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的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3:33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篇1

关键词:知识管理;创新;热点前沿;CiteSpace;文献综述

如今,知识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资本,一个国家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知识创新。知识的不断创新已成为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洪湧(2017)指出创新的本质和源头就在于知识的创造和应用,在创新创业的研究中发现,整个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带动双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动机。本文拟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知识管理与创新的研究的关键词、主题和引文进行挖掘,基于关键词共现和重点关键词剖析,探索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的热点聚焦;基于主题结构聚类,探索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的重要元素,分析知识管理与创新理论的演进脉络及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以期对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webof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knowledgemanagement”and“innovation”为主题词,文献类型选择article,检索时期跨度为2009~2018年,检索时间为2018年12月16日,得到检索结果共计1236条,每一条数据记录主要包括文献的作者、题目、摘要和文献的引文。此外,CiteSpace软件自动将检索文献当作使引文献,将使引文献的参考文献(总计48938篇)列入研究范围,扩展了分析的广度。

二、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将woS外文数据库中2009~2018年间所有的知识管理与创新相关文献数据导入到CiteSpace软件中,网络节点选择“keyword”,以3年为一节点进行切割,选择top50为标准,生成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热点领域关键词图谱,调节阈值到50,最终图片如图1所示。通过图1发现,代表研究热点的高频关键词除知识管理和创新之外,还有绩效、企业、前景、吸收能力、能力、管理竞争、优势、模型等,表明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的主要的热点领域包括通过知识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绩效的研究、企业知识创新研究、知识管理创新过程研究、知识管理创新能力研究、企业竞争能力与企业知识创新优势研究、知识管理创新模型研究、知识管理与创新的发展前景研究等几个方面。

三、研究主题分析

明确了研究热点,本文尝试揭示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的框架结构。在CiteSpace软件中对知识管理文献进行聚类分析,用重点关键词对聚类做了标注,生成聚类图如图2所示,生成聚类数总计31个,其中主要聚类8个,其聚类模块度modularityQ=0.69(显著),meanSihouette=0.3044(考虑到存在23个小聚类会降低总体平均值的问题,作者认为,S值是合理的)。从图2可以发现,知识管理与创新研究的框架结构存在八个主要模块。第一个模块是知识管理的聚类,主要聚焦于知识管理策略对组织绩效的影响,知识管理的过程(包括知识创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第二个模块是两面性的聚类,主要聚焦于创新两面性这一转型过程,中小企业开放研发与开放创新,信息技术的采用对知识创造的影响等方面。第三个模块是组织学习的聚类,主要聚焦于组织学习能力与组织创造性思维的构建,知识流动和知识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等方面。第四个模块是调查聚类,主要聚焦于方法层面,主要是利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探索性分析,譬如,利用问卷调查法探索知识管理在组织文化、结构、策略与组织效能关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及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第五个模块是管理创新的聚类,这一聚类与组织绩效密切相关,创新是手段,绩效是企业的目标,具体包括创新、组织学习和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在开放创新的全球竞争市场中,维持卓越企业绩效所必需的能力的本质和微观基础等的研究。第六个模块是社会资本聚类,这一聚类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源,将人作为重要的企业竞争优势,具体包含探讨知识管理能力在人力资源战略实践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作用,检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员工知识对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创新能力的绩效等方面。第七个模块是绿色创新绩效的聚类,经分析发现这一聚类所谓的“绿色”,并非单纯传统意义上的环保生态,其研究主要落脚于电子商务和商业智能等运行过程网络化、低污染、低能耗的新兴元素,着重研究中小企业,包括电子商务的使用通过组织创新对企业绩效的贡献,通过商业智能和知识管理提高创新能力的在线社交网络在创新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性等问题。第八个模块是社交媒体聚类,这一聚类与互联网和各种媒体网络的发展密切相关,主要涉及在知识管理与创新过程中运用社交媒体,促进知识的传播速度与质量以及在线社交网络增强知识管理的方式等的问题。

四、结语

1.知识管理和创新研究热点丰富,发展势头迅猛,涉及企业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创新过程、知识管理创新能力、知识管理与创新的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充分彰显了知识管理与创新的研究热度之高。从由突显关键词划分的三个阶段来看,研究从企业内部过渡到企业外部再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具体内容上,层次分明。2.知识管理和创新研究领域广,重点包含八个分支方向,包括对知识管理过程、创新的两面性、组织学习和创新绩效、研究方法、管理创新与组织绩效、人力资源与知识管理和创新绩效、绿色创新绩效———人工智能与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的研究,为后续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夯实的理论支撑。3.本文的分析是基于webofScience收录的国外文献作为数据源,缺乏国内研究的现状的相关文献数据,对比分析国内外文献将是进一步研究的可考虑方向。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篇2

关键词:市场导向吸收能力技术创新

市场导向和企业创新之间的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和争议,争论焦点是市场导向是否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导向导致琐碎的创新和R&D的短视,另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战略产生影响,是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归因。就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问题,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较少,那企业市场导向是通过什么机制作用于技术创新的?本文试图从吸收能力的视角,探讨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相关概念

自从1990年提出市场导向概念以来,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是行为观点以及文化观点(Harris,2001)。行为观将市场导向定义为三种活动的集合:市场信息的收集;部门间信息的传播与扩散以及组织层面上对市场情报的反应能力;此观点认为市场导向是一种信息管理的过程,是组织通过学习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文化观将市场导向界定为一种组织文化,这种文化能最有效地诱发为消费者创造卓越价值的行为,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绩效。按照文化观的观点,市场导向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包括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部门间协作三个不同维度,由于市场导向的文化观点涵盖了市场导向的行为观点,可以更为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市场导向的含义,且构成市场导向的三个维度有各自不同的内涵,每一个维度都涉及不同的认知活动。因此,本文将分别研究市场导向三个维度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

技术创新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创新程度和创新的知识基础不同,创新可以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变性创新。这两种技术创新模式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包括创新目标、创新重点、技术、不确定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而两者差异的实质在于新知识的内涵以及使用知识方式的不同。渐进性创新是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是对现有产品、服务和管理方式的小幅改进,并强化已有的设计、惯例和结构;突变性创新是在全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是对现有产品、服务和管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二)研究理论框架

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仍然充满了矛盾(Grinstein,2008)。市场导向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源于营销研究中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中介作用,认为市场导向是产品创新的重要诱因之一,对技术创新方式有较大的影响。Zhou,etal(2005)基于中国转型经济市场中的一些著名企业样本的经验研究表明,市场导向通过对高级技术的利用和主流客户提供更大的收益促进了技术上的突破创新。atuahene-Gima(2005)研究发现市场导向通过促进能力开发和能力探索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机制,在促进了企业渐进创新的同时还促进了突变创新。但具有市场导向的企业关注顾客需求信息,它们不一定拥有满足顾客需求所需要的所有技术知识,因此,市场导向必须通过向外界进行知识的获取来弥补自身知识资源的短缺,进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吸收能力可通过对外部知识的使用扩大企业的知识存量(Leonard-Barton,1995),促进提供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想法(Grantand,2004),创造企业竞争优势与顾客价值。也就是说,企业在吸收外部知识能力上存在差异,正是这些能力的差异导致了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Beaudry&Breschi,2003;Giuliani&Bell,2005)。本文基于以上论述,本文将以市场导向—吸收能力—技术创新为框架进行研究。

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方式关系

(一)顾客导向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

顾客导向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顾客现实需求导向和顾客潜在需求导向。顾客现实需求导向要求企业关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领域,开发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现有需求,并且注重改进企业在现有领域的表现从而满足目标市场上大部分顾客的需求,同时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Jaworskietal.2000)。以顾客现实需求为导向的企业通常使用态度和认知研究、概念测试、市场模拟和联合分析等适应性学习技术来理解消费者需要,导致企业在进行资源配置时,更加倾向于与现有市场相关的产品创新,导致企业在信息获取和知识学习上的短视行为。也就是说,过于以顾客现实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可能会无视激进式创新,从而制约了创新的潜力。另外一种是关注顾客潜在需求导向,此种需求导向了解和预测现有竞争对手的行为和战略(Slater,1996),通过变革价值流程来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市场结构和市场现状,并识别和充分利用未开发的市场空间,使得企业摆脱“目标市场专制”的限制,更容易产生创造,实现突变性创新。但由于突变性创新创造的产品一般是针对消费者潜在需求的,它被市场接受和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短期内很难对企业业绩有利润的回报,这对于一般的企业是难以接受的,在长期内会抑制企业的突变性创新行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认为:

命题1:顾客现实需求导向与企业渐进性创新呈正相关关系;顾客潜在需求导向与企业突变性创新呈正倒U型关系

(二)竞争者导向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

以竞争者为导向的企业持续监控竞争对手的动向,然后通过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和营销项目或者通过采用“比附营销”的有效策略来赢得市场机会。搜集竞争者信息有助于企业追踪行业技术动态,为了应对竞争对手,可能会导致更为新颖的产品或者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维持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是,一些学者认为过分关注竞争者会使企业忽视差异化的机会,忽视细分市场和顾客需要的变化,单纯模仿竞争者的战略而阻碍了创新战略的开发(Day&wensley,1988)。对产品创新而言,过度以竞争者为导向的企业倾向于开发仿制品,而回避革命性新产品的研发。Lukas&Ferrell(2002)认为,关注竞争者行动的企业往往遵循风险以及研发和上市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视模仿为产品开发的重要途径,他们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竞争者导向与产品开发的激进程度负相关。

命题2:竞争者导向企业突变性创新呈负相关关系;竞争者导向与企业渐进性创新呈正相关关系

(三)职能间协调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

narver&Slater(1990)认为职能间协调是指不同职能部门为了共同的组织目标抛却小集体利益而进行协作,它能改善部门间的沟通、配合、信任和承诺,从而实现组织资源的协调使用以便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价值。部门间协作的过程促进了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信任和承诺水平,促进新的市场信息的产生、收集和传播,这有助于鼓励研发人员开发出创新性更强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然而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职能间协调并不能促进突破性产品的开发,原因有三:随着产品研发牵涉到的部门数量增加,组织压力程度随之增加,克服组织压力的常见方式就是回避不太熟悉的更具创新和挑战的研发项目;职能间协调程度较高的企业往往要牺牲过于创新性的观点来调和部门间的争执和异议;职能间协调试图同质化不同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才,适得其反的制约了创新(auh&menguc,2005)。

命题3:职能间协调与企业突变性创新呈负相关关系;职能间协调与企业渐进性创新呈正相关关系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企业吸收能力是企业评价、消化和应用外部新知识以产生新知识的能力,具有累积性和路径依赖特点(Cohen&Levinthal,1990;teece,2007),是一系列技能的集合。企业的吸收能力可以对知识进行识别、转换、探索以产生新知识,强化现有组织资源的重整能力。这种吸收能力说明组织有能力利用外部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同时,组织也需要具备可整合不同领域知识的能力,尤其在高度动荡的市场环境中,需要创造更多的新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新产品开发、流程改善、组织决策等方面。因此,组织需要有足够的吸收能力才能从外部获取信息和知识转化成为已所用的新知识,实现组织对新技术的创新和新市场的开拓。

就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而言,国内外众多学者证实了吸收能力对创新有着影响。Cohen&Levinthal(1990)认为,吸收能力是基于先前的相关知识积累发展出来的,拥有相关知识积累的企业对新技术会有较好的理解,也更容易产生新想法并开发出新产品;Szulanski(1996)认为组织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其捕获外界信息,有利于其对行业技术、市场动态等前沿信息的监测,从而可指导企业进行正确投资、研发与市场开发。因此,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助于其不断监测外部环境的变化、行业的最新动态变化趋势,及时获取并消化外部信息与知识,并最终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Zahra&George,2002)。拥有较高吸收能力的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辨识将更加敏锐,使得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能够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同时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atuahene-Gima,2003)。吸收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知识和制造流程技能知识流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知识整合和技术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会促进企业创新(陈怡安,2009)。

