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的两面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5:02

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篇1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制度保障;产业平台;技术基础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7-0053-05

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走向经济复兴的选择和重点,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内生增长的重要途径[1]。然而,从全国范围看,各地政府只考虑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其推动国防建设的特殊功能。因此,有必要从战略高度统筹考虑,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这不仅对我国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且对未来一段时间国民经济发展、重大技术突破、国防科技进步都有重大意义。

一、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认识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导向性等特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关乎国计民生、国家经济安全或军事安全[2][3][4],必须从战略高度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1.要认识到军民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特点的内在要求

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技术、人才、设备、信息等要素层次都具有军民通用特性,军民融合发展是其内在必然要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其中的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地理信息、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既在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支柱性作用,又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拥有广阔应用前景。据统计,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军事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80%以上与民用信息技术通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以后,年产值可达500亿元,其中民用需求占系统用户总量的95%以上。又如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航空航天产业,需要新材料、现代制造、先进动力、电子信息、自动控制、计算机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对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都具有十分重大意义。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有一定的必然性,应切实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意识。

2.要牢固树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既是富国之策又是强军之略的观念

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既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又是武器装备重要的工业基础,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减少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挤出效应”,提高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溢出”效果。欧美的一些经济学家对航天产业作过评估,其投入比为1∶2,与核心技术相关的产业可以高达1∶8至1∶14。据央视报道,花费239.15亿美元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据专家估计,中国探月工程的投入产出比会达到1∶10,甚至在不远的将来会为中国带来更多的收益。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还能推动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发展。

3.要有局部利益服从服务国家利益的大局观

自国家确定了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7大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各地区、各部门格外积极地加以贯彻落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应避免争抢项目,盲目跟风,造成产业趋同。根据李金华的[5]研究,生物医药应以山东、广东、江苏、河南为依托,节能环保应以广东、浙江、江苏、天津为依托,高端装备制造业应以山东、江苏为依托,新能源汽车应以吉林、广东、山东、上海、湖北为依托,新一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应以广东、北京、江苏、上海为依托建立集聚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产业同质化趋势明显,根据各省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看,北京、天津等12个省市列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了国家规划的全部7个领域,而把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发展重点的省市分别有30个、25个、23个,其它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类似现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中,区域的产业、项目选择趋同、雷同现象比较明显,这都是从各自地区局部发展利益出发,而没有从整个国家利益出发考虑产业布局的结果,极容易造成争先恐后、大干快上,不注意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循序渐进,最终造成重复建设,一哄而上,一哄而下[6]。

二、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制度保障

任何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都需要政府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政策法规支持。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并完善法律体系。

1.建立权威、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领导决策机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涉及政府与军队、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等多方面利益关系,需要理顺不同地区、行业部门、军地之间的工作关系。在顶层设计层面,要有国家层次军队相关部门参加的权威领导机构,强化国家宏观管理的领导职能,妥善处理地方与军队、整体与局部、短期与长远、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需要设立权威有效、上下联动的决策机构,可考虑建立由国务院总理或第一副总理牵头,军队总装备部部长、各相关国务院部委和国防科技工业局负责人参加的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的规划、途径、政策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强制执行。同时,各省市也应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就本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进行统筹规划。

2.进一步深化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改革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由国防科工委和国务院相关机械工业部管理,民用工业则由经委/发改委等部委负责。2008年,大部制改革后,民用工业的管理职责合并到工业与信息化部,并下设副部级的国防科技工业局管理全社会的国防科技工业。这是很大的改革,初步改变了过去那种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完全分离的管理体制,是在中央政府管理体制层面体现军民融合的一个重要变化。但是新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体制仍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独立性,行业垄断、部门垄断、行政性进入壁垒并没有真正打破。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实现国防科技工业与民用工业管理体制的真正融合,建立适应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宏观管理体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为抓手,加大行政放权力度,减少各种类型“民参军”的行政审批,在必要保密的原则下,包括国防科技工业局在内的工业管理部门将职能重点转变到信息、政策支持、军地协调等服务功能上来。

3.建立门类齐全、功能完备、内外协调、配套衔接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首先,要加快研究制定《“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性细则,从政策层面减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当前,各地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解和规划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地方将文化创意、石化深加工、林产业、绿色食品、现代物流、海洋产业、高端生产业等一般新兴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都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位上存在认识差异的结果,需要尽快从政策、标准体系上加以确认,以方便从规划阶段便考虑到产业的军民两用性。其次,完善税收激励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税收优惠,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如1973年,日本把基础产业列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开始注重产业技术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为此,日本政府制订了减免、优惠等一系列能够刺激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我国虽然也在不同时期制订过相应的税收激励政策,但总体上激励的效果仍不理想,还存在一些不利于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税制环节。特别地,仍然缺少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规定,对自主创新激励不够,需要创新税收政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后,要加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以政府资金推动和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方式创新,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融资。综合运用计划和市场两个机制,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

三、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产业平台

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要形成在若干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和战略地位的军民融合型产业。所谓军民融合型产业,是指那些具有军民两用广阔前景,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对军事装备研制和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的产业[7]。军民融合型产业有两个来源方式,一个是从国防科技工业出发,打造军民融合的国防工业体系;另一个是依托民用高新技术产业,走“民参军”发展道路。

1.进一步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

经过多年“民”发展,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已基本实现了“军品为本,民品立业”的产品结构,民品行业涉及到能源、材料、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下一步发展军民融合型产业,关键要做好如下几点:①优化民品结构,朝战略性产业方向发展,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择机退出一些非核心、发展前景不好的产品。发挥军工企业自身科技优势,集中力量朝国家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军。②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抓住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契机,促进民品产业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到集约型增长方式。将产业的发展动力转变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上来,依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军民融合型产业。③强化技术支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现有军工技术优势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内部科技资源配置,提升整个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可设立相应的民品技术开发基金,对有重要发展潜力产品的科技攻关、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

2.鼓励引导民用高新技术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对于民用领域军民融合型产业的培育,则要在如下两方面下功夫:

(1)打破军民分离的工业体系。受发展历史、管理体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军工企业自成体系、封闭独立仍比较严重,高新技术民用工业企业长期无法融入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抑制了“民参军”的步伐和程度。要打破军工行业垄断,鼓励有实力的优秀民用工业企业进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

(2)改革军品采购制度。我国国防军工行业长期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军品采购范围小,招标信息传播渠道少,连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对国防军工需求了解甚少,甚至根本不了解。除少数经常与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联系的企业外,大多数民营企业不知道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需求是什么,因而无法为国防服务[8]。因此,应扩大军品采购范围,合理提高军方产品、技术需求的透明度,从需求上引导民用高新技术产业走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四、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基础

军民两大创新体系的融合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保障。实现两个创新体系融合,实质上就是要建立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融合军地科技资源网络,促进创新要素的军民良性互动,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9]。

1.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各主体之间、创新链条各环节之间的军民互动

①消除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民用科技创新体系壁垒,将国防科技创新规划纳入国家科技创新整体规划中。调整军民分离的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由政府、军队围绕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整合军民科技资源,实现军民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同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②加强国家、区域层面国防科技创新体系与民用创新体系的协调互动,建立开放、协作的军民融合式科技创新体系基础。统筹军地两大系统的基础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强化其在国家科学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前沿探索、先期技术开发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武器装备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增加知识积累和核心技术储备。③建立一批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为支撑、战场和市场为导向、特色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长期稳定的科研创新联盟。通过政策引导,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技术需求为主要目标,引导军民科技资源双向流动,优先支持军地两大系统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承担技术攻关项目,形成长期、稳定的以企业为主导和核心,军地双方高校、科研机构联动的协作创新机制,努力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军事科研院所和地方科技资源有机结合、科学配置。

2.建立健全军民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①进行系统、深入的科技资源普查,摸清家底。建国60多年来,我国科研设施、基地和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科技条件建设有了很大的积累和改善,但是由于缺少统一的普查机构,再加上历经多次体制变革,科技资源实力的系统掌握存在一定困难。可由科技部牵头,联合工信部、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和总装备部等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机构,定期系统调查各类科技资源数量、规模、使用情况等统计信息,彻底搞清大型科研试验平台、基地、人员等各类科技资源实际状况,为科学合理统筹规划军民融合式国家科技资源体系提供数据支撑。②构建国家层面军民两用科技基础平台。虽然我国各类科技资源都积累了一定的规模,但与此同时,多年以来存在的多头投入、重复分散、利用率低下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10]。因此,必须从国家层面优化科技资源分布与配置,建立军民两用的科技基础平台,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要注意吸纳军民两大创新体系中的优质存量资源参加建设,军民共建、军民共用、边建边用,为军民两大创新体系服务。近期,应围绕制约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长远发展的科学技术,由国务院、中央军委牵头,对相关科技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科情科力。依托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中心平台已有成果,全面融合高校、科研院所、军队、军工系统和地方企业科技资源,打破当前军民分割、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形成服务于全社会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的军民两用科技基础平台。③完善以促进科技创新要素流动、知识扩散、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移为核心的科技资源服务体系。依靠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科技部、教育部有关司局、总装备部等单位,建立覆盖军地双方的中介服务体系,并加强国家层面、军队系统、区域层面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有机结合,提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和水平。

3.加速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技术创新,所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是重中之重[11]。而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①充分发挥国防科技创新对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需要国防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军事科技创新项目,对我国核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信息产业等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如由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国防科技大学共同建设,以天河一号千万亿次高效能计算机系统为基础构建的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已经并将继续带动石油勘探数据处理、航空航天装备研制、新材料开发和设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上百亿元的经济价值。②鼓励民用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目前,我国民用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具备从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的能力。以国家高新区为例,2008年,国家高新区拥有5.3万家企业,汇集了7,000家研究开发机构,700多个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开放实验室,300多家产业技术检验检测平台,拥有各级科技人员135万人,占全国的30%,R&D投入接近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达1,658亿元[12]。民用工业企业已经在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创新成果,可以从事相关领域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及产业化。下一步,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建立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的通报和展示制度,使军方装备部门能及时了解民用高科技企业具有军事应用潜力的成果。建立民企与军方合作开发军品项目的机制,减免民企的军工产品税。把装备研发由封闭的集中机制转变为开放式的民用企业都能参与的机制,更多的吸纳民用科技成果。其次,向民口单位可以利用先进民用技术的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协作配套科研项目指南,实现信息双向交流,并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向国家推荐参加军工科研任务竞争方面,打破军民界限,实行同等政策,支持民用技术为军工服务。最后,设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中心,推动军民科技资源和先进技术的双向转移,构造小核心、大协作、军民兼容的军工科研体系。③完善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法律体系。这方面,发达国家做的比较多。如美国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相继颁布了《国防授权法》、《国家竞争力技术转移法》、《国防工业技术转轨、再投资和过渡法》、《联邦技术转移法》、《国防采办系统》等法案,为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13][14]。其它国家如英国、法国等也都有类似的法律法规。而我们国家的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政策,大多是以领导人讲话和政府文件形式下发,尚无一部明确关于军民两用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的法律,推广转化活动缺少稳定的法律保障,不确定性较大,不能有效促进军民两用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参考文献]

[1]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87-94.

