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十篇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十篇

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8:56

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篇1

【关键词】保育人员;在职培训;台湾

无论是在幼儿园、托幼机构还是家庭中,幼儿的保育工作都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995年,国家劳动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和《家庭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对保育人员应该接受何种培训、拥有何种技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自当年起,能够在正规托幼机构和幼儿园中从事保育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并持有相应证书。

在我国台湾省,“保育人员”也被称作“保母人员”,对于保母人员的专业培训有着严格而全面的系统。本文就台湾省关于保姆人员培训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介,从中对我国大陆地区保育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启示。

一、台湾省保母人员专业训练的历史演变

台湾省保母人员的训练始于1987年台北市政府委托台北家庭扶助中心(现更名为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台北分会南区分事务所)试办“邻里托儿-保母训练”,1989年起台北市政府正式委托民间团体办理保母人员训练方案,每期上课60小时;高雄市则是自1989年和高雄家扶中心合作推动“家庭托育人员服务训练”;1992年起,全省各县市陆续开办保母人员基础训练;1997年《儿童福利专业人员训练实施方案》规定保母人员至少需训练满80小时才可以参加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各县市政府与民间团体陆续开办保母人员训练,协助有医院从事保母工作者参与保母人员技术士考试,以提升保母人员的素质。

1987年台北市政府委托台北家扶中心办理免费的保母人员训练,训练课程内容为:①婴幼儿营养与食物调配;②婴幼儿发展与辅导;③婴幼儿保育(卫生保健);④婴幼儿教育与实习;⑤亲职沟通;⑥婴幼儿服务的展望;⑦家庭托育中心的环境;⑧婴幼儿沟通;⑨婴幼儿游戏与玩具;⑩邻里托儿服务之认识;⑪儿童保护观念与作法;⑫婴幼儿疾病;⑬亲子关系与管教;⑭托儿的法律常识;⑮专题演讲与讨论等。

1997年台湾省内政部规定保母人员的基础训练类别为职业伦理、婴幼儿托育、幼儿发展、婴幼儿保育、婴幼儿卫生保健、婴幼儿生活与环境与亲职教育,课程内容如表1:

2000年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以《社区保母支持系统实施计划》作为推动保母人员督导管理制度之依据,将保母人员的督导管理内容分为职前训练、媒合转介与支持辅导(包含咨询、家访辅导、在职训练),同时将保母人员的基础训练界定为保母人员的职前训练,是参加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的资格条件。自此,台湾省保母人员训练分为了职前训练与在职训练两种。

2005年内政部儿童局将保母人员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修订为7学分126小时,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包括儿童及少年服务法规、婴幼儿发展、亲职教育、托育服务概论、婴幼儿环境规划及活动设计、婴幼儿健康照顾、婴幼儿照护技术等七类。保母人员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内容如表2:

从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内容可以了解到台湾省保母人员应具备婴儿发展、健康照顾、营养、托育环境规划、学习活动设计、托育相关政策法规、亲职教育等知识与技能,对于只完成了台湾省义务教育或者非幼保相关科系毕业者必须先接受保母人员职前培训的核心课程,完成核心课程训练才能参加台湾省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举办的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

而从台湾省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制定的《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规范》可知,保母人员检定范围包括学科及术科测验两部分。学科部分,主要是测验儿童及少年福利专业人员保母人员核心课程的内容,即职业伦理、婴幼儿托育导论、婴幼儿发展、婴幼儿保育、婴幼儿卫生保健、婴幼儿生活与环境和亲职教育的内容。术科测验则包括游戏学习区、清洁区、调制区、安全医护区等技能检定。

从保母人员专业训练发展的演变可知,在专业训练上是由局部地区扩展到全省实施的,训练时数由80小时增加至126小时。训练期分为职前训练与在职训练,并由职前训练与保母技术士技能检定两部分相结合,强制非幼保相关专业者接受专业训练。

二、台湾保母人员在职训练的实施

台湾省保母人员在职培训开始于1999年,台北市政府委托信谊基金会与台北家扶中心试办了“保母督导系统”。该系统首次以训练、媒合以及督导三合一的方式,让完成训练的保母人员能继续接受督导——一方面给于保母人员支持,另一方面透过督导系统督导保母人员的托育品质。2000年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正式将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纳入《社区保母支持系统实施计划》的文本中,以提升保母人员照顾幼儿的服务品质。

(一)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自2000年起规定各县市的社区保母系统每年必须办理系统内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训练经费由内政部儿童局补助;未参加训练的保母必须退出社区保母系统,完成训练后才能重新加入社区保母系统。由于大多数保母人员的托育时间为星期一到星期五,所以社区保母系统多利用假日举办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同时,为了节省训练经费与训练时间,一般而言在职训练多采用密集式课堂授课方式进行。

各社区保母系统对保母人员安排的在职训练内容多以内政部儿童局每年所规定的训练内容为范围进行课程规划,并且在办理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前必须将训练计划陈报各县市政府备查。2007年内政部儿童局《社区保母系统实施计划》规定,保母人员必修的在职训练内容为:儿童保护、卫生保健、发展迟缓儿童筛检、婴幼儿发展与学习、保母情绪管理、托育伦理。2008年规定保母人员必修的在职训练内容为:分享育儿照顾新知、育儿经验分享、提升保母自我照顾能力、儿童保护、卫生保健(视力保健、口腔保健以及健康)、发展迟缓儿童筛检保育、婴幼儿发展与学习、保母情绪管理、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托育伦理等。

(二)台北市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

将2006年至2008年台北市所办理的保母人员在职训练课程内容警醒归纳整理如下表:

表3:2006年至2008年台北市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内容一览表

年在职训练内容

2006幼儿肠胃功能认识与保健、中年妇女之身心适应、婴幼儿过敏疾病认识与照护、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生活教养、保母日志撰写、婴幼儿感觉统合与潜能开发、儿童保护、口腔清洁与龋齿防治、婴幼儿身体发展与医疗保健、行为观察与处理原则、游戏学习设计、保母情绪管理、婴幼儿按摩理论与实务、婴幼儿副食品、亲子活动设计、说故事研习营、幼儿创意语文、儿童发展迟缓、社区保母系统计划说明、急救CpR、更年期妇女的保健、谈幼儿情绪、亲职沟通、如何与家长签订保母任务契约、动手做玩具、哺育母乳、保母责任险说明、婴幼儿发展评估相关资源整合及运用、0-3岁幼儿发展认识与协助、培养婴幼儿注意力、幼儿听力发展认识与协助、应用音乐启发婴幼儿学习与发展、婴幼儿意外紧急处理、保母与家长沟通技巧、婴幼儿营养之均衡发展、早产儿的居家照顾、家庭托育环境的规划与布置。