企业为了维持现有顾客,提升对现有市场的占有率,保持竞争优势,必须通过市场导向从顾客、竞争对手等渠道获取对企业运营起关键作用的外部知识,对组织外部知识的消化使得企业能够不断反思传统的思维方式,并对企业的心智模式在认知上进行转变,而这种转变对于创新是非常必要的(Holmqvist,2004)。也就是说,企业通过所获取的外部信息和知识,经过消化、转换并应用,并进而在企业技术创新和能力生成中发挥作用。由此本研究认为,市场导向能够促进企业对外部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并通过吸收能力与内部互补性知识进行消化、转换并应用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4:企业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企业吸收能力对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结论

在动荡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和吸收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两个影响因素。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市场导向,积极主动的了解顾客信息,注重顾客现实需求,挖掘其潜在需求,及时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并做好部门的协调工作,为顾客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要重视吸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就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知识积累,加强企业研发团队建设,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加强产学研的合作等途径,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内部知识水平的提升,提升企业吸收能力,从而进行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capacity:anewperspectiveonlearningand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0,35(1)

2.atuahene-Gima,Kwaku.Resolvingthecapacity-rigidityparadoxinnewproductinnovation[J]Journalofmarketing,2005(69)

3.Zhou,KwinZetaltheeffectsofstrategicorientationsontechnology-andmarket-basedbreakthroughinnovations[J]Journalofmarketing,2005(69)

4.Harris,L.C.&ogbonna,e.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marketorientationandorganizationalperformance[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1,51(2)

5.Kohli,a.K.&Jaworski,B.J.marketorientation:theconstruct,researchpropositionsandmanagerialimplications[J].Journalofmarketing,1990,54(2)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篇3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思维导图创新思维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36-02

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我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及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1创新型人才具备的素质

创新是指在前人或他人已经发现、发明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提出新见解,开拓新领域,发明新工艺,创造新产品的活动。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创新型人才通常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1.1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哈佛第26任校长陆登庭说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1.2良好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

作为一个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新的知识层出不穷,科技信息的增加每年约为20%左右,甚至达到40%。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快速掌握新知识,走在专业领域的前沿。

1.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

创新是对已掌握知识的发展,在人类知识越来越深奥和丰富的今天,要求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不但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因此,创新型人才须具有广博而精深的文化内涵,既要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又要精通自己专业并能掌握所从事学科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这是从事创新研究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才能用更为宽广的眼界进行创新实践。

1.4良好的道德修养,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能够与他人共处与合作

道德修养问题是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素质的重要方面。正确的价值取向会内化成一种动力,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排除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扰,激发人的创新意识,并进一步推动创新潜能的发挥。因此,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另外,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门类繁多,学科复杂,知识总量激增,高度综合性的课题愈来愈多。在这种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协同作战的需要越来越突出,边缘学科的创造更是如此。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还必须高度重视其组织管理、协同作战的能力培养。

1.5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

创新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和对已知领域进行破旧立新的过程,充满各种阻力和风险。因此,创新型人才每前进一步都需要非凡的胆识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为了既定的目标必须始终不懈地进行奋斗,不轻言放弃。这不仅是对心理的考验,也是对体力的考验。因此,创新型的人才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才能很好地将创新进行到底。

2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也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由英国的记忆之父托尼・巴赞发明。托尼・巴赞通过研究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科学,渐渐地发现人类头脑的每一个脑细胞及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率。

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是放射性思考,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节奏、音符、食物、线条、香气、颜色、意象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我们的记忆,也就是我们的个人数据库。

思维导图(mindmap)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它将左脑的逻辑,顺序、条例、文字、数字,以及右脑的图像、想像、颜色、空间、整体等各种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绘制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十分有趣。

绘制的思维导图(mindmap)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二是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三是分支有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四是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

3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3.1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是有创见性的思维,是创造活动的核心,能在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这种创新性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的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这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3.2思维导图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为创新性思维机制的“思维导图”工具,很适合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为它利用了一般认为与创造力相连的一些技巧,特别是想象力,思维的联想和弹性。

思维导图的要素包括:用以前存在的一些想法联想新的和独特的思想;在创新思维当中使用不同的颜色;在创新思维当中使用不同的外形:把异乎寻常的因素合并起来;放大并使用维度;调节概念位置;把先前的概念重新布置并联络起来;把先前的概念倒置过来;对好看的物体有反应;对情绪化的物体有所反应;对吸引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物体有所反应;使用可以内部互换的外形和代码。

由上述要素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在培养创新思维时有以下的作用:

(1)思维导图可以自动地利用所有的创新思维技巧,比如联想和想象,这些技巧在思维导图的设计和绘画过程中得到了更好地开发。

(2)思维导图使大脑能够把游离于思想边际、平日深埋不出的想法捕捉起来,归结到一起,让它的制作者一次看到很多的因素,从而增大了产生灵感和创造性想法的可能性。

(3)思维导图让人轻松愉快,充满幽默,因而使思维导图的制作者很容易游离于常识之外,从而容易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导致新想法的产生。

4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4.1学习力

学习力是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一个综合体。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过去,一个人全部知识的80%是在学校学习阶段获得的,其余20%则依靠在工作阶段的学习;而现在却完全相反,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不过占20%,80%的知识需要在漫长的一生中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获得。

如今,知识更新速度逐步加快,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远远比教给他们纯粹的知识更为重要。

4.2思维导图有利于学习力的培养

(1)思维导图可以作可视化学习笔记,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思维导图可以用作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因为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进行表达和思考,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在学习中,做学习笔记是每一个学习者为了掌握所学知识经常要做的事情,学习笔记的积累是每一位学习者进行知识创新的源泉。而利用思维导图可视化学习笔记,可以把重要的信息以图的形式保存下来,并且随时记下学习当中的每一个设想、每一条思路、每一点体会。通过一张可视化的图,不仅可以清晰地理顺学习内容,还可展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思考的痕迹,为日后查阅奠定基础。

(2)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思维导图绘制时必须遵守的原则有:突出重点、使用联想、清晰明白、有个人风格。这几个原则对提高学生的记忆力,都有很大的帮助。突出重点,强调重点是改善记忆力的重要因素。联想也是记忆力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在学生进行知识记忆和回忆时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学习者把以往学习过程中零零散散的知识非常系统的归类和组织,可以更好地把握整个书本的知识要点和脉络。这样就对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了整体的印象和把握。而且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系统整理时,对于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也了解和掌握了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穿插关系,从而促使知识系统化。

(3)用思维导图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

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头脑中的信息常处于无序存放的状态。多数学者认为这些隐含于头脑中的个人知识不能表达出来,难以通过人员之间的交流得到传播和共享,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学生在对自己大脑中的知识进行管理应用时,重点之一,就是要将个人的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因为只有将知识外显化,才能通过信息科技储存于知识库中,并经过适当地分类、储存后,有助于知识的分享与再利用。利用思维导图就可以对隐性知识在某种程度上进行表达,将人们头脑中的思想、理论、概念等一一展现出来,以便于人们进行思考和交流。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充分地应用,而不是被遗忘。

5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途径

一般来说,学生学习知识有两个途径:一是从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中获得;二是进行自主学习获得。因此,思维导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

5.1教师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将思维导图用在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思维导图的特性要求强调出重点、关键词,这样就避免了传统线性笔记埋没关键词的弊端,让学生对重点印象深刻,同时,知识点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结构,有利于大脑对知识的归入和吸收。而思维导图中的节点可以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这些大量的联想和想象就打破了思维的局限性,使思维更具有创新性。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步骤:

(1)课程准备。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分析课程中的知识点,将知识点根据重要的程度以及结构层次,做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制作因人而异,但是都要以能帮助学生学习为前提,能突出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更好。绘制时要注意颜色的应用,恰当地应用颜色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进行有效地记忆。

(2)知识呈现。

上课的过程中,将做好的思维导图逐步展示给学生,对照着学习材料,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必要的讲解,并将整体的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不但能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含义,也能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进行消化吸收。另外,还可以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再创造,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将有见解的,有新意的思维导图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拓宽学生思维的角度。

(3)知识回顾。

复习的时候,对照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利用上面的每个关键词进行回忆,因为每个节点上的关键词都有教材上的知识点和它对应,这样可以节省很多翻书找知识点的时间。最后把整个思维导图的结构以及其中分支上的关键词都记下来,这样在回忆的时候,就有很多关键词在脑中,不会出现头脑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的现象。

5.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不仅可以应用在教师的教学中,也可以用在学生的学习中。学习掌握新知识,就是将新知识与自己大脑中已有的知识产生联系,并最终纳入到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知识讲解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了解它的原理,了解大脑的工作方式,并最终学会驾驭自己的大脑,学会学习。

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涉及到学习方法的内容并不多,很少有人意识到,学会有效运用自己大脑的重要性。而在如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终身教育逐步形成,自我学习的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比教会他们知识更为必要。

6结语

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呼唤创新型人才。高校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社会的需求,积极应用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思维工具,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制定恰当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培养的过程中及时改进不适宜的部分,从而更好地完成高校“培养人才”的使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5):38.

[2](英)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杨成双.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浅探[J].山西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2:54.

[4]盛晓娟,张秋月,佘元冠,等.基于智商―情商―逆商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J].科技与经济,2011,6(3):77.

[5]汤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研究[D].2006,5:17.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篇4

关键词:产品创新;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知识网络能力

企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集群中行为活动主体(企业或机构)之间创新资源交换与整合及创新资源促进主体提升创新能力、主客体彼此作用构成集群复杂关系结网的过程。网内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资源,开展着各种类型的知识活动。Bell&albu的研究表明:集群知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集群的知识活动能力。各种知识资源在集群内组织间的配置情况,即集群知识资源的布局,不仅会严重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速度和成本,而且会严重影响组织间知识整合与创新的效率和效果。而集群网络广度和深度的拓展利于增加创新知识资源获取的途径,利于实现创新知识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因此,研究开发集群知识网络、培育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是社会网络研究的深化与发展。

一、问题提出

对企业集群的研究越来越关注其中的技术创新行为与论证集群组织对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性。技术创新学者熊彼特(1984)、perrin(1989,1991)、Lundvall(1992);新产业空间理论代表Scott、Storver(1991);企业网络理论学者JorgeBritto、CarlosQuandt(2000)、meyer-Stamer(2002)等,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集群网络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实现。由此引发了针对集群企业创新的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高技术企业集群区域创新网络倍受社会关注。近年学者们逐渐把视角转向集群网络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知识网络创新功能。实证研究了高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知识网络的要素、结构、关系、演化及绩效等。如Cooke从聚集性经济、制度性学习、联合治理、相近性资本和互动性创新概括区域创新系统结构框架,不仅关注交互单元“节点”,而且注重网络联结“边”。Burt将Granovetter提出的网络关系弱联结优势理论应用到市场竞争行为,提出著名的“结构洞理论”,系统阐述了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对创新系统高效有序运行的重要性。Bathel,malmberg&maskell等人从集群知识分工体系的角度,提出建设区域和全球交换的知识环境和交流渠道。蔡宁等考察了集群结构演化以及集群拓扑结构特征对集群功能的影响机制。彭灿则对集群知识网络系统运行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环境是集群网络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能力的载体。

这些研究多是基于静态的知识网络,考察网络拓扑如何影响其动力学功能。而我们认为相反的问题同样非常重要,即网络上发生的动力学过程如何影响网络拓扑结构的形成与演化。而对集群网络创新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微观集群企业知识网络构建和集群宏观层面创新能力评价。正是集群创新研究的上述两个共同特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集群网络功能的新视角——即从协同的角度开展面向对象(产品)的集群知识网络创新集成问题,本文重点解决集群知识网络动态能力构建与整合生成问题。