[2]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求是,2010(1):28-30.

[3]邓龙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路径选择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2):37-41.

[4]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7):47-50.

[5]李金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J].财经问题研究,2011(5):3-10.

[6]刘铁,王九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问题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2):115-127.

[7]全林远,邵丹,辛伟刚.略论军民融合型产业发展[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11(1):1-5.

[8]叶继涛.区域优势产业军民融合理论及创新对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S6):68-72.

[9]游光荣.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1):4-11.

[10]徐建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09(1):1-4.

[11]纪晶华,许正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实现自主创新[J].经济纵横,2013(1):98-102.

[12]宾建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12):74-81.

[13]旷毓君,纪建强,胡庆元.军民两用技术成果推广转化机制设计[J].军事经济研究,2012(6):11-13.

[14]刘金峰.试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6):668-670.

ResearchontheCivil-militaryintegrationDevelopment

ofStrategicemergingindustries

JiJianqiang,HuangChaofeng

(CollegeofHumanityandSocialScience,nationalUniversityofDefensetechnology,Changsha410074,China)

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篇2

 论文摘 要:大陆目前的应用性高等教育(技术与职业)发展相对滞后,学习、借鉴台湾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推进两岸技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大陆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提升具有重大意义。“陆生三法”修正案的通过,为推动两岸技职院校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2010年8月19日,台湾有关部门三读通过了《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与《专科学校法》即所谓“陆生三法”的修正案,标志着台湾地区将正式有限度承认大陆学历,并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大专院校。 

 然而,在两岸长期分裂状态下,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两岸的应用性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各自的体系和特点。其中,台湾应用性高等教育经过规模扩张、升格改制、多元入学、鼓励私立办学等一系列改革,已经形成比较合理的结构体系,并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发展,培养出了大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大陆目前的应用性(技术与职业)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学习、借鉴台湾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推进两岸技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大陆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提升具有重大意义。此次“陆生三法”修正案的通过,为两岸技职院校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一、两岸高等教育交流政策的简要回顾 

 2006年,在首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大陆单方面宣布承认台湾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台湾高等学校的学历,至此完成了采认台湾高等教育学历的工作。2010年4月,大陆国台办宣布:大陆123所高校将开始免试招收学测成绩达“顶标级”的台湾高中生,面试合格即录取,于9月即可正式入学。 

 2008年9月,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公布《大学法》和《专科学校法》条文修正案,决定将大陆地区与港澳地区学生比照侨生、蒙藏学生与外籍生,增列为“特种考生”。 2010年8月,立法机构通过针对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承认大陆学历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大学法》与《专科学校法》修正草案,有限制地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大专院校就读及正式承认大陆41所高校学历。 

 “陆生三法”修正案的通过,意味着大陆学生赴台就读终于进入操作性阶段。有利于解决台湾生源结构性不足与教育资源相对过剩的矛盾和问题,有利于促进台湾大学教育多元化,提升台湾高校学术科研水准和综合竞争力 [1]。 

 二、新形势下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发展与交流 

 应用性高等教育(技职教育)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简称,是我国台湾地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提法。即旨在协助中学至大专阶段的学生习得走入工作职场所需的能力和以促进成人学员在终身教育体系下继续增进职业能力发展的教育。 

 (一)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概述 

 大陆应用性高等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8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应用性高等教育从此正式纳入了国家教育体系。1996年,《职业教育法》第一次把应用性高等教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大力发展应用性高等教育决定后,应用性高等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主要形成了职业技术学院、短期职业大学、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本科院校举办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以及部分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等的高职教育的学校类型 [2]。2005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应用性高等教育。 

 台湾应用性高等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期总体上处于专科层次。1974年,台湾工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技术学院,开创了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该校于1979年设立了工程技术硕士所硕士班,于1983年增设博士班[3]。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台湾处在应用性高等教育不断升格以及大发展阶段。至2006年,台湾地区的科技大学由1997年的5所增至32所;技术院校由1995年的10所增至46所;专科学校由1996年的70所减至16所。大量的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为台湾地区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提供了保障。目前,台湾高等技职教育由专科学校、技术学院和科技大学,以及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所设立的研究所等三个层次构成 [3]。 

 综上所述,面对高度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社会急剧变迁的实际需要和大学学术自主环境改变的趋势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学校课程发展机制,加强理论与实务的结合,建立教学特色,提高竞争能力以吸引学生就读,是两岸各高等技职院校努力的重点。 

 (二)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情况回顾 

 1987年,大陆颁布的《关于对台湾进行教育交流的若干规定》明确了由国家教委负责对台教育交流与合作事宜。在学术交流上,海峡两岸高等技职教育研讨会自1999年开始分别在大陆与台湾每年举办一次,成果丰硕[4]。 

 2007年12月,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在福州举行,交流研讨了两岸职业教育经验,为实现两岸之职业院校发展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4月,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展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同年5月 “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在厦门挂牌,主要开展两岸职业教育合作试验,并通过研究进一步推动两岸高职院校交流,探索两岸高等技职教育合作办学新形式。同年8月31日—9月5日在沪举办了首次“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坛”,与会人员围绕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产学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5]。 

 由此可见,近年来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的交流方式日趋多样化,在学生交流、教师交流、学术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根据台湾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大陆可在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建立完善的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大陆高职教育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的主体是专科层次的,应逐步提升办学层次,形成一个包含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完备体系。二是重视并加强校企合作,务实培养人才。校企合作既有利于协助技职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又可以充分运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同研究开发新产品与新技术。 

 (三)新形势下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及其前景展望 

 两岸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相互开放、相互共享已逐渐成为两岸教育界的共识。但是由于“陆生三法”修正案通过之前缺少两岸高校间学历、学位的互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两岸高等技职院校学生交流的规模,限制了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面对台湾社会少子化趋势、高等教育市场的国际化,高等技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的招生压力更大,有些高等技职院校甚至面临招收不到学生而要停办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面对台湾应用性高等教育行业的教育资源供大于求、高职教育机构到大陆合作办学的意愿强烈等现实情况,大陆高等技职院校可积极吸纳引进和参考借鉴这些有利资源和成功经验。因而,“陆生三法”修正案的通过对两岸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的互利性是毋庸置疑的。 

 台湾有关部门随后公布的《大陆地区学生来台就学及停留办法》和《大陆地区学历检核及采认办法》,规定了大陆高中生只能申请到台湾私立大学攻读学士学位。而台湾地区应用性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大体分为私立、公立两类,举办私立应用性高等教育的院校包括:科技大学、技术学院和专科学校,统称为“私立技专校院”。 私立技专校院在台湾技职教育发展中特别是在提供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台湾私立技专校院协进会理事长陈振贵接受中评社访问时指出,73所台湾的私立技专校院相当欢迎大陆高校的学生前来就读。 

 台湾技职校院对于大陆学生非常有吸引力。此前,大陆高校的学生到台湾只能短期交流,例如进行半年或一年的学分研习,且因为不是台湾籍学生到业界去实习就受到了一些限制。这就使台湾技职院校的特色在这些学生的身上难以体现,从而限制了双方的交流。现在,“陆生三法”修正案通过后出台的办法有利于大陆学生赴台就读。随着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密切以及政策的推动,两岸高等技职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 肖杨.“陆生三法”修正案:两岸文教交流的新机遇[j].台湾工作通讯,2010,(9):16-17. 

[2] 解德道.中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历史对照[j].职业时空,2011,7(3):38. 

[3] 林若红.台湾高等技职教育体制对大陆高职教育的启示[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7(6):35. 

