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优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4:46

循环经济的优点篇1

摘要:我国各地区正在积极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由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时间短,各地对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与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通过研究提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以及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优势导向战略模式;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组合模式[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综合体模式具有很大局限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主要包括增长极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集聚在某个地方即增长极(城市、经济特区、资源密集区和开发区等)。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工业化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在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增长极推进型企业的选择所依据的产业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主要强调“生产者”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之间的关联,忽视了企业“废物”的循环利用即“分解者”企业与“生产者”企业和“消费者”企业之间的关联,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将传统增长极改造成循环型增长极。循环型增长极与传统增长极的主要区别如下[2]:

1.传统乘数效应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传统增长极的乘数效应指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忽视了“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与“分解者”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效益最优化,循环型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必然要建立产业生态联系,因此,传统乘数效应必然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

2.循环经济效益是循环型增长极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增长极一样,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但与传统增长极仅追求经济效益不同,循环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必须遵循循环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由于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的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

3.根据李小建和苗长虹提出的推进性产业的性质和相关指标[3],作者认为区域主导循环型工业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2)强产业生态关联性,能促进循环型产业综合体的形成;(3)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品市场广阔,市场扩张和生产发展速度快;(4)较高的发展速度或潜在发展速度,能带动循环经济整体快速发展;(5)较高的比较循环经济利益,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发展潜力大;(6)具有较大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7)动态更替性,不同发展时期,主导工业不同。组成区域循环型主导工业的若干关键企业或潜在关键企业是该工业的推进性企业,推进性企业的区位集中地便是循环型增长极。

4.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一方面,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空间上互相接近,产业生态联系更多地发生在区内;另一方面,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增加了“分解者”企业,从而提高了产业关联度,因此,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而传统增长极忽视“废物”循环利用,缺少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

5.循环型增长极有利于其与地区的协调发展。循环型增长极的选择遵循产业生态联系原则,增长极与地区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网络,二者互相利用“废物”,既节约资源又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增长极与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1)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2)点轴系统既具有集聚效应,也具有扩散效应。(3)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线走向与自然轴和人文轴的实际走向吻合一致,轴线具有不规则特点。(4)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具有等级层次性。

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是在循环型增长极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型空间结构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循环型轴线有机组合而成,循环型增长极沿轴线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与传统轴线相比,循环型轴线增加了“废物”的运输功能。循环经济效益可分解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与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一样,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循环型轴线走向与自然轴(流域轴、海岸轴等)和人文轴(铁路轴、公路轴等)的实际走向一致,或由自然轴与人文轴共同交叉复合组成复合轴线,是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循环型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相互交叉的循环型轴线共同构成,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以扩散效应为主,以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是以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为基础的高层次终极发展。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导向模式[1]

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基本特点即:(1)把区域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区域主导优势条件,资源储量、种类、品位、空间组合状况及开发利用难度等直接决定着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乃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2)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但非最终形式。随着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将逐渐被其它优势导向战略模式替代。(3)资源导向战略模式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4)区域内部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在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时代,丰富的“废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条件之一,“废物”(资源)再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资源导向战略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仅强调自然资源如煤炭资源优势,忽视了“废物”和环境资源的价值。(2)资源(含“废物”和环境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传统自然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但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如垃圾发电)和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在“废物”集中地区如大城市可采用“废物”导向战略模式,在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环境资源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如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发展对空气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发生在区域发展的较高阶段,并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3)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废物”和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共同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贵州省开阳县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发展战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

根据区位论,优越区位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阶段可成为主导因素,形成区域发展的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其基本特点:(1)优越区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2)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中的区位由自然区位和人文区位两部分构成。(3)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区位优势的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转化。循环经济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在一定阶段应采用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但除考虑传统的区位因子外,还要重视“废物”的运输成本、“废物”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等因子。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

我国目前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往往强调自然资源优势和政府的重要性,忽视企业区位因子如市场区位、交通区位等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降低了企业利润,不利于调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更不利于自然资源短缺而区位优越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聚废旧金属发展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国未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在区位优越地区发挥区位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加强对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改造和促进全新型、虚拟型循环型经济地域结构类型的形成。

区位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转化,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即:(1)市场是决定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竞争机制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3)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种模式,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最终存在形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战略模式具有新的特征:(1)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绿色市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因此,竞争机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绿色市场经济体制。(3)绿色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模式,强调一切从绿色消费市场出发,有市场就生产,无市场就转移。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模式[1]

传统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区域内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市场化是区域创新的标志,区域内部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

按照区域发展初期技术创新过程形成的机制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区域分为自主创新型区域和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型区域两大类。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在一切战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强调先进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忽视了资源再生技术、资源节约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但确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因此,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应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污染”的技术与“绿色”的技术不再是严格意义上对立的概念,技术的选择应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把所有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质流、使能源脱碳的技术进行系统化思考。突破单一的、狭隘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把各行业的创新技术统一起来,以追求最佳效益[4]。(3)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闭路循环技术等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点。根据循环经济的6r原则,为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除以前的高新技术外,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闭路循环技术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4)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循环经济强调企业之间“废物”的相互利用、企业因产业生态链断裂的风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复杂,因此,更需要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创新的合作,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5)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明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桥梁,政府是技术创新的航标、且通过改变技术创新活动资源配置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循环经济技术是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5]。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一)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原则

目前如何选择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以下观点[6][7]:(1)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近期战略重点产业。(2)中国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市场效益、就业、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四统一”原则。②治理“双高行业”即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行业原则。③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优先原则。④抑短原则,即抑制资源短缺程度最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使用原则。⑤成熟技术原则,即加速推进已经具有成熟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原则。⑥规模经济原则,即推进企业规模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不是复制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因此,以上原则在应用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选择时,需进一步修正。

1.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量大的产业优先原则。选择该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可有效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迅速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原则。首先,要在符合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否则,该产业在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迅速减少和资源短缺数量迅速减少。其次,要鼓励企业从生产优先向服务优先的转变,优先发展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即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和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如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制约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瓶颈”产业作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含潜在)的产业对区域循环经济效益的贡献,该类产业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正如在区域经济中将“瓶颈”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含潜在)同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一样,本文将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同时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二者并不矛盾。

3.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如果新建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要重视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联系,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原则(如考虑“废物”运输成本、生态成本)进行合理布局,要重视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引导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已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必须根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原则,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布局调整。如在坡度较大地区发展种植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4.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原则。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贵阳市,可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总体上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要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5.可持续消费原则。循环经济包括整个社会生产领域,其中,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社会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中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造成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消费领域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7.区域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原则。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生态环境和知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加速推进区域已经具有的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可以发挥循环经济技术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综合效益。

(二)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原则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空间上,但当前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在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目前,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可持续协调发展包括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符合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21世纪初期中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协调布局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空间侧面,包括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中国21世纪初期,其空间布局必然遵循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

