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54

农牧业工作总结篇1

一、主要特点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469.14万亩,比上年增加1.57万亩。在前期高温干旱、中期低温冻害、后期暴洪灾害频发的情况下,通过各项增产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达到97.88万吨,比上年增加1.27万吨,增长1.3%,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连续四年增产。

---特色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农牧业部分新增农业特色产业基地面积39.5万亩,总面积达到371.5万亩,同比增长12%。其中:新发展中药材8.58万亩,总面积达到89.89万亩,新增蔬菜4.65万亩,总面积达到55.4万亩,新增苹果5.2万亩,总面积达到53.87万亩,新增茶叶0.82万亩,总面积达到13.48万亩,新增马铃薯面积20.2万亩,总面积达到158.9万亩。农牧部门管理的五个特色产业总产值达到50.7亿元,特色产业人均收入达到854元,同比增长14.6%。

---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牛、羊存栏分别为34.1万头和31.2万只,同比增长2.3%、5.6%,出栏牛14.4万头、羊18.5万只,同比增长5.9%、7.2%;猪存栏85.7万头、出栏99.6万头,同比增长2.7%和4.6%;鸡出栏350.6万只,同比增长1.5%。肉蛋奶产量达到11.8万吨,同比增长1%;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000亩,总面积达到3.5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2025吨,同比增长2.7%。

---农机化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23.5万千瓦,同比增长9%;农机经营总收入5.36亿元,增长8.7%。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全年无重特大事故。

---各项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全面推行惠农政策“一册明”、“一折统”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了党中央在农村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全市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补助13.17亿元,其中落实粮食直补资金2106万元、农资补贴1.57亿元、农机具补贴3630万元、良种补贴资金2694万元、退耕还林补助2.22亿元。规范农村“一事一议”监督管理,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和查处涉农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落实。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43.1亿元,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343元(统计部门预计2289元),同比增长17.4%。增加原因: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工资高,增加了收入。全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人数4.06万人,人均务工收入6239元,新增务工收入18.2亿元。前三季度,农民在本地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0.97%,外出务工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8.67%。二是农产品总体价格持续保持较高价位运行,带动了农民增收。中药材、马铃薯、蔬菜、水果价格保持高价位运行,农民人均特色农业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6%。

---农业工作水平明显提升。市直农牧系统在项目建设、示范点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创先争优等重点工作方面成效显著。各县区工作亮点纷呈。西和县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3913户,全市沼气建设现场会在西和召开,被评为20__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县在遭受“8.12”特大暴洪灾之后,通过各种抗灾救灾措施的落实,粮食总产量达到14.3万吨,同比增长0.7%,农牧业主要指标实现了稳中有增,并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徽县畜牧产业开发势头强劲,获全省畜牧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召开了全市畜牧业现场会,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大、质量高;文县全膜双垄沟播项目实施效果好,完成9.1万亩,占到全市的四分之一,畜牧养殖有新突破,获全省渔业技术推广先进集体;宕昌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迅猛,召开了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现场培训会;康县基层乡站项目建设进度好,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竣工,21个乡镇农业服务站全部建成,水生动物养殖成效显著,召开了全省水生动物增殖放流现场会。全年责任书考核结果98分以上的达7个县区,九县区农业工作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

二、主要工作

(一)突出增产措施的落实,确保粮食丰收。一是全力抓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积极开展以秋覆膜和春季顶凌覆膜为主的旱作农业项目实施。通过全面规划,开展技术培训,落实配套资金,完成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广面积35.4万亩,完成任务的101.2%。全膜玉米平均亩产达到697.7公斤,较半膜亩增产167.4公斤,增幅31.57%,全膜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了2122.4公斤,较半膜亩增产414.8公斤,增幅24.29%,较露地马铃薯亩增产667.8公斤,增幅达45.9%,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二是积极实施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项目。全市共完成马铃薯原种生产网棚1243亩,完成任务的124.3%;一级种薯生产扩繁完成1.4万亩,完成任务的108.3%,总产种薯2579.2万公斤;二级种薯生产扩繁完成10.07万亩,完成任务的95%,总产种薯1.7亿公斤;推广脱毒种薯24.1万亩,完成任务的120.5%。建贮藏库11座,贮藏容量1.2万吨。三是积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小麦、玉米、马铃薯、大豆、冬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分别落实在礼县、徽县、文县、西和、成县、武都6县(区)的25个乡(镇),任务9万亩,实施9.86万亩,创建万亩示范片9个。各示范区增产效果明显。四是加大种子包衣量,提高良种率。种子包衣量达到208.4万公斤,包衣率达到100%。玉米、水稻基本实现杂交种化,良种率达100%。五是积极推广各项新技术新品种。推广配方施肥286.4万亩,地膜覆盖168.4万亩,推广优质专用品种218.3万亩;农作物病虫害控防率达到了85%以上,防治农作物病虫害343.6万亩次,积极开展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试验研究和以苹果蠹蛾监测为重点的植物检疫工作。

(二)突出提质增效,稳步发展特色产业。认真贯彻市委二届八次全委会精神,以提质增效和产业化经营为重点,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一是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蔬菜产业引进新品种412个,开展试验272个,对已试验成功的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推广应用面积36万亩,蔬菜良种率达到95%以上。全市蔬菜型“万元田”面积达到11万亩,生产精细菜5000万公斤。冬播马铃薯面积12万亩,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建立市级山区蔬菜示范点10个、1325亩,推广面积2.27万亩,对发展山区蔬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苹果产业,建成育苗基地100亩,新建标准化苹果园5处,引进新品种接穗32.5万枝,高接换优7万株、人工授粉17万亩;茶叶产业在茶园管理、茶叶加工上取得了新突破,新发展标准化无性系茶园2736亩;桑园综合管理2.5万亩,新建养蚕大棚46座。二是加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申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累计达到5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累计达到42户。新建和续建市场67个(新建38个,续建29个),总投资6.2亿元,已完成投资2.91亿元,目前已建成入市交易的30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4个,累计达到925个(专业合作社450个),会员6.4万人,带动农户数18.6万户。据抽样调查,合作社成员比非成员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450元。三是狠抓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完成市级特色农业发展基金项目14个,扶持资金430万元,已通过项目验收。积极争取省级特色优势产业扶持资金,共落实资金2223万元,其中畜牧业528万元,中药材1082万元,苹果298万元,蔬菜95万元,龙头企业220万元。(三)突出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畜牧业。一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标准化养殖。全市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6个,新建规模养殖场169个,累计达到1291个,新发展规模养殖户701户,累计达到26918户。二是加快科技创新。以设施技术为基础、良种技术为核心、饲草饲料技术为支撑,大力推广养殖技术。在26户规模养猪场推广了发酵床养猪技术,建发酵床1.32万平方米。推广青贮氨化饲料12.06万吨,秸秆饲料利用率达到31.7%。新增黄牛冻配点4个,完成黄牛冻配2.85万头,新增猪常温人工授精点1个。推广良种畜禽307.48万头只,种植牧草27.29万亩,共引进推广良种鸡304.84万只,牛5680头,羊2208只,猪1.27万头。三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控。全面推行了动物疫病防控“双轨三包两挂钩”工作制度、“事前检查、事中检测、事后追溯”制度和防疫示范点挂牌管理制度,落实防疫经费111万元,全年共免疫各类畜禽2674.85万头(只、匹、次),禽流感免疫密度为94.29%,重点地带达到了100%,牲畜w免疫密度达到97%,猪蓝耳病免疫密度达到97.4%。及时有效地处置了1月下旬两当县发生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四是认真做好草原火灾、虫灾防控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市级应急预案,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加大了草原防火宣传力度,认真抓好春秋两季防火工作,确保了我市无重大灾情发生。

(四)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认真实施灾后重建项目。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灾后重建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完工使用率达到50%以上。我市灾后重建农业项目138个,总投资5.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47亿元,占总投资的67%。市直农牧业22个灾后重建项目已完成9个,在建13个,累计完成投资3423万元,完成投资比为50%。二是积极争取农牧业重点项目。储备农业项目195个,总投资200.29亿元;上报农业项目72个,总投资14.22亿元;已批复项目20个,争取资金2.2亿元。实施农业项目169个,总投资7.73亿元,已完成投资5.87亿元,占总投资的76%。其中,500万元以上农业重点项目5个,总投资1.69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66亿元,占总投资的98.1%;扩大内需项目11个,总投资0.35亿元,已完成投资0.24亿元,占总投资的70.2%。招商引资项目6个,总投资0.52亿元,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占总投资的35%;完成沼气建设20487户,占总任务1.4万户的146%。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加强项目管理。成立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促进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责任。加强了项目统计,实施灾后重建项目旬报、其它项目月报制度。签订了灾后重建项目目标管理责任书,成立了督查组和审计组,确保灾后重建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运行安全。健全了项目管理制度,制定了《__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印制了《__市农牧业项目管理与申报工作手册》。实行跟踪问效,多次组织督查组下乡督点项目建设,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

(五)突出示范点建设,提高农业工作水平。今年以来,我们把示范点建设作为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入点来抓。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示范点建设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制定标准和目标,强化督查考核,靠实工作责任,整合各方面力量,全力推动示范点建设工作。一是实行领导包抓示范点责任制。成立了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级特色农业示范点审核专家指导组,设立了办公室。确定重点建设39个市级、70个县级,共109个示范点;市局和下属单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每人包抓1个市级示范点,共包抓35个。对市农牧局联系主抓的14个市级示范点分别确定了市局和县区包抓领导、办点人员和科技特派员及主办单位和农经、农机、种子、能源等协作单位,整合力量组建了各示范点的工作班子。二是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科技人员驻村抓点。把抓特色农业示范点作为科技特派员的一项重点工作,制定了《农业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办法》,从科技推广、标准化生产、项目建设等方面对特派员提出了具体要求,从市直农牧系统11个单位选派108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组成科技特派员小组,开展示范点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了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示范社建设工作,实行示范社建设与科技特派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出了抓示范社“六个一”工作要求。三是制订规划与标准,高起点谋划示范点建设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全省有影响,市内创一流,县区树标杆”的示范点建设要求,组织人员按照不同类型,统一制定了4类建设标准和28项技术要点,发放到示范点建设相关单位和人员。编制了市农牧局联系的14个市级示范点建设三年规划,制定了重点工作任务督办册。四是整合项目资金,突出抓好市级示范点建设。市农牧单位领导包抓的35个示范点共落实项目62个、3547.53万元,其中14个市农牧局联系主抓的示范点落实项目33个、2930.63万元。西和县何坝镇民旺马铃薯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示范点,整合项目资金850余万元,徽县金牛公司秸秆养畜示范点落实

资金270万元,武都区__乡下白杨村设施蔬菜生产示范点落实资金173万元,三县区草原畜牧业示范点落实办点资金89.4万元。五是加强督查考核,确保示范点建设取得实效。制定了《市级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考核办法》,对市级示范点建设情况实行月统计、季度考评、半年检查交流和年终考核制度,并将示范点考核结果作为各县区农牧局、市直农牧各单位及各包抓领导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作为科技特派员晋级的依据。通过示范点建设,加快了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步伐,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延长了产业链条。(六)狠抓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和市场监管工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准入检查46次(市上8次,县区38次),出动监管人员1035人(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店649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125个,查处过期、不合格农药427.5公斤,封存高毒农药38.5公斤,没收假劣、过期变质兽药18种693支(瓶),没收“三证”不全饲料120公斤。二是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年初与各县区签订了责任书,多次组织专项检查,年终实行专项考核。全年共抽检农产品139次,抽检样品2154份,全市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99%,畜产品合格率达100%,年内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是积极开展农产品注册认证工作。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7项,无公害产品认证19项,绿色食品认证2项、有机食品认证5项,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6件。四是积极推动市场准入管理。制定了市场准入工作实施方案和__市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暂行办法,加强了市场准入专项整治,为全面开展市场准入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全面落实农机补贴,确保农机生产安全。农机具补贴项目总投资3630万元,比去年3040增加590万元,已落实各种补贴农机具1.56万台(套)。完成机耕面积62.54万亩、同比增长5.3%,机播33.24万亩、增长5.4%,机收6.33亩.增长18.4%。检验农业机械3866台,检验率89.36%。全市除成县发生一起拖拉机致一人轻伤的一般性事故外,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