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篇3

【关键词】外科

Significanceoftwobasictechnologiesinteachingoperativesurgery

[关键词]手术学;教学;项基本技术

医学生在校期间能力培养是现代临床医学教育的首要目标,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进入临床后,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等问题。根据当前医学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的现状,外科手术学教学就成为培养医学生临床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也是衡量毕业生水准高低的标准之一[1-2]。因此,我们在手术学教学中为保证教学质量,对技能训练的教学原则、教学目标、带教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在教学中强调突出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两项基本技术,以突出两项基本技术作为教改的核心问题抓住不放,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1从手术的复杂性强调突出两项基本技术的必要性

目前,人体手术种类繁多约有近600余种,而且由于病情不同选用的手术方式也各异,虽然不同种手术在技术和方法上要求也不同。但无论何种手术、也不管手术的复杂程度怎样、手术属于哪个专科及何种具体操作方式,其关键要素却是相同的,即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在手术教学中强调这两项基本技术的训练,就抓住了教学的核心和关键,为今后更好的适应临床需要奠定基础。以防止学生往往因热衷于追求扩大手术种类,追求新颖的手术方式和某些特殊技巧的练习,而忽略了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学习和练习,更降低了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影响医学生今后技能的全面发展。

2从手术的质量要求突出两项基本技术的必要性

外科手术与生产实践或其他科学实践中的技能训练不同,以生命结构为对象是手术技能训练的特殊性。不良或错误的手术给病人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很难补救。过硬的手术基本功,娴熟精湛的手术技巧,乃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这种基本功就包含在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当中。如果在手术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每项操作都能体现严格的无菌观念,都能符合操作原则和要领,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切开适度、显露充分、止血彻底、打结可靠、缝合正确稳妥,那么自然会提高练习质量,保证教学效果。

现代手术技术的发展,更要求保证手术质量必须突出“两项基本技术”的训练。不论是现代显微外科技术,以其高度的精确性和有效性开拓了外科手术治疗的崭新领域。还是更尖端的外科手术新技术,但这些手术技术不仅没有改变外科手术基本技能训练的重点,而且对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以便在引进新的手术技术的条件下充分保证手术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的高速发展。

3从诊疗技能的培养强调两项基本技术的必要性

目前,有关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影响各项诊疗技能迁移的诸多因素中,基本技能的掌握是最主要因素。在手术技能中,最根本、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内容既是无菌技术和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他对其他临床诊疗技术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显著的迁移能力。因此,把“两项基本技术”训练好,根据技能迁移这一普遍规律,不仅为手术操作技术打下了基础,也为其他诊疗操作技术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认为,手术学的训练决不是单纯为培养外科医生设置的,而是为医学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现代医学人才打基础。从临床诊疗技能的全方位培养应该必须强调狠抓两项基本技术的训练。

4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两项基本技术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现代医学生的要求愈来愈高,就业压力也愈来愈大,医师法颁布后,技能考试已成为执业医师考试的重头戏,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在学习一定数量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从全面发展学生能力这一培养目标看,手术学教学必须遵循训练两项基本技术这个本质和核心,防止片面强调训练那些非本质非重点内容,甚至以某些较复杂的手术或专科性手术做普遍要求,以避免冲淡了外科手术学中最基础的教学重点,干扰了两项基本技术的训练效果。为此,外科手术学基本训练的内容和范围不可超越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联系设计不应超过大纲的深度和广度,更不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忽视“两项基本技术”的训练而演示高难度手术术式,引导学生进行远远超过课时允许的许多程序复杂,难度相当大的专科性手术,以便在有限的外科手术学教学时间内,有效的保证教学训练质量,以促进医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工程;科技发展;模式构建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经济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优质的生活。但是,同时人们也认识到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的牺牲为基础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开始影响到我们的生产和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开始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和空间的重建。人类文明史从实质上来看其实就是一个人类利用自然力和自然资源进行创造的历史,而当前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让这种实质状况得到了延伸和推进。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与自然相处的方式方法,也让人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双刃剑”作用。在当前的生态文明背景下,如何让环境工程与科技的发展达到一种平衡的模式,如何让两者和谐有序的可持续发展,是人们需要考虑,也必将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1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工程与科技发展的基本原则

1.1战略性原则

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是一对相互矛盾又彼此依存的两个元素,只有两者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才能让两者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但是,对两者的发展不应当仅仅将视线局限于两者之中,而是要放眼于更宏观的方面,对两者的发展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和设计,准确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律,已经两者在经济环境中所处的态势,密切关注当前阶段尚未显现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

1.2系统性原则

生态环境所产生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也并非其外在所显现出来的简单性和单一性,其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所造成的影响是多面的。因此,在进行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构建的是胡要注重其系统性的构建,从生命周期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将复杂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的解决。

1.3自主性原则

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发展模式的构建应当注重其自主性的发挥。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的方式,构建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全新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让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推动环境工程的发展,推动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让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环境中获得一种全新的发展和创造。

2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在对环境保护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科技创新带动环境工程的建设,环境工程建设激发科技领域的创新,从而实现两者的和谐有序发展。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涉及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绿色经济

从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牺牲了生态环境的建设,而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却是至关重要的。当前阶段,我国在倡导经济发展时,不再一味强调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是倡导绿色经济的构建。绿色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在传统经济的基础上,让经济与环境保持协调发展和进步,为人类的健康环境构建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在此领域是发展的重点,也是学术理论讨论的难点,环保产业、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2全球气候变化

当前阶段,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性,这也是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之一。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外交等等方面。我国同样遭受到了来自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的伤害。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是此领域发展的重点,运用科技创新的方式减少企业、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寻找最佳的适应气候发展变化的科技发展方式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策略,也能够为环境工程的建设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3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

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构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相处的模式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就需要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做好相应的环境风险预测,做好环境风险控制和管理,一旦发生可能会造成灾难性的财产损失和环境灾害的时候,能够采取强有力的方法予以应对。因此,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在此方面的发展应当注重对我国环境特点的研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预判,积极探索解决此情况的有力对策,提高环境工程构建的可靠性。

3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工程,其关系到我们自身生活的长治久安,更加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和未来发展。因此,创建良好的环境工程与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让科学技术促进环境工程建设,让环境工程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让我过得环保道路越走越好,让我国的生态发展获得一个安全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宪洲,何永涛,沈振西,王景升,余成群,张扬建,石培礼,付刚,朱军涛.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03:306-312.

[2]诸大建,朱远.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02:207-218.

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篇5

关键词:美国日本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已经进入了创新时代,各国政府都把科技创新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而产学研的合作则是科技创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各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产学研合作,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完善本国产学研合作机制。本文以美日两国在发展本国产学研合作中政策和举措为研究脉络,总结其发展的共性和特点,以期为我国政府完善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提供借鉴。

一、美日两国发展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的政策与举措

美日两国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美国是最早实行产学研合作的国家之一,著名的“硅谷模式”是其产学研合作的成功范例,产学研合作的成功也加速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日本作为典型的创新型国家,产学研合作的成功快速使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促使其科技战略由“吸收引进型”向“自主研究型”转型,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美日两国产学研合作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除了与两国企业界和学术界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息息相关,关键还在于两国政府十分重视完善产学研合作政策,通过政策法规来规范产学研合作管理机制。两国制定的相关产学研合作政策法规及举措主要有以下方面。

1.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在美国,1980年政府颁布并实施了意义重大的《拜杜法案》,规范了大学研发成果的所属问题,初步形成了大学产学研合作的激励机制及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四年之后,政府对该法案进行了完善,颁布了《专利与商标修正法案》、《国家合作研究法》和《国家合作研究与生产法》,进一步激励产学研合作各方的研发动力,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

1980颁布并实施了《史蒂文森—威德勒技术创新法》,旨在明确产学研合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规定政府部门应设立专门产学研合作管理机构,以加强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产学研方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规定国家科研院所应每年资助并指导下属科研机构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转移工作。此后,根据该法案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国家发展的需求,在1986至2000年期间,美国政府陆续颁布了《联邦技术转移法》、《国家竞争力技术转移法》、《美国技术优先法》、《国家技术转移与促进法》和《技术转移商业化法》等系列法案,不断完善原有的产学研合作的法律法规。

在日本,1986年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对发展产学研合作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交流促进法》,鼓励国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人员、信息,以及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共享,以提高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速度。1995年,政府颁布了第一部科学技术根本法——《科学技术基本法》,该法明确了“科技创新兴国”发展战略,把产学研合作视为一项基本国策;2002年颁布了《知识产权基本法》确定了“知识创新立国”战略目标,对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人才资源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1998至2003年,政府陆续颁布并实施了《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产业技术竞争力强化法》和《国立大学法人法》等一系列法案,赋予了大学在产学官合作中更多的管理权利,鼓励并资助大学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tLo),更好地促进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2.发达的风险投资机制。

美国是当今世界发展风险投资体系最发达、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其风险投资体系始于20世纪40年代,兴于90年代,造就了英特尔和微软等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这些成就与政府的扶持是密不可分的。

(1)重视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科技研究与开发投资规模一直雄居世界首位,2000年,其投资额达到了2640亿美元,占世界科技研发投入的45%;(2)采用有效的组织形式:有限合伙制。其优势是通过有限合伙合同中有限合伙人对普通合伙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地解决了有限合伙人(主要出资者)与普通合伙人(主要管理者)之间的问题;(3)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风险投资公司提供税收、经济补贴、信用担保等政策,如:《股票期权鼓励法》、《小企业投资法》、《小企业发展法》和《小企业股权投资促进法》等;(4)鼓励形成多形式、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政府一直致力于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拓宽了风险资本的来源渠道;(5)畅通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通过创业企业股票首次公开上市发行的方式退出、通过大公司收购兼并或其他风险投资基金收购创业企业的方式退出、通过创业企业破产清理的方式退出等。

日本是发展风险投资较早的亚洲国家之一,其发展模式虽受美国的影响,但又显现出自身的特点。(1)风险投资机制中主要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半官方或准国家风险投资公司,另一种是各类风险投资公司;(2)风险投资机制中的主体是大金融机构和大企业财团等;(3)政府提供政策扶持,如: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和《中小企业团体组织法》等法规,促进风险投资体系的发展;(4)风险投资的对象是高新技术产业和有潜力的新生企业。

3.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形成比较完备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其主要类型有技术转让机构、咨询和评估机构、政策研究机构和风险投资咨询机构等。此外,美国政府在商务部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的小企业发展中心”、“中小企业信息中心”,以及在大学成立“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发展。

在日本,政府积极创办了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大学科研成果产业化。如:“高科技市场”和“关键技术促进中心”等。其选址一般在大学和科研机构相对集中的城市;其创办主体主要是政府、财团或者大学;其主要职能包括:(1)甄选并资助具有产业化价值的科研成果的研究;(2)代办专利申请事务等,减轻科研人员的工作负担;(3)协助创办风险企业;(4)奖励科研成果商品化的科研人员。

