusefunctionsofthearchivestoprovidesaverylargehelpforthearchivestoimproveservicelevels,reduceconstructionandusecost,saveenergy.Cimbinedwiththecase,thispapermainlyanalyzestheconnotationandstandardofthegreenarchivesandcarriesouttheeconomicanalysis.

关键词:绿色档案馆;节能;降耗;经济性

Keywords:greenarchives;energysaving;consumptionreducing;economy

中图分类号:tU2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8-0101-02

0引言

目前,全球的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正在进一步恶化着。大面积森林的砍伐,绿化植被的破坏,有害气体、水体的排放,稀有动物的捕杀等等,越来越多的自然环境问题已经向人们敲响了警钟。加之人口剧增、资源紧缺带来的国家与社会的争端,人类已感到生存环境越发严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成为人类想要安居乐业和永续发展的必要措施。而建筑作为城市的主要载体,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生活空间更舒适、更绿色、更美好,更是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传统的建筑工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高效节能、舒适健康的绿色建筑。本文主要对绿色档案馆建筑进行详细分析。

1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是指建筑物与周围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减少彼此影响的建筑样式,是一种要求建筑物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率的建筑要求。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和使用中要特别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将最新的建筑技术、节能环保理念、环保技术等紧密结合起来,在有效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同时,创造出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结构,这有益于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其中建筑节能设计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核心内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是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目的。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在减少负载对环境影响的同时,节约能源和资源,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和有亲和力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使人们和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绿色建筑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较存在着巨大的技术优势,其迅猛的发展严重地冲击了传统的建筑行业。甚至逼迫一些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技术产品退出了市场。虽然绿色建筑技术对传统的建筑行业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是这种冲击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在本质上它推动了建筑行业向前发展。

①健康:绿色生态建筑环境需要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能够有效降低不良自然环境的侵害,有效避免自然灾害的侵袭。绿色生态建筑物附近应种植树木防风、遮荫,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从而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保持清风在室内的流动。②节能:建筑物的资源、能源消耗要降至最低程度。绿色生态建筑物应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并且尽可能使用地热、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在满足人们健康、安全和舒适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能源。③节约资源:建筑设计、施工和选择的建筑材料被认为是合理使用和处理的资源,减少使用的资源,力求利用可再生资源。节约水资源,包括水土保持和绿化。④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观强调与周围环境和谐、运动的整合,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

2绿色建筑以及发展绿色建筑技术的必要性

绿色建筑同时又被称为生态建筑以及可持续建筑。对绿色建筑的解释大体如下: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使用周期内,通过尽可能的方法来节约能源,同时减少建筑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从而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更好的条件。总而言之,绿色建筑就是追求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近些年来发展较为迅速,许多地区的旧城改造以及新城区的开发、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都使得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近些年来呈飞速发展的趋势。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类的建筑从最初的遮风避雨到现如今的智能化控制,使得绿色建筑越发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绿色建筑在国外已经有了较为长远的发展。首先,许多地产开发商都开始重视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同时,绿色建材的使用也为建筑添加了更多的“绿色”,第三,国外对于绿色建筑有着严格的标准。这些都为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

3绿色档案馆的内涵与标准

3.1绿色档案馆的内涵绿色档案馆是绿色建筑的具体应用,绿色建筑主要是指在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内,要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约能耗、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建筑材料、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以及尽量地减少污染,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高效节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3.2绿色档案馆的标准2006年,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分为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绿色建筑。2008年开始进行国内绿色建筑的申报和评审。

4绿色档案馆的优势

4.1降低档案馆能耗与费用绿色档案馆的建设是贯彻经济性原则的重要举措之一,合理选用建筑节能材料、技术以及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能够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节约使用成本,并且有助于解决档案馆资金缺乏等问题,为档案专项工作的开展创造条件。