(八)狠抓农业各项改革,强化服务管理职能。市级农业综合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组建成立了市畜牧兽医局、市农经局、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总站等4个机构,整合组建了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总站、市农村能源与环境保护工作总站等2个单位,市级农业综合体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县区兽医体制改革,西和县已完成,除武都区、文县的方案待批外,其它六县的方案市政府已经批复实施;县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西和已成立了正式机构,其余县区均成立了临时机构;县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西和、徽县已成立了正式机构,成县、礼县、武都区已组建了临时机构,其他四县均在农技中心挂靠了临时机构开展工作;县区级农经体制改革,武都区已成立农经局,徽县方案已上报市编委待批,其余各县方案已上报县政府研究。徽县农业服务体系改革方案已报市编委待批复,其余县乡农业服务体系改革方案均已报县委政府待研究。灾后重建农业服务体系基层乡站建设88个,总投资4510万元,已完成投资2221万元,占总投资的50.1%,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工作在探索路子、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已全面启动,大部分县区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工作机构,出台了相关土地流转工作意见和管理办法。徽县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圆满完成,制度健全,程序规范,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及市场建设基础工作扎实,待乡镇灾后重建项目竣工后全面投入使用,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10.45万亩,涉及农户5.08万户。

(九)加强机关建设,提高工作效能。一是坚持三项制度,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季度考评制、重点工作督办制和局属单位一体化管理。全系统逐步形成了“用制度约束人,用考评评价人,用奖罚激励人”的机关管理模式,形成了“工作有标准、做事有规则、管事有规章、办事讲程序、干事讲效率、考核讲绩效”的工作局面。二是落实七项要求,提升服务水平。实行了亮牌服务、持证上岗,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制度。全体职工增强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时效观念,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主动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受到了服务对象的好评。三是推行政务公开,努力做到随机评价、行政问责。制定了政务公开制度,明确了公开内容,公开形式,设立了投诉、举报电话和意见箱,接受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规定了行政问责办法,对在局纪检组监督检查中发现过失的,或群众投诉属实的,对科室负责人及直接责任人,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或追究其责任。四是开展“两竞赛一帮助”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党建示范单位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了党员服务示范岗竞赛、党员领导干部包抓重点项目包抓示范点竞赛和党支部帮助党员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的“两竞赛一帮助”活动。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市农牧局被市委优化办确定为机关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试点单位,其经验两次在全市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大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全系统逐步形成了“勤奋实干,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农牧业各项工作。

(十)党风廉政建设取得实效,农牧系统保持和谐稳定。一是纪检、监察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市农牧系统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活动,召开领导班子廉政建设准则和干部作风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增强了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政意识。及时办理群众,今年共受理群众和市政府办转办答复共5件,办结4件,正在办理1件。二是主动接受市人大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答复人大议案建议8件、政协委员提案2

2件,办结率达到100%。三是农业信息工作成效显著。信息报送量和采用率名列市直单位前列。四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培养推荐干部,今年市直农牧系统共推荐提拔正县级实职领导1名,副县级实职领导9名;局属5个单位24个科级岗位开展了竞争上岗,有力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过去的一年,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尤其是受“8.12”暴洪灾害的影响,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任务艰巨。二是特色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相对滞后,特色产业主栽品种不突出,品种退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农户能力差,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不够规范,经营水平低,,服务功能单一,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弱。三是农民收入水平低,增收路子不宽。随着灾后重建的结束,国家对__的灾后补助政策减弱,靠政策因素增收的空间大大缩小。由于自然灾害多发,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灾后重建农民债务较重,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不够,将减缓农民增收的速度。农村低收入户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生产,增收渠道相对狭窄。四是县乡级机构改革进展不平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各县区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县乡兽医体制改革、农村土地经营流转制度改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改革和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体系改革、农经管理体系改革等,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三、20__年农牧业工作思路和打算

20__年全市农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以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提质增效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示范点建设,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加强农业项目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农业体制改革,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目标:确保粮食总产达到96万吨,力争达到98万吨;中药材、蔬菜、苹果、茶叶、马铃薯等5类特色产业总面积达到384万亩;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2%。

围绕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20__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落实政策和科技措施,确保粮食产量稳中有升。进一步扎实抓好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贯彻和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国家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稳定种植面积、优化品种品质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等科技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6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18万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控防率达到85%以上,种子包衣量200万公斤,推广优质专用品种210万亩。实施好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项目。认真落实抗灾减灾工作措施,确保全年粮食总产达到96万吨,力争达到98万吨。

(二)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一是稳步发展产业基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的总体框架。在宕昌、礼县、武都三县区交界高寒阴湿区域积极发展季节畜牧业,建成草原肉牛、羊生产基地;在“两江一水”沿岸和徽成盆地川坝河谷区,突出设施栽培,建立稳定的常年性蔬菜生产基地;在宕昌、文县、武都、礼县、西和为主的优势区域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按照适宜区合理覆盖的原则,适度扩大基地规模,落实科技与管理措施,在提质增效上实现突破。建议当年种植中药材53万亩,总面积达到91.8万亩,新增蔬菜面积2万亩,总面积达到57.4万亩,新增马铃薯5万亩,总面积达到164万亩,新栽植苹果3万亩,总面积达到56.87万亩,茶叶0.2万亩,总面积达到13.68万亩。同时,要更加重视特色农业的综合管理和科技服务,提升产业基地的质量效益。二是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认定市级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申报省级龙头企业3家,改扩建6家。引导农村各类专业大户和经纪人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并规范管理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年内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0户,继续抓好1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工作。完成订单农业40万亩。三是抓好农产品市场建设。规划和抓好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综合市场建设,开展“农超对接”活动,积极培育市场中介组织,发展经纪人队伍和销售大户,实现销售促增收。

(三)以规模养殖和动物防疫为重点,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继续抓好各类规模养殖。工作重心转向养殖小区、养殖场(户)的标准化建设。年内新增规模养殖户20__户,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全市出栏牛14.95万头、羊19.41万只、猪102.94万头、鸡418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2.79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2300吨。二是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全年新增黄牛冻配点4个,完成黄牛冻配2.9万头。三是加强草产业开发。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户种植优质牧草,努力实现草畜基本平衡,全年种植优质牧草25万亩。推广青贮氨饲料15万吨,兴办秸秆种草养畜示范点15个。四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调整防疫工作思路,工作重心向检测补免、偏远村社、流通检疫、外堵设防转移。牲畜w免疫密度达到100%,禽流感免疫密度重点区域达到100%,散养户达到95%以上。

(四)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完善市级检测监管机构,建立县级机构,定期对农畜产品和饲料进行抽检,保证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二是抓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准出工作。要积极探索,积累经验,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探索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的具体办法,引导农产品生产者建立健全自检制度,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上市销售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三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加强源头管理,严厉打击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四是加大农产品注册认证申报力度。积极引导和组织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认定)18项,申报地理标志认证4个,申报注册农产品商标3件。

(五)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切实抓好示范点建设。一是适时召开现场会议,促进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在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前,组织各县区农牧局长、市直农牧相关单位负责人召开一次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观摩会。二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全力抓好市县级示范点建设。对审核确定建设的109个市县两级特色农业示范点,要进一步整合各方面力量,集中项目、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形成合力重点建设,切实建成一批“全省有影响,市内创一流,县区树标杆”特色农业示范点典型,树立样板,以点带面,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三是健全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靠实责任和措施。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业示范点考核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把特色农业示范点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各级政府、部门年度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要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四是完善提高建设标准,采取综合措施创建示范点。进一步制定完善建设标准和规划,高起点谋划示范点建设,全面落实科技措施,创新示范点建设体制机制,提升示范点建设质量和层次。促进四是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整体推进特色农业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对已形成一定规模,并有一定带动效应的示范点,特别是与土地流转、龙头企业、旅游开发和专合组织相结合建设的示范点,要及时总结经验,将点上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面上,促进全市特色农业全面发展。

(六)着力抓好项目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要把项目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环节,以争取国家投入、招商引资和加强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库建设;二是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上的投资政策,把握国家投资导向,组织专门力量利用各种关系,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跑部进京、进厅,储备一批重点项目,跟踪落实已申报项目的批复立项。确保争取国家投入比上年有所增加;三

农牧业工作总结篇2

一、项目内容全面完成

1、即时成立畜牧科入户工作组与专家组。

《科技入户项目任务书》下达以来,丹阳市农委十分重视,即时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小组和专家小组。工作组组长由分管市长兼任,农林局成立畜牧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分管局长任组长,科教科与兽医站负责人任成员。专家组由高级畜牧兽医技术员组成,专家组组长仍由镇江市学科带头人担任。

2、认真推选技术指导单位与基层技术指导员。

按省厅《项目》实施总体要求,在推荐基础上,作适当调整,用公开招聘形式,确定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全市确定13个乡镇兽医站为乡镇技术指导单位,按畜牧分布与实际工作需求,确定27名基层技术人员作为基层技术指导员,这些指导员95%以上具备中级以上职称,完全胜任基层技术工作。

3、认真推介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工作小组、专家组确定后,“两组”先后三次研究畜牧科技入户推介的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根据丹阳实际情况,继续把“二元母猪、三元杂交猪”作为今年基层主推品种。二元母猪以“长二”或“大二”品种为主,三元商品猪以“二洋一土”即“长大二”或“大长二”两个品种为主。把“发酵床生态养殖理念、生态发酵的基本原理、猪粪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知识”等作为今年科技入户的主推新技术,在我市后巷、访仙规模饲养户中成立“一村一品”生猪示范点基础上,增加云阳镇横塘“大棚养鸭”、导士镇东河村生猪集约化饲养为今年“一村一品”示范点,加以重点推广。

4、即时调整乡镇畜牧科技示范户。

20__年全市已按省农委要求具体挑选了500户“畜牧科技入户”示范户,由于市场经济发展,农村养猪户出现了许多变化。20__年三月份,“两组”结合本市生猪饲养实际,重新挑选了“科技入户”的500个示范户,并在后巷济德村(旺腾生猪养殖合作社)、访仙访仙村、云阳花园村、导士东河村遴选157户养殖大户作为今年“一村一品”示范点加以推广。使今年的示范户其更具有代表性、示范性,更能发挥技术带动作用。

5、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到位。

(1)专家组8名高级技术人员备课,授课到位。按“两组”确定的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8名专家做到了认真备课,认真交流,互取长短,认真授课。一年中,在全市15个镇区,分别进行了30场较大规模技术讲座,平均每个专家下乡举办乡镇培训班4-5个。累计培训乡镇技术指导员与基地技术骨干1800人次,发放资料4000余份。

(2)入户指导即时到位。技术指导员在专家组指导下,对不同品种、不同季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登门指导。“二元母猪选择、繁殖、仔猪过‘三关’冬夏季防疫、高温病控制”等技术具体指导到个人;对“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重点指导到规模饲养户。林林总总,每个指导员对示范户的登门指导不少于5次,累计入户工作时间达100次(天)。除了登门服务外,指导员还通过电话、信函、互联网等形式及时指导实际问题,获得了广大饲养户的好评。

6、“物化补贴”如数发放。

围绕主导品种与新技术新成果推广,结合我市养猪实际,本年度以新型添加剂和消毒剂作为物化补贴内容,在十月份之前已全部补贴到位。发放过程,完全按省厅“专家开处方,养殖户出收据,财政一支笔”的办法进行,群众十分满意。

二、项目资金到位及运作情况

本项目资金由省农农委、财政厅共同下文、下拨,具体规定资金使用范围。在技术培训、入户指导、物化补贴使用等方面严格规定进行,其中物化补贴9万元,技术培训、入户指导7.5万元,其它资料费、教学耗材费1.8万元,项目资金使用符合财政规定。

三、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畜牧“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正处在我市生猪较快发展的阶段,通过专家30余场技术讲座,技术指导员上千次的登门指导,以及适度的物化补贴,给广大示范户及其带动户带来较正面的改变。

一是强化了生态养殖理念。以生猪发酵床生态养殖为主要方式的生猪生态养殖,是近年来镇江及我市重点推广的生猪零排放生态养殖技术,该技术与“1251”规模养殖发展模式有机结合,把生态养殖与太湖污染治理及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效益与规模作为生态养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双赢,使广大饲养户的生态养殖理念得到强化,群众普遍认可。

二是繁殖技术显著提高。经过培训与登门指导,广大示范户对“二元母猪”鉴定和适时配种技术掌握,有了明显的提高,粗略统计,全市二元母猪情期受胎率已有原来不足75%提高到83%,上升8个百分点,二元母猪经产仔数已有原来的不足10头提高到11.3头,上升13个百分点;断奶成活率也普遍提高3-4个百分点;全市二元母猪存栏净增1500头,增长8个百分点。

三是应对生猪疫情的防控能力得到增强。生猪“高温病”、“蓝耳病”等一直是困扰广大示范户的技术难题,往往“辛辛苦苦6个月,最终毁于15天”,各类疫情防不胜防。今年6-7月份在科技入户活动中,专家组成员会同基层指导员,有重点地对农户进行“高温病”“蓝耳病”综合防治培训与指导。特别要求养殖户要抓好春季与秋季的防疫与夏季的高温消毒工作,从温度控制、密度控制、消毒卫生、通风换气、封闭管理、药物投喂、疫苗接种等几个层面对500户示范户进行现场指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是示范户带动能力普通提高。通过“品种、技术、管理模式