4.兴建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顺应了高科技产业化发展规律,开创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使大学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产品。美国是大学科技园的诞生地,其成功的科技园大多是以著名的研究型大学为依托,利用大学的科研与人才优势创建高科技园区,发挥高新技术的辐射作用。近年来,美国在高校密集的地区兴建了一批科技园,其中有以斯坦福大学为依托的著名的“硅谷科技园”,“北卡罗来纳金三角科技园”,以及“波士顿128号公路高新技术开发区”等。

受美国“硅谷效应”的影响,日本政府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兴建“科技城”,其中最著名的是筑波科技城。随着日本经济在80年代进入高技术时代,政府在全国20多个地区推行科技城开发计划,在该计划中,政府对科技城的发展规划起主导作用,要求科技城的发展规划与地区产业发展相适应。同时,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以支持科技城的发展,为在科技城内投资的企业提供税收、财政补贴和低息贷款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积极探索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科技园区。如:以发展日本信息通讯产业为目标,创办了“产学共同研究开发的支援基地——日本式硅谷”。

二、美日两国发展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的共性与发展趋势

通过对美日两国在长期产学研合作中积累的经验分析表明:尽管这两个国家在体制、政策、文化等方面的存在差异,但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中体现出共性和发展趋势。

1.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保障。

通过对美日两国产学研政策法规的分析表明: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美日两国在产学研合作中共同的做法。两国政府十分重视通过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促进产学研合作,提高本国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这些政策法规具有体系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在产学研合作沟通机制、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规范,为促进产学研合作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因此,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制度保障。

2.政府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重要助推器。

美日两国政府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都扮演积极的角色,通过制定各项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优质服务,帮助区域内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政府采取的举措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制定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系列政策法规;(2)鼓励大学成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管理机构,支持企业与大学研发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3)完善产学研合作基地的相关配套措施,如税收优惠、金融扶持、促进人员流动等政策,为合作各方创造有效而宽松的环境;(4)在政府内部成立各类专门管理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宏观协调协调管理;(5)引导产学研合作的研究方向,通过选择性的资助研究项目,获得能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6)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引入风险投资机制,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以上种种举措表明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做法使得产学研合作方之间不仅形成了畅通的合作渠道,而且发挥了各方的积极性,实现了优势互补,利益最大化,最终提高了国家综合实力。

3.风险投资是产学研合作成功的关键。

研究表明:风险投资是一种独特的投融资体制,它在促进中小企业,尤其是在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创业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带来资金,解决国家科研资金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科学地进行科研成果筛选、评价和转化,促进科技成果的市场化。风险投资有利于各个阶段资金和利益的合理分配,使产学研合作的全过程更科学、更规范。

当然,风险投资机制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常经历初步发展阶段、停滞调整阶段和新兴发展阶段,它的发展与国家的科技实力、政府支持的力度和资本市场环境等方面密切相关。

4.适合的模式是产学研合作的“最佳模式”。

美日两国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表明:每个国家和地区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不同地区、不同发展时期有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合作模式主要有:技术转让,大学与企业共同申请合作项目,共建研发机构,股份型合作机制,产业战略联盟,以及大学科技园等。

产学研合作模式由浅到深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有其自身规律。产学研合作模式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存在“最佳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适合”的标准是不仅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而且合作方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满足各方事业发展的需要,优势互补,保证合作成功,使得合作方都得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学研合作模式趋向于城市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这种发展趋势最大的优点是合作方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联系得更高效与紧密,使得教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等环节环环紧扣,成为一体,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进程。

三、启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我国产学研合作机制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政策法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激励机制和投融资体系方面都存在不足。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抓住有利时机可持续地发展产学研合作。

1.完善政策法规,保持其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各级政府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总体规划,把产学研合作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把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工作成效作为考核政府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作为产学研合作的“收益方”,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发展产学研合作提供政策法规保障,在制定政策法规中,应保证其连续性、前瞻性和稳定性。

针对我国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在制定政策法规中应涉及以下方面:(1)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之间建立稳定长期的沟通和合作机制;(2)强化大学社会合作职能,有选择地向企业和科研院所开放图书馆和科研设备等资源,设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大学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3)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科技财政资金投入标准;(4)促进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协调发展;(5)确立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界定各类合作主体的职责、权益、技术成果的归属,以及利益分配的方式等问题。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国家发展形式、产业发展需求和政策执行在存在的问题而不断修改和完善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法规。

2.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是产学研合作中重要的桥梁。

为鼓励中介机构与科技界和工业界的对接,成为连接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桥梁,建议可从以下方面完善我国科技中介服务体系。(1)科学布局,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结构合理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三个层面:政府层面、大学层面和私人公司,以政府和大学创办为主,私人创办为辅;(2)建立相关法规,实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3)统筹管理,政府的宏观管理与中介服务机构自我管理相结合,建立合理的科技中介服务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4)政策支持,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在税收、启动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支持;(5)引入融资机制,合理实现科研成果筛选和市场转化,使产学研合作的全过程更科学、更规范;(6)为企业提供全面服务,如:投资咨询、上市包装、法律和信息咨询、资信评估和担保等服务。

3.形成合理的投融资体系。

产学研合作在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等环节具有不确定性、风险性和长期性,资金是其中最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政府财政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府资金实力并不强,政府财政资金不可能投入到所有产学研合作项目中,只能起到资金引导作用。

在此形势下,我国需要探索多种资金配置形势,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1)中央政府提供引导性财政资金。政府应加大财政资金对特定领域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支持力度,如: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投入政府资金,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示范效应;(2)地方政府提供资金配套机制。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支柱产业的要求,提供配套资金支持,引导产学研合作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3)政府引导银行提供政策支持。政府鼓励银行为产学研合作项目提供信贷倾斜和政策支持,实行有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同时,引导银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促进成果产业化;(4)政府鼓励企业投资产学研合作,鼓励中小企业发集合债,推动企业参与科技研发和应用,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参与的融资机制。

4.探索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以来,产学研合作模式发生了“四大转变”:(1)由单一成果转让发展为成果转让和多样性合作并举;(2)由单一与企业合作发展为与企业、重大行业合作并举;(3)由与政府某个部门合作发展与政府部门合作、区域型整体合作并举,形成了产学研合作联盟;(4)由与国内科技机构合作发展为与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合作并举。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一些产学研合作模式顺应了科技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受到了各国政府的普遍应用,主要模式有以下四种:(1)技术转让。该模式不涉及人员和体制问题,操作简单又方便;(2)大学科技园。该模式顺应了高科技产业化发展规律,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将大学的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企业产品;(3)区域型合作。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特色,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提高地方经济综合能力;(4)产业合作联盟。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项目,构建产业合作联盟,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解决产业存在的创新力不强和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形成完整的技术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和服务链。

产学研合作模式不存在最佳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政府应从政策上支持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多元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开拓国际合作发展渠道,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与地区产业共建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产学研合作的战略层次。

5.构建合理的风险投资体系。

风险投资是一项投资周期长、风险程度高、竞争性强的特殊资本运作方式,它具有逐利性,不仅是对产学研合作的科研成果进行科学的筛选和转化,而且是弥补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产学研成果转化中资金不足的主要途径。风险投资机制包括:投资主体、投资对象、撤出渠道、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系统等;风险投资有四个阶段: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每一阶段的完成和向后一阶段的过渡,都需要资金的配合,且每个阶段所需资金的性质和规模都是不同的。

(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政府应制定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的申请、审批、管理等具体实施办法;制定鼓励境外创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市场的政策;制定证券交易所“高新技术企业板块”的实施方案;制定风险投资发展的财税和金融扶持政策,如:《有限合伙企业法》、《风险投资基金法》、《风险投资基本法》和《中小企业基本法》等新的法律法规。

(2)完善风险投资体系中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

按照允许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原则,可采取经营管理人员持有股份等形式调动其积极性;通过出资人与经营管理人员间的契约,根据经营绩效约定股份期权的类型、数量、赠与条件、约束条件、执行办法等,同时明确高层管理人员为渎职、重大失误等行为承担的责任。

(3)建立风险投资撤出机制。

风险投资最终将退出风险企业。风险投资虽然投入的是权益资本,但其目的是得到丰厚利润和显赫功绩从风险企业退出。在一定程度上,风险投资成功的标志是以适合方式和在适当的时间退出,并使风险投资收益最大化。遵循资本运作规律,建立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市场,鼓励境外风险投资企业投资国内高新科技的中小型企业。

(4)拓宽风险资金来源渠道。

利用风险资金具有逐利性的特点,政府应尽可能为风险资本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为应用科技型的、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并为其提供经营管理和咨询服务,并获取丰厚的收益,形成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多渠道的风险资本融资渠道。

总之,政府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总策划者,对产学研合作具有导向作用,应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政策保障体系,协调管理机制,促进我国产学研合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萍,吴璐,陶厚永.产学研合作“超循环”系统的构建及其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0).

[2]吴勇,陈通.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政策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9).

[3]孙敬华.产学研合作在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探析[J].科技成果纵横,2011(5).

[4]王宇.大学技术转移模式浅析[J].科技风,2011(3上).

[5]戴国强.风险投资:美国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3(3).

[6]陈冰.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7]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国内外产学研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上)[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9).

[8]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国内外产学研发展趋势及经验借鉴(下)[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0).

[9]刘康成.国外高校的技术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成果纵横,2011(3).

[10]李志军.技术转移中的政府作用[J].致富天地,2011.

[11]本刊资料室.美国政府在促进产学研结合中的作用及启示[J].中国林业产业,2011(1、2).