2007新生儿与婴儿疾病观护与急救、从营养与副食品谈婴幼儿健康、幼儿常用食品营养成分与体质关系分析、0-3岁亲子音乐游戏、危机预防与处理、从清洁与收纳谈托育环境维护、保母托育相关政策、各类营养素对各年龄层之重要性、婴幼儿急症的处置与照护、由医学观点看学习障碍、感觉统合、幼儿语言发展与唇腭裂幼儿之照护、幼儿独立人格训练、幼儿按摩技巧、育儿工作者易发生的职业伤害、受虐儿童与目睹家暴的认识与处遇、儿童视力保健、0-4岁发展检核表实作技巧、婴幼儿教具制作、0-6岁儿童行为改变技术、说故事研习、保姆情绪控制管理、保母专业伦理、儿童哲学与教学、如何帮助情绪障碍的孩子、托育事件个案探讨、文化古迹参访、意外保险、游戏治疗活动设计、保母职场压力管理及心理调适、学龄前幼儿口腔保健、用药安全、保母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婴幼儿发展检核、以只能治疗角度看0-3岁的幼儿发展、保母形象建立、会谈技巧、儿童托育政策与居家式儿童照护服务管理自治条例说明、保母系统与劳动权益、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早产儿照护、婴幼儿意外预防与处理、0-3岁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0-3岁分离焦虑情绪与处理、宝宝腹泻与便秘的预防与照护、新生儿的照护、发展迟缓儿童筛检、婴幼儿发展与学习、婴幼儿的感觉统合、婴幼儿的安全-CpR。

2008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幼儿脑力潜能开发、托育经验分享、如何与0-3岁幼儿说故事、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力、专注力、记忆力、托育契约权利义务说明与签订原则、保姆自我照顾分享、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预防、图书故事与幼儿发育、幼儿色彩学、幼儿游戏心理与行为、善用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成效、传媒对幼儿早期发展的影响、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家庭与法律、儿童发展筛检介绍、保母情绪与压力管理、早产儿居家招呼、系统政策及托育辅助业务说明、0-2岁婴幼儿适性发展游戏活动设计、卫生保健(视力、口腔及)、新CpR训练、儿童保护、穿出自信(保母形象管理与沟通)、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认识孩子与照顾者的依附关系、有效的家计管理、认识母乳、认识儿虐与法律常识、增进幼儿适当的表达能力与改善构音、托育环境规划与安全、婴幼儿的发展与学习、托育伦理、宝宝日记书写技巧、如何和家长做有效的沟通。

台北市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从1999年起实施已10年,起初由台北市政府委托民间团体办理,2000年起依照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的规定由各社区保母系统办理。多年来各社区保母系统办理的保母人员在职训练为配合保母的时间多于假日举办,训练方式则以课堂讲授方式进行,在职训练内容依循当年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规定的必修课程进行调整和规划。

综上所述,从台北市各社区保母系统自2006年至2008年所举办的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内容观之,每年的在职训练内容差异并不大,这应该与内政部儿童局已对保母人员在职训练课程内容做了原则性规范有关。而各区保母系统办理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前亦会参考保母人员的建议对训练内容进行调整,保母人员多建议增加工作上需要的知识技能或保母人员自我照顾的需求。

三、对我国大陆地区保育人员专业培训的启示

对台湾省保母人员职业培训的历史沿革以及训练课程内容的梳理,可以看出在台湾省对于保育人员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幼儿保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涵盖了对于专业伦理和个人发展的素质培训。

而在我国的大陆地区,对于保育人员的专业培训目前还只是对职前培训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职培训并未有着明确的规定以促进其继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标准》中对于保育员的要求来看,对于保育员的专业培训内容还仅仅是关注对幼儿生理心理的了解、幼儿常见疾病和护理方法以及对幼儿教育保育的技能等,而对于保育人员的专业伦理、职业发展、与家庭和幼儿的沟通以及共创支持保育人员专业发展平台的关注较少。

基于以上对于我国台湾省保育人员专业培训的述评以及对于我国大陆地区保育人员培训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地区可以在保育人员的专业伦理、在职培训、专业发展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为提高保育人员自身素质和保育质量打造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关于颁发保育员、家庭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J].创业者,1997(6)

[2]李慧娟.家庭保母训练方案之评估研究——以台北家庭扶助中心邻里托儿服务方案为例[D],1989

[3]台湾省内政部.儿童福利专业人员训练实施方案,1997

[4]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儿童福利专业人员保母人员核心课程,2005

[5]台湾省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规范,2007。

[6]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政府社会局试办保母督导系统计划,1999

[7]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社区保母支持系统实施计划,2000

[8]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政府社会局90年度业务报告,2001

[9]张美美.台北市保母人员在职训练需求之研究,2009

[10]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政府社会局97年度业务报告,2008

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篇2

【关键词】健康教育模式;母婴同室;护理效果

在医院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的年轻父母是一群特殊的人群,由于初为人母和初为人父,他们对新生儿保健、产后卫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都很缺乏了解[1],所以很需要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和指导[2]。近两年来我院妇产科对母婴同室病房年轻父母采用了针对性、多元化的宣教,取得了预期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对象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共240例,日龄(5.3±3.2)d,新生儿孕周(37.7±1.8)周。全组240例对象按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两组对象在年龄、性别、日龄、父母文化教育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120例产妇安排在母婴同室中有健康宣教挂历的床位,产科床位护士对其进行常规产后母乳喂养宣教,并且每天根据产妇分娩后天数为其翻阅挂历,每天评估母乳喂养有效性。健康宣教挂历的内容包括:入院须知;母婴同室的安全;产后第一天内顺产、剖宫产产妇的护理须知,产后卧位指导;产后第二天乳汁不足如何处理,产妇的饮食指导,产妇的卫生与活动,如何更换尿布湿的图片解释;产后第三天奶胀如何处理,新生儿的护理,宝宝晚间哭闹如何处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预防接种的宣教。对照组120例产妇则安排在母婴同室中普通床位,对其实施传统的功能制健康宣教手段,宣教从婴儿出生即开始,常规介绍周围环境、住院规则、简单的病情及护理要点。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x±s)表示,两组比较用成组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对象产后并发症比较分析分组干预后对两组产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显示,两组对象在产后母婴并发症比较上,分别选取的孕产妇和婴儿四种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2两组对象产后母婴并发症比较(例)

3讨论

我院妇产科经过改革,探索建立了母婴同室病房,使婴儿施行母乳喂养,事实证明这种模式降低了婴儿发病率,缩短了婴儿住院日期,院内感染也有所下降。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是产科护理人员在新生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封闭式管理卫生宣教被动简单,在患儿入院查体时简单给家属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开展母婴同室后,护士既为患儿进行治疗又为母亲和家属讲解患儿疾病护理常识,亲自指导母亲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教会母亲如何观察病儿的反应,呼吸运动、大小便性状以及测体温、换尿布等。