4.2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绿色档案馆运用绿色设计理念去规划设计,对档案馆的使用功能分区与结构从整体上统筹考虑,最大限度满足节约、节能、高效的要求。因此,绿色档案馆的合理设计,既能够实现档案馆的分区管理和档案工作的快捷,又能够方便档案利用,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的效率。

4.3提升档案馆服务功能绿色档案馆不仅限于节能环保,更在于为档案馆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建筑环境,实现档案馆建筑整体效果的优化与档案馆服务功能的提升。绿色档案馆能够促进档案信息传播以及档案信息服务环境的优化。绿色档案馆能够促进档案服务环境的改善与优化。

4.4节约施工成本绿色施工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降低成本,绿色施工能够提高施工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施工中应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产品节约能源,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消耗。对建筑施工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

4.5保护当地环境绿色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严格控制噪声污染,光污染和大气污染。建筑企业要把发展和环保的矛盾统一起来,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实施绿色施工。大力发展绿色施工中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发展现场检测技术,低噪音的施工技术,现场环境参数检测技术等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绿色施工中的“四节一环保”可以从技术层面上在新技术应用以及节能、节材方面加大挖掘力度。

4.6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绿色档案馆符合生态节能理念,能够为档案馆工作人员提供生态、健康、舒适的办公环境。良好的档案工作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保障,也是档案馆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的动力。它能够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进而丰富档案信息开发成果,提升档案馆效益。

5案例分析

5.1工程背景介绍广东省档案馆新馆采用了前瞻性的绿色、环保、节能设计和施工理念,具有建设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科技含量大,质量标准高等主要特征。为达到节能环保、减少能耗、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目标,针对本工程节能环保要求高、建筑物使用环境要求高、绿色施工要求高、新型节能材料施工范围大、品种多等特点,制定了专项的施工方案,尤其是节能环保方面,作为施工管理的重点。

5.2节能环保技术应用及经济性分析根据档案馆的特点,以绿色建筑为目标,应用和自主创新多项环保节能新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①取消了传统的回廊设计,通过复合保温墙体来保证库房内部的保温效果。通过这种改进,扩大档案馆使用面积2100m2,提高库房的利用率达20%,共节省造价约500万元,同时也减少了土地占用面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②复合保温墙体施工中解决了多个施工难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合设计要求和施工的可行性,本工程采用了多孔砖+苯板+加气砼砌块复合保温墙体,达到隔热、防水、隔汽、保温等多重功效,取得了较好的节能和使用效果。通过多次试验确定了相关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获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③贯彻“绿色施工理念”。根据“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理念,建立施工现场节能环保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施工中采用多项措施如施工期间临时道路与永久道路统一考虑,避免浪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做到分类收集回收处理;现场空地尽量栽种绿色植物,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采用节能、环保的施工机械;在现场及周边建立噪音监控站点,及时收集施工现场及周边的噪声数据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6结束语

根据上面的案例分析,结合昆明理工大学档案馆的内外环境基本情况、绿色体系的可实施性以及档案馆的绿色内涵与标准的建立等方面,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重新对该校档案馆的整体建筑进行更新和改造,以达到绿色档案馆的建筑要求和标准。

节能环保是目前建筑设计与施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一项好的节能环保建筑不仅体现在建筑物使用性能上,也表现在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绿色发展期望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档案工作而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摆脱低效的、传统的管理模式,真正走向现代化。档案工作要融入互联网+国家计划,在建立完善数字档案馆、加快档案数字化的同时,从战略上还要考虑互联网+档案的问题,并在局部有所突破。档案事业的绿色发展,还涉及资源的科学保护和传统手段的继承、延续,应致力于建设绿色档案馆。

参考文献:

[1]刘加根,林波荣,张峰.以建筑记录绿色档案――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综合大厦绿色建筑实践[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1(03).