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篇6

中国近年来发展工程技术和食品科学的成绩斐然,这主要是由于在日常生产中,经济价值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该领域地研究中,这也相应地提升了该学科的影响力及知名程度。在规模方面,两门学科不断扩大,梯队方面也优化显著。中国2015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两门学科地研究中,许多高等院校也增设了与之有关的专业课程,规模不断得到拓展。曾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自2008年开始,这两门学科在各高校的开设率显著增长,两年内,增设数量超过三十所,另一方面,我们分析梯队的专业能力,一方面专业梯队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专业梯队的质量也显著的提升。相关人员具备了越来越高的资格与学历水平。总体而言,在质量与数量方面,中国在研究这两门学科的上都取得了巨大进步。教学方式得到改革,人才的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该学科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得到不断改革。正是在这种大方向的改革下,学科在高校内的发展可谓是如鱼得水,对该方面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学科精品课程的开设状况来说,仅仅2005年到2006年这两年内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精品课程开设数量已经达到了近20门,在学术研究成果上来看,该学科的博士学位优秀获奖论文在数量上也有了重要的突破。因此从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上来看,明显呈上升趋势。

2食品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的推动下,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发展,过去的食品生产工艺过于落后,不能适应食品学科的各项发展。因此,未来中国食品学科的发展将主要以科技引领生产技术为主要方向。由此,民生问题因食品学科的影响将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2.1为食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推动下,科技领域越来越重视民生科技的发展,并且随着设计与执行科技规划方案工作的不断推进,民生科技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关键,其中与民生科技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合理规划健康、节能、公共安全以及环保等。由此,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民生科技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民生科技中,食品科学占据主要地位,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这也是其逐渐被重视的关键。

2.2为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提供了资源

加大对社会中不同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力度是当前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各种资源要加大其利用率。在装备得以提升、科技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在全部学科中,食品产业作为重要内容,一方面帮助科学化的实现,使学科化的成果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另一方面,从装备和资金的角度,学科化都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使食品产业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此外,食品科学的发展应该依据科学技术的改革,对生产过程中需要的关键技术进行重点解决,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取代传统生产技术,以便对食品产业进行改革;利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资源使用率和生产水平进行提升,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与应用,从而确保食品学科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3食品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对策

3.1增强科学技术创新意识

当前多家战略需求最大的就是可持续利用资源与食品安全,在国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这些问题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未来食品学科发展的规划方面,有关工作者必须将其发展态势作为重点进行研究,同时对其可能遇到的发展问题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解决。另一方面,建设学科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力度,从而使食品产业未来的发展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

3.2建立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平台

研究食品学科的有关人员必须通过创建高水平的专业平台来使其研究成果保持原创。集约的高度性是食品学科的主要特点,其有关研究工作必须在相关技术的支撑下完成,但因投入方面的制约,食品学科的有关研究工作在专业性方面还有待提升,并且大部分科研部门都缺乏先进的装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食品学科的发展,并且在研究自主创新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所以,为了使食品学科的发展更加快速,许多高校以及相关科研部门都需要与食品学科有关的实验室或者实验基地作为支撑,在研究装备方面需要更新提升,从而在条件与环境方面为食品学科创造机会,使研究食品学科的相关成果更加准确。

4结语

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篇7

中国医药产业是生物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生物产业被列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并强调生物医药产业是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海峡两岸都有着从事中医药研究与开发优秀人才,并且有着共同关注的课题,如:以现代生物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对传统的中医药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功效。开展海峡两岸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继承中华中医药的优良传统,发扬中华中医药的悠久文化,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开拓创新,才能有效的推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创新是发展中国医药产业的动力

国家《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对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前瞻性和针对性。该纲要不仅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海峡两岸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只有将中医学的科学性、经验性、文化性继承下来并流传后世,将古今中医药名师的科学著作和经验进行学习借鉴作为传承的核心内容,并通过持之以恒的文化积累才能使中医学得以发扬光大。

中医药的创新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的中医药进行改造,使其具备更优良的性能。其创新的核心内容是指中医药理论的创新、工艺技术的创新、文化的创新,并通过产业化和临床应用使其发展。目前我国中医药的创新工作主要热点包括中药脱毒新工艺及毒理学的研究、中药材栽培新技术的研究、抗肿瘤新药及病理学的研究、心脑血管新药及病理学的研究和中药产业化新工艺及新技术装备的研究等10余项方面的研究。

中医药的发展还需要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其中,科技创新体现在中医药学的科学文献之中和现代中医药高科技产业之中。尽管中医药的创新发展目前还面临着困难,但是,国家科技政策的不断落实与实施,例如《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出台,充分强调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对中医药知识体系及其产业的核心价值,通过掌握中医学原理,并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际需要创新中医药新的学科理论、新的工艺技术以及新的中药产品,从而具备创新发展学科及产业的信念和能力,不断加快中医药产业化进程。

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创新是发展生物产业的动力

生物产业是指以生命科学理论和生物技术为基础,结合信息学、系统工程学等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对生物体及其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的组分、结构、功能与作用机理开展研究并制造产品,或改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并使其具有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为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行业的统称,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物工业等。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生物技术在医疗保健、农业、环保、食品等重要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现代科技研究和开发的重点。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具有生命科学学科特色的前沿技术研究开发平台和人才队伍。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到2020年,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身特色与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主要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重明显提高,获得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大幅增多,境外授权专利数量显著增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得到广泛应用。

我国生物产业还存在行业管理机制不健全、市场准入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科研与产业结合不紧密、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具有创新活力的小企业群体等突出问题,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加快推进生物产业发展。

开展海峡两岸科技交流是推进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的动力

随着中医药与生物技术的不但创新,其创新的产品已涉及到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必要的。

中药“是药三分毒”,要把中药应用到保健食品中,就需要中药脱毒工艺技术的支撑,并且通过保健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来判断中药脱毒的效果。

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模式是由三个方面构成: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理念、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系统结构、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操作方法。

中国中医药与生物产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这三个方面的不断才创新:

1.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理念的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现有的《产品质量法》;建立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科学的管理和协调一致。

2.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创新。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控制系统。包括人力建设与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建立有效保证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的卫生监督体制和技术支撑体系。建立我国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信息体系,建立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的网络,构建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以及研究机构的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推动体系,强化企业的自身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

3.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的创新。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问题提供技术保障。持久开展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创新快速高效的检验方法,为食品安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我国在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管理模式上做了许多改革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国的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状况总体上有了明显的改善,从而推动了我国中医药与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仍存在中医药与生物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经费、信息不畅等问题的困扰,加强中医药与生物产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立足当前,规划长远,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长效机制。

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创新是发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新兴产业。根据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可知,生物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篇8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政府培育市场发育

abstractthewuhancitycircle1+8asacomprehensivereformpilotoftwotypesociety,isanimportantstrategicfulcrumtoachievecentralrise,isthecentraleconomicworkmajorglobalstrategicdecision,istheimportantmeasuretoimplement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wuhancitycircleconstructioncannotdowithouttrainingandmarketdevelopmenttwoaspectsofthegovernment.

Keywordswuhancitycirclethegovernmenttocultivatethemarket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B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武汉城市圈作为中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后,正大力推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圈域一体化进程,从而探索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加快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武汉城市圈建设中的政府培育

恩格斯指出:“一切政府甚至是最专制的政府,归根到底都只不过是本国状况所产生的经济必然性的执行者。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好的、坏的或不好不坏的——来执行;它们可以加速或延缓经济发展及其政治和法律的结果,可是最终它们还是要遵循这种发展。”【1】两型社会建设应该主要由市场来解决,但由于市场本身固有的缺陷和局限性,资源、环境问题正是市场作用力的真空区,市场体制尚未健全,市场自发的力量是不能全面自觉地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的保护。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相比,转轨国家的政府依然具有一些特殊的发展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此是不可避免的。政府有必要也有可能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主导职能,通过有效参与和有限干预,弥补市场的缺陷,行使一部分资源配置职能,促进和加快两型社会的建设。“政府的哪些干预是现阶段必须但长远是要退出的,哪些干预无论现阶段还是长远都要退出,哪些干预现阶段很弱而长远是需要加强的,哪些干预是现阶段和长远都是必须的。只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解释和处理好转轨经济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政府培育功能,主要是指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顺利实施扫清外部环境障碍并提供制度、政策和法律保障,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武汉城市圈正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圈域一体化进程,探索有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地方政府可以在基础设施、产业化、城市化方面积极培育武汉城市圈:

地方政府培育交通一体化。武汉城市圈高速路网基本形成了1小时交通圈。在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的基础上,当前正在推进城际铁路建设。规划了6条城际铁路,目前已开工建设武汉至孝感、武汉至咸宁、武汉至黄石、武汉至黄冈四条线路。同时,启动了武汉新港建设工程。城际铁路建成后,武汉城市圈将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地方政府培育产业一体化。以引进外资、技术模仿、接受产业转移,专注低端制造的经济活动,转变为主要依靠自主技术来源、主要依靠本国资本和主要以自己的力量将创新的技术发展为先进的产品,实现产业化,完善产业链,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营造支持新兴产业发展体制与政策环境,对新兴产业实施更大胆的准入放开政策,打破垄断和部门分割,为新兴产业发展消除体制障碍

地方政府培育新型城市化。评估地理空间、环境压力、就业需求、生活成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承载力,在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上必须有序化和可控性;借鉴浙江、四川等地城市化的经验;城乡各项制度间的统筹衔接和一体化,逐步消灭“城乡二元结构”。目前,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率约为51%,预计20年后镇化率将达到75%。今后20年将有750万农村居民将陆续进入城市生活。

地方政府培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物的委员会罢了”。【3】经典作家这一论断指明了政府的公共性职能。重点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劳动社保、旅游、信息和宣传等九个联合体建设。比如,在科技方面,推进科技信息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科技成果交易服务平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在文化方面,建设了武汉城市圈图书馆联盟网站,圈域内公共图书馆馆际间互通阅览服务已全面展开;建立了武汉城市圈演艺联盟。在卫生方面,建成了武汉城市圈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武汉的医疗机构与其他八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双向转诊和院际会诊”协作,建立“一对一”的对口协作机制。通过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建设,达到了整合公共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

地方政府培育生态环保化。生态环保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专门制定了生态环保专项规划,成立了湖北环境资源交易所,开展主要排污权竞价交易,建立了跨区域的环保监管体系。城市圈各市都在开展湖泊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让水更净,让天更蓝,让城市更宜居。

