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8:09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1

关键字: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应用型人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发现不足,发挥优势,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规律和有效途径是切实可行的。

一、计算机专业现行人才培养计划存在的问题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所学计算机专业知识和编程技能应用于计算机专业社会实践的技能型人才。计算机专业技能的应用是应用型计算机本科教育的科学定位和办学方向着眼点。但是目前,学术性、理论性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占比重较大,实践性、工程性的内容得不到足够重视,这与应用型计算机本科教育的定位严重不符,造成培养目标不明晰。

2.课程体系与产业结构调整不适应

教学内容陈旧,专业教学与市场脱离,课程内容滞后于计算机专业技术的更新发展。专业课理论知识量大,涉及面广,但与实践结合少,学生无法学以致用,缺乏深入理解平台,导致无法实际掌握计算机专业技能。

3.实习实训环节不受重视

学校没有固定实践基地,企业提供的实习职位和见习场所较少,学校在管理上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校内实习一盘散沙,校外实习流于形式,课程设计抄袭严重,毕业设计应付了事。对实习实训环节的轻视,导致学生毕业后眼高手低,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

4.“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占比例较大,而青年教师大都刚走出一个校门即走进另一个校门,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工程设计和管理经验,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二、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培养要求

培养具有计算机专业技术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具有较高工程素养,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学生具有在专业方向上进行深入学习和了解相关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一定企业和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使学生具备在计算机领域及相关的广阔领域中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产品制造及技术应用等工作的能力。

三、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具体措施

1.明确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目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宗旨是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专业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切实加强工程化教育。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他们具备使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在计算机领域及相关的广阔领域中从事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产品制造及技术应用等工作,培养学生成为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领域合格工程师。

2.改革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

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改革原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根据面向应用的原则进行合理划分,引导任课教师组建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和实践指导团队。将联系密切的课程组建成为课程群,设计完整的实际应用项目,结合项目讲解知识,利用知识解决项目,各门课程连续贯穿地进行教学和实践指导活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模块在实验环节中实现交叉。例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课程组建课程群,Java语言程序设计、Dotnet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等课程组建课程群,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等课程组建课程群,等等。

另外,进一步加大实习实训环节比重,且制定相关规定保证实习实训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在大一到大四各学年,分别设置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多个实习实训环节,并将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以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各级各类专业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工程能力的切入点和重要途径。

3.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目前,由于学校拥有的企业支持资源有限,将少部分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学生列入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实行“3+1”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在校内学习3年,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同时结合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等,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企业学习阶段累计1年,包括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习实训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并积累实际工程工作经验。企业学习阶段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学校和参与“3+1”培养的企业,共同建立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相应的培养体系,拟定“企业培养方案”,并细化到每一周的学习安排。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工程师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一定的工程经历。学校全面增强师资队伍的工程实践意识和能力,设立面向企业创新人才的教师岗位,优先聘任有工程经历的教师。不断强化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工程经历和实践能力,并设置准入门槛。对没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制定和规范教师的兼职办法,引导和规范教师到企业兼职,参加工程实践1-2年,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立兼职教师岗位,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或企业高级专家到学校兼职,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同时,不断完善计算机专业教师评价制度。配合学校人事部门,组织有关专家研究、设计和制定一套适合计算机专业特色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并将毕业生优秀程度和社会需求程度等指标引入评价系统,以实现对学生培养绩效的综合客观评价。

5.以科研促教学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内容都比较抽象,教材中没有贴近实际的例子供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讲解困难、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将教师科研工作中相关的最新成果、探索的前沿要点引入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科研工作融入教学中,是践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指导方针。同时,可以引导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量力而行地承担一部分实际项目,既可以令学生思维灵敏的特点充分展示出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又可以将教师从繁重的科研工作中解脱出来,以利于更好的进行教学研究。所以,尽可能地以科研促进教学,用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寻求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养成良好的科研素养,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

四、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契机。我校计算机专业经过努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近2年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其中有20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奖励,并实现了部级奖励零的突破,有18人以教师承担的实际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成绩全部都是良好以上,其中14人成绩为优秀。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2]中国科学院信息领域战略研究组.中国至2050年信息科技发展路线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黄惠,丁莉萍.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J].江苏高教,2012(5).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2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和现状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背景

国际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到60年代专业教育逐步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则采用学术团体提出的参考方案。从20世纪中期开始,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采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基本上都是参考美国的体系,1985年以后,面对学科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组织结构的日渐庞大,美国的学术团体开始寻求学科人才培养的内涵发展模式,1990年基本完成第一阶段的研究报告,并推出“91教学计划”。但“91教学计划”及其相关研究报告对学科方法论内容的研究不够深入,从而使人们产生“91教学计划”难以实施的印象。中国高等教育参照美国的“91教学计划”制定了“93教学计划”,并延续至今。1995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理科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并批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由复旦大学等九所学校组成项目组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分类、分层次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思路。20世纪90年代末国家又启动了35所重点大学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建设工程,力图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式。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当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按照过去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认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关于算法的学问,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开展算法研究与应用的能力;是在数学与电子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数学与电子科学的基础;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培养的人才须有较强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而言,存在着既不能让学生掌握扎实、完整的专业理论基础,又不能培养学生熟练的应用能力的问题,由此出现了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从而导致了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的供需矛盾,甚至使人们造成了计算机应用能力本科生不如专科生、专科生不如中专生的假象,充分反映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快速发展,知识组织结构和核心基础知识变得越来越庞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分委员会组织的我国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查结果显示,成熟的企业并不回避再培养的问题,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养成本。it项目主管认为,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的应用不熟、经验不足;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人力资源主管则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最欠缺的能力为:对工具和方法应用不熟、经验不足;价值取向和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不成熟;外语能力欠缺;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问题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因此,根据社会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规格,是解决目前计算机人才培养专业特征不明显的可行途径;从长远看,有必要考虑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适当的分解,进一步明确专业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快、应用范围广、社会需求差异大的特点,必须全面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分层次教学计划,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要充分认识到本科专业教学内容比较灵活、学术水平要求一般、重视能力培养要求的特点,明确的培养目标,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制订有效的实施方案,立足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才能保证较高的本科教学质量。因此,从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出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实行分层次培养格局,才能有利于发展,有利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发展。