健康教育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它不仅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也是一种治疗手段。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针对性、多元化适用性健康宣教,有效的缩短了患儿住院日,从而一方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另一方面减少了家属的经济负担。采用口头加示范宣教,能使新生儿常见的尿布疹、皮肤感染、脐炎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推动母乳喂养,宣教母乳喂养优点,示范母乳喂养的姿势和方法,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教会家属掌握婴儿洗澡、喂养知识、保暖方法、辅食添加、计免程序等知识,为患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保障。母婴同室病区与其他科室的健康宣教有所不同护理质量要求高,护理涉及范围大。新生儿刚离开母体,其免疫功能及生活能力低下,需要母亲的精心亲切呵护才能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才能健康成长。笔者认为采用多元化适用宣教,反复强化宣教是有效的。

为了使每位在母婴同室工作的人员加深对医院感染的理解和认识,预防和杜绝母婴同室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通过制定预防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的防治措施,并严格地执行和实施。在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下,我院2010年无1例因母婴同室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健全和完善预防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的管理制度,普及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知识和经验,以预防和杜绝母婴同室医院感染。

综上所述,我院应用健康教育挂历和宣教,有效地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降低了医院感染的临床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篇3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下简称母婴保健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母婴保健服务活动的机构及其人员应当遵守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

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依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主要包括下列事项:

(一)有关母婴保健的科普宣传、教育和咨询;

(二)婚前医学检查;

(三)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

(四)助产技术;

(五)实施医学上需要的节育手术;

(六)新生儿疾病筛查;

(七)有关生育、节育、不育的其他生殖保健服务。

第四条公民享有母婴保健的知情选择权。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母婴保健服务的权利。

第五条母婴保健工作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母婴保健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母婴保健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技术和物质条件,并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母婴保健事业给予特殊支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可以设立母婴保健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母婴保健法及本办法的配套规章和技术规范;

(二)按照分级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

(三)组织推广母婴保健及其他生殖健康的适宜技术;

(四)对母婴保健工作实施监督。

第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公安、民政、教育、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母婴保健工作。

第二章婚前保健

第九条母婴保健法第七条所称婚前卫生指导,包括下列事项:

(一)有关性卫生的保健和教育;

(二)新婚避孕知识及计划生育指导;

(三)受孕前的准备、环境和疾病对后代影响等孕前保健知识;

(四)遗传病的基本知识;

(五)影响婚育的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

(六)其他生殖健康知识。

医师进行婚前卫生咨询时,应当为服务对象提供科学的信息,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指导,并提出适当的建议。

第十条在实行婚前医学检查的地区,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在办理结婚登记前,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婚前医学检查。

第十一条从事婚前医学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由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在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注明。

第十二条申请从事婚前医学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分别设置专用的男、女婚前医学检查室,配备常规检查和专科检查设备;

(二)设置婚前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室;

(三)具有符合条件的进行男、女婚前医学检查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婚前医学检查包括询问病史、体格及相关检查。

婚前医学检查应当遵守婚前保健工作规范并按照婚前医学检查项目进行。婚前保健工作规范和婚前医学检查项目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四条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向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当事人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应当列明是否发现下列疾病:

(一)在传染期内的指定传染病;

(二)在发病期内的有关精神病;

(三)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

(四)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的其他疾病。

发现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疾病的,医师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提出预防、治疗以及采取相应医学措施的建议。当事人依据医生的医学意见,可以暂缓结婚,也可以自愿采用长效避孕措施或者结扎手术;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其治疗提供医学咨询和医疗服务。

第十五条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不能确诊的,应当转到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确诊。

第十六条在实行婚前医学检查的地区,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应当查验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母婴保健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医学鉴定证明。

第三章孕产期保健

第十七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育龄妇女提供有关避孕、节育、生育、不育和生殖健康的咨询和医疗保健服务。

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育龄夫妻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应当提出医学意见;限于现有医疗技术水平难以确诊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育龄夫妻可以选择避孕、节育、不孕等相应的医学措施。

第十八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孕产妇提供下列医疗保健服务:

(一)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卡),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二)为孕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医学指导与咨询;

(三)对高危孕妇进行重点监护、随访和医疗保健服务;

(四)为孕产妇提供安全分娩技术服务;

(五)定期进行产后访视,指导产妇科学喂养婴儿;

(六)提供避孕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

(七)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教育;

(八)其他孕产期保健服务。

第十九条医疗、保健机构发现孕妇患有下列严重疾病或者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有毒、有害因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可能严重影响孕妇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的,应当对孕妇进行医学指导和下列必要的医学检查:

(一)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或者并发症;

(二)严重的精神性疾病;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严重影响生育的其他疾病。

第二十条孕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应当对其进行产前诊断:

(一)羊水过多或者过少的;

(二)胎儿发育异常或者胎儿有可疑畸形的;

(三)孕早期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的;

(四)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经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婴儿的;

(五)初产妇年龄超过35周岁的。

第二十一条母婴保健法第十八条规定的胎儿的严重遗传性疾病、胎儿的严重缺陷、孕妇患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其生命健康和安全的严重疾病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二条生育过严重遗传性疾病或者严重缺陷患儿的,再次妊娠前,夫妻双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向当事人介绍有关遗传性疾病的知识,给予咨询、指导。对诊断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医师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并提出医学意见。

第二十三条严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

对怀疑胎儿可能为伴性遗传病,需要进行性别鉴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鉴定。

第二十四条国家提倡住院分娩。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消毒接生和新生儿复苏,预防产伤及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死亡率。

没有条件住院分娩的,应当由经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并取得家庭接生员技术证书的人员接生。

高危孕妇应当在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

第四章婴儿保健

第二十五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新生儿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诊断、治疗和监测。

第二十六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新生儿访视,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卡),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检查,提供有关预防疾病、合理膳食、促进智力发育等科学知识,做好婴儿多发病、常见病防治等医疗保健服务。

第二十七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项目对婴儿进行预防接种。

婴儿的监护人应当保证婴儿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第二十八条国家推行母乳喂养。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实施母乳喂养提供技术指导,为住院分娩的产妇提供必要的母乳喂养条件。

医疗、保健机构不得向孕产妇和婴儿家庭宣传、推荐母乳代用品。

第二十九条母乳代用品产品包装标签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不得向医疗、保健机构赠送产品样品或者以推销为目的有条件地提供设备、资金和资料。

第三十条妇女享有国家规定的产假。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所在单位应当在劳动时间内为其安排一定的哺乳时间。

第五章技术鉴定

第三十一条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分为省、市、县三级。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符合下列任职条件:

(一)县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二)设区的市级和省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第三十二条当事人对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结果有异议,需要进一步确诊的,可以自接到检查或者诊断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地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提出书面鉴定申请。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接到鉴定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医学技术鉴定意见,并及时通知当事人。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鉴定意见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再鉴定。

第三十三条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医学鉴定时须有5名以上相关专业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参加。