面对经济发展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都需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但不同地区表现形式和重点有所不同,所选择的突破口不同,发展的政策措施也将有所不同。从改革开放之初,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批准沿海14个城市开放,主要政策取向是改革传统体制和对外开放,设立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则突出了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突出了解决发展的城乡不平衡问题。而武汉两型社会试验区,直接指向科学发展,指向新的发展道路。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创新型国家三者目标是一致的,都需要政府的培育。

二、武汉城市圈构建中的市场发育

企业是主要的市场主体,故在技术创新市场中扮演主体角色。首先大力发展市场主体之间的区域联盟。圈内各城市的资源和产业优势,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创新为主导、以创造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为目标、以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重点的紧密型区域联盟,通过联盟成员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提升城市圈市场主体的技术构成和产业的升级。其次提升支柱产业的创新能力。培育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鼓励大型骨干企业建立具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研发平台,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研究开发。再次在企业创新基础条件建设上,着力加大市场主体的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等配套建设的力度。同时国有大型企业加快研究开发机构建设和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发育成长为开发、设计、制造于一体,市场龙头,并由区域市场主体向国际市场主体的过度。

市场载体的发育。改善市场主体的投融资环境。探索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吸引和带动金融机构、创新投资、资本市场等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创新,提高全社会对科技的投入力度,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以促进技术市场的发育。借助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等投入体系,促进科技计划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推广。新三板和创业版为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了契机。积极与国家科技部门联系,争取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推进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金融创新改革、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信贷创新、建立重大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引导基金、推动建立技术交易平台、探索科技保险和各类高技术债券。

龙头市场主体的发育。低碳时代已现雏形,企业的竞争力首先是反映在低碳、绿色、循环经济上。可以预见,未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技术开发、战略发展的方向在低碳。企业现在就要开始关注自己产品的碳足迹,碳排放评估是企业应对低碳的第一步。设立两型社会科技支撑专项,实施一批资源环境领域重点行业、关键技术为攻关项目,结合城市圈圈情和科技优势,重点围绕电动汽车、太阳能光伏、绿色照明(LeD)、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垃圾焚烧发电、大型燃煤污染治理、建筑节能、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技术市场,对有利于促进城市两型社会建设的科技市场予积极扶持。“混台动力及燃料电池研发与产业化”、“太阳能推广应用示范工程”、“生物柴油关键技术的开发和示范”、“城市水环境系统优化技术与综台示范”等前景市场协调发育。

节能环保市场的发育。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重点领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首先,要深化对转变发展方式认识,善于从转变发展方式中寻找创新机会,寻找商业价值。其次,要围绕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等循环经济共性、关键技术,在城市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大力推广和示范,优化企业生产工艺,推行清洁生产。三是要采取措施,扶持若干个环保产业龙头科技企业,使城市的环保产业技术水平有较大突破。要加大对环保产业的科技经费支持力度,对企业开发的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给予一定奖励。重点支持一批在垃圾发电、脱硫技术、碱回收、污水处理、消除白色污染、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具备一定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的骨干企业,带动整个资源环保产业的发展。

低碳新兴市场的发育。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近年来,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并已经开始从产业政策、能源政策、技术政策及贸易政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重大调整。为了应对低碳经济带来的挑战,抓住发展低碳经济机遇,国家有关部门已在进行积极考虑,推动低碳技术创新,以角逐未来发展主导权。圈内企业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对此有超前安排。形成和完善圈内碳交易市场,争夺国内乃至世界碳交易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大致分三类市场发育:一是新兴低碳市场。通过构建新兴低碳产业集群,培育以低碳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降低低碳产业成本,并加速企业间知识外溢效应和技术创新步伐。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山环保产业园、东西湖循环经济园区为酵母,在城市圈中引发绿色企业、绿色产业链的发酵。二是一般传统市场的低碳保持。一般传统市场是指农业、手工业、旅游等相对低碳排放的产业,维持这些产业的低碳现状要求,可以通过开展生物多样性农业来发展低碳农业,以及倡导生态旅游来发展低碳旅游业等。第三,传统高碳市场的低碳化。传统高碳产业主要指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解决此类市场的低碳创新,需要在技术、流程、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支撑。

创新人才市场发育。创新人才市场为两型社会提供雄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树立人才是加快发展第一资源、人才以用为本等科学人才观,把发现、培养、使用、凝聚创新人才作为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营造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加快创新型人才市场的发育、成长和成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恿格斯选集》第495页

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篇9

论文关键词:科技旅游资源;特性;资源配置;影响

1 科技旅游资源的涵义和特性

1.1 科技旅游资源的概念

科技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已经或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与科技相关的事物和因素的总和。首先,科技旅游资源必须具有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的吸引力,即人们出游的动机主要是受到科技旅游资源本身价值的吸引和激发而产生。其次,科技旅游资源包括已经开发的和具有潜在开发可能性的事物和因素。已开发的还可以被看作新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具有潜在开发可能性是指现在还不适于开发但当一定条件具备后即可被开发利用。最后,科技旅游资源必须是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事物和因素,这是用以与其他旅游资源相区别的必要条件。与科技相关的事物和因素很多,有形的科技设备和仪器、无形的科学原理和知识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科技模型和标本等等,可以说科学技术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只有符合另外两个条件的科技事物和因素才是科技旅游资源。

1.2 科技旅游资源的特性

科技旅游资源属于旅游资源中的一部分,除了具有广域性、不可移动性、形式多样性、重复使用性,多用途性等旅游资源共性,还具有与其他旅游资源不同的特性,主要包括:

(1)科技性。即与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的属性。科技旅游资源不同于一般的旅游资源,它是与科学技术相关联的事物和因素,或者是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原理和真理,或者是改进效率的先进设备、仪器和工艺,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奥义性。

(2)教育性。通过向人们展示科技的发展历程、科技知识内容、科技新成果、科技发展的动向等,使人们亲身体验到探索自然,感受科技力量的快感,让人们在旅游休闲过程中轻松获得科学技术知识,增强对科技的感性认识。国家积极支持科技旅游的发展,除看重其能够获得经济效益外,还由于它能够提高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长人们的科技知识,丰富头脑,开阔眼界。

(3)跨产业性。科技渗透于各行各业。而在每一个领域都有其不同的形式和内容。科技旅游资源涉及工业、农业、科教、信息等一、二、三产业的多种行业。实际上。目前的工业旅游、高新农业园区旅游很大程度上带有科技成分,是对应用与工业、农业当中的科学技术的一种参观体验,应归属于科技旅游。其他诸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观测场所、博物馆,科技馆等都有自己的功能或业务。这些科技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跨产业性。

(4)快速更新性。纵观科技发展史,可以看到其加速发展的历程,而目前的时代又被喻为科技大爆炸的时代。科技旅游资源是关于科技的事物和因素,科技如此高速的发展必将引发科技旅游资源不断快速的更新并产生强烈的时代感。这种快速更新性和时代感使得科技旅游资源具有无限魅力。

2 科技旅游资源特性对其配置内容的影响

2.1 科技旅游资源配置的内容

厉以宁指出:“资源配置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较高的层次是指资源如何分配于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较低的层次是指:在资源分配为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单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使之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

对科技旅游资源的配置也应从这两个层次来阐释。宏观层次上的配置是指对于某一科技旅游资源要不要开发,或者是选择对哪些科技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这将判定是使其为旅游产业所利用,还是为其他产业部门所利用或闲置。在这一层面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科技旅游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的问题。微观层次上的配置是指对已决定开发的科技旅游资源如何开发,以使其最合理的被利用。其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科技旅游景观设计建造、服务的供给等问题。

以下将具体分析科技旅游资源的特性对这两个层次配置的影响。

2.2 对评判科技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影响

2.2.1 评价科技旅游资源

自身价值时应更注重科技性

旅游资源自身一般具有观赏、历史、科技、社会文化和娱乐等几方面价值,不同旅游资源所蕴涵的各方面的价值内涵和大小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旅游资源具有异质性或价值(吸引力)的不同指向性。科技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就是指向科技价值的,尽管它也会包含其他方面的价值,但其价值(吸引力)的核心是其科技性。所以,我们在进行科技旅游资源自身价值评价时应以科技价值的比较为主。并以综合价值的比较为辅助参照。

2.2.2 评价科技旅游资源自身价值时应更注重体验性

我国科技旅游市场范围狭窄,原因之一就是旅游者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相对不高,对科技旅游产品的感知力和偏好不强,不能与其产生精神共鸣和情感激荡。而科技旅游资源本身的特点就是科技性较强,需要具有较高“欣赏”能力的旅游者。既然无法在短期内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就应该在科技旅游资源选择和开发上做文章。在科技旅游资源自身评价中。应充分考虑到各项评价指标的体验价值,即人们能够感受体验并欣赏享受到的科技旅游资源的科技价值及其他价值的程度。否则,如果选中一项体验价值较低的科技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或者导致开发后吸引力不强而无法获益、或者是为了增加体验性而导致开发成本的增加。

2.2.3 评价科技旅游资源自身价值时应考虑与旅游业的结合度

科技旅游资源往往与其他产业单位密切相关,它既可能是其他产业单位的生产设备、设施、仪器,也可能是生产过程或生产成果。这种高度相关性一方面是科技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来源之一,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其价值有所降低,因为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科研单位或是高等院校都有自己专门业务,不宜为人打扰,从而也就降低了科技旅游资源的可体验性。其他产业之所以乐于搞科技旅游就是因为可以产生范围经济,也就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利用原有的资源进行其他方面的生产以获得更多的收益。然而在利用同种资源进行多种生产时必须考虑到两种生产能否有效结合问题,如果无法有效结合。就不宜将该资源用于两种用途。所以;在对科技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一定要考虑这两方面的结合问题,也就是该资源能在何种程度上与旅游相结合,从而判断其开发价值的大小。