绿色设计方案篇6

分析了当前市政道路设计在落实绿色人文理念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将绿色人文理念融入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案,并从设计水平、运用比例、合理布局等方面,阐述了绿色人文理念应用的合理性策略,从而实现绿色人文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

市政道路,绿色人文理念,设计方案

1当前市政道路设计在落实绿色人文理念上存在的问题

1.1交通压力大国内绝大部分的城市,都面临着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每天上下班的高峰期间,以及周末出游期间,城市交通常常会拥堵不堪,城市交通压力十分严重。在这样的状况下,市政道路设计往往会对绿色人文理念进行简单的、小范围的运用,把大部分的道路空间来进行路面铺设规划,其设计重心是放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上的。因此,市政道路设计必然会受到本市交通压力情况的影响,在落实绿色人文理念中存在土地问题。

1.2改建难度大每个城市的市政道路交通网,是通过几十年来不断施工建设和设计修改才形成的,不可随意对某一路段进行改造变线。所以说,市政道路设计要想更多更好的融入绿色人文理念,必须要面对道路改建难度大这一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在有限的路段上,对市政道路进行绿化人文改建是一件非常繁琐且细致的工程,相关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科学规划与高效施工。

1.3绿色空间少城市中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市政道路穿插其中,所以城市中所拥有的绿化空间其实是很少的,可供市政道路绿色植被种植的土地面积自然是非常的小,这导致了每个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对绿色人文理念的运用只能是想想而已,能够真正落实绿色人文理念的道路工程十分有限。从绿色空间少这一问题来看,绿色人文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基本运用,是一件需要多方面思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设计工作,而有些设计者对施工路段没有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在设计方案上就会给出错误的建议,导致市政道路建设在施工后期不得不再次修改。

1.4投入费用多市政道路的设计和施工建设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而有关绿化人文理念的落实上,一是需要大量的绿色植被和花卉,二是需要专业的园林工人进行维护保养,三是围绕绿色人文点所布置的设备器材需要购买、修理。因此,绿色人文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运用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和维护,而政府在市政道路的建设上会投入大量的资金,相比较而言,在道路附属的绿色人文理念设计上的投入资金就非常有限,这也是限制绿色人文理念更多融入市政道路设计的原因之一。

2绿色人文理念融入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案

1)绿色人文道路设计图。图1是某城市的两种绿色人文道路设计图。2)绿色人文道路设计图分析。如图1a)所示,是城市中心某干道道路设计图,通过市政道路设计部门的前期考察与规划设计,将该路段分为双向单通八车道,大面积的绿色植被和花卉种植布局,让市政道路的绿色景观非常的美丽,给人感官上的愉悦,同时能给城市更多的绿色气息,有利于市民的身体健康。如图1b)所示,是城市沿河道路的设计图,每间隔一段距离,在道路旁边就设计建造供行人休息的公共设施设备,使道路、建筑、植被、河流融为一体,突出体现了市政道路对绿色人文理念的运用,形成了良好的绿色人文氛围,这是非常好的设计方案。

3市政道路设计更好运用绿色人文理念的合理性策略

3.1提高市政道路设计者的绿色人文理念运用水平市政道路的设计工作者是城市道路设计的关键人物,其个人能力和设计方案决定了市政道路在绿色人文理念方面的实际运用比率,所以从设计者的角度来思考,要想在市政道路设计中更好更多的运用绿色人文理念,就必须要坚持提高相关设计者的绿色人文理念运用水平。比如,市政道路设计者,可以通过各类道路设计图书,或是参加道路设计研讨会、学习会等,对自身道路设计绿色人文知识进行积累和专业提高,还可以借鉴学习国外市政道路的经验,进一步丰富自身对绿色人文理念的运用水平。

3.2加大市政道路设计对绿色人文理念运用的比例市政府在决定市政道路修建、改造的时候,应当加大对绿色人文理念的运用比例,在可控的投入资金和设计空间内让道路设计部门更多的融入绿色人文理念,摆脱单一的道路设计模式,让市政道路不再是只为满足车辆行驶而设计建设。因此,作为市政道路设计、建造的最终拍板决策者,市政府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绿色人文理念在当前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在设计之初,就要有针对性的向设计部门提出绿色人文理念的运用要求,并在实际设计、施工过程中落实好监督管理工作。