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在鉴定结论上署名;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鉴定委员会根据鉴定结论向当事人出具鉴定意见书。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监督管理工作,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依照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对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实施许可,并核发相应的许可证书;

(二)对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违反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四)负责母婴保健工作监督管理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五条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从事婚前医学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须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以及从事家庭接生的人员,须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第三十六条卫生监督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出示证件。

卫生监督人员可以向医疗、保健机构了解情况,索取必要的资料,对母婴保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医疗、保健机构不得拒绝和隐瞒。

卫生监督人员对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技术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

第三十七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根据其从事的业务,配备相应的人员和医疗设备,对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加强岗位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考核。

医师和助产人员(包括家庭接生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技术操作规范,认真填写各项记录,提高助产技术和服务质量。

助产人员的管理,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执业医师应当依照母婴保健法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

第三十八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三十九条国家建立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报告制度。

第七章罚则

第四十条医疗、保健机构或者人员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许可,擅自从事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终止妊娠手术和医学技术鉴定或者出具有关医学证明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人员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发证部门撤销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或者医师执业证书:

(一)因延误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给当事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医疗、保健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进行胎儿性别鉴定两次以上的或者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并由原发证机关撤销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或者医师执业证书。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婚前医学检查证明的格式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篇4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以下简称母婴保健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母婴保健服务活动的机构及其人员应当遵守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

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活动,依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主要包括下列事项:

(一)有关母婴保健的科普宣传、教育和咨询;

(二)婚前医学检查;

(三)产前诊断和遗传病诊断;

(四)助产技术;

(五)实施医学上需要的节育手术;

(六)新生儿疾病筛查;

(七)有关生育、节育、不育的其他生殖保健服务。

第四条公民享有母婴保健的知情选择权。国家保障公民获得适宜的母婴保健服务的权利。

第五条母婴保健工作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母婴保健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母婴保健事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技术和物质条件,并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的母婴保健事业给予特殊支持。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可以设立母婴保健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第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母婴保健法及本办法的配套规章和技术规范;

(二)按照分级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

(三)组织推广母婴保健及其他生殖健康的适宜技术;

(四)对母婴保健工作实施监督。

第八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公安、民政、教育、劳动保障、计划生育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母婴保健工作。

第二章婚前保健

第九条母婴保健法第七条所称婚前卫生指导,包括下列事项:

(一)有关性卫生的保健和教育;

(二)新婚避孕知识及计划生育指导;

(三)受孕前的准备、环境和疾病对后代影响等孕前保健知识;

(四)遗传病的基本知识;

(五)影响婚育的有关疾病的基本知识;

(六)其他生殖健康知识。

医师进行婚前卫生咨询时,应当为服务对象提供科学的信息,对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指导,并提出适当的建议。

第十条在实行婚前医学检查的地区,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在办理结婚登记前,应当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婚前医学检查。

第十一条从事婚前医学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由其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在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注明。

第十二条申请从事婚前医学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分别设置专用的男、女婚前医学检查室,配备常规检查和专科检查设备;

(二)设置婚前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室;

(三)具有符合条件的进行男、女婚前医学检查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婚前医学检查包括询问病史、体格及相关检查。

婚前医学检查应当遵守婚前保健工作规范并按照婚前医学检查项目进行。婚前保健工作规范和婚前医学检查项目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十四条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向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当事人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婚前医学检查证明应当列明是否发现下列疾病:

(一)在传染期内的指定传染病;

(二)在发病期内的有关精神病;

(三)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

(四)医学上认为不宜结婚的其他疾病。

发现前款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疾病的,医师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提出预防、治疗以及采取相应医学措施的建议。当事人依据医生的医学意见,可以暂缓结婚,也可以自愿采用长效避孕措施或者结扎手术;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其治疗提供医学咨询和医疗服务。

第十五条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不能确诊的,应当转到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确诊。

第十六条在实行婚前医学检查的地区,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时,应当查验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母婴保健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医学鉴定证明。

第三章孕产期保健

第十七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育龄妇女提供有关避孕、节育、生育、不育和生殖健康的咨询和医疗保健服务。

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育龄夫妻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应当提出医学意见;限于现有医疗技术水平难以确诊的,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育龄夫妻可以选择避孕、节育、不孕等相应的医学措施。

第十八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孕产妇提供下列医疗保健服务:

(一)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卡),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二)为孕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医学指导与咨询;

(三)对高危孕妇进行重点监护、随访和医疗保健服务;

(四)为孕产妇提供安全分娩技术服务;

(五)定期进行产后访视,指导产妇科学喂养婴儿;

(六)提供避孕咨询指导和技术服务;

(七)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和科学育儿知识教育;

(八)其他孕产期保健服务。

第十九条医疗、保健机构发现孕妇患有下列严重疾病或者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有毒、有害因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可能严重影响孕妇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的,应当对孕妇进行医学指导和下列必要的医学检查:

(一)严重的妊娠合并症或者并发症;

(二)严重的精神性疾病;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严重影响生育的其他疾病。

第二十条孕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应当对其进行产前诊断:

(一)羊水过多或者过少的;

(二)胎儿发育异常或者胎儿有可疑畸形的;

(三)孕早期接触过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缺陷的物质的;

(四)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曾经分娩过先天性严重缺陷婴儿的;

(五)初产妇年龄超过35周岁的。

第二十一条母婴保健法第十八条规定的胎儿的严重遗传性疾病、胎儿的严重缺陷、孕妇患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其生命健康和安全的严重疾病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二十二条生育过严重遗传性疾病或者严重缺陷患儿的,再次妊娠前,夫妻双方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向当事人介绍有关遗传性疾病的知识,给予咨询、指导。对诊断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医师应当向当事人说明情况,并提出医学意见。

第二十三条严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

对怀疑胎儿可能为伴性遗传病,需要进行性别鉴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进行鉴定。

第二十四条国家提倡住院分娩。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消毒接生和新生儿复苏,预防产伤及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发病率、死亡率。

没有条件住院分娩的,应当由经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并取得家庭接生员技术证书的人员接生。

高危孕妇应当在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

第四章婴儿保健

第二十五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新生儿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诊断、治疗和监测。

第二十六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新生儿访视,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卡),定期对其进行健康检查,提供有关预防疾病、合理膳食、促进智力发育等科学知识,做好婴儿多发病、常见病防治等医疗保健服务。

第二十七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项目对婴儿进行预防接种。

婴儿的监护人应当保证婴儿及时接受预防接种。

第二十八条国家推行母乳喂养。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实施母乳喂养提供技术指导,为住院分娩的产妇提供必要的母乳喂养条件。

医疗、保健机构不得向孕产妇和婴儿家庭宣传、推荐母乳代用品。

第二十九条母乳代用品产品包装标签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不得向医疗、保健机构赠送产品样品或者以推销为目的有条件地提供设备、资金和资料。

第三十条妇女享有国家规定的产假。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所在单位应当在劳动时间内为其安排一定的哺乳时间。