2.3 对科技旅游资源设计开发过程的影响

2.3.1 科技旅游资源的设计开发要重,最体现科技性和教育性

前文述及,科技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是其科技性。在科技旅游产品中则体现为产品的吸引力或给予游人体验的核心是科技性。因而,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应无时无刻不把科技性的体现居于首位,尽可能地以科技的手段来挖掘资源本身科技价值,使游客在感受到资源所包含的科技感的同时也体验到方式上的科技感。

美国学者派恩与吉尔摩将体验内容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类别:娱乐体验、教育体验、审美体验和遁世体验。对于旅游来说,所获得的是一种综合体验,但不同类别的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综合体验中,各体验类型所占的比例或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就科技旅游来说,其资源的特性就是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因此它所主要给予的应该是以教育体验为主的旅游综合体验。这样,我们在科技旅游资源开发设计过程中,突出教育体验的供给是相当重要的。

2.3.2 科技旅游资源设计开发要更重视参与性

前文强调了在科技旅游资源评价中应重视体验性。不仅如此,在开发过程中更应突出体验价值,因为体验感不仅源于资源自身,还可通过有创意的设计开发拉近与旅游者的心理距离,增加旅游者的体验感受。增加体验感的方式可能很多,旅游中普遍应用的是通过刺激视觉感官来影响游客的内心,其实我们可以充分的发挥多种感觉器官的综合作用。

科技旅游最终是通过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某种体验和享受。而满足好奇心和探知欲的最好方式莫过于亲自探寻,亲身实践,亲自动手,亲身参与。所以,在科技旅游资源开发设计中应尽可能地增加参与的内容,这是让游客获得更大精神收益并同时增加经济收益的有效手段。

2.3.3 科技旅游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着重解决与其他产业的协调问题

在科技旅游资源评价时应注重考虑与其他产业的结合问题,而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就应该实际地、确实地将二者真正结合起来,即努力使旅游活动与其他产业单位的正常生产活动相协调,一方面努力挖掘具有该产业特色的旅游兴趣点。使其最大限度的为旅游所用和被旅游者体验,另一方面保证该产业单位生产的正常进行。这种协调可以包括时间上的协调,空间上的协调。内容上的协调三个方面。而且采用不同的方式会得到不同的协调效果。

2.3.4 科技旅游资源设计开发也要不断更新内容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技旅游资源具有其它旅游资源所没有的更新速度。无论是在类型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相当大的可变化性。科技旅游资源的这种飞快变化更新使得科技旅游可开发的“原料”相对丰富,不断的对新出现的科技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淘汰过时的缺乏吸引力的项目,能使科技旅游景观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科技旅游资源特性对其配置模式选择的影响

3.1 资源配置模式及选择依据

在现代社会中,资源的配置方式主要有计划和市场两种,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组成三种资源配置模式:纯政府配置模式、纯市场配置模式与混合配置模式。而选择何种配置模式才能对资源进行最佳配置则往往要看该资源所生产出的产品的性质。产品的性质不同,则配置的成本、效率、公平性、能力等等方面也都会有差异,从而带来配置结果的差异。

3.2 科技旅游资源配置模式选择

科技旅游资源具有教育性,这种教育性实际上源于其科技性,是科技性为人们感知后所产生的广泛的社会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收益,它使得社会成员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及热爱的程度得以提高,进而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可能是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因此,科技旅游景点也往往被作为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社会福利的一种体现而为政府广泛推崇。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出科技旅游景点是能够产生部分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即不仅其消费者自身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而且整个社会也因此获得了收益,并且对科技旅游景点进行消费的人越多,这种正的外部性(社会收益)就越大,因而科技旅游景点是一种不完全适宜排他的产品,即不应设置高价格来排除大部分人对其的消费。此外,在科技旅游景点容量范围内,多增加一个旅游者不会减少其他旅游者对其所进行的消费。这被称为消费的非竞争性。由以上两点(不完全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我们可以看出科技旅游景点是一种特殊性质的产品——准公共产品(一般认为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种属性的物品就是公共产品,部分具有这两种属性的产品则是准公共产品)。

科技发展的两面性篇10

论文关键词: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现状与对策,人力资源管理

1、引言

妇女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女性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事业进步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优秀的女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参与和完成了大量高水平科技研究项目,受到国家奖励,并在经济建设中取得明显效益,为我国的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前,为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现国家及上海市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升和发展上海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水平,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研究当前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状况。本文借助由上海市科协组织开展的“上海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2009)”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阐述和分析了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群体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改进建议。

2、方法与数据

上海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在上海市科协调宣部的领导下,由上海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课题组负责开展具体调查工作。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的范围是指上海自然科技从业人员,即从事自然科学工作及相关技术工作的从业人员,包括直接从事自然科技工作和为自然科技工作服务的人员(如管理人员、金融人员、经济人员和法律人员等)。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现状与对策,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先以行业为依据确定分层样本比例和样本数,然后在各层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调查以区(县)为单位抽取调查样本区。[1]本次调查共选择了上海市的10个区(县)成为调查样本区(或称调查点),其中有5个调查点是中心城区,有2个调查点是近郊区,另有2个调查点属于远郊区/县和浦东新区1个点,调查组要求10个调查点各承担200个样本的调查任务。本次调查的准备工作于2009年3月开始,至2009年9月完成了调查方案设计、调查工具的制作,11月发放问卷,12月回收问卷,发放问卷2000份,实际回收并确定有效的总样本为1960份,占计划样本的比例为98.00%。本研究从该调查中抽取了与不同性别有关的数据,以女性科技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并以男性科技工作者为对照组,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抽样数据进行了分析。

3、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现状

3.1 性别结构

本次调查在上海科技工作者的性别结构部分共得到1935个有效样本,占总样本数的比例为98.72%。其中男性样本为1136人,占有效样本的58.71%,女性样本为799人,占有效样本的41.29%站。两者相比,男性样本高出女性样本17.42个百分点。

至2008年底,上海各行业在岗职工514.13万人,其中女性在岗职工212.72万人,男性在岗职工301.41万人,男性占58.63%,女性占41.37%。[2]将本次调查的结果与这一比例相比较,可以看到两者的数值十分接近。可见,上海科技工作者在两性性别比例上与上海在岗职工的总体情况相似,不存在性别结构上的特殊性。

3.2 性别差异与学历

调查发现,本科学历中男性占59.27%,女性占40.73%;硕士学历中男性占66.67%,女性占33.33%,博士学历中男性占68.75%,女性占31.25%。可见,男女之间在学历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χ2=27.012,df=4,p

图1上海科技工作者不同学历男女差异分布

3.3 性别差异与学科背景

按性别差异分析科技工作者的学科背景(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理学、工学、农学和管理学上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其中工科的性别差异最大,男性占70.93%,女性占29.07%。其余学科上女性的比例均高于男性,女性比例最高的是社会学科,占62.50%,男性占37.50%。

可见,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学科背景存在较大性别差异(χ2=108.313,df=7,p

图2上海科技工作者不同性别的学科背景

3.4 性别差异与从事工作

本次调查在科技工作者从事的具体工作上共预设了12项工作供选择,它们分别为:

01基础研究

02应用/开发研究

03设计

04生产运行/工程应用

05技术推广

06中介服务

07科学普及

08研究辅助/技术辅助

09临床医疗

10教学

11科技管理

12一般行政管理

分析样本从事工作的性别差异,男性比例最高的是生产运行/工程应用工作,占从事该工作样本的80.71%,其次是应用/开发研究,占从事该工作样本的77.34%,第三是设计工作,占74.04%。女性比例较高的是临床医学工作,占从事该工作样本的比例为58.91%,其次是一般行政管理工作,占从事该工作样本的比例为56.92%,第三是教学工作,占51.15%。以上三项工作女性人数多于男性,在其他各种工作中,男性的人数均多于女性。可见,在从事具体工作上两性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χ2=7.334,df=2,p

图3上海男女科技工作者从事工作方面比例的差异(差异值=男性-女性,单位:%)

(图中1、2、3—12,对应于前述科技工作者从事的的12种具体工作)

3.5 性别差异与职称

分析不同性别科技工作者的职称,在获得职称工作年限上两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别现状与对策,男性为6.50年,女性为6.38年。但在各职称级别上不同性别间存在明显差异(χ2=22.553,df=4,p

图4上海科技工作者不同性别职称分布情况

3.6 性别差异与行政职务

不同性别担任的行政职务,男性在中级和高级管理职务上的比例高于女性。例如男性样本中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比例7.57%,女性样本中这一比例只有1.56%。女性在无职务和初级职务上的比例高于男性,例如女性样本中担任一般管理职务的比例为22.99%,男性的比例为17.48%。(见图5)

图5上海科技工作者不同性别担任行政职务的比例

3.7 性别差异与收入

年化收入是指全年月薪和奖金之和,并平均分摊到12个月后得到的收入,年化收入比月薪或奖金等能更好地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收入状况。符合月薪有效样本和奖金有效样本的样本共1749个,占总样本的比例为89.23%。调查显示,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年化收入平均值为78117.4元。进一步分析不同性别样本年化收入的差别,男性年化收入的平均值为87870.3元,女性为63675.35元。可见,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年化收入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男性科技工作者的年化收入明显高于女性科技工作者。

3.8 性别差异与科研成果

3.8.1 项目申报的性别差异

分析不同性别科技工作者申报科研项目的情况,其中男性占66.80%,女性占33.20%,前者是后者的两倍,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χ2=6.948,df=1,p

图6申请项目的男女性别比例

3.8.2 科技创新活动的性别差异

本次调查就产品创新活动(显著改进的产品)、工艺创新(开发新的或改进原有的生产工艺)、组织/管理创新(创造或应用新的理念、机制,显著地改变组织结构和管理运行方式)等创新活动开展调查。进行产品创新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中,男性326人,占男性有效样本的30.21%为,女性90人,占女性有效样本11.97%;进行工艺创新活动科技工作者中,男性209人,占19.37%,女性68人,占9.04%,;进行管理创新活动科技工作者中,男性172人,占15.94%,女性93人,占12.37%。可见现状与对策,上海科技工作者中男性参与创新活动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尤其在产品创新上男性的参与比例更高。(见图7)