二、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

1.知识网络创新能力概念。要探求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内涵,首先要了解集群知识网络的概念。知识网络(Knowledgenetwork)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管理学领域,Bechmannn以科学家为单元对学术性知识流动的经济结构模型作了探讨,并首次提出知识网络的概念,认为知识网络是进行科学知识生产和传播的机构和活动。在对知识网络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高技术企业集群特殊情况,即集群知识网络不是由知识本身关联形成,而是表现为相关知识主体的知识关联。本文把集群知识网络界定为:是基于集群的相关知识主体在以技术创新过程为纽带的协同与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某种相对稳定的交流与合作的关系总和,是在知识的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彼此联结而形成的以创造知识为目的的网络结构。本质上属于创新网络,各行为主体构成了网络的节点,行为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构成了网络中的线条。它包含价值网络和社会网络两个层面。

能力层面是知识网络的本质所在,这种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围绕本文主题,本文特指知识网络创新能力,并将其界定为,知识网络创新能力是“建立在社会网络基础上,以互补或竞争性知识获取、共享并创造新知识为内容,以创新价值为核心的动态能力集合”。相应地,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在是建立在集群社会网络基础上,以价值网络为纽带,以协同知识创造为内容,以集群价值创新为核心,以提升集群持续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态能力集合。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构能力,培育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就是要合理构建知识网络并保障其顺畅、高效地运行。

2.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生成模型。培育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首先要构建知识网络,而构建知识网络就要确定知识网络结构模式。在综合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三层框架结构生成模型,如图1所示。集群知识网络是由核心价值创新层、中间支持层和环境层共同组成的。其中,核心价值创新层是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核心,中间支持层是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基础,环境层是集群知识网络能力动态性的保障条件。三个层面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层面,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都不能形成和运行,三个层面共同维系着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生存与发展。

从总体来看,集群知识网络三层结构模型是一种内紧外松的网络结构,是一个整合集群内外正式与非正式网络的结构模型。集群知识网络结构在整体上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①稳定性。稳定性主要体现在集群知识网络核心层,这种稳定性源于本地社会文化的一致性和企业间信任关系的稳定性。②层次性。集群知识网络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总体的三层结构特征和局部构成特征。③演化性。集群知识网络,总要与外界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于是就有可能产生从量变、序变到质变的过程,导致集群网络结构存在着可变性。

(1)核心层——价值创新层。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本文引入了一个新概念——集群价值创新元。所谓集群价值创新元,是一个“集合”概念,指由若干价值创造关联或竞争的企业为实现价值环节创新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有机结合所构成的集合体达到某种阈值,从而形成足够的“场效应”,产生聚集创新功能,这样一种集合体称之为集群价值创新元。显然,一个孤立的企业不能构成集群单元,一群分散无关联的企业也不能构成集群元。在知识网络核心层中,黑点就代表集群价值创新元,其构成主体是由在价值链上相互关联或竞争企业构成。与同行、供应商和客户之间正式或非正式互动与合作,不但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资源达到双赢的知识创造和共享;还可以让企业获得某些关于原材料、市场、产品的知识,以灵活地把握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改进或推出新的产品,促进了价值链创新集成。

集群知识网络的核心层就是由集群价值创新元之间通过产业关联和价值创造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而形成的正式网络,其首要功能是实现集群的中心任务和终极目标——创造新价值。组成一个集群知识网络创新核心层的集群价值创新元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多个集群单元之间必须是相互关联或者互补,集群价值创新元之间的关联性越强或者互补性越强,由它们组成的集群网络越有创新优势。反之,组成集群网络的多个集群价值创新元如果是相互无关联或者不互补,那么不利于整个集群创新的实现。集群知识网络核心层的结构对其创新绩效有重要的影响。集群核心层的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集群内集群价值创新元内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集群价值创新元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方面使得集群内产生所谓“结构根植性”(Structuralembedeness)和“关系根植性”(Relationalembeddness)。为有效解决这两个根植性带来的创新能力“刚性”,必须发挥价值创新单元核心企业的作用和建立核心层成员与层的联系通道。

(2)中间层——知识网络创新辅助层。核心层知识网络价值创造的实现离不开辅助层的支持,辅助层主要主要包含知识中心(大学或科研机构)、政府及公共部门、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这些网络节点各自掌握着不同的创新资源,在资源交互过程中承担着不同角色。知识中心,作为知识创新源泉,不仅是新知识的主要生产者和供给者,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并可以为集群核心层网络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地方政府,虽然不是集群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主体,但在积极营造集群发展的创新环境,促进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创新,有效规范地方市场行为以及挖掘区域内潜在的创新资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机构,区域内良好的银企关系,对于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介机构,包括区域内存在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创业服务中心等组织机构以及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各种形式的中介组织,无形中充当了知识传播载体与交换场所的角色,主要负责集群整体创新网络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协调活动以及特定企业活动。

(3)层——集群知识网络外部环境。层知识网络是指集群边界以外的与集群成员(主要是核心层)发生联系的相关者,主要包括全球价值链上的其他外部客户集群、供应集群和同行集群以及外地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和其他一些相关组织。在全球化分工体系的背景下,企业集群必然成为全球价值链上的一环,为吸取先进的技术和资源,本地集群和其他一切知识源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广泛而复杂的网络联系。获取这些知识对提升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集群尤其重要,由于这些集群中企业普遍知识层次不高,因而内部互相学习的效益不会明显,它们更需要到集群边界之外寻找知识的“富矿”,惟其如此才能实现跨越式学习而获得后发优势。尤为重要的是核心层知识网络结构的非对称性与密集性可能面临“过度根植性”带来的路径依赖造成集群陷入“区域锁定”风险,导致集群创新失去活力,通过加强与层的弱联系有助于引入新鲜的空气和创新活力。

三、高技术企业集群协同产品创新知识网络构建

确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结构生成模式后,应根据高技术企业集群实际情况构建知识网络。一般而言,集群知识网络构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核心(优势)企业培育。识别知识主体成员及其网络联系是建立集群知识网络的重要一环。有关研究表明:同多中心型集群和无中心型集群相比,以龙头(强势)企业为中心而形成的中心卫星型集群——龙头企业网络——更有利于知识的创造、扩散和应用。在核心层中,核心企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堪称集群知识网络的“蜘蛛人”,它是集群知识网络的协调者,其存在使集群知识网络富于灵气和活力。核心企业是集群知识网络成功建立和运行不可或缺的灵魂成员。他能够协调和优化集群知识网络的合理配置;能够调动网络成员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有利地推动知识在网络中交流、分享与创造;能够合理扩展网络、吸收新的网络成员。因此,核心企业(对价值创新元而言指优势企业)的培育是构建集群知识网络关键的一步。

2.建立核心价值创新层。核心层是高技术企业集群知识网络创新能力的心脏,由具有价值相关性的企业组成,。各种知识资源在集群知识网络核心层内组织间的配置情况,即核心层知识资源的布局,不仅会严重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速度和成本,而且会严重影响组织间知识整合与创新的效率和效果。从理论上讲,集群核心层知识系统是由众多知识主体构成的知识网络,这些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之间应当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和相似性,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异质性,否则,就会对集群知识活动构成一定的障碍。具体说,当不同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过于“同质化”——组织之间的“知识距离”过小时,知识转移既无足够的动力,也无发生的必要;当不同知识主体所拥有的知识过于“异质化”——组织之间的“知识距离”过大时,知识转移就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实现集群知识资源网络优化配置的关键是在“同质化”和“异质化”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

3.协调社会网络联系。构建集群知识网络需要协调集群知识网络内外各种不同的正式与非正式的网络联系。构建良好的集群社会资本,即集群内部及集群内外知识主体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利于集群知识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有利于集群知识系统的功能提升和持续进化。当然良好关系并不就是“密切关系”或“强关系”。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是在“强关系”和“弱关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提高高技术集群知识活动的创新绩效方面,强关系和弱关系各有其作用:核心层密集的网络和强关系促进信任,导致隐性知识和敏感信息的传播,从而影响集群的创新;而与层的稀疏网络和弱关系则是获得最新信息和异质性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扩大核心层成员联系和互动范围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强关系和弱关系不应采取“厚此薄彼”的态度。就高技术企业集群而言,由于不确定性程度高、技术变化快,弱关系更应强调。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篇5

研究结果表明:联结强度、网络密度以及网络中心性的不同,其所传递的知识信息特征、创造的创新环境等都有差异,与不同技术创新类型配适将导致创新绩效的差异。

关键词:技术创新网络;网络结构;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2)05-0001-04

theinfluenceofFittingbetweentechnicalinnovationnetworkStructureandinnovationtype

ontheenterprises'innovationperformance

ZenGDeming,wenJinyan,YUXianyun

(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HunanUniversity,Changsha410082)

abstract:thispapertakesinnovationtypeintoconsiderationtoexplainthereasonofdebates’existence,andtoillustratetheinfluencemechanismofnetworkstructuretofirms’innovationperformancedeeplybasedonnetworkstructureembeddednesstheory.Researchresultsindicatethatdifferentnetworkstructurestransformdissimilarknowledgeandinformation,andcreatediverseinnovationcircumstances;matchingwithdifferentinnovationtypeswillleadtodissimilarinnovationperformance.

Keywords:technicalinnovationnetwork;networkstructure;exploratoryinnovation;exploitiveinnovation

1引言

技术创新网络作为在创新过程中围绕企业形成的正式与非正式协作关系的总体结构[1],其结构特征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在Zukin和Dimaggio(1990)所提出的三个结构嵌入性维度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围绕网络结构特征与创新绩效二者关系展开了大量研究:(1)联结强度与企业创新绩效。一种观点认为,强联结所带来的隐性知识转移和高水平信任将有力促进企业技术创新[2,3]。另一种观点认为,弱联结作为信息桥可避免强联结所带来的重复类似信息,其传递的异质信息比强联结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4,5]。(2)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一部分学者认为,伴随高密度网络的组织间信任、共享准则和共同行为模式将促进隐性知识转移[6],放大网络制裁效果[7,8],给企业带来更高创新绩效[7,9,10]。另一部分学者坚持认为,疏松网络可通过获取异质信息,减少信息冗余,占据信息控制优势[11,12],获得比强联结更高的创新产出

[13,14]。(3)中心度与创新绩效。绝大部分研究表明,网络中心位置通常正向影响企业绩效[9,15~17]。企业中心度增高,将赢得更多联结渠道、学习机会和各方支持,更及时接触有价值资源,提高创新效率[15]。除以上三个方面,也有部分学者对网络规模、稳定性、资源丰富程度[9]、节点度[17]等特征变量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所得结论并不统一。

从文献回顾可发现,当前关于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存在争议,且争议产生尚无定论。有学者引入企业间学习能力、产业环境[18,19]等变量,在一定程度上阐明网络结构如何影响创新绩效。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所基于的技术轨迹、知识基础及成本风险都不同,要成功实现这两种创新活动对资源支持、网络结构特征要求有较大差异。因此,不同网络结构,其功能和所传递知识特征不同,将影响不同类型技术创新模式,产生有差异的创新绩效。基于此,本文引入创新类型——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来阐述网络结构如何影响创新绩效。针对技术创新网络,分析网络结构嵌入性三个维度——联结强度、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度分别与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配适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结果显示不同特征网络结构对企业探索式、利用式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从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影响。强联结、密集网络结构与利用式创新搭配,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与探索式创新搭配则适得其反;弱联结、疏松网络结构与探索式创新搭配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产出,与利用式创新搭配则产出不高;网络中心度和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与利用式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2联结强度与创新类型配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联结强度概念由Granovetter(1973)首次提出,并将其分为强联结和弱联结。他认为,可通过“某一联结所花时间、情感投入程度、亲密程度、互惠”对联结强度加以测量[4]。目前,关于联结强度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强联结能使信息搜寻者更好理解和利用新知识,更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2,3];也有学者认为,弱联结有助于企业获取高效用外部知识,比强联结更有效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绩效[4,5]。强弱联结某种程度上都有利于技术创新,但产生作用的方式不同,是否与不同创新类型配适将产生创新绩效的差异呢?