第五章技术鉴定

第三十一条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分为省、市、县三级。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符合下列任职条件:

(一)县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二)设区的市级和省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第三十二条当事人对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结果有异议,需要进一步确诊的,可以自接到检查或者诊断结果之日起15日内向所在地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提出书面鉴定申请。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接到鉴定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医学技术鉴定意见,并及时通知当事人。

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自接到鉴定意见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再鉴定。

第三十三条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医学鉴定时须有5名以上相关专业医学技术鉴定委员会成员参加。

鉴定委员会成员应当在鉴定结论上署名;不同意见应当如实记录。鉴定委员会根据鉴定结论向当事人出具鉴定意见书。

母婴保健医学技术鉴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监督管理工作,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依照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以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对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机构和人员实施许可,并核发相应的许可证书;

(二)对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违反母婴保健法和本办法的行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四)负责母婴保健工作监督管理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五条从事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从事婚前医学检查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须经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从事助产技术服务、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医疗、保健机构和人员以及从事家庭接生的人员,须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第三十六条卫生监督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应当出示证件。

卫生监督人员可以向医疗、保健机构了解情况,索取必要的资料,对母婴保健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医疗、保健机构不得拒绝和隐瞒。

卫生监督人员对医疗、保健机构提供的技术资料负有保密的义务。

第三十七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根据其从事的业务,配备相应的人员和医疗设备,对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加强岗位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查、考核。

医师和助产人员(包括家庭接生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技术操作规范,认真填写各项记录,提高助产技术和服务质量。

助产人员的管理,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执业医师应当依照母婴保健法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格。

第三十八条医疗、保健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对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三十九条国家建立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报告制度。

第七章罚则

第四十条医疗、保健机构或者人员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许可,擅自从事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终止妊娠手术和医学技术鉴定或者出具有关医学证明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人员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发证部门撤销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或者医师执业证书:

(一)因延误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给当事人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医疗、保健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进行胎儿性别鉴定两次以上的或者以营利为目的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并由原发证机关撤销相应的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资格或者医师执业证书。

第八章附则

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篇5

【关键词】母乳喂养;成功;措施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17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36-01

近年来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所下降,有很大一批家长热衷于进口奶粉,羊奶粉,使婴儿的喂养进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为了促进母乳喂养,提高人口素质,保护母婴健康,降低乳幼儿死亡率[2],结合《母婴保健法》、《爱婴医院监督管理指南》、《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中国婴幼儿喂养策略》等的要求,积极推进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的成功依靠社会的力量、家庭的力量、产妇的认可、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指导等几个方面来支持。

1媒体和社会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参与

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怀孕的妇女,孕妇的家庭成员更应该积极参加孕妇学校的培训。

2各个爱婴医院要重视母乳喂养这项工作

医疗机构人员强化学习《母婴保健法》、《爱婴医院监督管理指南》、《加强产科安全管理的十项规定》、《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中国婴幼儿喂养策略》以及治理商业贿赂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强化法制和廉政教育,建立完善治理商业贿赂长效机制。

3强化监督

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加强医务人员的日常监管,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明查暗访相结合等方式对工作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督评估,将考试考核结果适时进行通报,并与评优、绩效管理相挂钩。加大患者监督、媒体监督、社会监督的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向社会公开投诉方式,鼓励社会各界投诉举报母乳代用品违规推销宣传行为,及时核查处置违法违规行为。

4积极促进母乳喂养

开展多种形式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母乳喂养知识,倡导母乳喂养,实行“早接触、早开奶、早吸吮”。

5严禁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

严禁医务人员向孕妇和婴儿家庭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严禁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在医疗机构做各种形式的推销、宣传、不得张贴或发放印有母乳代用品铭牌的广告和有关资料,不得以任何形式展示、推销母乳代用品。

6严禁接受馈赠、赞助和回扣,严禁科室人员接受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的馈赠,赞助和回扣

7加强产后的护理

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让产妇及家属知晓母乳营养、能防病、并且增加母子感情、有利于母亲健康,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含有婴儿生后4-6月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适合婴儿胃肠的消化很容易吸收,吃母乳的婴儿长得健康结实,母乳中有许多的抗病物质,能增强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吃母乳的婴儿少生病,母乳中含有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须的物质,加之妈妈经常喂哺,吃母乳的婴儿聪明、母亲哺乳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哺乳期不来月经,有利于体内营养物质的储存,促进产后康复,同时也延长了生育的间隔,有利于避孕。另外需做到早吸吮,早吸吮可以使提早分泌乳汁,延长母乳的喂养期,产后最初产生的乳汁中抗病物质特别丰富,能增强婴儿的肠蠕动,促进胎便尽快排出,有利于黄疸的消退。按需哺乳也十分重要,按需哺乳可以增强乳汁的分泌,保障婴儿有足够的营养。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还包括母婴同室,母亲的正确喂奶姿势,还有要做到早喂,勤喂,多喂,并且还要常按摩[1],掌握正确的按摩方法。

8从严进行查处医院人员推销宣传母乳代用品的违规行为

9废除奶粉,奶瓶,橡皮

婴儿对橡皮产生错觉降低婴儿对母乳的渴求,奶粉有可能产生变态反应,使母亲心里不安。使用奶瓶、橡皮奶嘴喂养婴儿,由于橡皮长、奶孔大,出奶容易,婴儿吸吮时感到方便,省力,而不愿再花力气去吸母奶,就容易造成错觉,吃饱了奶粉或代乳品的婴儿,由于没有饥饿感,对母乳的渴求就低了,不愿再吸母乳,牛奶中含有异体蛋白婴儿吃了后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发生腹泻,湿疹等,婴儿吃了其他食品后,不再吃母奶,由于没有对勤吸吮,就会造成乳汁不够而丧失信心,同时婴儿不能得到充分的营养,而影响孩子生长发育,为了婴儿的身体健康,结实,绝对不能使用奶瓶,奶粉,橡皮。只有充分认识到奶粉,奶瓶,橡皮的坏处才能坚持母乳喂养,成功实现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成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强化社会、家庭、医院的力量母乳喂养一定能成功!