2.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原则。循环经济存在空间差异规律,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循环经济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地区差异性。循环经济依赖于自然禀赋,而自然条件具有地区差异性,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第二,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改变了物质的流动方向,但不会消除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集聚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存储、运输及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此,存在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规律。第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距离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存在距离成本的地区差异。第四,技术空间差异。循环经济发展依赖于循环经济技术尤其是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存在空间差异。第五,绿色消费市场的空间差异。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循环经济依赖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映在空间上必然形成区域绿色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我国各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决定的,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第一,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动态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趋势,优先选择在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产业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地区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否则,上述地区不再符合原则(2)的要求,又不属于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也就不再是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第二,要在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以利于实现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第三,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其集中分布地区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区域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贡献大(含潜在)的地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

5.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在中国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消费集中地域如大中城市往往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消费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但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大大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应优先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

7.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地区优先原则。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已具有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区域,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发挥比较循环经济技术优势,迅速提高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李小建.公司地理论(修订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循环经济的优点篇2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2-0026-01

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已有10多年的历史,到20世纪末,在经济发达国家已逐步发展为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形成国家的法律、制度。我国循环经济尽管发展较晚,但近年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和改善环境的迫切需要下,我国一些地区和企业逐渐开展了循环经济的实践探索。通过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律和经济措施体系,建设了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若干循环型城市和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及再生产体系,充分发挥了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优化了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笔者就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作如下探索:

1.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在生产中已经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进行了一些实践,但规模小、层次低、面窄。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根据各地实际,制定相应的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引导、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按照地域和产业特点,建立若干个循环经济圈。应当结合工业化、城市化阶段,从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入手,用发展的思路统筹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东部地区应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产业、废旧物资回收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减少资源原材料的消耗;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要将资源综合利用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内容,西部地区应将生态农业作为重点,培育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

2.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如《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依法促进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加强循环经济立法,把引导性和强制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优先对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的废物利用问题专门立法,予以法制化和规范化,也可以按照各地循环经济圈的特点,对发展区域循环经济进行地方立法。

3.强化政策导向。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用足用好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优惠政策的鼓励、引导和扶持作用。认真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强化排污收费,运用经济杠杆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要根据我国实际和产品市场情况,不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适应新形势的政策体系,包括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环保、技术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经济技术政策。政府要建立和完善资源调剂的信息平台,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加强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充分依托我国的一批国家研究、设计单位和高校的技术力量,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水平;以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为重点,选择具有标志性目标和有广泛推广前景的先进适用技术,在电力、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开展攻关,解决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矿山尾渣、化工生产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互补连接技术。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予以必要的扶持。

循环经济的优点篇3

关键词:石油化工业;循环经济

一、石油化工业循环经济内涵

1.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2.石油化工业循环经济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钢铁、电子、建材、农业等部分的发展,但同时石化产业也是能耗物耗水平高,污染严重的产业。为减轻石化产业发展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石化产业对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程度,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二、辽东湾新区石油化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盘锦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全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就坐落在此,辽河油田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开采经验,同时也十分注重持续、稳定、高效的发展油气生产,更是具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优势和专利优势、人才优势,这些都为辽东湾新区发展石油化工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盘锦作为省城4大石化基地之一,在近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央企优势打造辽宁石化产业新优势的过程中,更是独占鳌头、辽河油田和华锦集团均位列重点项目之中。盘锦这个老城将在诸多优惠政策的影响下改容换貌。将成为重交沥青、环烷基油、合成树脂等综合石化产业基地。石油化工行业历来是盘锦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石油化工行业开启了整个盘锦市的繁华,盘锦建市之初,盘锦的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列倒数第2位。而如今,盘锦市的国民生产总值绝对额在2014年省内14个市中已位居榜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0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13400元,增长17.5%。在全国55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万元的城市中列第5位,是全国36个率先进入小康行列的城市之一。盘锦建市仅30年,从经济基础最薄弱的小市一跃成为辽宁省的强市,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油田扩张拉动的结果,石油化工产业拉动的成效。石油化工业既然带动了盘锦市第一次的经济腾飞、那么在辽东湾新区诸多优惠政策的影响下,在辽东湾人的不断努力下,石油化工行业亦能在辽东湾的经济发展浪潮中起好发动机的作用,带动整个辽东湾经济的腾飞。所以辽东湾经济的发展应利用好盘锦内地的经济优势优先发展石油化工业,用石油化工业带动辽东湾经济发展,用辽东湾经济的发展带动整个盘锦经济的飞跃。辽东湾新区近期和远期的发展目标涵盖了重交沥青和合成纤维和有机化工等为盘锦乃至这个辽宁的汽车、道路、和电子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在开发区内部,石油化工业同样可以作为核心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由于石油化工行业的特殊性,它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大幅度的带动经济发展,但是其三废对环境的破环作用亦非常大,虽然市委市政府一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这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运行成本、给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阻碍。由于在国民经济产业链上,石油化工行业处于上游位置,可以带动、促进下游产业的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适时提出整好破解这一难题,加强企业间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支持华锦集团、北方沥青等大型企业之间建立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协作关系,整合产业优势,促进企业的共同发展,形成上下游产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生态模式,建立起良性循环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接续腹地产业、实现转型复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和沈阳经济区建设三大国家发展战略构想的确定,为盘锦实现向海发展、全面转型,建设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便捷出海通道带来契机。作为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试点城市,盘锦向海发展、构筑蓝色文明产业,将成为城市区域地位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助力。辽东湾新区处于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主轴和渤海翼起点上,区位优势明显,是东北经济圈区域开发开放的门户。辽东湾新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即是盘锦腹地“辽河油田”产业的延续、同时也是石化产业链条的拓展。是实现沿海、内地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的具体体现。

三、石油化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

1.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

辽东湾新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的,不可能再走过去靠投资拉动、粗放生产的老路。从辽东湾的发展实际情况看,我们必须在招商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上创新,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上创新,在企业人才的引用机制上创新,在人才的培养体制上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2.利用原油乙烯资源发展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辽东湾新区是以石油化工产业为支柱。石油化工产业链重点突出炼油-化工一体化的特点,通过对炼油工艺的优化,在生产油品和乙烯的同时,延伸生产合成材料及其他石化产品包括各种油品、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环氧丙烷、聚氯乙烯、醋酸乙烯、eVa、对二甲苯、环氧乙烷、乙二醇等市场缺口大,近年来进口量大的产品等。使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循环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3.对民营企业加大投资力度

对于重要的民营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同时,引导资金,支持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进行内部挖潜,技术升级换代以及盘活存量资产。对于新建项目,要充分论证,优化投资方案,加强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在重点项目设想中主要考虑依托国有企业和引进外资做大做强。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加大在石油化工方面的投入。

4.引进专业人才,搭建企业信息平台、强化支撑体系

增强人才储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搭建高效完备的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在循环经济信息的搜集、建立信息库以在促进企业间交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强化支撑体系,有利于循环经济工作的顺利开展。