”的培训与指导,示范户在日常技术运用、品种选育、饲养方式改变等方面都逐步向现代化管理方式转变。示范户积极转变,也直接带动了周边区域农户的逐步改变,调查统计显示,在丹北地区4个乡镇,农户接受示范户带动的有200余家,占养猪户60%,而丹南6镇示范户带动农户达1500余家,占生猪养殖户65%。这些农户在“品种、饲养方式、经营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与示范户基本类似,也取得较理想的效益。五是科技入户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观。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户及其带动养殖户,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粗略统计全市示范户加带动户约2500户,除去市场价格因素,全年净增经济效益约3000万元。主要来自三块:一是“高温病”减亏1200万元;二是产仔数、成活率提高,增加仔猪4万头,产生效益1500万元;三是经过科学管理,节约饲料、水电、用工等开支300万元。其中荣鑫农牧公司、旺鸿养猪场、天棚生态养殖三个示范基地增收在一般示范户基础上翻一番,分别达100万元、50万元、150万元,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实惠,示范效果十分明显。

四、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主要措施

丹阳市“畜牧科技入户工程”20__年建设内容已圆满完成,成效令人满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与经验值得总结。

一是成立领导班子,加强项目实施。本次项目所以能够在全市范围内,大动作,大手笔地开展课堂培训和现场指导,能在较短时间,精选指导员和500户示范户,能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大的凡响,原因之一,便是成立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和技术指导班子,农委“一把手”亲自参与此项工程,工程实施起来水到渠成十分顺畅。

二是培训与指导工作层层推进,结构合理,效果明显。首先市级专组先后三次接收省厅执行专家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消化吸收后,撰写符合本市特点的科技培训教案,然后对镇级指导员技术骨干进行课堂和现场讲座;最后再由镇级指导员直接与农户面对面进行指导、交流。逐级推进,层次分明,针对性强,消化程度高,效果理想。

农牧业工作总结篇3

近几年,在省市的重视支持下,我们淘汰了全市的所有劣种公猪,绝大部份劣种母猪也被淘汰,全市生猪品质跃上一个新台阶。据调查,×××年的出栏生猪中二元杂交猪和三元杂交猪分别达××%和××0%,瘦肉型猪比重超过70%,生猪品改效应明显体现。去年,我们着重加强了牛、羊的品改工作,全市建设了××多个基层品改站,先后培训技术人员×××多人,牛羊冷配达××万头次以上,大大提高了牛羊的品质。此外,我们依照《种畜禽管理条例》规范全市种畜禽场的生产和经营秩序。由省统一部署,全面完成了全市××个种畜禽场的验收换证工作,从源头环节确保了主要畜禽产品的质量优势与市场优势。

二、狠抓养殖结构调整,种草养畜成为富农产业。

发展草食牲畜是市委、市政府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战略举措,但具体工作是由我们承办的。××年,我们依托“双百万”工程的实施。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借助资金政策优势,加强技术培训,实行人工种草、秸杆氨化等科学饲养方法,全年发展牛羊大户达×××户,促进了草食牲畜产业的发展壮大和农民致富。市发展草食动物领导小组甘当“服务员”,积极帮助以×××为代表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先后成功争取到×××二期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建设×××万头肉牛加工生产线、优质牧草栽培等一批国家和省重点支持的项目。目前,×××投资1.98亿的一期工程已全部投产,必将继续影响、带动全市乃至全省种草养畜产业的兴旺发达。

三、狠抓名特水产开发,渔业生产持续稳步推进。

××年,全市各项渔业生产指标稳步增长。在做好大面常规渔业品种养殖的基础上,我们突出抓了名优、特、奇、新品种的开发,积极推动渔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效显著。全年名特水产养殖面积超过80万亩,其中河蟹放养面积20万亩,湘云鲫(鲤)放养面积超15万亩,网箱养鳝超过×××万口网箱,珍珠放养超过8万亩,名特水产产值已占渔业总产值的××%以上。另外,继成立渔业检测中心后,作为全年养殖业工作的重头戏,我们全面实施了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制度。至年底,我们共发证××万亩,占应发面积80%,以较快的进度出色完成了省定任务,渔业生产的行业管理逐步迈入正轨,为全市渔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狠抓产品质量安全,省市实事任务圆满完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食品安全已日益受社会关注。××年无公害畜禽水产品认定认证工作也首次被纳入年度省市实事考核范畴,要求我市分别认定认证×××万头无公害生猪,×××万亩无公害养殖水面。作为全市养殖业主管部门,我们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一重任,并将其作为“关系民生,顺乎民意”的大事来抓,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在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认真做好基础工作,克服困难、多方协调,全力推进认定认证工作。全年共认定出栏无公害生猪×××万头,认证无公害养殖水面×××万亩,分别超过省定任务的18%和×××%,有效提升了全市畜禽水产品品质,也为我们今后推动无公害化养殖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市场“瘦肉精”检出率一直低于省控2%标准,肉品的安全优质得到了保证,维护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五、狠抓动物防疫保安,体系建设获历史性突破。

动物防疫历来是养殖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我们以落实责任制为手段,加强查毒灭源和疫情管理,做到有序扑疫,全面夺取了禽流感阻击战的胜利,确保了全市养殖业健康发展。坚持“防重于治”的方针,全面落实基础免疫工作,全年共免疫猪牛羊×××多万头,禽类3337万羽,犬只×××万只,免疫密度达×××0%,防范了全市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并强化动物检疫,全年共检猪牛羊近×××万头,城区定点屠宰率和肉品鲜销合格率达99%以上,保证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在加强防检工作的同时,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建设被提上议事议程。我们按省市要求,积极组建乡镇动物防疫站。目前,全市×××个乡镇动物疫站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基础设施、养老保险等问题都得到了较好解决,市、县两级站的工作环境和状况也在逐步改善。大部分县级站由财政差额拨款改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力量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长效机制建设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为我们发展养殖业提供了坚强保障。

六、狠抓渔政执法为民,渔业资源保护得到加强。

×××水域面积大,水情复杂,渔政管理难度大。去年我们以行政执法为手段,加强渔业安全生产,稳步推进了渔业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一是举全力搞好春禁工作。××××××年是长江流域实施春禁的第二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和统一指挥下,抓组织健全、措施落实、责任到位,春禁收到了预期效果。同时,全年不间断地重点打击害业捕捞和超强度乱捕滥捞,查处污染渔业水域案件,起到了保护资源、促进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二是最大限度地维护渔民利益,切实做好渔民禁渔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争取将符合条件的渔民纳入“低保”,不合条件的予以救济,减轻了渔民生活负担,确保了渔区一方平安。三是不断完善渔业资源保护装备和基础设施。去年×××月,一艘×××吨位的公务执法船下水,充实了我市渔政管理服务力量。渔港完成了2个码头建设,配备了一艘趸船和钢质浮桥等救生设施,有力地保障了渔业生产安全,全年无重大事故发生。8月份,船检办证中心投入使用,极大便利了渔民生产生活。此外,我们还努力加强对各类珍稀水生野生动物救护,×××江豚保护区项目已上报农业部争取立项。项目一旦实施,必将对×××的生态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七、狠抓饲料兽药监管,市场生产经营井然有序。

饲料、兽药作为主要的养殖投入品,安全与否、质量优劣都关系重大。去年,我们以接管饲料管理职能和新的《兽药管理条例》颁布为契机,加强对饲料、兽药行业监管,市场生产经营更加规范有序。

从饲料方面看,×年×月5日,饲料工业办挂牌办公后,我们迅速行动,很快摸清了全市饲料业的基本情况,为企业办理了相关手续,创造了履行管理职能的必要条件。7月份开始,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全市饲料生产质量安全执法大检查,依法查处了39家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取得很好的成效。在抓监管同时,我们坚持为企业服务,先后召开了全市饲料全安全监管会议,举办了饲料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帮助管理者和生产者提高了法律意识、执法水平和业务能力。×××年,我们还为×××余家饲料企业办理了免征增值税的手续,预计将为全市饲料企业节支9亿元,有效支持了企业发展。

兽药药政方面。×××年××月,新的《兽药管理条例》生效后,我们积极组织学习、广泛宣传新《条例》,基本上做到执法者、生产者、经销者、养殖者、服务者人手一册,在社会上形成了知法、守法、执法的浓郁氛围,并依法依规在全市集中开展了2次兽药大检查,加大兽药打假力度,整肃了市场,维护了养殖户的根本权益。

八、狠抓培训服务工作,科教管理水平上新台阶。

××年,养殖业科教管理服从服务于全局中心任务,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畜牧水产科研项目的管理。完成编制了《×××畜禽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项目书,成功申报了《×××黄颡鱼人繁及养殖技术推广》、《×××野猪养殖技术研究》及《×××名贵鱼类系列开发》等项目,争取经费×××万元,并完成省地方标准制定一个。二是积极组织开展畜牧兽医职业技能鉴定。去年,我们在七县(市)区完成了×××人的技能鉴定,超额完成省任务,受省局好评。三是开展各种科技活动。我们充分发挥畜牧水产学会的功能,组织开展优秀论文评选、技术咨询、科技交流、科技下乡等活动,先后举办各种培训班近百期,受训上万人次,其中局科技科与各部门合作举办培训班7次,培训达×××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源×××余份。通过培训宣传,增长了农民的科学知识,为科技兴养,加快农村致富奔小康起到了良好作用。

九、狠抓各项保障措施,工作氛围更加和谐奋发。

××年,我们紧贴时代脉搏,坚持机关工作服务大面生产,保障总体工作的原则,按《机关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机关工作呈现稳定和谐局面。我们坚决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打击取缔地下“”活动,局直系统没有因参与地下“”而被捕、刑拘、劳教判刑人员,办公场所基本杜绝了议码、买码现象。局代管×××因×××二期建设受损而求赔偿的问题,在局领导亲自出面斡旋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没有发生职工集体闹事或越级上访现象,渔场生产正常进行,去年又夺得高产。财务管理上积极开源节流,努力争取项目投资和扶助资金,全年立项×××余个,争取资金×××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畜牧水产工作。后勤服务优质高效,较好地解决了机关办公区和生活区水电路等方面一些难题,干部职工称之为“民心工程”。通过充分准备、周密部署,我们安全顺利、衔接流畅地实现了局机关及下属三个单位办公场所搬迁,没有对全局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局领导情系群众,购置了上下班专车,大大激发了全局人员求×××、干事业、谋发展的积极性。

十、党政工卫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

××年,我们从党风廉政建设入手,抓教育防范,抓制度约束和行为监督,努力搞好作风建设与机关党建工作。组织了对两个《条例》和向先进典型的学习,保证了队伍的纯洁性。全年共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1名,发展新党员×××名。切实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双联”工作责任制和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局领导主动联系困难家庭8户,干部共捐款××多元,为企业提供解困资金2万余元。加大对×××村建整扶贫力度,全年局领导下扶贫点8次,投资20余万元,为村里兴建沼气池×××余口,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结合“四五”普法教育和《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行政的教育,明显提高了全体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和综合素质。人事、编制、劳资、机关事业单位改革严格按上级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免除了大多数职工的后顾之忧。切实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使离退休人员晚年生活顺心、舒心、开心。狠抓计划生育工作,全年局机关没有违反计生政策的现象。全面迎接了全省卫生城市复检工作,局机关、宿舍区及渔政、防检等窗口单位因措施得力,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受到上级充分肯定,为我们做好×××年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总之,去年的生产和工作是发展前进的,这主要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畜牧水产行政管理部门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从生产角度看,真正把养殖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致富农民的大产业来抓,部份领导、群众,甚至是我们自己一些人,都认识不够。有的地方没有认真规划养殖业的发展,生产性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主要是由个人投资、社会融资、招商引资来解决。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

1、动物防疫和产品质量安全还须加强,非法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情况未完全控制,少数地方因经费不足,执法难度大,整治乏力。

农牧业工作总结篇4

上半年共引进农业新品种38个。占任务的117据统计。占任务的633%引进推广新技术7项。

冬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涉及5乡镇。58个村民小组。落实小麦示范田10000亩,10个行政村。1575户。示范推广了苏引10号、长旱58陇鉴301兰天10号四个主导品种,推广了旱作“三墒”整地技术、早春耧播氮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冬小麦孕穗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肥液技术、冬小麦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建立了蔡峪千亩示范片和宋畔百亩攻关方。小麦增产效果显著,高产地块不断涌现,完全能达到目标产量。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推广实行乡镇干部包片包村、村组干部包农户包地块、技术人员包指导“三包”责任制。占计划的152%推广种植了农玉2号、屯玉42号、承单20号、富农1号、正大12号、正大29号、宏源8号、东单60等玉米新品种8个。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经受住了4-6月的长期干旱的考验,全县落实全膜双垄沟播技术3.04万亩。长势明显好于半膜覆盖玉米,技术推广初见成效。