2.1强联结与创新类型适配

强联结能很好地提高成员间的社会资本[20],促进实现成员间双向、频繁的深度知识交流互动[5,9],有利于复杂粘滞知识在技术创新网络中转移[21]。随着联结强度上升,知识传递者的传递意愿和传递能力增强,成功获取和转移网络中复杂、隐性知识可能性将上升;强联结网络可减少环境不确定性,提升组织间适应性学习[22],伙伴间关系更为紧密、稳定持久,能长期为联结伙伴提供稳定知识流。利用式创新面对的问题较明确,是对现有知识的演绎和拓展,长期且稳定的信息流以及对专业复杂知识深入挖掘才有助于其实现[23]。因此,强联结网络提供的高质量稳定知识流将有力推动利用式创新。强联结对企业创新并非百利而无一害,一般企业都倾向于与熟悉企业建立强联结[22],如此将限定组织间的知识交流领域,且随着联结强度增加,网络节点间的势能差逐渐减少,知识高度同质化,网络内企业难以接触异质性知识。这将阻碍对知识丰富性和异质性要求较高的探索式创新的开展。

从信任方面看,强联结企业间更易于产生对彼此的信任。强联结网络所需要的特定关系资产投资将锁定合作关系,提高关系转换成本,使信任构建和维持更容易。节点间在强关系中建立的信任能有效减少合作不确定性和企业间冲突,提升交流信息意愿和传递信息质量[23],提高创新成功率。其中声誉信任还能带来间接效益,吸引更多优质合作者[15]。强联结中产生的信任程度越高,合作关系更趋于稳定,高质量信息传递将更为默契,这可有力促进利用式创新。但获取和维持大量节点高水平信任将产生高成本,并带来关系特定资产投资风险,且成本和风险将随关系强度增加而升高。对于探索式创新来说,其问题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维持大量异质联结是必须的,而维持大量强联结所导致的高成本将阻碍创新的进行。同时,探索式创新要求企业保持行动灵活性,根据创新进程动态选择合作伙伴,强联结所需的关系特定资产投资不利于企业转换伙伴,这也将阻碍探索式创新。

综合强联结优劣势及两种创新活动特点发现,一方面,强联结网络中默契转移的复杂、隐性知识及形成的信任机制能为企业提供稳定的高质量信息流,这将有力促进需要企业长期在强关系中传递复杂知识才能有效实现的利用式创新的开展,提高利用式创新绩效。另一方面,强联结易导致网络知识同质化,增加关系特定资产投资风险,限制企业独立创新行为,不利于企业获取多样化知识灵活开展探索式创新。因此,强联结网络与利用式创新配适将带来较高创新绩效,与探索式创新配适则适得其反。

2.2弱联结与创新类型适配

从信息冗余度来看,企业一般倾向于与自身相似的企业建立强联结[22],导致节点间资源高度相似,从强联结网络中获得的将是高冗余信息;与之相反,弱联结一般存在于各个处于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异质组织间,可接触和传递不同群体的多样化知识,比强联结更能充当跨越社会边界获取非冗余信息及资源的桥梁[4]。弱联结相比强联结其优势还体现在:弱联结网络对外开放度较大,方便实现跨界组织交流;较少被关系网络约束,更有利于企业脱离常规共识搜寻新知识[5];可提升网络成员对外部机会与威胁的反应速度[24]。如此,维持较多弱联结的企业更易吸收新观念、新方法,更快速地对技术环境变化进行反应,更趋向从新视角看待专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探索式创新所需解决的问题是全新的,沒有明确目的和可演绎的知识基础[23],这类创新需要更全面、新鲜的异质知识支撑,企业与大量节点保持弱联结才是提高创新绩效的明智之举。但弱联结的高灵活性和联系短暂性,无法实现复杂、隐性知识有效转移,无法与网络节点进行深度合作和资源调配,不利于利用式创新。

从成本角度看,弱联结中获取知识和维持联系成本比强联结低,如维持强联结同时还需保证信息多样性,高成本将成为开展探索式创新的障碍[24]。相比强联结中重复获取信息造成的成本上升和资源浪费[5],弱联结有很大优势:(1)其信息非冗余特征意味着增加弱联结就是增加异质知识获取机会,节省重复管理费用。(2)节点间交互频率较低,联结成本低。(3)转换联结对象代价较小,企业可保持行动独立性,灵活应对技术环境变化。(4)强调市场化交易原则,不要求关系承诺,企业创新活动可避免关系锁定。因而,选择具有“桥”功能的弱联结更有利于节约资源,以便建立更多新关系,接触和吸收更多探索式创新所需的异质信息。

Granovetter提出,能够充当信息桥的弱联结对企业更有帮助,在知识信息资源传递过程中,弱联结比强联结更有力度、更为有效[4]。总之,弱联结相比强联结的优势在于,其低信息冗余度有利于拓展网络资源多样性;低维系成本节省信息获取成本,降低伙伴转换成本,规避关系特定资产投资风险。因此,弱联结所带来的知识多样性、低成本和企业行为灵活性有利于探索式创新活动实现,获得较高的探索式创新绩效。然而,弱联结的联结短暂性和不确定性不易形成关系资本,易产生机会主义风险,不利于组织间深入沟通和隐性知识转移,阻碍利用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配适将导致低创新绩效。

3网络密度与创新类型配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网络密度指网络中企业联结稠密程度,可用冗余度或非冗余度测度。冗余度高表明企业所处网络联系紧密,低则表明所处网络联系较为松散[18]。现有关于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疏松网络比密集网络使节点更及时获取非重复信息,增加节点创造性和创新[11,13,14]。另一种观点坚持认为,密集网络中形成的社会资本可提升节点间合作和知识共享水平,使企业获取比置于疏松网络更高的创新绩效[7,10]。phelps认为,出现这种相矛盾结论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研究所关注的联系类型、背景、结果变量存在差异[10]。而本文将立足于创新类型来研究网络密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解释争议存在原因。

3.1密集网络与创新类型配适

从知识转移角度看,尽管技术创新网络提供成员丰富的知识获取途径,但并不能保证知识获取、转移和同化的效率。技术知识的缄默性和嵌入性使成员获取、转移和同化知识变得困难,降低成员成功整合知识的潜力。密集网络促进知识转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高密度网络具有闭合系统的某些功能,更易发展信任、共享准则以及共同的行为模式。(2)信任和互惠企业间人员交互频繁,将形成伙伴间特定知识共享路径,有助于隐性、嵌入性知识获取和转移[5]。(3)提高网络密度将增强网络传输能力,加速知识的交换与整合[6]。(4)密集网络促进社会交互频率、联合问题解决和三边关系处理,这可提升企业吸收和应用来自日益增加的多样的异质知识的能力。总之,相关研究证明密集网络比富有结构洞的疏松网络更有利于转移和集中复杂缄默知识[21],有助于成员对复杂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开发,推动企业利用式创新。然而随着网络密度提升,企业间联结数量迅速增多,不可避免带来重复知识信息,增加重复管理成本,增加筛选新鲜信息的难度;闭合网络中知识信息迅速流动容易导致各节点知识趋同。这些特征都将阻碍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

从治理机制看,高密度网络中节点间相互影响力更强,如高密度网络中的制裁效果将被放大,企业违反行为准则更易受到其他企业制裁。高密度网络成员间容易产生信任和互惠,减少机会主义,提升合作水平。密集网络之所以能提升信任和互惠,首先在于伙伴间共享相同第三伙伴团体,企业可通过第三方加深对当前以及未来伙伴的了解,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他方的知识基础信任[25]。其次,企业可比较从不同成员获取的信息,辨别信息的完全性和扭曲度。最后,密集网络可通过增加机会主义成本提升信任,密集网络中企业行为更加可见,投机行为将损害企业声誉和现有网络关系,也将减少未来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如此,密集网络将产生强制和威慑的信任,对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知识交易而言就像非正式卫士[25]。总之,密集网络中合作关系更为稳定紧密,信息和知识较少被扭曲,企业可获得丰富的高质量信息[21],这都十分有利于利用式创新活动。但为使合作更安全,密集网络中的企业倾向于与熟悉组织合作,由此产生的锁定观念会将外界成员排除在外;其提供的规范环境将导致成员被迫维持失去优势的联系;密集网络中高凝聚力和分享标准的发展,将产生强烈的行为一致压力而非有差异行为[22]。这都将阻碍探索式创新活动的开展,带来低探索式创新绩效。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网络密度的提高对不同类型创新绩效影响不同。网络密度提高可加速知识和资源流动,信任关系、共享准则以及共同的行为模式的形成能促进企业间关系专有资产的投入和隐性知识转移,这将促进利用式创新。高密度网络具有封闭性趋向,企业获取重复性知识的可能性增大,重复管理成本升高,且随着共享准则和共同行为模式的建立,企业创新独立性降低,创新将受到准则束缚,不利于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因此,在其他条件稳定时,网络密度提高将提升企业的利用式创新绩效,降低企业的探索式创新绩效。

3.2疏松网络与创新类型适配

从知识角度看,拥有丰富结构洞的疏松网络能让企业接触到不同新鲜知识流,打破密集网络产生冗余趋势,并使知识合并重组成为可能。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企业可获得非冗余异质联系[14],通过接触彼此不相连合作伙伴,触及差异化信息领域,占据信息优势[11];非冗余网络还可缩小企业间距离,通过接触更宽范围的各种知识资源扩大网络触及范围[6]。从投资效率角度而言,企业与网络节点的最佳合作关系是“非重复关系”,企业只需打通主信息通道建立起关键网络,缩短信息传递时间,提高绩效。因此,结构洞能最小化合作伙伴间的冗余联系,使企业能以最低成本构建有效且信息富足的疏松网络。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占据结构洞位置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企业处于具有丰富结构洞的疏松网络中比密集网络能接触到更多异质知识,减少重复信息管理成本,有利于推动偏离现有知识基础的新知识创造,促进探索式创新产出。另一方面,疏松网络结构中缺少促进深度合作的紧密联系,缺乏促进深度理解企业边界知识的互动,抑制隐性知识的转移[8],不利于利用式创新的开展。

从网络结构自主性来看,个体在网络中的位置越自主越好[11]。根据结构洞理论,如果企业与许多彼此不相连的个体有联结,那么这种结构对自治将非常有利;如果企业作为两个互不关联簇群间的桥梁,则这种结构带来的收益将进一步放大[23]。因此,结构洞作为一个网络间的“好位置”,是行动者可占据控制优势以获利的空间[27]。同时占据结构洞位置的企业可更方便查明潜在交易伙伴或合作者的资质,更快地获知机会与威胁,提升创新成功率。处在富有结构洞的疏松网络中的中心企业拥有很强的自治能力,可控制他人的信息传递来实现自身信息最大程度不重复,这十分有利于企业灵活控制异质信息获取来开展探索式创新。但疏松网络也展现出阻碍利用式创新的特征,在低密度的技术创新网络中,网络制裁效果将大大减弱,信息不对称也将加大机会主义风险,降低合作伙伴对核心技术知识的转移意愿,这十分不利于对稳定环境和隐性知识获取要求较高的利用式创新的开展。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网络非冗余程度越高,占据大量结构洞的企业可接触到更多异质知识流,节约大量重复联结成本,并能获取作为网络自治节点控制其他节点的益处,这十分有利于探索式创新的展开。疏松的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与探索式创新配适能带来较高的创新绩效。利用式创新要求对专业知识深度理解,要求能调动各方资源投入创新,[Jp3]然而疏松网络缺少促进合作的紧密联系,不利于隐性知识转移,机会主义风险较高,阻碍利用式创新的开展。