5.初期以石油化工业为核心,带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

石油化工业作为一个资源型行业、对原材料的要求较高、对环境的影响大,对土地面积要求比较大。所以初期利用盘锦市的资源和技术优先发展石油化工业,之后均衡带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培养另外的经济增长值,保持辽东湾经济长期均衡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循环经济的理论与研究方法[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循环经济的优点篇4

进入21世纪以来,内蒙古从区情出发,提出了加快推进全区“三化”进程,即大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并且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目前,全区已经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基本达到小康,尤其是GDp增速自2002年以来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1。2008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760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17.5%;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480元和46513元,均比上年实际增长11%;人均GDp超过3万元,按2008年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4638美元,跃居全国第8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00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20亿元,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00亿元,增长14%。

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内蒙古水、土地、能源等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资源缺口越来越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自治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了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这是缓解资源约束、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全区在近年来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首先在政策层面,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指导意见》的精神,自治区经委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而且在发展规划中注入了循环经济理念,结合自治区“十一五”规划,从循环经济的理念出发,完成编制了《内蒙古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自治区政府对循环经济示范区内的企业和项目实行项目贷款贴息和申报国债等一系列政策倾斜的措施,并对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进行优先审批或核准。

其次在产业层面,依托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初步建立了循环型产业链。经过“十五”时期的建设,能源、重化工产业初具规模,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围绕煤炭产业,形成了“煤―电―化工―建材”、“煤―电―冶金”、“煤―电―粉煤灰―氧化铝”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农牧业领域,优化种养区域布局,建立了“种植业―养殖业―沼气―生活用能”的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初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最后在企业层面,选取了自治区内的一批重点企业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企业、园区的试点单位,如包钢集团公司、包铝集团公司、乌兰水泥集团公司、蒙西工业园区等,并建立了自治区首批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如托克托工业园区和科尔沁工业园区等。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产品品牌优势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7年,全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累计达110家,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424个,绿色食品产品数和生产总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位居全国第2位。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2912万亩,年产值90亿元,年销售额89亿元,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 ―二、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虽然内蒙古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而且根据循环经济在生产实践过程中遵循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制定了相应目标,“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和循环经济体系,产业结构趋向合理,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示范企业、工业园区和农牧业园区”。但总体来看,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要全面有效地发展循环经济,必须理性地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内涵认识不足

由于循环经济的理念传人我国的时间较短,而且全区人民的平均文化素质水平不高,加之我国长期以来实行“政府主导型”的环境保护工作模式,公众在环保领域对政府有很强的依赖性,将环境保护归结为政府责任。这就致使公众参与环保意识薄弱,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而且对循环经济概念的理解过于狭隘,认为循环经济仅仅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这三个方面的简单承接,只具有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的作用。他们意识不到循环经济是一种能够带来长远利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双赢发展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缺乏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

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一些对发展循环经济有重要作用的核心技术如电厂烟气脱硫、化工厂废液处理等,还不能应用到工业企业的生产实践中。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研发水平较低;同时,新技术研发与推广成本较高,直接影响到资源利用率及废弃物的资源化程度,提高了污染监控和循环经济技术推广的成本。尤其是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配套的关系比较松散,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三)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合理

内蒙古大中型企业较多,国有及控股企业资产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0%以上,非国有经济发展较慢,传统产业占主体地位。而且,重工业能源消耗高、强度大,工业经济体系内部高耗能行业比重偏大,主要产品中初级、低层次产品较多。技术结构总体较为陈旧,工艺装备落后,核心竞争力不强。工业园区尚未形成完善的循环型产业链,制约了生产工艺的更新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近年来,虽然内蒙古意识到工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并加大了对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但历史形成的高消耗偏重的工业经济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四)对环保的投资较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过低

根据1997年世界银行公布的报告,当对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1.5%时,可以控制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当该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可以有所改善。从表中可以看出,内蒙古的工业垃圾排放量逐年增多,而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尤其是工业废气与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更是如此。虽然,工业废物的综合治理数量每年也有所增加,但增长较慢,还跟不上排放的速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内蒙古近几年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

例都没有达到世界银行报告所要求的标准。除个别年份外(2000年、2006年与2007年),环保投资占GDp的比例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甚至有所降低。这说明自治区政府和企业对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企业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但是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企业却没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资金问题。循环经济发展对技术要求较高。发展初期,技术研发、人才培训以及废物回收分类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没有资金投入就很难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追求经济效益和利润是他们的主要目的。目前,内蒙古的企业都将大部分资金与注意力集中于企业与产业自身的发展,企业这种理性“经济人”的性质使得他们不可能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实施成本较高的循环经济当中。

其次,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问题。环境资源除了具有自身的自然属性之外,还具有公共产品理论中的非排他性属性。即使有企业或个人为治理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或资金,但因为治理的是公共产品,也使得没有为公共环境做出贡献的企业或个人获得公共品的使用权,出现所谓的“搭便车”现象。由于这种性质的存在,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个体一般不会主动投资改善环境。在条件允许、并对自己不造成影响的情况下,他们大都使用由于科技水平提高和加工成本的日益降低所带来的日益廉价的初次能源,很少考虑采取成本相对较高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尽管内蒙古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但由于企业成本方面的问题,循环经济从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还十分困难。

三、内蒙古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各项政策,建立循环经济政策支持机制

第一,完善和落实投融资政策。逐步加大政府投入,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通过直接投资或以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循环经济项目建设。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通过调整财政、税收等政策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同时扩大社会投资渠道,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国外银行贷款及环境保护专项基金,探索和建立自治区循环经济发展基金。重点加大财政对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及再生资源利用项目的投入。建立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工业污染防治和促进清洁生产的环保项目库,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论证和储备一批节能降耗产业化项目,培育招商引资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争取国家资金和国债资金的支持,积极寻找投资合作伙伴,走出一条开放式发展循环经济的新路子。

第二,建立健全价格、收费政策。对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进行调整,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对水价、电价、气价等价格政策的调整,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阶梯式资源价格政策,加快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健全绿色电价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收费政策,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适时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合理确定再生水的价格。全面实行城市垃圾处理收费和废旧物资回收处理制度。

第三,制定和完善激励政策。通过制定政府奖励、税收优惠、政府优先采购、价格优惠等政策,鼓励清洁生产、绿色采购和绿色消费,使循环经济处于优先发展地位。对采用新工艺、回收废旧物资的企业进行奖励,对购买使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设备的企业实施减税、缩短折旧年限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再生利用产品强制设置一定比例。通过向废弃者收取废旧物资收集、再商品化等相关费用的办法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在工业园区,通过实施税收和价格优惠政策扩大废物代谢补链项目的招商引资范围,实现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循环利用。