四郎河川区蔬菜基地建设新建山河解川、永正樊湾子、佛堂大棚瓜菜示范点3处。修复因灾毁损菜棚257座。9000亩,拱架大棚300座。发展中小拱棚3.6万个。及时栽植了寒秀912奥运008津研4号、白叶三,甘科16号、陇椒2号、韩椒21号,甘抗9号、西龙8号,甜掉牙、白沙蜜,108金尊瓜菜新品种12个,现已上市销售,预计每棚收入3000-5000元,做到当年建棚,当年生产,当年收益。

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今年继续在八乡镇的80个村中选择小麦科技示范户1000户。搭配陇鉴301推广了旱作“三墒”整地、深耕精播、氮肥后移耧播、配方施肥、叶面喷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六项主推技术。示范小麦平均亩382.6kg增长10.2%比全县小麦平均亩增产19.1以长旱58苏引10号、兰天10号为主导品种。落实小麦示范田10000亩。经测产。

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确定补贴品种为长早58中筋)苏引10号(强筋)陇鉴301中筋)三个品种。361个村民小组。补贴人口11.8万人,范围包括原6个(镇)51个行政村。涉及农户30200户。实际完成8.06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75%

草食畜牧业开发坚持小群体、大规模。扶持发展规模养殖示范村和专业户。今年引进正大标准化养猪技术1项,采用农户贷款、职工担保、政府贴息的运作机制。全县规模养殖户累计达到3712户。新品种3个,其中秦川母牛1680头,绒山羊110只,长白、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良种猪2100头。

二、注重资源整合。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全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按照整合资源、政府推动、部门组织、培训到人、农民受益的原则。积极整合农牧、科技、林业、教育、文化等培训资源。聘请省市专家教授和农村经济能人组建培训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县党校、职中、农广校和乡镇“六站一校一中心”主阵地作用。从县直16个单位抽调41名专业技术骨干和科技特派员担任教员。上街下乡、逢集赶会,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舍,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流动授课等多种形式,突出“四个重点求突破,全县共举办各类农民教育培训班352期,培训农民6.12万人(次)占培训计划6万人(次)102%

一是突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从解决农民群众生产技术、管理、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以果品、瓜菜、烤烟、草畜、药材五大产业开发为依托。以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重点向农民传授优质苹果生产、高效设施养殖、设施瓜菜生产、烤烟规范化生产、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病虫害防治和农业标准化生产等农业实用技术,确保户均1名科技明白人,掌握12门实用新技术。县政府以年薪2万元聘任农业大学3名教授为经济顾问,长年为农民提供果、烟、菜、畜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组织县内技术专家和乡村致富能人举办技术培训班,印发了优质苹果栽培指南》苹果幼园高效套种管理技术》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优质小麦高产技术》优质烤烟生产技术》等科技资料,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培训科技骨干30名,农民技术员110名,下派科技特派员35名,培训重点科技示范户2000户,辐射带动2万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30多项。县上先后8次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赴旬邑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做法,并召开专题培训研讨班学习交流;5次组织苹果生产大户赴洛川、礼泉学习优质苹果生产技术,邀请知名专家教授现场授课、示范指导;4次组织林缘山区群众赴宁县早胜及、等地现场学习实用养殖技术,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草养畜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全县24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技术信息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组织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讲政策、讲技术、讲经验,引导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10个果业协会与日本川宏果业网和三秦果业网建立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提供优质培训服务,举办培训班70多期,组织技术讲座37场,外出考察3次,邀请专家现场技术咨询15次,发放培训资料5万余份,培训果农1.2万人(次)实现了培训一人致富一户,带富一片”目标。

二是突出农村劳动力输转技能培训。按照“先培训、后输转”原则。抢抓冬闲春节期间务工人员大量返乡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由劳务部门在县职中进行订单式培训后,把加大劳务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输出效益、抢占劳务市场的核心来抓。根据市场需求突出制造、建筑、装饰、餐饮、保安、电子信息等17个专业。直接输送就业;对下岗失业人员由劳动保障部门在劳动就业中心进行各类技能培训后向外输转,引导外出务工人员由苦力向技能、智力型转变,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截止4月底,全县已培训输转劳务人员1.4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000万元。

三是突出思想道德和政策法规培训。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学习宣传活动。深入乡镇、社区、村组。通过编演乡土小戏、小品、舞蹈等文化节目,从科技、文化、卫生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成工作队。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和“双节”文化活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大力宣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树立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结合“五五”普法活动,抽调熟悉法律法规、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各乡镇设立法律服务咨询点10个,深入宣讲安全生产、公路交通、土地承包、社会救助、合作医疗、计划生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注重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分析,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民主法制意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益、行使权力、履行义务、解决予盾纠纷,使广大农民树立了遵纪守法、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良好风尚。

四是突出农村创业性培训。以外出务工人员、立志务农的回乡初高中毕业生。实施“农民创业性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了市场开拓、品牌培育、效益管理、合作组织运转等方面知识。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带资金、带技术返乡创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人员为主要对象。培养农民的创业精神。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使其真正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者和领路人。

三、突出信息传送。农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今年上半年。全面提高了农业信息化水平通过实施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参与“全省信息联播”信息报送和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

农村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按照“金塔模式”重点突出建设县、村两级村公共服务网络。编发农情简报7期。以最佳的服务为农民群众提供准确的市场行情、农资流通渠道和农民增收途径。村收信息服务点已确立30个并编制政策法规、行政许可、技术指南等基础资料工作基本完成。“三情”信息105条。

全省信息联播”信息报送确定专人负责。上半年已报送信息32条。已报送信息累计达到180条,按照及时、高效、准确的原则。采用32条。采用180条。

农牧业工作总结篇5

一、西藏自治区贡嘎县概况

该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区和江南高山宽谷区,境内高山纵横起伏,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3750m,气候属于半干旱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发育了温带半干旱河谷灌丛草原植被。气温日差较大,年较差小,冬、春寒冷多风,形成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7.2℃-8.5℃,最暖月平均气温15.5℃-17.0℃。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3190小时。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旱、洪、风和农作物病虫害等,其中风灾最为频繁,年均大风日40天以上,集中在2-4月。年降水量370毫米左右,季节差异显著,雨季降水集中,6-9月份降水量占年总量85%以上。高寒、干旱生态环境限制了农牧业发展,降水量不足与时空分布不均也给农牧业生产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该县区位条件优越。泽当镇至拉萨市的柏油公路横贯境内,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98公里,距山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挥当97公里,西藏自治区最大的航空港——拉萨贡嘎机场位于该县。该县也是农业生产大县,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冬小麦、春小麦、油菜等,畜牧主要有牦牛、犏牛、黄牛、山羊、藏猪等。

 二、研究方法

(一)取样及分析方法

本次调研共随机抽查了82个农牧户,取得有效样本72个,富裕户、中等户和贫困户的比例为3:4:3。根据人户调查资料,整理出农牧户收入、支出的详细情况,并录入计算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使用频数分布分析对数据按组进行归类整理,形成观测量在不同水平上的分布情况,以便对数据的数量特征和观测量分布状况有一个概括的认识。使用统计软件sps10.0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调查内容

1、农牧户收入状况(包括现金收人和实物收入)。农牧户实物收入中自食自用部分按自治区统一价格核算,出售和交换部分按出售价格和交换价格核算。主要调查收人来源及数量。因统计不便或数量较小,农家肥、薪材等项目在以往农牧户调查中往往被忽略不计。为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该地区农牧户收入现状,本次入户调查将农家肥、新材等列人统计目录,并按估计价格将其换算成收入。

2、农牧户支出状况。

主要调查本年度支出项目及数量,包括生产性支出和生活性支出。

3、家庭基本情况。家庭拥有的生活及生产资料状况,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等。

(三)研究目的

详尽 掌握该地区2003年农牧户收入和支出状况,分析该年度农牧户收入与支出的现状、结构及特点,找出阻碍农牧户收入增长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将本年度资料与相关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可为本地区制定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牧民增收策略等提供基础资料。此外,可为本地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等专题研究提供基本资料

 三、数据分析

(一)收入状况

1、农牧户收入来源。收入来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农牧业生产收入,另一类是家庭其他收入。农牧业生产收入主要来自以下方面:(1)种植业收入,主要播种青稞、小麦、土豆、少量的油菜等;(2)养殖业收入,主要有藏鸡(肉、蛋)、藏猪等;(3)畜牧产品及其粗加工收入,主要包括鲜奶、羊毛、牛肉、羊肉、酥油、奶渣、牛羊皮、出售活牲畜等。鲜奶在畜牧业生产中一般被加工成酥油和奶渣,直接食用或出售的数量都很少;(4)其它农牧产品,主要有农家肥、薪材等。家庭其他收入主要包括:(1)个体运输收入;(2)外出打工收入;(3)工薪收入(合退休金);(4)人情收入等。

2、收入现状。人均收入3442.19元,单个农牧户收入状况:(1)小麦、青稞收入在1000~16000元不等,波动幅度很大,主要与各农户的耕地占有量相关。该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60%以上的农户约占总户数的36.1%,比重超过80%的农户约占总户数的7%。这部分农户的增收难度大,如及时进行生产结构调整,增收空间也是很大的;(2)酥油、奶渣收入在 400~1100元不等,占总收入的比重较为稳定,在5%~10%问波动;(3)打工收入和个体运输收入在1000~30000元不等,农户间的差异最大,主要与户主的文化程度、劳动力、思想开放程度等有关。该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大于60%的农牧户占总户数的11.1%,有12.5%的农户本外出打工,该项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农牧户占总户数的10%;(4)农家肥和薪材等收入最为稳定,在200~600无间,占总收入比重约为3%~6%。

该地区总体情况:(1)小麦、青稞收入约占总收入的43.46%;(2)酥油、奶渣收入约占总收入的4.7%;(3)打工收入和个体运输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1.8%,与该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相比,这个比例略低,将区位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今后增收工作的关键;(4)农家肥和薪材收入的比重约为2.7%,近期随着农户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其比重将会逐步缩小;(5)其它各项零散收入约占总收入的17.34%。

3、收入性质结构。(1)第一产业收入:总收入均来源于第一产业的农牧户约占总户数的10%,该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70%以上的农牧户占总户数的52.78%;(2)第二产业:该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4o%以上的农牧户占总户数的20.8%,比重在10%以下的有20.8%的农牧户;(3)极少数农牧户有第二产业收入,集中在小规模的粮、油、面粉加工上。

该地区总体情况。第一产业收入和第三产业收入并重,二者合计占总收入的93.15%,第二产业收入约占总收入的6.85%。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约占总收入的31.81%。

4、纯收入及现金收入状况。人均纯收入2098.87元,人均现金收入1258.39元。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部分:运输收入、打工、出售牲畜收入、人情收入等,极少数农牧民有工薪(含退休金)。11.1%的农牧户无现金收入,其生活和生产支出中需要的现金主要靠实物或劳务交换,也有部分农户依赖于贷款或借款。5.7%的农牧户家庭人均现金收入超过8000元,富裕户劳动力较多且文化程度较高,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个体运输、商贸业及工薪。中等及贫困户劳动力少且素质不高,现金收入来源于传统的农牧业,而运输、服务、商贸业方面的收入几乎为零。现金收人比例是农牧户获取的现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是衡量农牧户获取现金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样本统计出该地区农牧户现金收入比例为39.39%,其余均为实物收入。11.1%的农牧户收入均为实物收入,过半的农牧户实物收入比重超过70%,这种状况严重限制了该地区的购买和消费。

(二)支出状况

  1、农牧户支出项目。支出项目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活性支出,主要花费在食品、衣着、文教、医疗保健、交通旅游、电费、其他(包括人情意外支出、洗涤用品、通讯、房子装修、家庭设备、煤气等)等;另一类是生产性支出,主要花费在肥料、种子、能源、雇工、饲料及机械投入等。

2、支出现状。单个农牧户状况:生活性支出占总支出比重在70~90%间波动,比重超过80%的农牧户占总户数的80%。生产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在5%~20%间。恩格尔系数在50%~70%间波动。对于贫富程度,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标准是:恩格尔系数>59%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为富裕。根据此标准

:已达小康户比重为6.94%,富裕户比重为5.56%。

从整体情况来看:人均支出1996元,生产性支出占总支出的16.7%,生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83.3%,恩格尔系数为52.67%。

四、农牧户收入、支出构成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要特点

1、生产性支出比重较为稳定,文教、卫生等支出比重上升。农牧民对农业生产的投资虽逐年加大,但远落后于生活性支出的增长,生产性支出比重与往年持平。随着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衣着、文教、医疗保健等生活性支出比重也在上升。