3.3合理化布局,打造绿色人文城市绿色人文理念在市政道路上的充分体现,可以从城市道路、绿化布局当中清晰看到,合理化的布局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市政道路中的绿色人文气息,可以使城市上升为绿色人文城市。所以,市政道路设计对绿色人文理念的运用必须要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科学化的方案设计,对绿色人文道路进行合理化布局,使绿色人文理念在市政道路上充分体现,从而形成绿色人文氛围浓郁的美好城市。

3.4构建并不断完善市政道路绿色人文设计体系随着绿色人文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市政道路设计部门应当顺应城市发展的趋势,通过构建并完善市政道路绿色人文设计体系来提高相关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绿色人文道路设计与规划工作、施工建设与道路维护工作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从而全面提升市政道路设计在绿色人文理念方面的运用水平。

4结语

绿色人文理念的运用,已经成为我国市政道路设计的重点内容,相关设计部门和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绿色人文理念的重要性,在设计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与问题,通过提高市政道路设计者的绿色人文理念运用水平,加大市政道路设计对绿色人文理念运用的比例,构建并不断完善市政道路绿色人文设计体系,形成合理化布局,实现绿色人文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磊.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以北京二环城市快速路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4.

[2]黄晓美.市政道路绿化施工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3(6):156-157.

绿色设计方案篇7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评估

全寿命周期指的是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产品寿命历程的所有环节,将所有相关因素在产品设计分阶段得到综合规划和优化的一种设计理论。全寿命周期设计意味着,设计产品不仅是设计产品的功能和结构,而且要设计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经销、运行、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用处置的全寿命周期过程。

一、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评估概述

由于住宅类绿色建筑一直以来被认为投资成本过大,而实际收益过低,导致住宅类绿色建筑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普及,因此对绿色建筑进行全寿命周期的节能设计评估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旧有的观念,更加有利于绿色建筑得到有效的推广和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筑行业与其他生产部门最大的区别就是建筑行业主要通过对资源的消耗来实现对资源的利用,而绿色建筑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应该对建筑资源的生命周期成本以及其相应的效益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评估目前来说是一项比较全新的项目,还没有比较完善和成熟的理论和数据,因此进行节能设计评估能够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数据资料,也为之后进行绿色建筑统计工作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绿色建筑进行全寿命节能设计评估能够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传统的局限的认识,也能够很好地保护资源和环境,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我国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评估方法

(一)废料回收阶段

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节能设计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阶段就是对绿色建筑的建筑废材料进行回收和重复利用,这也是全寿命周期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志。应该将报废的建筑材料通过一定的转换方法和手段变成可以被利用的材料,例如,在建筑施工的现场,那些不能使用的建筑材料可以运用粉碎机进行处理后,用于顶棚抹灰、混凝土垫层等,这样可以减少资源的使用,提高经济效益。在拆除建筑时会产生一些碎石,可以将这些随时运用到公路建设中。从而提高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性能,减少废弃材料带来的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建筑建设阶段

在绿色建筑的建设阶段,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绿色建筑项目的质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的经济效益,如果绿色建筑在建设阶段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施工,并做好一系列的质量监督、安全和成本控制等各项工作,那么就能在整个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内大大降低绿色建筑的投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要确保外墙具有节能的效果,外墙一般采用传热系数和热惰性两个指标,其中,平均传热系统指的是按照面积加权的方法求得的热量的传导系数,窗户采用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两个指标。由于复合墙体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也能够起到隔热的作用,所以,不同质地的外墙材料有不同的节能效果,尤其是外门窗更是有着明显的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要选用新型的外窗玻璃,从而实现建筑的节能。在施工的过程中,要防止粉尘,在运送土方、垃圾的时候应该确保不污染道路,在土方运输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粉尘的散落和飞扬,这时,就必须采取封闭的措施,确保车辆的清洁。构筑物机械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可采取清理积尘、拆除体洒水、设置隔档等措施。在施工中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水,设置相应的处理设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三)设计决策阶段