(二)积极试点,为全面推广积累经验

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个中心,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和提高资源生产率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全民参与的发展循环经济的新机制,为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企业试点。循环经济示范_企业试点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研究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模式,研究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政策措施。经过试点,企业资源生产率可以显著提高,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和废物产生量、排放量大幅度降低。

第二,tak园区试点。根据不同园区的产业特点建立不同类型的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控制要求,优化资源流、能源流和信息流,引进关键链接项目,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增强综合竞争实力,提升园区的档次和竞争力。

(三)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公众参与的作用

循环经济的优点篇5

一、建立健全循环经济规划体系

随着温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逐步深化,温州市已经开始逐步完善相应的生态市、县规划体系。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同样也要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建立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体系。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到经济、科技、法律、政策、教育、宣传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不是环保部门一家单位的工作,需要市委和市政府从战略的高度,组织力量,系统地研究和制定温州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基本原则、具体计划、实施步骤、方针政策和对策措施,以加快温州的循环经济的发展的步伐。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必须将循环经济理念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

温州市计划发展委员会应当会同有关市级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温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具体推进计划。此项工作,本课题组组长与市计划发展委员会和市经济建设规划院正在开展中。其次,由温州市经济、水利、农业、商业、市政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题研究,编制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生态农业发展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制定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和工业合理布局等规划,规定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确定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和推广项目,推动温州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温州市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级以上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温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积极开展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态镇乡(村)、生态服务业、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和资源循环型社区建设试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温州特色的循环经济规划体系。

循环经济是一种系统化的生态经济系统。制定温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方案,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采用生态设计方法,提出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措施,以建立新的具有补偿作用的物流通路,即进行“补链”“补网”,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经济系统,构造全新的生态经济系统。根据温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指标水平,结合温州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按照三级循环经济圈划分方法,提出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初步方案,见表5-1。

二、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法规体系

温州市没有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是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温州市要想快速实现经济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温州市政府和各县地方政府除了认真贯彻执行现有的国家、省颁布的相关法律以外,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省市的成功经验,根据温州市的实际情况,按照省里的部署尽快进行地方循环经济立法,抓紧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法规。如先编制《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再逐步制定《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办法》、《温州市工业建设项目使用土地和资源控制标准》、《温州市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再资源化办法》、《温州市废旧家电和计算机回收处理和再资源化办法》、《温州市城市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和再资源化办法》、《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办法》等等。

建立和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高消耗、重污染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及重点行业新建项目、重点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行为。

三、建立健全生态税收和经济刺激体系

现在的经济刺激措施仍以提高排污收费、减免税收、对环境保护的优先优惠贷款待遇等措施为主,建议温州市政府逐步完善末端费税、源头费税、排污许可证、贴息或免息贷款和生态补偿措施,贯彻和执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加强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增强其生态补偿功能;积极探索区域间生态补偿方式,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逐步健全生态环境破坏责任者经济赔偿制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温州政府可运用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价格差异和利益驱动等经济激励政策来激活发展循环经济的脉搏。例如,一些亏损或微利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产业,对于污染物无害化处理产业,可通过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使其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通过征收农业生产资料使用税的方式,控制农业生产中对于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过度使用,从而逐步诱导农户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含有再生材料的商品要给予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并在政府集团购买中享受优先权。

在增加生态、环境(污染排放)、资源使用税的同时,可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税收抵扣。对污染治理、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公用性事业,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

进一步加强通过减税、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保证从事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促进本地的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及管理办法,加大各项资源费使用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并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

四、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温州市要建立面向企业、生态园区和社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监督制度。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循环经济的指导原则为基础的,结合所描述对象的特点,能够定量评价所描述对象发展过程的指标集合。温州市的统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努力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切实做好有关经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定期公布结果,以便比较全面准确地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出定量描述,有效地进行监测、检查和督促。新晨

循环经济的优点篇6

摘要为构建贵州省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贵州省正加快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的推行计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即依靠调整优化能源生产的利用方式来实现物质与能源的循环。本文以调整优化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对循环经济的作用为基础,对贵州省目前的资源循环利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以贵州省的贵州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成功案例为依托,提出了贵州中小型城市(县)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形成“循环城市”的概念性结论。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循环利用循环城市

一、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及生产利用方式

“十二五”的规划纲要提出,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稳定、经济、安全、清洁的能源产业体系。这一方针在我国在此期间的能源发展方向上具有指导性意义。其中,转变能源的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期间相关能源行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转变能源的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多元发展,改变能源的生产和利用方式,总的方针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其目的是实现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并构建现代的能源产业体系。规划纲要中关于低能耗和低排放的要求,首先要转变能源的发展方式。本文中,以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为基础,分析贵州省的能源结构和资源循环利用情况。

二、贵州省目前的资源循环利用情况

资源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资源循环利用使工业废弃物被资源化,使经济价值增长,减少向自然界排放的废弃物,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增加了生态效益。同时,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保证了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当今我国的循环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资源循环利用尚不成熟,没有完备的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贵州省的部分经济工业区的资源利用情况较好,主要体现在能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控制。

(一)一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收效较好

贵州省的一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如贵阳的开阳磷化工集团、贵州宏福纸业有限公司等工业园区,其资源循环利用的重点项目已经启动。在“三废”的利用方面,各公司大力投入资金,形成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体系,减少了“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循环经济。

(二)部分国家的大中型企业通过清洁生产的审核

一些工业园区的大中型企业在节约能源、清洁生产等方面通过了审核,取得了较好的收效。据数据统计,这些大中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以循环经济为方向,生产的水耗、电耗都较以往有所下降,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物也得到了重复利用,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

(三)部分工业区初步形成主要产业链

贵州省的各地区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以特有的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地方资源形成工业聚集区,发挥了企业集群效应,合理调整优化能源生产再利用的方式。

三、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形成循环城市

贵州省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已初步形成,本文中以贵州省的贵州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成功案例为依托,详述了贵州中小型城县构建循环城市的概念。

(一)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由桐梓煤化工项目、桐梓火电厂等项目建立的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煤化工、铝加工、钛加工、热电、冶金、等产业。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总规划面积为45平方公里,是贵州省重点培育的工业园区之一。园区分为华电工业园、蟠龙工业园、娄山彩阳轻工食品工业园、桐梓重庆工业园和渝黔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地方的大力推动下,除桐梓火电厂这样的工程进展顺利以外,金兰伟明铝业也基本建成。为了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桐梓县制定了能源产业、铝钛加工产业、化工产业、轻工及副食品加工产业等四大产业综合发展,对园区的产业进行规划。园区产业定位是以煤化工、遵宝钛业、火电厂、伟明铝业的企业为依托,发展煤化品,铝加工、钛加工、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等节能环保且附加值高的附属产业,大力把桐梓发展成黔北工业经济的增长极和重要的产业承接基地。

(二)构建循环城市

构建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是形成循环城市的核心内涵。循环城市,是指依照循环经济及循环社会的概念,以节约资源为方向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来建设的城市,在城市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中,资源节约使用、重复使用。中小型城县构建循环城市,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方式,是当今节能和环保的主题下,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有效办法。形成循环城市,对于中小型城县,是以日益发展的循环工业园区为依托,以可持续发展为方向的新型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目前,我国的循环城市的构建还在起步中,而循环城市的形成必然成为未来社会的方向。

结论:发展可持续经济,合理调整并优化能源生产利用的方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方向。构建资源循环系统,形成“循环城市”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核心。本文通过分析贵州省目前的资源循环利用的情况,并以桐梓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例,提出了贵州省中小城县构建资源循环,实现“循环城市”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刘鸿雁,吴永贵,安艳玲,毛健全.贵州省主要工业区发展现状与循环经济改造.贵州化工.2009(04).