三、扎实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计算机学科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增强人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将实践环节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提高实践的效果,从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给他们提供学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注重自我设计软件/硬件的以致用的实践机会,注重自我设计软件/硬件的创新能力训练。在学习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并将实验从理论课中分离出来,自成系列,独立开设综合性课程设计;自这些课题研究、设计与开发实践,不仅培养了大家自主学习与理解能力、以及对新知识的驾驭能力,而且经历了计算技术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创新的能力训练;还可以通过参与基金课题与国家课题的论证与申请,强化了创新的动力观和主体观教育,培养敢于创新的意识,而且作为主要成员经历课题总体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系统验证与性能评测等研究过程,培养了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实施和贯彻。我们认为多样化专业竞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软件设计、机器人、模拟联合国团队等专业化竞赛,尽管竞赛内容与形式不同,但其共同之处是不仅能够培养人们敢于创新的意识、激发创新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理解与应变等创新能力,还能够引导大家在自学进取中培养自信,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和在对待名利中树立正确人生观,塑造创新人格。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创新人格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是创新型人才表现出的整体精神面貌。没有创新人格,人的创新潜能很难充分发挥。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注重知识、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养成。

参考文献:

[1]赵致琢,刘椿年,许满武,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进展通报[J].计算机科学.

[2]李晓明,陈平,张铭,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3

【关键词】教学模式;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

1.引言

近年中国高校的工作重点之一是:制定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方案,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1]。在此情形下,地方本科院校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网络工程专业等计算机类专业(以下简称计算机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型人才是一个必然趋势。相对传统专业,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其有主要的二个优点:(1)因计算机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技术更新快,对社会影响大,故计算机类专业容易与企业沟通,易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在读硕士、博士时,一般都进行过项目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能力,故计算机专业易于培养与应用技术型高校相适应的“双师型”教师。基于这二个优点,地方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相对于传统专业更容易向应用技术型转型。为此,如何制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如何为学生提高应用技术能力搭建真正的实践平台,是计算机专业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一个关键。

2.培养模式面向应用技术型转型的改革方案

调查以往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学生数量多或素质差,而是因为其掌握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表现为:在地方本科院校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清晰;在教学上,缺乏特色的知识讲解和深度的实践教学;在学生学习时,缺少相应的技术平台进行实践锻炼[2]。针对以上问题,制定一个具有明确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搭建学生应用技术的实践平台,“订单实训”形式的校企合作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加强学科竞赛和增加基于项目实训的实践活动等的教学模式,无疑是对这个解决方案的一个有益补充。基于此种方式的转型改革方案,在宏观上,解决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使其达到产业要求,缓解毕业生和企业之间互不适应的矛盾;微观上,通过项目案例导学,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隐含地为企业培养了中高级技术人才,为相关教学提供了良好借鉴。2.1改革目标针对以上改革方案,制定了以下改革目标:1.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组织的“蓝桥计划”为导向,结合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发展为重点,构建计算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2.以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制定计算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3.深入开展校企联合,让更多的企业与公司参与到大学教育中。4.搭建计算机应用实践平台,如让学生参加企业技术竞赛、或将学生作品到现实社会中推广。

2.2改革内容

以“能力中心的课程开发型[3]”教学模式为蓝本,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内在逻辑的人才培养计划,在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下,科学设计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式、方法、评价体系和质量标准等。由此,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度重视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在此过程中,以“资格证书”推动教学的深入和开展,同时加深校企联合,让更多的企业与公司参与到大学教育中,逐步构建的有特色的、面向就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

2.3改革方法

1.设置“多方向、组合式”的核心课程体系设计[4]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广泛的社会调查,确定专业方向的职业核心能力,围绕职业核心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其具有以下2个特点:(1)“多方向”:在大二第一学期前对学生进行专业核心课、语言课、公共技能课进行提前培养,在大二第二学期以后按照专业方向设置课程,着重培养的技能方向有:数据库方向,软件工程方向、嵌入式系统开发,网站建设方向,多媒体技术方向等等,多方向为学生提供了宽泛的学习就业选择范围,并为学生搭建某些特定的职业模拟技能平台,使学生能较好、尽快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在地方院校学院,可以重点培养的方向有:Java应用技术、多媒体应用、嵌入式应用、网络工程,这些均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良好平台。(2)“组合式”:以特定技能做为一个目标,例如在18学时,32学时中进行教学,将技能分解和实验讲授,便于学生接受,并留合理的项目作业,灵活组合各个技能小作业使学生完成若干个综合的大项目,锻炼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这样做的优点是:学生既掌握了一定的宽度知识、又具备了某项的专项技能,通过课程内容的改革,将分散独立的课程形成若干个特定方向的课程群进行建设,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和教学团队的建设。2.形成校企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同时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把课程教学计划分为3部分,第1部分是基础课;第2部分是专业方向限定选修课程,这一部分课程有明显的专业特色,为各个专业方向开设,紧紧围绕该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为第3阶段的岗位课程和项目课程打基础;第3部分是岗位课,亦称企业合作课程,是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校企合作企业的置换课程。由企业或公司人员负责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技术课程强化以及软件项目开发的综合实训。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窗口作用,地方院校可以与很多企业进行广泛的交流,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3.以专业认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行“双证”结合的培养模式,把辅导和训练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列入培养计划。目前,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日益结合紧密,特别是计算机行业的相关认证。在本科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备考网络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式师、软件工程师等资格(水平)考试。对于个别学科,如果学生获得了与本门课程相关的国家承认的证书,可以免试这门课程。这样不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拿到证书后,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3结束语

文章对地方院校转型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养教学模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研究与设计了转型改革方案,并提出了改革目标、改革内容和具体做法。在执行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计算机专业特色的“订单实训”,与企业进行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能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2]史军勇,张晓煜.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2):39-43.