2、收入结构基本能反映该地区的区位条件。该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非农产业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收入性质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收入由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方向发展。非农产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与其区位优势是相符的。来朗脓产业的现金收入约占现金总收入的86.4%,有51%的农牧户的现金收入均为非农产业收入。部分农牧民从非农产业中受益很大,渐渐转变观念,更主动地投入到劳务输出和个体运输等业务中。部分富裕户的示范作用,也使得其他农户积极跟进。常年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比例达33%,这个比例也在逐年增长。该地区的购买力和现金消费在很大程度上由非农产业收入推动的,非农产业的兴旺发展增加了该地区商品经济的活力。非农产业收入主要集中在劳务输出和个体运输方面,这也是今后农牧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二)存在的问题

在本年度抽样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1、“家中有粮,心里不慌”的传统思想仍柬缚着该地区小部分农户。这些户主文化程度较低,思想保守,守着家中几亩地,仅能实现温饱。如不及时转变观念,仅靠传统农牧业来达到小康,难度很大。

2、生产性投资不足,农用机械品种少,缺乏大型农机设备。71%的农户拥有拖拉机,主要用于农牧产品的拖运和一些农业机械的动力。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部分仍靠人力,缺乏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大型农机。有25%的农牧户完全依赖人力从事农业生产,仅在农忙季节雇用机械。

3、农牧民对先进农业科技和新作物品种的接受过程受阻。大田作物品种以青稞和冬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油菜和土豆为主,蔬菜种植比例很小。牲畜大多是自然繁殖,品质较差,大部分奶牛的年产奶期约为90天左右,产奶量约为每天每头4斤。传统单一的种养方式,使得农牧业生产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该地区农牧业科技和良种推广服务体系尚未渗透到各个农户,使得牲畜良种和优良作物品种的引进速度较慢。农业科技人员缺乏,无法完成科技辅导和良种推广工作。

4、生活性支出项目较少,饮食结构属温饱型。农牧民的原粮消费量较大,动物性食品和蔬菜消费量小,基本无豆制品消费。鲜奶消费量小,绝大部分被制成酥油和奶渣。人均消费水平:肉类占食品总支出的19.08%;蔬菜占食品总支出的2.86%;奶制品占食品总支出的13.14%。

5、农牧产品的市场销售率较低。90%的农户家中余粮较多,仅50%的农户销售余粮。近91%的农户饲养藏鸡(高寒地区优良品种),仅30%的农户进入市场。将农牧户家中的剩余农产品换化为现金收入,对于该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至关重要。

五、前期农牧户增收工作及今后发展建议

(一)当地政府根据该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状况,重点规划了有市场潜力或市场条件较好的优势产业。政府已重视从产业化角度设计项目,重视产业的带动作用。根据当地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及重点,以带动农牧户增收:以旅游中介业、运输业和劳务输出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以茄子、辣椒、白菜、萝卜等为主要品种的大棚蔬菜种植,以藏鸡(猪、羊)、牛为主的家庭养殖业等。因地制宜在部分示范村开始实施,引导该地区农牧村的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   (二)今后应具体分析各农牧户收入动态,对每一农户进行有针对性的扶持。建立农牧户收入、支出档案,及时发现各农牧户增收存在的问题,并适时提出解决方案。立足于本地资源与区位条件,使每一农牧户都能有机会参与一到二项产业项目,如计划发展的黄牛改良、优质油菜、反季节蔬菜基地、养殖业(藏鸡、藏猪)等项目,以及其它开始实施的农业发展项目。

(三)长期以来,本地及附近地区的农副品市场(特另是蔬菜市场)处于供不应求、价格偏高的状况,并且产品本地供应率较低。政府可帮助农牧民树立市场观念,向周围市场特别是为拉萨市、贡嘎县城、泽当镇等地提供农副产品,并围绕近年来西藏自治区规模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农牧民开展劳务输出。

(四)鼓励农牧户加大生产性投资,引导农牧民生活消费多元化。

对农牧民进行培训,帮助其掌握先进的农牧业生产技术,以加大生产性投资。不定期开办商品交流会,引导农牧户购买各类家电来提高生活质量。该地区现有的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项目较多,也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应对其进行整合,集中部分资金建设农牧村的软环境。目前软环境建设已在小康示范村中开始实施,如定期开办文化补习班,巩固“扫盲”成果,扫除青壮年劳动力文盲,修建小型图书室、电视室、村民活动室、农业科技宣教室。

六、讨论

在内地农村,诸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牧户进入市场难等等一些问题,在西藏自治区贡嘎县也比较突出。由于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寒、干旱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得该地区农牧业发展首先须考虑这些自然条件的影响。此外与内地相比,经济发展的滞后,长期形成的独特的劳作习俗,也深刻地影响着农牧业生产。而内地成功的农牧业发展经验或案例对该地区的农牧业发展仅能起参考作用,倘若照搬内地的作法,可能对该地区的农牧业带来负面影响,或者增加生产成本。对于农牧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也须考虑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发育程度。因此,在详细调查农牧户收入、支出及家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有待深人研究本地区独特的农牧民增收途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思路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向,以及这些专题研究的内部联系。

农牧业工作总结篇6

“十一五”伊始,党中央做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总体建设目标,这一决定将对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新形势下,内蒙古将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加快农村牧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一、“十五”时期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回顾

“十五”以来,中央做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适应我国农牧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部署和实施“三化”建设战略,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出现了积极的进程性变化。主要特征为:

(一)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长

到“十五”期末,全区农牧渔林业增加值实现了600.09亿元。种植业内部,在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各项政策的保障下,扭转了农作物播种面积连续下滑的趋势,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比2000年减少110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437.36万公顷,比2000年减少了6.2万公顷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实现1662.15万吨,比2000年增加420万吨,亩产实现253.4公斤,比2000年提高9.98%,总产和单产水平均创历史纪录。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长的前提下,农牧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生产能力持续、快速增长。畜牧业比重由2000年37.8%提高到53.1%,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头数达到10615.29万头(只),比2000年同期增加3315.3万头(只),增长45.4%,改良畜达到9626.13万头(只),已占到全区牲畜存栏总头数90.7%;肉类、奶类、山羊绒、禽蛋总产量分别比2000年增长64.9%、776.0%、67.6%、89.6%,其中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水产品产量8.26万吨,比2000年增长14.6%。全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目前已具备年产1660万吨粮食、120万吨油料、720万吨奶类、240万吨肉类、10万吨绒毛的综合生产能力。

(二)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

“十五”期间,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自治区作为我国的北部重点生态治理区域,全面启动和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局面。农业平均每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9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9.52万公顷。农村牧区路网建设实现了旗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行政村通路率达到90%。自治区、盟市、旗县、乡镇四级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四级兽医防治、畜禽疫病防治、检疫网络、兽医卫生监督体系以及以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为重点的农畜产品和投入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的体系基本形成,全区农作物良种率、家畜改良率、水产良种覆盖率已分别达到94%、90.7%、91%,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增长42.3%。“十五”期末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将更加有力地推动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局面的快速形成。

(三)农牧业投资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十五”期间,也是我区农牧业取得投资增长速度最快、总量最多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明确提出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政策导向上进一步向“三农”倾斜,国民收入分配偏重于城市的格局开始改变,工农产业关系正在由“以农哺工”向“以工补农”方向调整。为了保证财政补贴的效率,国家积极调整补贴方式,直补农民种粮、良种和农机具购置,国家政策的调整直接惠及我区农村牧区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其中,自治区地方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投资接近55亿元,占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14%;全区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农林牧渔)投资95亿元,增长51.2%;每年用于农牧业的各类补贴也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随着农村牧区改革不断深化,土地延包、草牧场“双权一制”、粮食收购、准运制度和税费改革,农牧民平均减负45%以及农村牧区金融信贷投入逐年增加,自我发展与建设的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

(四)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开始步入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

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把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根本举措,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互动战略,全区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牧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带动农牧业呈多元化发展。突出的是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品牌效益和龙头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十五”期末全区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45亿元,完成增加值165亿元。培育国家和自治区龙头企业58户,辐射带动全区40%的农牧户。在农畜产品加工业品牌中,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到11个,“十五”期间增加了7个。农牧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引导,同时影响和带动农牧民集约化经营方式,农牧民敢于走出去闯市场的市场经济意识发生了积极变化。国家有步骤地加强对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引导和培训,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收费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等,农牧民进城务工环境明显改善,农牧业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一批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小城镇得到较快发展,小城镇经济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纽带作用日益彰显,初步形成以产业化发展为纽带,与小城镇、乡镇企业互动发展格局,标志着我区开始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新阶段。

(五)农牧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恩格尔系数下降

“十五”期末,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2989元,比2000年增长了45.8%,年均实际增速5.1%。同时,农村牧区文化教育、娱乐及服务等非商品性支出占农村牧区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比2000年降低1.8个百分点。

同时,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推动自治区农村牧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突出的是: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西部资源性缺水和东部工程性缺水并存,蓄水调水控制性骨干工程少,部分已建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防洪抗旱安全仍缺乏保障,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农牧业生产仍然受制于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低。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政策和产业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农畜产品转化率低,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不足,产业链条短等问题还普遍存在,优势粮食、奶业、牛羊育肥基地建设不适应龙头企业发展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农牧业生产和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长效稳定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牧区公共服务水平低,各级政府财力都很弱,对农牧业的投入能力有限。农牧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相对较差,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制约着农村牧区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转变增长方式,全面加强农村牧区生产力建设

一是统筹区域布局,科学推进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加快自治区优势农牧业资源和特色农牧业开发。二是挖掘农牧业主产区的增产潜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粮油播种面积相对稳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三是确立我区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充分发挥畜牧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保持畜牧业绿色品牌,促进自治区畜牧业的快速成长,力争到“十一五”期末,畜牧业生产总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四是以生态保护和建设为保障,促进可持续发展。自治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仍然是今后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继续组织实施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建设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完善配套措施,加快基本农田、农村牧区能源、后续产业、生态移民、禁牧舍饲建设,使我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五是继续坚持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御灾能力。在旱作农牧业地区开展工业反哺农牧业的试点工作,改变农牧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实现农村牧区的均衡发展,并在率先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上迈出重要步伐。六是按照以城带乡、同步发展的原则,加强农村牧区水、电、路、网建设,继续提高农牧业信息化水平,提高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农用工业产品和技术推广应用水平,改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基础条件,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加速推进自治区农村牧区现代化进程。

(二)创新增收机制,确保农牧民收入有效增长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直接关系到加快推进我区新农村建设进程。我区农牧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加上我区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外部环境仍然相对较差,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十一五”时期,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一是继续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构建我区新型农牧业经营方式,稳定增加农牧民收入。二是继续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适应市场需求,调整结构,推进科技进步,创新增长方式,提高农牧业内部增收水平。三是引导农牧民向非农产业转移,改善农牧民收入构成,建立我区农牧民长效稳定的增收机制。四是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劳务输出收入将是农牧民最现实的收入来源,应提升到“劳务经济”和“劳务产业”的高度来管理和经营。

(三)统筹城乡经济,大力发展农村牧区非农产业

一是要以盟市、旗县所在地为主,并以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为重点,着力发展旗县所在地和建制镇建设,统筹考虑资源环境、经济布局、人口居住、城镇功能等综合因素,合理促进人口、产业、商贸、文化、科技、教育等要素相对集中,发挥其在农村牧区地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建设小城镇的关键在于培育小城镇经济,按照一镇一业的基本要求培育小城镇特色主导产业,提升以城镇带动农村牧区和工业反哺农牧业的能力。二是在保护农村牧区生态环境功能的基本前提下,以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引进非资源性加工业相结合,推进产业升级和集群化发展,推进农牧业经济现代化。三是针对乡镇企业布局分散,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乡镇企业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提升经营效率,引导产业集聚和产业群的成长。四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积极发展以农畜产品加工业、农村牧区生产生活物资物流业、农村牧区旅游业为重点的二、三产业,逐步把适合在农村牧区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转移到农村牧区,加大城市人、财、物等多方面要素资源向农村牧区的辐射。

(四)构建和谐民主的自治环境,塑造文明向上的新村风貌

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牧民意愿,加强村镇和嘎查苏木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根据城市郊区、平原、丘陵、山区、草原等不同区域特点,做好村庄、嘎查的建设规划。引导和激发农牧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建设家园的积极性,通过争取国家支持、引导群众参与,集中力量搞好村庄、嘎查的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解决好最急需、影响面大、关系长远的突出问题,培育新农民、新牧民。加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继续重视和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继续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移民扶贫扩镇工程”“世行贷款扶贫项目”,提高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加快内蒙古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深化农村牧区综合配套改革