图7科研创新中的科技工作者性别差异

3.8.3 的性别差异

在2007-2009三年内,男性样本人均0.96篇,女性样本人均0.82篇,男性样本明显多于女性。在刊物级别上,SCi、CSSCi和ei、部级刊物上男性样本发表的论文数量也明显多于女性。可以看出,在方面,男性科技工作者数量多于女性,且刊物的级别较高。

3.8.4 科研成果转化的性别差异

从性别角度分析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的转化,在有科研成果转化的样本中,男性样本占81.6%,女性样本占18.4%,两者间存在明显差异(χ2=48.354,df=1,p

图8男女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转化的比例

3.9 性别差异与生活压力

女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的生活压力低于男性。有61.15%的男性科技工作者认为压力“很大”或“大”,比例高于女性的49.94%。但压力的来源基本相似,如前三位的压力分别是收入低、工作忙和住房差。

4、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存在问题分析

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在人数上已经跟男性科技工作者相当,在一些职业中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数量甚至超过男性。但女性在科技事业中的贡献与男性科技工作者相比总体上还有一定距离,不同性别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状况、生活状况等还是存在多方面差别,这些差异影响女性科技人才的提升与发展,值得引起关注与思考。

4.1 教育与职业领域被“定位”

教育可以使女性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参与社会生活,增加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可以使妇女更自信,对自我价值更肯定,并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更有见识的决策。[3]然而,调查发现,上海科技工作者中本科以上各学历段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在硕士学历和博士学历的获得者上看,男性的比例显著大于女性,而且科技工作者学历越高,男性所占的比例越大。在学科背景上(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同样存在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理学、工学、农学和管理学上男性的比例高于女性,其中工科的性别差异最大。而女性比例最高的是社会学科。学科背景不同与男性或女性科技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不同有直接关系。男性从业比例最高的是生产运行/工程应用工作现状与对策,其次是应用/开发研究,第三是设计工作。女性比例较高的是临床医学工作,其次是一般行政管理工作,第三是教学工作。

来自于学校,家庭及工作中的性别角色区分,会影响男女两性不同的教育经历,会改变他们的态度、目标和期望。传统意识影响下,女性的就业选择面与期望面相对狭窄。大多数女性的职业期望集中在教师、文秘等工作,而且实际从事家务劳动性质的工作或服务的比例大大高于男性。正是这些对于未来职业的考虑,使得男女两性对于教育所抱有的动机、期望不同,也使得男女两性的表现不同。职业领域的性别区分又映射到了教育领域,从而使性别定位更加根深蒂固。这些过程和结果,使不少女性在教育中的一些特征被定位,在就业上的出路被固定,而少数跨越这种定位的女性则可能被贴上“男性化”的标签,学历、学科背景和从事工作的性别差异逐渐加大,这一现象在上海科技工作者队伍中也难以避免。

4.2 晋升发展遭遇“玻璃天花板”

调查发现,在初次获得工作年限上两性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但在各职称级别上则存在明显差异。男性在高级职称上的比例高,具有正高职称的占男性样本总数的6.59%,女性只有3.52%站。女性在初级和中级职称级别上的比例高。不同性别担任的行政职务,男性在中级和高级管理职务上的比例高于女性。

女性在竞争高级职称时,似乎遭遇了“玻璃天花板”的阻隔。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单位的职位升迁上。女性中担任基层管理人员的比例高,但从中层管理人员开始,女性的比例就下降了,由此造成明显的“男将女兵”现象。于是同一个单位中,女性更多从事业务性工作,男性更多从事管理性工作;高学历人群中,女性更多从事专业性工作,男性更多从事权威性工作;即使同为专业技术人员,男性更多的是学科带头人、学术权威,女性更多的是干事的;由此形成社会资源拥有量上的性别差异。这样的差异通过收入也可以看出,调查发现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年化收入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中男性科技工作者的年化收入明显高于女性科技工作者。

职称晋升和职务授予上的限制,即所谓的水平职业性别隔离和垂直职业性别隔离[4],给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事业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惑,成为她们职业生涯发展的瓶颈。

4.3 科研创新遭遇“产出之谜”

本次调查发现现状与对策,不同性别科技工作者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主动性不同,总体看男性的积极性大于女性。例如申报科研项目的男性科技工作者占66.80%,女性占33.20%,前者是后者的两倍。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创新活动中,例如在产品创新活动中,男性科技工作者也远远多于女性科技工作者。据国外有关学者的研究,女性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明显少于男性科学家,女性发表的成果数量仅是同年龄组男性成果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存在所谓的产出之谜(productivitypuzzle)[5]。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科学家发表成果的差别越来越大。本次调查也反映出这种现象。

这一现象与女性从事科技工作的动机有关。不少科技女性,将从事科技工作只是作为一种职业选择,而不是事业追求。她们更关注的是其工作的外在表现形式,求其“稳定性”一面,也因此,女性科技工作者感受到的生活压力要低于男性。调查显示,有61.15%的男性科技工作者认为压力“很大”或“大”,比例高于女性的49.94%。与此同时,科技工作者所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本质特征,如对工作本身的兴趣爱好和不懈的求索创新精神,正在被淡化。尤其随着年龄由小到大,对事业的追求重点分别是“希望能成为本领域的著名人物”、“业务骨干”到“完成本职工作”,呈现出随年龄增长在事业追求上的下滑趋势。尽管女性在从事科技工作中显现的工作认真、细致的特点,有助于她们完成本职工作,但却不能保证她们成为杰出的女科技人员。这也可以部分解释“产出之谜”和在高层科技队伍中女性比例偏低的现象。同时,尽管大部分人认为家庭和事业应该协调发展,但这只在主观愿望层面,对女性而言,沉重的家庭角色,尤其需要承担起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培养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对科研工作具有不利影响。据调查,有78%的女性完全或基本上承担了家务劳动,而男性在此方面的比例仅为12%。

5、提升上海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水平的对策

5.1 完善我市各项政策法规,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对于女性科技人才,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她们的特点,让她们在合适的科技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注重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培养现状与对策,消除性别歧视,提高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地位。政府和公共部门应将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到重要的工作议程上来,并以女性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为主线,牵动各方面工作,完善各项政策法规,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比如,鉴于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受到性别差异的限制,政府在科技立法和政策中有必要识别妇女发展的特殊障碍,细致化地纳入性别平等理念。在《科技进步法》等法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适合我市情况的各项地方性政策法规,并在其中加入保护女性科技人员获得平等发展权利的内容,在科技政策与制度设计上,包括科技资源的配置、岗位设置、继续教育等方面对性别问题给予更多实质性的重视。[6]

5.2 借助媒体、学校等渠道加强舆论教育宣传,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借助媒体、网络等宣传渠道进行正面导向的舆论宣传,是当今社会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渠道站。主流媒体应更多报道贴近广大科技女性的工作和生活的、反映她们心声的新闻,文艺工作者也应多关注和多描述女性科技工作者尤其是那些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的生命故事,使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的精神越来越多地成为女科技人员的价值追求。同时,要在全社会倡导一种开放的教育理念,在当代“终身教育”“教育发展机会平等”等理论支持下,将女性教育问题与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向融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女性人力资源整体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女性科技人力资源的教育层次。借助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渠道,则需要进一步转变传统性别角色思维定式,培养更多的女孩子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并以此作为终身的职业和兴趣追求,与男性科技工作者共同构成高素质科技人力资源,推进我国和我市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5.3 构建联系女性科技工作者组织体系,为女性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交流服务平台

团队成员间的交流互助、科学共同体的支持帮助,是现代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发展必需的基础。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和男性人员组成团队可以推动创新精神。针对女性科技人员的组织体系建设非常必要。我们可依靠现有的各级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团体,进一步延伸或构建适合女性科技人员交流的协会、联谊会、沙龙等组织体系,结合女性特点,倡导多样性和性别平等,提升女性科学地位,成立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专门组织,为女性科研工作者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交流平台,开展更多提升女性科技人员的宣传、培训、政策研究等交流支持活动。这些交流平台的建设中,有必要考虑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现状与对策,通过有意识地对外交流,广泛开展多种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女性科技人才的视野,提高女性科技人才的研究水平。同时,这些协会、联谊会、沙龙等组织体系,还可以承担起协助女性科技工作者完成子女教育、家务劳动等方面的任务,减轻她们的生活负担,使她们得到切实的关怀与支持。

5.4 创立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出成果的研究基金,为女性科技人才提供资金基础

6、结语

女性科技工作者自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她们工作生活得不轻松,但是与男性相比她们同样在科研领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正如去年获得“为了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嘉奖的女科学家洛佩兹·科洛梅说到的:“作为女人,我们要战胜更多的团难,因为我们除了要照顾好家庭、丈夫和孩子,还要在并不轻松的领域里打拼。这就要求有充足的时间和极强的协调能力。这份工作并不令我感到沉重,因为我真心地喜欢它。当然,我也同样热爱教学。要问和男同事之间有怎样的差异吗?女性在关注细节方面比较见长,而男性则有着更强的实践精神,他们在促使其他人了解和接受其研究成果方面显得更有能力。如果能将这两种特点结合起来,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绝对的优势。”

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拥有一支数量多、素质高的女性科技人才队伍,是实现人才强市,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文明开放、现代进步的城市象征。进一步发挥上海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人力资源上的作用,也一定有利于上海的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1.徐飞、杨丽:女性科学家科研产出之谜及原因初探[J],科学学研究,2009(11)1627-1633

2.林聚任:论科学家研究成果的性别分化[J],科学文化,2003(3),122-127

3.张廷君、张再生:女性科技工作者职业生涯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基于天津的调查[J],2009,9(5),11-16