[3]刘海燕.几种典型实践教学模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82-83.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4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CDio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74-02

工程师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我国经济和工业在经历了三十多年飞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正处在从低成本、低创新的劳动密集型向高技术、高创新的技术密集型转变特殊工业化阶段[1],需要更多更好的创新工程技术人才来推动经济转型。工程教育在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2]。我国是工程教育的第一大国,但不是工程教育的强国[3]。目前满足企业和市场需求的工程技术型人才奇缺,高等教育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即满足质量又达到数量各类工程技术人员,成为中国高等工科院校伟大历史使命。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4],对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具有战略指导意义。我校作为实施“卓越计划”的地方性高等本科院校之一。“卓越计划”实施以来,立足自身实际,进行合理定位,挖掘自身优势,凝炼办学特色,围绕“卓越计划”实施目标,结合CDio工程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完善制度机制保障体系,调动系企生各方积极性进行深度合作,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CDio与“卓越计划”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5]。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6]: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重点任务是在校企合作培养机制、工程教育模式、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工程教育开放、工程教育标准等。“卓越计划”是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目标,而CDio是实现这个目标合适的手段之一。“卓越计划”为推动CDio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促进了CDio的进一步深化。

2计算机类专业行业特色

目前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的办学情况与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不相匹配,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人才需求脱离[7]。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培养目标应该结合计算机专业在本行业的需求及行业特色,就业市场导向不明确是主要的问题。

信息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产品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8]。计算机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中国it市场的快速稳定增长,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

计算机专业人才主要划分为三类[9]:(1)研究型人才。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对他们的基本要求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技术原理的熟练应用(包括创造性应用)、在性能等诸因素和代价之间的权衡、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3)应用型(信息化类型)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目前,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主要是计游戏软件开发、计算机应用(嵌入式)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我校计科专业以学生为中心,以应用为目的,以行业为标杆,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

3改革措施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我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工程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的现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如下改革:(1)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在全校以专家讲座、报告、会议、沙龙等形式积极组织教师学习、交流、探讨CDio工程教育理念,大力推广并鼓励教师实践应用工程教育教学方法,在全校师生中形成了改革的共识,凝聚了改革的合力,活跃了师生教学思维;(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校作为省属地方性本科院校,学校结合自身实际,确定我校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辐射全国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积极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深入挖掘学校自身的优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不求大求全力争办出自己的特色;(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计科于1999年开始招生,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我系率先提出并实施“1+2”动态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一个专业两个方向尊重学生发展个性的多层次、多目标的动态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在大三一期进行专业方向分流。采取“3.5+0.5”的动态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一个学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践、学习和做毕业设计,学生在企业学习可以与学校应修相关课程置换获取学分。该模式与卓越计划思路一致,为实施卓越计划提供了很好的改革基础。目前我校计算机专业开设三个专业方向,即嵌入式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4)创立人才培养“校企生”合作机制。从2006年开始我校为计算机专业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建立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8个。积极探讨能调动系部、企业和学生的合作机制,让系部在校企合作中在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改善教师福利等方面收到实效,让企业在联合培养中得到优秀人才提供支持及节省企业人才培训开支等方面获得经济利益,让学生能真实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同时为学生毕业设计及就业提供渠道,实现“校企生”三赢;(5)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基础加专业加特长的“1+3+1”课程教学体系,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专业必修、专业限选、专业任选)+专业技能特长,注重课程之间的联系,以企业实践项目来驱动进行教学改革;(6)建设工程实践教师队伍。为确保“卓越计划”的实施效果,学校积极引进和培养具有较深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和丰富行业工程经验的教师。鼓励教师开展校企横向合作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和指导教学,辅导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提高工程教育能力等。从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来校讲学、指导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保证了“卓越计划”的师资队伍质量;(7)完善质量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多渠道反馈质控体系。为了切实落实好“卓越计划”战略,我校建立了一系列保障质量的管理制度,在组织、政策、经费等方面加强保障体系。建立学生、教师、企业、社会多方信息收集渠道和反馈机制,逐步完善学生质量监控体系,保障“卓越计划”顺利实施。

4结语

我校在实施“卓越计划”以来,通过连续三年信息反馈渠道收集的反馈意见中,计科专业毕业学生对学校的培养模式及教师教学水平满意度达100%,企业、用人单位及社会对我校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评价极高。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从制度和机制上下工夫,改革常规制度、分配制度、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我校是全国高校就业50强高校之一,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实现学校教学体系与社会实践环节的有机对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长期进行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高有华,翟慧萍,邵岳,等.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工学”课程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9):74-76.

[2]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17.

[3]李继怀,王力军.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与卓越工程师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140-142.

[4]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5]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6]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30-33.

[7]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47-56.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算机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03-02

一、引言

教育部于2010年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1]。目前,已先后有两批共194所高等学校被纳入该计划。然而,就如何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卓越工程师”这一问题,各高校仍处于摸索阶段,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培养标准。而作为各工程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计算机正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加强卓越工程师专业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对能否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状况

目前,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鸿沟:高校普遍重理论而轻实践,重科学而轻技术。通过这种教育制度培养出的学生往往动手能力较差,眼高手低,甚至只会纸上谈兵。而企业则普遍希望能够招聘到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有的企业甚至希望毕业生在毕业之初就能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与项目的综合评判能力[2]。“卓越计划”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矛盾。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各工程类专业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也呈现出逐年增强的趋势,故对于一名合格的“卓越工程师”而言,除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在本科培养阶段,这种能力的获取通常是由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来加以保障的。然而,目前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第一,课程设置普遍采用“一刀切”的模式,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与专业间的差异性;第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实验环节普遍缺乏专业针对性;第三,教学工作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完成,授课教师缺乏相关专业的知识背景;第四,缺乏与企业的合作培养环节,学生不知如何将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本专业领域。上述问题的存在将极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严重影响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因此,为适应国家新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从多方面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模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