4网络中心度与创新类型配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中心度可用来衡量企业充当网络中心枢纽的程度[11]和对资源获取与控制的程度。中心度高说明企业处于技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位置,中心度低则表明企业处于网络边缘。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新知识获取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关键,而占据不同网络位置的节点拥有有差别的新知识获取机会。众多学术研究表明,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将影响企业绩效,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能赢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控制优势,获取更高创新绩效[9,15~17]。在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是网络知识资源汇聚点,集结各个创新主体的知识信息,因而能获得更高创新绩效。tsal(2001)也通过研究业务单元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发现最具有创新能力、效益最好的业务单元总是处在网络的中心位置。

从知识获取来看,一方面,高中心度伴随的资产、信息和声誉流高速流动,让企业更快获取、丰富新信息[7],使企业明显占据信息优势;高中心度企业拥有更多企业间联结,意味着拥有更多信息获取渠道和信息源,准确掌握行业技术动态,获取有价值信息。如此高中心度所带来的丰富新鲜信息资源十分有利于企业进行探索式创新,提高创新产出。另一方面,处于网络中心的企业,拥有更多联结强度高的直接联系,更深嵌入到网络关系中,有利于复杂、嵌入性知识的转移,推进企业与节点深入交流合作,推动利用式创新活动的开展。

从资源控制来看,高中心度暗示着更高权力地位,中心节点拥有更多接触资源的机会,且可通过多渠道比较信息,避免受扭曲和不完全信息误导;高中心度企业也意味着拥有更多结构洞数量,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占据有利位置;此外,网络中心位置使企业更易获得技术创新需要的互补资产和技术。企业的中心度越高对于其他企业的吸引力就越大,能吸引更多拥有互补性技能的优秀企业合作,可在众多有联系的节点中挑选出最合适的合作伙伴,也拥有更多机会被挑选为合作伙伴[12,15]。这些优势使企业占据网络主导地位,方便集合各方资源促进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但随着中心度的提高,企业对这个由大量关系组成的网络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加,其创新轨迹更易受到现有网络关系和网络规则的约束。

总之,对探索式创新而言,一方面,高中心度企业在技术创新网络中可接触到更多样化的知识信息资源,占据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吸引更多优质合作者,有利于探索式创新;另一方面,处于中心位置的企业意味着是行业代表和网络规则制定者,更易受到网络规则约束,探索式创新所需的知识往往是对原有技术的偏离,所以中心度提高到一定程度也会抑制探索式创新[28]。所以,当企业开展探索式创新时,一定程度提高网络中心度能促进创新绩效的提高,但过高的网络中心度(高中心度产生的负面效应超过其带来的优势时)也将阻碍探索式创新。对利用式创新而言,中心企业拥有更多强联结,能促进隐性知识转移,且对网络信息和资源拥有较大调配能力,将有力推动利用式创新。因此,网络中心度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与利用式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5结论

从结构嵌入性视角着眼,基于理论分析推演技术创新网络联结强度、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度与探索式创新、利用式创新适配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具有不同特征的技术创新网络结构对不同类型创新活动的作用方式不同,从而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有差异的影响。强联结、密集的网络结构与利用式创新搭配,能取得较高的企业创新绩效,与探索式创新搭配则适得其反;弱联结、疏松的网络结构与探索式创新活动搭配能有效提高企业创新绩效,与利用式创新搭配则产出不高;网络中心度与企业探索式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与利用式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由此通过创新类型来有效解释出现争议的原因,有利于对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了解。研究结论还局限于理论逻辑推理,缺乏对命题进行实证检验,这也是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研究为企业如何根据创新类型建立适配的网络结构提供了指导。根据分析,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网络联结强度、网络密度,使企业置于网络中心位置来开展渐进式创新,以提升创新绩效;另一方面,管理人员应尽量与众多网络节点保持弱联系,占据更多的结构洞,提升网络位置的中心度来促进探索式创新。此外,企业所进行的创新活动不会只限于单一的探索式创新或利用式创新,企业要根据创新活动的均衡来构建配适的网络结构,保持技术创新网络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在动态中调整网络以适应企业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王大洲.企业创新网络的进化与治理:一个文献综述[J].科研管理,2001,22(5):96-103.

[2]matthewSK.Learningbyassociation?interorganizationalnetworksandadaptationtoenvironmentalChance[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9,41(6):621-643.

[3]任胜刚.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评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1):69-80.

[4]GranovettermS.economicactionandSocialStructure:theproblemofembeddedness[J].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1985,91(3):481-510.

[5]Hansenmt.theSearch-transferproblem:theRoleofweaktiesinSharingKnowledgeacrossorganizationSubunit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9,44(1):82-112.

[6]Schillingma,phelpsCC.interfirmCollaborationnetworks:theimpactofLarge-ScalenetworkStructureonFirminnovation[J].managementScience,2007,53(7):1113–1126.

[7]GnyawaliDR,madhavanR.CooperativenetworksandCompetitiveDynamics:aStructuralembedednessperspective[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1,26(3):431-445.

[8]Giovannap.enhancingtheinnovationperformanceofFirmbyBalancingCohesivenessandBridgingties[J].LongRangeplanning,2008,41(1):395-419.

[9]李志刚,汤书昆,梁晓艳,等.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4):777-782.

[10]phelpsCC.aLongitudinalStudyoftheinfluenceofalliancenetworkStructureandCompositiononFirmexploratoryinnovation[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10,53(4):890-913.

[11]BurtRS.StructuralHoles:theSocialStructureofCompetition[m].Cambridge,ma.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2.

[12]钱锡红,徐万里,杨永福.企业网络位置、间接联系与创新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10(1):78-88.

[13]BurtsRS.thenetworkStructureofSocialCapital[J].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r,2000,22:345-423.

[14]mcevilyZaheer.Bridgingties:aSourceofFirmHeterogeneityinCompetitiveCapabilities[J].StragicmanagementJournal,1999,20(12):1133-1156.

[15]powellww,KoputK,SmithDoerrL.inter-organizationalCollaborationsandtheLocusofinnovmion:networksofLearninginBiotechnology[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6,41:l16-145.

[16]ColazoJa.CollaborationStructureandperformanceinnewSoftwareDevelopment:FindingsfromtheStudyofopenSourceprojec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novationmanagement,2010,14(5):735-758.

[17]范群林,邵云飞,唐小我,王剑峰.结构嵌入性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28(12):1891-1900.

[18]Rowleyt,BehrensD,KrackhardtD.RedundantGovernanceStructures:ananalysisofStructuralandRelationalembeddednessintheSteelandSemiconduetorindustri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mal,2000,21(3):369-386.

[19]eisingerichaB,BellSJ,traceyp.HowCanClustersSustainperformance?theRoleofnetworkStength,networkopenness,andenvironmentalUncertainty[J].Researchpolicy,2010,39(2):239-253.

[20]周青.技术联盟与创新绩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5.

[21]DyerJH,nobeokaK.CreatingandmanagingaHigh-performanceKnowledge-sharingnetwork:thetoyotaCas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21(3):345-367.

[22]KraatzmS.Learningbyassociation?interorganizationalnetworksandadaptationtoenvironmentalChange[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1998,41(6):621-43

[23]蔡宁,潘松挺.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耦合性及其协同演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8(4):137-144.

[24]UzziB.SocialStructureandCompetitionininterfirmnetworks:theparadox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7,42(l):37-69

[25]GulatiR,nohrian,Zaheera.Strategicnetworks[J].StrategicmanagementJoumal,2000,21(3):203-215.

[26]GulatiR,Sytchm,DoesFamiliarityBreedtrust?Revisitingtheantecedentsoftrust[J].managerialandDecisioneconomics,2008,29(2):165-190.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篇6

【关键词】技术创新政策wto特点

技术创新政策的内涵界定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下简称wto)以来,如何能利用世贸平台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诚然,与科学技术相关的技术创新政策日趋成为公共性问题,而被纳入公共政策的范畴。笔者为研究需要,将技术创新政策主要定义为激励企业进行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积累、扩散和商业使用的各种政策,即更强调技术创新政策是关注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过程的政策。因为技术创新政策的目的是要推动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转化,为市场经济和人类进步服务。

加入wto后,我国需要遵守由wto相关协议所构成的技术创新方面的国际规则参与市场的竞争。十余年间,我国相继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技术创新政策与wto协议规则相互协调,这些政策法规构成了我国技术创新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为推进技术创新进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现行的技术创新政策仍面临着革新和完善,建立符合开放型经济特点的中国对外管理体制和机制,还要充分发挥我国的传统比较优势,实现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努力构建技术创新优势等。因此,对“入世”以来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特点进行理性科学的分析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入世十年技术创新政策的特点

wto制定的各项规则直接影响到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如《技术贸易壁垒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等,十余年间,我国根据wto的规则不断调整技术创新政策,使其特点呈现递进的趋势。

强调知识创新环境的优化。一是《技术型贸易壁垒协议》促使我国增加知识创新含量。《技术型贸易壁垒协议》是指那些确定工业产品或消费品的某些属性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法规和标准,以及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法规和确定产品质量及适用性能的认证、审批和试验程序所形成的贸易障碍。①往往是发达国家根据本国已有的国家标准或技术水平制定相应的进口条件,这些条件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远达不到标准。因此,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发展中国家只能通过技术创新,以知识作为企业新的竞争资源,从“资本积累”为核心的生产向“知识积累”为核心的生产转移来达到增加产品知识创新含量的目的。“入世”十余年间,我国也正以此为方向,通过不断优化知识创新环境,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

二是知识创新环境优化的技术创新政策。知识创新环境包括基础环境、人文环境、市场环境、政策法制环境等。其中,政策环境包括政府财政投入政策,税收、专利、标准、教育与人才培养以及科技市场、科技奖励、高新技术产业等各项政策规定。法制环境包括公民的法律意识,中央及地方法律、法规对知识创新的支持保护和知识产权制度等。②政策法制环境是知识创新的制度和法律保障,是国家和政府利用职能干预知识创新活动的重要手段。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对于企业来说,知识的生产、储存和转移则关系到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知识创新环境的改善,与我国出台相关的技术创新政策是密不可分的。知识创新环境优化的技术创新政策包括:

第一,知识产权政策、技术标准战略等内容。重视知识产权建设的战略意义,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能保证更多的研发资源进入我国,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发展。正是基于此,2006年12月,科技部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改委等,先后联合了《关于提高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和服务能力,推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的指导意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信息建设和服务能力,以促进和完善创新构思,提高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1月,科技部、质监总局、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又颁布了《科技计划支持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与应用的实施细则》,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863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计划,推动技术标准战略深入实施,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2008年6月5日,国务院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强调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同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专利法》,至此我国已制定了4部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律,18部知识产权行政法规,为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供了法律依据。2013年2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实现翻一番,与此同时,鼓励企业通过专利交叉许可等方式开展国际创新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向国外申请知识产权。据报道,中国专利申请量从2001年度的20万件增长到2011年度的163万件,10年间增长了8倍,企业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从2001年的1000余件增长到2011年的5.8万件,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7.2万件,授权量是2001年的近11倍。

第二,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要求,国家有关部委制定了扶植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财税、金融和管理等政策。2002年,科技部了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纲要》,推动高新区通过实施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区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创新辐射中心。2006年2月,发改委出台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健康发展,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2008年12月,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联合颁布了《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以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促进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高新产业的发展会使创新要素有效聚集,带来持续的创新活动,以实现技术创新的持续发展。正如我国的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目前已超过了50%,2005年高新区工业总产值1367.58亿元,同比增长25.7%,是1996年高新区建区之初的13.7倍;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24.32亿元,同比增长30.91%;工业增加值260.13亿元,同比增长26.2%。

第三,国家为鼓励技术创新,于2004、2008年两次修改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其中技术发明奖奖励重大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奖注重自主知识产权和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新《细则》体现了我国已将技术创新纳入科技活动的评价标准中来。