[2]金小天,霍文冕,杨占星.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以甘肃省高台县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6(11).

[3]陈凯,黎湘虹,张秋根,殷茵.南昌建设资源循环型城市的探讨.江西科学.2009(02).

循环经济的优点篇7

一、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政策体系

(一)法律保障方面

保障我国循环经济实施的根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循环经济法》),这部法律对循环经济的支持有两个方面:一是将循环经济列入政府主导的财政支持,并将其纳入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二是注重税收调节的市场手段。当前循环经济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很好的模式、体系与市场基础,所以现阶段政府财政提供启动资金和专项支持在我国非常必要。在政府财政支持循环经济方面,《循环经济法》提出“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关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的科技研究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服务等”。由于目前循环经济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我们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市场刺激手段,在《循环经济法》中只是开出了我们最常使用的优惠税收“药方”。从源头上看,《循环经济法》是《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的延伸和发展。颁布于1997年的《节约能源法》提出对节能产品、技术进行税收、信贷的优惠政策,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节能资金用于支持节能技术研究开发、节能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点节能工程的实施、节能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循环经济法》中部分政策是对其的沿袭,差别之处在于更为倚重市场手段。《循环经济法》把《可再生能源法>中对可再生能源诸如优先发展规划、财政专项基金支持、优惠贷款和税收等方面的内容都吸收进来,所以二者在政策上有很大的相似性。

(二)法规、规划和各专业管理部门规章保障方面

1.国务院主要针对循环经济有关法律制定相应条例、办法和发展规划。为了配合能源、资源节约的法律,2007年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特别强调了财政支持与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项目的倾斜力度”,“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国务院文件的循环经济刺激政策具有可操作性,加大了对企业所得税减免支持力度,提出“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实行减计收入的政策”,同时“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2012年8月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循环经济的刺激政策更为明确,有四个方面:首先是配合落实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其次是确立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重点与管理、使用办法,第三是以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环境,最后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

2.部委针对法律、国务院政策制定的循环经济的管理办法。具有代表性的是《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及《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内容涉及可再生资源管理利用的具体操作方式,尤其是资金使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经营、监督与管理。由六部委联合签发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提出,国家鼓励全社会各行各业和城乡居民积攒交售再生资源,国家鼓励以环境无害化方式回收处理再生资源,鼓励开展有关再生资源回收处理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具体提出了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范围与重点,比如扶持潜力大、前景好的石油替代、建筑物供热、采暖和制冷,以及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三)青海省级层面上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体系

省级层面上的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对于建立区域循环经济模式,促进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以前结合青海省情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主要有:《青海省实施办法》、《青海省盐湖资源开发与保护条例》、《青海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地方规范性文件主要有:《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意见》、《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循环经济项目认定管理办法》、《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青海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青海省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等。这几部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柴达木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由地方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有利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微调、产业政策趋紧的新形势下,争取到更大的支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2010年8月11至12日召开的全省循环经济大会,明确提出了建设高原区域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总体要求,全面部署了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会后,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若干意见》(青政[2010]70号),提出的20条政策措施,涉及园区建设、产业发展、财税扶持、资源配置、人才保障以及管理体制等各个方面,这些措施含金量高、针对性强、支持力度大,操作性强,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基础性和政策性问题,创造了更为宽松、更加有利的现实条件和发展环境,进而形成了举全省之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发展合力。与此相适应,在9月成立了省循环经济领导小组,省政府各部门先后制订了《青海省循环经济试验区循环经济项目认定管理办法(试行)》、《青海省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青海省原生矿产品生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

二、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对循环经济支持一枝独大,刺激循环经济的市场机制还有待深入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对其进行扶植是必要的,但目前支撑我国循环经济体系的投入过分依靠财政,政策上只在税收和优惠贷款方面进行了说明,对循环经济中企业行为和产业塑造并没有提供有效的市场刺激,在大部分地方“吃饭财政”状况下很难实现政策预期效果,循环经济政策很容易流于口号和形式。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基本手段,市场机制渗入是循环经济得以实现的关键。没有市场机制在循环经济中发挥最基本的资源配置作用,恐怕会部分成为计划循环经济模式。

(二)与国家层面循环经济法律相配套的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和办法,尤其是地方立法等还远不完善

从2005年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就着手循环经济地方法规的制定,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只是出台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实施意见、鼓励政策等,并没有出台具有强制力的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和办法。循环经济没有具体落实到法律制度框架内很难保证其正常、有序运转,容易使循环经济发展方向与政策导向飘忽不定,长此以往循环经济的内容在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虚,与中央保持一致落实循环经济战略的希望也就越来越渺茫。

(三)现有循环经济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

循环经济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它的公平性、普适性、合理性和明晰性都相当重要。所有这些决定了它的可操作性。我国循环经济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过度依赖行政手段忽视市场机制,导致政策的公平性、普适性、合理性和明晰性缺失;在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下,地方缺少与中央配套的法规,执行循环经济的主体、程序、条件根本没有明确,地方循环经济执行力缺乏强度。

三、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需求评价

总体上,中国的循环经济在经过理念倡导和国家决策两个阶段后,自2005年进入全面试点示范阶段后,我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就遇到了怎么做的问题。这一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政府制定什么样政策来推动循环经济实践,二是政府如何指导,或者企业等实施主体如何具体发展循环经济,即遵循什么样的实践方法和模式。

按照政策作用的对象和性质,任勇等人的研究认为,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应由基本政策、核心政策、基础政策和宣传教育政策组成。基本政策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的和普遍适用的指导政策,统领核心政策、基础政策和宣传教育政策。核心政策是直接推动循环经济重点实践领域,如企业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区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等的政策,核心政策的形式可以分为法律法规及标准、经济激励政策和行政监管制度等。基础政策是为循环经济重点领域的实践创造良好制度环境的政策,如国家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国家价格、税收、金融和产权等基本经济制度;国民经济核算、干部政绩考核等绩效考核政策。