三、改革的几点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及校企合作等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1.建立具有专业区分度的课程体系。众所周知,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能力的需求是有所不同的,如:人文类学科只需掌握简单的文字排版与计算机网络知识即可;管理类学科在此基础上还有必要熟练掌握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方面的知识;理科更侧重于对科学计算编程语言(如matlab语言、R语言等)的掌握及专业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工科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则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偏电子类的专业,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同时也要能够较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的构造机理。这种专业需求的差异性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设置提出了挑战[3,4]。为此,可在充分调研各专业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具有专业区分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具体措施如下:(1)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设置针对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2)根据不同专业的差异性,为同一课程编写不同的教学大纲;(3)在教学大纲中,应适当增加实验环节的学时数,且尽量保证实验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倾向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4)为不同专业编写具有专业侧重点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材。通过上述改革措施,可使学生在所学知识与其专业背景间建立起某种联系,从而大幅提升其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设计更为灵活的教学模式。现有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仍以枯燥的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少量的上机实验,且实验内容通常较为陈旧,难以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步伐。事实上,这种落后的教学模式与“卓越计划”先进的培养思想是格格不入的。为了消除这一弊端,可采取如下举措:(1)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项目的设计应同时兼顾专业性与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学生可根据各自的研究兴趣进行自由组合,大家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工作,这种教学方法不但会大幅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2)定期聘请计算机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就某一专题做讲座式教学,使学生了解前沿,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3)定期举办各类计算机设计竞赛,如程序设计竞赛、嵌入式设计竞赛及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平台设计竞赛等,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可使学生引入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其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3.建立具有工程背景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质量也是关系到“卓越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一项关键影响因素。具体到计算机基础教育,目前的授课教师基本上都来自于计算机专业,不可否认,他们均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却缺乏对所授课专业知识体系的了解,更不用说是相关专业的工程实践经验了。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所授知识与专业方向脱钩的现象。为此,高校应加强对计算机基础授课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每个教师确定1~2个固定的授课专业方向,并安排他们定期去相关企业进行培训与实践。为保证上述举措能得以顺利实施,高校还可在制订职称评定规则时,对计算机基础授课教师的工程实践时数做一些限制。另外,高校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合格的师资队伍,除了培养校内专职教师以外,也可以通过聘用的方式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或企业中的工程师进行校内授课,从而弥补目前专职教师不足的状况。

4.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卓越计划”的实施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故学校应与企业建立起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既可在企业的帮助下在校内建立工程实训中心,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得到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又可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并在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工作。学生可在工程实训中,进一步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计算机能力相结合并实用化。另外,为了提升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热情,学校也可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与企业签订一份三方的“订单式”培养协议,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就业率。

“卓越计划”的提出既为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带来了希望,同时也为现行的教育制度提出了挑战。本文以计算机基础教育为例,分析了现行教育制度与“卓越计划”培养目标之间所存在的矛盾,并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培养及校企合作等四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革建议。希望通过上述改革措施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为我国培养更多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2]沈家军,凌代俭,邓社军.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200-202.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6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课程群;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

0引言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旨在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1-2]云南大学于1984年成立云南省内高校第一个计算机科学系,经过30多年建设,于2008年入选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入选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2017年入选云南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云南省唯一的计算机类部级特色专业和重点本科专业。目标是把该专业建设成为云南省计算机技术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云南省相关高校的类似专业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近年来,很多院校开始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开展改革实践,主要包括:东华大学黄利利等[3]构建了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长春工业大学于超等[4]针对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的问题,提出围绕“互联网+”平台建设的计算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山东理工大学姜桂洪等[5]通过分析卓越计划的特点与主要内容,结合计算机专业近年来的卓越计划试点教学实践,对实施卓越计划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淮阴工学院赵建洋等[6]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对计算机卓越人才需求,探索并实践了拓展内涵融合创业的计算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山东理工大学赵光远等[7]对计算机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学生个性化培养机制等进行全面探索与实践;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张净等[8]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载体,构建计算机卓越人才实践教学管理体系;西安邮电大学王春梅等[9]通过优化整合理论知识和课程,利用企业项目研发与管理经验等优势,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重庆理工大学刘小洋等[10]通过重构教学体系、构建Ste协同创新团队,深化校企合作、实施个性化定制培养等措施,着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但是,这些研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还不太完善,改革还不够系统,仍然有改进的空间。本文以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个性化、行业化、标准化、创新化人才为目标,通过引入课程群分类培养、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校内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为手段,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经过不懈努力,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1卓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思路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具有3大特点:①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②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③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1]。对照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传统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①没有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计算机专业知识体系繁多,毕业学生知识杂而不专,没有给学生足够的选择权,培养的学生缺乏擅长的专业方向;②没有紧密结合企业要求进行人才培养。由于计算机产业发展迅速,需要的知识日新月异,而高校所开课程较为陈旧,毕业学生不能满足企业要求;③没有实现学生的标准化培养。程序设计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但是培养中缺乏统一标准,部分毕业学生程序设计能力欠缺;④没有更好地实施创新性培养。传统教学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听中学”现象,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极不利于创新性培养。采取以下思路对卓越人才培养进行改革:①通过课程群建设,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分类培养;②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使学生成为行业认可人才;③开展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工作,按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完善学生的标准化培养;④通过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朝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实践为主的“做中学”转变,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2卓越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2.1通过课程群建设,实现学生个性化分类培养

2.1.1课程群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涵盖的知识体系庞大,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①不同的就业单位和研究生研究方向要求学生精通的知识不一样;②直接就业的学生需要偏应用性课程,考研学生需要偏理论性课程。基于以上两点,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制定基于课程群分类的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模块。该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模块设置,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和国际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ieee/aCm2005为指导[11]。在特色课程群设置上,贯彻以科研促教学、科研反哺教学的思想,以学科特色优势研究中的数据工程与智能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和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3个学科方向,打造对应的3个课程群。笔者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数据工程与智能信息处理、高性能计算与移动互联网、图形图像处理与虚拟现实方面已具有一定实力,具有特色教学与科研队伍。发挥学科优势,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过程,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课程群[12]。围绕课程群开展以下工作:(1)课程内容调整。结合科研和工程教育认证,面向需求,调整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把课程群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在内容上合理组织,以培养目标位驱动,让学生广泛积累专业方向上的知识和技能。(2)3组课程系列灵活交互强化,帮助学生构建某一计算机领域的独特技能。在课程学习上,允许学生灵活调整,要求学生完成至少3个特色课程群中的1个。(3)紧跟学科前沿,聘请国内外专家和高新技术企业中的技术人才、项目经理等为学生开设新技术方面讲座,具体讲授案例分析。该培养方案设置既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又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有一技之长,并设立科研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个性化分类培养,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2.1.2课程群个性化分类培养成效