继续贯彻国家各项改革政策,用足用好国家新农村建设各项惠农政策,促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进农村牧区财政管理体制、金融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乡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和公共福利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提高农村牧区基层社会公共服务和行政管理水平。探索建立与新农村、新牧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社会养老等社会福利联保制度,完善农村牧区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和多层次的农村牧区养老体系,全面启动全区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

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探索建立对农牧业的补偿机制和反哺机制,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对农牧业和农牧区的支持力度,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强化对农牧区的公共服务。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将农村牧区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公共事业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畴,各级财政新增的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牧区,财政支农资金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预算收入增长幅度。设立工业反哺农业实验示范基本建设专项,用于自治区中部盟市旱作地区开展工业反哺农业试点工作,推动自治区农牧业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明确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服务范围和职责分工,构建完善的农村牧区金融体系,扩展农村牧区融资渠道。继续完善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引进国际先进的农牧业技术和人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创新经营理念,使农牧业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逐步走上国际化。

(三)加强重点工程建设

“十五”期间,全社会农牧业总投资规模在800亿元以上,由此支撑了农牧业的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根据自治区各盟市对农牧业及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加大公共投资规模,围绕城乡互动工程、农牧业提升工程、村庄整治工程、社会发展工程、农牧民保障工程和基层建设工程,重点用于农村牧区大型生态、水利、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农村牧区现代化能力建设以及用于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建设的引导资金。农村牧区二、三产业重点工程以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为主。

(四)加快培育产业化龙头环节,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要借鉴现代工业思维策划农牧业经济,围绕产业化经营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大龙头企业的培养力度,增强其开拓市场和带动农牧户的能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的重点要放在扶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上,积极引导同类龙头企业强强联合,把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利用我国中西部地区对口支援的政策,积极争取在一些发达省市建设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龙头批发市场,为我区农牧业产业化提供市场更大、带动作用更强的产业化终端,建立新型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积极引导和培育行业协会、农牧业合作社组织,提高农牧民直接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程度。通过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把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户家庭经营联结在一起,把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牧区公共服务联结起来,从而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体制。

(五)发展农村牧区教育,增强农牧民科学文化素质

“十一五”期间,必须把提高农村牧区劳动者素质作为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增强农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大事来抓。全面开展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农牧民职业教育和农牧民的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千方百计改变农村牧区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的现状,为提高农牧业发展能力以及农村牧区人口参与就业竞争并最终向城镇及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农村牧区执法水平

坚持依法行政是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地方各类法律法规,适应新阶段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需要,健全执法体系,加强执法检查,提高执法水平,依法保护资源,保障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农牧业执法体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大力开展普法教育,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鼓励司法机构向农村提供法律援助,为化解农村矛盾提供法律服务渠道。

农牧业工作总结篇7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全区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对农牧业提出了“粮食产量不能减、牲畜头数不能降、农牧民收入增长不能慢”的要求,这也是强化农牧业基础保障功能的战略部署。为此,今年的农牧业工作承担着更重的任务。从目前情况看,受气候、生产成本、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粮食和农牧民收入要在高起点上继续保持好势头、取得新进展,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今年继续保持农牧业强劲发展势头的诸多积极因素。一是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农牧业发展。中央和自治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中央还将出台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必将对推动农牧业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去年出台的两个《意见》,促使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专门政策、实施专门项目,加大对内蒙古农牧业的支持力度。农业部与自治区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发展合作的备忘录”。重视内蒙古发展、支持农牧业提升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了推动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农牧业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抗灾能力。三是由于政策因素和农牧民种地养畜的收益逐年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较高。面对困难、挑战和诸多积极因素,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2012年全区农牧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稳中求进”的总方向,以稳定发展农畜产品生产为重点,加快农牧业科技创新与进步,全面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坚持“三增”(农畜产品增产、农牧民增收、草原增绿)和“两个确保”(确保不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目标不动摇,为实现自治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发展目标是:农作物总播和粮食播种面积分别稳定在1亿亩和8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460亿斤以上;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着力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步

一是大力开展农牧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围绕我区优势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玉米、肉牛养殖、草牧场保护建设等10个产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争取启动和建设小麦、饲料等8个产业的科技服务体系,力争在良种选育、品种资源保护、大宗作物全程机械化配套作业等方面有新突破。加大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通过开展高产创建、标准园建设活动和畜牧业“双百千万工程”,动员组织1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推广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提高肉牛、奶牛、肉羊良种率。

二是突出抓好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自治区、盟市农牧业推广机构工作职责,推动建立健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协调有关部门按照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和任务,科学核定人员编制,设立公共服务岗位;合理安排各种专业人员比例,实行人员聘用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公益性定位,落实“一个衔接、两个覆盖”要求,把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高人员待遇,改善工作条件。理顺苏木乡镇农牧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旗县对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垂直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站所创办农牧业服务型企业,推行科工贸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化试点。

三是加强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开展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分层分类定期培训,继续组织实施好农牧民培训“阳光工程”,由原来主要进行转移培训,转变为转移培训和职业农牧民培养并重。

四是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推动中央一号文件的落实,农业部把今年确定为“农业科技促进年”,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要在推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推动农作物种业发展和农民教育培训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大进展。

二、启动实施“稳粮增效工程”

依托粮食奖励资金,整合高产创建、“菜篮子”工程等项目,在全区范围内启动实施“稳粮增效工程”,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一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把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作为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和挖掘粮食增产能力的重要措施,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和水肥一体化综合配套技术以及地膜覆盖、全膜覆盖、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等新技术,集中力量打造东部嫩江、西辽河流域和西部黄河流域两大粮食核心产区,千方百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新增高效节水设施马铃薯、玉米200万亩。

二要实施好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项目。以国家和自治区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为契机,加大对设施蔬菜建设的支持力度,合理规划建设大中城市周边及中远郊蔬菜基地,积极培育区域特色品牌,推行产销对接,推动标准园创建由“园”到“区”和由“产”到“销”的拓展。

三要深入推进高产创建活动。选择5-10个产业化龙头企业、50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高产创建示范片开展专业化服务,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建设高产创建示范田300万亩,辐射带动增产5%以上,推动主要粮食作物增产。

三、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

一要发展规模经营。在牧区依托草原补奖机制落实和国家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创建活动项目,启动“生态家庭牧场建设示范工程”,制定生态家庭牧场建设标准,实行挂牌制度,创建不同类型的生态家庭示范场500个,带动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农区、半农半牧区继续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重点推动中等规模场户的改造和提升。新建和改扩建规模养殖场,支持提升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规模化、设施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提高牛羊优势旗县生产能力。

二要提高产出和效益。今年开始,百万头肉牛、百万头奶牛、千万只肉羊“双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由过去抓点向面上全面推进。通过品种改良,进一步提高畜产品品质和畜牧业生产效益。

三要抓好“奶业振兴苜蓿发展行动”。利用草原补奖机制种草项目和国家“奶业振兴苜蓿发展行动”,在西部河套灌区、中南部敕勒川平原和中东部西辽河流域,抓好奶牛存栏万头以上旗县区优质苜蓿集中连片种植,重点扶持奶农合作社、奶牛养殖场参与的优质苜蓿生产基地建设,促进奶牛规模养殖与苜蓿种植紧密结合。

四、创新农牧业经营机制体制

一要加快培育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生产与营销对接,全面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合作社进行试点、示范,培育成管理制度健全、带动作用明显的自治区级以上示范社。加大合作社领办人才的培养力度。把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科技开发、品牌建设方面的困难,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巩固和打造一批绿色知名品牌,进一步发挥产业化经营对农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二要加快建立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新载体。在稳定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动土地草牧场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强化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加快建立三级服务网络,苏木乡镇流转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在总结推广五原县、科左后旗、开鲁县土地承包仲裁试点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土地草牧场承包纠纷调处体系。

三要完善集体经济管理新模式。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农村牧区集体“三资”清理登记的部署,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制定出台农村牧区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集体投资项目、资源性资产开发利用的招投标制度,鼓励条件成熟的地方实行农村牧区集体“三资”委托服务。继续深化农垦系统改革,增强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四要完善农牧业市场服务体系。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强化监测预警,及时农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牧民合理安排种养计划,提高农牧业抗风险能力。

五、强化农畜产品质量监管和动物疫病防控

一要强化农畜产品质量监管。继续深入开展禁限用农兽药和“瘦肉精”的专项整治及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巩固和深化专项整治成果。充分发挥现有检验检测机构(尤其是旗县级质检站)作用,做好统筹规划和年度计划,开展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工作,实施检打联动,开展综合执法。在“菜篮子”主产区选择两个旗县,开展创建监管示范旗县试点工作。结合基层农技推广和兽医防疫机构改革,加大旗县、乡镇(苏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力度,确保在年底前所有“菜篮子”主产旗县和涉农乡镇(苏木)全面完成监管机构建设任务。要下大力气培训基层检测人员、乡镇监管人员,增强依法监管工作意识,提高监管队伍自身的能力和工作水平。

二要着力抓好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继续落实强制免疫和溯源灭点等关键措施,建立督查考核制度,完成年度防控目标。要强化监督执法,一手抓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一手抓监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专项整顿和兽药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要切实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及时处置突发疫情。着力抓好边境疫情防控工作,防止境外疫情传入。实行兽医工作考评奖励和防疫员布病免疫专项补贴制度,逐步建立工作激励机制。

三要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以“三品一标”建设为抓手,以行业协会、合作组织为载体,推进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在基础条件较好的旗县区,率先开展并逐步加快农牧业标准化示范旗县建设步伐,发挥“三品一标”公共品牌的引领作用。

六、加大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监管力度

一要加快完善监管体系。各地要加快推进草原监理机构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抓住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契机,针对草原监理机构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机构设置合理、队伍结构优化、设施装备齐全、执法监督有力的草原监督管理体系。要重视草原管护员队伍建设,做好村级草原管护员的组织管理和技能培训。

二要加大执法力度。切实加大对开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通过抓典型案件和大案要案,增强对开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等行为的震慑作用。严格执行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草原征占用行为。

七、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从目前情况看,我区农牧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的是工资性收入,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因此,增加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是赶上全国水平的突破点。继续实施好农牧民职业技能“阳光工程”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能力。落实支持乡镇企业、农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等政策措施,开展休闲农牧业试点示范,增强吸纳农牧民就业能力。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对农牧民就业创业的指导,把就业创业培训与龙头企业基地建设、职业农牧民培养、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提高农牧业的比较效益。进一步推进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增加农牧民的财产性收入。继续抓好垦区危房改造工作,加强质量监管,按期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努力改善垦区职工生活条件。

八、加强农牧业宣传工作

今年的农牧业宣传仍然要紧紧围绕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对惠农惠牧政策的宣传,对农牧业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的宣传,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保障和改善农村牧区民生的宣传。要特别重视对涉农涉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及时权威信息,占领舆论制高点,健全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形成制度化科学管理,保证农牧业信息及时准确、有序开放。要在发挥好农牧业系统现有媒体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调动区内外主流媒体的作用,为农牧业宣传工作搭建更大的平台。

九、切实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和跟进争取

农牧业工作总结篇8

(一)主要产业优势明显,产业体系逐步构建

1 乳产业。2006年,内蒙古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牛奶加工企业97家,年加工鲜奶66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36亿元;全区奶牛存栏301万头。牛奶产量880万吨,人均鲜奶占有量367公斤。到2008年上半年。全区百万元以上乳品加工企业增加到108家,实现销售收入271.9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37.%,实现增加值67.9亿元。

2 肉产业。2006年。全区肉类总产量达到256万吨,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3.17%:其中羊肉产量8l万吨,占全国羊肉产量的17.2%,牛肉产量达到39万吨,占全国牛肉产量的5.2%,猪肉产量达到96万吨,禽肉产量达到34万吨;从加工企业看,百万元以上的肉类加工企业426家。实现销售收入241.7亿元;超亿元的企业21家,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5个。2008年上半年,百万元以上的肉类加工企业已达到471家,实现销售收入107.9亿元。实现利润11.3亿元。收购农畜产品资金41.9亿元。

3 绒(皮革、皮毛)产业。2006年,我区山羊存栏达到1862.18万只,羊绒产量679吨,绵羊存栏3732.26万只。生产羊毛9.8万吨,皮张产量5264.4万张,驼绒产量382吨。山羊绒、细羊毛、驼绒产量均位居全国第1位,山羊绒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2.5%;绒毛(皮革)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237家,实现销售收入197.6亿元。2008年上半年,绒毛(皮革)加工企业增加到268家。实现销售收入119.1亿元。

4 粮油产业。2006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705万吨,在全国的位次上升到第12位。我区粮食加工业蓬勃发展。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主要有玉米加工、小麦加工、稻米加、小杂粮杂豆加工等行业。截至2006年末,全区百万元以上粮食加工企业有378家,加工转化粮食619万吨。到2008年上半年。粮食加工企业增加到421家,实现销售收入110.8亿元。