综合考虑试验区循环经济发展阶段、试点内容、新的政策动向、和上述已有研究成果等四个方面的因素,目前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制定的循环经济优先政策或紧迫的政策需求有三个方面:一是制定直接针对循环经济实践(试点)重点领域的具体政策,特别是经济激励政策。二是发挥基本法循环经济的规范管理功能,加快试验区促进与扶持循环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建设;三是健全与完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动态跟踪和监察循环经济推进程度提供依据。

四、试验区循环经济政策的重点及发展方向

(一)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综合经济政策

1.在重要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循环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在于培育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对循环经济深入的推动作用。我国曾在不同行政区实践的生态村、生态镇、生态县等效果并不理想,最重要的原因是过于依靠政府,不能通过市场获得经济收益。因此,要大力发展环境产业市场,充分利用环境企业的成本利益机制,以及社会大众的利益驱动机制,构建“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对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根据资源消耗外部性的强弱确立不同经营模式,组建竞争有序的循环经济市场运行主体。优化循环经济市场运行环境,构建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根据资源稀缺性和市场供求关系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

2.循环经济政策应鼓励利用市场手段吸引各类资金进入该领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与水平。针对目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投资与经营主体单一的局面,既要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大规模吸引各种类型的资金进入循环经济领域,更要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循环经济工程资金需求量巨大,是吸引社会资金、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政府应切实承担自己的环境事权,通过财税政策、价格政策、专营及监管、融资方式引导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降低市场准入,使各方资金合理进入循环经济投资领域,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强化政府对循环经济投资的宏观调控能力,应尽快建立中央、地方或跨地区的循环经济投资专项基金及相关的投资管理机构。

3.在循环经济政策推动市场体系的建设中政府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加注重维护并健全循环经济市场体系,合理利用循环经济市场机制。政府应主导循环经济运行规则体系的制定,并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主要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调节循环经济运行,包括征污染税、资源税,提高资源密集型行业贷款利率,降低资源再生与污染治理企业贷款利率和相关环节税率,在高耗能领域合理利用有利于我国的进出口税率。加大公共财政对节能环保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清洁生产专项财政基金管理,逐步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体系。组建国有循环经济投资公司,兴建大型循环经济公益性基础设施,加大跨地区的环境治理项目投入。

(二)加快试验区地方法制建设,制定促进与扶持循环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循环经济地方立法应当立足本地区实际,确定符合地方特点的立法项目,逐步建立起完备的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框架。循环经济地方立法更应突出实际效果,增强可操作性,有针对性地解决本地实际问题。在发展循环经济初期,循环经济地方立法宜采取专项法和配套法为主,“立、改、废”相结合的模式,整合法律资源。专项法重点解决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具体问题,配套法重点解决循环经济理念和法规整体修改完善问题。循环经济地方立法要重视经济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必要的成本效益分析,在看到循环经济发展对立法需要的同时,还要看到满足法规施行的可能性。

1.制定《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循环经济促进条例》。当前,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可以按照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立法法》的规定,结合《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意见》、《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实施方案》等地方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在充分领会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和符合《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目标、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参考《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的立法成果和立法经验,按《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程序规定》的程序,加紧制定《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循环经济促进条例》,为试验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和支撑。

2.制定《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条例》。在修订《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和修改完善《海西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同时,研究制定《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条例》。该单行条例以提高经济活动的资源效率、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优化资源配置为目标,规范资源有效利用的以下各环节:在资源开发环节,健全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确立原始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在资源消耗环节,设置资源管理制度,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重点加强盐湖、煤炭、石化、化工、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资源等消耗的管理,实现能量和资源的梯级利用、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益。

(三)健全与完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

1.科技研发促进制度。该项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加强生态设计技术、工艺优化、资源高效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循环经济信息等方面的科技研究,建立系统的技术规范。鼓励在有条件的行业或地区,实施循环经济科技研发的产业化与市场化运作;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发和应用发展循环经济先进适用的技术,增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推动试验区科技支撑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的建设。

2.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制度。该项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容、渠道和方式:规定试验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依法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培训等;规定鼓励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推广、实施及监督的措施、办法等。

循环经济的优点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融资渠道;农业融资

1引言

农业循环经济是当前经济建设的一个重点,而农业经济本身一直存在的融资问题却成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目前如何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的融资渠道,改革农业循环经济的融资环境是目前解决循环经济资金出路争论的焦点。在这里,本文以合川为例,分析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融资问题。

2 融资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经济活动与融资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发达的融资渠道体系能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循环经济,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更需要健全的融资体系的支撑。地方农业融资渠道本身就存在很多的不足。另外,农业作为循环经济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循环经济技术比传统技术更为复杂,往往交叉涉及了多个科学领域的成果。对设备、原料要求更高,技术更新更快。这些都需要保证资金融通渠道的畅通、稳定以及多元化来满足资金需要。因此需要健全和建立多融资渠道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有利的金融支持。

另外,循环经济也强调跨产业循环,因此对于金融要发挥作用还可通过建立金融与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互动来实现,使融资作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中的一个环节。目前,结合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实践,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主要有下列五种:清洁生产模式、产业间多级生态链联接模式、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园模式以及商业化回收处理模式。在这些已有的循环经济模式中,农业主要以生态农业园模式为重点,在区域农业生产中逐步建立起生态型农业基地,以产业间多级生态链联接模式和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针对农业企业、农户等相对较小的经济主体来发展。融入融资环节后可发展产业间多级生态链联接模式如: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初始阶段,引入金融手段,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因素,直接为经济发展提供初始融资支持和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作用,以此确定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次序,对不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或有损生态的产业、行业实行限制性发展政策,通过金融手段促使其自然退出循环经济圈;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贯彻供给引导型为主导的金融发展逻辑,从多方面引导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在循环经济充分发展阶段,实行需求尾随型与供给引导型相互作用与相互促进的金融发展路径,金融通过多方面创新以适应循环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进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而循环经济发展通过不断提出新需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等方式促进金融总量增大和结构优化,以此推动金融发展,从而实现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循环发展。

3 合川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融资现状

3、1 资金总量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发展循环经济需求

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期,必然有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沼气池建设、节水工程建设、规模化养殖场建造等都需要资金。而循环农业的主要施行者和受益者都是资金缺乏、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的个体农户,不仅投资力量薄弱,而且难以满足大规模整体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资金需要。另外,发展循环经济的农业企业由于自身的风险和资金需求规模的庞大,也面临资金缺乏的困境。目前,合川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投入和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融资支持渠道狭窄,没有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筹资机制,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薄弱是我区亟待解决的状况。

3、2 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业务范围限定限制循环经济

一直为农村提供资金支持的主要有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储机构,但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还未形成。2006年合川农村商业银行提供农业贷款余额117753万元,占全区农业贷款的95.06%。并由于这些金融机构本身也在经历改革,内部业务体系也还未完善,对于农户的融资服务还无法实现个体化、差异化,农业经营者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相应的资金。同时金融机构在防范和处治风险方面的能力比较薄弱,加上农户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的认识不够,使得正规金融业务难以普遍开展。另外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由于初期经济效益不佳,不能满足银行的贷款审批前提条件,限制了企业在金融机构的融资。