设计人员通过对绿色建筑的全面了解和评估设计出一套最适宜的施工计划,设计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设阶段能够顺利完成。决策阶段主要是通过对绿色建筑在经济以及技术方面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作出绿色建筑相关的投资策划和决策。

(四)运营维护阶段

在绿色建筑运营维护阶段,应该制定合理有效的运营计划,例如在运营的过程中建立维护的制度等,既能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又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

三、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评估指标分析

(一)效益指标分析

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节能设计中,对效益指标的评价一般采用的分析方法为多层次的,通过多种分析手段了解、分析并确认绿色建筑效益指标的权重,随后经过专家的打分,实现对绿色建筑效益指标的量化研究,最终客观地对绿色建筑开展全寿命周期节能设计评估。在绿色建筑建设过程中,可以建设水资源循环系统,增加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污染,提高建筑建设的经济效益。

(二)费用指标分析

一般而言,对于传统的建筑,开发商更注重的是建筑的眼前利润回报,因此在进行施工时所采取的建筑方法和技术标准等都是由比较短期内的经济效益决定的,向前能追溯到建筑材料的加工时期,往后能延伸到建筑废料的回收利用时期,这样绿色建筑比较长期的回报周期就决定了其在建设阶段应采取不同的建筑方法。在绿色建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采光,节约成本。一般而言,建设阶段绿色建筑的资金投入较大,制定资金周转制度,以保证全生命周期绿色建筑的准确性经济评价。

(三)评估指标设置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评估指标有很多,而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些指标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增长。但总的来说,我国对绿色建筑的节能设计评估指标主要表现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两方面。

(四)经济评价指标

在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评价体系中,常常采用以下计算方法:

1、方案费用系数=本方案费用现值/各个方案的费用现值之和(1)

2、方案效益系数=本方案效益得分/各方案效益得分之和(2)

3、方案效益费用比=本方案效益系数/本方案费用系数(3)

通过计算,式(3)的数值最大者则为绿色建筑经济效益最优质。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基于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评估体系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由于其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比其他传统的建筑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价的研究和应用,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明显。

参考文献:

[1]杨秋香.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1(2):11-14.

绿色设计方案篇8

abstract:the"greenbuilding"in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guidanceto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askandarise,activelydevelopgreenbuildings,inlinewithtoday'sworldofpeaceanddevelopmentofthemainstream.thearticlefirstthroughacomparativeanalysisofgreenbuildingdesignthatfuturearchitecturaldesigndevelopmentdirection,followedbytheconceptofgreenbuildingandanalysisofthecharacteristicsofgreenarchitecturedesignmethod,elaboratedthebasicprinciple,finally,summarizethekeypointsinthedesignofgreenbuilding.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概念特征原则设计要点

Keywords:conceptofgreenarchitecturedesignprincipledesignfeature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绿色建筑设计是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

随着传统石化能源的枯竭和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绿色建筑设计,不但能够很大程度的节约能源,更能在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问题上提供建设性的成果。因此,可以说绿色建筑设计时建筑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设计是人们在经历了长期发展后理性反思的结果。我国

是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人均资源非常匮乏,因此在我国推行绿色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出于资源匮乏的考虑,更加是对我国长远的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划。所以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气候条件,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实现节能、节地、节水、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居民住宅舒适度。绿色建筑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他不但在建筑设计上要追求绿色,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要遵循绿色原则,这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必定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和特征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是指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最大限度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可以理解为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通过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各种废物的产生,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建筑。是指以消耗最小的能源、资源与环境损失,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绿色建筑能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的空间,同时能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实施二十一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有节能的特征。这是绿色建筑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最大限度地利用环境中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天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对对自然有污染的传统火力发电电能的利用,防止污染。其次,绿色建筑还应有环保的特征。绿色建筑从最开始的设计,到后来的施工和最后的拆除,都应该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再次,绿色建筑的舒适安全特征,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建筑内部的布局设计应该注重安全性,同时要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计。绿色建筑设计应该遵循以上概念和绿色建筑设计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性化和环保性。