参考文献

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篇6

【关键词】爱婴区;新生儿护理;安全

安全护理是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安全护理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院从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分娩总数960人次,与以前同期分娩人数相比较,产妇及家属对爱婴区新生儿护理满意率从原来的85%上升到98.5%,新生儿护理差错事故及新生儿护理投诉为零。

1影响安全护理因素

1.1人力资源不足,超负荷工作状态

为满足社会对医护服务的需求,而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造成护理人员、设备、空间相对不足。护士身心疲惫,是构成护理工作不安全的重要原因。

1.2护理人员缺乏敬业精神

新护士、新设备的进入有一个培训、适应、磨合的过程。从统计分析来看,低年资护士容易发生不安全隐范,发生护理差错。

1.3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执行的不完善

很多差错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差错事故的发生。

1.4管理层的因素

安全护理管理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会导致不安全护理的后果。

2安全护理的措施

2.1对新生儿密切观察

初为人父母者常沉浸于小生命诞生所带来的喜悦而忽略了许多必须关注的问题,又因育儿知识的缺乏而显得手足无措。这就要求产科护士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事故发生。由于胎儿糖原储备不多,新生儿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护士应在12h内多次指导并帮助产妇及时喂哺新生儿,尤其在寒冷季节,夜间,产妇熟睡等情况下,更应加强巡视,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症状发生。因新生儿食管的弹力组织和肌肉组织发育不完全,新生儿常有溢乳。溢乳、喂哺过多、喂哺后即平卧,易致新生儿窒息。护士要勤于观察,发现异常及时翻身拍背,必要时用吸管吸出呕吐物,防止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2.2加强新生儿护理

在护理新生儿时他们常会哭闹,惊慌及拥抱反射等,需护士动作轻柔敏捷,注意保暖,降低新生儿的恐惧,增加其安全感,使新生儿舒适。新生儿必须母乳喂养,护士应指导正确的喂哺姿势,督促喂哺。脐部应每日数次用95%的乙醇擦其根部以助其干燥。大小便排泄后,以温水清洗拭干,更换一次性尿布。预防接种时应向家长解释清楚,以免不必要的惊慌和恐惧。新生儿沐浴时,观察任何异常和产时损伤,及早发现与治疗。沐浴水温用温度计测量为38~40℃左右,室温为26~28℃,以防烫伤或着凉。爱婴区新生儿常规进行抚触,婴儿抚触被认为是对婴儿健康最有益,最自然的一种医疗技术,护士给予新生儿简单,系统的抚触能加强新生儿的免疫和应激能力,减少哭闹,改善睡眠,加快排泄,增加进食。采用标准的婴儿抚触操作,在室温28~30℃下,新生儿沐浴后在婴儿浴室中进行,并邀请新生儿父母及家属在旁观看。我院派医务人员进行新生儿游泳专项培训后,开展了新生儿游泳训练。在经培训后的专职人员一对一全程监控护理下,选择新生儿安静觉醒精神状态时进行游泳,以健壮新生儿体格,开发智力。

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篇7

自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其优点及好处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的肯定,对母婴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方面又出现了新的隐患及问题,因此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及要求,近年来我们针对出现的隐患及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安全隐患及问题

1.1护士的服务意识淡漠:实行母婴同室以后,新生儿除治疗及常规护理(每天不超过1小时)外,其余时间均交由母亲及家人照顾,从而使护士忽视了对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

1.2产妇及家人对婴儿的护理知识欠缺:由于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即使是二胎产妇也由于生育时间间隔较长,对照顾新出生的新生儿,产妇及家人均显得束手无策,出现问题更不知如何处理,若护士观察处理不及时将直接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1.3护士的业务水平低,专科知识缺乏:年轻护士专科知识及业务水平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如呛奶、发热、体温不升、拒奶等,不知如何处理,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1.4新生儿院内感染

1.4.1新生儿脐炎:脐部护理不当造成感染,如未定期用酒精消毒处理脐部、使用不洁的尿布、尿液及沐浴水浸湿后未及时擦干消毒、断脐时处理不当等。

1.4.2新生儿脓疱疹:表现为出生后2-3d,全身出现散在或片状小米粒大小的脓疱,以颈部及腹股沟等皱褶处多见,多由于新生儿包裹太厚、皮肤皱褶处出汗、潮湿不透气或衣物不洁等原因,造成毛血管扩张导致毛囊感染出现脓疮。

1.4.3新生儿发热: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其家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总害怕其受凉感冒,因此包裹太多的衣被,加之病房陪护探视人员较多,又不开窗通风造成空气不流通,导致新生儿体温升高,甚至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1.5新生儿喂养困难:刚出生的婴儿其家人由于喂养知识的缺乏;产妇乳头凹陷、扁平,哺喂方法不当;剖宫产及正常分娩产妇产后初期乳量分泌不足,加之婴儿大部分时间又处于睡眠状态等,造成喂养困难,导致新生儿由于喂养不足引起低血糖,严重者发生低血糖性休克,特别是巨大儿表现尤为明显。

1.6新生儿窒息:常见于新生儿溢奶、呕吐所致,如家属育儿安全知识的缺乏,哺喂后未及时拍背并侧卧致平卧呕吐时致窒息;另外还多见于剖宫产儿,表现为未开奶前就有呕吐,多为粘液,开奶后呕吐加剧,无觅食要求,多由于剖宫产儿未经过产道分娩,胃内及肺内的羊水残留较多,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其次婴儿与大人同床熟睡时被大人的身体压迫或被衣被堵塞呼吸道,致新生儿窒息等。

1.7新生儿被盗:当今社会各类流动人口较多,拐卖儿童事件屡见不鲜,因此病区母婴同室病房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家属若对病区人员及环境不了解,极易让犯罪分子钻空子,冒充医务工作者盗走新生儿,引发新的医疗纠纷。

2防范措施

2.1加强护士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改变服务理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应重视安全教育,并注重落实,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有序实施。认真执行等级护理巡视制度,特别是对新生儿的巡视护理。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及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另外要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不仅是家属的义务与责任,同样也是护理人员责任及义务。

2.2加强健康教育:针对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由于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的缺乏,并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生儿的照顾缺乏科学的方法,从而导致一些不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要随时指导产妇及家属如何哺喂新生儿、脐部及皮肤护理方法,并亲自给产妇及家属示范如何为婴儿换尿布、衣服、沐浴抚触等方法,在科室走廊、婴儿浴室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宣传画,同时通过医护人员讲解一些安全护理常识,如溢奶、呕吐、呛咳时如何处理,以及新生儿的一些生理现象,从而增强家属及产妇的育婴知识,避免因知识的欠缺造成对婴儿的伤害。

2.3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对年轻护士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培训,老护士要改变传统经验式的护理模式,学习新的护理方法与理念,同时还应重视对年轻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通过护理查房、问题分析、专科知识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2.4建立科室质控小组,每月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出改进措施,且要跟踪检查落实改进情况,另外随时征求家属及产妇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护理措施,对潜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护理安全。

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篇8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4年10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1994年10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年10月2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发展母婴保健事业,提供必要条件和物质帮助,使母亲和婴儿获得医疗保健服务。

国家对边远贫困地区的母婴保健事业给予扶持。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母婴保健工作。

母婴保健事业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四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母婴保健工作,根据不同地区情况提出分级分类指导原则,并对全国母婴保健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母婴保健工作。

第五条  国家鼓励、支持母婴保健领域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推广先进、实用的母婴保健技术,普及母婴保健科学知识。

第六条  对在母婴保健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在母婴保健科学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果的组织和个人,应当给予奖励。

第二章  婚前保健

第七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务。

婚前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内容:

