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十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十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4:0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行为导向;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0-0249-02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但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不够深入,没有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学习课程,教学内容和社会脱节,知识更新不够,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并不重视,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1]。为此,职业院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体系的改革。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对实践和自主学习要求较高的专业,其特点是对实际操作要求高,同时要求工作的逻辑性强,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培养学生技能提升,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培养出对社会企业有用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对行为导向教学模式应用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

一、研究的思路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主要承担珠三角地区的机电、3C、物流、食品、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的电气控制设备及自动化系统生产、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维修、培训,以及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工作。供配电系统运行检修、电气产品销售以及企业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等岗位工作任务,具备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力,电气自动化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行为导向教学模式下课程体系的建立,应以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宗旨,以适应社会行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2];而教学中行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是指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方法完成教学,按照“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反馈评价”的方式进行。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确定围绕电气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安装、维修、设计的岗位群;其次将企业的工作过程进行分解,确定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

再者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相应的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对应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归纳总结,将相同职业能力的课程进行整合,设置学习领域。

最后创建行为导向的学习情境――教学项目。具体见图1。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对兄弟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调研;再从制造类相关企业对电气自动化人才的需求进行调查,开展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2.文献参考分析:对国内外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借鉴他人研究的经验,指导构建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3.实践验证:引入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现有教学体系,通过和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技能方面的效果做对比,对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

三、研究的成果

1.撰写了课题研究报告,确立了构建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撰写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调研报告,确定了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及人才培养需求;根据调研情况将企业的工作过程进行分解,确定43个代表性的工作任务;已确定的有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结合维修电工中、高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确定了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把具备这些职业能力和素质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进行分类整合,按照项目的同一原则和职业发展过程设置出学习领域,制定出基于行为导向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撰写了基于行为导向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标准。

2.对兄弟院校、多家企业进行调研,经过多次探讨和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基本确定了初次就业岗位:维修电工、电气设备装调维修工和技术员、自动化设备维修工和技术员、质检员;二次晋升岗:电气控制设计员、技术支持;未来发展岗位:电气工程师(主管)、部门主管,我们制定了职业岗位分析表;根据专业岗位确定行动领域,分析得出26个典型工作任务,确定11个学习领域,制定基于行为导向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3.制定新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电子技术应用与实践》、《电机拖动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等5门课程标准;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得到每门课程对应企业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将学习领域分为若干任务,任务具体实施过程按照“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反馈评价”的方式进行。

4.在新课程体系下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核心课程《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电机拖动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了微型资源库,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建设基本完成,基本资源包括课程标准、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学习导航、教学设计、考核方案等;拓展资源包括网络课程等。

目前我校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均采用“行为导向”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增强。2013年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参加“第六届广东省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获二、三等奖;2014年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参加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竞赛”,获二等奖;2015年参加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能竞赛获学生“维修电工竞赛项目”包揽前三名。近三年学生考证通过率均达到99%以上。顶岗实习企业对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动手能力、适应岗位的能力、工作态度满意度高,普遍认为本专业的学生在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就能适应新岗位的需要。

四、结束语

高职教育中,基于行为导向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就是要将职业教育深入教学理念,通过实施职业人才培养策略,与企业需要相结合,展开理论学习、实践培养相结合的双向平行的教学体系[3]。基于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案的实现,还需要学校方面积极配合,从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并配套资金保障。教学项目来源于企业实际工作项目,教师必须与校外实训基地展开更深入的校企合作;教师还需要花更多时间顶岗实践,在设计教学项目的时候,注重实用性,在实训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候聪玲.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现代企业教育,2014,(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考核方式改革

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笔试为主要形式,以平时作业和卷面成绩为依据,以百分制为标准,不仅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而且助长了学生“上课抄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错误学习方法的蔓延。

目前,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高职教育在构建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获得了许多教改成果,高职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进程也得到大幅度推进,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高职教育改革,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如何进行突出职业能力的考核方式改革,成为高职院校自动化专业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尝试开展了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考核方式改革,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1.高职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1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高职教育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指导思想如下: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明确工作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标准,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适应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全面的考核观,科学确定评价方式及标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有效促进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2基本原则。

1.2.1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考核并重

根据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要求,高职教育课程的考核重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过程中岗位能力掌握的程度,既包括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运用等岗位能力,又包括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自我学习等核心能力;其二,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品质及诚信意识等。因此,考核方式改革中需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1.2.2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考核过程中既要有理论知识考核,又要有实践经历的考核,二者密不可分。其中,实践经历考核既包括对工作过程进行考核,又包括对工作任务完成质量的考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需要与工作效益或实施成果相挂钩。

1.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相结合。

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注重对每个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这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领域及工作任务科学确定评定学生学习情况的构成要素,并根据构成要素的主次程度赋予其不同的分值,使学生更加重视对课程教学的参与。终结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主要是评价课程结束后学生所获得的能力和素质,甚至是某个职业岗位的准入资格,其评价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

1.4教师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

不断深入的课程改革,一方面淡化了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则强化了学生及团队小组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教师评价转变为教师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考核结果更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1.5校内考核与校外考核相结合。

由兼任校外实训基地各部门主管的实习指导教师,履行教师企业主管双重身份的职责,进行工作现场与考核,根据学生工作过程及完成效果,以及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等进行综合评定。

2.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实践

我院的电气自动化专业从全面考核观出发确定课程考核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思路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大力提倡考核方式“三化”:考核方法多样化、考核标准社会化、灵活化。

2.1考核方法多样化。

即采取形式多样的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口试、笔试、技能操作、论文、报告、调研等。如专业课程《pLC控制系统安装与运行维护》,任课教师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精心设计了一个大综合考核方案。本课程的期未的期评成绩计算公式为:期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未成绩×50%。期未成绩采用百分制。该课程平时成绩考核包括:(1)项目准备前的文献检索。(每一个项目设计任务分配下到小组后,小组成员的第一个工作往往是确定项目的控制设计方案。要定出项目的控制设计方案,就必须要检索很多文献。成绩占平时成绩的20%)(2)小程序设计考核。(由于该门课程现在已经采用项目教学,进行教学的每一个大项目一般会把它细分为一些小项目,学生在做这些小项目时所做的程序,教师都要给予一定的评分。成绩占平时成绩的10%)(3)小组汇报+口试。(在每一个项目完成后,项目小组先派一个代表把项目设计情况进行汇报,汇报完后一般是安装接线并调试程序。让全班同学看他们的项目完成情况如何。调试完程序后,这时一般是由教师对项目组成员提出一些专业知识,可以点名让某个学生回答,也可以由小组成员派代表来回答。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4)项目设计说明书的制作。(每一个项目完成后,一般要求制作一本项目设计说明书成绩,占平时成绩的30%)(5)考勤。(成绩占平时成绩10%)为了鼓励学生重视过程学习,对于平时成绩达到80分以上的学生,可申请免考,期未成绩按照优良记。该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一个有益探索。