注重自主创新。一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激励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是一把“双刃剑”,我国技术贸易领域初始改变了以往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策略,而开始注重引进国外的软技术,通过对引进技术加以消化、吸收,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但这种技术创新策略看似有效,然而在国际上日益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天,却极易造成我国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而且其极易演化成对国外技术的仿制,并构成侵权行为,因此,与这种策略相关的技术创新政策也应该在“入世”之后作出调整。③我国的技术创新战略也从由跟踪模仿为主逐步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从掌握、熟悉规则,转向充分运用世贸规则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应对各种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二是确立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2006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目标。2006年2月,国务院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该纲要明确提出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提高国家竞争力。《规划纲要》强调,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和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跃升到一个新起点。④

三是支持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入wto后,我国企业能否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甚为关键。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规划纲要》的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这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技术创新政策的重要变化之一。以往主要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来完成大型的创新计划,开始让能真正调动起市场活力中最重要的元素—企业,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后,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家在财税、金融等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以加快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2006年9月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2007年1月14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发改委等印发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2007年1月31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为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联合出台了《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暂行规定》和《科学研究和教学用品免征进口税收规定》。2007年3月16日,全国人大通过了《企业所得税法》。2007年12月6日,国务院《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为贯彻实施企业所得税法,依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依据。同年12月10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上述一系列新政策的出台,在全面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营造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营造企业良好的R&D外部环境。一是加大企业技术创新R&D投资力度的同时,拓宽市场融资渠道。加入wto后,《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限制给政府通过科技计划筹措资金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支持,带来较大的冲击。为了与之相适应,要使我国对技术创新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从过去对产品商业化R&D及其后阶段的支持为主,转向对产业研究和前竞争开发活动R&D阶段的支持。

为此,我国政府迅速出台了一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让企业的技术创新有多方面融资渠道的政策。如2006年6月30日,中国进出口银行颁布的《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别融资账户实施细则》,从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方面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行扶持,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006年12月28日,中国保监会联合科技部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保险服务,借鉴国外开展科技保险业务的经验和做法,分散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创业风险。2006年12月28日,银监局颁布了《关于商业银行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和《支持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政策性金融政策实施细则》,这一系列政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尽快走出了因资金困扰发展的“瓶颈”。

二是为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经验表明,大量小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依靠其灵活的经营机制创造了许多奇迹。因此,增加对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能力方面的资源投入,激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及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极为关键。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以来,国家工信部又于2008年相继了《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支持引导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服务力度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通知》,以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09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律体系,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事实证明,在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中,凡是掌握竞争主动权的国家必然拥有一批优秀的品牌企业,而这些企业的真正优势则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通过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尤其是支持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的创新,鼓励自主创新含量高的新产品出口。据报道,现如今,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手机芯片、纳米及电池正极材料等,大都出自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中小企业中成长出的科技型企业,如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从小到大、滚动发展、成长壮大的创新经营之路就是明证。

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机制发展有待深化。入世以来,我国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成熟期,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外资企业为保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和新意最大化,也会不断引进相对的先进技术,这反过来也会带动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机制的发展。

关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最早在2006年1月,科技部等率先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实施方案》,探索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有效方式;在《“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提到了创新产学研有机结合机制对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也提出,要建立起科研院所与高校围绕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服务、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的新机制,制定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这些政策虽已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重大意义,但据笔者研究发现,直到目前还没有出现专门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技术创新政策,与欧美等国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成熟度相比,产学研结合得还是不够紧密,这是我们下一步要着力重点解决的。

结语

通过以上对我国入世以来技术创新政策特点的分析,笔者认为:入世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十余年间,国家推出的技术创新政策均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来制定的。因此技术创新政策的特点也体现在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政策或者说技术成果产业化的政策过程,并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制定相应的政策,以营造一个鼓励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参与市场的竞争。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大背景下,认真梳理技术创新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特点,对今后我国制定并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政策,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分别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博导)

【注释】

①郝云宏,曲亮,王淑贤:“从wto规则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政府扶持体系”,《经济师》,2004年第5期。

②张献:“知识创新环境探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第18期。

③黄国平,赵进:“入世与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调整”,《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7期。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篇7

一、加快推进重庆市知识创新工作的必要性

1.基于对知识创新内涵的解析。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的主要手段,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能力是内生的,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技术可以引进,但创新能力却无法引进,创新能力只有经过持续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才能形成。只有重视知识创新,才能步入“自主”的轨道,达到“创新”的目的。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有“国家经济”制裁,也有“地域利益”保护。因此,对知识创新不光是国家应重点推进的工作,各省市也应加以重视,这方面广州、山东、江苏、北京、上海等省市已成为我们学习典范。

2.基于国内外推进知识创新成功经验的启示。日本是靠着“技术立国”起家的,在发展过程中,重点强调的就是“拿来主义”,借助引进――消化――吸收――创新这种手段,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业体系并创造了经济奇迹。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时,日本的经济由于缺乏科技支撑陷入到长期的衰退之中,迫使日本在90年代中期以后重新重视知识创新的重要性,制订且实施了《战略性基础研究计划》、《脑科学时代计划》。美国与日本截然不同。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知识创新工作,知识创新促成了美国长时期的繁荣。另外,亚洲的韩国、北美洲的加拿大也是知识创新成功的鲜活案例。

我国主要以引进消化吸收为主,原始创新太少。我国2003年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韩国的1/4,我国近年受理发明专利的80%来自国外。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常常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令人遗憾的状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知识创新意识不够、底蕴薄弱,创新能力不足。为扭转这种局面,国家先后出台了系列措施,支持和鼓励知识创新。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和多年的努力与发展,我国知识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基于对我市知识创新能力的分析和思考。我市知识创新工作已有较好基础。在科技人才队伍方面,已形成了一个专业涵盖面广、年龄结构合理的创新团队,现拥有两院院士10名,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38名,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4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66名。在科研平台体系方面,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4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3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农业部等重点实验室1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75个。在知识创新能力方面,2005年重庆市专利申请量在全国排名上升到第15位,授权量上升到13位,同比上升4位和8位。虽然我市知识创新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据统计,200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3591件,仅相当四川的35.64%,陕西的51.9%。2005年全市高水平论文数总量低于西安交通大学,更无法与其它三个直辖市相比。究其原因,除发展时间较短,历史积淀较少之外,还存在知识创新结构不合理、优秀团队少、领军人物奇缺、投入不足等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管理机制尚待完善;二是资源聚合度低,急需加强科学决策;三是知识创新主体发展不均衡,缺乏合理布局;四是优秀的团队较少,领军人物奇缺;五是科技投入总量不足,知识创新投入比例偏低。

重庆市是一个人口数量庞大、经济结构复杂、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超大规模城市,又一个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竞争、城市地位和形象不断提升的新兴直辖市,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等众多问题,问题之复杂,形势之严峻都是前所未有的,只有加强知识创新有目的地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有目的地围绕我市特色经济作一些技术贮备。

二、加强重庆市知识创新的对策建议

1.理顺“三个关系”。一是“科学技术研究与高等教育的关系”。应当加快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促进科研机构之间、科研机构与高校之间的结合和资源集成;发展若干所特色大学和培育一至二所研究型大学;努力形成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共享的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研究基地。二是“投入主体与执行主体关系”。知识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本身重心不同会发生“市场失效”的情形,即一些关系到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或公益性研究开发项目难以得到社会资助,为此,政府应责无旁贷地承担“市场”最大买主的责任,担当起基础研究投资人的角色。知识创新就活动而言等同于基础研究或基础科学,基础研究的执行主体应该是部级的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要明确两个主体的作用,建立调动良好的互动和监控的机制。三是“独立创新与合作创新关系”。知识创新属于原始创新。一方面要倡导独立自主,树立民族自主知识产权品牌,加强产权保护。同时又不排斥合作,应鼓励在掌握主动的情况下,广泛地开展国际合作,“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开展国内外合作,形成知识创新联盟。

2.做好“三大保障”。一是“政策保障”。要加强政府组织领导,为知识创新“保驾护航”。迅速成立我市知识创新体系建设管理机构,出台《鼓励我市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知识创新的实施意见》,合理规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二是“投入保障”。要优化资金投入机制,通过政府资金,引导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多方投入。在投入方面,要“突出特色”“造峰”“填谷”。“造峰”就是将现有基础强的学科如家蚕基因、创伤烧伤、超声治疗、镁合金等进行重点支持使之达到和接近国际一流水平;“填谷”,就是要重点建设一批关系社会协调发展急需而自身优势不突出的基础研究学科,如环保、城市智能化、交通、纳米材料等。三是“文化保障”。营造有利于知识创新的良好氛围,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包括:造就开放的学术环境,反对门户思想、小团体主义;弘扬追求真理、淡薄名利的思想;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倡导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篇8

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而导学式、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等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的作用在于“导”。它以前学法指导为联结点,引导、启迪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强调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比学习知识的结论更为重要,即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培养其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变“理性”到“感性”为“感性”到“理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因问题而产生,而政治课教学中容易激起学生思维兴趣的,往往是对事实材料、社会现实情况的分析。例如,教材正文间隙有不少小字材料、插图、表格等,教师都可以拟出思考问题,让学生进行一番讨论总结,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不仅易于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而且更易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这一框题时,可以分两部分出示教材中的材料,一部分是关于资本主义民主进步性的材料,并设计这样的问题: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的何种特性?如何理解?很显然,学生可以看出:资本主义民主与封建专制相比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别一部分是关于资本主义民主历史局限性的三则(选举制、议会制、政党制)材料,问:这分别反映了资本主义民主的哪些特性?学生自然通过材料,分别看出资本主义社会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政党制度的阶级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资本主义民主”这一部分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就水到渠成了,教师无须再费多少口舌讲解,学生也学得主动,理解得深刻。

第二、变机械直接的提问为灵活有效的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应避免机械的直接的提问。所谓机械的提问,也就是用一些问答题的形式提问,无其他题型运用;所谓直接的提问,就是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少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很容易直截了当地回答出来,显然这些提问都不能较好地满足我们教学目标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提问更艺术呢?其一,提问的题型要灵活多样,可以有填空、选择、判断、简答、辨析、材料分析题等。这样不仅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二,要提高提问的效益。即设计的提问对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具有效性。例如,要考查学生对“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关系”这一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你这样问:生产关系三个方面是什么关系?那么这个题目对你要考查的目标是无效的。如果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请你运用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关系来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基础。如此提问,情形将大不一样。其三,提问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已学知识的识记巩固,也能让学生整体感知知识点。比如,在学习“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这一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判断一个社会制度代替另一个社会制度进步与否必须以什么为标准?再让学生思考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否是历史的进步,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识,容易整理出答案,而且使学生对判断一种社会变革进步与否的知识点有了整体感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

第三,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教学为整体教学。在政治课教学中,有不少的老师仍然注重一章一节的教学,学生对单个知识点也掌握得较好,但综合起来就不知所措。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对教师来说,必须做到“细读全书,精钻章节”。在新学期伊始,首先要通晓全书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这样既有利于整体教学,又有利于知识之间的综合比较,避免断章取义,割裂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要理清框与框之间的联系,归纳大小知识点,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类,从而掌握重点,摸准难点,理清知识线索。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课堂教学才能改变过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水平。

第四,变给学生“金子”为教会学生“点金术”。“未来文盲不是不识字的,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21世纪是一个知识激增的世纪,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有立足之地的世纪,因此,政治课教学在进行道德教育、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学习,即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学生一车猎物,不如给学生一杆猎枪”。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夯实基础。那么怎样教会学生学习呢?所谓会学,有人将之归为会读、会疑、会写、会忆、会用。会读,就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会问,就是鼓励学生勤学好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写,就是培养学生巧记笔记和整理笔记的习惯,提高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会忆,就是在识记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咀嚼、反馈、消化”六个字的记忆术,将学过的知识加以理解、联系、概括和综合;会用,就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社会热点,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会创造的核心。