(一)婚前卫生指导:关于性卫生知识、生育知识和遗传病知识的教育;

(二)婚前卫生咨询:对有关婚配、生育保健等问题提供医学意见;

(三)婚前医学检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

第八条  婚前医学检查包括对下列疾病的检查:

(一)严重遗传性疾病;

(二)指定传染病;

(三)有关精神病。

经婚前医学检查,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

第九条  经婚前医学检查,对患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或者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的,医师应当提出医学意见;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暂缓结婚。

第十条  经婚前医学检查,对诊断患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的,医师应当向男女双方说明情况,提出医学意见;经男女双方同意,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者施行结扎手术后不生育的,可以结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禁止结婚的除外。

第十一条  接受婚前医学检查的人员对检查结果持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医学技术鉴定,取得医学鉴定证明。

第十二条  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当持有婚前医学检查证明或者医学鉴定证明。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婚前医学检查制度实施办法。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婚前医学检查应当规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对边远贫困地区或者交费确有困难的人员应当给予减免。

第三章  孕产期保健

第十四条  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孕产期保健服务。

孕产期保健服务包括下列内容:

(一)母婴保健指导:对孕育健康后代以及严重遗传性疾病和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提供医学意见;

(二)孕妇、产妇保健:为孕妇、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以及产前定期检查等医疗保健服务;

(三)胎儿保健:为胎儿生长发育进行监护,提供咨询和医学指导;

(四)新生儿保健:为新生儿生长发育、哺乳和护理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第十五条  对患严重疾病或者接触致畸物质,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可能严重影响孕妇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予以医学指导。

第十六条  医师发现或者怀疑患严重遗传性疾病的育龄夫妻,应当提出医学意见。育龄夫妻应当根据医师的医学意见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十七条  经产前检查,医师发现或者怀疑胎儿异常的,应当对孕妇进行产前诊断。

第十八条  经产前诊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师应当向夫妻双方说明情况,并提出终止妊娠的医学意见:

(一)胎儿患严重遗传性疾病的;

(二)胎儿有严重缺陷的;

(三)因患严重疾病,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孕妇健康的。

第十九条  依照本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本人无行为能力的,应当经其监护人同意,并签署意见。

依照本法规定施行终止妊娠或者结扎手术的,接受免费服务。

第二十条  生育过严重缺陷患儿的妇女再次妊娠前,夫妻双方应当到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医学检查。

第二十一条  医师和助产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提高助产技术和服务质量,预防和减少产伤。

第二十二条  不能住院分娩的孕妇应当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接生人员实行消毒接生。

第二十三条  医疗保健机构和从事家庭接生的人员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出具统一制发的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有产妇和婴儿死亡以及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的,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二十四条  医疗保健机构为产妇提供科学育儿、合理营养和母乳喂养的指导。

医疗保健机构对婴儿进行体格检查和预防接种,逐步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婴儿多发病和常见病防治等医疗保健服务。

第四章  技术鉴定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医学技术鉴定组织,负责对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结果有异议的进行医学技术鉴定。

第二十六条  从事医学技术鉴定的人员,必须具有临床经验和医学遗传学知识,并具有主治医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

医学技术鉴定组织的组成人员,由卫生行政部门提名,同级人民政府聘任。

第二十七条  医学技术鉴定实行回避制度。凡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人员,应当回避。

第五章  行政管理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母婴保健工作,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积极防治由环境因素所致严重危害母亲和婴儿健康的地方性高发性疾病,促进母婴保健事业的发展。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工作。

第三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保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母婴保健监测和技术指导。

第三十一条  医疗保健机构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母婴保健工作,建立医疗保健工作规范,提高医学技术水平,采取各种措施方便人民群众,做好母婴保健服务工作。

第三十二条  医疗保健机构依照本法规定开展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以及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必须符合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并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许可。

严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但医学上确有需要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  从事本法规定的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的人员,必须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从事本法规定的婚前医学检查、施行结扎手术和终止妊娠手术的人员以及从事家庭接生的人员,必须经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第三十四条  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应当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为当事人保守秘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未取得国家颁发的有关合格证书的,有下列行为之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制止,并可以根据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罚款:

(一)从事婚前医学检查、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或者医学技术鉴定的;

(二)施行终止妊娠手术的;

(三)出具本法规定的有关医学证明的。

上款第(三)项出具的有关医学证明无效。

第三十六条  未取得国家颁发的有关合格证书,施行终止妊娠手术或者采取其他方法终止妊娠,致人死亡、残疾、丧失或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  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从事母婴保健工作的人员违反本法规定,出具有关虚假医学证明或者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由医疗保健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执业资格。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指定传染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风病以及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传染病。

严重遗传性疾病,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者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后代再现风险高,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遗传性疾病。

有关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

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

第三十九条  本法自1995年6月1日起施行。

附:刑法有关条款第一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篇9

石家庄市福利院业务科的秦波回忆起一个个从安全岛接来的孩子,都是让人心灵颤抖的故事。

2011年6月1日,中国首个弃婴保护装置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福利院建成,取名“婴儿安全岛”。“当时在确定名字的时候,有很多说法,婴儿安全屋、安全岗等等,后来就认为叫‘安全岛’更合适,因为对弃婴来讲到了这儿就相当于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石家庄市福利院院长韩金红告诉《望东方周刊》。

“婴儿安全岛”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争议,有网友认为这是为抛弃孩子的父母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连民政系统和福利院内部都对此举是否会助长弃婴现象存在很大疑虑,更有媒体以弃婴安全岛是“尊重生命”还是“纵容遗弃”为题进行讨论。

福利院工作人员有时也有疑惑,但当他们再次遭遇“小包袱”带来的心灵颤抖,争议对他们就毫无意义了,“我的压力和心理负担都没有了,就想着怎样让安全岛更完备,面对这样大的关注,我就会觉得,不把这件事情做好就对不起大家。”韩金红就安全岛遭遇争议的问题对本刊记者说。

2.5平方米的小世界

“婴儿安全岛”的主意来自河北省官员在出国考察时的发现,他们看到一些发达国家有这样的弃婴保护装置,如美国50个州都制定实施有“安全岛”法案,允许处境困难的父母将新生儿遗弃在医院、消防局、警察局等指定的场所,以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安全,生父母不须透露自己的身份。他们就建议省福利院对此进行探索。最终,韩金红他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结合国情自行设计建造了这样一个弃婴临时庇护场所。

造价近10万元,面积2.5平方米,红色屋顶、白色屋身,窗户贴有卡通图案。内设婴儿保温箱、延时报警器和使用规定。保温箱能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延时10分钟的报警器能为遗弃者放置弃婴提供足够时间,同时保证能通知到值班人员;即使没有报警声,值班人员也要每两小时巡查一次。