2.2考核标准社会化。

即将社会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作为相应课程的考核标准。如专业核心课程《pLC控制系统安装与运行维护》、《机床电气维护》、《变频调速系统安装与运行维护》等课程的考核标准就是职业资格考证的要求。自2004年以来,我们就将这三门课程的考试按国家维修电工初级、中级、高级证鉴定的标准,请劳动部门的专家、企业专家及行业专家联合组成考官组,共同评价学生学习结果。或者直接让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由企业工程师对学生进行考核。努力摸索一条与用人单位考核标准零距离的新路子。

2.3考核标准灵活化。

即可以采用部分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路、见解和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生的实习考核评便采用了比较灵活的形式,在我们制定的《电气自动化专业顶岗实习手册》中,规定了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不再是单纯的以学校教师的评定为最终结果。取而代之的是实习成绩由学校教师评定、企业现场管理员评定、学生小组互评和学生小组自评等四个方面组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和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其中,企业现职管理人员从学生在岗位上的工作表现出发,评价了学生实习过程中真正运用、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职业岗位能力的程序,以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自我学习等职业核心能力。它没有量化了的参考答案,有的只是文字性的考核标准;它也没有统一印制的试卷,有的只是学生不同的工作表现。

3.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所进行的课程考核方式的有益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条件所限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3.1要深化课程考核方式,前提必须深化专业课程改革。

我院为了深化课程改革,与企业密切合作。通过开展工作任务分析会,一方面,明确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对人才能力及素质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及工作标准,序化课程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及评价标准。

3.2建设一批与课程改革配套的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

新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的是对学生岗位能力及核心能力的考核,其依据是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的表现及最终效果。为保证新的课程评价体系的有效实施,教学活动也将更多地选择在专业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中进行。在专业实训室建设方面,需要将完成校内课程教学任务与社会技术服务(培训)项目相结合,以保证专业实训室的仿真性;而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需要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与企业效益相结合,以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从而将工学结合真正落到实处。

3.3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的师资水平。

培养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教师首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动脑筋,不断钻研、创新教学情境设计,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的师资水平,除了提高其专业素质外,还需要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转变其原有的教育理念,发挥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创新考核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进步,在现代社会的职业生活中,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的老化,专业知识的更新周转越来越快。与产品的生命周期相似,专业知识和能力也有一个生命周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目前采用的许多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很快就被淘汰。因此,加工知识比获取知识更为重要,学习能力的提高比吸收知识的数量更为重要。与之相对应的,在考核方法上,需要改革现有的手段和方法,在考核评价体系的综合性上下功夫,创新考核方法,真正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参考文献:

[1]郭奇斌等.构建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课程结构[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2]何玉龙.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优化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7,(2).

[3]徐国庆.课程涵义与课程思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篇3

【关键词】工学结合专业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

1引言

根据教职成[2006]4号文提出“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通过把学校的学习和企业的学习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企业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把学习与工作在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缩短毕业生适应生产岗位的时间,使学生在学校长期与企业接触,有利于学生快速实现学校到职业的转变,使学生在毕业后迅速融入就业岗位。

电气自动化技术日新月异,设备及技术更新步伐很快,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环境等因素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存在着差距。因此,本文结合本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课程、实训建设、职业技能等环节上进行了探讨,使该专业建设不仅具有国内高职院校的共同点,而且具有地方经济需求的办学特色。

2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渗透到工业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众多先进的自动控制设备随之产生,使得企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条件设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专业培养为社会现代化建设服务、掌握电气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电气控制与电气传动系统及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安装调试与技术改造能力,适应企业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校需要从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知识要求、能力要求、职业素养、适应岗位(群)等方面有具体的目标要求。

3课程建设标准

课程建设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的岗位需求,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标准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体现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应指明教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反映其掌握的程度与水平;反映对师资以及学校、社会所提供的其他资源的使用。图1是主要岗位与核心课程之间关系。

图1岗位与核心课程关系图

4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载体,进行“学训交替”、“工学结合”、“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路。图2是专业实践训练体系图。

校内实训基地可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建设模式,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校内生产性实训,推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生产性实训的实施。做好实训基地整体规划,将实训室建成具有浓厚岗位现场氛围,与实际岗位操作相一致的,可以进行生产性实训的实训场地。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应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满足教学和学生校外实训的要求,能接受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单项技能、综合技能和综合项目设计等的教学需求。通过建设生产性教学工厂,为本专业师生的产学研和“工学结合”提供良好的平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培养学生职业经验能力。

图2专业实践训练体系图

5核心技能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是连接“专业”和“职业”之间的桥梁,是学生顺利步入社会,理想就业的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必要的培训、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使自己成为既有学历又有能力、既有技术又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核心技能的培训,缩短了学生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以最大的优势适应岗位的需求和自身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可选如下:(1)维修电工(中级或高级资格证书);

(2)可编程控制系统设计师(中级或高级资格证书);(3)pCB设计工程师;(4)电气智能技术工程师;

(5)电子产品装调工程师;(6)制图员中、高级等级证书。

6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了高职院校学做分离的问题,本文对专业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专业建设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篇4

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全面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电气技术应用协作组对常州、苏州、盐城、徐州丰县及周边地区机电装备企业进行了调研,掌握企业对人才及岗位需求的第一手数据,确定机电装备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

二、调研思路与内容

(一)调研思路

首先成立专业调研工作领导小组,然后确定本专业的调研流程、调研方式、调研对象、调研方法,收集相关原始资料。

通过现场观摩、员工采访、座谈会等调研形式,与部分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部分毕业生进行了面对面的座谈和交流,以及非正式的交谈和电话交流。

(二)调研内容

1.企业近几年对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的需求。

2.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3.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4.企业认为学生最应掌握的岗位能力。

5.毕业生、用人单位对课程设置的要求。

6.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

三、调研数据分析

(一)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是一个专业口径较宽的专业,与该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不仅数量多、地域分布广,而且规模、层次各异。如常州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常州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博世力士乐(常州)有限公司等都拥有大量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在市场经济作用下,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信息化社会所孕育的高新技术大踏步进入制造领域,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对工业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引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创造经济效益。这些企事业单位使用的生产设备和主要技术多采用引进与自行开发相结合。因此,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高技能人才的岗位需求量也日益扩大,这些都将促进以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企业调研情况

企业在人才需求上已由理论型转向技术型、技能型。调查显示,考虑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文凭因素的企业占22%,考虑高职高专学历文凭因素的占30%,考虑中专以下学历文凭因素的企业占48%。这说明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优先考虑应聘者的条件是技能技术能力,特别是那些适应能力强、技能水平高,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毕业生特别受企业的欢迎。生产一线或岗位管理人员需要的多是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型人才。相比之下,企业对学历文凭因素的考虑逐渐淡化。