部分金融机构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不够,没有正确认识地方循环经济建设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没有看到循环经济蕴含的巨大商机。发展循环经济,以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这就为金融机构贷款营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甚至是将融资体系也纳入到循环体系中来。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地方经济繁荣了,居民富裕了,又为金融部门提供更充裕的资金,循环经济与金融业应是和谐互动发展的关系。

另外,在循环经济的融资总量中直接融资占比较低,过分依赖间接融资来满足需要是目前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融资形式。由于直接融资以及风险投资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供给。

3、3 有效的融资政策缺乏,对循环经济支持有限

循环经济项目大多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社会效益突出的特点。这三大特点来看,对于循环经济投入的资金具有风险高、规模大、收益有限的特点。因此对各融资渠道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有限的收益缺乏相应的财政贴息、免税等补偿政策,加上资金逐利避险的本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渠道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循环经济的公益性特点没有在金融政策中得以完全的体现。

4 发展和完善融资渠道的对策

4、1 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由于循环经济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生态价值,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然离不开政府的投入。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农业技术;另一方面要大力鼓励对已开发技术进行全面的推广。目前沼气池的普遍推广,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另外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技术来解决农用地膜再利用、农业废水循环再利用等问题-这都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进行研究和推广。这要求各级政府依法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循环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对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即技术研发的补贴发放,鼓励农民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同时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改善种植生态环境。另外政府要加强农业财政资金的管理,避免出现农业财政资金预算不落实、农业专项资金被挤占挪用、农业财政预算执行进度慢等现象,切实提高农业财政资金分配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规范性。

4、2 完善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运作,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另一个资金途径必然离不开金融机构这条重要资金渠道。

首先,要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作用,农业发展银行本身有着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实施的义务,因此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应发挥自身业务优势,以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贷款贴息等方式,弥补循环经济基础项目长期建设过程中商业信贷缺位的问题。另外应该把对偏向扶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条款纳入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其他渠道如财政、商业银行及其他社会渠道对农业的投资全部统一由农发行负责管理。

其次,要继续发挥农村商业银行的作用,要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和营销模式,重新拟定资金成本系数和利润考核制度,通过政府以贴息和担保方式,吸引银行把支农贷款投放的重点向从事循环农业生产的农户和企业倾斜,向农村种养殖业大户倾斜,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倾斜。同时,各商业银行还要根据循环经济的实际,不断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完善对循环经济的差别化服务。通过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品种、增强服务功能,进一步拉动区域农村经济发展。

最后,应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以及信贷担保机构,逐步由政府主办走向商业化,引人民间资金或外资,扩大循环经济融资来源和总量。

4、3 努力提高循环经济主体自身造血功能

由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受益人是农户和企业,可以通过改善他们的自身造血功能来实现发展循环经济。

对于经济上困难的农户,一方面对陷于贫困的保障对象给予资金和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同时动员财政、劳动保障、工商、税务、教育、卫生等部门齐抓共管,健全综合社会救助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政策、科技、服务等多种形式扶持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发展生产,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循环经济,促进其自食其力。为此,首先必须做好加强对低保对象的思想教育、技术培训,激发他们的活力,使其具有“造血”功能。其次加大劳务输出,使有劳动能力的困难农户能实现就业,有一个固定的收入。再则指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搞多元化经营,向高效农业和精品农业发展,通过增加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延长农业产业链,减少农业资源污染和增值来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吸引民间资金投资,实施一些优惠政策,如信贷、税收上的优惠政策,鼓励多途径融资。

5 结语

从以上分析来看,合川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过程中仍然面临资金渠道单一、资金数量有限的问题。针对这个情况,合川市作为重庆市最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应通过政府引导,相关主体积极参与,最大限度的挖掘融资渠道,吸引资金满足合川农业循环经济资金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柳敛,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J],实事求是,2008,(1):14-34

[2]郭文才,薛绯,论金融支持与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2):99-101

循环经济的优点篇9

1.1循环经济中物质循环的实现首要靠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源潜能的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良性循环和物质资源的良性循环互动,既是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就是使农业增长由原来的依靠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大量消耗转到依赖科技开发和人口素质提高上来。农民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加强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大力培养和合理配置具备循环经济理念和操作能力的各类专业人才,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实施循环农业、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关键。

1.2农业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相比,农业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农业经济的流向形式是单向的,即“资源———农产品———废弃物排放”,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农业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和其它子系统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共生共进关系,它要求协调农业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间的发展关系,统筹处理农业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中的各种相互关系问题,将农业大系统的经济活动过程有机结合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废物资源的经济循环链。只有农业生产要素协调共进,才能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1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发表了著名的《丹波宣言》,比较完整的阐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按照《丹波宣言》中的定义,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以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为目标的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护资源与环境。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利用上,通过立体种植,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可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利用生物之间相生相克原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化学物质的输入。如通过利用沼气,减少对森林的破坏,从而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还可通过资源的综合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资源的循环利用等节能减耗和节流开源,实现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延缓资源的枯竭,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循环经济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减少资源和能量的投入,在部门内部生产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把一个部门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其他部门的生产原料,实现各部门之间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共享,从而达到污染排放的减量化或零排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自然也需要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交换资源与能量,最终形成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发展的、整体、和谐的循环型社会。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所以在农村推行循环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的关键性的基础,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3.1农村和生产发展离不开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首要的是节约,有效地利用与发挥农村土地、水源、森林、土特产等资源,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和高的利用率,拓展生产范围、生产品种、发展多种经营。农业循环经济不但促进粮食增产增收,而且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拓展和延长产业链,进行家庭产品的深加工与再增值,以使农民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利益。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布局离不开循环经济。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的就业门路和生产领域。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行产销一体化经营,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因此,毕节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用循环经济理念规划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途径和重要载体。

4.农业循环经济在毕节地区的模式与实践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在一、二、三产业之间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在农业内部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毕节地区在注重借鉴传统农业的同时,积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通过对农业生态经济体系有针对性的技术设计、管理和实施,创造出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循环农业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4.1以沼气为纽带的各种农村庭院生态农业模式。近年来,毕节地区每年都以2.7万口以上的速度发展沼气能源建设,以沼气为纽带,发展农村庭院生态农业,形成了“猪———沼———果(蔬)”、“猪———沼———粮”等模式。这些模式的主要形式,就是运用生态学物质循环原理,把蔬菜、林果种植、养殖、加工等与沼气池、改厕、改厨有机配套,使整个过程实现有机物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综合效率。“户建一口沼气池,圈养2—3头猪,种好2—3亩菜(果)”,利用农作物秸杆作猪饲料,产生的猪粪便进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气可以作为能源,沼液、沼渣可以作为农作物的肥料,产沼气剩余的粪便直接堆肥用作肥料,这样就形成了农产的良性循环系统。