经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个性化培养改革,取得以下成效:(1)就业率进一步提高,近3年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毕业后5年对毕业生就业单位回访调查,满意率达到85%以上。(2)报考研究生考研成功率超过70%,且研究生就读学校档次明显提升,90%以上升学学生进入“985”高校就读。

2.2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由于“双师型”师资短缺,大多数高校工科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要求引入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本专业积极和著名it企业合作,实施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选派年轻教师到企业参加培训,获得企业师资认证,积极把校外企业师资引入,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使之更好地符合企业要求。

2.2.1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鼓励任课教师开展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先后获准开展多项教育部校企协同育人项目和谷歌精品课项目,与华为、Google、microsoft、Cisco、中兴、达内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开良好合作,这些项目的开展为专业的协同育人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2.2.2加入国家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

为获得企业进一步支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基础,申请获批成为国家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成员;依托该联盟,参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有关企业可参与本专业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提供资源和支持,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拓展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

2.2.3培养企业认证师资

近年来,本专业有5名教师获得华为认证师资证书;3名教师获得Googleandroid认证师资质证书。这些通过认证的教师开设了华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Googleandroid移动开发课程6门。2019年2月底,华为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路由交换等认证课程已经在本专业开设。经过一周的持续学习,95%以上的学生通过了华为相关课程认证。另外,本专业聘请中国移动云南分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计算机中心的企业兼职教师近20名,为学生开展实习实践、企业前沿技术介绍等讲座40余次,并邀请校外企业师资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部门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引入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工程能力。

2.3按行业标准培养人才,实现学生的标准化培养

2.3.1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

中国计算机学会是国内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计算机行业学会,其主办的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是一种权威的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13]。卓越工程师培养中,要求按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而计算机专业学生最重要的能力是编程,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能够检验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如果通过该认证,表明该学生达到了本专业培养的标准,有能力成为行业认可的工程师。云南大学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在云南大学设立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考点。经过多次认证考试,认证平均分不断提高,反映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2.3.2把CSp认证嵌入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已经把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作为本科生毕业的条件之一。在本专业培养方案的综合实践模块中,增加了“程序设计能力测试”课程。该课程2学分,为实训必修课程,要求学生的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成绩达到一定分数,或者通过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任意一个级别的考试才能取得该学分。通过该举措,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水准的编程能力,能够胜任软件工程师工作,达到合格工程师标准。

2.3.3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实施成效

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实施后取得成效如下:(1)激发了学生编程兴趣,各种程序设计竞赛取得较好成绩。认证实施后,本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期末成绩有明显提高,学生参加各种程序设计竞赛的热情高涨,先后获得各类程序设计竞赛省部级以上奖50余项。(2)促进学生就业。根据学生报名时提交的专业实习和工作意愿,60余名认证高分学生已经收到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滴滴出行等国内著名it企业的实习邀请,其中20余名学生已经到这些公司参加实习。通过实习双方相互了解,满意后可与这些著名it企业签约。

2.4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的“听中学”现状[14]。在卓越人才培养背景下,工程教学模式应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实践,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做中学”。这就需要学生到企业、行业等部门进行实实在在的实践,包括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形式。

2.4.1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建设

学校与省内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建立了7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引进社会资源,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更多的平台。本专业建设了大规模云桌面实验室、创新基地、云计算实训实验室,并采购200余万元的戴尔网络存储、服务器、手持三维激光扫描仪、图形工作站、三维动作捕捉系统等软硬件设备,极大改进了学生的实验条件。

2.4.2建立实习基地和创新基地成效

(1)云桌面实验室每年接待各种考试和实验人员约8000人次,涉及考试10余种;云桌面实验室占地300余平米,拥有200台云终端。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云南大学考点就设在新建的云桌面实验室内。另外,华为iCt大赛、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校纪校规考试、各种程序设计竞赛等都在云桌面实验室完成。(2)创新基地及校内实习基地每年服务学生600余人次。创新基地及校内实习基地占地200余平米,可同时容纳80余人,企业到学校建立实习基地有了很好的条件。本专业50%以上的本科生建立了课题小组,共获得部级、省级、校级科研项目立项20余项,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各种科技竞赛奖励40余项。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7

一、我国高等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高校普遍缺乏自己的办学特色。目前我国高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实际用人存在巨大差异,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应该是软件蓝领、软件工程师、软件架构与分析师并存的金字塔形状,人才基数由大到小,这种较为合理的金字塔型人才结构能保证高中低端人才合理的搭配,形成软件产业内部生产的合理价值链。而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软件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结构,缺乏一大批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软件蓝领”,更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由于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学生素质的同质化严重,造成高校在专业培养方面与市场脱节,很难适应市场需求,更不能满足软件产业发展的需要。

2.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缺乏时代性和科学性、知识体系亟待更新。一方面,现行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模式类似。基本上按教学计划进行,多为传统的“三段式”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不明确,存在大而化之的问题,不能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培养专业人才的体系。另一方面,教学计划缺少弹性,计算机是一门飞速发展的科学,尤其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突出了日新月异的特点,教学计划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富有弹性,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第三,现行的课程设置多偏重专业理论课,忽视了基础学科在培养计算机应用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忽视基础课的学习,特别是数学基础,难以培养出具有潜力、创造力的人才。

3.双师型教师缺乏,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计算机人才。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产业界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教师的技术能力及认识问题的能力都与现实中的技术发展存在一定差距,多数教师实践经验不足,不具备实际的it研发能力,这样的师资难以培养出产业界需要的人才。