调查中还发现,目前技术性职业岗位仍处于不饱和状态。当被问及公司在什么岗位上急需人才时,技术职位占45%,其次是销售职位占22%、管理职位占22%、其他占11%。

证书是反映毕业生能力的硬件条件,也是学生心目中企业挑选人才的量度之一。从调查可知,企业特别看重各种证书的占22%,对证书比较认可的占33%,认为证书无所谓的占45%。

四、调研结论

(一)本专业人才培养中分解目标框架构建

1.能力目标

(1)具有一定的电气工程图制图和识图的能力;

(2)具有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熟练操作和使用的能力;

(3)具有自动化仪表选型、安装和维护的能力;

(4)具有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维护、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能力;

(5)具有电气自动化设备组件调试、设备联调、故障分析和排除的能力;

(6)具有电气自动化设备技术改造能力及售后技术服务等能力;

(7)具有一定的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以及社会表现能力;

(8)具有一定的英语翻译、技术文献资料收集与查阅、继续学习的能力;

(9)具有机械制图、识图以及机械装配的基础能力;

(10)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掌握以电工基础和电子技术为主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了解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

(3)掌握电机、电力拖动和电气控制设备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分析方法;

(4)掌握编程控制、单片机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分析方法;

(5)掌握电气控制线路安装图阅读的方法;

(6)掌握自动化设备分析与性能测试、故障分析与排查、组件调试与设备联调、技术改革的方法;

(7)掌握生产组织与质量管理的方法。

3.素质目标

(1)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法制观念、文明行为习惯;

(3)养成爱岗敬业、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优良职业道德;

(4)具有较强的人文素养,具备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体魄;

(7)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8)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素质。

(二)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岗位实境、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为切入点,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服务于江苏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贯彻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1.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以任务驱动为载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群,确定职业核心能力,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训练、专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与“岗位实境,学做合一”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建立完善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1)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3)以工作实践为起点。

(4)以工学结合为抓手。

3.坚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聘请企业工程师、能工巧匠给学生授课,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并派遣教师到企业学习企业管理、专业技能。

4.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1)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全面适应现代化教学与实践、设施完备、设计合理先进、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实训室,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教学条件与环境。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坚持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使学校开设的各个专业都有校企合作项目,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把学生的学习和技能培养放到企业中进行,真正实施“做中学、做中教”;组建由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教学团队,课程中引入企业工艺流程和工作项目,聘请企业骨干指导实践教学。

5.吸纳企业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

组织协作组内专业骨干编写课程仿真实训软件脚本,寻找优秀企业开发教学软件资源。

6.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课程体系的优化

根据维修电工高级工培养目标以及对职业岗位的教学分析,按照一体化教学要求将所有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模块和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块。

文化基础课模块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德育)、哲学、机械制图、高等数学、液压与气动、变流技术、检测技术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篇5

一、“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中职)专业简介

我校“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中职)专业的招生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基本学制是3年。培养目标是适应电力行业、及其他电力建设、安装、维修等单位及电力用户,服务生产第一线需要的、掌握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等职业岗位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电气操作、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等相关技能的技能型人才。我校还要求学生获得国家或重庆市有关部门规定的中级变配电室值班电工、电气值班员、变电站值班员、变电检修工、继电保护工或其他上岗资格证书。1.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1)企业自备电厂、企业供配电:电气操作、运行、检修、维护等。(2)电力工程施工单位:电厂、电站、线路的安装、施工、调试。(3)电气设备生产制造企业:电气设备装配、检测、调试;电气类产品的营销,技术服务工作。(4)工矿企业、小区物业、大型建筑、事业单位,以变配电值班、供电系统运行维护为主要岗位的电气运行。2.本专业培养模式:采用“2+1”模式,即两年教学加一年顶岗实习。第一年主要开展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其中部分课程要开展实验或综合训练。第二年主要开展专业课教学和专业实训教学。第三年组织实习,同时根据当年用人市场信息和需求情况,对部分学生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技能培训,也有少部分由学校和用人企业共同组织到相关企业开展岗前培训。第二年和第三年教学进程中还要安排电气运行相关专业中级工、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及考试、进网电工作业许可证培训及考试。

二、本专业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我校本专业为例,归纳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本专业教学质量整体认可度高,但仍然存在下列问题。1.公共基础文化课的设置门类和学时都略显不足,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中职人才培养越来越关注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文化素养,熟练的单一技能已无法适应就业、转岗和学历提升的需要。2.课程设置重复,部分内容在不同课程中被反复讲授,如中性点的接地运行方式,但都不完整。3.部分课程的教材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如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课程。部分教材难度太大,且难度大的部分并不适用,如电机学、电力系统运行、高电压技术课程理论及计算部分。4.我校经过示范和骨干建设已建成和更新了很多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和实验实训基地,原有课程设置未及时更新,未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资源和实习实训资源,导致学生对设备不认识、操作不熟悉。5.中职学生大多厌学,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深度、难度和趣味性方面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适应。6.职业技能鉴定宣传力度不够,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不明白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及适用范围。

三、本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构建更为科学、全面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专业教育有较高的文化起点,扎实的文化和科学知识基础是学生的能力、素质、科学世界观发展的必要基础。基础越扎实,形成的发展后劲的“能级”越高。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也为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学习作了必要的铺垫。因此,建议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中对课程结构的要求,结合电力类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的目标,将思政教育与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紧密结合,搭建贯穿三年的更为科学、全面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使得毕业生达到相当于高中毕业生的文化水平,能取得计算机及英语相应证书,有利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便于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为人才“立交桥”的构建铺垫基础。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应因材施教,更注重培养职业能力

1.形成讲、练、操融为一体的课程结构。如建议设置“电工基础及测量”课,将原电工理论课与电工测量实训融为一体;将“计算机基础”理论课与实际操作交互进行,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限,将二者紧密联系起来。2.整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综合课程。建议增加“电气运行技术”课学时,因为本门课程是在学生学完专业课后进行的一次“岗位大练兵”,是本专业所覆盖的所有岗位上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大综合,包括常规操作、事故处理、事故分析等。通过理论讲解、认识实习、仿真操作,把观察、思维、操作结合起来,促进他们把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3.改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偏多、偏难、偏深的现状。如“电机技术”课和“电力系统”课应适量删减学时,做到少而精,注重实用性,突出职教特色。4.增减一些课程。如为适应微机监控、无人值班等新技术的要求开设“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课程;删掉传统的“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以技能训练与技能考核取而代之。5.课程内容科学筛选、及时更新。按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筛选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建议弱化电力系统运行课程计算部分、高电压技术课程理论部分,删除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课程不再使用的部分设备,增加新设备类型,简化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原理与运行课程计算部分,增加微机保护内容等。