4.2生态农业示范村模式。生态农业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一种应用形式。生态农业的实施,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带动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食品的发展,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如金沙县岩孔镇板桥村,通过沼气建设项目,积极发展循环型立体生态农业,探索出了以“猪———沼———粮”、“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菌”等模式并存的立体生态循环经济的路子,走上了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该村216户,共建沼气池240口,全部实行“一池三改”,普遍推广了“三沼”综合利用。利用沼液、沼渣培植葡萄、生产食用菌,养猪、养鱼。经过试验和推广,葡萄等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6年全村葡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350亩,平均每户1.6亩,产量达60万公斤,产值170万元,仅此一项该村人均收入达1740元以上。板桥村还通过举办葡萄节等活动,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旅游业。近年来,板桥村每年的旅游人次均在2万以上,纯收入在20万元以上。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促进农业和旅游业之间产业链的延伸,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的观光农业奠定了基础。

4.3绿肥种植及转化利用模式。这种模式以土地为基础,以沼气为龙头,大力发展绿肥种植和家畜养殖,形成以农促牧、以牧促沼、以沼促果的配套发展和生产良性循环系统。如织金县通过该模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形成了绿肥———培肥地力———种植———养畜———沼气———种植等的循环农业模式,既可培肥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达到改良土壤,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又可将之转化成优质饲料,延长产业链,增加养殖收入,同时还为发展沼气提供原料。2005年全县绿肥综合利用面积22万亩,加工草粉约7万吨,利用鲜绿肥或草粉养猪21万头,养牛6万头,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沼气建设这个龙头,延长产业链,使以沼气工程的推广形成的农村循环经济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根据区域布局优化与分工优化的原则,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为中心,打通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联结,通过建立健全区域生态整合机制与产业共生机制,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均衡。如金沙县以板桥村为中心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就是重点探索坝区型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该示范园区包括西洛乡金槐村、中心村、大水植物园、绿健牧业公司、惠馨果业公司、岩孔镇光明村、板桥村、冠香坊调味品公司、金沙县大水酒厂等。通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整合项目、资金、资源等,在生产布局上注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人、财、物等要素向该区域聚集,着力构建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特色经济体系。示范园区汇聚了板桥葡萄、回沙酒、惠馨果品、绿星牌畜产品、冠香坊调味品等品牌,形成了双低油菜、优质米、特色蔬菜等两高一优农业,推广了水稻宽窄行两段育秧、油菜育苗移栽、玉米单株定向、烤烟麦肥分带轮作,形成规模酿酒、批量生产调味品、无公害生产蔬菜和有机养殖畜产品和机械化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

5.发展毕节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思路

5.1深化认识,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把发展观统一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上来。一是要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加快毕节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的重大举措,作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现代农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二是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倾向,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三是注重培养广大农户的环境意识和参与能力。要大力开展环保教育,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加强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技术的培训,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5.2推进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体系建设。农业循环经济按其地域、行政区划、产业、功能等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模式,模式设计有着不同的类型,因此,应根据各地条件确定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类型、模式及其主要目标、任务和重点解决的问题。要根据毕节地区“十一五”规划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快制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并进行效益预测和规划可行性分析,提请专家审定,并组织力量付诸实施。毕节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二是模式带动,技术集成,建设与管理并重,工程与政策并重;三是综合治理,整体提高,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种养加全面配套,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协同提高。

5.3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一是重点研究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的作物新品种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配套技术,水土保持、提高土壤肥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技术;无污染、无公害或减少环境污染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消耗的节地、节水、节肥、节能、节本农业生产技术。二是加快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绿色、特色产品,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引导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提高肥料和农药的利用效率,通过种植绿肥、桔杆还田,积极防治农业源头污染,努力培育耕地的持续产出能力。三是加快现有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制、整合,使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及当地农民的实际需要。

循环经济的优点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对外贸易;经济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分工日趋专业化,各国间贸易竞争也更加激烈,但是wto规则的不断完善却限制了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而设置的贸易壁垒,于是,不少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采用诸如资源、环境标准等非关税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循环经济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竞争力,对克服国际贸易中的非贸易壁垒具有重要意义。

一、循环经济解读

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的实践在我国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多次在各种重要会议上加以阐述和强调。可以见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保持贸易中已有的优势

一方面,将环保标准的提高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另一方面,随着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会减小由于环保标准的提高而带来的成本的提高,使环保标准带来的优势得以保持、扩大。

2.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我国在不脱离经济发展现状的条件下,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摆脱“环境成本陷阱”,提高外贸产品竞争力。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的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资源的损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持我国环境资源的丰裕程度;另一方面,由于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本身要求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其要求,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生产—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这将使我国在不断地提高环保标准,将环境费用纳入成本核算的同时不断地降低环境成本,从而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渐降低环境代价,解决“环境成本陷阱”中经济增长代价巨大的问题。

3.消除“绿色贸易壁垒”障碍

循环经济就是要将生产活动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谐地结合起来。它追求的清洁生产,可以避免因产品的生产制造方法不符合他国的环境要求而受到环境管制的影响;它的产出物要求符合物质能量循环的要求,可以作为原料投入新的生产循环中,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产出物对环境的污染,可以避免产品和包装因使用和回收利用问题而受到市场准入、绿色包装等“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三、循环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负面影响

1.遭遇污染工业的涌入

由于我国环境标准的水平相对发达国家较低,这使得我国在污染品的生产上拥有了贸易优势,从而致使发达国家的将高消费、高污染排放工业自觉不自觉地转入我国。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不少发展国家凭借中国生产成本低、环保标准低的污染工业贸易生产优势,纷纷以各种贸易形式,将污染工业转入中国生产。

2.环境成本转移问题频出

“环境成本转移”是指如果将廉价的初级产品的国际间流动看作“生态流动”,由于环境成本从进口国转移到出口国,那么更自由的贸易可能促使更多的环境负担从进口国向出口国转移。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往往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承担者和出口方,发达国家以经济利益为诱饵,把污染物以“合理”的方式留在发展中国家,从而改善本国的环境质量,将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成本于无形中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陷入“专业化陷阱”

现存的贸易结构还有可能是的我国陷入“专业化陷阱”的发展怪圈,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目前,中国一类的发展中国家仍以资源密集的初级产品为对外贸易的基础,由于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初级产品的需求相对下降,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使得生产成本却呈现上升趋势,从而导致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埋头专业于初级产品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会使得其逐渐丧失竞争优势。

四、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1.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关键。国际上现有的先进技术要积极引进。但这些技术还远远不能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针对中国人多资源少的国情,中国更应大力发展自有技术,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体系。要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等技术,努力突破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园区和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2.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应建成以节能、节材、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的信息产业;对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的发展给予税收优惠,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五、小结

当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只有循环经济发展完善了,才可以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获得有利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李宁,赵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措施研究[J].生态经济,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