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政治课教学内容,深挖细研,巧设疑问,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其标新立异。

第一,设疑启发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思源于疑,有疑问,才有思维,才有创新。所谓设疑启发,就是要求教师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有梯度地提出疑问,鼓励学生消除心理压力,各抒己见、积极辩论、敢于质疑。通过设疑启发,才能使学生从原有认识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欲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设疑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设疑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更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第二,鼓励学生培养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思维能力。信息社会给予人们更多的自主性,当代中学生接受知识途径的增多必然会引发思维的活跃及多层次。在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鼓励学生要有敢于怀疑和质疑前人的勇气。“无中生有”、“异想天开”、“胡思乱想”,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不迷信,不盲从,不满足现成的方法和答案。

简而言之,旁征博引,培养创新思维的深刻性;鼓励质疑,培养创新思维的独立性;画龙点睛,培养创新思维的敏捷性;由浅入深,培养创新思维的逻辑性。

三、使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面对信息激增、科技迅猛发展的新世纪,传统的粉笔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而紧跟时代步伐,加大课堂的科技比重和信息含量,增强时代特色是教学手段改革的当务之急。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已直接影响学习本身,学生信息来源不再以相对固定的课本与教师为主,而开始直接面对现实问题,直接寻找、检索并收集与学习目标相关的信息和资源。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

通过互联网、报刊、文献、电视传媒,收集、整理运用资料,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总之,任何先进的观念要转变成现实,都离不开一定技术手段的支持。创新学习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念,它的实现也离不开一定的技术手段,多媒体、互联网等先进的信息传输技术,能使创新学习的观念更快、更好的实现,已开启了创新学习的一扇大门。

四、突破应试框架,实行“”考试。

为了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教育部于2000年3月发出政治科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后,全国许多省市的中考纷纷进行重大的改革,在中考中纷纷实行开卷或半开卷的形式。这无疑是思想政治课的一次大解放。在闭卷考试的形式下,考试考条条,学生背条条。为了达到考核和选拔的要求,学生只能硬着头皮把课文中远离学生实际的“繁、难、偏、旧”的概念和原理记下来、背下来。应试模式的教育实际就是“答”题水平高低的教育。评分的“采点”性,使创新的、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观点由于与标准答案不符就不会得到好的分数而受到了冷落。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篇9

关键词:生产业企业知识管理竞争力

生产作为一种中间投入能极大的推动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多次提出要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各地区也在积极的建立生产外包基地,通过承接国内外的服务外包项目提升地区的经济增长。作为生产企业本身也迫切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获得财务上的增长和持续的成长。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能够有效的获取制造业客户的知识,在自身的企业中进行知识的增值并将这些知识创新性的应用于制造业客户。本文基于生产的特性分析了生产业竞争力的知识属性,并构建了生产业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型,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竞争力提升途径。

生产业企业竞争力的知识属性

生产是指为生产经营主体而非直接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被其他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者作为一种中间投入从而增加产品或服务的价值。1975年,Browning和Singerlman在对服务业进行分类的时候,首先提出了生产业(producerservices)的概念,并指出生产业包括金融、保险、咨询、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并为顾客提供专门服务的行业。Gruble&walker(1989)进一步指出,这些生产者大部分使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的投入,因此他们的产出包含有大量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服务,于是生产能够促进生产专业化,扩大资本与知识密集型生产,从而提高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根据顾乃华等(2006)的综述,生产业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特征:第一,生产业的产出体现为“产业结构的软化”;第二,它的产出是中间服务而非最终服务,体现为被服务企业的成本;第三,它能够把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到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当中,是现代产业发展中竞争力的基本源泉。可见,生产业企业的业务是以客户及组织内部拥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本的作用进行知识的增值,并将知识应用于企业客户的过程。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即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或学说,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或知识。对于生产业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能否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持续发展能力。

生产业企业知识管理模型

生产业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各类知识的有效管理从而实现知识的整合与创新,提升组织的竞争力。因此,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是息息相关的。

(一)生产业企业知识类型

从生产业企业知识流转的角度看,企业的知识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输入知识、固有知识和输出知识。输入知识主要是客户知识。根据Gerbert等的定义,客户知识是客户与企业在交易及交流过程中需要、产生或拥有的一种经验、价值、情境信息和专家洞察力的动态组合。美国学者osterle曾经将一般客户知识、关于客户的知识、为客户的知识和来自客户的知识四种类型。日本学者野口吉召提出应该建立“对准个别客户的数据库”,也就是集成了客户基本资料与购买行动等数据的数据库。生产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互动,在互动过程当中为了向制造业客户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生产业企业必须了解客户的特征、需求、偏好等知识,这是进行客户分析的基础。同时,生产业企业也必须向制造业客户提供有关企业及服务产品的知识,这将有助于客户的需求与企业的服务相匹配。

固有知识是指原本存在于生产业企业中的知识。在这些知识中既有“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存在于某个特定环境下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隐性知识,也有以文本形式出现的能够进行标准化的显性知识。从知识存在的层面上看,既有存在于个人的知识也有存在于组织层面的知识。生产业企业,例如咨询、金融、法律等企业大多是基于人力资本的智力密集型解决方案提供者,因此人力资本本身所具有的隐性知识能否转化为企业中的显性知识即知识的共享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这种共享也能够使企业摆脱对个别人力资本的依赖。

输出知识主要体现为企业将输入知识结合固有知识进行知识的创新,提供给制造业客户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输入知识在人力资本的作用下进行了创新与增值,输出知识要在生产业企业与制造业企业中进行传播、利用和反馈。

(二)知识流转机制

在生产业企业内部,知识的流转同样经历着日本学者nonaka所描述的SeCi模型中的四个过程:社会化、外部化、联合化和内部化。社会化过程是共享经历传递隐性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隐性知识由制造业客户传递给生产业企业;在外部化的过程中,生产业企业将输入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储存于企业的知识库中;然后企业结合自身固有的知识创造出为制造业客户设计的解决方案,从而完成综合化的过程;最后,体现为解决方案的显性知识被组织中的员工所消化、吸收,升华为自身的隐性知识。

(三)生产业企业知识管理模型

上面的SeCi模型,虽然阐述了组织内部知识产生的起点和终点,对于知识的流转模式进行了较为清晰的论述,但是对于知识在流转的过程中是如何对组织的竞争力产生作用、知识流转的过程如何提升组织的绩效没有进行说明。同时,生产业企业还面临着将知识最终传播给制造业企业或直接应用于制造业企业的过程,也就是知识有输出的过程。基于此,本文建立了如图1所示的生产业企业知识管理模型。

在上述模型中,生产业企业从外界输入客户知识并向客户传递企业知识,通过企业员工的主动性学习吸入其他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在组织内部完成了社会化、外部化、内部化和联合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本身的流动不会产生创新与增值,需要利用企业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知识集成、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最后,知识活动的结果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形成了提供给制造业客户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要在制造业企业中传播与应用;另一方面,知识管理活动的结果体现在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创新能力的增强与企业成长,即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在上述的模型中,存在着几个关键节点:

节点一:互动客户知识的获取与传播。这一节点是整个知识活动的起点,决定了后续知识活动的方向与目标。

节点二:社会化、外部化、内部化、联合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知识由成员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最终固化为成员的隐性知识。这一阶段管理杠杆的作用下,知识经过共享与创新从而实现了知识的增值。这一过程转化的结果也成为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点。

节点三:其他外部知识的输入。根据客户以及项目任务的需求,企业中的员工有选择的吸收外部知识。这一过程是企业员工的学习过程,也是形成创新的关键来源。

节点四:解决方案在制造业客户的传播与应用。生产业企业知识活动的结果体现为制造业客户的解决方案,例如咨询企业知识活动的结果就是某些企业问题的解决方法;物流企业知识活动的结果就是物流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生产业企业要保证这些知识活动的结果能够为制造业客户所接受,并在实施中形成反馈。

生产业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面向业务流程的知识集成策略

根据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所谓知识集成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将组织中存在的各类知识进行综合与再建构,从而使得分布于组织、个人层面的零散知识、单一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能够形成完整、可用的知识体系。知识集成管理就是通过固化的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激励等手段完成集成知识体系的构建,并保证新知识体系的有效性。

很多生产业企业本身的业务流程就是知识流动的流程,因此面向流程节点构建知识集成体系成为切实可行的策略。首先,企业应识别出主要的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的主要节点,将各个节点应具备的知识、流程执行人具有的经验以及节点的成果以表单的形式固化在其内部,从而明确流程节点的输入知识、输出知识。流程节点知识与描述业务过程的流程图构成对某一流程的完整描述。全部流程的知识最终被综合成为流程库,从而完成知识的集成。为了便于对流程知识的检索与应用,还有必要建立起流程知识地图,描述知识的分布。通过面向流程节点的知识集成,生产业企业能够有效的对业务流程各个节点知识的获取、应用、传递进行规范性的管理,为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打下基础。

(二)知识共享策略

从上面的模型可以看出,由于制造业企业的要求不同,所以生产业企业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来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组织内部原有的知识可能不能满足新业务的要求。因此组织中的员工是否具有学习能力成为组织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知识共享则是维持员工与组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存在着三个关键的环节:获取新知识、新知识的应用、新知识在组织中的固化。新知识的获取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即针对生产业企业的具体业务。而这种学习能力的获得则一方面需要员工个人的努力,另一方面需要组织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实现。新知识作为解决方案的构成要素,要应用于制造业企业,同时也会在生产业企业的员工与团队间传播。在此过程中,组织应该培养、建立一种鼓励知识分享的气氛,并通过完善oa办公系统等基于网络的信息传播技术来实现知识在组织中的快速传播。最后,知识共享的结果体现在新的知识作为新元素进入企业的知识库中。

(三)知识创新策略

知识创新是指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生产业企业知识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客户的需要,知识创新的结果通过商业化过程实现企业的盈利。知识创新也是维持企业持续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而同制造业企业相比,生产业企业的知识创新成果很难进行专利的申请,因此在实践中很多生产业企业对于知识创新的认识程度不高,个体和群体的知识创新也存在着很多障碍。生产业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知识创新的评价与激励制度,以科学的方法量化员工的知识创新成果,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知识创新给予积极的奖励。

参考文献:

1.FRanCoiS,J.F..producerservices,scale,andthedivisionoflabor[J].oxfordeconomicpapers,1990(42)

2.FUCHS,V.R..theserviceeconomy[m],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89

3.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经济学家[J],2006(6)

4.GebertH,Geibm,KolbeL,Brennerw.knowledge-enabled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integrating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andknowledgemanagementconcepts.[J]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2003,7(5)

5.nonakai,takeuchiH.theKnowledge―CreatingCnmpany[m].oxfordUniv.press,nY,1995

关于创新的知识点篇10

内容摘要:本研究目的在运用资源基础和组织理论之观点,推导出研究假设,并建构知识管理程序之架构,用以分析台湾与大陆高科技产业的知识能量蕴育和整合之情形,进而探讨知识的整合与创新绩效对于核心竞争力之影响。运用多变量分析及透过台湾229家与大陆243家高科技厂商之调查问卷回收,本研究发现:知识能量、知识整合与创新绩效的交叉作用对于核心竞争力大体上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知识能量知识整合创新绩效核心竞争力

以往竞争战略的观点较强调外部竞争优势之建立与维系,仅强调知识的创造与移转过程,较少着眼于知识整合课题之探讨。本研究拟透过知识基础论之观点探讨知识能量、知识整合、创新绩效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经由实证研究,了解两岸高科技产业之组织知识管理程序与创新绩效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现况,以知晓企业之概况。