(三)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电力类专业的特殊性、高电压大电流的危险性,运行中电气设备不可以随意触碰和操作,大大制约了学生动手能力地培养与技能水平地提升。学生不能进入真实电力行业运行环境,即便到了顶岗实习阶段,也只能远观不能靠近,更不能动手实作,导致本专业课程学习与现场脱离,学生学习兴趣低。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建议调整本专业课程设置,充分利用我校已建成的信息化资源,如变电运行仿真实训室、电气检修仿真实训室等,最大限度实现一体化教学。其优势在于:(1)构建虚拟教学情境、解决教学做一体化实施中安全性与学生操作性的矛盾。(2)虚拟工作职场,学生可以角色扮演与参与,培养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能力。(3)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形象性、具体性和趣味性,可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四)专业实训室等教学设施建设

专业实训室的建设除符合一般的教学要求外,还要尽可能适应情境化教学的需要;教学工位要符合课程内容和学生人数的要求,要具有职业技能训练的必备条件;要具有安全、卫生、规范的劳动环境和条件。根据课程设置,建议本专业扩建电气设备安装检修实训基地及变电运行三维仿真实训室。

(五)考核制度与方法建议

为了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突出技能培养的新的教育形势,必须改革学业考核制度与方法。改革考核制度与方法的核心在于建立全面的题库,并且可以公开,以达到引导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和学习方向的目的。考核形式上,基础、文化课考核宜采用传统的集中书面考试,专业课和专业技能的考核更宜使用过程考核和项目操作考核。

(六)加强职业资格宣传,提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质量

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电工电气方面的职业属于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因此,对该专业学生应从日常管理和专业课教学两方面都应该加强职业资格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由于中职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因此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应安排专门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课程,保证良好的培训质量,使学生毕业前能取得电气运行相关专业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和进网电工作业许可证书。

四、结束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篇6

一、调研的目的

这次调研的目的是研究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与发展前景,了解企业对本专业的从业人员的学历,年龄,专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了解企业对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课程体系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的意见,为2011级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

二、调研的方法和范围

本次调研主要面向xx市的电磁行业以及其它城市的制造类企业进行问卷与走访调查,共发出调查表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份。调查的企业有xx中南电磁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科美达电气有限公司、xx众力电磁铁有限公司、xx千盟科技有限公司、xx电力电磁设备厂、xx邦德电气有限公司、xx凯立信电磁设备有限公司、xx科尔特电气有限公司、xx金诚起重电磁铁有限公司、湖南华科磁电科技有限公司、xx科力电磁科技有限公司10家企业。

本次调查的企业主要有上市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二种类型。

三、调查情况汇总与分析

1.企业对高职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企业主要注重的是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与团队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些基本素质,对身体素质和专业转换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应该注意的是对文化课成绩要求的很低,这说明企业注重的是实际能力和素质,另外也说明文化课所反映的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遭到了企业的质疑。

2.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主要工作岗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职业岗位应该定位在生产线的组装、调试、设计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组装、调试等方面。

3.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电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见图1)

图1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从图1可以看出,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高职学生的机械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的范围非常宽,着重应该加强的应该是电子工艺和组装调试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4.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电子和控制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见图2)

图2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电子和控制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从图2可以看出,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高职学生的电子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和电子设计等方面。pLC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技术也有一定要求,说明在课程内容设置时对xx的电磁铁生产技术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5.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比重(见图3)

图3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比重

从图3可以看出在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比重中,以电工电子为基础,单片机控制为重点,设计与制作相结合。

另外,在问及高职院校是否有必要开设电气自动化专业时,所有被调查的企业都持肯定的态度。企业中电气自动化专业人员中,高职层次的人员占的比重最大,本科研究生层次的人员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这说明,高职层次的人员是大多数企业员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人员的学历层次在不断提高;在问及电气自动化专业高职学生应掌握的计算机知识时,大多数企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应用操作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而对软件设计能力一般不要求;在英语方面,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英语有一定的要求;在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有什么建议时,多数企业认为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实践能力培养,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在岗位上尽快成才。这就要求学校要加强实习、实训硬件的投入,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条件。

四、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1)双师素质教师明显不足。教师的终身学习和成长成为高职院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教师待遇的提高也将是教师专业思想巩固的一个重要因素。

(2)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技术素质必须同时并举,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势在必行。(3)政府导向,行业规范,积极推行劳动准入制度,提高全社会的职业意识。让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从思想意识上真正体会到职业教育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4)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比较落后。虽然大多数学校对毕业生在毕业前开展了就业指导工作,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很高,眼高手低,适应能力较差。他们把工资待遇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正确选择职业。因此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和爱岗教育。

五、我院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改革意见与建议

通过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改革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

1、明确毕业生面对的四个常见就业岗位群的技能要求

①电气控制产品的组装与调试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电子元器件、材料、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和相关标准以及应用领域。

②电子产品装配工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办法、技术参数和装配要求,掌握电子元件的安装工艺与焊接工艺,熟悉电子产品的装配工艺过程,掌握电子产品的调试技术,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焊接工具与焊接材料,具有较强的pCB板图和元件装配图的识图能力以及编写装配工艺流程卡的能力,具有使用新的焊接设备与装配工艺的能力。

③电子产品辅助设计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和使用要求,并能熟练分析电子产品的工作原理,具备运用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去测量、分析与判断电路故障的能力,掌握电路的设计方法掌握电子产品的运行操作能力与调试技巧,具备良好的电子产品维修技能。

④电子产品一线生产、质量检验、调试、管理生产岗位:要求熟悉电路基本理论,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性能和装配要求,掌握电子产品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过程,具有较强的组织、沟通与协调能力,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强的生产安排与调配能力,良好的自学能力以及主动适应现代化生产的管理要求。

2、科学合理地根据行动导向教学要求规划教学任务并进行课程设置

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继续探索基于工作过程,重构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坚持以行动导向为指导,以项目教学为目的,以任务驱动为桥梁的科学课程计划和体系,真正让学校的课程计划体现市场需要、行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

3、积极主动推进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构建xx地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的方向。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现在xx的电磁铁生产企业急需的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毕业后马上胜任某个岗位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2+1”教学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一年的顶岗实践。实行项目教学法,积极应用行动导向指导教学。加强实习教学与管理。营造有一定品位的校园文化。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大部分企业都应用了单片机技术,因此电子技术课程和计算机技术课程的有机结合显得尤其重要。

4、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多证书”制的教学模式。

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加大教学设施的投入,注重校内现代电子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学生毕业要求中推行多证书制度。

5、切实搞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1)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学校招生就业办派专职人员常驻沿海各省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用人信息,有效推介毕业生就业。

(2)通过网络毕业生资源信息,让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情况。

(3)参加人才市场举办的全国性校企合作交流会,签订供需协议。

(4)依靠市、县劳动社会保障局职介服务中心的行业优势,将毕业生输送到用人单位。

(5)在学校举行现场人才招聘会和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人才视频招聘。

(6)按照“诚实、扎实、朴实、创新”的八字方针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教育,同时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培训,尤其在吃苦耐劳、忠诚企业、讲究诚信、服从管理等方面要加强培养和教育,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教学项目