三、绿色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可持续性原则。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绿色建筑设计应该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既不影响当代人的利益下,也能满足后代对于资源环境的需要。

2.整体性原则。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高度的相互依赖性和统一性。绿色建筑设计为达到与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就必须满足整体性原则,绿色建筑的任何细节都应该满足绿色建筑的特征。

3.共生性原则。作为生态建筑的典范,绿色建筑应该具备与人和其他生物之间普遍共生。共生本来是生物学的概念,是指一种生物能够在整个生态系统中与其他的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4.反馈性原则。对于绿色建筑企业,在进行绿色建筑时,应该注重社会对于绿色建筑需求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设计。让企业的绿色建筑设计赢得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同时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四、绿色建筑设计的常见方法

1.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期策划。鉴于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绿色建筑设计应该是在设计师和用户共同策划下完成的。设计师要充分考虑绿色建筑的环保性和节能性等特点,进行初步的设计,设计初步定稿之后还要充分听取用户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做到设计的人性化。同时还要保证项目的设计要经过广泛的论证,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优化,在设计决策阶段解决问题。

2.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中的重点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如自然风和自然光。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建筑长期的成本计算,而不仅仅只是考虑工程本身所花费的成本。要了考虑到绿色建筑后期对材料的回收利用,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户的舒适度,必须要考虑到适当的生态策略技术。允许在设计阶段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在选择设计方案时要协同各设计方案的优点,取长补短,力求使设计方案最佳。在设计时要考虑为群众设计活动场所。

3.多工种协同工作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传统的建筑设计分为很多分散的阶段:首先是由建筑设计师提出建筑方案,再由土木工工程师和其他的工程师进行其他的水、电、暖等系统的设计。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打破了各设计专业的隔阂,可以系统地整合各设计专业的信息,通过计算机集成,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加强了各个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通过相互间的意见交换,增加了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设计方案而造成的材料和人工的浪费,减少因采用绿色方案而造成的建筑投资的增加值。

五、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要点

1.重视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的性能及成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候、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而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能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为热量会通过窗户迅速散失。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有些类型的建筑如内部发热量大的商场或实验室,没有保温材料利于降低空调能耗,也会更利于节能。

2.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它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高效、重要。而对于终日阴云密布或阴雨绵绵的地区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花钱、多投入,而南方炎热地区则更多的是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候特点的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

3.尊重基地环境

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候、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增加人类的舒适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4.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5.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包括: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局域空调、局域换气系统、节水系统;注意能源的循环使用,包括对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热系统、排热回收等;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采用便于对建筑保养、修缮、更新的设计;设备竖井、机房、面积、层高、荷载等设计须留有发展余地。

6.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

这一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对传统街区景观的继承和发展;2)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3)继承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创造积极的城市新景观;4)保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使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

绿色设计方案篇9

作为iBm绿色创新工程计划(projectBigGreen)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iBm零售商店解决方案(RSS)事业部12月4日在上海了其零售绿色计划(RetailGreeninitiative)。该计划旨在帮助零售商满足环保目标并提供面向节能的技术解决方案。

iBm系统与科技事业部零售商店解决方案市场营销与战略总监JuhiJotwani女士表示,iBm零售绿色计划旨在教育零售行业用户承担起更多的环保责任。

随着消费者对安全、环境、健康、生态等方面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绿色已成为零售业的大趋势,绿色趋势正在改造原有的零售业态并推动新的业态出现。零售商对绿色零售环境所做的投资,正在成为他们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并成为未来吸引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因素。绿色零售环境不仅有助于零售商品牌形象的建立,同时也有助于拉近零售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并维护和增加消费者忠诚度。