二、促进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1.正确处理好吸收与创新的关系,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高校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与内容的设置要注意层次性和个性化,在构建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办学的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及学生的实际,详细设计和整合内容。在构建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时,应借鉴计算机发展较快国家的教育经验,根据自身办学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及学生实际进行课程体系、内容设计上的创新。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实用性,配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高校应主动与企业及行业一起研究教育计划,了解生产对技术的需要情况,确定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和前瞻性,在保证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需要,紧跟当代科技发展前沿,课程内容设置上突出一个“新”字,把最新科技成果及时吸收和引人课堂教学中来.为保证内容跟上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教学大纲和教材每两、三年更新一次,始终保持教学计划的动态性、前瞻性.同时注意研究it新技术发展动向,注意研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情况,不断给高校计算机教育提供新信息。未来高等教育的竞争将是质量保证下的特色竞争,不同条件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应在特色上、优势上下功夫,把自身的“优势做精,强势做稳”。

2.加强高校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师素质偏低,建设一支合格的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是既有教学经验,又具有从事软件项目研发、管理的产业背景、并掌握it关键技术的人员。要重视专业教师的实际it研发能力及工程素养的培养,重视开发软件的研究与实践。可以让教师脱产到it企业工作一段时间,以了解it行业的最新技术并将其带到教学中来。高校要大力推动和扶植学校创新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鼓励高校教师把产学研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又可让学生直接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此外,高等院校可聘用软件生产企业中具有教学能力的科技人员来校执教。

3.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高等院校要制定相关的学生科研条例,建立大学生科研挡案,为学生提供展现个人创造力的机会和平台。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小组开发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只有通过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领会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培养出严谨、踏实、实事求是作风。所有这些锻炼,都将为学生们在今后学术道路上的探索、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8

摘要:目前全国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招生状况都不如往年,主要原因就是该专业课程设置内容覆盖面太宽,而很多非计算机专业也开设该专业的一些相关课程,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设置应该具体到某一方面,真正体现其“专业特色性”。以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将应用专业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特色化。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8-7995-02

preliminaryStudyComputerapplicationsofteachingmethod

CHenwei

(HuainanUnionUniversity,Huainan232038,China)

abstract:atpresent,manycollegesanduniversitiesofComputerSciencestudents'enrollmentstatusarenotasgoodasinpreviousyears,themainreasonthatistheprofessionalcontentistoowide,andmanynon-computerprofessionalalsoopensomeoftheprofessional-relatedcourses,thisrequirescomputerprofessionalshouldbespecifictoaparticularaspect,toembodytrulythe"professionalism".tofostergrass-roots-orientedtechnology,technologymanagementandservicesofallkindsofapplication-orientedpersonnelforthepurpose,toemployment-oriented,thecomputerapplicationwhichprofessionalcoursesandtheteachingcontentwillbecharacteristics.

Keywords:Computerapplication;teaching;practice

1问题的提出

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90年代末以来,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然而最近几年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招生状况令人堪忧,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究其原因是该专业覆盖面太宽,没有明显特色。由于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学有所专,才能在就业中体现其特长。但纵观我校的应用专业教育,一直是参考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没有形成该专业一定特色。从计算机系成立以来,全系教师已经多次对各专业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了部分优化整合,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现实情况要求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根据应用专业学生的现实水平,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优化我系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尤其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要重新定位。

对于该专业我们可以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来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许多专家学者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概念、人才培养模式到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等等方面都进行了探讨,为高职高专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2存在的问题及探讨思路

2.1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应用专业在课程设置、实验教学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在课程设置方面,该专业从基础到软件、硬件都有摄掠,哪一块都比较浅,比较范,这样学生在学习过这些课程后,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加强实践,普遍感觉不到学习某门课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实验教学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室硬件建设条件跟不上。由于受资金、场地等原因的影响,我校在该专业的实验室设备更新、数量保障、实验室课外时间的落实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该学科的实验要求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2)实验计划的设置和具体实施上存在着缺陷。比如我校计算机系开设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第一没有和第一学期就开设的课程《计算机系统维护》同步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直接影响着这门课学生学习的效果;第二该实验的过程中,没有真正要求学生做到先拆卸部件、后组装、再通电观察机器实际运转状况的实验全过程。

3)实验前的要求和实验后成绩评定上也有问题。由于部分学生事先准备不充分,实验过程中投入不足,造成了实验效果欠佳,同时因为没有严格的考核方法,只是根据实验报告给出学生成绩,这在多人一组的情况下,就难以准确区分每个学生的真实水平,也很难看出每个学生的各自特点。

2.2探讨思路

对于我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来说应该在理论上放宽要求,加强实践环节,积极探索学生与企事业单位协作办学的道路,这正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上该专业对实践环节的条件要求不高,这也为该设想的可行性提供了便利,具体思路如下:

1)要设置独立的专业教学计划体系。改革专业设置,按照该专业的实际水平及职业和岗位的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专业计划,要以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按照应用性、针对性的原则确定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专业培养计划。

2)要加大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于基础课程尤其应该降低要求,专业课程偏向于应用型,以培养面向基层的技术应用、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各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优化整合该专业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之更加适应当今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

3)要加强实践教学,优化专业体系。重新设计实验教学和其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大实践教学在培养计划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论上以够用为原则。

3具体实施方法

3.1教学目标的明确导向性

这是该专业的定位问题,这一点不明确,那所有的探讨都成了一句空话。高职院校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必须有明确的导向性,就是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它强调以能力为本位,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是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位一体的素质结构,这个素质结构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一是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基本技能或动手能力;二是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三是职业岗位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就业弹性;四是在技术应用中的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等。

3.2课程设置的专业性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走入家庭以及电脑培训方式的社会化(如普通职高、短期培训、就业培训等),普通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如电脑录入员、电脑等级操作员等的社会需求已逐渐趋饱和,而行业性质或专业性质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却相对短缺。基于此,对于该专业我们对教学计划的修订基本仍按原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置,以计算机基础应用和程序设计为主,加强计算机基本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有关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课程。