作者简介:石锋杰(1978-),男,河南中牟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河南郑州45000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6-0015-02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从创办至今为我国社会尤其是电力行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对我国的电力工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然而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以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上管理体制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原有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近几年虽几经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但是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还在探索阶段,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还是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社会及电力行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准确定位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因此我们通过定期深入到典型的电力企业、行业进行人才需求调查、毕业生跟踪调查,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定期召开专业建设指导会议,深入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文件、国家电网公司有关人才培养规范等形式来确定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电气运行、电气检修、电气安装、电气设计等方面能力,较高职业素质,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二、课程体系改革与优化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保障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传统的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不足,部分知识陈旧,内容交叉重复严重,缺少面向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的培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通过对电力行业社会背景的调研及行业分析,对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进行分析,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现状,解构传统的学科式课程教学体系,按照本专业面向的电力行业工种的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过程,根据电力行业技术规范和作业标准,确定了“职业素质课程+职业基本技能课程+职业核心技能课程”的课程体系。其中,职业核心技能课程按一体化形式教学。职业素质课程(公共类)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技术数学、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操作、就业指导/专业导论。

职业基本技能课程包括:工程制图与电气CaD、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力职业安全、单片机技术及程序设计。

职业核心技能课程包括: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维护与检修、电力变压器运行维护与检修、同步发电机运行与维护、电力系统组成与分析、电气设备运行与检修、电力监控系统运行与维护、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与维护、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高压电气试验、电力系统电气运行、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

具体学时分配情况见表1。

表1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课程主体方案

序号学习领域学时配置说明

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

01-08职业素质课程31917432思修、体育、概论、形势与政策、数学、英语、就业指导

09-13职业基本技能课程18024计算机、制图、电工、电子、职业安全

14常用电动机检修与维护48职业核心技能课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15电力变压器检修与维护48

16同步发电机运行与维护36

17电力系统组成与分析72

18电气设备运行与检修96

19电力监控系统运行与维护72

20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与维护96

21电力系统过电压防护24

22高压电气试验24

23电力系统电气运行96

24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48

25毕业职业实践280

合计635538508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全程参与下,依据中、高级电气工种职业资格能力标准,按照学生学习认知特点和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工学结合,三步对应,三段推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的五要素。

三步对应:校企合作建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与电力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根据本专业人才服务的基本岗位(群),依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和专业教学分析,根据电力行业技术规范和作业标准,构建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实现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课程内容与职岗位业标准相对应。建设具有企业情境和职业氛围的,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实训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岗位生产过程相对应。

三段推进: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认知特点和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递进安排教学。第一阶段安排在第一、二学期。主要安排中、高级电气工种的专业理论基础学习。在讲授专业理论的同时,进行电工工艺实训、电子工艺实训和厂站认识实习,使学生在理解电工理论的同时掌握电工基本技能,并对本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群有一个直观、正确的认识,使学生达到初级电工水平。第二阶段安排在第三、四学期,以中、高级电气工种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培养内容。开设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的主要支撑课程。借助一体化教室教学以及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将电力行业安全作业要求及中级工职业技能标准融入现场教学过程中,达到“教、学、做”一体化,通过阶段性学、做交替,融专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于一体,突出专业技能训练与提升,使学生达到中级工水平。第三阶段安排在第五、六学期,以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和顶岗实习为主要学习内容。根据学生就业预期和企业用人情况,学生到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或者在校内进行生产项目模拟实训和岗位技能综合实训,针对就业方向强化岗位技能,同时开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

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的改革在人才培养方式改革中起带动作用,在我国教育模式中,考试是所有活动的指挥。“应试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在当前社会状况下和人才选拔制度下是不能废除的。考试能否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考试制度的改革,改革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甚至是考试手段都很有必要。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按照课程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与认证方法,职业素质课程、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及选修课程由校内教师或兼职教师进行考核;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的课程由校内外教师共同考核,以校内教师考核为主,顶岗实习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考核,以校外指导教师为主。

职业素质类和选修类课程考核方式以笔试、机试、答辩、总结、论文、报告等形式进行,重点考核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职业基础课程与职业核心课程以实践技能考核+理论考核为主、以过程考核为辅的方式进行;实践类课程以过程考试为主、终结考核为辅的方式进行,主要依据实训成果、操作能力、平时表现、实训报告和工作态度等方面评定。

五、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过于重视实践能力,忽略理论知识

近几年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理念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广泛传播,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在各高职院校已经逐步开展,有的甚至已经实施几年,其中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加强实践锻炼,减少理论知识的学习。基于工作过程教学的主要优点是能够使学生了解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典型工作流程,缺点是知识点覆盖有限。比如说,设计某一设备的运行和检修的教学任务时,如果这时只注重实践而忽略理论的话,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只能对现有实训设备进行操作,而当换成其他设备时就无从下手。加上电力行业设备多种多样,更新换代周期较短,难以实现实训室设备与现场实际设备零距离对接。所以教学改革过程中,不要一味削弱理论知识,这里也不是说不削弱理论知识,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度,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否则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机器人”。目前,从发电厂和供电公司的员工经常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这种现象就能看出,单凭工作经验是难以胜任现代化生产的。因此,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才能达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过于重视职业能力,缺少对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职业教育当中,正确认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之间的关系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十分重要,职业素质应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生理、心理、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等自然和社会素质,也包括胜任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个性等专业素质。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不是并列、平行的关系。职业素质是上位概念,职业能力则是下位概念,是职业素质中的具体内容之一。职业能力的大小是由职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的。同时,职业能力又是构成职业素质的核心,离开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就无从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电力企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技术含量高,操作程序复杂,误操作事故带来的后果特别严重,员工职业素质的高低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有很大影响,据统计电力安全事故多数都是因不遵守操作规程造成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篇8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汽车制造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以及综合防尘、防毒措施的应用,作业环境空气中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的含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对某汽车制造企业作业环境空气中粉尘、有害化学物质进行了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为企业进一步控制作业工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水平,有针对性保护汽车制造作业劳动者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检测某汽车制造企业作业环境空气中粉尘、有害化学物质质量浓度。作业环境空气中粉尘、有害化学物质采样采用个体时间加权采样和定点短时间采样相结合方法,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进行采样,同一工种每人次采样3个工作日,定点短时间采样3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在不同时间段采样3次,计算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粉尘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t192.1—2007)检测;有害化学物分别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GBZ/t160—2007)进行检测。按照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进行评价。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某汽车制造企业成立于2003年2月,职工2089人,其中生产一线工人1651人。近年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不断引进先进技术,采取密闭抽风自动化等防毒措施,配置了机器人自动焊接线、自动机械加工生产线、机器人喷涂生产线等一批世界水平的生产设备,通过职业健康安全(oHSmS)等管理体系。主导产品为中高档轿车,制造过程覆盖了金属切削、冷作、电焊、电阻焊、装配、热处理、表面处理、油漆喷涂等加工作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岗位有电焊、电阻焊、油漆喷涂、表面处理等。原辅材料成分及用量见表1。企业配备了专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制定了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工作场所醒目位置贴有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企业按照标准要求为不同作业岗位的现场作业工人配发了个人职业防护用品,气焊、电焊维修工及Co2保护焊接操作工配备长臂焊接手套、焊接面罩、防尘护目镜、黑白焊接面罩玻璃、防尘口罩(3m8210)、防噪声耳塞(3m1100/1110),油漆工配备防溶剂手套、医用手套、半面具(3m6200)、全面具(3m6800),打磨工配备了防尘口罩(3m3000)、防噪声耳罩(降噪率达26dB);作业工人配发个人职业防护用品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能监督其自觉佩戴。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2.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化学物质检测结果正常生产条件下,电焊工接触空气中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质量浓度合格率为69%,接触空气中氧化锌质量浓度合格率为72%,喷漆工接触空气中二甲苯质量浓度合格率为89%,补漆工接触空气中二甲苯质量浓度合格率为70%,其余岗位作业工人接触空气中化学物质质量浓度均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详见表2。