2006年,全区油料种植面积2122万亩。总产量221万吨,其中向日葵种植面积和总产,位居全国第1。目前,我区油料加工已形成了东部的豆加工和西部的葵花籽加工两大群体。2006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油料加工企业达到65家。2008年上半年,油料加企业增加到89家,完成销售收入33.9亿元,实现利润1.7亿元,收购农畜产品资金18.1亿元。

5 菜薯产业。2006年,马铃薯种植面积880万亩,鲜薯产量879万吨。2006年,51家百万元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4亿元,加工转化鲜薯145万吨,加工率达到16%:马铃薯流通企业16家,交易额达3.7亿元。2008年上半年,百万元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发展到63家,实现销售收入5.3亿元: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流通企业18家,交易额达2.6亿元。

6 饲草料和特色产业。2007年,全区打贮草总量达到914万吨,其中天然草地打贮草量572万吨,人工草地打贮量342万吨:人工种植牧草保留面积1978万亩,饲料作物种植面积1978万亩,青贮饲料播种面积达到1087万亩。2007年,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饲料饲草加工企业已达到129家,饲料产量达到25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81亿元。增加值24.8亿元,实现利润4亿元,带动农牧户28万户。

2007年,全区特种种植基地面积4338万亩,特种养殖基地动物饲养量189万头(只),带动农牧业户达到36.68万户:百万元以上特色加工企业有365家,完成销售收入141.7亿元,完成的增加值45.7亿元,实现利润15.1亿元,上交税金3.6亿元。尤其是沙产业、中蒙草药生产加工业发展迅速。2007年,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48亿元、中蒙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9.29亿元,分别带动7.9万户和4.4万户农牧民走上致富之路。

(二)企业数量逐年增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

“十一五”头几年,我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企业数量明显增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08年上半年,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已达到2047家,比“十五”期末的1541家增加了1032家,是“十五”期末的1.33倍,年均递增速度为26.78%;在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623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35家,上市公司累计达到8家。

2006年,全区农牧业产业化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企业销售收入为1159.9亿元,首次突破1000亿元的大关,比上年增长32.6%: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14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4%2008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达到767.4亿元,完成增加值222.4亿元,实现利润52.7亿元。

(三)驰名品牌不断创立。社会贡献越来越大

“十五”期间,我区培育出了鄂尔多斯、鹿王、仕奇、伊利、蒙牛、草原兴发、河套(酒)、草原(糖)、小肥羊、塞飞亚等11个中国驰名品牌2006年,又新增了维信、科尔沁牛肉2个驰名商标;到2008年,全区农畜及其加工产品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增加到23个。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农村牧区繁荣和农牧民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5年,全区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企业收购农畜产品资金达264亿元,比2000年的57.3亿元纯增了206.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35.8%:2005年。农牧业产业化企业带动142万个农牧户加入到产业化经营的链条中,是“九五”期末的2.6倍,“十五”期间年均递增26%。到2007年末,已有160多万个农牧户纳入了农牧业产业化生产、加工的链条中,农牧民全年人均从产业经营中获利1300元左右。2005年。全区农牧业产业化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3万人,比“九五”期末的10.2万人纯增了22.8万人,是“九五”期末的3.2倍,“十五”期间年均递增26.6%,相当一部分农牧民成为企业的职工。

(四)农牧业产业化的类型多样。基本组织模式合理

1 龙头企业带动型。这种类型是以农副产品加工或流通企业为龙头,通过合同契约、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牧户从事专业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施一体化经营。该类型一般以“公司+农牧户”为基本组织模式。

2 中介经济组织带动型。这种类型是以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含农牧民专业技术协会)、供销合作社、乡村经济技术服务实体等为依托,通过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等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牧户从事专业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施一体化经营。目前,内蒙

古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已具一定规模,全区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745个。

3 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型。专业批发市场作为一个流通网络枢纽,引导所在地区及农牧户,按照市场供求信息及价格信号,及时提供相应质量与数量的农畜产品。有些批发市场还扩充了功能,为农牧户提供包括市场、技术信息、优良种子、农牧用生产资料以及生产技术服务在内的农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等。

4 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带动型。所谓现代农牧业示范区,是将项目区建成由自给农牧业向商品农牧业转变,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进一步促进农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发挥示范、导向作用的样板区。它具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科技、高效益的特点及生产、示范、带动和服务四个功能,对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农牧业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产业化企业规模小、加工层次较低,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我区农牧业产业化还存在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初加工产品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等问题。2008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农牧业产业化企业1623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仅有235家,大多数企业是初级加工的小企业。以肉产业为例,2006年全区出栏羊5196万只。其中50%左右被小企业初步分割后进人消费市场,缺乏进一步的深加工,这样降低了羊肉的增加值。发达国家肉类的深加工率达到90%,而我区的深加工率小得多。

(二)农牧民在农牧业产业化中得到的实惠有待于增多

我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尤其是一些龙头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招商引进的企业。地方政府对这些企业非常呵护,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以及资金支持等,而忽视了农畜产品经营与基地的建设,结果出现了农牧户与龙头企业的社会地位不对称、扶持农畜产品政策不到位、农牧户与龙头企业利润分配不合理、农牧民的利益受损等现象。农畜产品加工增值的利润很难惠及农牧户,加之农牧业生产抗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农牧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的实惠不多。

(三)品牌保护力度不够。优质产品不优价

我区农畜产品的最大竞争优势就是地方特色、品质优良,部分农畜产品虽然已经注册商标或原产地标志,但是由于保护力度不够、宣传广告不足等,往往品牌产品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也不高。

(四)投入机制不健全。资金短缺的问题依然突出

尽管各级政府对农牧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投入政策不完善、财力有限等,财政投资仍然不足;农牧业产业化的投融资渠道不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农牧户贷款难,导致信贷资金也不足:加之企业和农牧民自身的投入能力有限等,使得农牧业产业化资金短缺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三、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对策

(一)创建良好的农牧业产业化软硬环境,促进龙头企业的大型化、集群化

一是要加强道路建设,提高道路的运输量,二是要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的门槛。提高引进企业的标准,适当提供优惠条件,避免企业成为当地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包袱。三是要制定行业标准。并严格执行。尽快制定行业标准,在价格上体现出同类产品的不同品质,实现优质优价,从而有效维护我区特色优质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四是要加强基地建设,发展现代农牧业。农牧业是农牧业产业化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加快现代农牧业的发展。五是要完善农村牧区金融体系,降低金融风险,为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有效推进龙头企业向大型化、集群化、加盟型方向发展。大型化、集团化等是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带动辐射能力。

(二)完善农牧民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在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建立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把传统的“企业+农牧户”形式改变为“企业+合作组织+农牧户”的形式,广大农牧民以组织的形式与企业进行对话,以改变其弱势地位。要充分认识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制定扶持农牧民合作组织的有效政策,加强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使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壮大。

中介服务组织在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龙头企业的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维护农牧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等,需要中介服务组织进行维护协调。

(三)拉动农牧业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农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农牧业产业化主要以工业发展的理念、市场经济的理念对传统农牧业生产进行改造,推动其向现代农牧业转变。要有效放大农牧业产业化对农牧业产业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使农牧业科技贡献率、土地产出率和农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等显著提高,使农牧业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在农牧业高新技术密集的优势地区发展产品基地,促进基地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区域特色化建设,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从而在这些农牧业高新技术密集的优势地区形成优势产业带。

(四)注重农牧业人才培养。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随着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农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愈来愈突出,社会化服务也明显跟不上农牧业发展的要求,近几年,农村牧区学历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出去打工,这对农牧业的发展和科技普及等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另外,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严重缺乏人才,也很难吸引更多的农牧业科技人员到基层服务。人才流失和很难引进的情况,使得农牧业长期摆脱不了科技含量较低的困境。因此,在农村牧区重视农牧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吸引和留住农牧业人才的有效机制,完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当务之急。