3.3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我们计算机专业出去的学生普遍出现这样的状况:文字处理能力比较差,完成不了基本的办公文件处理;专业实践能力也差。也就是说基础和专业都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教学计划的修订具体办法如下:

在一年级阶段,主要学习基础课程和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扎实的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的培养。基础课程英语和高等数学要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只学习最基本的东西,让学生具备处理简单问题的能力就可以了;计算机基础理论课程主要是《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这两门课一定要加大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基础》课中,可真正给学生提供操作环境,让学生制作打印输出给别人看和使用的文件、表格、幻灯片,并且组织评比,在《计算机组装和维护》课中,必须让每个学生真正动手拆装计算机、CmoS设置、硬盘分区到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工作过程、体系结构、常用软件配置的全过程了解和掌握。

在二、三年级再对学生进行各专业课程的教学,特别是实践能力、工作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设置上,应有长期的、战略的眼光,至少要有一个自己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变化,灵活地设置和改变。例如程序设计要多开设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对于这一点我系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已经做了改进,但还应该加大数量,并真正落实,要求学生能够按质按量的完成;另外,这里的实践环节的提高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以通过二级为基本要求。对于网络和多媒体实践教学这一块,我系已有很好的举措:建立了网络实验室,实践效果较好。但实验条件还有待完善。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有要求都必须在教学计划中具体体现,并严格执行。

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多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增强应用技能培养,知识面不要求太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对于硬件能力这一块要求不要太高,这也是由该专业的专业特点决定的,掌握一些基本的硬件基础知识就可以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同能力非常重要。通过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实验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要至关重要。我校从2000年起就开展网页设计大赛,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同能力的一个很不错的途径。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程序设计大赛、大学生科技作品大赛等手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验。

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倡教学队伍的双师型

由于计算机专业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以及各种新的教学手段的出现,对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等各方面的素质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教学专业分布广,教学量大,知识面广,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教师要思想敏锐、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这就要求学校要对教师进行教学储备。利用假期多安排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习最新的计算机应用知识,掌握最新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以便在需要时,能很快地开出新课。

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繁多,计算机应用软件也是日新月异。不可能,也不必要求教师是教学上的通才,要实事求是地按教师现有的教学范围和教学水平进行专业课程划分。要按具体专业划分为:应用程序设计、网络、多媒体、图形图像、办公自动化等若干个课程组。各个课程组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侧重。除此,每一名计算机教师都应该具备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能力,完成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模块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指导。(下转第8013页)

(上接第7996页)

要求所有教师应有明确的“双师型”意识,把成为“双师型”教师作为不断提升自己素质的目标:真正成为既是讲台上讲课的好教师,也是本专业、本行业实践操作的行家里手,都应具有指导、示范、教会学生专业技能的能力。“双师型”教师应和学科、专业建设配套,努力建成结构合理、数量适宜、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4总结

整个探讨过程中,和我们开始时提出的思路是一致的,即把加强实践环节作为首要任务。但是由于实践环节对实验条件和实验设计有要求,就给我们的教学增加了新的内容,这需要教学部门提供大力支持,并把这一举措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李陶深,苏一丹,宋玲,秦亮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若干改革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0):40-43.

[2]杜文静.计算机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3(6):65-67.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9

关键词:地方院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质量

教育部“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其实施是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旨在通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培养造就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国际化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2010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卓越计划”入围学校,共61所高校列入实施计划,主要集中于“985”和“211工程”高校,河南省只有一所高校入围。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卓越计划”入围高校,共有133所高校,这次入围的高校以地方院校居多,河南省入选高校包括河南工业大学等6所。

1.问题提出

国内“卓越计划”从2009年开始实施,虽然我们可以借鉴北美、欧洲的一些国家成功的工程教育经验,结合世界及我国经济发展、产业需求以及高等教育现状,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但在其发展過程中还有很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第二批“卓越计划”入围高校大多属于地方院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方面无法和“985”“211”高校相比。因此这些地方院校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简单照搬第一批入围院校的方法,而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列入获批的“卓越计划”专业名单,也是河南省高校中惟一被批复立项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一所省属地方高校,如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并综合考虑计算机专业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如何科学定位“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在“卓越计划”的实施中探索一套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和思考的。

2.解决方案

地方院校在实施“卓越计划”過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办学的优势,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河南工业大学根据地方院校的特点,充分考虑行业办学背景(“河南省”和“国家粮食局”共建)和面向河南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需求,明确“卓越”软件人才培养的核心定位与目标(基于地方高校实际情况和地方产业行业发展,培养符合国家“卓越计划”基本要求的专业人才);制定出科学可行的“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充分依靠和利用计算机科学系教师,以项目为驱动,分工合作,强化過程管理;充分依托学校对该项目政策和经费支持,配套学院专业建设经费支持;以“卓越计划”为核心,充分结合学院部级特色专业建设、学校“优培工程”第一层次专业建设项目及自身多个相关省级、校级教研项目,开展研究和实践,确保“卓越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

2.1构建地方院校“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1)校企合作,联合培养。

河南省地处中原,大中型规模软件企业为数不多,企业出于自身实际发展需求,对“卓越计划”实施過程中的认知实习、企业实践等环节热情不高。这就要求采用灵活的方法开展校企合作。

河南工业大学充分考虑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和地方高校的办学特点,结合河南省经济建设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重点面向河南省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人才需求,并考虑辐射中部地区及全国,构建以地方信息企业为主的互惠共赢、深度合作机制,有效落实和实现在人才培养過程中的校企合作,坚持“把教育注入企业,把企业引入校园”理念,建立“两个中心”。

①学校与企业在企业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校参与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使其成为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稳定基地,成为学生介入企业软件开发与维护实际工作环节的基地,中心亦是企业员工培训的基地。

②企业与学校在学校共同建立研发中心。研发中心按企业模式管理,成为校企合作共同申请、承接各类软件工程项目的平台,不仅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预研,还成为教师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积累工程经验与提高工程管理的平台,学生在研发中心也能参与到软件工程项目。