3讨论

该汽车制造企业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及综合性防尘、防毒措施。车身车间采取全面通风及局部吸尘的除尘方式,共增设BSS-CaR型号除尘器11台,BSC1型号除尘器5台,用来排除电焊作业产生的烟尘,在人工不易操作的部位采用点焊机器人焊接,并采用计算机群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焊工位选用除尘器对焊接烟尘净化,可有效去除烟尘、有害气体中的主要化学有害物,如锰氧化物、锌氧化物等。尽管该企业对电焊、电阻焊接岗位采取了综合排毒除尘设施,但有些焊接工件较大且形状不规则,工件焊接点不固定,焊接工人操作空间相对封闭,固定通风除尘设施距离工人操作面较远,造成了焊接烟尘蓄积,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超标点主要集中在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手工电弧焊、手工电阻焊接岗位,这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1]。赵淑岚等认为[2],室内使用除尘净化机组不能使焊接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全部达到卫生标准,作业人员焊接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个人职业防护用品。

油漆车间为密闭车间,采用上送下排方式通风,设置各类排风机共27台;喷漆采用自动和手工相结合的喷涂方式,车身外表面采用涂装机器人喷涂;烘干作业采用密闭式自动化作业,烘干过程产生的废气,以直接燃烧装置进行净化处理;调漆间采用全自动调漆方式。油漆车间采用机器人喷涂与人工喷涂相结合的作业方式,油漆车间喷漆作业时采用全室通排风系统,使漆雾及有机废气得到有效捕集、去除。喷浸阴极电泳漆工序为密闭空间自动化作业。总装车间设置局部排风系统,可有效去除玻璃涂胶工序及汽车尾气产生的有害化学物。在采取了上述措施后,工人接触空气中化学物质质量浓度大部分符合卫生标准,但仍存在少数作业岗位二甲苯超标现象。近年来企业对接触有毒有害作业岗位职工按相关要求进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发现,喷漆、补漆作业岗位接触苯及其化学物质作业人员白细胞偏低7人,说明喷漆工、补漆工和调漆工身体健康已经受到损害。故应杜绝违章作业,使用低毒或无毒有机溶剂,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最大程度的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的损伤。电阻焊接作业岗位有3名工人长时间作业后出现发热现象,经一周休息调养后,症状消失。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篇9

关键词: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71-03

技能型人才,通常是指接受过一定教育并拥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实用人才。他们是生产分工中的重要阶层,是联系研发技术和产品生产的纽带。技能型人才处于社会总体劳动链环的终端,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社会运行过程的具体操作者。当前,我国正面临着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链的升级改造,如何培养新工业环境下的高技能高素质且具备一定创新潜力的人才是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项目组教师通过走访行业企业,了解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人才需求市场,根据调研情况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按照对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人才需求市场的调研情况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总结了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按照“紧跟就业市场,突出岗位需求,拓展职业远景”的原则,紧密围绕本专业就业主要方向――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岗位群,根据岗位群主要工作过程对知识、技能和关键能力的要求,突出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将企业的实际过程、职业活动的真实场景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注重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以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及检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为基础,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行业资格标准、企业培训与考核标准,基于工作过程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符合行业要求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形成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提升企业”的办学定位,培养适应电力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针对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以及各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各岗位知识与技能进行整合,确定了以工作项目、任务驱动的基于岗位能力分析的课程体系。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校企专家合作开发为纽带,以与行业企业共建教学环境为条件,以校内双师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形成理论-实践-应用一体化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利用学院与企业共建共享的实训基地,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加强实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确保顶岗实习的有效性,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学院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结合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实践性强、技术和安全要求高的职业特点,建立真实的工作环境,营造职业氛围,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方式,按照电力行业电气设备安装、运行及检修岗位的岗位能力要求开展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实训。实践与理论教学课时比为50:50。

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不仅要获得学历证,还要求学生获得进网作业电工证、相关岗位的职业技能鉴定证(电气值班员、变电站值班员、电机装配工、继电保护工等)。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实行校企共建、校企同步、标准一致。本专业聘请了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专业技术专家参与技能培训;采用与现场岗位人员同步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资料库、试题库;实行与现场岗位人员一致的职业资格证考评方式。

二、“一中心、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内容

“一中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按照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专业特点,通过多年沉淀与总结摸索,逐步形成该模式的雏形并不断得到完善。所谓“一中心、四融合”是指: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

1.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

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现实基础和今后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是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根据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爱好、结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有目的地实施阶段式教学,重点通过生产性的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环节,加强学生专项技能培养或按需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使其成为从事电气设备安装、调试、检修、运行与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融合

加强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融合,采用分段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第1、2学期从基本技能培养到专业技能培养,第3、4学期从单一技能培养到综合技能培养,第5、6学期从实训室训练到生产性实训的培养。

3.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陆水水力发电厂、丹江口水力发电厂、陆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青山热电厂、武汉绿色能源环保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精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4.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

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使“电工技能与训练”、“电机技术”、“电气设备”、“电工仪表装配与维修”、“电气运行”等课程的能力考核分别与维修电工、电机装配工、电气值班员、电工仪表装配工等职业资格认证以及电工进网作业操作证的技能鉴定相融合,使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5.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

本专业紧紧依托水利电力行业,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提升企业”的专业定位,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现场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实现教学与实际现场的零距离对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