2012年1月22日,除夕,石家庄市福利院的值班门卫像往常一样将新到的报纸送往各个科室。回到值班室后,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距离福利院大门只有几米的“婴儿安全岛”,安全岛的门轻掩,从门缝露出一根透明的细管子,管子的末端连接着一个蓝色的氧气枕。门卫立刻通知秦波,两人将这个刚刚被遗弃的婴儿接进业务科。电话通知辖区民警后,秦波打开婴儿的包裹查看,男孩,无右耳,出生没几天,营养不良,气息微弱。包裹里放着一张医院诊断书,显然孩子是在医院救治无效后被送出来的。

这是2012年“婴儿安全岛”接收到的第一个婴儿,取名“石(石家庄)庆国”。

“他们的爹妈得有多长时间睡不着觉”

石家庄福利院刚建成不久的“儿童园”干净又温暖,隔离室在儿童园四楼。业务科接收到新的弃婴并为其办理完手续后,弃婴会在隔离室待上90天,此后没有传染病、生命体征稳定的孩子就会被分到儿童园各班。

隔离室有十几张床,每个婴儿都有各自不同的悲惨往事,但这些故事被永远地丢弃在福利院大门外,能从隔离室出来的孩子,就会有一个崭新的开始。

中午12点多,保育员阿姨王素芬为孩子们调好了奶粉,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专属奶瓶,平时话不多的王素芬却喜欢同这些不会说话的孩子说话,有时候哭的孩子听听她的话就安静了,似乎是得到了母亲的安慰。王素芬在福利院工作了3年,不记得自己总共喂养过多少个孩子了。

每个房间有3名保育员,大多来自石家庄周边郊区,不是福利院的编制人员,工资待遇很低,节日往往要加班。她们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工作十分繁杂:2小时喂一次水,3小时换一次尿布,4小时喂一次奶,生病的孩子还要分别定时喂药。

离开隔离室进入“宝宝园”的孩子们稍大一些,中午吃完饭,不睡觉的孩子就玩耍哭闹,这也是保育员阿姨最繁忙的时候。

保育员鲁云霞一边整理着手上的尿布,一边对本刊记者说:“我总是在想,他们的爹妈得有多长时间睡不着觉?”

有的孩子十分懂事,看鲁云霞站着忙,马上就把凳子搬来让她坐。“一些孩子后来被送到外面的家庭寄养了,轮到我睡不着了,想他们啊,但是能在家庭里生活毕竟是最幸福的。”鲁云霞说。

一个简单的保护能改变他们的一生

面对媒体报道和舆论压力,院长韩金红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福利院在2011年6月~11月间共接收弃婴75名(含“婴儿安全岛”在内),2010年6月~11月共接收弃婴83名,2009年6月~11月共接收弃婴105名。可见,弃婴数量没有因为安全岛的建立有所增加。

“‘婴儿安全岛’这项措施是符合我国的法律精神的,都是在保护儿童权益,只不过它们是从不同的阶段保护弃婴的权益,法律禁止弃婴是立足于弃婴现象不再发生,是在遗弃行为之前,‘婴儿安全岛’的保护是在遗弃行为之后。”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张世峰告诉《望东方周刊》。

韩金红告诉本刊记者,安全岛隔离的是酷暑严寒、流浪猫狗和蚊虫,一个简单的保护就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上世纪80年代,一名女婴被父母遗弃在寒冷的雪地里,被发现时下肢已经冻残,只能截肢。实际上这个孩子没有其他毛病,后来成长得聪明善良,如果当时有那么一个安全温暖的地方,她就能拥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婴儿安全岛”在设计修建初期,按照规划要在安全岛内安装上摄像头,目的是更好地监控安全岛的实时状况,另一方面原因是希望通过摄像头获取到弃婴父母资料,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帮助孩子回归家庭,但这个做法在运行前就被否定了。

秦波说:“根据我们的经验,父母如果决定遗弃孩子,总会遗弃的,至于放哪里会做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安装摄像头给他们造成的压力可能导致他们把孩子遗弃到荒山野岭,等于彻底放弃了孩子的生命。”

“从公安机关的角度来讲,即使追到弃婴的父母往往也是无可奈何。”韩金红说。

“实际上,没有几个案例是因为遗弃孩子而追究父母责任的,基本上一个省一年也不见得有几个案例,因此在这样的国情大背景下,说婴儿岛助长其父母的犯罪行为,太过牵强。”搞法律出身的韩金红对本刊记者解释说,“法律的本质是保护人而不是奴役人。我的理解是,怎样对孩子更有利就怎样做。不管有再多的非议,如果这样一个装置能够多抢救一个孩子的生命,那么所有的非议就都没有意义了。”

母婴护理员和育婴员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淞南地区;婴儿;母乳喂养

淞南地区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南部,常住人口约6.5万,年平均出生新生儿约450人。为了加强社区妇幼卫生工作,促进母乳喂养成功,提供社区群众所需的各项妇女儿童服务,提高群众妇幼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于2008年4月对我地区1500个0~6岁儿童的保健情况展开了摸底调查,并重点对其中190例4个月内婴儿喂养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汇总如下。

1对象与结果

1.1对象抽取整个街道所有4个月内婴儿为调查对象,共190人,其中男107人,女83人,年龄11天~3个月24天,平均1个月29天。

1.2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入户上门,根据上海市卫生局统一制定的调查问卷向婴儿生母询问。母乳喂养情况按现公认的几种方式分为纯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纯母乳喂养是指除母乳外,不给婴儿任何其他食物和饮料,包括水。母乳喂养是指因各种原因母乳不足或母亲不能按时给婴儿哺乳时,需加喂牛奶或其他乳品、代乳品。人工喂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喂哺婴儿时,而采用其他动物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哺婴儿。

2结果

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率为61.5%,母乳喂养率为23.1%,人工喂养率为15.4%;出院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23.1%,母乳喂养率为59%,人工喂养率为17.9%。母婴同室率为100%,母婴早接触率为33%;开奶时间:最早1h,最迟72h,平均21.4h;开奶前喂其他食物率如糖水为25.6%;1个月内婴儿奶瓶使用率为76.9%;按需哺乳率为89.7%。改变喂养方式的原因:78.3%自认为奶不足,因乳头问题、婴儿生病住院占21.7%,没有因自觉疲劳、婴儿腹泻放弃母乳喂养的。被推销母乳代用品的占12.8%,其中奶粉公司占5.1%,超市占2.6%,母婴直销店占5.1%。孕期、产时、产后接受宣传教育率分别为84.6%、64.1%和82.1%。

3讨论

我国虽有数千年母乳喂养的优良传统,但由于妇女广泛参加社会劳动及各种代乳品的大量生产,更由于未重视母乳对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纯母乳喂养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上海市1980年城区为24.0%,1984年后,城区下降到12%左右。据1983~1985年全国22个省市母乳喂养的情况调查,城市喂养率为49.3%,此次调查显示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23.1%,离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提出的要在20世纪90年代末使4~6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说明结果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