2)实行“团队化双导师制”管理。

学院建立“卓越计划”实验班,人数为30人。学生按4~5人一组进行分组,每小组配备一名教师担任学术导师,全方面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直接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同时为实验班聘请若干名企业工程师担任企业指导导师,定期与学生座谈,指导学生在企业阶段的实践性学习。

2.2构建地方院校“卓越计划”软件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

对于刚刚入围“卓越计划”的地方院校,应充分吸取其他院校在“卓越计划”实施過程中的经验与教训。科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标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作用。通過深入分析软件行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河南省信息技术的现状,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的实施以“软件测试”方向为主,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体系结构,如表1所示,形成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卓越计划”计算机专业软件培养及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行业规范,学院整合大一和大二两个学年的计算机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压缩理论课课时,增加实践课课时,在大三开设软件测试方向的多门必修和选修课,安排学生在第四学年完成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在最终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通识课程占总学时的37.61%,学科平台课程占总学时的27.6%,专业平台课程占总学时的12.54%,专业实践类课程占总学时的22.22%,详见表2。

2.3构建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落实“卓越计划”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需要科学地、全方位地规划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在整个培养過程中要切实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构建校内外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专业学习与科技创新竞赛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過程中应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部分。校内实践环节包含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突出各知识点的验证和综合运用,如河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计划”的课程设计安排了“面向对象程序课程设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数据库应用课程设计”“软件综合课程设计”等,这些课程设计采用项目驱动形式,结合精简化的实际工程项目或围绕项目的关键技术,制定课程设计内容。学生通過课程设计,逐步训练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为校外实践打好基础。校外实践包括认识实习、在岗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三个阶段,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相对集中地完成企业实践环节。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真题真做,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软件开发和运维,例如部分学生在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毕业设计過程中,直接参与该公司承担的公安部“移动警务通”模块的研制开发工作。

2.4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高素质师资队伍作保障。目前存在的普遍情况是高校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历和经验;企业工程师有实际经验但没有太多时间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通過项目和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尽快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支持“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的保障。为此,学校每年选派2~3名专职教师到软件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项目开发,时间为6个月至1年。按照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教师在挂职锻炼期间教学工作量可减免。在考核时对参与企业技改项目或开发项目的教师,按照其参与项目的程度给予量化确认。实践锻炼结束后,考核合格者按其实践锻炼的实际时间,每人每月发放500元实践锻炼补贴,学院同时也给予等额补贴。每年利用假期选送5名左右专职教师参加系统设计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网络工程师等相关培训及资质认证,逐步全面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同时每年从企业中聘请2-4名有经验的高级职称人员或技术骨干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为教师讲授软件工程项目开发的讲座,外聘企业教师的待遇,根据学院专业需求和授课效果按每课时200-300元的标准支付报酬。学校严格外聘企业指导教师的选拔,注重考核与培训。通過这种教师培养的长效机制,逐步提升高校自身师资队伍水平,最后实现以高校为主体,以企业为重要补充的师资队伍模式。

2.5建立“卓越计划”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体系和评价机制

如何评价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构建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体系,是“卓越计划”实施過程中尤其需要关注的。

切实有效的考核体系能够保证“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考核体系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定期考核。对“卓越计划”实验班学生实行动态管理、择优进入与分流的滚动考核机制。对于不适应学习、学习效果不佳的学生,学院建议学生退出。退出后学生可以转到对应专业普通班继续学业;普通班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及学习情况提出申请,通過考核后加入“卓越计划”实验班学习。在教师的考核方面,学校教学督导组定期检查教师的教学工作,督导组和学生共同评价教师能力,考核不過关的教师不能继续担任“卓越计划”实验班的教学工作。

建立具体的评价机制来衡量“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日常教学過程中,实践教学类课程的评价从分数制变为等级制,从单,一的成绩评价变为综合性评价;在企业教学過程中,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项目参与過程中的主动性、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完成质量等方面给出综合评价。另外,通過企业对毕业生的反馈来衡量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

计算机专业培养计划篇10

当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全国1000多所高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几乎是千校一面,都是按“学术型”人才培养,培养的人才普遍是理论略强,实践能力偏弱,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由于学生毕业应用能力都差不多,在就业中很多企业只能优中选优,更愿意接收重点院校学生,因此,造成普通高校出现所谓就业难,出现it市场高技能人才短缺、低端技能人才过剩局面。基于目前我国高校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职业技术师院校要抓住这一良好发展契机,率先实现转型,完成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定位。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探索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it市场培养亟需并有一技之长的计算机应用型技术人才,努力实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

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

(一)创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较广,这就要求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要根据自己的办学水平,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紧紧围绕“应用型”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探索构建有利于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1.构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创造条件与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开创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外实训机会。(1)“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3年计算机专业课程,然后去企业实习1年之后就业。(2)将企业生产基地引进校园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只负责提供场地,企业负责投资设备和派遣计算机项目工程师来校免费对学生进行教学培训。进行实际应用项目研发,根据校企双方协议,学生毕业后可到培训企业就业。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能得到岗位能力提高,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目的。

2.“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教学中,聘请校内外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的工程师为学生开展授课、培训指导。

3.“导师制、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将计算机专业分成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工程等方向,从大二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方向教学。同时,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后三年的学习任务。

4.学科竞赛与考取证书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aCm竞赛、思科认证等各类计算机学科竞赛和技能认证考试,通过这些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5.构建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组织教师设计、开发网络精品课,综合性实验项目等建设计算机课程教学资源库,开放网络教学平台,满足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6.加大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技术应用无处不在,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性较强,因此,学校要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通信、电子、建筑、财经类等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我校在过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曾尝试过以上模式的教学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就业,但还有待学校更加高度重视和不断完善。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

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通过高薪引进或培养培训“双师型”计算机专业课教师。

(三)完善构建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

监控和考核体系建立学校教师教学督导队和学生意见反馈平台,实施对教学过程全程监控,同时建立期末考试和过程考核相结合多元考核方法。

(四)重视对学生开展人生观、学习观、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