JuhiJotwani透露,iBm在零售领域的创新重点,已经不再局限在系统性能和可靠性方面,除了持续以往在制造和设计流程方面的投入外,iBm还为零售商提供所需要的绿色节能产品,来帮助他们改善环境,方便他们识别和选择最环保的零售解决方案。她认为,绿色环保对用户来说,不仅仅是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节省成本。在考虑实现绿色的同时,iBm也要考虑如何帮助他们更多地节约成本。

iBm今年5月在全球了绿色创新工程计划,零售绿色计划就是以绿色创新工程为基础的。在绿色创新工程计划中,iBm在未来10年里每年将投入10亿美元以上,用来研发针对数据中心的绿色技术和服务。这项计划不仅在于帮助企业自身节能节耗,另一方面能增加企业在全球呼吁绿色环保大环境下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扩大零售企业的品牌形象。

除了零售绿色计划,iBm还同时推出了集多项节能环保绿色设计和制作工艺于一身的SurepoS100零售系统。

绿色设计方案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策划;方法

引言

建筑策划特指在建筑学领域内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的目标设定,不仅依赖于建筑师的经验和规范,而以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研究目标进行客观的分析,最终定量地得出实现既定目标所需要采用方法和途径。具体的表现形式是量身定做形成可为总体规划立项之后的建筑设计提供科学和逻辑的设计依据的任务书[1]。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建筑[2]。绿色建筑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下对普通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策划也在建筑策划体系上应运而生。但与普通建筑策划相比,绿色建筑策划也有其独特性。

1绿色建筑策划实施的时间节点

建筑策划是为编制合理的建筑设计任务书而进行的研究工作,在时间节点上建筑策划始于总体规划阶段,终于建筑方案完成之前。是介于总体规划立项和建筑设计之间的一个环节,起到了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图1),为了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需要设计师在项目前期阶段就尽早参与项目的整体策划[3]。从绿色建筑的定义和具体评价条文来看,绿色建筑始于选址,从理论上讲,绿色建筑的策划也应始于项目选址之前,但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来讲,绿色建筑策划对于选址的确定显然是乏力的,即使有些地区的用地指标中已经包含了绿色建筑等级要求[4],但是对于基地的基本情况也只能被动式接受。理论上绿色建筑策划开始时时间节点也只能始于方案之前或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绿色建筑策划的目标之一是指导绿色建筑方案的设计,方案设计阶段对建筑绿色性能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5],特别是建筑形体、朝向和平面布局对建筑性能影响显著,相关研究表明40%的节能潜力来自于方案设计阶段[6]。绿色建筑策划的时间节点对于绿色建筑的实施具有重大影响,绿色建筑的策划应尽量早,如果建筑方案已经形成,绿色建筑策划产生的作用大打折扣。