(五)切实增加农牧民收入。是实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

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仅要使广大农牧民获得生产环节的效益,而且通过实行产加销一体化,还要使农牧民能够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有效拓宽农牧民增收的渠道。还要通过农牧业产业化解决农牧业生产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农畜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建设、农牧民生产技术服务等一些制约农牧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使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农牧业工作总结篇9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hm2,约占国土面积的41.7%。我国天然草原主要集中分布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西部12省区市,有天然草原面积约3.3亿hm2,占全国草原面积的84.4%。《2008年全国草原监测报告》显示,全国266个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可利用草原2.46亿hm2,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61.5%,牲畜超载率大于20%的有176个县(旗)。我国的牧区、半农半牧区实际上主要是西部牧区、半农半牧区。西部牧区不仅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而且是全国和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西部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3517.73元,是东部地区的53.3%,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3.89%。草原面积占全国65%的、新疆、内蒙古、青海4大牧区,2008年农牧民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5.6%。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所涉及的“牧业、牧区、牧民”问题实际上就是我国“三农”问题在许多西部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1]。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牧区、半农半牧区县(旗)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均落后于其他地区,所以牧区的发展不仅是“十二五”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我国广大牧(包括半农半牧)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牧民与贫困的多重耦合,使得“牧业、牧区、牧民”成为困扰我国广大西部少数民族牧区的“三牧”问题。笔者以典型西部少数民族牧区———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为例,深入分析了影响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牧民增收的对策和建议。1鄂温克族自治旗概况鄂温克族自治旗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3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大兴安岭西麓,呼伦贝尔大草原东南部,是以鄂温克族为主体,蒙古族、达斡尔族等24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2008年末,全旗49971户,总人口144409人,由24个民族组成,辖4镇1乡2个苏木,共44个嘎查、15个社区。土地总面积19111km2,可利用草场面积11803.3km2,占全旗总面积的62.5%。其中牧业人口为2.25万,牧业户数为5495户,少数民族人口57978人,占全旗总人口的40.15%。鄂温克旗是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是西部典型的牧区。2009年,鄂温克旗全年生产总值完成53.7亿元,同比增长24.4%。财政收入完成17亿元,同比增长23.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38.5%。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143元和7883元,同比分别增长13.2%和11.8%。2009年,牧业年度牲畜头数控制在79万头(只),良种改良比例达到96%。鲜奶产量达到20.7万t,肉产1.5万t,全年打贮草2.6亿kg,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333.33hm2。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2009年销售收入2.25亿元,增加值完成4289万元。全旗草原流转面积达到5780hm2;各类已注册并运营的经济组织、协会发展到84个。根据鄂温克旗相关部门2009年的调查摸底情况,全旗有牧业户5495户,牧业人口22483人,劳动力9314人。牲畜头数44.9万头(只),占有草场面积38.33万hm2,全旗44个行政嘎查中,通电嘎查达到39个,仍有11.4%的嘎查没有实现基本通电;通路嘎查达到43个,仍有1个嘎查未通公路;通电话嘎查达到29个,覆盖率不到66%;通广播电视嘎查达到41个,还有3个嘎查没有通广播电视;有卫生室(包括乡镇卫生院)的嘎查有26个,卫生室的覆盖率不到60%;通自来水的嘎查仅有14个,覆盖率不到32%。牧区人口大多数的住房均为20世纪80年代建的土坯房和部分砖混平房,现已达到或接近危房,目前仍有3850户牧民无房或住危房,其中无房户422户,居住土坯房的1329户,全旗人均纯收入不足1800元的贫困户有1765户、6180人,其中绝对贫困户有546户、1771人。少数民族贫困户占总贫困户的97%以上。以团结嘎查为例,团结嘎查是纯牧业嘎查,2009年在现有196个牧户中,有156户都是贫困牧户,贫困户占嘎查户数的近80%。近年来,经过各方努力,鄂温克旗落实各类扶贫资金共计1930万元,扶持贫困户达1380户、贫困人口4800人,培训牧民3500人次,解决了4061人的温饱问题,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劳动力素质有了提高,牧区贫困面貌得到新的改变。2鄂温克旗牧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分析2.1牧区草原畜牧业增收受生态限制草原畜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牧区一般占到牧民收入的75%以上。但草原生态保护的首要措施是尽快改变家畜超载过牧的现状,实行退牧还草,推行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草原合理利用制度,这就要限制草原上放牧家畜的数量,并增加家畜替代饲草料与管理成本,从而在客观上将直接影响牧民的牧业收入和效益。牧民采挖和销售草原野生植物的收入减少。近年来,为防止草原植被的破坏,国家加大了对甘草、麻黄草、虫草、苁蓉、发菜等草原野生植物的管理力度,实行了限采或禁采等措施,据估计,全国牧民每年因此而减少的收入在数亿元。从草原资源保护的角度看,这种管理措施无疑还会进一步加强。2.2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畜牧业发展依然缓慢表现为综合生产能力低下,就业出路受限,牧民增收困难;牧区生产条件落后,设施配套跟不上畜牧业发展的要求。鄂温克旗公路通车总里程397.0km,截至2008年底公路总里程已达918.7km,其中国省道207.7km,县道60km,乡道361km,村道249km,专道41km。县乡公路占总里程的45.8%,已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公路养护管理上存在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落后等情况,致使县乡路网普遍存在路面破损、路基沉陷等病害,整个路网的路面完好率仅为45%,这种状况影响了整个路网的服务水平。2.3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不高牧民合作社发展不平衡,规模相对较小,带动能力弱,合作层次低,规范程度不高,发展缺乏后劲。截至2009年,鄂温克旗已注册并运营的经济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9个,其中,专业合作社11个,协会8个,拥有社员1149户,形成了固定资产1800万元的发展规模。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不强,特别是有特色优势、有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力强的更少,生产加工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名牌产品少,牧民持续增收乏力。对于鄂温克旗牧民,最为关心的、也是最为困惑的是奶价问题,留下阴影的是“三鹿事件”,事件发生后,奶价低迷,牧民形容“奶价还不如矿泉水价格高”,对收入影响很大。#p#分页标题#e#2.4牧民就业结构单一,增收渠道狭窄2008年,西部地区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只有全国农民平均水平的59.26%,、内蒙古、新疆、青海4省(自治区)则只有全国的40%,在纯牧业县牧民工资性收入则更低。由于牧民的文化素质整体不高,且从事非牧业生产的劳动技能较差,再加上语言、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其走出草原、转移劳动力的能力相对较弱,因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受到较大制约。鄂温克旗牧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不到10%,牧民纯收入的90%来源于畜牧业,文化水平、专业技能、市场意识等也制约着牧民增收。2.5牧区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抽水式转移”年轻的、有能力的出去,老年、儿童留在牧区,贫困牧户转移困难。鄂温克旗牧区当前收入由原来比较单一(主要靠畜牧业),变成了“年轻人打工经济,妇女、老年人畜牧经济”。近年来,随着牧区的年轻劳动力的进城外流,牧区在夏天的打草旺季,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价格100多元一天的零工都很难雇佣到。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外出年轻的牧民,绝大多数对牧区劳作不感兴趣,牧区劳动力短缺将会越来越突出。2.6牧民享受的国家惠农政策偏少,政策支持不足[2]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但这些政策主要是针对农区和种粮农民。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种粮直补、农资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共计1274.6亿元,并对产粮大县、养猪大县给予了财政扶持。2010年国家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较上年增加930亿元),主要用于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显然这些政策对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的牧民来说,难以享受到跟种粮农民一样的实惠。据测算,2005~2009年,国家对种粮农民的人均补贴大约是牧区及半农半牧区牧民的63倍。内蒙古的统计分析表明,2009年农民享受到的涉农补贴至少有13种,仅农资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3项,就使农民人均增收368元,而针对草原的补贴只有退牧还草工程饲料粮补助,且仅限于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区,补贴标准也偏低,禁牧草原补助74.25元/(hm2•年),休牧草原补助18.6元/(hm2•年),补助期限仅为5年。相关数据显示,内蒙古农民、牧民人均享受的国家补贴资金比例大约为66∶1,其反差十分明显。3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牧民增收的政策建议“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十二五”期间,以促进牧民增收为出发点,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好西部少数民族牧区的大文章,提高牧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鼓励牧民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效益,健全牧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多渠道增加牧民收入,是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显著发展、社会显著进步、生态显著改善、社会和谐文明的重要环节[3]。3.1转变生产和经营方式,提高广大牧民组织化程度把牧民组织到农牧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在经营体制、经营方式、产品生产方式转变上取得根本性突破。推行牧场建设模式和股份责任制的生产模式,坚持自愿组合、适度集中的原则,积极促进承包草场规范有序流转和草地资源适度集中,生产要素逐步向养殖大户、经营能手、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集聚,形成规模化生产、商品化经营,为提高牧民组织化创造基础条件[4]。加大政府的扶持和投入力度,在税收、信贷、科技开发、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专业经济组织给予更大倾斜,在招商引资、信贷担保、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扶持,为提高牧民组织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3.2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5]加大对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疫病防治、良种繁育、网络化管理及科研成果的推广等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确保农牧业快速、高效发展。把加强各类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生态农牧业的重要突破口,集中推进畜牧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畜牧业集约化发展。建设和实施好人工饲料基地建设、草原围栏、牲畜暖棚圈、免疫注射栏等为主要内容的草原基础建设,推广舍饲、半舍饲养殖、标准舍饲养畜,继续实施围栏草场划区轮牧、水、电、路条件配套“四位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退牧还草、鼠虫害防治、围栏封育等草场保护建设措施提高天然草原生产能力。在利用好天然草场的同时,通过建立饲草料基地、大力扶持饲草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等措施,发展饲草业,提高舍饲、半舍饲养畜的比重。3.3加大产业化步伐,强化科技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牧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成员合作、入股、租赁经营等生产方式,促进草场、牲畜等生产资料适度集中,推进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引进产业龙头企业,在资金、政策、信息、培训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做好市场营销工作,宣传和推介特色畜产品,搞好品牌建设,打造“天然草原”、“生态草原”、“绿色草原”等赋予区域特色产业优势的品牌,提高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强化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基层畜牧业综合服务站,更新设备和设施,改善工作环境,培训和充实技术人员,有效完成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和监测。切实提高农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良繁体系建设,实现奶牛、肉牛、肉羊的良种化。建立健全农牧业的社会化、全程化服务网络,加快农牧业信息网络建设,认真做好市场预测、龙头企业发展状况、疫情检测、饲草料和农畜产品行情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工作,为农牧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程服务。加大农牧业科技推广力度,大力推进农牧业生产综合技术,提高农牧业生产科技含量;大力推广饲草饲料种植、加工、利用技术,提高饲草料转化率;大力推广先进的农牧业生产机械,不断提高农牧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p#分页标题#e#3.4加快牧民的人力资本积累速度,提高牧民自我发展能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牧民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对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年牧民开展职业培训,开展生产技能、经营销售技能等为重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将牧民技能培训经费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有效解决牧区人力资本长期投入不足等问题,加大对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的培训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突出实践的技术培训,鼓励牧民外出务工并提高其就业技能,建立形成一套促进牧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的办法和制度,提高牧区劳动力增收、创收能力。3.5推进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创新生态保护建设机制一方面积极推进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快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需要的新型牧民,示范带动牧区牧业生产方式的全面转变。另一方面积极创新生态保护机制,把生态畜牧业与游牧民定居工程、“移民扩镇”等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协调推进,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借助游牧民定居工程,按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集中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推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对离开草场的牧民群众,在确保牧民与草场的利益关系不断、承包权不变、收入不减的前提下实行“三集中”,即草场向联户集中、牲畜向联牧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提高畜牧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二是通过生态畜牧业的组织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少畜牧业从业人口,使富余下来的牧民走出草场、定居城镇,从事非牧产业,促进游牧民定居工程、退牧还草工程和移民扩镇工程的顺利实施。要认真区别对待牧区和农区,在牧区落实草原家庭承包经营机制,可以以家庭为单位承包,但不应鼓励以家庭为单位来利用,应在完成草原的土地产权初始配置的基础上鼓励牧户共同治理、保护和建设草原。3.6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三牧”补贴,加强政策执行力度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和治理,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态问题,还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可以参照国家农业补贴政策,因地制宜地出台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和人工饲草料地建设的相关补贴制度,以提高牧区生态保护和基础生产的积极性。如实行禁牧补贴、草畜平衡补贴、良种公畜补贴、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补贴、牧民牧业机械购买补贴。参照国家“猪肉储备计划”,研发鲜奶存储技术,或者加大奶的深加工技术投入,技术可行的话,适当的时候国家启动“储备奶制度”,这样,牧民面临“三鹿”等事件时,能够更好地保障牧民的经济利益。加大各种补贴的执行力度,制定相关责任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国家“三牧”政策的贯彻落实

农牧业工作总结篇10

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对畜牧业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是提高和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问题。由于畜牧业在振兴农村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能够发挥特殊的作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及时把畜牧业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把发展畜牧业的意义提到了新的高度,并对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使我市畜牧业担当起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真正成为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关键词]畜牧;发展现状;前景

一、畜牧业在我市越来越重要

畜牧业是否成长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发达程度的主要标志。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为人类提供了更有营养和更受青睐的食品。

1.畜牧业的发展改善了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

据调查,我市居民每天从动物食品中获取的蛋白质总量与发达国家平均超过40g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只有推动畜牧业继续协调健康发展,才能确保我市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2.畜牧业是农民就业和增加现金收入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长治市2011年农村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在750元,但是7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不到30%,所以,畜牧业在我市发展空间还很大。

3.畜牧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畜牧业是一个与其它产业高度关联的产业,畜牧业每年消耗的饲料粮占粮食总产量的1/3,足以看出畜牧业对种植业的带动作用。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是这种带动作用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畜牧业对食品加工业、畜牧机械制造业、生物医药等相关产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发展畜牧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畜产品总产量持续增长,人均占有量大幅度提高,畜产品供应从总量短缺局面逐步转变为结构性相对过剩。我市畜牧业发展呈现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新格局。

1.区域化布局

畜牧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区域化生产格局逐步形成。生猪生产已形成了以店上镇、潞华办为主,向东南方向逐步扩散的趋势;肉牛生产已形成了以辛安泉镇为主的产业带;奶牛生产形成了以潞华办、店上镇、翟店镇为主的产业带;蛋鸡生产形成了以成家川办事处、潞华办事处、翟店镇为主的产业带;产业化布局区域明显。

2.规模化生产

规模化饲养程度有所提高,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近年来,我市把发展规模健康养殖作为促进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和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产业化经营

以“公司+农户”为主要经营形式的畜牧产业化组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大量涌现。店上镇兴弘养殖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发展合同养殖户200余户,史回乡绿佳园林牧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同样的模式,发展合同兔养殖户560余户,成为我市西部发展畜牧业的亮点。

三、我市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畜牧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主要表现在:

畜牧产品供应总量和各项生产指标持续增长。

1.2011年,我市畜牧业生产情况

全市畜牧业总产值1.2万元,人均牧业纯收入达560元,比2010年增100元;肉、蛋、奶总量可分别达到5600t、4900t和2500t,分别比2007年增长15%、40%和130%;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5万头、6500头、7.3万只和150万只。

2.市、乡、村各级政府对畜牧业重视程度进一步增强

在抓农村经济发展中都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作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乡镇办都有专人分管畜牧,确定了工作任务指标,研究了具体工作措施,制定了岗位责任制。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激发了广大群众大力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的热情空前高涨。

3.畜牧小区建设蓬勃发展

全市把畜牧小区建设作为畜牧产业开发的突破项目。2011年全市畜牧小区达到20个。

4.绿色畜牧业开始迈出新步伐

全市把发展绿色畜牧食品作为我市畜禽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点工作。经过考察学习,制定了《潞城市绿色畜禽及其产品发展规划》,全市基本形成了四个绿色畜禽饲养基地,即下社村奶牛和南关奶牛饲养基地,去年生产绿色鲜奶1500t;西南绿色肉鸡生产基地,绿色肉鸡今年要发展到200万只;神泉村蛋鸡场绿色饲养基地,蛋鸡饲养量达到20万只。

5.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畜牧生产基地建设稳步发展。继续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市养牛饲养量超百头的达6户,千头以上养猪场户25个。生猪基地在规模饲养和质量提高上有长足的发展,全市生猪饲养量今年预计超15万头。目前全市瘦肉型猪占出栏猪的比重已达90%以上。

6.畜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畜牧业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我市在发展畜牧业生产中,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行政经费紧张。二是龙头企业拉动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而且现有的龙头企业不能正常运转。三是畜禽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经营水平有待进一步强化。五是服务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畜牧业的投入

加快畜牧业发展,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意义。我市畜牧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畜牧业具有投入小、风险小、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在我市农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实践证明就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而言强项在畜牧业,优势在畜牧业,新增长点也在畜牧业,从发展的角度看,畜牧业将成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第一大产业。因此,全市各级都应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领导力度,建立起强有力的指挥服务系统,真正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的议事日程,并应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力度。以推动畜牧业不断发展。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实施畜牧产化经营是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推进畜牧产业化的关健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因此,要把扶持和加强龙头企业建设作为推动畜牧业发展的着力点,采取得力措施,努力建设一批“大高外”型龙头企业。

3.积极发展优质畜牧业,提高畜产品质量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突出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和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打入国内外市场。抓好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绿色畜产品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安全、优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推广畜禽优良品种,提高畜禽产品质量。

4.落实产业政策,为畜牧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

为促进我市畜牧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能够研究和制定加大促进我市畜牧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为畜牧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