三、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课程体系

按照“一中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构建课程体系。一是课程内涵。“知识”是以校内教育为主,按照教学计划组织教学,使学生完成教学计划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就业的普遍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技能”是根据学生对本专业的自身兴趣爱好、结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有目的地组织模块式教学,重点通过生产性的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环节加强学生专项技能培养或按需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使其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电气设备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等方面具有一技之长。二是突出课程特色。新模式突出课程设置、实践训练、顶岗实习等环节,不但强调了学生适应岗位的基本能力培养,更加突出了对该专业学生“电气设备安装、电力工程识图与电气CaD、电气设备检修、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力工程设计”五种核心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教学与生产的零距离接轨、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轨、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的思路。三是全面发展。“知识+技能”模式不是简单的教学过程叠加,而是两者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尤其是要注重社会对人才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的综合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献身水利电力行业的远大理想。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企业共同制订基于工作过程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在培养方案中嵌入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的要求,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其他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在广泛的就业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为课程设置基础,按照生产流程,根据岗位与职业能力采用逆向倒推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发放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人才需求问卷调查,电话随访及电力企事业单位的实访,根据学校调研情况,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及职业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针对发电厂电气运行与维护、变电站电气运行与维护、电气设备安装与检修、电力生产自动化生产线运行与维护岗位(群),以培养岗位工作职业能力为主线,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所能完成的任务,归类、整合、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由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行动领域。参照职业标准,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把生产项目与课程融为一体,实现项目、课程一体化,实现课岗合一,按照技能生长规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四、“一中心、四融合”模式下的师资配置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关键性环节。技能型人才结构特点注定了课程模式应该以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以高精实践为特色。课程模式主体呈现出项目化、课题化、技能综合化特点。课程特点要求师资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一线实际问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课程结构特点对师资水平提出了挑战。在此过程中,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采取措施达到了较好的师资配置。

一是资水平优势互补,专业骨干教师帮扶的策略。学校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拜师结对”的活动,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师,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岗位的要求认真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培养提高,熟悉教学过程及各个教学环节,在实践中学习教育教学的经验。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等教学研究活动,从而形成全校教师长期学习与精益求精的氛围,逐步形成了老中青结构合理、专业水平互补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二是通过与高水平的企业对接,聘请企业专家能手担任校外专业带头人,形成校企联手的“双名师”专业带头人,让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承担学生课题导师,继而形成高水平的“双师”队伍。

五、高质量高水平的校企合作体系

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高质量的校企合作可以使技能人才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紧跟实践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并且能够通过企业一线的训练建立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深入钻研的积极性,从而培养推进自主创新的基础和潜力。通过高质量的校企合作更能促进专业科研实践,从而达到学校企业双赢的效果。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武汉市、赤壁市等电力企业建立了深度的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出优良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在技能人才的培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六、“一中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1.工学结合见成效

学院依托湖北水利电力行业,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对接企业,提升企业”的办学定位,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现场岗位要求紧密结合,实现教学与实际现场的零距离对接。通过校企合作组建了由行业专家、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组成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就人才培养目标、职业能力特征、培养方式、考核标准、教学计划等进行研究和论证,现场专家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

2.毕业生就业质量高

本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应聘到水利电力企业就业,学院也因此在水利电力系统内和社会赢得了良好的信誉与口碑。2011年至今,本专业的学生协议就业率达9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0,优秀率达到35%,毕业生供不应求。

“一中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打破了实训内容与企业真实生产不一致的局面,打破了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局面,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能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完成职业知识、技能素质的逐步提升,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策略,以更好地为企业与行业培养所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吕鑫祥.新形势下对技能型人才的重新审视[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3,(31).

[2]朱斌.试论高技能型人才素质培养的三个层次[J].教育与职业,2006,(36).

[3]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

2008,(3):6-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职业定位篇10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改革;技能大赛;“1+X”证书;校企合作

1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的背景

山西省教育厅结合我国“中国制造2025”“工业4.0”发展战略,举办了“山西省职业技能大赛”。其中,“自动化生产线组装与调试”比赛项目是促进高职院校适应当地经济、紧贴产业需求,发展装备制造企业急需的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与维护技术人员。新时代背景下,“1+X”证书制度的开发和建设,促进了高职院校评价向社会开放,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缓解就业压力和矛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提出了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1+X”证书制度高度融合。“自动生产线组装与调试”项目技能大赛和“1+X”证书涉及的专业课程内容正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所包含专业课程的整合。主要包括变频器技术、伺服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pLC编程及硬件技术、组态控制技术、机械技术、机器人编程及调试技术、自动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技术、自动生产线故障诊断技术等多门学科,要达到要求的基本条件,需要把所有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2008年修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为基础,按照近几年技能大赛、“1+X”证书和社会职业能力需求先后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两次修订,课程体系不断更新。但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还是发现一些问题有待完善。2.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1)实践教学总学时略显偏低,学生理论知识基本掌握,但实践技能水平偏低。缺乏实践技能综合训练课程,不能通过综合实训项目把所学的专业内容与实际生产设备联系起来。(2)课程设置机械部分课程比重过大,占用学时略多,使得电气方面的课程学时开设不足,从而造成学生电气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够扎实。(3)课程体系与1+X证书、技能大赛所需专业知识侧重有所偏差,对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参加技能大赛带来一定的影响。(4)企业岗位需求不能与课程体系无缝对接。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与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的理论、实践能力存在一定的偏差。2.2技能大赛展现的问题。(1)由于培训周期长、知识面广、实践技能水平要求高,从开始培训到能够参加比赛,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学习和实践过程。培训过程中,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动手能力差,加上繁多的专业知识和大强度的专业训练,大部分学生在培训过程中非常吃力。(2)指导教师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多个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授课,教学难度极大,缺乏一支理论扎实、技能水平高的技师型教学团队。(3)学生自己能够理解的一些问题,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特别是在比赛过程中的答辩环节,很多学生会做不会说,这也是一种专业知识薄弱,理论与实践基本功不扎实、技能训练周期短的问题造成的。(4)近年来,技能大赛中低压电器线路安装与调试、传感器安装与调试、气动回路安装与调试等实践操作能力、元件检测能力、故障诊断能力相对薄弱。尤其近几年比赛中出现问题最多的并不是pLC编程的问题,而是设备电气线路安装速度慢,电气元件检测与调试不熟练,出现故障不能及时诊断和排除,影响了技能大赛的成绩。2.3“1+X证书”存在的问题。虽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认证,基本满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要求。但还不能满足新形势下“1+X”证书制度试点的要求,还不能完全与企业、行业用人标准接轨。