理论与假设

(一)知识能量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以组织学习的观点而言,知识能量的蕴育可以透过组织学习的过程,而最终目的不外乎提升核心竞争力。petersandwaterman(1982)认为有透过组织内部学习的企业往往可凝聚知识能量,而在面对变动的环境时能透过有效知识学习能力之建构往往比未透过学习途径而凝聚知识力量的企业更具有较佳的创新绩效。Grant(1996)则认为专门知识共通的重要性,而此共通性则有赖于组织内学习能力之开展与共同愿景的凝聚才能形成;Leietal.(1999)也强调核心竞争力主要是透过组织学习发展出来的知识能量所奠基而成,并且认为问题的解决与创见和吸收知识是影响公司开创成长机会的基础能力。吴思华(1998)也强调知识的流通对于组织未来能力的增进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上述讨论,本研究获得以下的推论假说:

H1:知识能量对于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二)知识整合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以资源基础的观点而言,知识资源整合的程度和运作的特性不仅与资源的特性有关,而且透过资源整合机制之运作,能够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而竞争能力程度之开展,往往也须视资源整合软硬件能力之配合。所以,核心竞争力三大能力的提升,除了考虑知识资源的特性外,门槛能力和重要性能力必须视组织内软硬件机制有系统的运作,而且技术能力的有效运作,也要求组织内各单位合作无间的配合。另外,企业欲有效提升有形与无形竞争优势,则必须视企业内部文化与愿景的塑造程序而定(Leonard-Barton,1992;KogutandZander,1995;Grant,1996;teece,etal.1997)。基于上述的讨论,本研究获得以下的推论假说:

H2:知识整合能力对于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三)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一般而言,核心竞争力的建构与维持,对于创新绩效的提升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此乃由于核心竞争力的门槛能力与产品的制程或设备的重整有关。另外,建构良好的营销或商品化能力或是技术的改良、新技术的引进对于产品的创新也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换言之,不论是产品或制程的创新,都有赖于核心竞争力的发挥(Barney&Zajac,1994;Kogut&Zander,1995;pittandClarke,1999)。CohenandLevinthal(1990)和nonadaandKonno(1998)也认为透过学习的过程和知识的解读、累积和扩散,不仅是公司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也可保持产品和制程不断的创新,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Utterback(1994)则认为企业的创新活动不仅会受到产品市场、组织结构特性,例如科层化与官僚制度的影响,而且也认为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会影响产品与制程的创新。基于上述的讨论,本研究获得以下的推论假说:

H3:核心竞争力对于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研究样本

本研究问卷分两部分,分别选择了台湾与大陆的信息电子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台湾方面是以新竹科学园区、台中科学园区、台南科学园区之进驻厂商与台湾证券交易所之上市公司的电子类股为实证研究对象,共发出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样本总计229份,有效回收率达22.9%。

大陆方面是以上海地区与江苏苏州地区的高新技术园区的企业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共发出问卷800份,有效回收样本总计243份,有效回收率达30.38%。

中国台湾资料分析与发现

(一)信度检定

在“知识能量”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知识解读”、“知识蓄积”及“知识撷取”等三个知识能量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92。

在“知识整合”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社会化程度”、“合作程度”、“系统化程度”及“目标化程度”等四个知识整合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907。

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未来能力”、“门槛能力”及“重要能力”等三个核心竞争力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977。

在“创新绩效”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管理创新”、“策略创新”及“制程创新”等三个创新绩效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97。

(二)典型相关分析与主要构面之回归分析

1.知识能量与核心竞争力之典型相关。如图1所示,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平方为0.676。“核心竞争力”与“知识解读”及“知识蓄积”呈高度正相关,与“知识撷取”呈中度正相关。“知识能量”与“未来能力”及“门槛能力”呈高度正相关,与“重要能力”呈中度正相关。针对典型变量的典型关系,此两构面的整体关系是,组织知识能量的程度越高,则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越佳。

假设H1:“知识能量对于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得到证实。

2.知识整合与核心竞争力之典型相关。如图2所示,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平方为0.687。“核心竞争力”与“社会化程度”、“合作程度”呈高度正相关,与“系统化程度”呈中度正相关。“知识整合”与“未来能力”、“门槛能力”及“重要能力”呈高度正相关。然而知识整合构面中的“目标化程度”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针对典型变量的典型关系,此两构面的整体关系是,组织知识整合的程度越高,则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越高。

假设H2:“知识整合对于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得到部分证实。

3.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绩效构面间之回归分析。本研究为验证假设,采用复回归分析方法,藉以了解核心竞争力对于创新绩效构面的影响,如表1所示。

核心竞争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核心竞争力对管理创新影响的复回归模式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R2=0.789,F值=284.761)且具显著解释能力(p<0.001)。表示组织为了维持未来竞争优势所必须发展的能力,与组织面临竞争压力时所需具备的支持性能力和基本技术之能力,可透过知识管理程序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产品质量完善、功能改变与新产品开发的有效程度提高。

核心竞争力对策略创新的影响。核心竞争力对策略创新影响的复回归模式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R2=0.705,F值=182.616)且具有显著解释能力(p<0.001)。表示组织愈重视发展的能力,与组织面临竞争压力时所需具备的支持性能力和基本技术之能力愈佳,则愈能掌握本身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或创造新价值,能够比同业更能领先提出成功的策略。

核心竞争力对制程创新的影响。核心竞争力对制程创新影响的复回归模式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R2=0.249,F值=26.247)且具显著解释能力(p<0.001)。表示组织为了维持未来竞争优势所必须发展的能力,透过知识管理程序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产品制程或工作流程改善的有效程度,具有显著的影响效果。

综合以上,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影响创新绩效程度,而组织的未来能力与门槛能力对于组织的创新绩效尤为显著,而重要能力对于策略创新未达到显著影响。

假设H3:“核心竞争力对于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得到部分证实。

大陆资料分析与发现

(一)信度检定

在“知识能量”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知识解读”、“知识蓄积”及“知识撷取”等三个知识能量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864。

在“知识整合”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社会化程度”、“合作程度”、“系统化程度”及“目标化程度”等四个知识整合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853。

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未来能力”及“门槛能力”等两个核心竞争力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937。

在“创新绩效”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后萃取出“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及“服务创新”等三个创新绩效因素,研究变量之Cronbach’sα系数为0.943。

(二)典型相关分析与主要构面之回归分析

1.知识能量与核心竞争力之典型相关。如图3所示,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平方为0.506。“核心竞争力”与“知识撷取”及“知识蓄积”呈高度正相关,与“知识解读”呈中度正相关。“知识能量”与“未来能力”及“门槛能力”呈高度正相关。针对典型变量的典型关系,此两构面的整体关系是,组织知识能量的程度越高,则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越佳。

假设H1:“知识能量对于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得到证实。

2.知识整合与核心竞争力之典型相关。如图4所示,典型变量的典型相关系数平方为0.371。“核心竞争力”与“社会化程度”、“系统化程度”与“合作程度”呈高度正相关。“知识整合”与“未来能力”及“门槛能力”呈高度正相关。然而知识整合构面中的“目标化程度”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并不显著。针对典型变量的典型关系,此两构面的整体关系是,组织知识整合的程度越高,则组织的核心竞争力越高。

假设H2:“知识整合能力对于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得到部分证实。

3.核心竞争力与创新绩效构面间之回归分析。本研究为验证假设,采用复回归分析方法,藉以了解核心竞争力对于创新绩效构面的影响,如表2所示。

核心竞争力对管理创新的影响。核心竞争力对管理创新影响的复回归模式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R2=0.521,F值=132.38)且具显著解释能力(p<0.001)。表示组织透过知识管理程序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于产品制程或工作流程改善的程度愈高。则组织维持未来竞争优势所必须发展的能力(譬如:技术改良、生产流程自动化以及侦测回馈或预测的能力等)愈佳。

核心竞争力对组织创新的影响。核心竞争力对组织创新影响的复回归模式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R2=0.285,F值=49.158)且具有显著解释能力(p<0.001)。表示组织为了维持未来竞争优势所必须发展的能力愈高,对应全球化布局的维修与服务的经验与能力愈佳,对管理的经验与能力亦愈佳。

核心竞争力对服务创新的影响。知识能量对服务创新影响的复回归模式呈现正向且显著的影响(R2=0.365,F值=68.855)且具显著解释能力(p<0.001)。表示组织为了维持未来竞争优势所必须发展的能力愈高,对于处理客户对于公司的建议或抱怨的能力愈高,并重视与上下游供货商之间的关系管理。

综合以上,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影响创新绩效程度,而组织的未来能力与门槛能力对于组织的服务创新尤为显著,而门槛能力对于管理创新与组织创新未达到显著影响。

假设H3:“核心竞争力对于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得到部分证实。

研究结果

本研究实证显示台湾与大陆高科技产业中知识能量的知识解读、知识蓄积与知识撷取程度越高,对于核心竞争力之门槛能力与未来能力有正向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知识的取得与吸收对于建构基础的竞争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如能进一步内化系统化知识,则对提升未来竞争性能力有正面影响。此点结论呼应nonakaandtakeuchi(1995)强调知识管理运作程序和知识转换程序之重要性。

就知识整合对核心竞争力之影响而言,台湾与大陆高科技产业的研究结果均显示当知识整合的社会化程度提高配合弹性的增加,系统化程度提高配合效率之提升以及合作程度提高配合运作范围的扩大,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未来能力与门槛能力有正向的影响。此点结论强调知识整合、软硬件设施工具之妥善运用,不仅可以建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门槛能力,而且也能培植未来性能力。此点结论可以呼应LongandVickers-Koch(1995)和Kay(1993)强调知识整合是建立核心竞争力或独特性能力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核心竞争力对创新绩效之影响而言,台湾与大陆高科技产业的研究结果均显示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影响创新绩效程度,而组织的门槛能力与未来能力对于组织的创新绩效尤为显著。企业欲提升整体的创新能力,除了组织内部成员学习能力的培养外,也要其它相关措施的相辅相成,譬如:硬件设备的支持、企业文化的建立、主管策略意图的塑造等,都是提升创新绩效的有效手段。就短期而言,以制程或产品的改变及创新最有效,然而,就长期而言,则必须本业上的改变或创新,才能维持长久。而核心竞争能力在一段时间后需要重新赋予定义与被保护,否则就会因为时间而丧失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思华.知识流通对产业创新的影响[R].第七届产业管理研讨会,1998

2.芮明杰,陈娟.高技术企业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Barney,J.B.,andZajac,e.J.“CompetitiveorganizationalBehavior:towardandorganizationally-BasedtheoryofCompetitiveadvantag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4,15,5-10.

4.Cohen,w.m.,andLevinthal,D.a.“absorptiveCapacity:anewperspectiveonLearningand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0,5(1),128-153.

5.Grant,R.m.“prosperingDynamically-Competitiveenvironment:organizationalCapabilityasKnowledgeintegration”[m].organizationScience,1996,7(4),375-387.

6.Kay,J.,“thefoundationsofCorporateSuccess”[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93.

7.Kogut,BruceandZander,Udo,“KnowledgeandtheSpeedofthetransgerandimitaitonoforganizationalCapabilities:anempiricaltest”[J].organizationScience.1995,6(1):76-92.

8.Lei,D.,Solcum,J.w.,andpitts,R.a.“DesigningorganizationsforCompetitiveadvantage:thepowerofUnlearningandLearning”[J].organizationalDyanamics,1999,27(3):23-38.

9.Leonard-Barton,D.,“theFactoryasaLearningLaboratory”[J].SloanmanagementReview,1992,34(1):23-38.

10.Long,CarlandVickers-Koch,mary,“UsingCoreCapabilitiestoCreateCompetitiveadvantage”,organizationalDynamics,1995,24(1):6-21.

11.nonaka,ikujiroandtakeuchi,Hirotaka.theKnowledge-CreatingCompany,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

12.nonaka,ikujiroandKonno,nobour,“theConceptof‘Ba’:BuildingaFoundationforKnowledgeCreation.”[J].CaliforniamanagementReview,1998,40(3):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