2绿色建筑策划的工作范围和流程

随着建筑策划的研究的逐渐深入,建筑策划逐渐走向多学科融合[7]。从工作流程和策划阶段的内容来看,建筑策划衔接规划和建筑设计阶段(图1),策划阶段侧重于项目定位、设计方案等较大尺度的内容,策划的步骤倾向于由上而下,由大而小,几乎不设计具体的某项技术措施。但绿色建筑策划阶段各专业配合的更紧密(图2),并且各专业从细节入手,按照绿色建筑条文要求,确定技术措施,最后汇总而成确定绿色建筑的星级等大目标。策划的步骤倾向于由下而上,由小到大。并且技术措施的确定对于策划和方案阶段至关重要,据美国能源署的一项针对67栋绿色建筑的调研结果表明,在绿色建筑303项技术中,有57%的技术措施需要在方案阶段落实[8],这些技术措施都需要在绿色建筑策划中得到具体体现。建筑策划的工作流程也是先确定目标,然后围绕既定目标给出“如何建设”的方法。由此顺承,相关国家设计规范[9]也给出了由上而下的绿色建筑策划的流程(图3)。现有的绿色建筑策划流程采用由上而下策划步骤,首先确定了绿色建筑的等级和总体目标,然后根据绿色建筑的等级和总体目标的需求进一步确定节能、节水等分项目标,进而确定绿色建筑各项技术措施,然后针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总体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由上而下的策划步骤,在未分析各项技术措施适宜性的前提下确定绿色建筑的建设目标是不客观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涉及建筑、结构、建筑材料、暖通空调、给排水和建筑电气等专业,计有28项控制项和108项得分项的技术措施[10]。先确定绿色建筑建设目标后确定技术措施与根据建筑技术措施的适宜性选择后根据总体得分情况再确定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具有较大的区别。前者偏主观,很“官僚”,后者客观,注重技术措施的适宜性。正如无包治百病的良药,绿色建筑技术也各具有所适用的范围和条件,同一个技术在不同项目中采用可能具有“绿色”和“非绿色”的特性,绿色建筑技术适宜性选择也就成为绿色建筑的关键[11]。换言之,绿色建筑策划阶段首先要对单项技术进行适宜性的选择和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是否适宜于本项目。根据选用适宜的各单项技术应用效果、范围和规模,最终确定绿色建筑等级和总体目标,也就是本文所提出的自下而上的绿色建筑策划流程更符合绿色建筑的需求(图4)。与之相比,自上而下的策划流程在进行建筑设计方案的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时得到的总体结论可能会掩盖某项技术的技术经济不合理性,与绿色建筑理想相悖。先确定等级和总体目标而后进行分项技术的确定也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当然,绿色建筑策划在设计过程中是个动态的过程,美国建筑策划先驱威廉•佩纳研究指出,对于建筑师的日常工作,设计团队每天都要进行策划研究[12]。建筑策划和建筑设计在一段时间内是交互的,策划和设计不断遇到和提出新问题,并逐步解决和落实并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绿色建筑策划也是如此。不同的是绿色建筑策划面向工种不止建筑专业,还要直接面对建筑结构、建筑水暖电、建筑物理等专业,所研究的对象也具体到针对每项具体绿色建筑技术进行研究和落实。

3绿色建筑策划内容和实施

如果说建筑策划通过以理性精细的方式形成详细设计任务书,那么绿色建筑策划的目的确定达到绿色建筑相关标准的相应等级要求,并细化到各专业分项适宜的实施。相对于普通建筑而言,绿色建筑强调在全寿命周期条件下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强调技术的适宜性。由于我国各地区气候、地理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建设绿色建筑应注重地域性特点[13],应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条件和与建筑类型,因地制宜采用适宜性的技术,综合评判后确定合理的等级和目标。而不应抱着先入为主的思想主观确定为高星级或者低星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建筑策划的前期外部条件着重关注社会、人文和地域等外部条件对建筑的影响,强调相关社会因素对建筑性格的决定作用[1]。绿色建筑策划关注的重点在于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如地理、气候与水文等)、建设环境(能源、资源、基础设施)、项目的基础条件(是否满足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控制项要求)等方面,进一步确定符合项目特征的节能率、节水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绿地率及室内外环境质量等分项目标[9]。并进一步确定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等指标值,确定被动技术优先原则下的绿色建筑方案,采用适宜、集成的技术体系,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和产品。绿色建筑的设计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积,而是需要规划、景观、建筑、结构、机电、建筑环境各专业之间综合考虑,整体协调落实后才能得以实现。国家和各地地方标准对于建筑策划的内容编排采用了不同方式,文献[9、14、15]采用了按照各分项实施目标编排方式,各内容对应与各专业多有穿插。文献[16]采用了按照建筑设计、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和电气等专业划分编排方式,便于设计阶段各项内容的便于沟通和落实,值得借鉴。图5给出了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内容鱼骨图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策划内容各实施的先后的关系,限于篇幅,未列出各技术策略。

4结论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