3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措施和成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员必须具有计划组织、团队协作、开拓创新等综合职业能力,具备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编程、故障诊断及维护等技能。为了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还将职业素养也纳入了竞赛内容范围。因此,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要与国家职业标准、企业要求对接,进行相互融合,把技能大赛、“1+X”证书与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紧密结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专业建设和改革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3.1将部分专业课程进行了拆分、重组,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1)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现状和技能大赛、1+X证书基本要求,构建能胜任电气控制及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岗位的课程体系。将原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专业选修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例如,《低压电器及pLC》《电机与变压器》两门课程拆分为电动机拆装实训项目、低压电器实训项目、pLC系统与编程实训项目。又根据实验实训条件,重新组建成《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与实践》两门课程。(2)为了适应近年来新的技能大赛项目和企业职业能力要求,增加了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及操作实训》、专业拓展课程《自动化系统集成综合训练》、专业选修课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并将《机械设计》《液压气动》《金属工艺及热处理》三门课程整合成《机械基础》《金工实习》两门课程。3.2加强实验实训室的改造、升级,加大实验实训比重,提升实践技能水平。(1)增加了工业机器人综合实训室、3D打印实训室,同时,对老旧实验实训室进行维护和改造。引入模块化实训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程按照实训项目划分为pLC实训、单片机实训、数控加工实训、电动机拆装实训、金工实训、自动生产系组装与调试实训等多个模块化实训项目,逐步实现所有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2019年,自动化171班的38名学生在山西华翔集团顶岗实习期间,经过短期培训,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尤其在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工业机器人操作、数控机床操作、产品检验等工作岗位表现突出。有5名同学实习不足两个月就晋升为班组长或技师,快速成为企业技术能手,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技能水平。(2)将部分实验实训室免费开放,学生可以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实训室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并安排专业课教师进行技术指导,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相互融合。学生在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自发组织了“3D打印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实训室开放时间,自己动手制作了prusai3型3D打印机。学生在组装、调试的过程中,对3D打印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3D打印切片软件参数设置有了更深的了解。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利用3D打印机制作出了很多学习、生活中实用的小设计、小发明、小创造,激发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3.3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1)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企业专业技术优势,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让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电气自动化专业改革,把企业文化、职业能力、考核体系等方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2020年,我院抽调专业课教师与山西华翔集团技术管理人员共同联合开发了《数控加工实训》精品课程,尽可能真实地把大量企业生产制造与产品开发中的图纸、案例、程序、配方等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共同打造精品课程。开发完成后,不但可以作为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资源,也可以作为企业员工培训的教学资源。(2)在开发适应企业转型发展、能力提升的专业课程的同时,聘请企业专家进入课堂进行专题讲座,促进校企共同发展,协同育人。2020年,我院两名专业课教师深入企业,为立恒钢铁集团进行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低压电工作业》和《熔化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培训,共计64学时、300余人次。2019年,自动化171班学生在山西华翔集团实习时,定期邀请企业专家、车间主任、班组长进行专题讲座。主要对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成才事例、专业技术等方面进行授课,让学生能够快速地了解企业,了解岗位,快速成为适应自身发展的高素质技术人才。(3)专业课教师进入企业实践锻炼,促进校企技术交流,将企业标准、行业标准融入专业改革。充分体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转化、实际生产和教育教学的相互融合,注重岗位责任、安全、纪律意识的培养和建立,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提供了依据,更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019年开始,我院共计选派10名专业课教师利用假期赴山西华翔集团、旺龙药业集团、火鸟无人机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专业课教师在数控加工、自动生产线调试、工业机器人操作、无人机驾驶、产品检验等岗位进行了实践锻炼。3.4建立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网络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果。根据新的课程体系,将以前的课程资源重新整合,开发出适应新的课程体系和技能大赛的课程资源。目前,已有《工业网络及组态控制技术》《数控加工实训》《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等课程建立了校级网络课程。作为院级科研课题,“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与实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立项,正在建设中。今年疫情期间,所有专业课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和线上教学平台,搭建和完善专业课程资源库,进行线上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网络远程进行传授,所有专业课程全部实现了线上教学。疫情缓和后,针对网络教学只能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展示的实际情况,将所有专业课程全部转为模块化实训,通过线下技能强化训练和线上课程的复习,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巩固了理论知识的学习。3.5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知识面广、辐射能力强,通过专业改革加强相近专业的建设。(1)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为抓手,组建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为龙头的专业群,并推动其他相关专业快速发展。从2016年到2019年,连续四年增添了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技术、新能源汽车、无人机应用技术四个新的专业。实现资源互补、共同发展,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无人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专业的协同发展。(2)根据电气自动化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实验实训室升级改造情况,开发了两个新的技能大赛项目,“机电一体化项目”“工业机器人技术”项目正在建设中。3.6专业改革与技能大赛相结合,把技能大赛引入课堂。(1)增设《自动生产线调试与维护》课程,将技能大赛内容引入课堂,让所有的学生了解技能大赛,参与技能大赛。让技能大赛与电气自动化技术课程体系相互融合,让学生掌握自动生产线的机械、电气、气动回路、传感器、变频器、伺服控制的安装与调试能力;pLC、组态控制技术的程序设计与调试能力。2020年4月,山西旺龙药业集团新进4台口罩机生产线,缺乏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技术人员,我院抽调自动化171班4名学生赴旺龙药业进行口罩机生产线组装、调试,及时将设备安装、调试完成,保证了口罩生产进度。最终四名同学被企业留用,成为自动化设备维护岗位正式员工。(2)同时,围绕技能大赛开设校内其他课程的校内技能竞赛,逐步将技能竞赛成为常态,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技能竞赛中,有利于提高师生技能水平提升,让技能大赛不再遥不可及,学生技能水平逐年提高。自2017年以来,我系每年举办校级职业技能大赛,先后举办了单片机程序设计、pLC编程与调试、电动机拆装、数控加工、金工等多项技能大赛,共计有30多名学生获奖。2019年,在山西省第十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我院两名学生在组队参加“自动生产线组装与调试”项目比赛,荣获“二等奖”,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同时,有两名专业课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通过比赛不但提高了学生技能水平,也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为创建高技术、技师型教师团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选拔提供了有力保证。3.7实行专业课教师轮流辅导技能大赛。让所有专业课教师参与技能大赛培训,有利于专业课教师对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规则以及专业课程的重难点深入了解,从而增强实践技能教学能力。在技能大赛培训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将专业课教师快速打造成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大师,逐步提高整体实践教学水平,创建一支技术过硬的技师型教学团队。近年来,共计有6名教师参加了技能大赛培训。参与培训的教师通过实践技能培训、锻炼,解决了一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并把技能大赛培训过程中的经验和机巧应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提高了教学效果。随着技能大赛项目的不断增加,轮流辅导的制度不断完善,参与技能大赛辅导的教师越来越多,最终将实现全员参与,整体提高。3.8专业改革与“1+X证书”相结合,实现“双元化”的育人模式。(1)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1+X证书”试点进行了申报,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组建教师团队,与培训评价组织共同对有关“1+X”证书和标准的进行开发和建设。(2)进一步完善试点人才培养方案,做好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试点申报工作,着力打造“多元化”育人模式。(3)继续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高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的考试认证,同时,继续拓展新的职业技能认证。2020年,我院与山西华翔集团共同成立了华翔学院,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共同培育面向未来、高技能的装备制造行业人才。同时,山西华翔制造有限公司也成为我院“1+X”证书试点。

4结语

专业改革要与企业职业能力需求、技能大赛、“1+X”证书接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也是实现双主体育人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改革,大大加强了技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了全面的教学管理体系,提升了师生的技能水平,拓展了校企的合作、创新。为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对推进我院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2]成建生.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36):123-124.

[3]张立,孟源北,汪建宇,邝卫华.校企协同创新培养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5(6):16-17.

[4]罗昕,魏海燕.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学,2020(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